最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

合集下载

2024年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2024年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三是工作作风松懈、不够严谨。表现在:在工作标准上不够严格,不能从尽善尽美、时时处处争一流的标准上 去把握,离领导要求的“一点不差,差一点不行”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文字校对工作中,有时出现错漏字现象,在 卫生清扫方面有时不及时、不彻底;对待工作不够主动、积极,往往是领导安排什么就干什么,只满足于完成领导交 给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未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等到问题的出 现再想办法解决;主动考虑工作还有欠缺,对自己的工作缺乏系统地考虑和研究,有时把工作作为负担,未注意到
工作方法的完善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动力。
二、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通过这次思想作风整顿活动,我看清了自己在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并不是查找了问题 ,分析了原因就行了,关键是今后怎样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薄
弱环节,拿出实际行动,扎扎实实地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创新上下功夫。牢固树立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观念,强化质量意识和自己超越意识 ,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扎实工作,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把创新意识贯 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努力跳出以前的思路和框架,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求新、求活;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大力 开展调查研究,确保写出一批有深度、有份量的调研成果。
2024年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存在问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体现在:有些村、社干部的执行 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干部中仍存在办事拖拉的陋习;一些不按政策和规定办事,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时有出 现。
下一步工作打算
将继续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扎实的工作作风,扎实推进村委作风建设,按照制度进行长效管理和监督,进一步 提高我村干部队伍的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树立我村良好形象,推动我村各项工作不断跨上新台阶。

在单位发展急需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

在单位发展急需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各个单位纷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其中包括管理体制不完善、运营成本高昂、市场竞争激烈等诸多方面,这些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

如何寻找新的理念和思路,解决单位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成为了摆在每个管理者面前极为迫切的任务。

一、重视自身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面对单位发展中的问题,首先要树立问题导向的理念,重视问题的存在,并且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只有真正的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才能形成足够的动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深入调研,寻求最佳实践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时,不能只靠主观想象和理论推导,而是要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寻求真正可行的最佳实践。

这需要对内部管理、市场环境、竞争对手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研究,借鉴其他单位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找到适合自身单位的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三、引进新理念,拓展思维视野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时,还要不断引进新的理念和理论,拓展自身的思维视野,寻求更为先进和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这需要不断学习和汲取新知识,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己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增强对单位发展问题的解决能力。

四、鼓励创新,激发潜能动力在单位中,应该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员工勇于创新,激发他们的潜能动力。

只有让每个员工都能够参与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的探索和实践,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单位发展问题的解决。

五、全员参与,形成合力解决单位发展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个单位全员参与,形成合力。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找到最适合自身单位的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才能够真正解决单位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推动单位发展取得新的突破。

寻找解决单位发展中急需解决问题的新理念和新思路,需要树立问题导向的理念,深入调研,引进新理念,鼓励创新,全员参与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最适合自身单位的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有效地推动单位发展取得新的突破。

河南夏邑县国税局最希望通过党校学习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

河南夏邑县国税局最希望通过党校学习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

最希望通过党校学习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税收实践能力河南省夏邑县国税局杨爱民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

国税事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用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分析税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推广先进的工作经验,探索出一条规范、节约、高效的发展途径,使我们的税收事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更快的发展。

税收工作是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税务部门来讲,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税收实践,就是要树立科学的税收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是第一要务,切实遵循税收发展规律,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坚持聚财为国,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依法治税,强化征管,提高服务水平的原则,在执行国家税收政策、组织税收收入等各项税收工作中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促进税收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当前,税收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税收工作正常开展的许多因素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如税收法制建设滞后,税收征管不完善,税务人员素质较低,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仍存在,纳税人纳税意识不强等等,这些问题和因素的存在,在一定程序上影响和限制了税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其根源在于在全社会还没有形成科学发展观的良好氛围,思想观念落后。

因此在税收实践工作中,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树立科学的税收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税收实践,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税收实践,必须正确把握五种关系:一是税收与社会的关系。

税收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要求我们税务机关要正确把握好税收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在税制设计、税收管理、组织收入和执行政策等各项工作中充分体现发展的要求;二是税收与税源的关系。

广大干部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和最希望党校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

广大干部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和最希望党校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

广大干部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和最希望党校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广大干部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一个在乡镇工作十多年的干部,经过最基层的实践锻炼及充分的调研,我认为当前广大干部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

一、当前农民增收的基本状况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主要增长点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家庭经营纯收入,二是工资性收入,三是转移性收入。

但是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速缓慢、增长乏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产业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导致农民群众的实际收入水平下降。

二、目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一是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

一是农业生产一般仍是以种植业为主,在种植业中又大多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较少。

这种单一的农业生产结构导致农民增收的渠道十分狭窄。

二是农产品的供需结构不合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对农产品需求的层次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而我国农产品中一般性品种多,名优产品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三是农户经营规模狭小。

目前农村地区平均每个农户的土地经营面积都较小,土地经营规模狭小制约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二是农产品价格低。

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如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免除农业税、发放种粮补贴等措施来刺激粮食生产,但伴随着继之而来的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涨价,使得政府给农民的“好处”很快就会被迅速上涨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抵消”了,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仍然十分低下。

若再扣除农民种田的劳动力成本,几乎很难再有过多的剩余。

而且,由于农产品生产上的供需脱节,农产品旺季上市时又常常出现“卖难”现象,甚至有可能导致农民血本无归。

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层次低。

一是发展不平衡。

除为数不多的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比较好外,大多数地区还缺乏龙头带动。

当前干部群众最关心社会的热点问题及急需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

当前干部群众最关心社会的热点问题及急需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

当前干部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经过最基层的实践及充分的调研,当前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新农村建设不能理解为新村庄建设。

新农村建设不能够片面理解为村容整洁,停留在一般的道路、河道的整治。

新农村建设要防止形式主义,决不能把农村建设搞成农村新一轮的大拆大建。

少数地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只注重农村的房子是否整齐划一,道路是否宽阔等表面东西。

新的村庄规划建设能搞到什么程度,实际上是由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决定的。

同时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解决制约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2、土地流转的问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广阔农村出了一件大事,从五十年代初组织互助合作组、初期农业合作社开始的土地集中经营,三十多年后,一夜之间,突然全部分划到户,实行了中国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

面对这场暴风骤雨,难怪当时不有人惊呼:“集体化道路走了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可实践证明,这场“由合到分”的伟大土地革命,成功了!这是农村改革的前奏,这也导致了农村以后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成功。

从此,中国农民告别了缺衣少食的日子,逐步走向了温饱、而小康的生活。

时序又过了三十年,中国农村,特别是我们处于城乡结合部的郧县城关镇,鼓励和提倡开展农村土地集中经营,大力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这仿佛又形成了当年似的合作组织,又变回到了集体耕作。

农民一时间有些不适应,尤其是当前农村留守的“3860”人员,外出打工不行,心里没底,开始担心土地流转后去向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高标准,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应当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上。

3、农民增收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目前,农民增收致富面临农民思想观念落后、整体素质不高、劳动力转移困难、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政策性增收空间有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

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

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按照市委党校培训的相关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本乡实际,收集整理了几点当前干部群众比较关注的思想理论问题,希望市委党校从理论层面予以帮助和指导。

一、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是一个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也会给群众造成思想情绪方面的问题。

要做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一切都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改善民生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也是我们基层政府最关系的问题,只有把群众最关心、最期待的问题解决好,才能谈得上是一个勤政、廉洁、务实的政府,才会带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二、干群关系问题作为最基层的人民政府,搞好干群关系尤为重要。

干群关系历来是我党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牢固。

在改革开放的转型期,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结构不断调整,有些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是群众十分关心和期盼及时解决的,但是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没有得到及时、正确地解决,甚至出现推诿扯皮、漠然视之的现象,这给群众利益造成很大损害,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引致群众不满;由于某些干部极力维护个人私利,致使人民群众对干部、对政府失去信任,政府正处于一种十分严峻的群众信任危机之中。

因此,如何使政府和工作人员重新取信于民,重新使老百姓认同我们的党和领导干部是真正为民谋福利,代表人民的利益,这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我们党执政地位的巩固。

比如在一些农村或偏远地区,农民认为没有哪个利益集团代表他们的利益,因此他们就只能自发组织,采用非法、非理性的手段维护其利益,这势必会激化社会矛盾,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要缓和干群关系,只有我们各级党委、政府真切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及时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才能够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凝聚和激励群众共同建设促进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

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

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一、有些干部之所以走上腐败之路,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在人生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

并且一些形形色色资产阶级人生价值观还在侵蚀一些人的心灵。

那么,如何才能正确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价值观?二、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在思想理论领域特别是在学习借鉴西方思想理论的问题上,出现了不顾我国国情,盲目照搬国外经验的做法和现象。

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如何正确对待西方思想理论?五、当前,一些人特别是一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准有所滑坡。

那么,如何解决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六、如何把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转化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自觉行动?七、目前,一些领导干部思想认识、综合素质与科学发展观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低效发展、盲目发展的现象仍然零星存在。

怎样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筑一个坚实的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八、高层理性决策的以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为前提的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与基层实用定位的起导向和指挥棒作用的政绩考核体系之间如何衔接磨合?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的概念。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党的文件曾多次使用过这个提法,尽管是同一提法,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全面的要求。

那么,新农村建设到底新在哪里?新型农村、新型农民的标准又是什么?十、我们党历来倡导实事求是,但不少地方领导层在实际工作中却时常有违反客观规律之要求。

基层说假话、假数字、假政绩屡禁不止,有时候在某些事上弄虚作假成了大家的共识。

我们应该如何坚持实事求是?十一、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越快、贫富差距越大?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除了体制和再分配手段不完善以及地理、人文环境、生产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外,还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十三、什么是社会公平,怎么衡量社会公平,社会主义国家如何体现和实现社会公平?十四、如何处理好区域发展与群众生活提高的关系,从而让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十六、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还要不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怎样加强与健全民主集中制?十八、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更多地运用市场调节手段。

当前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

当前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

当前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第一篇:当前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当前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一、下岗职工就业难问题。

这个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因而引起了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

采取各种形式和措施,最大限度地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但目前来看,再就业压力仍然很大。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等待安置的劳动力总量居高不下,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特别是大量富余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以及受经济结构调整、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和“入世”初期等因素影响,就业压力更大。

二是缺乏有效就业岗位。

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落后,就业空间狭小,渠道较窄,就业岗位严重不足,就业难度很大,因而产生很多不稳定因素。

三是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单一。

下岗职工绝大多数技能单一。

四是择业、就业观念落后。

一些苦、脏、累、险的岗位无人问津。

外出打工又瞻前顾后,挑挑捡捡。

五是下岗职工在就业创业过程中面临资金、场地、技术等多方面的困难。

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运用好中央的一些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新政策,充分利用好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社保补贴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要加强对下岗职工的培训,切实提高下岗职工的各方面素质,以适应岗位的要求和需要。

同时,要采取多种措施,广开门路,最大限度地挖掘就业岗位,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日益增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较大危害。

直接导致青少年犯罪率的逐年上升。

青少年教育问题备受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青少年的自身看,青少年生理早熟、行为超前,但心智发育滞后、缺乏自我约束、明辨是非的能力。

同时,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着逆反心理和盲从心理。

从社会环境看,主要是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和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就越来越大。

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和社会上的不法经营者,为牟取私利,贩卖渲染色情、凶杀、暴力的网络垃圾和音像制品、书刊,一些影视、广告等也充斥着不健康的内容,严重侵害了青少年身心健康。

河南夏邑县国税局最希望通过党校学习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

河南夏邑县国税局最希望通过党校学习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

最希望通过党校学习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税收实践能力河南省夏邑县国税局杨爱民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

国税事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用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分析税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推广先进的工作经验,探索出一条规范、节约、高效的发展途径,使我们的税收事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更快的发展。

税收工作是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税务部门来讲,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税收实践,就是要树立科学的税收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是第一要务,切实遵循税收发展规律,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坚持聚财为国,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依法治税,强化征管,提高服务水平的原则,在执行国家税收政策、组织税收收入等各项税收工作中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促进税收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当前,税收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税收工作正常开展的许多因素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如税收法制建设滞后,税收征管不完善,税务人员素质较低,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仍存在,纳税人纳税意识不强等等,这些问题和因素的存在,在一定程序上影响和限制了税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其根源在于在全社会还没有形成科学发展观的良好氛围,思想观念落后。

因此在税收实践工作中,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树立科学的税收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税收实践,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税收实践,必须正确把握五种关系:一是税收与社会的关系。

税收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要求我们税务机关要正确把握好税收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在税制设计、税收管理、组织收入和执行政策等各项工作中充分体现发展的要求;二是税收与税源的关系。

当前干部群众最关心社会的热点问题和广大干部最希望党校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精编版

当前干部群众最关心社会的热点问题和广大干部最希望党校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精编版

当前干部群众最关心社会的热点问题和广大干部最希望党校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当前农村干部群众最关心社会的热点问题和最希望党校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当前干部群众最关心社会的热点问题一、农民增收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中,最为突出的依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并且很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普遍提高的同时,城乡间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2、农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缓慢。

3、始终以农业收入为主。

务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方面,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日益增大。

但是,农民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及技能、信息等方面的制约,影响劳务收入持续稳定的增长。

4、与收入密切相关的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明显。

农村居民的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支出不足,农民生活质量普遍偏低。

因此,如何提高农民收入,成为基层干部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医疗卫生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这些年来,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和服务能力明显改善,农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

但还有一定差距。

1、发展不平衡。

城区卫生资源较优,乡村卫生资源匮乏。

2、投入不足。

特别是一些乡村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设备陈旧落后、服务能力低,面临着“小病看不到、大病看不了”的尴尬局面,造成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不灵”、“网底不牢”。

3、人才缺乏。

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差,生活待遇不高,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现象普遍存在。

4、医疗保障问题。

目前农村实行的医疗保障还是低水平的,而医药费用近几年来大幅度上涨,主要是看病贵,特别是农民在生了大病以后不能负担高昂的医药费,导致“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

新型合作医疗及大病救助政策的推行,虽然解决了一部分的医疗成本,但是农民医疗负担仍然较重。

许多农民希望,相关部门今后能继续加大农村医疗基础条件和医务技术人员扶持力度,加大重大疾病的报销范围和标准,同时也兼顾小伤小病的补偿,让更多的农民从中受益,享到实惠。

当前干部群众最关心社会的热点问题和广大干部最希望党校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1

当前干部群众最关心社会的热点问题和广大干部最希望党校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1

当前农村干部群众最关心社会的热点问题和最希望党校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当前干部群众最关心社会的热点问题一、农民增收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中,最为突出的依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并且很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普遍提高的同时,城乡间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2、农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缓慢。

3、始终以农业收入为主。

务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方面,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日益增大。

但是,农民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及技能、信息等方面的制约,影响劳务收入持续稳定的增长。

4、与收入密切相关的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明显。

农村居民的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支出不足,农民生活质量普遍偏低。

因此,如何提高农民收入,成为基层干部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医疗卫生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这些年来,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和服务能力明显改善,农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

但还有一定差距。

1、发展不平衡。

城区卫生资源较优,乡村卫生资源匮乏。

2、投入不足。

特别是一些乡村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设备陈旧落后、服务能力低,面临着“小病看不到、大病看不了”的尴尬局面,造成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不灵”、“网底不牢”。

3、人才缺乏。

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差,生活待遇不高,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现象普遍存在。

4、医疗保障问题。

目前农村实行的医疗保障还是低水平的,而医药费用近几年来大幅度上涨,主要是看病贵,特别是农民在生了大病以后不能负担高昂的医药费,导致“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

新型合作医疗及大病救助政策的推行,虽然解决了一部分的医疗成本,但是农民医疗负担仍然较重。

许多农民希望,相关部门今后能继续加大农村医疗基础条件和医务技术人员扶持力度,加大重大疾病的报销范围和标准,同时也兼顾小伤小病的补偿,让更多的农民从中受益,享到实惠。

三、农村基础设施随着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加快,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向农村延伸。

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

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

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一、如何在工作中做到依法行政和以人为本相统一目前,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中,特别是在城市化过程中的拆迁问题上,群众的期望值超出法律规定允许值。

如何做到合情、合理、合法,是基层干部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

另外,部分基层干部在处理与群众利益相关的复杂问题时,往往简单化地以“摆平”代替“水平”了事,缺乏做深入细致群众工作的本领。

这就要求我们如何在工作中做到依法行政和以人为本相统一,增强执行力?二、如何看待当前的腐败问题目前,腐败现象好像越反越多,越反越严重,越反职务越高,越反数额越大,越反年纪越轻,越反领域越广,一些干部群众中流行“反腐疲劳症”。

各地窝案、串案、家族式腐败案接连出现,《决定》中用“比较严重”来形容当前的腐败现象有点轻描淡写。

都说“腐败是执政党的不治之症”,如何看待当前的腐败问题?三、如何避免因收入差距过大造成的社会失衡“三农”问题和下岗工人生活困难是众所周知的,不少在岗工人每月的收入也只有几百元,而房地产老总的年均收入成百上千万元,怎样解释这种现象,这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四、如何理解进入小康社会,失业人口和城市贫民却增多了我国已经进入小康社会并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但当前下岗、失业及隐性失业人员却越来越多,贫困人口的数量这几年也有反弹,多数人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小康社会的实现是否要以许多人的下岗、失业或贫困化为代价?五、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风气当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或看到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假冒伪劣等这样或那样的不道德的现象,而且在某些人群中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越来越严重,如何看待当前社会风气?如何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六、如何破解干部任用考评中的难题,把中央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文件精神落到实处对于在用人问题上存在的“一把手”凭个人好恶任命官员、跑官要官、“带病上岗”、“重病提拔”等现象,有些基层干部认为,落马的领导干部只要是带病提拔的,上级有关部门都应带头做检讨,这样才能逐步在全党形成一个“动真格”的好风气。

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

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

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一、有些干部之所以走上腐败之路,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在人生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

并且一些形形色色资产阶级人生价值观还在侵蚀一些人的心灵。

那么,如何才能正确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价值观?二、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在思想理论领域特别是在学习借鉴西方思想理论的问题上,出现了不顾我国国情,盲目照搬国外经验的做法和现象。

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如何正确对待西方思想理论?五、当前,一些人特别是一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准有所滑坡。

那么,如何解决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六、如何把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转化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自觉行动?七、目前,一些领导干部思想认识、综合素质与科学发展观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低效发展、盲目发展的现象仍然零星存在。

怎样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筑一个坚实的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八、高层理性决策的以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为前提的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与基层实用定位的起导向和指挥棒作用的政绩考核体系之间如何衔接磨合?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的概念。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党的文件曾多次使用过这个提法,尽管是同一提法,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全面的要求。

那么,新农村建设到底新在哪里?新型农村、新型农民的标准又是什么?十、我们党历来倡导实事求是,但不少地方领导层在实际工作中却时常有违反客观规律之要求。

基层说假话、假数字、假政绩屡禁不止,有时候在某些事上弄虚作假成了大家的共识。

我们应该如何坚持实事求是?十一、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越快、贫富差距越大?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除了体制和再分配手段不完善以及地理、人文环境、生产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外,还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十三、什么是社会公平,怎么衡量社会公平,社会主义国家如何体现和实现社会公平?十四、如何处理好区域发展与群众生活提高的关系,从而让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十六、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还要不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怎样加强与健全民主集中制?十八、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更多地运用市场调节手段。

最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

最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

最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重视前所未有,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当前我国价值观建设的高度自觉。

大多数学者认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提炼,使人们更加明确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成为什么样的公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

在当今我国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最大限度凝聚人们的共识,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学者们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普世价值”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落地”与融入中国梦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那么,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关系?二者是继承与创新关系还是根本割裂的?这些问题成为思想理论界讨论的热点。

学者们积极研究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之间是“流”与“源”的关系,后者为前者提供丰厚滋养,前者是对后者的传承与超越。

学者们谈到,在当前的研究宣传和教育教学中,要着重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引导青年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最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有学者强调,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对当前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来说,就是要正确处理“继往”和“开来”的关系,特别要注重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确处理“守本”与“外来”的关系,既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又广泛借鉴世界“外来”文明成果,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反映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

基层思想理论工作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基层思想理论工作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基层思想理论工作应解决的几个问题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是我们党对*工作的共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面对的多是具体琐碎的事情,有的干部认为在一线工作的基层组织的思想理论建设应当简单实际一些,因而重视不够,做得不活,没有取得较好的成效。

鉴于此,必须抓紧解决三个问题。

一、解决认识问题,明确思想理论工作在基层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理论是行动的先导”。

我们的思想理论工作肩负着用*和“*”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从而更好地组织、带领干部群众落实党的政策,全面建设*的重任。

它有以下几个作用。

1、构建价值认同,将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上来。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基础,因此,党的基本理论最终有没有被掌握和运用,党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最终有没有被贯彻和落实,都必须在党的基层组织里广大党员干部的实际言行中体现。

这样,基层党组织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增强组织内的微型机制和活力,还外作用于党的整个组织系统。

基层党组织只有加强思想理论建设,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和“*”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构建党员干部的价值的认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而促进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

2、形成群体合力,推动全面建设*宏伟事业的不断发展。

基层党组织是贯彻“*”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

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全面建设*。

而在教育、组织和带领的过程中,绝不是靠强制性的力量来推动的,它必须依靠社会认同而产生的自觉服从力量。

思想理论工作可以帮助群众正确认识党所确定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可以帮助干部群众分析、解决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疑难问题,不断克服困难,继续前进;可以协调、沟通各种矛盾冲突,引导干部群众正确认识自身的利益与其他利益的关系,从而团结一致共同前进。

3、把握关键环节,全面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重视前所未有,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当前我国价值观建设的高度自觉。

大多数学者认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提炼,使人们更加明确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成为什么样的公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

在当今我国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最大限度凝聚人们的共识,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学者们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普世价值”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落地”与融入中国梦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那么,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关系?二者是继承与创新关系还是根本割裂的?这些问题成为思想理论界讨论的热点。

学者们积极研究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之间是“流”与“源”的关系,后者为前者提供丰厚滋养,前者是对后者的传承与超越。

学者们谈到,在当前的研究宣传和教育教学中,要着重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引导青年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最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有学者强调,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对当前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来说,就是要正确处理“继往”和“开来”的关系,特别要注重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确处理“守本”与“外来”的关系,既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又广泛借鉴世界“外来”文明成果,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反映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近年来,有关“普世价值”的论争不绝于耳。

而近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的论争,便成为两种意识形态、两种政治制度在价值观领域的较量。

近期典型表现就是故意曲解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扬所谓“普世价值”。

比如,有人说“十八大最大的亮点就是将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普世价值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次提出了肯定普世价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

对此,学者们积极回应,从不同方面给以有力回击。

一方面,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中西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差异进行了系统梳理。

认为中西方价值观在本质和内涵上存在根本不同,主要表现为制度属性、阶级属性以及所代表的利益诉求的不同。

另一方面,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深刻揭露了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真实面目。

比如,有学者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所谓“自由”,实质上是商品交换和贸易的自由,是资本的自由;所谓“民主”,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是有钱人的游戏;所谓“人权”,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权利,“平等地剥削劳动力,是资本的首要的人权”。

有学者指出,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极力推销的价值观念,其实质并没有它所宣传的那么美丽,只要剥离其靓丽的外衣,“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本来面目就昭然若揭。

还有学者指出,新一轮“普世价值”论的鼓吹者使用的仍然是偷梁换柱的手法,他们从根本上无视十八大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概念所具有的阶级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将其等同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极力向全世界推行的那套价值观念。

当前应当积极拓展渠道,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活动载体,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积极与西方“普世价值”作坚决斗争。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与融入中国梦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中国梦?这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面临的艰巨任务,也是学者们积极研究的重大问题。

针对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问题,学者们建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三个层面展开,实现良性互动:一是在党和国家层面,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二是在宣传理论界层面,要开展理论的开掘阐释和教育引导工作;三是在社会和公民个人层面,要形成党员干部引领带动,人人参与、人人实践的生动局面。

有学者认为,应突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在价值主体和价值目标上都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价值追求。

也有学者指出,应着力在“怎么说”上下功夫。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人们的思想认知、情感认同,除了做好常规的理论宣讲、思想教育,还应重视发挥文以载道、文以释道、文以传道的优势,多做“以文化人”的隐形、软性教育。

要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发展进程及个体命运变迁等方面的典型事例,善于用艺术的形式把深刻的大道理和贴近百姓的小道理结合起来讲述好、传播好,使人们在得到审美享受的同时感受到真理的魅力,更加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梦的问题,学者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过程也是中国梦从理想变为现实的过程,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有学者指出,在宣传阐释中,应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逻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梦,要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契合。

还有学者建议,应着力在“做什么”上下功夫,实现中国梦,需要团结动员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做好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上升为国家层面的要求,成为制定法律法规、制度设计、决策部署及实施公共管理的价值准则,体现于经济社会各方面政策措施及其实践之中。

二、关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近年来思想理论界一直关注的热点。

一段时间以来,仍有人继续宣扬和鼓吹历史虚无主义,出现了以下两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性问题:一是对“历史虚无主义”作出与中央文件精神相反的解读。

比如,有的把否定和抛弃资产阶级的宪政民主、自由经济制度等所谓的“现代世界文明”定义为历史虚无主义,称马克思主义陷入了历史虚无主义。

有的认为,把李鸿章、袁世凯等定性为汉奸卖国贼而不是爱国者,是“实实在在”的“历史虚无主义”,而指责、否定革命史、为已有定性的历史人物翻案的行为是“虚”的“历史虚无主义”。

二是把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专家学者称为真正的历史虚无主义者,有的把我们党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和反对说成是“大搞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否定革命、把“五四”以来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视为离开所谓的“以英美为师”的“近代文明的主流”,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说成是一系列错误的延续,其要害就是否定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及党的领导的选择和接受,主张当代中国放弃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接受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指导。

在历史虚无主义者眼里,在我国如果批判或否定西方资产阶级的宪政民主、经济自由等所谓“现代世界文明”,就是对人类文明的虚无,就是历史虚无主义。

可见,上述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种种错误解读,其潜台词就是全盘西化,本质上是主张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而反对中国在坚持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高度警惕目前这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当前泛起的这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继续散布种种历史谎言的同时,也抛出与中央精神完全相反的历史虚无主义观,意在夺取对历史虚无主义解读的主动权、话语权,以扭转批判、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方向。

它打着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旗帜,间接地隐晦地反对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宣扬资产阶级价值观念,有着明确的政治诉求和现实指向,实质是一个具有强烈意识形态的、事关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原则问题,对此绝不能掉以轻心。

学者们反映,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仅表现在史学研究中,而且发展到文学、艺术和影视作品中。

如果任其蔓延,必然会搞乱理论,搞乱思想,使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理性产生怀疑,进而丧失国家观念、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失去基本的历史依据,由此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是不言自明的。

三、对策和建议:第一,深入揭露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实质和危害。

应组织相关专家撰写一批有分量有说服力的文章,深入分析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实质和危害,帮助人们澄清思想认识,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和侵蚀。

第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舆论阵地的管理。

长期以来,一些媒体打着追求自由民主的旗号,不断宣扬错误思想和言论,已成为各种错误思潮的发源地。

防止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蔓延,必须切实加强对媒体的管理。

第三,适度解密我国近现代历史档案。

对于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上的关键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论行为,需要通过对档案材料的梳理和研究,实事求是地展现出来,让人们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

过度限制档案材料的使用,会导致一些真实性有限或看法片面的出版物大行其道。

建议制定规范有效的档案解密制度,进一步开放档案资料,使专业学者能够根据档案史实,反驳和抨击那些歪曲历史的言行。

第四,切实解决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我国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亟须破解的发展中难题,比如腐败问题、贫富分化问题等,这些问题往往导致部分群众思想认识上的困惑和矛盾,在客观上会助长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

因此,切实解决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有效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治本之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