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口诀
针灸顺口溜(经典)
![针灸顺口溜(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d5d50f2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d.png)
针灸顺口溜(经典)三里三里在膝下,三寸两筋间。
能除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积聚,肿满膝胫酸,劳伤形瘦损,气蛊病诸般。
人过三旬后,针灸眼能宽。
取穴当举足,得法不为难。
内庭内庭足两间,胃脉是阳明。
针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遍身风瘾疹。
伸欠及牙疼,疟病不思食,针著便惺惺。
曲池曲池曲肘里,曲著陷中求。
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挽弓开未得,筋缓怎梳头,喉闭促欲绝,发热竟无休,遍身风瘾疹,针灸必能瘳合谷合谷名虎口,两指歧骨间。
头疼并面肿,疟疾病诸般,热病汗不出,目视暗漫漫,齿龋鼻鼽衄,喉禁不能言。
外著量深浅,令人便获安。
委中委中曲腘里,动脉偃中央。
腰重不能举,沉沉压脊梁,风痹髀枢痛,病热不能凉,两膝难伸屈,针下少安康。
承山承山名鱼腹,下分肉间。
可治腰背痛,久痔大便难,脚气膝下肿,战栗腿疼酸,霍乱转筋急,穴中刺必安。
昆仑昆仑足外踝,后向足跟寻。
月专肿腰尻痛。
脚胯痛难禁,头疼肩背急,气喘上冲心。
双足难行履,动作即呻吟。
要得求安乐。
须将穴下针。
环跳环跳在髀枢,侧身下足舒,上足曲求得,针得主挛拘,冷风并湿痹,身体或偏枯,。
呆痴针与灸,用此没疏虞,阳陵泉阳陵泉居膝下,一寸外廉中。
膝腿难伸屈,拘挛似老翁,欲行行不得,冷痹及偏风。
诚记微微刺,方知最有功。
通里通里腕侧后,度量一寸中。
善呻并数欠,懊憹及心忪,实即四肢肿,喉间气难通;虚则不能语,苦呕痛连胸,肘膊连臑痛,头腮面颊红。
针入三分妙,神功甚不穷。
列缺列缺腕侧上,手指头交叉。
主疗偏风患;半身时木麻,手腕全无力,口禁不开牙。
若能辨补泻,诸病恰如拿。
百会头顶凹中悬,上星入发一寸权。
印堂两眉中间取,太阳眦角一寸许。
委中国窝纹中屈,承山人字纹中戏。
梁丘膝上二寸去,血海膝上二寸齐。
膝眼膝下两陷中,昆仑外踝跟腱引。
膝下三寸足三里,隐白大趾依甲系。
外踝三寸悬中找,内踝三寸三阴沟。
华佗夹脊外五分,十有七穴各自取。
十宣十指尖端找,肾经涌泉足心翘。
风池耳后发际内,肾俞二三腰椎照。
曲池肘纹肱外招,扭伤曲池下外导。
中医针灸歌诀
![中医针灸歌诀](https://img.taocdn.com/s3/m/94d9df4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5.png)
中医针灸歌诀1、周身经穴赋(1)、手太阴肺经手太阴兮大指侧,少商鱼际兮太渊穴,经渠兮列缺,孔最兮尺泽。
侠白共天府为邻,云门与中府相接。
(凡十一穴,左右二十二穴。
)(2)、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兮大肠之经,循商阳兮二三而行,历合谷阳溪之腧,过偏历温溜之滨,下廉上廉三里而近,曲池肘髎五里之程。
臑髃上于巨骨,天鼎纡乎扶突,禾髎唇连,迎香鼻迫。
(凡二十穴,左右共四十穴。
)(3)、足阳明胃经胃乃足之阳明,厉兑趋乎内庭,过陷谷冲阳之分,见解溪丰隆之神,下巨虚兮条口陈,上巨虚兮三里仍。
犊鼻引入于梁丘阴市之下,伏兔上贯于髀关气冲之经。
归来兮水道,大巨兮外陵,运天枢兮滑肉,礼太乙兮关门。
梁门兮承满,不容兮乳根。
乳中之膺窗屋翳,库房之气户缺盆。
气舍水突,人迎大迎,地仓兮臣髎续,四白兮承泣分,御颊车于下关,张头维于额垠。
(凡四十五穴,左右共九十穴。
)(4)、足太阴脾经足太阴兮脾中州,隐白出兮大趾头,赴大都兮瞻太白,访公孙兮至商丘。
越三阴之交而漏谷,地机可即,步阴陵之泉而血海,箕门是求。
入冲门兮府舍轩豁,解腹结兮大横优游。
腹哀食窦兮,接天溪而同派,胸乡周荣兮,缀大包而如钩。
(凡二十一穴,左右共四十二穴。
)(5)、手少阴心经迨夫真心,为手少阴。
少冲出乎小指,少府直乎神门。
阴郄通理兮,灵道非远。
少海青灵兮,极泉何深。
(凡九穴,左右一十八穴。
)(6)、手太阳小肠经手之太阳,小肠之荣。
路从少泽,步前谷后溪之隆,道遵腕骨,观阳谷养老之崇。
得支正于小海,逐肩贞以相从。
值臑俞兮遇天宗,乘秉风兮曲垣中。
肩外俞兮肩中俞,启天窗兮见天容。
非由颧髎,曷造听宫。
(凡十九穴,左右三十八穴。
)(7)、足太阳膀胱经足膀胱兮太阳,交背部之二行。
穷至阴于通谷之口,寻束骨于京骨之乡。
申脉命仆参以前导,昆仑辟金门于踝旁。
奋跗阳飞扬之志,转承山承筋之行。
至于合阳委中委阳,浮郄殷门以岐往,承扶秩边而胞肓。
入志室兮肓门胃仓,开意舍兮振彼阳纲。
出魂门兮隔关,乃譩譆乎神堂。
针灸穴位歌诀大全
![针灸穴位歌诀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598cb8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2.png)
针灸穴位歌诀大全三里穴三里在膝下,三寸两筋间。
能除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积聚,肿满膝胫酸,劳伤形瘦损,气蛊病诸般。
人过三旬后,针灸眼能宽。
取穴当举足,得法不为难。
内庭穴内庭足两间,胃脉是阳明。
针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遍身风瘾疹。
伸欠及牙疼,疟病不思食,针著便惺惺。
曲池穴曲池曲肘里,曲著陷中求。
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挽弓开未得,筋缓怎梳头,喉闭促欲绝,发热竟无休,遍身风瘾疹,针灸必能瘳。
合谷穴合谷名虎口,两指歧骨间。
头疼并面肿,疟疾病诸般,热病汗不出,目视暗漫漫,齿龋鼻鼽衄,喉禁不能言。
外著量深浅,令人便获安。
委中穴委中曲腘里,动脉偃中央。
腰重不能举,沉沉压脊梁,风痹髀枢痛,病热不能凉,两膝难伸屈,针下少安康。
承山穴承山名鱼腹,月专下分肉间。
可治腰背痛,久痔大便难,脚气膝下肿,战栗腿疼酸,霍乱转筋急,穴中刺必安。
昆仑穴昆仑足外踝,后向足跟寻。
月专肿腰尻痛。
脚胯痛难禁,头疼肩背急,气喘上冲心。
双足难行履,动作即呻吟。
要得求安乐。
须将穴下针。
环跳穴环跳在髀枢,侧身下足舒,上足曲求得,针得主挛拘,冷风并湿痹,身体或偏枯,呆痴针与灸,用此没疏虞。
阳陵泉穴阳陵泉居膝下,一寸外廉中。
膝腿难伸屈,拘挛似老翁,欲行行不得,冷痹及偏风。
诚记微微刺,方知最有功。
通里穴通里腕侧后,度量一寸中。
善呻并数欠,懊憹及心忪,实即四肢肿,喉间气难通;虚则不能语,苦呕痛连胸,肘膊连臑痛,头腮面颊红。
针入三分妙,神功甚不穷。
列缺穴列缺腕侧上,手指头交叉。
主疗偏风患;半身时木麻,手腕全无力,口禁不开牙。
若能辨补泻,诸病恰如拿。
针灸八句口诀,记住你就是高手!
![针灸八句口诀,记住你就是高手!](https://img.taocdn.com/s3/m/3a04527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61.png)
针灸八句口诀,记住你就是高手!针灸8句口诀: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坐骨刺环跳,腿疼阳陵透。
1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主治: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疏风化湿,通经活络,益气健脑等。
适用于肠胃功能低下、久病体弱、胃痛腹痛、消化不良、便秘腹泻、呕吐、肠鸣、高血压、失眠、半身不遂等病症。
为养生长寿抗衰老的中药穴位,对美容、减肥亦有一定作用。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麻感,有时可向下肢和足背发散。
2腰背委中求腰背部位的疾病,首先考虑委中穴。
腰疼的种类有很多,很多病因能够造成腰疼,比如腱盘突出、肌肉拉伤、腰肌劳损,甚至是肾亏、肾虚、虚火,或者是一些由内脏器官引发的腰背疼痛。
位置:腘窝横纹正中线处。
主治:疏筋活络,袪风除湿,凉血泄热,强健腰膝。
适用于腰背疼痛、屈伸不利、项强、腰肌劳损、下肢瘫痹、半身不遂、膝关节炎、小便不利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麻胀感,有时向腰部发散。
3头项寻列缺所有头部的疾病,如头疼、头晕、眩晕呕吐等等,都可以通过艾灸列缺穴来治疗。
位置: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牙痛,指压列缺穴,可以使手动脉及血液流动,对于治疗骨折、伤痕等后遗症非常有效。
4面口合谷收嘴周围和脸面上的疾病都可以用合谷穴来治疗。
位置: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牙痛,牙关紧闭,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牙龈疼痛、青春痘、赘疣、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等。
该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位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
中医针灸学背诵口诀
![中医针灸学背诵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bab06cc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6.png)
中医针灸学背诵口诀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十个适用于小学生的中医针灸学背诵口诀:1. 《穴位分布口诀》一背头面五官穴,睛明攒竹丝竹空。
二记上肢手上穴,合谷曲池肩髃中。
三想下肢脚上穴,足三里和三阴通。
四忆胸腹穴位多,膻中中脘气海逢。
五思腰背穴位密,肾俞命门大肠俞。
六念四肢关节处,环跳阳陵阴陵谷。
七记特殊穴位妙,人中涌泉百会好。
八背经络走向线,手三阴来手三阳。
九记穴位功效奇,止痛安神与调气。
十要反复多温习,针灸知识心中记。
2. 《针灸手法口诀》一针轻刺像蚊虫,慢慢推进不疼痛。
二提微微向上抽,感觉针下轻且松。
三捻左右旋转动,如同螺丝慢慢攻。
四插深深往里送,谨慎小心莫匆匆。
五捣如同鸡啄米,快速轻点有作用。
六刮针柄轻轻划,好似竹枝把风刮。
七弹针尾轻轻弹,微微震动经络欢。
八摇针体左右摆,好似小船水中来。
九飞进出针速度快,眨眼之间穴位在。
十留留针时间要恰当,病情不同细思量。
3. 《经络走向口诀》一手太阴肺经走,从胸走向手外头。
二手阳明大肠经,从手行至头面中。
三足阳明胃经忙,头面一直到足旁。
四足太阴脾经行,从足走向腹内停。
五手少阴心经连,从胸走向手下端。
六手太阳小肠经,从手通往头侧迎。
七足太阳膀胱经,从头到足经脉成。
八足少阴肾经通,从足行至胸当中。
九手厥阴心包经,从胸到手路途定。
十手少阳三焦经,从手行至头侧情。
4. 《穴位定位口诀》一找眉间印堂穴,两眉之间很明确。
二寻鼻翼外迎香,鼻旁五分记心房。
三定耳屏前听宫,张口凹陷在其中。
四察手腕太渊处,桡侧横纹脉搏抚。
五测膝盖外犊鼻,屈膝就能找得齐。
六量外踝尖申脉,轻松定位不费猜。
七探肚脐下关元,四指距离正中边。
八寻肘横纹曲池,屈肘骨头外凸起。
九观背部大椎突,低头最高骨节处。
十认内踝尖照海,凹陷之中把它待。
5. 《常见病症针灸口诀》一遇感冒针灸帮,风池大椎合谷良。
二有头痛寻太阳,印堂百会效果强。
三患咳嗽肺俞用,列缺膻中止咳功。
四逢胃痛选中脘,足三里穴疼痛缓。
五遇失眠针神门,三阴交和安眠寻。
3分钟熟记中医针灸顺口溜(附穴位图).docx
![3分钟熟记中医针灸顺口溜(附穴位图).docx](https://img.taocdn.com/s3/m/671c0698e518964bce847cd6.png)
3分钟熟记中医针灸顺口溜(附穴位图)3分钟熟记中医针灸顺口溜(附穴位图)2017-02-11 李灏文章来源阅 68 转 15足三里三里在膝下,三寸两筋间。
能除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积聚,肿满膝胫酸,劳伤形瘦损,气蛊病诸般。
人过三旬后,针灸眼能宽。
取穴当举足,得法不为难。
内庭曲池曲肘里,曲著陷中求。
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挽弓开未得,筋缓怎梳头,喉闭促欲绝,发热竟无休,遍身风瘾疹,针灸必能瘳。
合谷合谷名虎口,两指歧骨间。
头疼并面肿,疟疾病诸般,热病汗不出,目视暗漫漫,齿龋鼻鼽衄,喉禁不能言。
外著量深浅,令人便获安。
委中委中曲腘里,动脉偃中央。
腰重不能举,沉沉压脊梁,风痹髀枢痛,病热不能凉,两膝难伸屈,针下少安康。
承山承山名鱼腹,月下分肉间。
可治腰背痛,久痔大便难,脚气膝下肿,战栗腿疼酸,霍乱转筋急,穴中刺必安。
昆仑昆仑足外踝,后向足跟寻。
月肿腰尻痛。
脚胯痛难禁,头疼肩背急,气喘上冲心。
双足难行履,动作即呻吟。
要得求安乐。
须将穴下针。
环跳环跳在髀枢,侧身下足舒,上足曲求得,针得主挛拘,冷风并湿痹,身体或偏枯。
呆痴针与灸,用此没疏虞。
阳陵泉阳陵居膝下,一寸外廉中。
膝腿难伸屈,拘挛似老翁,欲行行不得,冷痹及偏风。
诚记微微刺,方知最有功。
通里通里腕侧后,度量一寸中。
善呻并数欠,懊憹及心忪,实即四肢肿,喉间气难通;虚则不能语,苦呕痛连胸,肘膊连臑痛,头腮面颊红。
针入三分妙,神功甚不穷。
列缺列缺腕侧上,手指头交叉。
主疗偏风患;半身时木麻,手腕全无力,口禁不开牙。
若能辨补泻,诸病恰如拿。
针灸治疗学歌诀
![针灸治疗学歌诀](https://img.taocdn.com/s3/m/0df10c6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c.png)
针灸治疗学歌诀1、外感头痛北风太烈。
(百会,风池,太阳,列缺)内伤头痛【实证】北风微。
(百会,风池,头维)【虚证】北风足。
(百会,风池,足三里)2、漏肩风阵前聊语。
(肩贞,肩前,肩髎,肩髃)3、腰痛阿是大肠畏重。
(阿是穴,大肠俞,委中)4、痹证:(阿是穴、局部经)( 1)行痹:割血。
膈血。
(膈俞,血海)( 2)痛痹:肾元。
(肾俞,关元)( 3)着痹:足印。
足阴。
(足三里,阴陵泉)( 4)热痹:大曲。
(大椎,曲池)5、中风【中经络】三阴天,水沟内唯剩几尺泽水。
(三阴交,水沟,内关,委中,极泉,尺泽)【中脏腑闭证】何故十二水沟内臭气太冲。
(合谷,十二井,水沟,内关,太冲)【中脏腑脱证】人中内元,气,神脱了。
(水沟,内关,关元,气海,神阙)6、眩晕【实证】北风太猛冲内关。
(百会,风池,太冲,内关)【虚证】山里北风伤肝肾。
(足三里,百会,风池,肝俞,肾俞)7、不寐神僧照印堂,四神安眠。
(神门,申脉,照海,印堂,四神聪,安眠)8、感冒何故有太阳,缺大风。
(合谷,太阳,列缺,大椎,风池)9、胃痛内关走三里,中脘痛。
(内关,足三里,中脘)11、痛经【实证】三次交战,中计痴了。
【虚证】山里三叫,气海痛。
12、遗尿大观园三次交战,中计光输。
13、蛇串疮阿是挟击蛇。
(阿是穴,夹脊)14、扭伤(下各症都要加阿是穴)【腰部】腰痛是肾亏阳萎。
(腰痛穴,肾俞,委中)【踝部】参解秋虚。
(申脉,解溪,丘虚)【膝部】夕阳照亮细眼。
(膝阳关,梁丘,膝眼)【肩部】同漏肩风。
【肘部】天京小曲。
(天井,小海,曲池)【腕部】羊吃细骨。
(阳池,阳溪,阳谷)【髋部】边环跳,边撑扶。
(秩边,环跳,承扶)15 、耳聋,耳鸣【实证】侠医在中渚听开会。
(侠溪,翳风,中渚,听会)【虚证】照海宫,光太稀。
(照海,听宫,太溪)16、牙痛何故下车。
(合谷,下关,颊车)17、咽喉肿痛【实热】何故内庭斥责关绍商。
(合谷,内庭,尺泽,关冲,少商)虚热】光照海,鱼太稀。
针灸学各论歌诀
![针灸学各论歌诀](https://img.taocdn.com/s3/m/6305911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8.png)
针灸学各论歌诀
针灸学各论歌诀是一本介绍针灸学基础知识的经典著作,该书依据经脉、穴位、针灸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下面就来重新整理一下《针灸学各论歌诀》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一、经脉部分:
1. 人体十四经,脏腑六腑明。
2. 经脉有主次,阳经为手足。
3. 阳经出手,阴经出足,交会百会救危急。
4. 经气贯四肢,真阴真阳特。
5. 凡穴各五十,五十阳,五十阴。
6. 经气病变脉,取穴得法宜。
7. 阴阳相合为调和,人体经脉共一百一。
二、穴位部分:
1. 穴气随季更,春濡泉夏海。
2. 穴位有主次,上下环环在。
3. 处头中血海,阴跷陵泉开。
4. 阳陵泉肝俞,胆经三阳合。
5. 腿太阳命门,胃肠合三阴。
6. 经气通则壮,气滞则病来。
7. 八法灸、刺、扎,各适应门律。
三、针灸法部分:
1. 针三之法改经火,四针定胜血气星。
2. 初学宜从浅,深厚待熟练。
3. 针灸须缜密,量取宜精微。
4. 刺与向之法,顺逆随时移。
5. 朝阳夕阴顺不忘,盛虚不同灸。
6. 寒热交疏勿迎,损益相情任去。
7. 无灸针用少,有灸针用多。
以上就是对《针灸学各论歌诀》进行重新整理后的主要内容,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篇文章更好地了解针灸学的基本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实践能力。
中医针灸学必背的8个歌诀
![中医针灸学必背的8个歌诀](https://img.taocdn.com/s3/m/b85bb61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8.png)
中医针灸学必背的8个歌诀针灸学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必考的一个专业科目。
针灸学所涉及到的内容博大精深,光是经脉穴位的记忆就够叫人头疼的了,也因此,针灸学成为了医师资格考试中的一个重难点。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学习针灸学必背的8个歌诀,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十二原穴心神脾白胃冲阳,肝冲肾溪肺太渊。
胆墟包陵焦阳池,膀京大合小肠腕。
注:(肺—太渊,大肠—合谷,心—神门,小肠—腕骨,脾—太白,胃—冲阳,心包—大陵,三焦—阳池,肝—太冲,胆—丘墟,肾—太溪,膀胱—京骨)十五络穴络穴共有十五种,肺缺膀飞心里通。
任鸠督长脾大包,包内焦外脾孙公。
大偏小正胃丰隆,肝蠡胆光肾大钟。
注:(肺—列缺,膀胱—飞扬,心—通里,任脉—鸠尾,督脉—长强,脾之大—大包,心包—内关,三焦—外关,脾—公孙,大肠—偏历,小肠—支正,胃—丰隆,肝—蠡沟,胆—光明,肾—大钟)八会穴气会膻中血膈俞,脏会章门骨大杼。
筋会阳陵脉太渊,腑会中脘髓绝骨。
八脉交会穴公孙冲脉胃心胸,(脾——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心包——内关——阴维——同上)后溪督脉内眦颈,(小肠——后溪——督脉——目内眦,项,耳,肩胛)申脉阳跷络亦通。
(膀胱——申脉——阳跷——同上)临泣胆经连带脉,(胆——足临泣——带脉——目外眦,颊,项,耳后)阳维外眦外关逢。
(三焦——外关——阳维——同上)列缺任脉连肺系,(肺——列缺——任脉——胸,肺,膈,喉咙)阴跷照海膈喉咙。
(肾——照海——阴跷——同上)十六郄穴大肠温溜肺孔最,三焦会宗包郄门。
小肠养老心阴郄,肾郄水泉膀金门。
胃郄梁丘脾地机,维阳阳交阴筑宾。
胆郄外丘肝中都,跷阳跗阳阴交信。
五输穴【十二经按流注次序编写,穴位按井,荥,输,经,合顺序遍写】肺经少商鱼际先,太渊经渠尺泽牵。
大肠商阳和二间,三间阳溪曲池见。
胃经厉兑内庭闲,陷谷解溪三里连。
脾经隐白大都坚,太白商丘阴陵建。
心经少冲少府前 ,神门灵道少海联。
小肠少泽前谷尖,后溪阳谷小海迁。
针灸45个必背口诀
![针灸45个必背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a1419f6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7.png)
针灸45个必背口诀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为了帮助针灸学习者更好地掌握针灸知识和技巧,以下为大家总结了45 个必背口诀。
一、经络穴位口诀1、任督二脉走正中,十四经脉紧相连。
2、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3、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4、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详。
5、心经穴位九穴真,极泉青灵少海深,灵道通里阴郄邃,神门少府少冲寻。
6、小肠经穴十九中,少泽前谷后溪隆,腕骨阳谷养老绳,支正小海外辅中,肩贞臑俞接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连天窗逢,天容颧髎听宫终。
二、穴位定位口诀7、尺泽肘中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8、孔最腕横纹上 7 寸,太渊掌后横纹桡侧端。
9、鱼际第 1 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10、少商拇指桡侧指甲角旁 01 寸。
11、商阳食指桡侧指甲角旁 01 寸。
12、合谷在手背,第 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13、阳溪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14、手三里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 2 寸处。
15、曲池在肘区,在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凹陷处。
三、针刺手法口诀16、进针手法要轻柔,缓慢刺入防疼痛。
17、提插捻转要适度,得气感应细心求。
18、补泻手法分阴阳,徐疾轻重各有方。
19、烧山火能补虚寒,透天凉可泻实热。
20、迎随补泻看经脉,顺经为补逆为泻。
四、针灸配穴口诀21、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22、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23、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
24、坐骨刺环跳,腿疼阳陵透。
25、上肢取曲池,下肢阳陵泉。
26、酸痛取阿是,昏厥人中苏。
五、针灸禁忌口诀27、孕妇针刺要谨慎,腰骶腹部穴位禁。
28、小儿囟门未闭合,头部穴位莫深针。
29、大醉大怒与过劳,饥饿过饱皆不宜。
30、皮肤破损有炎症,避开病灶防感染。
六、常见病针灸治疗口诀31、感冒风池和大椎,头痛太阳加印堂。
32、牙痛下关与颊车,面瘫地仓透颊车。
针灸学必背歌诀
![针灸学必背歌诀](https://img.taocdn.com/s3/m/f996d7b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6e.png)
针灸学必背歌诀1. 头面颈项九针病,三阴三阳十二分。
2. 胸胁八针中间取,背俞华佗腹募寻。
3. 四肢肘膝以下藏,五输穴内更来问。
4. 脏腑经络记住位,募原别使要记真。
5. 记住穴位能治病,学医针灸是妙法。
6. 针灸之法真奇妙,十二经脉是纲领。
7. 奇经八脉横配合,脏腑器官是基础。
8. 疾病性质有寒热,虚实补泻巧施针。
9. 经脉循行有方向,手指同身寸法量。
10. 配穴方法有主客,上下左右各有道。
11. 毫针之法须精通,补泻得当有奇效。
12. 针灸治疗讲配穴,配穴得当病自消。
13. 配穴方法有原则,掌握原则是关键。
14. 阿是之法也须知,病变在阿是刺之。
15. 胸胁病变取背俞,心腹疾病取募原。
16. 头项病变取手足,腰背疾病取对应。
17. 耳部疾病取手足,目部疾病取肝俞。
18. 小肠中气不足病,心经有热神志病。
19. 大肠经病主津液,胃经积热口齿病。
20. 膀胱经热小便赤,肝经受病两胁痛。
21. 三焦火热主气发,胆热口苦眼不明。
22. 心经火热舌难伸,脾经积热口唇病。
23. 肺经受病皮毛焦,肾经受病耳聋鸣。
24. 脾经虚弱不摄血,肝经积热月经病。
25. 小肠经虚小便频,膀胱虚弱小便病。
26. 三焦虚弱津液脱,胃经虚弱唇口干。
27. 肺弱喘促咽喉病,大肠虚弱为泄泻。
28. 肾弱为肿膀胱病,心火过旺口舌烂。
29. 心弱心烦口舌病,脾弱腹胀胃火盛。
30. 肺弱受风自汗出,肝弱则为头目病。
当然,以下是另外30条针灸学必背歌诀:1. 头面病治宜浅针,胸背俞穴深刺寻。
2. 肩肘腕掌求中渚,脊背膀胱用俞募。
3. 腰骶宜用环跳针,膝关阳陵要当记。
4. 足下三里及解溪,踝上四穴太溪觅。
5. 胸胁胀满求内关,脘腹疼痛刺公孙。
6. 心悸神昏取神门,心包募穴在膻中。
7. 半身不遂求肩髃,发热恶寒合谷收。
8. 癫狂针灸求内关,人中百会不可缺。
9. 口眼歪斜取颊车,地仓合谷针向斜。
10. 泄泻痢疾求中脘,天枢大肠莫错过。
11. 咳嗽气喘取肺俞,太渊列缺双穴撮。
3分钟熟记中医针灸顺口溜(附穴位图)
![3分钟熟记中医针灸顺口溜(附穴位图)](https://img.taocdn.com/s3/m/59f84eb40975f46527d3e1c3.png)
3分钟熟记中医针灸顺口溜(附穴位图)2017-02-11 阅 68 转 15足三里三里在膝下,三寸两筋间。
能除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积聚,肿满膝胫酸,劳伤形瘦损,气蛊病诸般。
人过三旬后,针灸眼能宽。
取穴当举足,得法不为难。
内庭内庭足两间,胃脉是阳明。
针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遍身风瘾疹。
伸欠及牙疼,疟病不思食,针著便惺惺。
曲池曲池曲肘里,曲著陷中求。
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挽弓开未得,筋缓怎梳头,喉闭促欲绝,发热竟无休,遍身风瘾疹,针灸必能瘳。
合谷合谷名虎口,两指歧骨间。
头疼并面肿,疟疾病诸般,热病汗不出,目视暗漫漫,齿龋鼻鼽衄,喉禁不能言。
外著量深浅,令人便获安。
委中委中曲腘里,动脉偃中央。
腰重不能举,沉沉压脊梁,风痹髀枢痛,病热不能凉,两膝难伸屈,针下少安康。
承山承山名鱼腹,月下分肉间。
可治腰背痛,久痔大便难,脚气膝下肿,战栗腿疼酸,霍乱转筋急,穴中刺必安。
昆仑昆仑足外踝,后向足跟寻。
月肿腰尻痛。
脚胯痛难禁,头疼肩背急,气喘上冲心。
双足难行履,动作即呻吟。
要得求安乐。
须将穴下针。
环跳环跳在髀枢,侧身下足舒,上足曲求得,针得主挛拘,冷风并湿痹,身体或偏枯。
呆痴针与灸,用此没疏虞。
阳陵泉阳陵居膝下,一寸外廉中。
膝腿难伸屈,拘挛似老翁,欲行行不得,冷痹及偏风。
诚记微微刺,方知最有功。
通里通里腕侧后,度量一寸中。
善呻并数欠,懊憹及心忪,实即四肢肿,喉间气难通;虚则不能语,苦呕痛连胸,肘膊连臑痛,头腮面颊红。
针入三分妙,神功甚不穷。
列缺列缺腕侧上,手指头交叉。
主疗偏风患;半身时木麻,手腕全无力,口禁不开牙。
若能辨补泻,诸病恰如拿。
中医针灸必背8个口诀
![中医针灸必背8个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b49fb84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a.png)
中医针灸必背8个口诀中医针灸这门学问啊,那可是博大精深!今天咱就来聊聊中医针灸必背的 8 个口诀。
先来说说我自己的一段经历吧。
有一次我不小心扭到了脚,脚踝肿得老高,走路都费劲。
去看了中医,医生就用针灸给我治疗。
那一根根细长的针,看着让人心里有点发怵。
但神奇的是,扎了几次针之后,我的脚居然慢慢消肿,也不疼了,能正常走路了。
从那时候起,我对中医针灸就充满了好奇和敬意。
这第一个口诀是“肚腹三里留”。
足三里这个穴位,就在外膝眼下三寸的地方。
要是肚子不舒服,比如吃坏了东西胃胀胃痛,或者拉肚子,针灸足三里往往能有不错的效果。
我有个朋友,有一回吃了生冷的东西,肚子疼得直冒冷汗。
后来去针灸了足三里,没过多久,他就感觉肚子里那股闹腾劲儿慢慢消停了。
“腰背委中求”是第二个口诀。
委中穴在膝盖后面的腘窝中央。
要是腰酸背痛,找委中穴准没错。
我记得有一次看到一位老大爷,因为搬重物把腰闪了,疼得直不起腰。
中医给他在委中穴扎了针,还做了一些按摩,老大爷慢慢就能活动了,脸上的痛苦表情也减轻了不少。
第三个口诀“头项寻列缺”。
列缺穴在前臂桡侧缘,腕横纹上15 寸。
头疼、脖子疼的时候,针灸这个穴位能缓解疼痛。
我曾经在医院里看到一个年轻人,因为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头疼得厉害。
医生给他扎了列缺穴,没过一会儿,他就说感觉脑袋轻松多了。
“面口合谷收”是第四个口诀。
合谷穴就在咱们的虎口处。
像牙疼、面瘫、口腔溃疡这些面部和口腔的问题,合谷穴常常能派上用场。
我听说过一个例子,有个人得了面瘫,嘴巴歪了,眼睛也闭不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合谷穴针灸治疗,症状慢慢改善,最后恢复了正常。
第五个口诀“心胸取内关”。
内关穴在手腕内侧,距离腕横纹约三指宽的中央。
心慌、胸闷、胸痛的时候,针灸内关穴可以帮助缓解症状。
我有个亲戚,有心脏病史,有一次突然觉得心慌难受。
赶紧去看了中医,针灸了内关穴,症状很快就得到了缓解。
“小腹三阴谋”是第六个口诀。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三寸。
中医针灸必背口诀
![中医针灸必背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6d05422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4.png)
中医针灸必背口诀中医针灸必背口诀 1面口针合谷,眩晕配太冲;风池清头目,颞痛太阳攻。
鼻塞迎香穴,印堂眉额中;目疾睛明取,承泣球后同。
牙关面颊症,下关与翳风;口眼歪斜疾,颊车地仓从。
阳白羽四白,面痛治亦同;牙痛咽喉痛,合谷透劳宫。
落枕成斜颈,外关或悬钟;急性项背强,均可取人中。
耳聋取耳穴,耳门透听宫;中渚外关配,哑门与翳风。
廉泉主喉舌,治哑先治聋;新穴供选用,听会及聋中。
心胸内关取,肚腹三里求;胃痛刺中脘,天枢治脐周。
下腹三阴交,关元气海由;中极阴陵伍,能导尿潴留。
泌尿生殖症,上穴一般优;胁痛刺夹脊,阳陵与支沟。
腹痛背俞穴,夹脊相应投;若遇阑尾炎,阑尾穴针留。
急性腰脊痛,下可取殷门;夹脊按部取,腰穴适当深。
下腰大肠俞,上腰肾俞存;胸背须谨慎,胁肋不可深。
上肢取曲池,肩髃合谷分;下肢阳陵泉,环跳绝骨扪。
痛取局部穴,阿是亦可针。
昏迷人中主,足心取涌泉;有热刺出血,十宣十指端。
曲池降血压,退热亦可兼;疟疾取大椎,至阳间使连。
三里调肠胃,内关利胸间;宁心止呕吐,并可治失眠。
神门三阴交,安神疗效传;哑门治癔病,人中内关捻。
癫痫长强穴,百会大椎延;风池及太冲,头昏眩晕旋。
喘发定喘穴,胸闷配膻中;天突能止咳,痰多加丰隆。
肝炎肝胆俞,至阳及太冲;阳陵足三里,大椎作用洪。
天枢足三里,止泻有奇功;脱肛承山穴,长强百会中。
中医针灸必背口诀 2一、治感冒病歌诀感冒风池补合谷,太阳大椎泻复溜,鼻塞迎香上星加,尺泽咳嗽二商喉。
大椎、风池穴对外感风寒有较强的发散作用。
补拉稀滑会让你出汗。
鼻塞,额头疼痛可以加迎客香,星星。
咳嗽和尺子。
喉头疼痛加上烧伤和商鞅(这是第二个商),刺出血。
二、治咳喘歌诀治咳肺俞加中府,内关尺泽三里伍,气喘骤刺,痰多合谷。
舒菲和中府是肺的俞和募,内关是治疗胸胁疾病的主要穴位。
加入赤泽、足三里,能补土,产生金清肺热。
哮喘发作时,取上穴,再加突突、中突。
痰多则可刺丰隆、合谷。
三、治胃肠病歌诀胃肠之病俞募全,三里巨虚加内关,腹泻隔奏灸神阙,酸多公孙并行间。
十二针灸口诀顺口溜大全
![十二针灸口诀顺口溜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b40418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8.png)
十二针灸口诀顺口溜大全针灸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通过在人体的穴位上刺激,调节气血流通,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在针灸学中,有一套十二针灸口诀顺口溜,可帮助针灸师记忆与针灸相关的知识,下面将介绍这十二针灸口诀顺口溜的大全方法。
一、“经脉临床腧穴名,十四经络津液行。
”这句顺口溜通俗易懂地介绍了经脉的名称和功能。
经脉是中医学术中的重要概念,包括十四条主要经络,通过这些经络能够传输人体的气血和津液。
在针灸中,对经脉的了解尤为重要,因为针灸师需要根据不同经络的循行来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
二、“十二主穴心中脾,肺肾肝经三阴。
”这句顺口溜介绍了十二个主要穴位的名称和它们所在的经络。
这些穴位在针灸治疗中常常被使用,针灸师应该熟悉它们的位置和功效。
例如,“心中脾”指的是心脏经上的中脘穴,“肺肾肝经三阴”则指肺经、肾经和肝经上的三个阴经络。
三、“经脉阳脉有十二,小儿头顶皆分明。
”这句顺口溜介绍了十二个阳经络的名称和它们在小儿头顶上的分布情况。
阳经络是与阳气有关的经络,通过它们可以调节人体的阳气运行。
在小儿针灸中,因为小儿身体特殊,头顶上的阳经络特别重要,针灸师需要特别注意。
四、“十五天突类妙脏,十个窗竅掌中放。
”这句顺口溜介绍了十五个特殊的穴位,它们被称为“天突类妙脏”。
这些穴位与人体的脏腑器官有关,通过刺激它们可以对相关脏腑产生疏通作用。
此外,这句顺口溜还提到了十个位于手掌中的窗竅穴位,这些穴位有很强的疏通作用,在针灸治疗中应予重视。
五、“知识点,拇指一,风池过眉展真意。
”这句顺口溜介绍了拇指上的穴位风池。
风池穴位位于颈部,通过刺激风池穴可以舒缓颈部的疾病和不适。
这句顺口溜强调了风池穴位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到了针灸中的一个知识点,即刺激风池穴可使眉毛展现真正的神韵。
六、“肩井过头竅窍通,温中平肝胃下降。
”这句顺口溜介绍了肩井穴和头竅穴。
肩井穴位于颈部,可以疏通肩部的经络。
头竅穴位于头部,可以改善头痛等症状。
中医针灸穴位顺口溜
![中医针灸穴位顺口溜](https://img.taocdn.com/s3/m/ae8dd849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a.png)
中医针灸穴位顺口溜三里穴三里在膝下,三寸两筋间。
能除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积聚,肿满膝胫酸,劳伤形瘦损,气蛊病诸般。
人过三旬后,针灸眼能宽。
取穴当举足,得法不为难。
内庭穴内庭足两间,胃脉是阳明。
针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遍身风瘾疹。
伸欠及牙疼,疟病不思食,针著便惺惺。
曲池穴曲池曲肘里,曲著陷中求。
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挽弓开未得,筋缓怎梳头,喉闭促欲绝,发热竟无休,遍身风瘾疹,针灸必能瘳。
合谷穴合谷名虎口,两指歧骨间。
头疼并面肿,疟疾病诸般,热病汗不出,目视暗漫漫,齿龋鼻鼽衄,喉禁不能言。
外著量深浅,令人便获安。
委中穴委中曲腘里,动脉偃中央。
腰重不能举,沉沉压脊梁,风痹髀枢痛,病热不能凉,两膝难伸屈,针下少安康。
承山穴承山名鱼腹,月专下分肉间。
可治腰背痛,久痔大便难,脚气膝下肿,战栗腿疼酸,霍乱转筋急,穴中刺必安。
昆仑穴昆仑足外踝,后向足跟寻。
月专肿腰尻痛。
脚胯痛难禁,头疼肩背急,气喘上冲心。
双足难行履,动作即呻吟。
要得求安乐。
须将穴下针。
环跳穴环跳在髀枢,侧身下足舒,上足曲求得,针得主挛拘,冷风并湿痹,身体或偏枯,呆痴针与灸,用此没疏虞。
阳陵泉穴阳陵泉居膝下,一寸外廉中。
膝腿难伸屈,拘挛似老翁,欲行行不得,冷痹及偏风。
诚记微微刺,方知最有功。
通里穴通里腕侧后,度量一寸中。
善呻并数欠,懊憹及心忪,实即四肢肿,喉间气难通;虚则不能语,苦呕痛连胸,肘膊连臑痛,头腮面颊红。
针入三分妙,神功甚不穷。
列缺穴列缺腕侧上,手指头交叉。
主疗偏风患;半身时木麻,手腕全无力,口禁不开牙。
若能辨补泻,诸病恰如拿。
47个针灸歌诀
![47个针灸歌诀](https://img.taocdn.com/s3/m/3fee2a2caf45b307e8719796.png)
针灸治疗临床内科病症识记歌诀1.头痛:头痛百会风池穴,外感太阳和列缺,内伤实证加头维,虚证则加三里穴。
2.2.面痛:面痛攒竹四白穴,下关地仓面部穴。
再加合谷风池穴,祛风通络止痛绝。
3.3.落枕:落枕阿是外劳宫,肩井后溪悬钟从,舒筋通络又活血,落枕病痛疗效绝。
4.4.肩周炎:肩周炎用肩三针,再加肩前阿是穴,通经活血又止痛,老年肩疾疗效绝。
5.5.腰痛:腰痛阿是大肠俞,再加委中治疗足,通经活血又止痛,腰痛疾患疗效独。
6.6.坐骨神经痛:取足太阳和足少阳经穴。
治则:疏通经络,行气止痛。
7.7.痹症:六大关节部位取穴为主,再加阿是。
治则:通经活络止痛。
8.8.面瘫:面瘫阳白四白穴,攒竹鱼腰颧髎穴,夹车地仓合谷穴,再加昆仑委中穴。
治则:祛风通络,疏调经筋。
以手足阳明,太阳经为主。
9.9.痿症:上肢:肩髃曲池合谷穴。
下肢:髀关阳陵三阴穴。
治则:祛邪通络,濡养经筋。
10.中风:(1)中经络:上肢:极泉尺泽内关穴。
下肢:委中三里(水沟)三阴穴。
治则:行气活血,疏通经络。
(2)中脏腑:百会,水沟,内关,素髎穴。
治则:醒神开窍。
11.眩晕:(1)实证:眩晕实证用百会,风池内关太冲随。
治则:定眩,平肝化痰。
(2)虚证:眩晕虚证用百会,风池三里肝肾随。
治则:定眩,补气养血。
12.痫症:(1)发作期:痫症百会与水沟,内关后溪涌泉谋。
再加太冲和丰隆,发作时为主穴求。
(2)间歇期:太冲丰隆阳陵泉,间使鸠尾筋缩连,化痰熄风又通络,间歇时期治疗验。
13.不寐:不寐安眠四神聪,神门印堂一起用。
再加申脉与照海,安神利眠疗效宗。
14..郁证:郁证百会与神门,内关水沟太冲寻。
疏肝解郁调神气,治疗郁证各证型。
15..心悸:心悸内关郗神门,厥阴巨阙膻中寻。
安神定悸,心悸各证疗效神。
16..感冒:感冒风池太阳穴,大椎合谷列缺穴。
-----祛风解表。
17.咳嗽:咳嗽主穴肺天突,外感列缺合谷府,内伤太渊三阴交,咳嗽病症皆消除。
(府:中府)18.哮喘:哮喘肺俞定喘穴,列缺尺泽膻中穴。
关于针灸的顺口溜,你知道多少
![关于针灸的顺口溜,你知道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965968f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64.png)
关于针灸的顺口溜,你知道多少三里穴三里在膝下,三寸两筋间。
能除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积聚,肿满膝胫酸,劳伤形瘦损,气蛊病诸般。
人过三旬后,针灸眼能宽。
取穴当举足,得法不为难。
内庭穴内庭足两间,胃脉是阳明。
针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遍身风瘾疹。
伸欠及牙疼,疟病不思食,针著便惺惺。
曲池穴曲池曲肘里,曲著陷中求。
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挽弓开未得,筋缓怎梳头,喉闭促欲绝,发热竟无休,遍身风瘾疹,针灸必能瘳。
合谷穴合谷名虎口,两指歧骨间。
头疼并面肿,疟疾病诸般,热病汗不出,目视暗漫漫,齿龋鼻鼽衄,喉禁不能言。
外著量深浅,令人便获安。
委中穴委中曲腘里,动脉偃中央。
腰重不能举,沉沉压脊梁,风痹髀枢痛,病热不能凉,两膝难伸屈,针下少安康。
承山穴承山名鱼腹,月专下分肉间。
可治腰背痛,久痔大便难,脚气膝下肿,战栗腿疼酸,霍乱转筋急,穴中刺必安。
昆仑穴昆仑足外踝,后向足跟寻。
月专肿腰尻痛。
脚胯痛难禁,头疼肩背急,气喘上冲心。
双足难行履,动作即呻吟。
要得求安乐。
须将穴下针。
环跳穴环跳在髀枢,侧身下足舒,上足曲求得,针得主挛拘,冷风并湿痹,身体或偏枯,呆痴针与灸,用此没疏虞。
阳陵泉穴阳陵泉居膝下,一寸外廉中。
膝腿难伸屈,拘挛似老翁,欲行行不得,冷痹及偏风。
诚记微微刺,方知最有功。
通里穴通里腕侧后,度量一寸中。
善呻并数欠,懊憹及心忪,实即四肢肿,喉间气难通;虚则不能语,苦呕痛连胸,肘膊连臑痛,头腮面颊红。
针入三分妙,神功甚不穷。
列缺穴列缺腕侧上,手指头交叉。
主疗偏风患;半身时木麻,手腕全无力,口禁不开牙。
若能辨补泻,诸病恰如拿。
针灸要诀三字经
![针灸要诀三字经](https://img.taocdn.com/s3/m/c94a750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4.png)
针灸要诀三字经人之身,价无边。
若有疾,体难安。
去病法,有多端。
用艾火,最简便。
取艾叶,日曝干。
搓成球,名艾炷。
捻成条,叫艾卷。
家常备,解急难。
艾炷灸,着肤燃。
虽苦痛,力拔山。
得脓坏,功效显。
顽痞症,方可痊。
艾条灸,甚舒坦。
温通经,热驱寒。
虚可补,实可泻。
陷可拔,凸可按。
闭可开,脱可敛。
治百病,反掌间。
寒暑易,邪风传。
起病急,症状险。
速灸治,病不掀。
高热危,灸大椎。
怕风寒,风门关。
痰咳喘,肺俞痊。
食不洁,易腹泻。
肠绞痛,苦不堪。
急灸脐,肚中暖。
不间断,便自干。
脓疮疖,肿热痛。
灸患处,自然平。
治肺痈,灸前胸。
脓血去,肺气通。
心有疾,灸后背。
气血开,诸症退。
肝血淤,寻肝俞。
黄疸消,肋痛除。
脾胃虚,食纳减。
免疫低,灸中脘。
肾病重,灸腰眼。
浮肿退,周身暖。
便不舒,灸天枢。
溲淋漓,寻中极。
精不固,关元堵。
带不止,暖小腹。
乳有痞,乳根取。
经不调,三阴交。
婴幼儿,苗初长。
擅投药,易受伤。
灸身柱,健神经。
除百疾,保安康。
治乙脑,百会烤。
火力足,疗效好。
结核病,甚烦心。
对患处,日日薰。
乙肝病,颇难愈。
灼肝俞,配三里。
气不足,气海补。
血不旺,膈俞畅。
肝气上,太冲降。
肾水寒,烤涌泉。
灸风隆,痰饮行。
崩漏恼,隐白好。
休息痢,肠俞愈。
肠痈凶,阑俞攻。
畏寒人,补命门。
头眩晕,百会薰。
拔气陷,力千钧。
上星专,清鼻渊。
迎香攻,嗅自通。
曲池穴,清血毒。
诸般疹,一灸无。
胸中闷,寻内关。
艾火近,立时安。
命将休,关元灸。
气欲散,神阕敛。
诸般癌,最耗人。
常著艾,正气存。
欲长寿,灸三里。
保健康,功无比。
灸从久,莫间断。
此一言,值万贯。
艾火香,上古传。
护万民,登鹤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痛心俞厥阴俞;
血海百会关膻中。(心痛:基本穴:心俞、厥阴俞、血海、百会、内关、膻中。)
肝胆日月疏肝胆;
期门中脘阳陵泉。(肝胆绞痛:基本穴:肝俞、胆俞、日月、期门、中脘、阳陵泉。)
鸠尾日月迎四白;
胆囊中脘阳陵泉。(胆囊炎:基本穴:鸠尾、日月、迎香、四白、胆囊、中脘、阳陵泉。)
头痛头维外角孙;
风池丰隆临泣寻。(头痛:基本穴:头维、外关、角孙、风池、丰隆、足临泣。)
口眼歪斜谷太冲;
地仓颊车连内庭。(口眼歪斜:基本穴:合谷、太冲、地仓、颊车、内庭。)
闭证人中十二井;
太冲丰隆与劳宫。(闭证:基本穴:人中、十二井、太冲、丰隆、劳宫。)
脱证神阙髎关元;(脱证:基本穴:神阙、三阴髎、关元。)
呕吐三里内关脘。(呕吐:基本穴:足三里、内基本穴:肾俞、阳陵泉、三焦俞、三阴髎、关元)
腰伤肾俞腰阳关;
委中合谷太冲全。(腰扭伤:基本穴:肾俞、腰阳关、委中、合谷、太冲。)
痛经中极胶地机;(实证)(痛经:基本穴:中极、次胶、地机。)
关元气海髎三里。(虚证)(痛经:基本穴:关元、气海、三阴髎、足三里。)
牙痛合谷颊下关;(牙痛:基本穴:合谷、颊车、下关。)
虚脱人中素胶关;(虚脱:基本穴:人中、素胶、内关。)
抽搐人中百会关;
合谷太冲配十宣。(抽搐:基本穴:人中、百会、内关、合谷、太冲、十宣。)
半身不遂谷外关;
肩髃曲池三里还。(半身不遂:基本穴:合谷、外关、肩髃、曲池、手三里。)
八要穴:
肚腹三里留、
腰痛委中求、
心胸取内关、
少腹三阴谋、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坐骨刺环跳、
腿痛阳陵透。
高热大椎合谷宣;
十二井穴曲池间。(高热:基本穴:大椎、合谷、十宣、十二井穴、曲池。)
眩晕人中刺涌泉;
中冲百会三里连。(眩晕:基本穴:人中、涌泉、中冲、百会、足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