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_第四代教育评价_理论完善高校教学工作的评价

合集下载

自学考试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网络堂答案

自学考试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网络堂答案

教育测量与评价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概述一、教育测量的含义(33分)本节测验题:智力测量属于A. 物理测量B. 心理测量C. 生理测量D. 社会测量二、教育测量的特点、教育评价的含义(35分)提出“凡物之存在必有其数量”命题的是谁?A. 麦柯尔B. 孟子C. 桑戴克D. 孔子三、教育评价的特点、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产生(35分)现代教育评价产生的标志是A. 《比纳.西蒙量表》B. 科举考试C. T.B.C.F制D. “八年研究”四、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30分)第四代教育评价”的创立者是A. 枯巴和林肯B. 比纳和西蒙C. 桑代克和麦柯尔D. 泰勒与布鲁姆五、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相关概念辨析(30分)我国教育法规定的两项基本教育制度:一是教育督导制度,二是A. 教育评价制度B. 教育考试制度C. 教育测量制度D. 教育评估制度第二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信度一、信度概述(31分)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越接近,说明测验的信度A. 越低B. 无法判断C. 越高D. 需要验证二、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同质性信度(一)(35分)用同一个量表对同一组被试先后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是A. 等值性信度B. 等值稳定性信度C. 分半信度D. 重测信度三、同质性信度(二)、评分者的信度(一)(31分)若2个评分者评阅N份试卷,计算评分者的信度可用A.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公式B. 斯皮尔曼-布朗公式C. 积差相关系数公式D. 肯德尔和谐系数公式四、评分者的信度(二)、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33分)估计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需要预先确定A. 淘汰的人数B. 达标的比例C. 通过的人数D. 决断的分数第三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效度一、效度概述、内容效度的含义(30分)下列适合于内容效度的测验是A. 能力倾向测验B. 成就测验C. 人格测验D. 性格测验二、内容效度的估计方法、结构效度(38分)下面哪种测验的效度不属于结构效度?A. 智力测验B. 焦虑测验C. 动机测验D. 学科测验三、效标关联效度(44分)效标关联效度也称为A. 实证效度B. 预测效度C. 同时效度D. 逻辑效度第四章教育测量与评价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一、难度及其计算、区分度及其计算(一)(40分)最适宜的难度系数是A. 0.50B. 0.00C. 1.00D. -1.00二、区分度的计算(二)、区分度与信度和难度的关系(31分)难度系数越接近何值,题目的区分度越大?A. 0.50B. 1.00C. 0.00D. -1.00第五章教育测量与评价分数的整理和转换一、教育测量与评价分数的整理(32分)被试者只有连续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不同测验取舍分数线,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第四代评价对教育评估问题的破译与破解.doc

第四代评价对教育评估问题的破译与破解.doc

第四代评价对教育评估问题的破译与破解【摘要】教育评价的理想是要理想地解决教育评价问题。

问题因其诊断的视角不同而不同,从范式的视角看,教育评价存在常规问题和范式问题。

为了解决第一、二、三代评价中存在的“管理特权化、价值模糊化和方法迷信化”等范式问题,第四代评价以建构主义方法论为指导,提出了响应式评价和诠释辩证法的评价观。

第四代评价是教育评价的新冒险,但值得一试。

【关键词】第四代;教育评价;教育评估;问题;破译;破解教育评价的理想是要理想地解决教育评价问题。

问题因其诊断的视角不同而不同,从范式的视角看,教育评价存在常规问题和范式问题。

什么叫范式问题?举例来讲,“南辕北辙”在“天圆地方”信念里是一个问题,在“椭圆球体”的信念中根本不是问题。

古巴和林肯以范式为分界线,将教育评价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代,即测量时代、描述时代、判断时代和建构时代。

第一代评价信奉两个“凡是”,即“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是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第二代评价拓展了教育测量的边界,“评价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程度的过程”;①第三代评价强调判断,教育评价成为价值判断的过程;②第四代评价则遵循建构主义的方法论,聚焦利害关系人的主张、焦虑和争议的一种评价形式。

③前三代评价的信仰基本属于实证主义阵营,第四代评价属于建构主义范式。

从建构主义视角看,前三代评价遭遇了同类范式问题。

一、传统教育评价遭遇的范式问题1. 传统信念的危机。

20世纪,实证主义等传统信念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实证主义哲学信条的基石动摇了。

至少有三种现象让传统范式摊上了大事:(1)波粒二象性现象。

光究竟是什么?1803年,光被证明是一种波;1905年,爱因斯坦论证了光由微粒组成,于是光被称为光子或量子。

现在的观点是,光实际上什么都不是,它完全依靠检测仪器来表现它的特点。

波粒二象性现象强有力地挑战了实在论的实体观,存在不是实体的存在。

(2)不确定现象。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讨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讨

率等情 况 ,由领导主体和社会 主体进行评价 。
在 教学 效果方面 , 目前 的教学 效果评价 以考试 成绩为主 ,没有考 虑课程对 学生后 续课程 的支撑 以及 职业 能力培养 的作用 。因此 ,除 了传统 的期末考试 成绩评价 和学生
主体 的打分 评价 之外 ,还 应 当对 学生学 习效 果进行 中长期跟 踪评价 。如在学生 后续学 习过程 中,甚至对 已毕业 的学生进 行回访评价 。 在特 色与创 新方面 ,对于 有特色及 创新 的课 程应 当给予一定 的加分 奖励 ,主要 由
用率 高,并且 能有效支 持实验任 务 ,主 要 由教师 主体和 学生主体进行 评价 ;实验任务
的设计和 安排应 当和理论 内容紧 密结合 ,能有效支 撑职业 素质培养和 岗位任 务需求 ,
由社会主 体和 学生主体进 行评价 ;而实验 与实践 的成效则 主要考虑 学生 的实 际动手能
力 、课程对 应或 相关 的职 业资格 证书或专 业技 能水 平证书 获取率 、相 应技 能竞赛 获奖
的差异性 。一刀切 的标准 不利于评价结果 的公平度和 说服 性 。
二 、新型高校教学质 量评 价体 系
( ) 学质 量评价 的内涵 一 教
教 学质量 评价是 教育评价 的主要 内容 ,有 “ ”和 “ ”两 方面 的评价标准 ,即 质 量 定性 评价和 定量评价 。定性评 价 以系 统 的教 学 目标体 系为依据 ,定量评价 则 以反 映教 学 目标达到 的程度 的具体指标 体系 为依据 。教学质量评 价应 当体现 学校 的人才培养 目 标 ;应 当有利 于 实施 素质 教 育 ;应 当能对 现 行 的教 学工 作及 教 改措施 进行 全面 、公 正 、客观 的评价 ;应 当能充分发挥教 学评 价在教育 中的正面导 向作用 。

第四代评价理论对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启示

第四代评价理论对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启示

Total.340February 2016(A)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总第340期2016年2月(上)第四代评价理论对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启示周柔玲(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广东·汕头515063)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6)04-0117-02作者简介:周柔玲(1988—),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工程教育。

摘要第四代评价理论为评价领域提出了全新的理念与方法,基于关注利益相关者和主张价值多元化,提出“回应、协商、共同构建”的建构主义方法论,启示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要重视利益相关者,并在丰富评价理念的基础上注重对教师教学的质性评价。

关键词第四代评价教师教学评价启示The Inspiration of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to Teaching Evaluation on Chinese College Teachers //Zhou RuolingAbstract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has provided a brand new idea and method for the field of evaluation.Paying attention to stakeholders and advocating value pluralism,it proposed the constructivist methodology based on "response,consultation and co-construction",inspiring that stakeholders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teaching evaluation on Chinese college teachers and qualitative evaluation on teachers'teaching should be stressed based on enriching the relevant ideas of evaluation.Key words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teaching evaluation on teachers;inspiration所谓“第四代评价理论”是指由著名评价专家古贝(E-gon G.Guba )和林肯(Yvonna S.Lincoln )提出,并于20世纪80-9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评价理论。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作者: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20年第11期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全文如下。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

坚持问题导向,从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破立并举,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

坚持统筹兼顾,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分类设计、稳步推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坚持中国特色,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三)改革目标。

围绕“四个评价”展开课堂教学评价

围绕“四个评价”展开课堂教学评价

围绕“四个评价”展开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关切与焦点问题,是促进课堂教学立德树人的内在动力与实践尺度,也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与关键环节。

科学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则不仅可以深层次促进课堂教学立德树人的有效落实,也将直接影响教育评价整体改革的进程与成效。

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点任务——“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这“四个评价”也为科学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确立了总基调。

01课堂教学评价应对育人质量进行价值性判断课堂教学是最基本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教师“教”与学生“学”交互作用的动态文化统一体。

在这个动态文化统一体中,必然蕴含课程内容的真善美对学生生命的激发与浸润,蕴含教师高尚的道德或良知对学生生命的启迪与感召,也蕴含学生主体发展动能自觉而完满的释放与张扬。

毫无疑问,育人是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

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评价应对课堂教学的育人质量做出总体价值性判断。

这里的育人质量即指课堂教学在促进每个学生在生命发展意义上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等方面的成效和水平。

与此同时,课堂教学的育人质量必须依托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师的育人功能以及学生的主体发展动能这三个要素的相互协调作用得以实现。

因此,评价课堂教学的育人质量应涉及三个方面:学生主体发展的核心指标、学生主体发展的成效和水平、影响学生主体发展的相关要素的育人功能与成效。

因此,对课堂教学不应进行单一的、显在的、静态的、孤立的评价,而应进行整体性、发展性、动态性和综合性评价。

02“四个评价”是彼此呼应、相互促进的统一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将立德树人融入并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而“唯分数”和“唯升学”的倾向不仅不能全面完整地体现立德树人的要求,相反会成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制约和消解因素。

“第四代评价”理论视阈下实战化教学督导分析

“第四代评价”理论视阈下实战化教学督导分析

“第四代评价”理论视阈下实战化教学督导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教育评价理论不断发展,第四代评价理论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第四代评价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学习的过程和个性化发展,强调教学的实践性和实战性。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实战化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督导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实战化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和指导,教学督导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实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实战化教学督导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非常重大。

本研究旨在探讨第四代评价理论视阈下实战化教学督导的相关问题,通过分析实战化教学督导的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实践案例,旨在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实战化教学的深入开展,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在第四代评价理论视阈下实战化教学督导的有效性和实施方式,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实战化教学督导,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对实战化教学概念的解析和教学督导在其中的作用分析,旨在帮助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更加深入地理解实战化教学的核心理念和实施要点,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实践案例分析,旨在探讨实战化教学督导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为今后实战化教学督导的改进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讨论,旨在为教育领域的实战化教学督导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在第四代评价理论视阈下,实战化教学督导在教学中的具体作用和实施方式,并通过实践案例分析,深入探讨实战化教学督导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研究结果将为教育领域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效果的改善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将有助于推动教学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并经历了多次重要变迁。

这一制度的变迁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轨迹,同时也反映出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与提升。

本文将从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建立、发展和重要变迁三个方面进行浅析,以期为读者呈现一幅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全貌。

一、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建立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建立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末期。

1985年,中国教育部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高等学校教学评估的尝试性工作,但这次评估侧重于对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硬件条件的审核,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估并不充分。

1993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开始了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正式建立。

这一评估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正视教学质量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和提升。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办法》规定了教学质量评估的组织形式、评估内容、程序和评估结果使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自1993年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办法》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得到了不断的拓展和完善。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等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因此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也相应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本科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标准》,并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这一举措对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进一步推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这也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由最初的试点逐步向全国范围内推广。

在2004年、2008年和2013年,教育部分别颁布了《普通本科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标准》、《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办法》和《普通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测与报告管理办法》等文件,进一步细化了高等教育评估的内容、程序和管理方式,使得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更加完善和科学。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

一、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送审稿2011.09.23)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切实推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现就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本科教学评估的意义目的1.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评估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开展教学评估的目的是,促进高等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本科教学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能力;促进政府对高等学校实施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促进社会参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评价、监督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

(二)本科教学评估的制度体系3.建立健全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评估制度。

4.强化高等学校质量保障的主体意识,完善校内自我评估制度,建立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国家对高等学校实行分类的院校评估,促进高等学校办出特色;鼓励开展行业用人部门深度参与的专业认证及评估,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设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实现本科教学质量常态化监控;借鉴国际评估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鼓励在相关领域开展国际评估,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评估工作水平;按照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分工负责以及“管办评分离”的原则,形成科学合理、运行有效的评估工作组织体系。

(三)本科教学评估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形式5.学校自我评估。

高等学校应建立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制度,根据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包括院系评估、学科专业评估、课程评估等多项内容。

浅析国外教育评价发展的主要阶段及特点_胡玲翠

浅析国外教育评价发展的主要阶段及特点_胡玲翠

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教研探索06/2007浅析国外教育评价发展的主要阶段及特点◆胡玲翠 许有教育评价已经成为各国用来管理高等教育的有效手段,分析国外教育评价的不同发展阶段,总结各阶段的特点,对于丰富和深化我国教育评价理论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推动教育评价实践的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国外教育评价 主要阶段 阶段特点 教育评价的发展历史始终以对教学的评价为发展主线。

随着教育评价研究的深化,教育评价的范围逐步扩大,由最初单纯对教学的评价发展到对教师、学校、教育管理人员等的评价。

但其评价的核心仍然是教学评价。

因此教学评价,即所谓的教育评价是伴随着教育的出现而出现,并伴随教育研究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就教育评价的发展历程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以测量为标志的第一代教育评价(1900-1930)第一代教育评价出现在十九世纪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

英国的高尔顿通过对个体差异的长期研究,于1869年发表了《遗传的天才》一书,揭开了教育测量的序幕。

1879年,德国的冯特在莱比锡首创了心理实验室,使实验心理学家逐步摸索出了一套测量方法,对教育测量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各种测量随着心理实验的发展层出不穷:1889年厄恩编制的测验,将能力分为知觉、记忆、联想和运动机能等四种;1892年波尔顿试行记数测验,测量儿童记忆力;1896年艾宾浩斯首先用填充法测量学生智力;1896年皮尔逊改进了他的老师高尔顿的相关系数的计算,在法国数学家布拉维的研究基础上创立了积差相关公式;1897年,美国的莱斯发表了他对20个学校的1600名学生所作的拼字测验的结果,更引起了人们对测验方法的普遍关注,对后来教育测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1904年,美国的桑代克发表了《心理与社会测量导论》一书,系统地介绍了统计方法和编制测验的基本原理。

该书提出了“凡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的基本观点,为教育测量奠定了理论基础,对教育测量学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高校学生评教体系的改进与完善研究

高校学生评教体系的改进与完善研究

高校学生评教体系的改进与完善研究——以福州大学为例第一部分:关于学生评教体系的理论基础一、学生评教体系的发展历史(一)引言学生评教,本是指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安排、教学效果、语言表达、科学性与板书、教态、批改作业情况、作业量、辅导情况等进行评价,给每一项内容打上相应的等级,反馈给任课教师的活动,旨在提高教学质量。

然而,很多学校却往往以学生评教的结果来裁定教师的教学水平,更为甚者,还将它简单地与教师的工资、福利、职称评定与奖金等挂钩。

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看,学生评教的第一要义应是发展,核心应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应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应是统筹兼顾。

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对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学生评教制度使学生拥有了表达教学意愿的常规渠道,有利于保障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有助于高校调整办学导向,强化以生为本的服务意识。

如何规范和完善学生评教工作,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实施评价;如何科学利用反馈信息,发挥学生评教促学促教的作用?围绕学生评教,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1]学生评教使得教师的考核和评价更具有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学生评教这种新的教学评价方式,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犹如在一潭死水里注入了新鲜活泼的流水,自然有许多值得提倡之处。

(二)学生评教体系的发展历史我国高校学生评教活动从20世纪80年代陆续开展起来,并日益受到重视。

当前,很多高校已经把学生评教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使其成为学校管理的一项常规工作。

虽然高等教育评估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理论研究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仍然在理论研究上非常欠缺,急需加快步伐,探讨更为本质、更加深刻的理论。

只有这样才能使评估实践有根据,才能很好地指导评估实践。

袁益民教授指出,学生参与评教是学生质量拥有权及主体责任的回归;学生评教是手段,更是权利,还是教育内容本身;学生评教是提高评估质量必不可少的要素。

从第四代评价视角看我国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完善

从第四代评价视角看我国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完善
其 他 利 益相 关者 在 评 估 中的 地 位 缺 失 、 语 缺 失都 是 应 当 引起 重视 的 问题 。 话
教育评 价从 它诞 生 开 始 , 历 了三 个 时 代 , 经 而这
2 官僚 主 义弊 端 .
斯克里文把这种趋势称为
三类评价仍 然活 跃在 教育 评 价 的 实践 之 中。第 一代 “ 官僚 主 义” 。管理 者 是那 些 委 托 进行 评 价并 给 予财 评价盛 行于 1 9世 纪末 至 2 O世 纪 3 O年 代 , 阶 段评 政资 助 的人 。他 们处 在评 价范 围之外 , 此 评价 中也就不 价 被认 为就 是测量 ; 二 代评 价 是 由论证 了“ 第 八年 研 会被涉 及 , 受 问责 完 全 是其 他 人 的事 情 , 些人 通 接 这 究 ” 果的泰 勒在 2 成 O世 纪 3 O年 代 开创 的泰 勒模 式 ; 常处 在权力 等级 结构 中 的较低位 置 。在某种程 度上 , 第 三代评价 持续到 2 O世 纪 5 O年代后 期 , 这一代 评价 官僚 主义 除 了管 理者 之外 的其他 人都 是不公 正的 , 没 强调 的是对绩效 与 目标 的 匹 配程 度 进 行描 述 。第 四 赋予他 们应 得的权 力 , 且 侵犯 了其公 民权力 。而那 并 代评 价是一种新 出现 的评 价方 式 , 特征是 在评价 者 些 同意 进入 此种 关 系 的评 价 者 也 可 能会 是例 外 。斯 其 和利 益相关者 之间保 持沟 通协 商 , 以对评价 活动 的着 克里文 称后 一种 趋势 为 客 户 与评 价 者之 间 的 “ 昧” 暖 眼点 和程序 , 以及 由此产 生的对 行动 的解 释和计划 做 关 系 。
等, 并有 意识地 将 分 等 的 结果 与 决 策 挂钩 , 估结 果 评

“第四代评价”理论视阈下实战化教学督导分析

“第四代评价”理论视阈下实战化教学督导分析

“第四代评价”理论视阈下实战化教学督导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评价也在不断地改革与更新。

而“第四代评价”理论视阈下的实战化教学督导分析,是当前教育领域内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

本文将从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对“第四代评价”理论视阈下的实战化教学督导进行深入分析。

一、理论背景“第四代评价”是继传统评价、行为主义评价和认知心理学评价后的一种新型评价观念,它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综合发展和个性差异。

在这种评价视角下,教学督导的目标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局限于教师教学行为的监督,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和促进。

二、实战化教学督导的内涵实战化教学督导是指通过实际教学活动,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价,以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在“第四代评价”理论视阈下,实战化教学督导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和评价,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学习习惯,强调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成长。

1. 建立共同的目标。

教师、督导员和学生应该共同参与教学目标的确立,明确学生的发展方向和个性化发展需求。

2.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实战化教学督导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学习。

3. 多元化评价手段。

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第四代评价”的要求,因此在实战化教学督导中,需要引入多种评价手段,包括观察记录、学习日志、作品展示等。

4. 督导过程的反思与完善。

实战化教学督导并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应该不断地进行反思和完善,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实践案例分析以某中学的英语教学为例,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和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记录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表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和指导。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简单地进行知识传授,而是更像是学生潜在能力的引导者和培育者。

第四代评估——教育政策

第四代评估——教育政策

The Interpretive Turn:“解释学转 向”
• 历史,文学和社会科学学科中的解释学转向,可 以被看作是一种认识,即事实只有在一些理论框 架内是“事实” ,事实上,很多所谓的科学是一 个理论话语系统内的主张( Bloland ,1995)。 这是相当接近上自然或第四代评价提出的社会建 构原则的声明。 • 社会建构主义断定,两种现实并存,并在同一域 内运作: • 第一个现实存在于有形的物体,地点和事件,存 在于有特定的社会和历史地点和社会性兴趣的个 人、团体。 • 第二个现实主要存在个人和团体的头脑,并且由 人们对有形的、物理的现实感受组成。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 建构主义认为,传统科学重视的衡量有形的现实情 况只是评价的一半;调查或评估工作的另一半是个 人、理解物质现实利益相关方、实际和物质内相互 作用。 • 意义理解(Meaning-making)活动是重要的,因 为它是人类认知的深入,关键的部分,因为他们在 很大程度上决定性人们将如何向物质现实和事件行 动。 • 第四代评估者关注由利益相关方通过适度规模、与 大多数评价工作有关的成本效益分析推进的结构。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 我们需要一些模型、范式、一套方法工具,它可 以突破传统的西方科学,并允许本土知识作为围 绕社会行动计划的一种有意义的话语形式出现。 第四代评价具有这种可能性。 • 再次,第四代评价受到普遍欢迎,因为它不依赖 于特定的话语,除了那些多义、多元化利益的具 有发言权。
• 第四代评价本身并没有提出对身份政治敏感,追 溯到反应评价作为其理论源泉之一, 它试图通过 考虑到不同利益群体的社会,文化,教育和政治 利益,的确对身份政治起到了推动作用。从这个 意义上讲,第四代评价是各种形式的评价中最有 包容性的。 • 在这个范围内,只要找到利益相关者并鼓励他们 参与整个评估工作,他们的意见被探讨、尊重并 纳入所有描述、终期评估报告和技术报告中 。 • 第四代评估为他们提供信息、其他个人和团体的 组织和免费数据。这些活动作为评估的一部分, 促进了利益攸关方更多的社会参与,并且更敏感, 评价形式也更民主。

“第四代”评估对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启示-精品文档

“第四代”评估对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启示-精品文档

“第四代”评估对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启示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展质量保障与评估,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不过30年时间,而西方教育评估学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历经了测验、描述、判断、建构四个阶段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我国正致力于探索适合国情的评估模式时,西方教育评估发展到了第四个阶段,即“第四代”评估兴起。

评估作为一门舶来专业,为了不重蹈覆辙,有必要通过国际比较的方法,来了解西方教育评估发展历史的哲学基础以及学术理念,以检视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和评估工作,在以往成功的基础上获得持续发展。

一、第四代评估发展的理论范式建构评估发展是人类思想建构的历史,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评估学从社会变革者模糊的改革效益测定需求,发展为“客观事实”评判的科学过程,继而演变为具有社会、政治、价值取向的哲学思想。

因此,评估学的范式建构过程不是某一天突然出现的,是各种社会影响的建构和再建构的过程。

“几百年间关于评估概念化的探索,反映在已有的重大历史背景中,也反映在人们进行评估时头脑中的意图以及评估者、理论家和实践者乐于进行的哲学假设中”①。

1. 社会项目的变革奠定了评估理论框架作为一门成熟的专门化学科,评估的发展历史不算久远,随着社会研究方法的发展和改进,特别是各种社会问题的凸显,引起了人们解决问题的兴趣与探索。

“系统的社会评估最早出现在教育和公共健康领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最大的努力就是扫盲、职业培训以及为降低死亡率和流行病发病率所实施的公共健康项目。

”②在英国,改革教育、济贫法案、医院、孤儿院及公众健康的尝试持续地进行着,最早的外部质量保障源自于政府对公共事业管理的需要,通常采用的方式是政府指派委员会进行社会问题的调查。

在美国,随着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萧条的到来,政府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大,包括改善社会和环境条件以及国民生活的素质等,政府为了城市发展、军事等需要,实施了很多大规模的公共项目。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前言新时代的教育评价是指以全面发展为导向的教育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增强学生学习主体性和创造性,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精神的新时代人才。

本文将探讨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实际有效的解决方案。

新时代教育评价的意义新时代教育评价意义重大,它可以推动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培养有能力、有担当的中国人才,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这对我国具有重要的路径依赖性和必然性。

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也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一个新方向,同时也是一个全球性趋势,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才素质水平,加快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方案精准把握教育评价的定位教育评价需要精准把握群众需求和社会变化趋势,清晰明确其定位和意义,确保教育评价实现其应有的社会使命和价值,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服务。

同时,引导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全面发展的平衡,精准把握教育评价的本质与目标,保证教育的普惠性、公平性和质量性。

优化评价指标体系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的核心,通过确定合理的指标,可以体现教育培养目标,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情况。

因此,在优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合理、体现全面发展、符合现代教育特点、反映学生能力优势和潜力的评价指标。

加强教育评价监测服务教育评价的监测服务可以帮助学校接受持续发展的挑战,并寻求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路径,同时加强对于学生、学校和教育管理工作的指导。

为此,需要建立健全的教育评价监测机制,增强学生自我评价与动态监测能力,促进学校自我管理与质量提升能力的提高。

改革评价数据处理方式评价数据处理方式的改革是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运用先进、专业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可以精确处理和有效分析评价数据,为教育教学改进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

为此,需要加强对于评价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的培训和学习,同时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评价数据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思考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思考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思考摘要:自1975年比贝首次提出“价值判断”的概念后,教育评价就被认定为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

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多元化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评价方法的科学化和评价目的合理化以及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和价值协商制度是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未来选择。

关键词:高等教育评价;价值;多元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58-02一、当代多元化的价值观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价提出了新要求(一)评价主体1、政府作为社会总体利益的协调者,政府有权力也有责任要求高等教育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的发展、培养高质量的劳动力,引导高等教育继承民族文化的遗产、全面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等。

因此,代表全社会的利益综合地考虑与表达对于高等教育的期望是多元价值背景对政府的新要求。

2、市场市场以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为根本的价值理念,作为高等教育人才产品的直接消费者,在评价高等教育时所依据的价值标准是其自身需要的直接反映,具有鲜明的功利性特征。

高等教育评价应该赋予市场更多的话语权,通过合理地调控和布局社会资源,保障高等教育的正常运转。

3、高校高等院校自身角色的特殊性使它具有了成为高等教育评价主体的可能性。

现代高等院校通过改变单纯追求学术价值的态度,以比较全面的观点综合考虑自己对于社会的责任,关注社会(或地区)服务方面的功能,注重长远利益和政府与市场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

4、学生自199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大纲》[1],并从最高权力机构的行政法规确立了大学的收费制度以后,大学生成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所以他们有权作为评价主体了解学校发展的情况,使自身的价值与追求在高等教育评价中得到显著的体现。

(二)评价目的从评价的目的来看,国际教育评价的发展基本是沿着从“关注评价者的需要”向“关注被评价者的素质发展”前进的。

[2]多元价值观背景下高等教育评价的目的应该更加注重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并将评价客体的自身进步作为评价标准,完成从“个人——社会——个人”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循环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