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环境论文(选修)

合集下载

新能源与环境保护论文

新能源与环境保护论文

题目:新能源与环境保护学生姓名:朱健专业班级: 14能动2学号: 201414680226学院:冶金与能源学院新能源的与环境保护朱健(华北理工大学,唐山,063200)摘要中国的能源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诸多问题,形势不容乐观,面对人均能源资源减少,资源分布不均,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对能源依赖程度高的现实国情,要实现以较少的能源消费增长满足较高的经济增长需求,从根本上需要依靠能源生产和使用技术的提高,提升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建立节约型能源,清洁型能源,鼓励新能源,提高环保水平,新能源的发展能有效的改善环境,是环境保护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新能源;环境保护1 中国能源与环境现状改革开放30 年来,能源在满足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清洁化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而”十二五"时期,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2010年的8。

6%提高到2015年的12%。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环境则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质量密切相关。

能源是环境的核心问题,而能源利用是引起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

可以说任何一种能源的开发利用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其中又以化石能源为代表的非清洁能源最为严重.我们可以认为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就是人类活动.随着能源消费量的不断增加,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也在经历不断变革。

我国2016 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 43。

6 亿吨标准煤,比 2015 年增长 1.4%。

煤炭消费量下降 4.7%,原油消费量增长 5.5%,天然气消费量增长 8%,电力消费量增长 5%。

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62%,比 2015 年下降 2 个百分点;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19.7%,上升 1。

7 个百分点。

自1990年以来,我国消耗了全球50%以上的新增能源、 70%以上的新增煤炭以及 40%的新增石油。

能源与环境论文

能源与环境论文

能源与环境论文一、能源能源作为新世纪发展的动力,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在过去近100年中,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占据着主要地位。

而由于20世纪中叶以前,人类对能源影响环境的严重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了温室气体的急剧增加,极端气候增加,酸雨区增多等,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日常生活质量。

据统计我国的能源蕴藏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

中国一次能源资源总储量估计为4万亿吨标准煤。

但是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和消费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990年,中国人均探明煤炭储量147吨,为世界平均数的41.4%;人均探明石油储量2.9吨,为世界平均数的11%;人均探明天然气为世界平均数的4%;探明可开发水能资源按人口平均也低于世界人均数。

从人均能源消费看,1994年世界平均为1433千克油当量,发达国家为5066千克油当量,中国大约为670千克油当量。

1997年中国人均拥有电力装机容量0.21千瓦、人均用电量900kWh,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中国能源开发利用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一是能源以煤炭为主,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很低。

中国探明的煤炭资源占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和核能等一次能源总量的90%以上,煤炭在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中占支配地位。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煤炭的生产与消费占能源总量的90%以上,70年代占80%以上,80年代以来煤炭在能源生产与消费中的比例占75%左右,其他种类的能源增长速度较快,但仍处于附属地位。

1995年,世界能源生产总量达到123万亿吨标准煤,固体、液体、气体、水电和核电的比重分别为28.3%、38.4%、23.5%和9.8%。

在世界能源由煤炭为主向油气为主的结构转变过程中,中国仍是世界上极少数几个能源以煤为主的国家之一。

二是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长,能源利用效率较低。

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的能源消费呈持续上升趋势。

能源与环境论文: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

能源与环境论文: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

能源与环境论文: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论文摘要:本文研究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领域的相关问题,探讨了能源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系统工程方法在该领域的应用。

首先,回顾了能源与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能源产生和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介绍了系统工程方法在能源与环境系统优化中的应用,包括系统建模、优化设计和决策分析。

最后,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了系统工程在能源与环境问题解决中的效果。

关键词: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优化设计、决策分析1. 引言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能源供应紧张问题日益突出。

然而,传统能源的开采和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引起了全球变暖、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

因此,探索能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了当今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焦点。

2. 能源与环境关系解析能源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能源的生产和消耗过程对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例如,化石能源的燃烧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起全球变暖。

因此,有效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需要在发展能源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系统工程在能源与环境优化中的应用系统工程是一种综合应用工程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的方法,可以用于解决复杂的能源与环境问题。

系统工程方法主要包括系统建模、优化设计和决策分析等步骤。

4. 系统工程案例研究分析通过对某地区的能源与环境系统进行案例研究,分析了系统工程在能源与环境问题解决中的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工程方法可以有效地优化能源与环境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 结论本文研究了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相关问题,探讨了能源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系统工程方法在该领域的应用。

通过案例研究发现,系统工程方法可以有效地优化能源与环境系统的设计和管理,为能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

环境与能源论文

环境与能源论文

环境与能源论文能源是指能够直接或经过转换而获取某种能量的自然资源。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能源的注解是“能产生能量的物质,如燃料、水力、风力等”。

然而所有能源在其生产,运输,交换,消费过程中,或者其中的一个或几个阶段对生态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

如今环境问题也是全球的一大热点问题,各国都作出相应不同程度的措施来保护环境,环境的破坏将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能源有很多种分类,一般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常规能源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和生物能等。

新能源是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和核能等。

目前,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能源。

石油是最重要的能源资源。

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已占世界能源总消费的70%。

然而众多的常规能源对环境危害不可小鉴,以下就是一些燃料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目前全球的几大环境问题主要有: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大气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水质与水体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地球沙漠化以及与日俱增的固体废弃物处理等。

此外,人们大量的开采和使用矿物燃料的燃烧,造成了全球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急剧上升,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由此造成了地球普遍温升。

酸雨:石油和天然气,不断向大气中排放硫和氮的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在太阳光、水汽的作用下生成硫酸硝酸等,随雨、雪落到地面形成酸雨等有害物质,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对水生系统的危害,会影响鱼类和其他生物群落,改变营养物和有毒物的循环,使有毒金属溶解到水中,并进入食物链,使物种减少和生产力下降。

(2)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危害,重点表现在土壤和植物。

对土壤的影响包括抑制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

对植物,酸雨损害新生的叶芽,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退化。

(3)对人体的影响。

一是通过食物链使汞、铅等重金属进入人体,诱发癌症和老年痴呆;二是酸雾侵入肺部,诱发肺水肿或导致死亡;三是长期生活在含酸沉降物的环境中,诱使产生过多的氧化脂,导致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等疾病概率增加。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分析新能源汽车对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影响与创新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分析新能源汽车对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影响与创新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分析新能源汽车对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影响与创新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逐渐凸显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环保、节能的交通工具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通过分析毕业论文范文,探讨新能源汽车在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影响与创新。

一、新能源汽车在能源安全方面的影响与创新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对于解决传统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燃油汽车主要依赖石油资源,而石油资源的减少可能会导致能源供应紧张,进而对国家能源安全造成威胁。

而新能源汽车则采用电能、太阳能等替代能源,大大减少了对石油的依赖,从而降低了国家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

此外,新能源汽车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也具有创新。

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更高。

例如,电动汽车通过电能直接驱动发动机,不会出现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损失,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能源。

这一创新成果对于节约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能源汽车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影响与创新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尾气排放、缓解环境污染等方面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新能源汽车的电能驱动方式使得其零排放化成为可能。

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不需要燃烧石油燃料,因此不会产生有害的尾气排放物,减少了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

其次,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应用还推动了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推动了清洁能源的开发,例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的增加,清洁能源的产业链将得到进一步完善,进而推动了清洁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前景展望然而,尽管新能源汽车在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其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挑战。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例如,电池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仍然需要改进,充电设施的建设也需要跟进和加强,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需求。

论能源经济与环境保护

论能源经济与环境保护

论能源经济与环境保护随着现代工业、交通和生活的飞速发展,我们越来越依赖能源来支撑我们的日常生活。

同时,环境保护也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议题。

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成为了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能源经济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二者之间的平衡。

一、能源经济对环境的影响能源经济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空气污染化石能源的燃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这些有害气体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导致大气污染问题的严重化。

2. 水资源污染石油、化工等工业会排放大量有毒有害的废水。

这些废水会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健康。

3. 土地资源破坏化石能源的开采、运输和利用过程对土地资源造成破坏,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平衡。

二、环境保护对能源经济的影响环境保护对能源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能源产业成本增加为了保护环境,能源产业需要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装备,这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到能源产业的盈利能力。

2. 能源消费减少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保政策的实施,会导致人们对能源的消费减少,影响到能源市场的稳定和能源产业的发展。

3. 能源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的需要,促进了能源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对推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如何实现能源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平衡?要实现能源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以下是几点建议:1. 推动环保技术创新通过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装备,降低能源产业的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2. 加强环境监管对能源产业的环境监管必须加强,对环境犯罪行为要坚决打击,保证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3. 建立能源消费管理机制通过建立能源消费管理机制,引导人们合理利用能源,推广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

4. 加强国际合作能源经济和环境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不同国家、地区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危机。

结语能源经济与环境保护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能源与社会论文

能源与社会论文

我国能源利用状况与发展摘要:能源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我们生存所不可或缺的。

本文主要阐述我国能源的利用状况和存在问题,以及其发展战略,,同时也介绍了新能源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能源、存在问题、发展趋势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能源形式多样,种类繁多。

分类方法也是多样的。

按其形态、特性或转换和利用的层次进行分类。

世界能源委员会推介分类: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水能、核能、电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和地热能。

按形成,可分为从自然界直接取得且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一次能源或初级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经过自然的或人工的加工转换成另一形态的二次能源,如电能、汽油、柴油、酒精、煤气、热水氢能等。

按能否再生,可分为能够不断得到补充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如风能;须经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而无法在短期内再生的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等。

按对环境影响程度,可分为清洁型能源,如风能;污染型能源,如煤炭。

按利用情况,可分为在现有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使用的常规能源,如石油、天然气、水能和核裂变能等;目前正在推广使用的新能源,如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

新能源大部分是天然和可再生的,是未来世界持久能源系统的基础。

我国能源的利用现状我国能源结构特征总体上看,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1)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从总量看,我国水能资源、煤炭资源、石油资源和天然气资源分别局世界第1位、第2位、第12位和第24位。

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石油占2.4%,天然气占1.2%)。

从人均可采储量看,仅相当于世界水平的1/2.据专家分析,我国石油天气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相对不足,煤炭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最重要的资源。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论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论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论文篇一:选修课论文--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姓名:刘红班级:电商一班学号:130103020193 序号:最后一个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环境保护问题,并结合中国的实践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引言: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确定了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实行环境保护战略,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十分有帮助的。

1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问题 1.1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类社会产生并不断发展起来的。

“广义而论,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或人为原因引起生态系统破坏,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

从狭义上讲,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导致的各种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生态系统失调”。

1.2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全球36亿公顷的土地面临沙漠化的危险。

这大致相当于地球面积的1/4。

受影响的地区遍及百余国。

在过去十年间1.4亿公顷的森林消失了;用水的消耗量每年增加3%,致使地下水位下降,l0亿人口缺水,24亿人口饮水不卫生;类似的报告和警告连篇累牍,概括起来,大约有如下十种: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淡水短缺和水质污染、海洋污染、土地退化、沙漠化地区日趋扩大、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有毒废物污染等。

1.3当代中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我国的环境状况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中国环境问题的基本形势是: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并存,历史环境欠债与新增环境问题并存。

具体表现为:土地资源严重破坏、森林资源面临枯竭、水资源出现危机、矿产资源大量流失、大气污染严重、水体污染面广、废弃物污染成灾、噪声污染超标等。

2.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2.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我国从自身的发展和其他国家的经验中,建立了与自己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承受能力能允许的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和制度体系。

新能源论文3000字

新能源论文3000字

新能源论文3000字篇一:风能发电3000字论文风力发电技术在不断持续的能源紧张中,不少人想到了新能源利用。

利用洁净的能源(可再生能源)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环保理念的体现。

洁净能源指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等,这都是可再生取之不尽的能源,特别是风能技术最为成熟,经济可行性较高,是一种较理想的发展能源。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

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能源。

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从而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风。

据估计到达地球的太阳能中虽然只有大约2%转化为风能,但其总量仍是十分可观的。

全球的风能约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

我国风能资源总量约42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约3亿千瓦。

目前东南沿海是最大风能资源区,风能密度为200W/M2~300W/M2,大于6m/s的风速时间全年3000h 以上就可取得较大经济效益。

一风力发电的现状21世纪是可再生能源的世纪,由于风能非常丰富、价格非常便宜、能源不会枯竭,又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取得,非常干净、没有污染,不会对气候造成影响,因而风力发电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在中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部、西北和东北的草原、戈壁滩以及东部、东南部的沿海地带和岛屿上。

这些地区缺少煤炭及其他常规能源,并且冬春季节风速高,雨水少;夏季风速小,降雨多,风能和水能具有非常好的季节补偿。

另外,在中国内陆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有些地区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适合发展风电,比如江西省都阳湖地区以及湖北省通山地区。

目前我国的风能利用方面与国际水平还在一定差距,但是发展很快,无论在发展规模上还是发展水平上,都有很大提高。

据资料显示,“十一五”末九江电网电力开始出现缺额,20xx年缺额将达158兆瓦。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新能源发展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新能源发展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新能源发展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新能源发展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

新能源的发展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通过对新能源发展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进行研究分析,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角度论证新能源发展的必要性和价值。

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全球变暖、海洋污染和大气污染等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威胁。

同时,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和价格上涨也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论文旨在探讨新能源发展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为相关决策制定和政策推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第二章:新能源发展的意义2.1 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传统能源如煤炭和石油等资源有限,长期过度开采使其日益枯竭,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确保能源安全。

2.2 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新能源发电相较于传统能源发电更加清洁、低碳,能够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有效缓解全球变暖问题。

2.3 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对能源行业带来巨大变革,还推动相关产业链条的完善和优化,促进国民经济的结构转型和升级。

第三章:新能源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贡献3.1 降低污染排放新能源的清洁和可再生特点使之成为代替传统能源的理想选择,可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3.2 保护生态系统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相对较少的土地需求和生态破坏,能够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维护生物多样性。

3.3 促进清洁交通方式的普及新能源汽车作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具有零排放、低噪音等优势,能够有效改善交通污染和城市空气质量。

第四章:新能源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4.1 促进经济绿色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了绿色经济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

4.2 增加就业机会新能源的发展为创造更多绿色岗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推动了相关产业链条的扩大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生态环境的论文(精选9篇)

生态环境的论文(精选9篇)

生态环境的论文生态环境的论文(精选9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

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态环境的论文(精选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态环境的论文1我国的国土面积广阔,在世界上排名第三,在广阔的国土下,森林资源的占地面积非常少,我国的人均森林资源占有量是世界人均森林资源占有量的5%,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森林资源占比需要进一步优化,通过。

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而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情况下,人类子孙后代的繁衍生息将会遇到难题,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国应大力支持林业发展,同时应提高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视程度,通过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构建和谐家园,为子孙后代的繁衍生息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1、因地制宜开展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在林业生态环境与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森林资源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而我国的森林资源分布并不均匀,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较为充足,而西北地区的森林资源十分匮乏,面对这样的情况,在落实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过程中,就应因地制宜开展这一工作。

在东北地区等林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应侧重于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在西北等森林资源匮乏的地区,则应侧重于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先增加森林资源,然后进行环境保护,这才是正确的策略。

因此,在森林资源匮乏地区,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等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培育,育树成林,之后再落实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2、拓展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建设工作资金筹集渠道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而此方面工作的落实资金主要来源与国家财政拨款。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国家财政收入逐年增加,因此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资金也相应的增加,以进一步弥补资金与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工作所需要的资金的资金缺口,避免由于资金不充足导致了这一工作的落实受到了束缚。

能源论文[优秀范文5篇]

能源论文[优秀范文5篇]

能源论文[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能源论文《发展新能源》——中国能源现状与对策目录:一、能源现状1.1中国能源现状 1.2新能源发展原因二、节能途径2.1低温余热利用2.2 热能的高效传递与转换2.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能源再利用 2.4 实施节能战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5 开发可再生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2.5.1 风能2.5.2 生物质能三、结束语一、中国能源现状1.1中国能源现状我国是世界上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

我国能源资源“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使我们正面临严峻的能源形势。

近10年来,我国石油消费增长率达到7%,而同期石油产量年增长速度仅为1.8%,石油供应形势十分严峻。

2003年我国进口原油9112万吨,对外依存度达35%。

今年原油进口量将突破1亿吨,面对50%的进口石油,我国石油安全形势令人担忧。

我国煤炭资源总藏量位居世界第一,可?储量2406亿吨,位居世界第二。

煤炭约占我国化石能源的95%和储量约90%。

尽管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形势不容乐观。

一是煤炭资源勘探程度低,己查明资源中精查和详查资源只有42%,煤炭供给能力不足。

二是经济可采储量少,人均占有量仅145t,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三是煤炭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全国煤炭回采率仅30%,小型煤矿回采率仅15~20%,与国外85%的先进水平相比相差甚远。

四是我国煤炭超过60%的产量用于发电,即世界每使用3t煤,其中就有1t是在中国烧掉的。

而燃煤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目前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

五是煤炭生产安全隐患多,事故频繁发生。

1.2新能源发展的原因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能源资源形势是严峻的。

石油、煤作为重要的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总有一天要消耗殆尽。

因此,从我国目前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在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注重节约能源资源的同时,大力开发接替能源(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未来能源发展战略的要求。

能源与环境论文

能源与环境论文

能源与环境论文大气污染状况及防治学院:测绘学院专业:测绘工程姓名:杨陈芃学号:2012301610021摘要:人类的许多活动都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造成环境污染;自然界的一些变化也影响环境的质量。

今日,通过一些文献的阅读,我对现今大气污染的相关知识进行了了解及研究。

认为大气污染问题应当被人们更加关注并从个人角度采取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建议身边的朋友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从自身点滴做起。

关键词:大气;污染;各国现状及治理;环保;健康;实际行动一.大气污染及其危害大气是由一定比例的氮、氧、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固体杂质微粒组成的混合物。

就干燥空气而言,按体积计算,在标准状态下,氮气占78.08%,氧气占20.94%,氩气占0.93%,二氧化碳占0.03%,而其他气体的体积都大约是0.02%。

各种自然变化往往会引起大气成分的变化。

城市大气污染问题已近成为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难题之一,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

大气作为一个巨大的系统其自身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

当人类向这个系统排入的污染超过其自净能力时就会使得大气系统遭受污染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向大气中持续排放的物质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复杂,引起大气成分发生急剧的变化。

当大气正常成分之外的物质达到对人类健康、动植物生长以及气象气候产生危害的时候,我们就说大气受了污染。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向大气中排进了一些有害物质(称污染物),当排入量够多(污染物浓度达一定限度),则使原来洁净空气的品质下降,若这种情况维持时间够长,便会对人类、动物、植物和大气中的物品产生危害和不良影响,这种大气状态称为空气污染。

组成空气污染有三个要素:污染源、污染物浓度、对人和生物有危害。

洁净大气是人类赖于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一个人在五个星期内不吃饭或5天内不喝水,尚能维持生命,但超过5分钟不呼吸空气,便会死亡,人体每天要吸10—12立方米的空气。

由此可见,消除空气污染或保持污染浓度低于某个限度之下,是何等重要。

能源与环境课题论文

能源与环境课题论文

能源与环境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级班姓名:学号:能源与环境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关键字:环境污染,经济,能源消费,协调,环保中国能源与环境面临的问题:环境污染在我国国内到处可以看到,无数的江河水资源被污染,土地被破坏、沙漠化,空气质量差,气候恶劣。

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即使从经济的角度而言也是种类繁多,对这些纷繁的原因进行简要的归类,总结出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中国传统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能源消费活动要排放大量污染物,造成了城市环境质量恶化,不仅带来经济运行成本的增加,而且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能源活动对环境与健康的影响将是未来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

1、中国的能源结构主因: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根据地矿部门的普查和勘探,中国预测资源总量为40017亿吨标准煤,在能源资源中,煤炭占绝对的优势。

若以常规能源资源总量为100,那么煤炭资源量在85以上,水能占12,石油和天然气仅占2~3。

能源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期内难以转变,未来煤炭仍将在整个能源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表现:污染物排放居高难下大气污染物排放:从有关部门的统计来看,煤炭使用过程产生的污染是中国最大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

全国烟尘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的67%、二氧化碳的70%都来自于燃煤。

在大气污染物排放中,SO2排放与电力行业发展密切相关。

燃煤电厂是煤炭的主要用户,电力耗煤占煤炭总产量的60%,同时也是SO2排放大户。

除了能源消费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外,能源在开采、炼制及供应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严重影响着大气环境质量。

2000年,能源生产相关行业烟尘排放量占全国烟尘总排放量的29.8%,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水污染物排放:据统计,中国煤矿每年产生的各种废污水约占全国总废污水量的25%。

2000年,全国煤矿的废污水排放量达到27.5亿吨,其中,矿井水23亿吨,工业废水3.5亿吨,洗煤废水5000万吨,其他废水4500万吨。

关于能源与环境论文

关于能源与环境论文

能源与环境摘要:能源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能源短缺日益严重,环境也因污染性能源的消耗而日趋恶化。

我国的能源形势也不容乐观。

因此,如何协调能源与环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关键词:能源短缺,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的建议Energy and Environmen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henhai Ning s200800120006)Abstract:Energy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essential, and as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energy shortage, environment pollution, energy consumption worsen.China's energy situation can not be optimistic. Therefore, how to coordinate energy and environment is important.Key words:Energy shortages,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the propos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前言: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持续增长。

特别是近三、四十年来,能耗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我们知道目前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化石能源、核能等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我们现在开采得越多,留给子孙后代的就越少。

人类自1973年以来,共向地球索取了5000亿桶(约合800亿吨)石油。

能源与环境的关系论文

能源与环境的关系论文

能源与环境的关系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一种资源,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重要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大规模工业化进程的开展,中国薄弱的能源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进入全新发展时代,能源工业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空前的快速进步,中国已进入了世界能源大国的行列。

然而在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生命周期过程中,从能源资源的开采、加工和运输,到二次能源的生产(发电),以及电力的传输和分配,直至能源的最终消费,各阶段都会对环境造成压力,引起局部的、区域性的、乃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我国长期以来对能源的安全供应非常重视,相对来说忽视了能源发展对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对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会有更高的要求,能源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必将使我国的环境保护面临更加沉重的压力。

由能源开发利用导致的能源环境问题既是我国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影响我国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之一。

法律作为现代社会最权威、最有效的社会调整方式,在此问题的解决上理应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我国的能源环境问题,并在立法中进行恰当规制,对我国能源与环境保护事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能源对人类发展的巨大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在产业革命以前的漫长岁月中,能源消费以薪柴为主,由于消费量不大,一方面植物的自然生长足以补充其作为能源的消费,另一方面环境容量可以“吸收和消化”薪柴利用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因此,能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基本上不成为问题。

当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口增长导致过度开垦造成的土质退化问题。

产业革命促使矿物能源取代薪柴成为能源消费的主体,现代环境问题随之产生。

经济、人口高速增长导致能源消费需求急速增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逐步恶化。

总体而言,所有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

能源与环境论文(选修)

能源与环境论文(选修)

浅谈能源危机摘要:本文通过描述了当前世界能源使用状况,指出了当前人类在能源方面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此外本文介绍了当前为缓解能源危机,世界新型能源的一些应用情况。

关键词:能源危机,人类,新型能源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energy use all over the word,and points out that the current condition on energy use faced the grim situation. Besides,this paper introduces some applications of new energies to relieve the energy crisis。

Key word:Energy crisis, Human,New energy能源与人类息息相关,那什么是能源呢?能源其本意是指能量的来源。

现在,我们用这个词不是指它的本意,而是指产生能量的各种物质。

所谓能量,就是物质能够做功的能力.它的基本类型有:太阳能、风能、水能、海洋能、地热能、矿物能、原子能、生物能等等。

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取得的具有能量的物质如煤炭、石油、核燃料、水、风、生物体等,或从这些物质中再加工制造出的新物质如焦炭、煤气、液化气、煤油、柴油、电、沼气等,都属于能源.目前,能源这个词已经变成了燃料和热、电等的简称.人类从一诞生就与能源密不可分,能源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能源推动了机器转动,机器与人结合形成了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与能源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要,无论是人们的基本活动,衣、食、住、行,还是人们的文化、娱乐、发展等方方面面均与能源密不可分。

人类社会不能没有能源,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能源,人类社会离不开能源就像离不开空气、水、粮食一样重要。

能源与环境

能源与环境

能源与环境
在当今社会,能源与环境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而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显著。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活的基础,然而能源的开采、利用与消耗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传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的使用,不仅导致大气污染和酸雨的形成,还会加剧全球气候变化,给生态系统带来破坏性影响。

此外,核能源的开发也存在着核辐射污染的危险,如福岛核事故等事件给环境带来了长期的影响。

这些传统能源的利用方式不仅限制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还使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为应对能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可采取多方面的措施。

首先,发展清洁能源是重要的选择。

风能、太阳能、水力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其利用对环境影响较小。

发展清洁能源不仅有助于减轻环境压力,还有利于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推动能源技术的创新也是关键。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提高传统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也可以开发新型能源,使其更加环保和高效。

除了依靠技术手段外,还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社会参与。

设立环境保护税收、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都能有效约束企业和个人的环境污染行为。

同时,提高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少浪费,也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综上所述,能源与环境的关系紧密相连,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采取行动,共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通过发展清洁能源、促进技术创新、加强政策引导和提高环保意识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能源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能源环境问题”环境工程论文

“能源环境问题”环境工程论文

“能源环境问题”环境工程论文文章简介:1、引言任何一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都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主要是负面影响;能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是造成大气和其他多种类型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尽管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化石能源(主要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引起的环境影响是最显著的,它们在开采、运输、加工、利用的各个环节都会对…1、引言任何一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都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主要是负面影响;能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是造成大气和其他多种类型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尽管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化石能源(主要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引起的环境影响是最显著的,它们在开采、运输、加工、利用的各个环节都会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2、能源开发利用引起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2.1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尽管我国能源工业现代化程度比过去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特别是由于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特点,洁净煤技术开发和应用落后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我国石油工业的技术水平十分落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主要靠的是固定资产的大量投入,其比重达到了110.72%,因而使得技术进步和劳动投入对于工业增加值的贡献都表现为负值。

2.2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目前我国8个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而这8个行业的能源消费占工业部门能源消费总量的73%。

按此推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的工业部门每年多用能源约2.3亿吨标准煤。

这导致使用同样数量的能源,有较多的能源物料没有转化为其他能量就成为危害环境的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我国的节能降耗工作应主要放在提高工业部门的能源效率上。

2.3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我国煤炭消费比重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燃烧中会放出几十种污染物,SO2和NOX会引起酸雨。

酸雨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绝对优势,油气等优质能源所占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也低近38个百分点。

能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研究报告范文

能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研究报告范文

能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研究报告范文一、能源的重要性能源是现代社会的命脉,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无论是家庭用电、工业生产还是交通运输,都需要能源支撑。

然而,能源资源有限,而且利用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科学研究能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统能源的短板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等,是目前主要的能源来源。

但这些能源在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给环境带来压力。

例如,燃烧煤炭排放的二氧化碳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

同时,煤矿开采、石油泄漏等也给生态系统带来破坏。

三、清洁能源的发展为了解决传统能源的短板问题,人们开始研究和开发清洁能源。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点,而且使用过程不产生污染物。

近年来,清洁能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四、生物能源的利用生物能源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能源。

生物能源通过生物质能源的转化来利用,例如木材、农作物秸秆等都可以作为生物质能源。

生物能源不仅能够替代传统能源,同时还是一种清洁能源。

此外,生物能源的利用还可以回收和再利用农业和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废弃物。

五、能源利用与环境问题能源利用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传统能源的大量排放会导致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伤害。

而清洁能源的利用有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因此,发展清洁能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六、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能源利用除了对环境质量有影响,还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传统能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而清洁能源的发展则可以推动相关产业的兴起。

例如,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推动了电力、电池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增长。

七、能源利用与社会效益能源利用的改善也对社会效益带来积极作用。

清洁能源的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减少对能源的依赖,提升国家的能源安全。

同时,生物能源等新兴能源的利用也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的收入来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能源危机
摘要:
本文通过描述了当前世界能源使用状况,指出了当前人类在能源方面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此外本文介绍了当前为缓解能源危机,世界新型能源的一些应用情况。

关键词:能源危机,人类,新型能源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energy use all over the word,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current condition on energy use faced the grim situation. Besid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some applications of new energies to relieve the energy crisis.
Key word:Energy crisis, Human, New energy
能源与人类息息相关,那什么是能源呢?能源其本意是指能量的来源。

现在,我们用这个词不是指它的本意,而是指产生能量的各种物质。

所谓能量,就是物质能够做功的能力。

它的基本类型有:太阳能、风能、水能、海洋能、地热能、矿物能、原子能、生物能等等。

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取得的具有能量的物质如煤炭、石油、核燃料、水、风、生物体等,或从这些物质中再加工制造出的新物质如焦炭、煤气、液化气、煤油、柴油、电、沼气等,都属于能源。

目前,能源这个词已经变成了燃料和热、电等的简称。

人类从一诞生就与能源密不可分,能源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能源推动了机器转动,机器与人结合形成了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与能源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要,无论是人们的基本活动,衣、食、住、行,还是人们的文化、娱乐、发展等方方面面均与能源密不可分。

人类社会不能没有能源,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能源,人类社会离不开能源就像离不开空气、水、粮食一样重要。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现代化的发展,能源的消耗量急剧增加。

据资料介绍,如果将世界石油、天然气、煤、核燃料等能源年消耗量全部换算成石油的话,全世界能源的消耗量是79.6亿吨(每人平均1.44吨),而生产量,煤34.3亿吨,原油33 4亿吨,天然气2.12兆亿立方米,核燃料2.3万吨,折合成石油与消耗量基本持平。

依此推算,世界原油储量,还能开采使用约76年,天然气储量还能开采使用约96年,煤储量还能开采使用约220年,核燃料储量还能开采使用约86年。

能源危机已成为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经济问题。

按照上述数据推算,2070左右石油资源将会开采殆尽,到时如果新的能源体系尚未建立,能源危机将席卷全球,尤以欧美极大依赖于石油资源的发达国家受害为重。

最严重的状态,莫过于工业大幅度萎缩,或甚至因为抢占剩余的石油资源而引发战争。

为了避免上述窘境,目前美国、加拿大、日本、欧盟等都在积极开发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包括潮汐能和波浪能)等可再生新能源,或者将注意力转向海底可燃冰(水合天然气)等新的化石能源,同时,氢气、甲醇等燃料作为汽油、柴油的替代品,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自工业革命以来,能源安全问题就开始出现。

伴随着人类社会对能源需求的增加,能源安全逐渐与政治、经济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

两次世界大战中,能源跃升为影响战争结局、决定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

法国总理克莱蒙梭曾说,“一滴石油相当于我们战士的一滴鲜血”。

可见,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在那时便已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20世纪70年代爆发的两次石油危机使能源安全的内涵得到极大拓展,特别是1974年成立的国际能源署正式提出了以稳定石油供应和价格为中心的能源安全概念,西方国家也据此制定了以能源供应安全为核心的能源政策。

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在稳定能源供应的支持下,世界经济规模取得了较大增长。

但是,人类在享受能源带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利益的同时,也遇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战,能源短缺、资源争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今天的世界人口已经突破60亿,比上个世纪末期增加了2倍多,而能源消费据统计却增加了16倍多。

无论多少人谈论“节约”和“利用太阳能”或“打更多的油井或气井”或者“发现更多更大的煤
田”,能源的供应却始终跟不上人类对能源的需求。

当前世界能源消费以化石资源为主,其中中国等少数国家是以煤炭为主,其它国家大部分则是以石油与天然气为主。

能源储备与需求之间已趋失衡,难以长期满足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而其他形式能源近期尚难替代现有常规能源,从而引发能源危机。

“能源危机”问题,说到底是一个能源资源和资源生产、供应与消费之间的矛盾问题。

能源危机与能源问题对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意义,其关注点和应对策略也不尽相同,不过寻找替代能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岿然趋势。

总的来说,新型能源有如下几个方面:
(1)水能
在常规水力发电让位于火力、原子能发电的今天,水力发电仍是电的主要来源。

比如我们国家建成三峡水电站并网发电,对我国缓解电力供应紧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我国水力资源丰富,而且可以长期循环利用,具有不消耗能源,无污染等特点,应进一步开发利用。

(2)地热
利用地球内部热量发电,具有广阔的前景。

地热发电包括利用地下2000米深处存储的高温蒸汽和热水的浅层地热发电、利用地下深度4000米温度400度处蒸汽和热水的深层地热发电和利用往高温岩石上注水后获得的蒸汽和热水的高温岩石发电。

比较实用的是浅层地热发电,现在世界大约有660万千的电是浅层地热发电生产的。

(3)自然能
所谓自然能,就是利用太阳和地球运行机理所产生的能量,目前已实现和正在研发的有:太阳能、太阳热、风、潮汐、波浪、海流、海洋温差等能量。

这些能源存储量相当大。

例如太阳送到地球上的能量是60亿人耗能的一万倍,如全部开发利用,数万年内不会发生能源问题,因此,应下大力进行研发。

日本能源厅为普及太阳能发电,从1994年开始即采取政府支持一半经费的办法,这种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