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乳制品安全问题
乳品质量安全存在问题与相应对策
![乳品质量安全存在问题与相应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c50da4c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d.png)
乳品质量安全存在问题与相应对策近年来,乳制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之一,其质量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尽管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但乳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当前乳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确保乳制品的质量安全。
一、保质期过短问题目前市场上的一些乳制品保质期过短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乳制品的保质期过短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质量安全隐患。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生产过程中缺乏适当的防腐措施。
为了延长乳制品的保质期,生产者应该加强对原料的挑选和检验,合理使用防腐剂,并确保其符合卫生要求。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强化监管,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二、添加剂使用不规范问题一些不法生产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可能会在乳制品中使用不规范的添加剂。
这些添加剂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威胁,还可能引发过敏等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添加剂生产和使用的监管,严格控制添加剂的使用标准。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乳制品时应认真查看食品包装上的成分表,避免购买使用有问题的产品。
三、生产环境卫生问题乳制品的生产环境卫生是确保其质量安全的基础。
然而,一些小作坊或者不合规范的生产企业可能存在卫生条件差的问题,这会影响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定期抽检,严格执行相关卫生要求。
同时,相关企业也应加大对生产环境的整治力度,做好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四、信息不透明问题在乳制品市场上,一些企业的产品信息不够透明,消费者难以获得准确的产品信息,无法判断其质量安全程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乳制品市场的信息监管,要求企业在产品包装上准确标注产品成分、添加剂使用情况等信息。
同时,消费者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选择知名企业的产品,关注产品的原产地、产地等信息,降低购买风险。
五、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宣传乳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宣传工作。
食品安全与乳制品
![食品安全与乳制品](https://img.taocdn.com/s3/m/48e8c99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6e.png)
食品安全与乳制品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而乳制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其安全性更是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本文将从食品安全的背景、乳制品的安全问题以及乳制品安全保障方面进行探讨。
一、食品安全的背景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在整个生产、加工、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到污染,不含对人体有害物质,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法律法规等要求,以及对人体不会产生急慢性毒性效应的食品。
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风险,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升食品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乳制品的安全问题乳制品在食品安全方面有其独特性。
首先,乳制品的原料是牛奶,而牛奶的安全性直接影响乳制品的安全性。
然而,牛奶易于受到细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控制,会对乳制品的安全性产生极大的威胁。
其次,乳制品还会因为添加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物的使用而引发安全问题。
尽管这些添加剂和防腐剂在一定范围内是允许使用的,但如果使用不当或超过安全标准,就会对乳制品的安全性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乳制品由于保质期短,易受变质、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其安全性也需要得到严格的保障。
三、乳制品安全保障方面为了保障乳制品的安全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首先,加强牛奶的源头管控,建立科学有效的奶源追溯体系,严禁使用劣质牛奶和含有有害物质的奶源。
其次,严格控制乳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原料的采购、储存、加工以及包装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管,确保乳制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此外,也需要依法加强对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的管理,确保其使用安全合理。
另外,对乳制品的经销、储存等环节进行加强监管,防止乳制品在流通环节中受到二次污染和变质。
最后,消费者也应提高对乳制品安全的意识,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厂家的产品,关注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包装是否完好,避免购买过期或异常产品。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与乳制品紧密相关,乳制品的安全性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我国乳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乳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e5630a2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5.png)
乳制品安全严重影响着消费者健 康,近年来,我国乳品安全问题频繁 出现,严重打击了国内消费者对乳制 品安全的信心,同时也使得乳品行业 受到打击。保证乳品安全的前提是保 证原奶的质量安全,需建立严格的监 督管理体系,严格把控乳制品的质量, 政府要加强对乳制品监管的力度,加 大对向牛奶中掺假等违法行为的查处 和惩罚力度。
通过流行病学监测得到以下结论, 在美国,因为食品安全问题患病的人 数不胜数,每年大约有 7600 万人出现 疾病,32.5 万人住院,5000 人死亡。 在英国,大约有 236.6 万人因食源发病, 21338 人 住 院,718 人 死 亡, 每 年 需
要 3 ~ 7 亿英镑的医疗费,在澳大利亚, 每天有 11500 人患食源性疾病,每年 的经济损失高达 26 亿澳元。二十世纪 八十年代发生的“疯牛病”事件导致 1700 多万头牛被宰杀,经济损失高达 百亿英镑。这样的例子很多,就在现在, 由弯曲杆菌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也不 在少数。
另外一些原因,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 了报复社会采取的一些手段,由于意 外或自然因素导致食品出现问题。对 于这种问题,政府应采取相关措施,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力度, 提 高 检 测 技 术, 加 强 对 乳 制 品 安 全 的 管 理 力 度, 使 人 们 能 够 放 心 的 食 用乳制品。 奶制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的特殊原因
乳制品质量与安全的概念
乳制品的质量与安全标准在紧密 相关的同时又有明显区别,乳制品的 安全标准是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 它是消费者食用安全的最低标准,而 乳制品质量则是在安全标准之内,可 以有偏差,而这种差别一般是由市场 价格反应,也就是平时看到的价格高 一点的说明质量好,价格低说明质量 一般。总之,乳制品的安全标准主要 是由政府管控,而乳制品的质量则是 在安全标准范围内根据原料和产品质 量进行划分,大都是由行业内部相关 协会确定,但是行业内部的专家以及 工作人员之间的讨论过程不能告知消 费者,更不能给消费者传递“只要不 是 最 优 质 的 奶 源, 生 产 出 来 的 乳 制 品就不安全和缺乏营养”的错误信 息,以免导致社会群众对乳制品的信 任度下降。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各类食品生产中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各类食品生产中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5d4e8f56c85ec3a86c2c5db.png)
• 在养殖环节中的奶牛乳房炎,在原料乳收购环节中奶站 挤奶操作不规范,牛乳检测环节技术手段的落后,对挤 奶、贮奶、运奶设备的冲洗不彻底及冷藏设施的落后等 均会造成牛乳质量的降低。
• 奶牛的饲料安全问题是乳品安全的另一源头,其中饲料 中有害物质及农药残留,其他辅料的理化及微生物指标 如达不到相应的标准,特别是各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 会存在安全隐患。
二、肉及肉制品
(一)肉制品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1、肉与肉制品的安全卫生问题 • 生物因素方面有动物本身带有的寄生虫、细菌和病毒,
以及因生产和保存不当而导致肉类变质的细菌、霉菌等; • 化学因素方面有肉类中残留的农药、兽药,动物通过食
物链摄入和富集的有毒元素,生产过程中加入的食品添 加剂; • 此外还有物理因素及一些新生动物疫病,疯牛病、口蹄 疫。
(3)“赤潮”毒素。
• 近年来我国渤海、东海和南海等海域连续发生赤潮,并 逐年加重。有些微藻具有微藻类毒素,形成赤潮毒素危 害。赤潮已经严重影响着所在水域的海洋水生动物的生 长,大量鱼、虾、蟹和贝类会因缺氧而死亡。(至少展 开1点)
2、农渔兽药残留
(1)农兽药残留(三个方面)
– 一是在养殖过程中使用农药杀虫剂对水体进行除病害消毒;
2、安全生产管理
• 液体乳要求从原料、加工过程、成品贮存到运输各个环 节必须保持冷链(2~6℃)。
• 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 制作酸乳应选择新鲜品质好的牛乳做原料,乳中菌数不 能太高,一般低于104个/mL,不含抗生素和消毒药。
• 为了防止酸乳PH过低,风味发生改变,以及杂菌繁殖, 发酵成熟后的酸乳应立即冷藏于4℃条件下,直至饮用 。
乳制品市场食品安全问题与解决方案分析
![乳制品市场食品安全问题与解决方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89d8d1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b.png)
乳制品市场食品安全问题与解决方案分析乳制品市场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领域之一。
乳制品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涉及到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条件。
本文将从产品质量和生产卫生角度,分析乳制品市场的食品安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产品质量问题1. 劣质原料:一些乳制品企业可能使用劣质原料生产产品,这些原料可能含有添加剂或者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解决方案:加强对乳制品原料市场的监管,加大对劣质原料的处罚力度。
2. 质量标准低下:一些乳制品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质量控制不严格问题,导致产品质量低下。
解决方案: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并公示处罚结果。
3. 假冒伪劣产品:乳制品市场上存在假冒伪劣产品的问题,使消费者难以分辨产品的质量。
解决方案:加强对乳制品市场的监管,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执法力度,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二、生产卫生问题1. 生产设施不洁净:一些乳制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设施不洁净,可能存在细菌和病毒等污染物。
解决方案:加强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检查,规范生产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整改或者关闭。
2. 储存条件不当:一些乳制品企业储存条件不当,可能导致产品发霉、变质等问题。
解决方案:加强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储存条件的监督检查,规范乳制品的储存和运输过程。
3. 加工过程不规范:一些乳制品企业在加工过程中存在不规范操作问题,可能导致产品污染。
解决方案:加强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技术培训和指导,规范加工过程中的操作要求,提高生产工艺的标准化水平。
综上所述,乳制品市场存在着食品安全问题,包括产品质量和生产卫生方面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对乳制品企业的监管和检查,严厉打击违规行为,并加强对乳制品市场的监督,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乳制品市场的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乳制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营养来源之一,乳制品市场的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乳制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024
![乳制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024](https://img.taocdn.com/s3/m/9953e46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62.png)
乳制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024乳制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024乳制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针对乳制品生产、销售和消费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规范,保障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对乳制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目的、适用范围、责任与义务、生产与销售环节的管理措施等。
一、目的二、适用范围三、责任与义务1.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乳制品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并落实主体责任,确保生产过程中符合卫生、安全、质量要求。
2.乳制品销售企业应在销售前对产品进行质量把关,并确保产品的合法、有效销售。
3.消费者有权了解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信息,对质量问题要有权利投诉,对假冒伪劣乳制品要有权利进行维权。
四、生产环节的管理措施1.原料采购:乳制品生产企业应从合法渠道采购优质原料,并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安全。
2.生产工艺:乳制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工艺进行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合格。
3.设备设施:乳制品生产企业必须保证生产设备设施的完好,定期维护和清洁,防止细菌、异物等污染产品。
4.卫生标准: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实施定期消毒、清洁和申报制度,确保生产环境卫生。
5.检测检验: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对产品进行常规、抽检等多个环节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五、销售环节的管理措施1.销售资质:乳制品销售企业应具备合法的销售资质,严禁销售假冒伪劣的乳制品。
2.库存管理:乳制品销售企业应对存放的乳制品进行分类、标识和保质期管理,定期检查库存,防止过期乳制品流入市场。
3.销售记录:乳制品销售企业应做好销售记录,包括产品批次、数量、销售日期等信息,以备查验和追溯。
4.返货处理:乳制品销售企业应对剩余乳制品实施返货处理,防止过期或损坏产品再次进入市场。
六、食品检验与监督1.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定期委托食品监督部门进行产品质量、卫生安全的检验。
2.食品监督部门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生产、销售环节进行抽检,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罚,并追究相关责任。
乳制品食品安全风险清单和措施清单
![乳制品食品安全风险清单和措施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c2fbf83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9.png)
乳制品食品安全风险清单和措施清单液体乳、乳粉、其他乳制品(1)风险隐患因素①兽药残留:氟苯尼考等兽药残留超标;②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M1限量超标;③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霉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等超标;④质量指标:蛋白质、脂肪、钙等营养素含量不符合规定要求;⑤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纳他霉素、苯甲酸、脱氢乙酸、等防腐剂,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丙二醇。
⑥其他污染物:塑化剂、氯酸盐、高氯酸盐超标;⑦非法添加:非法使用β-内酰胺酶、皮革水解蛋白、三聚氰胺、硫氰酸钠等物质,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发酵乳、稀奶油等非法使用香精香料;⑧掺杂掺假:羊乳(粉)或特色乳制品中掺杂其他乳源。
(2)原因分析①动物饲养过程中带入;②在乳挤出前受到了微生物的污染;体表的污染、环境的污染、容器和设备的污染;生产过程工艺控制不当,巴氏杀菌温度、时间不当造成致病菌残留;冷却温度不当嗜冷菌繁殖;无菌灌装工序管道、机头清洗消毒不彻底;灭菌浓缩工序灭菌温度、时间不当;喷雾干燥管道、喷头、筛粉机清洗消毒不彻底导致微生物污染和繁殖;贮运条件不符合控制要求;③生鲜乳收购把关不严格;④使用含塑化剂的管道、容器、包装材料等;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过程控制不当导致的氯酸盐、高氯酸盐超标;⑤为了提升乳制品风味,违法添加香精香料,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丙二醇等作为溶剂。
⑥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不到位;出厂检验落实不到位。
(3)防控措施①严格执行原料进货查验制度,结合企业原料特性开展快速检测;②严格落实生产工艺,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符合要求,保证灭菌工序执行到位;③加强贮运管理制度的执行,严格落实贮运管理要求;④加强采购管理,应使用不含塑化剂等有害物质的食品接触材料;⑤加强食品生产企业法律法规及标准培训;⑥严格落实出厂检验制度,保证出厂产品质量。
奶制品生产的安全问题安全生产
![奶制品生产的安全问题安全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e7069f8948d7c1c709a14554.png)
奶制品生产的安全问题1、近年来,国内奶粉发生过哪些安全问题?食品安全一直都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在中国也显得特别的突出。
从曾经的“大头娃娃”奶粉事件起,已经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国内奶粉的安全问题也都是家长们最关心的。
近年来,国内奶粉发生过哪些安全问题?一,上海公安部门曾破获一起冒牌乳粉案件,通过督查情况和公安查实情况来看,目前涉及的品牌只有雅贝和贝因美婴幼儿配方奶粉这两个品牌。
据国务院食安办通报,该犯罪分子是以市场上购买低价格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装入到仿制的雅贝贝因美的罐体当中冒充高价格品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销售。
二,湖南郴州永安县又再次出现大头娃娃的事件,是一款名为“倍氨敏”的特医奶粉,这款奶粉是一种固体饮料并不具备有特异奶粉的资质。
很多孩子出了之后,出现明显的身体不适,比如湿疹,体重下降,头骨颅畸形等。
目前公司已经介入调查,对于产品种类和适用人群,客服称“倍氨敏”是普通食品,普通人群均可使用产品符合国家的标准。
对于该产品为何出现牛奶过敏的现象,客服称该产品是针对普通人的,是可以售卖,公司只是依据国家法规定生产对于门面销售给孩子他们并不清楚。
国内奶粉出现质量问题,都是因为商家贪图更多的利益,加入了一些其他的物质。
监管部门不到位才造成了中国奶粉出现问题的情况。
类似这样的中国奶粉发生的安全问题还有很多,希望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监管部门也应该要严把质量关,安全观作为监管部门,要认真的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样才能够给婴幼儿奶粉做好质量的把关,避免国内奶粉再次发生类似的事件。
2、对于乳制品的安全问题,消费者需要知道各个环节的哪些信息?查看包装上的标注是否企业通过了乳制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这是第三方认证机构对企业食品安全方面的全方位预防体系,保证乳制品从原料、生产过程、包装、储运等全方位的防护体系。
乳制品市场食品安全问题与解决方案分析
![乳制品市场食品安全问题与解决方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c01bd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60.png)
乳制品市场食品安全问题与解决方案分析乳制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近年来乳制品市场上发生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对乳制品市场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乳制品市场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些乳制品存在“假冒伪劣”的问题。
为了追求高利润,一些不法商家使用劣质原料和添加剂来制作乳制品,并在包装上虚假标注产地、生产日期等信息,以图以次充好。
这不仅欺骗了消费者,还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其次,乳制品市场上存在添加剂超标的问题。
为了改善产品的口感、保质期等,一些生产企业往往会在乳制品中添加过量的食品添加剂。
这不仅会降低产品的品质,还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损害。
再次,乳制品市场上存在农药残留的问题。
在养殖乳牛和生产过程中,一些农民和生产企业可能会过度使用农药,导致乳制品中存在农药残留。
长期摄入含有农药的乳制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最后,一些乳制品的包装不合格,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一些不合格的包装材料可能会渗透毒害物质,对乳制品造成污染。
另外,一些乳制品包装上标识的信息不完整、不准确,给消费者选择和判断带来了困扰。
针对乳制品市场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措施:首先,加强监管力度。
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乳制品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生产企业的检查和抽检工作,对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并公开曝光。
同时,建立健全乳制品市场的信用评价体系,对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生产企业予以奖励和宣传,形成压力和示范效应。
其次,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
加强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管,规范生产流程和卫生标准,确保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
鼓励乳制品生产企业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原料、添加剂的抽检工作,严禁使用劣质原料和添加剂。
再次,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和宣传工作。
通过各种渠道向消费者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辨识能力,培养消费者对不合格乳制品的鉴别能力,不买劣质产品。
浅谈乳制品的安全问题与对策
![浅谈乳制品的安全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79b28f6482fb4daa48d4b93.png)
浅谈乳制品的安全问题与对策:乳制品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食品,备受人们的喜爱,自从三鹿时间后,关于乳制品的安全问题就备受全社会的关注,本文针对乳制品的安全问题与发展对策进行分析。
标签::乳制品;安全问题;发展1.乳制品的安全现状关于乳制品的问题,最为常见的就是奶源掺假,奶源掺假主要是使用面粉、米汤,蛋白粉等等添加到乳制品中,奶农,奶站,运输队等等环节都有可能出现掺假现象,这三个环节为了自身的利益,在奶量低的时候,以次充好或者为了提高奶源的品级,意图获得更高的收益。
此外,乳制品企业的监管力度较差,缺少行业自律行为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相关企业没有对质量进行严格要求,三鹿奶粉事件虽然通过了HACCP检测,但是却成为了空头文件,使得监管体系与实际生产脱离,出现安全隐患。
某些企业的产品并有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但是却被随意销售,此外还有一些没有按照行业标准的表示产品,诚信问题严重。
某些非法经营企业添加淀粉,蛋白粉等物质,以低廉的价格和夸张的销售手段欺骗消费者。
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技术监督、商检、卫生和农业。
我国现有相关的食品检测机构五千多家,但是实际上能够通过国家计量认可的单位很少,远远无法满足国家检测监管的要求。
而且政府对于食品安全实行多个部分分段监管的方式,但是每个部分之间的衔接存在缺陷,时常出现某些部分无人负责的现象,最终导致整个流程的质量问题和监管空白,一旦有安全问题出现,很容易被推脱。
08年大头娃娃事件,政府明令禁止在奶粉中使用添加剂等,监管力度也在不断的增大,但是任务繁重,现有的技术手段无法满足工作的要求,发达国家对于食品安全监测使用的是全程监督检测的方式,而我国相对落后,只能采取突击检查的方式,产品质量得安全监测也需要完善。
导致很多有问题的奶粉并没有彻底的被查出并销售,违法行为也没有进行严厉惩罚,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2.我国乳产品的改革方式2.1积极借鉴国外食品安全的启示。
国外的食品安全检测不一定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我国的食品监管体系应该建立一个管理食品安全的核心机构,其次,我国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规应该进行完善,从多个方面立法对食品安全进行全方面的监管,第三,通过科学的风险预估,和管理,采取更加积极地预防措施,最后,加强食品安全方面的国际交流,提高食品监管力度。
奶及奶制品在生产加工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奶及奶制品在生产加工中的食品安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1b111f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7.png)
L u n y u a n1、国内目前的乳制品质量安全概况我国乳制品的生产和销售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并且液体乳生产大幅度增长,整个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004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663.3亿元,利润总额33.8亿元。
乳制品市场竞争激烈。
我国乳品行业尚属于幼稚型行业,其规模、技术、产品质量方面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而入世以后,许多外国的乳品品牌打人中国市场,如达能、帕玛拉特、雀巢等,给国内乳品企业造成很大冲击。
另外,国内各品牌也将进行着面对面的竞争与交锋。
大型企业发展迅速,奶制品企业兼并、整合的速度加快,集中度在提高。
一些乳品加工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和强强联合等整合方式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奶业集团,众多中小乳品企业与实力较强的企业联合或并人大型乳品企业、企业集团。
2.影响乳制品生产的安全因素生产一款乳制品,要经过奶牛饲养、安全挤奶及储存获得优质原料乳,再经过严格验收、标准化处理、正确的工艺流程、良好的设备保障、合格的产品形态、科学物流等一系列过程,最终才能获得合格的产品。
这个复杂过程中的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乳制品的质量。
因此,认真解决影响乳及乳制品安全的各项关键点,逐一加大管理力度,杜绝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积极探索安全优质乳制品全程质量控制管理的组织和技术措施,才能有效的解决无公害乳制品全程质量的控制问题。
2.1 原料乳的质量控制原料乳是控制乳制品质量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首先,在奶牛的饲养条件方面,存在着奶牛质量参差不齐、奶牛饲养分散、饲料搭配不完全、泌乳期管理松散等问题;在对奶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还存在疾病预防不足,饲养管理人员混杂,环境卫生条件差,滥用药物特别是抗生素,导致原料乳抗生素问题屡禁不止。
其次,在挤奶过程中,使用器具不规范,卫生条件差,直接造成的微生物污染,导致原料乳质量下降。
最后,影响原料乳质量的重要原因还有恶意掺假及化学性污染等,而这些情况一旦发生,就很难通过现有技术全面监控。
食品安全乳制品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乳制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d78d669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00.png)
食品安全乳制品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确保乳制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性,保障消费者健康。
2. 适用于所有乳制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环节的企业。
二、原料控制1. 选用的原料奶必须来自健康无疫病的奶牛,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2. 原料奶的采集、储存、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清洁,避免污染。
三、生产过程管理1. 生产车间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2. 生产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清洗,确保设备卫生。
3. 工作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子、口罩和手套,保持个人卫生。
四、质量控制1. 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乳制品进行定期检测。
2. 检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含量、药物残留等。
3. 对不合格产品应立即停止生产,查明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
五、储存与运输1. 乳制品应在低温、干燥、清洁的环境中储存。
2. 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避免乳制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
六、产品追溯与召回1. 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确保每批产品可追溯。
2. 一旦发现产品存在安全问题,应立即启动召回程序,及时通知消费者。
七、员工培训1. 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
2. 培训内容包括乳制品安全法规、卫生操作规程、个人卫生等。
八、监督检查1. 企业应主动接受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2. 对监管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应及时整改并反馈。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企业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冲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补充本制度内容,确保其适用性和有效性。
乳制品安全保证措施
![乳制品安全保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007b0bf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c.png)
乳制品安全保证措施乳制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人们享用奶酪、酸奶和各种乳制品来补充营养和提高健康水平。
然而,近年来乳制品安全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令人担忧。
为了确保乳制品的安全性,各国政府和生产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本文将对乳制品安全保证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是保障乳制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各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监管标准和法规,确保乳制品生产和销售符合安全标准。
例如,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构,进行严格的抽检和检测,确保乳制品中不含有有害物质和微生物。
二、原料筛选与控制乳制品的原料选择与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生产商应当严格挑选乳源,以确保原料的新鲜度和健康状况。
此外,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原材料的追溯能力,追踪每一批原料的来源和品质。
三、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过程控制是保障乳制品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生产商应严格执行卫生标准,确保生产环节的卫生要求和操作规程。
此外,应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以确保产品的正常生产和出厂质量。
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乳品的接受、验收、储存、杀菌、灌装等都要经过严格控制,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
四、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对于乳制品安全至关重要。
从奶牛场到生产厂家再到销售商,每个环节都应严格按照安全要求进行管理。
供应商和销售商应与生产商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供应链管理还包括运输和储存环节,确保产品在整个过程中不受污染和变质。
五、标签、包装与溯源标签、包装和溯源是乳制品安全保证的重要手段。
合格的标签和包装可以提供详细的产品信息,包括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此外,通过溯源系统,可以追踪每一件产品的生产流程和销售渠道,确保产品真实可信。
六、消费者教育与反馈消费者教育和反馈是促进乳制品安全的有效手段。
通过开展乳制品安全教育活动,增加消费者对乳制品安全的认知和知识水平。
同时,建立消费者反馈渠道,及时收集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以促使生产商改进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乳制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文(3篇)
![乳制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dca28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7.png)
乳制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工商总局《____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流通环节乳制品市场主体准入有关工作____》,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乳制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掌握一定的乳制品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并主动执行各项乳制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第三条保证乳制品进货、运输、贮存、销售、退市全过程符合有关乳制品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一)进货1.核实销售乳制品的生产企业、经营单位、检验报告、发票等方面的信息,不得购入无法验证真伪的产品,确保购入产品来源正规、渠道可靠。
2.进货时需向乳制品供应商索要加盖公章的有效证照资质证明与相关乳制品的检验报告。
验明乳制品合格证明和产品标识。
3.不购入无法验证真伪的,无质量合格证明、无标签或者标签残缺不清的,过期、变质或者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的乳制品。
4.设立一个存放上一级批发商或厂家相关资质和台账的资料柜,按照供货商、进货时间、商品类别等不同内容,将供货凭证进行分类整理,定期装订成册。
5.建立乳制品进货台帐、销售台帐,如实记录批发的乳制品的品种、规格、数量、来源或流向等内容。
乳制品进货台账,如实记录乳制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等内容。
进货台帐和销售台帐保存期限不得少于____年。
6.经营婴幼儿配方乳粉,还应当保证严格按照质检部门公布的生产企业和产品名录进货。
且购进的婴幼儿奶粉标签必须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详细说明其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运输运输乳制品车辆必须有防尘、防蝇、防晒、防雨设施。
需冷藏的乳制品要用专用冷藏载具运输,并有专人对运输车辆温度进行测量并做记录。
配备必要的保温设备,已保证在整个运输过程中保持乳制品安全的冷藏、冷冻温度。
(三)贮存乳制品入库要验收、登记。
验收时要检查食品的质量、卫生状况、数量、批号,出入库登记要与乳制品名称、批号相符;储藏乳制品应隔墙离地____公分,按入库的先后次序、生产日期、品种分类、分架存放,并做到先进先出;根据乳制品存储要求,配备相应的冷藏库房,冷藏温度应当符合乳制品标签明示温度以及食品安全要求。
乳制品的食品安全问题
![乳制品的食品安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a75b9e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3.png)
加强与行业协会、检测机构等合 作,共同推动行业标准的有效实
施。
鼓励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和修 订工作,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实
用性。
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推动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每一 个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
加强企业内部质量审核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降低质量风 险。
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提高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
加强监管力度
02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添加
行为。
企业自律与社会监督
03
企业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同时鼓励社会监督,共同维护乳制
品安全。
04 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 策略
微生物污染途径及预防措施
微生物污染途径
主要包括原料乳污染、加工设备污染、生产环境污染、人员操作污染等。
乳制品的食品安全问 题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 乳制品概述 • 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分析 • 原料与添加剂风险评估 • 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策略 • 包装、储存与运输环节保障措施 • 质量监管体系完善建议
01 乳制品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乳制品是使用牛乳或羊乳及其加 工制品为主要原料,经过特定工 艺加工而成的食品。
当前存在主要问题
原料乳质量问题 原料乳是乳制品生产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乳制品的安全性。目前, 国内原料乳生产存在奶牛疾病、兽药残留、饲料污染等问题,导致原料乳 质量不稳定,安全隐患较大。 加工过程控制不严 乳制品加工过程中,如果生产设备、工艺水平、环境卫生等方面控制不严 ,很容易导致微生物污染、化学污染等问题。同时,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 本,可能会使用劣质原料或添加剂,进一步加剧乳制品的安全风险。
食品安全知识如何正确储存和处理乳制品
![食品安全知识如何正确储存和处理乳制品](https://img.taocdn.com/s3/m/b300fb7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0.png)
食品安全知识如何正确储存和处理乳制品食品安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乳制品作为我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储存和处理尤为重要。
正确的储存和处理乳制品能够保证其品质和安全,下面将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储存乳制品的基本原则无论是牛奶、酸奶还是奶酪等乳制品,其储存都需要满足以下基本原则:1. 保持低温:乳制品应存放在低温环境下,一般建议储存在0℃-4℃的冰箱中,以防止乳制品变质和细菌繁殖。
2. 避免阳光直射:乳制品容易受到阳光照射而加速变质,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3. 防潮防异味:乳制品容易吸收外来异味和潮气,应储存在干燥、无异味的地方。
可以选择密封好的容器或者专用保鲜袋进行储存。
4. 分开存放:不同种类的乳制品应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特别是存放奶酪时,应将其单独包装或者放在专用的奶酪盒中。
二、常见乳制品的储存方法1. 牛奶储存:开封后的牛奶应尽快冷藏,避免放置在室温环境下。
未开封的牛奶也应存放在冷藏环境中,并注意查看保质期。
同时,牛奶应放在密封容器中,避免与其他食物接触。
2. 酸奶储存:酸奶同样需要冷藏储存,但由于其含有益生菌和活性成分,储存在冷冻室中可以延长保质期。
同时,开封后的酸奶应及时食用完或者密封保存,以免细菌繁殖导致变质。
3. 奶酪储存:奶酪的储存可以根据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硬质奶酪如切达奶酪、起司等可以在冷藏室保存2-4周;软质奶酪如蓝纹奶酪、卡门贝尔奶酪等应在冷藏室保存1-2周;腌制奶酪如蓝莓蛋糕奶酪等应在冷藏室保存1周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奶酪储存时应尽量保持其原有的包装或包裹它们的纸张,以防止湿气侵入。
4. 奶粉储存:奶粉储存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如原包装一般不易变质,但打开后的奶粉应尽快食用完或者使用密封容器储存。
另外,婴儿奶粉还需要遵循一些额外的储存要求,如避光、防潮、避免高温等。
三、乳制品的正确处理方法1. 消毒杀菌:在处理乳制品前,需要保证清洁卫生。
食品安全知识如何正确处理和储存乳制品
![食品安全知识如何正确处理和储存乳制品](https://img.taocdn.com/s3/m/921fff2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f.png)
食品安全知识如何正确处理和储存乳制品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对于乳制品这样常见且容易受到污染的食品来说,正确处理和储存乳制品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乳制品的基本知识,并提供一些正确的处理和储存乳制品的方法。
一、乳制品的基本知识1. 牛奶:牛奶是一种常见的乳制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等。
选择新鲜牛奶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首要步骤。
2. 奶粉:奶粉是将牛奶经过加工而制成的,通常用于婴幼儿食品。
选购奶粉时应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包装是否完好。
3. 酸奶:酸奶是将乳酸菌发酵而成的乳制品,有益于肠道健康。
酸奶在储存和处理时需要特别注意。
二、正确处理乳制品的方法1. 手部卫生:在接触乳制品之前,务必保持双手清洁,并使用洗手液洗手。
这样可避免外界微生物污染乳制品。
2. 牛奶的冷藏:新鲜牛奶应尽快放入冰箱冷藏,保持在4℃左右。
如果牛奶存放过久并出现异味或变质的迹象,应立即丢弃。
3. 奶粉的冲泡:按照奶粉包装上的说明正确冲泡奶粉。
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将湿的勺子放入奶粉袋中,以免引起变质。
4. 酸奶的保存:酸奶通常需要在低温下储存,可放入冰箱冷藏室。
在食用前,建议先仔细查看酸奶的保质期,如有过期或异味应及时丢弃。
三、正确储存乳制品的方法1. 使用专用容器:购买乳制品后,可以将其转移到专用的密封容器中,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口感。
2. 分开存放:根据乳制品的种类和性质,将不同种类的乳制品分开存放。
例如,奶粉应放在密封罐中,酸奶应放在冷藏室,以避免交叉污染和异味传递。
3. 控制储存温度:乳制品的储存温度是影响其品质的重要因素。
新鲜牛奶应存放在4℃左右的冷藏室,奶粉和酸奶也需要低温储存。
4. 避免阳光直射:阳光直射会导致乳制品变质,因此应将其存放在避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四、乳制品的合理消费1. 食用适量:乳制品中的脂肪含量较高,过量食用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适量食用乳制品有助于摄入足够的营养,同时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糖分。
如何正确处理和储存乳制品以确保食品安全
![如何正确处理和储存乳制品以确保食品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0cd9b24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61.png)
如何正确处理和储存乳制品以确保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乳制品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安全问题更是备受关注。
正确处理和储存乳制品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如何正确处理和储存乳制品,以确保其食品安全。
一、购买乳制品时的注意事项购买乳制品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乳制品,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产品。
其次,仔细查看产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许可证号等信息,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此外,还要留意产品的外观,避免购买已经过期或者包装破损的产品。
二、正确处理乳制品正确处理乳制品是确保其食品安全的重要步骤。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乳制品的存放温度。
乳制品一般应存放在2-8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中,避免高温环境导致乳制品变质。
其次,乳制品在食用前应进行适当的加热处理。
加热可以有效杀灭潜在的病原菌,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避免乳制品与其他食材混合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三、储存乳制品的技巧储存乳制品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乳制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和发霉。
其次,乳制品应远离异味食物,以免相互影响。
此外,我们还要避免将乳制品放置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乳制品产生不利影响。
最后,乳制品的包装应完好无损,避免包装破损导致细菌感染。
四、乳制品的保质期和食用时间乳制品的保质期是指产品在正常保存条件下,保持其原有品质和食品安全性的时间。
我们在购买乳制品时应注意保质期,并在保质期内食用。
同时,乳制品在开封后应尽快食用,避免长时间放置导致食品变质。
如果乳制品出现异味、变色或者质地异常等情况,应立即停止食用,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五、定期检查乳制品的质量为了确保乳制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我们应定期检查乳制品的质量。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乳制品的外观、气味和质地等特征来判断其是否正常。
其次,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专业机构进行乳制品的质量检测,以获取更准确的结果。
食品安全正确处理和保存乳制品的要点
![食品安全正确处理和保存乳制品的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f050e5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1f.png)
食品安全正确处理和保存乳制品的要点乳制品是人们饮食中常见的食品之一,但是在购买、处理和保存乳制品时,我们需要注意食品安全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正确处理和保存乳制品的要点,以确保我们食用的乳制品安全健康。
1. 购买乳制品时的注意事项在购买乳制品时,我们应该选择正规、有良好信誉的商店或超市购买,尽量避免购买过期或损坏的产品。
此外,我们应该仔细检查产品的包装,确保密封完好,没有破损或漏气现象。
2. 乳制品的处理和消毒在处理乳制品之前,我们应该首先保持双手清洁,并使用洗碗液和清洁刷清洗餐具、容器和工作台面。
接触乳制品之前,最好先用热开水或高温消毒液将餐具和容器清洗干净,以杀灭潜在的细菌和病毒。
3. 乳制品的储存方法乳制品应该储存在低温条件下,一般应保持在0°C至4°C的温度范围内。
我们可以将乳制品放入冰箱的冷藏室中,以确保其保鲜。
对于开封后的乳制品,应尽量快速食用,以避免细菌感染和腐败。
同时,我们也要密封存放乳制品,以防止异味和细菌的侵入。
4. 注意乳制品的交叉污染问题乳制品与其他食品之间存在着交叉污染的风险。
因此,在处理乳制品时,我们应该使用专门的切菜板和刀具,并将其与其他生食材分开使用。
另外,餐具和容器也应该专门用于储存和食用乳制品,以防止交叉污染发生。
5. 处理剩余乳制品的注意事项当乳制品剩余量较多时,我们应该合理处理。
一方面,可以将乳制品制作成其他食品,如奶酪、酸奶等,以延长其保鲜期并减少浪费。
另一方面,如果乳制品已经变质或超过了保质期,我们应该及时丢弃,避免食用造成食物中毒和消化不良等问题。
6. 清洁和消毒乳制品相关器具乳制品的处理过程中使用的器具,如搅拌器、容器、漏斗等,应该及时清洗和消毒。
我们可以使用热开水、热消毒液或高温清洗剂进行清洗,以确保器具的卫生和安全。
总结起来,正确处理和保存乳制品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购买来自可靠商家的乳制品,正确处理乳制品,储存在低温环境中,并注意乳制品与其他食品的隔离与防止交叉污染,我们能够确保乳制品的安全和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与科学预防乳制品安全问题姓名:谭丹学号:20111755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与科学预防——乳制品安全问题文献一:宁波曝光问题奶光明新希望两上市公司上黑榜昨日,证券时报记者从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督局证实,该局日前向宁波市有关部门发送了一份《关于2012年宁波市乳制品评价性抽检结果的通报》,鲜奶的抽检结果合格率仅为68.66%,不合格鲜奶产品涉及光明乳业(600597)、新希望(000876)等4家公司,三江购物(601116)等商超门店为此次抽检地点之一。
通报显示,2012年,宁波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对市场上销售的鲜奶、酸奶、纯奶、婴幼儿配方奶粉4个品种乳制品进行了608批次抽检。
在4个品种中,酸奶、纯奶、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合格率为100%,不合格样品均为鲜奶。
鲜奶共抽检201批次,其中63批次不合格,合格率为68.66%。
“从去年下半年起,宁波市食品安全办对宁波市场上销售的乳制品进行了抽检,并根据抽检的结果撰写了一份评价性抽检报告,这是为了客观评价宁波市在售乳制品的质量安全状况。
”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有关人士对记者称。
鲜奶合格率很低,食品安全问题很严重,存在大肠菌群严重超标、-内酰胺酶阳性等问题。
据了解,鲜奶检测项目包括大肠菌群、-内酰胺酶阳性、三聚氰胺等8种,宁波市此次抽检的201批次鲜奶中,63批次不合格,其中大肠菌群超标41批次、-内酰胺酶阳性40批次。
在63个不合格批次中,涉及15个涌优奶、21个宁波奶、21个光明奶和3个双峰奶,合格率分别为64.26%、67.19%、70.42%和41.86%。
不合格产品包括宁波牛奶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涌优100%高优质鲜牛奶、高品鲜牛奶、有机鲜牛奶、鲜牛奶巴氏奶;杭州牛奶公司乳品厂生产的光明优倍高品质鲜牛奶、光明鲜牛奶;上海乳品四厂有限公司生产的光明鲜牛奶;杭州新希望双峰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希望鲜牛奶等。
查询显示,上海乳品四厂有限公司和杭州新希望双峰乳业有限公司分别隶属于光明乳业和新希望,持股比例分别为82%和95.2%。
宁波三江购物俱乐部翠柏店为此次抽检的地点之一,该店系三江购物旗下门店。
文献二:“光明”前途不光明十天的时间里,光明乳业频频惹祸,把自己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也给职能部门扇了一记响亮耳光,很多市民都会问光明是怎么了,执法者又在做什么,监管的力度为何越来越弱?“光明”的前途还能否光明?9月8日,上海光明牛奶订户发现牛奶有变质现象。
9月18日,光明乳业被指旗下一款“宝宝奶酪”含有“禁放物”。
短短的十天里,光明就频频惹祸,把自己的公众形象毁的一文不值了,不但把自己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同时也给职能部门扇了一记响亮耳光,很多市民都会问光明是怎么了,执法者又在做什么,监管的力度为何越来越弱?光明遭遇"鲜奶酸败"门8日,为数不少的上海市民向光明乳业投诉,反映上海乳品四厂生产的小口瓶鲜奶(220毫升/瓶,批号:20120907)的口感出现酸败的情况。
8日下午,光明乳业在其官网上发布公告,原因解释为:该批次产品从工厂下线后集中存放于大冷库,为满足今早的送奶上门服务,在配送前进行移库的过程中,因车辆温度没达到标准导致其中部分产品发生酸败。
光明“宝宝杯”被指含禁添物近日有消费者购买了光明小小光明宝宝奶酪(宝宝杯)后发现,包装上写着"含优质蛋白质、丰富钙质和维生素,针对1至3岁的宝宝",包装盒底部配料表中则写着含有"复合营养素(乳矿物盐)"等物质,而乳矿物盐是卫生部规定不适用于婴幼儿食品的一种物质。
"安全"能否成为"违规"借口?如此令人眼花缭乱的产品及标识,是否真的合乎国标?是否安全?是否违规?根据GB25192再制干酪国家标准,其中并未对产品的钙或乳钙含量作出明确规定。
标准中说,干酪产品是以干酪为主要原料,加入乳化盐,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料,经加热、搅拌、乳化等工艺制成的产品。
同时指出,其他原料也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及有关规定。
有业内人士认为,即使该产品符合干酪国家标准,但包装上说食用群体包括婴幼儿,也应符合婴幼儿食品的相关国标。
相关企业不能以符合一个国家标准就作为借口开脱,"只言其一不言其二"的说法会让消费者产生推脱责任的感受。
科普作家、美国普度大学博士"云无心"说,不能把产品"是否安全"与"是否违反规定"搅在一起"捣糨糊".就算产品安全,如果企业产品不符合相关国家规定也是违规,对于违规的企业则应追究其相关责任。
乳制品何时能让消费者放心?专家说,虽然此次事件不直接涉及产品的安全性问题,但也挫伤了消费者购买国产乳制品的信心。
而回顾过去,篡改生产日期"装嫩"、被查出黄曲霉毒素超标……一系列的乳制品安全事件,使2012年对于中国乳业而言,注定也是一个将会被记住的年份。
有关专家认为,由于婴幼儿是特殊群体,对其食品的监管应更严格。
因此相关部门应及时向公众解释婴幼儿食品、乳矿物盐、乳钙等称谓、物质的明确定义和界限,以免公众误解;同时给予婴幼儿食品更严格的监管和审查,规范制售商家的宣传用语等行为。
同时,乳制品的监管不能靠"消费者自查"或是"媒体曝光".一方面,要靠监管部门切实从源头管起,形成无缝衔接;另一方面,只有提升企业的责任意识,才能让消费者真正对国产乳制品放心。
上海市奶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明是认为,国产乳业信心体系的重建,需要企业完善和增强责任意识,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的生产主体责任,建立诚信经营的体制;同时,监管部门对产品要做到全链条、无间断的监管,尤其是对奶源质量控制需要严格缜密把关。
宋亮认为,必须改变我国乳业"生产环节的矮子、加工环节的巨头"的现状,解决奶源安全问题。
应加快养殖环节向现代化产业推进,建立企业与奶农利益联结的良性模式,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合作机制。
10天两陷质量门,光明何时能照亮自己?就这样的质量,郭总裁凭什么不让国家质检机关去抽查,他又哪来的底气对着严格的质检大放厥词。
可现实的问题是,在这样严格的质检下,在这样信心满满的总裁带领下,光明乳业是怎样一次又一次的陷入“质量门”?难道非得像三鹿乳业在出现了“三聚氰胺”事件后,才引起重视?光明,是世间最美好的事物,它照亮人间,驱散黑暗,是无数诗人为之歌颂的事物。
现在“光明”却成了人人喊打、弃如敝履的产品,这不能不说是种悲哀。
每一次安全事故的发生,都说明有安全隐患藏在阴暗之处没被发现,“光明”应该先学会照亮自己,照亮企业的安全隐患,而不是只会对正规的质检排斥甚至抵触。
文献三:“限购令扇了中国奶业一耳光”摘要:昨日,由广东科学中心和南方都市报联合主办的小谷围科学讲坛,邀请奶业专家、广东省奶业协会顾问、原中国奶协常务理事王丁棉说说“关于奶粉的那些事儿”。
王丁棉历数奶业“七宗罪”直言中国奶业现正处低谷,但不是产业的低谷,而是消费者信任的低谷。
限购令“是给中国奶业扇了一个耳光”。
从3月开始实施的香港奶粉限购令,将洋奶粉和国产奶粉之争再次推向高潮。
昨日,由广东科学中心和南方都市报联合主办的小谷围科学讲坛,邀请奶业专家、广东省奶业协会顾问、原中国奶协常务理事王丁棉说说“关于奶粉的那些事儿”。
王丁棉历数奶业“七宗罪”直言中国奶业现正处低谷,但不是产业的低谷,而是消费者信任的低谷。
限购令“是给中国奶业扇了一个耳光”。
谈信任危机:“七宗罪”导致信任流失为什么人们热衷于去香港抢购奶粉?中国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对此曾有一个答案,认为原因有3点,一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高档奶粉有需求,二是境内外的高档奶粉存在着一定的价差,三是对国产奶粉的信心还没恢复、还有一些不放心。
“陈副部长答案中的前两条,有人认为是官话、套话。
最后那一点才是一语中的讲到了实处”,王丁棉认为,人们对国产奶粉的不信任是根本原因,“现在是中国奶业低谷,不是产业走到低谷,而是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走到了低谷”。
为什么不信任?他数出七条原因:一是人们认为国家的牛奶标准低;二是监管松;三是养殖散乱;四是加工只讲发展速度不重质量;第五是常出事、丑闻多;第六是欠诚信;第七是惩处轻。
不信任心态是点滴积累而成。
王丁棉历数三聚氰胺事件后,品牌乳企发生的大小问题:学生奶中毒事件、M 1事件、汞超标事件、奶源投毒事件、水解蛋白质事件、B一内酰胺酶事件、有毒液外泄事件、低温奶冷链失控事件、牧场人畜共患病感染事件、生鲜奶双氧水保鲜防腐剂事件。
谈香港限购:实际无“奶荒”限购没必要对于香港本月起施行的奶粉限购令,“我认为这是给中国奶业扇了一个耳光,中国奶业人应该对此感到羞耻”,王丁棉说。
他对香港做法并不认同。
他认为,内地人对香港奶粉的抢购,只集中在四五个品牌上,实际上没有造成奶荒,“还是市场的事,应该由市场解决”。
王丁棉关注了各界反应。
对于中国奶业的两个协会(奶协、乳协)对此至今保持缄默,他认为很不应该,“说不说、回应不回应,这是态度问题,解释得如何那是水平问题”。
限购对国内奶粉产业有何影响?他认为,总体上影响不会很大。
国内港货专卖店的货源可能受影响大,会提价,但其市场份额不高;而原港版奶粉用户,会分流到网购、代购或内地的同品牌,还有一小部分会转移到国产品牌来。
“国产品牌,有十来二十个还是可信的,总体上质量控制还是可以放心的”。
香港限购对国内产品是利好刺激吗?他说,不见得,三聚氰胺事件后,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信心的恢复,也许要三五年,也许要更长。
谈母乳化低:“第一口奶”别交给奶粉商王丁棉谈到,中国婴幼儿对奶粉的依赖,在世界上已经数一数二,而这种现象,是奶粉经销商甚至医生的配合造成的。
“五六年前,一个小孩一个月两三罐奶粉,现在是四五罐,个别的要吃六罐”,王丁棉说,一些家庭将奶粉作为婴儿主粮,侧面反映母乳化程度低,除了奶粉,婴儿该补充的水果、米粉之类食物用得少。
他认为,这是奶粉经销商,甚至医生的配合造成的。
对婴儿来说,第一口奶的口感很重要,认准了可能就不适应其他品牌的,奶粉经销商抓住这一点,将奶粉免费送到医院,成为孩子的“第一口奶”,“我们的广告里、医院里,孩子吃到的第一口奶不是母乳,而是奶粉。
这样肯定有利益关系在里面”。
王丁棉说,国内的婴儿配方奶粉,曾出现过用麦芽糊精代替乳糖的现象,使奶粉变得更香更甜,更吸引孩子。
谈洋奶粉:新西兰奶粉被“神化”洋奶粉品质更受部分消费者信任,一部分原因在奶源更好。
王丁棉介绍,新西兰和欧盟多采用放养,牧场离工厂远,空气水质好,奶源质量好;而美国和中国多采取圈养,给一点草料,大部分还是靠精料,比如豆粕(豆油豆渣提成的),啤酒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