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虚假广告的危害及法律对策
简论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危害及其治理方案
简论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危害及其治理方案论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危害性及治理方案摘要: 近年来, “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这一现象在社会上屡见不鲜,其出现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毒化了社会风气,而且直接导致传播生态环境的恶化,构成了和谐社会建设的一大“顽疾”。
本文旨在对这一有害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针对该问题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提出相应治理对策,并呼吁社会相关部门对此问题造成的社会危害性进行把握控制,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以此来净化传播环境,促进广告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社会危害;治理方案Star Speak Of The Danger Of False AdvertisingAnd Governance ProgrammesName: Wang Jie ;Instructor: Guan Ni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Stars speak false advertising" of this phenomenon is not uncommon in society,there is not only a violation of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nsumers, poisons the social atmosphere, anddirectly leads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pread, it is a major "cancer "to building aharmonious society. This paper aims to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is harmful phenomenon, finding out its harmto society, proposing some countermeasures, calling on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seize and control the socialharm on this issue, improve the corresponding to coordinate of management system , in order to spread clean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advertising industry.Key words: Star speak;False advertising;Harm to society;Governance programmes,(前言现代社会中,广告作为一种大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维持与促进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明星,作为有一定“公信力”的公众人物,与广告相结合,必然会增强传播力度,达到更优质的传播效果。
2024年广告诚信失真与防范分析论文
2024年广告诚信失真与防范分析论文一、广告诚信失真的现状在现代社会,广告已经成为商品和服务推广的重要手段。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广告诚信失真现象屡见不鲜。
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广告行业的健康发展。
广告诚信失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一方面,一些广告通过夸大其词、制造虚假信息来吸引消费者。
例如,在美容产品广告中,常见到过度美化效果,使得消费者对产品效果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
另一方面,广告商在宣传时忽略或隐瞒产品的缺陷和副作用,导致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
广告诚信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一些企业采取不正当手段来获取市场份额。
其次,广告监管制度的不完善也为广告诚信失真提供了可乘之机。
此外,广告制作和传播过程中的道德失范也是导致广告诚信失真的重要原因。
二、广告诚信失真的影响广告诚信失真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对广告行业和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
对于消费者而言,广告诚信失真会导致他们产生误导和误解,从而做出错误的消费决策。
这不仅浪费了消费者的金钱和时间,还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例如,一些虚假药品广告可能延误患者的治疗时机,给他们带来严重的后果。
对于广告行业而言,广告诚信失真破坏了行业的公平竞争秩序。
一方面,诚信的企业因为竞争对手的虚假宣传而受到损害;另一方面,虚假广告的长期存在会削弱广告行业的公信力,导致消费者对广告产生不信任感。
对于社会而言,广告诚信失真加剧了社会信任危机。
广告作为商业活动的一部分,其诚信状况直接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商业道德水平。
当广告诚信失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时,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都会受到挑战。
三、广告诚信失真的防范对策针对广告诚信失真现象,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
首先,加强广告法律法规的建设和执行力度。
政府应完善广告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广告诚信的原则和标准,并加大对违法广告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广告市场的日常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各项法规落到实处。
解决某行业虚假宣传问题的对策
解决某行业虚假宣传问题的对策一、引言虚假宣传是当今社会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在商业领域中。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某些企业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不择手段地进行虚假宣传,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社会公信力的破坏。
因此,解决某行业虚假宣传问题迫在眉睫,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诚信和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严格的法律法规为了解决虚假宣传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建立起严格的法律法规。
政府应该加强对虚假宣传行为的监管,制定更加明确和具体的法律条文,并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
同时,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完善相应机制,如设立举报平台、鼓励公民参与检举等措施以加强对虚假宣传行为的监测和惩戒。
三、加强行业自律除了政府的监管,行业自律也是解决虚假宣传问题的重要手段。
相关行业组织应该建立完善的自律机制,对会员企业进行准入审查和监督管理,严禁虚假宣传行为,并对违规企业进行惩罚。
同时,行业协会应加强与媒体合作,通过集中曝光虚假宣传案例,提高社会舆论对虚假宣传的关注度,加大对违规企业的打击力度。
四、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培养解决某行业虚假宣传问题还需要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培养。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开展广告法知识普及活动、举办消费者权益保护讲座等方式,向公众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防范虚假宣传的方法。
此外,媒体也承担着重要责任,应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报道中加强事实核实和真实性把关,同时倡导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并抵制虚假广告。
五、建立有效投诉渠道和快速处理机制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需要建立有效的投诉渠道和快速处理机制。
政府部门应该与消费者组织、行业协会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设立投诉平台,并确保投诉渠道畅通和信息透明。
同时,对于虚假宣传的投诉案件要加大处理力度,并及时公布处理结果,以提高行业对虚假宣传行为的打击力度。
六、加强科技手段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来解决某行业虚假宣传问题。
可以通过网络爬虫监测企业的宣传活动,并采用数据分析方法进行虚假内容筛查,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实宣传。
论虚假广告的危害及法律对策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成人教育专科毕业作业题目:论虚假广告的危害及法律对策学号:姓名:叶波分校:株洲电大教学点:株洲电大指导教师:黄笑鹤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制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作业写作过程记录表(此页由学生填写)论虚假广告罪的危害及法律对策广告是现代商业社会中的普遍现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建立,面对暴利的诱惑,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人”不惜代价大量制造虚假广告,虚假广告得以肆无忌惮的粉墨登场。
近年来从医疗、药品、食品、保健品、地产信息、致富信息到中介服务等大量的虚假广告开始充斥市场,虚假广告已经遍及生活的各个角落。
虚假广告对我国的经济、文化、道德、政治等各个方面危害极大,已成为我国的一大公害,治理虚假广告已成为当务之急。
笔者认为,对虚假广告我国应采取最严厉的措施――刑法,这样才能对虚假广告产生强烈的震撼作用,才能使广告业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发展,同时也使社会公众免受虚假广告之害。
【关键词】虚假广告危害法律对策一、我国虚假广告罪的概述虚假广告罪①(刑法第222条),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
虚假广告罪的构成要件:(1)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既可以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单位犯本罪的实行两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本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正当的交易活动和竞争活动。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规定,商品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遵循自愿、平等、诚实信用原则的正当活动是受法律保护的。
《广告法》第5条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应当遵循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广告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1994年l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这些法律法规对我国广告市场的管理秩序起到了规范作用。
虚假广告泛滥的原因、危害及其治理对策
虚假广告泛滥的原因、危害及其治理对策长白学刊2011年第6期CHANGBAIJ0URNALNo.62011总第162期SumN0162虚假广告泛滥的原因,危害及其治理对策吴易霏(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北京100024)一,虚假广告泛滥的原因通过x,l-产品或服务作不切实际的宣传推广,可以获得巨大经济收益,这是虚假广告产生的主凶,具体情况如下.1.转型时期道德失范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传统的社会道德受到冲击,新的社会道德尚未完全形成.一些人难免受到"金钱至上","金钱万能"等错误思潮的影响,铤而走险.2.广告法律责任体系尚不完善《广告法》规定违法广告行为的法律责任是"责令广告sTE停止发布,并以等额广告费用在相应范围内公开更正消除影响,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对负有责任的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一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情节严重"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和尺度,并不适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根本起不到警示作用.2006年,有关部门对一则电台虚假广告的处理结果是"责令该台立即停止播发该广告,没收广告费2000元,并处4000 元罚款".虚假,~告巨大财富效应的诱惑力极大, 如果违法的成本过低,法律便会丧失x,l-虚假广告的惩治和遏制作用.3.广告立法明显滞后J一告立法滞后的表现,如《广告法》只规定了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及社会团体或组织对虚假广告要承担责任,而目前对虚假广告中普遍使用的代言人应承担的责任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同时,我国尚无监管互联网及其他新媒介广告的法律依据和标准,这使虚假J''告有了可趁之秽L.4.治理虚假广告手段单一长期以来,我国对虚假广告的治理基本上依赖工商行政部门的处罚.目前,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都设立了专门的广告监督一】52一管理机构,但其履职行为并无良好的制度制约,敛使一些虚假广告难以得到及~,-j-查处.5.虚假广告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广告审查大多为事后审查,而事后审查具有很大的滞后性和被动性,往往是在违法广告播出, 已造成危害,受害消费者举报后才进行审查,属于二,虚假广告泛滥的危害1.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及人身伤害虚假广告通过对观众的误导,使假产品对消费者的危害无限放大.如2003年海南锦绣大地公司通过发布虚假广告,骗取各省市仙人掌种植户签订高达1亿多元的种植合同,从而酿成震惊全国的"仙人掌坑农事件".2.挑战了传统的商业道德公平合理,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是经济社会存在的基础,虚假广告的欺诈性极大地冲击l『商业道德,虚假广告的泛滥使人们丧失了从事经济活动的安全感,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性,加速f-社会公德的沦丧.3.极大冲击了广告产业及广告文化一则好的广告可以从视觉,听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或使人在心灵上产生震撼;而虚假广告则使广告文化成为低俗的伪文化.虚假广告产业的"高收益,低风险",诱使越来越多的人把精力放在制作虚假广告上,从而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整个广告行业失信于消费者,受众,使人们对广告产生本能的厌恶和抵制.4.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虚假广告的制作和发布,必然侵占合法广告的成长空间和社会资源;虚假广告的传播,必然促使大量虚假产品或服务流向市场;而虚假产品,服务不仅在消费与生产领域使合格产品或服务受到排挤,同时也会因产品质量低劣,无效而造成相关5.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动力,而虚假广告作为一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必然会在使不法经营者获得超额利润的同时,挤压合法经营者的生仔空间,从而破坏市场竞争的公平性.6.影响了社会再生产的健康运行社会再生产需要准确的供求信息,而虚假广告通过误导客户和消费者获得暴利,1二扰了市场上真实供求信息的传播,导致市场上正常的供求机制受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从而会波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客观上同时会影响国家财政收入.三,虚假广告的治理对策鉴于虚假广告变化多端,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这一特点,在健全法律体Ig-,完善监管制度的同时,应更多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治理虚假广告,以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1.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严格,统一,协调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依法管理广告的基础.减少虚假广告的当务之急是完善相关立法,减少法律漏洞.如常见的名人虚假广告在美国,欧洲,韩国,日本都极少发生,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对名人代言广告有严格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规定.欧美国家规定:无论是明星,名人还是专家权威人士,都必须是产品或服务的真实使用者或直接受益人,否则就是虚假广告,并且举证责任在代言人和广告商方;广告中有关产品效果的部分必须有事实依据,否则就会被重罚.正因为对代言广告活动有严格限制,这些国家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在选择代言人时非常谨慎,名人对广告代言或形象代言一事也十分慎重.2.完善相关监管制度第一,完善广告发布前的审查制度.《广告法》只规定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兽药等商品进行发布前审查.我们认为,适当扩大广告发布前审查范围,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虚假广告的发布数量.如可将社会上反映较为集中的化妆品广告, 电视直销广告等也纳入发布前广告监管机关审查的范围.第二,落实虚假广告责任追究制度.在实践中,广告主跨行政区域发布广告,违法受处罚的可能性小,违法获利的机会很大.当前,一方面应加大对虚假广告的惩罚力度,使广告违法收益为零或负数;另一方面应将广告更正制度细化,明确更正广告刊登的时间至少为一年,并且更正广告必须揭露原广告中不实部分.第三,建立虚假广告举报制度,调动社会力量对广告活动进行动态监管.明确虚假广告的受理机关和举报方式,建立面向公众的查处结果快速反馈公告制度,为依法举报者建立相应的保密制度,并给予举报者必要的物质奖励.第四,明确执法人员责任追究制度,对广告执法过程中的不作为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造成重大危害,涉嫌犯罪者,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3.积极发挥消费者及消费者团体的监督作用,增强消费者权益自我保护意识一方面对消费者加强商品知识,广告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鼓励消费者行使权力,从技术层面降低消费者维权的成本,提高消费者维权的收益,从而加大虚假广告经营者的违法成本,使其无处可藏,无利可图.4.建立广告业自律组织和业内自律审查制度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广告行业自律方面的经验.在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广告自律组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全美广告公司协会,韩国广告团体联合会,澳大利亚广告标准局,加拿大广告标准委员会,英国高标准局,日本广告联盟及JABO组织等都属于协会性质的行业自律组织.这些国家有明确的法规认定行业自律组织为专业裁定机构,有明确的法律条款支持行业自律组织按照相关的法律程序解决行业问题.因此,这些行业组织能够在规范市场秩序方面高效,快捷地处理行业问题,发挥其他政府机构不可替代的权威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信任.此外,业内自律审查制度对虚假广告有很好的源头清理作用. 以韩国制药业为例,韩国通过《药剂师法》,《标示广告公正化相关法》等相关法律,严格控制药品广告,并对违法药品广告有严厉的行政制裁措施.在此情况下,韩国制药方于1989年2月份率先引进"业内自律审查制度",即在将广告申请提交给"医药品广告事前审议委员会"前,先由行业内部组织的"广告自律审议委员会"审查评定.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制药厂和广告商对药品广告法规的认识,特别是制药厂的广告业务员直接参与行业广告自律审议委员会,对法律的正确适用和立法目标的实现,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1989 年是实行"业内自律审查制度"的第一年,药品广告申请驳回率高达72.9%,而近年来一直维持在15%左右,药品广告的相关法律规定在业界已广为人知.5.加强对新兴媒体的广告监管近年来,网络广告,手机广告蓬勃发展,虚假广告夹杂其中,对消费者造成了侵扰.垃圾邮件, 垃圾短信已经影响到消费者的生活,新兴广告形式的出现,迫切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监管措施. 韩国情报通信部2002年8月针对手机广告短信泛滥一事出台并实行了一项严厉措施:广告商在发布手机短广告时,必须注明"广告"字样和发送者的单位,电话及手机号码.如果手机用户不愿意接收该信息,所产生的电话费将通过080免费电话讼告,并由广估发送者承担.对滥发垃圾短信者,可处以最iN8500美元的罚款.为保护客户的隐私权,商家在每晚9时至第二天上午8时之间不得发送短信广告.韩国自实行这项法规以来, 还没有出现受处罚者.责任编辑:韩松一153—。
虚假广告案例分析与法律合规建议
虚假广告案例分析与法律合规建议在当今商业社会中,广告作为推动产品推广和销售的重要手段,经常被用于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然而,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销量和利润,不惜使用虚假广告来误导消费者,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因此,本文将通过分析虚假广告案例,探讨其对商家和消费者的影响,并提出法律合规建议。
案例一:某洗发水虚假广告事件某洗发水品牌在广告中宣称其产品能够尽快解决脱发问题,让消费者拥有浓密的头发,但实际上该产品并没有这样的功效。
这种虚假宣传不仅误导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也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案例分析:此虚假广告案例涉及虚假宣传和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虚假宣传是指商家在广告宣传中夸大产品的功效或效果,通过误导消费者来达到销售目的。
此类虚假广告不仅违反了商家的诚信义务,而且对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造成了潜在风险。
法律合规建议:1.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大对虚假广告的监管和打击力度,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严厉惩罚违法广告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利益。
2.建立投诉渠道:建立完善的广告投诉渠道,加强对消费者举报的受理和处理机制,及时查处虚假广告案件,并对商家予以相应的惩罚和罚款。
3.加强行业自律:经营者应加强自身管理,加强产品质量监控,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切实履行诚信义务,以保证广告真实准确。
4.加强消费者教育:政府和相关媒体应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辨别虚假广告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例二:某减肥产品虚假广告事件某减肥产品在广告中声称,只需一瓶产品即可快速瘦身,消费者购买后发现效果不佳,甚至出现了身体不适的状况。
这种虚假广告误导了消费者,对其身体健康构成了潜在危害。
案例分析:这种虚假广告案例属于欺骗消费者,虚假宣传产品功效的行为。
欺骗消费者是指商家采取欺诈行为,虚假宣传产品的作用或效果,从而欺骗消费者购买产品。
法律合规建议:1.加强广告审核:加强广告宣传内容的审核,对涉及健康产品的广告特别要求严格,对广告主责任进行细致调查,减少虚假广告的传播。
广告行业中的虚假宣传问题及整改举措
广告行业中的虚假宣传问题及整改举措一、问题陈述广告作为企业推广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手段,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然而,在广告行业中存在着虚假宣传问题。
虚假宣传指的是在广告中故意夸大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实际情况与所宣传内容不符。
这种虚假宣传不仅误导了消费者,破坏了市场秩序,还损害了企业形象和消费者权益。
二、产生原因1. 激烈竞争: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和吸引消费者注意力,企业可能会采用夸张和夸大的手法进行宣传,以突出自身产品或服务的独特之处。
2. 利益驱动: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倾向于使用虚假宣传手法吸引消费者,并获得更多销售额。
3. 缺乏监管机制:当前广告监管机构对于虚假宣传的惩罚力度相对较弱,并且监管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
这使得部分企业可以免于受到应有的处罚。
三、影响及风险1. 消费者权益受损: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导致消费者购买了不符合期望的产品或服务,造成经济损失。
2. 市场秩序混乱:虚假宣传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透明度,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3. 企业形象受损:若企业被曝光存在虚假宣传行为,其信誉和品牌形象将受到严重损害。
四、整改举措为解决广告行业中的虚假宣传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整改举措:1. 强化立法与监管:加强对于虚假广告的处罚力度,建立更为完善和有效的广告监管机制。
立法者应制定相关规定并配套相应执法手段,提高违法成本,增强威慑力。
2. 增加自律意识:广告从业人员应遵循职业伦理规范,在广告设计与发布过程中坚守真实客观原则,并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广告从业人员应自觉参与行业协会的自律机制,加强对违规企业和个人的约束。
3. 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鼓励消费者增强对广告的辨别力和警惕性,提高消费者对虚假宣传的认知水平,并倡导消费者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4. 加强舆论监督与曝光:媒体应加大力度曝光虚假宣传行为,引导公众关注并深入了解该类问题的影响以及超市场部门处理结果。
五、案例分析某网络游戏公司在广告中夸大游戏画面效果,声称其游戏具有高超的技术实力和极致逼真的画质,吸引了大量玩家前来下载和购买。
涉嫌虚假广告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商业宣传手段,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然而,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采取虚假广告的方式进行宣传,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本文将探讨涉嫌虚假广告的法律后果,以警示企业合规经营。
一、虚假广告的定义及法律依据虚假广告,是指广告内容与事实不相符合,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产生错误认识的广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虚假广告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 商品或者服务不存在;2. 商品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等级、生产日期、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与事实不符;3. 使用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等;4. 引用消费者评价,但未经消费者同意;5. 运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但未经审查或者审查未通过;6. 其他违反广告法规定,足以使消费者对商品或者服务产生误解的行为。
二、涉嫌虚假广告的法律后果1. 消费者权益受损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使其购买到与广告宣传不符的商品或服务,造成消费者经济损失。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承担赔偿责任,并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
2. 违法企业面临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对发布虚假广告的企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具体罚款金额根据违法广告的情节、广告费用等因素确定。
3. 违法企业面临刑事责任如果虚假广告行为构成犯罪,如虚假广告罪,企业及相关责任人将面临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的规定,虚假广告罪的处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4. 企业信誉受损虚假广告行为损害了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导致消费者对企业失去信任。
这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可能引发消费者维权活动,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广告中的法律责任与风险防范
广告中的法律责任与风险防范随着商业竞争的加剧,广告在市场推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不当的广告行为可能涉及法律责任和潜在风险。
本文将探讨广告中的法律责任,并提供一些风险防范的方法。
1. 广告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和风险虚假宣传是广告中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违规行为之一。
虚假宣传包括夸大产品功能、虚构用户评价、误导性价格宣传等。
这类行为可能会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从而引发法律纠纷,并对企业的声誉造成损害。
为了减少虚假宣传带来的法律责任和风险,企业应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准确、客观。
在广告策划过程中,企业应依据产品特性和市场需求,切实提供可靠的信息和数据。
同时,企业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慎评估,避免夸大误导。
2. 合规问题的法律责任和风险广告行为必须符合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违反规定可能会导致严重法律责任和财务风险。
合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广告中禁止使用的字词、违背公序良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
为了降低合规问题带来的法律责任和风险,企业应深入了解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广告内容创建之前,企业应慎重评估广告语言是否合规,避免使用违禁字词。
此外,企业应确保广告内容不侵犯他人权益,如使用他人的商标或著作权。
3. 竞争关系中的法律责任和风险广告常常涉及与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关系。
不当的竞争行为可能引发商誉损害和法律纠纷。
例如,恶意比较、诋毁竞争对手、虚假贬低等行为可能对企业的声誉和销售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避免竞争关系中的法律责任和风险,企业应遵守公平竞争原则。
在广告战略中,企业应尊重竞争对手的合法权益,避免恶意比较和诋毁攻击。
此外,企业应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及时采取法律手段防范不正当竞争行为。
4. 数据隐私与安全的法律责任和风险在数字化时代,广告行业逐渐与大数据、个人信息紧密联系。
然而,未经用户同意或未妥善保护个人信息可能触犯法律法规,并可能引发数据泄露和隐私问题。
为了应对数据隐私与安全的法律责任和风险,企业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个人信息保护法。
如何应对虚假宣传
如何应对虚假宣传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政治或其他领域中,以散布虚假信息、夸大事实或误导公众的手段来推销产品、服务或影响舆论的行为。
虚假宣传不仅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本文将探讨虚假宣传的危害,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一、虚假宣传的危害虚假宣传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了多方面的危害。
首先,虚假宣传误导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当消费者被虚假宣传所欺骗,购买了质量不合格或功能不正常的产品,他们将遭受经济损失。
其次,虚假宣传扭曲了市场秩序。
通过故意散布虚假信息来获得投资或盈利,这违背了诚实守信的商业原则,也破坏了企业间的公平竞争。
此外,虚假宣传还会破坏社会信任,削弱人们对政治、媒体和其他组织的信心,给社会稳定造成潜在威胁。
二、加强法律监管针对虚假宣传的严重性,政府应该加强法律监管,制定更为严格的法规来打击虚假宣传行为。
一方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虚假宣传行为的法律责任。
另一方面,加大对虚假宣传的执法力度,加强对虚假广告、虚假宣传活动的监测和审核。
同时,建立投诉举报机制,鼓励公众积极揭露虚假宣传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虚假宣传的合力。
三、提升公众媒体素养公众媒体素养的提升是应对虚假宣传的重要措施之一。
公众应该增强辨别虚假信息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信息鉴别能力,不轻易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媒体机构应加强自律,强化事实核查,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避免散布虚假新闻。
此外,对于已经发生的虚假宣传事件,公众媒体应积极跟踪报道,及时揭露真相,还原事实,避免虚假宣传留下长期的负面影响。
四、加强自律与诚信建设除了法律监管和公众媒体素养提升外,加强自律与诚信建设也是有效应对虚假宣传的重要方向。
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和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的真实可靠。
行业协会应加强行业自律,制定行业准则和标准,约束企业的宣传行为。
同时,强化诚信建设,树立信誉意识,追求长期发展,避免短期获利的诱惑,维护整个行业的声誉与形象。
网络虚假广告的危害与应对方法
网络虚假广告的危害与应对方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广告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虚假广告的存在给消费者和广告行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网络虚假广告的危害,并提出应对方法。
一、网络虚假广告的危害网络虚假广告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欺骗消费者。
网络虚假广告往往夸大产品的功能和效果,有时甚至完全捏造产品特点。
消费者在受到虚假广告的误导后,购买的产品往往无法达到所标榜的效果,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权益。
2. 损害广告行业的形象。
虚假广告给整个广告行业抹上了阴影,触犯了消费者的底线和法律法规的规定。
这不仅导致消费者对广告的不信任,还会影响到其他合法广告的传播效果,进而影响广告行业的正常发展。
3. 打击企业的公信力。
虚假广告带来的损害不仅限于消费者,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种负面影响。
虚假广告会使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和品牌产生质疑,破坏企业的公信力和形象,进而影响企业的销售和市场竞争力。
二、应对网络虚假广告的方法针对网络虚假广告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应对方法:1. 加强监管和处罚。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网络虚假广告的监管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
对违法广告行为要及时查处,严厉打击虚假广告制造者,对其给予严厉的罚款和惩罚,以维护消费者和广告行业的利益。
2. 公众教育和宣传。
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辨别广告真伪的能力。
通过宣传广告行业的工作原理、广告的基本知识等,引导消费者形成理性的购买观念和消费准则。
3. 加强广告主和媒体的自律。
广告主应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提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媒体要加强对广告的审查,拒绝发布虚假广告,为消费者提供真实可信的信息。
4. 加强技术手段和防范措施。
利用技术手段对网络广告进行检测和筛查,过滤虚假广告,减少其传播渠道。
同时,加强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提高对虚假广告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5. 加强国际合作。
广告产业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告产业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广告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其中虚假宣传是广告产业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以某知名品牌虚假宣传案为例,分析广告产业中的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
二、案情简介某知名品牌(以下简称“品牌A”)在推广其产品时,发布了多则广告,宣称其产品具有“神奇疗效”,能够“迅速改善多种疾病”。
然而,经过消费者和媒体的调查发现,品牌A的产品并不具备这些功效,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消费者因此遭受了经济损失,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三、法律分析1. 虚假宣传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
本案中,品牌A的广告明显存在虚假宣传的行为,违反了该条款。
2. 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广告主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本案中,品牌A的行为构成了虚假宣传,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消费者权益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条的规定,消费者因虚假广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
本案中,消费者因品牌A的虚假宣传遭受了经济损失,有权要求品牌A进行赔偿。
四、案例分析1. 虚假宣传的认定本案中,品牌A的广告存在以下虚假宣传的认定:(1)夸大产品功效:品牌A的广告中宣称其产品具有“神奇疗效”,但实际上产品并不具备这些功效。
(2)误导消费者:品牌A的广告中未明确说明产品功效的依据,误导消费者认为产品具有神奇疗效。
(3)存在安全隐患:品牌A的产品存在安全隐患,但广告中未提及,导致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产品。
2. 法律责任承担本案中,品牌A应当承担以下法律责任:(1)停止发布虚假广告:品牌A应立即停止发布虚假广告,避免误导消费者。
(2)罚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依法对品牌A进行罚款,以警示其他企业。
如何应对虚假广告行为
如何应对虚假广告行为虚假广告行为是在商务活动中常见的一种不诚信行为,它误导消费者、破坏市场秩序,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维护市场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积极应对虚假广告行为。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应对虚假广告行为。
一、加强法律法规的监管和执行在应对虚假广告行为的过程中,加强对广告法律法规的监管和执行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虚假广告的查处力度,加强对广告主体的资质审核,对存在虚假广告行为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提高违法成本,形成威慑。
此外,消费者也应当主动了解相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及时向权益保护部门举报虚假广告行为,为自己维权争取更多的可能。
二、加强广告信息真实度的检查和监督广告信息的真实度是评判广告是否虚假的重要标准。
为了应对虚假广告行为,广告发布方应当加强广告信息的真实性审查,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准确、可信。
同时,媒体、广告代理公司等第三方机构也应加强对广告信息的审核和监督,遏制虚假广告行为的蔓延。
三、加强消费者的广告识别能力培养消费者应当提高自身的广告识别能力,学会辨别虚假广告。
尽管有法律法规的规范和相关部门的监管,但是广告市场是一个繁杂复杂的环境,仍然有部分虚假广告难以完全杜绝。
因此,消费者要善于分辨广告真假,学会判断广告信息的可信度,选择具有信誉和质量保证的产品和服务。
四、构建行业自律机制,加强行业监管除了政府和消费者的监管外,行业内部的监管也是应对虚假广告行为的关键。
行业组织应加强自律,建立行业准则和标准,规范广告内容和宣传方式,严格审核和监督会员的广告行为,及时处理投诉和举报,对存在虚假广告行为的会员进行惩罚,维护行业的声誉和形象。
五、加强广告教育和宣传针对广大消费者,应加强广告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对虚假广告行为的认知和警惕性。
可以通过举办广告宣传活动、开展广告知识普及等方式,向公众普及广告法律法规、虚假广告的危害和应对方法,引导消费者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
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
浅论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昝敏[摘要]:虚假广告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诚实经营者的利益,更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文阐述了虚假广告的概念和特征,探讨了我国在虚假广告规制方面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立法方面、广告的发布审查方面、监管体制不完善、以及处罚力度小等方面;然后对着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之策,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对策:加大广告事前审查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大社会监督力度,补充行政监管不足、加大违法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等,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对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有更好的了解,也对减少虚假广告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虚假广告特征法律规制在广告业蓬勃发展过程中,作为广告“变种”的虚假广告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反而越来越泛滥,发布虚假广告的手段越来越隐蔽,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业越来越集中,影响范围更广泛,从而对消费者的危害更大,影响了广告业的健康发展。
而在现阶段,由于我国广告法制和监管不健全、不完善,导致不能有效的治理虚假广告,如任其的发展下去,不但会消费者利益受到更严重的损害,还会影响广告业的健康发展,败坏社会风气,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甚至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虚假广告的界定广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在我国,习惯上将广告分为政府广告、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
广义的广告包括前三者,狭义的广告只指商业广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对广告所下的定义是:“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的商业广告”①。
本文广告的概念是指狭义的广告即商业广告。
何谓商业广告,它是指推销商品、提供服务、以盈利为目的广告。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最常见且可能给消费者和社会大众造成影响的,主要是商业广告。
何谓虚假广告,1993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认定处理虚假广告问题的批复中对虚假广告的定义为:凡利用广告捏造事实,以并不存在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欺诈宣传,或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内容与事实不符的,均应认定为虚假广告。
广告行业中存在的误导宣传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广告行业中存在的误导宣传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一、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广告行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在广告宣传中出现的误导问题。
误导宣传不仅会对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还会损害企业的声誉。
因此,如何解决广告行业中存在的误导宣传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误导宣传的现状和问题1.误导宣传的定义与影响误导宣传是指广告发布者在宣传中故意或无意地提供虚假、夸大或不完整的信息,导致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产生错误的认知。
这种误导宣传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也违背了广告行业的伦理准则。
2.误导宣传的方式和手段(1)夸大宣传:故意夸大产品或服务的功效,让消费者误认为是万能的奇迹产品。
(2)虚假宣传:故意提供虚假的信息,如虚假的效果展示、虚构的用户评价等。
(3)遗漏关键信息:故意遗漏产品或服务的缺陷或不良影响,让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形成错误的认知。
3.误导宣传带来的问题和危害误导宣传不仅违背了广告行业的道德准则,还会对消费者和企业产生以下问题和危害:(1)消费者的经济损失:误导宣传可能导致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和效果产生错误的认知,从而产生经济损失。
(2)企业声誉的负面影响:一旦企业被曝光误导宣传的行为,将损害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声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企业的倒闭。
(3)行业信誉的下降:广告行业如果长期存在误导宣传问题,将导致整个行业的信誉下降,消费者对广告的信任度也将下降。
三、解决误导宣传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广告行业中存在的误导宣传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对策和建议:1.制定严格的法律和法规政府应制定严格的法律和法规,对广告行业的宣传行为进行监管和约束。
从立法层面上明确规定误导宣传的定义、认定标准以及处罚措施,以增加对误导宣传行为的打击力度。
2.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广告行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大对误导宣传行为的查处力度。
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公众积极举报误导宣传,形成全面监督的机制。
3.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广告行业组织和协会应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制定严格的道德准则和行业规范,对误导宣传行为进行严厉谴责,并开展相关教育和培训。
虚假宣传法律规制困境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虚假宣传现象也愈发严重。
虚假宣传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企业的声誉。
为了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虚假宣传进行规制。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虚假宣传的法律规制仍存在诸多困境。
二、案例概述本案涉及某知名保健品企业,该公司在其产品广告中宣称其产品具有“包治百病”的功效,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购买。
然而,经过调查发现,该产品并没有达到广告中所宣称的功效,消费者因此遭受了经济损失。
消费者向有关部门投诉后,监管部门对该企业进行了查处,但企业仍存在虚假宣传行为。
三、虚假宣传法律规制困境分析1. 法律法规滞后我国关于虚假宣传的法律法规虽然不断完善,但与市场发展速度相比,仍存在滞后性。
一方面,部分法律法规未能涵盖新兴领域的虚假宣传行为;另一方面,现有法律法规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模糊地带,导致执法部门难以准确判断和查处。
2. 虚假宣传认定标准不明确虚假宣传的认定标准不明确,导致执法部门在查处过程中难以把握尺度。
一方面,虚假宣传与合法宣传的界限模糊,使得部分企业利用法律漏洞进行虚假宣传;另一方面,虚假宣传的认定标准缺乏量化指标,使得执法部门在查处过程中难以做到客观、公正。
3. 执法力度不足尽管我国对虚假宣传的法律规制日益严格,但执法力度仍显不足。
一方面,执法部门在查处虚假宣传过程中,面临企业利益集团的压力,导致查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部分执法部门存在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等问题,影响了虚假宣传的查处效果。
4. 消费者维权难度大消费者在遭遇虚假宣传后,维权难度较大。
一方面,消费者对法律法规了解不足,难以收集证据;另一方面,维权成本较高,部分消费者因经济原因放弃维权。
在本案中,某知名保健品企业利用虚假宣传手段误导消费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然而,在执法过程中,监管部门面临以下困境:1. 虚假宣传认定标准不明确。
由于该企业广告中宣称其产品具有“包治百病”的功效,执法部门在判断其是否构成虚假宣传时,难以确定“包治百病”是否属于虚假宣传范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成人教育专科毕业作业题目:论虚假广告的危害及法律对策学号:姓名:叶波分校:株洲电大教学点:株洲电大指导教师:黄笑鹤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制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作业写作过程记录表(此页由学生填写)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作业评审表论虚假广告罪的危害及法律对策广告是现代商业社会中的普遍现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建立,面对暴利的诱惑,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人”不惜代价大量制造虚假广告,虚假广告得以肆无忌惮的粉墨登场。
近年来从医疗、药品、食品、保健品、地产信息、致富信息到中介服务等大量的虚假广告开始充斥市场,虚假广告已经遍及生活的各个角落。
虚假广告对我国的经济、文化、道德、政治等各个方面危害极大,已成为我国的一大公害,治理虚假广告已成为当务之急。
笔者认为,对虚假广告我国应采取最严厉的措施――刑法,这样才能对虚假广告产生强烈的震撼作用,才能使广告业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发展,同时也使社会公众免受虚假广告之害。
【关键词】虚假广告危害法律对策一、我国虚假广告罪的概述虚假广告罪①(刑法第222条),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
虚假广告罪的构成要件:(1)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既可以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单位犯本罪的实行两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本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正当的交易活动和竞争活动。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规定,商品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遵循自愿、平等、诚实信用原则的正当活动是受法律保护的。
《广告法》第5条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应当遵循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广告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1994年l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这些法律法规对我国广告市场的管理秩序起到了规范作用。
而虚假广告的行为正是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商品交易的正当活动的社会关系。
为了保障公平竞争,保护商品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必须运用刑罚制裁虚假广告的行为。
(3)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而不能是过失。
从广告主方面看,明知自己的虚假广告行为违反了广告管理法规规定的广告内容的真实性,从而积极实施了这种行为,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此情况下当事人的心理态度一般是放任,而不是希望,所以属间接故意犯罪。
从广告发布者看,构成虚假广告罪,也是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
依《广告法》第7条之规定,广告发布者不得发布内容不实或者证明文件不全的广告,其应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查验有关证明文件,核实广告内容,广告发布者在不查验有关证明文件等情况下发布虚假广告,为间接故意,广告发布者亦有在直接故意的心态的支配下发布虚假广告的。
(4)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实施了情节严重的虚假广告行为。
构成本罪在客观方面的前提条件必须是违反国家规定(即广告管理法规)的行为。
广告管理法规主要指性能、质量、用途、价格、有效期限、产地、生产者、售后服务、附带赠品的允诺等以及对服务的内容形式、质量、价格、允诺等作不符合事实真相的宣传,以假充真,以无冒有。
具体如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技术达不到广告所宣传的质量、技术标准,以假充真,以劣冒优;不具有广告所宣传的功能,如讲有保健功能,实际没有,讲能治病却不能治病等;购买品或支付服务报酬与所宣传的价格、报酬不符,说价廉物美,实质价格高昂;故意夸大产品或服务的影响,如产品本只在省内销却说已享誉全球,产品本卖不出去严重滞销,却说供不应求,深得消费者喜爱等;伪造宣传商品通过电影、电视、广播、报纸、刊物等向社会广为散布,让不特定公众知悉其内容;也可以采取树立广告牌、横桂广告横幅,树立广告立体图案,书写广告语,散布广告传单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只要能使不特定的多人知道其所宣传的内容,不论其形式如何,都可以本罪的发布广告行为论处。
本罪属情节犯,其不仅要求具有违反国家规定,利用虚假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的行为,而且还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本罪。
听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实施虚假广告行为的;为多人实施虚假广告行为的;虚假广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致使多人受骗上当、代理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
所谓广告发布者,是指为广告主或者广告主委托的广告经营者发布广告的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
二、虚假广告罪与其他罪的竟合1、虚假广告罪与诈骗罪的竞合: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假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
虚假广告可以成为诈骗罪实施的手段之一,虚假广告与诈骗是手段行为与结果行为,构成牵连犯,按从一重罪处罚的原则,应以诈骗罪处理。
对于广告经营者、发布者来说,如与广告主恶意串通,则是诈骗罪的共犯,如间接故意,则仍以虚假广告罪处罚。
2、虚假广告罪与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竞合:如果作虚假广告的人在广告中为抬高自己的商品或服务而采取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坏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方法时,是虚假广告罪与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想象竞合犯,应择一重罪处罚,但虚假广告罪与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法定刑都是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应当认定为虚假广告罪,因为虚假广告罪的社会危害性更大,侵犯的是我国的广告管理法律制度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双重客体3、虚假广告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竞合:当生产者为了销售伪劣产品而进行虚假广告时,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与虚假广告罪的竞合,是牵连犯,亦应择一重罪处罚,这时,因为我国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有不同的法定刑幅度,不同的销售所得受到的处罚不一样,故应在具体案例中具体分析,应当按照哪种罪定罪处罚。
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作虚假广告的人的行为还有可能触犯其他罪名,或几种罪名,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当首先区分是想象竞犯、牵连犯还是吸收犯,再确定按哪一种罪定罪处罚。
三、虚假广告的危害虚假广告的产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他打击了广告的公信力,严重阻碍了广告行业的发展,并最终成为经济发展进步中的绊脚石,在现实生活中也以不同的方式侵犯了消费者和其它经营者的合法利益,破坏公序良俗,引起道德沦丧,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1、是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的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而虚假广告通过虚构编造、吹嘘夸大等手段,剥夺了消费者的这些合法权利,从而导致消费者在经济上、心理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2、是阻碍了广告业的良性发展。
虚假广告带来的暴利蒙蔽了某些广告从业者的视线,使他们花费大量精力研究如何炮制更具欺骗性的虚假广告,而忽视了发展正常的广告业务,引发公众对广告的不信任感上升。
这对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广告业是个不小的打击,必将严重阻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3、是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虚假广告作为一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不可避免地会对市场运行秩序造成冲击。
虚假广告往往和假冒伪劣产品结合在一起,凭借传播迅速、受众面广的优势误导公众的消费,造成“劣胜优汰”的反常现象,破坏了正常的竞争机制,导致市场秩序严重混乱。
4、影响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造成了资源浪费。
首先,虚假广告的制作、发布本身就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虚假广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对社会而言是负面的,违背了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道德,不但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反而最终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来弥补虚假广告所带来的损失。
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四、治理虚假广告的法律对策虚假广告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必须综合治理。
治理虚假广告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可以从思想道德、文化教育、社会监督、法律制约等多个方面进行。
鉴于虚假广告屡禁不止主要是由于法律上存在诸多漏洞,笔者仅从依法治理虚假广告方面来探讨如何规制虚假广告的问题。
③1、完善有关广告的立法工作加强广告法制建设是有效防治虚假广告行为的最重要的途径。
完善的广告立法是防止广告欺诈行为的前提,它使其图实施广告欺诈行为的违法犯罪分子无机可乘、无漏洞可钻,严厉的制裁措施使其望而却步,同时也使广告执法机关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我国广告立法不完善是虚假广告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我国广告立法的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广告立法:(1)增设虚假广告的法定概念许多学者认为广告的“真实性”原则不仅包括广告内容真实,还应包括表达方式真实。
在国外立法中,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广告法规、自律规则对虚假广告的法律概念,表现形式都有明确的规定。
如美国对虚假广告概念的厘定非常精确:“只要广告的表达由于未能透露有关信息而给理智的消费者造成错误印象,这种错误印象关系到所宣传的产品或服务的实质性特点,均是虚假广告”;又如《西班牙广告法》规定:“那种以任何方式,包括其表达方式,诱使或能诱使广告对象犯错误,因而可能影响其经济状况,损害或可能损害某一竞争者的广告是虚假广告”。
这条规定明确指出“表达方式”诱使“广告对象犯错误”导致消费者和竞争者的损失是虚假广告。
鉴于此,借鉴两国的经验,笔者认为我国对虚假广告的立法认定应为:那些以任何方式,包括其表达方式,对商品或服务做虚假宣传,诱使或能诱使理智的消费者作出错误决策的广告为虚假广告。
(2)扩大虚假广告的外延《广告法》权威性较高,但仅调整商业广告,事实上,现代广告中有许多非商业广告诸如医疗广告、招聘广告、征婚广告、公益广告等,所以现行《广告法》已不能完全反映当今广告业的内涵,不能满足广告管理的需要。
所以广告法的调整范围应当涵盖一切与广告活动有关的主体行为,也就是说既包括商业广告、又包括公益广告、征婚广告等,除了传统的媒体广告,还应包括新生的网络广告。
另外在管理对象方面,除了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外,还应根据国际惯例包括商品推荐者,这样虚假广告中的明星就不会再逍遥法外了。
(3)扩大广告事先审查的范围,直至建立预审制度实践证明《广告法》第三十四条有个局限,即出于对人和动物生命的保护,播前审查仅仅局限于药品、农药、兽药、和医疗器械。
规定与人和动物的生命相关的商品广告必须实行播前审查,反映了立法者对生命的珍视,这是一种进步。
但是,法律不仅仅要保护生命安全,还有保护财产安全的义务。
因为很多违法广告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因此,应该将商业广告的事先审查范围由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和兽药等推广至全部商品和服务。
2、加强有关虚假广告的执法工作(1)完善广告监管手段,确保执法到位目前《广告法》赋予工商部门的权力有限,工商部门没有强制手段,既不能扣押物品又不能冻结账户,经常是案子办完了,处罚却不能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