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地理学复习试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自然灾害系统:从此角度解释中国四类自然灾害的特点。

答:由孕灾环境(E)、致灾因子(H)、承灾体(S)和灾情(D)四个要素共同组成的具有复杂特性的地球表层异变系统。特点:(1)广泛性和区域性(2)频繁性和不确定性(3)周期性和不重复性(5)危害的严重性(6)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2、自然灾害链,中国主要的灾害链。

答:自然灾害链就是一系列自然灾害相继发生的现象。中国主要的灾害链:寒潮大风灾害链、地震灾害链、台风暴雨灾害链、干旱灾害链。

3、海啸形成条件、类型及特点。

答:诱发因素: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海底塌陷和滑坡。

地震海啸形成的基本条件:

①海底地震震源要浅,震级要高

(小于20~50千米、里氏6.5级以上)

②要有海底大面积垂直运动

③发生海底地震的海区要有一定的水深(1000米以上) 未完!!!

分为四种类型。其中有海底地震引发的地震海啸,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诱发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带来的滑坡海啸……

海啸特点:海啸波波长非常长、能量大、传播速度快。

4、风暴潮形成条件及特点。

答:形成风暴潮一般有三个条件:

一是有利的地形,即海岸线或海湾地形呈喇叭口状,海滩平缓,使海浪直抵湾顶,不易向四周扩散。二是持续的刮向岸的大风,由于强风或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对海面作用,导致海水急剧升降。三是逢农历初一、十五的天文大潮,它是形成风暴潮的主体。当天文大潮与持续的向岸大风遭遇时,就形成了破坏性的风暴潮。

特点: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5、台风源地、生成条件、影响。

答:源地:热带或副热带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洋面上: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其形成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暖水层深度要不小于60米,其温度不低于26.5℃;二、要有适合的流场(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升气流,低层扰动才能不断加强);

三、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四、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台风基本发生在大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

6、龙卷风生成条件、影响。

答:强烈的暖湿上升气流、水平风,这样形成内部气压低,外部气压高的涡旋。影响:风力特别大。破坏力极强,龙卷风经过的地方,常会发生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现象,有时把人吸走,危害十分严重。

7、赤潮概念,形成条件。

答: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形成条件:1)、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①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农业退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使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海域富营养化②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亦是诱发赤潮的因素之一

2)、水文气象和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①海水的温度是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因子,20—30℃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②在赤潮发生时,水域多为干旱少雨,天气闷热,水温偏高,风力较弱,或者潮流缓慢等水域环境。

8、寒潮概念,形成及影响我国的寒潮。

答:.概念: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

偏西路径——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

偏北路径——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

东北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

9洪水类型。

10、地震的形成原因及分布。形成原因:1、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称为构造地震。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3、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4、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5、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11、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主要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和受灾体特点。

12、中国旱灾的多发区域及各区域旱灾多发的原因。

答:.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华北原因:1、自然原因: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控制,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特别是春季和初夏降水少,所以极易发生持续性干旱。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人均径流量少;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

13、试述地理学在自然灾害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

答:(1)研究对象的同一性(2)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综合分析——地理的长项(3)自然灾害的区域性和相关性(4)地理学为自然灾害研究提供科学方法。

14、地震震级与烈度。

烈度:衡量地震发生时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程度的指标(单位:度)

震级: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指标(单位:里氏震级)

15、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中国西南地区多发泥石流、滑坡的原因。

滑坡:地形地貌:斜坡的高度、坡度、形态及成因影响

地层岩性:通常发生在亲水软化土层和软性岩层中。土岩结合;软硬岩互层;均一的岩土体中有贯通的节理裂隙面

地质构造:构造带岩体破碎;构造结构面(节理、断层、层理、岩层面、不整合面等);上部透水层,下部为不透水层

水文地质条件:润滑;加重,动静水压力;渗流侵蚀等

触发因素:地震,降雨、融雪、地表水冲刷、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坡脚,爆破,矿山开采等

泥石流:(1)地形陡峻(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

(2)有丰富的松散物质:地质条件

(3)短时间内大量水流

(4)人为因素

西南地区原因:(1)地势起伏大,坡度陡(2)降水较多,暴雨集中(3)地处亚欧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地震频发(4)地壳活动强烈,山体断裂发育,岩石松散

16、中国洪涝灾害多发区域及各区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答:雨涝最严重的地区主要为东南沿海地区、湘赣地区、淮河流域,次多雨涝区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岭、武夷山地区、海河和黄河下游地区、四川盆地、辽河、松花江地区。 自然条件 气候异常,降水集中、量大:中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一般年份雨季集中在七、八两个月,中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这是产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洪水是形成洪水灾害的直接原因。只有当洪水自然变异强度达到一定标准,才可能出现灾害。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形地势。 社会经济条件 只有当洪水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才能成灾。受洪水威胁最大的地区往往是江河中下游地区,而中下游地区因其水源丰富、土地平坦又常常是经济发达地区。雨涝最严重的地区主要为东南沿海地区、湘赣地区、淮河流域,次多雨涝区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岭、武夷山地区、海河和黄河下游地区、四川盆地、辽河、松花江地区。 自然条件 气候异常,降水集中、量大:中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一般年份雨季集中在七、八两个月,中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这是产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洪水是形成洪水灾害的直接原因。只有当洪水自然变异强度达到一定标准,才可能出现灾害。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形地势。 社会经济条件 只有当洪水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才能成灾。受洪水威胁最大的地区往往是江河中下游地区,而中下游地区因其水源丰富、土地平坦又常常是经济发达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