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专家评课意见-优秀word范文 (9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有反思)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有反思)【《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有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以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学习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3、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领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极其重要性。
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难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探究“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的原因【教学方法】引导、分析、讨论、归纳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事例1:美国《科学世界》杂志从众多的发明中,选出了改变二十世纪的十大发明。
事例2: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
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下面,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了解。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2、明确学习目标:3、了解作者:4、检查预习:二、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探讨导入问题同学们找到造成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了吗?思考、交流2、整体分析课文内容(1)“格物致知”一词究竟是什么意思?思考、交流强调:格物(途径)致知(目的) 现代学术:实验事例:尝梨麦哲伦环球航行(2) 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以什么事例来论证的?思考、交流事例:王阳明格竹苦想头疼之例(探讨自己而非探察外物)探讨:《惠崇春江晚景》(3) 科学的格物致知应该是怎样做的?思考、交流实验过程和要求:①积极的而非消极的②有计划有目标通过这种科学的格物方式才能得到竹子的有关知识,从而强调了格物致知(实验)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教案设计(精选6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教案设计(精选6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教案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教案设计(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
2、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4、感受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做具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1、找到并理解作者的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1、学习探究学习方法。
2、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远远超过一个美国初中生,而一个中国大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却往往抵不过一个美国初中生。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让我们从丁肇中的文章中寻求一下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1、作者介绍(学生交流事先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或展示人物图片)2、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彷徨袖手旁观一帆风顺3、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目标一。
并标注有疑问的语句或内容。
(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讨论自学批注的内容,谈谈作者的见解以及自己的看法。
二、深入阅读1、精读课文,分小组讨论解疑。
(分小组讨论解疑时,学生可以利用收集的资料,查询答案)2、汇总、概括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在全班讨论。
突出重要问题: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在进行议论文教学时,围绕议论文文体特点来进行学习,自学点拨时,除了要让学生掌握课文基本内容外,还要点拨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一般常识,如: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以及事例论证的好处等,教师可指导学生用表格梳理填写本文所举事例和阐述的道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材分析.教学建议2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材分析.教学建议2篇Analysis and teaching suggestions on the teac hing material of "the spirit of seeking knowle dge from things"《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材分析.教学建议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材分析.教学建议2、篇章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章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材分析.教学建议文是作者一个报告文学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围绕这个论题展开论述。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
作者解释“四书”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这与现代学术的基础实地探察,即实验,恰恰实一致的。
但传统具有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因而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说明王阳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
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工程的向导。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
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预习展示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重点词语(1) 生字: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 huǎng)(2) 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
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
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课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课堂实录与反思
课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课堂实录与反思读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我们就会茅塞顿开,怎么样猎取知识,如何提高自身的技能,其实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告知了我们:格物致知,第一,寻求真正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究;第二,探究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究。
开宗明义地给我们指出了追求真知、增益不能的正确的方向和途径。
不仅如此,课文的针对性很强。
在一开头就说谈谈中国同学应当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同学,作为祖国将来的栋梁,深知,在他们身上维系着民族的命运,有备无患,可见的一份良苦的上心。
不仅如此,还联系了自身学习求知的实际,这样,不但缩短了同同学间的距离,使同学们备感熟识和亲切,而且,还使广阔同学真实地、更快速地享受到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的好处,更径直地让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反省过去,设计将来,惩前毖后。
因此,课文在内容上具有强大的启发和诱导作用。
这篇课文主要采纳了谈论这一常见的表达方式。
它的缜密的规律思维以及鲜亮而精确的语言,能使读者立刻豁然开朗,其内心即刻分野中峰变,阴阳众壑殊。
谈论所具备的这种能快速梳理思维、高效地提高鉴别力的优势,应当说是为含蓄的表达描写语言所难以企及的。
传统的谈论文教学,把的观点作为道德训诫的机器,灌输的是无血无肉的教条搬的知识,忽视了同学的个体体验,影响了他们思维素养的性格开发,千篇一律,僵化死板,使其慢慢陷人麻木和盲从的境地,如此这般,还何求什么制造性思维技能的培育呢?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同学、老师、文本之间的过程,阅读是同学的性格化行为,不应以老师分析来代替同学的阅读实践。
对于课文的阅读,应当以此原那么为指导,尊敬同学的阅读体验,许可他们对的主见进行质疑,确定他们自己的哪怕是直觉的判断;对于在说理达意上的表达特征,不仅从消极意义上去把握谈论的一般性常识,还要从积极意义上去鼓舞他们去补充和创新,在生动详细的阅读实践中,使同学主动热忱地参加到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其思维和运用技能得到真正的开掘和提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及教学反思2.doc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及教学反思(2)您的位置:>教学设计>关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及教学反思(2)的范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及教学反思(2):|发布:2015-10-2610:43列举事例阐述道理论述角度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事例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对比)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的事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反面事例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正面事例可以看出作者选用的论证方法是:学生明确:讲道理、摆事实。
教师提问:那么大家还知道哪些论证的方法吗?学生明确: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一种,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师总结:所以作者就通过以上事例旗帜鲜明地指出知识的求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不是自我检讨和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这里所说的清谈就是指不切实际的谈论。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说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文章论述的主旨及其论述的方法了吧!那么大家可不可以为全文列一个阅读提纲来说明作者的行文思路呢?教师明确: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
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
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并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优质课专家评价意见
优质课专家评价意见一、从理念层面看(一)主要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1、自主学习的程度。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去订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程度如何,主要是看课堂活动中是以学生为主还是以教师为主,具体要看一节课中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能动度、时间度和创新度。
自由度是看学生的学习目标、方法、进度意见对结果的评价多大程度上由自己决定;能动度就是看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时间度就是看学生有没有自学时间。
自学时间有多少;创新度就是看这节课中学生是否有创新。
一般来说,自学课学生是容易创新的,但不是每节自学课学生都能有创新。
2、合作学习的效度。
合作学习是指共同的学习目标,采用小组或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的学习活动。
他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建立的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通过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效度如何,主要看小组的选题是否科学;分组是否合理;是否互赖互动;是否有预设有生成。
所谓选题科学,就是所选主题符合重要性、探究性、开放性和生活化这四个标准,否则就没有探究价值,或无法探究。
合理的分组一般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人数也不能过多,以4-6人为宜,每人都应有明确的分工。
互赖强调每个小组成员的努力都是小组成功所需要的和不可取代的,并且因为每个小组成员的资源、角色以及责任不同,他们对共同努力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贡献,就是说组员之间是相互依赖,谁也离不开谁,小组的成功是建立在每个人成功的基础上的,有一个人不成功,小组就没有成功;互动强调的是面对面的交流、帮助、支持。
没有预设的课是不负责任的课,没有生成的课是不精彩的课,我们强调在预设中有生成,在生成中有预设。
,3、探究学习的深度。
从本质上说,探究学习是一种发现学习,具有深刻的问题性、广泛地参与性、丰富的实践性与开放性。
专家评课记录
专家评课记录材料专家张老师点评范树峰老师的《中国石拱桥》:1、初中学生首次接触说明文,应把握哪些要点,说明对象、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顺序等,范树峰老师在课堂中都非常好的呈现了说明文的基本常识。
2、范老师课件的设计也非常用心,导课用感性的图片进行铺垫拓展了桥的特点,结尾又用到杨浦大桥等,首尾呼应,说明教师备课用心认真。
3、上课过程中能够关注群体学生的活动情况,从不同层次多个角度来引导关注学生学习。
建议:1、忽视了将单元提示引入备课中,单元提示明确了本单元教学的特征、顺序、语言、方法等,所选课文是范例,以范例为载体来教学时要有所选择和取舍,不能面面俱到。
2、教学设计的重点要素过多,本节课说明文的哪一点最重要呢?应该是把抓住事物的特征作为一个重点,特征是什么,最难捕捉,要反复品味。
教师在备课时要用心解读文本,不要讲太多,精心让学生明白一两个问题,教学思路要简单清晰,主次分清,设计目标要单一准确,教学环节要落实到位。
3、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学到了什么,获得的成长和进步在哪里,要引导学生思维上的进步,让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上一个层次,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进行教学。
专家张老师点评翟国芳老师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议论文应该怎样上,关注什么,教师的引导体现在什么地方,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出现分歧是怎样引导处理问题,这个时候就该是教师出手的时机,引导启迪学生进一步研究文本,给思路给方法。
学生讨论时,要给出讨论的标准,从而提高讨论效率,体现教师智慧。
2、学生研究文本,读课文的方法需要思考,不同的读有不同的目的,朗读侧重于整体感知,默读侧重于关注内容提取信息,要在指导学生读上设计好。
专家张老师点评申爱丽老师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教学设计、备课很好,充分考虑到学生、学情,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应考是亮点。
2、教师仪态亲和,师生关系融洽。
建议:1、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不高,问题在于导学案的问题设计上,要在设计问题上有所突破,要创设学生说的情境,放手让学生尝试,把设计问题让学生去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十四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 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
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四、研读课文 探寻论证方法
先回忆有哪些论方法?
二、初读课文
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思考作 者是怎样展开论述的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二、精读课文
1、请阅读第 3到 5自然段思考《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 是什么?为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2、请阅读 13自然段思考“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我 们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五、拓展迁移 体验反思
六、教师小结
学生思考问题处在什么地方
讨论理清课文思路
精读课文,寻找问题答案
边阅读边思考边做旁批,标注本文的论证方法,在小组交 流
由中国目前教育出现的问题谈起提出疑问 诱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理清课文思路
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是学生掌握论述方法
板
书
设
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提出问题
讨论归纳
1、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但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 家、 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境界——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 致知的真正意义就被埋没了。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 “格” 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 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 “偏向 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缺乏对实践能力 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省级优质课一等奖
明朝大理论家王 阳明“格“竹子 的,头痛失败
对比论证
作用 论述角度 反面
阐述道理
使论证更具体形 象生动,更具说 论证传统教育不是 真正的“格物致知” 服力。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 使论证更具体形 通过实验了解 象生动,更具说 的观察,而是积极的、 竹子性质 服力。 有计划的探测。 使论证更具体形 中国学生功课成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 绩好,面临研究 轻视实验,偏向于抽 象生动,更具说 服力。 工作束手无策 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来。
—— 伽利略
—— 狄德罗
•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一、论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论证结构: 提出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引论(1-2) 首先,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分析问题
1.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作 者的观点是什么?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引 出
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整体感知
梳理结构
通过掌握的议论文知识, 初步阅读本文,整理出 文章脉络思考:
你知道吗
论点 、____ 论据 论证 。 • 1、议论文的三要素____ 、_____ 事实论据 • 2、论据可分为 _____ 、道理论据 _____。 分析问题 提出问题、______ • 3、议论文按结构可分为______ 解决问题 、_________ 。 道理论证 • 4、最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 _____ 、 ______ 比喻论证 、____ 、对比论证 _____ 。
3、作者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哪 几个问题?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材分析议论文能为学生的逻辑思维提供示范作用,课上要以分析课文为手段,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形象到抽象发展思维的能力,把零碎的含混的思维状态转为有序的逻辑性强的论证过程。
提倡学生避免人云亦云,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体会本文结构,让学生充分展示出不同的富有个性色彩的分析过程和结论。
教学目标1.了解丁肇中演讲的背景,领会演讲的科学精神;2. 在对文章结构和观点的分析中,提高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在对文章结构和观点的分析中,提高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查找资料,了解作者丁肇中的科学研究项目。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
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
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
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是中国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二、任务一:辨析文章结构,总结演讲的观点在预习中,有同学这样分析本文的结构第一部分(1—2段):提出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分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和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第三部分(13段)解决问题。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你同意他的梳理吗?有没有不同意见?学生可能会提出:第一段并不是“提出问题”。
此文是一篇讲演稿,第一段只是讲演开始前的概括介绍,介绍这次讲演的内容和范围。
还可能会提出:文章不能分为三部分,而应分为两部分:第一自然段是一部分(如前所述),其余是一部分——论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或者认为说第2-5自然段是论述“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也不准确,太宽泛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格物致知,是儒家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思想路线,也是孔子提出的“四端”中的第一端。
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和认识,达到对事物本质的了解和认识的方法。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还将其列为高中教育必修课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
该篇文章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文学价值,也是一篇很好的素材,适合拓展课上内容。
在本文中,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享《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教案的设计。
一、课程核心思想阐释:1. 了解“格物致知”的概念及儒家思想;2. 解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文学形式及其思想内涵;3. 探讨“应有格物致知”的不同层面。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1.掌握“格物致知”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2.理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文学形式及其蕴含的思想内涵;3.通过课文学习,锻炼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4.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提高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知。
三、教学内容:1、导入环节通过图文展示儒家经典《大学》的核心内容——达到“格物致知”的境界。
通过讲解课程的背景,使学生对于“格物致知”的重要性有一个更为明确的认知。
2、语篇阅读通过全班共同朗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艺术语言和张弛有度的体裁结构,从而体现出作者的审美情趣。
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着重让学生理解其中包含的“格物致知”的思想内涵。
从文字中找到“物”“知”“学”“贵”“明”等关键字,并进行文字解析,从而梳理文章的思想脉络。
3、文学鉴赏让学生观赏几幅人物画,谈一谈这些画中的人物素养有哪些相通之处,明白人物形象塑造也是“应有格物致知”的高级境界。
学习欣赏课文,了解其中心理表达、象征、讽刺等文学手法的运用。
通过分组分配选段并举例说明,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中的生动形象和夸张手法感受文学艺术之美。
初中语文_《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掌握文中生字生词并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在复习议论文文体特征的基础上,抓住论点,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并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实例导入引出新课。
然后出示学习目标、了解作者并检查预习情况。
1、了解作者。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2、读一读,写一写。
cuò肇(zhào) 不知所(措)彷徨(páng)(huáng)华裔(yì)论语(lún)儒家(rú)埋没(mò )3、理解词义。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怎么办才好。
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二、自由朗读,把握文章内容。
自学目标:(1)再次认真朗读课文独立思考: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哪三个问题?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有疑难的地方同位或小组局部交流。
检查反馈:(1)a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b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a什么是格物致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1-2)提出问题b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3-12)分析问题c 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13)解决问题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自由读课文,先自主思考,有疑难的地方然后小组交流,完成下面问题:(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2)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3)本文主要运用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检查反馈:(1)a《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b“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20、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
21、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本文结尾表达了什么希望?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作者的“新的认识和思考”的结果是什么?22、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第一,传统的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二,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应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的学习习惯;克服想当然的毛病,培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
(言之有理即可。
)24、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论证思路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本文的结论是什么?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课题即是论点)同学们,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四大发明和奥数夺冠的时候,你是否知道当代十大科技中没有一项是咱中国人的?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丁肇中学习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
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
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丁肇中教授丁肇中教授故居(山东日照)肇(zhào)事格物致知彷徨(pánghuáng)不知所措一帆风顺袖手旁观掌握字词解释下列词语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袖手旁观:推究事物的道理求知,得到知识。
【最新文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专家评课意见-优秀word范文(9页)
【最新文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专家评课意见-优秀word范文(9页)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专家评课意见篇一:优质课评课意见5月6日、7日我有幸作为评委参加了区初中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
两天,十二节课听下来,收获颇多。
十二堂课,每位上课教师都倾注心血,精心准备。
在文本的挖掘上、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在学生活动的安排上都下足了功夫,上出了精彩,上出了个性。
具体说来,以下几点印象深刻:一是课改意识较为强烈。
参赛教师都能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备课和教学,课堂上不仅注意体现语文的工具性,而且也注重语文的人文性。
教学过程中能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展示自我、展现个性的空间。
组织学生交流时,能充分尊重和肯定学生具有个性化的回答,能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变化无疑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是注重文本解读,适度拓展。
此次优质课的四片选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鹤群翔空》、《奇妙的克隆》都具有较强的人文色彩,有些课文内涵丰富,可开掘的资源很多。
老师们都注意对文本进行充分解读和钻研,大多能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能组织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并能结合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不仅使学生对文本有了初步的理解,还使学生的视野和课堂教学的空间得到了较好开拓。
比如育才中学的刘杰老师,在《奇妙的克隆》教学中,对文本挖掘深入,教学设计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的人文性和灵性。
当学生还沉浸在科学带给人们的奇妙之时,老师巧妙借助“假如你也被克隆,你最不愿意看到的是什么?”,引发学生对“珍爱生命”这一话题的深入思考,让学生明白“热爱科学,更应珍爱生命”的道理。
合理的拓展,延伸了语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观引导和谐融为一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专家评课意见
篇一:优质课评课意见
5月6日、7日我有幸作为评委参加了区初中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
两天,十二节课听下来,收获颇多。
十二堂课,每位上课教师都倾注心血,精心准备。
在
文本的挖掘上、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在学生活动的安排上都下足了功夫,上
出了精彩,上出了个性。
具体说来,以下几点印象深刻:
一是课改意识较为强烈。
参赛教师都能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备课和教学,
课堂上不仅注意体现语文的工具性,而且也注重语文的人文性。
教学过程中能
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展示自我、展
现个性的空间。
组织学生交流时,能充分尊重和肯定学生具有个性化的回答,
能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变化
无疑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是注重文本解读,适度拓展。
此次优质课的四片选文——《得道多助,失道
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鹤群翔空》、《奇妙的克隆》都具有较
强的人文色彩,有些课文内涵丰富,可开掘的资源很多。
老师们都注意对文本
进行充分解读和钻研,大多能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能组织学生多角度
解读文本,并能结合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不仅使学生对文本有了初步的理解,还使学生的视野和课堂教学的空间得到了较好开拓。
比如育才中学的刘杰老师,在《奇妙的克隆》教学中,对文本挖掘深入,教学设计环环相扣,过渡自然,
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的人文性和灵性。
当学生还沉浸在科学带给人们的奇妙之时,老师巧妙借助“假如你也被克隆,你最不愿意看到的是什么?”,引发学
生对“珍爱生命”这一话题的深入思考,让学生明白“热爱科学,更应珍爱生命”的道理。
合理的拓展,延伸了语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将知识传授、能力
培养、价值观引导和谐融为一体。
三是凸显对话意识,整合教学资源。
这次评选都是借班上课,授课教师虽都是
与陌生的学生进行交往,对学生不是特别了解,但他们大都能在课堂上沉着冷
静地与学生进行充分的对话和交流。
在与文本和作者的对话及师生之间的对话中,学生产生了思想碰撞的火花,张扬了个性。
四是重视了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十二堂课,无论是文言文教学还是现代
文教学,老师们都运用不同的形式,引领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在诵读中培养学
生的语感、推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潜移默化的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比如,
龙泉中学的孙琨老师和师专附中的李文彪老师在《鹤群翔空》的教学中,采取
老师当主持人将学生的朗读串起来的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现代教学媒体运用合理,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每节课都精心设计了辅助教学
课件,这些课件的使用为课堂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料,增大了课堂容量,也激
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教学情境,为他们展现了一片视听新天地。
但细细回顾也有几点值得反思:
一是如何处理阅读教学中的文本“阅读”与学生“活动的关系。
这次评选的课
题都属于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在阅读的基础上,采用演讲、辩论、小组比赛
甚至唱歌、演课本剧等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激活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可是,物极必反,评选课上这样一些现象却值得我们思考:一是学生刚读文本不久,教者
便随意要求停下来,插入许多“出彩”环节,这些环节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二是学生所讨论的,不是学生阅读文本后自己发现的问题,而是教者预设好的
问题;三是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没有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在文本中找
答案,而是让学生凭想象回答。
一句话,课堂气氛活跃,热闹非凡,讨论、竞赛、辩论、表演什么都有,就是缺少对课文的静心阅读。
我认为自主阅读是合作、探究以及其它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否则,这些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本
之木、无源之水。
二是处理好鼓励个性与准确评价的问题。
授课中老师们都能做到不吝惜表扬,
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及时提出鼓励与表扬,“好”、“很好”、“非常好”等溢
美之词贯穿课堂始终。
但细细想来,学生的有些回答是存在知识性错误甚至价
值观的错误,老师有必要及时指出。
试想,如果在我们的课堂上,如果只是一
味无原则的表扬,却忽略了知识的准确性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这样的课堂只
能是失败的课堂。
比如有的学生在谈论克隆人的问题时说,我们可以让克隆人
去打仗,战争结束后就将他们再杀掉,这样的观念是多么可怕啊,难道我们不
应该立即加以引导吗?
三是如何处理阅读教学中,读与说和写的关系。
把读、写、听、说训练有机地
结合起来是无可非议的,问题在于有些课根本不考虑阅读教学自身的任务完成
了没有,就去追求所谓的“亮点”、“出彩”。
试想,一堂没有安排预习的课,学
生如果要解读文本,不读几遍能行吗?学生读一遍文本少则需要五六分钟,多
则需要十多分钟,哪里还有多少时间去进行写作训练和口语训练?
四是如何进行有效的拓展。
合理的拓展有利于挖掘课文的内涵,有利于三维目
标的实现。
但前提是“合理”。
那种脱离了文本,为了拓展而拓展的做法,特
别是生硬的把文本往时事热点上拉的做法值得商榷。
比如在《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的教学中,授课老师不约而同的都联系到了不久前的“玉树地震”,不
可谓不牵强。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我想经过每个老师的辛勤探索与实践,我们的语文
课堂一定会绽放异彩!
篇二:优质课评课稿
201X滕州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紧张有序的四天评比过去了,随着最后一张公示表的贴出,我们
这次优最快评选活动也宣告圆满结束。
在这里,我首先代表各位评委和34位参赛教师,感谢北辛中学对活动的大力支持,感谢参与活动组织安排的各位领导
老师、各班班主任老师,你们辛苦了!同时向各位参赛老师说声辛苦了,确实
准备一节课不容易。
但是我相信你们有付出,更多的是收获。
下面我就来谈谈评委组对这次34节课的观课感受。
一、亮点:
1.学生表现精彩:评委一致认为,许多的课堂是学生的优秀表现
给讲课老师加了不少分,学生的出色展现了我们北辛中学的办学质量,展示了
学校教师平时的教学功夫和管理水平。
2.教师“语文”意识的回归。
大多数教师能沉下心来教语文。
(1)教的是语文的内容:目标定位比较切合文体特征,突出文本的教学价值,教与学的方向基本正确。
(小说—散文—文言文)
(2)人文精神的传承寓于对文本的解读之中:(《黄果树瀑布》—《贾芸谋差》—《童区寄传》),传递正能量。
(3)注重在揣摩品味语言上下功夫,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含英咀华,真正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妙处:丁梦老师和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倾情地带动学生一起沉浸在语言文字中,颜雯紧扣目标“体会朴实文字里
传达的深情”,引导品析背影中蕴含的关爱、牵挂、忘我,在学生心中定格经
典瞬间,学生情感投入;课堂表面上没有大开大阖,但它体现了阅读教学中以读、品为本的规律。
(4)语文知识随文而教,开始重视语文基础知识、语法知识等的落实。
并且这种落实不是机械地生搬硬套,死记概念,而是结合语言环境灵活设置,适可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