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清肝汤的功效与作用

合集下载

栀子清肝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栀子清肝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栀子清肝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今天,人们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栀子清肝汤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多种功效,在食疗保健领域的
今天,人们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栀子清肝汤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多种功效,在食疗保健领域的应用相当广泛。

一起来看一下。

川芎白芍石膏当归山栀丹皮各3克黄芩黄连甘草各1.5克
【功能主治】治肝火风热上攻,遂成鬓疽,痛连颈项、胸乳,太阳等处,或寒热晡甚,胸胁满闷,口苦舌干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取320毫升,食后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栀子清肝汤的食用方法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家平时不妨试试,相信对于改善疾病的情况肯定是有帮助的。

生活常识分享。

散肝火的方剂

散肝火的方剂

散肝火的方剂
散肝火的方剂有很多种,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
1. 龙胆泻肝汤:
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大黄等。

功效:清热利湿,泻火解毒,适用于肝火旺盛、口苦口干、胸闷胁痛等症状。

2. 柴胡疏肝汤:
组成:柴胡、半夏、黄芩、黄连等。

功效:疏肝理气,清热解毒,适用于肝郁气滞、情绪不畅、胸闷头痛等症状。

3. 青龙汤:
组成:炙黄连、泽泻、龙骨、牡蛎等。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安神,适用于肝阴不足、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

4. 知柏地黄丸:
组成:知母、柏子仁、熟地、山药等。

功效:清热滋阴,养肝明目,适用于肝阴亏虚、目干视涩、头晕乏力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散肝火的方剂可能会因人而异,最好还是请中医师根据自身情况给出准确的用药方案。

另外,如果有肝火旺盛的症状,还应该注意调节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保持良好的情绪和作息习惯。

清肝汤的功能主治

清肝汤的功能主治

清肝汤的功能主治1. 简介清肝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汤剂,由多种草药配制而成。

它具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清肝明目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中。

清肝汤的组成以及其功能主治将在以下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2. 组成清肝汤的主要成分包括以下草药:•地黄: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能够调节肝肾功能,减轻肝火上升等症状。

•枸杞子: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可以滋补肝肾,增强免疫力。

•白菊花:能够清热解毒,平肝明目,对于肝火上升引发的眼部问题有良好的疗效。

•乌梢蛇: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适用于肝胆疾病引起的胸胁胀满等症状。

•夏枯草:能够清热解毒、降火,对于湿疹、痤疮等肝胆疾病引起的皮肤问题有一定的疗效。

3. 功能主治清肝汤主要通过调节肝脏功能,清除体内湿热,达到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的效果。

以下是清肝汤的常见功能主治:•清肝明目:清肝汤中的地黄和白菊花具有明目功效,能够改善因肝火上升引起的眼部问题,如眼红、干涩等症状。

•清热解毒:清肝汤中的白菊花、乌梢蛇和夏枯草等草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肝热引起的口舌生疮、湿疹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滋阴降火:清肝汤中的地黄和枸杞子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能够缓解因肝火上升引起的口干、咽干、咽喉不适等症状。

•调节肝脏功能:清肝汤中的草药能够调节肝脏功能,减轻肝火上升、肝肾亏损等问题,提高整体身体健康水平。

4. 适应症清肝汤适用于以下症状或疾病:•肝火上升:表现为目赤、头晕、急躁易怒等症状。

•口舌生疮:由肝热引起的口腔溃疡,常伴有口干、舌红等症状。

•湿疹:由湿热引起的皮肤病症,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

•痤疮:由肝火上升引起的皮肤油脂分泌过多,形成痤疮。

5.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以及过敏体质者慎用清肝汤。

•个体差异较大,使用清肝汤时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情况灵活调整剂量和疗程。

•长期使用清肝汤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进行肝功能等相关检测。

6. 总结清肝汤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汤剂,具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清肝明目等功能主治,适用于肝火上升、口舌生疮、湿疹等相关症状和疾病的治疗。

初发甲亢应用栀子清肝汤加减治疗的效果观察

初发甲亢应用栀子清肝汤加减治疗的效果观察

初发甲亢应用栀子清肝汤加减治疗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应用栀子清肝汤加减治疗初发甲亢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108例初发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

对照组给予甲硫咪唑治疗,治疗组采用栀子清肝汤加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不良反应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栀子清肝汤加减治疗初发甲亢,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初发甲亢栀子清肝汤疗效【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8-0088-02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简称,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的常见内分泌疾病[1]。

主要临床特征为甲状腺肿大。

对于初发甲亢患者来说,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治疗。

本研究中,我院采用栀子清肝汤加减治疗初发甲亢,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本院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初发甲亢患者当中选取10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初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断依据。

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

治疗组中,男21例,女33例,年龄17-65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32例,年龄18-67岁。

两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甲硫咪唑治疗:口服甲硫咪唑(北京市燕京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440),5-15mg(1-3片),疗程为6个月。

治疗组采用栀子清肝汤加减治疗:牛蒡子、柴胡、川芎、白芍、石膏、当归、山栀、丹皮各3克,黄芩、黄连、甘草各1.5克。

对兼有烦躁易怒者加龙胆草10g、夏枯草15g,对兼有多食易饥者加白虎汤,对兼有心悸少寐者加柏子仁15g、酸枣仁15g。

栀子清肝汤的做法及功效

栀子清肝汤的做法及功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栀子清肝汤的做法及功效
导语:大家可能吃过各种各样的汤吧,其实每种汤里面都有非常高的营养,因为通过高温蒸煮,食物中所蕴含的营养已经全部融到汤里面了。

所以食用汤非
大家可能吃过各种各样的汤吧,其实每种汤里面都有非常高的营养,因为通过高温蒸煮,食物中所蕴含的营养已经全部融到汤里面了。

所以食用汤非常补身体,那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喝过栀子清肝汤呢?这是一道非常不错的汤,营养价值非常高,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它的做法。

做法:
1. 布渣叶和夏枯草洗净;蜜枣稍冲洗;
2. 雪梨用水打湿,用少许盐搓洗表皮,冲净,每个切4瓣,去芯;
3. 猪展肉洗净,切大块,氽水捞起;
4. 将8碗水倒入瓦煲,放入布渣叶、夏枯草煮沸,再放雪梨、蜜枣和猪展,转文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饮用。

功效:
清肝明目,养肝解毒。

肝虚,症见头晕眼花,视力减退,或有飞蚊症,伴腰酸退软,心烦失眠,或慢性乌头(或附子)中毒,症见下肢发麻,心乱胸闷,烦躁不安,视物模糊,小便不利等。

对于慢性葡萄膜炎、中心性视网膜炎、电光性眼炎、急性球后视神经炎、玻璃状体混浊、高血压病。

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脑动脉硬化等属肝血虚、虚火上炎见有上述症者,可用本汤治之。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栀子清肝汤的制作方法,我们都可以尝试着去做做这道汤,经常食用对身体大有裨益,为了家人的身体健康,我们应该多喝一些这样的汤,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栀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栀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栀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都知道中药方剂栀子汤是由纯天然的中药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时候还是按照正确的食用方法来,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处方】
栀子14枚常山9克车前叶27枚(炙干)秫米14粒
【制法】
上四味,哎咀。

【功能主治】
治疟经数年不愈者。

【用法用量】
以水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服,未发前一服,发时一服,发后一服.以吐利四五行为愈;不止,冷饭止之。

【摘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
【处方】
栀子仁12克黄芩9克柴胡12克升麻9克龙胆草9克大黄9克栝楼9克芒消6克
【制法】
上八味,切。

【功能主治】
治黄疸。

遍身黄如橘子色,心腹满急。

【用法用量】
以水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相去约一小时进一服。

【摘录】
《外台秘要》卷四引《延年秘录》
文章介绍的栀子汤的药用价值,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很大帮助的。

其实很多的身体疾病都可以通过栀子汤等一些中药方剂来调理,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应该继续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王国伟清肝汤的功能主治

王国伟清肝汤的功能主治

王国伟清肝汤的功能主治一、概述王国伟清肝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由王国伟教授研制而成。

该方剂采用了多种中药材,具有清肝明目、益气养血等功能。

本文将对王国伟清肝汤的功能主治进行详细介绍。

二、功能王国伟清肝汤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清肝明目–草决明:具有清热明目、滋润肝肾的作用,可有效改善肝阳上亢引起的目赤、目干等症状。

–地黄:具有滋养肝肾、明目益精的功效,可对抗肝肾阴虚引起的眩晕、视物模糊等问题。

–枸杞子:具有滋阴明目、养肝益肾的作用,可减轻因肝肾阴虚引起的目痛、眼干等症状。

2.益气养血–黄芪:具有补气养血、强壮脾胃的功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疲乏、食欲不振等问题。

–阿胶:具有滋补气血、润肠通便的作用,可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便秘、面色苍白等症状。

–当归:具有补血养气、调理经血的作用,可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月经不调、面色晦暗等问题。

3.疏肝理气–苍术:具有疏肝理气、健脾止泻的功效,可缓解肝气郁结引起的胸闷、胁痛等症状。

–木香:具有理气行滞、止痛的作用,可缓解因肝气郁结引起的头痛、胃脘疼痛等症状。

–炙甘草:具有和中理气、护胃作用,可缓解因肝气郁结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

三、主治王国伟清肝汤在中医临床上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肝阳上亢引起的眼赤、目干等眼疾症状。

2.肝肾阴虚引起的眩晕、视物模糊等眼科问题。

3.气血不足引起的疲乏、食欲不振等养生调理。

4.气血不足引起的便秘、面色苍白等症状。

5.气血不足引起的月经不调、面色晦暗等妇科问题。

6.肝气郁结引起的胸闷、胁痛等胸腹疼痛。

7.肝气郁结引起的头痛、胃脘疼痛等症状。

8.肝气郁结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等消化系统疾病。

四、使用方法王国伟清肝汤的使用方法如下:1.将王国伟清肝汤药包放入适量清水中煎煮。

2.煎至水量减少一半时,取药汁。

3.温服药汁一次,每日2-3次。

五、注意事项在使用王国伟清肝汤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禁忌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10种最去肝火的汤

10种最去肝火的汤

10种最去肝火的汤肝火是指肝脏的活动能力减弱,它会引起肝脏的健康问题。

肝火的症状包括困倦、失眠、脾胃虚弱、面部气色发黄等。

如何去除肝火,以下将介绍10种最去肝火的汤,帮助肝脏恢复正常功能。

1.肉汤:将雏鸡、百合、白芍、苏子、甘草、生姜、葱、盐等各料煮汤,可以消除肝火,促进肝脏恢复健康。

2.夏黄芩汤:将半夏、黄芩、熟地、吴茱萸等材料煎汤,可以清除肝部炎症,促进肝脏解毒。

3.药玉竹汤:将山药、玉竹、参、黄芩、连翘、生姜等料煎汤,可以帮助调理肝脏,去除肝火,促进肝脏恢复功能。

4.贝枇杷汤:将川贝、枇杷、茯苓、枸杞等料煎汤,有助于调节肝脏功能,促进肝脏代谢,补充免疫力,去除肝火。

5.石膏汤:将生石膏、苍术、桔梗、枳壳、生姜等料煎汤,可以缓解肝部炎症,消除肝火,促进肝脏恢复正常功能。

6.麻醉鱼汤:将天麻、醉鱼、生、青皮、陈皮、红枣、葱等料煎汤,有助于调衡肝脏,去除肝火,改善肝脏功能。

7.豆汤:将绿豆、莲子、白术、芹菜等料煎汤,有助于调节肝脏,消除肝火,补充肝脏营养,改善肝脏功能。

8.豆芫花汤:将大豆、芫花、玫瑰花、芦根草等料煎汤,可以补充肝脏养分,消除肝火,促进肝脏恢复正常功能。

9.豆汤:将眉豆、赤芍、白术、淮山、生等料煎汤,可以有效清除肝部炎症,消除肝火,恢复肝脏健康。

10.枣三七汤:将红枣、三七、酸枣仁、荆芥、百合等料煎汤,可以滋养肝脏,去除肝火,促进肝脏恢复正常功能。

以上就是10种最去肝火的汤,它们可以促进肝脏的健康,去除肝火,改善肝脏功能。

在服用汤前,还应仔细调整饮食,减少肝脏负担,尽量不要食用油炸、腌制的食物,以免加重肝脏的负担。

此外,还应多吃蔬菜水果,以维护肝脏健康。

清肝汤的功能主治

清肝汤的功能主治

清肝汤的功能主治1. 简介清肝汤是一种传统中医方剂,由多种中草药精心搭配而成,具有清热解毒、调节肝气、养肝护肝的功效。

它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于治疗肝脏疾病和调理肝功能方面,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2. 成分清肝汤由下列草药组成:•黄芪:具有补气、益肺、健脾、提升免疫力的作用。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温中止泻的作用。

•泽泻:具有清热利湿、利水消肿的作用。

•人参:具有补气养血、益肾止血的作用。

•白芍: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淤的作用。

•甘草:具有和中调理脾胃、解毒利水的作用。

3. 功能主治清肝汤具有以下功能主治:3.1 清热解毒清肝汤中的成分能够清热解毒,对于有热毒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如黄芪、甘草具有和中解毒的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舒缓体内的炎症症状。

3.2 调节肝气清肝汤能够调节肝气,对于肝气郁结引发的肝功能紊乱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清肝汤中的成分能够舒畅肝气,调节肝脏的功能,缓解因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胁疼痛、烦躁易怒等症状。

3.3 养肝护肝清肝汤中的成分具有养肝护肝的作用,可以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特别适用于肝功能受损、肝炎、脂肪肝等疾病的辅助治疗和调理。

4. 用法用量清肝汤的用法用量为:•每次约10克,煎服。

•每天3次,连续服用7-10天为一疗程。

•宜在饭后半小时内服用。

5. 注意事项清肝汤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应遵医嘱使用。

•忌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忌烟酒刺激,以免增加肝脏负担。

•在用药期间如出现过敏反应、不适等情况,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6. 结论清肝汤作为一种传统中医方剂,具有清热解毒、调节肝气、养肝护肝的功能主治。

它在治疗肝脏疾病和调理肝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但在使用时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并注意相关的注意事项,以保证安全有效地使用。

栀子汤的功能主治

栀子汤的功能主治

栀子汤的功能主治1. 栀子汤的简介栀子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汤剂,由栀子、柴胡、赤芍、生姜等多种中草药配制而成。

它以其独特的药性和功效,在中医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栀子汤的功能主治。

2. 栀子汤的功能•清热解毒:栀子汤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有效降低体内的炎症反应,对于诸如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疮疡等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疏肝理气:栀子汤中的柴胡能够疏肝理气,缓解肝气郁结引起的胸闷、烦躁等症状,尤其对于肝胆郁结引起的胃痛、胁痛有一定的疗效。

•活血化瘀:栀子汤中的赤芍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瘀血的排出,对于瘀血引起的疼痛、淤血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安胎止血:栀子汤中的柴胡、赤芍等成分都具有安胎止血的功效,对于妊娠期的出血、胎漏等问题有一定的疗效。

3. 栀子汤的主治栀子汤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汤剂,在中医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栀子汤的主治疾病和症状。

3.1 外科炎症栀子汤能够清热解毒,对于各类外科炎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如口腔炎症、疮疡、乳腺炎、阑尾炎等。

3.2 消化系统疾病栀子汤对于肝气郁结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主要包括胃痛、胁痛、胸闷、烘热烦渴等症状。

3.3 妇科病栀子汤对于妇科病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

它可以安胎止血,适用于孕早期出血、胎漏、妊娠期疾病等。

3.4 皮肤疾病栀子汤能够清热解毒,对于一些皮肤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如湿疹、疮疡、痤疮等。

3.5 痛经栀子汤对于痛经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尤其是痛经伴有胸闷、胁痛等症状时。

4. 使用方法栀子汤一般需要在中药店开方配制,具体用法如下: - 标准用量:每剂栀子20g,柴胡12g,赤芍15g,生姜5片。

- 煎煮方法:将以上药材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左右,滤去渣滓,取汤液即可。

5.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儿和体虚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饮烈性酒。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或不良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咨询。

一个明代的清肝方,搭配一味中成药,可软坚散结,理气化痰

一个明代的清肝方,搭配一味中成药,可软坚散结,理气化痰

一个明代的清肝方,搭配一味中成药,可软坚散结,理气化痰最近有粉丝说,老师我有甲状腺结节,知道不能生气,但就是特别容易心烦怎么办,而且稍微一动还容易出汗,总是感觉心里火大,燥热应该怎么调理?这种情况,一般属于肝火旺盛证,痰气交阻,气郁化火,壅结颈前,就形成了甲状腺结节。

如果是因为此缘故引起的甲状腺结节,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个明代的清肝方,也是调理甲状腺结节的名方之一。

栀子清肝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外科正宗》卷二,用于治肝火风热上攻,遂成鬓疽,痛连颈项、胸乳,太阳等处,或寒热甚,胸胁满闷,口苦舌干者。

我们先看一下它的组成:牛蒡子;柴胡;川芎;白芍;石膏;当归;山栀;丹皮;黄芩;黄连;甘草。

方中栀子、丹皮清肝泻火;柴胡疏肝行气;黄芩、黄连清热解毒;石膏清热泻火。

牛蒡子清热散结;配合川芎、白芍、当归养血活血。

全方合用,可清肝泻火、解毒散结,尤其适用于肝郁化火引起的甲状腺结节问题。

但是我们今天说的这个方子还要加上一味中成药——消瘰(luo)丸。

消瘰丸组成牡蛎、生黄芪、三棱、莪术、朱血竭、生明乳香、生明没药、龙胆草、玄参、浙贝母。

此方用牡蛎、海带,以消痰软坚,之主药;若脾胃弱,不适宜长期服用,所以用黄芪、三棱、莪术开胃健脾。

三棱、莪术理肝胆之郁。

又佐以血竭、乳香、没药,通气活血,使气血毫无滞碍,瘰自然易消散。

现代已有专门的中成药消瘰丸以清润化痰,软坚散结。

如果你也有甲状腺结节,且摸起来结节柔软光滑,平时烦热,容易出汗,性情急躁易怒,口苦,舌薄黄,可以尝试栀子清肝汤和消瘰丸。

但是,因为每个人具体的身体情况有不同,所以文章提到的方子需辨证后加减,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不要擅自用药。

甲状腺结节的泡脚方——栀子清肝散

甲状腺结节的泡脚方——栀子清肝散

甲状腺结节的泡脚方——栀子清肝散作者:暂无来源:《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6年第6期文/罗大伦罗大伦,原名罗大中,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曾出版《古代的中医》、《神医这样看病》、《这才是中医》、《阴阳一调百病消》等普及中医的书籍。

现在甲状腺结节的发病比率很高,一个单位体检,往往会查出很多人患此病。

在甲状腺结节的发病过程中,碘摄入紊乱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人们吃海产品很多,这是环境改变导致的。

除了碘摄入这个原因之外,我观察到,就是情绪对此病的影响较大,肝气不舒对女性来说,影响尤其大。

很多人都是生气得的病记得当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读博士,去一位朋友家中,他的夫人就有这病。

我发现,她的孩子很好玩,不爱学习,她又很要强,所以她说她每天都气得不得了,持续了好几年。

根据这种情况,我判断她这个病就是经常生气得的。

其实这些生气都是没有大的必要的,因为最后这个孩子高考还考得非常不错,这些气都白生了。

后来我又继续观察,发现得甲状腺结节的人,绝大多数人都工作压力大,或者是性格特别要强,爱生气,心里常常有愁事。

养血疏肝,理气通络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方子,叫栀子清肝散,是明代一部医书《保婴撮要》里面的。

用来治疗小儿三焦及足少阳经风热,耳内生疮作痒,或出水疼痛,或发热。

我根据这个方子改编了一个泡脚方,方子如下:柴胡六克、炒栀子六克、丹皮六克、香附六克、当归六克、川芎六克、白芍九克、茯苓二十克,郁金六克,远志六克。

如果肝火较大,可以加上牛蒡子六克、夏枯草六克。

【做法】熬水,药汁兑入温水泡脚,每天最好能泡两次,每次泡二十分钟左右,水淹过脚踝即可。

这个方子我一直在介绍给甲状腺结节的朋友用,据观察,此方对于肝气不舒情绪不佳引起的结节效果较好,对于碘摄入紊乱引起的结节,没有明确的效果。

甲状腺结节该不该手术我的母亲就得过甲状腺结节,一共有五个,检查出来以后,老太太吓坏了,一直担心发展成得肿瘤。

当时,西医主张切除,我说还是让我来用中药化掉吧。

栀子清肝汤

栀子清肝汤

栀子清肝汤栀子清肝汤,中医方剂名。

出自《医学入门》卷八。

具有疏肝解肌,凉血清热之功效。

主治小儿三焦及足少阳经风热,耳内生疮作痒,或出水疼痛,或发热。

名称栀子清肝汤。

别名栀子柴胡散(《保婴撮要》卷十三)、柴胡栀子散(《保婴撮要》卷十五)、柴胡栀子饮(《幼科发挥》卷四)。

出处《医学入门》卷八。

组成柴胡、栀子、牡丹皮、茯苓、川芎、芍药、当归、牛蒡子、甘草。

功用疏肝解肌,凉血清热。

主治小儿三焦及足少阳经风热,耳内生疮作痒,或出水疼痛,或发热。

组成柴胡、栀子(炒)、牡丹皮、茯苓、川芎、芍药(炒)、当归、牛蒡子(炒)、各七分,甘草二分。

用法用量水煎,子母同服。

功用疏肝解肌,凉血清热。

主治小儿三焦及足少阳经风热,耳内生疮作痒,或出水疼痛,或发热。

方义山栀、牡丹皮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柴胡疏肝解郁,芍药、甘草敛阴柔旰;当归、川芎养血和营;茯苓实脾助运;牛蒡子疏散肝经风热。

诸药合用,共奏清肝泻火、凉血止血之效。

加减化裁出血量多者,加生地、藕节、茅根,去川芎、当归;便秘者,加大黄;阴液亏耗者,加麦冬、玄参、知母,肝火甚者,加龙胆草、黄芩。

附方1、名称:栀子清肝汤组成:牛蒡子、柴胡、川芎、白芍、石膏、当归、山栀、牡丹皮各一钱,黄芩、黄连、甘草各五分用法:用水二钟,煎八分,食后服主治:少阳经虚,肝火风热上攻,遂成发疽,痛连颈项、胸乳、太阳等处,或寒热晡甚,胸满,口苦舌干出处:《外科正宗》卷二2、名称:栀子清肝汤组成:山栀、菖蒲、柴胡、当归、黄芩、黄连、丹皮、甘草、牛蒡子用法:先以生猪脂、地龙、百草霜为末,和葱汁,捏如枣核大,棉包塞耳几日,待软挑出,后服此药主治:耵耳,因风热搏于耳中津液,结硬成块,壅塞耳窍,气脉不通,致疼痛不止,耳聋出处:《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重要文献摘要《保婴撮要》:“一小儿肿赤掀痛,此欲作脓也。

用托里消毒散,二剂脓成,针之肿痛顿减。

又两剂渐愈。

却以柴胡栀子散,加白芷、升麻,与母服之而愈。

”古方摘录处方牛蒡子、柴胡、川芎、白芍、石膏、当归、山栀、丹皮各3克,黄芩、黄连、甘草各1.5克。

清肝汤的功效与作用

清肝汤的功效与作用

清肝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的很多东西都神秘莫测,让人充满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清肝汤作为中药方剂的一种,也是非常的神奇,不仅治愈疗效好,而且应用广泛,那么大家知道清肝汤的成分是哪些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
川芎当归各3克白芍4.5克柴胡2.4克山栀(炒)牡丹皮各1.2克
【功能主治】
治肝经血虚有火。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
川芎15克,川牛膝15克,地骨皮15克,菊花20克,地龙10
克,夏枯草30克,玉米须30克。

【功能主治】
平肝清热,通络止痛。

主肝火上扰清空。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龚志贤方
清肝汤作为一种家喻户晓的中药方剂,却常常被人们所遗忘,其实他的功效和作用是出乎我们预料的,所以大家平时在生活中只要对清肝汤多一些了解,一定对大家的身体有很大的帮助的。

栀子清肝汤加减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初发性甲亢临床观察

栀子清肝汤加减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初发性甲亢临床观察

栀子清肝汤加减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初发性甲亢临床观察刘丽芬; 梁宏正; 宾建平【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9(034)024【总页数】3页(P3810-3812)【关键词】甲亢; 栀子清肝汤; 甲巯咪唑片; 甲状腺功能; 中西医结合疗法【作者】刘丽芬; 梁宏正; 宾建平【作者单位】肇庆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广东肇庆 526020【正文语种】中文甲亢是因甲状腺激素合成及释放过多导致的代谢性疾病,患者以交感神经兴奋、机体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需积极预防严重并发症发生。

目前临床主要采取西药治疗甲亢,甲巯咪唑片是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是治疗甲亢的常用药物,但单用治疗效果不佳[1]。

目前中药在甲亢治疗中运用逐渐增多,中医认为甲亢与肝郁气滞相关,栀子清肝汤是中医名方,具有清热凉血、疏肝解肌功效。

为明确其效果,本研究在2018年1月—2019年6月肇庆市中医院内科收治的初发性甲亢患者中,对40例患者实施了栀子清肝汤加减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现就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肇庆市中医院内科收治的80例初发性甲亢患者,根据入院编号进行计算机随机抽样分组,分为:西药组(40例)和联合组(40例)。

西药组:年龄21~56岁,平均(38.7±11.3)岁;男14例,女26例;病情:轻度19例,中度13例,重度8例;联合组:年龄20~56岁,平均(38.8±11.7)岁;男15例,女25例;病情:轻度18例,中度14例,重度8例。

2组基线资料对比,P>0.05,可行对比研究。

本课题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实施临床检查,并根据《实用内科学》《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确诊为甲亢患者[2];初发患者;一般资料完整者;患者及家属了解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意识清晰者;可进行正常用药者。

排除标准:其他甲状腺疾病者;其他严重组织、器官、系统病变者;孕产妇;哺乳者;继发性甲亢者;其他代谢性疾病及免疫性疾病者;中途退出研究者;精神障碍者;用药配合度较差者。

山栀子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山栀子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山栀子的食用方法有哪些栀子别名:黄栀子、山栀、白蟾,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

那么山栀子的食用方法都有哪些呢?接下来店铺带大家了解一下山栀子吧。

山栀子的食用方法1、栀子清肝汤功效:主治肝火风热上攻,遂成鬓疽,痛连颈项、胸乳,太阳等处,或寒热晡甚,胸胁满闷,口苦舌干者。

组成:牛蒡子3克、柴胡3克、川芎3克、白芍3克、石膏3克、当归3克、山栀3克、牡丹皮3克、黄芩1.5、黄连1.5、甘草1.5克用法:用水400毫升,煎取320毫升,食后服。

来源:《外科正宗》卷二。

2、香附栀子粥功效:舒肝理气,清热泻火。

配方:香附6克,栀子10克,粳米100克。

制法:先把香附、栀子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用药汁与粳米一起煮粥。

用法:早晚分食。

3、栀子厚朴汤功效:主治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组成:栀子9个(劈) 厚朴12克(炙,去皮) 枳实9克(水浸,炙令黄) 用法:以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

得吐者,止后服。

4、栀子豉汤功效:清热除烦。

组成:栀子9克(擘)、香豉4克(绵裹) 用法:以水400毫升,先煮栀子,得250毫升,纳鼓煮取150毫升,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止后服。

方论:方中栀子味苦性寒,泄热除烦,降中有宣;香豉体轻气寒,升散调中,宜中有降。

二药相合,共奏清热除烦之功。

来源:《伤寒论》。

5、栀子仁莲子粥功效:清热化湿,主治老年性阴道炎证属湿热下注兼有心火盛,症见带下黄,心烦易怒,失眠。

材料:栀子仁5克、莲子1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做法:栀子仁5克碾成细末。

先煮莲子10克,粳米50克。

粥成时,调入栀子末稍煮即可,加白糖适量调匀服食,分两次服,每日1剂,每一疗程连且艮3―5日。

吃山栀子的注意事项1、哪些人不能吃山栀子【宜忌】:脾虚便溏者忌服。

1、《本草汇言》:"吐血衄血,非阳火暴发者忌之。

2、《得配本草》:"邪在表,虚火上升,二者禁用。

2、山栀子的适用人群栀子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焦栀子有凉血止血的功效,有治疗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疳的作用,有以上症状者适用。

栀子清肝散

栀子清肝散

栀子清肝散
疏肝理气的古方,改改来泡脚,能帮助“化掉”甲状腺结节。

很多中医大家都在推荐用!
这个古方来源于明代医书《保婴撮要》中记载的栀子清肝散,是一个疏肝理气的方子。

原方是:
柴胡七分,炒栀子七分,牡丹皮七分,茯苓七分,川芎七分,炒芍药七分,当归七分,炒牛蒡子七分,甘草二分。

后来加上了郁金和远志两味草药,改成了一个泡脚方。

有的人肝火比较大,就可以加上夏枯草和牛蒡子,把火压一压。

做法:将以上药材放入锅中熬出药汁,泡脚的时候在里面兑点温水泡,每天泡两次,每次泡个20来分钟。

有养血疏肝,理气通络的效果。

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稍微喝点也行,但是这需要请专业中医师帮助判断,根据体质调整药方才可以。

点击关注@甲状腺老中医了解更多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等疾病知识!
#健康一夏##健康解密##头条健康#。

中医内科学——瘿病肝火旺盛——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阴阳解析

中医内科学——瘿病肝火旺盛——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阴阳解析

中医内科学——瘿病肝火旺盛——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阴阳解析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阴阳解析瘿病肝火旺盛证候:颈前喉结两旁轻度或中度肿大,一般质软光滑,烦热,容易出汗,急躁易怒,眼球突出,手指颤抖,面部烘热,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消瘿散结代表方剂: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加减栀子清肝汤:《类证治裁》柴胡、栀子(炒)、牡丹皮、茯苓、川芎、芍药(炒)、当归、牛蒡子(炒)、各七分,甘草二分。

水煎,子母同服。

功用:疏肝解肌,凉血清热。

消瘰丸:《医学心悟》元参(蒸)、牡蛎(煅,醋研)、贝母(去心,蒸)各120克。

每服9克,开水下,日二服。

功效:清热滋阴,化痰散结。

解析:阳性药:川芎、当归平性药:茯苓、甘草阴性药:柴胡、栀子、牡丹皮、白芍、牛蒡子、玄参、牡蛎、贝母君药:牡丹皮、玄参川芎:辛,温。

归肝、胆、心包经。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当归:甘、辛,温。

归肝、心、脾经。

活血止痛,补血调经,润肠通便。

茯苓:甘、淡,平。

归心、脾、肾经。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甘草:甘,平。

归心、脾、肺、胃经。

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

柴胡:苦、辛、微寒。

归心包络、肝、胆、三焦经。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栀子:苦,寒。

归心、肺、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牡丹皮:苦、辛,微寒。

归心、肝、胃经。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蒸。

白芍:苦、酸,微寒。

归肝、脾经。

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牛蒡子:辛、苦,寒。

归肺、胃经。

发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

玄参:苦、甘、咸、寒。

归肺、胃、肾经。

清热凉血,解毒散结,滋阴生津。

牡蛎:咸,微寒。

归肝、肾经。

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川贝母:苦、甘,微寒。

化痰止咳,清热散结。

阳性药物少,阴性药物多,以阴性药物为主,针对热证;君药以清热凉血为主,针对实证。

方剂中,牡丹皮、玄参、栀子,清热凉血;柴胡、白芍,疏肝养阴;川芎、当归,活血化瘀;牛蒡子,解毒透疹;牡蛎,软坚散结;川贝母,清热化痰;茯苓、甘草,健脾渗湿。

栀子清肝汤加减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初发性甲亢的效果和患者不良反应评价

栀子清肝汤加减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初发性甲亢的效果和患者不良反应评价

栀子清肝汤加减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初发性甲亢的效果和患者不良反应评价发布时间:2021-05-19T15:29:32.66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0期作者:于景岩[导读] 目的:初发性甲亢治疗中栀子清肝汤加减联合甲巯咪唑片的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评价于景岩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摘要:目的:初发性甲亢治疗中栀子清肝汤加减联合甲巯咪唑片的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评价。

方法:抽取78例研究样本(即2019.10-2020.10入院的初发性甲亢患者),抽签法分组,使用甲巯咪唑片(n=39,参照组)和栀子清肝汤加减联合甲巯咪唑片(n=39,实验组)两种用药方案,比较不良反应、用药效果。

结果:用药后,实验组FT4降至(1.17±0.25)ng/dl,FT3降至(4.16±1.15)pmol/L,比参照组(1.83±0.29)ng/dl、(5.98±1.13)pmol/L低,同时,实验组总有效97.44%,比参照组82.05%高,不良反应率2.56%,比参照组15.39%低,P<0.05。

结论:初发性甲亢治疗中栀子清肝汤加减联合甲巯咪唑片安全性高,疗效佳,可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加减治疗;甲状腺功能;初发性甲亢;甲巯咪唑片;栀子清肝汤甲亢与患者甲状腺激素释放具有一定关联性,属于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甲巯咪唑片在初发性甲亢治疗中较为常用,但单独使用并不能取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鉴于此,本文观察评价了甲巯咪唑片联合栀子清肝汤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78例研究样本(即2019.10-2020.10入院的初发性甲亢患者),排除:不能配合用药者,精神障碍者,中途退出者,免疫性疾病者,继发性甲亢者,哺乳者,孕产妇,其他严重系统、器官、组织病变者[1]。

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后,纳入:可正常用药者,意识清晰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一般资料完整者,依据《实用内科学》相关指标,确诊为初发性甲亢。

栀子清肝散

栀子清肝散

栀子清肝散栀子清肝散类别: 和解剂出处: 《保婴撮要》卷十三。

方剂说明【功能主治】: 小儿三焦及足少阳经风热,耳内生疮作痒,或出水疼痛,或发热。

【组成】: 柴胡7分,栀子(炒)7分,牡丹皮7分,茯苓7分,川芎7分,芍药(炒)7分,当归7分,牛蒡子(炒)7分,甘草2分。

【药材配方】: 柴胡栀子牛蒡子牡丹皮甘草芍药茯苓【用法】: 水煎,子母同服。

【附注】: 栀子柴胡散(《保婴撮要》卷十三)、柴胡栀子散(《保婴撮要》卷十五)、柴胡栀子饮(《幼科发挥》卷四)、栀子清肝汤(《医学入门》卷八)。

中药材配剂柴胡类别: 解表药和解表里,疏肝,升阳。

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

①《本经》: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②《别录》: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

亦可作浴汤。

③《药性论》: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下气消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

④《千金方》:苗汁治耳聋,灌耳中。

⑤《四声本草》:主痰澜、胸胁中痞。

⑥《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补髓,天行温疾热狂乏绝,胸胁气满,健忘。

⑦《珍珠囊》: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梢子不能除。

⑧《医学启源》:除虚劳烦热,解散肌热,去早晨潮热。

⑨《滇南本草》:伤寒发汗解表要药,退六经邪热往来,痹痿,除肝家邪热、痨热,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疼痛,治妇人血热烧经,能调月经。

发汗用嫩蕊,治虚热、调经用根。

⑩《纲目》: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聋鸣,诸疟,及肥气寒热,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小儿痘疹余热,五疳羸热。

栀子类别: 清热药清热,泻火,凉血。

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①《本经》:"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皶鼻,白癞,赤癞,疮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栀子清肝汤的功效与作用
今天,人们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栀子清肝汤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多种功效,在食疗保健领域的应用相当广泛。

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
牛蒡子柴胡川芎白芍石膏当归山栀丹皮各3克黄芩黄连甘草各1.5克
【功能主治】
治肝火风热上攻,遂成鬓疽,痛连颈项、胸乳,太阳等处,或寒热晡甚,胸胁满闷,口苦舌干者。

【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煎取320毫升,食后服。

【摘录】
《外科正宗》卷二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栀子清肝汤的食用方法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家平时不妨试试,相信对于改善疾病的情况肯定是有
帮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