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培养方案(定)
全日制攻读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攻读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 前言为了适应新闻与传播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全日制攻读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以满足社会对新闻与传播领域的需求。
2.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和创新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应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 - 具备新闻与传播领域的宽广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 - 具备独立进行新闻与传播研究的能力; - 具备新闻传播批评与应用能力; - 具备跨领域能力和创新意识; - 具备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职业素养。
3. 培养方式全日制攻读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采用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式,包括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和学术论文撰写等环节。
3.1 课程学习学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需要修读一定的专业课程。
课程设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新闻传播学基础课程:新闻学、传播学、媒介与社会、传播伦理等;- 专业核心课程: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与传播研究方法、媒体管理与创新等; - 选修课程:包括媒体研究、传播行为学、数字媒体创新等; - 实践课程:包括媒体实习、社会调查与研究等。
3.2 科研训练科研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需参与科研项目、实验室研究和学术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新闻与传播研究的能力。
3.3 学术论文撰写学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需要写一篇学术论文,选题应选择与新闻与传播领域相关的研究课题,并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研究和撰写。
4. 课程设置全日制攻读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包括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
4.1 专业核心课程•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与传播研究方法•媒体管理与创新•媒介与社会4.2 选修课程•媒体研究•传播行为学•数字媒体创新•媒介融合与传播战略4.3 实践课程•媒体实习•社会调查与研究5. 考核方式全日制攻读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课程考核、科研训练考核和学术论文答辩。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培养方案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新闻与传播理论与实践的高级专门人才,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播观和人文社科基础,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品德修养,具备较强的新闻与传播的理论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能适应国家和地方决策、企事业单位发展和传媒行业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要求1.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研究方法技能,掌握新闻与传播的基本理论、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2.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和人文基础,具备较强的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熟悉传媒产业形态和运行机制,了解当代国内外新闻与传播领域的最新发展;3.具备新闻传播领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研究方案、掌握研究方法和技术,具备新闻与传播的理论和实践的深造能力;4.具备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在新闻媒体、传媒企业、研究机构等单位从事新闻与传播的管理和创新工作。
三、培养内容1.学科基础课程:包括新闻学、传播学、文化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课程,以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传播观的学习;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传媒经济学、媒介技术与应用、媒体与社会变革、媒介伦理与法律等专业核心内容的学习;3.专业选修课程:包括媒介管理、新闻采编、新闻写作、传播策划、新媒体运营等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进行选择;4.实践环节:包括实践教学、社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5.科研训练:包括科研课程、科研项目参与等科研训练,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素质。
四、培养方法本专业采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讨论类教学等,以培养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团队合作和实际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质量保证为了保证培养质量,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教学和科研训练,定期组织专业课程评估和教学质量评估,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修改)
全日制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授予新闻与传播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具体为:1.政治素质高,熟悉中国国情,热爱新闻传播事业,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勇于应对挑战,富有创新意识,有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
2.有较好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理论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有良好的职业技能,熟练掌握各种能力,熟练掌握现代媒体实用技能。
4. 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科研能力;(二)培养方式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以应用为导向,注重学生新闻传播专业基础,尤其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1.专业课程设置上,强调应用导向,注重案例教学方法,基础理论课程占三分之一,实践性或案例讨论课程占三分之二;2. 逐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双导师制”,即每名学生既配备一名本校教师做导师,同时在业界聘请一位较有影响的人士担任导师。
本校教师负责课程教学,业界导师负责实践教学;3.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与媒体等实践机构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实质性的联合培养机制。
二招生对象与学习年限(一)招生对象1.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同等学历)的人员;2.招收在新闻传播机构从事实践工作的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在职人员。
(二)学习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二年。
课程学习一年,传媒机构实践一年。
毕业论文在实践过程中完成。
个别特殊情况者,经本人申请,学校批准,可适当延长一年。
三毕业要求与学位授予(一)毕业要求学生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规定学分,并在传媒机构实践成绩合格者,学校准予毕业,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二)学位授予学生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学校授予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证书(MJC)。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本专业学生要求毕业时获得38个总学分,其中:1、学位公共课程2门,6个学分;五.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课时间、学期可以适当灵活。
新闻传播学硕培养方案
新闻传播学硕培养方案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兼备国际视野和本土化特色的高级新闻传播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 深入理解新闻传播的理论与实践,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理论、
方法和技能进行新闻传播工作;
2. 具备较强的新闻采编、撰写和编辑能力,能够灵活应对新闻
传播工作的各种情境;
3. 具备较强的新闻传播策划和管理能力,能够有序地组织和管
理新闻传播工作;
4. 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和国际交往能力,能够在跨文化环境
下进行有效的新闻传播工作。
二、培养要求:
1. 课程设置:本专业课程设置包括新闻传播学基础课程、新闻
采写与编辑、新闻传播策划与管理、跨文化交际等。
其中,新闻传播学基础课程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媒介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等。
2. 实践教学:本专业注重实践教学,包括新闻采编实践、新闻
传播策划与管理实践、跨文化交际实践等。
3.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要求毕业生运用所学新闻传播理论和方法,探究新闻传播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三、毕业要求:
1.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2. 具备较强的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新闻传播相
关工作;
3. 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和国际交往能力,能够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有效的新闻传播工作。
四、培养时间和方式:
1. 培养时间为3年;
2. 采取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
3. 推行双导师制,既有学术导师,又有实践导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
全日制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 24 学分,实践训练 8 学分。
(一)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授课 学分
学期
考核 方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全校公共课
36
2
必
英语
32
2
学位 修
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
课 课 专业公共课 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
32
2
32
2
新媒体研究
32
2
公共限选课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论文选题 选题应着眼于行业、专业范围的前沿、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应具有较强 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应用价值。选题范围应尽量聚焦,本着“小题大作”的原则, 就较为具体的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可将研究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 析、管理方案、发明专利、文学艺术作品等作为主要内容,以论文的形式表示。 (二)开题报告
2
3-5 考查
(二)毕业学分要求
学位课程(11 学分) 全校公共课 专业公共课 公共限选课
非学位课程(≥13 学分) 实践环节
专业限选课 专业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4 学分
6 学分
1 学分
6 学分
≥5 学分
2 学分
8 学分
(三)其他
非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入学后,应补修 2 门新闻传播学本科阶段的主干课
程,不计学分。
18
1
媒介经营与管理
32
2
专业限选课 新闻传播政策、法规与伦理
32
2
跨媒体项目
32
2
新闻与传播行业发展前沿
16
1
深度报道
16
1
选 非学 修 位课 课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修改)第一章总则为了培养具有高度理论素养和扎实专业基础的新闻与传播高级专门人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新闻与传播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研究生学院工作五年规划(2024-2027)》和相关要求,制定本《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第二章招生导向与目标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在系统掌握新闻与传播学科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具备跨学科研究和专业实践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能够从事新闻与传播理论研究、媒体与传媒管理、新媒体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工作。
第三章修业年限和学位授予第四章培养基本要求1.掌握新闻传播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动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2.具备跨学科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具备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4.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复杂问题。
5.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有效传播学术研究成果和专业知识。
第五章课程设置第六章实践环节安排实践环节是培养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环节,包括实习、实验、论文写作等。
研究生在实践过程中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况,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第七章学位论文第八章考核与评定方式第九章退出与辅导第十章教学管理学校将建立健全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管理机制,完善各类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水平。
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第十一章评估与质量监控学校将定期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进行评估与调整,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质量监控和改进,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
第十二章其他本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学校保留最终解释和调整的权利。
以上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修改版本,旨在培养具有高度理论素养和扎实专业基础的新闻与传播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全日制攻读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攻读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信息化和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与传播领域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为适应这一趋势,各高等院校纷纷设立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文将就全日制攻读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作详细阐述。
二、培养目标全日制攻读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广泛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化素养和扎实的实践能力,能够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管理和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内容1.理论课程:包括新闻传播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媒介经济学、传播心理学等,旨在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
2.实践课程:包括新闻采编实务、广告策划与创意、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等,通过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学术研究:引导学生参与学术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培养方式1.课堂教学: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2.专业实习:组织学生参与实习项目,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会议、论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培养评价1.学位论文:学生需按时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展示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2.课程考核:各门课程采用考试、论文、实践报告等形式进行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
3.毕业答辩:学生需参加毕业答辩,展示自己在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术成果和研究成果。
六、总结全日制攻读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理论功底、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为他们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新闻与传播高级专门人才。
新闻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新闻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新闻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是在新时代媒体环境下,针对高素质新闻人才需求的背景下制定的。
本方案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养、扎实专业功底、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闻专业人才。
以下是具体的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政治素养: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投身于我国新闻事业。
2.知识结构:使学生掌握新闻传播理论、实务操作、新媒体技术等专业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3.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实际操作能力。
4.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二、课程设置1.公共课:政治理论、英语、高等新闻传播理论等。
2.专业课: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广播电视新闻、新媒体传播、国际传播等。
3.实践课:新闻实务操作、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三、培养环节1.理论学习:通过课堂教学、学术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使学生掌握新闻传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实践锻炼:组织学生参加新闻采访、编辑、评论等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学术研究: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
4.国际交流:选派优秀学生赴国外知名高校交流学习,拓宽国际视野。
四、毕业要求1.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修满规定学分。
2.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论文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际价值。
3.达到国家规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相关要求。
五、就业方向1.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单位。
2.新媒体公司、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行业。
3.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
4.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新闻传播教学和研究工作。
全日制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扎实的新闻理论和技术知识,具有丰富实践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从事新闻传播领域的教学、科研、媒体工作、舆论引导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内容1.新闻理论基础:包括新闻学原理、新闻伦理、新闻法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2.新闻采编技术:包括新闻采访、写作、摄影、视频制作等技术技能,并注重跨媒体、跨平台的新闻传播能力培养;3.新闻传播理论与研究方法:包括传播学理论、媒介效果研究方法、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4.新闻传播管理与评估:包括媒体管理、舆情监测与危机公关等方面的管理和应对能力;5.新闻与社会:包括新闻与社会发展、新闻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三、培养模式1.课堂教学:开设必修课程,涵盖新闻理论、新闻采编、新闻传播理论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2.实践教学:包括新闻实习、媒体实验、采访案例分析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3.学术研究:鼓励学生参与学术讨论、发表学术论文,并开设研究课程,培养学生独立研究能力;4.指导与辅导:设立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个别指导和辅导,规划学习和研究方向。
四、学制及学分要求五、培养质量评价与保障1.质量评价:通过学术成绩、实践能力、学位论文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2.培养保障:设立学科教研团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定期进行教学评估,改进教学质量;与行业合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六、培养效果预期1.学术能力:从事科学研究,具备撰写学术论文和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3.领导能力:能够承担媒体管理、舆情监测与危机公关等工作职责,具备组织和管理团队的能力;4.创新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新闻传播领域的快速变化和发展。
这是一个简要的全日制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该方案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技能和独立研究能力,从而培养他们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2023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3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新闻与传播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人才,我们特制定以下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较高的新闻敏感性和传播素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新闻采写、编辑、评论、策划等实际操作能力,能胜任各类媒体的工作。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成为适应我国新闻与传播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二、课程设置1.公共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英语、计算机应用等。
2.专业核心课程: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媒介经营与管理、网络传播、跨文化传播等。
3.方向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和市场需求,设置以下方向课程:(1)新闻传播方向:深度报道、新闻摄影、新闻视频制作、数据新闻等。
(2)广告与公关方向:广告策划与创意、公关理论与实务、品牌传播与管理等。
(3)新媒体方向:新媒体运营、网络舆论引导、数字出版、社交媒体传播等。
4.实践课程:新闻实践、传播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三、培养方式1.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案例教学、实地考察、实习实训等环节。
2.鼓励学生参加学术研讨、课题研究、创新创业等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加强与媒体、企业、政府等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和就业机会。
四、师资队伍1.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2.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业务培训等活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学者来校讲座,拓宽学生视野。
五、就业方向1.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
2.新媒体:网络媒体、社交媒体、数字出版等。
3.广告与公关公司:广告策划、公关活动、品牌管理等。
全日制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与职业道德素养,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方法;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熟练掌握新闻传播知识与技能;具备扎实的新闻传播业务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本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2年,学习年限为2-4年。
三、课程设置、学分及考核方式(一)课程设置攻读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须完成以下课程的学习和必修环节,总学分应不少于 34学分。
课程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分(理论学分+实践学分)学时开课单位考核方式必修课公共课11055200001外语Foreign Language 1 354外国语学院考试110552000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Socialism 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1 2 36 马克思主义学院考试专业课11055200003新闻传播核心问题研究Selected Topicsin Journalism andCommunication1 3+0 54 新闻传媒学院考查11055200004传播学研究方法CommunicationResearch Methods2 0.5+1.536新闻传媒学院考查11055200005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Media Ethics &Law3 2+0 36 新闻传媒学院考查11055200006书报刊阅评Media TextAnalysis1 0.5+1.536新闻传媒学院考查专业通选课11055200007马克思主义新闻观Marxistjournalism1 1+1 36 新闻传媒学院考查05 52 00 00 8 文学素养与审美素质Literaryliteracy&Aestheticquality2 0.5+1.536新闻传媒学院考查1105 52 00 00 9 西方新闻传播理论WesternCommunicationTheory2 0.5+1.536新闻传媒学院考查11 0552 00 01 0新闻摄影JournalismPhotography3 0.5+1.536新闻传媒学院考查1105 52 00 01 1 现代传媒技术Digital MediaCommunicationTechniques2 0.5+1.536新闻传媒学院考查新闻实务方向选修课11055200012高级新闻编辑Advanced NewsEditing1 1+1 36 新闻传媒学院考查110552中外新闻理论专题ClassicJournalism3 0.5+1.536新闻传媒学院考查00013Theory 1105 52 00 01 4新闻时评News Review 2 1+136新闻传媒学院考查11 05 52 00 01 5 网络文化与新闻传播CyberCulture,Journalism &Communication2 1+1 36 新闻传媒学院考查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方向选修课11055200016影像解读与批评Interpretationon Visual Works1 1+1 36 新闻传媒学院考查11055200017中外电视节目比较ComparativeStudies of TVPrograms at Homeand Abroad2 1+1 36 新闻传媒学院考查11055200018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传播Broadcasting andTV Programs:Production &Marketing3 1+1 36 新闻传媒学院考查1105现场采访与节目主持Spot Coverage and2 1+1 36 新闻传媒学院考查5200019Hosting文化产业实务方向选修课1105520002文化创意与营销Culture Creativeand Marketing2 1+1 36 新闻传媒学院考查11055200021新媒体广告实务New MediaAdvertising:Creative and Copy1 1+1 36 新闻传媒学院考查11055200022传媒文化产业发展专题Selected Topicson Media &Culture Industry2 1+1 36 新闻传媒学院考查11055200023媒介经济学理论与实务Theory andPractice of MediaEconomy3 1+1 36 新闻传媒学院考查必修环节行业前沿发展讲座1-6 2至少听取6次行业前沿发展讲座,并提交讲座报告。
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理论素养:具备扎实的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熟悉国内外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历程和前沿研究动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2.方法熟练:掌握新闻传播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设计和完成科研项目,并能在实践中创新应用新方法;
4.团队合作: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在跨学科、跨文化等多元团队中协调与合作;
5.国际视野:具备国际视野和文化交流能力,能够了解和应对国际新闻传播学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二、培养要求
2.科研实践:学生需要参与科研项目,包括独立或合作完成科研课题的设计、调研、数据收集与分析、论文撰写等工作。
学生还可以参与学院或社会单位组织的实践活动和实习。
3.学术交流: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和学术活动,如学术会议、研讨会等,与学界和业界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此外,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学术期刊的编委、审稿等学术活动。
陕师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陕师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方案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共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阶段。
一、学术学位阶段1.培养目标通过本阶段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系统掌握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掌握扎实的学术基础;(2)具备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能够撰写高水平的学术论文;(3)具备对新闻与传播领域重大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探索的能力;(4)掌握学科前沿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具备学术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具备科学精神和严谨思维,能够批判性地评估和分析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
2.课程设置本阶段的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包括以下内容:(1)新闻学和传播学概论:介绍新闻与传播学科的概念、性质、范畴、发展历程等基本概念,并分析其本质和特点;(2)传播学研究方法:介绍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技巧和流程,包括文献综述、案例研究、实验设计等;(3)媒介与现代社会:分析新闻和传播媒体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包括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4)媒介伦理学:探讨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
选修课程包括以下内容:(1)跨文化传播:分析不同文化间在信息传播中的差异和共同点,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和应对跨文化交流;(2)新闻与政治:研究新闻对政治决策的影响和作用,以及新闻媒体在政治环境中的角色;(3)新闻与公共关系:探讨新闻与公共关系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并研究如何正确管理和维护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关系;(4)数字时代的新闻与传播:研究数字技术对新闻与传媒的影响和挑战,探索数字时代下的新闻与传播方法和策略。
3.研究生论文本阶段学生必须完成学术研究课程和毕业论文。
研究生论文是本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贡献新闻与传播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
二、专业学位阶段1.培养目标通过本阶段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熟悉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2)具备一定的领导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胜任复杂和高风险的职业任务;(3)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文化背景;(4)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迅速把握和适应新兴技术和发展趋势。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新闻与传播硕士(“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简称:MJC)专业学位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新闻与传播人才的专业性学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二)掌握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新闻采编方法及先进理念,能够在新闻媒体从事独立新闻采编、媒体管理工作等能力。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学习方式、学制和学习年限(一)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
(二)学制为2.5年,其中从事新闻传播实践的时间为6—12个月。
(三)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4.5年。
三、基本学分(一)学分设置应不低于下表中的要求。
(二)18课时为1学分。
四、指导方式采用导师组制。
导师组由2个或2个以上的导师组成,应明确1名主导师和至少1名校外导师。
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教学与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五、课程设置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核心课和选修课,其中:核心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包括政治理论课和英语课等,具体课程见附表中的课程设置。
六、考核方式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课程考核实行百分制,考核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为合格,获得相应学分。
课程考核采取闭卷、开卷、课程论文等考试方式,其中学位课程以闭卷笔试为主。
七、专业实践专业实践时间为6-12个月,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集中实践一般安排在第2学年进行,分段实践在1—2学年均可安排,实践地点可选择固定的专业实践基地,也可联系相关专业实习单位。
新传专硕培养方案
新传专硕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咱这个新传专硕啊,就是要培养那种超级厉害的传媒界小能手!能够在新闻传播领域,像个小超人一样应对各种情况。
# (一)知识与技能。
1. 新闻采写编评。
得把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和评论玩得溜溜转。
采访的时候就像个侦探,能挖出最独家的猛料;写作呢,要让读者看了就停不下来,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编辑的时候,就像个大厨,把各种新闻素材炒成一道美味大餐;评论就得犀利又有见地,像一把宝剑直刺要害。
2. 新媒体运营。
现在是新媒体的时代啦,得学会怎么运营各种新媒体平台。
知道怎么在微博上搞个热门话题,让大家都来参与讨论;在微信公众号上写出10万 + 的爆款文章;抖音、B站这些视频平台也不能放过,要会制作吸引人的短视频。
3. 传播策略。
懂得根据不同的受众和传播目标,制定超棒的传播策略。
就像打仗要有战略一样,传播也得有个好的计划,知道什么时候该用哪种传播手段,是搞个病毒式营销呢,还是走温情路线。
# (二)素质与能力。
1. 创新思维。
新传这个领域啊,没有创新可不行。
要有像哆啦A梦一样的神奇脑洞,总能想出别人想不到的点子。
无论是新闻报道的角度,还是传播活动的形式,都要与众不同,让人眼前一亮。
2. 社会责任。
作为未来的新闻传播者,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
不能乱传播不实信息,要像个正义的使者,传播正能量,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3. 团队协作。
很多时候,新闻传播项目可不是一个人就能搞定的。
要能和小伙伴们愉快地合作,就像复仇者联盟一样,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特长,共同完成一个大目标。
二、课程设置。
# (一)基础课程。
1. 新闻学概论。
这是新传的基础中的基础啦。
就像盖房子要打地基一样,通过这门课,你要了解新闻的定义、功能、价值等基本概念。
老师会像讲故事一样给你讲新闻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烽火传信到现在的互联网新闻,让你对新闻这个行当有个全面的认识。
2. 传播学原理。
传播学可有意思了。
你会学到信息是怎么在人和人之间传播的,像病毒传播一样有什么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培养方案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颁发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试行)》(学位办[2011]34号),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才兼备,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能够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职业理念,恪守新闻传播职业道德。
2.熟练掌握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新闻传播实践所需要的专业素养、技能与方法;能够胜任新技术变革对新闻传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3.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4.具有新闻传播策划、广告创意设计、媒介经营管理、社会调查、公共关系等方面工作的组织与协调能力。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2—3年(其中毕业实习和论文写作不少于1年)。
四、培养方式
(一)以课程教学为主,兼有案例分析、专题讲座、模拟演练、现场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密切联系我国新闻传播业和国际同行业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重视基本理论及实际应用,注重对学生新闻与传播实务能力的培养。
同时,根据培养单位的学科优势,在全面提升学生新闻传播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特色培养,培养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二)加强新闻传播院校与新闻传播实务单位及管理部门的联系和交流,聘请新闻与传播实践单位的专家和相关部门的管理者参与研究生教学及培养。
实行指导教师或导师组集体培养的方式。
(三)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重在考察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设置
实行学分制。
总学分不低于34学分。
(一)公共课(6学分)
政治理论(3学分)
外语(3学分)
(二)基础理论课(12学分)
舆论传播理论与方法(2学分)
广告传播哲学(2学分)
传播学方法论(2学分)
传媒产业发展研究(2学分)
媒介传播策划(2学分)
传播符号学及应用(2学分)
(三)专业课(新闻方向12学分、传播方向12学分)传播语言学(2学分)
新闻传播案例分析(2学分)
新闻采编实务(2学分)
新闻评论现象分析(2学分)
网络传播实务(2学分)
中外新闻传播史(2学分)
广告传播案例分析(2学分)
后现代文化与当代广告(2学分)
经典创意分析(2学分)
广告社会学理论与应用(2学分)
中外广告传播史(2学分)
(四)选修课(新闻方向3学分、传播方向3学分)电脑报刊编辑技术(1学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1学分)
数码影像艺术与技术(1学分)
动漫与三维传播设计方法(1学分)
现代广告多媒体技术(1学分)
平面传播设计方法(1学分)
(五)专业实习(4学分)
六、专业实践
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一批多种形式、相对稳定的省内外教学实习实践基地,保证学生教学实习实践效果,为学生的学位论文的完成创造实践条件。
(一)专业实践方式
1.以吉林大学新闻传播与广电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和“现代文化传播”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为平台,实行目标化设计、项目制运作、创制成果评估的实践教学模式。
2.在省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教学实习。
(二)专业实践管理
1. 目标化设计、项目制运作、创制成果评估的各环节由专职教师(或联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按步骤进行。
2.实习期间的教学实践活动,由专业教师与实践教学基地兼职教师联合指导。
3. 在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要提交相应的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
4.学生所在实习单位出具实习考评意见。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选题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论文内容应面向新闻传播业的实际问题,体现学生运用所学新闻传播理论及相关专业知识,综合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学位论文可以是调查报告、案例研究、专业作品等多种形式。
八、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等培养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介绍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