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0月)考试试题(扫描版)

合集下载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所有试题均为必考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第Ⅰ卷(阅读题共7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篇幅限制及对话语权利的垄断,改变了文艺评论的生态。

随处可以发声,随时可以发声,“人人都可以成为批评家”的时代已经到来。

与此同时,权威声音的影响力偏弱,偏激与偏见弥漫着网络评论空间。

在这样一个时代,文艺评论如何发声?日前,在杭州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上,来自全国的青年评论家们对此展开了讨论。

“以前一篇文章最快也要次日见报。

现在一边看戏,一边可以在微信朋友圈吐槽,这种即时的互动是过去从来不敢想象的。

线上线下界限越来越模糊,彼此交织在一起。

”在广州市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戏剧部副主任罗丽看来,一部戏的生命不仅仅存在于舞台之上,更重要的是一种观演关系的互通,而自媒体提供的这种互通的渠道,意见表达比过去更加畅通也更加容易抵达。

论坛上,青年评论家们欣喜于互联网为发表文艺评论提供了新渠道、新视野,同时也表达了这样的担忧:每个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声,海量意见的生成,会造成专业性稀释,甚至容易催生一当非理性的批评。

“新媒体环境下文艺评论要小心两种‘失语’的尴尬:一方面是权威话语不再被创作者和观众信奉,一方面是新媒体上众声喧嚣却未能有效抵达。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周由强给在场的青年评论家抛出了这样一个话题。

“文艺评论现在变成了人人都可以表达意见的一种状态。

这就要求职业评论人有更严格的操守和更专业的表达,有挺身去引领的责任和担当。

2024-2025学年皖南八校高三语文(上)第一次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皖南八校高三语文(上)第一次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皖南八校高三语文(上)第一次联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徽州,地处皖南山区。

其所处的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使其富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并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氛围。

徽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其涵盖内容之广,涉及理学、朴学、画派、戏曲、篆刻、建筑等诸多方面。

而在徽文化的众多流派中,建筑无疑是对其最好的传承,我们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承载着文化,徽派建筑无论是布局、结构还是用材、装饰,都深切透露着古徽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内涵。

唐宋以来,徽州形成了许多以姓氏命名的村落和街巷,这些村落和街巷既是聚族而居的写照,又是聚族而居的结果。

明清时期,徽商雄起,富甲天下,衣锦还乡之后,大兴土木,建民居,修祠堂,筑牌坊,促进徽派建筑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我国古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

徽派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乡土气息浓厚,依山傍水,粉墙黛瓦,集砖、木、石雕于一体,别具一格,是我国建筑艺术中的瑰宝,对于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徽州古村落古民居建筑体现出与天地万物和谐相通的观念,与人为善、利人睦邻的观念,协调统一的观念,实用与美观结合的观念,儒家文化教育观念等,这些都是徽派建筑特色之精华。

例如,“马头墙”,俗称“封火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造型特色,曾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之说,是防火功能与建筑美学的完美结合;“天井”名曰“四水归堂”,是徽派建筑结构的一大特色,主要用于老宅的采光,下雨时水从四面流向中庭,不论是普通民居还是宗族的祠堂都广泛地应用,人们戏说是因徽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理造成的,也有人认为是上古穴居遗风。

徽州“三雕”——木雕、石雕、砖雕,是徽州建筑的装饰艺术。

木雕的精美构件,点缀于梁枋、华板、斗拱等或装饰于福扇、勾栏、门罩等,起着承重负荷、隔离空间和逆化环境的作用。

2017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2017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命题单位:池州一中命审人:曹三九刘道平王徽明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用知识产权撬动知识创新滕朝阳①回溯人类文明史,专利制度促进了创新知识迅速公共化,同时也为技术和市场的结合提供了制度保证。

从专利制度诞生早于工业革命发生的时序来看,二者之间应该存在极其重要的因果关联。

时至今日,包括专利权在内的知识产权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受到法律保护。

为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将每年的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

②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

知识产权进入人们的观念,被确立为一种制度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不过是近三十年来的事。

我国已经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取得的知识产权成果也令世界刮目相看。

但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还不少,“山寨产品”还受到不少消费者认可,尊重知识、尊重创造还没有深入人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民族创新能力还没有形成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③知识创新是充满高风险、需要高投入、具有高难度的智力活动。

很多人能熟练应用旧知识,只有极少数人能在知识存量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知识,而知识创新的成果恰恰是人类福利增进和社会进步的源泉。

只有尊重、保护创造性智力成果,才能激发人们的创新热情,并为持续创新奠定基础。

相反,如果人人都可以搭便车,从事知识创新的人就无法得到足够的补偿与激励,持续创新就会丧失动力。

④漠视知识产权,就将被假冒伪劣包围,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很难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但人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

事实上,即使是权利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往往不够重视。

作家莫言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几年前一群作家跟一家网站打版权官司:“按说这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情,但是很多人说风凉话:有这么多的国家大事,你们不去关心;有这么多的弱势群体,你们不去关怀;你们这帮作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关心自己的版税,还诉诸公堂,占用媒体宝贵的版面和时间。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集中阐述我国对外工作大政方针、原则立场和制度体系,对我国发展对外关系作出总体规定的基础性涉外法律。

而且中国是目前第一个有对外关系法的国家,因此这个立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颁布对外关系法,既是在新的形势和国际环境下的自我完善,更是对旧范式的超越。

通过一整部完整法律,确定了中国发展、中国外交的和平性质,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性质,以及开放性质,以往还没有其他哪个国家这么做过。

这是对美西方渲染的“中国威胁论”最强有力的驳斥。

打破了“国强必霸”逻辑的中国,开创出了新的对外交往模式,具有世界性意义。

中国越强大,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贡献就越大。

只要是跟中国正常打交道的国家,都不难从对外关系法中感受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善意和担当。

与此同时,这部法律还给当下受逆全球化浪潮和地区热点冲突影响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稳定性。

比如,对外关系法明确了国家善意履行有关国际条约和协定规定的义务,还明确了国家采取措施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作出的具有约束力的制裁决议和相关措施。

对外关系法旗帜鲜明地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地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一些美西方舆论对中国的对外关系法感到紧张,甚至试图在第一时间抹黑它,这也是不奇怪的。

这首先是美国长期滥用法律行为的自我投射。

数十年来,华盛顿无数次以所谓国内法对他国搞“长臂管辖”,将国际法和国际准则踩在脚下,对其他国家大搞非法单边制裁或者恐吓胁迫,许多国家深受其害。

现在他们看到中国出台了这么一部法律,自然会下意识地担心中国会不会用同样的手段“报复”美国。

当然,中国的对外关系法出台的确有一个背景,那就是美国对中国的无理打压越来越过分。

【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蚌埠二中、合肥八中、铜陵一中、芜湖一中四校2017届高三10月联考语文(解析版)

【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蚌埠二中、合肥八中、铜陵一中、芜湖一中四校2017届高三10月联考语文(解析版)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 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网红”,原本是“网络红人”的意思。

然而在当下,“网红”一词逐渐特指那些依靠秀脸蛋、秀身材、秀美食、秀财富而走红的青年女性。

每当媒体提及“网红”,几乎都对其加以挞伐,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阶层,更是一碰到“网红”就蹙眉,唯恐避之不及。

“肤浅”“拜金”“媚俗”等骂名与“网红”总是如影随形。

对这些“网红”的鄙夷和批判,也成为一种主流舆论。

“网红”们走红的方式的确肤浅,粉丝对“网红”的追捧,也确实物质了些,庸俗了些。

然而,“网红”们为何能以如此肤浅的方式走红?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又为何毫无保留地把热情和时间,献给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网红”?对于这些现象存在的内生合理性,鲜见具备人文关怀的思考,这是不应该的。

其实,只要我们愿意试着去理解“网红”现象,年轻人追捧“网红”的真正原因并不难找。

“网红”之所以能够依靠发自拍、发美食赢得追捧,不就是因为社会中许多下层的年轻人,需要依靠这些东西来满足自己对现实和未来的幻想,让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吗?对于大多已经在社会上立足的成年人,和少数有幸享受较好教育环境的年轻人而言,这种充实精神生活的方式或许过于廉价,过于媚俗了。

但对社会中大多数下层年轻人而言,“网红”们那半真半假的姣好面容,逛逛吃吃的悠闲生活,正是他们最真实的内心向往。

对他们来说,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大多数青年都没有机会接受精英式教育,叫他们欣赏曲高和寡的高雅文化,未免有些强人所难,经济上的压力则让他们难以负担日益高昂的文化消费成本,进一步挤压着他们的精神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或许只能在网络上用这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

我也是年轻人,我幼时的玩伴中,有不少人也是这些“网红”的粉丝。

他们可能甫一成年,就挑起了生活的担子。

安徽省皖豫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皖豫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语文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书法不仅是视觉艺术,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笔法中的藏锋与露锋、回锋与出锋等技巧,传达出一种含而不露、意在言外的内在美。

通过线条的起承转合,空间的留白处理,墨色的浓淡变化,产生了节奏与韵律之美,使每一笔都如同音乐中的旋律,疾徐交替、轻重缓急,展现出动态的节奏美,反映了书法家内心的情感波动与意境营造。

此为书法的内涵意蕴之美。

书法的内涵意蕴之美,在于墨韵、气韵和意境。

书法以玄黑的独特线条——墨韵,展示作品的多形态之美。

一幅作品墨色的浓淡、轻重、枯润、明暗、薄厚、清浊等形成不同的审美风貌,不宜完全一样。

笔意墨象使书法线条随时间展开而构成空间形式,又使人于空间形式中体悟到时间的流动。

这种时空的转换使点画线条、结字排列和章法布局产生了无穷的变化,呈现出种种审美意趣,使书法超越单纯字形,成为具备筋骨、血肉、刚柔、神情的生命意象。

对气韵境界的创造,则集中体现了中国书法的艺术精神。

在中国哲学中,“气”是一个多维的整体,书家之气与自然之气相通相感,凝结在笔意墨象中而成为书法作品的审美内容。

作为美学意义上的“韵”,最早用来品藻人物形态风度,其后才逐渐扩大到书画诗文中,并成为写意艺术流派的理想美。

韵在书法中,是超越线条之上的精神意态。

书法之韵,通常指一种或生动自然,或缜密洗练,或委曲含蓄、意味无穷的艺术氛围。

书法得其“韵”,即达到自然随化之境。

气与韵相依而彰,气是韵的本体,韵是气的表征。

书法艺术之美在于书中之精蕴和书外之远致。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21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长城就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长城保护管理实践被认为,为各国开展巨型线性文化遗产和系列遗产保护贡献了卓有成效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今年6月11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协同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长城小站等众多长城保护研究专业机构及社会团体共同打造的“云游长城”系列公益产品正式上线,其中的“数字长城”又为长城保护增添了新屏障,为长城宣传增添了新窗口,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节点,用数字化方式向长城这个不朽的人类历史记忆致敬,昭示了中国的数字化通过保护文化遗产开辟新空间、赋予自己新意义的轨迹。

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是信息管理,从信息的挖掘、存储到信息的处理和再利用,几乎涵盖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各个环节。

而这些维度,正是数字化的天然优势。

从符号学与传播学角度看,这种历史信息管理,就是数字化时代新的历史书写方式。

“数字长城”是这种历史书写的代表。

长城绵延万里的宏阔气势、风雨屹立的深厚力量,决定了这种书写的风骨和气韵。

从本质上说,数字化是记录符号的一次革命性变化,而这种变化与历史意识的觉醒和深化息息相关。

作为一个历史上的农耕文明大国,稳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对过往经验的重视。

而记录历史,从来就是催生数字、文字等符号发展的关键动力。

结绳记事,“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其用途是解决口述的不稳定性与模糊性,代替不可靠的社会记忆。

传说中发明结绳记事和造字的人,正是担任黄帝史官的仓颉。

《周易》中伏羲画八卦,数、字一体,自古以来很多学者认为《周易》是史书。

从殷商时期甲骨文、青铜铭文到历代勒石,大多是记史。

当今数字技术应用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又一次演绎了历史意识与记录方式如影随行的关系,这种文化行为本身就是沿续千百年来的传统。

2017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0月)考试数学(理)试题

2017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0月)考试数学(理)试题

安徽“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数学一、选择题1、全集,=U R 集合2{|210},{|12,},=-->=-≤≤∈A x x x B x x x Z 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A. {1,2}- B. {1,0}- C. {0,1} D.{1,2}2、在复平面内,复数z 的对应点为(1,1),则22z z-= A. 13i -- B. 13i -+ C. 13i - D.13i +3、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2n S kn n =+,且1020,a =则100a =A. 200B. 160C. 120D.100 4、已知,,a b c 满足313349,log 5,,5a b c ===则 A. a b c << B. b c a << C. c a b << D.c b a << 5、函数1()1x f x ae -=的图象在点(1,(1))f 处的切线斜率为52,则实数a = A.12 B. 12- C. 3 D.3- 6、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当0x >时,21()log (1),1f x x x =-++则不等式4(1)7f x +>的解集为A. (2,)+∞B. (,1)(3,)-∞-⋃+∞C. (4,2)-D.(,4)-∞-7、已知下列命题:(1)“co s 0x <”是“tan 0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命题“存在,41x Z x ∈+是奇数”的否定是“任意,41x Z x ∈+不是奇数”;(3)已知,,,a b c R ∈若22,ac bc >则.a b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 0 B. 1 C. 2 D.38、若,x y 满足4,20,24,x y x y x y +≤⎧⎪-≥⎨⎪+≥⎩则4y z x -=的取值范围是A. 3(,][1,)2-∞-⋃-+∞B. 5(,][1,)2-∞-⋃-+∞C. 53[,]22-- D.3[,1]2--9、已知tan 3,tan(2)1,ααβ=--=则tan 4β=A. 43B. 43- C. 2 D.2-10、在ABC 中,D 是BC 中点,E 是AD 中点,CE 的延长线交AB 于点,F 若,DF AB AC λμ=+则λμ+=A. 23-B. 34-C. 65D.1 11、已知函数()2sin()1(0,||)f x x ωϕωϕπ=--><的一个零点是,3x π=直线6x π=-函数图象的一条对称轴,则ω取最小值时,()f x 的单调增区间是 A. [3,3],36k k k Z ππππ-+-+∈ B. 5[3,3],36k k k Z ππππ-+-+∈ C. 2[2,2],36k k k Z ππππ-+-+∈ D.[2,2],36k k k Z ππππ-+-+∈ 12、已知函数1,0(),(0),21,0xkx x f x k x --≤⎧=<⎨->⎩当方程1[()]2f f x =-恰有三个实数根时,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A. 1(,0)2- B. 1[,0)2- C. 1(,]2-∞- D.1(,)2-∞- 二、填空题13、已知向量(,1),(1,0),(2,).a k b c k ===- 若(2),a b c +⊥则k =14、已知120()1,x m dx +=⎰则函数2()log (32)m f x x x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15、设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321272,,,33S a a a ==<则数列{}n na 的前n 项和为 n T =16、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222,3a b c ab c +-==,sin sin sin ,A B A B +=则ABC 的周长为三、解答题 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函数()s i n()1(0,||)2f x A x A πωϕϕ=+-><的图象两相邻对称中心的距离为2π,且()()1().6f x f x R π≤=∈(1)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2)当[0,]2x π∈时,求()f x 的取值范围.18、(本小题满分12分)在数列{}n a 中,11,a =点111(,)n n a a +在函数()3f x x =+的图象上.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若1(1),n n nb a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S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向量(c o s 21,2s i nm B A =-与向量s i n ,1)n C =-平行.(1)若1,a b ==求;c (2)若4sin(),c aA C a c+>+求cos B 的取值范围.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22xx af x =+是偶函数. (1)求不等式5()2f x <的解集;(2)对任意x R ∈,不等式(2)()18f x mf x ≥-恒成立,求实数m 的最大值及此时x 的取值.21、(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sin 2(1cos )2f x x a x x =++-在56x π=处取得极值. (1)若()f x 的导函数为()f x ',求()f x '的最值;(2)当[0,]x π∈时,求()f x 的最值.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1)ln 1,().f x a x x a R =-+∈(1)讨论函数()f x 的单调性;(2)若(1,),()ln x f x x a x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