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应变动力试桩

合集下载

高应变动力试桩法测试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高应变动力试桩法测试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凯斯 法 (a e 和实 测 曲线 拟合 法 (a w p C s 法) C p a c法) 这 两 括 加 固后 的混凝 土桩 头强度) , 应达 到设计 强度 值 。混凝 种方 法的现场 测试 系统和 和测试方 法是相 同的。 土 桩 的桩 头处 理按下 列步骤 进行 : 混凝 土桩应 先凿 掉桩 高应 变 动 力试 桩法 能 比较 准确 地 测定 单 桩极 限承 顶 部 的破碎 层 和 软弱 混凝 土 ; 头 顶面 应平 整 , 头 中 桩 桩 载 力和判 断桩身结 构 的完 整性 , 高应 变动 力试 桩法 结 轴 线与桩 身上 部的 中轴 线应 重合 ; 但 桩头 主筋应 全部 直通 果 的可靠 性 受 到 桩 型 、 施 工工 艺 、 试 仪 器 、 桩 测 测试 条 至 桩顶混 凝土保 护层之 下 ,各主筋 应在 同一 高度上 ; 距 件 、 试人 员专业 素质等 多种 因素 影 响。 测 桩 顶 1 桩径 范围 内,用厚 度为 3 m 倍  ̄5m的钢 板 围裹 或
检测与监理 广东建Fra bibliotek21年第5 00 期
高应变动力试桩法测试质量影 响因素分析
曾爱 东
( 广州市建准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摘 要 :从现场测试技术和检测数据分析等过程对高应变动力试桩法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阐
述, 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
关键 词:高应变; 测试质量
高应 变 动力 试桩 法 是在 桩 上部 离开 桩 顶 一定 距 离 影 响 , 载力 随时 间增 长 。 承 当施工工 期紧 、 止时 间不够 休 的桩身两侧 对称 安装加速 度计和 应变 式力 传感 器 , 过 时 , 通 除非承 载 力 检测 值 已满 足设 计 要求 , 则应 休 止到 否 重 锤冲 击桩 顶 , 给桩 顶 施加 较 高 能量 的冲 击脉 冲 , 击 满 足规 范规定 的时 间为止 。 冲 预制桩 承载 力的时 间效应应 脉 冲在 沿桩 身 向下 传 播 的过程 中使桩 一土 之 间产 生 一 通 过复 打确定 , 因打 桩结束 时测 到的初 打承载 力和 按规 定 的相对位 移 , 得传感器 安装 位置 桩身横 截面 的力 和 范要 求休 止 一定 时 间后 的 复打 承载 力 依土 性 的不 同存 测 运动 速度 的时称 曲线 , 依据 行波 理论采 用不 同的桩 一土 在 较大 的差异 。

灌注桩高应变现场要求桩帽制作(检测单位)

灌注桩高应变现场要求桩帽制作(检测单位)

灌注桩高应变动力试桩法现场测试
及桩帽制作要求
一、施工准备
(一)桩头处理
1、桩顶浮浆打掉,驳接面混凝土强度要达到设计强度,并要清洗干净;保留原桩身
钢筋,使主筋进入桩帽。

2、用C40(或更高标高)砼,加早强剂、减水剂捣制桩帽,桩帽内布竖向钢筋、环形
箍筋,并在桩帽顶布钢筋网三层,规格结构、尺寸如图所示。

3、试桩尺寸如图二所示:
①驳接面深<1.5D时,坑底到驳接面要求保持50cm高。

②驳接面深>1.5D时,桩帽顶应高于坑底1.5D。

4、场地要能进入50t吊车,且停车后,要求车尾到要测桩距≤6米。

(二)场地要求
1、场地要三通一平,即修通道路、桥梁,接通电源,平整场地,保证50t吊车能停靠在检测桩附近。

2、工地应准备好220V电源及若干桩头垫板。

二、检测时间要求及资料提供要求
被检测灌注桩及其桩帽的龄期不小于14天,或其预留试件强度代表值不低于30MPa。

提供桩径、桩长(打掉浮浆后的有效桩长及入土桩长)、桩龄、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承载力、打桩记录、标注了桩号的桩位图、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等资料。

高应变课件)

高应变课件)
高应变动力试桩的试验与分析方法
高应变动力试桩的试验与分析方法
1.概述 2.高应变动力试桩原理
3.高应变动力试桩现场检测技术 4.测试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5.工程实例 6.对高应变动力试桩现状的几点意见
1.概述
1.1发展历史 1) 起源于动力打桩公式(打入式预制桩、钢桩) 桩锤为刚体、牛顿刚体碰撞理论、能量和动量守恒定理 测试桩的贯入度、回弹量、锤的落高、回跳高度 结合与锤或土有关的经验系数,预测或评价单桩承载力 2) 实际桩为弹性体,当锤击力脉冲较小,桩长较长时, 桩身中将有纵向振动波传播 1960年,Smith的桩锤-桩-土系统的集中质量法差分求 解波动方程
1.3 主要功能 1)试打桩和打桩监控(静载试验不具备此功能)
监测预制桩打入时的桩身应力和锤击能量传递比, 为沉桩工艺参数及桩长选择提供依据
2)检测基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 当初,主要用于打入式预制桩、钢桩 引入我国后推广到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 沉管灌注桩),分析精度较低
1.4 主要优缺点
(3)大直径扩底桩和Qs曲线具有缓变型特征的大直径 灌注桩不宜采用。
2.高应变动力试桩原理
桩的粘弹性模型 桩土体系弹塑性模型
2.1 一维波动方程及其解答 2.2 应力波的反射和透射
2.3 基于一维波动理论的桩-土相互作用的数值解模型 2.4 CASE法计算桩承载力 2.5 桩身完整性分析 2.6 打桩拉应力测量 2.7 实测曲线拟合法判定单桩承载力
考虑静阻力发挥程度的影响 正确选择t1时刻,使RT中所包含的静阻力充分发挥 最大阻力修正法(RSM法)
对于桩先于2L/c回弹,造成桩中上部土阻力Rx卸载,需做出修正
卸载修正法
4) 试验中,桩周土应出现塑性变形,即桩出现永久贯入度, 使土极限阻力充分发挥;否则不能得到桩的极限承载力。 5) 应有一个休止时间使土体强度恢复,通过复打确定桩 的承载力。

桩基高应变动力试验检测方案

桩基高应变动力试验检测方案

桩基高应变动力试验检测方案一、试验目的1.评估桩基承载性能,包括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2.获取桩基的静力参数和动力参数,用于进一步基础设计和结构分析;3.验证桩基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二、试验准备1.选择试验桩基: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和试验目的选择试验桩基,包括桩径、桩长、桩型等;2.试验设备准备:准备桩基高应变动力测试仪器和设备,如测频仪、传感器等;3.试验方案制定:制定桩基高应变动力试验的具体方案,包括试验方法、试验参数等。

三、试验步骤1.桩基预应力松解:根据试验方案,对试验桩基进行预应力松解,确保试验前桩基的应力状态合理;2.放置传感器:在试验桩基的预留孔中或其他合适位置,安装高应变传感器,用以测量桩基的应变变化;3.施加荷载:根据试验方案,在试验桩基上施加荷载,可以采用静力荷载或动力荷载,静力荷载可以通过制造荷载测定器进行施加;4.测量数据:实时测量桩基上的应变变化,主要测量桩顶和桩身的应变变化;5.检测结果分析:根据测量数据,进行桩基的静力参数和动力参数的分析计算,包括桩的承载能力、刚度、阻尼比等;6.试验结束:根据试验结果和试验方案,评估桩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进行结论和建议的提出。

四、试验数据分析1.易变深度分析:通过测量桩身的应变变化,计算出桩身易变深度,从而了解桩基的侧向变形性能;2.桩的承载能力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试验桩基的承载能力,可以采用一般公式或者基于曲线的方法进行计算;3.桩的刚度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试验桩的刚度,可以包括静力刚度和动力刚度;4.阻尼比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试验桩的阻尼比,可以采用谐波方法或者方差法进行计算;5.结果验证和应用:根据上述数据分析结果,验证桩基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并对工程实际应用进行建议。

五、试验注意事项1.选择试验桩基时要代表性和典型性;2.试验设备和设备要进行校准和检验,确保测量准确和可靠;3.试验方案要详细完整,确保试验过程的可控性和可重复性;4.试验过程中应加强安全措施,如防护措施、防滑措施等;5.试验完成后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基桩高应变动力试桩法测试作业指导书

基桩高应变动力试桩法测试作业指导书

基桩高应变动力试桩法测试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为使测试人员在做基桩高应变动力试验时有章可循,并使其操作合乎规范。

2. 适用范围基桩高应变动力试验时的准备、现场实施和分析计算。

3. 引用文件对于湖北省境内的检测项目,以《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42/269-2003)为最基本的技术依据,当该规范不明确时,参照下述规范执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JGJ106-2014);对于湖北省境外的检测项目,依据行标执行;对于每次发出的检测报告中,必须明确该报告依据的技术标准,并严格按其标准执行。

4. 工作程序4.1 检测准备4.1.1 测试前可由项目经理或安排有关人员前往现场踏勘,了解现场基本情况以及桩型、桩长、检测数量。

4.1.2 检测灌注桩承载力时,应具有可靠的、同条件的动静对比资料。

否则不能提供承载力值。

4.1.3 对于大直径扩底桩、人工挖孔嵌岩桩、夯扩桩、后压浆钻孔灌注桩、素混凝土桩及Q-s 曲线具有缓变型特征的大直径灌注桩,不能采用高应变方法测定承载力。

4.1.4 由项目经理或现场踏勘人员要求委托方安排人员提前对被测桩进行桩头处理、开挖测试坑,并讲明具体技术要求。

桩头清理时,一定要凿去桩头超灌的浮浆部分,使桩头大致平整,桩顶钢筋应吹至低于砼面。

测试坑要对称开挖,深度和宽度及桩身测试面均要满足测试要求。

4.1.5 被检测的灌注桩应达到规定的养护期(28天)后方可施测,对于打入桩,规定应达到的休止期为:砂土7天,粉土10天,非饱和粘性土15天,饱和粘性土25天。

4.1.6 检测使用重锤的重量应大于预估单桩极限承载力的1.2-1.5%,桩径大于600mm或桩长大于30m时取高值。

4.1.7 进场前必须由现场检测人员对所用设备进行检查清点,会同设备管理员填写《物资进/出场单》和《仪器使用记录》,确认仪器正常以及各项指标满足技术要求后方可进入测试现场。

4.1.8 进入工地检测后,必须索取整个工程场地的地质勘察报告,确切获知所测桩的承载力特征值。

基桩高应变法检测方案

基桩高应变法检测方案

基桩高应变法检测方案1.试验目的1) 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2)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及桩侧摩阻力和端承力分布情况。

2.仪器设备检测仪器采用美国PDI公司生产的PAK型及PAL型P.D.A打桩分析仪三台,检测设备及现场联接见图1。

图1 高应变动力试桩示意图3.基本原理高应变动力试桩的基本原理:用重锤冲击桩顶,使桩—土产生足够的相对位移,以充分激发桩周土阻力和桩端支承力,通过安装在桩顶以下桩身两侧的力和加速度传感器接收桩的应力波信号,应用应力波理论分析处理力和速度时程曲线(曲线拟合法),从而判定基桩的承载力和评价桩身完整性。

4.检测标准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2) 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 15-60-2008。

5.检测工作流程6. 抽检数量、验证与扩大检测按总桩数的8%抽检,且不得少于10根。

当出现以下四种情况应采用静载法进一步验证:1) 桩身存在缺陷,无法判定桩的竖向承载力;2) 桩身缺陷对水平承载力有影响;3) 单击贯入度大,桩底同向反射强烈且反射峰较宽,侧阻力波、端阻力波反射弱,即波形表现出竖向承载性状明显与勘察报告中的地质条件不符合;4) 嵌岩桩同向反射强烈,且在时间2L/c 后无明显端阻力反射;也可采用钻芯法检验。

当单桩承载力抽检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分析原因,并经确认后扩大抽检。

当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Ⅲ、Ⅳ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宜采用原检测方法,在未检桩中继续扩大抽检。

7. 受检桩位的选择 接受委托 现场检测 调查、资料收集 制定检测方案 前期准备 计算分析和结果评价 检测报告设备、仪器检定 重新检测、验证、扩大检测检测桩位的确定宜按下列原则进行:1) 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2) 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3) 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4) 施工工艺不同的桩;5) 适量选择完整性检测中判定的Ⅲ类桩;6) 除上述规定外,同类型桩宜均匀随机分布。

高应变动力测桩法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

高应变动力测桩法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

高应变动力测桩法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摘要】:桩基检测是保证桩基质量的重要技术措施,本文以下内容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高应变动力测桩法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Abstract: Pile testing i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measure to ensure pile quality,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many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high strain dynamic testing of piles in pile testing, only reference.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s;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1、前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桩基的检测方法和技术不断更新,极大的保证了桩基质量。

高应变动力测桩法作为桩基的检测方法中的一种,其是通过分析桩在冲击力作用下产生的力和加速度,确定桩的轴向承载力,评价桩身的完整性,并分析土的阻力分布、桩锤的性能指标、打桩时桩身应力及瞬时沉降特性,其在桩基检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以下内容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高应变动力测桩法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仅供参考。

2、高应变动力测桩法概述动力试桩法是在打桩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重锤锤击桩顶,产生应力波以一定速度沿桩身轴向传播,引起桩身各截面运动,产生速度和位移,激发桩周的土阻力;土阻力对桩周的反作用,在桩内形成向上传播的压缩波和向下传播的拉伸波。

PDA打桩分析仪通过装在离桩顶至少二倍直径的桩身上的一对力传感器和一对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桩身顶部的力和速度,用波动方程计算出与桩运动相关的土的静阻力、动阻力及桩身的缺陷程度,从而预测桩的极限承载力,并对桩身的完整性进行评价。

高应变试桩

高应变试桩

建筑工程质量专项检测培训地基基础工程检测高应变法动力试桩刘兴录目录1.高、底应变法动力试桩的区分.2. 高应变法动力试桩的主要功能.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对高应变法动力试桩适用范围的具体规定.4. 高应变法动力试桩的进展和主要方法.5.国外有关规范、标准和文献对桩动测法的规定.6. 高应变法动力试桩的基本理论.7.仪器设备.8.Case法.9.波形拟合法.10.工程实例.11.高应变法还不能解决的桩基工程问题.12. 高应变法动力试桩的目前存在的问题.1、高、低应变法动力试桩的区分(1)动力试桩是在桩顶作用一动态力(动荷载),在桩顶量测桩土系统的动力响应,如位移,速度或加速度信号,对信号的时域和频域进行分析,可以对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评价。

(2)高应变法,用重锤(重量为预估单桩极限承载力的1%~1.5%)自由下落锤击桩顶,使其应力和应变水平接近静力试桩的水平,使桩土之间的土产生塑性变形,即使桩产生贯入度,一般贯入度≮2mm,但≯6mm.桩对外有抗力(承载力)是通过位移产生,有了位移,桩侧土强度得到充分发挥,桩端土强度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此时,量测的信号含有承载力的因素。

但对于嵌岩桩和超长的摩擦桩,要使桩端土强度发挥几乎是不可能的。

(3)低应变法,用手锤、力棒敲击桩顶,或用激振器在桩顶激振,其产生的能量小,动应变约10-5(高应变动应变为10-3),通过桩顶量测速度时域波形,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

2、高应变法动力试桩的主要功能(1)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简称单桩承载力)。

单桩承载力是指单桩所具有的承受荷载的能力,其最大的承载能力称为单桩极限承载力。

高应变法判定单桩承载力是桩身结构强度满足轴向荷载的前提下判定地基土对桩的支承能力。

(2)判定桩身完整性。

高应变作用在桩顶的能量大,检测桩的有效深度大。

对预制方桩和预应力管桩接头是否焊缝开裂等缺陷判断优于低应变法;对等截面桩可以由截面完整系数β定量判定缺陷程度,从而判定缺陷是否影响桩身结构的承载力。

桩基高应变承载力检测原理

桩基高应变承载力检测原理

桩基高应变承载力检测原理
一、基本流程
根据试验要求,高应变测试应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完成前进行,高应变试验前通知委托方或现场监理工程师,经批准后进场进行试验检测,操作步骤参考如下:
1、传感器安装面预处理;
2、重锤就位;
3、在仪器监控下安装应力、加速度传感器;
4、调整仪器进入接受状态;
5、按预定高度起吊重锤,接受操作员指挥,使重锤自动脱钩;
6、仪器操作员检查采集信号、工作人员检查传感器;
7、根据操作人员意见重复上述(5)、(6)项,或进行下一根桩的试验工作,重复(1)~(7)步。

直至全部试验结束。

8、对有问题的桩应及时将分析结果通知监理或委托方。

二、高应变检测原理
高应变动力试验是用重锤冲击桩顶,使桩土间产生相对位移,实测桩顶力和加速度的时程曲线,通过波动方程分析法拟合计算单桩的极限承载力。

1、正确选取信号,确定波速平均值;
2、假定桩和土的力学模型,根据勘察报告和施工记录选定计算模型的初始参数;
3、利用实测的加速度曲线作为输入的边界条件,通过波动方程
数学求解,反算桩顶的力曲线;
4、如果计算的曲线与实测的曲线不吻合,说明假定的模型及参数不合理,有针对性地调整桩土模型及参数;
5、根据调整后的桩土模型及参数再行计算,直至计算曲线与实测曲线的吻合程度良好,且难以进一步改善为止。

桩基低应变动力检测 高应变、低应变[荟萃知识]

桩基低应变动力检测 高应变、低应变[荟萃知识]
一类---桩身完整。,
二类---桩身有轻微缺陷,不会影响桩身结构 承载力的发挥。
三类---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 有影响,一般应采用其他方法验证其可用性,或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复核或补强处理。
四类---桩身存在严重缺陷,一般应进行补强 处理。
专业精制
12
专业精制
13
专业精制
14
专业精制
3
激振设备、 传感器、放 大器、信号 采集分析仪。
低应变动测仪器
专业精制
4
FDP204(B)掌上动测仪
专业精制
5
专业精制
6
专业精制
7
专业精制
8
专业精制
9
专业精制
10
目前倾向于低应 变法仅能检测桩 身完整性
专业精制
11
桩身完整性定义
桩身完整性类别是按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的影 响程度,统一划分为四类的:
专业精制
26
3.贵州省遵义市万里路某建筑工程检测 贵州省遵义市万里路某建筑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桩,桩长
11.5米、桩径1200mm、砼强度等级C20,本次工程桩 试验采用FDP204(B)动测仪,下图桩底很清晰,有明显
的扩大头反射,而且波形的归零情况良好。
专业精制
27
五 桩基高应变动力检测
高应变动力试桩的基本原理: 用重锤冲击桩顶,使桩土产生足够的相对位移,
一 桩基低应变动力检测
桩基动力检测是指在桩顶施加一个动态力(可以 是瞬态冲击力或稳态激振力)。桩土系统在动态力 的作用下产生动态响应信号(位移、速度、加速度 信号),通过对信号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或传递 函数分析,判断桩身结构的完整性,推断单桩承载 力。

高应变动力测桩法技术探讨

高应变动力测桩法技术探讨

高应变动力测桩法技术探讨在桩基动力检测技术中作用在桩顶上的能量较大,直接测得的打击力与设计极限值相当时,这就是高应变法。

目前高应变法主要有动力打桩公式法、波动方程法、Case法、曲线拟合法、锤击贯入法和动静法等。

桩基动测具有费用低、快速、轻便、适于普查等优点,这大大地促进了桩基动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髙应变动力测桩简介高应变动力试桩的基本原理:用重锤(重量为预估单桩极限承载力的1%~1.5%)自由下落锤击桩顶,使其应力和应变水平接近静力试桩的水平,使桩土之间的土产生塑性变形,即使桩产生贯入度,一般贯入度≮2mm,但≯6mm.桩对外有抗力(承载力)是通过位移产生,有了位移,桩侧土强度得到充分发挥,桩端土强度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此时,量测的信号含有承载力的因素。

但对于嵌岩桩和超长的摩擦桩,要使桩端土强度发挥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现场测试技术高应变动力测试数据采集质量直接关系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正确采集信号是良好结果的前提条件。

影响采集信号的因素很多,如桩头处理的好坏、锤击位置及能量大小、传感器安装、外界干扰、仪器本身性质等。

1、桩头处理对数据曲线的影响桩头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波的传播效果,对于桩头的处理应先凿掉桩顶部的破碎层和软弱混凝土,对灌注桩、桩头严重破损的混凝土预制桩和桩头已出现屈服变形的钢桩,试验前应对桩头进行修复或加固处理。

桩头顶面应水平、平整,桩头中轴线与桩身中轴线应重合,桩头截面积应与原桩身截面积相同,桩头主筋应全部直通至桩顶混凝土保护层之下,各主筋应在同一高度上。

距桩顶上1倍桩径范围内,宜用3mm—5mm钢板围裹或距桩顶1.5倍桩径范围内设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

桩顶应设置钢筋网片2—3层,间距60mm—100mm,桩头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桩身混凝土提高1—2级,且不得低于C30。

桩头应高出桩周土2—3倍桩径,桩周1.2m以内应平整夯实。

桩头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桩身混凝土提高1~2级,且不得低于C30。

高应变动力法检测桩基承载力工法

高应变动力法检测桩基承载力工法

高应变动力法检测桩基承载力一.前言高应变动力试桩法是用几吨甚至几十吨的重锤打击桩顶,使桩产生的动位移接近常规静力压桩实验的沉降量,在通过波动方程求解,计算与桩运动有关的静、动阻力,定量评价桩的极限承载力。

高应变动力检测法在国际上已被广泛认可,而且在工程界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高度重视。

二.工法特点1.动力试桩法具有费用低、速度快、设备轻便等优点。

2.动力试桩法要求检测人员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有实际经验,并具备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才能得到比较正确的结果。

三.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确定各种灌注桩极限承载力和沉降量,评价桩身的质量。

四.检测工艺(二)检测方法1.桩头处理凿除桩头浮浆至坚硬层,要求桩顶平整,然后在桩顶垫一层砂,再在砂上垫一块钢板。

桩侧要求露出桩顶1.5倍桩径长,以便安装传感器。

2.安装加速度计在桩对称的两侧离桩顶约1.5倍桩径的地方,各钻一孔,将膨胀螺栓固定于孔中,再将加速度计紧贴桩身固定在膨胀螺栓上。

3. 安装应变片应变片贴在加速度计附近,粘贴处用角磨机磨平一小块,用酒精擦洗干净,然后再用电吹风将粘贴处吹干,干后贴应变片。

4. 现场采集仪器准备好后,锤击桩顶,锤击时应注意锤击中心对准桩中心。

应变片将受力信号传递给应变放大器,数据采集装置,计算机等仪器获得实测波。

经分析计算,得单桩垂直极限承载力。

5. 确定岩土的静阻力用实测曲线拟合确定岩土对桩的阻力。

根据桩基资料,仔细研究各岩土层的参数,通过动力实验,准确区分端阻力和分层侧阻力,对桩基每个截面作出定性和定量分析。

6. 确定极限承载力通过不同的落锤高度,当桩的摩阻力充分发挥时,增加的锤击能量将转化为桩的运行,也就是说不同落锤高度得到的静阻力值接近时,得到的静。

高应变试桩桩头接长加固要求

高应变试桩桩头接长加固要求

基桩高应变法检测有关技术要求高应变动力试桩是使用相当于桩的极限承载力的瞬态高能量冲击荷载来检验桩土体系,揭示桩土体系在接近极限阶段的实际工作性能。

因此对高应变动力试桩的场地及试桩桩头有一定的要求:1、根据基桩的施工情况,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及试桩时吊装运输设备能进入场地内靠近试桩边吊装试验,除了试验场地内通路、通电外,对于要进行高应变动力试桩的基桩要求进行小范围(长×宽=3m×3m或直径φ3m左右)开挖(单桩开挖)至桩头出露,以便于对桩头进行接长加固;2、考虑到为了防止试桩时重锤冲撞造成原桩头的破损,同时也为了确保检测时锤击力的正常传递,对所挖出进行高应变动力试桩的基桩,要求对其桩头进行接长加固(见附图1)。

桩头接长加固段施工技术要求:(1)接长加固段长度一般要求大于1.5D(D为桩身直径),如桩身质量较好,桩顶以下2D范围内桩侧较平整、密实,无蜂窝、麻面、胶结不充分、离析等现象的,可适当减少加固长度,但加固段长度至少要达到1000mm,并且,要求桩头出露高出地面1000mm以上。

接长加固段其顶面应水平、平整且无钢筋出露,顶面中轴线与原桩身中轴线应重合,接长加固段截面积应与原桩身截面积相同,侧面要求平整。

(2)原桩身主筋应全部直通至接长加固段顶部混凝土保护层之下,各主筋应在同一高度(水平)上。

(3)接长加固段范围内设置箍筋φ8@150。

(4)接长加固段与原桩头交接面处在接长段混凝土浇注前应作必要的处理,凿除桩头浮浆至坚硬的混凝土层,清除浮渣及松劲的混凝土,以利于新旧混凝土胶结充分密实。

(5)接长加固段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不低于C35。

3、为了便于高应变动力试桩测试传感器的安装以及开展测试工作,符合规范要求,在进行试桩时,要求试桩基坑内不得有水,因此必需配有排水装置或排水沟。

4、试验结束后可将接长加固段破除至设计桩顶高程。

基桩低应变法检测桩头处理要求1、基桩低应变法检测对于被检测桩应凿除桩头浮浆,清除桩头浮渣及松动的混凝土,凿平修平桩顶,桩顶要求必须平整。

高应变动测操作介绍

高应变动测操作介绍

高应变动测一、基本原理本次检测仪器采用美国桩基动力学公司生产的PDA桩基动测仪(PAK型),检测示意图如下图。

高应变动力试桩的基本原理是:用重锤冲击桩顶,使桩-土产生足够的相对位移,以充分激发桩周土阻力和桩端支承力,通过安装在桩顶以下桩身两侧的力和加速度传感器接收桩的应力波信号,应用应力波理论分析处理力和速度时程曲线,从而判定桩的承载力和评价桩身质量完整性。

二、检测仪器及设备:1、测试仪器:PDA打桩分析仪、2、锤击设备:10吨重锤3、贯入度测量仪器:精密水准仪,铟钢尺4、分析设备及分析软件:笔记本电脑、CAPWAP软件三、检测时间:高应变测试在静载试验前检测。

四、现场检测:1、桩头加固处理具体见抗压静载试验试桩桩顶加固方案。

2、锤击装置安装为了减小锤击偏心和避免击碎桩头,我们将保证锤击装置与桩身对中且平稳地冲击桩顶。

3、传感器安装为了减小锤击在桩顶产生的应力集中和对锤击偏心进行补偿,传感器会安装在距桩顶一定的距离以下,一般取1.5倍桩径。

检测时将对称安装冲击力F和桩身质点速度v传感器各两个,传感器安装见下4、桩垫或锤垫本项目将采用自由落锤装置,桩头顶部设置桩(锤)垫,可采用10~30mm厚的木板或胶合板等材料。

a)检查和确认仪器的工作状态b)高应变检测时,一般情况下桩头不宜重复多次锤击,因此检测工程师会在锤击前检查和识别仪器的工作状态。

主要是:利用仪器内置标准的模拟信号触发所有测试通道进行自检,以确认包括传感器、连接电缆在内的仪器系统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c)重锤低击采用自由落锤,确保重锤低击,最大锤击落距不宜大于1.5m。

8、检查采集数据质量检测时应及时检查采集数据的质量;每根受检桩记录的有效锤击信号应根据桩顶最大动位移﹑贯入度以及桩身最大拉、压应力和缺陷程度及其发展情况综合确定。

发现测试波形紊乱,应分析原因;桩身有明显缺陷或缺陷程度加剧,应停止检测。

四、数据分析1、实测曲线拟合法判定单桩承载力实测曲线拟合法是通过波动问题数值计算,反演确定桩和土的力学模型及其参数值。

基桩动力检测高应变检测技术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基桩动力检测高应变检测技术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基桩动力检测高应变检测技术应用中的几个问题一、影响高应变动力试验准确性的因素(一)预示承载力的精度目前高应变法确定极限承载力的误差范围在±20%左右,对此误差范围的估计是建立在动静试验对比基础上的。

事实上,端承型桩静荷载试桩给出的极限承载力本身大约有±10%的误差,所以,对高应变法预示承载力的精度要求过高是不现实的。

(二)测试误差灌注桩测试时,由于传感器安装处混凝土不均匀或非线性,传感器安装不良,锤击偏心使混凝土产生过大的塑性变形甚至开裂,会严重地影响信号的质量。

(三)桩未被“打动”时的误差此情况常出现在端承为主的嵌岩桩和支承在密实砂层或砂、卵石层的扩底桩(墩)或大直径桩。

扩底桩静荷载试验得到的极限承载力所对应的沉降常高达60mm,而动载试验要使桩顶产生10mm动位移就相当不易了。

不仅如此,即使是对高应变测试最理想的桩型——摩擦桩,同样会由于土阻力未充分发挥而出现土参数取值的“任意性”,另外对于细长桩,土的卸载参数由于桩的提前回弹,而在土阻力响应区段与加载参数发生耦合,进而对这部分发挥的静阻力计算产生不利影响。

(四)计算误差Case法计算的基本假设之一是等截面桩,如为变截面灌注桩,则阻抗Z形成了未知数;同样,在波形拟合分析时,调整参数的工作对于等截面桩时只调整土参数,对非均匀截面桩时,桩土参数应同时调整,恰好拟合波形又对截面变化十分敏感。

(五)人员素质问题从事高应变动测的人员不仅需要桩基工程方面的经验,更需要波动理论、动态力学测试、计算机和土力学方面的知识。

对这门多学科综合的高技术,绝不能指望在极短时间内熟练掌握,或通过“简化”以达速成之目的。

二、静动对比的验证高应变动力试验法所获得的Q-S曲线,是在动力试验实测基础上经过波动计算和模拟的静载荷计算的后得到的。

用静载试验的Q-S曲线来进行对比和检验,是一种全面的严格的考核。

根据国内外所发表的有关资料,两种方法(正常条件)的极限承载力的最大相对误差<20%,平均相对误差约在10%。

港口工程桩基高应变动力检测

港口工程桩基高应变动力检测

3.1 一般规定3.1.1 高应变动力检测,应通过分析桩在冲击力作用下产生的力和加速度,确定桩的轴向承载力,评价桩身完整性,并分析土的阻力分布、桩锤的性能指标、打桩时桩身应力及瞬时沉降特性。

当有静载荷试验时,高应变动力检测的轴向承载力结果应与静载荷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3.1.2 高应变动力检测成果可为下列工作提供依据:(1)校核桩设计参数的合理性;(2)选择沉桩设备与工艺;(3)桩基施工质量动力检测评定。

3.1.3 检测桩的数量应根据地质条件和桩的类型确定,宜取总桩数的2%~5%,并不得少于5根。

对地质条件复杂、桩的种类较多或其他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加检测数量。

3.1.4 当进行桩的轴向极限承载力检测时,检测桩在沉桩后至检测时的间歇时间,对粘性土不应少于14天,对砂土不应少于3天,对水冲沉桩不应少于28天;对灌注桩,除应满足上述有关时间规定外,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尚应达到设计要求。

3.1.5 采用高应变动力检测时,应具备下列资料:(1)有关的工程地质、地形和水文资料;(2)桩基础施工图;(3)桩基施工记录;(4)检测桩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5)检测桩桩顶处理前、后的标高。

3.1.6 高应变动力检测结果应形成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符合附录A的有关规定。

条文说明3.1.1 港口工程桩基施工前,在很多情况下需进行静载荷试验,此时应先在静载荷试验桩上进行高应变动力检测,并将取得的动力检测数据与静载荷试验数据在同等条件下作对比分析。

一方面验证动力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如静载结果可信,而对比误差较大,就要对动测参数进行修正,以便为该工程进一步的检测及今后其他工程的检测积累数据。

3.1.3 对作过静载荷试验的桩基工程,其工程桩的检测桩数可取总桩数的2%,并不得少于5根;对于未作过静载荷试验的桩基工程,其检测桩数可取总桩数的5%,并不得少于5根。

3.1.4 沉桩时,由于桩在土中的冲剪排挤作用,使土体受到破坏;沉桩后,桩周土体强度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得到恢复,这种作用可称作时间效应。

高应变动力试桩理论考核试题.ppt

高应变动力试桩理论考核试题.ppt
果,可RUN用对高应变检测结果作适当放大 ❖ D、单击贯入度大,桩底反射明显
❖ 正确答案为B ❖ 题典:此题考察Run的适用范围
8、下面哪种情况下可用Case法中的最大 阻力修正法RMX:
❖ A、桩底土的Quake值较大 ❖ B、桩底土的Quake值较小 ❖ C、高应变动测承载力明显低于静载试验结
❖ AN=1, VZ→F, ❖ Fc(j)=Fd(1, j)+Fu(1, j)=ZVm(j)+2Fu(1, j) ❖ AN=2, F→VZ, ❖ ZVc(j)=Fd(1, j)-Fu(1, j)= Fm(j)-2Fu(1, j) ❖ Fu(1, j)通过上、下行波分析计算
13、一预应力管桩,其桩径为500mm,桩 长为36m,预估单桩极限承载力为5000kN, 如果采用高应变进行检测,锤重应满足:
❖ 题典:此题考察变阻抗处 土阻力波的传播规律
❖ 上行土阻力波
Ru
Z1 Z2 Z1
R1
❖ 下行土阻力波
Rd
Z2 Z1 Z2
R1
Ru Rd
3、下面关于Case法几种子方法的陈述正确 的是:
❖ A、RAU法将桩端运动速度为零时的总阻力作为 桩的检测承载力
❖ B、RUN法由于扣除了桩中上部的侧阻力使计算 结果偏于保守
1、以下关于凯斯阻尼系数Jc的描述哪些 是正确的?
❖ A、Jc是无量纲的量 ❖ B、Jc的量纲为牛顿·秒/米 ❖ C、土中细粒组含量越高,Jc越小 ❖ D、土中细粒组含量越低,Jc越小
❖ 正确答案为A、D ❖ 题典:此题考察Jc的概念
2、下面关于高应变试验的描述哪些是正 确的?
❖ A、高应变可用于检测试打桩的单桩极限抗压承载力, 为设计提供依据
❖ D、桩较长时,冲击脉冲持续时间长,连续的施打 使压应力反复叠加造成桩身中下部受压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以应力波理论为基础的高应变动力试桩法在我国的应用已有十几年的历史。

这种方法以其省时省钱以及能提供诸如单桩承载力、桩身结构完整性、端承力大小和桩侧摩阻分布等丰富信息的特点而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

多年以来,人们往往试图以静动对比试验结果来衡量高应变动力试桩方法的准确性,但评述结果都是有争议性的。

原因是复杂的,从静载试验方面,其得到的极限承载力值并非唯一值。

首先,静载荷试验每级加荷量为预估极限荷载的10%,这意味着其所确定的承载力的精度为预估极限荷载的10%,这其中就包含着不小的误差。

其次,不但世界各地确定极限荷载的标准五花八门、迥然各异,即使在我国,不同规范中的确定方法也有所区别。

因此以不同的标准所确定的承载力显然也就不尽相同。

第三,基准梁的设置,千斤顶和压力表以及位移量测仪表所产生的系统误差不可忽略。

此外,非自动加荷条件下的人工加载其主观性误差更是无法估计。

所以,要得到一个合理的对比标准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在这里,仅从高应变试验本身的误差来源出发来作分析,认为可将误差分为浅层次、中层次和高层次的误差。

2、浅层次的误差——动测信号质量
美国人曾说过桩基动测是“垃圾进、垃圾出”的方法,意即在没有获得可靠的现场实测数据的情况下,室内分析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动测数据的可靠性直接影响试桩结果。

现场的信号采集尤其是灌注桩的信号采集有较大难度,失败的教训主要有以下:桩头砼强度不高而被重锤击碎;偏心锤击、桩垫选择不当使得测试信号严重畸变;安装点砼质量欠佳,锤击后可能导致塑性变形或裂缝,从而产生持续的压力或拉力波而使信号尾部不归零;传感器没有上紧或桩侧面不平整导致传感器自振;锤重选择不当或落高控制不当导致激励能量过高或不足。

此外,在系统误差方面,传感器的标定精度,传感器自身的灵敏度,压电式加速度计的低频泄漏也都影响着测试数据,尽管这种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3、中层次的误差——测试条件的不同
静载荷试验是一种慢速的维持荷载试验法,而高应变是一种动态冲击加载,是在排除动力效应的基础上获得桩的静承载力,这本身决定了两种方法的差异性。

首先,是否完全进入塑性状态是评价桩承载力的关键,确定极限承载力的方法就我国而言,标准相对明确;而高应变试验则很难定义土体是否进入塑性状态。

传统的推荐是当贯入度达到或超过土的弹限值时,可认为土阻力充分发挥,其贯入度推荐值是2.54mm.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各类土的弹限值各不相同,如对碎卵石混粘土及一部砂,该值可能达十毫米,而对于黄土或一部分淤泥,该值可靠只有一毫米。

所以将高应变试验所激发的承载力简单地与静载试验确定的极限承载力相比较,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其次,桩的试验时的状态具有时效性,先动载后静载,才会使桩的试验状态相对接近。

此外,岩土也具有时效性,例如硬质岩的松驰效应,风化岩的蠕变效应,软粘土的软化,负孔隙水压力等都可能导致高应变试验过高判定承载力,而对动载敏感的粘土,超孔隙水压力,土体的扰动,液化作用等可能导致动力试验过低判定承载力。

4、深层次的误差——高应变的分析理论
高应变动力试验对实测时域波形的分析处理,主要提供了两种方法:凯司法和实测曲线拟合法,以下作分别论述。

4.1凯司法
凯司法是一种建立在一维应力波理论基础上的具有快速的现场实时结果的高应变动力试桩方法。

其误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1理论假定的主要误差
首先,砼是非匀质的弹塑性材料并且桩径越大,与一维弹性体的假定相关愈远。

其次,动阻力并非只来自于桩尖,尤其是以侧摩阻力为主的摩阻桩或端承摩擦桩,情况
更是如此。

并且,实验室研究表明:动阻力和桩端运动速度也并非线性相关。

4.1.2设定值的选取误差
①波速的选取
凯斯法求承载力要求桩体内纵波的传播速度值是已知的,波速是关键的,它影响到F 和Z两条曲线的匹配性,对于工程桩(钢桩除外),通常情况下无法预先实测波速值,在桩底反射不明显的情况下,只能靠动测人员根据混凝土强度凭经验选取。

而波速和混凝土强度之间并无很好的相关关系,在桩基动测中,波速除与砼本身因素有关外,还和诸如冲击产生的应变量级、桩周土性质、桩身缺陷及至桩长等都有关,这使得波速的选取并非轻易而举。

而有些关于动测的资料给出相应于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波速,一般范围较大。

而即使桩身反射明显,用“上升点一上升点”或“峰一峰”方法判定波速,也可能有10%左右的误差,波速值对力曲线和速度曲线的影响分别是一次方和两次方关系,因而它可能给力曲线带来20%左右的换算误差。

②凯斯阻尼系数Jc
Jc完全是一个没有物理含义的经验系数,Jc的取值不仅和桩尖土的类型有关,还和桩周土情况、桩的材料、桩型等等其他因素有关。

Jc的取值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地质情况的了解和地区性经验,要想准确取得必须通过动静对比分析。

美国PDI公司提出了凯斯阻尼系数的建议值和取值范围(此处略),但国内外已有多种资料提出各地区的Jc取值范围,和PDI公司的并不相同。

因此,在缺乏地区性经验条件下盲目地选取或套用Jc值可能将导致很大误差。

4.2实测曲线拟合法
除了上述凯司法中所述的波速误差的影响外,对实测曲线拟合法还包括其它的误差来源,其误差主要有以下两种:
4.2.1理论模型误差
从理论模型方面,目前的国内外软件均不完善。

公认最优秀的CAPWAPC软件并没有考虑土的加工软化和硬化,从而与密实砂、硬粘土、超固结土和灵敏粘土等这一类加工软化性的土和对松砂或正常固结土等这一类加工硬化性的土的本构关系无法作出更好的表述;此外,CAPWAPC软件采取了线性的桩尖缝隙模型,这种模型往往只能反映打入式预制桩的反弹情况。

我国编制的曲线拟合程序在静阻模型上已比CAPWAPC有所改进,许多程序在土的静阻模型上已考虑了土的软化、硬化性质。

有的程序还采用了非线性的桩尖缝隙模型,可以更好地反映灌注桩在荷载作用下的沉渣压缩过程。

但是,在动阻力模型方面,所有的曲线拟合程序采用的均是线性粘滞阻尼模型(除了桩尖可选择Smith阻尼模型外),这种模型建立的是阻尼力和桩的速度的线性相关关系,但实验室研究表明,阻尼的最大值和速度随时间的变化不是呈线性关系,而Smith阻尼模型虽然体现了一种非线性关系,但在应用中,这种模型与实际情况往往相关更远……
4.2.2拟合分析的非收敛性误差
拟合程序无论多么优秀,它的解在相当的范围内是发散的,是否得到合理准确的解完全取决于分析者的技术和经验。

这类完全取决于分析者的误差往往是人们所最关心的,它的大小程度也决定了试验的精确度。

对不熟练的分析者来说,众多的参数可能令之无法适从,并且这许多参数规范或程序手册并未给出取值方法,所给出的取值范围也显太大。

其中起举足轻重作用的是土的动阻力取值大小,其中Smith动阻尼系数及幅射阻尼的取值尤为关键。

4.2.3工程实例
福建某高速公路一高架桥的基桩,为冲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桩径为1500mm,桩周土层从上到下依次为杂填土﹑中细砂﹑圆砾,桩端持力层为粘土,测点以下桩长31.40m.测试时贯入度达到4mm/击。

结果一是在自动拟合的结果上形成的,计算极限承载力为8747kN;结果二是提高了动阻力后形成的,计算极限承载力为5500kN.从拟合结果上看,两种分析结果曲线均拟合良好(拟合质量数MQ均≤2.0),计算贯入度与实测贯入度均比较一致,桩土模型各参数均在合理的范围,桩周土阻力分布类似并与地质情况也均基本吻合。

从表面上看,结果一提供的桩土静力指标接近于地质报告,似乎比较合理,结果二则偏低很多。

但由于是大贯入度桩,在结果二中选用了较高的桩侧Smith阻尼系数,二者的分析结果,静极限承载力相对误差为59%.该桩后来做静荷载试验,在5600kN的压力下试桩就因Q-S曲线产生陡降段而破坏,证明提高动阻力的分析方法是正确的。

(限于篇幅,两结果的拟合曲线图对比略去)因而如何增加制约条件,对于特定的桩,使动阻力收敛在更小的范围,是高应变动测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以下为参考方法:
①贯入度很大(贯入度大于10mm/击)的桩不应考虑幅射阻尼模型,因为在有高的速度和大贯入度的情况下,不可能产生很大的粘滞阻尼和干摩擦阻尼。

辐射阻尼往往在桩身的运动很小,对土体形不成剪切破坏的情况下产生。

②在小贯入度的情况下,对于桩周土较好(比如桩周为密实度较好的碎石土、砂土或粉土)的排土桩,初步计算后静阻力又不大的情况应注意可能要用到桩侧辐射阻尼模型,在其为桩身强度不高的摩擦桩时尤其如此。

③从动位移曲线上动位移与静位移的比例大致预估动静阻力的相对大小,并在实测贯入度清晰无误的情况下,加强贯入度的校核,就能较好地达到分析结果的收敛性。

5、结论
相对静载试验而言,高应变动力试桩的误差来源要丰富得多,本文力争系统地对这些误差进行总结,提出了浅层次、中层次和高层次的误差,并对如何减少高层次的误差提出建议和设想。

高应变动力试桩技术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它要求分析者能兼备土力学、振动力学、岩土经验以及高等数学和电子学方面的基础。

摆在众多高应变动力试验工作者面前的道路,是即不能神话这种方法的作用,不顾对比条件的不同而高谈动静对比的准确性(10%或20%),也不能误解高应变方法的作用,认为其一无是处,而是应该从严肃的角度出发,在有效动静对比资料的基础上,消除或基本消除低层次和中层次的误差,摸索尽可能减少高层次误差的方法。

这样才能更好地应用和发展高应变动力试桩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