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检验的适应症及送检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常用检验的适应症及送检注意事项
————————————————————————————————作者: ————————————————————————————————日期:
ﻩ
临床常用检验的适应症及送检注意事项
一、血液检查(血液常规检查)
(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
1.增加:
(1)生理性:新生儿、高原居住者;
(2)病理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
2.减少:
各种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后、大量失血。
(二)、白细胞计数
1.增加:
(1)生理性:初生儿,妊娠末期,分娩期,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后及极度恐慌与疼痛等。
(2)病理性:大部分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炎症,急性出血,组织损伤。手术创伤后,白血病等。
2.减少:
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X线及镭照射。肿瘤化疗后,非白血性白血病。
(三)血小板计数
临床意义:
1.生理性:正常人血小板计数一天内可有6-10%变化;表现为早晨较低,先后略高;春季较低,冬季略高;平原居民较低,高原较高;静脉血比毛
细血管血高10%;
2.血小板减少(100×109/L)见于
(1)血小板生成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
(2)血小板破坏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PT)、脾功能亢进、SLE。
(3)血小板消耗过多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4)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四)血小板计数
3.血小板增多(>400×109/L)见于
(1)骨髓增生综合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红细胞增多症等。(2)急性反应:急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溶血等。
(3)其他:脾切除术后。
二、出凝血试验检查
(一)、凝血系统检测
临床意义:
1.PT
(1)延长(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获得性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等。(2)缩短:先天性因子Ⅴ增多症、长期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2.APTT
(1)延长(超过正常对照10s以上):因子Ⅷ、Ⅸ、Ⅺ、Ⅻ缺乏症,且见于严重的因子Ⅹ、Ⅴ、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缺乏症,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时本试验延长。
(2)缩短:因子Ⅷ、Ⅴ活性增高、DIC高凝血期、血栓性疾病、血小板增多症等。
3.Fbg
(1)增加:脑血栓、脑梗死、心肌梗死、恶性肿瘤、炎症性疾患、肾病综合症、妊娠期。
(2)减少:先天性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骨髓疾患(恶性贫血、白血病、转移癌等)、慢性肝炎、肝硬化、纤溶性紫斑病、弥散性血管内溶血。
(二)、D-二聚体测定
临床意义:
D-D水平的升高,表明体内存在频繁的纤维蛋白降解过程。因此,D-D是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关键指标。
临床应用于:静脉血检、肺栓塞和动脉血栓塞的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纤溶作用机制的早期检测、血栓前危险评价;妊娠与分娩复杂性评价;血栓形成过程及溶栓治疗的监测;肿瘤辅助诊断。
三、尿液检查
(一)、尿液有形成份检查
临床意义:
1.白细胞增高:表示泌尿系统有炎症,如肾盂肾炎。
2.红细胞增高:新鲜尿中红细胞形态对鉴别肾源性(变形红细胞血尿)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肾小球均一红细胞血尿)有重要的价值。常见于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结核或恶性肿瘤。
(二)、尿液有形成份检查
3.管型:
1)透明管型:可偶见于正常人清晨浓缩尿中。大量出现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肾盂肾炎、肾瘀血、恶性高血压、肾动脉硬化等疾病。
2)颗粒管型:多见于肾实质性病变。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肾动脉硬化等。
3)细胞管型:
①红细胞管型: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②白细胞管型:表示肾实质有细菌感染性病变。常见于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有红斑狼疮肾炎患者亦可见到。
③肾上皮细胞管型:酯酶染色呈阳性,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阴性,供此可与白细胞管型鉴别。此类管型常见于肾小管病变如急性肾小管坏死、子痫、肾移植后排异反应及肾淀粉样变性等。
4.结晶:
(1)草酸钙结晶:是尿路结石的主要成分之一。患者表现尿痛、尿频、尿急或有肾绞痛合并血尿,尿中见到此类结晶则应注意患尿路结石症的可能性。
(2)尿酸结晶:见于急性通风症,慢性间质性肾炎等。
(3)尿酸铵结晶:如在新鲜尿中出现应考虑存在膀胱的细菌感染。(4)胆固醇结晶:此类结晶常在乳糜尿中见到,亦可见于脓尿中。四、粪便常规检查
1.肉眼检查:颜色、性状和硬度
2.显微镜检查:观察红细胞、白细胞、吞噬细胞和寄生虫卵等。五、其他体液检查
(一)、浆膜腔积液检查
临床意义:
1.以分叶核白细胞为主:见于脓性炎症或早期结核性积液,在结核性渗出液的吸收期可见嗜酸性粒细胞为主。
2.以淋巴细胞为主:提示慢性炎症,可见结核性渗出液,病毒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多发性浆膜炎等。
3.以间皮细胞及组织细胞为主:提示膜上皮细胞脱落旺盛,可见于淤血,恶性肿瘤等。
(二)、脑脊液常规检查
临床意义:
1.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结核性或霉菌性脑膜炎时,以淋巴细胞
为主的白细胞中度增高。
2.细菌感染时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白细胞显著增高。
3.寄生虫病时可见嗜酸细胞增高。
4.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脑脊液可见大量红细胞。
(三)、总蛋白测定
临床意义:
1.总蛋白增加:
(1)脱水:如摄入不足,下痢,呕吐,肠梗阻穿孔,灼伤,急性传染病。(2)网状内皮系统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等。(3)慢性传染病:如结核,梅毒,血液原虫病等。
2.总蛋白降低:
(1)血清蛋白漏出版如出血,溃疡,蛋白尿等。
(2)营养不良:如营养失调,低蛋白饮食,维生素缺乏症,恶性肿瘤,恶性贫血,糖尿病等。
(四)、葡萄糖测定
临床意义:
1.生理性高血糖:见于情绪紧张肾上腺分泌增加时。
2.病理性高血糖:内分泌功能障碍引起高血糖,如糖尿病;颅内压增高;脱水引起的高血糖。
3.生理性低血糖:饥饿或剧烈运动。
4.病理性低血糖:胰岛B细胞增生或瘤使胰岛素分泌过多;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严重肝病患者肝胀不能有效调节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