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电子教案(西南交大)4_1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西南交大)4_4

大学物理
r L旋 自
r L 轨道
r L
r L 道 轨
r L旋 自
第5页 共17页 页 页
大学物理
3. 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动量 转轴
z,
角速度
ω
r
转动 平面
z r
ω
转轴与转动平面交点
r r r mi对O的角动量: io = ri × mi vi 的角动量: 的角动量 L
r 大小 : Lio = ri mi vi = mi ri 2ω Lio ⇒ r 方向: 沿ω r 2 r 即 Lio = mi ri ω
3. 计算 J = ∑r m i i 同分布M>m , JM>Jm) 刚体的总质量 (同分布 同分布
2 i
大学物理
影响 J 的因素 练习
刚体质量分布 (同m, J中空>J实) 同 转轴的位置
1.由长l 的轻杆连接的质点如图所示,求质点系对过 .由长 的轻杆连接的质点如图所示, A垂直于该平面的轴的转动惯量。 垂直于该平面的轴的转动惯量。 垂直于该平面的轴的转动惯量
2
A
L 4
m
B
o
L
2
C
1 m L 1 3m 3L 7 解二: 解二: J z = J OA + J OB = + = mL2 3 4 4 3 4 4 48 1 7 L L 2 解三: 解三: J z = J C + m = mL + m = mL2 4 12 4 48
2
D
d
C
m
z
对平面刚体
y
o x
Jz = Jx + Jy
证明见教材101页 页 证明见教材
大学物理教案完整版

大学物理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学物理》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主要围绕牛顿三定律展开讲解,包括定律的内容、物理意义、适用范围等,并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能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物理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如小车、滑轮、砝码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践情景(如小车受力加速运动),引导学生思考力与运动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概念,包括定义、物理意义等。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如何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牛顿运动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7. 互动提问: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牛顿运动定律基本原理。
2. 例题解题步骤。
3. 重点、难点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已知物体质量m,初速度v0,受力F,求物体在t时间内的位移s。
(2)一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v。
2. 答案:(1)s = v0t + (1/2)F/m t^2(2)v = sqrt(2gh)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物理学史相关资料,了解牛顿等物理学家的成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同时,布置一些拓展性题目,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实验演示的有效性5.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践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确保学生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原理,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大学物理电子教案章节:第一章绪论课时:2课时年级/专业:大一物理学专业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大学物理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 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3. 激发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1. 大学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2.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3.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1. 大学物理课程的作用。
2.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3. 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材或参考书。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物理现象或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大学物理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大学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地位(10分钟)教师介绍大学物理课程的特点、意义和地位,使学生明确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
3.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15分钟)教师讲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如物质、能量、力等,并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4.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20分钟)教师介绍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实验、理论分析、数学建模等,并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上一课时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引导students to review the knowledge.2. 大学物理课程的作用(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大学物理课程的作用,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大学物理对个人发展的价值。
3.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的理解(15分钟)教师通过举例或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 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运用(20分钟)教师通过案例分析或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物理学研究方法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教案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教案内容的理解。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目录与绪论

1. 物理学的发展为新技术奠定基础;
——没有物理学,便不会有当今的科学技术!
核技术的物理基础
1896 Becquerel发现铀的天然放射性 1897 J.J.Thomson发现电子;Rutherford发现、 射线 1900 Villard发现射线 1902 Curie夫妇发现更强的天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1905 Einstein创立狭义相对论,得到公式 E=mc2 1909 Geiger,Marsden用粒子轰击原子时发现大偏转角散射 1911 Rutherford体出原子的有核模型 1913 Bohr建立量子化的原子模型 1914 Frank-Hertz实验 1925-1926 量子力学建立 1932 Chadwick发现中子 1933 Joliot-Curie夫妇发现人工放射性 1939 Hahn等人实现重核裂变 1941 Fermi实现核的链式反应 1945 原子弹 ; 1952 氢弹 1954 第一座核电站的建立
第12章 电流与电场 (自学)
第13章 真空中的稳恒磁场
§13—1 磁场 §13—2 毕奥 — 萨伐尔定律 §13—3 高斯定理 §13—4 安培环路定理
第14章 磁相互作用
§14—1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14—2 载流导体在磁场中所受的力 §14—3 载流线圈在磁场中所受的力和力矩
第15章 磁场与实物的相互作用
斋妺饚麙规撃发韂襮籾蹁錆褣殝杊郧
炿舭縳靠蔎藇榇搝鴸迺尫泡击肱 范 呆
化的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目录与绪论
銩朸蟔秮荀的 叮熪隘笄巣枌东懟攖迁
眊剗嬿瘌襙叮躦鲏旭鲊潒溎泍超乗
襰数罰嘿鮄当 当榃簀媙挛抡秞栝譄匆
睭瑑汪愎塜的 的猶塹友竦腣礼檣瞜缻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一、前言1.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大学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大学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2)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3)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2.1 力学2.1.1 牛顿运动定律2.1.2 动量与能量2.1.3 刚体运动2.1.4 流体力学2.2 热学2.2.1 温度的概念与热力学定律2.2.2 热传导与对流2.2.3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2.2.4 热力学势2.3 电磁学2.3.1 静电场2.3.2 稳恒电流场2.3.3 磁场与电磁感应2.3.4 电磁波2.4 光学2.4.1 几何光学2.4.2 波动光学2.4.3 量子光学2.5 原子与分子物理2.5.1 原子结构2.5.2 原子光谱2.5.3 分子结构与化学键2.5.4 分子光谱三、教学方法3.1 授课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物理概念和原理。
3.2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实验教学:安排相应的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4.1 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给予相应的平时成绩。
4.2 期中期末考试:设置期中和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大学物理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5.2 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辅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5.3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教学视频、论文和实验数据等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研究。
5.4 实验设备:配备完善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六、教学安排6.1 课时分配:本课程共计32课时,其中课堂讲授24课时,实验课程8课时。
大学物理学电子教案课件

大学物理学电子教案课件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了解大学物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熟悉课程目标和学习要求1.2 物理学发展简史回顾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了解著名物理学家的贡献1.3 科学方法学习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掌握科学实验和观察的基本技能第二章:力学2.1 牛顿运动定律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和应用掌握力学问题的解决方法2.2 动量与能量理解动量和能量的概念及其守恒定律应用动量和能量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3 引力与重力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和重力的概念掌握重力场和引力势能的计算方法第三章:热学3.1 温度与热量理解温度的概念和热量传递的机制掌握热量守恒定律的应用3.2 热力学定律学习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理解熵的概念和热力学过程的特点3.3 热传导与对流学习热传导和对流的机制和计算方法应用热传导和对流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第四章:波动与光学4.1 波动方程与波的传播学习波动方程和波的传播特性掌握波动问题的解决方法4.2 干涉与衍射理解干涉和衍射的原理和现象应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4.3 光学元件与光学仪器学习光学元件的性质和应用了解常见光学仪器的原理和构造第五章:现代物理学简介5.1 相对论理解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掌握相对论在高速运动和强引力场中的应用5.2 量子力学学习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波函数的概念了解量子力学在微观粒子物理学中的应用5.3 粒子物理学与宇宙学简介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理解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的重要发现和理论第六章:电磁学6.1 静电学学习静电荷和静电场的概念掌握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计算6.2 稳恒电流与磁场理解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学习安培定律和磁场强度的计算6.3 电磁波学习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掌握电磁波的能量和动量的计算第七章:量子力学基础7.1 量子概念的引入理解黑体辐射和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学习波粒二象性和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7.2 量子态与量子运算学习量子态的叠加和测量掌握量子比特和量子运算的基本概念7.3 量子纠缠与量子信息理解量子纠缠的特性及其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学习量子纠缠的实验验证和量子计算的优势第八章:原子与分子物理学8.1 玻尔模型与原子光谱学习玻尔模型和原子光谱的线系理解能级跃迁和原子的辐射与吸收8.2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学习分子的振动和转动掌握化学键的类型和分子轨道理论8.3 激光物理学理解激光的产生和特性学习激光的应用领域和激光技术的发展第九章:凝聚态物理学9.1 晶体结构学习晶体的点阵结构和空间群掌握晶体生长的原理和晶体学的发展9.2 电子性质与半导体理解电子在晶体中的输运性质学习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和掺杂效应9.3 磁性与超导性学习磁性材料的类型和磁化机制理解超导现象和超导体的应用第十章:现代物理技术10.1 粒子加速器与探测器学习粒子加速器的原理和类型掌握粒子探测器的原理和应用10.2 核磁共振与医学影像理解核磁共振的原理和应用学习医学影像技术的原理和临床应用10.3 光学技术与光纤通信学习光学成像和光学仪器的原理掌握光纤通信的原理和光电子技术的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包括观察、假设、实验和结论等步骤。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

教案标题:大学物理——电磁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公式,理解电磁现象的本质。
2. 培养学生运用电磁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静电场(1)静电荷、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电容等基本概念。
(2)高斯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等基本定律。
(3)静电场的能量、静电平衡、电场线等知识点。
2. 稳恒磁场(1)磁场、磁感应强度、磁场方向、磁通量等基本概念。
(2)安培环路定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基本定律。
(3)磁场的能量、磁通量守恒、磁介质等知识点。
3. 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等基本概念。
(2)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基本定律。
(3)电磁感应的应用,如发电机、变压器等。
4. 交流电(1)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如周期、频率、角频率等。
(2)交流电的合成与分解、有效值、瞬时值、相位等知识点。
(3)交流电路的基本定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4)电阻、电感、电容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
5. 麦克斯韦方程组(1)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基本内容。
(2)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反射、折射等知识点。
(3)电磁波的能量、动量、辐射压等特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定律和公式,阐述电磁学的基本原理。
2. 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电磁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电磁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 练习法:布置课后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电磁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电磁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的电磁学教材。
2. 实验设备:具备电磁学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科普文章、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
大学物理基础电子教案

第 7 章 热力学基础 第 8 章 气体动理论 第 9 章 静电场 第10章 恒定磁场 10章 第11章 变化的磁场和变化的电场 11章 第12章 机械波 12章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
第 13 章 波动光学基础 第 14 章 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 第 15 章 量子物理基础 第 16 章 固体物理简介 激光 使用说明 制作群体
返回
顾 主
问: 吴百诗 编: 张孝林 徐忠锋 刘丹东 徐忠锋 张孝林 喻有理 田蓬勃 刘 平
设计制作: 设计制作: 喻有理 王瑞敏 苏亚凤 美术设计: 美术设计: 李普选 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 昌
End
王小力
盛
返回
上一页 结束
使用说明
1.本电子教案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大学物理基础》 1.本电子教案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物理基础》为蓝 本电子教案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章节划分与之完全对应;适用于大学本科(或大专) 本,章节划分与之完全对应;适用于大学本科(或大专) 非物理专业的大学物理教学, 非物理专业的大学物理教学, 也可作为学生课后自学的 参考软件。 参考软件。 2.本软件用 制作而成, 2.本软件用 PowerPoint XP 制作而成,使用本软件教学的 教师可根据授课对象及自身的授课特点, 教师可根据授课对象及自身的授课特点,对内容进行取 亦可链入其它媒体信息, 舍,亦可链入其它媒体信息,以便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 的良好效果。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的良好效果。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授课教师应在本软件 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案。 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案。 3.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 传递速度快,用本软件授课时, 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 3.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用本软件授课时, 应熟悉播放顺序,注意控制播放速度, 应熟悉播放顺序,注意控制播放速度,使学生有充足的 思考时间。 思考时间。
大学物理电子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1. 理解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
2. 掌握电磁场中电荷和电流的相互作用规律。
3. 能够运用电磁场理论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教学重点:1. 电磁场的基本方程及其物理意义。
2.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难点:1.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数学推导与理解。
2. 电磁场能量密度与能量流的理解。
教学对象:大学物理专业本科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实验器材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如电场、磁场、电荷、电流等。
2. 提出问题:如何描述电磁场的规律?如何理解电磁场的能量?二、讲授新课1. 电磁场的基本方程- 讲解库仑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安培环路定律等基本定律。
- 推导出麦克斯韦方程组,并解释其物理意义。
- 通过实例说明麦克斯韦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数学推导- 以电场为例,推导出高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 以磁场为例,推导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 以电流为例,推导出安培环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3. 电磁场能量密度与能量流- 解释电磁场能量密度的概念,并给出计算公式。
- 解释电磁场能量流的概念,并给出计算公式。
- 通过实例说明电磁场能量密度与能量流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选取典型习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实验演示1. 演示电磁场实验,如电磁感应实验、电场线实验等。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加深对电磁场理论的理解。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麦克斯韦方程组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疑问和困惑。
教学评价:1. 课后习题完成情况。
2.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
3. 学生对电磁场理论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大学物理》教材。
2. 多媒体课件。
3. 电磁场实验器材。
备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大学物理学电子教案课件

大学物理学电子教案课件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理解大学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1.2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了解物理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认识著名物理学家及其主要贡献1.3 物理学与科学素质培养理解物理学对培养科学素质的重要性培养观察、思考、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章:力学2.1 牛顿运动定律掌握惯性、加速度、力等基本概念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及应用2.2 动量与冲量理解动量、冲量的概念及其守恒定律掌握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3 能量守恒与转化掌握能量、功、能级等基本概念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应用第三章:热学3.1 温度的概念与量度理解温度的定义和量度方法掌握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的关系3.2 热量与热传递理解热量、热传递的概念和方式掌握热量守恒定律和热传递的应用3.3 热力学定律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掌握热力学定律的应用和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关系第四章:波动与振动4.1 波的基本概念理解波的定义、分类和传播方式掌握波的周期、频率、波长等基本参数4.2 机械波的传播理解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原理掌握机械波的叠加原理和反射、折射现象4.3 振动的基本概念理解振动的概念和分类掌握简谐振动的特点和振动方程的求解第五章:电磁学5.1 静电场掌握静电荷、静电场的基本概念理解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电势等基本物理量5.2 电流与磁场理解电流、磁场的概念和关系掌握安培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5.3 电磁波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原理掌握电磁波的波动方程和电磁波谱的基本知识第六章:光学6.1 光的传播与折射理解光的传播方式及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和透镜的成像规律6.2 光的波动性与干涉理解光的波动性及其干涉现象掌握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的原理及应用6.3 光的粒子性与光谱理解光的粒子性及其光谱现象掌握光的吸收、发射光谱及其应用第七章:量子力学7.1 量子概念的引入理解黑体辐射和经典理论的局限性掌握普朗克量子化和波粒二象性7.2 量子态与量子运算理解量子态的叠加和测量掌握量子比特和量子门的的基本概念7.3 量子纠缠与量子信息理解量子纠缠和非定域性掌握量子纠缠的验证和量子信息的基本原理第八章:原子物理8.1 原子结构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及其电子分布掌握泡利不相容原理和原子的能级结构8.2 原子光谱与激光理解原子光谱的产生和特征掌握激光的原理和应用8.3 原子核物理理解原子核的结构和稳定性掌握核反应和核裂变、核聚变的基本原理第九章:固体物理9.1 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理解晶体的点阵结构和空间群掌握晶体的物理性质及其相关计算9.2 电子态与能带理论理解电子态和能带的概念掌握能带理论及其在半导体物理中的应用9.3 固体材料的热电性质理解热电效应和热电材料的基本原理掌握热电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第十章:现代物理专题10.1 相对论理解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掌握时空相对性和引力理论10.2 粒子物理与宇宙学理解粒子物理的基本粒子和标准模型掌握宇宙的大爆炸理论和宇宙学原理10.3 凝聚态物理与纳米技术理解凝聚态物理的基本现象和纳米材料的性质掌握纳米技术的制备和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引言部分,学生需要理解物理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以及物理学研究方法对培养科学素质的重要性。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教案标题:大学物理电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了解电子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生将学会应用电子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将能够设计和构建简单的电子电路。
教学重点:1. 电子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介绍。
2. 电子电路的设计和构建。
3. 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和解决。
教学难点:1. 理解电子学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
2. 设计和构建复杂电子电路。
教学准备:1. 电子学教材和参考书籍。
2. 实验室设备和材料。
3. 多媒体投影仪和计算机。
教学过程:课时一:电子学基础概念1. 引入电子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 介绍电子学的历史和发展。
3. 解释电子学中的基本术语和符号。
课时二:电子学原理1. 介绍电子学中的电子元件和电路。
2. 解释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
3. 介绍欧姆定律和基本电路定律。
课时三:半导体器件1. 介绍半导体材料的性质和特点。
2. 解释二极管和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3. 分析半导体器件的应用案例。
课时四:集成电路1. 介绍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解释数字和模拟集成电路的特点。
3. 分析集成电路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课时五:电子电路设计1. 介绍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解释电路图和布线图的绘制方法。
3. 设计和构建简单的电子电路。
课时六:实验室实践1. 学生进行实验室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构建电子电路。
2.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3. 学生展示实验成果并进行讨论和评估。
课时七:应用案例分析1. 分析实际应用案例,如电子设备的故障排除和维修。
2. 学生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 学生展示解决方案并进行评估和讨论。
课时八:复习和总结1. 复习电子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3. 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并展望未来学习的方向。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和讨论表现评估。
2. 实验室实践成果评估。
3. 期末考试或项目评估。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西南交大)4_5

3. 质点系角动量的时间变化率 对 N 个质点 m1, m2 ,, mN 组成的质点系,由
大学物理
dL1 M 1外 M 1内 dt dL2 M 2外 M 2内 dt dLN M N外 M N内 dt
dL 可得 M r F dt
注意:
M z xFy yFx
1. 力矩求和只能对同一参考点(或轴)进行。 M o M1o M 2o 矢量和 M z M1z M 2 z 代数和 2.
F F
O
F 0 M 0
F
O
F
F 0 M 0
第6页 共21页
dt
大学物理
rc
Ω d dt
d
最终效果:陀螺绕竖直轴旋转 —— 旋进(视频演示) d dL M 旋进角速度 Ω dt L sin dt L sin
L L
dL
( )
第19页 共21页
(2) 车轮的旋进 现象:
大学物理
Ω
o
(视频演示)
L
L
同 学 们 好
大学物理
上讲内容:两个基本概念 1.角动量 质点 质点系
L r p r mv L rc Mv c ri mi vi L轨道 L 自旋
Lz ri mi J
2 i
i
定轴刚体
2. 转动惯量
(4) 炮弹的旋进
f
r c
v
mg
(5) 旋进现象在自然界广泛存在:
地球的旋进;用电子在外磁场中的旋进解释物质的磁化……
第21页 共21页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课件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课件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了解大学物理课程的性质、目的和意义掌握大学物理的学习方法和技巧1.2 物理概念和原理介绍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原理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第二章:力学2.1 牛顿运动定律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和应用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物理意义2.2 动量和能量学习动量和能量的概念及其守恒定律掌握动量和能量的转换和守恒原理第三章:热学3.1 热力学基本概念了解温度、热量和内能的概念理解热量传递的机制3.2 热力学第一定律学习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应用掌握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学中的应用4.1 库仑定律和电场掌握库仑定律和电场的概念理解电场的强度和方向4.2 磁场和电磁感应学习磁场和电磁感应的原理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第五章:波动和光学5.1 波动方程和波速学习波动方程的推导和波速的计算理解波动的传播特性5.2 光的传播和折射掌握光的传播定律和折射定律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大学物理电子教案》课件第六章:声学6.1 声波的基本概念学习声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理解声波的频率、波长和速度6.2 声波的干涉和衍射掌握声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理解声波干涉和衍射的应用7.1 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学习波函数的概念和薛定谔方程的建立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7.2 量子态的叠加和测量掌握量子态的叠加原理和测量规则理解量子力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限制第八章:原子物理8.1 原子结构模型学习原子的基本结构和相关模型理解原子的电子排布和能级结构8.2 原子光谱和能级跃迁掌握原子光谱的产生和能级跃迁的机制理解原子光谱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第九章:固体物理9.1 晶体的基本概念学习晶体的点阵结构和空间群理论理解晶体物理性质的规律性9.2 半导体和超导体掌握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和导电特性理解超导体的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第十章:现代物理简介10.1 相对论学习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理解相对论对经典物理的改写和拓展10.2 粒子物理和宇宙学掌握粒子物理的基本理论和宇宙学的基本概念理解粒子物理和宇宙学在现代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大学物理电子教案》课件第十一章:光学11.1 光的传播和反射学习光的传播定律和反射定律理解光的反射现象及其应用11.2 光的折射和透镜掌握光的折射定律和透镜的成像原理理解透镜在不同介质中的聚焦和发散作用第十二章:现代光学技术12.1 光纤通信技术学习光纤通信的原理和优点理解光纤通信在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应用12.2 激光技术掌握激光的产生原理和特性理解激光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第十三章:波动光学13.1 波前和光程学习波前和光程的概念理解波前变换和光束传播的原理13.2 干涉和衍射掌握干涉和衍射的原理及其应用理解干涉和衍射在光学仪器和显示技术中的应用第十四章:量子光学14.1 量子态和量子纠缠学习量子态的叠加和纠缠现象理解量子纠缠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中的应用14.2 量子光子和量子隐形传态掌握量子光子的概念和量子隐形传态的原理理解量子隐形传态在量子通信和安全通信中的重要性第十五章:物理实验和实验方法15.1 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习物理实验的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理解物理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15.2 常见物理实验设备和技术掌握常见物理实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理解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技术和测量手段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涵盖了一个全面的《大学物理电子教案》课件,内容包含了前三个主要部分:力学、热学、电磁学、波动和光学、声学、量子力学、原子物理、固体物理、现代物理简介、光学、现代光学技术、波动光学、量子光学、物理实验和实验方法。
【冶金精品文档】大学物理电子教案

<<学生版>>
第一篇 力学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1—1 基本概念 §1—2 运动方程和轨迹方程 §1—3 质点运动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第 2、3、4 章 质点动力学
§2、3、4— 1 三个定律 §2、3、4— 2三个定理 三个守恒定律
第5 章 刚体力学基础
§5—1 刚体的平动和转动 §5—2 刚体的定轴转动 §5—3 刚体转动的功和能 §5—4 刚体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5—5 刚体的平面运动 §5—6 进动
——R.P费曼
“我从不迷信权威,但命运捉弄了我——我自己变
成了权威”
——A.爱因斯坦
希望两位著名物理学家的话,能成为大家学习 物理的座右铭。学习课程除了掌握基本知识外,更 重要的是学习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正如一个古老 的故事所讲的那样,学生从老师那里得到的,应该
是一个点石成金的 法则 ,而不是一堆 金子 。
§15—1 顺磁性与抗磁性
§15 — 2 磁化强度矢量 M 及其与 B、H 的关系
§15—3 铁磁质的磁效应
第16章 电磁感应
§16 — 1 电磁感应定律 §16 — 2 感生电动势 §16 — 3 动生电动势 §16 — 4 互感与自感 §16 — 5 磁场的能量
第17章 麦克斯韦方程组
§17—1 位移电流 §17 — 2 麦克斯韦方程组 §17 — 3 电磁场的物质性
大学物理课程的任务:
开启科学大门,获取指南针。 将来到自然界五彩缤纷的世界遨游。
物理知识、原理、方法是终身受益。
学好物理打下扎实的基础, 可应付各种可能的局面!!
END
•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0.1820 .10.18Sunday , October 18, 2020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课件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课件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理解大学物理课程的重要性了解大学物理的课程内容和目标1.2 物理概念与原理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物理学的应用领域和意义1.3 科学方法学习科学方法的应用掌握科学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基本技能第二章:力学2.1 牛顿运动定律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和应用掌握运动方程的求解方法2.2 动量和能量理解动量和能量的概念及其守恒原理学习动量和能量的计算方法2.3 引力定律和天体物理学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和天体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天体运动方程的求解方法第三章:热学3.1 温度和热量理解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学习热量传递的机制和热传导方程3.2 热力学定律学习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掌握热力学方程的求解方法3.3 热能转换和热效率学习热能转换的原理和热效率的计算方法了解热能转换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第四章:波动与光学4.1 波动方程和波的传播学习波动方程的建立和波的传播特性掌握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的计算方法4.2 光学原理学习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掌握光学方程的求解方法4.3 光纤和光电子学了解光纤通信和光电子学的原理和应用学习光纤和光电子学的基本设计和计算方法第五章:现代物理简介5.1 量子力学基础学习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量子力学方程的求解方法5.2 原子和分子学习原子的结构和性质了解分子的形成和分子间相互作用5.3 固体物理学学习固体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固体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第六章:电磁学6.1 库仑定律和电场学习库仑定律和电场的概念掌握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计算方法6.2 磁场和电磁感应学习磁场和电磁感应的原理掌握安培环路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求解方法6.3 交流电和电磁波学习交流电的特性及其产生和传输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第七章:量子力学7.1 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学习波函数的概念和薛定谔方程的建立掌握一维势阱和量子束缚态的解法7.2 量子态的叠加和测量学习量子态的叠加原理和测量效应理解量子纠缠和量子超位置原理7.3 量子力学应用了解量子力学在固体物理、原子物理和粒子物理中的应用学习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的基本原理第八章:原子和分子8.1 原子结构学习原子的电子排布和能级结构掌握原子光谱和原子跃迁的原理8.2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学习分子的形成和化学键的类型了解分子轨道理论和价键理论8.3 分子光谱和红外光谱学学习分子光谱的产生和红外光谱学的应用掌握红外光谱的解析方法第九章:固体物理学9.1 晶体结构学习晶体的点阵结构和空间群理论掌握晶体物理性质的晶体学基础9.2 固体材料的热性质学习固体的导热性和热膨胀原理了解超导性和量子相变的联系9.3 半导体和纳米材料学习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和器件应用了解纳米材料的特性及其在电子学中的应用第十章:现代物理技术10.1 粒子加速器和探测器学习粒子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和探测器的设计了解粒子物理实验的最新进展10.2 同步辐射和核磁共振学习同步辐射的产生和应用掌握核磁共振原理和NMR技术的应用10.3 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了解量子信息的基本概念和量子计算的技术进展学习量子密码学和量子通信的原理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第三章热学中的热量传递机制和热传导方程。
大学物理学电子教案课件

大学物理学电子教案课件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理解大学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1.2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回顾物理学的历史发展了解著名物理学家的贡献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情1.3 物理学的应用领域介绍物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强调物理学对技术和社会的影响引发学生对物理学实际意义的思考第二章:力学2.1 牛顿运动定律掌握牛顿三定律的内容和适用范围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求解简单的力学问题2.2 动量和能量学习动量和能量的概念及其守恒定律运用动量和能量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探讨守恒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2.3 刚体运动和转动学习刚体的运动和转动的基本概念掌握转动动能和转动惯量的计算求解刚体运动的动力学问题第三章:热学3.1 温度和热量理解温度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学习热量传递的方式和规律探讨热量在实际中的应用3.2 热力学定律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理解能量守恒和熵增加原理探讨热力学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3.3 热传导和热膨胀学习热传导的机制和定律掌握热膨胀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求解热传导和热膨胀的实际问题第四章:电磁学4.1 库仑定律和电场掌握库仑定律和电场的基本概念学习电场的计算和电场线求解静电场的实际问题4.2 磁场和电流学习磁场的基本概念和磁场线掌握安培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解电磁场的实际问题4.3 电磁波学习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理解电磁波的能量和动量探讨电磁波在通信和能源传输中的应用第五章:光学5.1 光的传播和反射学习光的传播和反射的基本原理掌握反射定律和反射图像的特点求解光学反射的实际问题5.2 光的折射和透镜学习光的折射原理和透镜的基本概念掌握透镜的成像规律和焦距的计算求解光学折射的实际问题5.3 光的波动性和光谱学习光的波动性和干涉现象掌握光谱的产生和应用探讨光的波动性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第六章:量子力学基础6.1 量子现象理解黑体辐射和普朗克量子理论学习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掌握波粒二象性和不确定性原理6.2 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了解量子态和量子叠加学习量子纠缠和量子隧穿掌握薛定谔方程和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6.3 量子力学的应用探讨量子力学在原子、分子和固体物理学中的应用学习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的基本原理了解量子力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第七章:原子物理学7.1 原子结构学习原子的电子排布和能级掌握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了解原子的光谱和能级跃迁7.2 原子核物理学了解原子核的结构和组成学习核力和核反应掌握核素的性质和放射性衰变7.3 激光和光谱学学习激光的原理和应用掌握光谱学的原理和技术探讨激光和光谱学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第八章:分子和固体物理学8.1 分子结构和性质学习分子的轨道理论和VSEPR模型掌握分子的键合理论和分子间作用力探讨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8.2 固体物理学基础了解固体的分类和晶体结构学习晶格的振动和电子能带理论掌握固体材料的性质和应用8.3 半导体和纳米材料学习半导体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探讨纳米材料的特性和应用第九章:热力学9.1 热力学势学习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掌握化学势和相变探讨热力学势在材料科学和化学工程中的应用9.2 热力学循环和热机学习热力学循环的基本原理掌握卡诺循环和热机的效率探讨热机在能源转换和热力学工程中的应用9.3 热传递和热控制学习热传递的基本方式和机制掌握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的计算探讨热控制技术和热管理在工程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第十章:现代物理学进展10.1 相对论理解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学习时空的弯曲和引力波探讨相对论在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中的应用10.2 粒子物理学了解粒子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标准模型学习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探讨粒子物理学在探测新粒子和探索宇宙起源中的应用10.3 宇宙学和天体物理学学习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掌握宇宙大爆炸理论和暗物质、暗能量的概念探讨天体物理学在探索宇宙结构和星系形成中的应用第十一章:生物物理学11.1 生物物理学的概述理解生物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掌握生物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探讨生物物理学在科学研究和医学应用中的重要性11.2 生物分子的物理性质学习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和动力学探讨生物分子在生物系统和疾病中的作用11.3 生物膜和细胞物理了解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学习细胞物理的基本原理探讨生物膜和细胞物理在细胞信号传导和疾病中的作用第十二章:环境物理学12.1 环境物理学的概述理解环境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掌握环境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探讨环境物理学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应用中的重要性12.2 大气物理学和气象学学习大气的组成和结构掌握大气现象和气象学的基本原理探讨大气物理学和气象学在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12.3 地球物理学和地震学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学习地震的产生和传播探讨地球物理学和地震学在地震预测和地质勘探中的应用第十三章:物理实验和测量技术13.1 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物理实验的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学习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测量技术和仪器探讨物理实验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13.2 现代物理测量技术了解现代物理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学习激光测量、光纤测量和电子测量等技术探讨现代物理测量技术在精密工程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掌握口头报告的准备和表达技巧探讨物理实验报告和口头报告在学术交流和职业发展中的应用第十四章:物理学在工程和技术中的应用14.1 物理学在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中的应用了解电子器件和半导体材料的基本原理学习光电子学和光通信技术的应用探讨物理学在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中的作用14.2 物理学在能源和环保技术中的应用掌握能源转换和节能技术的原理学习清洁能源和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探讨物理学在能源和环保技术发展中的作用14.3 物理学在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中的应用了解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制备方法学习纳米材料的特性和应用探讨物理学在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发展中的作用第十五章:物理学教育和研究的前沿问题15.1 物理学教育的现状和挑战分析当前物理学教育的问题和挑战探讨改进物理学教育的方法和策略思考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物理学人才15.2 物理学研究的趋势和挑战了解当前物理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探讨物理学在交叉学科和多领域中的应用思考如何应对物理学研究中的挑战和机遇15.3 物理学教育和研究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学习国际合作和交流的重要性掌握国际合作和交流的技巧和策略探讨如何加强物理学教育和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如牛顿运动定律、热力学定律、电磁学、光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变化率
第19页 共32页
大学物理
练习3 质量为 m的质点在外力F的作用下沿x轴运动。 已知t = 0时质点位于原点,初速度为零。力F随距离线 性减小,x = 0处,F=F0; x=L处,F = 0。试求质点在 x=L处的速率。
1 2 解: 应用动能定理 A mv 0 2
F0 由题意 F F0 x L
光滑平面, 缓慢拉回, 则拉 力与链下垂部分重力平衡, 设下垂部分长为 x , 质 量 m x ,以向下为正:
0
F
O
0.2 l 0.8 l
x
0
mg mgl AG FG dx 2lxdx 50 l 0. mgl AF AG 50
mx G g l
第21页 共32页
0.1
A
kxdx Mgdx 3 J
0 0.1
第11页 共32页
0.2
3. 动能定理 由 d Ek F d r 得质点的动能定理
大学物理
A
r2
r1
Ek 2 F d r d Ek Ek 2 Ek1 Ek
Ek1
由质点系的动能
l
大学物理
0
0.8 l
解二: Ep=0
0.2 l 质心C
用保守力做功与势 能变化的关系计算
令桌面 初态: 末态:
mg mg 1 mg Ep1 hc 5 5 10 50
Ep 0
重力做功:
外力功:
mgl A Ep Ep 2 Ep1 50 mgl A A 50
因 为 A外 0 A非 保 内 A摩 A支 撑 A摩
所以 1 2 A摩 m v m gR 2 1 ( 2 62 2 9.8 4)J 42.4 J 2
第25页 共32页
大学物理
练习6 一质量为 m 的人造地球卫星沿一圆形轨道运动 (v << c) , 离开地面的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二倍 (即2R)。试以 m、R、引力恒量 G、地球质量 M 表示出:
1 2 Ek Ek i mi vi i i 2
z
r1
O
m1
m2
对于第i个质点mi , 所有外力、 x 内力共同做功,其动能定理为
r2 r c mN rN
mc
y
Ai ( Fi fi ) d ri EKi
第12页 共32页
大学物理
对于整个系统,其动能定理为
3) 保守力为其相关势能梯度的负值:
F
m θ dl
Fl
l
dA F dl Fl dl dE p dEp Fl dl
Ep 在 l 方向
保守力在 l 方向投影
F保 gradEp Ep Ep Ep Ep x i y j z k
2R
r xi yj
2 A F d r F0 x d x F0 y d y 2 F0 R
0 0
第10页 共32页
练习2 如图 M =2kg , k =200N m , s = 0.2m , g ≈ 10ms
-1
大学物理
-2
不计轮、绳质量和摩擦, 弹簧最初为自然长度, 缓慢下拉s, 则 AF = ?
第16页 共32页
3. 势能 势能曲线 凡保守力的功均可表示为与相互作用物体相对位置 有关的某函数在始末位置的值之差,我们将该函数定 义为此物体系的势能。
保守力 势能(Ep ) 势能零点 Ep 势能曲线
大学物理
重 力 质点mgh 刚体mghc 弹力 引力
h=0
O h Ep O Ep O x r
1 2 kx 2
注意: 1) 功是标量(代数量)
大学物理
A>0
A<0 A=0
力对物体做功
物体反抗阻力做功 力作用点无位移 力与位移相互垂直
A总=A1+A2+……
2) 功是过程量 与力作用点的位移相关 mg h
v
地面系 AG≠0 电梯系 AG = 0
与参考系的选择相关
第7页 共32页
大学物理
③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的代数和不一定为零
解:
kx0 Mg 0 x0 0.1m
s 0.2m F 弹簧伸长 0.1 m O k 得 s 物体上升 0.1 m M x 缓慢下拉: 每时刻物体处于平衡态 kx (0 < x ≤ 0.1m) 前0.1m为变力 F= kx0 =Mg (0.1 < x ≤0.2m) 后0.1m为恒力
(1) 卫星的动能。
(2) 卫星在地球引力场中的引力势能。 (3) 卫星的总机械能。
第26页 共32页
大学物理
m
F
R OM 2R
r
解: (1)
v c,
非相对论问题
(2)
(3)
mM mM Ep G 2 dr G r 3R 3R GMm E Ek Ep 6R
约束于引力场中,未摆脱地球影响
第4页 共32页
2. 功
力对空间累积 a
大学物理
中学知识恒力作功
F
F
A F s cos F s
s
s
b
(1) 变力的功 d 元功: A F dr F dr cos 直角坐标系:
Fds cos
ds
dr
b
r F Fxi Fy j Fz k a dr dxi dyj dzk dA F dr Fxdx Fydy Fz dz
大学物理
解: (1) 重力的功 d A重力 mgd h
A
R
B
m
O
R
B
A重 力 mg d h m gR
A
B
dh
2 9.8 4J 7.84 J
第24页 共32页
大学物理
(2) 以B点为重力势能零点,求摩 擦力的功为 由功能原理 A外 A非保内 E 得
A
m
O
R
B
F0 F0 L A F d x (F0 x ) d x 0 0 L 2 F0 L v m
L L
第20页 共32页
大学物理
练习4 均匀链 m , 长 l 置于光滑桌面上,下垂部分长 0.2 l , 施力将其缓慢拉回桌面。 用两种方法求出此过 程中外力所做的功。
解一: 用变力做功计算
第27页 共32页
mM v2 G m 2 3R 3R 1 2 GmM Ek mv 2 6R
思考: 卫星对接问题
大学物理
设飞船 a 、b 圆轨道在同一平面内,飞船 a 要追上 b 并与之对接,能否直接加速?
b
Rb
Rc
a
c
Ra
GMm E Ek Ep 6R
加速,发动机做功,ΔE>0,
F1外 F 2外 F21 F3外
外力:系统外的物体对系 统内任一质点的作用力。
F12
m1
F外 Fi外
i
F13
F31
m2 F23 F32
m3
质点系内质点间的内力总是成对出现,因此必有
F内 Fi内 0
i
同一力对某一系统为外力,而对另一系统则可能为 内力。
Ep 2 0
第22页 共32页
大学物理
4. 功能原理 质点系动能定理
A外 A EK 内
A外 A保内 A非保内 EK
A外 A非保内 EK Ep E
质点系外力和非保守内力做功代数和等于点系 总机械能的增量
第23页 共32页
EP
练习5 如图所示,质量m = 2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 沿1/4圆弧从A滑到B,在B处速度的大小为v 6 m s 1。 已知圆的半径R = 4m, 求物体从A到B的过程中 (1) 重力对它作的功。 A O m (2) 摩擦力对它作的功。
第9页 共32页
大学物理 练习1 一质点做圆周运动,有一力 F F0 xi yj 作 用于质点,在质点由原点至P(0,2R)点过程中,力 F 做 的功 Am
解:
.
o
F F0 xi F0 yj
r
x
0
dr dxi dyj
状态改变量 dr d Ek 动能的时间变化率 F d Ek F d r dt dt
※ 迄今,最不可思议的动能是,宇宙射线中有些质子的动能 达到 1019 eV,是其静止能量的1010倍。 过程量
第3页 共32页
大学物理
内力和外力: 内力:系统内质点间的 相互作用力。
x=0 r
mM G r
第17页 共32页
大学物理
保守力与相关势能的关系:
1) 凡保守力都有其相关势能, 势能属于物体系, 保守
力为该势能系统的内力。
2) 保守力的功等于其相关势能增量的负值
A保 = -ΔEp
物体在场中某点的势能等于将物体从该点移到零 势点过程中保守力做的功
第18页 共32页
大学物理
第15页 共32页
大学物理
2. 保守力 做功与路径无关, 只与起点、终点位置有关
A F dr
a b
m
L1
b
F dr
a
b
F
L2
(路径L1)
(路径L2)
a
对沿闭合路径运动一周的物体做功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