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第十名现象
“第十名”现象说明啥
前不久,高中同学聚会,分别了近十年,大家都饶有兴趣地打听着彼此的近况。
令人惊讶的是,当年全校的高考状元方某如今在一家小公司里做着职员,表现平平,而当年逊色他的同班同学中有很多人在不同领域里已功成名就。
许多研究者对这个问题做过专门的研究,发现学习最好的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未必走得最成功,而学习成绩在班里排在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后来在工作上的成就比较高,被称为“第十名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第十名现象”呢?在追寻其原因之前,我们不妨先来审视一下考试制度。
现在的考试考查的多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事实上,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如人际沟通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等在考试中都难以得到体现,而这些能力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非常重要。
也就是说,我们考试考出来的“第一名”,综合能力并不一定是最强的。
我们通常说的“智力”往往都是指智商,实际上这是一种狭隘的认识。
人的智力是多元化的,它表现在各个方面。
比如方某,他的学习成绩好,可以说是智商高,但在实际生活中他表现出来的成功智力却比较低。
所谓成功智力,是指有关生活技能、工作能力的智商,它决定着人们对生活事件的判断、评估,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还关系着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些虽然不是学习中能够表现出来的,但却是现实生活中所必需的。
一般说来,“第十名”具有较好的智商,同时又不是死读书,在学习的空暇能够发展成功智力,所以他们能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
有幸的是,成功智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
平时可以尝试多接触一些新鲜事物,提升自己对事件的判断力;尝试从事一些从未做过的行业,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育学中的十二大效应
教育中的十二大心理效应(一)2008-12-9 9:11:00阅读681 次参与讨论(0)收藏1.瓦拉赫效应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
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
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
”此后,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全班倒数第一。
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终于获得了成功。
瓦拉赫的成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强点和弱点,他们一旦找到了发挥自己智慧的最佳点,使智能得到充分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
后人称这种现象为“瓦拉赫效应”。
2.刻板效应社会心理学认为,那种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应”。
它是对人的一种固定而笼统的看法,从而产生一种刻板印象。
在学校经常可见到这种现象,教师对那些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脸上往往流露出喜爱的神色,并受到器重和青睐。
而天资愚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往往受到歧视,教师表现出急躁、厌烦的情绪,令人沮丧的话常挂在嘴边。
实践证明,经常受到这种“待遇”的学生,会顿觉凉水浇身,丧失了学习信心,失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以至产生颓废情绪。
3.罗森塔尔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智商很高。
”事过半年,罗氏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表现超常。
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
运用到人事管理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我想早点听到你成功的消息。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A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姓名:宋灿专业:小学教育学号: 191201902973774 学习中心:山东济宁兖州奥鹏学习中心成绩: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还有一种更狭义的理解,课程特指某一门课程。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的目的和任务,以纲要形式确定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的指导性文件。
包括该课程的教学目的,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和课时分配。
3.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指个体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具有偏好性的行为方式与行为特征。
反映个体学习活动中的个体差异。
与个体的性格及学习习惯有关。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答: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为:(1)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2)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 (2)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感受。
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简述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理解。
答: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
由“中国教育第一人”孟照彬教授想到的 ——“第十名现象”
由“中国教育第一人”孟照彬教授想到的——“第十名现象”盘县普古中学韩魏当今被誉为“中国教育第一人”的云南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孟照彬教师,而今可以称得上是声名日盛,其孟氏“MS——EEPO”有效教育在全国已是遍地开花,正在影响着中国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教育界正在兴起一股学习有效教育方式的热潮。
而回溯孟照彬教师的求学和工作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孟照彬教授读书时候成绩并非名列前茅,高考成绩仅为第十二名,而孟教授的身上永远闪烁着一个不安于现状、敏捷多思的光芒,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教师成长为全国最一流的教育专家,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从他耀眼的光环中去追寻他昨日奋斗背后的故事,我们就会明白,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这将深远影响当代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
抚今追昔,当年我们眼里那些学习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或许当时我们教师都认为他(她)是最好的学生,最有前途的学生,可是我们现在去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或许这些当年在学业中的顶尖级人物,而今在工作岗位上却是业绩平平,与我们的理想大相庭径。
这种“高分低能”的现象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个普通现象。
在很多国家,数不胜数的学校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据有关调查研究数据表明,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并不一定是工作最出色的人,而学习成绩排名在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往往在工作中颇有建树,或者在某个领域起到影响深远的作用,这一个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第十名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奇怪的“第十名现象”呢?这就和我们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方式密不可分了,我们的考试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记忆能力。
而很重要的一些能力无法在考试中得到体现了,如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
恰恰这些综合能力在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中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换句话说,我们通过考试得出的“第一名“,综合能力不一定是最好的。
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将学业智力称为”惰性化智力“,它只能对学生在学业和分数上作出部分预测,而与现实生活中的成功较少发生联系。
常见教育心理学十大现象
常见教育心理学十大现象在教育领域,心理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教育心理学旨在了解学习者的需求和特点,以提高教育效果。
在实践中,教育心理学揭示了许多常见的现象。
本文将介绍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的十大常见现象,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
一、自我实现预言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在预期中出现的方式下,改变了他们自身的行为和观念,从而实现了这一预言。
例如,老师对一个学生有低期望值,这种期望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和对学生的回应,最终导致学生的表现也符合这种低期望。
这种现象在教育中很常见,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是至关重要的。
二、集体效应集体效应是指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受到群体因素的影响。
在教育中,集体效应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学校的整体环境和他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例如,一个学生可能会受到同学的影响,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观念。
教育者应重视集体效应,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三、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人通过持续的失败或挫折体验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消极的预期,并认为外界的控制因素是不可改变的。
这种现象在学习者中很常见,可能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
教育者应帮助学生克服习得性无助,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镜像效应镜像效应是指个体在他人目光下改变自己的行为。
在教育环境中,学生在教师和同学的观察下可能会表现出与平时不同的行为。
这种现象使得教育者需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和言论是否会对学生产生误导或影响。
五、社会比较社会比较是指个体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来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在教育中,学生会将自己与同学进行比较,从而影响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和学习动力。
教育者应帮助学生理解个体差异,并以个人进步为导向,而非与他人竞争。
六、迁移效应迁移效应是指在学习一个任务后,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或观念对其他任务的学习和应用产生影响。
教育者可以利用迁移效应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新的场景中,提高学习的效果。
七、激励效应激励效应是指个体受到外界激励因素的影响,从而对学习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反应。
第十名现象第十名现象是什么第十名效应分析应用
第十名现象第十名现象是什么第十名效应分析应用什么是第十名现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十名现象,快来看看吧!更多第十名现象请关注实用资料栏目!第十名现象们常常会在小学同学会上发现,那些业绩较为突出的基本是当年学习成绩不够显眼的同学;相反,当年老师们很喜欢的几个尖子生却大多业绩平平。
为什么尖子生没有按照当初的预想发展下去,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逐渐“淡出”优胜行列,而一些不起眼的学生长大后竟能脱颖而出呢?其实,这就是引起学生、家长、专家名流以致整个教育界共鸣和关注的“第十名现象”。
“教育界现在正热衷探讨‘第十名现象’,说的是,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成绩排在第十位上下的那几个,有望成为日后最出人头地的一个。
为什么许多小时候的尖子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竟“淡出”优胜行列,相反为什么一些当初不起眼的学生竟能日后成才?十年的跟踪记录,十年的资料积累,十年的风雨奔波……杭州市一名小学教师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第十名左右的小学生有着难以预想的潜能和创造力……正当人们开始跨进新世纪门槛的时候,一个新的观点如一阵旋风在浙江教育界平地而起。
从校园到有关管理部门,从学生、家长到专家名流,都对此给予共鸣和关注---它就是杭州市天长小学周武老师所发现的“第十名现象”。
53岁的周武是天长小学多年的班主任。
1989年,他开始了一项关于该校小学毕业生成长经历的跟踪调查。
十年的调查中他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在实行百分制的情况下,在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行列,而许多名列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竟很出人意料地表现出色。
周武将这一现象称为“第十名现象”。
■一次学生聚会中发现,那些业绩突出者大都是当年不起眼的学生。
1989年国庆节期间,在杭州市郊区的灵山山庄度假村,一个小学时代同学的聚会在这里进行。
大家谈笑风生,情如手足。
看到今天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奋斗,回想起当年小学同窗难忘的生活,不禁万千感慨。
第十名现象给教育的启示
第十名现象给教育的启示
第十名现象是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经过10000个小时的刻意练习,就能够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这个现象给教育带来了以下几点启示:
1.重视刻意练习:学生在某个领域要想成为专家,必须进行大量的刻意练习。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小开始形成良好的练习习惯,注重细节和技巧的培养,才能使学生更快地进步。
2.注重耐力和毅力:要成为领域的专家,必须具备耐心和毅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培养他们的耐心和毅力。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个性,采用多种教学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进步。
4.鼓励学生多思考:成为领域的专家,不仅需要掌握基本技能,更需要有创意和思考能力。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思考、多探索,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5.注重实践:实践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在实践中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更好地掌握技能。
教师应该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和组织,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总之,第十名现象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大量的刻意练习和不懈的努力,才能成为领域的专家。
教育教学应该注重细节和技巧的培
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和能力。
9.《第十名现象》给我们的启示
《第十名现象》给我们的启示在学校里,作为老师的我们往往用各科成绩给学生排名,以便知道每个学生在班里所在的位次。
有的家长则更变本加厉的督促,强迫学生挤进"前三名"或"前五名",搞的他们压力很大。
这使他们在培养兴趣特长,培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反而束缚了他们智力的发展。
又因为他们都是听话的好学生,一些好的个性也会被束缚。
另外,作为老师的我们"抓两头","带中间"的教学方法,使这些尖子生在学习上很容易得到老师的"关照",从而削弱了他们在学习上的独立性。
'第十名现象"不仅对教师有所启发,对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们也应该有所启发。
"第十名现象"说到底是成绩中等的学生比前几名尖子生更易取得成功。
排名十至二十名成绩中等的学生,虽然分数低一些,但与尖子生比起来,学习压力相对较轻,归自己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多,使他们有时间用于思考探索,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培养了自己的兴趣特长与创新能力,自然这些成绩中等学生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学生成绩中等,还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无论学校声誉多好,教师水平多高,学生多么聪明,多么努力,一个班里总有一大部分人成绩处于中等水平。
为了学生成绩中等而焦虑,是我们正常的心态。
我们往往要求自己的学生进入前十名,前五名,甚至第一名。
否则我们睡觉也睡不踏实。
就老师来说,这样做也是有充分的理由的,整个社会看重文凭学历。
而升学竞争说到底也就是名次的竞争,作为老师的我们,因此觉得只有督促学生勤奋学习,力争第一才能使学生在将来的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这是合乎常理的。
不过,我们也可以先看一下:学生成绩中等,究竟是学习方法不当,还是不够用功所致?我们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帮助学生进步,在这里,搬用他人的标准是没有意义的。
"人家能做到的,你为什么做不到呢?"这样的询问除了让学生无话可说,还会让学生心生反感,很难有实际效果。
“第十名现象”的几个疑点
“第十名现象”的几个疑点
章桂周
【期刊名称】《上海教育科研》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第十名现象”似乎揭示了一条人才成长的规律,但也存在不少疑点.本文就“第十名现象”的人才观、规律性、形成原因等方面加以探讨,力求以更开阔、更长远的视野与胸怀来看待人才成长,启示我们善待每个学生,相信人人都可能成才,尊重每个人的成长.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章桂周
【作者单位】安徽省舒城县舒城中学 2313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第十名现象”的几个疑点
2."第十名现象"对高校智力培养模式改革的启示
3.“第十名现象”的几个疑点
4.“第十名现象”引发班级管理思路的变革
5.智力方向性:“第十名现象”产生的根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常见教育心理学十大现象
你必须知道的十大心理规律【1】我们的心理是非常奇妙的一件事情,科学家们花了这么多年的时间来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至今没有找到一个确切的解答方案。
现在我们要说的就是存在于我们人群当中的一些心理怪象,了解这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人群当中。
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
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
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
妈妈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
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美国着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
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
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
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教育上的十大效应
原理与应用
原理
整体表现是由最薄弱环节决定的。
应用
在教育上,教师应注意发现学生的短板科目或技能,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补救,以提高 其整体表现。
实例分析
例如,一个学生在数学和语文方面表现优秀,但在英语上成绩较差,这可能导致他在总体 成绩上表现不佳。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英语短板进行辅导和激励,以提升其整体成绩。
它反映了累积和增值的优势,成功会带来更多的成功,而劣势则会加剧失败的风 险。
原理与应用
原理
马太效应的原理在于资源和机会的累积和集中,成功者更容 易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从而进一步扩大优势。
应用
在教育上,马太效应表现为优秀的学生更容易获得更好的教 育资源和机会,进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高的社会地位。
实例分析
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发展内在动机, 让他们认识到学习是为了自己的成长 和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外部的 奖励或认可。
实例分析
例如,一个学生在数学方面表现 出色,老师为了激励他继续努力, 承诺如果他下次考试继续保持高
分就给他奖励。
但这种奖励可能会被学生看作是 为了获得外部好处而学习,而不 是出于对数学本身的喜爱和兴趣。
导致学生更加自信和努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表现。
原理与应用
要点一
原理
布罗菲效应的原理是基于心理学的期望效应。当人们对自 己或他人抱有期望时,他们往往会以积极的方式行动,以 实现这些期望。在教育领域中,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有很大 的影响,因为学生通常会以教师的期望来评价自己的能力 和价值。
要点二
应用
为了应用布罗菲效应,教师需要对学生抱有高期望,并采 取积极的方式与学生互动。教师可以通过鼓励、表扬和提 供支持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 通过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 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第十名”现象有感
“第十名”现象有感
对于任教将近20年的我也深有体会,送走了一批批学生,学生到社会真正混得好的不是那些尖子生,而是那些“第十名”的学生,尖子生之所以会在社会上淡出,显然和死读书有关,再加上没有挫折感,孩子经不起社会的打击,只要一次不能顺利有时就会一辈子不能成就辉煌。
而那些“第十名”的学生,他既有聪明的脑袋,又能抽空学些技能,能经得起挫折的考验,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脚,因此工作上也大有成就。
现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第十名”现象,作为从教这么多年的我,我深深感受到现在的考试制度有很大的关系,考试只能从卷中知道孩子的素质,所以有的家长为了追求高分,从学识上一直在给孩子加餐,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同等的,殊不知孩子在这方面加强了,另外如在如人际沟通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创造力、想像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就疏忽了。
这样的孩子走入社会也许就比较不能适应这个社会,但他又觉得自己是个高材生,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不能谦虚听取别人的一些建议,所以在社会中往往不能成就一番事业。
而对于“第十名”的孩子,他们除了在学习上没有尖子生的拔尖,但他在创造力、动手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大大超过尖子生,因此在走入社会过程中,“第十名”的孩子能较快,较有能力适应社会,并且能较好发挥它的创造力,即使有过失败,他也有承受失败的压力,他能继续奋斗,勇往直前。
由此看来,作为教师的我素来认为考试多几分或少几分并不能说
明这个孩子高人一等或低人一等,我认为素质教育应当以综合能力来评价。
“第十名现象”对高校智力培养模式改革的启示
关 键 词 第十 名 现 象 成 功 智 力 高 校 智 力培 养 模 式 改革
Th n p r to f ” n h P e o e o ” / e I s ia i n o Te t h n m n n /Da il g i Ja i . n
Ja g u C i a in s , h n
“ 十 名 现 象 ” 杭 州 市 周 武 老 师 提 出 , 要 表 现 为 学 第 由 主
习成 绩 处 于 中等 水 平 的学 生 在 职 业 发 展 等 方 面 却 优 于学 习 成 绩 优 秀 的 学 生 。无 独有 偶 , 港 大学 在 招 收 内地 高 考 生 源 香 时 , 汰 了 1 名 各 省 市 的 高 考 “ 元 ” 录 取 了学 习 成 绩 优 淘 1 状 ,
A ut horS ad e s Ya z o Un v r iy2 0 ’ dr s ng h u i est ,25 09, n z o , Ya g h u
2 “ 十 名现 象 ” 映 了 高校 智 力培 养 模式 改 革 的 第 反 可行性
“ 第十名现象 ” 达了与传 统智力观 相悖 的观点 , 传 智力 与个 别 差 异 、 天 培 养 、 性 特 征 等 密 切 相 关 。 斯 滕 伯 格 认 后 个
改 革 的 启 示 . 更新 高 校 智 力 培 养 理 念 、 变 高校 教 育 评 价 即 转
机 制 、 善 课 程设 置 及 教 学 方 式 。 改
业 发 展 中取 得 成 功 , 仅 依 靠 学 业 智力 是 远 远 不 够 的 , 必 仅 还 须 有 相 应 的创 造 性 智 力 和 实 践性 智力 加 以支 撑 。
十大教育孩子心理学效应
十大教育孩子心理学效应
1.约束效应:孩子会更加遵守规则和限制,当他们知道他们有监督和目标。
2. 平行效应:孩子们会在他们感兴趣或者擅长的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而且会更愿意学习。
3. 归因效应: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和表现,通常被归因于他们自己的能力和努力。
4. 自我效能感:孩子们的自信心会受到影响,当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做好某件事情时,他们会表现得更加成功。
5. 环境效应:孩子们的行为和表现,通常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变化的。
6. 激励效应:孩子们的学习和表现,通常是受到奖励和惩罚的影响而变化的。
7. 面向目标的思维:孩子们会更倾向于思考和行动,以达成他们的目标和目标。
8. 自我掌控感:孩子们的学习和表现,通常是受到他们自己的控制和管理而变化的。
9. 社交效应:孩子们的学习和表现,通常受到他们所处的社交环境的影响而变化的。
10. 冲突效应:孩子们会更加积极地解决冲突和问题,当他们有一个健康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时。
- 1 -。
常见教育心理学十大现象
常见教育心理学十大现象1. 分离焦虑:常见于幼儿入学、学生离家上大学等关键阶段。
学生面对新环境和陌生人时,产生不安和焦虑情绪,表现出对家长过度依赖、拒绝上学、情绪不稳定等行为。
教师和家长要理解其心理需求,提供安全感和支持,逐渐帮助其适应新环境并建立自信心。
2. 班级排名焦虑:一些学校和班级采用排名制度,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名次形式公布,给学生带来比较与竞争的焦虑。
排名焦虑会导致学生紧迫感过重,忽视了综合素质和个体差异。
教育者应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减少对排名的过度关注。
3. 考试焦虑: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压力源。
考试焦虑会使学生紧张、恐惧甚至影响发挥,进而影响学业成绩。
教育者可以适度减少考试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多元评价,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4. 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是指对于与他人交往和社交场合产生的恐惧和不安。
一些学生由于自尊心低,担心自己被他人嘲笑或拒绝,避免与他人接触,影响社交能力的发展。
教育者应提供鼓励和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和社交技巧,帮助其逐渐克服社交焦虑。
5. 物质追求:现代社会的物质文化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些学生追求名牌、奢侈品等物质享受,忽视了精神层面的需求和发展。
教育者应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念,培养学生的自律和理性消费意识,关注个体的精神成长和全面发展。
6. 自卑感:一些学生存在自卑感,认为自己不如他人,缺乏自信心和积极性。
自卑感会限制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学习动力,影响其成长。
教育者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积极的激励和支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
7. 家庭压力: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些家庭存在着过度期望和过分竞争的现象,给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
教育者应与家长密切合作,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
8. 亲子关系紧张:亲子关系的稳定和和谐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十大教育学效应
十大教育学效应1、破窗理论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破窗理论”不仅仅在社会管理中有所应用,而且也被用在了现代企业管理中。
2、蝴蝶效应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蝴蝶效应”反映了混沌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
看似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一定要防微杜渐。
3、近因效应近因效应认为,最近、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可以冲淡在此之前产生的各种因素。
有这样一个例子:面试过程中,主考官告诉考生可以走了,可当考生要离开考场时,主考官又叫住他,对他说,你已回答了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评委觉得不怎么样,你对此怎么看?其实,考官做出这么一种设置,是对毕业生的最后一考,想借此考察一下应聘者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
如果这一道题回答得精彩,大可弥补此前面试中的缺憾;如果回答得不好,可能会由于这最后的关键性试题而使应聘者前功尽弃。
4、青蛙效应从前有一则水煮青蛙的寓言:如果把一只青蛙放在沸水中,它便会纵身而出;如果把一只青蛙放进温水中,它会感到舒舒服服的。
然后你再慢慢升温,即使升至摄氏80°,青蛙也仍然会若无其事地待在那水里。
随着温度的继续上升至90°-100°时,青蛙就会变得越来越虚弱,在此情况下,青蛙已经失去自我脱险的能力了,直至把它煮熟为止。
在第二种状况下,青蛙为什么不能自我摆脱险境呢?这是因为青蛙内部感应自下而上威胁的器官,只能感应出激烈的环境变化,而对缓慢、渐进的环境变化却不能及时做出感应。
这就是一种“青蛙效应”。
“青蛙效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逸。
智力方向性:“第十名现象”产生的根源
作者: 雷红智
作者机构: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学,江西南昌30024
出版物刊名: 教育学术月刊
页码: 56-58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3期
主题词: 基础教育 “第十名现象” 智力方向性 个案 调查
摘要:在基础教育阶段,“第十名现象”是一个普遍的、客观的现象,其产生根源于学生的智力方向性。
智力方向性理论、个案分析、问卷调查都证明了这一点。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智力方向性特点,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使每一个学生都在自身的智力水平和智力方向性基础上得到提高。
学校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开设丰富多样的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真正做到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
十大教育学效应
十大教育学效应1、破窗理论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破窗理论”不仅仅在社会管理中有所应用,而且也被用在了现代企业管理中。
2、蝴蝶效应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蝴蝶效应”反映了混沌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
看似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一定要防微杜渐。
3、近因效应近因效应认为,最近、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可以冲淡在此之前产生的各种因素。
有这样一个例子:面试过程中,主考官告诉考生可以走了,可当考生要离开考场时,主考官又叫住他,对他说,你已回答了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评委觉得不怎么样,你对此怎么看?其实,考官做出这么一种设置,是对毕业生的最后一考,想借此考察一下应聘者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
如果这一道题回答得精彩,大可弥补此前面试中的缺憾;如果回答得不好,可能会由于这最后的关键性试题而使应聘者前功尽弃。
4、青蛙效应从前有一则水煮青蛙的寓言:如果把一只青蛙放在沸水中,它便会纵身而出;如果把一只青蛙放进温水中,它会感到舒舒服服的。
然后你再慢慢升温,即使升至摄氏80°,青蛙也仍然会若无其事地待在那水里。
随着温度的继续上升至90°-100°时,青蛙就会变得越来越虚弱,在此情况下,青蛙已经失去自我脱险的能力了,直至把它煮熟为止。
在第二种状况下,青蛙为什么不能自我摆脱险境呢?这是因为青蛙内部感应自下而上威胁的器官,只能感应出激烈的环境变化,而对缓慢、渐进的环境变化却不能及时做出感应。
这就是一种“青蛙效应”。
“青蛙效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逸。
教育的哲学思考
教育的哲学思考作者:夏宝才吴友智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0年第04期前几天,听到这样一件事,一个学习成绩拔尖、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对老师说:“老师,我只想考第十名。
”“为什么?”“因为某老师说,无论是企业家、科学家,还是一些伟大的政治家,从爱因斯坦到比尔·盖茨,这些杰出的人物,都是第十名;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人基本上没有成大气候的。
既然这样,我就要舍第一而争第十了。
”很显然,某老师所说的“第十名效应”对这名学生产生了负面效果。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第十名效应”只是一种教育现象,并不是说排名第十的人就一定能取得卓越的成就,也并不是否定排名靠前的人,它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在不同的学校、班级和特定的情境下内涵是有所不同的。
任何教育现象都蕴涵着一定的教育规律,“第十名效应”蕴涵的规律就是儿童发展规律——全面、自主、富有个性的发展。
而学生的认识是感性的,也是结论性的。
学生看到了某些现象,却没有或很难认识到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
所以,学生只看到了成就卓著的人都是排名第十左右的这一现象,却没有认识到这个现象背后所蕴涵的人的发展规律。
怀特海曾经说过:“教育的问题就在于使学生通过树木而见到森林。
”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一些教育现象,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和利用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
通过“第十名效应”,教师自身要认识到第十名的学生和第一名的学生同样存在着成才的可能性,认识到学生的学业名次和学生未来在社会能够取得的成就,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扬长避短。
认识“第十名效应”,学生就要从单一的课本学习中走出来,不断扩大阅读范围,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超越考试,超越分数,参加各项有益活动,全面发展,不断完善自我。
教育界提出并探讨“第十名效应”,本意是探寻并回归教育的本源,指导并促进教育活动,遵循和利用教育规律,为学生自主、全面、富有个性的发展服务,但我们收获了一个“意外”——“我只想考第十名”,真有些事与愿违啊!这是由于一些教师仅仅只是向学生呈现了现象,却没有引导、帮助学生,深入地思考现象背后的普遍性规律及其对自我生活的指导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名现象』引起全国关注的前前后后张谷风我采写的《耐人寻味的第十名现象》,获全国省级晚报好新闻一等奖、浙江省好新闻二等奖。
回想这篇报道采写的过程,我深切地感到: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对时势、大局了然于胸,同时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有了这两条,常常可以从平凡的生活中抓出鲜活新闻。
这组新闻报道的线索,最初是不经意间聊天聊出来的。
那是去年10月下旬,在教育界的一次聚会上,杭州上城区教育局一负责人,谈到该区天长小学老师周武在几次参加毕业学生的同学会后,发现不少当年在校毫不起眼的学生出乎意料地已较有成就,而老师、家长曾引以为自豪的一些学习佼佼者却在生活工作中流于平庸甚至力不从心。
进一步跟踪发现,成年后相对比较出色的大都是小学班级里成绩排名第十、第二十名前后的孩子。
这番话说出来,现场很多人表示有同感。
这么多人有同感,感兴趣,那应该是有新闻价值的。
事后,我专程找到了周武老师采访。
深入采访后发现,要写成报道有一定难度。
一是周武老师的发现是在两年前提出来的,首先要解决一个新闻时效性问题。
二是对150名学生在10余年后表现的调查,到底能说明什么问题?这一局部现象,有没有普遍意义?是不是科学?我和编辑部的同志都想到,应当和当前的形势结合起来思考:推进素质教育的鼓槌越敲越密,但应试教育积弊甚深,家长和老师仍难以从其藩篱中解放出来,以致出现“素质教育热热闹闹,应试教育照抓不误”的现象。
作为从事教育报道的编辑、记者,我们正苦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闻报道力度不够,缺乏生动的新闻事实以理服人。
能不能深究一下,这个相对于第一、第二、第三名尖子生的第十名群体,姑且称为“第十名现象”吧,到底有什么共性,和素质教育有无关联?这样来考虑,如同久旱遇甘霖,老现象、老问题、老题材被赋予了新意。
接下来是怎么报道的问题。
我反复考虑,采用了思辨性报道方式,在展现事实的基础上融入理性的分析、思考,既为读者提供事实,又让读者得到一种启示。
文章采用的事实不一定全是新近发生的,但它所触及的问题必须是时下的“热点”,所阐明的看法必须具有新意。
也就是说,思辨性报道不仅仅是记者、通讯员个人的思辨,而是反映某一段时间社会的思辨,记者、通讯员博采众长,融各种智慧火花于一炉,使文章显示出更加系统、更加有说服力的思辨色彩。
当时觉得这个调查要写成报道很难,关键在于“第十名现象”的“十”是个约指,而且前三名成才或失败都不是绝对的,没有科学的数据。
那么其中有没有稳定的带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的东西呢?通过采访周武老师及接触周武老师调查的这些学生、家庭,我发现,第十名群体的共同特征是:他们受老师和父母的关注不像尖子生和后进生那么多,学习的自主性更强,兴趣更广泛,在成长的过程中学有余力、学有潜力;而个别成绩很出色的尖子成长中却遇到淘汰出局之类的失败,原因是家庭、师长等过分关注、过分强化学科成绩而扼制了潜能和自主性的发挥,也就是说缺乏某些素质。
这一分析对“第十名现象”无需定论,只需触及当今热点,能够就我们今天的基础教育究竟是分数重要还是素质重要,引发讨论和思考,做此报道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当然,对“第十名现象”的慎思明辨也要通过可读、可亲的写作方式来传递。
旁征博引,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此前,看到过一个类似的介绍材料。
一个美国教育学教授在3000人中做过一个终身实验,用60年的时间调查研究学校成绩和将来成就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并无必然联系。
相反,甚至有许多恰恰是一些考试分数不高的孩子做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
也就是说,分数这一当前推进素质教育最大的拦路虎、家长和老师眼里的命根子,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作用并不像他们想的那么重要。
从人人关心的分数人手,陈述周武老师和这位教育学教授类似的调查,就有了针对性和时效性。
写作时,脑子里又冒出古人的一句话,即《世说新语》说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说明“第十名现象”早就存在。
我决定就以这句话作为开头,让人们重新来审视这一现象。
1999年10月28日,钱江晚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题为《耐人寻味的第十名现象》的报道,并配发了编者按,由此展开了一场分数与成才关系的大讨论,形成一组思辨性的连续报道。
见报后的冲击力是在预料中的。
当晚,编辑部的两部热线电话一直铃声不断,4个小时几百人来电各抒己见。
一位读者在杭州坐火车前看到报道,到了出差目的地丽水,便找公用电话与我们交流看法。
一位在杭打工的民工流着泪述说自己当年为分数所累、几番人上人下的伤痛。
萧山瓜沥初中一教师和两个班学生看了报道后,写来了《九十四个孩子,九十四个希望》的信,述说了该报道使成绩好的学生自警、注意全面发展,使成绩欠好的学生也看到希望、大受鼓舞的动人一幕。
省教委有关负责人也就此发表看法,并力促浙江省十项教育减负措施的出台。
紧接着,四川、福建、江苏、陕西、上海等省市媒体纷纷对这一报道给予极大的关注,或转载,或重新采写,或就此展开讨论、商榷……人民日报发表推进素质教育、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的评论员文章后,又有不少媒体相继跟进,进一步做“第十名现象”的报道。
今年2月7日,中央电视台12演播室在就金华市徐力杀母事件展开素质教育大讨论时,特地把“第十名现象”搬上荧屏,请周武老师赴京现场解说。
“第十名现象”成为钱江晚报的一条独家新闻,领导和同志们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作为一次具体的采写活动,虽然画上了句号,但我从中得到的体会和启示能受益终生。
《新闻战线》(2000年第十期)何不让“小10”做标兵——有感于“前十名现象”青岛二中高尚尚2010年7月27日10:31『资料1』杭州的周武老师曾做过一项跟踪调查,发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前十名现象”。
周武老师担任语文教师和班主任20年。
他有意识地对1990年前后毕业的150名小学生做了跟踪调查。
结果在这些如今已经上大学或工作了的学生中间,绝大部分当年学习成绩在班里居前三名的“尖子生”,成人后却“淡”出优秀之列,甚至在其后的升学和就业方面屡屡受挫。
而前三名之外,第十名前后甚至20名前后的学生,却在后来的学业和工作中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并成为“栋梁型”人才。
『资料2』美国斯坦福大学曾对高中学生生存状态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入学时很优秀,曾获很多荣誉的学生,价值观很混乱。
他们热衷于掌握更多的应是技巧,使尽浑身解数取悦老师或学校管理者,因为这些人对他们将来考入大学的成绩及推荐信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国的社会财富大部分集中在学习中等的人手中,而他们的口号就是:让优等生做我们的打工仔!『资料3』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高层管理者培训与发展中心副主任吕峰教授在谈话中说到,全国约有一半的状元在北大,而北大的状元中又有一半在光华管理学院,今年有14位,去年有16位,前年达到17位。
他们曾追踪过这些状元的发展趋势,“学习成绩一年不如一年,就业时也没有看到有明显的优势,甚至很快有些人变得平庸了起来!”面对这些资料和评价,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大众心目中的优等生并没有踏上我们所期待的光辉夺目的人生之路,而是渐渐淹没在社会竞争中,泯然众人焉。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的没落,哪些环节出现了问题,是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所思考的是,为什么十名左右的学生更容易成功。
身边的例子太多了,毕业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买车买房的同学里大部分都是这个“黄金10段”的。
他们在校时成绩不拔尖,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实力,而是他们兴趣广泛,精力旺盛,很多时间都用在了参加社团和集体活动中。
对于“前三”的宝座,他们觉得很难达到,也懒得去拼,反而压力小了,空间多了。
步入大学或社会后,他们多年积累的多方面素质逐渐显现出来,而学习上的基本知识也够牢够用,这就使他们在“拼综合”的时代里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了。
“小10”同学发迹的同时,“前三”同学都在做什么呢?步入大学校园,他们发现“前三”的头衔已经不是那么闪闪发光了,在这个“60分万岁”“学生会主席当道”的疆土,他们找不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了。
一些同学开始颓废,另一些还在坚守阵地,“我学”!读完本科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当终有一天“媳妇熬成婆”,他或她顶着博士帽步入社会时,发现自己依然毫无优势:年近三十,没有任何工作经验,高薪优待的工作已被n年前毕业的“小10”们占领了!这时“优等生”们发现,他们要学的还有很多,但是竟然全都不在课本上!这种现象从古至今、从国外到国内屡见不鲜,我们为此也在不断改革。
素质教育、课程改革,都是为了减少高分低能的学生。
很多人说,高考是永远的指挥棒,高考不改,老师们再改也没有用。
那么高考没有改吗?!从3+2到3+X,综合素质没有体现在高考中吗?但是我们还是曲解了这种意图,觉得高考越来越难,“综合”也要靠多练多做题!那么,这种恶性循环也只能继续毒害我们的孩子!我的观点是,无论高考变不变,我们高中老师一定要团结起来支持素质教育,最终真正高素质者一定会考出高分来。
结合二中的实践,我也浅谈几点我的意见:1、开展社团活动,重新定义成功:青岛二中的社团活动多得让老师害怕,从周末大舞台到联合国模拟大赛,从拉赞助到投标竞标,从环保到义卖,学生们忙得不亦悦乎。
说不影响学习是骗人的,但是从这些活动中得到的收获和成就感,远远超出了埋头啃课本的价值。
2、与家长合作,联手打造成功之路:没有家长的支持,学校的很多工作都会立不住脚。
改变学生观念,首先要改变家长观念。
二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支持孩子参加社团,很多家长都主动提供帮助,甚至到学校开讲座,讲述自己的成功之路。
3、关注中等学生,关注综合水平:改变“抓两头,带中间”的教学模式,突出一些成绩中等、综合素质高的同学,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一方面让“前三”的学生回头望望,并非高分才能受关注;另一方面,让后进的学生看到希望,原来这样就能受到表扬!4、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倡导健康价值观:二中的心理咨询室布置得温馨而舒适,精致的沙发,落地的窗帘,仿若与校园隔绝之地。
学生需要心理咨询或放松时,有专业的老师指导,这对学习好、压力大的同学非常有帮助。
既然我们意识到“小10”同学可能更有出息,为什么我们不能建立以“小10”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呢?让“小10”做标兵,这种评价不仅仅来自于老师,也来自于家长和社会。
当越来越多的“小10”被发现和认可,价值导向也会随之慢慢改变。
不要再把高考当作误导评价的罪魁祸首,公正而宝贵的指挥棒就在你我手中!教育中的“第十名现象”•2012-1-17 22:29:00•我要评论(0)•来源:所谓“第十名现象”,据说是杭州的一位小学老师发现的。
媒体介绍,这位从教近20年的老师,有意识地对1990年前后毕业的150名小学生作了跟踪调查,结果在这些如今已上大学或工作了的学生中间,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第十名现象”,即前三名之后,第十名前后直至20名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并成长为“栋梁型”人才;相反,那些当年备受老师宠爱、成绩数一数二的优秀学生,长大后却淡出优秀行列,甚至在其后的升学和就业等方面屡屡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