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最终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word版
国卫办医发〔2015〕43 号附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修订工作组组长:钟南山撰稿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万希润马小军王辰王睿王大猷王明贵王选锭卢晓阳申昆玲吕晓菊刘又宁刘正印李光辉李燕明杨帆肖永红吴永佩吴安华邱海波何礼贤汪复张扣兴张婴元陈晖陈佰义卓超周新郑波郎义青胡必杰倪语星徐英春黄文祥梅丹曹彬颜青参加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王水云王金环支修益牛晓辉邢念增朱康顺刘钢刘志敏孙旭光李志远李笑天李筱荣张伟张明刚赵继宗钟明康姜玲夏培元钱菊英董军廖秦平戴梦华目录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1)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3)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5)附录1 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 (11)附录2 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 (13)附录3 特殊诊疗操作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建议 (15)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一、医疗机构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 (17)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18)三、病原微生物检测 (19)四、注重综合措施预防医院感染 (20)五、培训、评估和督查 (20)第三部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青霉素类 (21)头孢菌素类 (22)头霉素类 (23)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24)碳青霉烯类 (25)青霉烯类 (26)单环β-内酰胺类 (26)氧头孢烯类 (26)氨基糖苷类 (27)四环素类 (28)甘氨酰环素类 (29)氯霉素 (29)大环内酯类 (30)林可酰胺类 (31)利福霉素类 (31)糖肽类 (32)多黏菌素类 (33)环脂肽类 (34)噁唑烷酮类 (35)磷霉素 (36)喹诺酮类 (36)磺胺类 (37)呋喃类 (38)硝基咪唑类 (39)抗分枝杆菌药 (39)抗真菌药 (42)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47)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48)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 (55)细菌性前列腺炎 (57)急性感染性腹泻 (59)细菌性脑膜炎及脑脓肿 (60)血流感染及感染性心内膜炎 (62)腹腔感染 (66)骨、关节感染 (68)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69)口腔、颌面部感染 (72)眼部感染 (73)阴道感染 (75)宫颈炎 (76)盆腔炎 (76)性传播疾病 (77)侵袭性真菌病 (77)分枝杆菌感染 (80)白喉 (81)百日咳 (82)猩红热 (82)鼠疫 (82)炭疽 (83)破伤风 (83)气性坏疽 (84)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 (84)布鲁菌病 (84)钩端螺旋体病 (85)回归热 (85)莱姆病 (85)立克次体病 (86)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87)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发生的关键。
2015抗菌药物指导原则
2015抗菌药物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水平,减少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而制定的文件。
该文件对抗菌药物进行了分级管理,根据药品在治疗性、价格、给药剂量方面的差异以及抗微生物的种类和性质对每一类抗菌药物赋予了相应治疗应用的指征,强调应根据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及患者病理生理状况制定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同时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住院患者的监测与管理,通过病历检查等措施纠正不合理的用药方案。
如想了解更多有关信息,建议阅读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中国药学会组织业内专家编写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解读文章。
抗生素合理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
不应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鉴于国内大 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高,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 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第一部分
三、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 的基本原则
新增:
附录 1: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
附录 2: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
附录 3: 特殊诊疗操作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建议
第二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要求
增加了“医疗机构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注重综合措 施,预防医院获得性感染”两部分,强调多部门,多学科合作,通过 科学化、常态化的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预防用药维持时间: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 程。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给药一次即可。如手 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或成人出血量 超过1500ml,术中应追加一次。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 小时,心脏手术可视情况延长至48小时。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 的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污染手术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过度 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且预防用药时间超过48 小时,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
预防用药原则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应根据手术切口类别(表1-1)、手 术创伤程度、可能的污染细菌种类、手术持续时间、感染发生机 会和后果严重程度、抗菌药物预防效果的循证医学证据、对细菌 耐药性的影响和经济学评估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是否预防用抗 菌药物。但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并不能代替严格的消毒、灭菌 技术和精细的无菌操作,也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其他 预防措施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
同一通用名称抗菌药物
抗菌药
1
物品种、 品规数 头霉素类抗菌药物品规
口服剂型
量要求 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 口服剂型
剂)类抗菌药物品规
注射剂型
碳氢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品规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品规
2021/10/1氟0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品规
深部抗真菌类药物品种
要求
三二 级级口 肿 综综腔 瘤 合合医 医 医医院 院 院院
2021/10/10
23
• ◆联合用药的指征:
• 1.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 感染。
• 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 混合感染,2 种及2 种以上复数菌感染,以及多重耐药菌 或泛耐药菌感染。
• 3.需长疗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 性的感染。
预防感染种类抗 菌
脾切除后菌血症
预防用药对象 ① 脾切除后儿童
药物选择
定期接种肺炎链球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和四价 脑膜炎奈瑟菌疫苗 ﹤5岁:每日阿莫西林或青霉素V口服,直到满5岁 ≥ 5岁:每日青霉素口服,至少1年
2021/10/10
② 患镰状细胞贫血
和地中海贫血儿童 (功能无脾)
根据年龄定期接种上述疫苗 ﹤5岁:每日青霉素V口服,直到满 5岁 ≥ 5岁:每日青霉素口服,有人建议至少用药至18岁 出现发热时可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头孢呋辛 青霉素过敏者可予TMP/SMZ或克拉霉素
2021/10/10
4
意义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 治活动的通知 》2011 年4月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 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 》2012 年3 月5日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临床药学室钟建雄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
• 接受注射用药的感染患者经初始注射治疗 病情好转并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 药。 •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皮肤黏 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后,很少被吸收,在 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反而易导致 耐药菌产生,因此治疗全身性感染或脏器 感染时应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
• 1.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脏器为人体无菌 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但 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 • ①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 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 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 • ③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 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 • ④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 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
• 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 (一)预防用药目的 • 主要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口 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 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 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
• (二)预防用药原则 •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应根据手术 切口类别(表1-1)、手术创伤程度、可能 的污染细菌种类、手术持续时间、感染发 生机会和后果严重程度、抗菌药物预防效 果的循证医学证据、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和经济学评估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是否 预防用抗菌药物。但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 用并不能代替严格的消毒、灭菌技术和精 细的无菌操作,也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 糖控制等其他预防措施。
完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更新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更新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品种选择近日,国家卫计委办公厅等部门正式发布 《抗菌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版)》(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2004年版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同 时被废止。
2015版《指导原则》与2004版具体变更内容如下。
表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变更内容等可一日给药一次的“重症感染者例外” 个注释。
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 者,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 菌入侵体内在一段时间内发 生的感染引起的感染,可能有 效。
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口)患者。
3.对某些细菌性感染的预防用药指征与方案提出明确的预防对象和推荐预防方案。
项目 2015年版2004年版抗菌药物治疗 性应用基本原 新增“放射、超声等影像结果”为细菌、真 菌性感染依据;删除“门诊病人可根据病情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 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 药开展药敏工作”。
步诊断细菌性感染。
抗菌药物经验 性治疗增加“对培养结果阴性的患者,应根据经验 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情况采取进一步治疗措 施”;删除旧版中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可 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者例 外)。
非手术预防预 防用药基本原 进一步将预防用药目的明确为“预防特定病 原菌所致的或特定人群可能发生的感染” 仅提出内科、儿科预防用药的 原则,包括预防用药的对象、 并与预防用药基本原则区分开来。
时间、人群等,主要是用于患 非手术预防用 药指征1.心衰、昏迷和休克等患者,“不应用”预防类抗菌药物。
2•将不适应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到留置导尿管、留置深静脉导管以及建立人 心衰、昏迷和休克等患者,“不 宜常规使用”预防类抗菌药 物。
素: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 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
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且预防用药时间 超过48h ,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
相比2004年版,2015年版根据新的临床指南等询证医学证据更加细化初始围手术期抗菌 药物的预防性 应用强调了预防用药目的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 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原则
• 以下情况原则上不应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普通感冒、
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
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留臵
导尿管、留臵深静脉导管以及建立人工气道(包括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口)患者。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属预防应用范畴 。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原则 • 根据手术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 选用有效、针对性强、安全、使用方便、价格适当的品种 • 尽量选择单一抗菌药物预防用药,避免不必要的联合使用
• 头孢过敏者:G+菌可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或克林霉素;
G-杆菌可用氨曲南、磷霉素或氨基糖苷类 • 针对MARS选用万古霉素预防感染时,应严格控制用药持续时间 • 不应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 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3]±[5]甲硝唑,或头霉素 类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3]±[5]甲硝唑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3]±[5]甲硝唑,或多西环 素 第一、二代头孢菌[3] ±[5] 甲硝唑
用
不 用
度 预防效果循证医学证据 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经济学评估
抗菌药物预防不能代替无菌操作! 抗菌药物预防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其他预 防措施!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手术切口类别
切口类别
Ⅰ类切口 (清洁手术)
定义
手术不涉及炎症区,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 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 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 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 • 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 的其他部位感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
国卫办医发〔2015〕43 号附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修订工作组组长:钟南山撰稿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万希润马小军王辰王睿王大猷王明贵王选锭卢晓阳申昆玲吕晓菊刘又宁刘正印李光辉李燕明杨帆肖永红吴永佩吴安华邱海波何礼贤汪复张扣兴张婴元陈晖陈佰义卓超周新郑波郎义青胡必杰倪语星徐英春黄文祥梅丹曹彬颜青参加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王水云王金环支修益牛晓辉邢念增朱康顺刘钢刘志敏孙旭光李志远李笑天李筱荣张伟张明刚赵继宗钟明康姜玲夏培元钱菊英董军廖秦平戴梦华目录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5)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5)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7)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10)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21)第三部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26)青霉素类 (26)头孢菌素类 (27)头霉素类 (29)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29)碳青霉烯类 (31)青霉烯类 (32)单环β-内酰胺类 (32)氧头孢烯类 (33)氨基糖苷类 (33)四环素类 (34)甘氨酰环素类 (35)氯霉素 (36)大环内酯类 (37)林可酰胺类 (38)利福霉素类 (39)糖肽类 (39)多黏菌素类 (40)环脂肽类 (42)噁唑烷酮类 (42)磷霉素 (44)喹诺酮类 (44)磺胺类 (46)呋喃类 (47)硝基咪唑类 (47)抗分枝杆菌药 (48)抗真菌药 (51)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 (57)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57)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 (57)急性细菌性中耳炎 (57)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58)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59)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5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59)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60)社区获得性肺炎 (61)医院获得性肺炎 (62)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 (65)细菌性前列腺炎 (67)急性感染性腹泻 (68)细菌性脑膜炎及脑脓肿 (70)血流感染及感染性心内膜炎 (72)血流感染 (72)感染性心内膜炎 (74)腹腔感染 (75)骨、关节感染 (76)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77)口腔、颌面部感染 (80)口腔感染 (80)颌面部感染 (80)眼部感染 (81)细菌性结膜炎 (81)细菌性角膜炎 (82)细菌性眼内炎 (83)阴道感染 (83)宫颈炎 (84)盆腔炎 (85)性传播疾病 (85)侵袭性真菌病 (86)分枝杆菌感染 (88)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88)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90)麻风分枝杆菌感染 (90)白喉 (91)百日咳 (91)猩红热 (91)鼠疫 (92)炭疽 (92)破伤风 (93)气性坏疽 (93)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 (93)布鲁菌病 (94)钩端螺旋体病 (94)回归热 (95)莱姆病 (95)立克次体病 (96)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97)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发生的关键。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
意义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 治活动的通知 》2011 年4月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 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 》2012 年3 月5日 ? ?卫生计生委 《 关于进一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 》2013 年5 月6 日
?卫生部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 ?2012 年4 月24 日
◆ 给药次数:删除了旧版中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 类等可一日给药一次的“重症感染者例外”这个注释;词 汇“消除半衰期短者”被“时间依赖性抗菌药”替代。
? 三、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
细菌性感染
取标本培养
无法取标本
经验治疗
阳性结果
阴性结果
+
治疗反应
调整方案
?感染部位 ?基础疾病 ?发病情况 ?发病场所 ?既往抗菌药用 药史及其治疗反 应 ?当地细菌耐药
性监测数据
? 四、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 择用药
?
? 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抗 菌治疗方案
◆ 给药途径:增加了中度感染的大多数患者,应 予口服治疗,并列出了可先予以注射给药的六种情况。
1 不能口服或不能耐受口服(如吞咽困难者)
病情影响口服吸收(如呕吐、严重腹泻、胃肠道病
2 变或肠道吸收功能障碍等)
注
射
3 抗菌谱合适但无口服剂型
4
需在感染组织或体液中迅速达到高药物浓度以达杀菌作用者
不良感染严重、病情进展迅速,需紧急治疗(如血流感
?
一、严格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法
规要求;
?
二、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综合管理 ;
?
2015年抗菌药物指导原则
手术切口类别 1. 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脏器为人体无菌部位,局
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 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 预防用抗菌药物。但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①手 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②手术涉及重要 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 脏手术等;③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 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④有感染高危因素如 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 营养不良等患者。 2. 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 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 通常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3. 污染手术(Ⅲ类切口):已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 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4. 污秽-感染手术(Ⅳ类切口):在手术前即已开始治疗性 应用抗菌药物,术中、术后继续,此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只限于少数情况:①全身给 药后在感染部位难以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时加用局部 给药作为辅助治疗(如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某 些药物可同时鞘内给药,包裹性厚壁脓肿脓腔内注 入抗菌药物等);②眼部及耳部感染的局部用药等; ③某些皮肤表层及口腔、阴道等黏膜表面的感染可 采用抗菌药物局部应用或外用,但应避免将主要供 全身应用的品种作局部用药。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 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过敏反应的抗 菌药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较易产生过敏反 应的药物不可局部应用。氨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不 可局部滴耳。
(三)抗菌药物品种选择
1.根据手术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种类及其对抗菌 药物敏感性、药物能否在手术部位达到有效浓度等 综合考虑。
2.选用对可能的污染菌针对性强、有充分的预防有效 的循证医学证据、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适当的品 种。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2015.12.16
二、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㈠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附录1 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 预防感染种类抗菌 风湿热复发 预防用药对象 ①风湿性心脏病儿童患者 ②经常发生链球菌咽峡炎或风湿热的儿童及成人 药物选择 苄星青霉素 青霉素V
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内膜炎高危患者,在接受牙科或口腔操作前
黄冈市中心医院
15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主要内容 (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包括抗菌药物 应用指征、预防用药原则、治疗方案的确定等。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包括医疗机构设立抗 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建设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专业技术 团队、制定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和处方集、制订感染性疾病 诊治指南、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等工作的具体要求。 (三)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对抗菌药 物的适应症、注意事项进行分类阐述。 (四)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包括 人体各器官、各部位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因、病理学分析、 治疗原则和病原治疗的药物选择、疗程和用法用量等。
黄冈市中心医院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
• 9 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平均每床日使用袋(瓶)数 • 10 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 微生物送检率 【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 药物使用前微生物(合格标本)送检率 、接受限制 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 生物(合格标本)送检率 、住院用特殊使用级抗菌 药物患者病原学(合格标本)检查百分率 】 • 11 处方点评 (每月接受处方点评的医师比例 、 每位接受处方点评医师被点评处方(医嘱)数量 )
治疗反应
调整方案
一、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品种选择 • 有病原学检查结果:尽可能选择针对性强、 窄谱、安全、价格适当的抗菌药物。 • 经验治疗者:根据可能的病原菌及当地耐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
国卫办医发〔2015〕43号附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修订工作组组长:钟南山撰稿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万希润马小军王辰王睿王大猷王明贵王选锭卢晓阳申昆玲吕晓菊刘又宁刘正印李光辉李燕明杨帆肖永红吴永佩吴安华邱海波何礼贤汪复张扣兴张婴元陈晖陈佰义卓超周新郑波郎义青胡必杰倪语星徐英春黄文祥梅丹曹彬颜青参加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王水云王金环支修益牛晓辉邢念增朱康顺刘钢刘志敏孙旭光李志远李笑天李筱荣张伟张明刚赵继宗钟明康姜玲夏培元钱菊英董军廖秦平戴梦华目录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1)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3)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5)附录1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 (11)附录2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 (13)附录3特殊诊疗操作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建议 (15)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一、医疗机构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 (17)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18)三、病原微生物检测 (19)四、注重综合措施预防医院感染 (20)五、培训、评估和督查 (20)第三部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青霉素类 (21)头孢菌素类 (22)头霉素类 (23)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24)碳青霉烯类 (25)青霉烯类 (26)单环β-内酰胺类 (26)氧头孢烯类 (26)氨基糖苷类 (27)四环素类 (28)甘氨酰环素类 (29)氯霉素 (29)大环内酯类 (30)林可酰胺类 (31)利福霉素类 (31)糖肽类 (32)多黏菌素类 (33)环脂肽类 (34)噁唑烷酮类 (35)磷霉素 (36)喹诺酮类 (36)磺胺类 (37)呋喃类 (38)硝基咪唑类 (39)抗分枝杆菌药 (39)抗真菌药 (42)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47)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48)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 (55)细菌性前列腺炎 (57)急性感染性腹泻 (59)细菌性脑膜炎及脑脓肿 (60)血流感染及感染性心内膜炎 (62)腹腔感染 (66)骨、关节感染 (68)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69)口腔、颌面部感染 (72)眼部感染 (73)阴道感染 (75)宫颈炎 (76)盆腔炎 (76)性传播疾病 (77)侵袭性真菌病 (77)分枝杆菌感染 (80)白喉 (81)百日咳 (82)猩红热 (82)鼠疫 (82)炭疽 (83)破伤风 (83)气性坏疽 (84)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 (84)布鲁菌病 (84)钩端螺旋体病 (85)回归热 (85)莱姆病 (85)立克次体病 (86)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87)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发生的关键。
201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是针对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制定的指导方针。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有必要对其临床应用进行规范和指导。
根据2015年的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应用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应仅在确诊为细菌感染或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的情况下使用,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这样可以减少对抗菌药物的需求,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2. 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对目标菌株敏感的抗菌药物。
同时,应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和副作用等因素,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抗菌药物。
3. 优先选择窄谱抗菌药物:窄谱抗菌药物的使用范围较窄,对革兰阴性和革兰阳性菌株的影响较小,相对来说更不容易导致耐药问题。
因此,在没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窄谱抗菌药物。
4. 合理使用联合治疗:对于严重感染或多重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不同类别的抗菌药物。
然而,联合治疗也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因此,在联合治疗时,应权衡利弊,避免不
必要的联用。
5. 根据临床反应调整用药方案:抗菌药物的疗效和耐药性会受到患者个体差异的影响。
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反应和细菌培养结果,并根据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总之,201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制定旨在规范和指导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以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问题的发生。
医务人员和患者应共同遵循这些指导原则,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防控耐药菌株的产生。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全)
头霉素类抗菌活性
• 头霉素类品种包括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米 诺等。其抗菌谱和抗菌作用与第二代头孢菌素相 仿,但对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抗菌作用较头孢菌 素类强。头霉素类对大多数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稳定,但其治疗产ESBLs的细菌所致感 染的疗效未经证实。
发生的感染)上版未明确表达; 原则表述更为周全; 对免疫缺陷人群预防用药有交代;
预防性应用(围手术期)
2004版表达为“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 目的:主要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
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 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 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 去除2004版目的中“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 感染”;
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作用于需氧革兰阳性球菌,仅对少数革兰阴性杆 菌有一定抗菌活性;常用的注射剂有头孢唑啉、头孢拉定等,口服制 剂有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和头孢羟氨苄等。
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活性与第一代相仿或略差,对部分 革兰阴性杆菌亦具有抗菌活性;注射剂有头孢呋辛、头孢替安等,口 服制剂有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酯和头孢丙烯等。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
背景及概要介绍
杨帆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提纲
背景与修订经过; 第一部分(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管理); 第三部分(药物); 第四部分(各类感染);
2004版指导原则
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联合发布; 汪复教授任组长; 引起医学界空前重视; 是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纲领性文件; 有力推动了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 具有里程碑意义;
专业队伍建设是科学管理的关键:
没有专业人才,抗菌药管理必然成为形式主义; 感染、临床药学、临床微生物、医院感染防控;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word版
国卫办医发〔2015〕43 号附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修订工作组组长:钟南山撰稿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万希润马小军王辰王睿王大猷王明贵王选锭卢晓阳申昆玲吕晓菊刘又宁刘正印李光辉李燕明杨帆肖永红吴永佩吴安华邱海波何礼贤汪复张扣兴张婴元陈晖陈佰义卓超周新郑波郎义青胡必杰倪语星徐英春黄文祥梅丹曹彬颜青参加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王水云王金环支修益牛晓辉邢念增朱康顺刘钢刘志敏孙旭光李志远李笑天李筱荣张伟张明刚赵继宗钟明康姜玲夏培元钱菊英董军廖秦平戴梦华目录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1)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3)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5)附录1 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 (11)附录2 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 (13)附录3 特殊诊疗操作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建议 (15)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一、医疗机构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 (17)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18)三、病原微生物检测 (19)四、注重综合措施预防医院感染 (20)五、培训、评估和督查 (20)第三部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青霉素类 (21)头孢菌素类 (22)头霉素类 (23)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24)碳青霉烯类 (25)青霉烯类 (26)单环β-内酰胺类 (26)氧头孢烯类 (26)氨基糖苷类 (27)四环素类 (28)甘氨酰环素类 (29)氯霉素 (29)大环内酯类 (30)林可酰胺类 (31)利福霉素类 (31)糖肽类 (32)多黏菌素类 (33)环脂肽类 (34)噁唑烷酮类 (35)磷霉素 (36)喹诺酮类 (36)磺胺类 (37)呋喃类 (38)硝基咪唑类 (39)抗分枝杆菌药 (39)抗真菌药 (42)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47)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48)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 (55)细菌性前列腺炎 (57)急性感染性腹泻 (59)细菌性脑膜炎及脑脓肿 (60)血流感染及感染性心内膜炎 (62)腹腔感染 (66)骨、关节感染 (68)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69)口腔、颌面部感染 (72)眼部感染 (73)阴道感染 (75)宫颈炎 (76)盆腔炎 (76)性传播疾病 (77)侵袭性真菌病 (77)分枝杆菌感染 (80)白喉 (81)百日咳 (82)猩红热 (82)鼠疫 (82)炭疽 (83)破伤风 (83)气性坏疽 (84)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 (84)布鲁菌病 (84)钩端螺旋体病 (85)回归热 (85)莱姆病 (85)立克次体病 (86)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87)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发生的关键。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20151216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
• 9 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平均每床日使用袋(瓶)数 • 10 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
微生物送检率 【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 药物使用前微生物(合格标本)送检率 、接受限制 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 生物(合格标本)送检率 、住院用特殊使用级抗菌 药物患者病原学(合格标本)检查百分率 】 • 11 处方点评 (每月接受处方点评的医师比例 、每 位接受处方点评医师被点评处方(医嘱)数量 )
• 不重视病原学检查,缺乏应用的目的性
• 农业与畜牧业抗菌药物滥用
• 原因:抗菌药物品种多---仿制药非常多,质量层次不齐; 临床分科过细,知识更新不足;媒体宣传夸大其词对民众 的影响;市场处方药销售未加限制;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 则的执行与实施不足;商业因素;非人用抗菌药物应用过 多等等
肖永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中相关问题,医药导报2008.1
黄冈市中心医院
• 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新要求 • 《2004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背景 • 2004-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大事件 • 《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简介
黄冈市中心医院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4年版)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
数量 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
要求 物品规
口服剂型 注射剂型
碳氢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品规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品规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品规
深部抗真菌类药物品种
三二 级级口 综综腔 合合医 医医院 院院
产
精神 医院 病医 (妇 院 幼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性应用(围手术期)
一、预防用药目的 主要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
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但不 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 位感染。
预防性应用(围手术期)
二、预防用药基本原则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应根据手术切口类别、手
术创伤程度、可能的污染细菌种类、手术持续时间、感染 发生机会和后果严重程度、抗菌药物预防效果的循证医学 证据、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和经济学评估等因素,综合考 虑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选用抗菌药物。 Nhomakorabea疗性应用原则
❖ 给药途径 • 对于轻、中度感染的大多数患者,应予口服治疗。 • 仅在下列情况下可先予以注射给药 :
➢ 不能口服或不能耐受口服 ➢ 病情影响口服吸收 ➢ 抗菌谱合适但无口服剂型 ➢ 需迅速达到高药物浓度 ➢ 感染严重、病情进展迅速,需紧急治疗 ➢ 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差
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并不能代替严格的消毒、灭菌技 术和精细的无菌操作,也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 其他预防措施。
预防性应用(围手术期)
➢ 时机:术前0.5-1h; ➢ 维持时间:术前1次,24h,不超过48h; ➢ 给出常见手术预防用药方案; ➢ 并给出侵入性诊疗操作患者预防应用方案
(但循证证据不充分); ➢ 以方便临床医生和抗菌药物管理团队;
第一部分 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治疗性应用原则
•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 尽早查明感染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选用抗菌药物。 • 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 •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 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抗菌
治疗方案。
治疗性应用原则
预防应用(围手术期)
❖ 常见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
神经外科
胸外科
预防应用(围手术期)
普外科
预防应用(围手术期)
预防应用(围手术期)
骨科
预防应用(围手术期)
眼、耳鼻喉、口腔科
泌尿外科
预防应用(围手术期)
妇产科
预防应用(围手术期)
预防应用(围手术期)
• 图标注解: • [1]所有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用药,仅在有前述特定指征时使用。 • [2]胃十二指肠手术、肝胆系统手术、结肠和直肠手术、阑尾手术、Ⅱ
治疗性应用原则新旧版本比较
强调“及时留取合格标本(尤其血液等无菌 部位标本)” 增加“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 联合用药适应证增加
➢2.。。。以及多重耐药菌和泛耐药菌感染; ➢3. 。。。或病原菌含不同生长特点的菌群,需要 不同抗菌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如结核和非结核分支 杆菌;
预防性应用(非手术)
一、预防用药目的 预防特定病原菌所致的或特定人群可能发生的感染。 二、预防用药基本原则 1.用于尚无细菌感染征象但暴露于致病菌感染的高危人 群。 2.预防用药适应证和抗菌药物选择应基于循证医学证据。 3.应针对一种或二种最可能细菌的感染进行预防用药, 不宜盲目地选用广谱抗菌药或多药联合预防多种细菌多 部位感染。
或Ⅲ类切口的妇产科手术,如果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可 用克林素霉+氨基糖苷类,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 。 • [3]有循证医学证据的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唑啉,第二代头孢菌 素主要为头孢呋辛。 • [4]我国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高,预防应用需严加限制。 • [5]表中“±”是指两种及两种以上药物可联合应用,或可不联合应用。
预防性应用(非手术)
4.应限于针对某一段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感染,而非 任何时间可能发生的感染。 5.应积极纠正导致感染风险增加的原发疾病或基础状况。 可以治愈或纠正者,预防用药价值较大;原发疾病不能 治愈或纠正者,药物预防效果有限,应权衡利弊决定是 否预防用药。
预防性应用(非手术)
6.以下情况原则上不应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普通感冒、 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 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留置导尿管、 留置深静脉导管以及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 管切口)患者。
❖ 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
细菌性感染
取标本培养 无法取标本
经验治疗
阳性结果
阴性结果
+
治疗反应
调整方案
➢感染部位 ➢基础疾病 ➢发病情况 ➢发病场所 ➢既往抗菌药用 药史及其治疗反 应 ➢当地细菌耐药
性监测数据
治疗性应用原则
❖ 品种选择 • 有病原学检查结果:尽可能选择针对性强、窄谱、
安全、价格适当的抗菌药物。 • 经验治疗者:根据可能的病原菌及当地耐药状况
预防性应用(非手术)
预防性应用(非手术)
预防性应用(非手术)
预防性应用新旧版本对比(非手术患者)
➢2004版表达为“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 ; ➢ 将“目的”和“原则”分开; ➢ 目的(预防特定病原体所致的或特定人群可
能发生的感染)上版未明确表达; ➢ 原则表述更为周全; ➢ 对免疫缺陷人群预防用药有交代;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5版》解读
• 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合理应用抗菌药 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 延缓细菌耐药发生的关键。
内容概要
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包括抗菌药物应用指征、 预防用药原则、治疗方案的确定等。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包括医疗机构设立抗菌药物管 理工作组、建设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专业技术团队、制定 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和处方集、制订感染性疾病诊治指南、开 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等工作的具体要求。 三、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对抗菌药物的适应 症、注意事项进行分类阐述。 四、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包括人体各器 官、各部位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因、病理学分析、治疗原则 和病原治疗的药物选择、疗程和用法用量等。
预防应用(侵入性诊疗操作)
• 特殊诊疗操作中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建议
预防应用(侵入性诊疗操作)
预防应用(侵入性诊疗操作)
预防应用(侵入性诊疗操作)
预防应用(侵入性诊疗操作)
注: 1. 操作前半小时静脉给药。 2.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用药有循证医学证据的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唑啉,第
二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呋辛。 3.在国内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高,预防应用应严加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