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学(北京版)-第七章 生物的排泄-7.1代谢废物-1教案
初一生物学北京版第七章生物的排泄72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一课时)1教案
根据图片结构让学生推测功能,通过推测让学生自己感受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肾脏的
结构
图示:肾脏的位置、大小、重量。
比喻:肾脏结构与咖啡过滤机和净水器的相似处。
观察:净水器的结构特点,有三条管道,自来水进水管、净化水出水管、废水出水管。
观察:肾脏肾门处的三条管道都与什么结构有联系。腹主动脉——肾动脉——肾脏;下腔静脉——肾静脉——肾脏;膀胱——输尿管——肾脏。
通过肾盂的位置功能,推测出尿液在肾实质部位产生,使学生对肾实质的结构产生好奇心,探究的兴趣。
肾单位的结构
观察:肾皮质和肾髓质的微观结构模式图。找到动脉和静脉,球状结构、黄色未知管道。
进一步观察:逐步放大的模式图,展示出肾实质中有许多相似的结构单元,引出肾单位。
讲解:入球小动脉的血液流向,分出毛细血管球——肾小球。
比较:肾脏和净水器的相似处。
观察:肾脏实体的形态、颜色。
看图:课本60页,图7-3。对照模式图找出肾皮质、肾实质、肾盂。
推测:根据肾盂的结构特点,推测肾盂的功能。
观察:通过模式图找出与肾盂相连接的部位(输尿管和肾髓质)。
推测:肾实质部位形成尿液运送至肾盂。
进一步观察:肾实质的微细结构。
通过肾脏和净水器的比较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肾脏三条管道的认识,同时对肾脏净化血液的本质有更深的理解。
提出问题,引出新课:代谢废物通过血液循环被运送到泌尿系统后,怎么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的?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本节课主题,引起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观察:课本59页图7-2,找出泌尿系统的组成。
推测:泌尿系统各部分的功能。
结合图片讲解:泌尿系统各部分的特点与功能。
北京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7章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第2课时 教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第七章生物的排泄
第二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3课时)
学科
生物学
学段:初及教学重点、难点
1.说出尿液排出的过程
2.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能简单说出导致尿液成分异常的原因
3.能够对图片和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获取信息
4.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结】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尿液的排出是间断的。
通过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尿液排出的过程
案例分析:
尿液成分异常的原因及危害
【案例分析】通过小王的案例,分析尿液成分异常的原因
1、出示尿液化验单:尿液中出现蛋白质、红细胞,推断是肾小球异常。
2、出示肾小球的显微图片:分析肾小球病变的情况。
3、进一步分析肾小球病变引起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的原因,总结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
4、由于蛋白质的大量滤过同样会对肾小管管壁细胞造成伤害,进一步引起肾小管病变。
5、出示血液常规检测化验单:代谢废物无法排出,大量滞留在血液中,并进一步分析尿液形成的和排出的意义。
6、出示诊断结果:肾脏衰竭——尿毒症
7、出示治疗建议:
(1)介绍肾移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2)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目前治疗常用的方法
2、肾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病症需要及时治疗,避免导致肾脏衰竭及尿毒症。
3、尿毒症患者需要进行透析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为肾脏移植。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反馈
【出示例题】阅读题目,回答问题。
通过本题的分析,明确肾结石的产生原因及其危害,总结预防肾结石的措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习题进行反馈,学以致用。同时体会肾病预防的重要性
(3)介绍尿毒症治疗的新技术——实验室阶段,尿毒症患者的希望
初一生物学(北京版)-第七章 生物的排泄-7.1代谢废物-3学习任务单
第七章第一节代谢废物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1.说出人体产生的主要代谢废物和排出途径。
2.理解排泄的概念以及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
【课前预习任务】1.呼吸作用的场所:呼吸作用的反应式: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等无机物,以及糖类、、、等有机物。
3.经过消化系统,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会被消化成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
淀粉最终被消化为,脂肪被消化为和,蛋白质被消化为。
【课上学习任务】1.人和动物体内的代谢废物主要有:、、、和。
2.排泄的概念:【课后作业】1.人体在新陈代谢中会产生废物以下哪项不是代谢废物( )A. 二氧化碳B. 氨基酸C. 尿素D. 体内多余的水2. 排汗对人体的意义在于( )A. 排出废物B. 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C. 调节体温D. 以上三项都正确3.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意义的一项是( )A. 可以将蛋白质、无机盐等废物排出B. 能够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C. 可以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D. 有利于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4.今年春节后,广州(当地气温为25摄氏度左右)的业务员李某到我市(当地气温为5摄氏度左右)出差,身体内发生了一系列生理变化,其中耗氧量、尿量变化依次为()A. 减少、增加B. 增加、减少C. 增加、不变D. 增加、增加5.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只可通过一种途径排出的是()A. 尿素B. 多余的水C. 二氧化碳D. 无机盐6.以下关于排泄的说法,正确的是()A.尿素全都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B.皮肤通过汗腺排出的废物中有水和无机盐C.冬天,户外的人呼出了“白气”,不能说明呼吸系统排出了水D. 肾脏、肺和汗腺排出的废物是由血液从细胞运输来的7.关于排尿的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排出尿素等代谢废物B.维持体内细胞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C.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D.调节二氧化碳和氧气之间的平衡8.用线将下列代谢废物与它们的排出方式连接起来。
北京课改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7章生物的排泄课件
难点突破
皮肤的主要功能
〔1〕保护功能:包括对机械性刺激的防护、防御化学性刺激、对物 理性损害的防护〔光线、电流、热损伤等〕
〔2〕感觉功能 〔3〕调节体温功能 〔4〕分泌和排泄功能 〔5〕吸收功能 〔6〕新陈代谢功能
本课小结
1. 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 2.尿液的成分:尿液的主要成分包含95%的水和5%的代谢废物, 3.代谢废物排出的意义: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组织细 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4.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 5.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根本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知识梳理
生物的排泄
1.代谢废物的排出 2.尿液的成分 3.代谢废物排出的意义 4.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5.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6. 尿液的形成: 7.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8.皮肤的主要功能 9.汗液
难点突破
代谢废物的排出
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 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
难点突破
尿液的形成
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 管的重吸收作用.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肾小球的结构类似过滤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 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局部水、无机 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比较 原尿和血浆的化学成分,可以证明原尿中除了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 蛋白质以外,其他成分几乎都与血浆相同.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课程教学设计
《尿的形成与排出》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本节课是北京版教材七年级下学期第七章生物的排泄第二节“尿液的形成与排出”中第二课时的内容。
第一课时是学习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及肾单位的结构,第二课时是在明确了泌尿系统结构后,进一步探究肾脏及泌尿系统的功能。
即尿的形成与排出过程。
它在本册书中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解决好尿的形成和排出,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1.从学生已有知识角度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知识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人体营养、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人体的能量供应、人体产生代谢废物、人体废物排出的途径及泌尿系统组成、肾脏和肾单位结构等知识。
2.从学生的特点和能力角度分析初一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对未知事物的想象力丰富。
经过一个学期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对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有了一些认识,并已经初步具备了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由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对肾单位这一微观结构及功能的认识和理解有一定困难。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尿液的形成与排出【教学难点】:1、肾单位的结构与尿液形成的关系2、尿液形成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分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涉及到原尿的形成与成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涉及到终尿形成与成分。
这里必须让学生明白肾单位中血液的来龙去脉和尿液的产生与排出途径,也就是说要血路、尿路都清楚。
然而,让学生理解看不到的结构与其功能确有难度。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在明确肾单位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联系血液循环知识,说出血路与尿路,并找到两者的关系。
2、通过观察图表物质的含量数据,说出在血浆、肾小囊和肾小管末端液体中的物质变化。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图表数据,训练分析比较及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2、通过画不同物质在肾单位里的流动轨迹,分析肾小球、肾小管在尿形成中的作用。
北京版生物七下第七章《生物的排泄》ppt课件
教学方法
• 根据近几年的教学我总结了一种教学方法, 对我来说用起来比较得心应手。我把它称 为“透明教学法”。今天我把这种方法介 绍给大家,和大家共享。请各位同仁多提 宝贵意见!
排泄的途径
人体有三条排泄途径: 1.呼吸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 2.通过汗腺分泌排出(部分水和少量尿素、 尿酸、无机盐) 3.泌尿系统排出(绝大部分代谢产物)
第二节 尿液的形成与排出
一、人体内尿液的形成与排出。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二)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脏 视频资料: /special/show_3749773/JgN fSlW5bt6F0rrs.html
第三节 人体皮肤的排泄
• • • • • • 二、人体皮肤的卫生保健 1、锻炼皮肤 2、保持皮肤清洁 3、预防冻疮 视频资料: /special/show_3749773/1v T6cB2otg_Gd_DY.html
教学建议
• 1、让学生看书完成学案。 • 2、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 3、留时间进行记忆,根据记忆快慢给学 生排序。 • 4、按顺序检查学生记忆效果。 • 5、通过视频巩固复习所学内容. • 6、通过PPT拓展学生的视野
教学心得
• 在介绍尿液形成的同时,把血液循环系统和泌尿 系统联系起来讲,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的整体概 念,有利于形成系统的生物学知识。举例如下: • (血液循环运输)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 终产物进入毛细血管、到各级静脉、到上下腔静 脉、到右心房、到右心室、到肺动脉、到肺泡外 毛细血管、到肺静脉、到左心房、到左心室、到 主动脉、到各级动脉、(泌尿系统运输)到入球小 动脉、到肾小球、到肾小囊、到肾小管、到集合 管、到肾盂、到输尿管、到膀胱、经尿道最后排 出体外。
北京课改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代谢废物》教案2
■下面采访一下某某同学,你在烘烤尿液的时候,闻到的味道是怎样的?
□刺鼻
■第一排的同学有没有闻到味道?
□有
■后面的同学呢?
■好,大家都闻过氨气的味道。
■大家继续看载玻片上残留的物质,大家知道(白色)的渍是什么东西吗?
□这就是无机盐。
【】没错,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人体排出的尿液里面包含的废物就有水,尿素和无机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当出了一身大汗后,如果没有洗澡,你的身体是不是会有一股很大的味道。
□对
■那一股味道跟尿液的味道差不多,这种味道是尿素被细菌分解产生氨气的味道
■如果给汗液湿透的衣服风干的话,就会看到白白的盐花。
□对。
■那一些就是无机盐。
■其实尿液和汗液的成分是几乎相同的,只不过各种物质的含量不同而已。如果我们在之前的那个实验中,用汗液代替尿液,实验现象和结果是一样的。因此有人说“汗液和尿液是一样的”,你们怎么看?
(暂停实验,点明任务)
■请同学们在耐心等待的同时,观察实验现象。
1.闻到什么气味,2.尿液怎样了,3.剩下粘附在载玻片上的是什么东西。
■大家看到冒烟了就告诉我哈,我眼睛不好使
(学生继续烘烤尿液)
玻片冒烟
<实验完毕>
3’实验结果说明
■现在让某某同学把载玻片拿给全班同学看看
□(某某同学拿着玻片巡堂堂展示)
《第一节代谢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掌握人体代谢废物排出的3个途径②排泄废物的种类③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
(2)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排泄的定义,排泄的三个途径
(2)难点:排泄物的成分
北京课改版-生物-七年级下册-7.1 代谢废物 名校课件
考点一 尿液的形成与排出 1.如图为泌尿系统的示意图,图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④
【解析】选B。图中①为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②为肾脏,是 形成尿液的器官;③为输尿管,可输送尿液;④为膀胱,可暂时贮存 尿液。
2.对健康人来说,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被全部吸收的物质是
()
A.葡萄糖
小管内又不能被重吸 能将葡萄糖
收,随尿液排出体外, 全部重吸收
从而形成蛋白尿
【中考排雷区】 ①原尿≠不含任何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 质,但有小分子蛋白质,因为小分子蛋白质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 中。 ②尿液中有葡萄糖≠一定是肾小管发生病变:尿液中有葡萄糖的 原因可能有三方面,一是肾小管发生病变,二是胰岛素分泌不足, 三是正常人一次摄取糖类物质过多。
考点:尿液的形成过程 1.示意图:
2.结构图:
3.图示解读: (1)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2)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4.血液成分的变化:
5.比较血浆、原尿、尿液: (1)共有成分:水、无机盐、尿素。 (2)区别。 ①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②与原尿相比,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3.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滤过和重吸收等 过程。如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发生在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解析】选B。本题考查肾单位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图中① 是入球小动脉,②是肾小球,③是肾小囊,④是肾小管。尿液的形 成包括②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④肾小管的重吸收 作用。
肾小囊腔 过到[⑥]_________中,形成原尿。 (3)尿液的形成:当原尿流经[⑦]_肾__小__管__时,全部的_葡__萄__糖__、
七年级生物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的教案
七年级生物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的教案七年级生物教案对教师而言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方面,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保证,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生物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的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七年级生物教案设计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设计思路:顺利完成本节教学,需要学生充分掌握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相关内容并且在本节课中灵活运用。
这一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肾单位的结构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
在学生巩固“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引出尿液的形成过程。
再从资料分析以及图文讲解得出尿液的形成过程,理解肾单位的结构、泌尿系统的作用、人体其他排泄途径。
最后回到课前提出的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尿毒症以及血液透析的原理。
二、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的内容。
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涉及《生物课程标准》“生物圈中的人”一个一级主题。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内容之上的学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一部分内容“尿的形成与排出”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
本节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探求新知前首先复习……泌尿系统的组成”和血液的组成,有利于知识的衔接,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与关爱生命的情感。
(2)教学对象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人体八大系统知识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在不久前刚刚学习了《人体的呼吸》和《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基础。
本节内容涉及很多与自身相关的知识与实例,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
(3)教学条件分析:随着多媒体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学校各教师已安装了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学更加多样化,教学效果更加灵活。
教师可使用传统的黑板,也可使用多媒体电脑和电子白板。
图片、音频以及动态视频等普遍使用于教学中。
北京版7下生物 7.2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教案设计
提问:
1、连接管径较细软管前后,液体流出部位有什么不同?分别从哪些部位流出?
2、为什么连接管径较细软管后,会有液体从中间小孔流出?
设问: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的管径是否存在差异?
演示:肾小体结构模式图
讲述:科学家测定,分布在肾皮质的肾单位,出球小动脉管径比入球小动脉细,管径比1:2,有利于滤过。
(二)相应版本教材的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为北京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生物的排泄》,第二节《尿液的形成与排出》的第三部分内容“尿液是血液流经肾单位时形成的”。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单位是肾脏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在学习了泌尿系统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尿液的形成这一生理过程,体会结构和功能统一的生物学观点,最终实现重要概念的建构,提高学生认知水平,逐步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一) 教学重点:
尿液形成的过程
(二)教学难点: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机理
(三)教学流程:
(四)
(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展示:装有30克尿素试管、尿素溶于水
讲述:这是人一天排出尿液中尿素的量,
除此之外还有盐等其他物质。
演示:肾脏剖面图
设问:肾脏是如何将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清除并形成尿液的呢?
提问:
3、这两个烧杯中的液体有什么区别吗?这是为什么呢?
4、从两部分流出的液体量有什么差别吗?
设问: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滤过量和流出量是不是也存在差异呢?
演示:肾血流量图
讲述:科学家测定,肾血流量及滤过量数据。
提问:模拟装置中滤过量较少,结合肾小球结构分析,怎么改进模拟装置,能够使两部分流出的液体量更接近真实情况呢?
京改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 第一节 代谢废物 说课课件 (共36张PPT)
• 通过分析发现汗液与尿液成分一致 ,学 生感到很惊讶,借此机会进行注意个人 卫生的思想教育。
环节3.推测汗腺结构及汗液排出过程, 通过观察永久玻片加以验证
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推测汗液是如何形成和排
出的?
•
1排汗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
2说一说汗液排出的形态?
• 推测出皮肤中有专门的结构排汗——汗腺
• 皮肤对于学生来说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兴趣较 高,必须要讲,但皮肤的结构和功能内容较多,课时 有限,又不宜占用过多课时讲解,因此本节课采取自 主学习,小组讨论的方式以节省课时。
4确定整合后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分析说出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及排出体外的途径, 以及排泄的意义; 2.能说出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并能识别汗腺,说明汗 液的主要成分
要做好皮肤的保健。
总结排汗途径和结构
形成如下概念
组织细胞
产生
代谢废物
CO2 水+多于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
呼吸 系统
呼气
皮肤(汗腺) 排汗
?
排尿
过渡:尿液的排出是通过什么系统呢?主要器官是什么呢? 尿液是如何形成和排出的呢?我们下节课具体分析。
排便,排出的又是什么?
• 环节5 . 排遗排泄的区别
• 3、设计推测汗腺结构及汗液排出过程
•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生物 学课程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 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 手、积极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 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的培养。”
《代谢废物的产生及排出 》说课 课件
北京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7章 代谢废物 教案
结论:排汗调节体温。
通过实例介绍、数据分析,可以更加明确排泄的重要性。
其他生物的排泄途径
视频:蝴蝶吸取乌பைடு நூலகம்的眼泪。
图片:鸟类的粪便和尿液一起排出。
结论:不同生物的排泄途径有一定的区别,但都是和环境相适应的。
增加课堂趣味性,同时明确排泄途径的多样性。
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比较:排便和排泄的区别。
小结:排泄的三条途径。
通过多组数据展示,推出排泄的三种途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排泄的意义
举例:尿酸积累的危害。
结论:将生物体内的有害废物排出体外。
举例:水肿;血浆的PH值非常稳定;酸碱度的调节依靠排尿和排出二氧化碳。
结论: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细胞生存环境的稳定性。
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第七章第一节代谢废物
学科
生物学
学段:初中
年级
初一
教材
书名:《生物学》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说出人体产生的主要代谢废物和排出途径。
2.理解排泄的概念以及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
(二)能力方面
培养分析图表和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医生吸尿救人的故事,增强学生报效祖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种类、排泄的概念
思维导图:展示食物和空气进入人体后发生的变化。营养物质会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到组织细胞。组织细胞生命活动会产生二氧化碳、尿素、尿酸,同时身体里有多余的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通过血液循环带到特定器官排出体外。
总结:代谢废物的共同特点。
北京课改版-生物-七年级下册7.1 代谢废物(教学设计)
代谢废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知道代谢废物的是什么,理解排泄的概念。
b.知道尿液的主要成分。
c.明确排泄的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检测尿液的主要成分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认识代谢废物,明确排泄对人体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让学生领悟到排泄这一生理过程是人体内保持清洁、使生命充满生机活力等美好状态的前提。
二、教学要点
1.代谢废物及其排出体外的途径
2.排泄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难点
1、代谢废物及其排出体外的途径
四教学流程
四、课后练习:拓展自我
1、下列不属于人体排泄途径的是( )。
A、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B、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C、汗液通过皮肤排出 ;
D、食物残渣通过消化系统排出
2、运动员在比赛时会大量出汗,为保持和补充体内水分,最好饮用 ( )。
A、纯净水;
B、淡盐水;
C、浓茶水;
D、鲜果汁
3、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哪些代谢废物?这些代谢废物为什么要及时排出体外。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生物北师大七年级下册】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说出人体产生的主要代谢废物和排出的途径。
2.说出排泄的概念以及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思维能力。
4.学会利用嗅觉、视觉等各种感官来认识代谢废物。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排泄的途径。
2.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
【教学难点】排泄的途径。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准备演示实验“尿液成分的测定”的实验仪器、玻璃板、留有汗渍的T 恤等。
学生:做好预习,自愿收集尿液,并带到实验室作好准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请问同学们每天早上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呢?【学生】回答:上厕所。
【教师】请问同学们,我们为什么每天要上厕所呢?根据生活经验,除了排尿、排便,我们人体还会排出其他的废物吗?它们又是如何排出体外的呢?这是我们今天要来一起探讨的问题。
(建议播放视频:【情境素材】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二、讲授新课(一)细胞代谢产生多种废物【教师】对于人体排泄的废物,同学知道有哪些吗?【学生】根据旧识及生活经验回答:尿液、汗水、粪便等。
【教师】同学们说的这些,到底是不是代谢废物呢,暂不评论。
先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吧。
(教师做尿液成分测定的演示实验。
几个学生上台来做近距离的观察。
)引导学生观察收集的尿液,思考以下问题:1.你们看到的尿液是什么颜色?(黄色)2.有什么气味?(骚臭味、化肥店的味等)3.在烘烤过程中,看到什么,有气味产生吗?(白烟、气味等)(1~3由上台学生回答,后面由小组讨论后回答)4.能预测一下这种气味来自什么物质吗?(有点像是化肥商店里尿素的味道)5.大家看看,残余物有多少,是什么颜色的?这种物质会是什么呢(薄薄的一层白色物质)用一个简便的办法来测定。
(点燃、闻)6.尿液中还有什么呢?(水)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
对于这层白白的物质,大家大胆猜测下。
根据它不能燃烧,可以证明它是什么吗?(无机物)提出问题:根据这个演示实验,请同学们思考:尿液中都有哪些物质呢?【学生】思考、回答。
初一生物学(北京版)-第七章 生物的排泄-7.2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教案
为什么肾小管近端小管处能迅速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及小分子蛋白质?
【出示图片】
肾小管管壁细胞模式图,肾小管管壁细胞朝向肾小管内部一侧细胞膜形成突起,进一步分析这些微绒毛可以增大肾小管的吸收面积。
【小结】
肾小管适于进行重吸收作用的结构特点。
通过对图表数据的分析,寻找实证,说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通过丰富的图片,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再次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总结
【出示动画】演示尿液形成的过程。
【梳理概念图】梳理尿液形成的全过程。
通过动画模拟,进一步体会尿液形成的过程,完成概念图,搭建知识框架。
反馈
【出示习题】
带领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答案
学以致用,渗透做题技巧。
教学重点:概述尿液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概述尿液形成的过程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导入
【出示图片】
复习泌尿系统及肾脏的结构及其功能
复习肾单位的结构,引导学生说出血液在肾单位中的流经的结构。
复习导入,巩固知识,为下面学习进行铺垫。
新课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出示资料1】
科学家对于尿液形成的推断。
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第七章生物的排泄
第二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
学科
生物学
学段:初中
年级
七年级
教材
书名:生物学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年12月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概述尿液形成的过程
2.说出肾单位适于形成尿液的结构特点
3.能够对图片和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获取信息
4.通过对尿液形成过程的学习,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北京版7下生物 7.1代谢废物 教案设计
演示:血液透析
保持人体排泄器官的正常功能,是保证人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课堂检测
1、完成教材P58【检测与评价】
2、尝试用概念图的形式,将排泄、代谢废物、排出方式三者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回忆
思考、回答问题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完成检测内容
复习导入
通过进一步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3、排汗
演示:汗液主要成分
分析汗液中的废物来源和排出方式
排泄的概念
比较三种排泄方式
演示:三种排泄方式关系图片
概况排泄的概念
排泄的意谢废物积累过多,对人体会造成危害。
2、维持水盐平衡
演示:水肿、腹水病人图片
3、维持体温恒定
演示:每毫升汗液蒸发的过程中,可以从人体上带走246焦耳的热量。
提供事实性材料分析材料得出结论
板书设计
什么是
生物的排泄?怎么排泄
为什么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复备
教
学
过
程
导入:
回忆上一章呼吸系统
思考:
1、人体为什么要呼出二氧化碳?
2、除了二氧化碳外人体是否还要排出其他物质呢?
主要代谢废物和排出途径
1、呼吸
演示:呼吸过程物质转化图片
提问:这些二氧化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运输的呢?
课 题
代谢废物
课型
理论课
课时
1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排泄的认识不够全面,认为从身体中排出物质即为排泄,包括排尿、排便等,而且通常不会认为呼吸时呼出二氧化碳也属于排泄。因此,学生对于排泄并不是一无所知,但认识不够全面而且存在错误观念。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代谢废物 教案
《第一节代谢废物》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人体产生的主要代谢废物和排出的途径。
2)说出排泄的概念以及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
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思维能力。
2)学会利用嗅觉、视觉等各种感官来认识代谢废物。
教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目标:本节内容是本章的第一节,内容比较简单。
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排泄的途径和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以协作活动方式,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表达交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废物的排出途径和代谢废物排出对生物体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废物的排出途径和代谢废物排出对生物体的意义。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它是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代谢废物。
人体在代谢过程中还产生了哪些代谢废物呢?它们又是如何排出体外的呢?这是我们今天要来一起探讨的问题。
新课教学:代谢废物以多种途径排除体外师:对于人体排泄的废物,同学知道有哪些吗?尿液、汗水、粪便师:同学们说的这些,到底是不是代谢废物呢,暂不评论。
先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吧。
(教师做尿液成分测定的演示实验。
几个学生上台来做近距离的观察。
)问题:1、你们看到的尿液是什么颜色?(黄色)2、有什么气味?(骚臭味、化肥店的味等)3、在烧烤过程中,看到什么,有气味产生吗?(白烟、气味等)(1~3由上台学生回答,后面由小组讨论后回答)4、能预测一下这种气味来自什么物质吗?(有点象是化肥商店里尿素的味道)5、大家看看,残余物有多少,是什么颜色的?这种物质会是什么呢(薄薄的一层白色物质)用一个简便的办法来测定。
(点燃、闻)6、尿液中还有什么呢?(水)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
对于这层白白的物质,大家大胆猜测。
根据它不能燃烧,可以证明它是什么吗?无机物师:分析得对。
准确的说,它是无机盐。
有人尝过它的味道,是咸的。
师:尿液的成分有水、无机盐和尿素。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第一节 代谢废物 课程教学设计
课题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教学基本信息代谢废物否学科生物学段:初中年级一年级相关领域教材设计者讲课者指导者课件制作者生理学书名: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日期: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基于“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本节课在对大量事实材料(实验现象、生活现象、资料)的观察、分析、思考的基础上,对事实进行概括、提炼最终得出结论。
2.课标中倡导“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
本节课以小组合作和学案导学的形式,充分发挥每个层次学生的能动性;用一些实际问题建立课堂教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指导相关生活领域;通过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带领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知识获取的本质。
3.突出新课标中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思想,用重要概念的表述形式进行课堂小结。
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代谢废物》是北京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的第一节,本节课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代谢废物的主要成分、排泄的途径、排泄的意义。
本节课是第七章的起始节,意在帮助学生对生物的排泄功能形成整体认识,为第二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和第三节“汗液的排出”的学习做铺垫。
同时,该内容与第十四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联系紧密,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学生情况:学生具备“人体的营养、物质运输、能量供应”相关知识基础。
已经初步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能熟练使用解剖器、显微镜等常用实验工具。
学生对动手做实验有浓厚的兴趣,缺乏对其中知识的整理归纳能力,需要教师的问题、任务的驱动引导。
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知实践式教学——通过亲自实验获得知识教学手段:问题导学,实验探究,资料分析,小组互助技术准备:学生尿液的收集,检验尿液的主要成分器具准备,排泄的意义相关资料收集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代谢产生的废物及其排出体外的途径。
京改版生物七年级下册:7.1 代谢废物 教案设计
代谢废物【教学目标】1.知识:(1)说出人体产生的主要代谢废物和排出途径;(2)说出排泄的概念以及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
2.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代谢废物的排出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排泄的定义,排泄的三个途径。
2.难点:排泄物的成分。
【教学准备】1.学生自愿收集尿液,并带到实验室作好准备;2.演示实验“检验尿液的主要成分”实验仪器;3.学生收集关于尿液的相关知识;4.教学课件内容:(1)人体的新陈代谢产生代谢废物;(2)人体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3)总结与反馈: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
【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前面我们学习了关于“人体的营养、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人体的能量供应”的知识。
我们知道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保证氧和各种营养物质的供应,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需要及时运走。
那么人体也就需要及时供应氧和营养物质、及时排出代谢废物。
人体通过血液完成体内物质的交换与运输。
师:请同学们观看下面的幻灯片。
幻灯片放映:1.文字“人体与其他多细胞生物一样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
2.文字“人体通过血液循环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运来营养物质和氧,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3.幻灯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师:从图中可看出细胞在获得氧和营养物质的同时也产生了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这说明人体在新陈代谢中,不断消耗营养物质,同时产生许多代谢废物。
(教师指着幻灯片中代谢废物)同学们思考:这些代谢废物不排出体外行吗?究竟人体在代谢中产生了哪些废物?这些物质通过哪些途径排出体外?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
师:大家想一下,人体每天都要排出哪些废物?生:人体每天要排出尿液、大便、汗水等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细胞生存环境的稳定性。
举例:排汗;发烧吃完退烧药大量出汗。
结论:排汗调节体温。
通过实例介绍、数据分析,可以更加明确排泄的重要性。
其他生物的排泄途径
视频:蝴蝶吸取乌龟的眼泪。
图片:鸟类的粪便和尿液一起排出。
(二)能力方面
培养分析图表和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医生吸尿救人的故事,增强学生报效祖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培养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排泄的概念与意义。
【教学难点】
排泄的概念。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引入
时代热点故事:张红医生航班上吸尿救人。
故事扩展:疫情期间的最美逆行者。
提出问题,引出新课:尿液的成分是什么?尿液从哪里来?排尿的意义。
通过故事引出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赞美医生的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实验:
检验尿液的成分
观察:尿液的透明度、颜色。
检测:用PH试纸测定尿液PH值。
观察:酒精灯烘干尿液后,显微镜观察尿液结晶。
展示:不同食物的尿液结晶图片。
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第七章第一节代谢废物
学科
生物学
学段:初中
年级
初一
教材
书名:《生物学》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年12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出人体产生的主要代谢废物和排出途径。
2.理解排泄的概念以及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
展示:图片戴口罩戴眼镜有雾气。
图表: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区别。
结论:一部分水通过呼气的途径排出。
讲解:排汗也是一条排泄途径。
比较:尿液和汗液的区别。
比较:排便和排泄的区别。
小结:排泄的三条途径。
通过多组数据展示,推出排泄的三种途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排泄的意义
举例:尿酸积累的危害。
结论:将生物体内的有害废物排出体外。
结论:食物影响尿液结晶。
图表:尿液各成分比例。
通过实验结合生活经历,给学生真实的感受。通过形色各异的尿液结晶图片给学生视觉刺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感叹微观世界的神奇、美丽。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种类、排泄的概念
思维导图:展示食物和空气进入人体后发生的变化。营养物质会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到组织细胞。组织细胞生命活动会产生二氧化碳、尿素、尿酸,同时身体里有多余的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通过血液循环带到特定器官排出体外。
结论:不同生物的排泄途径有一定的区别,但都是和环境相适应的。
增加课堂趣味性,同时明确排泄途径的多样性。
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代谢废物的种类。
排泄的概念、途径。
排泄的意义。
回顾课堂开始的故事。
总结本节课重要知识点,形成知识框架。通过回顾张红医生吸尿救人的故事,进一步升华对医生的敬仰之情。
总结:代谢废物的共同特点。
归纳:代谢废物的种类、排泄的概念。
将食物从进入人体到从人体排出这中间发生的变化以简单的思维导图列出,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排泄的实质,能认识到代谢废物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产物,是经过血液循环的。
排泄的途径
由以上图表可知: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呼气这条途径,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体外,多余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尿素可以通过排尿这条途径,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