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复习
中国现代史各章复习题

中国现代史各章复习题第一章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1919-1923)思考题1、民国初年的经济状况及社会结构的变动2、五四后有哪些新思潮竞起,作一简单介绍3、20世纪20年代初期社会各界有哪些改造中国的主张?4、列举1919—1922年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三次大论争。
名词解释新文化运动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中共二大中共三大第二章国民革命北洋军阀的末路(1924-1927)思考题:1、中国国民党一大及国民党政治制度的确立2、论述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3、国民革命时期国共分裂原因探析4、蒋介石、汪精卫“清党”反共原因探析名词解释迁都之争中山舰事件(三二0事件)整理党务案五卅运动第三章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工农武装革命的开展(1927-1931)思考题1、简单评价国民党统治初期的外交活动和外交政策2、毛泽东在实践和理论上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3、中共六大4、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和活动名词解释东北易帜中原大战古田会议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第四章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1931——1937)思考题:1、九一八后国民党政治军事文化思想上统治的加强2、结合你的了解,评说一下30年代前期的经济状况3.结合东北易帜、中原大战、西安事变三个历史事件评价张学良。
名词解释:新生活运动长城抗战两广事变绥远抗战第五章全民族抗战的展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战格局的形成(1937、7----1941、12)名词解释《抗战建国纲领》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黄土岭战斗黄桥战役思考题:1、在新民主主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曾两次合作,导致两次合作的原因各是什么?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战时经济政策都有哪些?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第六章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1941、12-1945、8)名词解释太平洋战争中国远征军豫湘桂战役史迪威事件思考题:1、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中国的影响2、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概况3、抗战时期的中苏关系第七章国民党统治的崩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5、9—1949、10)名词解释重庆谈判中原突围第二条战线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思考题:1、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的转变2、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原因(或者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经济原因)。
中国现代史专题复习

9、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 耻辱,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标志着我国在统一大业上又 迈开了重要的一步,为台湾回归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10、香港、澳门回归给了我们什么深刻启示(了解) 只有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我国应坚 持改革开放、科教兴国、发展经济、增强实力,我们青 少年应该努力学习、奋发图强、报效祖国。 11、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前提)是“一个中 国”,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2、目前台湾问题主要障碍是: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国 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四、历史在谱写着歌曲,歌声在凝聚历史.好的歌曲,能够唱 响时代的主旋律.回味下面熟悉的歌曲,回答相关的历史: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 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 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 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天的故 事》请根据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是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丰功伟绩的写照。歌词 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 路人”描绘的分别是哪三位领导人?歌曲中提到的“旗帜”是指 什么?(4分) 2、1979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什么?根据所学 知识,用具体事例说出这个春天里有哪些变化?(至少3项)(4 分)3、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这个春天是指什么?请你用事 实说明这个春天带来了哪些新气象?(至少举出2项)(3分)
四、(本题11分) 7、(4分)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邓小平理论” 8、(4分)春天是指改革开放 1980年,开放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起,相继开放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三角洲、闽东南地 区、环渤海地区。 1988年开放海南经济特区。 1990年,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开放的每项中至少要举一个实际例子) 9、(3分)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股份制, 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先进典型; ②建立了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工作岗位; ③我国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 ;)
中国现代史复习(

三、20世纪中国历史经历三次历史巨变(从百年巨 变中得出哪些结论)
七、我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1、文家市决策(秋收起义中):从城市转向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从乡村转回城市。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
八、中国近代史上,中共对革命和建设有 两次成功的探索(谈谈认识?)
• 1、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的队伍, 在文家市冷静地分析了形势,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 进军,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 后夺取城市(政权)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使中国 革命走向胜利。 • 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制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逐渐形 成邓小平理论,找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 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 认识:革命或建设,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 是; · • 3、补充:毛泽东的“创 新”: · • 邓小平的“创 新”: ·
五、中共历史上重要会议(分析其影响)
1、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任务的会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八七会议, ·
。
六、中共历史上三次严重的“左”的错误, 如何纠正的,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1、20世纪30年代初 ,王明的左倾错误;通过遵义会议纠 正的。 2、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通过党 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纠正。 3、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通过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教训: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
中国现代史专题复习

中国现代史(分三个时期)⒈中国现代史开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1956年社会性质为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到现在为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⒉中国现代史分期:⑴迈向社会主义之路(过渡时期)(1949年新中国建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⑵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底—1976年10月)、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年10月—现在)第一分期:迈向社会主义之路(过渡时期)(1949年新中国建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1、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①国内: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篇章。
②②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巩固新中国(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6月)。
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2)意义: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4、新中国的内政外交内政:⑴(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宪法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②意义: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性质)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到1998年,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内蒙古、广西、新疆、宁夏、西藏5个。
外交: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①1953年12月,我国政府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共处五项原则。
②1955年4月,29个亚洲和非洲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
中国现代史重点复习

说出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 地点、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中共八大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果?八大提出的正确路 线为什么没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在探索 过程中,后来又出现了哪些重大失误?
大跃进、人民 公社化运动
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的十年
文化大革命
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 设时期
改革开放、 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 主义时期
1949.10 1956.12
1966
1976.10
新 中 国 成 立
三 大 改 造 完 成
建设社会主义 道路探索时期、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 意义、西藏和平解放、巩固新中国的三大 运动、土地改革的开始标志、结束时间及 其意义、中国人民志愿军表现出来的精神 品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名称、性质,
5、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①、彻底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 除了地主阶级 ②、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 身 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走向恢复 和发展。 6、建国初期巩固新中国的三大措施: ①稳定物价之战②土地改革运动③抗美援朝运动 7、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一届人大审定通 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性质是我国第 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是什 么?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 平共处。影响: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影 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9、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 议是1955年的万隆会议 10、万隆会议的主题是保卫和平、争取民 族独立和发展经济 11、万隆会议的原则方针是“求同存异” 的方针
14、列举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过的三次变化 ●鸦片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由新民主主义 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5、列举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①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 建帝制 ②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使社会主义制度 基本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 开放,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现代史复习

中国现代史复习1.论述孙中山联俄容共政策形成的历史过程。
①1915年护国运动: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组成护国军讨伐袁世凯称帝,发动护国战争。
各地响应,发展很快,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辛亥革命的继续,虽然打到了袁世凯,但代之的是北洋政府的反动统治。
②1917年一次护法:孙中山联合滇系和桂系军阀唐继尧、陆荣廷为实现共和发起护法运动,出兵北伐段祺瑞。
后西南军阀与北洋军阀妥协停战,排挤孙中山。
1918年孙被迫辞职,护法运动失败。
认识到军阀“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③1920年二次护法:孙中山联合粤军陈炯明部讨伐桂系,统一两广,并要出师北伐,招到陈的反对,后陈与北洋军阀暗中勾结,在广州叛乱。
1922年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二次护法失败。
孙认识到“不能单独依靠兵力,而要依靠党的力量”,欲改组国民党。
④苏俄与共产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1919年起孙开始同共产国际往来,1922年9月孙进行国民党改组工作,容共。
1923年中共三大做出实行党内合作方针。
1923年1月,苏俄代表越飞与孙在上海会谈,发表《孙文越飞宣言》,宣言表明苏俄对中国革命的支持及建立平等中苏关系,标志着联俄政策正式确立。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共领导的革命运动。
①一次合作期间,工农运动得到大力开展。
中共领导了广州沙面罢工①和海陆丰农民运动②,并且帮助国民党在广州创办了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③。
②1925年1月,中共四大召开,首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
中共四大以后,全国掀起国民会议运动④、五卅运动⑤和省港大罢工⑥,把革命推向高潮。
3.20-30年代的新军阀混战。
原因:地盘纷争(蒋东南各省、冯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阎陕西河北等、桂系两广);军队编遣(目的为了削弱其他军阀,加强自己力量。
1928年蒋冯阎李北平小汤山会议,决定成立编遣委员会;1929年全国编遣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中蒋介石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强调统一和集中要求各集团军“奉还大政”“归命中央”。
中国现代史复习要点

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考点1:新中国的成立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筹备的是什么会议?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分别是什么?(1)会议名称: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
(3)内容:①通过了《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④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开国大典在什么时候进行?标志着什么?①1949年10月1日。
②新中国的成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国内意义:①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②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③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意义:①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②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考点2:抗美援朝1.抗美援朝发生在什么时候?中国出兵朝鲜的原因是什么?(1)时间:1950—1953年。
(2)原因: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②美国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③朝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2.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什么?中国参加这场战争的军队名称是什么?总司令是谁?这场战争对中国来说性质怎样?①目的:保家卫国。
②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
③总司令:彭德怀。
④性质: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3.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怎样?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取得胜利。
4.抗美援朝战争有什么意义?国内意义:①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②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环境。
国际意义:①扞卫中朝两国的安全;②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
5.黄继光、邱少云分别有什么英雄事迹?黄继光:上甘岭战役为了掩护战友前进,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中国现代史知识复习

16、现在,全国已建立省级民族自 治区: 五个
1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 领土 )完整,互不 重(主权 )和( 内政 ( ),互不干涉( ),平等 侵犯 互利 ,和平共处。
18、在实行改革开放过程中,必 须坚持四项原则,它是立国之本
1、“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可以放弃 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 此话出自谁? 钱学深
6、我国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是在: 1955年
7、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少 数民族的原则是: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第一次以 五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日内瓦会议
9、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代表 求同存异 中国政府提出的方针是:
10、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 国的合法席位,其中最主要的原 因是: 中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的 作用越来越大
15、列举改革开放20多年来 ,
我国新建成的一批重点工矿企业
(5个) 上海宝山钢铁公司、湖北葛洲 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 站、京九铁路、南昆铁路
16、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新时期,应该吸取哪些 经验教训?
17、说一说现在你家乡(家庭) 的生活变化。(改革开放以来)
; 新时代赌城 新时代赌场 新时代赌城 新时代赌场 ; 2019年01月24日12:16:25 ;
2、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
原子弹的时间:1964年 3、“两弹元勋”是指: 邓稼先
袁隆平 4、“杂交水稻之父”是:
5、“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谁的话? 邓小平
6、为了繁荣文学艺术事业,1956 年,党提出了( “百花齐放” ),
( “推陈出新” )的方针。
7、许允锋、江姐是哪部小说的主人 翁? 《红岩》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 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 一个中心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两个基本点是( 坚持改革开放
中国现代史复习

中国现代史复习第一单元:的成立和巩固主备人:使用人:课标要求: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3.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4.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事件:1、1949年9月,地点2、会议通过了《》起到的作用。
决定国歌、国旗、首都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采用公元纪年。
3、意义:为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事件1、年月日在北京天安门举行。
2、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开辟,结束了。
中国人民三、事件1 年,西藏政府以为代表与中央政府达成西藏的协议,2、意义:。
第2课最可爱的人()1、_________年到 _________年2、原因: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国第七舰队入侵我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3、军队:______________;发扬高度的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4、总司令:__________________。
英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意义:保卫了中朝两国安全;提高我国;打击了美国际霸权主义。
第3课土地改革1、年到年基本完成,农民获得土地。
2、颁布《》规定废除,实行。
3、意义:土地改革彻底废除我国两千多年的,消灭了地主阶级,成为土地的主人,促进发展和恢复。
归纳提高:1、中国现代史开始于年的。
结束了近代的历史,开始走向独立、富强。
2、近现代中国三次巨变。
①推翻清朝统治。
②实现国家独立。
③实现国家富强。
3、改变社会性质的三次事件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向社会主义发展。
完成,真正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4、近现代史上以侵略朝鲜为跳板来侵略中国?(事件)第一次:;第二次:;5、近代史的开端是,近代化的开端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
中国现代史复习重点(参考)

中国现代史复习重点(参考)第一编、五四运动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章、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选择题1、北李南陈是指:李大钊、陈独秀。
2、李大钊: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孔子为数千年前之残骨遗骸。
3、最早报道“十月革命”的报纸是《民国日报》,时间为1917年11月10日。
二、名词解释五四运动三、简答题及述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主义的三次论战及其意义。
2、试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中共一大的召开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3五四运动的成果及其历史意义。
第二章、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与中国革命运动的新发展一、名词解释香港海员罢工、安源路矿大罢工、二七惨案二、选择题1、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公开叛变,炮轰总统府。
2公开组织工人运动的机关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921年成立于上海。
三、简答题及论述题1、试述中共二大制定的最高纲领、最低纲领及其历史意义。
第二编、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三章、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国革命运动的高涨。
一、选择题黄埔军校与1924年5月5日开学,6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
二、名词解释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五卅惨案省港罢工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北京政变三、简答题及论述题1、简述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三大关于民主联合战线的政策演变。
2、试述中国国民党一大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功绩。
第四章、北伐战争一、选择题1、北伐战争中同吴军作的;两次关键性战役是:汀泗桥战役与贺胜战役二、名词解释京汉铁路大罢工西山会议派汉口一三惨案九江事件《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三、简答题及论述题1、试述北伐战争是历史根源、战前国内形势、北伐的对象以及经过,并分析北伐迅速取得重大胜利的原因。
第五章、武汉国民政府一、选择题1、一二四沪三广州,五大武昌靠口。
惟独六大莫斯科,七大延安与北京。
二、名词解释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三、简答题及论述题1、论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原因、教训以及历史意义。
中国现代史复习

点拨复习
三,民主与法制建设成就: 民主与法制建设成就:
联系中国近现代史内容, 联系中国近现代史内容,归纳几部具有 进步意义的法律文献: 进步意义的法律文献: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共同纲领》 , 共同纲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西藏和平解放 巩固: 巩固: 土地改革运动 抗—标志类: 知识巧归纳 标志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2,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祖国大陆实现统一 3,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改革的意义: 地主阶级的封建土地制度废除
点拨复习
2,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 灾难:政治,经济, 灾难: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教训: 教训: 应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① 应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不 搞个人崇拜,建立对领导的监督机制. 搞个人崇拜,建立对领导的监督机制. 社会主义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 ② 社会主义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 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不要忘记历史,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③ 不要忘记历史,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从反思中获取真知, 从反思中获取真知,这样一个民族才 能获得前进的力量. 能获得前进的力量.
点拨复习
四,学习先进人物的精神: 学习先进人物的精神:
1,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 ,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 2,归纳复习: ,归纳复习: 五四精神 铁人精神 长征精神 雷锋精神
点拨复习
五,经历的挫折: 经历的挫折:
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部分直皖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英、日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它们之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日益激化。
日支持皖系段祺瑞,把持着北洋军阀政府;美英支持直系曹锟和吴佩孚与段祺瑞相对抗。
1920年7月,直系军阀联合奉系张作霖对皖系段祺瑞发动战争,皖系失败,段祺瑞被迫下台。
直奉两系共同把持北洋军阀政府。
直奉战争北洋军阀直、奉两系在帝国主义支持下争夺中央政权的战争。
日本在失去皖系军阀这个工具后,转而扶植另一个工具奉系与直系对抗。
1921年12月,张作霖进京支持亲日派官僚梁士诒组阁。
卖国行为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吴佩孚和直系各省督军乘机逼迫梁士诒下台。
由此引起直奉战争。
1922年4月29日,第一次直奉战争正式爆发,5月5日,直军在长辛店获得大捷,随后张作霖率残部出关。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于中国北京的一场爱国运动。
起因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并最终迫使北洋政府拒签了和约。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开幕,在上海和浙江嘉兴举行。
大会通过了党纲,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废除资本私有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组织纪律;规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中共一大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使命,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工人阶级政党。
“二七”罢工/二七惨案1923年2月7日中国直系军阀吴佩孚镇压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的流血事件。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站工会代表在郑州召开总工会成立大会。
吴佩孚丢弃“保护劳工”的假面具,命令军警用武力加以阻挠和破坏,并封闭总工会会所。
总工会当即组织全路2万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2月7日,曹锟、吴佩孚等派大批军警分别在长辛店等处进行血腥镇压,林祥谦被捕后,拒绝下令复工,慷慨就义。
中国现代史考点复习

中国现代史考点复习一、开国大典、西藏的和平解、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三大改造(一)开国大典①A.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
B.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②历史意义:A.国内意义: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改变中国人民的命运。
B.国际意义: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为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开辟了光明的前景)。
(二)巩固政权的斗争:1、西藏和平解放:1951.5,《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决议》——标志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的全部解放。
2、三大运动:①抗美援朝——A、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B、经过:彭德怀领导; C、结果:《朝鲜停战协定》(板门店); D、意义: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沉重打击美帝国主义、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国家和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
E、抗美援朝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②土地改革:A.时间:1950年—1952年。
B.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意义:消灭2000多年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③镇压反革命(1950年—1952年)(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四)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时间:1953年——1956年;(2)社会主义改造是指: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3)改造方式:①农业;手工业----通过走合作化的道路;②资本主义工商业---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4)意义: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现代史复习

4、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
篇章。对“新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 D.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A
D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最重要的意义是( ) A、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B、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C、鼓舞了世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D、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连线中考
3.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下列 成就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B.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C.中日建交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握手是一种礼节,但在有些场合的握手却能改变两个 国家之间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领导人跨越 太平洋,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的 美国领导人是 A.尼克松 B.克林顿 C.布什 D.基辛格
连线中考
3.我国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是在 A.新中国成立时 B.土地改革完成后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 D.“一五”计划完成后
4.在“感动中国”人物中,与“会战石油,艰苦创业” 这一描述相符的是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邓稼先 D.袁隆平
连线中考
5. 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 始”展开了讨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6.“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先进人物, 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 的楷模。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①艰苦创业 ②国际主义、人道主义 ③同仇敌忾抗击侵 略 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中国现代史开始于年,开始的标志是。
2、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召开。
会议内容:①大会通过的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改北平为北京,作为首都;以为国歌。
④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3、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开国大典、毛泽东像)4、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伟大历史意义?国内意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意义:②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5、年,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地方代表:)意义: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6、年10月,率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年,《》签订,抗美援朝结束。
在战场上涌现了、、等杰出的英雄人物(事迹)。
他们发扬了的精神。
7、新中国成立后,为满足农民迫切得到土地的要求,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进行土地改革,1952年底,全国土改基本完成。
土改的基本内容:没收地主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
8、土地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9、用史实说明西藏自古是中国的领土唐朝(加强与吐蕃的联系):①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②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尺带珠丹上书唐蕃“同为一家”。
③821年,唐蕃会盟。
元朝(管辖):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西藏,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
清朝:①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②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以此,确立了中央政府册封达赖、班禅制度;③雍正帝设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中国现代史复习

4.新中国的成立说明:
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3课 土地改革
7.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 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 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 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 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2.时间:1978年底 3.内容:
(1)思想路线: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 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 伟大决策。 (3)组织路线: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 领导集体。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四次调整的先后顺序是( ) ① 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三大改造 ④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①③②④ D.③④②①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中国20世纪以来三次历史巨变: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
孙 中 山 毛 泽 东 邓 小 平
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
第三次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 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这个转变始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 间 重 大 中国共产党诞生 胜利 事 件
中国现代史期末复习重点

中国现代史期末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南京临时政府《临时约法》中华革命党“二十一条”
新文化运动直皖战争民主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
黄埔军校西山会议派中山舰事件东北“易帜”
中原大战法币八七会议华北事变
瓦窑堡会议两广事变洛川会议《抗战建国纲领》南岳军事会议中国远征军三三制伪满洲国
中国民主同盟政治协商会议《五四指示》“中美商约”
“制宪国大”金圆券
二、论述题
1.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同时它又有哪些局限性?
2.试述北洋军阀政权更迭的概况,分析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原因。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
4.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建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5.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6.红军为什么会遭遇挫折而被迫进行长征?
7.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如何建立的?两次国共合作有什么异同?
8.分析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
9.抗日战争中期解放区军民是如何克服严重困难的?
10.分析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11.试述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斗争的概况。
12.试述苏维埃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民土地问题上的主要政策。
中国现代史复习重点(参考)

中国现代史复习重点(参考)第一编、五四运动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章、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选择题1、北李南陈是指:李大钊、陈独秀。
2、李大钊: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孔子为数千年前之残骨遗骸。
3、最早报道“十月革命”的报纸是《民国日报》,时间为1917年11月10日。
二、名词解释五四运动三、简答题及述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主义的三次论战及其意义。
2、试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中共一大的召开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3五四运动的成果及其历史意义。
第二章、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与中国革命运动的新发展一、名词解释香港海员罢工、安源路矿大罢工、二七惨案二、选择题1、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公开叛变,炮轰总统府。
2公开组织工人运动的机关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921年成立于上海。
三、简答题及论述题1、试述中共二大制定的最高纲领、最低纲领及其历史意义。
第二编、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三章、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国革命运动的高涨。
一、选择题黄埔军校与1924年5月5日开学,6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
二、名词解释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五卅惨案省港罢工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北京政变三、简答题及论述题1、简述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三大关于民主联合战线的政策演变。
2、试述中国国民党一大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功绩。
第四章、北伐战争一、选择题1、北伐战争中同吴军作的;两次关键性战役是:汀泗桥战役与贺胜战役二、名词解释京汉铁路大罢工西山会议派汉口一三惨案九江事件《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三、简答题及论述题1、试述北伐战争是历史根源、战前国内形势、北伐的对象以及经过,并分析北伐迅速取得重大胜利的原因。
第五章、武汉国民政府一、选择题1、一二四沪三广州,五大武昌靠口。
惟独六大莫斯科,七大延安与北京。
二、名词解释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三、简答题及论述题1、论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原因、教训以及历史意义。
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
一、辛亥革命及其影响
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之一,它发生在1911年,标志着中国封建的结束以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二、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两个重要事件。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是中国留学生和知识分子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束缚的一次自发抗议运动。
新文化运动则是五四运动后的文化运动,强调民主、科学和进步,对中国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抗日战争及其影响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一场艰苦卓越的战斗。
这场战争持续了八年,对中国的社会、政治和军事产生了深
远影响。
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保卫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还为中共建
立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重要里程碑。
1949年,的人民解放军成功取得全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
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
影响。
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又一次重大转折。
在1978年,中
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中国向现代化
国家迈进。
改革开放的成果包括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
社会的变革,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以上是中国现代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影响,复习资料中应包
括这些内容以及相关细节。
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这些历史事件,有
助于我们对中国现代史有更全面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生在上个世纪初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不仅仅是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之间的一次对于中国未来之路的碰撞式的争论,而且也一直影响到了并将继续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脉络。时值今日,“问题与主义”依然是需要国人深深思考的难解的习题。
2、评价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晚年联俄联共、扶助和依靠农工的思想的体现。与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提出具体反帝斗争要求,认清了国内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本质及关系,以及对中国革命的危害。新三民主义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内容,并且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结合起来,使它有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内容。尽管它斗争的彻底性、革命最终目标、指导思想同阶级不同,与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还有着本质区别,但它与民主革命纲领的各种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1]
3、戴季陶主义。
戴季陶主义是国民党右派理论家戴季陶的反动思想体系。1925年,戴季陶先后发表了《孙文主义的哲学基础》和《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两本小册子,形成了所谓戴季陶主义。
4、评价五四运动。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 的发展、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第四,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运动。 第五,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5、中共二大的历史功绩。
大会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然后再进一步创造条件,以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社会。 中共二大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表明,中国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上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
9、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坚决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会议确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为党在新时期的总方针,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党在当时的最主要任务。
11、工农武装割据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就是在党的领导之下,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三者结合在一起。这是后来以农村包围城市,进而夺取城市思想的最初表述。
中心内容是: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7、北伐迅速取胜的原因
一,北伐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能得到人民的支持.
二,国共合作,共同反对军阀统治.
三,黄埔军校为北伐战争提供了大量人才.
四,战略方针的正确.
五,军阀之间有矛盾.
六,群众支持!
8、二届四中全会
1928年2月2日至7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二届四中全会,全面背叛孙中山的三大政策,通过《整理各地党务案》、《制止共产党阴谋案》等决议,进一步镇压共产党人。全会组成了以蒋介石为主席的军委会、任组织部长的中央党部,从而加强了蒋的独裁地位。紧接着,8月8日至15日国民党又在南京召开二届五中全会,通过《政治问题决议案》和《整理军事案》,任命蒋介石为国民政府主席,并决定加强中央集权。从此,以蒋为首的国民党控制了国家政权,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
毛泽东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相继写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是中国国情决定的,从而否定了走城市的道路。
12、中共土地政策及意义
分别采取两种形式:一是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革命政策,变封建地主的土地为农民所有;二是削弱封建剥削制度的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党在创建和大革命时期,对土地革命认识不足。国民革命失败后,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1928年中共六大明确提出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的阶级路线,调整了侵犯富农的策略,但土地所有权等问题尚未解决。1931年前后,基本形成了一条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抗日战争时期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进行土地改革势在必行。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变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1947年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完整地概括了党的土地革命总路线:“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时期,在土地改革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改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2、1935年中共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3、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联合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4、1937年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同意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5、改组军队,中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未参加长征、留驻根据地的军队改编为新四军,自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17、新民主主义论
这是毛泽东一九四〇年一月九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原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载于一九四〇年二月十五日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同年二月二十日在延安出版的《解放》第九十八、九十九期合刊登载时,题目改为《新民主主义论》。
Δ原文
一 中国向何处去
13、华北事变后国民党对日政策
一方面仍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继续wj红军。限制国内的抗日运动。
另一方面,也认识到日本继续侵华对自己统治的威胁,因此开始加强军备,将一些重要的工业进行布局,建设一些铁路等国防事业,同时利用英美与日本逐渐激化的矛盾来钳制日本。
14、查田运动
查田运动简介
1933年6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出《关于查田运动的训令》,要求各级政府在查田运动中,坚决执行阶级路线,以农村中工人阶级为领导:依靠贫农,坚固联合中农,向着封建半封建势力作坚决的进攻。把一切冒称“中农”、“贫农”的地主、富农,完全清查出来,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财产,没收富农的土地及多余的耕牛、农具、房屋,分配给过去分田不够的及尚未分到田的工人、贫农、中农,富农则分较坏的劳动份地。2日,中共苏区中央局作出《关于查田运动的决议》,指出查田运动是一场剧烈与残酷的阶级斗争,要求各级党组织依靠雇农、贫农,巩固地联合中农群众,来反对和剥夺地主残余与富农的一切反革命企图。但又指出:决不容许任何消灭富农的企图。只没收他们多余的农具与好的田地,分给他们以坏的“劳动地”。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经过一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1928年10月5日,毛泽东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创造性地提出并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Δ“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实践探索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
理论探索
Δ意义
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消灭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广大农民获得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翻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基础;工农联盟得以巩固,推动了农村人民政权建设;为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发展农业合作经济,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广大农村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伴随基层政权的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农村初步确立
6、三一八惨案。
1926年3月12日,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日本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坚决还击,将日舰驱逐出大沽口。日本竟联合英美等八国于16日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的无理要求。3月18日,北京群众五千余人,由李大钊主持,在天安门集会抗议,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段祺瑞竟下令开枪,当场打死四十七人,伤二百余人,李大钊、陈乔年均在斗争中负伤。
一五、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Δ意义
《新民主主义论》这篇著作,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它科学总结了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深刻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一次飞跃,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有关民族和殖民地革命的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18、中国之命运
此书由蒋介石授意,陶希圣执笔。全文共分八章:(1)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达;(2)国耻的由来与革命的起源;(3)不平等条约的影响之深刻化;(4)由北伐到抗战;(5)平等互惠新约的内容与今后建国工作之重点; (6)革命建国的根本问题; (7)中国革命建国的动脉及其命运决定的关头; (8)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前途。全文的核心是宣传只有国民党救中国,只有三民主义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