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合集下载

东莞发展优势与产业发展

东莞发展优势与产业发展

LOGO
4、城市环境加上服务 比较优良,因此吸引了很多客商 和旅游者来东莞消费。玉兰大剧 院、7个高尔夫球场等文体设施, 为他们营造了舒适、优美的生活 服务环境。
5、东莞的人文环境也很有优势和竟争力。
务实、低调是东莞人一个很 重要的特点。全国所以各地 很多人都愿意和东莞人打交 道、做生意。另一方面即使 东莞有五百多万外来打工人 员,但社会关系融洽和谐, 这都是人文环境好的体现。 对内、对外兼容,良好的人 文环境和投资环境让东莞的 未来充满竞争力。
逐步把中心城区打造成最具 经济活力、市场竞争力、产 业辐射力的现代产业核心区。 着重发展为金融、文化创意、 教育、商贸、信息、高新技 术产业中心和总部经济中心, 强化其综合服务和高端产业 发展的核心地位。
三条产业发展带
1、松山湖——生态园 2、“虎门、长安、厚街”建设成为区域性商 贸流通中心、专业性会展中心、商务和休闲 旅游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全市高端生产服 务发展的重点地区。 3、“常平、樟木头、塘厦”成为珠三角的区 域性商贸流通中心、商务和休闲旅游中心、 区域性铁路交通枢纽。
6、东莞的特色工业水平较高,具有很大的优势。
东莞现拥有亚洲最大的纺织印染厂, 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女 装名镇”的称号;虎门一年一度的 时装节,和大连的时装节齐名,成 为“北有大连、南有虎门”的中国 服装的南派代表。此外,东莞还被 称为“东方家具之都”“中国毛织 名镇”。东莞未来的发展,离不了 这些特色工业的支持,专业镇的发 虎门服装 展就是其解析。
• (1)松山湖——未来工业设计中心、产业 孵化和动漫产业基地 • (2)虎门服装技术创新中心——打造服装 时尚创意平台 • (3)桥头中欧创意产业园——镇街建设创 意园区设想浮出水面
东莞进行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的总体思路是 “中心提升、东西推进、西北拓展”。打造 五大功能区就是以中心城区为主,形成三条 重要发展地带:松山湖-生态园;虎门、长安、 厚街;常平、樟木头、塘厦。而在这“一核 三带”的地理位置上,形成五大功能区。

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项目背景香港-深圳-广州-珠海-澳门正在形成一个都市区域,那个地点将成为21世纪杰出的工业、商业与文化中心。

区域核心都市业已完成产业的置换和升级,中小都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升级也在持续进行。

从1991年至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增长。

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达2846.81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7.2%。

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展为东莞提供了新的进展空间。

东莞凭籍区位优势成为我国外向型加工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社会经济进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交通沿线形成高度城镇化地域。

2000年东莞市国内生产总值493亿,“五普”人口为645万,其中户籍人口153万。

但从进展竞争能力上,其城镇社会文化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空间构成尚表现出城镇化初级时期的特点,距现代都市化的要求尚有相当距离。

按照广东省委指示,东莞要抓好都市现代化建设,使它从出口加工基地型都市向区域性经济中心都市转变,并与广州、深圳和谐进展,共同构成珠三角组合都市群。

在此基础上,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中心都市”的战略目标和“一网两区三张牌”、将现有市区-同沙-松山湖科技园区在功能上整合为一个整体,建设东莞“大城区”的构想。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东莞市主城区范畴为东莞都市总体规划范畴2 73平方公里和寮步、大朗、大岭山三个镇(含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面积578平方公里,现状总人口153.6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7.36万人,暂住人口106.28万人。

一.从“基地”到“名城”——东莞宏观进展战略的重大转变东莞的的经济尽管发达,但都市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工业化进程。

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东莞同意了大量香港转移来的加工工业,成为香港的工业区;90年代以来,专门是通过“九五”期间的努力,东莞已成为全球有阻碍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多年来,市区占全市的经济比重和人口比重不高,且没有提升的趋势。

东莞产业布局及规划(最新)

东莞产业布局及规划(最新)

一、主要发展产业及目标按照“服务优先、高端带动、适度重化、新兴培育、自主创新、循环集约、整体推进”的原则,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突出建设国际重要现代产业制造中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三大重点,推动“东莞制造”向“东莞创造”转变,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发展集聚、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东莞制造”品牌,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城市综合服务能力。

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物流、商务会展、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

传统制造业:重点打造虎门服装、大朗毛织、长安模具、厚街家具、中堂造纸等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区域品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增强整体竞争力。

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配件、石化、船舶制造等行业。

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以松山湖IT产品研发园为核心,建设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五大组团:1.市区组团:发展软件、数字创意、数字传媒等信息服务业和精密装备制造业等;2.石龙组团,发展具有自主技术和品牌优势的数码办公设备、光学电子、消费电子、信息服务等高科技产业及电脑配件、电子元器件等;3.塘厦组团,发展电源、通讯电子、汽车电子、航空电子等产业链,以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升级;4.长安组团,发展移动通讯终端、电脑周边设备等;5.东部组团,发展电子专用设备、半导体集成电路、LED节能灯、液晶显示器等。

汽车产业:重点发展轿车用发动机配套件、车用轴承、车用电机、车身/底盘电子装备、汽车安全电子设备、电子导航系统,完善汽配产业配套体系,打造汽车产业集群。

战略新兴产业:以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为龙头发展高技术产业,推动向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

大力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电动汽车、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生物医药、民用核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海洋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整体产业发展规划功能定位:珠江三角洲地区性中心城市,东莞市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全国重要的信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

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公布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运行分析标兵企业和先进工作者名单的通告

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公布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运行分析标兵企业和先进工作者名单的通告

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公布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运行分析标兵企业和先进工作者名单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9.03.13•【字号】•【施行日期】2019.03.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管理正文关于公布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运行分析标兵企业和先进工作者名单的通告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市的最大的支柱产业,做好电子信息产业运行分析意义重大。

近年来,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配合我局工作,定期向我局报送手机产量及出货量等数据,为我市开展电子信息产业运行分析提供了有效支撑。

在此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做出了积极贡献的先进工作者。

为表扬先进,鼓励有关企业和个人继续配合做好电子信息产业运行分析,现我局印发《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运行分析标兵企业名单》和《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运行分析先进工作者名单》,予以公布。

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19年3月13日附件1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运行分析标兵企业名单(共7家)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松山湖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松山湖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松山湖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长安维沃通信科技有限公司,长安广东以诺通讯有限公司,大朗东莞市信太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沙田附件2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运行分析先进工作者名单(共7人)郭兴忠,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吴欢克, 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财务部总监李伟婷,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财务主管杨建树,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财务经理陈春,维沃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财务经理卢广文,广东以诺通讯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董事长特助雷卫珍,东莞市信太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总账会计。

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分析

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分析

工总值长= 堕 磊 业产增率查 基 堡
工销产增率奎堕些摹 嘉 丢 业售值 = 善 长 兰 譬
基 于 东 莞 在 国 内经 济 发 展 中 的 领 先 地 位 , 我 们 选 择 经
占据市场 并获得利润 的能力 。其实质是产 业的 比较 生产力 , 它不仅 表现为市场 竞争 中现 实的产业 实力 ,而且还 表现为可 预见未 来的发展潜 力 。产业 竞争力需通过 比较才 能判定其强 会展创 意文化 的新模式 ,尽快建设高 端资源 中心和信息化 公 共服 务平 台,将 优质会展 文化资源 、产业资源 和经济资源提 供给 网 民,实行全方位共 享 ,把会展 创意文化 中心办成 一个
都 有 较 高 知 名 度 。近 年 来 , 集 成 电路 、 印刷 线 路 板 、L D E、
弱 ,产 业 苋 争 力 是 日 J以 量 化 铡 发 明 , 征 町 1 丰 1 上 也 是 口 日 u J 日 J J
以评价 比较 的。我们把产 业竞 争力指标 设计为:
1规 模 子 因 素 。包 括 人 均 资 本 投 入 、 人 均 工 业 销 售 产 值 .
最佳 的公共信息化平 台。口 + 文是 2 l 年金华 市社科联 立 项的重 点课题 ( 本 oO 课题 号
1 4) 5
学, 20: 1- 8 07 1. 7
【】 4 朱振岳. 政府主导非营利公益机构 “ 义乌创 意园”开园【】 N.
中国教育报 ,091-9 2 0- 11.
[】 5 郭牧 . 会展 与 区域 经 济的发展 【 ] 北京 : M. 中央编译 出版
社 , 0 8 2 0.
参考文献 :
[] 1 李昂. 展位设计一 参展 商的名片 【] 世界机 电经 贸信 息, J.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2.23•【字号】东府〔2021〕21号•【施行日期】2021.0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东府〔2021〕21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现将《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2021年2月23日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贯彻《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文件精神,落实《东莞市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制造业基础能力和现代化产业链水平,加快高端产业要素集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能级,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进一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积极对接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按照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创建要求,以产城融合为引领,以绿色智慧为方向,以打造特色创新集群为重点,拓展优化产业空间,促进优质资源要素集聚,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培育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推进产业与空间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重点突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产业动能增量提升,持续引领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理念——突出产城融合发展。

实施产城融合战略,强化产业、城市与人文关联,以城市发展承载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驱动城市功能完善,以人文发展打造宜业宜居环境,在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城市、人的融合发展。

“智慧东莞”6000万扶持物联网产业

“智慧东莞”6000万扶持物联网产业
报 警 的 “ 慧 水 务 ” 系 统 ,广 东 荣 文 能 源 科 技 集 团的 实 现节 能 智 8月 1 日下 午 。 莞 市 “ 6 东 物联 网 产 业 发 展 形 势 ” 告会 在 长 报 安举行。

6 %的 物联 网智 能 路 灯 照 明系 统 ,东 莞 龙 信 数 码 科 技 有 限公 司 0 的实 现 老 人 社 区 实 时 服 务 的 “ 安 铃 ” 目 。 莞 市 建 邦 科 技 有 平 项 东 限公 司 的新 莞 人 管 理 服 务 卡 系 统 , 莞 “ 市 通 ” 司 的物 联 网 东 莞 公 智 能 农 贸 市 场 等 一 批 民 生 及社 会 管 理 领 域 的 “ 慧城 市 ” 设 项 智 建 目全 面铺 开 。 开 了 “ 慧 城 市 ” 设 的 序 幕 , 图通 过 各 项 “ 拉 智 建 力 智 慧城 市 ” 典 型 示 范 应 用 的 建设 和推 广 。拉 动 全 市 物 联 网产 业 发
持。
市 场 研 究 机 构 A I eerh的最 新 报 告 指 出 , 然 在 2 0 B sa R c 虽 o8
年与 2 0 09年遭 遇经 济衰退 ,FD市 场在 2 1 RI 0 0年复原状 况 良
好 , 长 率 略 高 于 1% , 到 5 成 4 达 3亿 美 元 ; 将 汽 车 防 盗  ̄ tm . 若 o o bl i moiztn硬 件 系统 也 加 计 在 内 。 市 场 2 1 营 收 成 i e m bl a o) i i 该 0 O年 长近 l% , 模 近 4 美 元 。 8 规 4亿
地 推 动 了物 联 网 产 业 的 快 速 发 展 。
以后五年每年安排 30 0 0万
目前 , 经 信 局 制 定 了《 莞 市促 进 高端 新 型 电子 信 息 产 业 市 东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深入研究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分析其优势、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内,一群在地理上临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机构(如大学、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所组成的群体。

产业集群具有以下显著特征:1、地理集聚性:企业和相关机构在地理上相对集中,形成特定的产业区域。

2、产业关联性:集群内的企业从事相关或互补的产业活动,存在上下游的产业联系。

3、专业化分工:各企业在产业链中专注于特定的环节,实现高度的专业化分工。

4、创新协同性:企业之间能够便捷地交流与合作,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与创新。

二、产业集群的优势1、提高产业竞争力通过集聚效应,企业能够共享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2、促进创新集群内企业的密切交流与合作,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快速扩散,激发创新思维,推动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

3、增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能够吸引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

4、形成品牌效应知名的产业集群往往能够形成独特的区域品牌,提升整个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挑战1、内部竞争过度集群内企业数量众多,可能导致过度竞争,降低企业利润,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创新能力不足部分产业集群缺乏高端人才和研发投入,创新能力有限,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3、产业链不完善一些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存在薄弱环节,如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影响产业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4、外部环境变化全球经济形势、政策法规的调整、技术变革等外部因素,可能对产业集群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四、产业集群发展战略1、加强产业规划与引导政府应根据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东莞市经济贸易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二O一O年二月前言开展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是东莞市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型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举措,对于保持产业规模稳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受东莞市政府委托,东莞市经济贸易局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组成了调研组,承担了这一光荣而又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经过多年发展,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居全国前列,加工制造业产业集群优势明显,新兴产业正加速兴起。

然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东莞市的外向型产业结构面临极大冲击,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增长与结构升级受到严峻挑战。

而全球信息产业转移持续深化,全国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内需市场潜力加速释放,为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此同时,面对珠三角一体化进程持续加快,各城市之间产业界限日益模糊,东莞市原有产业优势面临诸多挑战与竞争。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增长方式,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产业向心力,已是东莞市进一步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全面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和产业地位的必由之路。

然而,面对依托地缘及政策的自发集聚的产业发展模式与政府主导的大产业发展趋势之间不相适应,面对以镇街为单位的自主推进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强调整体布局的大基地发展趋势之间不相适应,面对橄榄型产业链结构与哑铃型产业价值链发展趋势之间不相适应,面对社会环境建设相对滞后与产业发展综合环境需求不断提升之间不相适应,东莞市应从根本上采取以下对策:——找准四个产业定位:建设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加工制造基地,打造中国新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集聚区,争当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做好中国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试验田。

——确定一个发展战略:确立“集约创新型”产业发展模式。

——明确三条基本思路:一是稳定发展,持续加强综合性产业环境建设,稳定现有支柱型制造业发展;二是融合发展,大力培育融合型、带动型产业,充分释放两化融合的产业倍增效能;三是跨越发展,大力扶持市场潜力大、产业附加值高的创新型产业,带动产业跨越升级。

东莞五大支柱四大特色产业概况

东莞五大支柱四大特色产业概况

东莞,起步于制造,发达于制造,扬名于制造。

1978年,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诞生于此。

30多年来,东莞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制造业名城,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形成了门类齐全、配套完善、技术先进、涉及30多个行业和6万多种产品的制造业体系,被誉为“世界计算机之都”、“世界玩具之都”、“世界鞋业之都”和“南派服装名城”。

业界素有“东莞塞车,全球缺货”、“不论你在哪里下单,都在东莞制造”的美誉。

东莞各镇街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如石龙电子信息、大朗毛织、虎门服装、长安五金模具、大岭山家具、厚街鞋业、茶山食品等,蜚声中外。

【五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以计算机零部件及接口设备、电子元器件为主,配套率高达95%,部分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10%-40%的份额,已成为全球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

拥有台达、三星、京瓷、日立、先锋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以及聚信科技、步步高等国内知名企业。

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拥有长安五金模具、虎门电子线缆、寮步汽车、横沥模具等4个产业集群,聚集了一批技术先进、产业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如三星电机、金宝电子、京瓷美达、创基电业、柯尼卡美能达、华新电线电缆、中远船务、京滨、信浓马达等。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30多年来,东莞纺织服装类经历了“无牌—贴牌—创牌—名牌”的过程,涌现出虎门“中国女装名镇”、大朗“中国羊毛衫名镇”、厚街“世界鞋业总部”等全国闻名的产业集群。

以纯、松鹰、小猪班纳、搜于特、兴业、圣旗路、观奇等纺织服装企业,华宝、琪胜、跨日等鞋类企业快速成长。

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除了东莞腊味、麦芽糖、东莞米粉、东莞腐竹等驰名中外的传统产品外,饮料有可口可乐、雀巢、加多宝、日之泉,啤酒有华润、金威、珠江,饼干有嘉顿、华美、荣华、思朗,糖果有徐福记,糕点有圣心,方便面有七宝一丁、龙华日清等。

造纸及纸制品业东莞已建成中国最大的造纸及纸制品生产基地,拥有玖龙、理文、金州、银州等全国闻名的大中型企业。

东莞转型答案——专访东莞市副市长邓志广

东莞转型答案——专访东莞市副市长邓志广
息服务、 文化创意 、 总部经济、 服务外包
等现代 服务业, 进现代 服务业 和制造 促 业融合发 展, 为工 业发展 提供有力支持 和高 效服务 。 1 0 5 现代 服务业增  ̄ 2 1 年, ] 加值 占生产总值比重达3 %以上。 0 @
制造 + 智造
刘喜 喜 : 目前, 两化 深度 融合正在推进 , 东莞市下一步在这方面有什 么打算?
化配置 。通过企业 内联网与外联网的连
接实现数据全面整合和信息共享等。
最后, 大力发 展 电子政 务和 电子商 务。 过 推进 政务信 息化 , 力发展 信 通 大
业。 点发展 金融 、 重 物流 、 商务会展 、 信
城市服务 、 产业促进和港 口物流为主导,
向高附加值 两端 延伸。 以我们要重 点 所
打造虎 门服装 、 大朗毛织、 长安模具 、 厚 街 家具 、 中堂造纸 等具有 国内外影 响力
“C E , 4 + ” 即计 算机辅助设 计 ( A ) CD 、
计 算 机辅 助制 造 ( AM) 计 算 机辅 助 C 、
降低投 资成本 ,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减轻
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东莞 市会做好 统筹规划 , 抓好现有

东莞 将 改故 纳 新 , 不会 放弃 传 统 产业和 支 柱 产业 。 们 我 试 图通 过 改 造 , 逐渐 形成 具 有 比较 优势 和 国际竞争力的 核 心产 业 。
的区域 品牌 , 升传 统优 势产 业 , 强 提 增
整体竞争力。
同时, 还需 加快发展 先进制造 业。
工 艺管理 ( A ,) 计 算机集 成制造 系 C r,、 r
统 (I ) C MS 和企业资源计划 ( RP 的应 E )

“以生态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规划——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分析

“以生态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规划——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分析
12
功能与布局
1.北部区:高科技产业带
十平方公里的北部区,分成A、B、C、D、E五个工业分区和一个城市核心区。重点引 进电子信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科技实力较强的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外行 业龙头企业前来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服务中心,全力打造东莞总部研发 基地。
以松山湖大道为界,北边重点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目前已聚集华为、易事特、生益等 52家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效益好的高端产业,初步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制造 等产业集群。
11
2021/10/10
功能与布局
园区由四大用地功能区(北部区、中心区、 滨湖区、东部区)组成,不同功能根据不 同自然生态环境特征进行空间布局 各功能区通过园区交通主干道路有机联接, 构成一个有机的功能统一体,较好地体现 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功能有机联系,构成 功能分区明确、结构合理、环境特征鲜明 的生态新城。
25
规划评价
► 东莞市政府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定位为“新城”,充分体现了对社会进步尺度的预期。整 体控制城市的空间尺度,保护和设计以松山湖为核心的公共空间,是城市设计的核心标准。
► 规划中将基于生态的圈层式结构,基于使用的功能分区,基于环境的景观控制和分等级的 道路交通体系进行叠加,生成了合理的有机的平面布局。这种对大尺度的复杂规划的处理 手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集科技与山水于一色,融科研、教育、产业、生态、文化为一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同沙湖、现有城区“三位一体”构成东莞未来的中 心城区。
2021/10/10
3
2021/10/10
4
珠三角东部城市群及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图示
2021/10/10
珠三角交通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1.18•【字号】东府〔2021〕10号•【施行日期】2021.01.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东府〔2021〕10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现将《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2021年1月18日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粤府函〔2020〕82号)文件精神以及省各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有关工作部署,将产业集群培育作为推动我市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加快推动“东莞制造”向“东莞创造”的高质量发展转变,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目标到2025年,我市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鞋帽、食品饮料等四个支柱产业集群营业收入与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增速基本同步,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和稳定器;软件与信息服务、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五个新兴产业集群营业收入保持年均增速达10%以上,不断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

分梯度培育形成一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布局分工合理、差异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基本建立。

二、发展重点(一)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1.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我市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积极参与省高端化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建设,以创建国家级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为引领,抢占5G通信战略高点,重点发展智能移动终端、新一代通信设备、高端新型元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等领域,推动数字经济核心技术攻关、示范应用和产业化,支持电子信息向海发展,全力打造万亿规模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东莞产业布局及规划(最新)

东莞产业布局及规划(最新)

一、主要发展产业及目标按照“服务优先、高端带动、适度重化、新兴培育、自主创新、循环集约、整体推进”的原则,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突出建设国际重要现代产业制造中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三大重点,推动“东莞制造”向“东莞创造”转变,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发展集聚、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东莞制造”品牌,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城市综合服务能力。

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物流、商务会展、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

传统制造业:重点打造虎门服装、大朗毛织、长安模具、厚街家具、中堂造纸等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区域品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增强整体竞争力。

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配件、石化、船舶制造等行业。

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以松山湖IT产品研发园为核心,建设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五大组团:1.市区组团:发展软件、数字创意、数字传媒等信息服务业和精密装备制造业等;2.石龙组团,发展具有自主技术和品牌优势的数码办公设备、光学电子、消费电子、信息服务等高科技产业及电脑配件、电子元器件等;3.塘厦组团,发展电源、通讯电子、汽车电子、航空电子等产业链,以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升级;4.长安组团,发展移动通讯终端、电脑周边设备等;5.东部组团,发展电子专用设备、半导体集成电路、LED节能灯、液晶显示器等。

汽车产业:重点发展轿车用发动机配套件、车用轴承、车用电机、车身/底盘电子装备、汽车安全电子设备、电子导航系统,完善汽配产业配套体系,打造汽车产业集群。

战略新兴产业:以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为龙头发展高技术产业,推动向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

大力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电动汽车、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生物医药、民用核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海洋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整体产业发展规划功能定位:珠江三角洲地区性中心城市,东莞市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全国重要的信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

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

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
(3)省市政府高度重视有利于推动松山湖发展。由国家发改委制定的《珠江三
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东莞加工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松山湖开发上升到区域 发展战略层面。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高新区作为贯彻落实“双提升”战略的突破口和重要工作抓手,并制定了《中共广东省 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意见》,省委书记汪洋站在全省和全国的高度,提出要把松山湖 打造成产业结构调整的示范园区。东莞市委、市政府将开发建设松山湖作为东莞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市委 书记山湖的高度重视,促使松山湖以更高标准来增强区域创 新能力,提高择商选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以及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发展环境
1.面临的主要机遇
(1)国内外经济环境有利于推动松山湖发展。目前世界经济正在摆脱金融危机
的影响,总体运行状况有所改善并趋于稳定。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纷纷上调预测的世界经济增长率,表明国际环境正逐步好 转,世界经济出现转机的可能性不断增加。在世界经济转好的大环境下,我国仍将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并力保经
“十一五”时期,松山湖虽然发展势头迅猛、发展成绩突出,但与国内先进高新区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园区管理体制与高 新区的发展还不太适应;管理队伍的专业性和综合性人才还较为欠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还不够高;部分高新技
术研发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还缺少领军人物和龙头骨干企业;园区的内部交通疏导、内外交通衔接以及满足研发人员等白领 阶层生活需求的餐饮、文体、娱乐休闲等设施数量还相对不足,使用还不够便利等。
好,“十一五”时期,松山湖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截止2010年年底,松山湖
90%以上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绝大多数拥有自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2010年,松山湖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 分别达到913件和339件,“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3%和187%(见图4)。

赛迪顾问-东莞市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地图研究

赛迪顾问-东莞市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地图研究

东莞经济专报东莞市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地图研究【内容提要】新一代移动通信归类于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范畴,是广东省首批重点扶持、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也是东莞市支柱型产业之一,在电信运营商、网络设备商和终端设备商三大产业链环节上,东莞具备了雄厚的产业基础,拥有了一大批龙头企业。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移动通信网中数据业务流量激增,以及我国对新一代移动通信网部署的提速。

东莞市将迎来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加速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机遇。

赛迪在分析国内外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分布空间特征、产业发展关键要素,把握东莞市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区域分布特征及重点区域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东莞市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未来的空间发展趋势,为东莞市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空间布局与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地图产业链全景图一、东莞市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分布特征(一)总体分布格局移动通信产业链长且复杂,按产业链层级划分,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可分为支撑层、基础层、整机层、运营层,以及应用流通层五个层级。

2011年,东莞市规模以上新一代移动通信各产业链环节重点企业有93家,基本形成以松山湖高新区、南城为主体的产业空间格局,企业数量分别为33家和13家。

其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共19家,主要分布在大岭山、道滘、东城、黄江、桥头、清溪、石碣、松山湖、塘厦和长安;规模以上企业共有17家,主要分布在常平、大岭山、东坑、厚街、黄江、南城、石碣、松山湖、塘厦和长安。

图1 东莞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地图资料来源:广东(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2012,10 新一代移动通信支撑层企业分布。

支撑层主要为整个移动通信产业提供咨询、检测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服务。

国内移动通信支撑层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在京津环渤海、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在广东省内,广州和深圳两地实力较强。

广州拥有广州三星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等知名移动通信支撑机构,深圳拥有同洲电子、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

政府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意愿关系研究——基于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的实证分析

政府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意愿关系研究——基于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的实证分析

政府资金支持政 策主要包括 帮助企业融 资和
财 政税 收 激 励 两 大 类 。 政 府 通 过 采 用 设 立 专 项 担
保基金或直 接利 息补贴等优惠政策 可缓解企业 融 资难 的问 题 , 提 高 企 业 的技 术 创 新 意 愿 ( 高建, 1 9 9 9 ) J 。 而财政 补贴 可 鼓励 企 业 家 承 担 更 多 的创 新 风险 ( R o g e r , 1 9 9 8 ) ¨ 。 研究 发 现 直 接 资 助 和税 收减免政策可有 效提高企业 研发投入 ( B l o o m等 ,
大量研究表明 , 政府政策对 企业技术创新具有 重要 的影 响 ( 如G u e l l e c和 P o t t e l s b e r g h e , 2 0 0 3 ; S h a p i - r a , 2 0 0 7 ; 阮重 晖等 , 2 0 0 6 ) ¨ 引。但现有文献 对于政 府政策影 响企业 技术创新行为 的 内在机理仍 不清
3 1
第2 6卷
总第 1 5 4期
2 0 1 3年 8月
第 4期 பைடு நூலகம்
人户、 创业支持等优惠的政策 。技术创新是知识创 造 的商 业化 过 程 , 而人才是技术创 新能力 的核心。
调 查显 示 , 缺 乏 人 才 是 阻 碍技 术 创 新 主 要 因素 ( 高
和 自发 的产 学研 合作 是 不 够 的 , 还 需 要 政 府 的政 策 干 预和 制度 支持 , 以保证 企 业 和 国家 长 期 战 略 的实
分发挥“ 有形 的手 ” 作用 , 干预企业技术创新 活动。 否则 不 能 实 现 市 场 的 有 效 配 置 ( 斯 蒂格利 茨, 1 9 9 8 ) 川。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存在诸 多靠 自身难 以

东莞市“十一五”规划生产总值力争翻番

东莞市“十一五”规划生产总值力争翻番

东莞市“十一五”规划生产总值力争翻番南方网讯记者昨日(11月6日)获悉,《中共东莞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面简称《建议》)日前在中共东莞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获全票通过。

《建议》全面规划部署了东莞“十一五”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工作。

市委书记佟星表示,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是未来5年两大任务。

东莞市委提出,“十一五”期间总体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力争5年翻一番;社会更加和谐,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会议上,东莞对今年经济发展作了理性评估。

预计2005年全市可完成生产总值1979亿元,工业总产值4410亿元,各项存款余额286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7.5亿元,出口总额406亿美元。

会上,佟星介绍,今后5年东莞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构想,概括起来就是“一条主线、两大任务、三创战略、四项工程、五个成果”。

一条主线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重大战略思想;两大任务是着力推进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三创战略是坚持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环境、创新发展能力;四项工程是“科技东莞、商贸东莞、平安东莞、创业东莞”工程;五个成果是围绕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把未来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具体细化为建成经济强市、文化新城、法治社会、和谐社会,实现人民生活富裕安康。

规划亮点10项任务根据《建议》,“十一五”规划时期,东莞要做好10项任务。

一、先进制造业根据规划,东莞将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产业调整的重要任务。

在优化工业结构方面,将加速工业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建立起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体系。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设备制造业,巩固提高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等优势支柱产业,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纺织服装、家具、造纸、食品饮料和玩具等特色支柱产业的竞争力,大力发展光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新材料、环保等新兴产业,适度发展重化工业,努力在发展汽车整车、汽车零配件、精密装备制造和以精细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等方面实现突破。

产业集群发展中地方政府的角色

产业集群发展中地方政府的角色
产业集群的定义
产业集群是一种地理上集中,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领域内形成的网络结构。这些企业和机构包括供应 商、生产商、客户、中介机构和相关产业等。
产业集群的分类
根据形成机制和特点,产业集群可以分为市场驱动型、政府驱动型和混合型三类。市场驱动型产业集群以市场 竞争为动力,由企业自发形成;政府驱动型产业集群以政府规划为主导,由政府引导形成;混合型产业集群则 是市场和政府共同推动形成的。
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
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
地方政府应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等,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 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 科技创新。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企业创新提供保障和支持。
04
案例研究:地方政府在产 业集群发展中的成功实践
成长期
产业集群成长期以资源的快速集聚和产业链条的完善为特征。此时,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日益紧密,市场竞争加剧。政府在这一阶段应加强产业链条的完善和升级,推动企业进行 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成熟期
产业集群成熟期以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度协作为特征。此时,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完善的网 络结构和良好的创新环境,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稳定。政府在这一阶段应着重维护产业集 群的稳定和发展,推动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
等方面的支持。
提供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现代化交通网络
地方政府应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现代化交通网络, 提高区域交通通达性。
完善信息网络建设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提供稳定、高速的网络服务,提 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建设公共服务设施
地方政府应建设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如图书馆、体育馆等,提高 居民生活水平,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东莞市经济贸易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二O一O年二月前言开展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是东莞市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型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举措,对于保持产业规模稳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受东莞市政府委托,东莞市经济贸易局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组成了调研组,承担了这一光荣而又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经过多年发展,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居全国前列,加工制造业产业集群优势明显,新兴产业正加速兴起。

然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东莞市的外向型产业结构面临极大冲击,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增长与结构升级受到严峻挑战。

而全球信息产业转移持续深化,全国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内需市场潜力加速释放,为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此同时,面对珠三角一体化进程持续加快,各城市之间产业界限日益模糊,东莞市原有产业优势面临诸多挑战与竞争。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增长方式,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产业向心力,已是东莞市进一步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全面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和产业地位的必由之路。

然而,面对依托地缘及政策的自发集聚的产业发展模式与政府主导的大产业发展趋势之间不相适应,面对以镇街为单位的自主推进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强调整体布局的大基地发展趋势之间不相适应,面对橄榄型产业链结构与哑铃型产业价值链发展趋势之间不相适应,面对社会环境建设相对滞后与产业发展综合环境需求不断提升之间不相适应,东莞市应从根本上采取以下对策:——找准四个产业定位:建设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加工制造基地,打造中国新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集聚区,争当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做好中国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试验田。

——确定一个发展战略:确立“集约创新型”产业发展模式。

——明确三条基本思路:一是稳定发展,持续加强综合性产业环境建设,稳定现有支柱型制造业发展;二是融合发展,大力培育融合型、带动型产业,充分释放两化融合的产业倍增效能;三是跨越发展,大力扶持市场潜力大、产业附加值高的创新型产业,带动产业跨越升级。

——贯彻四项指导思想:将保持产业稳定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将升级制造业与发展新兴产业相结合;将加强园区建设与引进重大项目相结合;将打造城市品牌与优化产业环境相结合。

——突出四个发展重点:扶新扶强,以新产品和新技术引进带动3C制造业和元器件产业升级,并大力发展应用电子和现代装备制造业;求新求高,以发展“新”型产业为突破口,根本上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创意,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设计业,实现从制造向创造的转变;融新融合,有效结合城市及产业发展需要,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全方位多层次实现两化融合。

——建设三个重大工程:产业综合环境优化的植桐工程、重点产业发展与重大项目引进的引凤工程和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筑巢工程。

——落实三个产业布局:整合全市资源,充分发挥各区镇制造业优势,整合发展电子制造业“大基地”;以松山湖为中心,全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核“新”区;结合产业发展重点,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培育四大特色新兴产业群。

——实施四项配套政策:推动转型升级的政策、促进重点行业的政策、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和引进高端人才的政策。

——采取四项具体措施:加强组织保障、注重规划引导、推进重大项目和健全产业服务。

东莞市信息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调研组二OO九年十二月目录一、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环境与背景 (4)(一) 全国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要求东莞市以电子信息产业为试点,努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4)(二) 全球信息产业转移持续深化,要求东莞市把握发展机遇,持续做大电子信息产业 (4)(三) 国际市场不稳定与内需市场潜力加速释放,要求东莞市以内向型产业为补充,调整优化产业增长方式 (5)(四) 城市间产业竞争进入品牌竞争阶段,要求东莞市持续优化产业环境,增强产业向心力和企业根植性 (5)(五) 龙头企业品牌效应和产业带动作用凸显,要求东莞市以重大项目引进为抓手,引进并培育基地型、带动型企业 (6)(六) 载体建设成为产业核心竞争力之一,要求东莞市优化整体产业布局,加快特色化产业园区建设 (6)(七) 珠三角一体化进程持续加快,要求东莞市找准产业定位,进一步确立产业优势 . 7二、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8)(一) 发展现状 (8)1.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 (8)2.外向型产业特征明显 (9)3.加工制造业处支柱地位 (9)4.产业呈离散式点状分布 (10)5.新兴产业步入起步阶段 (10)(二) 主要优势 (11)1.产业地缘优势明显 (11)2.产业基础环境优越 (11)3.周边产业资源丰富 (11)4.产业服务体系健全 (11)5.官产学研体系初现 (12)(三) 面临挑战 (12)1.产业结构不均衡不利于东莞市抵御全球化产业风险 (12)2.区域竞争不断加剧不利于东莞持续吸收外部资源 (12)3.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不利于东莞市突出产业优势 (13)4.创新能力不强不利于东莞市实现产业跨越升级 (13)(四) 核心问题分析 (13)1.依托地缘及政策的自发集聚的产业发展模式与政府主导的大产业发展趋势之间不相适应 (13)2.以镇街为单位的自主推进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强调整体布局的大基地发展趋势之间不相适应 (14)3.橄榄型产业链结构与哑铃型产业价值链发展趋势之间不相适应 (14)4.社会环境建设相对滞后与产业发展综合环境需求不断提升之间不相适应 (15)三、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 (15)(一) 指导思想 (15)1.保持产业稳定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 (16)2.升级制造业与发展新兴产业相结合 (16)3.加强园区建设与引进重大项目相结合 (16)4.打造城市品牌与优化产业环境相结合 (16)(二) 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定位 (17)1.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加工制造基地 (17)2.中国新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集聚区 (17)3.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 (17)4.中国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试验田 (17)(三) 战略目标 (18)1.转型 (18)2.提升 (19)四、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与思路 (20)(一) 发展战略:确立集约创新型产业发展模式 (20)1.这是东莞市释放产业势能,确保产业平稳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21)2.这是东莞突破资源瓶颈,实现产业跨越升级的必由之路 (21)3.这是东莞市发挥政府能动性,助力产业健康和谐发展的有力抓手 (21)(二) 发展思路 (21)1.稳定发展,持续加强综合性产业环境建设,稳定现有支柱型制造业发展 (21)2.融合发展,大力培育融合型、带动型产业,充分释放两化融合的产业倍增效能 (22)3.跨越发展,大力扶持市场潜力大、产业附加值高的创新型产业,带动产业跨越升级 (22)五、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重点与布局 (22)(一) 发展重点 (22)1.扶新扶强,以新产品和新技术引进带动3C制造业和元器件产业升级,并大力发展应用电子和关键电子专用设备制造业 (22)2.求新求高,以发展“新”型产业为突破口,根本上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24)3.创新创意,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设计业,实现从制造向创造的转变 (30)4.融新融合,有效结合城市及产业发展需要,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全方位多层次实现两化融合 (31)(二) 重大工程 (32)1.植桐工程 (32)2.引凤工程 (34)3.筑巢工程 (36)(三) 产业布局 (38)1.整合全市资源,充分发挥各区镇制造业优势,重点突出四个示范区试点 (38)2.以松山湖为中心,全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核“新”区 (40)3.结合产业发展重点,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培育四大特色新兴产业群 (44)4.以3G无线城市建设和推进三网融合为契机,积极发展网络新媒体产业(详细的网络新媒体产业发展规划另文附上) (47)六、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目标与对策 (49)(一) 发展目标 (49)1.目标制定依据 (49)2.总体发展目标 (50)3.分行业发展目标 (50)(二) 配套政策 (52)1.推动转型升级的政策 (52)2.促进重点行业的政策 (53)3.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 (54)4.引进高端人才的政策 (54)(三) 保障措施 (55)1.加强组织保障 (55)2.注重规划引导 (56)3.推进重大项目 (56)4.健全产业服务 (56)5、强化政策扶持 (57)6、突出品牌建设 (58)附录1:东莞市“五新”产业发展路径........................................................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2:各行业发展重点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3:相关专业词汇注释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属子规划:东莞市网络新媒体发展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网络新媒体产业界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东莞市网络新媒体产业发展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东莞市网络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指导思想和总体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发展目标与发展重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产业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