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报告: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影响因素分析一、概述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借鉴国外经济学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社会经济变革的背景下,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调控已经成为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的核心手段。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选择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为发展思路,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为主要目标。
本文拟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因素做一系列探讨。
二、战略影响因素分析1.市场因素影响市场因素曾经被认为是我国市场化改革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通过不断引进外资,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并针对国内市场消费需求做出有效调整,促使市场资源分配更加合理。
这些举动引导我们经济转型升级,满足市场挑战。
当前,伴随着国内和国际市场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市场环境,强化市场信心,提升市场质量,打造一个全球化、市场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
2.科技因素影响作为现代时期重要的生产力,科技因素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我国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拓宽科技研发渠道,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加速形成新技术应用场景下的新业态,帮助我国发展成为一个技术先进型国家。
今后,我们需要深入贯彻创新驱动战略,加强制度环境建设,鼓励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和质量。
3.政策因素影响政策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难以低估。
我国通过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措施,扶持国家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实施重大工程、重点改革,推动产业提质升级,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为满足新时代要求,今后需要继续加强相关产业的政策支持,重点应加大环境保护、民生福利、创新引领等方面的投入。
4.金融因素影响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特别重要。
我国积极稳定金融市场,完善金融体系,采取协同监管政策,确保金融业系统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影响因素分析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显著的成就。
然而,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持经济增长的势头,必须考虑到各种因素对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因素,从政策因素、人口因素、科技创新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讨论。
政策因素政策因素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例如,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减税降费、稳定金融市场等,这些政策措施对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因此,政策因素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影响。
人口因素人口因素是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劳动力资源和市场需求。
然而,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加重了养老保障和医疗健康负担,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减弱。
因此,人口因素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科技创新因素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了一系列重要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科技创新不仅可以提高生产力和技术水平,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经济从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从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因此,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将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产生重要影响。
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将有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抗风险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政策因素、人口因素、科技创新因素和环境因素等都对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速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持经济增长的势头,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并加大实施力度,以确保我国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影响GDP增长的经济因素分析共3篇
影响GDP增长的经济因素分析共3篇影响GDP增长的经济因素分析1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GDP这个指标也越来越关注。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即国内生产总值)是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情况的重要指标,它代表在一定时间内,该国或地区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那么,究竟哪些因素会影响GDP的增长呢?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1. 投资投资是GDP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GDP水平与其投资水平高度相关。
投资不仅仅指在生产和建设方面的投资,还包括了科技、教育和环境等方面的投资。
比如,一些国家将高科技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2. 出口对于出口型国家而言,出口对于GDP增长的影响可能更加明显。
出口的增长会带动内需增长,形成产业链的效应。
当然,毫无疑问地是,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波动,世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增强,滞留货船、堵口岸也是现实,这无疑对出口型国家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3. 消费消费作为国内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GDP增长。
消费的增长可以缓解经济压力,同时也会引导企业增加现有产能,增加生产,提高利润,形成新的市场和就业机会。
4. 政策政策对于GDP的影响也相当大。
政策的制定、调整和配套政策的落实对于经济的举步维艰或井喷式增长是至关重要的。
政策决策的正确性,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未来经济的走向,政策的落实程度,决定了政策的有效性和效果。
5. 外部环境除了以上几点因素,一个国家的GDP增长还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例如:国际市场环境、气候情况和自然灾害等。
这些因素虽然不是人为因素,但它们对于经济的影响同样不能忽视。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GDP增长不仅意味着经济上的进步,更意味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通过对GDP增长影响因素的认真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运行情况,并适当的适应经济环境,更好的上升综上所述,GDP的增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投资、出口、消费、政策和外部环境等方面。
影响与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因素
影响与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因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与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
二十多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9%以上多。
但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今后我国的发展要保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间的年平均发展水平比较困难。
因此,我们要以敏锐的目光分析与研究所出现与存在的问题,以有利于我国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
用历史的、辨证的、发展的观点从宏观上看,跨世纪制约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主要有四大因素。
一、农业因素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农业因素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人口多。
到1998年,我国有农业人口达9亿人,农村地少人多剩余劳力突出,据统计,1987年全国人均耕地1.33亩,农村实际剩余劳动力约1.4亿人。
庞大的人口与耕地面积、粮食生产、能源生产、劳动就业不适应。
二是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低,农民的文化科技水平不高,我国12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主要靠3亿多农民用手工解决。
目前全国有2.2亿文盲,主要分散在农村。
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是农村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不少农村没有解决用水用电问题,有相当部分的乡村没有通电话,信息闭塞,医疗设施、文化设施落后,农民的文化生活单调。
四是农民负担重,据1999年3月28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嚗光,湖南省衡阳县光兴村有一农民向国家销售500多公斤粮食,收入700多元,尚不够交纳乡村摊派的各种费用,不得已向银行贷款540元垫交。
农民经济困难,据统计资料表明,1998年末全国居民储蓄存款5万亿元,而占全国人口80%的农村居民才占整个储蓄的20%。
五是缺乏社会保障,农民的住房、就医、就业、养老等等全都靠自己解决。
六是农村村委会干部的文化科技水平不高,要带领9亿农村口在二十一世纪中叶实现小康水平比较困难。
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分析
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分析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繁荣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为了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并探讨它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增长技术进步和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生产力水平得以提高,生产效率得以提升。
新技术的引入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带来了更高的产出和利润。
此外,技术进步和创新也会催生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投资驱动经济增长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资本投资不仅可以改善生产设施,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
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资,如交通、能源和通信等领域的投资,可以提高整体经济运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经济发展。
三、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人力资本是指人们通过教育、培训和健康等方式积累的知识、技能和体力。
人力资本的积累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巨大。
教育和培训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提高劳动力的创造力和生产力。
同时,健康和营养状况良好的劳动力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
四、国际贸易的积极影响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另一个重要驱动因素。
通过国际贸易,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此外,国际贸易还可以促进技术转移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提升经济效益。
五、政府政策的积极推动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方向,使经济增长保持稳定和可持续。
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通过产业政策、创新政策等手段,引导和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是多方面的。
技术进步和创新、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国际贸易以及政府政策的积极推动都对经济发展和增长起着重要作用。
只有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各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重视和优化这些驱动因素,制定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政策和措施,以推动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经济发展的使用中常见问题解析如何应对外部冲击因素
经济发展的使用中常见问题解析如何应对外部冲击因素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外部冲击因素的干扰和制约。
这些外部冲击因素包括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政策调整、市场需求波动等等。
在应对这些外部冲击因素时,我们需要理解并解析这些常见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以稳定经济发展的节奏,确保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是影响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外部冲击因素之一。
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使得各国经济之间紧密相连。
当全球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时,国内经济势必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全球经济形势的研究和监测,及时掌握全球经济的新动态。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国际间的经济合作,降低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减轻外部冲击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二、政策调整政策调整是外部冲击因素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政府在制定和调整各项经济政策时,往往会对国内经济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这些政策的调整可能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等。
为了应对这一变化,我们需要加强对政策环境的研究和分析,及时了解政策的动向和调整方向。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与合作,争取在政策制定和调整过程中有更多的参与权,以确保自身利益在政策调整中得到保障。
三、市场需求波动市场需求波动是外部冲击因素中的另一个常见问题。
市场需求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情况,进而影响到国内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应对市场需求波动,我们需要加强市场研究和调查,及时掌握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加强品牌建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
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强市场监管和引导,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以稳定市场需求,保障经济的正常运行。
总结起来,经济发展的使用中常见问题解析如何应对外部冲击因素的关键在于科学决策、合理规划和积极应对。
只有在深入了解和解析问题的基础上,我们才能采取相应的对策,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和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和影响因素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受到驱动因素和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
本文将探讨经济发展中的驱动因素和影响因素,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驱动因素1.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
例如,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了互联网经济的崛起。
2.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人才的素质和数量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
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可以提升劳动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另外,科学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等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也对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3. 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充足的资本投入可以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生产扩张,推动经济增长。
国家及企业对资本积累的重视,能够构建积极的投资环境,吸引资金流入,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4.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消费者的需求可以促进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激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市场需求也会引导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因此,有效的市场机制和广阔的市场需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影响因素1. 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等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有助于企业和投资者形成长期规划,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外部环境。
2.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质量。
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3.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社会的整体价值观、教育水平、生活习惯等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和创新能力,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4. 国际环境:国际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全球化的趋势使各国间相互依存程度增加,国际贸易、金融等因素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社会风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社会风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引言: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社会风险已成为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社会风险包括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经济差距、环境污染等各种因素。
本文将重点分析社会风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应对策略。
第一部分:社会风险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1. 自然灾害的经济影响: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和干旱等严重威胁着经济的稳定发展。
灾后重建与修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而削弱了经济增长的潜力。
此外,自然灾害还会导致农作物歉收、工厂关闭以及交通中断等,进一步对经济活动造成阻碍。
2. 社会动荡的不良影响:社会动荡常常伴随着民众的抗议和示威游行,从而导致政府不稳定,企业陷入困境,投资环境恶化。
这些社会动荡不仅破坏了公共秩序,也限制了资本流动和企业发展,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 经济差距的挑战:经济差距指的是贫富分化以及城乡差异等。
当经济差距过大时,将导致社会不稳定和紧张,进而影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富人更注重个人消费,而贫困群体更难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这限制了内需的潜力,限制了生产力的释放。
4. 环境污染对经济的压力: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世界各地面临的普遍问题。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大量废弃物的排放和资源过度利用。
环境污染不仅损害了生态系统,也增加了医疗费用和生活成本。
而对环境问题的应对加大了企业的负担和成本,限制了其发展空间。
第二部分:应对社会风险的策略1. 加强灾害防范与减灾能力:建立完善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政府和企业的应急管理水平,加强公众对灾后重建的支持。
通过灾后重建,促进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2. 推动社会稳定与改革:加强社会治安维护,增加社会保障,缩小贫富差距,提高社会公平性。
同时,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改革措施有助于吸引外部投资并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3. 推进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监管和强化对企业的环境责任追究。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资,推动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降低环境污染的损害。
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及其影响分析
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及其影响分析一、引言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繁荣和稳定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探讨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及其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旨在分析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为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启示。
二、主要驱动因素1. 投资和资本积累投资和资本积累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增加投资,国家可以扩大生产能力,促进经济增长。
投资可以来自于政府、企业和个人,通过资本积累提高生产效率和创造就业机会,从而推动整体经济发展。
2. 创新与技术进步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市场竞争力。
创新可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使经济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3. 人力资源与教育水平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人口数量与素质的提高可以增加劳动力资源,提高人均收入水平。
教育水平的提升可以提高人们的知识技能,提升整体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4. 市场需求与消费升级市场需求和消费升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力。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和需求也相应增加。
消费升级可以带动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5. 政府扶持与制度环境政府扶持和良好的制度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提供财政支持和相关政策,政府可以引导和推动经济发展。
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市场机制可以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促进资源配置的高效性。
三、影响分析1. 经济增长上述驱动因素的综合作用可以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投资和资本积累可以增加生产能力,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人力资源和教育水平的提升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市场需求和消费升级可以激发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
2. 就业机会经济发展可以创造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投资的增加可以带来更多的企业和就业机会,创新和技术进步可以推动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加就业需求。
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发展是每个国家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政府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政治稳定和市场因素。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1.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任何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对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投资外,政府还应该关注教育、培训、技能和职业发展计划等领域。
在吸引外资和国内企业的过程中,政府应该考虑政策和计划,以确保人居环境、就业机会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发展。
2.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确保水资源、土地使用和森林保护等问题。
环境管理是关键,因为任何产业和企业的繁荣都应考虑环境保护的道德原则和责任。
政府应该与企业合作,力推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投资,以达到最佳合理大量利用自然资源的目标。
3. 市场因素市场因素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市场趋势、需求、价值和消费习惯的变化始终是经济的重要因素。
政府应该制定优惠的政策来吸引私人投资,建立政策稳健的法规和市场环境。
政府合作管理市场,可以促进健康竞争和协助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立足。
4. 政治稳定政治稳定对经济发展和投资至关重要。
政府应该通过制定多样化的政策来重构政治、经济和人民版图。
政治体制的改革应该使公民有表达自我的权力,平行促进的应是转型的市场和促进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系统。
总的来说,政府在规划经济发展时,应考虑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市场因素和政治稳定四个方面。
政府和私营部门的合作和相互配合是构建可持续性发展的成功关键。
需要强调的是,一个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经济必须要考虑环境保护并保证社会的公平和人民的意愿。
“可持续的”指引推动性,可用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时进行参考,使之符合现代化发展并迎合人们特殊的文化习俗。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活动的总体表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政府政策、科技创新、人力资源、资本投资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政府政策政府政策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健全的法律体系可以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投资的增加。
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也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例如,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适度的财政政策可以有效地调节经济的波动,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
科技创新不仅可以改变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式,还可以孕育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政府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和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拥有高素质劳动力的国家或地区可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教育和培训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手段,政府应加大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四、资本投资资本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资本投资可以提高生产能力,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政府应鼓励和引导投资,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政策支持。
同时,加强金融体系建设,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资本投资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五、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开放的贸易政策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升级,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国际贸易还可以促进技术的引进和创新,推动经济的发展。
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合作,加强国际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
六、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政府应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推动绿色发展,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与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与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
本文将对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及其所受到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一、关键因素分析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数量将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教育、培训和技能提升等方面的投入将对人力资源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2.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
政府和企业需要不断加大对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科学家和技术人才,推动技术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
3.资本投入资本投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充足的资本投入可以改善生产条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
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和创新项目的资金支持,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确保资本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4.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活动,推动经济的增长。
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强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创新水平,满足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影响因素分析1.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政府需要出台稳定、透明和有利于市场竞争的政策,为企业投资和发展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
政府还需要加大对重点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引导资源向高附加值和创新型产业集聚,推动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2.国际环境国际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将直接或间接地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政府需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主动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推动经济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
3.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分析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分析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一、国内生产总值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它的高低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短期来看,GDP的增加能够带动消费、投资和出口等方面的增长,提高就业率,进而推动经济发展;但从长期来看,过度依赖GDP的增长会带来诸多问题,如过度开采资源、污染环境等。
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让GDP不再成为过度增长的重要标志。
二、能源消耗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现代化的进程伴随着能源的需求增加。
如今,越来越多的工业和家庭依赖于高能耗的燃煤和石油。
但这些资源有限而且难以再生,因此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也难以弥补。
因此,在绿色发展的时代,非可再生能源的削减和再生能源的发展则成为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三、技术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技术进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以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有效手段。
例如,发展新能源技术,推广绿色工艺,智能传感器等新技术都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因此,投入技术创新成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四、政府政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制定的发展政策直接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
合理的政策能够引导投资、消费等经济活动,支持环境保护出台及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确保国家经济的长久发展。
政策的不合理则可能导致投资流向高消耗产业,大量的污染排放等问题,进而影响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
五、人口结构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经济活力可能会减弱,因此需要寻找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方法。
同时,年轻人口的就业市场情况和教育水平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可持续性。
以下是五个国内案例的相关分析:一、中国环科院发布《2018年中国财富绿色指数报告》该报告监测了中国267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并综合分析考虑各公司的经济指标、环境指标、社会指标等,创建了一个绿色指数。
该指数的综合排名发现,卫星导航产业、新能源等具有很高的绿色产业含量。
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fāzhǎn)的因素分析【内容提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这种增长,还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从人口素质、自然资源利用及环境问题三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yīn sù),并相应地提出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战略(zhànlüè)构想“可持续(chíxù)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应与资源保护相结合,强调人类利用生物圈的管理,目的是使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利益,又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这一理论最早出现于1980年联合国规划署(unep)委托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lucn)起草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战略》的文件中[1]。
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tí gāo),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越来越深入和具体,“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已从一开始注重生物方面,扩展到注重包括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相关因素,并使之相互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应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
衡量可持续发展主要有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的指标,缺一不可[1]。
”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经济经历了空前的城市化和令人瞩目的工业化过程,其经济增长率已经稳定在8%-9%,确立了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形象,但是,按照“生态—经济—社会的指标”进行衡量,我们的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更不一定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资料显示,如果从GDP中扣除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大大降低,甚至可能是零增长。
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从宏观上看有人口及其素质问题、自然资源的利用问题以及环境问题。
一、中国人口及其素质(一)人口众多,整体素质偏低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人口基数大。
尽管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从而使人口的增长率得到明显的下降,以至到1998年降到1%以下,但2001年的最新统计表明全国人口已达到12.95亿,而且今后平均每年新生人口仍高达2100万,自然增长人口达1350万。
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并列举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探讨它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资本积累和投资资本积累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投资和扩大内需,以支持经济增长。
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发展,中国不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不仅提高了生产力,也刺激了消费需求。
二、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政府鼓励技术研发,提高科技水平,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引进等措施促进科技进步。
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
三、人力资源和教育中国庞大的劳动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人口,为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此外,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也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政府加大了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为经济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四、市场化和开放政策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推进市场化和开放政策,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动力。
市场化使得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合理,同时也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创新能力。
开放政策吸引了外国投资和技术引进,促进了中国经济与全球市场的融合与交流。
五、政府政策和宏观调控中国政府的政策和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来稳定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宏观调控能力的强化可以有效应对经济波动和外部冲击。
综上所述,资本积累和投资、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人力资源和教育、市场化和开放政策以及政府政策和宏观调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非经济因素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起到了制约作用,为实现自然—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采取切合实际的战略。
逐步建立资源利用的市场体系,加快扩大土地、矿产、海洋等资源的有偿使用范围,初步理顺资源利用的租税费关系,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资源管理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除法律规定可以实行划拨方式外,其它资源的利用应采取出让、租赁等有偿使用方式提供;经营性资源使用应采用招标、拍卖方式提供;协议出让、租赁国有资源,要在协议前评估,协议价格集体决策,协议结果向社会公开。原划拨资源使用权流转和改变用途,如不再符合划拨供地范围,必须有偿使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抓紧研究制定集体建设用地及资源的有偿使用和流转管理办法;积极推进资源有形市场建设,完善交易规则,加强市场监管和规范。同时严格矿业权市场管理,依法有偿出让探矿权、采矿权,规范流转行为;积极开展探矿权和国家出资形成采矿权招标、拍卖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建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机制,大力培育矿业资本市场。
在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体育事业,提高人口身体素质,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减轻家庭负担,解决老人晚年的后顾之忧,转变“养儿防老”的旧观念。
(二)资源战略
进一步完善资源核算体系,全面客观衡量各种资源的储备情况及未来潜力;促进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的建立,资源有偿使用的前提是进一步理顺资源产权关系;合理界定资源的所有权关系,确定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从根本上抑制我国资源日趋衰竭的趋势;制定合理的资源价格,修正以往的资源无价、原料低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产品高价政策,改变人们的消费需求和对资源的浪费。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之一。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增长以惊人的速度展现在全球面前。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一、政策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政府一贯重视经济增长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政策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尤为明显。
首先,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高铁、机场和港口,这些设施的建设加快了货物和人员的流通速度,有效地提高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
其次,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货币政策的宽松导致了资金的迅速增长,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多的流动性支持。
同时,货币政策的紧缩能够防止通货膨胀并提高人民币对外汇的竞争力,进而促进出口。
最后,贸易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系列政策促进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各种制度和政策的调整极大地增加了出口的丰富性和数量。
二、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力资本增加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人力支持,更多的人开始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中。
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力是机械设备难以替代的,人力资源的优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的影响不单是在个体上的,而是对整个社会经济都有影响。
人力资本的增长不仅有利于劳动力就业和创新活动,还有利于科技创新、创新培训的发展等,进而推动国家的经济增长。
三、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技术进步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率的提高,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在新的技术进步中,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对经济增长影响巨大。
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为各行业带来了极大的改善,进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同时,技术进步也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使中国的实体经济更为活跃,非常有利于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
四、资源环境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资源环境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二元性,既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同时又是抑制经济发展的潜在因素。
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是国家繁荣和发展的关键指标之一。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增长不仅相互影响,而且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这个背景下,研究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能够帮助政府和决策者更好地制定经济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和增长。
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增长的机制,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人口因素、投资因素、技术创新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都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因素的作用,可以为提高国家经济增长水平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各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从而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参考,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和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经济增长的要素,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探讨各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程度,并为制定更加有效的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通过研究,可以揭示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人口因素、投资因素、技术创新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过程,为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探讨经济增长背后的机制,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文的重要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对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为了确保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本文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 数据收集:我们收集了大量关于经济增长和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量、投资情况、技术创新指标等多个方面的数据。
这些数据来自于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以及权威研究机构,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 模型构建:接下来,我们运用了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构建了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模型。
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石,对于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影响。
一、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经济发展对于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经济发展能够提供就业机会,减少贫困。
随着经济的增长,企业和产业的需求也将增加,这就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通过就业,人们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贫困问题得到缓解。
其次,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经济的繁荣使得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先进的科技和文化,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提高了社会福利水平,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品质。
最后,经济发展对于国家影响深远。
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能够在国际上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提升国家的地位和影响力。
同时,经济的强大也为国家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和财政支持,使国家能够更好地投资于社会事业和国防建设,从而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资源、科技和人力资源等。
首先,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货币和税收等政策手段来调控经济,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其次,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各种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资源的有效利用将推动生产力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科技进步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科技的进步不仅推动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而且也改变了产业结构和就业形态。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产业和职业将不断涌现,推动经济的多样化和创新能力的增强。
最后,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发展对于经济发展也至关重要。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水平决定了其经济的发展水平。
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国家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结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于社会进步、国家建设和个人福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探究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制定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和 实践指导。
研究意义
有利于提高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 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02
影响因素分析
投资
国内外投资
01
国内外投资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包括外国直接投资、国
内企业投资等。
投资方向
02
投资的方向和重点领域对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如基础设施
建设、制造业、服务业等。
投资效率
03
投资效率高低决定了资金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益,进而影
响经济发展。
技术进步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包括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推广应用。
技术转移
技术转移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包括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
技术进步的可持续性
技术进步的可持续性是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
劳动力
劳动力素质
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 发展,包括技能、知识和文化水 平等方面。
劳动力成本
劳动力成本高低对经济发展产生 影响,低成本劳动力具有竞争优 势,但高技能劳动力则更具价值 。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它 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 竞争力。
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投资教育和培 训
投资于教育和培训,提 高人力资源素质,培养 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和 技术人才。
保护自然环境
加强自然资源保护,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 可持续发展。
鼓励创新和创 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内容提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这种增长,还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从人口素质、自然资源利用及环境问题三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相应地提出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战略构想“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应与资源保护相结合,强调人类利用生物圈的管理,目的是使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利益,又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这一理论最早出现于1980年联合国规划署(unep)委托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lucn)起草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战略》的文件中[1]。
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越来越深入和具体,“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已从一开始注重生物方面,扩展到注重包括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相关因素,并使之相互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应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
衡量可持续发展主要有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的指标,缺一不可[1]。
”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经济经历了空前的城市化和令人瞩目的工业化过程,其经济增长率已经稳定在8%-9%,确立了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形象,但是,按照“生态—经济—社会的指标”进行衡量,我们的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更不一定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资料显示,如果从GDP中扣除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大大降低,甚至可能是零增长。
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从宏观上看有人口及其素质问题、自然资源的利用问题以及环境问题。
一、中国人口及其素质(一)人口众多,整体素质偏低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人口基数大。
尽管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从而使人口的增长率得到明显的下降,以至到1998年降到1%以下,但2001年的最新统计表明全国人口已达到12.95亿,而且今后平均每年新生人口仍高达2100万,自然增长人口达1350万。
虽然我国资源丰富,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按人口平均计算仍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而且,应该看到,我国人口有70%在农村,人口增长率下降的贡献主要来自城市,上海已经趋近零增长,而农村,尤其是内地较贫困地区生育率仍然很高。
有资料表明:1990年,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达 1.8亿以上,农村就业人员中,文盲和半文盲近36%,据全国1%抽样调查资料,截止到1995年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率达16.48%,农村(县以下)则为19.66%。
城乡人口结构失衡,导致整体国民素质的低下,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调查表明,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小学生为43%,中学生为108%,大学生为300%。
中国目前的人口结构必然会影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增长方式的改变,影响个人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湖北省农村抽样调查队早在1986年对湖北省农村调查发现,文化水平不同的家庭人均收入呈明显的梯度差异,对人口本身的数量发展也有重要作用,生育率与文化的高低成反比是普遍规律。
我们应从高生育率—低人口文化素质—低劳动生产率—高生育率的初级循环模式向低生育率—高人口文化素质—高劳动生产率—低生育率的高级模式转变。
(二)人口问题引发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首先是粮食供给的压力。
1994年美国学者莱斯托·布朗发出了到2030年“谁来养活中国”的世纪警告,他预测届时中国的粮食缺口将比世界粮食贸易总量还要大[2]。
这种观点尽管有些夸张,但目前我国的西南、西北贫困地区全家一年吃不上一次肉的情况的确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可见,人口增长产生了粮食供给的巨大压力。
其次是就业压力。
农村人口比例过高,素质偏低,由于耕地面积有限,形成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城市化进展缓慢,城市吸纳劳动力的速度慢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释放速度,因此失业问题不可避免地突出显现。
可持续发展不仅指GNP的增长,还意味着贫困、失业、收入不均等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善。
而我国人口众多,整体素质偏低,给就业、教育、住房、能源、交通、医疗保险、社会福利各方面造成很大压力,也是许多贫困地区难以脱贫致富的重要原因,人口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引发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因之一。
二、自然资源的利用问题(一)矿产资源总的来说中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比较丰富,矿种配套程度比较高的少数国家之一。
截至1993年底已发现168种矿产资源,其中151种探明储量,20多种在世界上具有明显优势,大宗矿产拥有相当大规模的储量。
但人均占有量少且各种矿产都有一些劣势。
石油后备不足,储采比逐年大幅下降,年产量处于缓慢增长的状态,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我国煤炭资源非焦煤多,焦煤少,焦煤中又以气煤为主,肥煤、焦煤和瘦煤比重很小,同主要产煤国相比,煤层赋存条件差,地质构造复杂,适于露天开采的资源量小,开发和采掘难度较大。
我国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但贫矿多,富矿少;单一矿少,共生矿多;大矿少,中小矿多,地区分布不均。
我国已制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目标,依据这一发展战略。
下表列出了对15种矿产品2000-2050年的需求量。
2000-2050年15种矿产品的需求量矿产种类2000年需求量2020年需求量2050年需求量粗钢(亿吨)11.1 1.8 2.8原煤(亿吨)14.0 17.4 29.0原油(亿吨)1.82.9 5.8天然气(亿立方米)3001556 3113水泥(亿吨)3 4.5 7.0铝(万吨)225 464 722铜(万吨)120 198 308铅(万吨)40 85 132锌(万吨)80 146 227金(吨)293 456硫(万吨)928 1447 1929磷矿(万吨)35004045 5393钾盐(万吨)462 732 976盐(万吨)35004666 7257铀(吨)42005324 21296资料来源:转引自吴家正、尤建新所著《可持续发展论》第87页。
根据我国资源现状及上述表格数据,对于2000年的目标,矿产资源基本上能保证供应;对于2000-2020年的经济发展,形势极有可能会发生逆转,大部分矿产将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对于2020-2050年的经济发展,我国所面临的资源需求绝大部分完全无法保证。
可见,矿产资源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水、耕地、森林和草原资源1.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全国多年平均淡水资源总量为世界第六,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相当于世界水平的1/4,且时空分布不均衡,开发难度大,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全国缺水城市因缺水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200多亿元,如西安市在缺水高峰期约有700多家工矿企业限产、停产,影响产值达20多亿元。
农村缺水矛盾也日益突出,西北和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另一方面,水污染使本已有限的水资源越发紧缺。
2.耕地资源我国耕地资源严重不足,人均占有不足2.0亩,不及世界水平的1/2[3]。
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我国非农业用地迅速增加,耕地逐渐减少,矛盾已十分突出,全国有1/3的省份,人均耕地不足1亩,东南沿海一带仅半亩左右。
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应引起全民的高度重视。
3.森林和草原资源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3.4%,人均森林面积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5%。
用材林的消耗量仍然高于生长量,森林质量不高,大片森林继续受到任意破坏。
森林资源的短缺还加速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
对草地资源采取自然粗放的经营方式,乱开滥垦,草地沙漠化严重,动植物遭受破坏,生产能力不断下降。
由上述对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可见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是以自然资源的过度耗费及破坏为代价的,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就不可能再获得。
资源补充不足,质量下降,数量减少,呈退化趋势,经济发展已出现资源空心化现象。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重视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发,可再生资源的增殖补充,否则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会进一步加剧,我们的经济发展也无法持续下去。
三、环境问题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空间条件,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或制约的作用,一旦人类活动对环境污染超过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环境污染就会成为危害人类社会的严重问题。
建国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后果是三废产生、噪音污染、水资源枯竭、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我国空气污染十分严重,大气中悬浮物浓度和二氧化碳含量居世界第一,这两者都是煤燃烧的副产物,而煤是我国主要的工业燃料;另外,汽车尾气排放也是大气污染源之一,这与我国汽车制造业过时的技术、低排放标准及不良的道路设施等因素是分不开的。
我国600多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不足1%。
我国水污染也很让人担忧,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和化肥污水没经过适当处理直接排放,使河流变成阴沟,湖泊变成污水池。
调查表明,中国27个最大城市中只有6个饮用水符合国家标准,其中23个城市地下水不符合国际标准。
据统计,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人体健康的损失价值为417.3亿元[4]。
环境与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和谐,尤其是对我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低收入国家,由于不具备改善环境的经济基础和技术,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这方面的问题而造成恶性循环。
由上述分析可知,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非经济因素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起到了制约作用,为实现自然—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采取切合实际的战略。
四、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而不是单纯的经济速度的快速增长,是中国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达到此目标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人口、资源与环境战略。
(一)人口战略基于目前中国人口众多而整体素质较低的现状,制定人口战略时应注重从适当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两方面入手。
首先,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2000年已经把人口控制在13亿之内;2010年争取控制在14亿之内;2030年争取实现零增长;21世纪最大规模不超过16亿。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时要侧重宏观人口数量的调控,并同时运用行政与经济政策手段,避免采用一刀切政策,针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采用不同的政策措施。
同时,要加大力度,提高人口素质,包括文化素质与身体素质。
其重要政策手段就是实行科教兴国。
普及全民教育,特别是对落后地区和农村人口,延长年轻人受教育时间,加强对妇女的教育,提高全民的社会意识和知识水平,既可使其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又可增强就业能力。
加大智力投资,加快技术进步,这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人是知识技术的主要载体,技术进步的源泉之一就是对劳动者的教育。
舒尔茨提出:美国经济增长可能归因于教育的发展,教育大大提高了劳动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