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做一件事 简介
一生就做了一件事
一生就做了一件事
【简历】20世纪50年代末,朱光亚被任命为中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
他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研究,地下核试验的攻关,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发展及军备控制问题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还参与了“86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获奖名片】
【推选委员评价】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章良这样评价朱光亚:纵览全局,心系祖国,中国核事业的领航人,保卫的是家,捍卫的是尊严,显示的是中华民族的铮铮傲骨!
推选委员阎肃说:肃然起敬,卓越功勋,他代表的群英,使我们的民族——自强,自信,自力,自尊!
【颁奖词】人生为一大事来。
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
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
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林巧稚:一生只做一件事
林巧稚:一生只做一件事林巧稚:一生只做一件事人的一生,原来可以这样浓缩定格:因岁月久远而泛黄的帮病人缴费的单据,与她少年时代几乎全优的成绩单,静静陈列在小小的玻璃柜里。
此外还有一生各个阶段的证件证书,只是没有结婚证。
她是林巧稚( 1901-1983),离开这个纷扰世间,已经32 年。
雄秀的鼓浪屿上,游人如织。
林巧稚纪念馆毓园,如一朵花儿,静美绽放在这个以钢琴、以步行、以故事等等闻名的小岛上。
而我也因为那尊美好的汉白玉雕像,以及园外以翻开的书籍状呈现的金属上镌刻的一些林巧稚的生前语录,渐渐对她生出了几分好奇。
身为历史学者的爱人对我说: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从来没有人对林巧稚有微辞?是啊,对身为名人的她,几乎查不到任何有人说她坏话的文字记录。
这无论对名人还是普通人,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但林巧稚毫不费力地做到了,为什么?答案在一些零零碎碎的叙述与小事里,徐徐展开。
即便在春节假期,鼓浪屿的图书馆也是开放的,而且对我们这样随性的游人也不设门槛,不需任何证件就可以自由阅读。
我在一本有关鼓浪屿历史的书里读到了一个细节,此事折射了林巧稚无私奉献的品格,即当年林巧稚与一个师范女同学一起远赴上海考点去考协和医学院,在考试进行中同伴突发急病,林巧稚毫不犹豫地搁笔救人,放弃了考试。
考官感于巧稚的忘我与奉献精神,经过一番曲折,再加上林巧稚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终为她争取到了破格入学的机会。
林巧稚一共在协和医学院学习八年,直至拿到博士学位(她当时拿的是协和医学院的毕业证书与纽约州立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两者应该类同于如今的联合办学”)。
毕业那年,林巧稚获得了那一届协和毕业生的最高荣誉文海奖”。
这是一个外籍教会医生捐出全部财产设立的奖项,也是协和当时的最高荣誉,每届毕业生只有一人可获此殊荣。
林巧稚不仅学业极为出众,且在课余热心公益,为人无私忘我,故获得了众口一词的赞誉和当届的获奖资格。
在很多事情上,金钱确实是一个试金石,可以试出一个人的价值观与品性。
池莉:一生只做一件事
池莉:一生只做一件事池莉:一生只做一件事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搞好一件事。
在很长一个人生阶段里,我只长年岁不长心眼,想来真是痴长。
从前,我外婆家屋后有一座大园子,园子里头长满花木蔬菜和中草药,芙蓉花、鸡冠花、桃树、垂柳、小白菜、香葱、车前草、鸡血藤等混长在一个园子,引得蜂来燕往蝶飞蚓爬,使儿时的我玩得十分着迷。
当然,这种私家的园子后来很快就没有了,支援了国家建设。
园子变成了一座丝织厂,工厂的围墙抵在我家屋后,整日整夜哐当哐当地响。
我不喜欢这声音,我从来就不喜欢工厂。
从此,我一直心怀渴望,非常非常想养花种草。
渴望与日俱增,可多年来就偏是没有机会,既没有自己的住房也没有自己的一寸土地。
十几年熬过去,去年分得一套公寓,奔到阳台上一看,发现竟然留了养花槽。
这一高兴,头脑轰地发了热,不知不觉拿业余爱好当了正经事做。
一连好些日,提只篮子和小桶,四处挖湖泥。
在大大忙了一阵之后,花种上了,草也养上了,菜籽也撒上了。
然后,抱着肩来来回回欣赏,倒真有一种了却了某个夙愿的感觉。
以后每逢出差或笔会,凡遇上奇花异草,都挺执着地弄点回来栽进盆里。
家里厨房三天两头做鱼、肉,也常记得将洗鱼洗肉的水倒入花槽。
可是到了秋季,结果并不理想。
葡萄才结了几颗,花儿没开几朵,从庐山植物园特意带回的碗莲之类也都死了。
怎么回事呢?为此,我特意找了《花经》来读,读着读着,心中渐亮。
合上《花经》,扔下花铲,淡然一笑:我不再养花了。
实际上,《花经》这本厚书我翻来覆去看的只是前面一小节:序言。
序言里简洁地记叙了本书作者之父黄岳渊先生的一段经历。
黄岳渊先生在宣统元年的时候本是一名朝廷命官,斯时年将三十。
有一日黄先生想:古人曰三十而立,我该如何立人呢?他想,做官要应付人家,做商呢又要坑害人家,得做一件得天趣的事才好,才算立了为人的根本,于是,黄先生毅然辞官隐退。
他做什么呢?他购买田地十余亩(时田价每亩约二十金),渐扩充至百亩。
小学阅读题及答案——一生只做一件事
小学阅读题及答案——一生只做一件事张立勇是清华大学十五食堂的师傅,因为贫困,高中辍学,在外打工十年。
打工期间,他自学英语,先后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托福得了630分,被媒体广泛关注后,张立勇自强不息的学习精神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英语神厨》一书中,张立勇告诉大家,一个平凡人是如何能够做到其他人做不到的事情的。
张立勇做到了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而他成功的答案只有一句话:一生只做一件事。
这个高二就辍学的年轻人,在八年的打工生涯中,坚持自学英语,并取得了众人瞩目的成绩,这份执着与毅力确实让我们汗颜。
他克服了常人克服不了的困难;他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寂寞;他承受了常人不能承受的苦难;他遭受了常人不能遭受的误解。
因为,他只有一个梦想,只有一个追求,只干一件事。
这样的人生简单而又透明,充实而又温暖,恬静而又快乐。
因为他有一个梦想,所以,所有的贫困和苦难都是微不足道的。
我很惊讶,在和他的接触中,我发现这个出身卑微、在贫困中浸润太久的人是那么乐观那么自信那么坚定,丝毫看不到悲观和气馁的影子。
作为人子,他要尽好人子的责任:孝敬老人。
他最初辍学打工的动机,就是要帮助家庭渡过难关。
()父母身体很不好,而他家里的房子又摇摇欲坠,()他想给家里盖房子。
在打工的日子里,他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在恶劣的环境中,几十个人打地铺的情况下,他在别人的不理解和工作超负荷运作之后的疲惫之中坚持学习英语。
这种精神上的坚定和坚强,在肉体的疲惫和经济的贫困以及心灵的困顿的交织之中分外醒目。
假如没有这种精神和追求,那么张立勇不可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
当然,他的勇气是我们很多人都不具备的。
这个憨厚而又朴实的人,为了自学英语,也用了一些可爱的小智慧。
比如说,和外国人交朋友,请外国人吃饭。
但这种功利并()为了谋取财富和权力,()为了追求知识。
一个酷爱学习的人,无论如何都能克服在我们常人看来克服不了的困难的。
他的书是二手的,他的自行车是二手的,他的收音机也是二手的,只有他的梦是最初的,从来没有改变过的。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57博览平台“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这是病毒学家顾方舟对自己人生的概括。
这里所说的一件事,是指他成功研制出“脊灰糖丸疫苗”。
正是这颗小小的糖丸,使得全国千百万儿童远离了脊髓灰质炎。
顾方舟小时候,家境并不是很好,他早年丧父,坚强的母亲为了养活一群孩子,到杭州学习助产,后来又带着一家子到了天津,在那里挂牌成为助产师。
母亲对命运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顾方舟,他从小就立下了学医的志愿。
1944年,他进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学习。
1951年,他就读于苏联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4年后,他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并回国。
顾方舟回国后没多久,就发生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江苏南通有一千多人(大多数为儿童)突然瘫痪,甚至有一部分人死亡。
疫情迅速蔓延全国,多地均发生了类似的情况。
接到群众举报后,各地政府立刻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调查,很快就查明了原因,这是一种名为脊髓灰质炎的疫情,多数发生在少年儿童身上,儿童一旦感染,轻则落下残疾,重则死亡。
1957年,顾方舟临危受命,开始了脊髓灰质炎的研究工作。
面对重压和质疑,他没有屈服,而是带领着团队开始了艰难的研究工作。
仅仅用了一年时间,顾方舟就成功分离出“脊灰”病毒。
病毒分离成功之后,就要研究该采用何种方式来消灭病毒。
顾方舟建议采用活疫苗技术的方式,虽然这个提议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但他最终还是说服了众人。
没过多长时间,顾方舟就成功研制出活疫苗。
然而,在临床试验阶段,没有人敢拿新疫苗来尝试,原因很简单,这可是要冒着瘫痪的风险的。
顾方舟没有多想,就上前一步说:“疫苗既然是我领着大家研制出来的,我就要当一个先行者。
”在众人的注视中,顾方舟拿起一小瓶疫苗溶液喝了下去。
经过了一周的观察,他的身体◆故事吧徐嘉青一 辈 子只做一件事58作文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也就是说,疫苗是安全的。
可随之而来的考验是,疫苗用在成人身上是安全的,那么用在儿童身上是不是同样安全呢?对于这个问题,顾方舟再次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让自己刚满月的儿子服用疫苗。
一生只做一件事
2014年10月14日,“中国现代图书馆运动之皇后”韦棣华(玛丽?伊丽莎白?伍德)女士的曾外孙女苏姗妮?罗兰和她的丈夫埃利斯?罗兰向国家图书馆无偿捐赠了包括韦棣华书信手稿、照片、剪报和民国时期非正式出版物在内的19件珍贵文献。
这些文献向人们生动展现了这位中国近代新图书馆运动先驱的生活经历和社会交往中的细节,为研究者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韦棣华女士1861年生于美国纽约州杰纳西县埃尔巴镇,是中国公共阅读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她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建设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出生在富裕并且又重视教育的家庭的表姐就引导她通过书籍认识世界,鼓励她走出去了解世界。
这也让她与书籍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并且拥有了独自来华的勇气。
创办“文华公书林”1899年正值义和团运动爆发,韦棣华最小的弟弟韦德生牧师与美国失去了联系。
因为担心弟弟的安全,韦棣华来华看望他,被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创办的文华书院聘为英语教师。
工作中她很快发现文华校园内图书资料贫乏,教师学生没有教学参考书籍,甚至在整个武汉也没有一座可供大众阅读的图书馆。
于是1901年她开始从美国募捐英文书刊,并发动教员捐献图书,自己也到处搜集、自费购买书刊,在文华书院校园的八角亭内陈列,供师生借阅。
这个小阅览室的成功让韦棣华萌生了建立“文华公书林”的想法,坚定了要把西方的公共图书馆观念引进中国,为中国的现代化图书馆事业服务的决心。
于是,韦棣华于1906年返回美国圣公会总部,递交申请,成为了一名平教士,并在同年赴美国纽约布鲁克林普拉特学院图书馆学校进修一年,同时筹集资金,筹建文华公书林。
韦棣华的付出没有白费,1910年中国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文华公书林成立,韦棣华担任总理(馆长)。
创办“文华图书科”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韦棣华清楚的知道想要更好地发展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单单依靠她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
为此,韦棣华女士培养学生了解和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一生只做一件事
这是 一 部 像 小说 一 样精 彩的 创 业 史话 , 在充 满 磨难 1  ̄ 3 , N业 之 路上 , 耐 克 创始 人菲尔 ・ 奈特 与他个 性鲜 明的 创始
团队_次 次相 互支 持着 挺了过 来 , 并成
平 淡 无奇 的 词语 “ 生意” 来概括。 我 们实 际要 内容简 介 l 在《 鞋狗 》 中, 耐克 创始 人菲 尔 ・ 奈特亲自
生 只做 一件 事 。
活得 更 加 充实 , 在 这 方面 《 鞋狗》 是 一
个标杆。
— —
在全世界每个角落都能被立即认出的为数不
多 的标志 之- 。
I
书 中有~ 段 话 对 作 者 创 业 、 经商 的 目的
和 意 义 进 行 了很 好 的总 结 , 可 以说 是 生 意 的
l 适 合阅读 群 l l l 推荐 理 由 l
一
直销 人
造成一 个年收益超过 3 0 0 ,  ̄ Z , 美 元的企业帝
国, 他所 缔造 的耐 克标 志 , 已经不 仅仅是 ~ 个
商标 , 更 是 一 个 优 雅 和 伟 大 的文 化 标 志 , 是
自己活 着还 是不够 的 , 还得 帮助其 他人
就了一番 伟 业 。 创业 者可 以 从 《 鞋狗》
中汲取宝 贵的经 验 : 愿景、 信念 、 理 智、
耐心 、 真诚 … - - 正如 奈特所 说 的 ,“ 不论
时破产的悬崖峭壁, 却 最 终 缔 造 了一 个 强大 的 体育 商业帝 国。 创 业 过 程中 , 合 作 伙伴 的 背叛 、 开户 银行 的翻脸、 竞 争对 手 的构 陷 、 国家 权 力的 紧逼 ;
狡 猾的 融资 技 巧 、 粗 策 略 … ・ ・ 菲尔・ 奈特用朴实、 幽
一生只做一件事
一生只做一件事
作者:许郅弘
来源:《阅读(中年级)》2018年第09期
南京有一位闻名世界的科学家,他就是南京理工大学的火炸药专家王泽山院士。
他去年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习近平主席还为他颁奖了呢。
这些天我读了王爷爷的故事,被他那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感动。
“一生只做一件事”,这是王泽山爷爷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王爷爷今年82岁,研究火炸药已达62年。
他从上学至今就做一件事——研究火炸药。
62年只做一件事,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爸爸也经常给我讲“1万小时定律”——同样的一件事情坚持去做一万个小时,一定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出色人才。
我学钢琴就有亲身体验。
我从小喜爱音乐,从4岁那年起,我就开始学习钢琴。
刚开始每天坚持练习2-3个小时,两年下来我就可以熟练地弹奏曲子了;后来上了小学,家庭作业多了些,我还是坚持每天晚上练习1个多小时。
这样6年下来,我算一算总共才练习了约1800小时。
用“1万小时”对照,如果像这样每天练习一小时,这余下的8000多小时可是至少还要22年才能达到呀!由此可见,做一个钢琴演奏家是多么困难,怪不得听说朗朗、李云迪他们每天都坚持练琴达8小时以上呢!
前段时间爸爸去南京理工大学,正好偶遇在杉树林看书的王泽山爷爷,爸爸还拍了他的照片。
王爺爷的故事激励着我向他学习,要坚持不懈,用汗水和毅力去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
《一生只做一件事》王俊读后感
《一生只做一件事》王俊读后感读后感篇1《一生只做一件事》是王俊先生的一部励志作品,通过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人生的意义在于专注于一件事情,用心去做,用爱去做,用生命去做。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有以下几点感悟:专注是成功的关键。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各种诱惑所吸引,分散了精力,无法专注于一件事情。
而王俊先生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专注于一件事情,才能在这个领域取得突破,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们应该学会抵制诱惑,集中精力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用心去做,才能做到最好。
王俊先生在书中提到了他对待工作的态度:“用心去做,才能做到最好。
”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敷衍了事,没有用心去对待。
而当我们真正用心去做一件事情时,我们会发现,原来这件事情可以做得更好,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
用爱去做,才能走得更远。
王俊先生在书中多次提到“用爱去做”,他认为,只有用爱去做一件事情,才能让我们在这个领域走得更远。
这是因为,爱是一种动力,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坚持。
当我们用爱去做一件事情时,我们会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也会为之坚持不懈。
用生命去做,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王俊先生在书中提到:“用生命去做,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这句话让我深感震撼。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实现这个价值的过程,就是我们用生命去做的事情。
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用心去体验生活,用爱去感受世界,用生命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总之,《一生只做一件事》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努力学习王俊先生的精神,专注于一件事情,用心去做,用爱去做,用生命去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读后感篇2今天读了一生只做一件事,这本书,我深有体会我为啥不成功,就是想得太多做的太少,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今天比昨天专注,明天就有可能见到成功的曙光!从小到大,老师,父母都让我们全神贯注做一件事,其实就是让我们专注,但是那时候学业繁重,每天就是上课下课,工作以后,就是学习赚钱,成家以后,带孩子,工作,照顾家里,没有时间进行深度思考,虽然人生也定了目标,但是总体的思路和认知度还是存在很大偏差。
庄奴: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没 人能 见 得 到他 。“ 不 是 他 摆 架 子, 而是
怕心 静 不 下来 。 ” 黄浩然说, 父 亲 曾告 诉
他 不见 人 的原 因 :“ 你 去 见了这 些人 , 要
一
起吃饭。 叉 要 喝咖 啡 、 跳舞 , 心恐 怕 是 好久 静不下 来了。 所以 , 干脆 统统 不见 。 ”
时, 耍 投入 百分百 的专注认 真 ! ” 晚年 的庄 奴依 然 没 有 放 弃 学 习, 因 为怕 影 响 创作 , 他 没有 手表 和 手 机 , 日出 而作 日落 而 息 。 每 天都读书看报 、 锻 炼
身体 、 读古诗 词和写歌词的庄 奴, 还 经 常应 邀 去学 校演 讲 。
一
心 想做一 件 事, 所 以觉 得 分身乏 术 。
“ 无论是母亲重病那段时间, 还 是
都发 表 , 让Βιβλιοθήκη 每首 歌 都 能 找 到 最 适 合 它 的
演 唱者。 庄 奴在创 作上 的成 就有 目共睹 , 但 因为性 格 使 然 , 他 一 辈 子 都 躲 在 幕
后默默 创作 , 所 以忙 完 父 亲 的 后 事 , 黄
作 家的黄浩 然, 对 记 者 说 出了 这个 “ 秘
南”, 而 父 亲庄 奴 的为 人 处世 之 道 、 秉 持
的家 训家 风 。 黄浩 然 一一 深情 道 来 。
1 9 2 1 年2 月, 庄 奴 出 生在 北 京 , 上 面
写六 七酋 , 庄奴忙 得 分 身乏 术 。 除了邓 丽
君, 想见 庄 奴 的歌 星 还有 很 多, 但 基本 上
有一 个 姐 姐 , 下 面 还 有 一 个 弟 弟 和 一 个 妹妹。 庄奴的母亲是京城的大家闺秀, 琴 棋书 画 样 样在 行 , 为 了让4 个 孩 子都 出
林巧稚:一生只做一件事
林巧稚:一生只做一件事作者:东方小四来源:《百姓生活》2015年第12期人的一生,原来可以这样浓缩定格:因岁月久远而泛黄的帮病人缴费的单据,与她少年时代几乎全优的成绩单,静静陈列在小小的玻璃柜里。
此外还有一生各个阶段的证件证书,只是没有结婚证。
她是林巧稚(1901~1983),离开这个纷扰世间,已经32年。
我在一本有关鼓浪屿历史的书里读到了一个细节,此事折射了林巧稚无私奉献的品格。
当年,林巧稚与一个师范女同学一起,远赴上海考点去考协和医学院。
在考试进行中,同伴突发急病,林巧稚毫不犹豫地搁笔救人,放弃了考试。
考官感于巧稚的忘我与奉献精神,再加上她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经过一番曲折,终为她争取到了破格入学的机会。
林巧稚一共在协和医学院学习8年,直至拿到博士学位(她当时拿的是协和医学院的毕业证书与纽约州立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两者应该类同于如今的“联合办学”)。
毕业那年,林巧稚获得了那一届协和毕业生的最高荣誉“文海奖”。
这是一个外籍教会医生捐出全部财产设立的奖项,也是协和当时的最高荣誉,每届毕业生只有一人可获此殊荣。
林巧稚不仅学业极为出众,而且在课余热心公益,为人无私忘我,所以获得了众口一词的赞誉和当届的获奖资格。
在很多事情上,金钱确实是一个试金石,可以试出一个人的价值观与品性。
林巧稚及其家人的可敬,也在这方面得以体现。
当时协和医学院的学费较为昂贵,学程又长,而林巧稚的父亲在她读了4年多时辞世。
林巧稚的兄长继承了家业,同时也继承了父亲对于林巧稚的责任,继续供她上学直至拿到博士学位。
林巧稚在工作后,自然而然地予以回报,尽管自身的职位和单位历经变化,甚至在协和医院一度关闭期间还曾自开诊所,她都毅然决然负担起了兄长4个孩子在北京求学的所有费用。
一生未婚的林巧稚,还坚持多年做了许多令人感佩的事。
她从工作开始,就请人列出了鼓浪屿需要资助的亲朋名单,按人头每月寄生活费,一直到她辞世。
如果说这些事情还与亲缘相关的话,她为不相识的贫穷病人付医药费的事例则难以计数。
一生只做一件事
一生只做一件事作者:王敏勤来源:《江苏教育》2008年第15期人的一生,往往要做出许多选择。
比如:在考大学的时候是选择文科专业好还是理科专业好?在一个部门是做行政工作好还是做业务工作好?诸如此类的选择往往会使我们犹豫徘徊,甚至有时候感到很苦恼,唯恐选错了方向贻误终生、后悔莫及。
因为选择了一定的方向就要进行时间、精力甚至资金的投入,投入同样的时间和精力由于选择不同而回报不同。
所以,人们在选择生活的道路和方向时非常谨慎。
我是一个专职的教育科研人员,在研究的领域也曾经困惑过:是“博”好还是“专”好?人类科学的发展,一方面朝着综合化方向发展,多学科联合攻关的例子很多,许多尖端科学都是联合攻关的产物,如一架波音飞机有几万个零件,需要多国多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分别生产然后组装起来;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分工又越来越细。
教育科学也是如此,如教育学按研究对象划分为高等教育学、职业教育学、中小学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等;按研究专业又划分为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论、课程论、德育论、学校管理等。
是全面地研究教育学好还是选择一个具体的领域好?我曾经为这个问题困惑过,但读了叶舟博士编译的《一生只做一件事——比尔·盖茨的人生第一戒律》一书,顿觉豁然开朗:做学问还是“专”一些好。
一、人生精力有限,能做好一件事就不容易比尔·盖茨在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说:“如果你想同时坐两把椅子,就会掉到两把椅子之间的地上。
我之所以取得了成功,是因为我一生只选定了一把椅子。
”比尔·盖茨从一个电脑爱好者到一个电脑奇才、全球首富,就在于他一生致力于电脑软件的开发与推销。
做教育科研也是如此,如果涉猎的面太广,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就很难有大的作为。
有人在解释什么是“专家”时说:“所谓专家,就是对越来越小的问题知道得越来越多。
”比如一个人喜欢研究餐具,在餐具中又重点研究勺子,别的他未必精通,但一说起勺子就头头是道:关于勺子产生的历史和变化,各国勺子的不同,勺子的各种形状、大小和用途,制作勺子的各种原料和工艺,勺子未来的发展等等。
【人物】余爱民:一生只做一件事
【人物】余爱民:一生只做一件事工作是一种修行,将毕生岁月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 如果做到,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支撑呢?瑞士和法国交界的汝山谷一到冬天就大雪封山,这种恶劣的气候为没有事做的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安静环境,他们可以潜下心来研究刚刚萌发不久的钟表技术,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这种经年不变的习惯最终成就了一种精神,就是他们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用心打造的态度,这种精神让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钟表技术的难关,成就了一个又一个钟表界的传奇。
在日本,有的人做寿司做一辈子,一心要做出世界上最好的寿司;有的人做屏风做一辈子,把屏风做的巧夺天工;也有人,把祖辈留下的手艺传承下来,持续钻研改善,做到了极致….他们的一生,所有的坚持、努力、痛苦、喜悦都给了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让这件事精益求精。
没错,这就是匠人精神的故事。
在中国建筑陶瓷界,同样也有这样一位“匠人”。
三十年如一日的“瓷抛砖之父”三十年如一日,他从未离开过研发一线,在建筑陶瓷研发领域潜心耕耘,先后取得无锆镁质高白瓷质砖、薄型瓷质砖以及陶瓷废渣资源化利用、微晶玻璃析晶区域控制技术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
其中,这位“瓷砖匠人”最让业界折服的作品是——“瓷抛砖”,这一划时代的突破性产品开创了“中国瓷砖”的全新时代。
始自2011年,历时一千八百个日夜,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成功的研发出“瓷抛砖”这一中国自主创新的瓷砖品类,不仅以技术和工艺上的突破让中国瓷砖技术位居世界前列,更是将功能性与装饰性做到了完美的统一,重新定义了瓷砖,重新定义了高品质家居。
他,就是诺贝尔瓷砖研发副总裁兼总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被媒体称为“瓷抛砖之父”的余爱民。
余爱民凭借对诺贝尔瓷砖雄厚技术积累和行业技术进步作出的卓越贡献,先后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2016年度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十二五”轻工业科技创新先进个人两项荣誉。
一生只做一件事
一生只做一件事作者:亦维来源:《支点》2019年第11期每年10月,科学界最大的事莫过于诺贝尔奖颁奖了。
今年10月也不例外,共有9位科学家荣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殊荣。
人们在祝贺获奖者的同时,不免会感叹:“天才!能获奖的都是天才。
”诚然,能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智商多半不会低,有些人还拥有高智商,比如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爱因斯坦,智商值达到160(智商值大于130即被称为高智商)。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相当一部分诺贝尔奖得主在谈到如何才能获得科学界最高荣誉时,并不将“聪明”放在首位,而是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词——专注。
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理查德·约翰·罗伯茨,发表了一篇题为《获得诺贝尔奖的十条黄金法则》的文章,他将“专注于可以做得最好的科学”列为第一条。
在文章末尾,他还不忘强调,“最有用的还是第一条”。
无独有偶。
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丁肇中,在与大学生分享成功经验时表示:“我认识很多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们绝对不是每样功课都考第一,有些人还考过最后一名,这些人的特点是——专注于一件事情,专注非常重要!”为什么这些“天才”都极力推崇专注?专注,即专心地投入,看似平平无奇,却是自然界一种神奇的力量,自不必说“水滴石穿”“铁杵磨成针”等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就连虚构的武侠世界,亦遵循这个规律。
专注的人,懂得坚持。
比如郭靖,人虽笨了点,資质不高,但贵在专注,心无杂念,遏事有“死磕”的劲儿。
学一招武功,别人学两三遍就可以学会,而他要练百遍甚至千遍,专心致志地练,锲而不舍地练,一遍又一遍,最终练到出招成为身体的一种本能,武功大为精进。
更难得的则是郭靖的不贪多。
专注的人,懂得取舍。
“九指神丐”洪七公见郭靖忠厚老实,有意多教他几门功夫,哪知郭靖执意不肯学,只说要将先前学的降龙十八掌练好。
听罢,洪七公也暗暗称奇:作为武林泰斗,洪七公深知,练武之人最忌“贪多嚼不烂”。
一生只做一件事
一生只做一件事流浪汉的三英镑雷杜德小时候性格内向,几乎没有朋友。
每天放学后,他都待在后院的小花园里,观察花花草草。
雷杜德从小对画画有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动手把各种各样的玫瑰画了出来。
同学们看到雷杜德的画后,嘲笑他说:“只画几朵花就想当画家吗?”雷杜德受到很大打击。
在小花园里,他越想越难过,忍不住哭了起来。
父亲走到他的身后,轻声问:“亲爱的雷杜德,你怎么了?”听了他的倾诉,米拉尼克是英国牛津大学的大一女生。
一天晚上,米拉尼克去参加好友的生日聚会,回家路上发现钱包不见了,她无法打车回家。
就在米拉尼克陷入绝望时,一个流浪汉走到她的身边,掏出三英镑递给米拉尼克:“孩子,天冷!快打车回家去吧!”说完就转身走开了。
回到家后,米拉尼克把流浪汉帮助自己的事发布到网上,立刻引来很多网友的跟帖。
一个知情的网友说,那个流浪汉叫罗比,心地非常善良,在普雷斯顿帮助过很多人,并发来了罗比的照片。
米拉尼克一眼认出,照有熟悉的领域。
”雷杜德一下子豁然开朗。
是呀,谁能比自己更了解玫瑰花呢?自己甚至能把玫瑰花在一天里的不同形态画出来,这就是自己的长处呀!此后,雷杜德恢复了自信,开始潜心观察、描绘各种植物,后来他成为法国著名的宫廷画家,以精美的花卉水彩画闻名于世,尤其是玫瑰和百合。
他绘成的《玫瑰图谱》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
至今,这本书已经在世界各地出版了200多个版本。
一生可以只做一件事,只要能把这件事做到极致。
(作者:张君燕;推荐者:潘光贤)父亲笑了起来:“是的,你确实知道得不多,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对于玫瑰花,谁又能比你更清楚呢?你并不需要了解所有的事物,每个人都·3分钟典藏故事·48。
【名人故事】一生就做一件事
【名人故事】一生就做一件事这是关于一个名人的故事,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情,但这件事却影响了整个世界。
这个名人叫做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他出生于1929年,在美国亚特兰大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中长大。
他的父亲是一名牧师,这也为他日后成为人权运动领袖奠定了基础。
马丁·路德·金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领导能力。
他在高中时成绩优异,被哈佛大学录取,后来进入波士顿大学攻读神学博士学位。
在校期间,他深受哲学家、神学家的影响,特别是非暴力抗议哲学家之一的甘地以及曾在南非进行非暴力抗议的曼德拉。
毕业后,马丁·路德·金成为一名牧师,开始在亚特兰大一家教堂担任牧师职务。
他的天赋和激情并不仅仅停留在传教中。
他开始为黑人权益而奋斗,坚信只有非暴力抗议才是真正能够引起改变的方式。
1955年,马丁·路德·金在蒙哥马利市发生的一起种族歧视事件中被选为领导者。
这次事件中,一名黑人女士罗莎·帕克斯因为坚持不让座给一个白人让座,而被警察逮捕。
这引起了黑人社区的公愤,于是一场大规模的抗议开始了。
马丁·路德·金带领数千名黑人走上街头,进行了多天的示威活动,最终取得了胜利,废除了种族隔离政策。
这次胜利让马丁·路德·金成为了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开始组织各种抗议活动,包括抵制公交车公司、游行示威等,力图推动废除种族歧视和实现平等。
他以非暴力、和平抗议为核心原则,希望通过向白人社会展示黑人的智力、文化和道德价值来争取他们的支持。
马丁·路德·金的志愿者团队努力宣传他的理念,并且他本人也多次发表演讲,以影响更多的人。
其中最著名的演讲就是1963年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
这次演讲成为了美国历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它传达了马丁·路德·金对种族平等和和平的追求,并被奉为抗议运动的象征。
【名人故事】一生就做一件事
【名人故事】一生就做一件事在人们心中,名人往往是那些在某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人物。
他们可能是艺术家、科学家、运动员、政治家或者其他领域的杰出人物。
但有一位名人,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却成就了非凡的事业,他就是中国古代的士人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生活在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之间,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知名学者和教育家。
孔子的一生可以说是毫无私心地致力于教育事业,他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时间和地域,而是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和整个东亚地区的文化和价值观。
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认为人类应该具备仁爱之心。
他强调人的礼貌、诚实、勤奋、恭敬等美德的培养。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塑造了中国人民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
在孔子的教育事业中,他努力传播知识、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才能。
他开设私塾,亲自授课,向学生传授经史之学,教授礼仪和人文知识。
孔子的教育理念强调“由易到难”,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人格素养。
孔子对待学生非常严格,要求他们有问必答,深入思考问题。
他认为学生应该自主学习,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他在教学中重视德育,强调品德的培养,教导学生谦虚、诚实、正直和勤奋。
孔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领导才能。
他鼓励学生们在学习之余参与社会活动,提升自己的社交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他认为学生们应该成为未来社会的领导者,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孔子的一生中也经历了很多挫折和困难。
他曾多次离开家乡游历,寻求一个能够实施他的教育理念的地方。
他受过很多人的质疑和嘲笑,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对教育的信念。
他坚持自己的理念,继续传播和推广他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影响力跨越了时空,不仅在中国深深地影响了教育和文化,而且在东亚其他国家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学说被广泛传播,并成为了东亚地区的主要思想流派之一。
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心怀坚定的信念,投身于自己喜爱的事业,并不断努力和奋斗,就能够创造出非凡的成就。
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事业,只要付出全部的努力,就能够创造出自己的辉煌。
【名人故事】一生就做一件事
【名人故事】一生就做一件事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名人以其一生致力于同一件事情而闻名于世。
这些人不仅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无数的人们,鼓舞着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并追求卓越。
让我们来说说著名的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
他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被誉为“世界的启蒙者”。
爱迪生一生都热衷于发明,他的创造力和决心使他取得了许多杰出的成就。
据统计,他发明了1093项专利,包括发明了电灯、电话、照相机等众多的重要发明。
他一生中经历了许多失败和挫折,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对科学和技术的执着追求。
爱迪生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最终都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与此我们也不能忘记伟大的艺术家文森特・梵高。
梵高是一位天才的画家,他一生都致力于绘画。
他坚信艺术是生活的意义,通过他的绘画作品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独特见解。
尽管一生中只卖出了一幅画作,但梵高并没有受到外界的压力而放弃他对艺术的热爱。
他继续创作,不断进步,最终成为了印象派的代表人物。
梵高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对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并为之付出努力,最终会得到回报。
除了爱迪生和梵高,还有许多其他的名人也以其一生致力于同一件事而成为世人所敬仰的榜样。
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致力于电力研究和发明,他的贡献对世界电力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家威廉・莎士比亚一生都在创作文学作品,他的戏剧作品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音乐家贝多芬如同梵高一样,一生都致力于音乐创作,并创作了无数经典作品。
这些名人不仅在他们所从事的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也为人们树立了追求梦想和追求卓越的典范。
在他们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坚持、决心和热情的力量。
无论是科学、艺术还是其他领域,只有对所从事的事情充满热爱,并且一心一意地投入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这些名人的故事也提醒着我们,人生中并不一定非得做多件事情,一心一意追求并精通一项事物也是能够取得成功的。
【名人故事】一生就做一件事
【名人故事】一生就做一件事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很少有人能够专注于一件事情一生的时间。
在历史长河中,还是有一些人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并且一生都投入在自己喜欢的事业中。
他们经历了许多挑战,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最终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一个名人的故事,他就是著名的物理学家艾因斯坦。
艾因斯坦,全名阿尔伯特·艾因斯坦,于1879年生于德国的乌尔姆镇。
他自小就对科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在学校里他并不被老师看好。
在校时,他与老师产生了许多冲突,因为他不满足与教科书上的答案,而是不断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
虽然他在学校的成绩并不优秀,但他的父亲仍然对他充满了期望,并鼓励他要相信自己的才华。
在完成中学教育后,艾因斯坦来到了瑞士的苏黎世理工学院继续深造。
在这里,他深入研究了物理学,并成为许多领域的专家。
他对热力学、光学和电磁学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发现。
他最为人所知的成就要数对相对论的研究。
艾因斯坦对相对论的研究开始于1905年,当时他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的理论,该理论以光速不变为基础,完全颠覆了牛顿力学的观念。
此后,他又在10年后提出了广义相对论,重新定义了引力的概念,并提出了曲线时空的观点。
这些理论为物理学的发展和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家,他也为实践做出了贡献。
在二战期间,他非常担心纳粹德国制造出一种能够摧毁世界的超大杀伤性武器——原子弹。
他向美国政府发出警告,并亲自参与了美国原子弹项目的研究,最终帮助美国成功制造出了原子弹。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虽然在科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个人生活中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他的第一任妻子离开了他,并抚养着他们的两个儿子。
尽管面临家庭问题,他依然坚持自己对科学的热情,并致力于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艾因斯坦晚年时,因为他的贡献和成就,被授予了许多奖项和荣誉。
他并不将这些看作是他一生的目标,他的追求是为科学事业做出贡献,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简介
《一生只做一件事:专注才能成功》适合所有职场人士阅读,尤其适合作为职场新人职场生涯的指导用书。
很多工作本身并不难做,也不是人们不会做,但许多人就是做不好,原因何在?就是因为不够专注。
只有专注才能专业,只有专注才能造就成功。
《一生只做一件事:专注才能成功》从专注的重要性人手,重点介绍了作为一名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职场人士应该专注的7个方面,即专注小事、专注难事、专注过程、专注结果、专注领域、专注市场、专注服务,同时介绍了实现专注的4个步骤,即目标、计划、行动、坚持。
编辑推荐
《一生只做一件事:专注才能成功》:专注——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拥有了专注,你就拥有了成功的钥匙、支撑事业的力量;它是成功者必备的品质;能否专注做事,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专注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境界。
媒体推荐
成功与运气无关,所谓成功的密码其实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专注。
——腾讯公司总裁马化腾
我是一个非常专注的人,一旦认定方向就不会改变,直到把它做好;专注才能更好地生存。
——百度公司总裁李彦宏
我和99%的中国青年有着相同的人生经历。
喜欢玩游戏并不纯粹是件坏事,关键是要玩得“精”。
我就是玩游戏玩出创业灵感的。
大学生创业完全可以从身边找到灵感,找到机遇。
但无论做什么,都要专注。
——盛大网络公刮CEO 陈天桥
两个以上的目标就等于没有目标。
——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口号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纪晓岚
每个人整天都在做事。
其中大多数人每天要做很多事情,而我却只做一件事情。
假如你们把这些时间用在一件事情、一个方向上,那么,你们同样会取得成功。
——爱迪生
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不参与。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
作者简介
成毅,毕业于江苏大学,10年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经验。
先后任美的集团厨具有限公司生产部生产现场管理与技术支持专员、LG泰州电子冷机有限公司采购主管、冰箱制造室Team长、冰箱资材Group长等职,工作经验丰富,擅长组织管理,团队建设。
目录
上篇专注造就成功
1.专注是灵,执著是魂/3
成功的秘诀在于专注/3
专注:成功者最可贵的品质/7
见异思迁会使你一无所获/10
专注是一种执著/13
2.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15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15
专注的员工备受青睐/18
专注的企业基业长青/21
把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24
中篇你该如何专注
1.专注小事,小事不小/29 成大事者须先专小事/29
悲剧是由忽略造成的/3l
工作本身无大小之分/33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36
2.专注难事,难事不难/40 勇敢地挑战更高难度/40
积极应对任何困难/43
智慧地思考所有难题/46
耐心地攻克一切难关/49
3.专注过程,细节完美/52 用心做事,专注细节/52
好过程造就好结果/55
执行到位最重要/58
将过程做细、做完美/61
4.专注结果,万事可就/64 没有什么比结果更重要/64 完成任务≠有了结果/68
专注于结果才会更出色/71 为结果用尽全部力量/74
5.专注领域,成就卓越/76 学会经营自己的强项/76
专心投身于一种行业/79
专注自己熟悉的领域/81
从平庸迈向卓越/83
6.专注市场,占尽商机/85 目光聚焦市场第一线/85
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87
发掘与众不同的模式/90
为产品增添新的亮点/93
7.专注服务,顾客满意/95
服务生的工作最重要/95
让顾客感到备受欢迎/98
为顾客提供最佳服务/102
有效解决顾客的抱怨/107
下篇专注的4个步骤
1.每阶段只设定一个目标/113
一定要带着目标上路/113
两个目标=没有目标/116
目标明确才更为可行/119
2.制订合理可行的计划/122
好计划才会有好行动/122
计划不周,面临困局/125
周密计划,高效有序/129
3.以最大的热情去行动/133
不要拖延,立即行动/133
专注于最重要的工作/136
明智地利用时间/140
4.专注+坚持=成功/143
不能轻易地改变方向/143
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146
坚持到底,永不放弃/149
序言
专注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境界。
只有播下专注的种子,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优秀的职场人之所以能在竞争中常胜不败,之所以事业有成,之所以不可替代,正是因为他们具有寻常人所不具备的专注精神。
专注可以自知,专注可以激发自己的潜能。
要想创造出比其他人更大的价值,除了忠诚、责任、态度、敬业外,你还要具备专心和专注的精神。
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令人吃惊的成绩。
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
无论做任何事,专注于自己的专长,心无旁骛地实现自己的目标,才是重中之重。
一个人不会因为打翻一篮子鸡蛋就一无所有,但是会因为缺乏专注而满盘皆输。
急功近利、朝三暮四、见异思迁、心存杂念,都是成功的绊脚石和拦路虎,这些习惯会让你输得一无所有!
后记
专注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境界。
只有播下专注的种子,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对于一个职场人来说,专注才能取得成功。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这里的“有心人”就是那些能够专注地做事的人。
本书就是专为解决职场人士应该专注什么和如何才能做到专注而著。
本书从专注的重要性人手,
重点介绍了作为一名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职场人士应该专注的7个方面,即专注小事、专注难事、专注过程、专注结果、专注领域、专注市场、专注服务,同时介绍了实现专注的4个步骤,即目标、计划、行动、坚持。
本书的很多内容,笔者在以前的培训中都曾经使用过,但培训资料毕竟不同于书稿。
幸好我的身后有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在支持我完成这本书。
王波、李作学为整理、编撰本书中的部分故事,付出了很多;在图书初稿完成后,金成哲、叶亚宁又对个别章节内容的增删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