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疼痛的针灸治疗穴位

合集下载

董氏密穴——精选推荐

董氏密穴——精选推荐

董⽒密⽳⽴竿见影的头痛失眠奇⽳拇指背⾯末节中央. 毫针垂直刺⼊, 刺⼊深度为1cm 左右, 留针30 分钟. 每⽇⼀次. 连⽤1-6 次. 该头痛奇⽳, 对枕⼤神经痛, 紧张性偏头痛有奇效, 对颈椎病引起的后头部昏胀痛也有良效, 对安神治失眠及晕厥有奇效,应⽤该⽳治疗顽固性失眠基本都能让患者当天得到有效有睡眠. 总之该⽳有安神定痛, 开窍醒神的效果显著.治失眠奇⽳⽳位:在⼿背中指掌指关节最⾼点(即拳尖处)。

针法:直刺或向上斜刺2-3分深,针感:有痛胀感即可,留针法15分钟左右,临睡前针效果更佳。

对治疗长期失眠的患者均有奇效。

⼗七椎治疗腰腿疼痛[位置]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腰椎棘突下。

⽅法是⼀根针沿⽪下进针,进针约1⼨时捻转让针⾝被肌纤维缠绕,感觉针⾝有沉紧感时向下压,这时⼀般会出现针感向下传导,那条腿疼痛针感就会传到那条腿,⽤的好的话能够传导到⾜底。

这个效果不错,急性疼痛效果最佳,可收⽴杆见影之效。

顽固性腰间盘突出针灸对那些顽固性的经多种⽅法治疗⽆效的病例,应⽤此法,可有针到病除之效。

[取⽳]1、腰五龙2、承⼭3、环跳4、昆仑5、委中上图:[转载]神针绝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满针针灸( 针灸五龙针法主治疾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质增⽣、颈椎综合症、肾亏、肾虚、肾寒、腰肌酸软、胸背疼痛沉⽊、肩胛风寒、脊柱炎、脊髓空洞症、脑供⾎不⾜。

胸五龙针⽳位:1风门:位于第⼆胸椎棘突旁开1.5⼨左右各⼀⽳共⼆⽳.2厥阴俞:位于第四胸椎棘突旁开1.5⼨左右各⼀⽳共⼆⽳.3⾝柱: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具体操作:⽳位常规消毒,取2.5⼨毫针45度⾓进针,平刺推进.留针30分钟.腰五龙针⽳位:1三焦俞:位于第⼀腰椎棘突旁开1.5⼨左右各⼀⽳共⼆⽳.2⼤肠俞:位于第四腰椎棘突旁开1.5⼨左右各⼀⽳共⼆⽳.3命门:位于第⼆腰椎棘突下具体操作:⽳位常规消毒,取2.5⼨毫针45度⾓进针,平刺推进.留针30⼀分钟⽌痛,各种痛都可以⽌,效果神奇!⼈⾝上任何⼀个地⽅痛,都在⼿指上有⼀个压痛点。

【经络大全】47个经外奇穴功效及穴位图详解

【经络大全】47个经外奇穴功效及穴位图详解

【经络大全】47个经外奇穴功效及穴位图详解穴位详细图解1、里内庭穴里内庭穴的位置里内庭穴位于脚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

【取穴方法】在足底,当足掌面第2与第3趾的夹缝之中,(即:第二、三跖趾关节前方凹陷中),与足背胃经内庭穴相对处,俯卧或仰卧、跷足的姿势取之。

里内庭穴位的作用功效1、缓解治疗牙痛、齿龈炎、扁桃体炎、去除口臭等;2、抑制食欲、缓解治疗泻胃火、胃痉挛、急慢性肠炎、小儿消化不良、胃痛等;3、缓解治疗小儿惊风、抽搦、癫痫等;4、缓解治疗食物中毒、三叉神经痛、荨麻疹、五趾疼痛等。

【作用功效】镇惊安神,消食导滞。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按摩手法】里内庭穴在第二和第三脚趾趾缝的位置,躲在趾缝当中,最好拿一个小圆钝头的东西来按摩,这样刺激得比较到位一些。

【针灸疗法】直刺里内庭穴0.3~0.5寸,可灸。

2、印堂穴印堂穴的准确位置: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就像印度妇女点吉祥痣的地方)【印堂穴位的作用功效】1、治疗头痛、头晕、前头痛、目眩、目赤肿痛、三叉神经痛、眼部疾病等2、治疗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等3、治疗高血压、失眠、精神乏力等【作用功效】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印堂穴位配伍】印堂穴配攒竹穴、丝竹空穴、四白穴、太阳穴治疗目痛;印堂穴配迎香穴、合谷穴、风府穴、鱼际穴治鼻塞;印堂穴配上星穴、曲差穴、风门穴、合谷穴治鼻渊;印堂穴配太阳穴、风池穴治头痛;印堂穴配攒竹穴治头重;印堂穴配丝竹空穴、头维穴治眩晕;印堂穴配中冲穴、百会穴、大敦穴、合谷穴治中风不省人事;印堂穴配支沟穴、足三里穴治产后血晕。

角弓反张痧:印堂穴配百会穴、天庭穴、唇中央穴、中脘穴、天拜骨穴(《痧惊合璧》)。

两眉角痛不已:印堂穴配后溪穴、攒竹穴、阳白穴、合谷穴、头维穴(《针灸大全》)。

舌尖生疔:印堂穴配中指尖穴、颈百劳穴、承浆穴、少冲穴、少府穴(《刺疗捷法》)3、俞府穴【俞府穴的准确位置图】【俞府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胸部,当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针灸治疗常见病穴位大全

针灸治疗常见病穴位大全

针灸治疗常见病穴位大全-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降压歌高血压病不可怕,三个穴位搞定它;太溪太冲加曲池,每穴不少二百下。

坚持按摩两月余,终生抛弃降压药。

若添杞菊地黄丸,降压明目祛肝火。

感冒歌感冒发烧司空见,吃药打针家常饭;肺俞拔罐按风池,降服感冒弹指间。

耳鸣歌两耳嗡嗡听力降,肝火肾虚两堵墙;太冲行间和听会,三穴联扑肝火旺。

若因肾虚耳鸣响,太溪耳门威力强;坚持按揉六七天,肾气充盈消症状。

哮喘歌哮喘本是外邪侵,好发三夏与冬春;预防为主抓关键,补气防感防过敏。

哮喘痛苦在复发,治本重在补气血;刺激合谷和肺俞,补足气血哮喘傻。

冬春哮喘由风寒,注重温阳即了然;艾灸关元足三里,脾俞拔罐太溪按。

夏季哮喘因暑湿,按揉合谷足三里;肺俞印堂阴陵泉,按摩一季哮喘离。

性福歌人体自有威而刚,性福何须求药方;肾俞关元阴陵泉,坚持按摩就壮阳。

阳萎早泄羞难言,气血不足是关键;关元气海足三里,按摩令尔挺而坚。

心绞痛歌老年最怕心绞痛,稍有不慎就丧命;电话呼救很必要,按摩郄门奏神功。

排毒歌人体排毒膀胱经,殷门委中要畅通。

坚持按摩促宣泄,毒素排出一身轻。

舒肝排气歌郁闷焦虑莫担心,太冲行间为功深。

每晚按摩五分钟,冲天怒气不伤身。

减肥歌心脑肝胆糖尿病,肥胖开路是先锋;人身自有减肥药,别听广告瞎折腾。

中脘天枢两穴位,饭后按摩三分钟。

睡后起前勤摩腹,腰身苗条赛明星。

惹上肥胖莫心耽,穴位刺激功效显;吃点自制二陈散,疗效巩固不反弹。

注:二陈散配方:半夏、橘红各15克,白茯苓9克,甘草5克。

按此比例,磨细混合,或制成胶囊即可。

糖尿病歌得了糖尿不可怕,云苓泡水当茶喝;再配四个天敌穴,消渴顽症定能克。

上消燥热伤肺腑,口渴多饮小便多;按摩鱼际和太溪,胰俞拔罐十分钟。

中消胃燥津液伤,口渴尿多便秘常;调理中消补胃阴,胰俞内廷太溪强。

祛除热邪内廷功,一天两次按摩通;上午起就未经旺,迎头痛击效最明。

颈椎好了歌何因导致颈椎痛骨骼肌肉不平衡;刺激风府手三里,一朝疼痛无踪影。

平衡针灸38个图解穴位

平衡针灸38个图解穴位

平衡针灸38个图解穴位平衡针灸38个图解穴位1.升提穴定位:此穴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正中10cm(5寸),后发际直上16cm(8寸)出,双耳尖2cm(1寸)处。

局部解剖:血管分布有帽状腱膜和左右颞浅动脉静脉,及左右枕动脉静脉吻合网,神经分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枕大神经分支或额神经分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方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cm(2寸)左右,一只手向前进针,另一只手可摸着针尖不要露出体外。

针刺手法:采用滞针手法,待针体达到一定深度时,采用顺时针捻转6圈,然后再按逆时针捻转6—10圈后即可将针退出。

针感:以局部强化性针感出现麻胀紧沉为主。

(30分钟左右自动解除)功能:升阳固托,益气固本,助阳止泻,穴健脾,调节内脏,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机能。

主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

临床还用于治疗穴,穴,穴,遗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肠炎,慢性肠炎,低血压,宫颈炎,穴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体质过敏,偏瘫等。

按语:升提穴是以主要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内脏下垂,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

均有补气穴,穴穴之称。

同时对生殖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是中医用于益气穴的首选穴位。

亦可作为中老年人的保健穴位。

还可作为一切慢性病的辅助穴位。

对滞针后留下的针感一般30分钟自行解除。

歌诀中提到的肠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肠炎。

歌诀:升提穴位头顶中,枕神分支额神经,向前平刺4厘米,穴早泻遗尿精,脱肛脱垂胃下垂,前列腺炎与肠风。

(三寸毫针向前平刺2寸,百会穴上一寸)2.腰痛穴定位:此穴位于前额正中。

局部解剖:分布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原则。

针刺特点:其刺以滑车上神经或左右刺以眶上神经出现的正为宜。

手法: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达到要求针感时,即可出针。

80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带图)

80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带图)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80 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手三里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 寸1 上肢病证2腹痛、腹泻3 齿痛,颊肿直刺0.8-1.2 寸曲池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1 上肢病证2 热病3 高血压4 癫狂5 肠胃病5 五官热性病6 皮肤外科(瘾疹,湿疹,瘰疬)直刺0.5-1.0 寸肩髃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肉上部中央,上臂平举肩峰前下方凹陷处1 上肢病证2 瘾疹直刺0.8-1.5 寸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鼻唇沟中1 局部病证(鼻塞,鼻衄,口歪)2 胆道蛔虫症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 寸地仓口角旁约0.4 寸,上直对瞳孔局部病证(口角歪斜,流涎、三叉神经)刺或平刺0.8 寸,可向颊车穴透刺下关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颧弓与下颌切迹形成的凹陷中,闭口取穴1 面口病2 耳部疾病直刺0.5-1.0 寸,留针时不可张口头维额角发际上0.5 寸,头正中线旁4.5 寸头目病(头痛,目眩,目痛)平刺0.5-1.0 寸听宫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张口呈凹陷处1 耳聋,耳鸣,聤耳2 齿痛直刺1.0-1.5 寸留针须张口攒竹眉头凹陷中,约在目内眦直上1 目部疾病2 头痛、眉棱骨痛3 呃逆向眉中或眼眶平刺或斜刺0.5~0.8 寸。

禁灸天柱肺俞后发际正中直上0.5 1 后头痛、项强、肩背寸,腰痛痹证旁开1.3 寸 2 鼻塞斜方肌外侧凹陷中 3 癫狂痫4 热病直刺或斜刺0.5 ~0.8 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第3 胸椎棘突下,旁开1.5 寸1 肺疾2 肺阴虚证(盗汗,骨蒸潮热)斜刺0.5-0.8 寸膈俞第7 胸椎棘突下,旁开1.5 寸第12 胸椎棘突下,胃俞旁开1.5 寸1 上逆证(呕吐,呃逆,气喘)2 贫血3 瘾疹,皮肤瘙痒4 潮热,盗汗胃疾斜刺0.5 ~0.8 寸斜刺0.5-0.8 寸肾俞第2 腰椎棘突下旁开1.5 寸1 肾虚病证2 泌尿生殖系统病3 妇科病直刺0.5-1 寸第4 腰椎棘突下大肠俞旁开1.5 寸1 腰腿痛2 胃肠病证直刺0.8 ~1.2 寸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在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 第2 骶后孔中腘横纹中央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脊旁开3 寸腓肠肌二肌腹凹陷的顶端处,委中与昆仑连线之中点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外踝直下方凹陷中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 寸1 妇科病2 小便不利3 遗精4 疝气5 腰骶痛、下肢痿痹1 腰及下肢病证2 腹痛,急性吐泻3 小便不利、遗尿4 丹直刺1-1.5 寸,或点刺出血毒。

胃痛针灸的穴位和操作方法

胃痛针灸的穴位和操作方法

胃痛针灸的穴位和操作方法很多现代人三餐饮食不规律,久了之后就造成了胃病,病情发作的时候食不下咽,非常难受,有的人知道中医针灸治疗胃痛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其实还是可以试试的哦。

以下是小编推荐胃痛针灸的穴位知识,欢迎阅读!胃痛针灸的穴位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不仅是胃之募穴,而且是八会穴之腑会,治疗胃腑之病变。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为胃之下合穴,凡胃脘部疼痛,无论虚实,均可用本穴治疗。

具有通调腑气,和胃止痛的作用。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和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具有宁心安神、和胃止痛、降逆止呕、宽胸理气等作用。

公孙: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前下方。

为足太阴脾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通冲脉;可用于治疗脾胃方面的病证。

胃痛针灸具体操作脾胃虚弱:以胃脘部隐隐作痛,喜按为主症。

治疗上以灸法为主,针刺用补法。

取穴上加神阙、气海、关元温中散寒。

胃阴不足:以胃脘部灼痛,饥不欲食为主。

慎用灸法,因为灸可使胃阳更盛;一般只针不灸,针刺可用补法或平补平泻。

穴位可加用内庭、血海、三阴交养阴清热,益胃止痛。

寒邪犯胃:胃脘部疼痛因感受风寒之邪而暴作,遇寒加重,得温则减。

可针灸并用,虚者用补法,实者用泻法;加神阙、胃俞、梁丘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食积伤胃:常有暴饮暴食史,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出未消化之食物,吐后痛减。

禁用灸法,若灸只会加重食滞。

针刺用泻法,在基础穴位上,加用梁门、下脘、里内庭消食化滞,行气止痛。

肝气犯胃:胃脘胀痛,可连及两肋,喜叹气,常因情志刺激而发作。

针灸用泻法;除了基础穴外,还可用肝经上输募配穴法泻肝气,即期门和太冲穴。

淤血阻滞:胃脘部刺痛,痛有定处,按之通加剧。

临床上本证一般不提倡用针刺治疗,以手术疗法为主。

如情况紧急下可用针刺治疗,但仍需注意患者是否有出血情况。

胃痛的原因1、胃寒痛:胃寒痛证见喜手按热饮,痛时持续,伴吐清水,胃寒,手足冷,脉沉迟,舌苔白腻。

针灸五枢穴的位置功能主治

针灸五枢穴的位置功能主治

针灸五枢穴的位置功能主治一、五枢穴的定义五枢穴是指经络系统中的五个特殊的穴位,也称为“五大穴”或“五奇穴”。

它们分别是“天枢”、“天柱”、“人枢”、“人柱”和“地里穴”。

这五个穴位分布于人体不同的部位,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主治。

二、五枢穴的位置1.天枢:位于腹部,距离肚脐3寸,是脐中正上方。

2.天柱:位于后颈正中,颈椎第一块椎体之上凹陷处。

3.人枢:位于背部的肩胛骨与脊椎之间,第七颈椎棘突下。

4.人柱:位于腰部,脊椎起始的位置。

5.地里穴:位于腿部,距离足踝正后方最低点约3寸,脚底有凹陷处。

三、五枢穴的功能主治1.天枢:能够调节肠胃功能,主治胃脘痛、呕吐、泄泻等症状。

2.天柱:具有调节头晕和眩晕的作用,主治头痛、眼睛干涩等症状。

3.人枢:能够缓解肩颈部的疼痛,主治颈椎病、肩周炎等症状。

4.人柱:具有调节腰痛的作用,主治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症状。

5.地里穴:能够缓解下肢疼痛,主治膝关节炎、足底筋膜炎等症状。

四、使用五枢穴的方法1.按压:用手指或握持的针具对五枢穴进行适度的按压,力度适中,以产生酸胀感。

2.针刺:使用中医针灸技术进行穴位刺激,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生或针灸师进行操作。

3.艾灸:将艾绒点燃,悬垂在五枢穴上方,通过熏灼的方式进行刺激。

五、注意事项1.针灸治疗需要有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不可随意尝试。

2.针灸过程中应注意卫生,保持穴位干净。

3.针灸治疗过程有时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局部疼痛和红肿,属于正常反应,不必过度担心。

4.针灸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不同的人对五枢穴的反应可能不同,需要个体化调整。

六、结语针灸五枢穴作为中医针灸的重要穴位之一,在调节身体功能、缓解疾病症状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针灸治疗仍然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和操作,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如果您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医生或针灸师的意见并进行正规的治疗。

针灸治疗常见病穴位大全

针灸治疗常见病穴位大全

针灸治疗常见病穴位大全针灸治疗常见病穴位大全1、感冒:合谷、列缺、尺泽,头痛加印堂,咽喉疼痛加少商点刺出血。

2、咳嗽:列缺、尺泽、丰隆。

3、胃痛:中脘、内关、足三里。

4、上腹部胀满、消化不良:内关、足三里。

5、下腹部胀满、消化不良:天枢、足三里。

6、恶心、呕吐:内关、足三里。

7、腹泻、痢疾:天枢、足三里、上巨虚。

8、便秘:天枢、支沟、上巨虚。

9、胁肋疼痛、岔气:外关、支沟、阳陵泉(腓骨小头的前下方处)、阿是穴。

10、头痛:印堂、太阳、合谷、列缺。

、11、牙痛:颊车、下关、合谷、内庭(足第2、3趾缝纹头处)12、肩周炎:肩隅、肩liao、阿是穴。

13、膝关节炎:犊鼻(外膝眼)、内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胫骨内侧髁的下方凹陷处)。

14、心痛、心悸:内关、神门、足三里。

15、神经衰弱、失眠: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印堂。

16、眩晕:太溪(内踝与跟腱之间的中点)、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印堂、百会。

17、高血压:曲池、足三里、涌泉、百会。

18、上肢麻木、疼痛、瘫痪:肩隅、肩liao、曲池、外关、神门、内关、合谷。

19、下肢麻木、疼痛、瘫痪:环跳、风市、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三阴交。

20、月经不调:三阴交、血海(髌骨内上缘上2寸)。

21、痛经:合谷、三阴交、关元。

22、面神经麻痹(口眼歪斜):地仓、颊车、下关、阳白、合谷、列缺、足三里、太冲、医风(耳垂后方凹陷处)、鱼头、鱼尾。

23、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颊车、下关、阳白、四白、头维(额角发际上0、5寸)、太阳、合谷、足三里、太冲。

24、呃逆:内关、足三里、膻中(两乳头连线的中点),25、耳鸣、耳聋:听宫、听会(屏下切迹前、张口凹陷处)、医风、外关、合谷、足三里、太冲。

26、急救:人中、内关、合谷、涌泉、十宣(手十指的尖端)、百会。

27、小儿惊风:人中、四缝、中冲(中指的尖端)、十宣点血。

28、腰痛:肾俞、大肠俞(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委中、阿是穴。

针灸二十八绝穴,治疗各种疼痛疾病

针灸二十八绝穴,治疗各种疼痛疾病

针灸二十八绝穴 ,治疗各种疼痛疾病针灸属于中医疗法之一,与西医治疗方式不同之处在于,针灸疗法不用开刀、不用吃药就能够治好多种疾病,针灸是针刺和灸法的统称,是通过一根细小的针刺入人体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尤其是对于各种疼痛疾病,更有着其独到之处。

而人体中有很多穴位,每一个穴位都主管着一个区域,相关医生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对于各种疼痛疾病,只要采用针灸疗法刺入这二十八个穴位就能够有效的缓解疼痛,从而取得治愈的效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二十八个穴位都是什么吧!1.腰背承山求顾名思义,承山穴主要治疗腰部和背部的疼痛。

此外,对于腿痛、抽筋、便秘、痔疮等疾病也有显著的效果。

2.肚腹公孙留公孙穴属于足太阴脾经,为络穴,它能够连通脾胃两个经络,也是八脉交会穴位之一,具有健脾、健胃的作用,可以用来缓解胃痛、腹痛、头痛、痢疾、急慢性肠胃炎等诸多疾病。

3.头项寻凤池凤池属于足少阳胆经,具有清头明目、疏风散热等功效,常言道:“肝胆相照”,肝脏属于风水之脏,极易化火生风,而胆附着在肝脏上,极易受到牵连。

而处于足少阳以及阳维脉交会位置的风池穴,能够通督脉,而督脉可入脑,众所周知这是人体元神所在之地,通过刺风池穴能够达到治疗眼、耳、颈、脑等多部位疾病的效果。

4.面目地仓收地仓属于足阳明胃经,这是手阳明经、足阳明经与阳跷脉的交会之地,在此处取穴能够取得疏风通络、调节气血的效果,也就是说只要是面目的疾病,通过此穴皆可治愈。

5.咳喘取二定定喘和定咳的简称为二定,定喘属于经外奇穴,位置在颈部的后方。

可以用来治疗咳嗽、哮喘、背痛以及颈椎痛。

6.夜啼二柱谋二柱指的是身柱和天柱,前者是督脉的要穴,有止咳平喘、凝心镇痛的作用。

后者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可治失眠、感冒、颈椎病等。

7.小腹三阴交因厥阴、少阴和足太阴在三阴经交会,故三阴交得此名,可用来治疗小腹部的疼痛。

8.转胎至阴灸至阴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要穴,属于五腧穴之一,上可治头痛,下可调胎产。

妇科病针灸哪些穴位

妇科病针灸哪些穴位

妇科病针灸哪些穴位妇科病针灸什么地方?妇科病是女性难言的痛,如果不好好治疗,不仅会造成不孕而且对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下面就跟店铺一起来看看中医在治疗妇科病针灸什么地方。

妇科病针灸什么地方1、妇科病针灸的穴位1.1、妇科病针灸三阴交针灸三阴交这个穴位,可以有效治疗各种妇科疾病,例如月经不调、手脚冰冷、痛经、更年期综合征、脚底肿胀等等。

位置:三阴交穴位于小腿的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小腿内侧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

操作:痛经或月经不调者,在月经开始前5至6天起,每天花1分钟刺激本穴,有良好的保健效果。

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者,常刺激此穴,能改善病情。

但孕妇不宜。

1.2、妇科病针灸关元穴针灸关元穴对症妇科类的白带病、痛经、各种妇科炎症。

位置:位于下腹部,身体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

古有“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也”之说。

操作:可用隔姜灸法,用一片薄薄姜片上面扎一些小孔,贴在关元穴上,然后用艾柱来灸,一次15分钟左右,感觉穴位处潮红即可。

阳虚畏寒、宫寒不育者,疗效更显着。

2、常见的妇科病有哪些2.1、常见的妇科病之阴道炎阴道炎也是分为了很多种类,女人妇科病之中包括了滴虫性阴道炎、还有就是白色含珠菌性阴道炎,还有包含了淋珠菌性阴道炎这三大类,所以,发生了女性阴道炎之后,对于疾病的临床上的症状常表现为外阴瘙痒、局部糜烂、阴道分泌物增多,伴有尿频、尿痛等症状。

2.2、常见的妇科病之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30-50岁的女性高发。

临床常表现为月经异常、下腹部可扪及包块、白带增多、腰酸、下腹坠胀、腹痛、尿频等症状。

2.3、常见的妇科病之宫颈炎宫颈炎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的女性。

主要表现为宫颈充血、水肿,严重时继发为宫颈糜烂,常伴有阴道分泌物的改变、尿急、尿频、小腹疼痛等。

2.4、常见的妇科病之盆腔炎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因组织解剖结构的关系,是细菌易守、药物难功的地方。

头痛、牙痛、腰腿痛……这样的针灸疗法止痛效果好!

头痛、牙痛、腰腿痛……这样的针灸疗法止痛效果好!

头痛、牙痛、腰腿痛……这样的针灸疗法止痛效果好!说起疼痛,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在临床上,针灸治疗是可以止痛,在中医理论当中“不通则痛”,中医针灸治疗疾病主要是以疏通气血、疏通经络为主,所以在临床上对于“不通则痛”有较好的缓解效果,在临床上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起到止痛的效果,开始的时候,针刺穴位会出现局部组织酸、胀、麻木等复合感觉,针刺信号会沿着外周或者中枢路径传导到大脑高级部位,所以会产生镇痛效应。

针灸还可以起到宣泄内热、补虚散寒、疏通气血的作用,有利于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帮助改善内分泌疾病和疼痛性疾病,还可以改善功能失调疾病,比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可以选择委中穴止痛治疗。

而对于女性患者月经紊乱,包括痛经可以应用针灸治疗来止痛,比如针刺足三里穴、三阴交穴、血海穴都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针灸是传统中医治疗手段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对许多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比如腰疼、痛风、中风、鼻炎等等,而且针灸治疗几乎没有副作用,相对来说更安全一些。

那么针灸的原理及作用有哪些呢?针对全身的痛症,如何用针灸治疗呢?一、原则疼痛的发生与功能失调有关,针灸包括针法与灸法,针法即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皮肤,并运用提插、捻转等手法来刺激特定的部位,帮助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刺入的点即穴位,人的身体一共有三百多个穴位,不同的疾病所选取的穴位是不同的。

而灸法则是指在穴位上用灸柱或灸草进行烧灼、熏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主要是利用热的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主要选用艾草,因此也称为艾灸。

另外还有桑枝灸、灯芯灸、柳条灸、隔药灸等方法。

二、应用针灸可有效调节疼痛或镇痛相关中枢核团的兴奋性,不仅能够干预介导疼痛的细胞信号传导通路,还能够对局部的痛敏进行抑制、减轻疼痛感。

辩证之后,我们会根据患者的病因,针灸不同的部位,达到止痛的效果。

其中比较常用的包括:(1)疏风止痛法:风池穴可祛风解表,风府穴祛风清神,风市穴祛风通络。

董氏针灸治疗胸痛、背痛、重听、胸闷及手下臂痛,小腿前侧痛的特效穴位

董氏针灸治疗胸痛、背痛、重听、胸闷及手下臂痛,小腿前侧痛的特效穴位

董⽒针灸治疗胸痛、背痛、重听、胸闷及⼿下臂痛,⼩腿前侧痛的特效⽳位⽳名⽕串⽳⽕陵⽳⽕⼭⽳定位在⼿背腕橫紋上⼆⼨五分,兩筋⾻間陷中。

在⽕串⽳上兩⼨,腕橫紋上四⼨五分。

在⽕陵⽳上⼀⼨五分,腕橫紋上六⼨。

⼗四經四瀆⽳下⼀⼨。

主治便秘、⼼跳、⼿下臂痛、胸痛、背痛、⼩腿前側痛。

胸痛及發悶、發腫、⼿抽筋。

同⽕陵⽳。

深刺透過側腰靈⽳時,⼜可治腎盂炎、腰酸、坐⾻神經痛。

針法與應⽤針深三分⾄⼀⼨半。

左⼿下臂痛針右⼿⽳;右⼿下臂痛針左⼿⽳。

胸部痛及發悶、發脹則⽕陵、⽕⼭兩⽳同時⽤針。

另⽕串⽳與⽀溝⽳位置與主治不同須重新辨清,不可混淆。

【⽕串⽳】⽳位:⼿背腕横纹上⼆⼨五分。

解剖:浅层分布桡侧⽪静脉的分枝,和后前腕⽪神经的分枝,深层有⾻间动、静脉与后⾻间神经,肺分⽀神经、⼼副神经。

取⽳:⼿背朝上平伸,从⼿腕横纹中央上⼆⼨五分处取之。

亦即外关⽳上五分处。

其它见⽳位。

归经:⼊三焦经。

⽳性:宣导⽓⾎、通络⽌痛。

主治:胸痛、背痛、重听、胸闷。

⼿下臂痛,⼩腿前侧痛。

针刺法:直刺五分—⼀⼨五分。

针感:酸胀感。

有时会上下扩散⾄指、肩端。

辨别:董公原书写横纹后三⼨,因此被误此⽳为⽀沟⽳,因此⽳⼤都⽤来治胸背痛与⽀沟⽳主治不同,其正确位置应为横纹上⼆⼨五分,特此说明。

说明:⽕串、⽕陵、⽕⼭位于三焦经上,三焦经与⼼包经成表⾥,因此三针同下,可治胸痛、胸闷、背痛。

⽕⼭⽳深度透刺侧腰灵⽳,因此⽕⼭与其它两⽳有相同主治外,⼜可治肾盂炎、腰酸、坐⾻神经痛。

配⽳:(⼀)重听,本⽳配驷马、三重、腕顺。

(⼆)胸闷、胸痛可本⽳配四花、驷马⽳。

平衡针灸38穴位

平衡针灸38穴位

平衡针灸38穴位1.升提穴定位:此穴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正中10cm(5寸),后发际直上16cm(8寸)出,双耳尖2cm(1寸)处。

局部解剖:血管分布有帽状腱膜和左右颞浅动脉静脉,及左右枕动脉静脉吻合网,神经分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枕大神经分支或额神经分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方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cm(2寸)左右,一只手向前进针,另一只手可摸着针尖不要露出体外。

针刺手法:采用滞针手法,待针体达到一定深度时,采用顺时针捻转6圈,然后再按逆时针捻转6—10圈后即可将针退出。

针感:以局部强化性针感出现麻胀紧沉为主。

(30分钟左右自动解除)功能:升阳固托,益气固本,助阳止泻,补肾健脾,调节内脏,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机能。

主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

临床还用于治疗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肠炎,慢性肠炎,低血压,宫颈炎,阴道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体质过敏,偏瘫等。

按语:升提穴是以主要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内脏下垂,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

均有补气穴,壮阳穴之称。

同时对生殖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是中医用于益气壮阳的首选穴位。

亦可作为中老年人的保健穴位。

还可作为一切慢性病的辅助穴位。

对滞针后留下的针感一般30分钟自行解除。

歌诀中提到的肠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肠炎。

歌诀:升提穴位头顶中,枕神分支额神经,向前平刺4厘米,阳痿早泻遗尿精,脱肛脱垂胃下垂,前列腺炎与肠风。

(三寸毫针向前平刺2寸,百会穴上一寸)2.腰痛穴定位:此穴位于前额正中。

局部解剖:分布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原则。

针刺特点:其刺以滑车上神经或左右刺以眶上神经出现的正为宜。

手法: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达到要求针感时,即可出针。

平衡针灸常用穴位

平衡针灸常用穴位

(五)腕痛穴(光明穴)
定位:位于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外侧旁开1寸处。
解剖:在拇趾长伸肌和趾长伸肌腱之间,布有胫前动静脉和 浅层的腓浅神经,深层腓深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特点:以针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手法:向平刺,进针约1-1.5寸,一步到位针刺手 法 针感:局限性针感或向足背足趾放射,局部酸、麻、 胀为主。 功能:消炎退热、镇静镇痛、调节神经、疏通经络、 清肝明目,滋肾壮阳。
(六)腰痛穴
定位:位于前额正中,人为地划一个“十”字,十字 交点即为此穴(印堂上1.5寸)
局解:前额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额两 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原则 针刺手法: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达到要求针感 时,即可出针。(3寸毫针双侧腰痛/中腰痛向下平 刺1―2寸,左侧腰痛向右平刺,右侧腰痛向左平刺, 腰上部向上平刺1―2寸) 针刺特点:以刺以滑车上神经,或左右刺以眶上神经 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感:以局限性的酸麻胀为主。 功能:活血化淤 ,调节神经,止痛消炎。 主治:腰部软组织损伤,腰间盘脱出,强直性脊柱 炎,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不明原 因的各种腰痛。
按语:腰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定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 用于治疗腰部急性炎症及慢性炎症引起的病变为主。特别对 腰部软组织损伤,腰间盘突出。因炎症引起的坐骨神经痛还 需配针刺相关穴位,臀痛穴,膝痛穴,踝痛穴。一般在炎症 期,水肿期需要卧床3―4周。待临床治愈后,两个月内还 要减少环境诱发因素,以巩固临床疗效。
主治:腕关节软组织损伤、腕关节扭伤、腕关节腱 鞘炎,临床还用于治疗近视、花眼、砂眼、白内障、 青光眼、急性结膜炎、电光性眼炎、眼睑下垂、眼 肌瘫痪、眼肌痉挛 按语:又称光明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 穴位,主要用于治疗腕关节病变和眼科疾病为主。 对白内障的治疗,主要是用于早期混合性白内障。 近视主要指青少年假性近视。 歌诀:腕痛穴位踝外部,交叉取穴能退热, 腕部病变与近视,眼部疾病用指妥。

中极穴的准确位置图_中极穴的作用_穴位密码网手机版

中极穴的准确位置图_中极穴的作用_穴位密码网手机版

中极穴的准确位置图_中极穴的作用_穴位密码网手机版中极穴归属任脉,有缓解治疗月经不调、阴痛、阴痒、痛经、阳痿早泄、遗精、生殖器疾病、泌尿疾病等作用;中极穴的位置:位于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详见本文图解中极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中极穴的准确位置图】【图解中极穴的位置】【中极穴的位置】中极穴位于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取穴方法】仰卧位,先取曲骨穴,再向上量1寸处,按压有酸胀感。

【快速取穴】仰卧位,将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和肚脐连线5等分,由下向上1/5处,按压有酸胀感(图①)。

【穴位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乙状结肠;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前皮支。

点击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穴名解说】中极穴Zhōng jí(RN3),经穴名。

出《素问。

骨空论》。

属任脉。

足三阴、任脉之会。

膀胱之募穴。

别名:气原穴,玉泉穴,膀胱募穴,气鱼穴。

【穴位含义】任脉气血在此达到了天部中的最高点。

(1)“中极穴”。

“中”,与外相对,指穴内。

“极”,屋之顶部横梁也。

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达到了天部中的最高点。

本穴物质为曲骨穴传来的阴湿水气,上升至中极时己达到其所能上升的最高点,故名“中极穴”。

(2)“气原穴”。

“气”,气态物也。

“原”,源也。

气原名意指本穴的水湿之气为任脉气血的生发之源。

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水湿浓度大,吸热后可胀散为强劲的天部阳气,本穴如同人体之气的生发之源,故名气原。

玉泉名与气原同,玉指金性之气,泉指气血输出为源源不断。

(3)“气鱼穴”。

“气”,气态物也。

“鱼”,阴中之阳也。

气鱼名意指一穴的水湿之气亦有一定的温热之性。

(4)膀胱募。

本穴气血为天部的高浓度水湿之气,散热冷缩后则外走膀胱经所处的天部层次,为膀胱经经气的募集之地,故为膀胱募。

(5)任脉足三阴经之会。

本穴物质不光为任脉的天部水湿,还有足三阴经飘行至此有天部水湿,故本穴为任脉足三阴经之会。

膝关节痛针灸疗法

膝关节痛针灸疗法

膝关节痛针灸疗法治疗膝关节痛的自然疗法一、背部的董氏奇穴三金穴(金斗、金吉、金陵)针刺放血:三金穴的位置:后背的第三、四、五脊椎旁开三寸处,自上而下分别是金斗、金吉、金陵三穴,两边对称共六个穴(见下图)。

主治:膝盖痛及脚痛,左边痛取左穴,右边痛取右穴。

该穴组相当于膀胱经之魄户、膏肓、神堂穴,点刺出血少许,治疗膝关节疼痛,有立竿见影之效。

施术方法: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用无痛感的,糖尿病人取血用的取血针点出血,然后用拔罐器抽出点血即可)。

如年老体弱气血不足不宜放血的,可在三金穴处刮痧,可刮出许多红黑色成串状瘀包点。

以上方法每周可施术两次。

如配合针刺肩中穴效果极佳。

注意:三金穴只放血。

二、针刺肩中穴:董氏奇穴72绝针之一。

肩中穴的位置:手臂下垂,自肩骨正中向下二寸半处是穴。

(见上图)。

主治:膝盖关节炎(特效)、膝盖扭伤(特效)、皮肤病(颈项皮肤病有特效)、小儿麻痹、半身不遂、心悸亢进、肩痛、五十肩、腰痛、流鼻血、血管硬化。

施术方法:刺针五分到一寸(左病右取),也可刮痧结合点刺出血及拔罐。

如肩中穴与董氏三金穴或与手部的董氏奇穴一起施治治疗膝痛效果极佳。

三、针刺或按揉手背部的董氏奇穴(见上图):手背部的穴位是左病右取。

施术方法:⑴针刺1—3分深,留针15分钟或点刺出血。

针刺每周3-4次,点刺出血每周2次。

⑵五根木牙签捆绑在一起,剪平尖端,在相关穴位上点刺2-3分钟以上。

用木牙签点刺或按揉每天至少两次。

1、按揉或针刺胆穴和心膝穴:胆穴和心膝穴的位置:胆1、2穴位于中指背第一节中央两侧的中点。

心膝1、2穴位于中指背第二节中央两侧的中点。

胆穴主治:小儿夜哭(胆虚故也)腹胀、腿酸胀、小腿神经痛等。

胆一穴治疗腿胀痛针下立愈。

依据“心与胆通”的理论,同时针刺胆穴和心膝穴能够舒发胆气下行,一方面可舒肝利胆、行气解郁、治疗胆胃不和所致诸病,一方面可有效的治疗膝关节疼痛,疗效确凿。

心膝穴主治:膝盖痛、肩脾痛、颈项痛、小腿胀痛及酸痛。

针灸治疗腰痛的几种方法

针灸治疗腰痛的几种方法

针灸治疗腰痛的几种方法概述:腰痛极为普遍,其病症较为复杂,但主要病因无非是由于经络阻滞,气血不畅导致疼痛。

针灸在于激发经气,疏经活络,通调气血,以达到镇痛的目的。

临床上针灸治疗腰痛,对急性腰扭伤、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都有明显效果。

1:急性腰扭伤腰痛穴:如图所示余在坐诊时对急性腰扭伤(闪腰岔气)的病人用针灸腰痛穴治疗数百例病人,治愈率在95%以上。

前期写作的典型病例都已说明治疗情况,在此省略......2:骨性关节炎取相应的颈痛穴(颈椎病);合阳穴(肩周炎);腰痛穴(腰腿痛);膝痛穴(膝关节疼痛);等等穴位,进针后中等刺激,留针时间以30分钟为宜。

若局部怕冷,可加温针或艾灸3: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取腰痛穴、三焦俞、肾俞、大肠腧、每次选3~5穴,进针后中等刺激,留针30分钟为宜,强刺激直刺阿是穴针感要强,使针感向下肢放射到足底,疗效为佳。

4:腰肌劳损腰痛穴:如上图所示。

针刺运动疗法,一般一次治愈率在90%以上。

5:肩胛骨与脊柱之间的肌肉疼痛。

诊断为左背肌疼痛,取右手胸痛穴针刺运动疗法,如图所示:治疗10分钟后病人背痛有所减轻,此后治疗2次,疼痛消失。

半年后复诊未见复发。

6:椎间盘突出另一种穴位注射疗法取穴:针灸腰痛穴;三焦俞、肾俞、大肠俞穴位注射镇痛液。

如图所示:后三个穴位,病人俯卧位,选取穴位后,常规消毒,用7号长注射针穿刺,刺中穴位病人有向下肢放射触电样感觉时,针尖向上拔出2mm再进行注射镇痛液2ml,立即出效果。

病案2已有镇痛液的配方,此处省略……赝痛穴【位置】赝痛穴为一经外奇穴,位于督脉的循行路线上,两眉中点上一寸处。

【取法】正坐或仰卧位。

于两眉连线的中点至神庭穴之中取之。

如图所示:【作用】具有通调督脉、舒筋利骨的作用。

【主治】急性腰扭伤、腰椎骨痛、棘间韧带损伤等。

【治法】取腰痛穴常规消毒后,用20号1.5寸毫针,快速斜刺于穴内1~1.2寸,行捻、转、提、插手法,连续快速行针10秒钟,待出现针感传至腰部时留针20~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急性扭伤可留针10分钟,隔日治疗1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