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打印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打印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打印版第一部分: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法律的特点?A. 强制性B. 相对稳定性C. 相对公正性D. 普遍适用性答案:C2.我国现行的宪法是第几部宪法?A. 第一部B. 第二部C. 第三部D. 第四部答案:C3.以下哪个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具有最高法律效力?A. 地方性法律B. 行政法规C. 行业法规D. 宪法答案:D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民权利的是:A. 自由财产B. 人身自由C. 隐私权D. 婚姻自由答案:A5.我国法律的根本目的是:A. 保护人权B. 维护社会秩序C. 保障社会公平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B第二部分:判断题判断题规则:正确选A,错误选B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答案:A7.行政法规是国家制定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律。

答案:B8.人民警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专职公务员,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一种。

答案:A9.刑法是调整公民与国家、公民与公民关系的一部法律。

答案:B10.合同是民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用于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答案:A第三部分:简答题11.什么是法律?答案: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具有最高效力的行为规范,用于调整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与公平正义。

12.简述宪法的作用。

答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它规定了国家机构的组织形式、权力的运行方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保障国家机构的合法性、公民的权力和社会的稳定。

13.请说明行政法规与地方法规的区别。

答案:行政法规是由国家层面制定,具有普遍适用性,主要用于规范行政管理活动。

而地方法规是地方性法规,着重解决本地区特定的社会问题,对特定地区具有约束力。

14.简要解释刑法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刑法是调整公民与国家、公民与公民关系的一部法律。

它规定了各类犯罪行为及其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15.解释法律的适用范围和效力。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根据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其中,根本法又称宪法。

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称为法律制定。

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的强制作用。

国务院的职能范围包括对国防、民政、文教、经济等各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公民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诉或者检举,这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监督权利。

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违法行为是为境外机构、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为人不受行政处罚的情况包括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国外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依照中国法律,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的企业,应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调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服务者向消费者提供质低价高的服务,是对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侵犯。

损害求偿权、人格尊严权和选择服务自主权都是民事权利。

其中,损害求偿权是指当他人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可以要求其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人格尊严权是指个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选择服务自主权是指消费者在选择服务时享有自主权,服务提供者不得干涉、限制消费者的自主权。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经营者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为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侵犯了消费者权益。

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18周岁。

XXX未征得父母同意自行购买艺术品的行为属于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自书遗嘱是不需要证人在场即为有效的遗嘱形式。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

A. 道德规范B. 行为准则C. 社会规则D. 法律规范答案:D2. 法律的实施需要依靠()。

A. 舆论B. 道德C. 法律意识D. 国家强制力答案:D3. 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是()。

A.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B. 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C.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D. 所有社会关系答案:D4. 法律的效力来源于()。

A. 法律的合理性B. 法律的公正性C. 法律的权威性D. 法律的普遍性答案:C5. 法律的基本原则包括()。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的普遍适用C. 法律的稳定性D. 所有选项答案:D6. 法律的制定过程需要经过()。

A. 起草B. 审议C. 表决D. 所有选项答案:D7. 法律的解释权属于()。

A. 立法机关B. 司法机关C. 行政机关D. 所有选项答案:A8. 法律的适用必须遵循()。

A. 法律程序B. 法律原则C. 法律规则D. 所有选项答案:D9. 法律的效力范围通常包括()。

A. 空间效力B. 时间效力C. 对象效力D. 所有选项答案:D10. 法律的实施方式包括()。

A. 法律的制定B. 法律的执行C. 法律的遵守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律的制定需要遵循的原则包括()。

A. 合法性原则B. 合理性原则C. 公正性原则D. 稳定性原则答案:ABC2. 法律的效力具有以下特点()。

A. 普遍性B. 强制性C. 稳定性D. 权威性答案:ABCD3. 法律的适用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

A. 法律的明确规定B. 法律的合理解释C. 法律的公正执行D. 法律的普遍遵守答案:ABC4. 法律的解释包括()。

A. 文字解释B. 系统解释C. 目的解释D. 历史解释答案:ABCD5. 法律的实施方式包括()。

A. 法律的制定B. 法律的执行C. 法律的遵守D. 法律的监督答案: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性文件。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现行的宪法是在哪一年颁布的?A. 1949年B. 1954年C. 1982年D. 1999年答案:C2. 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这体现了法律的哪一项基本原则?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C. 法律的优先适用性D. 法律的稳定性答案:C3. 根据我国法律,以下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 财产权D. 死刑答案:D4.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岁?A. 14岁B. 16岁C. 18岁D. 20岁答案:B5. 以下哪个选项是民法典中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A. 犯罪行为B. 行政行为C. 民事合同D. 行政处罚答案:C6.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是多少天?A. 15天B. 30天C. 60天D. 90天答案:C7.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非法占有他人财物C. 正当防卫D. 贪污公款答案:C8. 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的成立需要满足哪些条件?A. 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B. 合同内容合法C. 合同形式符合法律规定D. 所有上述条件答案:D9. 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A.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B.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C.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D.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答案:A10.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多久?A. 作者终生B. 作者终生及其死后50年C. 作者终生及其死后70年D. 永久保护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包括以下哪些?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C. 依法纳税D. 参加选举和被选举答案:ABC12.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民事侵权行为?A. 侵犯他人名誉权B. 侵犯他人肖像权C. 侵犯他人著作权D. 侵犯他人专利权答案:ABCD13.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哪些?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客观方面D. 犯罪主观方面答案:ABCD14. 根据我国行政法,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应当遵循哪些原则?A. 公正原则B. 合法原则C. 及时原则D.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答案:ABCD15.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以下哪些权利?A. 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B. 休息休假的权利C. 劳动安全卫生的权利D.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对所有人都适用。

法律知识基础的测试题及其答案

法律知识基础的测试题及其答案

法律知识基础的测试题及其答案法律知识基础测试题及其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是我国法律的基本特征?A.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 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C. 法律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D. 法律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答案:D2. 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违法行为?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偷税漏税C. 16周岁的小明骑摩托车上学D. 非法、弹药答案:C3. 下列哪种情况下,合同无效?A. 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B. 合同当事人主体资格不合格C. 合同约定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D. 合同双方自愿签订,且内容合法答案:A4. 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以申请仲裁?A. 财产权益争议B. 人身损害赔偿争议C. 婚姻家庭纠纷D. 知识产权争议答案:A5. 下列哪种权利不受时效限制?A. 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的权利B. 请求返还财产的权利C. 请求赔偿损失的权利D. 请求给付赡养费的权利答案:A二、判断题1.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正确)2. 任何人都不能成为自己行为的法官。

(正确)3. 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正确)4. 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

(错误)5. 合同的履行原则是诚实信用、公平原则、平等自愿、合法原则。

(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我国法律的基本特征。

答案:我国法律的基本特征包括: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法律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2. 请简述合同无效的情形。

答案: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合同当事人主体资格不合格;合同约定的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3. 请简述仲裁的适用范围。

答案:仲裁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权益争议,如合同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等。

对于婚姻家庭纠纷、人身损害赔偿争议等不能申请仲裁。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共五套1. 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法律?A.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答案:B2) 下列哪个法律属于公法?A.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答案:B3) 以下哪个法律文件是我国最高立法机关制定的?A. 公安部发布的命令B. 地方政府发布的条例C. 人大常委会发布的法律D. 司法部发布的通知答案:C4) 在我国法律中,法律与行政法规地位上的区别是:A. 法律可以废止行政法规,但行政法规不能废止法律B. 法律只能由全国人大制定,而行政法规可以由地方政府颁布C. 法律适用于全国范围,行政法规适用于特定地区或机关D. 法律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答案:D5) 下列哪个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门类?A. 宪法法律B. 行政法律C. 民法法律D. 商法法律答案:A、B、C、D2. 判断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是我国民法的基本法律。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

答案:正确3) 行政法规是法律的一种。

答案:正确4) 行政法规可以废止法律。

答案:错误5) 司法解释在我国法律中具有较低的法律效力。

答案:错误3. 填空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我国刑事______的基本法律。

答案:法典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三条法》是我国合同法的基本法律之一,包括合同法、________法、侵权责任法。

答案:担保3) 司法解释是我国人民______制定的解释性法规。

答案:法院4) 在我国法律中,行政法规属于______性法规。

5) 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分法是民法、刑法、______法和民事诉讼法。

答案:商法4. 简答题1) 解释什么是法律的层级性和上下位关系。

答:法律的层级性是指法律之间存在不同级别的关系,高级法律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A. 借贷合同B. 婚姻登记C. 劳动合同D. 遗嘱答案:B2.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侵权行为?A. 盗窃他人财物B. 谣言中伤他人名誉C.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D. 私自安装他人财产摄像头答案:A3. 法律上规定劳动者每周工作40小时为正常工作时间,若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则需支付加班费。

以下四项,哪一项最符合加班费的计算方式?A. 加班工资为日工资的1.5倍B. 加班工资为小时工资的1.5倍C. 加班工资为月工资的1.5倍D. 加班工资为基本工资的1.5倍答案:B4. 以下情况中,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是:A. 员工丧失劳动能力B. 公司降薪C. 个人意愿离职D. 迟到早退答案:A5. 所谓“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A. 在交通事故中,无论谁有过错,双方均需承担连带责任B. 在合同纠纷中,无论谁有过错,都应承担全部责任C. 在工作中,对方一方有过错,对方一方需承担全部责任D. 在民事侵权中,无过错的一方不需承担责任答案:D6. 刑法中的“过失犯”是指:A. 犯罪人具有犯罪的主观故意B. 犯罪人在犯罪时有重大失误C. 犯罪人明知犯罪危险存在,但故意置之不理D. 犯罪人没有犯罪的主观故意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20分)1. 合同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2. 公务员是劳动者的一种特殊类型。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3. 情势变更是指因不可抗力的原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4. 制约权是债权人对债务人的一种强制措施。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什么是法律责任?请简要说明。

答案: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法律规定而需要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的义务。

当个体或组织违反法律规定时,会被法律追究责任并承担相应的后果,例如支付罚款、赔偿损失、刑事处罚等。

2. 请简述民事诉讼中的起诉条件。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3篇)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3篇)

第1篇1. 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律的基本特征?A. 国家意志性B. 规范性C. 强制性D. 灵活性答案:D2. 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A. 人民主权原则B. 社会主义原则C. 民主集中制原则D. 宗教信仰自由原则答案:D3.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刑法的任务?A. 保护国家利益B. 保护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 保护公民个人权益D. 维护社会秩序答案:C4. 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A. 人身关系B. 财产关系C. 民间借贷关系D. 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答案:D5. 以下哪项不属于法律关系的三要素?A. 法律关系主体B. 法律关系客体C. 法律关系内容D. 法律关系形式答案:D6. 以下哪项不属于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A. 违法行为B. 违法后果C. 违法责任能力D. 违法责任主体答案:D7. 以下哪项不属于法律事实的分类?A. 法律事件B. 法律行为C. 法律关系D. 法律规范答案:C8. 以下哪项不属于法律规范的特征?A. 普遍性B. 必然性C. 规范性D. 强制性答案:B9. 以下哪项不属于法律关系产生的条件?A. 法律规范B. 法律关系主体C. 法律关系客体D. 法律事实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属于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A. 民事责任B. 行政责任C. 刑事责任D. 法律责任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法律具有以下哪些特征?A. 国家意志性B. 规范性C. 强制性D. 公正性答案:ABC2. 以下哪些属于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A. 人民主权原则B. 社会主义原则C. 民主集中制原则D. 宗教信仰自由原则答案:ABC3. 以下哪些属于我国刑法的任务?A. 保护国家利益B. 保护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 保护公民个人权益D. 维护社会秩序答案:ABCD4. 以下哪些属于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A. 人身关系B. 财产关系C. 民间借贷关系D. 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答案:ABC5. 以下哪些属于法律关系的三要素?A. 法律关系主体B. 法律关系客体C. 法律关系内容D. 法律关系形式答案:ABC6. 以下哪些属于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A. 违法行为B. 违法后果C. 违法责任能力D. 违法责任主体答案:ABCD7. 以下哪些属于法律事实的分类?A. 法律事件B. 法律行为C. 法律关系D. 法律规范答案:AB8. 以下哪些属于法律规范的特征?A. 普遍性B. 必然性C. 规范性D. 强制性答案:ABCD9. 以下哪些属于法律关系产生的条件?A. 法律规范B. 法律关系主体C. 法律关系客体D. 法律事实10. 以下哪些属于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A. 民事责任B. 行政责任C. 刑事责任D. 法律责任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从法律的文字表现形式方面划分,可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从法律的适用范围方面划分,可分为普通法和特别法;从法律制定的主体方面划分,可分为国际法和国内法;从法律的内容方面划分,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等等。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 C )。

A.根本法和普通法B.一般法和特别法C.国内法和国际法D.实体法和程序法2.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C )。

A.党中央B.国务院C.广大人民群众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 B )适用我国法律。

A.一律B.一般C.可以D.不能4.法律( A )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

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B.调整的方法C.保障权利的途径D.调整的机制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D )年制定的宪法。

A.1949B.1950C.1952D.19546.( C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B.区域自治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族平等制度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 D )。

A.权利B.权力C.义务D.权利和义务8.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C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领导B.指导C.监督D.管理9.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 C )。

A.行政法就是指行政法规B.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C.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D.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10.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 D )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A.5B.6C.7D.811.增值税属于( A )。

A.流转税B.财产税C.所得税D.营业税12.我国森林法把每年( C )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法律概述1.法律的定义是什么?答案:法律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公民行为,保护人民权利和利益,制定并强制执行的规则和法令的总称。

2.法律的分类有哪些?答案:法律可以根据不同的方面分为公法和私法。

公法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等,用于调整国家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私法包括民法、商法等,用于调整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3.法律的实施方式有哪些?答案:法律的实施方式包括立法、行政执行和司法裁判。

立法是指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来规范公民行为。

行政执行是指政府根据法律的规定进行管理和执行。

司法裁判是指法院根据法律来审理和判决案件。

第二部分:法律原则1.法律的平等原则是什么?答案:法律的平等原则是指法律对所有人都是平等适用的,不论其地位、财富、种族、性别等因素。

任何人都应当在法律面前受到平等对待。

2.法律的公正原则是什么?答案:法律的公正原则是指法律应当公正无偏地对待每个人,不受特定利益群体的影响。

法律应当公正地维护正义,保护人民的权益和社会的利益。

3.法律的自由原则是什么?答案:法律的自由原则是指个人在法律范围内享有自由和权利,并且不受不合理限制。

法律应当保障人们的基本自由,例如言论自由、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

第三部分:法律责任1.法律责任的概念是什么?答案:法律责任是指法律规定的义务和责任,违反这些义务和责任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法律责任可以是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等。

2.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有什么区别?答案:民事责任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定而需要承担的责任,它主要以经济赔偿为主。

刑事责任是指违反刑法规定而需要承担的责任,它主要以刑罚为主。

3.法律责任的种类有哪些?答案:法律责任可以分为主体责任和附带责任。

主体责任是指违法行为人承担的直接责任,例如赔偿损失、服刑等。

附带责任是指违法行为人对他人的责任,例如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监管责任、雇主对员工的安全责任等。

第四部分:法律程序1.法律程序的定义是什么?答案:法律程序是指在法律范围内进行纠纷解决、刑事审判等行为时所必须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

1.划分法系是按照法律的()。

A.表现形式B.历史传统C.规定内容D.阶级本质2.中华法系主要是指()的传统。

A.中国社会主义法律B.中国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C.中国奴隶制社会的法律D.中国封建制社会的法律3.法律主要体现的是()的意志。

A.全民B.统治阶级C.党D.整个社会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

A.基本制度B.政治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D.基本政治制度5.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D.无产阶级专政制度6.不满()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

A.10B.14C.16D.187.中外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中,外国合营者的出资比例一般不低于()。

A.10%B.20%C.25%D.40%8.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以生产经营或商品批发为主的公司人民币()万元,以商品零售为主的公司人民币()万元,科技开发、咨询、服务性公司人民币()万元。

A.50,50,50B.30,50,10C.50,30,20D.50,30,109.对于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法律规定实行()原则。

A.使用在先B.完成在先C.申请在先D.一体对待10.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20年A.发明B.实用新型C.外观设计D.智力活动的技巧11.商标使用的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为了便于识别,应当有()的特征。

A.明确B.醒目C.显著D.悦目1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以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在同一天申请注册的,商标局应公告()。

A.申请在先的商标B.申请人效益较好的使用商标C.使用在先的商标D.在不同地点范围内分别使用13.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才负刑事责任。

A.法律有规定的B.情节严重的C.造成重大损失的D.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14.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行为达到()程度,就可进行正当防卫。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百度文库专用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其中,根本法又称A宪法 B民法C刑法 D行政法【】2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称为A法律编纂 B法律制定C法律整理 D法律汇编【】3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的A评价作用 B教育作用C强制作用 D指引作用【】4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务院职能范围的是A修改宪法B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C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划分D对国防、民政、文教、经济等各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诉或者检举。

这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A政治权利 B监督权利C社会经济权利 D人身自由权利【】6公民的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是A不遵守合同约定,长期拖欠房屋租金B拒不赡养年迈、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C故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路牌、交通标志D为境外机构、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情况中,行为人不受行政处罚的是A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B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C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D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8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国外国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依照中国法律,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的企业,应受A《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调整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调整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调整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调整【】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服务者向消费者提供质低价高的服务,是对消费者A公平交易权的侵犯 B人格尊严权的侵犯C损害求偿权的侵犯 D选择服务自主权的侵犯【】10通常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A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B提前30日以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C提前6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D提前60日以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11经营者为排挤竞争对手,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是A违约行为 B正当竞争的行为C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D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12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A出生 B10周岁C16周岁 D18周岁【】13杨某刚满16岁时进工厂当了工人,每月收入700元。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是由哪个国家机关制定的?A.法院B.立法机关C.行政机关D.宪法法院正确答案:B.立法机关2、法律从何时开始生效?A.公布之日起B.经过一定时间之后C.经过一定程序之后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公布之日起3、法律的效力范围是什么?A.全国范围B.一定地区和一定时间内的人和事C.特定的人和事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一定地区和一定时间内的人和事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属于法律的效力范围?A.人的行为B.物权关系C.财产关系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ABCD2、下列哪些属于我国法律的效力范围?A.我国公民的行为B.我国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为C.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国外的行为D.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国外的权利和义务正确答案:ABCD3、下列哪些属于我国法律的效力范围?A.我国公民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B.我国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C.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国外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D.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国外的权利和义务正确答案:ABCD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计算机基本概念1、计算机是什么?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自动、高速、精确地处理信息的电子设备。

它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通过程序自动完成对信息的存储、计算、传输等操作。

计算机通常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等组成。

2、计算机的类型有哪些?计算机可以根据其用途、性能、规模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常见的计算机类型包括:个人电脑、服务器、工作站、便携式电脑、平板电脑等。

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存储程序,程序控制”。

即计算机通过存储程序来对信息进行处理,这些程序可以是简单的指令序列,也可以是复杂的算法。

程序控制则是通过输入设备读取用户输入的指令,然后根据指令的要求执行相应的操作。

二、计算机硬件组成1、计算机的主要硬件有哪些?计算机的主要硬件包括:CPU(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电源等。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跟答案(自己总结)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跟答案(自己总结)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通法。

其中,根本法又称 A BC DA 】2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称为 A BC DC 】3A BC DC 】4ABCD5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诉或者检举。

这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 A BCDB 】6的是ABCD C】7处罚的是ABCD【D】8人,依照中国法律,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的企业,应受ABCD C】9低价高的服务,是对消费者A BC害求偿权的侵犯D A】10A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B30日以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C6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D60日以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A】11A BC D C】12A B10周岁C16周岁D18周岁【A】1316岁时进工厂当了工人,每月收入700元。

除交父母一部分生活费外,其余都积攒下来,一年时间已有2000多元积蓄。

在未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杨某自作主张花1200元买了一件艺术品。

由于父母反对,杨某决定将该艺术品退还给商店,但商店不同意。

根据法律规定,杨某购买艺术品的行为属于A BC D B】14A BC D C】15A BC D B】16事故发生。

在此次事故中,该司机的罪过形式为A BC D D】17门而最终放弃。

王某的行为属于A BC D B】18造的是A BC D A】19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ABC法D B】20能够先集体后个人,先他人后自己。

做到这一点的人,一般具有ABCD A】21A BC D D】22A BC D【B】23A BC D B】24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A BC D B】25列选项中,违背男女恋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是ABCD D】26间的直接交际关系,是在人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关系。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准确答案,并将准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在我国,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是( )C.国务院各部、委、局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

这表达的是法律的( )A.概括性特征B.普遍性特征C.规范性特征D.严谨性特征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此规定属于法律规范中的( )A.委托性法律规范B.命令性法律规范C.禁止性法律规范D.授权性法律规范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是(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学理解释5.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情况是( )A.法律权利B.法律义务C.法律后果D.法律事实6.在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中,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法律监督是( )A.社会性的监督B.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C.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D.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7.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比照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是( )A.宪法B.民法C.刑法D.行政法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由( )A.各省、市、县的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代表组成B.各省、市、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C.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代表组成D.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9.决定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的国家机关是( )A.国务院B.中央军事委员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0.以下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不设立常务委员会的是( )A.省人民代表大会B.乡人民代表大会C.县人民代表大会D.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11.我国宪法规定,公布法律的权力属于( )A.国务院B.国家主席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2.流转税是指对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所征收的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

1.划分法系是按照法律的(B )。

A.表现形式B.历史传统C.规定内容D.阶级本质2.中华法系主要是指(D )的传统。

A.中国社会主义法律B.中国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C.中国奴隶制社会的法律D.中国封建制社会的法律3.法律主要体现的是(B )的意志。

A.全民B.统治阶级C,党D.整个社会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D )。

A.基木制度B,政治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D.基木政治制度5.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B )。

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D.无产阶级专政制度6.不满(B )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

A. 10B. 14C. 16D. 187.中外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中,外国合营者的出资比例一般不低于(C ) OA. 10%B. 20%C. 25%D. 40%&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以生产经营或商品批发为主的公司人民币(50 )万元,以商品零售为主的公司人民币(30 )万元,科技开发、咨询、服务性公司人民币(10 )万元。

A. 50, 50, 50B. 30, 50, 10C. 50, 30, 20D. 50, 30, 109.对于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法律规定实行(C )原则。

A.使用在先B,完成在先C.申请在先D. 一体对待10.我国专利法规定,(A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20年A.发明B.实用新型C.外观设计D.智力活动的技巧11.商标使用的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为了便于识别,应当有(C )的特征。

A.明确B.醒目C.显著D.悦甘1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以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在同一天岀请注册的, 商标局应公告(C )。

A.申请在先的商标B.申请人效益较好的使用商标C.使用在先的商标D.在不同地点范围内分别使用13.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罪,(A )才负刑事责任。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法律是由哪个机关制定的?A. 人民团体B. 行政机关C. 立法机关D. 司法机关答案:C2. 以下哪项不属于法律的基本原则?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C. 法律的可预测性D. 法律的随意性答案:D3. 根据我国《宪法》,公民享有以下哪项权利?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财产权C. 宗教信仰自由D. 所有以上权利答案:D4. 以下哪个是民事法律关系的特点?A. 强制性B. 随意性C. 平等性D. 以上都不是答案:C5. 刑事责任的年龄下限是多少?A. 14岁B. 16岁C. 18岁D. 20岁答案:B6. 以下哪个不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A. 合法性原则B. 公正原则C. 效率原则D. 随意性原则答案:D7. 以下哪个不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A. 公平原则B. 公正原则C. 公开原则D. 秘密原则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A. 自愿原则B. 平等原则C. 公平原则D. 强制原则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对象?A. 文学作品B. 发明创造C. 商业秘密D. 个人隐私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劳动法的基本原则?A. 保障劳动者权益B. 促进就业C. 强制劳动D. 公平竞争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属于法律的效力范围?A. 空间效力B. 时间效力C. 对象效力D. 所有以上答案:D12. 以下哪些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安全C. 参加国防建设D. 所有以上答案:D13. 以下哪些属于民事权利?A. 财产权B. 人身权C. 知识产权D. 所有以上答案:D14. 以下哪些是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A. 无罪推定原则B. 证据确凿原则C. 公开审理原则D. 所有以上答案:D15. 以下哪些属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A. 合法性审查原则B. 公正审理原则C. 及时审理原则D. 所有以上答案: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法律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我国的根本大法是:A. 刑法B. 宪法C. 民法典D. 行政法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民享有以下哪项权利?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财产权C. 劳动权D. 所有上述权利3. 以下哪项不属于民事权利?A. 财产权B. 人身权C. 知识产权D. 刑事处罚权4. 以下哪个选项是刑事责任的主体?A. 未成年人B. 法人C. 自然人D. 所有上述选项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遗失物品不归还D. 以上都不是6. 以下哪个选项是民事诉讼的特点?A. 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B. 以调解为主要方式C. 以当事人自愿为原则D. 以刑事处罚为目的7.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A. 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B. 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C. 犯罪主体和犯罪客体D. 犯罪行为和犯罪故意8. 以下哪个选项是行政法的调整对象?A. 民事关系B. 行政关系C. 刑事关系D. 国际关系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哪项不是民事责任的形式?A. 停止侵害B. 恢复原状C. 赔偿损失D. 刑事处罚10. 以下哪个选项是行政诉讼的特点?A. 以调解为主要方式B. 以当事人自愿为原则C. 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D. 以刑事处罚为目的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集会、结社自由D. 所有上述权利12.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A. 违约行为B. 侵权行为C. 违法行为D. 犯罪行为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些行为构成犯罪?A. 贪污公款B. 受贿C. 故意杀人D. 所有上述行为14. 以下哪些选项是刑事诉讼的特点?A. 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B. 以刑事处罚为目的C. 以当事人自愿为原则D. 以调解为主要方式15. 以下哪些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A. 合法性原则B. 公正性原则C. 效率性原则D. 所有上述原则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我国宪法是最高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法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1.下列关于行政法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b )A.行政法是一部完整、统一的法典B.行政法规范赖以存在的法律文件是分散的和大量的C.行政法和一般法律规范一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D.行政法中的程序法和实体法分别独立成为不同的法律部门2.下列属于行政公开原则具体要求的是(B )A.不做自己案件的法官 B.行政过程公开C.不存在偏见 D.不单方接触3.下列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A )A.某市消费者协会 B.民政部C.某市税务局 D.某县人民政府4.行政行为以其适用与效力作用对象的范围为标准,可分为( C )A.羁束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 B.依申请行政行为与授益行政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 D.具体行政行为与要式行政行为5. 受委托组织的违法行政行为产生的行政责任由( A )承担。

A.委托的行政机关B.受委托组织C.实施违法行为的工作人员D.受委托组织的主管部门6.下列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是( B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国务院部委D.省级人民政府7.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 )A.公安交管局因违章驾车暂扣张某驾驶执照六个月B.工商局对一企业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的营业执照予以注销C.卫生局对流行性传染病患者强制隔离D.食品药品监督局责令某食品生产者召回其已上市销售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8.2014年4月17日下午,王民与张华合伙投资购买的水泥管丢失,王民怀疑是张华转移,便用不堪入耳的言语谩骂,张华不满也以侮辱性的言语谩骂,王民与张华在漫骂中发生厮打,双方均受到了轻微伤害。

县公安局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2014年6月18日作出处罚决定,对张华予以罚款100元,对王民予以行政拘留5日。

公安局的行为违反了( B )A.行政合法性原则B.行政合理性原则 C. 诚实守信原则D.责权统一原则9.某省人民政府要实施一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占用某地区农民土地,省政府对被用土地农民给予了各种补偿费用和安置费用,并将多余的劳动力进行安置。

省政府的此项行为属于( A )A.行政征用B.行政征收C.行政征购D.行政没收10.下列不属于行政救济方式的是(A )A.行政救助B.行政复议C.行政诉讼D.行政赔偿11.下列案件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有( C )A.人民政府对其工作人员的开除决定B.人民政府关于在某日某时某条街禁止通行的决定C.人民政府责令某企业停产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定D.人民政府内部调整人员工作岗位的决定12.行政处罚中的行政拘留的处罚属于( A )A.人身自由罚B.申诫罚C.财产罚D.能力罚13.下列关于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D )A.针对一个违法行为,不能进行多种行政处罚B.针对一个违法行为,不能依据不同法律规范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处罚C.针对一个违法行为,不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处罚D.针对一个违法行为,不能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罚款14.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必须由( C )A.法律、法规规定B.法律、行政法规规定C.法律规定D.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15.行政复议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 B )A.合法性B.合法性、合理性C.合理性D.以上都不是,根据申请人的申请要求16.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一般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不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 A )A. 合理性B. 抽象性C. 合意性D. 真实性17.下列属于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情形的是( C )A.违法征收、征用财物B. 因违法吊销许可证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C.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D. 行政机关采取暴力形式导致损害发生18.下列属于保障行政公正原则的基本制度的是( A )A.回避制度 B. 表明身份制度C. 时效制度D. 简易程序制度19.行政追偿发生在赔偿义务机关给予赔偿之后,且工作人员为致害行为时有( B )A.故意或过错B.故意或重大过失C.责任和过错D.故意或一般过失20.听证程序的范围是( A )A.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量罚款等行政处罚B.警告C.行政拘留D.劳动教养21.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中,相对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有( C )A.行政处分B.行政调解C.行政处罚D.行政仲裁22.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应当( A )A.给予行政处罚B.减轻处罚C.从轻处罚D.不予处罚23.行政处罚过程中,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 A )A.加重处罚B.减轻处罚C.从轻处罚D.不予处罚24. 下列案件中,不能适用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是( C )A. 交警对张某处以50元罚款B. 公安部门对刘某处以警告处罚C.环保管理部门对某企业作出停业整顿处理决定D. 城市管理部门对某超市处以800元罚款25.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其提起诉讼的时效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的( D )A. 15日内B. 一个月内C. 两个月内D. 三个月内二、多选题(每题2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家公务员的是(1234 )A.县检察院检察长B.市人大办公室主任C.某国有企业经理D.村委会主任E.市政府办公室主任科员2.下列情形应当不予行政处罚的是(124 )A.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B.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病发时有违法行为的C.当事人主动承认有违法行为的D.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未造成危害后果的E.醉酒状态下有违法行为的3.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有(125 )A.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B.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C.原告负举证责任原则D.适用调解的原则E.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决定不停止执行的原则4.行政诉讼中,原则上不停止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持续,但是在何种情况下可以暂停行政行为的执行( 234 )A.原告向法院申请停止执行B.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C.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D.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5.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下列哪些属于国家应予赔偿的情形( 234 )A.工商局张某上班时间开车去幼儿园接孩子与人相撞,发生争执后将人打伤B.某地政府为挽救当地一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强令另一企业与该国有企业订立购销合同,该企业不服,政府将其银行账户冻结C.税务局工作人员钱某与个体户赵某有矛盾,钱某以赵某偷税为由,借税务局名义没收其价值5000元货物D.城管局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故意将摊贩刘某打伤6.行政合理性原则包括( 12345 )A.行政公开原则B.行政公正原则C.比例原则D.信赖保护原则E.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7.下列关于行政主体说法正确的有(1234 )A.行政主体是组织,而非个人B.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的组织C.行政主体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D.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E.行政主体一定是某种国家行政机关8.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和行政管理的实践,行政处罚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 12345 )A.处罚法定原则B.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C.公正公开原则D.一事不再罚原则E.过罚相当原则9.下列哪些案件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有( 124 )A.人民政府对其工作人员的考核决定B.人民政府关于在某日某时某条街禁止通行的决定C.人民政府责令某企业停产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定D.人民政府内部调整人员岗位的决定10. 某区城管局以甲摆摊卖“麻辣烫”影响环境为由,将其从事经营的小推车等物品扣押。

在实施扣押过程中,城管执法人员李某将甲打伤。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34 )A.扣押甲物品的行为,属于行政强制措施B.李某殴打甲的行为,属于个人行为C.因甲被打伤,扣押甲物品的行为无效D.甲被打伤的损失,应由李某个人赔偿11. 下列不属于行政指导的是(123 )A. 某县政府要求该县四家苗木公司合并成一家大的苗木公司B.某县政府要求全县农民栽种板栗树,否则罚款C.某镇政府要求全镇农户养殖鸽子,否则取消农业补贴D.某行政机关对某企业经营不善或不良行为,在未达到违法或者违法情节极为轻微的情况下提出劝告、希望或警告12.下列属于程序公正原则的保障制度的是( 134 )A.回避制度B.表明身份制度C.合议制度D.辩论和听证制度13. 下列不属于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的是( 234 )A.某市人民政府对于某块滩涂所有权归属所作的处理决定B.某市环保局所作出的开除工作人员吴某的决定C.某市人民政府所作出的“关于春节期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决定D.某区人民政府对有关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14. 下列不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124 )A.某县社保局向社会发布2014年本县参加社会保险统计数字B.某市工商局购买办公用品C. 某市环保局为净化空气禁止某餐馆以煎炒方式做菜D. 某市卫生局与市财政局交换某块土地使用权15. 下列属于内部行政行为的是( 134 )A.某市工商局对本单位王某进行降级处分B.某市公安交管局拒绝为王某颁发驾驶执照C.某市卫生局宣布一批新任科长名单D.某市政府对所属区政府下达完成年终考核的命令三、判断题(每题2分,对的打√,错的打×)1. 新的地方政府规章的效力优于旧的行政法规。

( 2)2. 交通运输部制定的部门规章的效力优于江苏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 2)3. 比例原则属于行政合理性原则的体现。

( 1 )4.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独立的行政主体。

( 1 )5. 行政征收属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 2 )6. 说明理由制度体现了行政程序的相对人参与原则。

( 1 )7. 公民可以对行政调解行为提起行政诉讼。

( 2 )8. 公务员对所属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

( 1 )9. 行政诉讼的被告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

( 2)10.行政执法人员对于20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当场收缴。

( 1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2.B;3.A;4.C;5.A;6.B;7.A;8.B;9.A; 10.A;11.C; 12.A; 13.D; 14.C; 15.B; 16.A; 17.C; 18.A; 19.B; 20.A;21.C; 22.A; 23.A; 24.C; 25.D二、多选题1. ABCD;2.ABD;3.ABE;4.BCD;5.BCD;6.ABCDE;7.ABCD;8.ABCDE;9.ABD; 10.BCD; 11.ABC;12.ACD; 13.BCD; 14.ABD; 15.ACD三、判断题1.×;2.×;3.√;4.√;5.×;6.√;7.×;8.√;9.×; 10.√民间借贷配套试题一、判断题(每题2分,对的打√,错的打×)1、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