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学第五章
西方语言学史-第五章-系统功能语言学
第五章系统功能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一、理论基础:哲学基础●二、历史发展:四个发展阶段●三、新发展:八个方面的发展●四、发展前景:几个领域的发展●五、系统功能语言学在中国一、基本哲学理论基础●系统功能语言学也是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包括语言学史观和语言学观。
●(一)语言学史观●西方语言学所形成的两大对立的观点,都有其固定的根源。
●1、以普罗塔哥拉和柏拉图为代表的以人类学和社会学为思想根源的学派;●2、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以哲学和逻辑学为思想根源的学派。
(二)功能语言学的语言学观1.符号的观点●(1)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social semiotic),是指在社会文化语境中解释语言。
●(2)社会文化结构和制度本身要用符号解释,而语言是用来代表符号的载体,且其本身亦是一种符号。
是众多符号系统的一种,也是最特殊的符号系统,可以体现任何其他的符号系统,如交通信号,动物语言等。
2. 普遍性和变异性强调变异性。
索绪尔和乔姆斯基都强调语言的共性和核心(共核common core)langue,competence。
但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的系统来自于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运用是语言系统的现实化,所以是相互联系的。
所以,它强调从功能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系统性。
●韩礼德把语言变异分为“方言”和“语域”,立足于语言的变异性3. 语言行为语言被看作一个行为系统,是社会文化行为的一种。
人类社会是由不同的行为系统组成的,而语言是这个系统的一种;同言语行为理论。
●行为本身也是一种系统(“能做什么”)●行为具有一定社会价值(“做了什么”)●由此可见,语言行为是行为潜势(potential)在一定社会集团中通过语言符号得以体现。
4. 功能理论三个类型,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语言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语言的功能来影响、控制、选择的。
●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1)经验功能(experiential function)语言是对存在于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过程(process)和事件(event)的反映。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第2版思维导图第五章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第2版思维导图第五章本章要点:1.The definition and main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study语言学的定义和研究的范围2.Important distinctions in Linguistics语言学的一些重要区分3.The definition and the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语言的定义与识别特征4.Functions of language语言的功能本章考点:1.有关语言学的常考考点语言学的定义;语言学中几组重要区别,每组两个概念的含义、区分及其意义;普通语言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及各自的研究范畴;宏观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主要分支及各自的研究范畴。
2.有关语言的常考考点语言的定义;语言的识别特征(任意性、能产性、二重性、移位性、文化传递);语言的功能。
本章内容索引:I.The definition of linguisticsII.The scope of linguistics1.Micro—linguistics2.Macro—linguisticsIII.Some important distinctions in linguistics1.Descriptive vs.Prescriptive2.Synchronic vs.Diachronic3.Speech vs.Writingngue vs.ParoleThe definition of linguistics(语言学的定义)Linguistic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It is a scientific study because it is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linguistic data,conducted with reference to some general theory of language structure.语言学通常被定义为对语言进行科学性研究的学科。
应用语言学导论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1.应用语言学的性质。
狭义:专指语言教学,特指外语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
定义为研究语言理论在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中的种种应用问题。
广义:应用于各实际领域的语言学,指语言学知识和研究成果所应用的一切领域和方面,应用语言学所关心的是如何应用语言学理论、方法和成果来阐释其他应用领域所遇到的跟语言有关的问题。
应用语言学是语言学跟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所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
2.应用语言学具有学科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有明确的研究任务,研究语言学在一切领域的实际应用问题;2)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形成了像语言教学、语言规划、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儿童语言学、语言信息处理、神经语言学、词典学等几个较为成熟的下位领域;3)有自己独特的学科基础,如有大量的专业研究人员、创建了大量专门的研究机构;4)形成了专门的应用语言学专业和课程。
3.应用语言学的特点:a.相对独立性;b实用性,实用性是应用语言学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c.实验性,调查和实验是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调查包括访谈调查、观察调查、问卷调查等,比较的方法和统计的手段在应用语言学中较为常用。
d.综合性,由应用语言学学科性质决定。
4.语言学三大分支:本体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或一般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5.应用语言学与本体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的关系:应用语言学首先必须是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不是语言本体的研究。
但必须从本体研究的成功出发进行相关研究;应用语言学不是进行语言学理论研究,但必须遵循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应用语言学的不同分支对语言本体研究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利用有不同的侧重点。
6.语言教学、语言规划、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四个领域构成了我国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主体。
主要研究领域:语言教学、语言规划和语言调查、对外汉语教学、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儿童语言发展等。
7.1870,波兰语言学家杜恩。
德。
库尔特内提出区分纯粹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首次提出“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1.《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和范围
第三章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章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第五章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上)
第六章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下)
第七章与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有关的重要方面
2.《应用语言学纲要》齐沪扬、陈昌来
第一章语言教学
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
第三章语言测试
第四章中文信息处理
第五章语言规划和语言调查
第六章社会语言学
第七章儿童语言学
第八章地名学和人名学
3.《应用语言学》刘涌泉、乔毅
第一章应用语言学概说
第二章语种识别
第三章标音、转写和译音
第四章术语
第五章机器翻译
第六章情报检索
第七章言语统计
第八章计算机辅助教学
第九章语音信息处理
第十章中文信息处理
4.《应用语言学导论》陈昌来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语言教学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
第四章社会语言学
第五章语言规划和语言调查
第六章计算语言学
第七章儿童语言发展
第八章应用语言学的其他重要领域
5.《应用语言学导论》王伟等
第一章应用语言学概述
第二章第二语言教学
第三章语言教育
第四章语言测试
第五章语篇分析
第六章第二语言习得
第七章语言研究方法
第八章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与教学
6.《应用语言学概论》蔡建华
第一章语言、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第二章语言教学
第三章语言规划
第四章语言在社会诸方面的应用。
第五章-系统功能语言学
第五章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韩礼德(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理论是20世纪后半叶国际上最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之一,其旺盛的生命力显示,它加深了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并将在新世纪语言学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文从伦敦学派及其奠基人弗斯的理论研究对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启迪和传承关系谈起,对韩氏理论的几个发展阶段和主要观点、重要成员作一综合性述评,以理清它的发展脉络和理论贡献。
1.弗斯与伦敦语言学派伦敦学派奠基人弗斯曾在伦敦大学学院的语音系同著名语音学家琼斯(Daniel Jones,1881—1967)一起做研究。
1938年,他受聘于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并于1944年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普通语言学教授。
弗斯的语言学理论是他在伦敦大学工作期间形成的,他和他的同事又长期在伦敦大学工作,因此以他为首的语言学派被称为“伦敦学派”。
这个学派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乔姆斯基生成语法学派、布拉格学派、丹麦的哥本哈根学派等同为20世纪语言学界最为人瞩目的语言学派(王宗炎1985:94)。
弗斯的学生韩礼德继承和发展了弗斯的语言学理论,并建立了新弗斯学派。
韩礼德在伦敦大学获得汉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后,于1947年到北京大学跟随罗常培教授学习汉语音系学、词典学和比较历史语言学。
后来师从王力教授研究现代汉语方言。
1949年回伦敦,被剑桥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便是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的弗斯教授。
弗斯的语言学思想对韩礼德的影响特别大。
弗斯(1957)认为,语言中的意义(即使用中的语言项目的功能)非常重要,语言中言语产生的社会语境也非常重要。
弗斯受伦敦经济学院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1884—1942)语言研究的影响,强调言语使用的社会语境,其目标是根据马林诺夫斯基的“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建立一种语言学理论。
遗憾的是,弗斯自己没有达到这个目标。
语言的应用与应用语言学
简单地说 , 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本体和本体 语言学同有关方面发生关系的学科 。[ 4 ]23
作者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加上 “本体 ”二 字 , 为的是提升应用语言学的地位 , 同理论语言学 、结 构语言学相提并论 , 平分秋色 。我们简单地说 , 这 种应用语言学的对象有两个 , 第一是 , 语言的应 用 , 第二是 , 语言学的应用 。持有这种大应用语言 学观念的 , 主要是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的同志 。例
如 , 龚千炎 、陈章太 、于根元 、冯志伟等 。 在他们看来 , 应用语言学仅仅是语言学理论的
应用 , 这样一来 , 应用语言学的地位和价值就不高 了 。他们强调 , 应用语言学也是有理论的 , 应用语 言学的理论与语言学理论是同等重要的 。他们认 为:
应用语言学包涵理论 ……。应用语言学的主要 理论如 : 交际理论 、中介理论 、层次理论 、潜显理 论 、人文理论 。20 世纪新的语言学理论中 , 有一 部分是从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总结出来的 。[ 4 ]28
他们主张 , 应用语言学是以语言的应用为对象 的 , 语言的应用中也有理论 , 从语言应用中提升 、 抽象出来的语言应用的理论 , 应当是同语言学理论 同等重要的 。
我们应当热爱自己从事的事业 , 但是应当遵守 逻辑规则 。凡是研究语言文字应用问题的就是应用 语言学 , 这个命题还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公认 , 语言 学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的权利还没被剥夺 , 因此 , 不 能断言 20世纪语言学理论中一些部分是从应用语 言学中来的 , 如果是从语言文字应用中来的 , 这不 需要多说 , 语言学就是从语言文字的应用研究中来 的嘛 !
应用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应用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应用语言学现在学界普遍认为,应用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应用语言学:指联系实际问题研究语言和语言学,从为少数民族创立文字到机器翻译都包括在内;或者指应用于各实际领域的语言学,即指语言学知识和研究成果所应用的一切领域和方面。
关心的是如何应用语言学理论、方法和成果来阐释其他应用领域所遇到的跟语言有关的问题。
狭义应用语言学:指研究的是语言教学,特别是第二语言教学。
在我国,一般都取广义含义使用,尤其是汉语学界。
二、为什么要开展语言应用研究1.对语言最初的关注2.语言的神秘力量3.诸多的语言现象需要解释4.语言的交际职能变化三、应用语言学的学科特点1.综合性:多学科、交叉性研究应用语言学不仅需要语言学知识,往往也需要相关学科的一些知识。
因此,应用语言学具有跨学科性质,通常被认为是一门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的综合性学科。
2.实用性/实践性:为实用目的服务的实用性是应用语言学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应用语言学的目标是着眼于语言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解决各种实际的语言问题,解决语言学在各个应用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如指导和帮助语言教学、语言规划、语言信息处理、词典编撰、翻译速记等等。
可以说,应用语言学就是为了直接满足语言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需要而产生的,因此实用性是其当然的特点与特征。
3.实验性:需要实验检验方法调查和实验是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基本方法之一。
四、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地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一是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如语言教学、语言规划、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言信息处理等等…二是有独立的学科基础,出版了大量论著、教材,有自己的刊物、学术组织…三是形成了专门的应用语言学专业和对应课程,大学和机构的相关专业与招生…五、课程任务及授课内容应用语言学的范围主要涉及到四大块:语言教学、语言规划、社会语言学(语言与社会生活)、应用语言学其他学科。
第二章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一、应用语言学的缘起与概念提出缘起:语言学在成为独立学科之前,属于哲学的一部分。
自考语言学概论笔记(第五章)
自考语言学概论笔记(第五章)㈡词的非理性意义①定义: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
②词的非理性意义主要表示:A感情色彩。
定义:人们在反映客不雅显示的同时,还可能表示出对该现象的主不雅态度,从而在词的理性意义上增添了一层附加色彩,这种词义所带有的对显示现象的主不雅态度就是感情色彩!分类:“褒义色彩”和“贬义色彩”B语体色彩。
定义:如果一个词语只用于或经常用于某种语体之中,就会带上这种语体色彩,这就是词的“语体色彩”分类:“白话色彩”和“书面语色彩”C是形象色彩。
词的形象色彩是指由词内部的组成成分所引起的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
3.义项是对必然对象的概括反映。
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
4.义项既包罗词的理性意义,也包罗附着在理性意义上面的附加色彩。
5.义项的概括性:义项是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不变的意义,不包罗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显现的个别的,具体的临时的意义。
6.义项可以进一步分解位一束更小的语义构成成分的集合。
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叫做“义素”,又叫“语义成分”、“语义原子”。
7.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
8.义素分析就是把词语的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义素的组合,以便说明词义的结构、词义之间的异同以及词义之间的各种关系。
9.义素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对比法。
义素分析通常三个步骤:①确定对比的范围。
②比力词义的异同。
③整理和描写。
义素分析的目的:揭示词义之间的共性和个性。
10.义素分析的要求:①力求做到准确。
分析的结果必需准确的反映词语的所指范围不能过宽过窄。
②力求简明。
分析的过程中应用尽可能少的义素来揭示词义的特征。
11.义素分析的作用:①义素分析可以清楚、简洁地说明词义的结构,便于比力词义之间的异同,便于揭示近义词、反义词等词义关系,有利于词义的研究、学习和掌握。
②有助于说明词语组合的语义限制条件。
③可以使语义的描写形式化。
应用语言学概论课件
(三)广义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同社会的 关系和语言的社会应用。
(四)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现代科技的关 系,例如语言信息处理和计算语言学。
现代科技
规
语言本体和
教
划
本体语言学
学
社会
2、学科建设方面
包括队伍建设、研究机构的建设、刊 物等的阵地建设、活动的开展、学风 和文风的建设、课题的课程设置、成 果推广等。其中队伍建设尤其重要。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1)语言的变异(variation),并且联系社会因素来 探讨语言变异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常常使用统计的 方法和概率的模式来描写这些变异现象。这又被称 为"微观社会语言学"(micro-sociolinguistics)或" 小社会语言学"; 2)社会中的语言问题,如上面提到的双语、语言 接触、双方言,语言规范化问题等,这又被称为" 宏观社会语言学"(macro-sociolinguistics); 3)研究人们怎样在实际环境中使用语言进行交际 ,以及不同的社会、社团使用语言的差别,如某一 社会阶层使用语言的不同习惯(包括语音、语法和 词汇的不同,这被称为语言的社会变异),又如不 同的性别、年龄、行业和经济地位等对个人言语的 影响(这被称为个人语言变异)。
社会语言学的实践价值有许多方面,
目前最主要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 虑:1,为制订语言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2,为语言教学提供理论和资料。3 有助于认识社会文化和历史。
徐大明教授(2006)指出:“2001年以后,中国的 社会语言学开始脱离了文化语言学的导向,通过与 国际语言学界的交流,逐步转向语言变异、语言与 变化、言语社区等重点研究领域”(徐大明:中国 社会语言学的新发展)。 综合国内各社会语言 学权威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社会语言学 的基本问题就是寻找语言变项跟社会变项的关系。 循着这个思路,不难找到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章__语义和语用讲解
语言的意义一涉及语言形
式如何与它所指代的现实世
界发生联系。一涉及语言与 现实世界中哪一类现象,这
使用者的关系。
一层次的意义是语言学研究
的内容。
语义学
“天气真热!”
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关系不同, 也许是刚从空调房间出来而 发的感叹,也许是为打发长 时间等车的无聊应酬,也许 是委婉地请听者开窗透气。
一般的、简单的东西,舍去了许多细节。 模糊性——一个词的意义所指的现象大致有一个范围,
没有明确的界限。 全民性——使用同一种语言,词的意义就是共同的。
第二节 词义的各种关系
一、一词多义
单义和多义是指一个词只有一种意义或多种意义。
1.单义词,顾名思义,只有一个意义。像“猫”“羊”等都是
单义词。一个词在开始的时候往往是单义的。单义词在一 种语言中往往是极少数。 术语(行星、光年;海拔、纬度; 微积分、原子能)一般都是单义词。专有名词(北京大学、 鲁迅)以及一部分常见事物的名称(太阳、月亮)和新词 也是单义的。 注意:单纯词中单义词少,合成词中单义词多。
• 反义词的两种类别
• 1)相对反义词。反义词所反映的对立中间留 下空白,可以插进别的成员。如:冰—冷— 凉—温—热—烫, 大—中—小,赞成—弃权—反对 此类反义词前可加程度副词,否定一方不等 于对方。反义是人们的主观态度和习惯所决 定的,并不一定是科学意义上的相反和对立。 如“黑”和“白”一般认为是一对反义词, 但从光学的角度分析,“黑”是由三原色构 成的,“白”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构成 的,没有任何对立和矛盾的关系。
对于近义词,更重要的是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 别,才能准确地理解各自表达的意义并准确的 使用。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可以归纳为下面几个 方面:
应用语言学纲要第3版PPT第五章 语言规划和语言调查
第一节 语言规划
二、语言文字的地位规划和本体规划
语言的本体规划主要包括: 1.推广全民共同语并使之规范化 2.文字规范和标准的制定ຫໍສະໝຸດ 第一节 语言规划三、文字改革
文字改革是指文字体系和文字制度的局部或整体变革。文字改革是一项 非常重要的语言规划任务,它既包括语言文字的地位规划,也包括语言文字的 本体规划。
第二节 语言调查
一、基本程序和方法
3)分层抽样,又叫类型抽样。其具体组织形式是: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 征分为若干层组或类型,然后从各层组或类型中随机抽取一定单位构成样本。
4)整群抽样。其组织形式是将总体各单位划分成若干群,然后以群为单位 从中随机抽取一些群,对所选取的群的所有成员进行调查研究。
5)阶段抽样。当总体很大时,直接抽选总体单位在技术上是有很大困难的, 因而一般采用分阶段进行的抽样调查组织形式,这种形式被称为阶段抽样。
• 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一)五六十年代的“推普”工作 (二)新时期的“推普”工作 (三)双语制及双语区和方言区的普通话推广工作
第一节 语言规划
六、汉字的整理、简化和标准化
(一)汉字的整理 汉字的整理主要是为汉字定音、定量、定形、定序,使之能够更规范
文字改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创制文字; 一是对业已存在的文字体系进行局部的调整和改革,包括对字母和字符的增添 等。
文字改革一般而言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提高语言 文字效率;二是人口的迁移需要选择和推广通用的文字;三是新独立的国家需 要创建属于自己的新的文字;四是新术语和语文科技的出现与发展需要对原有 的文字体系进行改革。
应用语言学概论课后练习及答案
被称为现代语言学的“圣经”的是(《普通语言学教程》)。
2、中国应用语言学学科形成的第一个标志是1984年9月(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成立。
3、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普通话),它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4、1987年到现在是我国机器翻译研究的繁荣期,这一时期是以(译星一号)的问世为标志的。
5、国家规定从1998年起,9月的第三周为(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1、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有关方面发生关系的学科。
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它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也是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说说《马氏文通》的作者、出版时间和历史地位。
答:《马氏文通》的作者是马建忠,出版时间是1898年,历史地位:是中国形成独立的语言学学科的标志。
为什么说推广普通话不是要消灭方言?答:推广普通话不是禁绝和消灭方言。
因为我们要消除的是方言在语言交际中的隔阂,而不是消灭方言本身;方言有一定的交际价值;方言是普通话的重要营养;应该主张语言生活主体化和多样化结合。
4、为什么说发现和推荐新的好的语言现象比“匡谬正俗”更重要?答:发现和推荐新的好的语言现象就是及时积极地规范。
语言时刻在显现新的好的语言现象,这是语言生命力所在和调节功能所在的重要方面。
“匡谬正俗”是因为长期以来片面地受到语言是共时的、静态的语言观的影响,对新的好的语言现象没有予以重视,使得规范工作有一定的片面性。
因此发现和推荐新的好的语言现象比“匡谬正俗”更重要。
5、什么是计算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计算语言学指的是面向机器的,为了解决人与机器的交际问题的学科,是计算机对自然语言的研究和处理。
计算语言学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元语言的形式化;二是具有可操作性;三是具有工程性;四是注重语言研究的全局性和一般性。
一、论述题为什么说语言文字不搞纯而又纯?答:语言文字搞纯而又纯,就是过分强调规范,认为规范就是规则,就是划一,就是不要风格色彩,就是不要发展,而这与语言文字的本质是相违背的,因为语言是活的东西。
语言学概论教案-6语义学
三.语义学
语义是语言的意义和内容,是用语音 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和言语的全部内容。 语义学是研究语言的意义的学科。 任务是研究语言(言语)的意义及意 义的变化,还要研究声音与意义的关系、 语义的构成因素、语义演变的规律。
• 传统的语义学:词汇意义和词义变化 • 当代的语义学:进入微观层次,扩大研究 范围。 语义理论是当代语言学理论的重要部 分,语言的三要素的研究都离不开语义。
• 作用: • A.制约:语料的选择和语言运用方 法的选择受特定语境的制约。语境的制约 作用渗透到语言运用的各个领域。即语言 运用在特定语境中进行。 殷夫《梦中的龙华》 呵,吃人的上海市, 铁的骨骼、白的齿, 马路上扬着尸的泥尘, 每颗尘屑都曾把人血吸饮。
B.创新:语料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创新, 语言运用方法也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创新。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孩子 自己的亲生孩子 红军联络员
对女儿的最后一次嘱咐 听妈妈的话 暗示联络员不要感情用事,要服从命令
二.语境及语境的分类
语境 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时的具体环境。 • 狭义:指一个语言单位出现的具体环境, 主要指上下文语境,亦称为小语境。
• 广义:指交际的场合及语言交际的背景, 包括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
• {炸}]
形容词模式
• • • • •
{义项}=[范围、方面、程度、性状] {凉}=[+物体或气候、温度、比较、低] {冷}=[+物体或气候、温度、相当、低] {热}=[+物体或气候、温度、相当、高] {烫}=[+物体、 温度、非常、高]
•
二.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的对立统一
关系:
应用语言学导论考点全梳理(陈昌来版)
第一章绪论1.应用语言学的性质。
狭义:专指语言教学,特指外语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
定义为研究语言理论在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中的种种应用问题。
广义:应用于各实际领域的语言学,指语言学知识和研究成果所应用的一切领域和方面,应用语言学所关心的是如何应用语言学理论、方法和成果来阐释其他应用领域所遇到的跟语言有关的问题。
应用语言学是语言学跟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所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
2.应用语言学具有学科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有明确的研究任务,研究语言学在一切领域的实际应用问题;2.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形成了像语言教学、语言规划、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儿童语言学、语言信息处理、神经语言学、词典学等几个较为成熟的下位领域;3.有自己独特的学科基础,如有大量的专业研究人员、创建了大量专门的研究机构;4.形成了专门的应用语言学专业和课程。
3.应用语言学的特点:a.相对独立性;b实用性,实用性是应用语言学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c.实验性,调查和实验是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调查包括访谈调查、观察调查、问卷调查等,比较的方法和统计的手段在应用语言学中较为常用。
d.综合性,由应用语言学学科性质决定。
4.语言学三大分支:本体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或一般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5.应用语言学与本体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的关系:应用语言学首先必须是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不是语言本体的研究。
但必须从本体研究的成功出发进行相关研究;应用语言学不是进行语言学理论研究,但必须遵循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应用语言学的不同分支对语言本体研究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利用有不同的侧重点。
6.语言教学、语言规划、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四个领域构成了我国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主体。
主要研究领域:语言教学、语言规划和语言调查、对外汉语教学、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儿童语言发展等。
7.1870,波兰语言学家杜恩。
德。
库尔特内提出区分纯粹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首次提出“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讲义 完整版
《应用语言学》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和特点一、应用语言学的性质研究语言应用的种种问题的学问就是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itics),应用语言学作为学科是跟语言本体研究、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相对应的。
对应用语言学的理解:狭义:专指语言教学,特指外语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
——应用语言学发展最早和最充分的一个分支。
广义:应用于各实际领域的语言学,即指语言学知识和研究成果所应用的一切领域和方面。
二、应用语言学的特点1、相对独立性明确的研究任务、明确的研究对象、有独特的学科基础、创建了大量专门的研究机构。
2、实用性是应用语言学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3、实验性调查和实验室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4、综合性第二节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体系一、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归属是语言学的组成部分。
二、应用语言学的学科体系(一)国外应用语言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二)我国应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三)我国应用语言学主要研究领域分析(四)应用语言学的主要研究领域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社会语言学、语言规划和语言调查、计算语言学、儿童语言发展第三节应用语言学简史一、国外应用语言学研究(一)应用语言学的萌芽和起源1870年,波兰语言学家博杜恩·德·库尔特内提出要区分纯粹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首次提出“应用语言学”这个术语。
(二)应用语言学的正式形成和发展1、应用语言学的正式形成1946,弗赖斯等专家出版杂志《语言学习》(language learning),副标题为“应用语言学杂志:(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itics),是世界上第一本应用语言学杂志。
1964年第一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召开和应用语言学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应用语言学科的正式形成。
2、应用语言学的发展二、我国应用语言学简史(一)萌芽起源于先秦(二)发展1、现代语文运动与应用语言学20S前50年白话文运动和国语统一运动20S初语言文字规划和语言教学2、文字改革运动与应用语言学(三)正式形成和发展1、正式形成1984年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的成立,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应用语言学研究机构,标志着应用语言学在中国正式形成。
应用语言学Lecture Five
Lecture Five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By Professor Zeng
1. What is acquisition in general? 2. What is language acquisition? 3. How does a child learn his native language?
Chomsky’s arguments:
① Children are born with special language learning abilities; ② They do not have to be taught language or corrected for their mistakes. ③ They learn language by being exposed to it. ④ Linguistic rules develop unconsciously.
The Turkish equivalent of the same question ―dedenlenereyegittinsen?‖ dedenle = ―grandpa with you‖ nereye = ―questioned place to‖ gittin = ―go, past form, second person‖ sen = ―you‖
Saussure langue: the language system parole: individual act Chomsky competence: the native speaker’s knowledge of the system of his language performance: the process of a child’s acquisition of his first language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五章语法1.语法与语法学语法:又称文法。
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客观存在的语法现象,即语言的结构规律。
可以分成词法和句法,包含词的构形、构词规则和词组合成句、句组合成句群的规则。
它客观存在于一种语言之中,是语言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说这种语言的全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
它具有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三个特点。
一是指语法学,即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
语法学包括词法学和句法学两部分。
古今中外,语法学种类繁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个流派,即传统语法学、结构主义语法学、转换生成语法学。
2.世界主要语法流派普遍语法指的是对人类语言的语法共性的研究。
其意义在于发现人类语言中共有的语法机制。
个别语法指的是对个别语言语法的研究。
它既包括研究一种语言的语法系统,也包括研究一种语言与其他语言不同的语法特点,意义在于发现各种语言独特的语法现象。
历时语法指的是从语法发展变化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
它研究的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的时间过程中产生、消失的原因与规律。
比如,丹麦语言学家叶斯泊森的《近代英语语法》。
共时语法指的是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
它研究的重点是某一语法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
比如,英国夸克等合著的《综合英语语法》。
理论语法是指偏重于理论探讨的一种语法。
其宗旨是进行科学探索并试图创建新的语法理论和语法体系,不同于教学语法的实用性、规范性。
描写语法又称描写语法学。
它是20世纪初美国语言学家在研究美洲印第安语时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是指对语言在特定时期的语法构造的具体描写研究,从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语法。
它不依据规范规则,只依据观察来叙述语言事实,不作评论性结论。
传统语法学源于古代希腊,它把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两大部分,注重词法研究,以词为中心,研究词的形态、结构和组词成句的规则等。
传统语法学在词法分析时,注重词的形态特征和语法范畴,根据形态给词分类。
传统语法学在句法分析时,采用句子成分分析法。
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五章文字
第二部分: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书写系统
1
文字的书写系统
文字可以通过不同的书写系统来表示。
语音文字和音素文字
2
语音文字是根据语音来表示的文字,而
音素文字是根据音素来表示的文字。
3
汉字书写的方式
汉字有不同的书写方式,包括横写、竖
文字的笔画和结构
4
写和行书等。
每个汉字由不同的笔画组成,这些笔画
的顺序和结构对于正确书写很重要。
第四部分:文字的变迁和未来发展
文字的变迁
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了变 化,从古代刻在石头上的文字到 现代电子化的文字。
电子化时代的文字
在数字化和互联网时代,文字的 传播和应用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 的变化。
未来的文字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化, 文字可能会在未来发展出新的形 式和功能。
结语
文字作为语言和文化发展的关键元素,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和记忆。我们有责 任保护和传承文字,继续推动文字的发展和创新。
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五章文 字
文字是语言和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文字,人们可以沟通、记 录和传承知识。本章将介绍文字的定义、分类,以及汉字的发展历程。
第一部分:文字的定义和分类
文字的定义
文字是用符号或图形表示语 言的系统。
文字的分类
文字可以根据其结构和功能 进行分类。
汉字的发展历程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 字之一,经历了演变和发展。
参考文献
如果你想深入研究文字学,以下是一些相关的书籍和期刊论文:
1 《文字学概论》
作者:张三
2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作者:李四
3 "The Evolution of W riting System s"
应用语言学
AL: An advanced CourseChapter 1 Introduction P241.AL-AL(print), P22.Major aspects- AL(print), P23.Social relationship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ALChapter 2 The development of AL P51Chapter 3 AL and linguistics P971.Linguistics-P54 Linguistic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P54m2.PragmaticsPragmatic awareness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aspect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comes only through experience.There is considerable overlap between pragmatics and sociolinguistics, since both shares and interest in linguistic meaning as determined by usage in a speech community.Pragmatics helps anthropologists relate elements of language to broader social phenomena; it thus pervades the field of linguistic anthropology.3.Relationship between L and ALGenerally speaking, P70Specifically(1)Jia, P69u, P86 (2)Widdowson, P69d, P70, P75(3)Corder, P71 (4)Christopher, P71(5)Davies, P71 (6)Elasson, P80(7)Grabe and Kaplan, P85(8)I thinkApplied linguistics first concerned itself with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n the basis of linguistics. In the early days, applied linguistics was thought as “linguistics-applied” at least from the outside of the field.Research of applied linguistics was shifted to “the theoretical an 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real world problems in which language is a central issue”.Chapter 4 AL and Language P99nguage-systematic, symbolic, arbitrary,primarily vocal, human specific, used for communication.2.Implication of identities of language to foreign language L&Tnguage identiti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ntity and language learning is of interest to scholars in the field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 language education, socio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Is holds that learners can be defined in binary terms as motivated or unmotivated, introverted or extroverted, without considering that such affective factors are frequently socially constructed in inequitable relations of power, changing across time and space, and possibly coexisting in contradictory ways within a single individual. Chapter 5 Al and SLA P1121.AL and SLA, P102, P1112.AL and LA3.SLA relate to pedagogy, P110u Applied linguist contribute to SLA, P110dChapter 6 AL and Psycholinguistics P1261.Psycholinguistics and AL, P121, P1252.Multilingual processing explain learners’ acquisition of non-native languageRegulatory pragmatic interpersonalmicro Interactional macrofunction Personal mathetic ideationalHeuristic metaImaginative textualInformative3.Future psycholinguisticsTwo other major subfields of psycholinguistics investigate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process by which infants acquire language,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The field of aphasiology deals with language deficits that arise because of brain damage. Studies in aphasiology can both offer advances in therapy for individuals suffering from aphasia, and further insight into how the brain processes language.the advent of brain imaging equipment neurolinguistic findings language impairmentexplore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language is a form of communication peculiar to human beings the question of how language evolvedcontributing to the work of clinicians, this research helps to shed contrastive light on normal language processing. Similarly, work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other cognitive skills in conditions such as Down syndrome or autism provides insights into whether language is part of general cognition or develops independently of it.Studying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teaches a wide range of generic skills that are useful in many ways, it also provides specific skills that are central to a wide range of occupations.Language teaching. Whether it's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s, or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or traveling the world teaching English,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lay essential foundations. Once teaching, higher qualifications in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considerably increase your career prospects.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IT industry rapidly expands direct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machines the demand increases for linguists to work on speech recognition and synthesis, and on developing computers facility to interpret and generate natural language.Speech therapy and speech pathology. A background in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is a definite advantage in work helping people like stroke victims and the developmentally disabled overcome speech difficulties.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Careers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can be attractive in pay and conditions, and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provide unique skills in cross-linguistic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Working with Aboriginal communities. The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Australia's indigenous people are rapidly being lost, and many indigenous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employ trained linguists to help provide language and literacy materials. Linguists can also play a part in land-rights claims. Employment in multicultural Australia. Training in linguistics provides skills that can lead to employment working with minority community groups, or with government to develop policies and programs on multilingualism and community languages.Publishing. Linguists are needed by publishers to work on language reference books such as dictionaries and thesauruses, and on language-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demand for these kinds of books is huge.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Chapter 2 1st language acquisition P451. Behaviorisic theories explain earliest utterances well, P22d,P41mNativistic,P24-28 Function, P28-29 , Bloom, Piaget, Dan3. behavioristic-nativistic-functional cycle Behaviorists view sounds reasonable in explaining the routine aspects, the innatist accounts mos t reasonable in explaining children’s acquiring complex system,and the interactionist description convincing in understanding how children learn and use the language appropriately from their environment.4. UG and LAD,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print), P45. Chomsky ,performance variables, P316.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note7. Comprehension and production, P33+note8. Form of languageFunction of languageP29,Bloom9. Variability permanentvariability is the property of language which defines the range of possibilities from which choices can be made10. Frequency of meaningful occurrence, P41mChapter 3 Compare and Contrast 1 and 2 LA P723.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1) The strong one suggest that children must acquire their first language by puberty or they will never be able to learn from the subsequent exposure.(2) The weak holds that language learning will be more difficult and incomplete after puberty.Perfect accent, S&D between 2 and 1(Print),success4. Scovel’s sociobiological critical period, P54d5. left- and right-brain, P536.The saliency of interference, P65mChapter 4 Human Learning P1002. Teaching method: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Direct method, Audiolingual method, Situational method, Cognitive approach,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10. Inductive method, the teacher induces the learners to realize grammar rules without any form of explicit explanation.Advantage: it is believed the method is more effective in that student discover the grammar rules themselves while engaged in language use.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with grammatical regularities which are easily perceived, understood and applied.Deductive method, relies on reasoning, analyzing and comparing.Advantage: (1)it could be very successful with selected and motivated students.(2)it could save time when students are confronted with a grammar rule which is complex but which has to be learned.(3)it may help to increase students’ confidence in those examinations which are written with accuracy as the main criterion of success.Disadvantages: (1)it teaches grammar in an isolated way.(2)little attention is paid to meaning.(3)the practice is often mechanical.In practic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deductive method and the inductive method is not always apparent. Perhaps a blend between the two is indeed more appropriate. Again, learner variables and instructional variables need to be considered when teachers decide whether to use a deductive method of an inductive method or a combination of both11.Gradner’s and Sternberg’s intelligence, P93, P94Chapter 8 CA, Interlanguage, and EA P2231.(1)It was around the 1940s and 1950s that CA developed and thrived with pedagogy as its concern.(2)before any of the questions of how to teach a foreign language must come the much more important preliminary work of finding the special problems arising out of any effort to develop a new set of language habits against a background of different native language.(3)hence, CA of the NL and TL become essential in producing NL based materials detailed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were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with the pedagogical impetus.CA as a field developed quickly.3. Whitman’s four procedures, P194 Prator’s six categories, P195-196.4. Three versions of CA hypothesis, Topic 8 CA and EA(Print), P1d7. Mistake and error(1)P205.(2)mistake is skin to slips of the tongue which are generally one-time-only events. Error is systematic, it is likely to occur repeatedly and is not recognized by the learner as an error.(3)The two main error types were discerned within the EA framework: interlingual and intralingual. Interlingual error are those that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NL. Intralingual error are those that are due to the language being learned, independent of the NL.8. Overt error-mistake,performance errorCovert error-error,competence error9. Fossilization, P271m+dChapter 11 Theories of SLA P2973. Krashen’s input hypothesisMost plausibleImplication4. Seliger’s output hypothesis, P282 Role, P282 Why, P281, krashen claim----5. Mclaughlin’s redefinition, P283m, A more------6.Bialystok, quick retrieval of information,-functional practicing+formal practicing+elaborate rehearsal+ use TL to expressPossibilities, P28w6Model11.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teacher: attentive, intuitive, disciplined, speaking clearly, well-prepared,-enthusiastic, professionally-trained.How to train: Be controller, assessor, organizer, prompter, participant, resource-provider.。
应用语言学5.1
什么是语言规划? 语言规划又叫语言计划,是政府或社会团体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语言文字及其使用进行干预和 管理的各种工作. 1957年,语言学家威因里希首先提出"语言规划" 1957年,语言学家威因里希首先提出"语言规划" 这个概念. 语言规划的主要任务:研究如何通过人工干预和管 语言规划的主要任务:研究如何通过人工干预和管 理提高社会语言交往的效率. 研究对象:语言集团之间及其内部的各种语言关系. 研究对象:语言集团之间及其内部的各种语言关系.
(六)资料数据的收集和资料的整理分析
资料统计 :平均值,方差与标准差,概率,正态分布 靠近均数分布的频数最多,离开均数越远,分布的数据越少, 这种中间多, 两侧逐渐减少的基本对称的分布,叫正态分布.
�
进行语言规划的原因: 更加完善,更好交际 1.统一社会的需要 1.统一社会的需要 2.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需要 2.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需要 3.民族间平等交往的需要 3.民族间平等交往的需要 4.民族或区域自治的需要 4.民族或区域自治的需要 5.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5.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语言规划的性质: 1.组织性 1.组织性 2.目的性 2.目的性 3.综合性 3.综合性 4.持续性 4.持续性 5.权威性 5.权威性
三,我国当代的语言文字规划
1954年10月,在周恩来总理提议下,设立" 1954年10月,在周恩来总理提议下,设立"中国文字改革委 员会" 员会". 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召开,讨论并通过了《 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召开,讨论并通过了《汉字 简化方案修正草案》 简化方案修正草案》和《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草案》.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草案》 1955年10月,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阐述了普 1955年10月,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阐述了普 通话含义. 1958年 11日,首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批准了《 1958年2月11日,首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批准了《汉字拼 音方案》 音方案》. 1958年 10月,提出了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简化汉字,推 1958年1月10月,提出了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简化汉字,推 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196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印了《简化字总表》 196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印了《简化字总表》,公布 《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 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 1985年12月16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 1985年12月16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 作委员会(简称"国家语委" 作委员会(简称"国家语委"). 1986年 1986年1月,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提出 "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研究汉字信息处理". 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研究汉字信息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ster and Skehan Study
Three terms: fluency accuracy complexity
vary from
amount of planning time kind of tasks
Task 1: Personal Information Exchange Task 2: Narrative Task 3: Decision-Making
Task 3: Oral narriative
Task 1 planned discourse
Task 2 rehearsed discourse Task 3 spontaneous discourse
past irregular forms : least influenced by changes in the amount of planning time, requires little on-line operation past regular forms: apply the rule when they are producing sentences, a fair amount of on-line operation is involved unmarked forms tends to decline as the L2 performance becomes more and more spontaneous and there is less and less time
• In PΒιβλιοθήκη ru, George played football every day.
Situational context
Informal situations that permit more spontaneous language use
L2 learners possess a continuum of styles (Superordinate or Careful; Vernacular) and each style has its own linguistic norms. Learners style shift between the styl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mands of the situation.
Thanks
Group 2: ten minutes
time+ complexity+
fluency+
accuracy
among other things, that there are some tradeoff effects in L2 performance, focusing on one component, either accuracy, complexity or fluency, usually results in decreased performance on the other components
Linguistic context
• The effects of th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are evident at the phonological, morphological, and syntactical levels of language. • George ____ football. (play) • George (is) playing football.
Variability in L2 Learner Language
A
Rod Ellis Study
B
Foster and Skehan Study
C
Variability in SLA
Rod Ellis Study
Task 1: Written narrative Task 2: Oral narrative based on the written version
Formal situations that require careful language use
vernacular A simple B complex
C
careful
D
Free variabilit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forms in free variation, serves as the impetus for development, as the learner strives to make his or her L2 system more efficient
fine-tuning form-function correlations eliminate redundant and deviant forms
cognitive complexity
objects are present in our physical environment personal experience displaced event or activity abstract argument or some unfamiliar things
+
Personal information exchange
accuracy /fluency
Decision-Making Narrative
--
+ Narrative
complexity
Decision-Mak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exchange
Group 1: no planning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