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阅读技巧与案例解析.
寒风吹彻:《现代散文选读》教案2(苏教版高三教学案例)共3篇
寒风吹彻:《现代散文选读》教案2(苏教版高三教学案例)共3篇寒风吹彻:《现代散文选读》教案2(苏教版高三教学案例)1寒风吹彻:《现代散文选读》教案2(苏教版高三教学案例)近年来,由于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高考的压力只增不减,使得各种课外阅读逐渐成为许多学生必备的学习手段之一。
而《现代散文选读》作为高中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也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所接触和学习。
本文着重探讨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的教案2——《寒风吹彻》,试图从主题、文体及作者等角度进行深入解读,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这篇现代散文。
一、主题分析《寒风吹彻》是一篇现代散文,文章主要围绕冬天的寒风展开。
在文中,作者通过对寒风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孤独、疲惫和忧伤的情感。
文章开头,作者描绘了冬天的寒风如何“吹得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看不见”,这呈现出一种极其萧索的气氛。
接着,作者又提到了在这样的天气里,人们都在家中躲避,而只有自己一个人孤独地漫步在外面。
通过这样的写法,作者试图表达出一种人类孤独、无助感的情感。
另外,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对寒风的描写更加深入。
作者以自己的经验来描述寒风“呼啸得仿佛连心都可以吹走似的”,这样的大自然的力量无疑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而这种心理压力也恰恰体现了现代人们面对新的挑战和压力时的心理疲惫与无奈。
二、文体分析《寒风吹彻》作者林清玄,是一篇实景写作,叙述性质的随笔。
文章以极为朴实自然的语言和生动详实的描写,表现了简单的感性体验和深深的人类情感,达到了散文的传神性,也体现了随笔的随意性。
具体来看,作者通过对寒风的描写,一步步展现出了寒风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而且作者的描写非常感性真实,读者就像亲身经历了同样的体验一样,无比清晰地感受到了这样的情感。
同时,作者还通过一些抒情手法,如比喻、夸张、寓言等,对寒风的形象进行了加强和修辞。
如“冬天的寒风,和翻手就失的那些,有从不放过它拐弯的机会”,这样的寓言手法无疑让文章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斑羚飞渡》教案设计及实践总结
斑羚飞渡是一本经典的散文集,既有散文的艺术魅力,也有文学价值的探究。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必须将《斑羚飞渡》这部作品纳入教学范围,帮助学生感受散文的魅力,认识文学的价值。
在本文中,我将结合教案设计和实践总结,分享一下我在教授《斑羚飞渡》时的一些经验和感悟。
一、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散文文体的特点和历史发展背景;(2)学习《斑羚飞渡》这一文学名篇,感受其优美的文学风格和精美的语言表达;(3)通过本文的阅读和分析,学生应该可以深入了解人类与自然、生命与毁灭之间的微妙关系,进而探讨人类与自然应该如何相处。
2.教学重难点(1)如何准确地把握散文的特点和表达方式;(2)如何理解和解析作者的文学语言和修辞手法;(3)如何将散文中的文学价值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散文文体的特点、《斑羚飞渡》的阅读和分析、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
(1)散文文体的特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我将通过讲解散文的历史发展背景,准确地描绘散文文体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散文作品的写作技巧和魅力。
(2)《斑羚飞渡》的阅读和分析在本部分中,学生将全面阅读作者王安忆的经典散文《斑羚飞渡》。
通过多次阅读和深入探讨,学生将深入了解作品中的重要主题和意义,并进一步理解散文的语言魅力和文学价值。
(3)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在本节课的一个部分中,我将组织学生,共同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和互动,我期望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的价值和重要性,同时也更好地认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4.教学方法(1)阅读与解析本次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散文的阅读和分析。
在阅读素材之前,我将为学生提供一些散文分析和阅读方法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散文的技巧和要点。
(2)互动讨论组织学生围绕散文的主题和意义展开思考和讨论。
朱自清的《背影》优秀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朱自清的《背影》优秀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体会朱自清散文《背影》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表达。
2. 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和语言特色。
3.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散文写作技巧的学习和运用。
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深沉的父爱主题。
2. 分析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二、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阅读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背影》的朗读录音、相关背景资料、教学PPT 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背影》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二、课文讲解(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2. 分析课文中的父爱主题,让学生理解并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三、课文分析(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
2.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环节。
二、写作技巧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散文的写作技巧,如选材、构思、表达等。
2.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并运用散文写作技巧。
三、课堂练习(20分钟)1. 教师布置课堂练习,要求学生以《背影》为例,写一篇小散文。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展示(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分享写作心得。
2. 教师评价学生的写作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父爱主题的重要性和散文写作技巧的运用。
六、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阅读《背影》,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高考语文散文鉴赏答题规范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散文鉴赏答题规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散文内容,把握散文主旨的能力。
3. 使学生熟悉高考语文散文鉴赏题的答题规范,提高答题得分率。
二、教学内容1. 散文的基本特点:真实、生动、细腻、意蕴深厚。
2. 散文的鉴赏方法:抓关键词、抓中心句、抓修辞手法、抓结构层次。
3. 高考语文散文鉴赏题答题规范:审题、定位、答题、分点作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散文鉴赏题的答题规范。
2. 难点:如何准确理解散文内容,把握散文主旨,以及答题时的语言组织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介绍散文的特点,引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2. 讲解散文的基本特点:真实、生动、细腻、意蕴深厚,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作品体会这些特点。
3. 讲解散文的鉴赏方法:抓关键词、抓中心句、抓修辞手法、抓结构层次,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4. 讲解高考语文散文鉴赏题答题规范:审题、定位、答题、分点作答,强调答题要点和语言组织。
5. 课堂练习:提供一篇散文,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鉴赏,并按照答题规范进行练习。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复习散文鉴赏题的答题规范,并进行相关练习。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散文作品进行讲解和练习。
2. 运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答题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答题规范和鉴赏能力。
3. 期末考试:设置散文鉴赏题,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散文作品集:提供一系列散文作品,用于教学和实践。
2. 答题规范指导手册:为学生提供详细的答题规范和技巧。
3. 在线学习资源:推荐学生访问一些优质的在线散文鉴赏学习平台,丰富学习资料。
高考现代文教案――散文阅读
高考现代文教案——散文阅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策略。
2. 提高学生对散文主题、结构、表达技巧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准确、流畅地朗读和背诵散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散文的定义和特点2. 散文的阅读策略3. 散文主题的提炼和分析4. 散文结构的把握5. 散文表达技巧的鉴赏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散文的基本特点、阅读策略、主题提炼、结构把握、表达技巧鉴赏。
2. 难点:对散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和分析,以及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有效阅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的基本特点、阅读策略、主题提炼、结构把握、表达技巧鉴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散文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散文的阅读方法。
3.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散文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散文的阅读策略,包括把握主题、结构、表达技巧等方面。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散文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深入理解。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散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阅读一篇散文,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挑选风格迥异的散文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体会不同作者的写作特色。
2. 散文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创作散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散文阅读训练1. 选用不同题材的散文进行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广度。
2. 设置阅读题目,检验学生对散文内容、手法、主旨的理解。
八、散文阅读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散文阅读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
2. 同伴评价: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取长补短。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散文阅读效果进行评价,给予指导和鼓励。
九、高考散文阅读策略1. 分析高考散文阅读题型,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2. 结合实际高考真题,讲解散文阅读的命题规律。
《谈朱自清的散文》教案案例
《谈朱自清的散文》教案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朱自清的生平背景及其散文创作特点,能够分析并欣赏朱自清的散文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对朱自清散文的感悟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朱自清散文中所体现的爱国情怀和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朱自清的生平背景及其散文创作特点。
2. 分析并欣赏朱自清的散文作品。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朱自清散文的思想内涵。
2. 如何激发学生对朱自清散文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及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阅读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朱自清的生平背景,激发学生对朱自清散文的兴趣。
2. 阅读与欣赏:让学生阅读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语言、形象、思想等方面。
3. 分析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对朱自清散文的感悟,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主题、结构、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4. 作品赏析: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朱自清散文作品进行详细赏析,解读作品中的深刻思想和文化内涵。
5.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对朱自清散文的感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散文写作练习。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朱自清散文的特点及其价值。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阅读更多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加深对朱自清散文的理解和欣赏。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朱自清散文作品朗诵比赛,提高学生对散文的语音表达能力。
2. 开展朱自清散文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朱自清散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邀请文学爱好者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朱自清及其散文作品。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写作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阅读和写作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散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模仿与创作
通过模仿经典散文,让 学生实践写作技巧,培
养他们的创作能力。
修改与点评
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 品,进行互评和点评, 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散文的鉴赏能力
培养审美意识
引导学生培养对散文的审美意 识,提高对美的敏感度和鉴赏
力。
分析作品风格
解、讨论、案例分析等。
教学态度和效果
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认真、负责, 教学效果是否良好,学生是否能
够从教师的教学中受益。
谢谢
THANKS
提升文学鉴赏水平
审美教育
引导学生欣赏散文的美,培养其审美 意识和审美情趣。
文化素养
通过散文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和人文精神。
05 散文的教学评价
CHAPTER
学生参与度评价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是否能够积极思考、主动 发言,是否能够与其他学 生交流讨论。
作业完成度
检查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 业,作业的质量和认真程 度如何,是否能够独立思 考并解决问题。
小组讨论法
总结词
互动式教学方法
详细描述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围绕某一篇具体的散文展开分析,探讨其主题、语言、结构 等方面,加深对散文的理解。
案例分析法
总结词
实践应用的教学方法
详细描述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通过对其语言、风格、技巧等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散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提高其写作能力。
04 散文的教学目标
情感表达。
解析结构
分析散文的结构特点,理解段 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整体布局
。
品味语言
引导学生品味散文的语言特色 ,感受语言的韵味和美感。
读书琐记琦君散文
读书琐记琦君散文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是对整篇文章的引言,介绍读书琐记琦君散文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
下面是一个概述部分的例子:引言:《读书琐记琦君散文》是一部关于读书心得和感悟的散文集,由琦君所撰写。
在这本散文集中,琦君以自己多年来的阅读经历为基础,借助散文的方式表达对于书籍和知识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作为一位热爱读书的作家,琦君用文字描绘出了她在阅读过程中的琐碎细节,以及对于书中人物、情节和主题的思考。
通过这些琐碎的观察和反思,她用独特的视角和感悟,深入探讨了读书对于个人成长和心灵世界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主要要点来探讨琦君散文中所呈现的读书心得:首先是她对于阅读的热情与执着,其次是她对于书籍中人物形象的独到见解,最后是她对于文学主题和意义的深入思考。
通过这些要点的阐述,读者可以进一步了解到阅读对于个人成长和心灵追求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一些关于阅读的启示和思考。
通过整理琦君散文的内容和结构,本文旨在向读者们介绍并推荐这本散文集,同时也希望能引发对于阅读的思考和探索。
让我们跟随琦君的阅读之旅,感受她对书本的独特理解和思考吧!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在本文中,我将按照以下结构组织我的论述,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领会琦君散文的魅力。
首先,引言部分将提供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通过概述,我将简要介绍琦君散文的背景和意义,为读者打开阅读的视野。
接着,我将详细说明文章的结构,让读者对后续内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最后,我将明确阐述本文的目的,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我的写作意图。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呈现琦君散文的要点。
在第2.1节,我将阐述第一个要点,详细描述琦君散文的特点、风格或主题,并附以相关的具体例子进行解析。
在第2.2节,我将进一步探讨第二个要点,指出琦君散文对读者的影响和意义,也会引用适当的例证来加强我的论述。
最后,结论部分将进行总结和展望。
我将在第3.1节对文章的要点和主题进行总结,并再次强调琦君散文在文化传承和灵感启迪方面的价值。
《散文的写作》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散文的定义与特点 • 散文的写作技巧 • 散文的题材与风格 • 散文的鉴赏与评价 • 散文的创作实践与案例分析
01
CATALOGUE
散文的定义与特点
散文的定义
01 02
散文的定义
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其形式自由,内容广泛,包括描写、叙事、抒情 、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它不受韵文和诗歌的限制,可以自由地表达作 者的思想和情感。
01
02
03
明确主题
选择一个具体、明确的主 题,使散文有一个中心思 想。
独特视角
从独特的角度切入主题, 使读者有新的认识和感受 。
现实意义
选题应具有现实意义,能 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
构思的技巧
深入挖掘
对主题进行深入挖掘,发 现其深层含义和价值。
联想拓展
通过联想和拓展,将主题 与相关内容有机联系起来 。
生共鸣。
结构安排
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包括开头 、正文和结尾,使文章层次分
明、条理清晰。
案例分析:经典散文作品解析
《荷塘月色》
01
朱自清的这篇散文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塘月色的美景,表
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背影》
02
朱自清的这篇散文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父亲
的深深思念和感激之情。
《故都的秋》
段落之间要有层次感,避免内容 交叉和重复。
首尾呼应
开头和结尾要相互呼应,使文章 结构完整、严谨。
03
CATALOGUE
散文的题材与风格
写人散文
总结词
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教案散文诗二首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散文诗的基本概念。散文诗是一种融合了散文和诗歌特点的文学体裁,它以诗意的语言描绘生活,抒发情感。散文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生活中的美。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两篇具体的散文诗案例——《春》和《白鹭》。这两篇作品展示了散文诗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表达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2.词语积累:学习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成语、俗语等,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散文诗的主题思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2)分析艺术特色:指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掌握散文诗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词语积累与应用:强调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成语,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这些词语进行表达。
Hale Waihona Puke 2.教学难点(1)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准确把握散文诗的语言特点,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存在一定难度。教师需通过实例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让学生尝试仿写一段散文诗,体验创作过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散文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散文二篇》教案新人教版五四制
课后作业
1.感悟分享:请同学们回忆自己最感动或印象深刻的场景,用300字左右的文字描述,注意运用散文的语言表达情感。
2.仿写练习:选择《背影》或《春》中的一个段落进行仿写,要求运用课文中的语言特色,表达自己的情感。
(3)情境教学法:结合课文内容,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如播放与课文相关的音乐、图片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散文的美,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如PPT、交互式白板等,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将抽象的散文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名家解读等,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此外,结合学生特点,还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需求,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提高。
2.个性化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辅导,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2.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探讨文章的主题、情感和表现手法,激发学生思维活力,提升逻辑推理和表达能力。
3.文化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家庭、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化意识。
4.情感态度:通过对文本的感悟,激发学生对亲情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
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对比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文章,让学生理解并体会两篇散文中所表达的母子深情。
2. 培养学生对比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
3. 提高学生对散文作品中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母亲、珍惜亲情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散文的内容概述。
2. 两篇文章在表达母子情深方面的异同。
3. 分析两篇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 探讨两篇文章对母爱的诠释和启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阅读,分析两篇文章的表达手法和母子情深。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赏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对比阅读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和分析。
2. 运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考能力。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剖析两篇文章的精彩之处。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散文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2. 让学生自主阅读两篇文章,感受母子情深。
3. 对比两篇文章,引导学生分析其在表达母子情深方面的异同。
4. 分析两篇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进行案例解析。
5. 总结两篇文章对母爱的诠释和启示,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关爱家人。
6. 布置课后作业:请学生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分析其表达手法和主题思想,下节课分享。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环节的积极性,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包括对散文作品的分析能力、表达手法和主题思想的把握。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评估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散文创作,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手法和技巧,表达对亲情的感悟。
现代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现代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现代散文阅读是语文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为了更好地解答这类题目,可以掌握以下答题技巧:
1. 整体感知:先通读所有材料,把握文章主题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 细读题目:仔细阅读题目,弄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去寻找相应的答案。
3. 标记重要信息:在阅读文章时,对一些重要信息进行标记,以便快速找到答案。
4. 掌握常见题型和解题方法:散文阅读常考题型有词语含义题、句子含义题、信息筛选题、分析概括题、表达技巧题等,每种题型都有相应的解题方法。
5. 体会情感:在答题过程中,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这对理解文章和答题都有帮助。
6. 检查答案:答完题后,要检查答案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
以上是现代散文阅读的一些答题技巧,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知识,包括诗、词、赋、论、辩、书、序等体裁。
2. 通过欣赏古代诗歌散文,使学生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古代诗歌散文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鉴赏古代诗歌散文的方法和技巧。
3. 分析古代诗歌散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选取代表性的古代诗歌散文作品进行欣赏和解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鉴赏方法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代表性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进行评价和交流。
4.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编写古代诗歌散文,提高创作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第二课时:讲解鉴赏古代诗歌散文的方法和技巧。
3. 第三课时:分析代表性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第四课时:选取一组古代诗歌散文进行欣赏和解读。
5. 第五课时:总结课程内容,进行课程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鉴赏方法,分析古代诗歌散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讨论,对古代诗歌散文进行评价。
4. 学生能够动手编写古代诗歌散文,展示自己的创作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案例分析1. 教学内容:本章节将深入探讨古代诗歌散文的具体案例,包括《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不期的代表性作品。
2. 案例分析:选取《诗经》中的《关雎》、《桃夭》等诗歌,分析其古朴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选取《楚辞》中的《离骚》、《天问》等作品,探讨其浪漫主义的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选取唐诗中的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春望》等诗歌,欣赏其豪放与忧国忧民的情怀;选取宋词中的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如梦令》等作品,领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妙的词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
(3)散文诗的情感表达:散文诗在表达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通过描绘景物、叙述事情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散文诗的情感表达,培养他们的情感共鸣。
2.教学难点:
1.散文诗的定义与特点:散文诗是一种以散文的形式表达诗意的文学体裁,具有自由、散乱、富有音乐性和诗意等特点。
2.《天上的街市》的作者、背景及主题:《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郭沫若,发表于1926年。诗歌通过描绘天上的街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
3.《静夜思》的作者、背景及主题:《静夜思》的作者是李白,创作于唐代。诗歌通过描绘寂静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的《天上的街市》和李白的《静夜思》。以下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1.散文诗的定义与特点:散文诗是一种以散文的形式表达诗意的文学体裁,具有自由、散乱、富有音乐性和诗意等特点。
2.《天上的街市》的作者、背景及主题:《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郭沫若,发表于1926年。诗歌通过描绘天上的街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
6.散文诗的想象与创新:散文诗在表达上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诗人可以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手法,创造出独特的诗意世界。
7.散文诗的朗读与欣赏:朗读散文诗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其韵律美和语言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8.散文诗的创作技巧:学习散文诗的创作技巧,如如何选择题材、如何描绘景物、如何表达情感等,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
9.散文诗与诗歌、散文的关系:散文诗既有诗歌的韵味,又有散文的自由,它是诗歌和散文的一种融合体。
10.散文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散文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许多著名的文学家都曾创作过散文诗。
散文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散文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散文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学会用美丽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察。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散文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一、教学内容
《散文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包含两篇散文诗:《春》和《济南的冬天》。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理解两篇散文诗的主题、结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感受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感受散文诗的意境和掌握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文本分析和实际写作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散文诗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运用比喻描绘春天的景象?”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作散文诗。
5.教学内容的拓展。本次教学主要围绕两篇散文诗展开,但在课后,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其他散文诗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课外散文诗作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2.诗歌欣赏:分析两篇散文诗的意象、情感和审美价值,培养学生对散文诗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具体内容包括:
-《春》:分析朱自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散文诗两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散文诗两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能够分析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能够欣赏并评价散文诗的美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散文诗的意境和情感。
(2)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掌握散文诗的阅读和鉴赏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散文诗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散文诗的阅读和鉴赏技巧。
2. 教学难点:(1)散文诗的意境和情感的深入理解。
(2)散文诗的审美价值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介绍两篇散文诗的作者和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两篇散文诗,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比较两篇散文诗的艺术特色。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分析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散文诗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欣赏并评价散文诗的美感。
5. 课堂小结:(2)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收获和不足。
四、课后作业2. 写一篇关于两篇散文诗的比较赏析文章。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以便于改进今后的教学。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散文诗的内涵。
2. 情感教学: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情、优美的动作等方式,传递散文诗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共鸣。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散文诗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诗的特点和魅力。
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过程和合作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托物言志类散文
托物言志类散文托物言志类散文正文:一、引言散文是一种以散文表达主题和情感的文体,托物言志类散文则是通过对物事的描写和赞美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本文将以托物言志类散文为主题,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详细解析。
二、定义和特点1.定义:托物言志类散文是一种通过描写和赞美物事来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散文形式。
它通过对物事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抒发个人的感受、抒发情感、传递信息。
2.特点:- 描写真实:托物言志类散文通过对物事的描写,力求真实地还原事物的形象,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受。
- 表达情感:通过对物事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让读者产生共鸣。
- 传递信息:托物言志类散文不仅仅是对事物的描写和赞美,还承担着传递信息、启发思考的功能。
三、主题选择1.自然景观:可以选择山水、花草树木等自然景观作为描写对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来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悟和热爱。
2.动物植物:可以选择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植物作为描写对象,通过对它们的描写来表达对生命的敬仰和渴望。
3.文物古迹:可以选择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古迹作为描写对象,通过对文物古迹的描写来表达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四、写作技巧和方法1.整体构思:在构思文章时,注意整体结构的合理性和连贯性,确保文章主题明确,观点清晰。
2.增强感染力: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表达,增强托物言志类散文的感染力,使读者产生共鸣。
3.注重细节:在描写物事时,注重细节的描写,力求给读者带来直观的感受,使文章更加生动鲜活。
4.运用修辞手法:在托物言志类散文中,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五、案例分析1.《山水田园》:这篇散文通过对山水田园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的热爱和渴望,同时通过对农民的描写,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敬意和赞美。
2.《春天的故事》:这篇散文以春天为主题,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希望,同时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六、附件本文档没有附件。
《散文诗两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散文诗两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第一章:散文诗的定义与特点1.1 散文诗的定义解释散文诗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散文诗是一种融合了散文和诗歌特点的文学体裁。
1.2 散文诗的特点分析散文诗的语言、结构、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掌握散文诗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散文诗的发展历程2.1 散文诗的起源与发展介绍散文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散文诗的历史背景。
2.2 国内外著名散文诗作家及作品介绍国内外著名散文诗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散文诗的创作现状。
第三章:散文诗的阅读与欣赏3.1 散文诗的阅读方法教授学生如何阅读和欣赏散文诗,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2 散文诗的欣赏角度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散文诗,包括语言、情感、意象等方面。
第四章:创作散文诗4.1 散文诗的创作原则讲解散文诗的创作原则,让学生了解散文诗创作的基本规律。
4.2 散文诗的创作实践指导学生进行散文诗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第五章:散文诗的鉴赏与评价5.1 散文诗的鉴赏方法教授学生如何鉴赏散文诗,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5.2 散文诗的评价标准探讨散文诗的评价标准,让学生能够客观评价散文诗作品。
第六章:分析两篇散文诗6.1 散文诗《xxxxx》分析对选定的散文诗进行详细分析,包括主题、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使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6.2 散文诗《xxxxx》分析对另一篇选定的散文诗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散文诗风格和技巧。
第七章:散文诗的写作技巧7.1 散文诗的语言运用探讨散文诗的语言特点,如诗意、音乐性、抒情性等,指导学生运用在写作中。
7.2 散文诗的结构安排分析散文诗的结构形式,如自由诗、抒情诗、叙事诗等,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第八章:小组讨论与分享8.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所学的散文诗写作技巧和分析方法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8.2 分享作品每个小组选择一篇优秀的散文诗作品,向全班同学分享,并简要介绍其写作技巧和特色。
高考散文阅读之标题的含义及作用教案
高考散文阅读之的含义及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散文的含义及作用。
2. 培养学生分析散文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技巧,深入理解散文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散文的含义。
2. 掌握散文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的含义及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散文,引导学生理解其含义及作用。
3. 互动教学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四、教学准备1. 相关高考散文阅读题目及答案。
2.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家在阅读散文时,是否关注过的含义及作用?对理解散文内容有什么帮助?2. 讲解(20分钟)讲解散文的含义及作用,包括:a. 的表面含义:直接反映散文主题或内容。
b. 的深层含义:隐含散文主题,需要深入挖掘。
c. 的作用:引导阅读、激发兴趣、概括内容、揭示主题等。
3. 案例分析(15分钟)分析具体的高考散文阅读题目,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的含义及作用。
可以分组讨论,分享答案及解题思路。
4.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散文及其含义和作用。
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6. 板书设计:高考散文阅读之的含义及作用内容:a. 的表面含义b. 的深层含义c. 的作用六、教学拓展(10分钟)1. 邀请语文老师或相关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散文阅读的心得与经验。
2. 组织学生参加散文阅读竞赛或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七、教学反思(10分钟)1. 教师在课后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散文含义及作用的理解程度。
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课后作业1. 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分析其的含义及作用,写在作业本上。
2. 收集有关散文阅读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九、课程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批改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散文含义及作用的理解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的阅读技巧与案例解析凡是优秀的散文作品,在情理擅扬的艺术画幅中,无不涌动着作家对生活和人生的深层感悟和对生命现象、生活态度、人生真谛的诠释。
因此,在散文教学中,必须要重视把握作家主体思维的个性化,致力于探究作品展现的主体个性美。
具体来说,要注意从两个方面来把握:意在把握主体情感的真实性;意在把握主体情感的深层性。
散文教学的几种能力的培养:1、整体感知能力培养指导学生走进文本,学会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主要内容,关注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及穿透的人生哲理。
了解渲染、衬托、铺垫、象征、对比、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前后呼应等表现手法,学会鉴赏、评价文章的优劣得失等。
①理清文章思路:文章的思路通常表现在文章的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段落层次的关系等方面,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例如,散文通常都有叙事、抒情、写景的线索,抓住线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意脉。
②把握文中关键语句,点出“文眼”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
从内容上看,要抓住能揭示文章题意、主要的语句,抓住每一个段落中那些能概括段意的语句。
从表达方式上看,要注意文章中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注意那些发表议论的语句。
从结构上看,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前后呼应,承上启下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语句等。
从修辞上看,要注意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等。
文眼往往有极强的概括力。
如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文眼往往是在全文的中心段中出现。
找出文中的中心段,也容易点出文眼。
有的在篇首,有的在篇中,有的在篇末。
抓感情的凝聚点,作者的感情总是会在文中一处凝聚在一点,尤其是散文,这一点是感情的铺展,找到了这一点,就是找到了文眼。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反映了作者淡淡的喜悦。
作者这一心情,从篇首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中,已微露出来了。
作者的感情也正凝聚在这一点上,它是全篇的文眼。
2、散文教学中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朗读实施点拨与指导,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把握其韵律,体悟其意象,注意语音停顿、感情重音、高低强弱、轻重缓急、逻辑重音,感受语气、节奏、情感、韵味,反复诵读,反复体味。
如《荷塘月色》中的第一段"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的"带"就值得玩味,一则与全文宁静气氛相一致,同时也道出自己的淡淡忧愁,"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文章呈现的这种主客观情境",蕴含"轻柔""随意"双重意味。
爱子即将入睡,妻子正"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容不得发出任何响动。
3、散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①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②品析词语,开拓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在赏析"月下荷塘"这一极富诗情画意的语段时,可引导学生揣摩"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品味"羞涩"、"袅娜"等词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情趣;在赏析"塘上月色"这一精彩段落时,可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月光的一系列动词"泻"、"浮"、"洗"、"笼",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些词在描摹景物上有何特点?"(以动态的词描写静态的景)、"营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荷塘月色》的教学案例解析一、教学目标:揣摩散文语言,感悟散文意境,理解作者感情变化及表达感情的方式二、教学重点:第一课时:分析作者情感变化,探讨作品主题第二课时:鉴赏散文语言特色,了解并运用比喻、通感、叠字等修辞和方法三、教学难点:散文语言的赏析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和提问为主,结构板书,学生自己朗读和思考问题。
六、教学过程及内容:㈠、导入新课导语:我想大家以前都读过很多文章,所以我先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都学过那些和荷花、莲花有关的文章,包括诗词文等等?屈原则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杨万里《小池》泉眼无声溪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王昌龄《采莲赋》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中赞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很好,也许大家都发现了一个现象,中国的文人其实比较喜欢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山水花草上,通过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这样他们中国的文学宝库留下了许多财富,当然也为在座的各位带来了不少负担。
那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一篇与荷花有关的文章,就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大家记得初中学过朱自清的哪些文章吗?《背影》《春》当然有的同学阅读面比较宽,还看过《绿》《匆匆》《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等,《荷塘月色》也是它的代表作。
朱自清大家都比教了解了吧,你们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他呢?朱自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西门豹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
韦,是皮条,物性柔韧;弦,绷紧,性刚劲。
朱自清取字佩弦,有明显的勉励意义。
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散文集《背影》、诗人——新诗《毁灭》、学者——大学教授、民主战士。
北大毕业,27岁,任清华教授和中文系主任。
45年参加李公朴闻一多追悼大会,48年参加抗议美国扶植日本,拒绝领受美国救济的面粉。
因为贫病交加去世,对当时来讲,一个知识分子,在自己最平常的生活中保持着民族气节,所以他们才是中国的良心。
㈡、散文分为两种,一种是叙事散文,写人叙事为主,时空顺序记叙;一种是抒情散文,以事物描写为主,主要抒发情怀,用联想将事物连缀在一起。
这篇文章属于——后者,对,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而一般写景抒情散文都拥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景物的变换,就是游踪,这是明线;一条是暗线,随着景物转换,而相应的情感的变化。
下面我请几个同学读一下课文,大家在这些同学阅读的时候,用心体会散文的语言,和文字间流露的感情,找到《荷塘月色》中的明线和暗线,就是散步足迹的变化,和相应的情感变化。
注意,这是夜色中的散步,读的时候要舒缓,请同学朗读。
12、34、56、789这些同学读得非常好,大家看他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呢?告诉我。
㈢、找明线和暗线。
通过听他们的朗读,给同学几分钟时间大家试着先把明线找出来,就是看看作者的散步的足迹是怎么转换的。
离家——去荷塘——游荷塘——回家没错,先走出家门,来到荷塘,然后欣赏荷塘,就是456段,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也是你们要背诵的部分,主要细致描写了荷塘的景色,大家看朱自清是怎么描写荷塘的,他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按顺序说出来。
叶子-白花-月光-灌木-杨柳-远山,语言非常美。
接下来是联想,其实这个时候应该是朱自清离开荷塘,边往回走的时候,眼中没有荷塘,脑海里对荷塘的美景仍然恋恋不忘,就浮想联翩,想到了古人和江南,正想着,一抬头到了家门口。
所以,有一种划分段落的方式,就是三段式,这三段应该123——456——789,非常简单,也有一种方法是将最后一段和78两段化开,独立出来,分成四段。
我直接说出来,是因为划分段落本身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因为作者当时写作的时候也没有按照这样的结构才写的。
尤其是对于抒情性散文,这种结构划分不是最重要的,而散文的语言才是最重要的。
整篇文章写得是很美的,朱自清是不是故意在炫耀文笔呢,大家在这些美丽的文字下面能找到作者隐藏的感情吗?自己找一找,伴随着游踪的变换,作者感情是怎么变化的。
不静——求静——得静——出静大家找到了作者感情的变化,可以看到整篇文章,或者说朱自清的感情都是围绕这宁静与否,这个中心布局的。
㈣、散文的特点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形散神不散”,那你们现在能不能找到这个“神”呢?你们找找这篇文章的文眼?对于抒情散文就是指它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变化中的基调)“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对,不宁静是这篇文章的总体的基调。
而这篇文章的感情可以概括为——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朱自清的文笔就是这样的,你们从学过的一些课文中,比如《背影》中,也能发现,虽然是朴素的清新的,有的甚至是冲淡的文字,却往往蕴含着非常深厚的感情。
这篇文章就是,蕴含着忧愁,从开始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后面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流露出短暂的喜悦,第三段,“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但是,朱自清的表到它们的文字又非常舒缓,非常美,根本没有太过于激动的感情,所以,无论是喜悦和忧愁都是“淡淡”的,(可淡淡的后面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力和无奈。
)这和他的为人有关,中和,平和,语言习惯也常常这样。
㈤、主题探究。
“不宁静”的是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但是对于不宁静的缘由和内涵历来都有很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时代政治说,朱自清借荷塘来逃避当时的现实社会,表达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这有点任意拔高了,“他对政治的敏感远不及他对自然风光的来得细致传神,他辨不清政党的好坏,常常不知道把自己的名字签在什么样的文件上。
”他只是有种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这是一种朴素的民族感情);另一种是孤独说,这和他的妻子有关。
文章中开头和结尾两次出现了他的妻子,“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结尾“我”回家的时候,“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经睡熟好久了。
”对于惜墨如金的朱自清来说,这样安排不是没有道理的,这种描写本身似乎就有一种隔膜,非常落寞的,这是他的妻子不能理解他,因而他只能独自散步,去欣赏月下的荷塘,不免感到曲高,尤其是和寡的孤独。
第三种是生活压力说。
当时朱自清已经有六个儿女了,而且他的父子、母子、婆媳之间的矛盾也很多,他的身体也不好,总之,后来他自己叙述这段生活时说:“我的体力也太不成。
况且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活,也不忍丢下了走自己的路。
”他不能抛开一切,走自己想走的路,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对于一个一般人来说已经非常痛苦,何况是一个敏感的对精神生活要求极高的知识分子呢。
所以,他是非常痛苦的。
不过我们的《语文教学参考》将这几种观点折衷一下,它这样解释不宁静的原因:“《荷塘月色》流露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