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中光的影响概述
探究影视摄影中光线的运用实践
探究影视摄影中光线的运用实践在进行影视作品的拍摄中,光线是不可缺少的一门艺术,通过光线,对其拍摄主体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及影响,利用光线展示主体,同时还可以展示出拍摄主体的造型、颜色等内容,依靠不同的角度、光线,呈现出不同的内容,从而提升影视作品的品质。
本文将对光线的意义、运用手法进行论述,并提供有效的拍摄策略,完善作品的光线的拍摄需求,仅供参考。
标签:影视摄影;光线;有效策略在影视摄影的过程中,要想制作出完美的作品,就需要合理运用光线,通过光线进行画面的内容创作,依靠不同的光源将拍摄内容与拍摄主体进行内容的呈现,使其在同一水平或垂直角的位置上,展现出明弱的变化,从而对其形象展示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光线的概述影视摄影中,光线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单从摄影和照明的角度来说,光线是为了创造一种环境气氛,摄影师和照明师必须熟悉剧本内容规定情景的基调,是欢乐的还是忧郁的,是幽默的还是悲伤的,是轻松的还是压抑的等等,找到了正确的基调,然后指出从视觉上,感情上,象征上来研究和确定用什么色彩,创造怎样的一个环境氛围。
在结合画面结构,凸显出色彩、情绪等构图内容,通过光线完成光语言的表现,从而营造视觉的感染力,只有真正了解光线,才算真正了解了摄影[1]。
光线作为重要的艺术手段,它是影视画面作品的灵魂,无论是影视作品中的哪一个镜头内容,都需要依靠光线进行内容的描述,从而向观众表达作品说要传达的宗旨,所以说,光线是影视作品的一种语言传递形式,更依靠三种形式进行:直接性的语言、暗示性的语言和象征性的语言。
其中:光线的直接性语言,多是用于表示叙述性的内容,在进行影像拍摄的过程中,需要用光线将拍摄的对象形态用画面表述出来,依靠光将主体形象展示出来,这里的光线内容要求真实,需要将光线与光源的效果保持一致,为观众呈现出一定的逻辑性。
光线的暗示性语言,多是通过光线表现出表象的效果,依靠光线烘托出一种氛围。
光线的象征性语言,多是通过光线制造出很多意象的效果,如:一些作品中,表达对爱情的向往,多会运用光线进行内容的描述[2]。
摄影用光的作用
摄影用光的作用
摄影用光在摄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1.塑造画面主体:光可以影响画面的明暗、色彩和影调,从而影响主体的表现效果。
通过不同的光线角度、强度和颜色,摄影师可以突出或隐藏主体的一部分,或者改变主体的视觉效果,以实现创作意图。
2.表达情感和氛围:不同的光线条件可以给画面带来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例如,软光可以带来柔和、自然的感觉,而硬光则可能更加鲜明、强烈。
此外,光线的颜色和强度也可以影响观众的情感反应,例如暖色调可能带来温馨、浪漫的感觉,而冷色调则可能带来冷静、专业的感觉。
3.形成画面层次感:通过光线的明暗和阴影,摄影师可以在画面中创造出深度感和层次感。
光线可以使画面中的元素更加突出或退后,从而形成视觉上的层次关系。
4.强调或减弱细节:通过控制光线的照射范围和强度,摄影师可以强调或减弱画面中的某些细节。
例如,强烈的局部光可以突出主体的一部分,而柔和的光线则可以使细节更加细腻。
5.创造特殊效果:在某些情况下,摄影师可能会使用特殊的光线效果,如光晕、星芒等,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这些效果通常需要特定的光线条件或设备来实现。
总之,摄影用光是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影响画面的视觉效果、情感氛围以及摄影师的创作意图。
摄影用光对影视画面的作用
摄影用光对影视画面的作用没有光就没有影,没有影就没有形,没有形就没有视听画面艺术,也就没有五彩缤纷的世界。
光在影视创作中,不但可以完成主体造型,如勾勒外形轮廓,展示物体的细部,形成立体感等,也可以表现物体的质感,所以,光对于影视创作艺术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表现物体外部特征和内部含义的先决条件。
摄像用光又叫电视照明,是实现影视技术同时又表现电影、电视艺术造型的必要条件。
1、用光渲染环境气氛所谓环境气氛指画面整体形象给人的一种精神上的强烈感觉,是给观众的一种情绪反应。
相同的场景,在不同的光线照明下可形成不同的气氛,这种特定的气氛可影响人的心理情绪。
白天、黑夜、晴天、黄昏等不同时段,具有不同的光线性质,表现出来的气氛也不同,不同光线气氛可以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甚至影响人的情绪。
白天的阳光会你心情开阔;乌云滚动的天空会使人感到凄凉;无光的黑夜使人恐怖;皎洁的明月又会使人心旷神怡……,这些都是用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绪的心理依据。
2、刻画人物形象在故事片和电视剧的创作中,同样的人物用不同的光线照明可以产生不同的造型效果。
用光塑造、刻画人物就是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人物性格的变化,发挥光线对人物的描绘作用。
是根据不同的人物性格采用不同的光线处理,以表明创作者对人物的理解。
“用文字写一部电影剧本有它的素材,用光写作也有它的素材,如光线、阴影、颜色,若改变一部影片的光的基调,便能改变整个影片给人的感受,也会影响影片情节。
所以说摄影师也是作家,不过她是用光写作”3、表现人物情绪用光来揭示剧中人物情绪,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展示了它的艺术魅力。
例如,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为了表现男主角对女主角的爱,根据导演安排,在某个下雨的夜晚,男主角冒着大雨跑到女主角的楼下,哭喊着女主角的名字。
在这样的场面里,用光营造了压抑的雨夜气氛,揭示了男主角此时此刻的痛苦心境。
在这里,摄影师把光线当成一种传达人物情感、表达人物情绪的语言。
4、作为重要的情节因素光可以作为表现人物情感的语汇,也可以作为表现对象,作为故事情节的组成部分。
摄影艺术知识:光线对摄影的影响
摄影艺术知识:光线对摄影的影响光线是摄影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对摄影作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光可以改变一个场景的氛围、颜色和情感,也可以塑造物体的形状、纹理和质感。
了解光线对摄影的影响对于成为一名出色的摄影师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光线可以改变场景的氛围和情感。
不同类型的光线在不同场景下产生的效果也会不一样。
例如,柔和的阳光可以创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而阴暗的灯光则可以营造出神秘、惊悚的气氛。
不同光线对人们情感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在选择光线时需结合拍摄主题和场景的情境来进行选择。
其次,光线的颜色会影响图片的色调和氛围。
日出和日落时的光线会呈现出暖色调的特点,这种光线可以增加图片的精神层次和感性的表现。
而在室内,普通光3000K的黄色灯光呈现明显的暖色调,使图像更加柔和,而5000K的白色灯光则呈现出冷色调,更加的清晰。
在选择拍摄光线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主题和想要表现的氛围组合选择对应的光线色调。
光线还可以塑造物体的形状、纹理和质感。
光线的强度和方向可以改变物体的外观,让画面更具立体感。
在拍摄中,我们经常使用明暗交界处过度柔和的光线进行拍摄,这样可以让画面更加细致、富有层次感,呈现出立体的效果来。
光线的空气质量和亮度也对摄影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左右角度光照下,会有光晕现象的产生,让画面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色调,使得画面更加的柔和和自然。
而在夏季的拍摄中,因为大气中大量的水蒸气,使得拍摄的效果会模糊,需要使用特殊的滤镜进行拍摄。
总之,光线是摄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它可以影响摄影作品的氛围、颜色、情感和层次感。
选择合适的光线,小心地掌握它的强度和方向,可以让拍摄出的画面更加有思维深度,更具质感,呈现出最佳的效果来。
不同场景、不同主题,选择不同的光线,是一名成熟的摄影师需要掌握的技能。
光线对摄影的影响与利用
光线对摄影的影响与利用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记录生活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在摄影中,光线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它不仅影响着照片的质量和效果,还能通过利用光线的特性来创造出各种独特的摄影效果。
本文将探讨光线对摄影的影响以及如何巧妙利用光线来拍摄出理想的照片。
一、光线的影响1. 照明效果光线的强弱和方向直接决定了照片的明暗程度和构图效果。
明亮的光线能够突出被拍摄对象的细节,让照片更加生动;而柔和的光线则能够营造出温暖而舒适的氛围。
此外,从不同角度照射的光线会产生阴影效果,为照片增添层次感和立体感。
2. 色彩表现光线的色温直接影响着照片的整体色彩。
阳光的光线呈现暖色调,而阴天或室内灯光则更偏向冷色调。
合理运用不同的光线,可以调整照片的色彩氛围,营造出不同的情感表达。
在某些特定场景中,如黄昏时分的夕阳照射下的景色,光线更是能够为照片增添浪漫和神秘感。
3. 对比度光线的对比度指的是明暗之间的差异程度。
强烈的对比度会使照片的黑白明暗部分分别明显,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低对比度则会使照片呈现柔和的感觉。
对比度的选择取决于拍摄者对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的理解,通过合理调整对比度,能够更好地突出照片的主题和细节。
二、利用光线的技巧1. 自然光利用自然光是摄影中最为常见和广泛利用的光线来源。
不同时间和天气条件下的光线会带来不同的效果。
例如,阳光强烈而直射的正午光线适合拍摄明亮和鲜艳的照片;黄昏和黎明的光线则柔和而温暖,适合营造浪漫和梦幻的氛围。
合理利用自然光的角度和强度,能够将被拍摄对象的特点和美感充分展现。
2. 人工照明利用除了自然光,人工照明也是摄影中常用的光源之一。
灯光的选择和设计能够用来创造各种不同的效果。
例如,利用较强的聚光灯可以产生明亮的照明效果,突出被拍摄对象的细节;而通过柔和的反射板或柔光罩能够均匀地照亮整个场景,使照片呈现柔和的光线效果。
在人像摄影中,利用主光源、辅助光源和背景光等灯光组合,能够制造出丰富多样的照片效果。
浅谈摄影中的光线作用
浅谈摄影中的光线作用摄影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
光线作用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
光线的方向、强度和色温都会对照片的效果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摄影中,摄影师需要充分了解光线的作用,灵活运用光线,以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
光线是摄影中的灵魂,它决定了照片的视觉效果和质感。
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同一景物或同一主题的表现都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在日出时分,柔和的阳光能够营造出温暖、柔美的氛围,为照片增添浪漫的色彩;而在午后的强光下,光线的强烈影响会带来强烈的对比和鲜明的色彩,为照片增添生动的感觉。
摄影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拍摄主题和表现手法,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光线条件,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光线的方向也对照片的表现产生深远的影响。
侧光能够产生明暗对比鲜明的效果,为照片增添层次感和立体感;逆光则会使被拍摄物的轮廓更加清晰,同时也会产生光晕和光影,为照片增添一种神秘感和仙境般的氛围;正面光则能将被拍摄物体的质感呈现得更加真实和细腻。
摄影师需要根据拍摄的需求和表现手法,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光线方向,以突出被拍摄物品的特点,并营造出理想的氛围。
光线的色温也会对照片的色彩产生重要的影响。
不同光源的色温是不同的,比如清晨和傍晚的日光会呈现出暖色调,而中午的阳光则会呈现出冷色调。
在室内拍摄中,白炽灯和荧光灯的色温也会有所不同。
摄影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光源和色温,有意识地调整相机的白平衡,以保证照片的色彩真实和准确。
除了了解光线的作用,摄影师还需要灵活应对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拍摄挑战。
在强烈的阳光下,摄影师可以使用反光板或遮光板,调节光线的方向和强度,以消除过强的光影和阴影,并突出被拍摄物的细节和质感。
在光线不足的条件下,摄影师可以使用三脚架或增加ISO感光度,以保证照片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在室内拍摄中,摄影师可以调整室内灯光的布置和色温,以营造出理想的氛围和效果。
光线是摄影中的灵魂,它决定了照片的视觉效果和质感。
摄影师需要充分了解光线的作用,灵活运用光线,以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
摄影艺术中的光线与构图
摄影艺术中的光线与构图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摄影师巧妙运用光线和构图,可以创造出令人难忘的画面。
光线和构图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它们决定着照片的视觉效果和表达力。
本文将探讨摄影艺术中光线和构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它们来提升照片的艺术价值。
一、光线在摄影中的作用光线是摄影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照片的曝光、色彩和质感。
摄影中常见的光线有自然光和人工光。
自然光是最常见的光源,如太阳光、月光和黄昏光等。
人工光则是由人工灯光等人为创造出来的光源。
在摄影中,光线可以用于营造特定的氛围和情感。
例如,柔和的光线可以为主题营造出温暖和柔和的氛围,而强烈的逆光可以突出主题的轮廓并创造出戏剧性的效果。
摄影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主题来选择适合的光线,以达到想要表达的效果。
除了氛围和情感,光线还可以影响照片的明暗对比和阴影效果。
明暗对比可以增加照片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而阴影效果可以为照片增添神秘和深邃的感觉。
摄影师需要善于观察和利用光线,调整角度和曝光参数,以获得理想的明暗效果和阴影感。
二、构图在摄影中的作用构图是指将主题和元素有机地组织在画面中的过程,它决定了照片的平衡、重点和整体效果。
一个好的构图可以提高照片的美感和表达力。
摄影中常用的构图技巧包括对称构图、三分法构图和透视构图等。
对称构图是指将主题放置在画面的中心,左右对称地排列其他元素,可以创造出一种平静和稳定的感觉;三分法构图是将画面垂直或水平地分成三个部分,主题通常位于其中一个部分的交叉点,可以使画面更具动感和张力;透视构图则利用线条和远近关系来营造出空间感和层次感。
除了构图技巧,摄影师还需要关注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背景可以为主体提供一种环境和背景,同时也是构图中的一部分。
通过选择合适的背景和处理背景细节,可以使主题更加突出和引人注目。
三、光线与构图的结合运用光线和构图是摄影中密不可分的因素,它们相互配合可以创造出更有力量和艺术性的照片。
下面将介绍一些光线与构图结合运用的技巧。
浅谈摄影中的光线作用
浅谈摄影中的光线作用
在摄影中,光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线可以决定一张照片的色彩、明暗度、对比度等,因此摄影师在拍摄时必须充分考虑光线的影响。
首先,光线可以影响照片的色彩。
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照片的颜色会发生明显变化。
例如,在黄昏时分,夕阳的光线呈现较暖色调,而在白天晴朗的天气下,阳光则呈现较冷色调。
因此,在拍摄时需要结合拍摄对象和场景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光线条件。
其次,光线还可以影响照片的明暗度。
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照片将呈现明亮的色彩和鲜明的对比度。
相反,在光线较弱或光照不均匀的情况下,照片会呈现较暗的色彩和弱化的对比度。
因此,在拍摄时需要结合光线强度,选择适当的曝光方式和光圈调节,以充分利用光线来展现照片的明暗度。
此外,光线还可以影响照片的局部明暗度。
光线的明暗程度会随着光线角度的不同而改变,因此在拍摄时需要注意光线的角度和方向。
合理利用光线的角度可以使照片表现出更加鲜明的细节和质感。
最后,光线还可以影响照片的氛围和情感。
光线的明亮度和色彩可为照片带来不同的情感表达。
例如,在黄昏时分使用夕阳光拍摄照片,可以表现出温馨、浪漫的氛围;在阴雨天气中使用柔和的自然光拍摄照片,可以表现出沉静、忧郁的氛围。
因此,在拍摄时需要考虑光线的特点及其与拍摄对象和场景的搭配,以突出照片的氛围和情感。
综上所述,光线对于摄影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因素。
合理选择和运用光线可以使照片表现出丰富的鲜明度、明暗度、情感和质感,从而让摄影作品更加生动而有感染力。
摄影曝光的知识点总结
摄影曝光的知识点总结1. 光线的重要性光线是摄影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照片的亮度、明暗和色彩。
在摄影中,光线有两种来源,一种是自然光,来自太阳、月亮和星星等;另一种是人造光,比如灯光、闪光灯等。
光线的明暗、方向和色温都会对照片产生影响,摄影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利用。
2. 光圈的作用光圈是镜头的一个部分,它控制着进入镜头的光线的量。
光圈越大,进入镜头的光线就越多,照片就会更亮;光圈越小,进入镜头的光线就越少,照片就会更暗。
此外,光圈还影响着景深的大小,光圈越大,景深就越小,背景就会更加模糊;光圈越小,景深就越大,背景就会更加清晰。
3. 快门速度的作用快门速度控制着曝光的时间,也就是光线进入镜头的时间。
快门速度越快,进入镜头的光线就越少,照片就会更暗;快门速度越慢,进入镜头的光线就越多,照片就会更亮。
此外,快门速度还可以用来捕捉运动的物体,快门速度越快,可以拍摄到更加清晰的运动物体;快门速度越慢,可以拍摄到更加模糊的运动物体。
4. ISO的调节ISO是表示感光度的一个参数,它表示相机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ISO越高,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就越高,照片就会更亮;ISO越低,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就越低,照片就会更暗。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过高的ISO会导致照片出现噪点,影响照片的质量,因此在实际拍摄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调节。
5. 曝光补偿的使用在某些情况下,相机的自动曝光可能无法准确地捕捉到实际的光线情况,这时就需要使用曝光补偿来进行调节。
曝光补偿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光圈、快门速度或ISO来实现,从而获得更加合适的曝光效果,保证照片的亮度和色彩都能够符合实际情况。
6. 调节白平衡白平衡是指相机对不同光线条件下的颜色进行校正,保证白色在不同光线条件下都能呈现出纯白的效果。
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拍摄出的照片可能会出现偏色的情况,调节白平衡可以帮助照片呈现真实的色彩,使得照片更加自然。
7. 使用测光模式测光模式是用来测量光线的模式,相机一般有多种测光模式可供选择,比如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评价测光等。
摄影光影的分析原理和应用
摄影光影的分析原理和应用一、光影的概念光影是指由光线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明暗效果。
在摄影中,光影是一个重要的元素,能够帮助摄影师表达出深度、质感和立体感。
二、摄影光影的分析原理1.光源的位置与方向:光源的位置和方向会影响光影的形成。
在摄影中,可以利用不同角度和位置的光源来创造出不同的光影效果。
2.物体的表面属性:物体的表面属性对光影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不同材质的物体会产生不同的光影效果,如金属表面会产生明亮的高光,而毛织品表面会产生柔和的光影。
3.环境光的影响:环境光指的是来自周围环境的自然光。
光线的强弱和色温都会对光影产生影响,摄影师可根据环境光的特性来控制光影的效果。
4.光源的属性:光源的属性包括光源的强度、颜色和大小等。
不同属性的光源会产生不同的光影效果,如强光源会产生明亮的高光,而柔光源会产生柔和的光影。
三、摄影光影的应用摄影光影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各种摄影主题和风格的表达。
1.人像摄影:在人像摄影中,合理运用光影可以突出人物的轮廓和表情,营造出戏剧性或神秘的效果。
例如,在明暗对比强烈的照片中,人物的轮廓更加鲜明。
2.风光摄影:在风光摄影中,光影可以增强照片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例如,在日出或日落时,阳光的斜射会产生长长的光影,为照片增添了动感和戏剧性。
3.静物摄影:在静物摄影中,光影可以突出物体的纹理和质感。
通过调整光源的方向和强度,可以创造出生动的阴影和高光,增强照片的艺术效果。
4.建筑摄影:在建筑摄影中,光影可以突出建筑物的结构和细节。
通过合理利用阴影和高光,可以塑造出建筑物的立体感和雄伟感。
5.夜景摄影:在夜景摄影中,光影更加重要,可以营造出神秘、浪漫的氛围。
例如,利用建筑物的夜间照明和路灯的光影效果,可以创造出城市夜景的魅力。
四、摄影光影的创作技巧1.运用侧光:侧光可以产生明暗对比,突出物体的轮廓。
在拍摄时,可以将光源放在物体的一侧,使光线斜射在物体上,产生鲜明的光影效果。
2.利用逆光:逆光可以创造出背光效果,使被摄物体成为黑色的剪影。
光线与摄影的关系
光线与摄影的关系一、引言光线和摄影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光线就没有摄影。
在摄影中,光线是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它对于照片的颜色、明暗、质感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深入了解光线与摄影的关系对于提高摄影技术和拍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光线对于照片色彩的影响1. 光源颜色和亮度不同的光源会发出不同颜色和亮度的光线,这会直接影响到照片的色彩。
例如,白天阳光下拍摄出来的照片颜色会比晚上灯光下拍摄出来的照片更加鲜艳明亮。
因此,在进行拍摄时需要根据不同场景选择合适的光源。
2. 入射角度入射角度也会对照片色彩产生影响。
当阳光斜射时,会形成较长阴影,使得照片呈现出较强的立体感;而正午太阳直射时则会产生较为平坦无趣的画面。
因此,在进行拍摄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入射角度。
三、光线对于照片明暗的影响1. 光线强弱和方向光线的强弱和方向会直接影响到照片的明暗。
在拍摄时,需要根据不同场景调整光线的强度和方向,以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
例如,在室内拍摄时,可以通过改变灯光位置和亮度来调整照片的明暗。
2. 反射和折射反射和折射也会对照片明暗产生影响。
例如,在水面上拍摄时,由于水面会反射阳光,因此需要注意调整曝光时间和光圈大小,以避免照片过亮或过暗。
四、光线对于照片质感的影响1. 入射角度入射角度也会对照片质感产生影响。
当阳光斜射时,会形成较长阴影,并且能够突出物体表面的纹理和细节,从而增加了照片的质感;而正午太阳直射时则会使得物体表面显得较为平坦无趣。
2. 入射方向入射方向也是影响照片质感的重要因素。
例如,在拍摄人像时,可以通过侧面光的方式来突出人物的轮廓和线条,从而增加照片的质感。
五、总结光线是摄影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到照片的色彩、明暗和质感等方面。
在进行拍摄时,需要根据不同场景选择合适的光源、调整光线强度和方向,并注意入射角度和入射方向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
浅析光线在摄影创作中的作用
浅析光线在摄影创作中的作用摘要:光线是摄影的灵魂,摄影是用光的艺术。
光线准确、恰当的使用和控制,对一幅摄影作品的优劣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试图就“光线在摄影创作中的作用”这一问题展开详细的分析与论述,使更多人在日后的摄影创作中更加注重光线的运用。
关键词:摄影;用光;照明;造型;表意光线在摄影创作中的主要作用主要体在三个方面:照明、造型和表意。
这三个作用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也是拍摄一幅好的摄影作品的需要逐一满足的重要条件。
一、光线在摄影中的照明作用照明被摄体,是光线的基本作用。
我们从事摄影创作,首先是要将被摄对象以可视化的形象呈现给观众,而光线对被摄体的照亮就是能否合理呈现的先决条件。
其次,光线对被摄对象的照明,又能够丰富的画面的内容,使得观众可以从图像中捕获最基本的信息量(被摄体的外貌、轮廓、色彩、空间、体积),是观者对一幅照片主旨要义把握的基础。
同时,光线照射强度的大小决定了相机的曝光量的多少,影响拍摄时的两个重要参数——光圈与快门的组合(我们在这里假设感光度恒定的情况下)。
举一个简单例子:当摄影师在拍摄室内会议时,在室内照明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又想要准确生动地捕捉到会议发言人的动作与神态,这时候相机的外置闪光灯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的及时补光不仅能够使得被摄者更加明亮突出,同时又可以使相机获得一个相对高的快门速度,有利于摄影师将一些稍纵即逝的重要瞬间凝固下来。
总而言之,摄影的照明作用是被摄主体客观存在的依据,可以使被摄体承载更多的信息量,把“这是什么?”的问题讲清楚,如此以来才更方便对作品更深层次的解读。
二、光线在摄影中的造型作用摄影作为一门造型艺术,光线对于视觉形象的表现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线是摄影创作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不仅是在感光材料上获得影像的物质条件,同时在摄影造型中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表现被摄体的形态、质感和色彩人眼之所以能夠看见和辨别自然界物质的外部形状和质地,是因为这些物体对光线有反射作用。
光线对摄影的影响
光线对摄影的影响光线对于摄影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着照片的质量和效果。
在摄影中,光线的角度、强度、颜色和质地都会对照片的氛围、构图和表现力产生深远影响。
下面将详细探讨光线对摄影的影响。
首先,光线的角度是摄影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光线的角度决定了光源与被摄物体的位置关系,影响着光线的入射角度和光照的强度。
例如,当光线垂直照射在被摄物体上时,产生的阴影较少,细节更加清晰。
而当光线以斜角入射时,会形成阴影,产生立体感和层次感。
摄影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角度来突出被摄物体的形态和纹理。
其次,光线的强度和亮度对于照片的曝光程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过强的光线可能导致照片过曝,即亮度过高,细节丢失,造成图像失真。
而过弱的光线则可能导致照片欠曝,即亮度过低,细节不清晰,色彩单调。
因此,摄影师需要通过调整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等参数,来合理控制光线的强弱,以达到所需的曝光效果。
光线的颜色和质地也是摄影中必须考虑的要素之一、不同光源的颜色温度不同,从而影响到照片的色彩效果。
例如,白天的光线色温较高,呈现出蓝调,而室内灯光的色温较低,呈现出黄调。
摄影师可以根据主题和情境的需要,通过选择不同的光源或者使用白平衡调节来达到所需的色彩效果。
此外,光线的质地也会对照片产生影响。
例如,柔和的光线可以营造出温暖、柔美的氛围,而强烈的阳光则会产生硬阴影和对比度,创造出强烈的效果。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方面,光线对摄影还有一些额外的影响。
首先,光线可以创造出照片的氛围和情绪。
在摄影中,摄影师可以利用光线的特点来打造出不同的情绪和画面效果。
例如,柔和的黄昏光可以给人一种浪漫、温馨的感觉,而冷色调的灯光则可以传达出一种冷静、冷漠的氛围。
其次,光线还可以用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和焦点。
亮度较高、光线较强的区域经常会成为照片中的焦点,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摄影师可以通过调整光线的分布和强弱,来达到突出主题和引导观众视线的效果。
总的来说,光线对于摄影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
光线与摄影的关系
光线与摄影的关系摄影是一门艺术,而光线则是摄影的灵魂。
在摄影中,光线的质量和角度对于照片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光线与摄影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光线来提升照片的品质。
一、光线的种类及特点在摄影中,我们常常碰到不同种类的光线。
白天的自然光是最常见的一种,它的明亮度和颜色温度会随着时间和天气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另外,还有人工光源,如灯光、闪光灯等,它们的特点是可以控制方向和亮度,使得摄影师可以更加精确地进行光线的创作。
二、光线对照片的影响光线对于照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光线的明暗对于画面的层次感和质感有着直接的影响。
柔和的光线可以产生柔美的效果,而强烈的光线则可以营造出强烈的对比和立体感。
其次,光线的角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照片的构图方式。
斜射的光线可以制造阴影和光影效果,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光线的颜色温度会影响照片的色彩呈现。
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同一景物会呈现出不同的色调,从而影响照片的氛围和情绪表达。
三、利用光线的技巧为了更好地利用光线来提升照片的品质,摄影师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首先,了解光线的特性是基础。
摄影师需要学会观察不同光线条件下的影像效果,熟悉不同种类光线的特点。
其次,合理调整相机的曝光参数是关键。
在面对强光或者暗光时,调整曝光补偿和ISO值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表现画面细节。
此外,善于利用阴影和光斑也是提升照片质量的一种方法。
在拍摄中,摄影师可以通过操控拍摄角度和光线的切入方式,创造出有趣的阴影和光影效果。
四、光线与不同主题的摄影光线也与不同主题的摄影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在人像摄影中,柔和的光线可以使皮肤呈现出柔滑细腻的效果,增强被摄者的形象美感;而在风景摄影中,特殊的光线条件可以创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情感。
除此之外,光线还可以用来表达抽象或者艺术概念。
通过运用光线的色彩和形状,摄影师可以将平凡的事物转化为艺术品。
总结:光线与摄影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充分理解光线的特点,善于利用各种光线条件,并运用光线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将有助于摄影师提升作品的质量和艺术性。
浅谈光对摄影的影响
浅谈光对摄影的影响光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不仅决定了照片的明暗对比,还能够影响照片的氛围、情感和视觉效果。
在摄影中,光的运用非常重要,它能够成为摄影师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有效工具。
下面我将从不同方面来探讨光对摄影的影响。
首先,光线的明暗对比直接决定了照片的整体效果。
通过合理的利用光线的亮度、方向和角度,摄影师能够创造出丰富的阴影和高光效果。
在拍摄人像或静物照片时,深浅合理的阴影能够突出主体的轮廓和立体感,使照片更加生动。
其次,光线的颜色和温度对照片的氛围和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拍摄风景照片时,黄昏或黎明时分的柔和红光能够营造出浪漫和梦幻的氛围,而中午时的白光则给人一种充满活力和清新的感觉。
而在拍摄人物肖像时,黄昏时分的温暖光线能够给人一种温馨和安静的感觉,而强烈的逆光则会创造出复杂和有力的效果。
此外,摄影师还可以利用光线的反射和折射来创造出独特的效果。
通过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和使用反光板、镜面等辅助工具,摄影师能够将光线反射到被拍摄对象上,不仅能够凸显主体,还可以增加照片的层次感和艺术感。
最后,光线的运用也能够影响照片的纹理和细节。
在日光充足的情况下,摄影师能够捕捉到细微的纹理和细节,使照片更加逼真和生动。
而在强烈的逆光状况下,摄影师可以通过适当调整曝光来突出主体,从而凸显照片中的细节和纹理。
总之,光对摄影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决定了照片的明暗对比、氛围和视觉效果。
摄影师通过合理利用光线的亮度、方向、角度、颜色和温度,可以以及反射、折射的方式,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摄影效果。
因此,摄影师需要在拍摄过程中对光线有着深入的了解,并灵活地运用光线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浅谈光的存在及变化对于摄影画面的影响
浅谈光的存在及变化对于摄影画面的影响由于地球自转的客观存,在我们每一天都有经历日出日落,因此在这一天24小时之中,光线是在无时无刻的发生着变化的,而在这每时每刻,光线都有自己的特点。
日出之前,我们身边的一切几乎都被黑暗笼罩,此时的光线为冷光,没有阴影,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颜色。
一直到日出之前,画面的色调一直都是平的,在这种条件下,很难进行拍摄。
而当太阳升起之后,光线的变化是千变万化,五彩缤纷的,大多数的摄影者都会把日出当作一天之中最理想大拍摄时间之一,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太阳照射角度低,光线必须要穿透厚厚的大气层才可以照到地面,因此,这时的太阳的色温比整天其它时间都要暖,阴影处出现蓝色调,长长的阴影能够强调出主体的形状和纹理但是随着太阳的逐渐升高,阴影部分也开始逐渐变暖。
到了中午,太阳的照射角度越来越高,色彩的反差也开始变大,画面主体的立体感开始变强,然而由于这时候的阳光太强烈,导致光线太硬,此时并不适合拍照,因为拍出来的主体的阴影部分太多,导致画面太硬。
下午时分,随着太阳的逐渐下落,光线的色调又开始回归暖色。
下午,被摄物体的影子会变得更长使得主体表面的质感增强,被摄主体的越来越多的细节将会得到展现,这也是一天之中最好的拍摄时机。
到了黄昏和傍晚,日落之后天空之中依旧会出现许多的光,这些光是来自于云彩的反射,和日出一样,日落时的光也一样是暖色调,当太阳落山时,由于光线十分柔和,反差和阴影处于最小低状态。
这时候进行拍摄,所呈现出的将是颜色非常丰富以及艳丽的,这时候拍摄出来的画面主体与背景天空的融合将是非常完美的组合。
到了夜晚,太阳完全落下之后,城市之中的人工光以及天空中的光将会共同照亮世界。
这时候对光的反差非常之大,在这种情况下拍摄必须调高感光度,使用三脚架进行长时间的曝光,才能拍出优质的照片。
季节的变化对于光线以及画面的影响一年四季,不一样的季节给予了我们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夏天是枝繁叶茂,绿意盈盈,秋天是硕果累累,橙黄橘绿,冬天是白雪皑皑,冷冷清清。
摄影摄像过程中光的应用分析
名师讲坛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第6页
九年级 物理 全一册 沪粤版
2.并联电路 (1)定义:几个用电器的两端__并并列列地连在一起,这种连接方式叫_并_ 联并。 (2)特点:①电路有__多多__条通路;②干路开关控制__所所有有__用电器,支 路开关控制__对对应应支支路路__的用电器;③各用电器之间__互互不不__影响。
九年级 物理 全一册 沪粤版
第 2 课时 电路的连接方式
名师讲坛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第1页
九年级 物理 全一册 沪粤版
1.串、并联电路的比较
串联
并联
概念
把元件首尾顺次连接起来的 电路
把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
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 一处断开,所有用电器都停 止工作
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 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B.若一个用电器的内部开路,其余的用电器仍可能通电工作
C.开关可使电路中的各灯泡同时发光或同时熄灭
D.连接电路时,开关可接在电池的正极或负极处,也可将开关接在用电
器之间
名师讲坛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第9页
九年级 物理 全一册 沪粤版
3.下列关于并联电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列连接起来的
名师讲坛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第4页
九年级 物理 全一册 沪粤版
(3)开路法:任意断开其中一个用电器,看其他用电器是否还能工作, 若其他用电器仍能照常工作,表明这几个用电器是并联的;若其他用电 器都不能工作,表明这几个用电器是串联的。
人像摄影中光线的作用
人像摄影中光线的作用光线在人像摄影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决定了照片的质感、色彩和视觉效果。
在进行人像摄影时,合理运用光线的效果可以让照片更加生动、鲜明,从而更好地表达摄影师想要传递的信息。
光线的强弱和颜色对照片的影响是很大的。
强烈的光线可以产生明暗对比,使照片更加有层次感,而柔和的光线可以使人物的肤色更加柔和、光滑。
选择合适的光线强度和颜色,可以根据摄影师的意图来进行构图和拍摄。
除了强弱和颜色,光线的方向和角度也会影响人像摄影的效果。
侧光可以产生阴影,突出人物的轮廓和表情。
背光则可以在人物和背景之间产生轮廓线,给人一种神秘感和立体感。
正面光可以平衡整个画面,使人物的表情更加明朗。
根据不同的光线方向和角度,摄影师可以选择最有利的拍摄角度,以突出人物的特点和情感。
另外一个重要的光线因素是光线的均匀度。
均匀的光线可以让人物的肤色看起来更加自然,而不均匀的光线会在人物身上产生明暗对比,使照片看起来不平衡。
在实际拍摄中,摄影师可以通过调整光源的位置和强度,使用反射板或柔光罩来改变光线的均匀度,从而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
除了光线的基本参数,摄影师还可以通过控制光线的环境来产生不同的效果。
例如,使用背景灯可以在照片中产生背景虚化的效果,使人物更加突出。
使用的背景也会对光线产生影响,浅色背景会反射更多的光线,使人物肤色更加明亮,而深色背景则会吸收更多的光线,使人物看起来比较暗淡。
在人像摄影中,光线的作用还体现在照片的情绪表达上。
不同的光线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明亮、高饱和度的光线可以传递快乐、活力或者激情;柔和、低饱和度的光线则可以传递温柔、柔和或者浪漫的情感。
总之,光线在人像摄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熟练地运用光线的强弱、颜色、方向和角度,可以帮助摄影师达到所期望的照片效果。
无论是强调人物的特点和情感,还是突出整体画面的层次感和饱和度,合理运用光线都是人像摄影中必不可少的技巧之一、因此,在进行人像摄影时,摄影师应该充分了解光线的特性,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风格和需求的光线处理方式。
摄影中光线的概念
摄影中光线的概念摄影中的光线是指在摄影过程中,光照条件对图像的亮度、对比度、色彩等要素产生的影响。
光线的质量和方向决定了摄影作品的质量和效果。
在摄影中,正确地处理光线是拍摄出满意作品的关键之一。
光线的质量是指光线的强度、亮度、颜色等方面的特征。
光线的强度直接影响图像的亮度,亮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图像失真。
在日光下拍摄时,阳光会直接照射到被摄物体上,使其产生阴影和高光,这就需要摄影师通过合适的曝光来保证照片的亮度平衡。
当光线不足时,可以适当调整ISO感光度或使用辅助灯来增强光线,保证照片的明亮度。
光线的颜色也是摄影中常常需要注意的要素。
不同光源的颜色温度不同,例如白天的阳光比灯光要接近蓝色,而室内的灯光多为黄色。
在拍摄过程中,如果选择自动白平衡模式,相机会根据光源的颜色自动调整,以保证图像颜色的真实性。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手动调整白平衡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氛围效果。
光线的方向对摄影作品的表现力也有很大影响。
侧光可以突出被摄物体的纹理和形状,增加立体感;背光则可以营造出神秘的氛围,通过剪影效果表现主题;正面光可以呈现出真实且光洁的效果,但也容易使照片平淡无味。
利用不同方向的光线进行创造性的构图,可以为作品增添更多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
在摄影中,良好的光线掌握和运用是摄影师的基本功,并可以用来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光线使用技巧:1. 黄昏与黎明的金色光线:黄昏和黎明时分的阳光光线柔和而温暖,可以为照片增加柔和的氛围,创造出浪漫的效果。
在这个时段拍摄人物、风景或建筑,可以营造出温馨、梦幻的感觉。
2. 利用逆光创造剪影效果:背光拍摄是将被摄物体置于光线背后,使其成为黑色的剪影形象。
这种创作手法可以使照片更加神秘、富有艺术感。
3. 利用侧光突出纹理和形状:侧光可以使被摄物体的轮廓更加清晰,纹理更加明显。
在拍摄肖像、风景或静物时,可以利用侧光来突出被摄物体的细节和纹理。
4. 利用光线反射创造镜面效果:在拍摄水面、玻璃等具有反射性的物体时,可以利用光线和角度的变化创造出独特的镜面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强光强,舞台上光的强度,亦称“亮度”。
表示展现在舞台上光的明暗程度。
(这里所说的光强,不同于光学中所言的发光强度或亮度。
)是指舞台光在观众视觉中感受明暗的程度。
光强对舞台演出的照明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又有着很重要的造型功能。
舞台上展现的一切视觉形象,必须“见于光”。
有光才能显现舞台上人物和景物的造型。
光愈亮、形象愈突出,光渐暗,形态渐隐;一切景物则淹没于黑暗中。
人们的欣赏习惯是视线易向明亮处观看。
运用光强可引导和集中观众视线。
利用光的强弱和对比可增强舞台画面的立体感、空间感、在有限的舞台场地,表现无限的戏剧空间,犹似用黑白灰的素描手法表现的画面。
光的亮暗能引起人的反应,心理原形的源头始于昼夜的自然变化。
在人类对自然不了解的远古时代,夜晚的黑暗常给人带来恐惧和神秘,夜晚常常是野兽及传说中的精灵,鬼怪出没有时刻。
在人们记忆深处,黑夜常常夺去人的生命,带给人们痛苦。
许多肮脏交易,罪恶勾当在黑暗中进行。
像《麦克白》中的罪恶行为都发在黑夜,黑夜是最能勾起人无穷联想,进入梦境的时刻人们意识中的地狱也是阴森黑暗的。
相反,白天则使人愉快兴奋。
人在明亮的光线下可以看到天地万物,明媚的阳光使植物成长,使鲜花盛开,一片美好景象。
戏剧中对光强的运用取决于许多因素。
1、体栽:悲剧中常常对光强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其保持在中低调之中,而且全剧起伏较小,节奏平稳,这样能使观众保持在沉重的氛围之中,而喜剧的全剧则统一保持在高调之中,而且整体起伏较大,这样的氛围则容易使整剧节奏欢快,观众心情舒畅。
整体氛围的把握有助于戏剧矛盾的顺畅展开。
2、风格:尊重自然环境的戏剧常常依据自然光的感受来处理舞台气氛,如人艺老版《日出》就是把整个故事安排在从黎明、中午到黄昏、午夜再到黎明一个完整定额时间段。
有时则不遵循时间的顺序,有意把故事情节安排在具有象征性的时间段,如把浪漫的恋爱场景安排在黄昏,把忧伤的情节放在阴雨时刻,把一个可怕计划的密谋放在月黑风高之时……。
也有完全按照角色的心理感受安排舞台视觉的明暗变化,使光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完全成为揭示心理空间的工具。
3、剧情:由剧情决定光强的运用是建立在体裁的大基础之上的。
在戏剧表现上,恐怖、罪恶、思念、孤独、浪漫等情节经常安排在晚上光线较暗的情况下。
黑暗可以使恐怖更剧烈。
可以使罪恶显得更可耻,使思念显得更刻骨、悠远,使孤独显得更可怜、悲伤、使空间显得更温馨、浪漫……。
因而悲剧中高兴场面的光线也相对比较明亮,喜剧中的悲伤场面也经常作较暗的处理。
4、视觉:依据视觉感受来处理光强也是戏剧舞台上经常运用到的。
舞台上光的强弱不是靠测量出来的,而是依据人眼对光刺激的心理反应来设计的。
例如戏一开幕光不宜太亮,特暗或特亮的场面不宜进间过长,否则,观众都极易引起礼堂疲劳。
要给观众看特亮的场面进,先安排一段长时间过的特暗的场景。
这样有意识的根据人的生理,心理反应处理舞台光强时,就会使观从优心理上感到流畅,自然。
舞台灯光的强弱效果,还经常受具体物质因素影响,例如:①剧场灯光设备。
电源的电量、电压,光源的品种功率,灯具的数量、质量,灯位的投光角度、投射距离等。
②舞台上人物造型(服装、化妆)和景物造型(布景、道具),对光的吸收与反射的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对比与反差关系。
③舞台上边檐幕和台面的明度和材质。
④舞台空间的大小及观众的容量,观众与舞台的视距。
下面是光线强弱心理测试表光色要想科学地认识什么是色彩,需要横跨物理、生理、心理三个学术领域。
从古希腊时代开始,科学的思想家们就开始了对光与色的探索,并且创立了形形色色的视觉论。
著名的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基本色的黑、白、灰或黑、白、黄、白色与黑色经过眼睛不能分辨细微混合,按其混合比率,产生了其它色。
亚里士多德还第一个提出“光就是色”的理论。
文艺复兴的巨匠列奥纳多·达芬奇在他追求绘画事业的同时,对色进行科学的观察和思考,他认为原色色彩由光的白色,大地的黄色、水的绿色、空气的蓝色、光的红色并加上黑色组成的。
这六个色正好是我们今天的视觉成像色。
光与色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光是产生色的原因,色是光被感觉出来的结果。
光色:舞台上光的色彩。
光色是舞台灯光中最能表现情感的造型要素,在渲染戏剧的情调、气氛、烘托人物的思想情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它对舞台上所展现的布景、服装、化妆、道具进行“二次着色”,统一和协调舞台画面的色彩。
从心理角度来分析光色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命题。
光色是舞台灯光诸要素中较为重要的一个,也是最复杂的一个,颜色能引起人们的审美体验,主要取决于直接记忆和间接记忆,也会因为群体文化习惯和个人习惯不同而有所差异。
所谓直接记忆是指亲身体验后产生反应记忆,而且这种记忆能产生同类联想。
例如:红色。
它的记忆原形是火和血。
所谓记忆原形,是人类对一事物的最原始的记忆和联想。
火是自然的产物,最早来源于雷电霹雳,它能燃烧树木,毁坏万物。
同时。
人们也发现它能御寒,烘烤、防御野兽。
因而,人类对它的原始记忆既有恐惧,危险的感觉又有温暖、幸福的感觉。
血来源于人类自身和其它动物。
当人类为猎取野兽自身受伤或杀死野兽时,血便映现在眼前,血流过多便会死亡。
因而,血在人的原始记忆中便是恐怖和死亡。
据说,祖先原始记忆直到现在仍然残存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
当然,最直接可信的是自身经验。
例如:我们对戏色的原始记忆,可能是幼时被火烫或烧伤时的疼痛,及身体被利器划伤而流血时的恐惧。
然而,幼儿在获得这些经验之前,是会毫无顾虑地在获得这些经验之前,是会毫无顾虑地触摸火焰或者玩弄利器。
对红色的另一种感受可能是新年、婚礼时贴喜庆对联、悬挂红灯笼等,此时的记忆则是热烈,喜庆。
找到色彩原始记忆以后便可以进入每一联想阶段。
客观联想。
第一联想是可以通过记忆原形首先引起的心理反应,例如:红色,我们的原始记忆是血与火。
第一联想(客观联想)是血、火、辣椒、太阳、日出等。
第二联想(间接联想)必须建立在第一联想的基础上,由看到红色想到婚礼、战争、革命等。
第三联想(主观联想)则建立在第二联想基础上,收看到红色联想到勇敢、正义、警戒、野蛮、恐怖等等。
原始记忆第一联想(客观联想)第二联想(间接联想)红(血、火)(、辣椒、苹果、太阳、日出)(婚礼、战争、革命等)第三联想(主观联想、高级联想)热情、幸福、激动、愤怒、境界、勇敢、恐怖、残酷、野蛮等颜色的第一联想一般是客观事物。
这些客观事物大部分是视觉直接感受到的事物,这些事物本身具有某种色彩,是不需要把思路扩展开来就能达到的最直接联想,在灯光设计中,设计者只需直接运用逆向运用,这种灯光重视的是对现实空间的真实再现,为剧情进展进行悄无声息的铺垫,也是和戏剧风格相一致的设计样式。
颜色的第二联想是间接联想。
例如:由绿色联想到希望,那可能由春天进而且联想到的。
当然,就事实而言,很多联想的产生是不自然想象过程的产物,它可能会产生跳跃或同生(即不同的联想阶段同时生成)的现象,例如:在话剧《狂飙》的结尾,天幕在一群热血青年的国歌声中慢慢染成红色,观众会因这种红色而想到鲜血,想到革命,想到中国的命运等等,它们可能会依次出现,也可能会同时出现在联想的过程中。
可不管怎样,想象的过程始终是有意识的。
自觉的想象过程可能会和个人的特殊经验有关,也会因此时的心境不同而有所不同(如下图)。
第一联想第二联想第三联想流血战争残酷、喜庆第一联想第二联想第三联想高兴时美好、浪漫夕阳暮年忧伤时怀旧、伤感第一联想第二联想第三联想绿叶春天希望、生命从生理学的角度,对色彩进行研究是许多理论学家选择的突破点之一。
例如红色,由于波长较大,容易对视网膜中感红细胞产生刺激,处在红色的环境中人们容易感到热、兴奋、刺激、而处在蓝色环境中则会感到冷、沉滞、安静等。
康定斯基是成功运用色彩的心理反映来创作的代表画家。
“一般来说,色彩的暖或冷意味着各自向黄色或蓝色接近,这是一种水平方向运动,暖色趋向于观众,冷色则反。
”并总是明显地趋向观众,而蓝色却象蜗牛一样向内缩回,这种向心作用,康斯基称之为颜色的张力。
他认为黄色对人的视觉刺激最强烈,”“当黄色直接被观赏时,它搅扰着观者,刺激着观者,激荡着观者,显示出这块颜色的本能力量,这种黄色的特性一直是被认为偏向更高明的颜色——能够达到眼睛和精神都忍受不了的强度……,就像一只小号,一声紧接一声地吹奏出尖利或高亢嘹亮的声音,象一个打人毁东西对周围排遗体力的疯子”,“黄色是典型的人间色彩”,与黄色相对,“蓝色是典型的天堂色彩”,它所唤起的是最基本的感觉是宁静,“蓝色变得越深,它召唤人走向无限,唤起人们对单纯,以及最终对超自然的要求就越来越强烈”。
反过来,当人们听到“天堂”一词时这种颜色就会映入眼帘。
※日本人的色彩情感(日本舞台美术家大庭三朗调查)※法国人的情感色彩(法国心理学家克拉茵调查)综合上表,我们不难看出,颜色在人心理上的反应不是完全一样的。
在分析和运用它们时,要充分考虑民族、地域、宗教、文化及个人习惯等多种因素,以便使它们在使用时永远保持最强的说明力。
舞台光色的获得方法,主要是在灯具前附加各种滤色片,也可用光色相加法(数台灯不同光色的调配),物色相减法(同一台灯叠加不同色相的滤色片),来取得所需要的光色。
随着科技的发展,改变光源的波长,也会获得不同的光色。
光色的三原色:红、绿、蓝。
三原色相混合为白光。
一种原色与另两种原色的间色为互补色。
两种互补色相混合,亦为白光。
光色的三种特性:色相、明亮、饱和度。
现代色度学采用CIE(国际照明委员会)所规定的光色测量原理。
数据和计算公式。
其中CIE色度图,值得我们灯光工作者认真学习和应用。
将我们国产的滤色片,经逐号测量,标于色度图的准确位置,能促进我们在灯光设计中光色的构思和应用。
舞台上展现的色彩,是光色与物色(布景、服装、化妆、道具的色彩)的结合。
因而要研讨光色与物色的吸收与反射的规律。
光色物色的吸收和反射规律是:①无光即无色,有光方生色②在白光下各种物色呈现原有的色相。
③光色与物色色相同,物色愈鲜明。
④光色与物色为互补色,物色变灰暗。
⑤光色的明度,饱和度愈高,物色向光色转化。
⑥白色景物,易反射各种光色;黑色景物易吸收各种光色。
⑦同一光色,照射色相相同材质各异的景物,其色彩效果不同。
表面光滑的景物,其高光点全反射光色。
⑧轻薄透明的景物,易透射各种光色。
⑨各种棱面薄膜景物,可折射出彩虹般的光色。
⑩各色荧光物质,在紫外线光下发出艳丽的色彩;非荧光物质则黯然失色。
在舞台演出中,对光色造型要素的选用,要依据剧情的需要,演出风格的需要,戏剧空间环境气氛的需要。
全剧应有统一的基调,各场次应有对比和变化。
注意与布景、服装、化妆色彩和谐,兼顾光色气氛与演员的照明,重视主光,辅助光、逆光的光色调配,调整好人物光与投景光和谐关系。
光色的运用,因戏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