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发展史
摄影技术的发展史
![摄影技术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0bf367e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f.png)
摄影技术的发展史介绍摄影是一项通过利用光线记录图像的技术,它的发展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里程碑。
本文将介绍摄影技术从诞生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其对社会和艺术的影响。
早期摄影摄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最早的摄影技术称为"银板法",即用涂有银盐的玻璃或金属板曝光。
这种技术的发明为后来的摄影技术奠定了基础。
可乐式胶卷的发明在19世纪末,可乐公司的科学家发明了可乐式胶卷。
可乐式胶卷的优势在于便携性和易处理,它取代了银板法成为了主流的摄影技术。
这一发明极大地推动了摄影技术的普及。
自动化相机的出现20世纪初,自动化相机开始出现。
以柯达公司为代表的制造商开始推出便于操作的相机,使更多人能够参与摄影。
这一阶段的创新进一步加速了摄影技术的发展。
数码摄影的兴起20世纪末,数码摄影技术迅速兴起。
数码摄影的优势在于图像可以直接存储在数字媒体中,并且可以随时进行编辑。
这一技术革新改变了传统摄影方式,并为创意摄影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当代摄影技术如今,摄影技术正不断发展。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摄影师。
各种新型相机和拍摄设备的出现,使摄影变得更加便捷和多样化。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为摄影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社会和艺术的影响摄影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和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摄影记录了历史的瞬间,扩大了信息的传播和表达的范围。
它也成为了艺术的一种重要媒介,许多摄影作品成为了艺术品,并在艺术市场上受到了重视。
结束语摄影技术的发展历程丰富多样,从早期的银板法到现今的数码摄影,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贡献。
这些发展不仅改变了摄影本身,也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和艺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摄影将继续拥有更加广阔的前景和应用。
摄影史脉络与流派了解摄影的演进与变革
![摄影史脉络与流派了解摄影的演进与变革](https://img.taocdn.com/s3/m/97471b3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1.png)
摄影史脉络与流派了解摄影的演进与变革摄影史脉络与流派:了解摄影的演进与变革摄影是一门通过光和影的捕捉,记录现实世界的艺术形式。
它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次的演进和变革,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本文将带您回顾摄影的发展史,了解摄影的脉络与流派。
一、摄影初创期摄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由于当时还没有摄影器材和技术,人们最早的尝试是通过摹写和投影来记录视觉影像。
直到1826年,法国化学家尼埃普斯发现了固定光线的方法,摄影技术才得以诞生。
随后,法国摄影师达盖尔发明了第一台可用的相机,开创了摄影的先河。
二、摄影的演进与变革1. 黑白摄影与实用性发展在摄影早期的几十年中,摄影主要以黑白为主。
由于摄影技术尚未成熟,人们更多地将焦点放在摄影的实用性上。
摄影器材的改进和商业化的发展促进了摄影艺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开始尝试不同的拍摄风格和表现手法。
2. 彩色摄影的出现20世纪30年代,彩色摄影技术开始问世并逐渐成熟。
这一突破为摄影师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方式,使得摄影作品更加真实、生动。
彩色摄影的出现进一步拓展了摄影的艺术边界,让人们对真实世界的记录更加细腻和多样化。
3. 实验性摄影流派的兴起上世纪的中叶,实验性摄影流派开始兴起。
摄影师尝试通过特殊技术和处理方法来呈现摄影作品,突破传统摄影的束缚。
其中,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摄影流派在摄影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这些流派的出现进一步拓展了摄影的艺术边界,使摄影更具表现力和创造力。
4. 纪实摄影的兴起与人文关怀纪实摄影是20世纪的摄影流派之一,着眼于真实的记录和人文关怀。
纪实摄影师通过捕捉生活中的点滴,诠释社会现象和人类命运。
例如,美国摄影师杰罗姆·莱布维茨记录了20世纪50年代纽约贫民区的生活,向社会展现了贫困与不公的现实。
5. 抽象摄影与艺术表现抽象摄影流派追求艺术的表现和视觉冲击。
摄影师不再关注具体对象的真实记录,而是通过光影、线条和形状的组合,创造出抽象的形象和情感。
摄影发展史——精选推荐
![摄影发展史——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3f2a058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3.png)
摄影发展史摄影发展史⼀、摄影术的诞⽣时代背景?摄影术的诞⽣与发展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科学技术的进步、⼈们对长驻影像的渴望、对影像记录和信息传播的需求催⽣了摄影术的诞⽣;同时摄影术的诞⽣⼜反过来更进⼀步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与⼈们的需求。
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络时代的到来,图像市场的⽇益繁荣,为摄影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丰富了摄影的⽣存空间。
摄影术的萌芽?摄影术并不是某⼀个⼈发明出来的,⽽是经过⼏代⼈共同努⼒的⼀个成果,它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产物。
摄影术⼀经公布,便吸引了很多⼈来改进它,使它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1公元前400多年,中国哲学家墨⼦观察到⼩孔成像的现象,并记录在他的着作《墨⼦?经下》中,成为有史以来对⼩孔成像最早的研究和论着,为摄影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
墨⼦之后,古希腊哲学家亚⾥⼠多德和数学家欧⼏⾥德、春秋时期法家韩⾮⼦、西汉淮南王刘安、北宋科学家沈括等中外科学家都对针孔成像有颇多论述,针孔影像,已为察觉乃⾄运⽤,但只可观察,⽆法记录。
2在16世纪⽂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供绘画⽤的“成像暗箱”。
3 1704年,英国⼈⽜顿⾸先论及“⼲涉⾊”现象。
4 1725年,德国纽伦堡阿道夫⼤学医学教授亨利其舒尔茨(Heinrich Schulze1687-1744)发现硝酸银溶液在光作⽤下会变⿊,并于1727年发表论⽂《硝酸银与⽩垩混合物对光的作⽤》,论⽂讨论了硝酸银混合物在光作⽤下记录图案的功能,德国⼈称之为现代摄影的始祖。
5 1756年,奥地利⼈福伦达在维也纳创⽴福伦达公司。
6 1757年,英国⼈道龙发明消⾊差透镜。
同年,意⼤利⼈贝卡利发现了氯化银的感光性能。
7 1793年,法国尼埃普斯兄弟两⼈⾸先设想利⽤感光物质来固定针孔镜箱所形成的影像。
8 1802年,英国⼈汤姆斯维吉伍德(Thomas Wedgwood)完成“晦影照相机”,使⽤可感光的硝酸银纸,其学⽣亨弗利爵⼠以氯化银取代硝酸银定影,制成⼈类史上第⼀张较能久存的照⽚。
纪实摄影发展历史
![纪实摄影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48c9d1f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2.png)
纪实摄影发展历史纪实摄影是一种记录真实事物和事件的摄影形式,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以下是纪实摄影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1. 初期实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摄影技术刚刚发展起来的时候,摄影师开始尝试将摄影用于记录真实的事物和事件。
他们使用大型相机和玻璃底片,记录下当时的社会、人物和风景。
2. 新闻纪实摄影(1920年代至1940年代):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新闻摄影开始兴起。
摄影师们开始使用小型相机和快速胶片,能够更加灵活地记录真实的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
这一时期的纪实摄影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展示了社会问题和人们的生活。
3. 美国纪实摄影运动(1930年代至1940年代):美国纪实摄影运动由一群摄影师组成,他们致力于通过摄影来记录和展示美国的社会问题和人民的生活。
这一运动的代表人物包括沃克·埃文斯、多洛雷斯·朗格和沃克·埃文斯等。
他们的作品强调真实性和客观性,对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揭示和批判。
4. 社会纪实摄影(1950年代至1970年代):在这一时期,社会纪实摄影成为主流。
摄影师们开始使用35毫米相机和便携式录音设备,记录下社会上的不平等、贫困和社会运动等。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包括罗伯特·弗兰克、达尼·利维托和玛丽·艾伯特等。
5. 当代纪实摄影(20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数码摄影技术的发展,纪实摄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摄影师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记录和传播真实的事物和事件。
同时,纪实摄影也开始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风格。
总的来说,纪实摄影的发展历史可以看作是摄影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摄影师对真实世界的关注与记录的过程。
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社会历史的见证和记录。
摄影发展史的四个阶段
![摄影发展史的四个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d04dad1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0a.png)
摄影发展史的四个阶段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和技术手段,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从早期的摄影术到现代数码摄影,摄影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
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介绍这四个阶段,并探讨每个阶段对摄影发展的影响和改变。
一、早期摄影术:黑白胶片时代早期摄影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当时,摄影师主要使用的是胶片相机,通过暴露在光线下的胶片记录图像。
这个阶段的摄影作品主要以黑白照片为主,色彩表现有限。
由于技术和设备限制,摄影师需要在暗房中进行胶片的冲洗和显影过程,这对于摄影师来说是一项繁琐且耗时的工作。
然而,早期摄影术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能够真实记录世界的方式,开启了摄影艺术的新篇章。
二、胶片时代:彩色摄影的崛起进入20世纪,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改进,彩色胶片逐渐取代了黑白胶片,使摄影作品的色彩表现更加丰富和真实。
这一阶段的摄影作品开始呈现出更多的生活场景和人文主题,摄影师通过丰富的色彩和构图方式,展现了更多元化的摄影作品。
胶片时代的摄影师需要更加注重光线和色彩的运用,以及对画面的构图和表达的探索,这对于摄影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数码摄影时代:技术的突破与普及随着计算机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码摄影成为了摄影领域的重要突破。
数码摄影技术通过将图像信息以数字形式记录,使得摄影作品的获取和处理更加方便和快捷。
与传统的胶片摄影相比,数码摄影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编辑性,摄影师可以通过后期处理软件对照片进行编辑和修饰,大大提高了摄影作品的质量和表现力。
此外,数码相机的普及也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摄影中,推动了摄影艺术的大众化发展。
四、移动摄影时代:智能手机的影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摄影成为一种新的摄影方式和社交媒体表达形式。
智能手机的相机功能不断提升,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并通过社交媒体与他人分享。
移动摄影的兴起改变了摄影的观念和方式,摄影师可以通过手机随手拍摄,创造出独特而有趣的作品。
摄影发展史
![摄影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4497c50dba1aa8114431d941.png)
主讲:马旭飞
何为摄影: 何为摄影:
“摄影”Photography—一词来源于西 摄影” 摄影 一词来源于西 源于拉丁语photo(光)graphy 方,源于拉丁语 ( 描绘)两个词的重新组合,意思是“ (描绘)两个词的重新组合,意思是“用 光描绘” 光描绘”,是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 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 摄影术的时候,英国科学家赫谢尔 赫谢尔爵士给 摄影术的时候,英国科学家赫谢尔爵士给 这种新技术的名字。
摄影: 是通过胶片的感光作用, 摄影: 是通过胶片的感光作用,用照相机 拍下实物影像,通称照相,随着科技的进步, 拍下实物影像,通称照相,随着科技的进步, 目前记录影像的载体主要是CCD CMDS, 目前记录影像的载体主要是 , 但摄影的特征没有变,是真实的记录。 但摄影的特征没有变,是真实的记录。
达盖尔与摄影馆
路易·雅克 芒戴 达盖尔于1854年他开设了自 路易 雅克·芒戴 达盖尔于 雅克 芒戴·达盖尔于 年他开设了自 己的摄影馆, 年转化为沙龙形式, 己的摄影馆,到1860年转化为沙龙形式,在 年转化为沙龙形式 达盖尔的摄影馆中曾有相当数量的名人拍过照 如大仲马、法国作家雨果、维克托·玛丽等 片,如大仲马、法国作家雨果、维克托 玛丽等 人都拍摄过肖像。 人都拍摄过肖像。后来还成功的从热气球上拍 摄到了巴黎的市容,有人还“讽刺” 摄到了巴黎的市容,有人还“讽刺”说:“达 盖尔把摄影升华到了艺术的高度! 盖尔把摄影升华到了艺术的高度!”。
13世纪,在欧洲出现了利用针孔成像原理制 成的映像暗箱,人走进暗箱观赏映像或描画 景物
1. 1825法国人 约瑟夫 尼埃普斯用阳光摄影法拍摄了 法国人N·约瑟夫 法国人 约瑟夫·尼埃普斯用阳光摄影法拍摄了 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牵马少年》 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牵马少年》,画面翻拍十七世纪的一 幅荷兰版画。 幅荷兰版画。
摄影发展史的四个阶段
![摄影发展史的四个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166aff7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a.png)
摄影发展史的四个阶段摄影作为一种记录和表达方式,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黑白静态影像到如今的高清彩色照片,摄影技术不断创新,影像质量不断提高。
摄影发展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要的里程碑。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四个阶段。
一、早期摄影阶段(19世纪初至19世纪末)早期摄影阶段是摄影史上最初的阶段,也是最具有开创性的阶段。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商业化的照相机,这一发明标志着摄影的诞生。
在这个阶段里,摄影技术主要以银盐湿片为基础,曝光时间长,需要使用大型的暗房设备进行处理。
由于技术限制,早期摄影作品大多是静态的风景和人物照片,缺乏色彩和动态感。
然而,这一阶段的摄影作品为后来的摄影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胶片摄影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末)胶片摄影阶段是摄影史上的第二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胶片取代了银盐湿片,成为主流的摄影材料。
胶片相比湿片更加方便易用,成像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胶片的问世使得摄影的普及化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相机记录生活和表达情感。
在这个阶段里,人们开始尝试不同的拍摄技术和风格,摄影作品呈现出更多的创新和多样性。
三、数码摄影阶段(21世纪初至今)数码摄影阶段是摄影史上的一次革命性转变。
随着数码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相机取代了传统的胶片相机,成为主流的拍摄工具。
数码摄影具有便捷、高效、多样化等特点,使得摄影艺术得以更加广泛地传播和发展。
数码相机的出现使得摄影师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后期处理和编辑,从而创作出更加精美的作品。
同时,数码摄影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技术和概念,如高动态范围(HDR)、全景摄影和虚拟现实等,丰富了摄影领域的表现手法。
四、移动摄影阶段(21世纪至今)移动摄影阶段是近年来摄影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摄影功能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进行摄影创作。
移动摄影具有即时性、便捷性和社交性等特点,为更多的人带来了摄影的乐趣和机会。
摄影技术飞速发展史
![摄影技术飞速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627a01e3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e.png)
摄影技术飞速发展史摄影是一门影像记录技术,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
从最早的相机雏形到今天的高端数码相机,摄影技术经历了多个阶段的飞速发展。
本文将概述摄影技术的主要发展历程。
1.早期发展(18世纪末-19世纪初)早期的摄影技术主要是基于化学反应的原理。
在18世纪末,法国物理学家尼埃普斯·尼埃佩斯研究了光线对银盐的影响,并于1826年成功地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这是摄影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随后,法国人路易·达盖尔设计了第一台可移动的相机,称为达盖尔式相机,其原理是将光线通过镜头聚焦到感光材料上,形成影像。
然而,早期的摄影技术非常复杂和昂贵,只有少数专业人士才能够使用。
2.彩色摄影(19世纪末)19世纪末,彩色摄影技术开始出现。
法国发明家盖布里埃尔·卡尔曼设计了一种三色分离装置,通过不同颜色的滤镜将光线分成红、绿、蓝三种光谱,然后使用三个不同的感光材料进行记录。
这种技术成为后来彩色摄影的基础,但由于复杂性和使用成本高昂,直到20世纪才得到广泛应用。
3.照相机的小型化(20世纪初)20世纪初,照相机开始变得更加小型化和便携。
德国莱茵河畔的庆堂公司开发了一种名为“莱卡”的便携照相机,它使用了35毫米胶卷,这是当时最小的胶卷规格。
莱卡成为了20世纪最受欢迎的相机之一,它为摄影师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4.电子相机的出现(20世纪中叶)到了20世纪中叶,电子技术开始在摄影领域发挥作用。
1951年,美国工程师哈罗德·尤根设计了第一台数字影像传感器,实现了数字图像的采集和存储。
然而,早期的电子相机非常笨重和昂贵,直到数十年后才开始普及。
5.数码相机的普及(21世纪初)21世纪初,数位相机开始成为主流。
数码相机不再依赖于胶卷,而是使用存储卡来存储图像。
摄影师可以通过显示屏即时查看拍摄图像,并可以通过电脑进行后期处理。
数码相机的普及使得摄影变得更加便捷和经济。
同时,数码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更高像素和更好的图像质量。
摄影发展历史
![摄影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dfcad84fe2bd960590c6778c.png)
主讲人:
路百乐
我要学摄影
谁都当不了你的老师, 只有自己才是最好的老
师。 --静水深流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 1826年,法国人尼普斯发明“日光蚀刻 法”。
窗 外 的 风 光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1837年 法国人达盖尔(Daguerre)发明了 “银版法摄影术”。1839年8月19日,摄影术 诞生。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 1990年东芝公司生产出40万像素mc200数 码相机。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 1997年东芝公司生产出世界第一台33万像 素CMOS图像传感器数码相机。
优秀摄影作品欣赏
• 尤瑟夫•卡什摄于1941年12 月。拍摄过程中,丘吉尔 总叼着一支雪茄,神情闲 散。与人们熟知的坚毅、 自信、镇定不相符,于是 卡什走近丘吉尔,一把扯 掉了他嘴上的雪茄。丘吉 尔正要发怒,卡什按下了 快门。就这样,一幅世界 名作诞生了。这张照片发 表后,极大地激励了英国 人反抗德国法西斯的斗志, 成为英国人的精神象征。 照片本身也成了世界摄影 史上最著名最重要的影像。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 1929年禄莱生产出双镜反光120相机。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 1948年德国生产出第一台五棱镜单镜头反 光135相机“康太克斯S型”。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 1948年瑞典生产出第一台可换镜头和片盒 的120单镜反光相机“哈斯勃徕德”。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 1959年德国阿克发公司生产出自动曝光照 相机。
优秀摄影作品欣赏
• 挟尸要价---金镜头奖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 1888年美国人伊斯曼制造出第一部“柯达” 照相机。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 1891年,柯达生产出可装卸胶卷。 • 1936年,柯达生产出彩色胶卷。 • 1947年,美国波拉公司生产出一
世界摄影史的发展脉络
![世界摄影史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a0bef7536c85ec3a87c2c5eb.png)
•世界摄影史的发展脉络(一)早期(1825—1917):摄影术的探索和实验时期;(二)现代(1918——1960年代):摄影艺术现代主义思潮处于主流的时期,摄影艺术多元发展,相互辉映;(三)后现代(1970年代——今):摄影艺术进入后现代主义时期。
•摄影的曙光•第一节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第二节新的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第三节摄影术的改进•第一节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一·《墨经》光学八条•1、光的直线传播•2、影子的成因及变化规律•3、针孔成像的道理•4、针孔暗箱成像时,物、像大小取决于物距和像距的关系•5、类似放大率的概念•第一节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二·光学折射现象的发现1、公元前139年西汉淮南王刘安主编《淮南万毕术》——用冰造透镜的记载;2、汉武帝时,人们懂得用白光琉璃折射阳光使暗室变白昼;3、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对小孔成像和凹面反光镜作分析和解释;4、元代、明代数位科学家进行了小孔成像光学实验。
•第一节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三·色散现象的发现和感光化学应用1、北宋药学家寇宗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石英类晶体折射并发散色光的记载;2、公元三、四世纪的中国炼丹术记载金属的化学反应;苏轼《物类相感志》记载“盐卤写纸上,烘之字黑”;两千多年前的中国陶瓷制造也应用了感光化学的方法。
•第二节新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一·托马斯·韦奇伍德(Thomas Wedgwood)(英)•二·尼埃普斯(Niépce Joesph Nicéphore)(法)“阳光摄影术”(Heliography)•三·达盖尔式摄影法(Daguerreotype)银版法:标志着摄影术的诞生•四·塔尔博特(W.H.F.Talbot)与卡罗式摄影法(Calotype)•第二节新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一·托马斯·韦奇伍德(Thomas Wedgwood)(英)•第一位在暗箱内用感光材料录下影像以达到记录目的的人——数次不成功的实验•暗箱(Camera Obscura)——一个黑暗的房间•第二节新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二·尼埃普斯(Niépce Joesph Nicéphore)(法)“阳光摄影术”(Heliography)•Niepce拍摄的《窗外的风景》,Paysage a Saint-Loupe de Varennes(法文) •以沥青为感光材料,这幅特长时间曝光的作品产生相当特殊的影像,由于曝光时阳光角度产生了改变,所以光线就产生了趣味的变化。
摄影史从早期摄影到当代影像艺术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
![摄影史从早期摄影到当代影像艺术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bec3567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7.png)
摄影史从早期摄影到当代影像艺术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摄影艺术作为现代社会中重要的视觉表达方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摄影技术问世,到现代的影像艺术创作,摄影在社会和艺术领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摄影史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一、早期摄影的发展19世纪初,摄影技术的发明为摄影史的起点。
法国化学家尼埃普斯·尼埃普斯于1826年发明了银版减色术,开创了世界上第一张摄影作品,这一创举被视为摄影技术的开端。
随着技术的进步,摄影师们开始探索更多的摄影方法和主题。
1851年,英国摄影师罗杰·弗恩特利利用碘和汞的光敏度,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
这一突破性的发明让摄影技术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
二、摄影技术的革新与实验20世纪初,摄影技术开始发生重大革新。
著名摄影师曼·雷发明了著名的Leica相机,开创了35毫米胶片摄影的时代。
这种相机不仅便于携带,还能够拍摄高质量的影像,为摄影师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
同时,摄影师们开始在摄影中添加更多的实验元素。
达达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多布布斯将摄影与绘画相结合,创造了以实验手法和抽象形式为特点的摄影作品。
这种实验性的创作方式为当代摄影带来了新的风貌。
三、新技术与商业化摄影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摄影技术也随之发展。
20世纪中叶,彩色摄影成为了主流。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更真实地还原场景的色彩,还能提升观看者的视觉体验。
商业化摄影的发展也为摄影带来了新的趋势。
摄影师开始积极参与广告、时尚、纪实等领域的创作,通过商业化的手法将摄影作品推向了更广泛的受众。
四、当代影像艺术的崛起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当代影像艺术开始崛起。
数字摄影技术的出现使摄影师们可以更方便地拍摄、编辑和分享作品。
此外,数字技术还赋予了摄影师更多的后期处理和创作的自由度。
当代影像艺术以多种形式呈现,如摄影装置、数字合成、数据可视化等。
摄影师们通过技术的创新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创作出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摄影发展史简述
![摄影发展史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3f7952e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e.png)
摄影发展史简述
摄影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最早的相机是由法国人尼克拉·尼埃普斯发明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发展和改进使摄影成为一种普及的艺术形式。
在19世纪中叶,英国摄影家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发明了卡路里画,这是一种早期的照片处理技术。
20世纪初,照相机成为了家庭消费品,人们开始使用它们记录生活中的重要时刻。
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相机和镜头也在不断涌现。
到了20世纪中叶,黑白摄影逐渐被彩色摄影所取代。
数字摄影技术的出现使得摄影变得更加方便和实用。
同时,数码影像的处理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使得摄影师们能够创造出更加细致逼真的图像。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摄影已经成为了人们分享生活的重要方式。
今天,摄影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庞大的行业,包括从专业摄影师到业余爱好者,从商业摄影到纪实摄影等各种领域。
- 1 -。
摄影的发展史
![摄影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eb25752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5.png)
摄影的发展史关于摄影的发展史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
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发射或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摄影的发展史,一起来看看吧。
一、摄影术的诞生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古代的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墨翟(前468-前376)就发现了小孔成像的现象,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的直线传播。
直到16世纪的后半页,欧洲人在墙壁上打孔并装上凸透镜,从另一侧的墙壁上观看室外的彩色图像。
称为“暗室”。
17世纪初,装有凸透镜的小型“暗箱”开始出现,用来作为绘画的工具。
但300多年来始终没有办法把画面固定下来。
19世纪初,英国人韦奇五德用皮子作画“阳光画”最终失败了。
世界摄影史上的第一张照片是1826年由法国人尼普斯拍摄的《鸽子棚》。
现代公认的摄影术的诞生是在1839年。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术”。
二、摄影术的发展1、卡罗式摄影术;2、玻璃的使用;3、火棉胶的发明;4、从湿板到干板;5、从干板到胶卷;6、柯达公司的诞生。
三、从黑白到彩色黑白胶卷:1981年:ISO20°;20世纪20年代:ISO30°;20世纪40年代:ISO100°; 20世纪50年代:ISO400°;20世纪60年代:ISO3200°;1936年,柯达公司推出了第一卷彩色反转片胶卷(Kodakchrome);1937年,爱克发公司柯达公司推出了第一卷彩色负片胶卷(Agfacolor)。
四、四大胶片公司柯达公司:美国,1888年;爱克发公司:德国,1873年;依尔福公司:英国,1879年;富士公司:日本,20世纪初。
五、照相机的发展19世纪初,装有45°反光镜的“暗箱”;1839年以后,去掉反光镜的“暗箱”成为照相机;1860年,带有皮箱的照相机出现(黑布蒙头);1905年,柯达公司生产出使用胶卷的照相机;1923年,徕卡公司生产出第一台使用135胶卷的小型平视取景照相机;1940年以后,单镜头反光相机开始出现;1870年,“傻瓜”照相机开始出现;1990年以后,数码相机出现。
摄影史从古代到现代的摄影发展史
![摄影史从古代到现代的摄影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539aab4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e.png)
摄影史从古代到现代的摄影发展史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形式,承载着人类记录历史、展示美丽景色、捕捉珍贵瞬间的使命。
从古代到现代,摄影技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摄影史的发展之路。
一、古代摄影的雏形古代人类尝试着捕捉世界的图像已有悠久历史。
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墨子学派提出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制造出简易的相机。
而在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科学家欧几里得研究了光线的传播,也为后来的摄影技术打下了基础。
二、早期摄影的发展摄影术正式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法国化学家约瑟夫·尼埃普斯·尼埃佩发明了暗室和镀银板,使得在暗室中曝光的图像可以被固定下来。
他的发明被视为早期摄影的雏形,并奠定了后来摄影技术的基础。
随后,法国人路易·达盖尔在1826年成功地通过银版摄影法拍摄到了第一张被认可的摄影作品,从此掀开了摄影的新篇章。
三、胶片摄影的崛起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胶片摄影技术的引入使得摄影过程更加便捷。
英国人乔治·伊斯特曼在1884年成功制造出了可卷曲的柔软胶片,使得摄影机可以更轻便和灵活。
这项发明彻底改变了摄影工艺,使得摄影成为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并为摄影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数码摄影的革新20世纪末,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数码摄影技术应运而生。
数码摄影利用数字传感器将图像转化为电子信号,在内存卡中储存并可以随时复制、编辑和分享。
这一革新使得摄影更具实用性和便捷性,同时也为后期的图像处理和修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五、手机摄影的普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发展,摄影已经不再局限于专业摄影师的专利。
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拍摄,即刻分享美图。
智能手机内置的多功能摄像头和各种拍摄应用程序,使得摄影更加简单易行。
手机摄影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摄影方式,成为了记录生活、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六、虚拟现实摄影的前景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的崛起为摄影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借助虚拟现实摄影技术,我们可以创造出身临其境的影像体验,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实景之中。
摄影发展史
![摄影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15fbeb9fec3a87c24128c414.png)
摄影发展史
◆用于绘画的小孔成像(我国2400年前,西方16世纪)
◆公元1250年发现银盐变黑 1725年银盐具有感光性
◆1793日光摄影发(犹地亚沥青受光变硬,薰衣草油溶液显现)->1835达尔盖银版法(碘化银感光版感光,水银蒸汽显现,硫代硫酸钠定影)
◆1839年8月19日,公布“达盖尔摄影术”,摄影术的诞生日。
◆卡罗式摄影发(氯化银,浓盐水定影)->火棉胶摄影发(湿版,在湿的时候立即使用)>干版(溴化银乳剂)->柯达胶卷(硝化纤维片基->醋酸纤维片基->涤纶片基)
◆1882德国化学家制成“正色片” ->1906年制成了第一批对整个可见光区都能感受的“全色片”
◆大约在19世纪40年代,摄影术传入了中国。
19世纪50年代沿海大城市相继出现照相馆。
◆“五四”以后,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1923年我国最早的摄影团体──北京的“光社”成立。
摄影发展史
![摄影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b53d37c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9.png)
摄影发展史
1摄影发展史
摄影是在真实世界中拍摄或者把东西记录下来,是一种让人类记住事物或者场景的技术。
摄影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许多国家都从廉价的摄影机革新其对社会环境的考察。
2早期摄影
早期的摄影是用照片纸拍摄的,直到19世纪中叶,摄影才开始使用相机。
这种形式的摄影师需要把照片纸放在相机里拍摄,拍摄完成之后,再用化学药剂经历很长的周期来冲洗照片纸,才能在墨水中染上图像。
3工业摄影
20世纪早期,摄影已经被嵌入到工业生产中。
在照片被嵌入到制作过程时,摄影取代了绘画,在这个阶段,许多人开始尝试拍摄特写照片,从而使商品拍摄更加生动。
4数码摄影
20世纪80年代末,发明了CCD图像传感器,使摄影开始进入数码摄影的时代。
此后,数码摄影便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而相机技术也越来越发达,数字相机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摄影的普及。
5网络摄影
在数码摄影的基础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摄影也随之兴起。
无论是从功能还是从推广流行上来看,网络摄影已经在影像传播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由此传播技术,使大范围的碎片照片变成各种形式的影像作品。
摄影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从20世纪以来,摄影技术已经不断迭代,从涂布技术到数码技术,再到现在的网络技术,都使摄影技术不断发展,视觉新技术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摄影的热潮,摄影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也改变了我们记忆事件的方式。
摄影的历史高考知识点
![摄影的历史高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2e9f12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0.png)
摄影的历史高考知识点摄影的历史摄影作为一门现代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的发展过程中蕴含着许多有关技术、艺术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摄影的起源、技术发展和艺术探索等方面来探讨摄影的历史。
一、摄影的起源和发展摄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
当时的学者们发现,阳光穿过窄缝时,会在墙上形成倒转的影像。
这一观察启发了人们对影像记录的探索。
但真正的摄影技术直到19世纪初才被发明。
最早的摄影方法被称为“早期摄影术”,其中包括了许多试验性的过程。
例如,达盖尔在1839年发明了最早的可复制的摄影方法,称为“达盖尔银版法”。
这种方法需要在镜头中放置一块银版,曝光之后进行显影。
然而,这种早期摄影技术对曝光时间要求过长,且图片质量较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摄影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
1841年,塔尔博特发明了第一种能够固定影像的透明底片,这是摄影史上的重要突破。
接着,法国科学家尼埃普斯发明了胶片相机,使得拍摄速度更快、图片质量更好。
二、摄影技术的革新与进步20世纪初,摄影技术经历了一系列的革新,从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的发明,使得摄影艺术的表现力得到了提升。
早期的摄影需要使用大型相机,而随着迷你化相机的出现,拍摄变得更加方便。
在摄影技术进步的同时,摄影师们也在实践中进行艺术探索。
例如,20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了一种被称为“新物象派”的艺术运动,摄影师们通过改变光线、构图和拍摄角度来表达对现实的独特观察。
这样的艺术实践为摄影的表现力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三、摄影的艺术探索与表现随着摄影技术的成熟,摄影也逐渐发展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20世纪,许多摄影师开始将摄影与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影像风格。
例如,波尔汀于20世纪上半叶开创了“照片说故事”的摄影风格,通过构图和光线运用来传达情感和故事。
而卡特·布雷森也是一位非常知名的摄影师,他运用长时间曝光技术拍摄城市夜景,营造出独特的幻觉效果。
世界摄影史的发展脉络
![世界摄影史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a0bef7536c85ec3a87c2c5eb.png)
•世界摄影史的发展脉络(一)早期(1825—1917):摄影术的探索和实验时期;(二)现代(1918——1960年代):摄影艺术现代主义思潮处于主流的时期,摄影艺术多元发展,相互辉映;(三)后现代(1970年代——今):摄影艺术进入后现代主义时期。
•摄影的曙光•第一节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第二节新的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第三节摄影术的改进•第一节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一·《墨经》光学八条•1、光的直线传播•2、影子的成因及变化规律•3、针孔成像的道理•4、针孔暗箱成像时,物、像大小取决于物距和像距的关系•5、类似放大率的概念•第一节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二·光学折射现象的发现1、公元前139年西汉淮南王刘安主编《淮南万毕术》——用冰造透镜的记载;2、汉武帝时,人们懂得用白光琉璃折射阳光使暗室变白昼;3、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对小孔成像和凹面反光镜作分析和解释;4、元代、明代数位科学家进行了小孔成像光学实验。
•第一节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三·色散现象的发现和感光化学应用1、北宋药学家寇宗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石英类晶体折射并发散色光的记载;2、公元三、四世纪的中国炼丹术记载金属的化学反应;苏轼《物类相感志》记载“盐卤写纸上,烘之字黑”;两千多年前的中国陶瓷制造也应用了感光化学的方法。
•第二节新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一·托马斯·韦奇伍德(Thomas Wedgwood)(英)•二·尼埃普斯(Niépce Joesph Nicéphore)(法)“阳光摄影术”(Heliography)•三·达盖尔式摄影法(Daguerreotype)银版法:标志着摄影术的诞生•四·塔尔博特(W.H.F.Talbot)与卡罗式摄影法(Calotype)•第二节新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一·托马斯·韦奇伍德(Thomas Wedgwood)(英)•第一位在暗箱内用感光材料录下影像以达到记录目的的人——数次不成功的实验•暗箱(Camera Obscura)——一个黑暗的房间•第二节新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二·尼埃普斯(Niépce Joesph Nicéphore)(法)“阳光摄影术”(Heliography)•Niepce拍摄的《窗外的风景》,Paysage a Saint-Loupe de Varennes(法文) •以沥青为感光材料,这幅特长时间曝光的作品产生相当特殊的影像,由于曝光时阳光角度产生了改变,所以光线就产生了趣味的变化。
世界摄影史大事年表
![世界摄影史大事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ce8a6ff076eeaeaad1f3309f.png)
世界摄影史大事年表(1881年—2004年)1881年在美国,弗雷德里克• E.艾夫斯发明了网版照相制版工艺,让照片和其他影像的复制操作变得同印刷文字一样。
1883—1890年使用干版或胶卷的小型相机问世(特别是乔治•伊斯曼的柯达相机),曝光与胶片冲印的商业流程分离,从而使得人们对摄影的兴趣增加。
1888—1890年查尔斯•德里费尔德和斐迪南•胡尔特确立了测定影像亮度、曝光度和感光乳剂敏感度的方法,并于1890年发表了一篇关于感光测定的文章。
雅各布•里斯出版了关于纽约贫民窟生活的图片集《另一半是怎样生活的》。
1889年英国摄影家彼得•亨利•爱默生出版了《自然主义摄影》(Naturalistic-Photography)一书。
普罗塔F7.5镜头——第一款去像散透镜镜头发明。
乔治•伊斯曼为透明胶卷申请专利。
1890年照片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流行的期刊上,并逐渐取代手绘插图。
越来越多的女性涉足摄影,有的作为专业,有的仅仅作为业余爱好,尤其是在美国。
1890—1910年摄影艺术运动在欧洲和美国盛行:连环会、巴黎摄影俱乐部、摄影分离派和其他的画意摄影组织兴起。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展示了一种照相投影仪,可以每秒显示16帧画面。
1897年采用埃夫斯和斯蒂芬•霍根发明的网版技术,网版图片第一次通过电动印刷机在报纸上印刷出来。
1898年美国摄影家吉米•赫尔在古巴拍摄美西战争。
尤金•阿杰在巴黎开始摄影生涯,并持续到1927年。
1900年定焦伊斯曼•布朗尼相机问世。
1903年艺术摄影杂志《相机作品》在美国发行。
1904年刘易斯•海因在纽约开始了作为社会摄影师的职业生涯。
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里昂发明了制作全彩照片的奥托克罗姆工艺,并于1907年投入商业使用。
1905年阿尔弗雷德•施蒂格里茨在纽约第五大道291号开办了摄影分离派的小画廊。
1906年第一批全色干版在英国问世。
1907年美国摄影家爱德华•S.柯蒂斯开始刊出《北美的印第安人》。
摄影术的发展史
![摄影术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c8f34dca5fbfc77da269b12e.png)
1)感光度 2)白平衡 3)图文大小 (2)采集拍摄
1)取景 2)构图 3)组合曝光量 4)调整像距 5)曝光拍摄 (3)图像处理
1)常规处理(密度、反差、色彩等) 2)特效处理(滤镜、图层、拼接等) (4)图片输出
(四)数字摄影的概述 1、数字摄影的原理与特征
(1)数字摄影的定义 数字摄影也叫数码摄影(DIGITA PHOT),它是运用数码相机采集图像的后,根据
计算机的基础数据“1”和 “0”的偏码组合成数字图像的原理完成的一种摄影。 (2)数字摄影的原理
数字摄影的工作路途是景物光线-光电信号-电荷积累-A/D(模拟/数字)-数字图像-压缩--储存--传输—显示浏览或电脑图像处理--图片输出。 (3)数码相机的核心
4)与达盖尔同时又由英国入 H.塔尔博特发明了“卡罗式摄影法”(先把景物拍成负像, 再印成正像。)
5)1851 年由 F,S 阿切尔发明了火棉胶硝酸银湿板,把曝光时间缩短为 l~2 分钟。 (2)湿板感光时代
1)1871 年英国医生 R.L.马多克斯发明了明胶溴化银干板,创立了我们现代所用的负片 —正片的印制方法。
相机。 (3)从事广告、影楼等专业摄影的,要选购可以更换镜头、像素在1200万以上的专业
级的单反数码照相机。 (4)数码照相机的像素分辨率形式分为光学分辨率和插入分辨率,光学分辨率是它的
实际有效分辨率,而插入分辨率并非它的实际有效分辨率。 (5)要选购快门迟滞低、存储和传输速度快、耗电省的数码照相机。
1-2.1 尼埃普斯的肖像
2)1826 年他用乳白色的沥青制作的感光材料,透过通过 8 个小时的曝光拍摄了阳光下的 《窗外景色》,这就是现今保存在法国的篷皮度艺术中心的那幅世上保留下来的最早 的照片《阳光层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发展史一、摄影术的诞生时代背景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长驻影像的渴望、对影像记录和信息传播的需求催生了摄影术的诞生;同时摄影术的诞生又反过来更进一步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与人们的需求。
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图像市场的日益繁荣,为摄影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丰富了摄影的生存空间。
摄影术的萌芽摄影术并不是某一个人发明出来的,而是经过几代人共同努力的一个成果,它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产物。
摄影术一经公布,便吸引了很多人来改进它,使它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1公元前400多年,中国哲学家墨子观察到小孔成像的现象,并记录在他的著作《墨子•经下》中,成为有史以来对小孔成像最早的研究和论著,为摄影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
墨子之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数学家欧几里德、春秋时期法家韩非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北宋科学家沈括等中外科学家都对针孔成像有颇多论述,针孔影像,已为察觉乃至运用,但只可观察,无法记录。
2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供绘画用的“成像暗箱”。
3 1704年,英国人牛顿首先论及“干涉色”现象。
4 1725年,德国纽伦堡阿道夫大学医学教授亨利其舒尔茨(Heinrich Schulze1687-1744)发现硝酸银溶液在光作用下会变黑,并于1727年发表论文《硝酸银与白垩混合物对光的作用》,论文讨论了硝酸银混合物在光作用下记录图案的功能,德国人称之为现代摄影的始祖。
5 1756年,奥地利人福伦达在维也纳创立福伦达公司。
6 1757年,英国人道龙发明消色差透镜。
同年,意大利人贝卡利发现了氯化银的感光性能。
7 1793年,法国尼埃普斯兄弟两人首先设想利用感光物质来固定针孔镜箱所形成的影像。
8 1802年,英国人汤姆斯维吉伍德(Thomas Wedgwood)完成“晦影照相机”,使用可感光的硝酸银纸,其学生亨弗利爵士以氯化银取代硝酸银定影,制成人类史上第一张较能久存的照片。
此二人被誉为“暗箱”与感光材料结合的先驱者。
9 1816年,尼埃普斯用自己定名的“人工魔眼”的透镜装配成第一架照相机。
并使用它制作出一些不能耐光的负像照片。
10 1817年,德国人格罗特胡斯创立光化学反应的理论,并在1818年公开发表。
11 1819年,英国人赫谢尔(John Herschel)发明了定影法,可使已感光的氯化银固定下来,从而可长期保存影像。
其方法一直被沿用至今。
1825年,尼埃普斯用晒相法在涂有沥青的石板上制作了《牵马少年》照片。
用日光蚀刻法翻拍了一幅十七世纪的荷兰版画,由此诞生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牵马少年》。
但在摄影技术诞生的初期,由于感光材料的灵敏度很低,拍摄一张照片往往需要曝光数十分钟乃至几个小时。
意义:世界上有确切年代的第一张照片局限:但是它仅仅是对绘画的一种复制,真正面对外部世界捕捉并成功固定影象的是《窗外景色》《窗外景色》尼埃普斯摄于1826年,曝光时间长达8小时1835年,英国人塔尔波特拍摄了《窗口》,留有指印的纸基负片,大小是25mm²,是现存最早的负片。
1835年,法国人达盖尔发现在碘化银感光板上的潜影,利用水银蒸汽能够显现为可见的图像。
1837年,达盖尔在摄影室内用自然光拍摄了《画室》,这幅照片是存世最早的“达盖尔银版法”照片,也是世界上第一幅静物照片。
1839年8月19日,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于是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具有商业价值的可携式木箱照相机。
达盖尔银版摄影法的发明,使摄影成为人类在绘画之外保存视觉图象的新方式,并由此开辟了人类视觉信息传递的新纪元,成为举世公认的“摄影之父”。
法国学术院举行的科学院和美术院联席会议宣布是每年8月19日是“世界摄影术诞生日”。
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意义:曝光时间由以前8小时缩减到半小时。
直接正像,影像品质优良,银粒细腻,层次丰富。
人类第一次掌握即时捕捉并永久固定、长期保存外界影像的能力。
使摄影发展成为世界上一种艺术与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
“负正系统”和塔尔博特的“卡罗式摄影法”•英国人,全名: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
•1835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张可以印制正像的底片。
•1841年,塔尔博特的“负正系统”摄影在英国取得专利。
•后命名为”卡罗式摄影法“。
优点:成本低廉;可以利用负片反复印制正片。
缺点:使用纸纤维成像,颗粒粗,清晰度差,反差大。
1839年,出现首批建筑摄影照片,如塔尔波特的《拉科克修道院》,洛特宾耶雷的《雅典的卫城入口》等作品。
1839年,塔尔波特成功拍摄了显微镜下的物体。
1839年,在德国哈雷出版了第一本论述摄影的著作,作者是内托,书名为《制作达盖尔法照片的详细指导》。
1839年,法国19岁的贝克雷尔发现了光电效应,为以后设计光电测光表奠定了基础。
1839年,法国A•吉鲁制作的“达盖尔照相机”问世。
机身是两个套在一起,可前后抽动的木质方盒,镜头则是1829年谢瓦利埃磨制的“沃拉斯顿”消色差透镜,焦距是375mm,光圈为F14,快门是置于镜头前的圆形铜片。
1839年,英国天文学家约翰赫雪尔博士(Sir John Herschel)首次提出“Photography”(摄影)这个词,底片(Negative)、正片(Positive)、快照(Snapshot)等名字也是他首先提出。
1840年,法国福伦达公司利用达盖尔技术设计制造了德国第一架照相机,也是世界上第一架金属相机,被称为福伦达/达盖尔式相机。
1840年,法国谢瓦利埃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木质折叠型相机,拍摄165mm×216mm 的画面。
1841年6月10日,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塔尔波特(Fox Talbot)发表了“卡罗摄影法”,是世界上第一张纸质“负片”,可由此洗印出多张照片。
他被称为“摄影照相程序”发明家。
1842年,摄影史上第一幅新闻照片是德国比欧乌和K•F•斯特尔茨纳两人拍摄的《大火后的汉堡》。
1844年,有文字可考,首位在中国用银版法拍摄的是法国海关总检察官J•埃迪尔,同时来华的还有他的同胞传教士G•南格禄,也携有照相器具。
当时,埃及尔任法国贸易谈判代表,来华进行中法贸易协定的谈判。
据记载,他拍摄了该协定的签字仪式、中国外交第一人耆英的照片和一些澳门的风景照。
►1844年,F•F•马顿斯发明能拍摄150°弧度的“全景照相机”。
►1844年,美国人德雷帕(John william draper)拍摄的《青蛙血球》,是世界上第一幅显微摄影,开创医学摄影先河。
►1846年,卡尔•蔡司在德国耶拿创立显微镜精密机械厂,这也是卡尔•蔡司集团前身。
►1847年,法国尼埃普斯•维克多利用玻璃感光板代替泰尔鲍脱所用的感光纸,为整个近代的负像转正像摄影法奠定了基础。
►1851年,英国雕刻家阿切尔(Frederick Scott Archer)发明“火棉胶摄影法”,很快取代早先的摄影术。
此方法相对复杂且制造过程需现场连续进行,但由于感光度较高,曝光时间可缩短至15秒至1分钟。
拍摄时需要带齐全套设备和药品乃至帐篷,颇为不便,但此方式仍在全球流行长达20年。
►1855年,法国人陶配诺提出干版火棉胶法,使摄影更加便利。
►1855年,摄影史上最早的战地摄影是由英国人R•芬顿和助手M•斯帕林拍摄的克里米亚战争,时间长达三个月,获底片360张。
归来后,于十月在伦敦举办了影展,该影展是世界首届新闻摄影展览,展出照片312幅。
10月27日《伦敦新闻画报》评述说“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同时又作为事实的纪录和再现手段的卓越成就”让人惊叹。
►1856年,英国伦敦大学增设了摄影技术科目,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家设立摄影教育的学校。
(一)照相机的发展从最初的简易暗箱,到今天的高度自动化相机,照相机的发展速度可谓惊人。
1841年,光学家沃格兰德(Vogue Rand)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金属机身的照相机。
1849年,戴维•布鲁斯特(David Brewster)发明了立体照相机和立体观片镜。
1888年,美国伊斯曼公司研制出首台使用胶卷的“柯达1号”相机,可连续拍摄100张照片。
1891年柯达公司制造出可装卸胶卷的相机。
1906年,美国人乔治•希拉斯(George Silas)首创闪光灯摄影。
1914年,德国人奥斯卡•巴纳克(Oscar Barnack)研制出世界上第一部135相机,使用35mm宽的电影胶片,可拍摄24mm×36mm照片,这是第一批徕卡相机(Ur-Leica)的原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25年,德国蔡司公司生产出世界上首批平视旁轴取景的135照相机,成为摄影史上的里程碑,照相机跨入高级光学和精密机械的技术时代从此确立。
1928年,德国“弗兰克和海德克”公司生产出一种双镜头反光照相机——罗莱反光照相机,它能拍摄6cm×6cm的方形照片,并能在相机顶部的磨砂玻璃屏上调焦和取景。
1945年,瑞典生产了一款名为“哈色布拉德”(Hasselblad)的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1947年,美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拍摄后即可拿到照片的“波拉洛依德”(Polaroid)相机,简称“波拉”相机。
1949年,德国蔡司•伊康公司(Zeiss Ikon)生产的35毫米单镜头反光相机“康泰克斯”(Contax),开创了现代135单反相机的基本模式。
1949年美国发明了变焦距镜头。
1950年法国发明了摄远镜头。
1954年德国发明了微距镜头。
1960年,日本旭光公司在德国世界相机博览会上展示了世界上首台以电子测光的135单镜头反光相机“潘泰克斯”(Pentax SP),从此照相机进入了电子时代。
1977年,日本的美能达公司生产出世界首部双优先自动曝光相机——“美能达XD7”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1989年,日本佳能公司生产出由超声波马达驱动的“佳能EOS-1”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1981年,日本索尼(SONY)公司推出了世界上首台磁录像照相机“玛维卡”(Mavica),开创了照相机技术的数字化时代。
(二)感光材料的发展感光材料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对感光度的不断提高的探索。
当年尼普斯使用沥青金属版,曝光12小时才能得到一张影像,今天,只要按下快门,数秒便可得到照片的波拉片的问世,如今的ISO可以高达千万,在以前看来很难拍到的影像现在很容易的就得到了。
1819年,英国的科学家赫谢尔爵士(J.F.W.Herschel)发现了硫代硫酸钠可以做定影剂,此法沿用至今。
1840年他发现了卤化银中溴化银的感光性能最高,1842年他发明了草酸铁印相法和氰盐印相法。
“摄影”、“正片”、“负片”、“乳剂”等摄影专业名词都是他提出来的。
1847年,尼普斯的侄子圣·维克多(Niepce de Saint-Victor)取得“蛋白玻璃”摄影法的专利权,使曝光时间提高到5~15分钟,但蛋白玻璃的感光速度仍较慢,不适宜拍摄人像之类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