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连除计算的方法;2.能够根据题目要求,使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程主要教授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具体内容包括: 1. 回顾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的知识点; 2. 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 3. 学习如何使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老师可通过两种方法导入新课:一是通过视频播放教授连除计算的方法;二是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2 提供例题在引导学生理解连除计算方法之后,老师应该提供一到两个例题,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使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某商场在全场打9.5折促销,任意一件商品都打9.5折,请计算一下打折后一件售价为57元钱的商品原价是多少?计算过程:原价 ÷ 10 × 9.5 = 57可得:原价 = 60教师应该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掌握使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3 锻炼实践能力在学生掌握这种方法之后,老师可通过一些有趣又能够锻炼实践能力的题目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一个乒乓球从离地面5米的地方落下,每反弹一次,高度减少原来的一半,问第6次反弹落地时,它反弹了多少次?处理过程:已知高度为h,第n次反弹的高度为h/n。
已知第6次反弹时,高度为0,因此h/6=1,解得h=6。
版本更新:此处之前的答案在计算过程上有误,现在已更正,感谢用户的反馈。
反弹次数为通过列式子计算得出,即第n次反弹时高度为h/n<=0.5,解得n=5。
这个题目虽然比较有趣,但通过使用连除计算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从而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总结学生在本节课程中应该掌握使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老师也应该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
《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后反思
《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后反思《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后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是分两个部分进行的,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及书写格式和要求。
在这部分教学中我也发现学生在理解上比较容易,主要的问题还是在具体的计算中,特别是书写的格式。
在后面的练习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强调和训练。
第二部分主要是结合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初步的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
在教学中我着重是引导学生对此类问题进行观察和比较,找到相同之处,引导学生归纳出此类问题的基本结构。
接着重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决的方法,关键是让学生说清先求什么。
从课堂学生的表现看学生理解和掌握的还是比较好的,大部分学生可以主动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解答的思路也比较清晰。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在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面积占正方形面积的()A. B. C. D.2.把一个棱长3分米的正方体,切成两个相等的长方体,增加的两个面的总面积是()平方分米。
A.18 B.9 C.36 D.以上答案都不对3.一个四位数abcd,a是1-9中的质数,b是1-9中的合数,c是1-9中的偶数,d是1-9中的奇数,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有()个①一共可组成320个四位数②其中最大的数是7989③其中最小的数读作“一千四百二十一”④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的差是5568⑤这些四位数是5的倍数的可能性为0⑥若b=c,则一定有b=c=4⑦在其中最小的那个四位数中,一定有a=1A.5 B.4 C.3 D.24.等边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5.两个真分数的积与它们的商相比,()大。
A.积大B.商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6.下面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B.C.D.7.已知a、b、c均不等于0,结果与a÷相等的是()A.a÷c×b B.a÷c÷b C.a÷b×c D.不确定8.要比较淘气和奇思两人小学6年身高变化趋势,使用( )比较合适。
苏教版数学三下《连除应用题》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下《连除应用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下《连除应用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除的概念,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连除应用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连除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章节前,已经学习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除法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对于连除的应用题,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和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除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连除应用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连除的概念和运算方法的讲解。
2.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连除应用题的讲解和练习。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例题演示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的练习和合作,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连除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连除应用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资料。
2.投影仪和幻灯片。
3.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引出连除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连除。
2.呈现(10分钟)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除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巩固连除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连除应用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连除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提高学生对连除的理解和认识。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连除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提醒学生注意连除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目标:1、掌握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在对比观察中发现简单规律,能够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3、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增强估算的意识和验算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独立探索、大胆尝试及在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过程,并掌握正确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商的定位。
教学资源: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出示例题情境图,引导学生感受图中所提供的情境。
2、提问:“一共有600只鸡,平均每层有多少只?”该怎样列式?二、活动尝试。
1、600÷3=?你是怎样想的呢?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
2、全班交流算法。
学生可能有的方法:(1)3个200是600,600除以3得200;(2)6个百除以3得2个百,2个百是200;(3)因为6÷3=2,所以600÷3=200。
学生交流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
3、口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00÷3 400÷2 800÷24、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口算。
(2)反馈交流,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三、师生探究。
1、出示“这些鸡2天共产鸡蛋986个,平均每天产多少个?”让学生尝试列式。
(得出算式:986÷2)2、你能估计一下得数大约是多少吗?你是怎样想的?3、你能用竖式算一算吗?学生列出竖式后尝试演算。
指名两名学生板演。
4、集体评议。
提问:(1)“4”为什么写在商的百位上?(引导学生明确:9百除以2得4百多,4表示4个百,所以要写在商的百位上。
)(2)百位余下的“1”为什么要和被除数十位上的“8”合起来再除以2?(3)你觉得今天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和以前学习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什么联系吗?(引导学生明确除的过程是一样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比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多算了一步,十位上除好以后还要把个位上的数移下来继续除,注意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复习
平均每层放书28本。
两个书架一共有 多少本?
一共有224本书。
平均每个书架每 层放多少本?
三年级学生平均分成2队, 每队平均分成3组。 144人
每组有多 少人?
先求平均每队有多少人,
再求每组有多少人。
144÷2=72 (人) 72÷3=24 (人) 答:每组有24人。
② 384÷4=96(箱) 96÷2=48(箱) 答: 平均每辆汽车每次运48箱。
先求一共有多少组,
再求每组有多少人。
2×3=6(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44÷6=24(人) 答:每组有24人。
这瓶药可以吃多少天?
共150片 每日3次 每次2片
150÷2=75(次) 75÷3=25(天)
2×3=6(片) 150÷6=25(天)
1只青蛙1天吃害虫20只, 4只青蛙7天一共吃害虫多 少只?
4只青蛙7天一共吃害虫 560只,平均每只青蛙每 天吃害虫多少只?
我们2天共吃害 虫780只。
平均每只燕子每天 吃害虫多少只?
① 780÷2=390 (只) 390÷3=130 (只)
② 780÷3=260 (只) 260÷2=130 (只)
我们2次运 完这批水果
共384箱
平均每辆汽车每次运多少箱?
① 384÷2=192(箱) 192÷4=48(箱) 答: 平均每辆汽车每次运48箱。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除法教案
5.完成第5题
先让学生读题,找出从题中能知道什么信息,要求什么,引导学生分析如何通过已知的信息去求解。
板
书
设
计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学生板演
教
学
反
思
桥头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专用纸
主备人:徐中山二次备课人:丁玲玲审核人:王鸿杰
3、通过计算,渗透连除和除乘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相关学习做准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
教学准备
预习要求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复习计算方法
1.完成第1题,分组练习,指定学生板演,最后集体评讲订正。
2.完成第2题。
先估计商是几百多还是几十多,再计算
228÷3 712÷6 231÷5
944÷8 543÷2 197÷4
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使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并在此基础上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五、作业:
想想做做P4-2
板
书
设
计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312÷2
312÷4
学生板演
教
学
反
思
桥头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专用纸
主备人:徐中山二次备课人:丁玲玲审核人:王鸿杰
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一些对比练习,进一步理清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算理;继续加强估算教学,提高计算能力。
《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教案
《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连除的概念和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连除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连除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3 教学步骤1.3.1 引入连除的概念通过举例解释连除的含义,如将12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个。
1.3.2 演示连除的计算方法使用具体数字进行演示,如12÷3=4,表示将12分成3组,每组有4个。
1.3.3 练习连除计算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连除的计算。
1.4 教学评价通过练习题的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对连除计算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连除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连除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运用连除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实际问题中连除的运用方法。
2.3 教学步骤2.3.1 引入实际问题举例一个实际问题,如一个农场有12头牛,要分成3个圈,每个圈有多少头牛。
2.3.2 演示连除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用连除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即12÷3=4,每个圈有4头牛。
2.3.3 练习实际问题的解决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2.4 教学评价通过练习题的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对连除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连除计算的综合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综合运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连除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连除计算在综合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3 教学步骤3.3.1 引入综合问题举例一个综合问题,如一个班级有12名学生,他们要分成3组进行活动,每组有多少人,每组有多少组。
3.3.2 演示连除在综合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用连除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即12÷3=4,每组有4人,共有3组。
3.3.3 练习综合问题的解决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综合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3.4 教学评价通过练习题的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对连除在综合实际问题中应用的掌握程度。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苏教版
标题: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连除的含义,能够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连除进行计算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连除的概念2. 连除的计算方法3. 连除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连除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尝试用连除的方法解决问题。
(2)学生尝试计算,并分享计算过程和结果。
(3)教师总结连除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进行板书。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检查,教师点评。
4. 应用拓展(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连除解决。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连除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连除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对连除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本节课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2. 教师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教师在讲解连除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时,是否清晰易懂?4. 教师在课堂小结中,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5.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是否注重作业的针对性和实践性?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连除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用连除解决问题知识点总结
用连除解决问题知识点总结连除法的概念连除法是一种数学计算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然后逐步求解这些小问题,最终得到整个问题的解。
连除法的特点是每次求解的结果都会影响下一次的计算过程,因此它需要细致和耐心的思考。
连除法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被除数必须能够被除数整除,这意味着我们在使用连除法时需要事先确定被除数和除数的相关特性。
使用连除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是:先找到最小公因数,然后将被除数和除数分别除以最小公因数,然后用这个商作为新的被除数,并继续这个过程,直到被除数无法再被除尽为止,最后将所有的商相乘,即为最终的结果。
连除法的知识点1. 最小公因数的确定在使用连除法解决问题时,首先需要确定被除数和除数的最小公因数。
最小公因数是指能够整除被除数和除数的最小正整数,它是被除数和除数的一个共同因数。
确定最小公因数的方法是先找到两个数的公因数,然后从这些公因数中找出最小的一个作为最小公因数。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使用欧几里得算法来确定最小公因数,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2. 连续除法的步骤在确定了最小公因数之后,接下来就是执行连续除法的步骤。
这个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找到最小公因数(2)将被除数和除数分别除以最小公因数(3)用商作为新的被除数,继续上述过程(4)直到被除数无法再被除尽为止(5)将所有的商相乘,即为最终的结果这些步骤看起来很简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3. 连续除法的应用连续除法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广泛的用途,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复杂的计算问题,例如求一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等。
在数论中,连续除法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寻找素数、分解质因数等等。
另外,在代数中,连续除法也可以用来解决一些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等问题。
在实际工程中,连续除法也有很多应用,例如在密码学中可以用来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运算问题;在通信工程中,连续除法可以帮助我们计算误码率、纠错码等等。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 练习五 混合运算练习(2)|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4 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连除的概念及其在数学中的应用。
- 能够运用连除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通过实际操作,增强对连除计算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解题态度。
-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1. 连除的概念- 引导学生理解连除的含义,即连续进行多次除法运算。
- 通过例题,展示连除的计算过程。
2. 连除的计算方法- 讲解连除的计算步骤,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熟练运用连除计算。
3. 解决实际问题-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 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作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解题心得。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连除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5分钟)- 讲解连除的概念,通过例题展示连除的计算过程。
- 引导学生掌握连除的计算方法。
3. 课堂练习(15分钟)-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连除计算。
-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常见错误,并进行纠正。
4. 小组讨论(1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5. 课堂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连除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解答。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其对连除计算的理解。
2.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的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其对连除计算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表现-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
际问题(教案设计)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十分学生获得未来社会所必须的教学基础与技能,十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这是上学期学习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的逆解题。
本课通过提供信息,在学生积累了连乘应用题及其它两步应用题的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探究该类题型的结构特征,掌握解题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逐步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从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
【教学内容】: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下册P11~P12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正确解决这类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生活多校化,进一步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在自我探究、小组合作等过程中,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感受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列式解答。
难点:弄清每一步求的是什么,会选择正确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112页。
教学目标:1、学会用连除或先乘后除的方法来解决连除两步运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3、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积存用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体会。
教学重点与难点:把握连除或先乘后除的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预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开学了,图书室买来许多新书,图书治理员要将这些书放在两个书架上,如何放才好,你们来帮帮他好吗?(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爱好,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1、出示教学挂图两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一共有224本书。
2、提问:从图上看你明白哪些信息?你会提出什么问题?生:1)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书?2)一共有多少层?3)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教师将问题板书。
3、学生独立完成第一、二个问题。
4、尝试完成第三个问题。
(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为起点,使学生有了充分摸索的空间。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你是如何样解决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那个问题的?2、汇报。
估量学生显现以下算法:板书:先算每个书架平均放多少本书?先算两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2242=112(本)42=8(层)再算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再算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1124=28(本)2248=28(本)答:(略)(通过问题,让学生充分交流,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展思路,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同时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3、比较、归纳。
1)让学生认真观看上面两种方法的异同。
2)教师小结:这两种方法的最后差不多上求出每层放多少本书?因此在解决那个问题时,能够用连除,也能够用先乘后除的方法来解决。
以后你们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可选用自己喜爱的方法。
(让学生比较、归纳,目的是锤炼学生的观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教案
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连除的概念,并掌握连除的运算顺序。
2. 学生能够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探索连除的运算规律。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 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掌握连除的概念及运算顺序。
2. 学生能够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 学生理解连除的运算规律。
2. 学生将连除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制作连除教学课件,展示连除的概念及实际问题。
2. 准备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连除的理解。
学生准备:1. 预习连除的相关知识。
2. 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连除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小明有12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连除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连除的运算顺序。
连除的运算顺序:先进行除法运算,再进行连除运算。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系列连除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连除解决。
问题1:一块巧克力有15块,小明想把它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块巧克力?问题2:一根香蕉有10段,小红想把它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段香蕉?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探索连除的运算规律,总结解题步骤。
步骤1:确定连除的除数和被除数。
步骤2:按照连除的运算顺序,先进行除法运算。
步骤3:将得到的结果继续进行连除运算,直到完成所有除法运算。
5.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连除的理解。
练习1:一块蛋糕有20块,小明想把它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块蛋糕?练习2:一瓶饮料有300毫升,小红想把它平均分给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毫升饮料?五、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连除的理解。
反思与总结: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连乘连除解决问题》教案设计的教学反思及总结
这学期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已经结束,我在教授《连乘连除解决问题》这一知识点时,进行了详细的教案设计,以确保能够有效地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们。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也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以便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应对类似的教学任务和困难。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非常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从而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
在教授《连乘连除解决问题》这一知识点时,我详细地研究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现有的知识储备,后将重点放在了教授连乘连除的具体操作和解题方法上,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老师应该保持具有针对性和创造性的授课方式。
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进度和个性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
在授课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讲解题目的时候,我不仅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步伐,还采用了各种教学方法,比如让学生讲解问题、让学生模拟操作等等。
老师的教学工作还应该包括高效的评估和反馈环节。
老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并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评估,以便让学生能够及时纠正自身的错误,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在教授连乘连除这一知识点的评估环节,我对学生们进行了详细的检测,并反馈了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提升他们的数学成绩。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认为我已经充分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精神,教育了一批优秀的学生。
对我来说,反思和总结是一条不断前进的道路,我相信今后在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我能够把之前的经验和收获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我的教育。
苏教版完整版三年级小学数学下册应用题(40题)及答案
苏教版完整版三年级小学数学下册应用题(40题)及答案一、苏教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三年级下册应用题1.张爷爷围着一个边长是25米的正方形花坛散步。
(1)张爷爷走了8圈,一共走了多少米?(2)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赵老师家厨房地面长3米、宽2米。
用面积是4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面,需要多少块?3.三(2)班的同学们去划船,男生有29人,女生和男生同样多,每4人坐一条船,一共需租多少条船?4.一块正方形菜地,一边靠墙,其余三边围上总长度为36米的竹篱笆。
这块正方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5.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200米,洒水的宽度是80分米。
洒水行驶6分钟,能给多大的地面洒上水?6.在下面的方格中画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使它们的面积都是16平方厘米。
(每格是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7.王叔叔带着456元钱去批发市场买水,每桶水的批发价是8元。
回来后,以每桶12元的零售价出售。
(1)王叔叔可以批发多少桶水?(2)王叔叔卖出了34桶,卖出了多少钱?8.水果店进4箱苹果,每箱20斤,每斤售价6元,这些苹果一共可卖多少元?9.学校新购进900本图书,打算把这些书平均分3个年级,每个年级2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到多少本书?10.有一块长方形果园,长35米,宽27米,种一棵果树需5平方米,这个果园可以种多少棵果树?11.一条人行道长80米,宽6米,现在用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来铺满,要几块地砖?12.学校食堂买了16袋大米,每袋25千克。
一共买了多少千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3.20辆这样的大客车一共能坐多少人?14.小区门口新建了一条人行道,这条道宽3米,长36米,若用面积是4平方分米的地砖铺路,需要准备多少块这样的地砖?15.学校买了24个足球,每个足球55元。
根据整式填空。
16.订一份鲜牛奶每月88元,订一份鲜牛奶一年要花多少钱?17.看图回答18.学校组织三年级270名学生去川南大草原春游,3辆大巴车分别运送两次把学生送到目的地,平均每辆车每次运送多少人?19.20.蔬菜生产基地向灾区捐赠了288筐新鲜蔬菜,用4辆同样的卡车分2次运到,平均每辆卡车每次运多少筐?21.网络“直播”已经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平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能够理解连除的概念和方法,能够运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连除法解决不超过两位数的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运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用连除法解决。
三、教学过程设计1. 热身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可出示两个数字,要求求出两个数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2. 导入引入连除的概念,讲解连除法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例题演示,详细讲解如何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讲解(1)什么是连除法?连除法,就是把一个数用比它小的数除,得到另一个数再用比它小的数继续除,直到结果为1。
例如,44÷4=11,11÷11=1,所以连除应选择4和11。
(2)连除的原理连除法的基本原理就是数学基本定理。
任何一个比1大的整数都可以唯一地分解成若干个质数的乘积。
(3)如何运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首先,确定要分解的数,然后从小到大列出质数,在列出的所有质数中,先用最小的质数除,然后再用除后的商继续除,直到最后得出的商为1为止。
最后,将各个质数相乘即可。
4. 练习请同学们用连除法计算以下问题:(1)我有60个书,想把书放到10个包里,每个包放同样多的书,每个包最多放几本书?(2)姐姐煮了80个鸡蛋,要将鸡蛋分成10份,请问每份有多少个鸡蛋?(3)20个木板要均匀地分放到10个箱子里,每个箱子最多能放几块木板?5. 拓展请同学们自己编制一个实际问题,并用连除法求解。
6. 总结进一步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连除法的概念、原理和运用方法,可以在板书上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7. 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外习题。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教师引入连除法的概念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了连除法的原理和应用,同时让学生上手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新课标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可直接打印)
新课标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可直接打印)一、除法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目标:1、掌握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在对比观察中发现简单规律,能够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3、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增强估算的意识和验算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独立探索、大胆尝试及在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过程,并掌握正确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商的定位。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出示例题情境图,引导学生感受图中所提供的情境。
2、提问:“一共有600只鸡,平均每层有多少只?”该怎样列式?二、活动尝试。
1、600÷3=?你是怎样想的呢?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
2、全班交流算法。
学生可能有的方法:(1)3个200是600,600除以3得200;(2)6个百除以3得2个百,2个百是200;(3)因为6÷3=2,所以600÷3=200。
学生交流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
3、口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00÷3 400÷2 800÷24、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口算。
(2)反馈交流,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三、师生探究。
1、出示“这些鸡2天共产鸡蛋986个,平均每天产多少个?”让学生尝试列式。
(得出算式:986÷2)2、你能估计一下得数大约是多少吗?你是怎样想的?3、你能用竖式算一算吗?学生列出竖式后尝试演算。
指名两名学生板演。
4、集体评议。
提问:(1)“4”为什么写在商的百位上?(引导学生明确:9百除以2得4百多,4表示4个百,(2)百位余下的“1”为什么要和被除数十位上的“8”合起来再除以2?(3)你觉得今天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和以前学习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什么联系吗?(引导学生明确除的过程是一样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比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多算了一步,十位上除好以后还要把个位上的数移下来继续除,注意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带答案解析(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0带答案解析(1)一、苏教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三年级下册应用题1.学校图书室新买来756本书,要放在3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6层。
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解析:解:756÷3÷6=252÷6=42(本)答: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42本书。
【解析】【分析】用总本数除以3求出每个书架放的本数,用每个书架放的本数除以6即可求出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的本数。
2.小强和小英上星期(5天)零花钱使用情况统计表(1)小强星期________花钱最多,小英星期________花钱最少。
(2)算一算,星期一小英比小强少花多少钱?解析:(1)一;三(2)解:9.2-2.5=6.7(元)答:星期一小英比小强少花6.7元。
【解析】【解答】(1)解:因为9.2>5.5>4.1>3.3>2.7,所以小强星期一花钱最多;因为1.7<2.5<3<3.3,所以小英星期三花钱最少。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要求小强星期几花钱最多,比较小强五天花钱数量即可;要求小英星期几花钱最少,比较小英五天花钱数量即可;(2)要求星期一小英比小强少花多少钱?小强星期一花钱数量-小英星期一花钱数量=星期一小英比小强少花的钱数,据此列式解答。
3.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200米,洒水的宽度是80分米。
洒水行驶6分钟,能给多大的地面洒上水?解析:解:80分米=8米200×8×6=1600×6=9600 (平方米)答:能给9600平方米地面洒上水。
【解析】【分析】1米=10分米,洒水的面积= 洒水的宽度×速度×时间。
4.有一个长方形花圃,长18米,宽8米。
(1)这个花圃面积是多少?(2)在花圃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解析:(1)18×8=144(平方米)答:这个花圃面积是144平方米。
(2)(18+8)×2=52(米)答:篱笆长52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六册p.11~12。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教学用连除运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这是上学期学习的连乘运算的实际问题的逆解题,也能够用两中方法解决,即能够用连除的方法,也能够用先乘后除的方法。
通过教学,关心学生进一步积存用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体会,进展数学摸索,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得并把握生活中一些问题能够用连除或是先乘再除的方法来解决。
2、能通过题中的图或文字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从题中找全信息,找到合适的解答方法;说出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把握用连除或是先乘再除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发作业本,这件事天天做,大伙儿熟悉吗?为了使运算的方便,我们假设现在我们每组差不多上正好有10个同学。
(老师拿一叠本子,做要发的模样),那个地点应该有多少本?认真听老师预备这么发:我先发给4个组长,再请4个组长发给每个同学。
大伙儿想一想,要求每人发到几本本子,你能够如何列式?学生可能会说:404=10(本),1010=1(本)410=10(人),4040=1(人)先交流第一种解答方法:指名说说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指出:发本子有2次平均分的过程,先是老师把40本平均分成4份,再由组长把10本本子平均分给了10个学生,因此对应的我们就能够列出2个连续除的算式。
我们也能够把它们合起来写,写成:40410=1(本)学生读一读该算式,联想:我们前面学习过有关连除的运算,回忆一下,你能够想起这类算式还能够如何变化?交流第二种解法:指名说说这乘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注意单位名称什么缘故是人而不是本?指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要正确确定单位名称,写错了,也就说明你对那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还不能明白得。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有的时候这类题还能够用先乘再除的方法来解决。
但不管你用什么方法算,你要清晰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并正确写出单位名称。
2023年三年级数学连除教案
2023年三年级数学连除教案三年级数学连除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并驾驭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通过举实际例子亲身体验并感受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在亲身体验中通过合作、沟通得出连除应用题的两种计算方法。
3、能用两种方法正确解答应用题。
4、通过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生活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驾驭数量关系,并能用两种方法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说出想法。
教学关键:通过举实际例子体验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引入1、谈话:(1)(拿起粉笔)工厂里生产出一支一支的粉笔,卖给我们的学校是不是一支一支拿过来呢?(得出先装成盒再装成箱)(2)生举例子: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许多,你们还能举吗?(举出不怜悯况的例子)2、动手操作、加深印象:把12支铅笔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把每份6支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小结:刚才进行了几次平均分?3、供应材料:假设一个工厂生产了4800支粉笔、每60支装一盒、每20盒装一箱、装了4箱。
(1)视察从这些材料中你知道了什么?(2)选择其中的一些材料,提出问题编出应用题。
4、呈现学生编的应用题;(1)一步计算的、两步计算的、(2)解决一步计算的与两步计算的连乘的应用题(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如:一个工厂生产了4800支粉笔,平均装了4箱,每20盒装一箱,平均每盒装多少支?(可能也有不同的:如问题是装了几箱。
)二、绽开1、独立思索:指着两步计算连除的应用题这样的又该怎么解答呢?看谁的方法多。
2、小组沟通:把你的想法说给你们小组的小挚友听;仔细别人的不同的法想;小组长作好记录打算汇报。
3、全班沟通:刚才每小组的小挚友都特别主动地说自己的想法,且也特别仔细地听别的小挚友的不同的想法,每小组确定都有很好的、很精彩的解法,把你们的想法展示出来吧。
(1)平均每箱装了多少支?4800÷4=1200(支)(2)平均每盒装了多少支?1200÷20=60(支)综合算式:4800÷4÷20=60(支)这里学生说这种想法时出示线段图加深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
问题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六册p.11~12。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教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这是上学期学习的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的逆解题,也可以用两中方法解决,即可以用连除的方法,也可以用先乘后除的方法。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生活中一些问题可以用连除或是先乘再除的方法来解决。
2、能通过题中的图或文字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从题中找全信息,找到合适的解答方法;说出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掌握用连除或是先乘再除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发作业本,这件事天天做,大家熟悉吗?
为了使计算的方便,我们假设现在我们每组都是正好有10个同学。
(老师拿一叠本子,做要发的样子),这里应该有多少本?
仔细听老师准备这么发:我先发给4个组长,再请4个组长发给每个同学。
大家想一想,要求每人发到几本本子,你可以怎么列式?
学生可能会说:404=10(本),1010=1(本)
410=10(人),4040=1(人)
先交流第一种解答方法:指名说说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指出:发本子有2次平均分的过程,先是老师把40本平均分成4份,再由组长把10本本子平均分给了10个学生,所以对应的我们就可以列出2个连续除的算式。
我们也可以把它们合起来写,写成:40410=1(本)
学生读一读该算式,联想:我们前面学习过有关连除的计算,回忆一下,你可以想起这类算式还可以怎么变化?
交流第二种解法:指名说说这乘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注意单位名称为什么是人而不是本?指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要正确确定单位名称,写错了,也就说明你对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还不能理解。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当然有的时候这类题还可以用先乘再除的方法来解决。
但不管你用什么方法算,你要清楚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并正确写出单位名称。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书上的例题,请学生看题后说说看到的信息。
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找信息的时候,要从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两个方面找。
文字信息:224本书。
图片: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
注意观察2个书架有什么特点,要让学生发现:两个书架非常的相似,都有4层,每层放的书都差不多。
指出:放得这么整齐,才能说成是平均分,才能问平均每个书架上每层放多少本?
现在请你想一想,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交流算法,注意要让学生说清楚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可能的方法:2242=112(本),1124=28(本)
24=8(本),2248=28(本)
如果还有别的方法,可以请该学生说一说,但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学生如果能清楚地说,那就可以认可;如果说得非常的勉强,大多数同学都不为接受,那没有必要刻意地去找出更多的方法。
2、练习
(1)(p.11第1题)让同学分别从题中找到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然后再交流各自不同的解答方法。
(2)(p.11第2题)方法基本同上,但要注意一点,学生可能读完题后,能感觉这是一道连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加上题中出示信息的顺序,估计会有学生列式为:1503=50,502=25(天)
如果真有,要问学生第一个算式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如果根本没学生能说个明白,那就要让学生选择更有把握的解法。
三、思考题:
商的十位可能是几?被除数的百位可能是几?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布置作业:
p.12第3~7题
课后小记:
这节课的作业错误明显比前几天多。
主要问题还是计算方面没有达到熟练的程度,这节课的练习基本都是2步算的,只要有一步错那就是错了。
还有一部分错,错得有点奇怪,比如题目明明是23,但竖式里两次都2或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