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的基本动作简单教学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分解教程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分解教程教学目的:通过对藏族民间舞典型风格动作的学习、分析总结、传授,使学生从形态入手,再进入对神态的初步了解和掌握,加强对民间音乐的理解,增强其艺术表现力的目的。
教学要求:通过对藏族民间舞踢踏、弦子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它们的艺术特色。
从风格和动感上了解和掌握踢踏、弦子的韵律感和审美特征。
一、藏族舞蹈上肢动作类(一)、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1、齐眉晃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
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
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
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
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二)、基本动作练习二、藏族舞蹈下肢动作类踢踏类(一)、颤踏动律训练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1、碎踏规格及要领:双脚全脚交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等。
可进、退、转体。
动作短句: 2/4 中速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进。
[2]-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退。
[3]-4:(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七方向。
双手由外及里“抹”。
5-8:(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五方向。
双手由里及外“摊”。
[4]-8:反复[3]-8动作。
体对三、一方向。
2、颤踏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动作腿重拍踏地伸直膝盖颤动(变支撑腿),同时抬起另一只腿。
藏族舞的基本舞步
藏族舞的基本舞步
藏族舞蹈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藏地区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
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藏族舞的基本舞步。
藏族舞蹈基本舞步分为两种:
一、手臂摆动
手臂摆动是藏族舞的基本舞步之一,也是藏族舞的标志性动作之一。
它要求舞者将两臂向上伸直,然后向前摆动,甩手、拍手或拍脚。
手臂摆动有一定的节奏感,挥舞的幅度和力度也需要与音乐相配合。
二、步法转换
步法转换是藏族舞的另一种基本舞步,即在不停的跳跃中,改变跳跃的方向和位置。
这种舞蹈要求舞者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节奏感,需要在跳跃之间做出合适的身体动作,并且要与音乐的节奏相一致。
总之,藏族舞蹈是一种非常具有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的舞蹈形式,其基本舞步多为手臂摆动和步法转换。
练习藏族舞蹈需要较长时间的练习和专业的指导,但也可以让人们在身体和精神上得到放松和舒缓。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藏族舞蹈是中国民族舞蹈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浓郁的藏族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通过身体的舞动来表达藏族人民的生活、祈福、崇拜等情感和意义。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包括手臂动作、腿部动作、身体动作等,下面就逐一为大家介绍。
一、手臂动作1. 卷手:双手自然下垂,然后向前转动,同时用力收紧手指,手掌成半握状,仿佛在卷绵羊尾巴。
2. 輪手:双手从前往后分别向外旋转,旋转的同时手指微微分开,像是在画一道圆。
3. 抖手:双手张开,手指放松,然后轻轻抖动。
4. 提膀子:双手从低处抬起,向上托举至两侧肩膀平齐,手肘微微弯曲。
5. 悔过手:双手合十,微微抬起,然后自上而下,虚拟洗手的动作。
二、腿部动作1. 送步:腿部向前迈出一小步,然后再收回到原位。
2. 跳步:腿部一跃而起,身体稍微向后倾斜,然后再回到原位。
3. 弯腿:膝盖微微弯曲,将腿部向一侧弯曲,然后再舒展回到原位。
4. 踢腿:腿部向前踢出一脚,然后再回到原位。
三、身体动作1. 前身:上身向前倾,头部与腿部保持一条直线,并且身体需要保持平衡。
2. 后仰:上身向后仰,头部与腿部保持一条直线,并且身体需要保持平衡。
3. 侧身:身体向一侧弯曲,上身与腿部呈一条弧线,手臂可以随意挥舞。
以上是藏族舞蹈的一些基本动作,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动作,具体的学习需要在专业的舞蹈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学习藏族舞蹈除了掌握基本动作外,还需要注重舞蹈的技巧和表演力的提升。
此外,对于藏族舞蹈的学习者来说,了解藏族的文化和历史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舞蹈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练习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的发展,通过反复的练习,将动作融入到肌肉记忆中,形成规范的舞姿和流畅的动作。
此外,还可以通过观看藏族舞蹈的表演、参加相关的培训班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舞蹈水平。
总之,藏族舞蹈是一门独特而美妙的艺术形式,学习和掌握基本动作是成为一名合格藏族舞蹈者的必经之路。
希望通过以上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对藏族舞蹈有所了解,进而对其产生更多的兴趣和热爱。
初学藏族舞蹈基本动作
初学藏族舞蹈基本动作引言藏族舞蹈作为中国民族舞蹈之一,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初学者在学习藏族舞蹈时,掌握基本动作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学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帮助读者入门并加深对藏族舞蹈的了解。
一、站姿在学习藏族舞蹈之前,首先要掌握正确的站姿。
站姿对于舞蹈的整体美感和动作的准确性都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站姿:1.直立站立:双脚并拢,身体保持笔直,双臂自然下垂。
2.腰胯放松:腰部稍微向后挺,胯部放松,呼吸平稳。
3.目光注视前方:目光要保持专注,注视前方的一个点。
正确的站姿能够帮助舞者保持平衡和流畅的舞蹈动作。
二、手臂动作藏族舞蹈的手臂动作非常独特,常以手指的灵活性和优雅为特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手臂动作:1.佛手:双手合十,手臂向上抬起,手指伸直。
2.扇子手:双手握住一个想象中的扇子,手臂向前抬起,手指稍微弯曲。
3.拥抱手:双臂平伸向两侧,手臂弯曲,手掌朝内。
在表演过程中,手臂动作需要与身体动作协调一致,保持优美的形态。
三、身体动作藏族舞蹈的身体动作注重表现力和舞蹈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身体动作:1.脚步:跳跃步伐是藏族舞蹈中常见的脚步动作。
双脚交替离地,步伐轻快而有力。
2.弯腰:身体向前屈下,双臂向前伸直,手指轻轻触地。
3.转身:身体以自然的方式转动,保持稳定的平衡。
这些身体动作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充分展示藏族舞蹈的魅力和独特性。
四、跳跃动作跳跃动作是藏族舞蹈中常见的动作之一,具有激情和张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跳跃动作:1.跳跃:双脚离地,身体用力向上跃起,姿势要保持舒展和稳定。
2.跨步:在跳跃的过程中,双腿交替交叉,跨出大步。
3.旋转:跳跃的同时,身体自然旋转,维持平衡的同时增加舞蹈的动感。
跳跃动作需要有足够的力量和灵活性,并且需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
五、呼吸与节奏在表演藏族舞蹈时,呼吸和节奏是非常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1.呼吸:在舞蹈过程中,要注意自然地呼吸。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时间:2011-01-24 11:30来源:未知作者:多多点击: 717次1.上肢动作类 (1)齐眉晃手: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曲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
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1.上肢动作类(1)齐眉晃手: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曲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
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双手流动。
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
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
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度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2.踢踏类(1)第一基本步,2/4(中速)两拍完成。
准备:面对1方向,小八字位,双膝自然直立,髋关节放松,气息下沉,上身微前倾,视正前方,双手置于身旁两侧自然下垂。
Da:双膝微屈。
腿直的同时小吸起左腿,右前掌抬起。
1一:右膝下沉,脚掌打地(冈打)。
Da一2:保持颤膝原地踏步,左,右,左接反面。
手:髋前交替划手,四拍内右、左各完成一次外划。
(2)第二基本步,2/4(中速),四拍完成。
准备:同第一基本步。
1—2:同第一基本步。
3—4:保持颤膝原地踏步,右、右、左、右。
可稍向右移动。
手:外划斜展(亦可做髋前交替外划手)。
1—2:右手髋前外划,左手慢起八二。
3—4:左手划至8方向小臂上举,右手旁展,再原路回来。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要点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要点藏族舞蹈基本动作要点民族舞的魅力让很多人喜欢,而这种喜爱并不受年龄的限制,尤其是藏族舞,下面整理了一些藏族舞蹈基本动作要点,欢迎阅读!藏族舞蹈基本动作要点篇1一、上肢部分动作讲解:1.齐眉晃手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
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
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
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
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二、下肢部分动作讲解:1.碎踏双脚全脚交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等。
可进、退、转体。
2.颤踏弱拍双膝下沉,动作腿重拍踏地伸直膝盖颤动(变支撑腿),同时抬起另一只腿。
动作时,踏地与抬起另一只腿同步,颤时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3.抬踏颤(抬踏亦叫“冈打”)弱拍双膝下沉,同时抬起前脚掌,重拍膝关节带动,踝关节发力,脚掌快速击打地面,同时颤膝。
可双脚亦可单脚做。
4.吸颤步动作腿吸腿时,支撑腿蹭踮颤膝一次,再落脚“碎踏”二次。
注意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5.退踏步动作腿后撤半步,脚掌着地,同时支撑腿微离地面,da拍支撑腿踏地,再动作腿踏地颤膝。
动作时,它具有退颤分离颤,踏地后顺势滑的特点。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要点篇21 果谐藏族的圆圈舞“果”,在藏语中表圆圈,“谐”在藏语中则表歌舞,二者合而为一,则表示圆圈歌舞。
“果谐”,流传于西藏广大农村地区,常见于村头、广场、打麦场和旷地上,参加者少则十几人,多则数百人,是最为广大藏族群众喜欢的一种自娱性歌舞。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藏族舞蹈是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中独具特色的一种舞蹈形式,它融入了西藏地区的文化和传统元素,给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感觉。
藏族舞蹈不仅具有民族特色,而且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欣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为主题,介绍一些常见的基本动作和学习方法。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主要包括手势、步伐和动作表演。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手势。
藏族舞蹈中的手势非常丰富多样,每个手势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要掌握这些手势,首先需要了解它们的含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通过观看舞蹈表演、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我们可以逐渐学习和理解这些手势的含义。
在学习手势时,我们需要通过正确的姿势来表达手势的内涵,手势的形象。
此外,在表演手势时,要保持手臂和肩膀的放松,以便更自然地展示手势。
其次,步伐也是藏族舞蹈中的基本要素之一。
藏族舞蹈的步伐独具特色,通常以跳跃和旋转为主。
在学习步伐时,我们首先要掌握基本的步法,例如前进、后退、侧移等。
这些基本的步法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舞蹈姿势和重心平衡。
同时,我们要注意保持足部和脚踝的灵活性,以便轻松地完成跳跃和旋转的动作。
在跳跃和旋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身体的力量和重力来增强动作的延展性和力量感。
最后,动作表演是藏族舞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学习动作表演时,我们要注重细节和情感表达。
每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形象和意义,我们要通过动作的细节来传达出藏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在表演动作时,我们要注重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通过肢体的展示和运用来表达动作的力量和美感。
同时,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使得动作表演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学习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时,我们可以参加专业的舞蹈培训班或者跟随专业老师进行学习。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身体的锻炼和训练,例如柔韧性训练、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等。
通过逐渐掌握和熟练这些基本动作,我们可以在学习表演藏族舞蹈时更加得心应手。
总结起来,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包括手势、步伐和动作表演。
藏族舞基本动作分解教学
藏族舞基本动作分解教学藏族舞是中国传统民族舞蹈之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
在学习藏族舞之前,需要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和技巧。
下面是藏族舞基本动作的分解教学。
一、双手抬起扭腰。
1.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与肩同宽。
2.将右脚向前跨出一步,同时将双手缓慢地向上抬起,伸直手臂,手掌相对,向后方微微倾斜。
3.然后向左扭腰,将右臂缓慢地向右上方抬起,左臂向内侧微弯,保持身体平衡。
4.重复以上步骤,向另一侧进行练习。
二、踩一步、跳一步。
1.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与肩同宽。
2.将左脚向前跨出一步,同时将右臂向上方抬起,左臂向内侧微弯。
3.接下来,将右脚向前迈一大步,同时跳起,将双手和脚同时向上抬起,落地时双手和脚同时放下。
4.右脚向后退回原位,右臂也跟着向下放下。
5.重复以上动作,换左脚练习。
三、左右扭动手指。
1.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与肩同宽。
2.先将左臂伸直到胸前,手指向上面。
3.然后,将右手握成拳,向上缓缓伸直,接着揭起大拇指,中指与无名指向上,手指自然弯曲。
4.反复数下后,右臂慢慢下放,换左臂重复以上动作。
四、左右转动手腕。
1.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与肩同宽。
2.将右手向上抬起,手臂自然弯曲,伸直手掌。
3.然后,缓缓地将手腕向左转动,直到手背朝上方。
4.将手腕转回原位。
5.左右手交替进行,每只手反复数次。
五、左右摇头。
1.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与肩同宽。
2.将右手向上方抬起,伸直手臂,手掌向后方微微倾斜。
3.然后,向左侧进行弯曲,同时将头向右转动。
4.恢复原位,重复以上步骤,向另一侧练习。
以上就是藏族舞基本动作的分解教学,学习效果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藏族舞蹈吉祥颂教学及分解动作
藏族舞蹈吉祥颂教学及分解动作藏族舞蹈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吉祥颂则是藏族舞蹈中极具特色的一种。
吉祥颂既是藏族舞蹈中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也是藏族人民庆祝丰收、祈求吉祥的一种民俗活动。
在吉祥颂舞蹈中,舞者们将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发挥到了极致,使得舞蹈显得非常热烈、欢快。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藏族舞蹈吉祥颂的教学及分解动作。
首先,舞者们要排成整齐的一排,将体重重心放在左腿上。
接着,右腿要向前迈步,同时右手也要向前挥动,体现出一种跳跃的感觉。
在完成这个动作之后,舞者们要将右腿迅速收回,将右手放到腰部。
接着,舞者们要将左腿迈出,完成类似于前一步的动作,只不过这一次是左腿向前迈步。
此时,舞者们要将左手也一起挥动,配合左腿的动作。
完成这个动作之后,再收回左腿,将左手放到腰部。
此时,舞者们要将双腿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双手向上抬起,体现出一种欢快、奋勇向前的感觉。
接下来,舞者们要将双臂收回,双腿也要并拢,再次将体重移到左腿上。
完成以上动作后,舞者们要将右腿向前迈一步,同时右手向上挥动。
接着,舞者们将右腿再次迈回去,将右手收回到腰部。
完成这个动作之后,舞者们再用左腿做同样的动作,直到舞曲结束。
在舞蹈的过程中,舞者们要将手、腕、腰、腿、膝、脚等各个部位的动作大力发挥,体现出一种热情欢乐的感觉。
此外,在舞蹈表演中,舞者们还可以使用鞭子、铃铛等物品进行补充装饰,使得整个舞蹈更加美妙动人。
总之,藏族舞蹈吉祥颂是一种非常优美而特色的舞蹈形式,舞者们在表演中需要将自己全身的每一个部位都发挥到极致,为观众们呈现出一场热情欢乐的视觉盛宴!。
藏族舞基本动作教学
藏族舞基本动作教学
藏族舞是西藏地区不可缺少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以优美的舞姿和舞步展示了藏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想要学习藏族舞,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动作。
1. 跨步舞蹈姿势
跨步姿势是藏族舞的基本姿势之一,起立保持平衡,双腿分开,两脚成一字形。
将一个脚向侧边踏出一步,两脚距离尽量宽,另一只脚直立。
2. 扭转身体
扭转身体是藏族舞的另一个基础动作。
它是通过旋转身体和腰部,使得手臂和双腿的动作更加流畅且自然。
要注意控制旋转体的角度,以避免摔倒。
3. 手臂动作
手臂动作是藏族舞的重要组成部分。
手臂需要抬高到与肩平齐,以及通过手指的变化来演绎各种戏剧性的手势。
这些动作需要送到细微处,因此,学习时要多加练习,使它看起来更加自然。
4. 跳跃姿态
跳跃是藏族舞中非常欣赏的动作之一,能够展示出跳跃者的力量和优美的身姿。
在学习跳跃时,要注意有合适的节奏和节拍,保持身体的平衡,同时融入优美的身形和手势。
以上就是藏族舞的基本动作介绍,只是初步入门,想要精通藏族舞,还需要不断学习和练习。
通过掌握这些基本姿态和动作,你可以开始学习更加高级的藏族舞蹈,期待你的独特表现!。
天上的西藏舞蹈分解教学
天上的西藏舞蹈分解教学西藏舞蹈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舞步、配乐和服饰,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关注。
其中,天上的西藏舞蹈尤为著名,其气势磅礴、挺拔有力的舞姿令人难忘。
对于想要学习天上的西藏舞蹈,以下是相关的参考内容:一、基本姿势1.脚步:脚尖稍微内扣,脚跟放地,立正站直,两脚与肩同宽,稍微分开直立,脚弓紧绷有力。
2.手臂:手臂前伸,两臂微微弯曲,双手掌心向下,手腕稍向前下弯,手指微微分开,如拂尘状。
3.头颈:头向前挺,注意不要向下凹陷,颈部挺直,两肩放松向下,胸部伸直。
二、舞步分解1.舞蹈开场:左脚向前迈一步,同时右臂跟随向下弯曲,左臂向后伸直。
右脚迈步回到原位,双手同时向上伸直,手心朝外。
2.第一个舞步:右脚向前迈一步,同时两臂向前挥舞,在空中画出一个大圆弧,然后向下划弧,双手分别用力地向外推开。
3.第二个舞步:右脚向前再走出一步,同时两臂向前伸直,手掌心向下,双手用力一张一合,仿佛在捞什么东西。
4.第三个舞步:左脚向前迈一步,同时右臂向上向外伸展,左臂向前向外弯曲,两手同时用力一扯,完成一个抬手动作。
5.第四个舞步:双脚原地左右跳动,同时两臂向前挥舞,手肘微弯,每次击掌均用力并齐。
6.第五个舞步: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抬起绕圈,左臂向后用力一扯,右臂向前发力地一推,仿佛在拉着什么重物。
7.第六个舞步:右脚向前迈一步,同时两手向上伸直,手心朝前,然后右手向上画个弧线,左手在身前向上弯曲,两手同时画弧线,然后向下合十,代表祈求和平。
三、表现技巧1.节奏感:天上的西藏舞蹈非常有节奏感,每个舞步都要与音乐紧密结合,舞蹈者需要注意把握好舞蹈的节奏,形成整体的和谐。
2.气势磅礴:天上的西藏舞蹈需要舞蹈者具有气势磅礴的表现力,舞者身体需要挺拔有力,舞步需要放大,舞姿需要抓住每一个动作的精髓,力求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
3.协调性:天上的西藏舞蹈需要舞蹈者具有很好的身体协调性,因为其中的舞步需要整个身体配合起来,舞者需要训练好平衡感和身体协作能力。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设计
高中选修《音乐与舞蹈》第三单元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藏族踢踏舞《库玛拉》教学目标:
1、了解藏族踢踏舞基本特点
2、掌握藏族踢踏舞动律和基本步伐节奏特点
3、初步体会藏族踢踏舞基本风格
教学重点:
1、藏族踢踏舞连续有弹性的颤动动律
2、藏族踢踏舞基本步伐
教学难点:
1、动作时保持膝关节的松弛感与弹性
2、步伐的节奏把握与重心控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式:讲授法、示范法、启发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请同学们猜一猜是哪个民族的服饰?生:生思考并回答
师:介绍藏族服饰
(二)复习藏族基本体态与颤动
1、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以提问方式集体复习
2、学生练习:含胸曲背、坐懈胯是其体态突出的特点,贯穿舞蹈始终,双臂自然下垂强调随动。
3.动律练习:强调放松膝部,有弹性地颤动
三、新课教学——库玛拉
(一)藏族踢踏舞特点
踢踏舞是藏族民间舞蹈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表演风格上强调朴
实自如,悠然放松,连续不断有弹性的颤动贯穿始终。
藏族踢踏舞步伐丰富,脚
下灵活多变的步伐形成重心移动,带动松弛的上肢运动,节奏多样、灵活清晰,
并多弱起拍点。
(二)新课教学
1、教师讲解示范
藏族踢踏舞强调节奏的准确,特别是弱起拍的时值把握。
上身随动为主,两臂不
宜过分摆动。
2、分解动作教学
前奏预备动作
(1)第一基本步四次
“冈答“时脚不宜抬过高,平踏步时重心始终在两脚中间,保持膝关节的颤动,。
天上的西藏舞蹈分解教学
天上的西藏舞蹈分解教学西藏舞蹈,作为西藏地区的民族舞蹈,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以舞者的优美动作、独特舞步和丰富的表情技巧为特点,融合了藏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展现出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景。
下面将对西藏舞蹈进行分解教学。
一、基本动作1. 站立姿势:两脚并拢站立,双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
2. 前行步伐:先以右脚向前迈一大步,腰部稍微向前弯曲,然后左脚迅速与右脚并拢,重复进行。
3. 旋转动作:双臂自然下垂,右脚向一侧迈出一大步,重心移到右腿上,然后右腿在原地旋转,同时双臂随着旋转起来。
二、舞蹈动作1. 手势动作:手臂自然下垂,然后向前下方轻轻伸直,手掌向上翘起,手指自然分开。
右手放于胸前,左手放于腰部后方。
2. 旋转花臂动作:腰部稍微向前弯曲,双臂向前伸直,然后沿着身体的横向轨迹进行旋转,如同开放的花朵。
三、表情动作1. 眼神表情:眼睛微微眯起,发出温柔而迷人的光芒,展现出内心深处的感情。
2. 面部表情:微微挑起嘴角,看起来非常和蔼可亲,展现出善良的笑容。
四、舞蹈编排1. 入场:舞者缓缓走入舞台,身体轻盈,步伐坚定。
2. 舞蹈起伏:舞者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舞动,既有激烈的舞动,又有轻灵的动作,展现出舞者的柔韧性和力量感。
3. 舞蹈高潮:舞者在舞蹈的高潮部分进行高难度的动作表演,例如旋转、跳跃、抛接等,增加舞蹈的艺术张力。
4. 舞蹈收尾:舞者以优美的动作和表情结束舞蹈,表达出对观众的感谢和祝福。
五、舞蹈服装1. 男舞者:头戴草帽,身穿宽松的藏式长袍,脚踩皮质长靴。
2. 女舞者:头戴藏式花冠,身穿色彩斑斓的藏式旗袍,脚踩藏式花鞋。
六、舞蹈背景1. 舞台布景:舞台背景可以以西藏的雪山和草原为主题,营造出广阔、神秘的氛围。
2. 音乐伴奏:音乐以西藏的传统民乐为主,配以独特的嗓音演唱或采用器乐。
以上就是对西藏舞蹈的分解教学内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基本动作、舞蹈动作、表情动作,以及舞蹈编排和舞蹈服装等要素,可以更好地展现西藏舞蹈的独特魅力和艺术内涵。
藏族舞基本动作系列教学
藏族舞基本动作系列教学
藏族舞是西藏地区民众喜爱的舞蹈形式之一,具有浓厚的民族特
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下面是藏族舞的基本动作系列教学:
1. 手部动作:将双手放在胸前,掌心向下,五指自然张开,双
手缓慢向上提起,再轻柔落下。
手部动作要优雅流畅,呈现藏族舞的
柔美风情。
2. 脚步动作:脚步动作是藏族舞的基础,以舞者整体的节奏感
和力量感为主。
舞者先将脚跟踩实地面,然后踮起脚尖,再回到踩实
地面的状态。
脚步动作要有韵律感,配合音乐的节拍。
3. 身体转动:身体转动是藏族舞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者在原地
扭动腰部和臀部,配合手部动作和脚步动作,形成流畅而有力的舞姿。
身体转动要自然而不刻意,展现藏族舞的独特魅力。
4. 跳跃动作:跳跃动作是藏族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舞者可以
用单脚或双脚进行跳跃,跳跃高度和强度可以根据不同舞蹈曲目的要
求来调整。
跳跃动作要轻盈而有力,展现舞者的优美姿态。
5. 手臂动作:手臂动作是藏族舞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舞者将
双臂自然下垂,然后缓慢抬起至胸前,再舒展开来,伴随着舞姿和脚
步动作,形成优美的舞蹈形态。
手臂动作要协调统一,与舞蹈节奏相
呼应。
以上就是藏族舞的基本动作系列教学。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您
了解和学习藏族舞,并能在表演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藏族舞入门基本步教学
藏族舞入门基本步教学藏族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藏族舞融合了藏族民间舞蹈、宗教舞蹈和宫廷舞蹈等多种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舞蹈形式。
学习藏族舞的基本步骤是掌握基本的舞蹈姿势和动作,下面将为大家介绍藏族舞的入门基本步教学。
一、基本姿势1.站立姿势: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身体挺直,头部微微抬起。
2.手势:藏族舞的手势非常重要,手势的变化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手势的基本方法是将手掌打开,手指自然分开,手腕稍微向外翻转。
3.身体动作:藏族舞的身体动作以腰部和手臂的协调为主,舞者需要通过腰部的转动和手臂的摆动来表达舞蹈的情感和意境。
二、基本步法1.前进步:舞者先将左脚向前迈一步,然后将右脚跟随向前迈一步,重复这个动作即可。
2.后退步:舞者先将左脚向后迈一步,然后将右脚跟随向后迈一步,重复这个动作即可。
3.侧步:舞者先将左脚向左侧迈一步,然后将右脚跟随向左侧迈一步,重复这个动作即可。
4.转身步:舞者先将左脚向前迈一步,然后将右脚跟随向前迈一步,接着将左脚向左侧迈一步,然后将右脚跟随向左侧迈一步,最后将左脚向后迈一步,然后将右脚跟随向后迈一步,完成一次转身。
5.跳跃步:舞者先将双脚并拢,然后向上跳起,同时将双臂向上伸展,落地后再次将双脚并拢。
三、基本舞蹈动作1.手舞:舞者双手向上伸展,然后向下弯曲,接着将手臂向前伸展,再向后摆动,最后将手臂向前伸展。
2.腰舞:舞者将腰部向左侧转动,然后向右侧转动,重复这个动作即可。
3.旋转舞:舞者将双臂向上伸展,然后向下弯曲,接着将身体向左侧转动,再向右侧转动,最后将身体向前转动。
以上是藏族舞的入门基本步教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藏族舞需要不断练习和磨练,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掌握舞蹈的技巧和表达方式,展现出藏族舞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设计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藏族舞蹈的特点和背景知识。
2.学习并掌握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3.增强学生的舞蹈表达能力和舞蹈技巧。
教学准备:
1.藏族舞蹈的音乐和视频资源。
2.相关的文献和资料。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1.利用音乐播放器播放一段藏族舞蹈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氛围。
2.介绍藏族舞蹈的背景知识,包括地域、历史和文化背景等。
第二步:解释基本动作
1.分析藏族舞蹈的特点和基本动作,如手部动作、脚步动作、身体动作等。
2.告诉学生每个动作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第三步:示范并练习
1.老师示范一个基本动作,让学生们观察并记住。
2.学生们跟随着音乐和老师的示范,练习这个动作。
3.逐渐增加动作的复杂度和难度,让学生们逐步掌握。
第四步:分组创编
1.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设计一段舞蹈,结合之前学习的基本动作。
2.鼓励学生们发挥创造力,展示他们对藏族舞蹈的理解和表达。
第五步:展示和总结
1.让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舞蹈作品。
2.学生们观看并评价其他小组的表演,分享他们的观点和体会。
3.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建议。
教学扩展:
1.学生们可以在课后继续学习和演练藏族舞蹈的其他动作和技巧。
最新藏族舞基本动作训练组合讲义.
最新藏族舞基本动作训练组合讲义.第三单元中国民族民间舞项目一藏族民间舞能力教学目标:能够表演藏族风格的儿童舞蹈,运用已掌握的动作素材创编藏族儿童舞蹈及律动舞蹈,具备特教老师应具备的律动舞蹈示范、律动舞蹈创编、律动舞蹈教学能力。
知识教学目标:了解藏族民间舞的风格及特点,熟悉藏族民间舞的基本体态与动律,知道常用基本动作名称。
任务二基本动作训练组合(一)手臂动作1.双扶胯手自然位,双手腕根扶于胯上,手指自然贴胯,要求“肩坐肘,肘坐腕,腕坐胯”。
2.单扶胯手左手扶胯式,右手平开,小臂上折90°,指尖冲上。
3.搭袖手左手体旁旁开托掌,右手小臂内扣,体前折臂,长袖搭左臂。
双扶胯手单扶胯手搭袖手(二)基本舞步1.退踏步以左脚为原点,右脚向右退一步,再向前踏一步。
2.嘀嗒步以右脚为例,丁字位,双膝上下颤动,两脚交替进行冈达与踏步。
3.第一基本步右脚冈达步的同时,左脚勾吸于右踝,落左脚完成“左右左”交替平踏步,4拍完成。
4.第二基本步第1-4拍横向移动完成第一基本步,第5拍右脚并左脚跺一步,横向交替平踏步,节奏1个八拍完成。
5.靠步单靠步以右脚为例,丁字位,重心在右腿,左脚勾脚点地。
三步一靠以右脚为例,平步,横向三步,一单靠步。
退步踏步“嘀”拍“嗒”拍第一基本步第二基本步单靠步(三)步法训练组合1.舞蹈音乐《上学路上》2.训练组合准备自然位,双扶胯手。
做法一个8拍自然位,双扶胯手。
两个8拍—拍一动,双颤膝,重拍向下。
两个8拍一拍一动颤膝,四拍一动冈达步。
一个8拍两拍一动,右左脚交替冈达步,配合右左倾头。
一个8拍—拍一动,右左脚交替冈达步,配合右左倾头。
一个8拍—拍一动,退踏步。
4拍 [5-8]—拍一动,退踏步。
两个8拍退踏步,分别转向7、5、3、1点方向,每个方向完成2个退踏步。
4拍 [5-8]退踏步1个,抬踏步1个。
一个8拍第二基本步,2个。
4拍 [5-8]第一基本步,2个。
一个8拍嘀嗒步,2个。
一个8拍嘀嗒步,逆时针方向碾转。
藏族舞平踏步动作要领
藏族舞平踏步动作要领藏族舞是中国传统的民族舞蹈之一,以其独特的舞蹈风格和动作要领而闻名于世。
其中,平踏步是藏族舞中常见的一种动作,具有独特的韵律和美感。
本文将以“藏族舞平踏步动作要领”为主题,详细介绍藏族舞平踏步的技巧和要点。
藏族舞平踏步动作要领:一、身体姿态正确在进行藏族舞平踏步时,首先要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
身体挺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稍微向前倾斜,保持平衡。
双臂自然下垂,微微弯曲,呈半圆形。
二、步幅和步速掌握在平踏步中,步幅和步速的掌握非常重要。
步幅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舞蹈的美感,所以要根据具体的舞曲和舞蹈节奏来调整步幅。
一般来说,步幅应该保持适中,不宜过大或过小。
步速要根据舞曲的快慢来调整,保持稳定而有力的节奏感。
三、踩地要有力平踏步的关键在于踩地要有力,给人以稳重而有力的感觉。
踩地时要用整个脚掌落地,重心要落在脚掌中央,脚掌与地面保持平行。
脚落地时要有震撼力,但不要过度用力,以免影响舞蹈的流畅性。
四、腿部动作要协调在平踏步中,腿部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踏出一步时,腿部要有一定的弯曲,膝盖稍微向内弯曲,但不要过度弯曲。
在踏步过程中,腿部要保持匀速,不要有明显的停顿或急加速的动作,以保持整个舞蹈的韵律感。
五、上半身的动作要自然平踏步时,上半身的动作要自然,不要过分夸张或僵硬。
上半身要与下半身保持一定的协调,随着脚步的踏出而有轻微的摆动。
双臂可以根据舞曲的节奏做适当的动作,但不要过于夸张,保持简洁而优雅的风格。
六、眼神要专注在进行藏族舞平踏步时,眼神的表达也非常重要。
眼神要专注而有力,与舞蹈的节奏和情感相呼应。
眼神可以根据舞曲的不同部分,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总结:藏族舞平踏步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舞蹈动作,其要领包括身体姿态正确、步幅和步速掌握、踩地要有力、腿部动作要协调、上半身的动作要自然和眼神要专注等。
通过正确掌握这些要领,可以更好地展现藏族舞的韵律和美感。
学习和欣赏藏族舞平踏步需要付出持续的努力和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族舞的基本动作简单教学
藏族舞的基本动作1、藏族舞的基本动作1.1、齐眉晃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
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1.2、晃盖手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
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1.3、髋前划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
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
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1.4、前后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1.5、横向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1.6、平面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2、藏族舞是什么藏民族是个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同时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在漫长民族历史孕育下的若干节日中,几乎找不到不以歌舞作为敬奉神灵和欢娱民众、借以把节日欢乐气氛推向最高潮的先例。
3、藏族舞的活动仪式望堆举行"望果节"时,为筹备活动,人们较平日更早地开始忙碌。
妇女们点燃场院的炉灶,开始了煮茶、捣奶……;男人们忙着支撑帐篷、布置铺满兽皮的观礼座席、在场院南边已垒起的高台上插柳枝和青稞麦等。
近中午时分,"望果节"的庆典会场终于布置就绪。
在主人热情的招呼下,受邀的外乡宾客依次就座于嘉宾席,并接受主人献上的青稞酒,按习俗用中指蘸酒挥弹三次,以表示对天地诸神的敬重。
在漫长民族历史孕育下的若干节日中,几乎找不到不以歌舞作为敬奉神灵和欢娱民众、借以把节日欢乐气氛推向最高潮的先例。
后来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换,成为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劳动歌舞形式。
这种劳动歌舞今天已被搬上舞台,成为历史上劳动艺术的纪念。
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总括名称。
藏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并与汉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西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文化。
较常见的藏族舞蹈有弦子、锅庄、踢踏等。
藏族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而各具特色。
在藏族的民间节日中,希冀丰收与欢度“望果节是辛劳了大半年后人们的最大期盼和喜悦。
在藏语中“望果节的“望字,意为“田地,“果为“转圆圈,“望果节的整个意思便是:围绕丰收的田野歌舞。
蒙古舞和藏族舞的区别1、蒙古舞和藏族舞的区别藏民族是个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同时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在漫长民族历史孕育下的若干节日中,几乎找不到不以歌舞作为敬奉神灵和欢娱民众、借以把节日欢乐气氛推向最高潮的先例。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吉林、黑龙江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区的民间舞蹈。
蒙古民族的舞蹈文化与他们的狩猎、游牧生活有密切联系。
蒙古民族祖先的原始舞蹈形态,在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凿刻的阴山崖画、乌兰察布崖画中,有着生动真实的表现。
在古代,蒙古族还有很多模仿凶猛动物的舞蹈,如“白海青(白鹰)舞、熊舞、狮子舞、鹿舞等。
其踏地为节的舞蹈特点仍保持着蒙古族古代广泛流行的踏舞特征。
2、蒙古舞的种类2.1、是经堂查玛。
表演者二至四人,于经堂诵经时主要通过手势动作对佛进行功德礼赞。
2.2、米拉查玛。
在召寺前广场搭台表演。
人物有米拉、黑白老头、狗、鹿(均由人扮演)等,以说、唱、舞、乐的形式,颂扬米拉撇家弃业,苦意修行,云游四方,传播佛理,终成正果的故事。
猜你喜欢:1.藏族舞蹈知识2.藏族舞蹈的历史文化 3.藏族舞蹈的历史介绍4.藏族儿童舞蹈青稞香视频 5.2016最新藏族广场舞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