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抗病性研究进展与前景
植物抗病性研究进展
植物抗病性研究进展植物抗病性是指植物在感染病原体时表现出的抵抗力。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性,科学家们一直在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将介绍一些植物抗病性研究的最新进展。
1. 植物抗病性的基因调控研究发现,植物抗病性往往与特定基因的调控有关。
科学家们通过对植物基因组的分析,发现了一些关键基因,这些基因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性。
例如,通过转录因子的调控,可以激活植物的防御基因,从而增强植物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2. 植物免疫系统的研究植物免疫系统是植物对抗病原体的重要防御机制。
科学家们对植物免疫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现了一些与植物免疫相关的重要蛋白质。
研究表明,激活这些蛋白质可以增强植物对病原体的抗性。
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些病原体通过分泌毒素来削弱植物免疫系统的机制,这为研发新的抗病方法提供了重要线索。
3. 植物抗病性的遗传改良为了提高植物的抗病性,科学家们利用遗传改良技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他们选择具有抗病性的物种或品种进行杂交,通过基因重组和选择,培育出了更具抗病性的新品种。
这种遗传改良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还能够减少对农药的使用,从而保护环境。
4. 生物技术在植物抗病性研究中的应用生物技术在植物抗病性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们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具有抗病性基因的外源DNA导入到目标植物中,从而增强植物的抗病性。
此外,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们还可以对植物基因进行精确编辑,从而改变其抗病性。
这些生物技术方法为培育具有高抗病性的新品种提供了新途径。
5. 抗病性相关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植物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信号传导途径来调控抗病性反应。
科学家们对这些信号传导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现了一些重要的信号分子和信号通路。
研究表明,通过调控这些信号传导途径,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性。
此外,科学家们还利用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基因进行遗传改良,从而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总结起来,植物抗病性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
通过对植物基因的调控、免疫系统的研究、遗传改良和生物技术的应用,科学家们成功地培育出了更具抗病性的农作物品种。
植物抗病研究
植物抗病研究植物疾病是影响植物生长和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植物科学家投入了大量的研究,探索植物抗病的机制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当前植物抗病研究的进展和相关成果。
植物抗病性是指植物对病原体入侵的防御能力。
一些植物天然具有抗病性,而其他植物则需要通过遗传改良和研究来增强其抗病性。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开发了多种方法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首先,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植物天然具有的抗病基因。
这些基因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转移到其他植物中,从而增强其抗病性。
例如,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常受到稻瘟病的侵害。
通过将水稻抗病基因转移到其他品种中,科学家们成功地培育出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从而提高了农民的产量和收入。
其次,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些植物产生的抗病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可以直接杀死或抑制病原体的生长,从而保护植物免受疾病的侵害。
例如,茶树产生的茶多酚是一种强效的抗菌物质,可以有效地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
因此,科学家研究了提高茶树茶多酚含量的方法,以增强其抗病性。
除了传统的遗传改良和转基因技术,研究人员还正在开发新的方法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其中一种方法是利用植物天然的免疫系统。
植物免疫系统包括一系列的信号通路和抗病基因,可以识别和消除入侵植物的病原体。
通过研究植物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科学家们可以开发出新的抗病方法,例如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精准地修饰植物的抗病基因。
此外,研究人员还致力于研究植物与益生菌之间的关系。
益生菌可以与植物共生,促进植物的健康并增强其抗病性。
通过了解植物与益生菌的相互作用机制,科学家们可以开发出利用益生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方法。
综上所述,植物抗病研究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又充满希望的领域。
通过研究植物天然的抗病基因、抗病化合物以及植物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科学家们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植物抗病研究将为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化学防御
快速反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细胞壁增厚
植物产生次生代谢产物如抗菌化合物、植物碱等,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植物在受到病原菌侵染时,能够迅速感知并启动防御反应,如产生过敏性反应、引发抗菌蛋白等。
植物在受到病原菌侵染时,能够通过增加细胞壁的厚度来抵抗病原菌的扩张。
抗病性的机制
02
寄主植物抗病性的遗传基础
农业措施
合理的施肥、灌溉、修剪等农业措施,也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抗病性的提高方法
03
02
01
植物抗病性的持久性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不同植物品种的抗病性持久性不同。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管理措施
环境因素如气候、土壤等也会影响植物抗病性的持久性。
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如轮作、间作等,可以延长植物抗病性的持久性。
03
02
01
抗病性的持久性
05
寄主植物抗病性的应用前景
1
2
3
抗病育种是指利用寄主植物的抗病性,培育具有抗病性强的新品种,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抗病育种可以通过传统的育种方法和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来实现,如基因编辑技术、基因转移技术等。
抗病育种是植物抗病性研究的重要应用之一,对于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跨膜运输
在信号转导过程中,一些分子需要跨膜运输到细胞内或从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这一过程对于植物抗病的启动和执行至关重要。跨膜运输涉及特定的转运蛋白和通道蛋白,这些蛋白在抗病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抗病信号转导途径
抗病相关蛋白的功能
防御蛋白:抗病相关蛋白中有一类具有防御功能的蛋白,这些蛋白能够直接与病原菌相互作用,抑制其生长和繁殖。例如,一些抗菌蛋白能够破坏病原菌细胞壁或抑制其代谢过程。
植物病害研究进展
植物病害研究进展
植物病害是造成世界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
许多植物病原菌分布广泛,感染大量作物,从而造成植物死亡。
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防治植物病害,需
要不断地对植物病害的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改进。
新一代生物技术的发
展为植物病害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手段。
近年来,植物病害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成果。
首先,植物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近期,许多植物
病原菌的基因组信息被完全或者大部分测序,这样使得研究者可以直接观
察和分析它们的基因组组成和比较这些基因组变异的位点,从而更清楚地
了解这些病原体的分类学、生理学、遗传学特性以及其对于植物病害产生
的机制。
此外,植物抗病性研究取得显著成果。
研究者着重研究了植物防御病
原的机制,揭示了植物抗病性的基本原理,通过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工具,深入揭示了植物防御力的分子机制和基因调控机制,为提高植物抗性提供
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植物抗病性的研究与利用
植物抗病性的研究与利用植物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植物病害危害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为了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科学家们对植物抗病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利用。
本文将从植物抗病性的原理、研究方法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植物抗病性的原理植物抗病性是植物对病原体入侵和侵染的一种防御反应。
植物抗病性的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物理和生理机制。
物理机制主要包括植物表皮的结构、植物细胞壁的物理性质以及根系的阻隔作用等。
植物表皮具有一层厚而坚韧的角质层,可以有效地防止病原体的入侵。
同时,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能增加细胞壁的硬度和稳定性,阻止病原体对植物细胞的破坏。
此外,植物的根系可以通过分泌特定物质形成化学屏障,抑制病原体的侵染。
生理机制主要包括植物的免疫反应和抗氧化系统。
植物免疫反应是植物对病原体侵染做出的一系列保护性反应,包括产生抗菌物质、活化防御基因和形成角斑等。
抗菌物质能直接杀伤病原体,而活化防御基因可以调节植物的防御反应。
植物的抗氧化系统则参与清除自由基,减少细胞受损程度,增强植物的抵抗力。
二、植物抗病性的研究方法为了深入研究植物抗病性的机制,科学家们开展了多种研究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基因克隆。
通过克隆植物中抗病性相关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序列,可以深入了解抗病性的分子机制。
研究人员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将抗病性基因转入易感植物中,使其获得抗病性,进一步验证了这些基因在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
第二种方法是遗传育种。
科学家可以通过交配和选择等手段,将具有抗病性的亲本杂交并选择表现出抗病性特征的后代,从而培育出抗病性优良的新品种。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
第三种方法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
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将抗病性基因导入植物中,使其获得特定病害的抗性。
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水稻、玉米、大豆等重要经济作物的研究和生产中。
三、未来展望植物抗病性的研究与利用仍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研究人员将更多地应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等高通量技术,解析植物抗病性的分子机制。
植物抗性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植物抗性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体之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植物。
虽然植物并没有高度智能,但它们拥有非常特殊的抗病能力,也就是植物的抗性系统。
植物的抗性系统不仅能保证植物的生存,而且还对人类的疾病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本文将围绕植物抗性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展开论述。
一、植物抗性系统的基本概念植物的抗性系统是指植物能够抵御病菌、昆虫和其他外部有害因素的机制。
植物的抗性系统主要分为两类:先天性抗性和后天性抗性。
先天性抗性是植物自身天生的防御机制,包括植物表面的毛发、皮肤、果实等,能有效减少病原体附着和滋生。
后天性抗性是植物在受到病原体感染后产生的,包括植物产生的化学物质、蛋白质、酶类等,能有效对抗病原体。
二、植物抗性系统的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植物抗性的关注,对植物抗性系统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近年来,植物抗性系统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 植物HAMPs蛋白的研究HAMPs蛋白是植物中一种重要的抗病蛋白。
HAMPs蛋白在植物抗病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HAMPs蛋白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植物抗病机制的了解,还有望开发新型的、高效的抗病药物。
2. 植物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一种基因研究技术,该技术可精确地对基因进行修改、删减和替换。
将该技术应用到植物抗性研究中,可以快速研发出更加抗病的植物品种。
3. 植物免疫系统的研究植物免疫系统是植物抗病机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植物免疫系统的研究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免疫机制,还有助于开发新型的抗病药物。
三、植物抗性系统的应用植物抗性系统的研究不仅对科学研究有很大的价值,还有着众多的应用价值。
在众多的应用领域中,以下三个领域是最为重要的。
1. 农业领域在农业领域中,应用植物抗性系统的研究已经使大量优良品种问世。
这些品种在抵御病害攻击方面表现出色,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 医药领域在医药领域中,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将植物抗性系统中的关键分子应用于人类抗病治疗。
植物抗病机制的研究
植物抗病机制的研究在植物学领域的研究中,植物抗病机制是一个重要且引人注目的课题。
随着人们对植物健康和农作物生产的关注不断增加,对植物抗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已经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本文将从植物抗病机制的意义、抗病植物的重要性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植物抗病机制的意义植物抗病机制是指植物在抵御病原微生物侵袭时所展现的一系列防御反应和生理活动。
研究植物抗病机制的意义在于能够增强植物的免疫力,减少植物疾病的发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随着全球粮食安全的紧迫性,研究植物抗病机制对于确保粮食供应和解决饥饿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抗病植物的重要性抗病植物是指通过自身的防御系统,能够有效抵御病原微生物侵袭,避免发生疾病的植物。
与易感植物相比,抗病植物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和适应力,能够在受到病原微生物攻击时快速做出反应。
基于抗病植物的特性,培育抗病性强的农作物品种对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三、最新研究进展1. 植物免疫系统的发现和研究:通过研究植物免疫系统,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系列与植物抗病机制相关的基因和分子信号途径。
植物免疫系统分为PAMPs-PRRs途径和R基因介导的抗病性反应,这些发现为培育抗病植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 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最近的研究表明,植物激素如水杨酸、乙烯和赤霉素等在植物抗病机制中具有调节免疫反应和抗病性的功能。
3. 孟德尔遗传学的应用:近年来,遗传学的研究揭示了多个与植物抗病机制密切相关的基因。
通过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研究人员能够快速地改良农作物的抗病性,从而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4. 植物与微生物互作研究:研究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的互作关系对于揭示植物抗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的研究表明,植物内生微生物可以促进植物的免疫系统,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结论植物抗病机制的研究对于促进农作物产量、改良植物抗病性以及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免疫抗病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植物免疫抗病性的分子机制研究近年来,植物疾病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日益凸显,因此研究植物的免疫抗病性分子机制已成为热门领域。
本文将探讨植物免疫抗病性的分子机制,并介绍了常见的研究方法和最新的研究进展。
一、概述植物免疫抗病性是植物对抗病原体入侵的一种防御机制。
它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抗病性反应实现:PTI(PAMP-triggered immunity,模式识别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和ETI(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效应子引发的免疫反应)。
PTI是植物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它通过植物模式识别受体(PRRs)识别病原体特征分子(PAMPs),激活免疫反应。
ETI是植物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它是由植物基因特异性抗病基因产物(R蛋白)识别和激活的。
二、PTI的分子机制PTI是植物最早响应病原体入侵的免疫反应。
主要机制包括植物模式识别受体的活化和PTI信号的传导。
植物通过感知病原体特征分子(如细菌的flg22和真菌的chitin)的PRRs,激活PTI反应。
此外,PTI信号的传导由多个蛋白激酶和二次信使分子参与,并通过激酶级联反应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
三、ETI的分子机制ETI是植物免疫的特异性反应,依赖于植物基因特异性抗病基因产物(R蛋白)的识别和激活。
ETI的分子机制包括R蛋白的活化、信号传导和抗病基因的表达。
当植物感知到病原体的效应子分子入侵时,R蛋白会与效应子发生互作,从而激活ETI反应。
四、研究方法目前,研究植物免疫抗病性的分子机制主要依靠遗传学、生化学和生物学等方法。
其中,CRISPR/Cas9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基因功能的研究。
另外,大规模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高通量技术的应用,也为研究植物免疫提供了丰富的数据。
五、最新研究进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植物免疫抗病性与非编码RNA、蛋白质修饰和互作网络等因素密切相关。
例如,一些非编码RNA如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微小RNA(miRNA)被发现参与调控植物免疫反应的基因表达。
植物抗病性基因的功能与应用研究进展
植物抗病性基因的功能与应用研究进展在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中,植物常常面临着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如细菌、真菌、病毒等。
然而,植物并非毫无抵抗之力,它们拥有一系列的抗病机制,其中抗病性基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植物抗病性基因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植物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的理解,也为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植物抗病性基因的功能多种多样。
首先,它们能够直接识别病原体的特定分子,也就是所谓的“效应因子”。
这些抗病性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以与效应因子结合,从而触发植物的免疫反应。
例如,一些抗病性基因编码的受体蛋白能够感知病原体分泌的毒素或酶,一旦检测到这些外来物质,就会迅速启动防御信号通路,激活植物体内的一系列抗病机制。
其次,抗病性基因还参与调控植物的生理和代谢过程,以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它们可以影响植物细胞壁的合成和修饰,使细胞壁更加坚固,从而阻止病原体的侵入。
同时,这些基因还能调节植物激素的合成和信号传导,例如水杨酸、茉莉酸等,这些激素在植物的免疫反应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此外,一些抗病性基因还具有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功能。
当植物受到病原体严重感染时,通过启动细胞程序性死亡,可以限制病原体的扩散和传播,从而保护周围健康的组织和器官。
在植物抗病性基因的应用方面,基因工程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通过将特定的抗病性基因导入到农作物中,可以培育出具有增强抗病能力的新品种。
例如,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将一些来自野生植物的抗病性基因转入到重要的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中,显著提高了这些作物对常见病虫害的抵抗力。
然而,基因工程方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导入的抗病性基因可能会对植物的其他性状产生不利影响,或者由于病原体的进化而逐渐失去抗性。
此外,公众对于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和环境影响也存在一定的担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植物免疫与病虫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防治植物病虫害,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研发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
研发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提高防治效果,减轻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
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加强产学研结合
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共同推进 植物免疫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产业化 进程。
02 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与挑战
CHAPTER
植物病虫害的危害与影响
植物病虫害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01
病虫害会导致作物减产、品质下降,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
损失。
威胁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02
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会影响粮食的供应和质量,对粮食安全和
食品安全构成威胁。
影响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03
病虫害的泛滥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生物多样性,对环境造成
通过选育抗稻瘟病的稻种,以及合理的水肥管理,有效降低了稻瘟病的发病率 ,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新型生物农药的应用效果分析
微生物农药
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植物病虫害进行 防治,具有安全、环保、持效期长等优点。 例如,Bt菌可以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井冈 霉素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
植物源农药
利用天然植物的提取物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防 治,具有选择性强、低毒、低残留等优点。 例如,苦参碱可以防治多种蚜虫和红蜘蛛, 藜芦碱可以防治菜青虫和蚜虫。
利用基因工程提高植物抗病性
总结词
基因工程技术为提高植物抗病性提供了有力手段,通过转基 因技术将抗病基因导入植物中,可以显著提高植物对病害的 抗性。
详细描述
目前,已经成功将多个抗病基因导入多种农作物中,显著提 高了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此外,基因编辑技术也为精准改 良植物抗病性提供了可能,通过编辑植物自身的抗病相关基 因,可以获得具有更强抗病性的新品种。
植物抗性育种的研究及应用
植物抗性育种的研究及应用植物作为生物界的一份子,在其长时间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为了生存和繁衍,不断地演化和进化,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品种和类型。
许多植物品种已经被人们栽培了数千年,其中很多品种都具备了一定的抗病能力。
而为了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和适应性,许多学者开始了植物抗性育种的研究。
一、植物抗性育种的概念及意义植物抗性育种是指通过探究植物与病原物互动的关系,针对植物本身或病原物进行改良,提高植物对病原物的抵抗能力,从而降低病害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
抗性育种的意义在于,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不仅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可以减少植物病害所带来的损失和生态环境的污染,从而实现可持续农业和生态保护。
二、植物抗性育种的技术及策略植物抗性育种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传统育种方法和分子育种技术。
传统育种方法包括选择、杂交、突变育种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筛选出具有较强抗病性的品种。
而分子育种技术则是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利用分子标记和基因克隆等手段,实现对植物基因组的解析和基因挖掘,从而针对特定基因进行改良。
这种技术可以更加精准地对抗病性进行改良。
为了提高抗性育种的效果,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抗性来源,通过筛选和鉴定,找到与目标品种相适应的抗性材料。
其次,要加强病害监测和防治,及时发现和控制植物病害,避免病害通过种子和病菌残留等途径的传播。
此外,还需要利用生态、遗传、生理等多种手段,综合提高植物对病害的适应性和抵御能力。
三、植物抗性育种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近年来,随着分子育种技术和遗传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抗性育种得到了有力的推动。
现阶段,植物抗性育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针对单个基因的改良和利用遗传多样性进行杂交选育等方面。
这些方法已经在许多经济作物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玉米、水稻、小麦等。
不过,当前的植物抗性育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抗性强度低、难以形成多抗性、易导致病害的适应性等。
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正在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如利用新型抗病基因和追求弱化抗性等。
植物抗病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剖析
抗病基因和防卫基因的关系
诱导防卫反应是由植物特异抗病基因介导完成, 从目前来看至少有四种不同机制
1)抗病基因产物钝化病原菌侵染时产生的毒素进而抑制病原 菌的繁殖,往往出现局部坏死症状eg.Johal 和Briggs克隆 的世界上第一个植物抗病基因Hml,该基因能编码依赖于 NADPH的HC毒素还原酶,该酶能使玉米圆斑病菌生理小种1所 产生的毒素失活,从而使玉米获得抗性。
(一)植物方面
抗病基因的类型:
基因产物皆含有两个结构域,亮氨酸重复序列( leucinerich repeats, LRRs) 和核苷酸结合位点( nucleotidebingding site, NBS).NBS- LRR 型R 基因又可分为两个亚 类,一类在编码产物的末端具有1 个TIR结构域 ( drosophila toll and mammalian interleukin- 1受体的 同源物)另一类其基因产物不含TIR 结构域,在靠近N末端具 有螺旋- 螺旋结构,一些时候以亮氨酸拉链的形式存在.其他 3个类型R基因,其编码产物分别包含1个LRR或一个激酶结构 域,或者LRR和激酶结构域.
四种不同机制
2)显性基因能编码病原菌致病性的靶标物。若植物缺乏该靶标 物就会产生抗性。 这方面的例子是玉米线粒体基因T-urfl3, 该基因不仅能编码与雄性不育有关的蛋白,也能编码与病原 菌Bipolaris maydis生理小种T分泌毒素亲和的产物,导致 玉米与病原菌发生亲和性互作,即植株感病。而缺乏该基因 的玉米品种则抗该种病原物(Braun等,1989)。
(一)植物方面
抗病基因的类型:
eg. 马铃薯Hcr9基因家族的编码蛋白包含一个跨膜LRR 的结构域, Hcr家族成员分别对不同小种的Cladospor ium fulvum具有 抗性 马铃薯Pto基因具有一个丝氨酸- 羟丁氨酸激酶结构域, 它表 现对Pseudomonas syr ingae的抗性. 水稻的Xa21基因蛋白包括一个LRR和一个激酶结构域, 该基因 控制对Xanthomonas oryzae的抗性
植物病害防治中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发展趋势
植物病害防治中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发展趋势植物病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它不仅导致农作物减产和经济损失,还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传统的化学农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植物病害,但却会带来农产品及环境污染的问题。
因此,生物防治技术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病害防治手段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一、生物防治技术的概念和分类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利用天然的生物制剂、生物有机肥料或生物控制剂等手段,通过生物制剂的调控或介入作用,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的生产力。
根据防治对象的不同,可以将生物防治技术分为植物病害防治和昆虫病害防治两大类。
二、植物病害防治中的主要生物防治技术1. 生物制剂的应用生物制剂是指以微生物代谢产物或者植物提取物为原料制成的一种可以用于病害防治的产品。
目前,生物制剂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包括土壤调理剂、生物有机肥料和生物杀菌剂等。
生物制剂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农作物的营养吸收能力,还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2. 生物控制剂的研究与应用生物控制剂是指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和代谢产物发挥对害虫或病原体的控制作用的一类产品。
通过培养和株系的筛选,研究人员不断发现新的具有杀菌或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如拮抗细菌、真菌和线虫等。
这些生物控制剂具有选择性、无毒性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可以用于农作物的病害防治,同时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损害。
三、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1. 综合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更新,生物防治技术有望与其他防治手段相结合,形成综合的病害防治体系。
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研发抗病害转基因作物,将生物控制剂与化学农药配套应用,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和防治效果。
2. 多肽抗病剂的研究应用多肽抗病剂指的是通过合成或提取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
相比传统的生物制剂和生物控制剂,多肽抗病剂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活性,可以在病害高发期间提供更持久的防治效果,同时具备较低的环境风险。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植物病害是农业生产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传统的植物病害防治方法往往依赖于农药的使用,但长期以来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研究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方法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然的生物对抗植物病害的一种方法。
不同于化学农药,生物防治方法采取的是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式。
以下是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的一些进展:首先,病原微生物的利用是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些有益的微生物可以通过竞争或产生抗生素等方式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例如,一些拮抗性细菌可以分泌抗生素来控制特定的植物病原真菌。
此外,一些细菌可以通过竞争性根际菌根,把植物病原物质与根际的微生物菌落相隔离,从而降低植物感染的机会。
其次,昆虫对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也是一个研究热点。
一些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可以食用植物病原菌或其传播媒介,从而控制植物病害的传播。
例如,以上十字花科蔬菜为宿主的病害黑腹果蝇在中国黄山地区广为发生。
研究发现,寄生蜂可以寄生在黑腹果蝇体内,从而控制黑腹果蝇种群的爆发,从而减少了病害的发生。
第三,利用植物自身的抗病性是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另一种方法。
研究人员发现,一些植物具有天然的抗病性,可以抵御特定的病原微生物。
通过发掘这些抗病性基因,研究人员可以培育出具有抗病性的新品种。
例如,青霉菌(Drechslera graminea)是水稻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研究人员通过发掘水稻的抗病性基因,成功培育出了具有对抗青霉菌的新品种。
此外,利用生物农药也是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一种重要途径。
生物农药是利用天然产生的抗病物质,例如细菌发酵液和植物提取物等,来控制植物病害的方法。
相对于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具有更好的环境友好性和安全性。
目前,已有很多种类的生物农药投入了市场,并且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总之,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研究人员通过利用有益微生物、寄生昆虫、植物自身的抗病性以及生物农药等方式,成功地降低了植物病害的发生。
植物抗病性研究的新进展与应用前景
植物抗病性研究的新进展与应用前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气候的变化,农作物病害对粮食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植物抗病性的研究一直是植物学领域的热门课题,近年来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植物抗病性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一、植物抗病性的研究方法植物抗病性的研究主要包括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揭示植物抗病性的形成机制。
在遗传学方面,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植物种质资源和家族群体的表现型差异,挖掘富有抗病性的基因。
利用分子标记和连锁图谱技术可以精确定位和克隆这些关键基因,为培育抗病性品种提供有力的基础。
生物化学方法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抗病性相关基因的功能和调控网络。
通过分析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数据,揭示植物抗病性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提高作物抗病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分子生物学是植物抗病性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通过向植物中导入外源基因来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此外,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对植物基因进行精确修饰,进一步改善作物的抗病性。
二、植物抗病性研究的新进展1. 抗病基因的发现与应用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组学和逆向遗传学等手段,成功克隆了许多植物抗病基因,并鉴定了它们的功能。
这些抗病基因可以通过转基因等方法导入到重要的农作物中,提高其抗病性。
通过精准基因编辑技术,还可以对这些基因进行精确修饰,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性。
2. 免疫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植物的免疫系统主要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信号传导途径来调控,而这些途径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植物抗病性的形成机理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通过RNA测序和蛋白质组学等高通量技术,揭示了许多免疫信号传导途径的组成和调控机制,拓宽了我们对植物抗病性的认识。
3. 仿生农药的开发传统的农药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研发替代品成为了迫切需求。
植物抗病性研究的新进展为仿生农药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人员通过模拟植物的抗病机制,开发出一系列具有抗病活性的化合物,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植物免疫系统和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植物免疫系统和抗病性的研究进展植物作为一种生物体,也需要具备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其中包括防御病原体入侵的能力。
植物体内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响应各种病原体的侵染。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植物免疫系统和抗病性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本文将就植物免疫系统及其抗病性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植物免疫系统的分类植物免疫系统可包括两部分:一是体内免疫系统,二是体外免疫系统。
前者主要包括基因组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蛋白质组学等领域;后者则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基因工程等领域。
其中,体内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响应各种病原体,还能够调节和控制抗病性。
研究发现,植物免疫系统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启动:1. PAMP-PRR系统:PAMP(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是指病原体分泌出来的标识性分子,PRR(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是指能够识别PAMP的受体。
通过PAMP-PRR系统,植物能够识别常见的病原体,并迅速启动一系列的抗病反应,如合成防御酶和抗氧化酶等。
2. R系统:R蛋白是一种针对病原体的特异性受体。
当病原体入侵后,植物体内的R蛋白就会被激活,并随即启动一系列的抗病反应。
R系统可分为两种类型:直接激活型和间接激活型。
二、植物抗病性的调控植物抗病性能够识别并响应各种病原体的侵染,还能够调控和控制与病原体的互动。
在植物免疫系统中,存在着很多关键的调节蛋白,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了植物抗病性的表现和调控中。
例如,植物中的R蛋白可以通过激活一系列的底物,调控植物中的抗病基因表达。
同时,还有一系列的植物激素和信号分子,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植物免疫系统的调控中。
这些植物激素和信号分子包括:茉莉酸(JA)、油菜素甙酸(SA)、乙烯(ET)和脱落酸(ABA)等。
三、植物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在植物免疫系统和抗病性的研究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识别和破坏不同类型的病原体。
植物抗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植物抗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植物抗病机制是指植物为了对抗各类病原体侵害,通过调节自身内部生理与遗传机制而形成的一系列防御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植物抗病机制的认识逐渐加深。
本文将就目前植物抗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植物抗病基因的鉴定与功能研究近年来,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揭示了一些植物的抗病基因。
这些抗病基因的发现使得植物抗病机制研究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研究人员通过遗传转化技术,将从其他物种中获得的抗病基因导入目标植物中,取得了一定的抗病效果。
同时,还通过CRISPR/Cas9等技术对植物自身的抗病基因进行基因编辑,提高了植物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二、植物免疫系统的启动与信号传导机制植物感知到病原体侵入后,会通过启动免疫系统来抵抗病原体的入侵。
主要包括PTI(PAMP-triggered immunity)和ETI(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两种免疫响应机制。
PTI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各类植物中的抗病机制,通过感知病原体的AMPs(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来触发免疫反应。
而ETI是一种特异性的抗病机制,通过感知病原体效应蛋白(Effector protein)来触发免疫反应。
这两种免疫反应机制都需要植物内部信号传导途径的参与,目前,人们对于植物免疫信号传导途径的认识还相对不完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三、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与抗病作用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不断积累了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
这些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以及抗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其中,一些次生代谢物被证实能够增强植物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例如,茉莉酸、水杨酸等物质能够激活植物的免疫系统,增强植物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
因此,对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与抗病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植物抗病机制的深入理解。
四、植物与益生菌的相互作用近年来,植物与益生菌的相互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植物免疫学的研究进展和抗病育种的意义
植物免疫学的研究进展和抗病育种的意义植物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以及其他生物一样面临着各种病害的威胁。
为了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增加产量,科学家们对植物的免疫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植物免疫学的发展为抗病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手段。
本文将探讨植物免疫学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抗病育种方面的意义。
一、植物免疫学的研究进展植物免疫学是研究植物对抗病原微生物的防御机制和免疫反应的科学领域。
通过深入研究植物的免疫系统,科学家们发现,植物可以通过两种免疫反应来应对病原微生物的入侵:PAMP-AMP免疫和特异性(R基因介导)免疫。
PAMP-AMP免疫又被称为植物的基本免疫反应。
当植物受到病原微生物入侵时,植物会感知到病原微生物特定的结构组分(即PAMPs),如细菌的脂多糖和真菌的低聚果糖。
这些PAMPs能够结合到植物细胞表面的PAMP受体上,从而启动一系列基因表达变化,进而诱导植物产生抗菌物质,如抗菌酶和抗菌肽,以及其他一些防御反应。
特异性免疫是植物对抗特定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反应。
这种免疫反应是通过植物特殊的免疫分子R蛋白对病原微生物蛋白质产生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来实现的。
R蛋白通过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激活植物免疫反应。
这种特异性免疫反应对于植物对抗致命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起着关键作用。
此外,植物免疫学的研究还发现了一些其他重要的免疫分子和信号通路,如植物激素介导的免疫反应、植物转录因子的调控网络以及蛋白激酶通路等。
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免疫系统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二、抗病育种的意义植物病害是造成农作物减产和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抗病育种一直是提高农作物抗病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植物免疫学的研究成果为抗病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首先,植物免疫学的研究使育种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与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机制,从而在经典育种中选择和筛选出更具抗性的品种。
通过对植物抗病基因的解析和功能研究,育种者可以利用传统育种和分子辅助选择等技术手段,培育出更具抗病性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整体抗病能力。
植物生物学中的植物免疫研究
植物生物学中的植物免疫研究植物免疫研究是植物生物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随着对植物病原微生物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植物本身也具备免疫系统来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本文将介绍植物免疫研究的重要性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
一、植物免疫的重要性植物作为生物界的重要一员,也面临着种种病原微生物的挑战,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植物免疫系统的研究对于理解植物抵御病原微生物的机制以及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性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防治方法往往涉及化学农药的使用,而研究植物免疫系统则可以为绿色防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植物免疫系统由感知、信号传导和防御三个组成部分构成。
感知机制主要是植物通过感知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信号来触发免疫反应。
信号传导是指感知到的信号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传递到细胞内,进而激活一系列防御反应。
防御反应主要包括产生抗病物质,增强细胞壁的强度以及引发细胞死亡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三、免疫机制的研究方法目前,研究人员主要采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方法来研究植物免疫系统。
其中,遗传学方法通过筛选敏感或抗性的突变体来鉴定与免疫相关的基因,从而揭示免疫机制中的重要基因和信号通路。
分子生物学方法则通过克隆和表达相关基因,以及构建转基因植物来研究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此外,生物化学方法可以通过分析和鉴定植物产生的抗病物质,从而揭示植物防御反应的机理。
四、免疫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近年来,植物免疫调控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
例如,人们发现许多植物免疫蛋白激酶和激酶结构相关蛋白可以通过磷酸化调控免疫反应的启动。
此外,植物激素如水杨酸和茉莉酸等也被发现在植物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植物激素可以调控免疫信号传导和防御反应的产生。
此外,炎性反应以及与动物免疫系统类似的免疫记忆现象也被发现在植物中,这些研究为植物免疫系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
五、免疫调控技术的应用前景植物免疫调控技术的研究不仅对于理解植物自身免疫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为植物育种和农作物抗病性的提高提供新的方法。
植物免疫系统与抗病性的研究
植物免疫系统与抗病性的研究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之一,它们与它们所在的环境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与动物一样,植物也需要对抗病原体的入侵以维持健康生长。
为了应对各种环境压力,植物进化出了一套复杂而精确的免疫系统。
植物免疫系统不仅能够有效地对抗病原体的侵袭,还能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近年来,植物免疫系统与抗病性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为解决植物病害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植物免疫系统主要分为两类:基于PAMP识别的PAMP-PRR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免疫和基于效应子识别的R基因免疫。
PAMP-PRR免疫是植物对病原体PAMPs(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进行识别的免疫机制,这些PAMP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病原体上的保守结构分子。
当PAMPs与植物上特异的PRRs结合后,植物免疫系统会启动一系列的抗病反应,如激活表达和合成抗菌蛋白、激活抗氧化酶系统、调控激素合成和信号转导等。
R基因免疫是植物对病原体效应子进行识别的免疫机制,效应子是病原体在感染植物细胞过程中产生的一类特异分子。
植物通过R基因识别效应子的结构和功能来触发抗病反应。
在植物免疫系统中,信号转导是至关重要的过程。
植物免疫信号转导途径主要包括激活免疫相关蛋白激酶、磷酸化级联反应、转录因子的激活和目标基因的表达等。
植物免疫系统中的关键组分包括植物免疫蛋白、激素和激素受体、病原体诱导的蛋白以及调控免疫响应的信号通路。
这些组分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植物免疫网络,以响应病原体侵袭并导致一系列免疫反应,从而保护植物免受病害。
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发现植物的免疫系统与其它的生理过程有密切联系。
例如,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响应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调控关系。
植物通过调节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等激素的合成和信号转导来平衡生长和免疫反应之间的关系。
此外,植物的免疫系统还能与根际微生物共生关系相互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摘要:植物诱导抗病性是当前植物病理学中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为了系统而深入的了解植物抗病性,本文笔者从植物诱导抗病性的诱导因子及诱导机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植物诱导抗病性;诱导因子;诱导机制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of the Induced PlantDisease ResistanceAbstract: Study of plant disease resistance is one of the key subjects of plant pathology. In order to have a deep and systemic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plant disease resistance,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briefly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n plant disease resistance.Keywords: induced plant disease resistance; induced factors; induced mechanism 植物病害种数繁多,一般而言,植物在其整个生长期内都会遭受病原物不同程度的侵害,其给人类生产造成重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化学农药以其高防效、低成本、见效快等优点,成为人们防治农作物病害的主要方法,但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水体、土壤、大气受到污染,农产品有毒残留物质增加,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及人类的健康受到严重危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寻求新的无污染、无公害的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植物诱导抗病性为植物病害的防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成为植物病理学的一个全新领域。
所谓植物诱导抗病性,即利用诱导因子激发植物自身的抗病性,使其产生抗菌物质,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其具有抗性稳定、持久、环保等优点。
笔者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研究进展予以概述。
1 植物诱导抗病性因子1.1 生物诱导因子生物诱导因子包括非致病菌和弱致病菌、菌体的培养液及细胞提取物等。
有的腐生微生物也可作为生物诱导剂。
Meyer研究发现,哈茨木霉T39不仅能抑制灰葡萄孢的生长,而且能诱导植物产生抗性。
Peer等发现Pseudomonas sp.可诱导康乃馨对枯萎病产生抗性,处理后植株死亡率减少50%。
商闯等报道,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能够作为激发子来诱导玉米获得抗性。
Alstron报道,P.fluorescens可诱导菜豆产生系统抗病性,抵抗菜豆早疫病菌的侵染。
Leeman报道,P.fluorescens及其代谢的多聚糖能诱导萝卜抗枯萎病,降低植株死亡率。
郭桢等发现,弱毒菌株尤Ⅱ对小麦条锈病抗性有诱导作用。
1.2 化学诱导因子1.2.1 水杨酸水扬酸(Salicylicacid,SA)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小分子酚类物质,化学名称为邻羟基苯甲酸。
水杨酸不仅参与因病毒感染而发生的系统获得性抗性,还涉及细菌和真菌性病原所引发的系统获得性抗性,水杨酸被认为是植物内源类信号分子,可触发病理相关蛋白的基因表达。
1.2.2 BTH BTH能够诱导植物产生抗性,可诱导与植物抗病防御有关基因的表达及PR蛋白的产生,有激活植物保卫系统的作用。
1.2.3 寡糖和聚糖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壁在特定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寡糖片段,这些寡糖片段在植物中可作为早期信息分子,对植物的抗病菌侵染、生长发育、形态建成等有着重大影响。
1.2.4 其他化学因子 Ca2+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不仅在植物第二信息系统中起关键作用,还参与植物的抗病性。
另外一些化学药剂也被应用于诱导抗病性研究中,如甲基茉莉酸、苯丙噻重氮、草酸等,其中茉莉酸类物质被认为是植物抗病防卫反应的内源及中间信号分子。
1.3 物理诱导因子1.3.1 温度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适当改变环境温度,温度能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
高温诱导抗病性在作物和蔬菜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大麦感病品种幼苗经过50°C处理30~60s后,明显抑制大麦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s f.sp.hordei)的侵染,短时间(30~40s)处理只能引起暂时的保护,而长时间(50~60s)处理则抗病性更强。
低温也能触发植物体内在的抗病防御机制,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
1.3.2 光可见光对植物没有诱导作用,而紫外光对植物抗病性有明显诱导作用。
1.3.3 低湿有关低湿诱导植物抗病性近年也有研究。
M.Achisi(1985)报道渗透胁迫能延缓枯萎病(Fusarium wilt)的发生。
曲波等(2002)研究表明,黄瓜幼苗经一定时间低湿处理后,对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cubensis)的抗性明显增强。
2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机制2.1 物理机制2.1.1 组织解剖学机制角质层是植物体表皮细胞的最外层,它能阻止病菌的侵入。
高温或低湿诱导植物后,使其角质层增厚,进一步阻止病原物的侵染。
周皮是植物中取代表皮结构的次生保护组织。
它容易在植物老根、老茎表面形成,其结构分为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幼嫩的植物组织不具有周皮,而植物在高温、低湿的条件下,会较早地形成周皮,阻止病原物的侵染。
2.1.2 与物理相联系的生物化学机制(1)富羟糖蛋白(HRGP)和富甘糖蛋白(GRP)的积累 HRGP和GRP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蛋白,前者具有特征性Ser-(Hyp)4五肽重复序列。
它们自身交联并与其他组分相连,平时维持细胞壁骨架结构,赋予细胞壁一定的伸缩性。
它可积累于各种病原菌侵害的植物中,也可为一些因子所诱导,在植物抗病中起一定作用。
(2)木质素木质素是多个苯丙烷单体在酶催化下脱氢聚合而成。
植物受病原物侵染时,木质素常在受侵染部位大量沉积,有时还有新型木质素沉积。
组织木质化是宿主植物对病原菌侵染的积极反应,是阻止病原菌进一步侵入的机械屏障,木质素或木质素类多聚物在抗病中参与的证据已被组织化学染色和荧光染色过程证实。
(3)酚和抗病性酚酸是木质素合成前体物质,和病害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
高温处理导致寄主不亲和反应的同时,也诱导了接种叶酚酸含量变化,高温处理后,叶内酚酸含量迅速上升,高温处理24h后转入常温,酚酸含量又立即下降。
(4)寄主酶当植物受到病原物侵染时,新产生或诱导产生大量直接作用于病原物的酶。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SOD活性随温度降低呈递增趋势,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的临界点,SOD活性达到最高值,随后急剧下降2.2 生物化学机制植物经某些外界刺激或诱导后,会产生一些应急反应,一些生理生化指标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抗性。
与植物抗病相关的酶主要包括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几丁质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植保素、酚类、活性氧等。
植物诱导抗病的另一重要生化机制是产生病原相关蛋白(PR蛋白)。
该蛋白是植物防御反应PR基因被诱导表达的结果。
PR基因的表达与植物信号传导途径的启动和抗病性有关。
2007年,张志刚等用极细链格孢蛋白激发子处理棉花苗后发现,SOD活性、PAL活性、PPO活性均比对照显著提高。
2.3 分子机制植物诱导抗病性需要多种防卫基因的诱导表达及产物的协同作用,才能有效抵制外源有害生物的侵染。
其分子机制包括过敏性反应(HR)和系统获得性抗性(SAR)。
在HR中,植物在侵入点表达防卫基因,依次表达植保素合成酶基因、病程相关蛋白基因、细胞壁结构蛋白和木质素合成酶基因。
SAR是植物防卫反应基因被诱导表达的结果,如PR蛋白基因。
3 结语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植物和微生物之间复杂的互作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植物病害的防治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4 参考文献[1]孙正祥,王瑞霞,周燚,等.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J].中国植保导刊,2010,(10):15~17.[2]Dumer J,Shah J,Klessing D F.Salicylic acid and disease resistance in plants[J].Trends Biochem Sci,1988,(13):23~27.[3]Meyer G D,Elad Y.Induced resistance in Trichoderma harzianum biocontrol[J].Plant Pathology,1998,104(3):279~286.[4]Peer V,Niemann R,Sohippers G J B. Induced resistance and phytoalexin accumulation in biological control of Fusarium wilt of carnation Pseudomonas[J].Phytopathology,1991,81:728~733.[5]商闯,马春红,李运朝,等.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对玉米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诱导作用[J].中国生物防治,2007,23(增刊):42~46.[6]郭桢,胡小平,杨之为,等.弱毒菌株尤Ⅱ对小麦条锈病的诱导抗性[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增刊):22~26.[7]尹玲莉,杨凤环,侯晓杰,等.化学药剂诱导植物抗病性研究进展[J].华北农学报,2007,22(增刊):43~46.[8]冀瑞琴,董彩华,高荣材,等.甲基茉莉酸、苯丙噻重氮、草酸诱导油菜对菌核病的抗性[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28(2):184~188.[9]王瑜,吴丽芳,余增亮.茉莉酸及其甲酯在植物诱导抗病性中的作用[J].生物学杂志,2000,17(1):11~l2.[10]贺立红,韩锡君,龙肖媚,等.茉莉酸甲酯对烟草幼苗可溶性物质含量的影响及与诱导抗病的关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88~94.[11]曲波,李宝聚,范海延,等.物理因子诱导植物抗病性研究进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3-04,34(2):142~146.[12]Lamari L.Temperature induced resistance to tan spot(Pyrenophora tritici—reepntis)of wheat[J].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1994,16(4):279~286.[13]Vallelian B L.Heat induced resistance in barley to powdery mildew(Erysiphe graminis f.sp.hardei)is associated with a burst of active oxygen species[J].Physio and Molceluar Plant Pathology,1998,52(3):185~199.[14]曲波,李宝聚,程国华.热激诱导植物抗病性的研究进展[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OO2,10(增刊):179.[15]王以柔,曾韶西.冷锻炼对水稻和黄瓜幼苗SOD、GR活性及GSH、ASA含量的影响[J].植物学报,1995,37(10):776~780.[16]石雪晖,陈祖辉.低温胁迫对柑桔离体叶片中SOD及其同工酶活性的影响[J].园艺学报,1996,23(4):384~386.[17] Vanloon L C,REP M P,IETERSE C M J. Significance of inducible defense related proteins in infected plants[J].Annu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2006,44:13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