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复习专题(水和蛋白质)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专练(2) 厘清蛋白质的分选与囊泡运输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专练(2) 厘清蛋白质的分选与囊泡运输](https://img.taocdn.com/s3/m/2864c42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2.png)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专练(2) 厘清蛋白质的分选与囊泡运输从“高度”上研究高考[典例](2021·山东高考)高尔基体膜上的RS 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RS 的蛋白质,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通过囊泡运输的方式将错误转运到高尔基体的该类蛋白运回内质网并释放。
RS 受体与RS 的结合能力随pH 升高而减弱。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消化酶和抗体不属于该类蛋白B.该类蛋白运回内质网的过程消耗ATPC.高尔基体内RS 受体所在区域的pH 比内质网的pH 高D.RS 功能的缺失可能会使高尔基体内该类蛋白的含量增加[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结论,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将错误转运至高尔基体的蛋白质运回内质网,即这些蛋白质不应该运输至高尔基体,而消化酶和抗体属于分泌蛋白,需要运输至高尔基体并发送至细胞外,所以消化酶和抗体不属于该类蛋白,A正确;细胞通过囊泡运输需要消耗ATP,B正确;根据题干信息“RS 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RS 的蛋白质”“RS 受体与RS 的结合能力随pH 升高而减弱”,如果高尔基体内RS 受体所在区域的pH 比内质网的pH 高,则结合能力减弱,所以可以推测高尔基体内RS 受体所在区域的pH 比内质网的pH 低,C错误;如果RS的功能缺失,则受体不能和错误的蛋白质结合,并运回内质网,因此可能会使高尔基体内该类蛋白的含量增加,D正确。
[答案]C从“深度”上提升知能(一)图解蛋白质的分选过程(二)信号识别与囊泡运输1.核糖体与内质网之间的识别信号肽假说认为,经典的蛋白分泌可通过内质网—高尔基体途径进行。
核糖体—新生肽被引导至内质网后(如图所示),继续合成肽链,结束后其信号肽被切除,核糖体脱落;肽链在内质网中加工后被转运到高尔基体,最后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
2.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的识别细胞内部产生的蛋白质被包裹于膜泡形成囊泡,囊泡被分成披网格蛋白小泡、COPⅠ被膜小泡以及COPⅡ被膜小泡三种类型。
(完整word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重点
![(完整word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b91c65db9f3f90f77c61b1c.png)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的八个大专题根据二轮复习的总时间,建议分8个大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再分成若干个小专题进行复习,小专题的目的是对重要知识进行深化、对相似或相近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和比较。
每个大专题约一周时间,每个小专题1节课。
专题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包括: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细胞膜有结构和功能(含生物膜系统)、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本专题知识是其它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应细一点、慢一点,可分出以下小专题进行复习:化学元素专题、水专题、无机物专题、糖类专题、蛋白质专题、核酸专题、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细胞分裂专题、细胞工程专题、细胞的全能性专题。
如水专题为例可包括水的存在、水的来源、水的排出、水的调节、水的标记、水的生态、水的污染。
专题二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固氮包括:光合作用、C3、C4植物、提高光能利用率、生物固氮、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细胞呼吸、代谢的基本类型。
本专题知识是高考的重点之一,主要是强化知识的整体性,如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融合、植物的整体性、动物的整体性。
可以分出酶和ATP专题、植物代谢专题、动物代谢专题、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
在植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课本中有关植物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经典实验。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的综合题、实验设计题要引起足够重视。
在动物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生理卫生课本中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知识。
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应给学生归纳整理出高中生物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生物,特别是课本上提到的一些常见生物、微生物的代谢特点。
如酵母菌、硝化细菌、根瘤菌、圆褐固氮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反硝化细菌、产甲烷杆菌、放线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红螺菌。
高考生物第二轮复习大专题讲座_(上)
![高考生物第二轮复习大专题讲座_(上)](https://img.taocdn.com/s3/m/18c33568011ca300a6c390f4.png)
高考生物第二轮复习大专题讲座 (上)第一讲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工程)第二讲生物的新陈代谢(酶、ATP 、植物代谢、动物代谢、微生物及发酵工程)第三讲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稳态及调节、免疫)第四讲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生殖、生物的个体发育)第一讲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工程)【命题趋向】一、直击考点[知识点]Ⅰ.理解能力要求:由于该部分知识涉及较多的有机化学知识,极易命制跨学科综合题。
命题既考查生化知识,又考查空间结构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部分数学运算能力。
不同有机物的特有元素和共有元素及代谢产物间的关系;各种化合物在细胞中的吸收、运输及应用。
Ⅱ. 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掌握“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实验的原理、生物材料的选择、相关药品的使用、实验步骤和实验成功的关键、实验合理改进措施等。
同时,能将学习的实验原理进行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及分析。
Ⅲ.获取信息的能力: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能运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有关的知识。
能用文字、图表、曲线等形式准确描述本专题的内容。
能对与本专题有关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进行分析、讨论。
[高考热点]本专题在高考中的热点问题有:细胞的化学成分;物质出入生物膜的方式及其原理;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特别是细胞生物膜系统及其功能)、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细胞分裂、分化、癌变和衰老;动植物细胞工程、方法、步骤、特点,尤其是在当今人类社会生活、生产、医药卫生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二、命题方向和应试策略Ⅰ.以探究性实验为题型考查此部分知识。
如探究细胞中某元素或化合物在胞中的存在形式、重要功能、在细胞中的吸收、运输及应用。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18 蛋白质与核酸(习题精练含答案详解)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18 蛋白质与核酸(习题精练含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8e33e63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19.png)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蛋白质与核酸》专题复习练习1.(2021湖南·13·多选)细胞内不同基因的表达效率存在差异,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能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调控基因表达,图中基因A的表达效率高于基因B B.真核生物核基因表达的①和②过程分别发生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C.人的mRNA、rRNA和tRNA都是以DNA为模板进行转录的产物D.②过程中,rRNA中含有与mRNA上密码子互补配对的反密码子【答案】ABC【详解】A、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图中基因A表达的蛋白质分子数量明显多于基因B表达的蛋白质分子,说明基因A表达的效率高于基因B,A项正确;B、核基因的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出RNA的过程,发生的场所为细胞核,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翻译出具有一定排列顺序氨基酸的多肽链,翻译的场所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B项正确;C、三种RNA(mRNA、rRNA、tRNA)都是以DNA中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而来的,C 项正确;D、rRNA是构成核糖体的成分,不含有反密码子,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D项错误。
2.(2021·广东高考真题)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之一。
下列研究成果中,为该模型构建提供主要依据的是()①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②富兰克林等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③查哥夫发现的DNA中嘌呤含量与嘧啶含量相等④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半保留复制机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DNA衍射图谱;查哥夫提出碱基A的量总是等于T的量,C的量总是等于G的量;沃森和克里克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详解】①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与构建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无关,①错误;②沃森和克里克以威尔金斯和其同事富兰克林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②正确;③沃森和克里克从查哥夫那里得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即DNA中嘌呤含量与嘧啶含量相等。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1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1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3470b21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d.png)
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一、选择题1.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B.由许多葡萄糖分子合成糖原的过程中一定有H2O产生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D.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答案】C【解析】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水在细胞中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A正确;B.葡萄糖是单糖,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糖—糖原的过程中一定有H2O产生,B正确;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中H2O中的氢一部分来自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分解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线粒体中丙酮酸和水的分解,C错误;D.光合作用光反应中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用于暗反应中将固定的CO2(C3)还原成(CH2O),D正确。
故选C。
2.用高浓度的尿素溶液处理从细胞中分离纯化的蛋白质,可使其失去天然构象变为松散肽链;除去尿素后,蛋白质又可以恢复原来的空间结构,且蛋白质分子越小复性效果越好。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氢键、二硫键等化学键有关C.胰岛素经高浓度尿素溶液处理后活性不变D.尿素与蛋白酶的作用效果相似【答案】B【解析】A.蛋白质变性后其空间结构改变,但其中的肽键没有断裂,变性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A错误;B.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一条或几条肽链通过一定的化学键(如二硫键)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氢键、二硫键等化学键有关,B正确;C.高浓度尿素溶液处理胰岛素后,可使其失去天然构象变为松散肽链,失去活性,C错误;D.尿素会使蛋白质失去天然构象变为松散肽链(称为“变性”),除去尿素后,蛋白质又可以恢复原来的空间结构(称为“复性”),但蛋白酶处理蛋白质,蛋白质变性后不能复性,D错误。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 考点1 水和无机盐-讲义(通用版)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 考点1 水和无机盐-讲义(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b2c3613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5.png)
考情解读考点1.细胞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2.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3.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4.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5.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异同。
6.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7.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8.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考情1.考查题型:多以文字选择题呈现。
2.命题趋势:(1)常以“某种物质分子”为关键词,将不同模块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综合考查。
(2)细胞结构部分常将具有共性的结构放在一起,联系多个模块内容综合考查。
(3)对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和细胞吸水和失水主要通过一定的实验情境或事实情境来考查。
1.(必修1 P5科学方法)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不完全归纳法,由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不过,也需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
2.(必修1 P11旁栏思考)“原核细胞”中的“原”字,指“原始”的含义。
“真核细胞”中的“真”字,指“真正”的含义;从进化的视角看,真核细胞是由原核细胞进化而来的。
3.(必修1 P12拓展应用)支原体与动物细胞结构的区别是:支原体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游离的DNA和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支原体与细菌的细胞结构的区别是:支原体没有细胞壁。
4.(必修1 P20小字内容)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氢原子以共用电子对与氧原子结合。
水分子的空间结构及电子的不对称分布,使得水分子成为一个极性分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都容易与水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同时,由于氢键的存在,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这就意味着水的温度相对不容易发生改变,水的这种特性,对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十分重要。
5.(必修1 P25与社会的联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的“控糖”建议是: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 g,最好控制在25 g以下(添加糖是指在食物的烹调、加工过程中添加进去的单糖、二糖等各种糖类甜味剂,不包括食物中天然存在的糖)。
(新高考)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专题1 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第3讲 物质的跨膜运输课件
![(新高考)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专题1 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第3讲 物质的跨膜运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307f0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5.png)
2.理解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 (1)从细胞角度分析。 ①死细胞、动物细胞及未成熟的植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发 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②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活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2)从溶液角度分析。 ①在一定浓度(溶质不能透过膜)的溶液中只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不能发生自动复原现象(用清水或低渗溶液处理方可复原)。 ②在一定浓度(溶质可透过膜)的溶液(如KNO3、甘油等)中可发生质 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现象。 ③在高浓度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现象。
变式二 分析影响物质运输的因素 4.(2022·泰州模拟)小肠绒毛 上皮细胞膜上存在着两种运输葡 萄糖的载体SGLT1(主动运输的载 体)和GLUT2(协助扩散的载体),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绘制如图所示 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该实验可以用来探究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的主要吸收方式 B.在较高葡萄糖浓度下,细胞主要依赖协助扩散来增大吸收速率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上存在SGLT1和GLUT2的根本原因是基因 选择性表达 D.葡萄糖分子在不同的浓度下都可通过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两种 方式进入细胞
考题解密
1.(2022·全国甲卷)植物成熟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可以不同。现 将a、b、c三种细胞液浓度不同的某种植物成熟叶肉细胞,分别放入三 个装有相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中,当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观察到:① 细胞a未发生变化;②细胞b体积增大;③细胞c发生了质壁分离。若在 水分交换期间细胞与蔗糖溶液没有溶质的交换,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 述,不合理的是( C )
变式二 掌握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2.(2022·湖南高考)原生质体(细胞除细胞壁以外的部分)表面积大小 的变化可作为质壁分离实验的检测指标。用葡萄糖基本培养基和NaCl溶 液交替处理某假单孢菌,其原生质体表面积的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A )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一 细胞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一 细胞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8dbc293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a.png)
基础自测 2 (2021·八省联考广东卷)某同学夏天参加劳动,在未饮水的情况下, 出现了大量出汗和尿量减少的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B.下丘脑的渴觉中枢兴奋性增强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集合管和肾小管重吸收水量减少
[解析] 夏天参加劳动,在未饮水的情况下,人体出现大量出汗,细胞外液的渗透 压升高,A 错误;位于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此时兴奋性增强,B 错误;细胞外液渗透 压升高时,通过下丘脑的调节,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 正确;抗利尿激 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重吸收水量增加,D 错误。故选 C。
[答案] 组成人体和牛羊等动物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都是相同的,人体摄食牛羊 肉中的蛋白质后可消化为氨基酸并吸收,以此为原料在人体细胞中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3.呼吸熵是物质氧化分解时释放 CO2 与消耗 O2 的比值,糖类的呼吸熵等于 1, 而脂肪的呼吸熵却小于 1,请从糖和脂肪的元素组成方面分析原因
[答案] 饮食中如果摄入过多的胆固醇,就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造成血管堵塞。
5.衰老的细胞自由水含量低,而幼儿体内自由水含量相对高,由此说明自由水与 细胞代谢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机盐及其在稳态中的作用
微点拨:①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K+主要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神经细胞受到抑制,并不是没有发生电位变化,而是由于阴离子内流导致静息 电位差增大。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题训练-细胞的物质与结构基础(解析版)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题训练-细胞的物质与结构基础(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55d1584fc4ffe473368abd7.png)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专题训练-----细胞的物质与结构基础1.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化学结构的差异只是R基团的不同B.某些化学物质可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蛋白质控制和决定着细胞及整个生物体的遗传特性D.“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需同时加入双缩脲试剂A和B【答案】B【解析】氨基酸化学结构的差异只是R基团的不同,A错误;某些化学物质,如蛋白酶可催化蛋白质水解,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B正确;遗传物质DNA控制和决定着细胞及整个生物体的遗传特性,C错误;“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需先向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1mL,摇匀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0.01g/mLCuSO4溶液)4滴并摇匀,D错误。
2.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答案】C【解析】抗原能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可见,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A正确;肌肉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如肌动蛋白等)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B正确;蛋白质结合Fe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的运输,C错误;染色体是细胞核的结构之一,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正确。
3.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A.脂质、RNAB.氨基酸、蛋白质C.RNA、DNAD.DNA、蛋白质【答案】A【解析】内质网可以合成脂质,细胞核中可以发生转录合成RNA,A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RNA,细胞核中可以合成DNA和RNA,C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DNA,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D错误。
4.(2019·全国卷Ⅱ)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A.脂质、RNA B.氨基酸、蛋白质C.RNA、DNA D.DNA、蛋白质答案 A解析真核细胞的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细胞核中能够完成转录过程,可产生RNA,综合上述分析,A正确。
2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
![2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https://img.taocdn.com/s3/m/9b28844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78.png)
双层膜: 叶绿体、线粒体 .
含DNA: 叶绿体、线粒体
.
含RNA: 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
.
含色素:叶绿体、液泡
能量转换: 叶绿体、线粒体
.
碱基互补配对: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
主动运输有关:核糖体、线粒体
(2)若图中为唾液腺细胞,其合成分泌唾液淀粉酶过程,依次经过的细胞结
B.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有利于杀死侵入机体的病毒或病菌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呈双面凹的圆饼状,有利于其自身携带O2并进行有
氧呼吸
D.根尖分生区细胞含有大液泡,有利于根吸收水分
解析:叶绿体中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有利于扩大光合作用的受光面积;吞
噬细胞的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有利于杀死侵入机体的病毒或病菌;哺
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比如原核细胞
没有线粒体,其细胞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真核细胞的无氧呼吸也发生
在细胞质基质。
易错提醒
关于原、真核细胞的三点提醒
(1)绿藻、黑藻属于真核生物,蓝藻属于原核生物。
(2)需氧型细菌等原核生物细胞内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其有氧呼吸
主要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内侧进行。
葱表皮细胞,但进入洋葱表皮细胞的水分子基本等于出洋葱表皮细胞的水分子;实
验结束时,由于洋葱表皮细胞失水,所以甲溶液的浓度有所下降。
技法点拨
渗透装置中水分子扩散方向的判断
考向二
围绕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考查理解及获取信息能力
[典例引领2] (2019·全国Ⅱ卷)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
[解题思路]
[模拟训练2] (2020·山东菏泽一模)如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
备考2023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常见的物质_水_混合物的分离技能_水的净化(三)
![备考2023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常见的物质_水_混合物的分离技能_水的净化(三)](https://img.taocdn.com/s3/m/1e95499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d.png)
备考2023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常见的物质_水_混合物的分离技能_水的净化(三)水的净化专训单选题:1、(2019瑞金.中考模拟)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是()A . 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 . 自然界中只要是澄清透明的水都是纯净物C . 生活中采取蒸馏的方法将硬水软化D . 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2、(2019安次.中考模拟)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 . 水的蒸发属于汽化B . 电解水时水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C . 冰熔化成水温度不变D . 用明矾净水可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3、(2019南.中考模拟) 东南亚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海啸灾害,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的措施有:①加热煮沸②消毒③过滤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为()A . ③①②④B . ④①③②C . ④③②①D . ③①④②4、(2020广州.中考真卷)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明矾是一种常用的絮凝剂B . 过滤可除去水中杂质离子C . 活性炭可长期使用无需更换D . 经该净水过程得到的是()纯水5、(2019长沙.中考真卷)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 . 湘江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可以得到纯水C . 为了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D .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6、(2016宿迁.中考真卷) 下列有关水或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用直流电电解水,发现负极与正极上得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B . 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杀菌消毒C . 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D .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7、(2014徐州.中考真卷) 正确的实验方案是顺利完成实验的前提,下列化学实验方案中,不可行的是()A . 用高温煅烧的方法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B . 用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C . 用活性炭、塑料瓶等物品制作简易净水器D . 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棉纱线和羊毛线8、(2015郴州.中考真卷) 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净水方法是()A . 沉淀B . 吸附C . 过滤D . 蒸馏9、(2016兰州.中考模拟) 2016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B . 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C . 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D . 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1:2 10、(2020盐城.中考真卷)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A . 活性炭净水一一降低水中Ca2+、Mg2+的含量B . 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存在明不能燃烧——构成物质分显差异一一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 . CO能燃烧,CO2在加压的情况下装入容积为40L钢瓶中一一氧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 D . 6000LO2子变小a11、(2019镇江.中考真卷) 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可用于自来水生产中杀菌消毒B . 农业上常用改良酸性土壤C . 反应中有2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D . 可由海水蒸发结晶、精制获得12、(2020广州.中考模拟)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活性炭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B . 天然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处理后得到水是纯净物C . 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D . pH<7的酸性降水称为酸雨,它的形成与大气中SO有关213、(2020平度.中考模拟)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B . 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C .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 . 工业污水应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14、(2018镇江.中考真卷) 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 . 用明矾对自水进行杀菌消毒B . 用灼烧的方法区别羊毛线和棉纱线C .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 D . 用湿润的pH试纸测某溶液的pH 15、(2016烟台.中考真卷) 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B . 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少C . 通过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将食用油溶解于水形成溶液D . 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少填空题:16、(2019永昌.中考模拟)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体液调节》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体液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b616a79bd1f34693dbef3e2c.png)
一、人体几种重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物功能比较分泌腺激素名称化学性质作用部位生理作用下丘脑抗利尿激素肽和蛋白质类肾小管、集合管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性腺激素垂体生长激素全身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性腺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甲状腺激素氨基酸衍生物全身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肾上肾上腺素全身(主①促进肝糖原分解,参与糖代谢调节②促腺(髓质) 要是肝脏)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参与体温调节睾丸雄性激素固醇类全身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雄性的第二性征卵巢雌性激素全身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卵细胞的生成,激发并维持雌性的第二性征和正常性周期胰岛B细胞胰岛素蛋白质全身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浓度A细胞胰高血糖素多肽肝脏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升高血糖浓度胸腺胸腺激素免疫器官调节T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同时还进入血液影响免疫器官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二、激素的分泌调节1、神经调节当体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中枢神经系统对传入的信号经过分析和综合以后发出神经冲动,可以直接控制某些内分泌腺的分泌,也可通过下丘脑、垂体间接控制某些内分泌腺的分泌。
如图。
2、反馈调节如图所示,一种激素分泌后,作用于靶细胞而引起特异的生理效应的同时,血液内该激素的含量又反馈控制着这种激素的分泌。
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高时,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抑制下丘脑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同时抑制垂体中促甲状腺敫素的合成和分泌,进而使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下降,这就是一种反馈调节。
3、直接感受内环境中某种理化因素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例如,甲状旁腺细胞能直接感受血钙含量的改变,当血钙含量降低时,这些细胞会加速分泌甲状旁腺激素。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d2d3fc3ccc17552707220860.png)
1.(2012浙江卷)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该细胞的是A.CO2B.O2C.K+D.Na+【命题透析】本题考察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思路点拨】可通过肝细胞内外各物质的浓度的关系来迅速作出判断,K+逆浓度从细胞外进入到细胞内部,其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答案】C2.(2012海南卷)在动物细胞的物质运输中,属于自由扩散的是A.红细胞中的Na+进入血浆B.细胞外液中的O2进入肌细胞C.细胞外液中的K+进入神经细胞D.血浆中的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解析】人红细胞中的Na+只有血浆中的1/6,为了维持Na+细胞外高浓度、K+细胞内高浓度,细胞靠主动运输运出Na+,运进K+,故A、C项错误;O2的跨膜运输是自由扩散,故B项正确;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碘浓度比血浆中的浓度高高,血浆中的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故D项错误。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运输的方式,涉及到无机盐离子、氧气和碘离子等物质跨膜运输及血浆、红细胞、细胞外液等离子含量,同时考查了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答案】B的是3.(10天津卷)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A.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B.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D.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思路分析: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进行着K+外流和其他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供给,进行着葡萄糖的跨膜运输和葡萄糖的分解。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溶质相对增多,渗透压升高。
抗体分泌过程属于胞吐,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到达细胞膜时,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缺水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是叶肉细胞缺水后, 气孔关闭 缺水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是叶肉细胞缺水后,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是叶肉细胞缺水后 所至。气孔是气体进出叶肉细胞的门户, 所至 。 气孔是气体进出叶肉细胞的门户 , 气孔关闭不仅水蒸 气不能扩散出去,外界的CO 也不能扩散进入叶肉细胞, 气不能扩散出去,外界的CO2也不能扩散进入叶肉细胞,叶肉 细胞因缺 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细胞因缺CO2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免疫和识别作用
由效应T细胞产生的某些淋巴因子: 由效应T细胞产生的某些淋巴因子:增强 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识别作用:糖蛋白(识别并传递信息) 识别作用:糖蛋白(识别并传递信息) 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 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和抗原特异性 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 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
◆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的水分代谢主要是在组织细胞与毛 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的水分代谢主要是在组织细胞与毛 细胞血管之间进行 中间要通过组织液。 之间进行, 细胞血管之间进行,中间要通过组织液。 血浆中的水分来源是: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吸收来的, 消化道吸收来的 ◆血浆中的水分来源是: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吸收来的, 其次是组织液的回渗 当然还有第三条途径淋巴回流 组织液的回渗; 淋巴回流。 其次是组织液的回渗; 当然还有第三条途径淋巴回流。 组织细胞中的水分来源主要是组织液 组织细胞中的水分来源主要是组织液
射、高温消毒、酒精消毒) 微生物培养:高压、灼烧、 微生物培养:高压、灼烧、酒精
4.蛋白质分子的生物合成
在细胞及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是在DNA(基因) 在细胞及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是在DNA(基因) DNA(基因 的控制之下,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才能完成。 的控制之下,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才能完成。 转录的场所一般是在细胞核中进行(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 转录的场所一般是在细胞核中进行( 的场所一般是在细胞核中进行 有转录过程,原核生物无核,只能在细胞质中进行) 有转录过程,原核生物无核,只能在细胞质中进行)。 翻译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的 , mRNA转录完成后 翻译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的, mRNA转录完成后 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的 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 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
2、水的作用 、 溶剂、运输、原料、成分、 溶剂、运输、原料、成分、 维持形态、 维持形态、调节体温 思考:为什么种子萌发前一定要吸足水分? 思考:为什么种子萌发前一定要吸足水分?
联系:水的作用、呼吸类型、 联系:水的作用、呼吸类型、吸水方式
2、生物体吸水的方式 、
(1)植物吸水的方式 ) (2)动物细胞吸水的方式 ) (3)细胞膜上水分子通道蛋白质的探究实验 )
内质网上核糖体与游离核糖体合成不同类型的蛋白质
5、蛋白质的代谢
在人体内蛋白质的代谢是以氨基酸为中心进行的。 在人体内蛋白质的代谢是以氨基酸为中心进行的。
内环境中的氨基酸的来源主要有3 内环境中的氨基酸的来源主要有3条:
一是消化吸收来的; 一是消化吸收来的; 二是通过转氨基作用从糖类转变而来的; 二是通过转氨基作用从糖类转变而来的; 三是体内蛋白质分解。 三是体内蛋白质分解。
3、水对动植物的影响 、
生存、分布、生活习性、形态、 生存、分布、生活习性、形态、呼吸 (1)、水是限制陆地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 (2)、夏眠:肺鱼 ) 夏眠: (3)、保水结构:根、茎、叶、角质层 ) 保水结构: (4)、生物的呼吸与水(应用:种子的保存等) ) 生物的呼吸与水(应用:种子的保存等)
3、蛋白质变性条件及应用 、
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不是很稳定的,蛋白质在重金 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不是很稳定的,蛋白质在重金 属盐(汞盐 银盐、 铜盐)、 汞盐、 碱等的存在下, 属盐 汞盐 、 银盐 、 铜盐 、 酸 、 碱等的存在下 , 或 热至 70℃~ 100℃, 或在 射线 、 紫外线 等射线的作用下 , 其 射线、 等射线的作用下, ℃ ℃ 或在X射线 紫外线等射线的作用下 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和破坏,导致蛋白质变性, 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和破坏,导致蛋白质变性,使蛋白质的 生物活性丧失,如酶失去催化能力、 生物活性丧失,如酶失去催化能力、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 力等。 力等。 蛋白质的变性具有不可逆性 蛋白质的变性具有不可逆性
8、水分代谢 、
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方式和原理、运输、 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方式和原理 、 运输 、 利用、散失、 利用、散失、应用
(1)植物体内的水分代谢 ①植物的水分代谢包括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 植物的水分代谢包括水分的吸收、运输、 和散失。 和散失。 ②水与矿质代谢
③水与光合作用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水是进行光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原料 产物 合作用的介质 介质, 合作用的介质,整个光合作用过程的完成都是在水中进行的
4、水与进化 、 生命起源与进化 提供养料、 提供养料、吸收紫外线
5、水污染 、
农药、化肥、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引起的富营养化、 农药、化肥、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引起的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 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有害微生物污染 水中的溶解氧降低、 水中的溶解氧降低、 PH变化对水中生物的影响、 变化对水中生物的影响、 变化对水中生物的影响 微生物在污染和净化过程中的作用 溶解氧增加的原因(植物、微生物、无机盐) 溶解氧增加的原因(植物、微生物、无机盐)
④水与呼吸作用
水环境 ◆呼吸作用过程的完成是在细胞内的水环境中进行的 呼吸作用过程的完成是在细胞内的水环境中进行的 ◆水既是呼吸作用的原料,也是呼吸作用的产物 水既是呼吸作用的原料,也是呼吸作用的产物 原料 ◆对种子而言,种子的呼吸作用会随着种子含水量的增加而 对种子而言,种子的呼吸作用会随着种子含水量的增加而 呼吸作用会随着种子 增强,所以干燥的种子有利于贮存 干燥的种子有利于贮存, 增强,所以干燥的种子有利于贮存,潮湿的种子由于种子的 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而缩短种子的贮存寿命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中,特殊的酶? 细胞工程中,特殊的酶? 纤维素酶、果胶酶、 纤维素酶、果胶酶、胰蛋白酶
限制性内切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中, 限制性内切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中,一种 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DNA连接酶 把两条DNA末端之间的缝隙 DNA连接酶:把两条DNA末端之间的缝隙 连接酶: “缝合起来
6、代谢产生的水 、
暗反应、有氧呼吸第3阶段 纤维素、淀粉、 阶段, 暗反应 、有氧呼吸第 阶段 , 纤维素 、 淀粉 、 蛋白质、 蛋白质、DNA、RNA及ATP的合成 、 及 的合成
7、代谢消耗的水 、
光反应、 有氧呼吸第2阶段 糖原、 淀粉、 阶段、 光反应 、 有氧呼吸第 阶段 、 糖原 、 淀粉 、 蛋白质、核酸分解为基本单位、 蛋白质、核酸分解为基本单位、ATP的水解 的水解
微生物代谢的调节 酶合成的调节 : 诱导酶, 诱导酶,环境中存在某种物质情况下诱导合成 的酶(既保证了代谢的需要, 的酶(既保证了代谢的需要,又避免了细胞质 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酶活性的调节: 酶活性的调节: 快速、 快速、精细的调节方式 同时存在, 同时存在,协调起作用
(2)、运输作用: )、运输作用: 运输作用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以氧合血红蛋白形 式运输氧气),细胞膜上的载体。 ),细胞膜上的载体 式运输氧气),细胞膜上的载体。 (选择透过性) 选择透过性)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皮肤; 皮肤; 肾脏分泌尿液。 ◆肾脏分泌尿液。
9、水的平衡 、
(+)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
细 胞 外 液 渗 透 压 升 高
、 (—) 尿 (+) 水 抗利尿激素 释放 垂体后叶
细 胞 外 液 渗 透 压 降 低
(+) (—)
10、水和体温调节 、
血流量、 血流量、汗液分泌
二、蛋白质专题 蛋白质
1.氨基酸的分子结构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 20 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密码子
2、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 、
一是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不同; 一是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不同; 二是组成每种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数目不同; 二是组成每种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数目不同; 三是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三是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四是由于前三项造成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 四是由于前三项造成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 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实际是由DNA分子 分子 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实际是由 结构的多样性决定的
内环境中的氨基酸的代谢去向主要也有3 内环境中的氨基酸的代谢去向主要也有3个 :
一是合成新的蛋白质; 一是合成新的蛋白质; 二是通过转氨基作用转变成其他的氨基酸; 二是通过转氨基作用转变成其他的氨基酸; 三是经脱氨基作用分解。 三是经脱氨基作用分解。
5.蛋白质分子的功能
结构蛋白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例如:生物膜的组成成分,构成核糖 例如:生物膜的组成成分, 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体,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人和动物的 肌肉组织,蛋白质核衣壳的组成成分, 肌肉组织,蛋白质核衣壳的组成成分, 抗原决定簇。 抗原决定簇。
功能蛋白 (1)、催化作用 )、催化作用 大多数酶是蛋白质(专一性、高效性、多样性) 大多数酶是蛋白质(专一性、高效性、多样性) 人体内分解淀粉、蛋白质、 人体内分解淀粉、蛋白质、脂肪的酶 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的酶存在部位? 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的酶存在部位 呼吸作用酶(线粒体内膜向内凹陷,增大面积) 呼吸作用酶(线粒体内膜向内凹陷,增大面积)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缺乏有氧呼吸酶)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缺乏有氧呼吸酶) (细菌,有氧呼吸的酶在细胞膜上) 细菌,有氧呼吸的酶在细胞膜上)
联系生产、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根据蒸腾作用原理,植物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有 利于移栽的成活率。 ▲根据渗透吸水原理,给植物施肥时不能施浓肥。 ▲根据矿质元素吸收的原理,多与季节要给旱地作 物进行开沟排水。 ▲根据呼吸作用原理,晒干的种子有利于长期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