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与近代学堂的兴起
清末新政与近代学堂的兴起
清末新政与近代学堂的兴起王笛近代学堂大规模的兴趣是在二十世纪初,对中国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皆造成了深刻影响,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而新政的推行,为近代学堂的兴起创造了机会。
清王朝利用政权的力量促成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巨大变革,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由于资料的零散和缺乏,目前对这一重大事件的研究还显得十分薄弱,本文拟就有关问题作初步探讨,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一、学堂兴起原因及措施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出现了最早的一批由国家共办的新学校,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福建马尾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和电报学堂、广东水师学堂、湖北武备学堂、南京陆军学堂等,近20所。
这些学堂注重西文和西艺,主要适应培养洋务人才”的需要。
如在对外交涉中,“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1),因而办同文馆;鉴于“北洋现筹购碰快铁甲等船,需人甚众”(2),而办天津水师学堂。
这批学堂造就了第一代科技人才,翻译了第一批科技新书,成为中国近代学堂的嚆矢,但没有引起中国教育制度的根本改变。
在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把“变法”与“兴学”联系在一起,康有为指出:“中国之弱由于学之不讲,教之未修,故政法不举”(3);梁启超更是疾呼:“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子学校”(4)。
据《戊戌政变记。
一书统计,1895—1898年三年间全国出观学堂19所。
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通过光绪帝颁布了一些教育改革法令;设京师大学堂,筹办高、中、小各级学堂,兼习中学西学,各省会大书院改为高等学堂,府郡书院改为中等学堂等。
一些省开始道首行动,如黄槐森之于广西、胡聘之之于山西、荣禄之于直隶、刘坤一之于江南、张汝梅之于山东等。
虽然变法失败而教育改革未能实施,但实已造成很大影响,正如梁启超所说;“政变以后,下诏废各省学校,然民间私立者尚纷纷见,亦由民习巳开,不可抑遏。
”(5)到二十世纪初;有识之士更进一步认识到已进入“学战”时代,指出:“今日之世界,竞争剧烈之世界也,……争之为道有三;兵战也,商战也,学战也。
我国近代学校制度发展
一、清朝末年:壬寅学制的颁布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
这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制定的系统学校制度。
壬寅学制规定教育分为普通教育、实业教育和师范教育三个阶段,标志着我国开始实行近代学校教育制度。
二、1904年:癸卯学制的实施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
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系统学制。
癸卯学制对教育制度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划分,明确了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置、课程设置、教师选拔等方面的规定。
三、戊戌变法与科举制度的废除戊戌变法期间,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成为我国近代新式教育兴起的标志。
随着洋务运动等活动的发展,旧式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度,标志着中国传统的人才选拔制度发生了重大改变。
四、壬戌学制的实施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壬戌学制。
壬戌学制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它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将学制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阶段,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
五、壬子癸丑学制的实施1922年,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
这一学制强调教育与社会、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对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校教育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
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了国家教育制度的基本框架。
此后,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制度。
总之,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变革、创新和发展的历史。
从壬寅学制的颁布到新中国成立后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成,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清末新政的新式学堂与教育近代化
止 。科举 的废除 为学 堂 的大量 涌现创 造 了条件 。
程》 《 、 高等学堂章程 》 《 、 中等学堂章程》 《 、 小学 堂章程》 蒙学堂章程 》 , 及《 等 虽然这一 系列章程 都未实施 , 但为依法办学 , 依法治校奠定 了基础。
维普讯
第 l 7卷
第 1 期
乐 山师范学院学报
Jun lo . a e c esC l g o ra fI s n T a h r ol e eh e
Vo 7 L1 Nn 1 F b2 0 e' 02
清末新政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清末新政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一.施行新政的历史背景戊戌变法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瓜分中国的侵略步伐,爆发了一九00年的义和团运动,形成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第二次高潮。
与此同时,英、法、俄、德、美、日、意、奥八国组织联军侵略中国。
一九0一年九月,清廷与侵略者签订《辛丑条约》,列强企图实现共管中国的目的。
清政府迫于内、外巨变的形势,不得不采取若干改革的措施以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宣布实行所谓的“新政”,实际上是洋务“自强新政”的继续,也是杨武教育思潮的延续。
其中,改革教育制度,实行“新教育”,是这次“新政”的重要内容。
并最终确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
二.实行清末新政前的各种教育思潮㈠.太平天国时期的教育思潮天平天国革命在教育方面,抨击封建主义教育,实行平等教育和普及教育。
在金田起义前,洪秀全、冯云山、洪仁玕就在他们任教的私塾里,捣毁过孔子牌位,并编写过上帝鞭挞孔丘的故事,目的主要是否定封建教育的始祖孔夫子及其所奠定的封建教育内容。
太平天国起义后,采取了坚持反儒政策,将孔孟之书都付之一炬,捣毁文庙、孔庙、圣物,出现“敢将孔孟横称妖,经史文章尽日烧”的局面。
奠都南京后,由反儒政策变为改造政策,即对四书五经有组织地进行修改。
将鬼神祭祀之类一概删除,合乎天道之理存之。
在洪仁玕总理朝政时期,向洪秀全进呈的《资政新篇》中,在文化教育上提出学习资本主义的主张。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的教育改革,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实行男女平等的教育,改革考试制度,编写新教材等是对封建教育的猛烈冲击。
㈡.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期的教育思潮洋务运动是由清朝统治集团内的一些开明大臣为维护封建统治主张学习外国的“船坚炮利”而发起的。
杨武教育是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洋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创办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
由于外交事务的增加,急需对外事务人员和翻译人员,所以需要设立外国语学校,在一八六二年,清政府开设了第一所洋务学堂——京师同文馆,以后洋务学堂不断开设。
第一章清末改革新学渐兴(1840-1911)1概述
第一章清末改革新学渐兴(1840-1911)1.概述封建教育到鸦片战争前夕已走向穷途末路,即便是“文风最盛”的浙江也呈现出“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
鸦片战争失败后,外国传教士在浙开办教会学校和书馆,传播教义实施文化侵略。
浙江有识之士秉承实学思想传统,倡导经世致用的为学宗旨,呼吁“不拘一格降人才”,提出了早期的科学启蒙和变法主张。
甲午战争失败后,浙江部分官吏和开明绅商在拥护变法、力主改革的同时,开始兴办新式学堂。
这些学堂不再以探求儒家义理和追求科名仕宦为目标,而是致力于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雏形。
12.改革封建教育的先声龚自珍(1792—1841),一名巩祚,字瑟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鸦片战争前夕针对社会危机深重和人才匮乏的现象,猛烈抨击专重儒家经义的教育制度和八股取士的人才选拔制度,呼吁“不拘一格降人材”。
□《龚自珍诗意图》□《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以书法作品的形式展示这首诗)3.门户开放与教会办学鸦片战争后,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外国传教士纷纷来浙江传教、办学。
宁波为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教会势力雄厚,京师同文馆总教习丁韪良来华后,曾在宁波传教并长期注册宁波。
2□五个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图□开埠口岸宁波图片(浙江现代革命历史陈列)Array□光绪十九年浙江天主教教会分布表(《浙江教育史》321页)34□光绪十九年浙江基督教教会分布表(《浙江教育史》322页)◇第一所教会女校1844年英国基督教循道公会传教士、东方女子教育会传教士爱尔德塞(Mary Ann Aldersey )在宁波城内祝都桥创办女塾,开设国文、算术、圣经等课程,这是浙江境内亦是中国大陆最早出现的女学,开风气之先。
◇第一所教会男校1845年美国长老会海外传道部宁波差会(Ningpo Mission,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he U.S.A., Board of Foreign Missions )在宁波江北岸槐树路创设崇信义塾,这是外国教会在浙所办最早的一所寄宿制男子学校,开设圣经、四书、五经、作文、书法、算术、英文、天文、地理、唱歌等课程。
清末新政时期新式学堂的发展及其启示
新式 学堂与 传统学 校相 比, 具有 新 的办 学特 点 ,
均改设 中学堂 , 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 。 并多设蒙养学 堂 。 [(7) ”211此后 , 式学 堂开 始发 展 起来 。为 了对 'o J4 新 新式学堂进行统一管理 , 清政府于 10 94年颁布一系
主要 表现 在 以下 四个方 面 : 1教 学 内容 近代化 .
… …
中 国的传 统教 育 由来 已久 , 清末 新政 时 期新 式
学 堂 的产 生和发 展 是 对封 建 传统 教 育 的有 力 冲击 ,
争之 为道 有三 : 战也 , 战也 , 战 也 。而 兵 兵 商 学
给困境 中 的中国教 育 注入 了新 的活 力 , 养 了适 应 培 社 会发展 的新 型人 才 。这 是 中 国教 育 的 一大 进 步 , 促进 了中 国教育 的近代 化进 程 。
奖罚 。在清 政府 的大 力 提倡 下 , 式 学堂 的数量 逐 新 年增长 , 堂数 和在校 学生 数 分别 从 10 学 9 3年 的 7 9 6 所 、 12 3 4 8人 增 加 至 1 1 9 0年 的 4 6 6所 、 24 6 29 18 9 5
人。 】
务派开办的京师同文钳 , 但是在清末新政以前, 其数 量并 不 多 。 10 9 1年 , 内外交 困 的形 势 下 , 政 府 在 清
开始 实行 “ 政 ” 兴 学 育 才 是 其 中 的 一 个 重 要 方 新 ,
面 。在清政府 的大 力提 倡 下 , 式 学 堂 开始 大 量 出 新
现 。10 “ 94年 癸卯 学 制 ” 的颁 布标 志着 中 国 近 代制
度化教 育 的开 始 , 大 大 推 进 了新 式 学 堂 的发 展 。 它
清末新政与中国教育制度近代化
人文学院 09届学年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清末新政与中国教育制度近代化姓名邓永芳学号 20091201119所属系人文学院专业年级 09级历史1班指导教师李可2011年 12 月清末新政与中国教育制度近代化【摘要】: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是在学习西方先进教育制度的基础上,伴随着以科举制为核心的传统教育制度的解体,促成了许多新的具有现代化特征的积极教育制度因素的大量出现。
这次教育改革从教育立法、教育结构、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推动着中国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完成了中国教育制度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关键词】:清末新政;近代化;教育制度肇始于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史上自上而下发起的最后一次旨在救亡图存的自强运动。
它的出现是严峻的民族危机和由此而产生的强烈的危机意识与高涨的变革呼声双重作用的结果。
尽管清末新政随清朝的灭亡而结束,但是它历时十年,各项改革措旖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杜会在总体上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政治、官制、司法、财政、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均见成效。
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20世纪的头10年无疑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时期。
在清末改革中,最早施行且影响较大的当属教育改革。
废除科举制度、创办新式学堂。
废除科举制度、创办新式学堂、设立教育行政管理机构、颁布教育法规、制定教育宗旨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无一不促进了中国旧式的封建教育向近现代教育的转变,标志着中国的教育开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清末教育改革堪称中国教育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它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中国的近代教育制度,在中国改革史上和教育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具有相当程度的历史进步意义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虽然清末教育改革没有完全脱离“中体西用”的旧藩篱,但它从教育立法、教育结构、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推动着中国教育制度之近代化, 奠定了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方向,实现了中国教育制度由无系统向系统化的转变,推动着中国教育现代的进程。
近代相关学制内容概括
近代相关学制内容概括近代的学制啊,那可是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呢。
就像一棵大树开始长出不同的枝桠。
在近代,不同的学制有着各自的特点。
1、洋务运动时期的学制萌芽洋务运动的时候,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传统教育的局限性。
他们想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所以在教育上也开始有了一些变革。
这时候的学制还比较简单,主要是围绕着培养一些懂西方技术的人才展开。
比如说创办新式学堂,像京师同文馆之类的。
这些学堂教授的课程就不只是传统的四书五经了,还增加了外语、科学知识等。
这就像是给传统教育的屋子里开了一扇新窗户,透进来了不一样的光。
2、维新变法时期对学制的推动维新变法时期,大家的思想更加开放了。
教育被视为强国的重要手段。
这个时候的学制变革想法更加全面。
他们想建立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希望通过教育来开启民智。
而且对于女子教育也有了新的思考,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女子排斥在正规教育之外。
3、清末新政中的学制变革清末新政时期,颁布了“癸卯学制”。
这可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学制了。
它把整个教育体系划分得很细致,从蒙养院到通儒院,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在课程设置上也更加规范,既有传统的经学课程,也有大量的现代学科。
这就好比是把教育这个大蛋糕切成了很多块,每一块都有明确的作用。
而且这个学制还规定了入学年龄、学习年限等,让教育更加有章可循。
4、民国时期学制的发展民国时期,又有了新的学制变革。
像“壬子癸丑学制”,它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精神。
在教育内容上更加注重现代公民的培养,废除了读经等封建教育内容。
还有“壬戌学制”,它以美国学制为蓝本,更加灵活。
采用了六三三制,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这就像是给教育穿上了一件更加合身的衣服,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
近代的学制变革啊,就像一场接力赛,一棒一棒地传递着教育进步的火种。
每个时期的学制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需求和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它们共同推动着教育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第九章 清末新政
癸卯学制纵的方面把整个学制分为三段七级:
(1)初等(一段):蒙养院 4年 初等小学 5年 高等小学 4年 (2)中等(二段):中学堂 5年 (3)高等(三段):高等学堂 3年 相当于大学预科 大学堂 3—4年 分科大学 通儒院 5年 如不计蒙养院,共计25—26年
学制横向分三部分
直系教育
《癸卯学制》的历史局限性
1、教育宗旨中成文规定“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 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这实际是洋务派“中学 为体,西学为用”方针的再现。
2、课程繁多,课时过多,教学周期过长。 3、《癸卯学制》充分体现了:“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封建传统观念,整个学制中,女子教育毫无地位, 规定“少年女子断不宜令其结队入学”,“女子只可 家庭教之”。
2、西方列强在华教育活动及其对西方学制的 介绍对中国近代学制的启迪 。 3、新式学堂的相继建立为新学制的产生奠定 了实践基础。 4、近代各阶层人士对西学和新式学制的倡导 为近代中国学制产生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癸卯学制的前奏 1
于1901年8月,清政府颁布兴学诏书,规定:“除京 师已设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
城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
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这一诏书成为清政 府制定新学制的前奏。
癸卯学制的前奏2
1902年由管学大臣张百熙拟订的《钦定学堂章 程》既“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
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学校系统。它成为1904年癸
卯学制的雏形。
第二节、癸卯学制与补充条例
师范教育 实业教育
师范教育分为优、初两级 :
初级——相当于中学堂,五年制,招高 小毕业生。目的:培养初、高、小教师。 优级——相当于高等学堂(大学预科) 由初级或中学毕业后升入。目的:培养 初级师范教师,及中学堂教员、管理员。 修业3年。
清末新政与中国近代化2
清末新政与中国近代化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里都存在着改革,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是在改革中得以前进、得以发展的,这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
这种改革在中国封建时代常被称为“变法”、“新政”。
1900年八国联军打到了北京,中华民族接受了来自外部世界的最残酷的挑战,最高统治者们终于被迫走上了改革之路。
无论新政多么被动,其改革都反映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扼杀戊戌变法的刽子手,在无可奈何中变成了维新运动思想的执行人,最终导致了晚清帝国的分化瓦解。
一、层级递进的晚清政治变法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晚清时期这样频繁地进行“新政”、“变法”。
短短70年间,全国规模的新政、变法就进行了三次:19世纪60年代后的洋务新政、19世纪末的戊戌新政、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
每两次新政相隔的时间不到5年,可谓是一浪接一浪,一浪高过一浪。
这是因为,晚清时期的中国所面临的确实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民族危机日益加重,社会危象一再显现。
传统的社会制度在危机面前破绽百出,捉襟见肘,陷入难以应付的窘境;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来说,只有进行大规模的改革才是出路。
在中国历史上,也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变法”、“新政”有如晚清的“变法”、“新政”这样规模宏大,所要改革的不只是某一项制度,或一个领域,而是广泛涉及各个领域,更新多项制度,且深及数千年传统,而且三次新政环环相扣,层级递进。
洋务新政是晚清时期的第一次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运动的背景,是许多官僚士大夫所认识到的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所面临的“大变局”。
时代变了,统治手段也必须有所变。
所谓变,亦即以传统为对象的改革,但任何改革又只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如同历史上任何改革一样,洋务新政也只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
这里所说的传统,主要是传统的资源——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
所谓政治资源,是指这次改革运动是由封建官僚阶层中的一个政治派别,利用手中所掌握的国家机器进行的。
一次面向近代的改革却让封建官僚派别来主持进行,这实在是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悲剧,是时代和社会无奈的选择。
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
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一、制定学制中国传统教育实施的场所为各地书院、县学、乡学,但这些学校都是一段制的,学习的目的是为应科举考试,而全国没有一个系统的学制系统,近代意义上的学制是伴随着新学堂的兴起而建立的。
为了学习西方的需要,从1862 的京师同文馆的兴办为始,各地新式学堂日益增加,1898 年维新变法中的光绪帝发布上谕:“即将各省府厅州县现在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至于学校等级,自应以省会之大书院为高等学,郡城之书院为中等学,州县之书院为小学。
”[4](504) 但维新失败后,书院改学堂的计划也随之破产,然而新式学堂的迅速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二十世纪初, “教育救国”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张之洞、刘坤一在《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中指出:“窃谓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不弱于兵而弱于志气。
人才之贫,由于见闻不广、学业不实;志气之弱,由于苟安者无覆危救亡之远谋,自足者无发愤好学之果力,保邦致治,非人无由。
” [1](47 -48) 为此,必须将书院改为学堂,“今日书院积习过深……必须正其名曰学,乃可鼓舞人心,涤除习气。
” [1](55) 他还提出了改学堂的办法:在州县设小学校及高等小学校,府设中学校,省城设高等学校,高等学校毕业后,送入京师大学校,并详细的规定了各学校的入学年龄、学习科目、学习年限、主管机关及学生毕业的身份授予等一系列制度,并参酌东西学制,将学科分为七大门类即经学、格致学、兵学、农学、政治学、史学、工学。
这样,在学院改学堂的过程中,就提出了完整的学制系统。
清政府接受建议,于1901年9月下令将各地的书院分别改为大中小学堂:“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著将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 [5](418 -419) 并于1902 年1 月任命张百熙为管学大臣,“将学堂一切事宜,责成经理,务期端正趋向,造就通才,明体达用,庶收得人之效。
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
从总体上看, 清末废科举、办学堂, 是教育领域的一次变革,
毕业; 分科类, 3 年毕业; 加习科, 1 年毕业。此外, 与高等学堂平 它直接导致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 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行的还有进士馆, 3 年毕业; 译学馆, 5 年毕业。
的进程, 是历史的进步。废除科举使教育摆脱了从属于科举制的
势, 诏准“ 著即自丙午科为始, 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 各省岁科考
试亦即停止”[6]。自隋朝以来施行了 1300 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
一、废科举、兴学堂
至此寿终正寝。 伴随着科举制的颓废与终止, 中国近代新式学堂逐步兴起。
清 沿 明 制 , 取 士 仍 由 科 举 , 但 科 举 制 度 的 腐 败 已 彰 显 出 来 。 最早的是 1862 年开办的京师同文馆。此后, 洋务派兴办了 30 多
要 具 有 以 下 特 征 : 首 先 , 学 制 突 出 体 现 了“ 中 学 为 体 , 西 学 为 用 ” 的功能; 学堂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知识结构。私塾、书院
的思想。封建性课程在初等、中等学堂占三分之二以上, 初等小 生徒只读儒家经书, 知识结构单调、狭窄, 而学堂不单纯读经, 还
学 堂 的 读 经 课 每 周 多 达 12 小 时 ; 同 时 , 学 制 也 规 定 了 各 级 各 类 学堂开设一定数量的西学课程, 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生了根本 性的变化。其次, 学制所规定的学习期限长, 达 29 至 30 年。第 三, 该学制比以往的学制在教育系统方面更为周密和完备, 实业 学堂和师范学堂自成系统。从而确立了中国近代学制的基本模 式, 对以后学制组织形式有很大的影响。
办新式学堂, 派遣留学生到欧美留学, 开辟了一条与科举取士不 为 政 事 之 本 ”“, 除 京 师 已 设 大 学 堂 , 各 府 及 直 隶 州 均 改 设 中 学
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清末新政是指1901年—1905年间清政府推行的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的改革。
对于慈禧和清廷来说,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尤其是反清革命的兴起,使他们深深感受到了统治的危机。
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慈禧太后不得不在1901年宣布实行“新政”。
1901年1月29日,还在西安的慈禧太后用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表示要“取外国之长”,“去中国之短”,“壹意振兴”,谋求富强。
并命督抚以上大臣就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等问题详细议奏。
4月21日,又下令成立了以庆亲王奕劻为首的“督办政务处”,负责筹办“新政”,任李鸿章、荣禄、崑冈、王文韶、鹿传霖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后又增加袁世凯)为参予政务大臣,总揽一切“新政”事宜。
从1901年到1905年,清政府连续颁布了一系列“新政”上谕,主要内容有:第一,筹饷练兵。
编练“新军”是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
清政府对此投入了巨大财力,花费了很大力气。
1901年8月29日,清政府下谕全国停止武科科举考试;9月11日命令各省仿北洋、两江筹建武备学堂;9月12日下谕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
1903年12月设立练兵处,作为全国编练新军的参谋部,任庆亲王奕劻总理练兵事务,袁世凯为会办练兵大臣,铁良襄同办理。
练兵处的实权为袁世凯所掌握。
清政府还令各省设立督练公所,为各省领导编练“新军”的机构。
1904年9月,练兵处、兵部奏准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颁布了《陆军学堂办法》。
1906年11月7日,清政府改兵部为陆军部,将练兵处并入其中,铁良为尚书,统一指挥全国“新军”,并且把袁世凯编好的北洋陆军六镇中的四镇的指挥权收归陆军部。
这就激化了满洲贵族与汉族军阀官僚的矛盾。
1907年8月,陆军部制定了全国编练“新军”36镇的庞大计划,拟于2~5年内,除近畿4镇、四川3镇外,其他各省各编练1~2镇。
但直至清朝覆亡,只编成14镇和18个混成协又4标及禁卫军1镇,约16万人。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略论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摘要: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影响较大的要数教育改革。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是清政府当时迫于内外压力而不得不进行的;而在改革的深度和力度上,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关键词: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教育近代化1.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背景2.1政治背景清末时期封建统治处于没落期,民族危亡迫在眉睫,再加上西方列强侵略的步步深入,迫使清政府为了挽救其统治而不得不进行了新政改革。
八国联军侵华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民族危亡就在旦夕之间。
作为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慈禧,经过八国联军之战,也是自身难保,甚至再次上演了清王朝最高统治者出逃的一幕。
慈禧为了不让大权完全落入他人之手,继续取得帝国主义的扶植,并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和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及欺骗人民,慈禧在逃亡西安期间便发布了“罪己诏”和“改革”的谕旨。
其自身亲自举起了改革大旗。
除此之外,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力量的变化也为新政改革提供了内部助动力,主要体现在改革派地位的上升和顽固派的失势。
这一变化是在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帝国主义在允诺保留慈禧太后的地位的条件下胁迫清政府发生的。
在义和团运动之后,清政府迫于帝国主义“惩凶”要求,清廷处罚了一批王公大臣和官绅,顽固派此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至此,改革派在清统治集团内部取得了优势,这无疑为新政改革的进行减少了不少阻力。
而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愈加深入。
《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各国的军队虽陆续从华撤走,但沙俄的大军依然盘踞在我国的东北,妄想实现把我国东北变成“黄俄罗斯”的野心,这与日本夺取我国东北的侵略政策发生了严重冲突。
此时,帝国主义对华政策也发生了改变,帝国主义在出兵镇压义和团时,由于列强之间的矛盾放弃了原定的瓜分中国的政策。
同时各列强也认识到在中国实施瓜分政策可行性不强,从而改行为“以华治华”的“保全主义”政策。
清末新式教育发展历程
清末新式教育发展历程清末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新式教育发展的起点。
在这一期间,许多新式学校和教育制度涌现出来,对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清朝末年,中国开始接触西方的现代教育理念,并积极引进西方的教育制度和方法。
最早的一批教育机构是由传教士创办的,如南京的金陵大学和上海的圣约翰书院等。
这些学校采用了西方的教学模式和科学的课程设置,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1901年,清政府颁布了《国立中学堂章程》,正式规范了中国最早的国立中学堂(后来的南京大学)的运作和管理。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现代教育制度下建立的国立大学。
国立中学堂的创办标志着中国封建教育体制的破裂,开启了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发展之路。
此后,清朝政府相继在各地设立了许多新式学校,如省立学堂、补习学堂等。
这些学校吸收了新式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同时也试图保留一些传统教育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模式。
这些新式学校的出现,为中国的教育文化多元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同时,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现代化,为培养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提供了条件。
在新型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和学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康有为、梁启超等思想家通过发表文章、宣传新教育理念,推动了新式教育的普及和推广。
同时,他们也倡导以知识改变命运,强调个人的努力和自我实现。
他们的思想对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清末新式教育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通过引进西方的教育理念和制度,并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教育开始逐步迈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道路。
清末新式教育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清末书院改制与学堂兴起述论_陈汉强
收稿日期:2008-10-22作者简介:陈汉强(1979-),男,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黄建如(1955-),男,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清末书院改制与学堂兴起述论陈汉强,黄建如(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厦门 361005)摘要:书院改制及学堂的兴起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
社会变革是书院改制,学堂兴起的根本动因;清末书院自身积弊太深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其改制的内在依据。
书院改制的两次高潮是19世纪末的戊戌书院改制和20世纪初的新政书院改制。
书院改制对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颇多借鉴。
关键词:清末;书院;改制;学堂;高等教育中图分类号:G 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154(2009)01-0020-03 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历经了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发展史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在清代由于政府的控制政策,书院趋于官学化,日益沦为科举的附庸,严重脱离社会现实。
到了19世纪末已不能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
当时不少有志之士认识到,书院教育已经“弊已积重,习已难返”[1],不改革实难有出路。
由此,书院改制的思想与主张开始出现。
甲午中日战争惨败之后,在“教育救国”思潮的强烈刺激下,书院作为清末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上而下进行了改制——书院改学堂。
可以说,书院改称学堂则是书院延续了一千余年的最终归属。
一、书院改制与学堂兴起的原因分析1.社会变革是书院改制、学堂兴起的根本动因清末腐朽的统治,使得国家危机四伏,尤其是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的坚船利炮使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和政权受到挑战和威胁。
洋务派试图以改革学习西方,以求得“自强和求富”;资产阶级改良派积极主张变法自强,掀起戊戌变法运动。
他们皆强烈地意识到中国传统社会遭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冲击,整个社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当中,为挽救国家,为振兴中国,必须从军事、技术等方面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
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教育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提法明确化:沈寿康,《救时策》(1895)
“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 为体,西学为用”
思想系统化:孙家鼐,开办京师大学堂奏书 (1896),学堂宗旨应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体系完成:张之洞,《劝学篇》(1898)
.
6
张之洞小传
三级教育行政管理体系: 中央教育部——省(市)教育厅——县教育局(科)
.
45
(三)教育教学改革实验
背景——新文化运动引发教育观念的巨大变化
教育个性化 (尊重个体) 教育平民化 (重视民众) 教育实用化 (联系社会) 教育科学化 (强调科学)
.
46
中国人学习西方教育已经进入思想文化层面, 民主与科学成为思想旗帜。
1837~1909,河北南皮人,晚清“四大名臣”。
13岁中秀才;15岁中举人;26岁中进士。
历任湖北学政、四川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总督、 湖广总督、两江总督。
1906年升任军机大臣,兼管学部。
督鄂17年,湖北人才鼎盛、富甲一方。
.
7
《劝学篇》
分内外两篇,分别论述中学和西学。
中学也称旧学,包括四书五经、中国史事等; 西学也称新学,包括西艺、西政和西史。
“如大海潮,如狮子吼,善能振荡学者之脑气,使 之悚息感动,终身不能忘。又常反复说明,使听者 涣然冰释,怡然理顺,心悦而诚服”。
.
28
梁启超 小传
知识分子家庭出身, 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 18岁,接触西学,师从康有为; 22岁,入京会试,发动“公车上书”; 23岁,任上海《时务报》主笔; 24岁,任湖南时务学堂总教习; 25岁,百日维新的主将,论战斗士; 1920年以后,讲学和学术研究;56岁,病逝。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与近代学制
摘要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这次改革,统治中国达千年之久的科举制被废除。
科举制始于隋代,以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独特的整合凝聚机制,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种教育的公平,是中国传统社会垂直流动的重要渠道,在保障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有序化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起过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但经过一千多年的流变,科举制反而走向了它的反面,其积弊之深,危害之大引起了社会的巨大批判,终于在清末教育改革中废除。
后来各种新式学堂得以迅猛发展,并出现了新的近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和《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
壬寅学制颁布于1902年,主要由官学大臣张百熙制定,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学制系统,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
《钦定学堂章程》的制定和颁布意味着中国实行近代教育制度的开始。
但此学制因自身不够完备以及满清权贵对张百熙的猜忌而未能实行。
癸卯学制是1904年1月13日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在《钦定学堂章程》的基础上修订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并实施的近代学制,较“壬寅学制’等更为系统完备。
两个学制在指导思想上均强调“中体西用”,在内部体系上都是西化的产物。
伴随着新的教育制度的确立,清政府也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和教育宗旨。
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学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这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但是清政府很多有关教育方面的措施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关键词:清末新政;科举制废除;近代学制;启示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与近代学制19世纪中后期,在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之后,中国呈现出中西文化冲突、社会思潮多元等倾向,尤其是从义和团运动到八国联军侵华,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内忧外患的巨大震动,朝野上下,无不感受到这一非常之变所带来的强有力的震撼。
为应对严重的统治危机,维护自身的封建统治,顺应国际潮流,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在这种“不变亦变,变亦变”的特定历史环境下无奈地开出了“新政”这趟列车。
清末民初高等教育部门办学的历史追溯
清末民初高等教育部门办学的历史追溯摘要:我国近代意义上的部门办学起源于洋务派所办的专门学校,这种部门办学的做法延续到了民国时期,并成为一种传统;清末民初的邦门办学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理解这段历史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部门办学在我国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部门办学;清末民初;洋务学堂一、部门办学的一般特征及历史渊源部门办学是产生于一定历史时期和条件下的一种较为特殊的教育管理体制,主要是指由教育部门以外的业务部门实施对学校的管理权。
一般表现为如下几个特征:1.在学校的设置或管理上往往由一定的业务部门。
如行政部门、军事部门或工矿、企业等直接设立,或者附属于一定的企业或业务部门,由这些部门进行直接的管辖,有时,也同时接受中央教育部门的管理,但经费上接受其直属部门的资助。
2.学校教学上,表现为重视实习,强调教学和实践的结合,与特定的部门或工厂、企业的联系密切;3.安排上,密切配合部门的特定需要,效劳特定行业的倾向明显。
4.学生的定向培养方面,往往比较单一或者非常明确,有时在学校建立之初就确定了。
前苏联是最典型的实行条块分割的部门办学管理体制的国家,但部门办学并不是苏联的独创。
其实欧洲大陆国家如法国就曾存在过类似的办学形式,法国大革命前后,已经有了部门举办军事和工业学校的做法,著名的巴黎理工学院就是当时的法国内务部举办的,从高等教育开展的渊源上来看,中国的部门办学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但在更早的时候,中国和苏联都在不同程度上受过法国的影响。
因此,建国初期确立部门办学的管理体制不仅与苏联的影响有关,更与我国长期存在的部门办学的土壤有关。
我国有悠久的部门办学的传统,早在唐朝就出现了中央业务部门直属的司天台、太仆寺等办学形式,近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部门办学也可以追溯到清末近代洋务学堂兴起以来直至民国时期,洋务运动时期的洋务学堂开了我国近代意义上的部门办学的先河。
清末新政以后,民国时期那么继承了这些新式学堂的办学模式并使其得到一定的开展,部门办学从而成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传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末新政与近代学堂的兴起王笛近代学堂大规模的兴趣是在二十世纪初,对中国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皆造成了深刻影响,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而新政的推行,为近代学堂的兴起创造了机会。
清王朝利用政权的力量促成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巨大变革,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由于资料的零散和缺乏,目前对这一重大事件的研究还显得十分薄弱,本文拟就有关问题作初步探讨,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一、学堂兴起原因及措施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出现了最早的一批由国家共办的新学校,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福建马尾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和电报学堂、广东水师学堂、湖北武备学堂、南京陆军学堂等,近20所。
这些学堂注重西文和西艺,主要适应培养洋务人才”的需要。
如在对外交涉中,“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1),因而办同文馆;鉴于“北洋现筹购碰快铁甲等船,需人甚众”(2),而办天津水师学堂。
这批学堂造就了第一代科技人才,翻译了第一批科技新书,成为中国近代学堂的嚆矢,但没有引起中国教育制度的根本改变。
在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把“变法”与“兴学”联系在一起,康有为指出:“中国之弱由于学之不讲,教之未修,故政法不举”(3);梁启超更是疾呼:“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子学校”(4)。
据《戊戌政变记。
一书统计,1895—1898年三年间全国出观学堂19所。
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通过光绪帝颁布了一些教育改革法令;设京师大学堂,筹办高、中、小各级学堂,兼习中学西学,各省会大书院改为高等学堂,府郡书院改为中等学堂等。
一些省开始道首行动,如黄槐森之于广西、胡聘之之于山西、荣禄之于直隶、刘坤一之于江南、张汝梅之于山东等。
虽然变法失败而教育改革未能实施,但实已造成很大影响,正如梁启超所说;“政变以后,下诏废各省学校,然民间私立者尚纷纷见,亦由民习巳开,不可抑遏。
”(5)到二十世纪初;有识之士更进一步认识到已进入“学战”时代,指出:“今日之世界,竞争剧烈之世界也,……争之为道有三;兵战也,商战也,学战也。
而兵战南战其事又皆本于学战。
”(6)此言虽对教育之重要强调过分,但反映了对设立新式学堂的迫切感。
遭到八国联军沉重打击的清王朝这时也被迫改弦更张,“庚子国变;几构灭亡之祸,于是向之阻挠者,始知改革为不可缓”(7)。
于是宣布实行新政,并把“求才”作为首要事务,在1901年1月的变法上谕中令各大吏对“如何而入才始出”提出看法(8)。
6月发布谕旨。
指出“为政之道,首在得人,况值时局阽危,尤应破格求才,以资治理”(9)。
求才的急切,促使其亟迫地改革教育制度。
刘坤一、张之洞会奏的《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拆》成为兴学育才的纲领:“窃谓中国不贪于财而贫于人才,不弱于兵而弱于志气,人才之贫,由于见闻不广,学业不实”。
提出育才兴学的四条办法,首项便是设文武学堂(10)。
袁世凯等也相继提出了兴办学堂的建议。
1901年9月清廷谕令建各级学堂,“将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11)这样,兴办近代学堂便成为清统治者的既定国策并切实推行到全国。
由于这一政策造成了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他们广泛地参加了兴办学堂的活动,从而出现政府提倡、官吏督促、士绅热心的兴学局面。
清廷兴办近代学堂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逐步废除科举制度。
改革科举制是甲午以来有识之士的普遍要求,庚子之后,朝廷内外呼声日高,1901年8月清廷颁布改革科举谕令,指出科举“流弊日深,士子但视为弋取科名之具”,决定自1902年开始加试策论,一切考试“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12)。
1903年底,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会衔秦请递减科举,指出奉旨办学堂巳两年有余,但因“科举未停”。
士林以为“朝廷之意并未专重学堂”,所以“人情本免观望”、,必须断其希望,“科举立时停罢”。
请从丙午(1906)科起,每科递减三分之一,三科裁尽,“傅全国臣民确见裁减科举,归重学堂办法,咸晓然于朝廷意向所在”(13)。
1905年9月,张之洞、袁世凯、赵尔巽、周馥、岑春煊、端方等将军督抚公街上奏,指出“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激幸得第之心,以分其砥励实修之”。
并警告朝廷;“科举不停,学校不广,士心既莫能坚定,民智夏无由大开,求其进化日新也难矣”(14)。
终于促使朝廷下决心废除科举,同月即谕令从1906年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其以前之举贡生员分别量予出路”(15)。
科举制的废除,为近代学堂的兴起扫除了一大障碍。
(二)建立各级兴学机构。
1903年以后,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系列发展近年教育的机构。
1903年,张之洞奏请京师专设总理学务大臣,“以统辖全国学务”,清廷今将管学大臣政为学务大臣。
1905年11月,山西学政宝熙奏请设立学部,清廷俞允,授荣庆为学部尚书。
从1907年开始,“学部按次遣视学官巡视各省,京师设督学局,直辖于学部”(16)。
1909年,学部将全国分为十二个视学区域(17),每区派视学官两人,按年分赴视察。
同时各省设学务处。
1902年张之洞设湖北学务处并奏请各省仿办,1903年中央颁《学务纲要》,规定各省设学务处一所,由督抚选派通晓教育之员,总理全省学条,并派讲求教育之正绅参议事务。
(18)是为建立新式省级教育行政制度之始。
1906年,学部应直督袁世凯、云南学使吴鲁等建议,奏准各省设提学使司,“总理全省学务”,以取代学政。
下设省视学6人,“承提学使之命令,巡视各府厅州县学务”(19)。
是年6月,学部奏派了各省区提学使。
1906年学部根据侍郎严修建议,令各州县设劝学所,制订《劝学所章程》,规定“按定区域,劝办小学,以期逐渐推广普及教育,此为当今切要之图”。
设县视学一人总理其事并兼学务总董,随时视察所属学堂,“指导劝诱,力求进步”(18)。
据清学部统计,1909年全国设立劝学所已达1588所,劝学员12066人,其分布见下表:这些劝学所在推广各州县中小学教育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民国以后遂成为各地教育局的前身。
(三)广筹学款。
辛丑之后,清廷库款交绌,财力困,面临十分严重的财政危机。
举办新政动辄需钱,经费便成为各地办学之突出问题。
各地筹集学款大概有以下办法:1、裁撤旧书院,将其经费用于办学。
如四川裁成都锦江书院,将原经费用作高等学堂。
2. 挪其他款项。
如直隶即“将从前征收粮租折价较多之州县,分别规复旧章,即从溢出之银提作学堂之费”(21)。
云贵两省则“酌提盐捐团费十万两,作为经费,以五万两办理各届立之个学堂、各蒙养学堂”(22)。
3、动用应解中央之款。
如1904年张之洞令从本年起,将湖北应解庚子赔款捐60万两全数留在各州县作办学专款(23)。
4、加捐加税。
如湖北从1903年起,将川淮入鄂之盐每斤加抽4文以作办学等用(24)。
筹款的名目繁多,难一一叙述。
尽管如此,除1908年外,其余各年仍皆入不敷出,而且人均经费甚少。
如湖北1910年“学务款项支绌万分,……乃纷向学务公所请领经费,讵公所空虚已极,慨无以应”(25)。
这实是全国普遍现象,严重地影响了近代学堂的兴办。
(四)解决办学师资。
当时办学者“半拘书院旧习,其于学校管理、师范教育之法,多来诸究”(26),不能适应近代学堂的需要。
直903年颁布的《奏定任用教员章程》明确规定可聘用外国教习,由于日本相邻且文化相近,故所聘教习多为日本人,1905年以后几遍及全国。
聘用制度较为严格,如四川规定:“须查明某人系在某国某校出身,有无卒业文凭,现由何人介绍,拟订明功课若何,期限若何,各项权限逐一声明。
”(27)因而所聘大多具有真才实学。
清末日本教习在全国分布如下;说明:有个别日本教习同时兼任两校或两校以上教职,故有重复统计。
资料来源:汪向荣:《日本教习》,见《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3期。
根据《东方杂志》、《广益丛报》、《辛亥革命回忆录》等资料订补。
又据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1909年中国聘用日本教习总数为461人,最盛期是1906年,达500多人(28)。
他们讲授的科目有声光化电工农商医史地等,几乎无所不包。
这对近代学堂的兴办、传播西学都起了积极作用。
同时,大量选派学生出洋学习师范。
张之洞、刘坤一首先提出派人到日本学习师范,“以备回华充各小学中学普遍教习”(29)。
1903年的《学务纲要》对此作了具体规定。
于是19O8-1906年出洋学师范极一时之盛。
1904年川省一次就派出160余名,日本宏文学院专门成立了“四川速成师范科班”(30),1905年奉天与日本实践女校协议,每年派女生15名至该校学师范(31);同年浙江选懂外文者100人赴日学师范。
据统计,1903年留日师范生261人,1904年184人,同年底达625人(32)。
由于赴日学速成师范太多,以至1906年清学部电知各省限制选送师范生(33)。
解决师资的第三条途径是国内发展师范教育,这一点,将在下面叙述。
(五)严定奖罚。
各地兴学阻力不小,但清廷和各省大吏采取了较强硬的措施推行。
学务大臣在奏请谕令各督抚广办学堂时称,“严定州县功过,其玩视尤甚及有名无实者,分别情节轻重,随时撤参。
”(34)各省照此而行。
如1905年苏抚陆元鼎对“教科之不完,章程之未合,生徒之缺额,教员之滥竽,以至经费之支用无法,办事之任用非人,种种弊端”,随时派员“切实调查”,根据优劣“籍为奖黜之所凭”(35)。
同年川督锡良对学堂“规模整齐”、“尚有条理”、“开办最多”的十五个州县官记功,对“办事延宕”、“事多敷衍”、“禀报欠实”的11个州县记过(36)。
1911五年四川当局又分别给予办学有功37人五品功照,134人六品动照,7人蓝翎功照(37)。
学部对教师也制订了奖励制度,1910和1911年先后颁布了《检定《检定初级师范教员及优待章程》,规定凡在学堂教课五年者,小学教员及优待小学教员章程》、要核其成绩,申报学部,除照章请奖外,得就本堂款项之赢绌,酌量加给津贴至每年所得薪金十分之三,其子女或近亲在小学可有2人免费,教课十五年者准免4人学费等(38)。
从兴学所采取的措施和实际过程看,清政权的确起了推动作用。
出现这种状况是毫不奇怪的。
经过八国联军的打击,清政府丧失了军事上的抵抗能力而成为列强的傀儡。
然而清王朝并不甘心于这种命运操诸外人的地位,仍念念不忘“以日本为前事之师,以印度、波兰、越南、缅甸作覆车之鉴”(39)。
它决不肯轻易放弃自己在中国的封建一统天下,而希望通过内部的改革来维护动加强在中国的统治权。
这个庞大的统治机器虽已腐朽,但仍在运转,它利用封建政权加紧推行新政,使中国在向近代化的道路上主动迈出了一大步。
它不遗余力地兴办学堂培养新政人才,从而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兴起提供了便刮,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