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常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知识点收集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资料——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名词解释《尚书》: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
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
《尚书》原称《书》,被儒家定为“六经”后,又称《书经》。
大体是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收藏的政府重要文件和政治论文的选编。
主要是帝王或大臣的誓辞、讲话、训诫、文告等。
字句古奥典雅。
《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的通称。
后称经孔子编订的鲁国编年史,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记录了周王朝、鲁国及其他国家的事件。
记事及其简括,一字寓褒贬。
春秋笔法:《春秋》的语言简炼含蓄,准确谨严,选词炼句,十分仔细,一字之中常“寓褒贬,别善恶”,故被后世尊为具有“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
国语:国别体史书,以记言为主。
全书共二十一卷,分别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
《论语》:一部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
该书比较忠实地反映了孔子在哲学、政治、时事、教育、文学等方面的思想观点。
《左传》:《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
相传为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完整的编年史书。
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
详细系统地记述了春秋时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主要事件。
《战国策》:以记言为主的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主要着重记述了战国时的策士、说客的言行。
思想上“重士”和“民本”。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
(百度百科上说诗经共311篇,是算上了另外六篇有目无词的笙诗)书成于春秋时期,先秦通称为“诗”或“诗三百”。
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关注现实,并采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先秦诸子散文:在春秋战国时代,随着诸子争鸣的兴起,各家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出现了以论说为主的著作,统称之为诸子散文。
包括以语录体为主的《论语》和《墨子》,从语录体向专题论文过渡的《孟子》、《庄子》和成熟时期的《荀子》、《韩非子》。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化常识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化常识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化常识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化常识1(一)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建立专制统治,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衡;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修筑长城;进军和开发岭南。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汉武帝时期,采取措施全面加强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上,建立“中朝”制约“外朝”,设置“刺史”以监控地方,削夺诸侯权力,严刑峻法;经济上,把地方的铸币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控制。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秦王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秦在胜利击败匈奴贵族的侵扰之后,为了巩固在战场上取得的成果,始皇又命蒙恬主持修筑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万里长城。
长城的兴修,始于战国年间,当时,魏、赵、楚、齐、燕、秦等国都筑过长城。
汉武帝时期恢复了秦朝的旧疆。
西汉建立西域都护府,西域三十六国归顺汉朝。
(四)三国鼎立和南北朝形成公元208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280年至316年中国再次统一。
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进入十六国的长期战乱,南方则是偏安江东的东晋王朝。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又为北齐代替,西魏为北周所篡夺。
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总称为“北朝”。
420年,刘宋取代东晋,此后历经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
南朝和北朝合称为“南北朝”。
(五)对外关系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由此频繁,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此外我国的铁器、漆器、铸铁和凿井技术也通过此路西传。
经此路由西方传入我国的物产有良马、香料、葡萄、石榴等。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
公元166年,大秦首次派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东汉光武帝时,汉朝的铸铜、制漆和冶铁技术传入朝鲜、日本。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知识点总结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知识点总结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涵盖了众多文学体裁和杰出的作家作品。
以下是对这一时期文学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秦汉文学1、秦代文学秦代由于存在时间较短,加之实行文化专制政策,文学成就相对较少。
但李斯的《谏逐客书》是一篇优秀的政论散文,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汉代散文(1)贾谊:其政论散文如《过秦论》,气势磅礴,富有感染力,对秦亡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
(2)晁错:《论贵粟疏》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提出了重农贵粟的主张。
3、汉代辞赋(1)骚体赋:以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为代表,继承了楚辞的抒情传统。
(2)大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极力铺陈描绘,展现了大汉帝国的声威。
(3)抒情小赋:张衡的《归田赋》,语言清新,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4、汉代诗歌(1)乐府民歌:“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后来人们把乐府所采集和创作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与北朝的《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2)《古诗十九首》:组诗名,出自汉代文人之手,深刻地反映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的追求和幻灭,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
二、魏晋文学1、建安文学建安时期,社会动荡,文人思想活跃,建安文学呈现出慷慨悲凉的风格。
(1)“三曹”:曹操的诗歌气魄雄伟,悲凉慷慨,如《龟虽寿》《观沧海》;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曹植的作品骨气充盈,淋漓悲壮,如《白马篇》《洛神赋》。
(2)“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他们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
2、正始文学正始时期,政治黑暗,玄学兴起,文学风格趋于隐晦曲折。
代表作家有阮籍和嵇康,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隐晦地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忧生之嗟;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表现了他的刚直不阿。
3、两晋文学(1)太康诗风:以陆机、潘岳为代表,追求形式的华美,内容较为空洞。
古代文学演变知识点总结

古代文学演变知识点总结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经历了漫长而瑰丽的发展历程。
从先秦到清代,整个古代文学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先秦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元明清文学。
本文将对这四个阶段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期帮助读者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与演变。
一、先秦文学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也是当时的礼仪文学,内容主要是歌颂社会风尚和周王朝统治。
2.《楚辞》:集中体现了楚国人民的悲悯与离愁,被誉为“诗中有史,史中有诗”。
3.《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行为准则。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1.乐府诗: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流传下来的一种民歌体诗,内容广泛包括爱情、战争、自然等,有着浓郁的民间情调。
2.骈文:又称“八股文”,是兴起于南北朝时期的一种文学形式,具有严谨的结构和格律要求,代表作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3.散文:在这个时期得到了飞速发展,出现了陆机的杂言、干宝的悬镜、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重要作品。
三、唐宋元明清文学1.唐诗:是唐代文学的代表形式,以杜甫、白居易、李白等著名诗人的作品为代表,内容广泛包括抒情、写景、咏史等。
2.宋词:在唐诗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音乐元素,以辛弃疾、李清照、苏轼等著名词人的作品为代表,表达了更为细腻的情感。
3.元曲:以杂剧、传奇、散曲等形式为主,以白朴、关汉卿、郑光祖等著名剧作家的作品为代表,融合了音乐、舞蹈、诗词等多种艺术形式。
4.明清小说:以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为代表,以长篇小说形式展现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和复杂的情节。
总结:古代文学经历了先秦、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的演变,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梳理,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与演变,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知识点总结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知识点总结在中国文学史上,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包括诗歌、文言小说、演讲和散文等。
这段时期的文学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高度成就,同时也丰富了中国文化,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背景和特点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这些变革对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段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以下特点:1. 兴起了辞章派文学辞章派是秦汉时期的主要文学流派之一。
辞章派的代表性作品是《楚辞》和《乐府诗集》。
这些作品以辞章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具有浓厚的叙事性和抒情性,成为后世文学作品的重要灵感来源。
2. 文言小说的兴起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重要时期。
其中最著名的是《西汉演义》和《东汉演义》。
这些小说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背景,运用虚构的情节和对话,展现了人物的个性和命运,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奠基之作。
3. 诗歌的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形式。
这一时期的诗歌作品以五言古诗为主,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代表作品有《诗经》、《楚辞》和《乐府诗集》等,这些作品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新篇章。
4. 辞章文学对后世影响深远辞章文学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了巅峰,其作品影响了后世文学的发展。
辞章文学注重情感表达,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培养了后世文学家的文学表达能力,对后世文学作品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1. 陈寿陈寿是魏晋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代表作是《三国志》。
《三国志》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基础,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描写,展现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社会风貌,成为中国传统史书的典范。
2. 曹操曹操是东汉末年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
他的代表作有《观沧海》、《短歌行》等。
高考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高考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文学史讲的是从上古一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中华民族文学发展的历史。
下面是为你带来的中国古代文学常识,赶快收藏吧。
一先秦文学(一)上古神话传说记录上古神话的书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两部:《山海经》、《淮南子》。
【《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撰。
(二)先秦散文1.儒家经典:1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五经和《乐》称为六经又称六艺。
2.历史散文:《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战国策》(国别体,西汉)。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3.诸子散文:【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
【孔子】名丘,字仲尼,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
《论语》一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论语》为语录体,列为四书之一。
【墨子】名翟(dí),春秋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一书由墨子及其弟子所著,记录了墨子的言行和事迹,语录体。
【孟子】名轲,宇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
《庄子》名《南华经》,现存33篇,由庄子及其门人所著。
【荀子】名况,字卿。
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主要作品为《荀子》。
【韩非】哲学家,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著《韩非子》。
【吕不韦】秦相,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
【列子】名御寇(圉寇),战国时郑人,被道家尊为前辈。
(三)先秦诗歌(1)【《诗经》】本称《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故亦称诗三百。
这些诗歌编为风雅和颂三个部分。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它与《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古代文学四个时期知识点汇编

古代文学四个时期知识点汇编
1. 先秦时期
-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起始时期,包括了春秋战国时期
和战国末年的秦朝时期。
- 先秦文学以《诗经》、《楚辞》、《论语》等作品为代表,
表达了人民的情感和思想,强调王权、礼仪和道德。
2. 魏晋南北朝时期
-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第二个时期,包括了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和北朝的北魏、东魏、西魏、北周时期。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以散文为主,代表作品有《世说新语》、《文选》等,主题多样化,包括了社交、风俗、宗教等方面
的内容。
3. 唐宋时期
-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期,包括了唐朝和宋朝时期。
- 唐宋时期的文学以诗歌和词曲为主,代表作品有杜甫的《三吏》、李白的《静夜思》以及苏轼、辛弃疾等词曲作品,内容丰富
多样,表达了人民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4. 元明清时期
- 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后期,包括了元朝、明朝和清
朝时期。
- 元明清时期的文学以戏曲为主,代表作品有元曲、明剧和清剧,体裁丰富多样,表达了人民的欢乐和对社会的反思。
以上是关于古代文学四个时期的知识点汇编,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五四”之前,我国古典文学按体裁划分可分为诗歌、散文、戏曲、小说。
诗歌分为古体诗(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近体诗(五绝、七绝、五律、七律)、词(小令、中调、长调)、散曲(小令、套曲)。
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游记散文、说理散文、抒情散文等。
小说分为笔记小说、传奇小说、平话小说、章回小说等。
1、秦代以前诗歌:《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潮流。
散文:先秦时期散文创作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史传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和诸子散文(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的著作)。
2、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汉乐府民歌,其中《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被称为乐府双璧。
此外还有曹植的诗歌和东晋时期陶渊明的田园诗。
散文:纪传体史书《史记》。
3、唐代戏曲:高则诚《琵琶记》、汤显祖《牡丹亭》、孔尚任《桃华扇》、洪昇《长生殿》。
一、远古文化1.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中原地区距今约7000~5000年的新石器文化。
范围大致包括从今天的甘肃向东到河南。
彩陶文化是其典型特征。
有较发达的农业,作物为粟和黍。
举世闻名的半坡遗址、姜寨遗址等是最重要的仰韶文化遗存。
2.良渚文化良渚遗址位于浙江杭州远郊的良渚村,距今约5500~4000年,从1936年被发现起,陆续发掘了巨型祭坛等礼制建筑,以及数座拥有大量玉制礼器作为陪葬品的王陵和贵族墓葬,出土了以玉琮为代表的大量玉器,出土了我国最早的家蚕丝织品,还有三角犁等成熟精细的农业工具,无不显露出5000年前太湖流域文明已经比较发达的迹象。
2007年考古工作者在良渚遗址又有重大发现,发掘了大型城郭城墙遗址,这就是4000年前的良渚古城。
它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堪称“中华第一城”,其意义不亚于殷墟的发现。
3.红山文化红山文化是距今8000~5000年燕山以北辽河流域的一种发达文明。
红山文化以玉器著称,玉猪龙为典型代表。
古代文学秦汉魏晋南北朝复习资料完整版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第二卷)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上卷·秦汉文学一、秦汉辞赋1.什么是“赋”?答:赋是诗经六艺之一,是一种艺术手法,即铺陈其事而直言之。
汉代的赋是一种新兴的文学体裁,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性一种的文学样式,是诗歌和散文的结合。
它是在远承《诗经》赋颂传统,近仿《楚辞》的基础上,兼收战国纵横之文的铺张恣肆之风和先秦诸子作品的相关因素,最后综合而成的一种新文体。
汉赋有骚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之分。
(1)骚体赋:产生于西安初年。
代表作家:贾谊。
代表作品:贾谊的《吊屈原赋》和《鵩鸟赋》,淮南小三的《招隐士》等。
特点:骚体赋篇幅一般较短,在内容上侧重于咏物抒情,且多抒发哀怨之情,近于《离骚》的情调;在形式上也与楚辞接近,常用带有“兮”字的语句。
(2)汉大赋:汉大赋是散体大赋,也叫体物大赋,是汉赋的典型形式,兴起于汉初,衰落于汉末,历时四百多年。
代表作家:枚乘以及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
代表作品:《七发》、《子虚赋》、《上林赋》等。
其中《七发》是汉大赋正式形成的标志,《子虚赋》、《上林赋》是汉大赋成熟的代表作。
特点:形式上篇幅长,结构宏大,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在内容上以写物为主;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和博富炫丽的辞藻,对事物做了穷形极貌的描写,使汉大赋呈现一种绵密细致,富丽堂皇的特征。
(3)抒情小赋:兴起于东汉末年,盛行于魏晋南北朝,真正宣告抒情小赋的诞生并充分展示其迷人魅力的作品是张衡的《归田赋》。
代表作品:《归田赋》。
特点:形式上体制短小;内容上侧重于抒写个人的心志,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也有针砭现实之作;艺术上继承着大赋的铺排手法,但语言较汉大赋朴素得多,手法精巧灵活、风格多样,讲究韵律和节奏。
汉末的抒情小赋还有诗意化的倾向。
2.什么是“九体”?答:贾谊之后,出现了一系列以悼念屈原为主体的骚体赋,其中有《九怀》、《九叹》、《九思》等作品,一脉相承,九章成篇,体制固定,主题相类,作为骚体赋的一种体制,虽然规模未大,却具有了独有的格局,与汉大赋中的“七体”互相辉映,是为“九体”。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经典开头八:2006年北京市社会在职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
参考例文《完善传统文化遗产的管理措施》
我国世界遗产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但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形势非常严峻。一方面这些文化遗产给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拉力。另一方面,在带动经济法真的同时我们忽略了一些本质的问题。韩国抢注了“端午祭”,《无极》剧组破坏了天池、圆明园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的生态,节日日渐被忽视,文化古迹遭到严重破坏,古长城遗址被破坏等等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保护传统文化,急不可待!面对传统文化遗产被忽视、被遗弃,甚至被破坏,人们大多会责备当事人的道德文化修养,但是,我认为传统文化保护不力,更多是政府的责任。完善传统文化遗产的管理措施是解决传统文化保护不力问题的根本保证。保护传统文化,政府部门要关注传统文化的保护,从观念上给予重视,从物质上给以支持,给传统文化形式以展示的舞台。
散文:纪传体史书《史记》。
3、唐代
诗歌:唐代文学创作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的创作上。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以及新乐府运动
散文:韩愈、柳宗元以及古文运动
小说:唐传奇 李朝威《柳毅传》
4、宋代
诗歌:宋代诗歌创Biblioteka 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词的创作上(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公务员行测知识复习: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五四”之前,我国古典文学按体裁划分可分为诗歌、散文、戏曲、小说。
诗歌分为古体诗(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近体诗(五绝、七绝、五律、七律)、词(小令、中调、长调)、散曲(小令、套曲)。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游记散文、说理散文、抒情散文等。小说分为笔记小说、传奇小说、平话小说、章回小说等。
参考例文《命 脉》
土地是农民主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生存的保障。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集体用地被国家征用,而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未得到有效的保护,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土地是农民的命脉,土地征用问题能否妥善解决,不但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能否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可以说,解决好土地征用问题,既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切实有效保护农民利益,大力做好土地征用工作。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的思维导图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从先秦到清朝各个时期的文学流派、重要作品和代表性人物。
以下是一些关键点的总结:
1.先秦文学:包括《诗经》、《楚辞》、诸子散文等。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而《楚辞》则是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集,代表人物有屈原。
2.秦汉文学:《史记》是司马迁所著的纪传体通史,汉赋四大家包括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3.魏晋南北朝文学: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以及“建安七子”。
陶渊明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的田园诗人。
4.隋唐文学: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和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以及边塞诗人(高适、岑参)。
5.宋代文学:苏轼、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而李清照则是婉约派的代表。
6.元代文学: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和王实甫的《西厢记》。
7.明清文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被称为明代四大奇书。
清代则有曹雪芹的《红楼梦》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中国文学常识

中国文学常识2009-04-18 15:551.各历史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时期上古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代元代明清主要形式神话传说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诗歌等诗词曲小说2.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1)所谓神话,是指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类别主要内容解释自然现象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反映社会斗争黄帝战蚩尤(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3.诗歌总集类别第一部《诗经》第二部《楚辞》内容(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在先秦,《诗经》统称为《诗三百》或《诗》,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者将其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手法上分为“赋”、“比”、“兴”。
(4)《诗经》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靡不有初,鲜克有初(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2)《楚辞》是汉人刘向将楚国屈原、宋玉以及汉代的东方朔、淮南小山和他自己的诗歌编成的一个集子。
它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有诗歌17篇,其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多数。
4.屈原与贾谊类别屈原贾谊简介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
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
公元前278年夏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不能施展抱负的愤懑。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一)先秦文学①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wā)补天后羿(yì)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等。
(刘安:《淮南子》)②先秦散文A、儒家经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历史散文。
《左传》《战国策》《国语》。
“春秋三秋”《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
著名的有: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
著《庄子》。
《庖丁解牛》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⑦韩非子,法家。
著《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
《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③先秦诗歌A.《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
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
代有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二).两汉文学A.两汉散文①贾谊,世称贾生。
又称贾长沙,贾太傅。
著《新书》十卷。
《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②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中国文学常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知识点收集整理

中国文学常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知识点收集整理先秦文学常识(1)儒家经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
《谷梁传》、《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
(3)《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
著名篇目有《关雎》、《伐檀》、《硕鼠》、《七月》。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开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
(4)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主要作品有《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5)左丘明,鲁国史官。
主要作品有《左传》,又名《左氏春秋》。
《曹刿论战》等选自此书。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记载春秋时期的史实,富有文学性。
(6)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书由其弟子编辑。
主要作品有《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7)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
主要作品有《列子》,又名《冲虚真经》。
《愚公移山》出于此书。
(8)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有《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
属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9)荀子,名况,字卿。
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
主要作品有《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具代表性。
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
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
按照朝代背记文学常识

按照朝代背记文学常识
以下是按照朝代顺序整理的一些文学常识,供您参考:
1. 秦汉时期:
《史记》——司马迁,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的三千多年的历史。
《汉书》——班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记载了西汉的历史。
2.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世说新语》——刘义庆,记录了东汉后期至魏晋时期的名人事迹。
《文心雕龙》——刘勰,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
3. 唐宋时期:
《唐诗三百首》——孙洙,是中国最广为流传的唐诗选集。
《长恨歌》——白居易,描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琵琶行》——白居易,描述了一位琵琶手和他的音乐。
《岳阳楼记》——范仲淹,是描写岳阳楼的著名文章。
4. 元明清时期:
《水浒传》——施耐庵,描述了宋朝的一群英雄豪杰的故事。
《西游记》——吴承恩,描述了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取经的故事。
《红楼梦》——曹雪芹,描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5. 近现代时期:
《呐喊》——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狂人日记》——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骆驼祥子》——老舍,描述了北京底层人物的生活。
这只是一部分文学常识,按照朝代顺序背记文学常识需要大量的积累和不断的学习。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最新」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最新」中国古代文学,按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轨迹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辽金元、明代、清代七个历史时段,以汉民族文学为主,兼容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学。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戏曲、小说,在创作和理论上不断发展,丰富,日臻完善,脉络清晰,充分体现并显示着它的历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显示出以中国古代文字为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学在内涵上极大的丰富和巨大的张力。
(一)先秦文学①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wā)补天后羿(yì)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等。
(刘安:《淮南子》)②先秦散文A、儒家经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历史散文。
《左传》《战国策》《国语》。
“春秋三秋”《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
著名的有: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
著《庄子》。
《庖丁解牛》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⑦韩非子,法家。
著《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
《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③先秦诗歌A.《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常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知识点收集整理
先秦文学常识
(1)儒家经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
《谷梁传》、《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
(3)《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
著名篇目有《关雎》、《伐檀》、《硕鼠》、《七月》。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开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
(4)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主要作品有《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5)左丘明,鲁国史官。
主要作品有《左传》,又名《左氏春秋》。
《曹刿论战》等选自此书。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记载春秋时期的史实,富有文学性。
(6)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书由其弟子编辑。
主要作品有《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7)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
主要作品有《列子》,又名《冲虚真经》。
《愚公移山》出于此书。
(8)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有《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
属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9)荀子,名况,字卿。
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
主要作品有《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具代表性。
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
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
属诸子哲理散文。
(10)韩非,法家集大成者。
主要作品有《韩非子》,全书55篇。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南郭处士》等都出于此书。
属诸子哲理散文,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
(11)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
主要作品有《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共160篇。
《察今》、《察传》等出于此书。
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著作。
(12)屈原,名平。
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
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
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
《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13)《战国策》33篇。
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
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
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两汉文学常识
(1)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
主要作品有《新书》。
另有《吊屈原赋》等赋,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2)刘安,封淮南王。
主要作品有《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3)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
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
主要作品有《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
《史记》是历史散文。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实录、信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双璧”之一,前“三史、四史”之首。
(4)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人,“班马”之一。
主要作品有《汉书》。
开创断代的纪传体史书体例,前“三史、四史”之一。
(5)乐府民歌和赋乐。
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
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
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
主要流传的作品有《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
前四者见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后者见南朝徐陵编的《玉台
新咏》,其中《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魏晋南北朝文学常识
(1)“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
曹操的《观沧海》,曹丕的《蒿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2)“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r、应�`、刘桢。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3)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封武乡侯。
其主要作品有《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4)干宝,字令升。
主要作品有《搜神记》。
《干将莫邪》、《东海孝妇》都出于此。
《搜神记》是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
(5)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
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6)范晔,字尉宗,著《后汉书》。
纪传体断代史,前“四史”之一。
(7)刘义庆,袭封临川王。
主要作品有《世说》,唐时称为《世说新书》,宋时称《世说新语》。
属笔记体小说,记载魏晋人物的言谈轶事,与“志怪小说”相对,可看作“志人小说”的开端。
(8)刘勰,字彦和,晚年为僧,法名慧地。
主要作品有《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
(9)北朝乐府主要作品有《木兰诗》、《敕勒歌》、《折扬柳歌辞》,都被收入《乐府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