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步骤和公式
用EXCEL来编制现金流量表
用EXCEL来编制现金流量表用EXCEL来编制现金流量表,此法是我在审计实务中常用到的方法,虽然不能保证结果绝对准确,但能与实际能保持基本一致。
实际上我认为也没有绝对准确的现金流量表,要求能95%以上准确反映企业的基本现金收支情况,我认为就可以了。
如果大家对编制现金流量表在理解上存在疑问,可以先看第二部分,编制思路和步骤说明一、直接法编制步骤1、将利润及利润分配表、资产负债表的科目放在一张表上的纵向第一列;横向第一行则放置现金流量表的科目(建议将现金流入的部分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姿活动的明细项列在前半部;将现金流出部分放在后半部,这样方便调整);2、将上表中所有小计、合计、计算结果的行全删掉。
(包括货币资金和未分配利润)3、在表中第二列填制备调数,其中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对应填写本年发生额,资产负债表对应填写期末减期初的变动净值;例:表中格式如下,序号 A B C 。
1 科目名称调整数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2 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0 =B23 主营业务成本 700000。
21 应收票据 =-B2122 应收帐款 =-B2223 预付帐款。
45 预收帐款 =B45。
78 合计——将每个调整数,放到影响的相应的现金流量表的科目,增减该科目的余额(负数自然就是反方向项,不影响编制公式)大家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即分析每一个帐户的调整数将其数据直接纳入EXCEL表格对应列中。
将所有B列的数据找到相应的位置后,求出各列对应的合计数。
现在已经有了一个雏形了,下面是精细化。
4、对以下几个资产负债表科目进行借方、贷方发生额的分析,如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折旧,递延资产,无形资产。
调整相应的项目,比如:固定资产原值有借方数,就增加“购置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有贷方数就增加“处理固定资产收到的现金”;固定资产折旧,有借方数则减少“处理固定资产收到的现金”,有贷方数就减少“其他营业活动支出的现金”(入管理费用部分)或“购入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入产品成本部分)。
自动生成现金流量表(excel自动生成)
三、检查 由于两大主表本身勾稽关系已经平衡,因此只需检查核对“表外数据录入”工作表 中各数据即可。 四、表格生成 1、 在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及表外数据输入完毕之后,你可以发现,现 金流量表已全部自动完成并自动平衡,但还未大功告成,由于现金流量表正表不可能出 现负数,因此还须对自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表正表进行检查并略作调整修改,如现金流入 栏出现负数则将该数据以正数填入对应项目的现金流出栏,反之亦然,例: a、“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如为负数,则调整到“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内; b、“借款所收到的现金”如为负数,则调整到“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内; c、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如为负数,则调整 到“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等。 2、手工检查修改后,修改栏的计算公式将会被覆盖,以后引用该格式时将会出错, 为便于长期引用,建议将本工作表设置为模板,打开本文件后,点击“文件”“另存为” 改名存盘后再行录入报表数据。 五、打印
五、打印 本工作表为便于数据填入,设置有色彩阴影,打印前还须点击“格式”“单元 格”“图案”“无颜色”取消色彩阴影。 六、重要说明 1、本编制办法主要是根据两大主表编制,极少依靠明细账簿,由于两大主表科目反 映的是各量表并不 能完全反映公司现金流量的真实情况,只能反映大概基本状况,仅供对外使用,如公司 决策需要,则须按明细账簿认真分析,另行编制,不能用本办法应付了事。 2、本编制办法仅是权宜之计,以应付一时之急需,本现金流量表的公式设置使其能 自动平衡,使用者根本无需考虑报表本身的勾稽关系和平衡问题,即使表外数据录入一 时出错(当然打印前别忘了检查),现金流量表也是自动平衡的。因此编制速度奇快, 一般在10分钟内即可编制完成。 3、本工作表各表间数据存在链接关系,不能分割单独存为文件使用,否则将出错。
财务会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及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及计算公式一、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6%)+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2、收到的税费返还=(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6%)+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6、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二、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及其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及其计算公式一、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2、收到的税费返还=(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二、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自动生成现金流量表(excel自动生成)
本工作表为便于数据填入,设置有色彩阴影,打印前还须点击“格式”“单元 格”“图案”“无颜色”取消色彩阴影。
六、重要说明
六、重要说明
1、本编制办法主要是根据两大主表编制,极少依靠明细账簿,由于两大主表科目 反映的是各科目余额,无法反映各科目的发生额,因此根据本办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并 不能完全反映公司现金流量的真实情况,只能反映大概基本状况,仅供对外使用,如公 司决策需要,则须按明细账簿认真分析,另行编制,不能用本办法应付了事。
三、检查
由于两大主表本身勾稽关系已经平衡,因此只需检查核对“表外数据录入”工作表 中各数据即可。
四、表格生成
1、 在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及表外数据输入完毕之后,你可以发现,现 金流量表已全部自动完成并自动平衡,但还未大功告成,由于现金流量表正表不可能出 现负数,因此还须对自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表正表进行检查并略作调整修改,如现金流入 栏出现负数则将该数据以正数填入对应项目的现金流出栏,反之亦然,例:
a、“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如为负数,则调整到“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内; b、“借款所收到的现金”如为负数,则调整到“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内; c、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如为负数,则调整 到“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等。
2、手工检查修改后,修改栏的计算公式将会被覆盖,以后引用该格式时将会出错, 为便于长期引用,建议将本工作表设置为模板,打开本文件后,点击“文件”“另存为” 改名存盘后再行录入报表数据。
2.编制步骤
(1).手工录入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各栏数据。 或者:如有电子文档,则可以直接将两大表数据直接复制过来覆盖即可,此项操作
前提是原基础报表与本工作表格式一致,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表报表格式是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 定格式编制,若原基础报表是按统一格式编制,直接复制覆盖即可。
现金流量表格编制方法计划及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及计算公式一、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收到的税费返还=〔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局部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工程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购置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本钱+〔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本钱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工程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本钱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二、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那么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工程中核算。
如何利用EXCEL自动编制现金流量表(2)
如何利用EXCEL自动编制现金流量表(2)如何利用EXCEL自动编制现金流量表(2)(2008-07-11 23:25:39)转载标签:财经分类:财务模型四、在财务软件中,将当月(假设是2003年1月)会计凭证序时薄输出到EXCEL文件,以下步骤在EXCEL中进行操作并得到现金流量表。
输出的EXCEL文件经简单整理后,即可得到如附表2格式的表格(不含最后一列)。
1、将附表1、2放在同一个工作薄中,工作表名称分别为“流量表0301”和“凭证0301”。
2、在“凭证0301”工作薄中,增加一列(F列),标题为“摘要简称”,在此列对应的第一张凭证起始行单元格(假设为F4)中设置公式如下:=LEFT(B4,3)该公式表示取“摘要”栏前三个字符。
由于摘要简称均为三个标准拼音字母,此公式确保了将所有摘要中的字母简称都取了出来。
3、将“流量表0301”中的无关列(第2、3、5列)删除,只剩下“收支项目”和“摘要简称举例”两列,分别在A、B列。
增加一列(C列),标题为“金额”,在C列对应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单元格C5中设置公式:=IF(LEFT(B5,1)="S",SUMIF(凭证0301!F:F,B5,凭证0301!D:D), IF (LEFT(B5,1)="Z",SUMIF(凭证0301!F:F,B5,凭证0301!E:E),"")) 该公式的含义是,如果B5的第一个字符为“S”(即现金流入类项目),则将“凭证0301”工作薄中,所有F列中含B5单元格内容(此处即为“SHK”)的D列数据(借方金额)进行汇总;如果B5的第一个字符为“Z”(即现金流出类项目),则对“凭证0301”工作薄中的E列数据(贷方金额)进行汇总;否则(即如果B5的第一个字符不是“S”或“Z”,也即不是现金收支类项目)不予计算金额,本栏显示为空格。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与计算公式大全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与计算公式大全一、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6%)+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2、收到的税费返还=(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6%)+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6、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二、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及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及计算公式国际会计师俱乐部 2020-02-211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6%)+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2、收到的税费返还=(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6%)+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6、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及其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及其计算公式一、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2、收到的税费返还=(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利用EXCEL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公式
干•货|如何利用Excel高效编制现金流量表2014-09-18恒生财务恒生会计建立表内外链接打开Excel,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设置两张工作表,即“现金流量表工作底稿”和“现金流量表”。
包括建立表内链接和现金流量表表内链接两部分。
第一,现金流量表工作底稿表内链接。
“资产负债表资料”表内链接,主要是根据表内项目的勾稽关系建立链接。
资产“减少或增加”栏链接:C5-D5=E5;C6-D6=E6;C7-D7=E7;其他依此类推。
负债与权益“增加或减少”栏链接:D26-C26=E26;D34-C34=E34;其他依此类推。
“利润表资料”表内链接:G8=G5-G6-G7;G13=G8+G9-10-G11-G12;G21=G13+G14+G15+G18-G19;G23=G21-G22.“现金流量项目”表内链接:C46+D46+E46=G46;C54+D54+E54+F54=G54;G56=G51;G57=E17.先建立主表项目各栏链接,然后再补充资料各栏链接:E21=SUM(E6:E20);E42=E38-E39+E40-E41.第二,建立表外链接。
就是建立现金流量表与现金流量表工作底稿之间的链接,以便自动生成现金流量表。
填制现金流量表先要填制现金流量表工作底稿。
在填制现金流量表工作底稿时,凡是带蓝底色的方框不需填写,只需填写不带颜色的方框。
资产负债表资料填写时,资产负债表资料各栏数字根据同期资产负债表各对应项目的期初数、期末数填写。
利润表资料填写时,利润表资料各栏数,大部分根据同期利润表对应项目填写,但其中处置非流动资产收益、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固定资产报废损失等3个项目需要根据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写。
现金流量项目表填写时,税费返回收到的现金项目,根据应交税金明细账分析计算填写;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根据有关投资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分析填写;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项目,根据投资收益明细账分析计算填写;处置非流动资产收到现金项目,其内容包括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等收到的现金,根据有关资产处置明细账分析计算填写;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根据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明细账分析填写;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项目,根据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明细账的贷方发生额分析填写;支付职工工资等的现金项目,反映支付职工工资及为职工支付的所有现金,接着可填制现金流量表。
利用EXCEL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公式
干•货|如何利用Excel高效编制现金流量表2014-09-18恒生财务恒生会计建立表内外链接打开Excel,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设置两张工作表,即“现金流量表工作底稿”和“现金流量表”。
包括建立表内链接和现金流量表表内链接两部分。
第一,现金流量表工作底稿表内链接。
“资产负债表资料”表内链接,主要是根据表内项目的勾稽关系建立链接。
资产“减少或增加”栏链接:C5-D5=E5;C6-D6=E6;C7-D7=E7;其他依此类推。
负债与权益“增加或减少”栏链接:D26-C26=E26;D34-C34=E34;其他依此类推。
“利润表资料”表内链接:G8=G5-G6-G7;G13=G8+G9-10-G11-G12;G21=G13+G14+G15+G18-G19;G23=G21-G22.“现金流量项目”表内链接:C46+D46+E46=G46;C54+D54+E54+F54=G54;G56=G51;G57=E17.先建立主表项目各栏链接,然后再补充资料各栏链接:E21=SUM(E6:E20);E42=E38-E39+E40-E41.第二,建立表外链接。
就是建立现金流量表与现金流量表工作底稿之间的链接,以便自动生成现金流量表。
填制现金流量表先要填制现金流量表工作底稿。
在填制现金流量表工作底稿时,凡是带蓝底色的方框不需填写,只需填写不带颜色的方框。
资产负债表资料填写时,资产负债表资料各栏数字根据同期资产负债表各对应项目的期初数、期末数填写。
利润表资料填写时,利润表资料各栏数,大部分根据同期利润表对应项目填写,但其中处置非流动资产收益、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固定资产报废损失等3个项目需要根据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写。
现金流量项目表填写时,税费返回收到的现金项目,根据应交税金明细账分析计算填写;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根据有关投资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分析填写;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项目,根据投资收益明细账分析计算填写;处置非流动资产收到现金项目,其内容包括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等收到的现金,根据有关资产处置明细账分析计算填写;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根据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明细账分析填写;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项目,根据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明细账的贷方发生额分析填写;支付职工工资等的现金项目,反映支付职工工资及为职工支付的所有现金,接着可填制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公式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公式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公式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计算净利润(或亏损)
净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营业费用 - 所得税费用 + 非经营性损益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或+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
2. 调整净利润(或亏损)
+ 各项计提:折旧、摊销、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预提费用等
- 各项收回:坏账准备收回、存货跌价准备收回、预提费用收回等
3. 营业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现金流量净额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 支付的各项税费 -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4.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现金流量净额 =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5.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现金流量净额 = 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 取得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 偿还借款所支付的现金 - 分配利润所支付的现金
6. 期末现金余额
期末现金余额 = 期初现金余额 + 营业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完整版)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计算公式一、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2、收到的税费返还=(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6.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二、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公式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公式一、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2.借款收到的现金=(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现金流量表(自动计算)-Excel图表模板
一、编制原理
本现金流量编制办法主要是根据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各帐户的变动情况 进行分析,并补充若干表外数据(见“表外数据录入”工作表),然后将这些科目的分析 结果分别归入现金流量表的各项目,以此自动生成现金流量表。
二、填制计算平衡
1.概述
各表中粉红色阴影部分不能填入任何数据!该部分为公式设置部分,一经变动表格 数据就会出现差错,只允许在白色空格内填入数据!浅蓝色部分是根本不需录入数据的。
五、打印
本工作表为便于数据填入,设置有色彩阴影,打印前还须点击“格式”“单元 格”“图案”“无颜色”取消色彩阴影。
六、重要说明
六、重要说明
1、本编制办法主要是根据两大主表编制,极少依靠明细账簿,由于两大主表科目反 映的是各科目余额,无法反映各科目的发生额,因此根据本办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并不 能完全反映公司现金流量的真实情况,只能反映大概基本状况,仅供对外使用,如公司 决策需要,则须按明细账簿认真分析,另行编制,不能用本办法应付了事。
现金流量表自动生成编制说明
提要:本现金流量表是自动生成的,你只要做两件事:录入数据和修正,即:录入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几个表外数据,修正现金流量表出负数的金额栏(具体修正办法见 下面说明)。录入速度和生成速度是同步的,数据录入完成的同时,现金流量表即已生成, 报表的平衡问题在公式设置已考虑好,无须担心。使用时只需将白色空格内的数据删除 即可。
2、本编制办法仅是权宜之计,以应付一时之急需,本现金流量表的公式设置使其能 自动平衡,使用者根本无需考虑报表本身的勾稽关系和平衡问题,即使表外数据录入一 时出错(当然打印前别忘了检查),现金流量表也是自动平衡的。因此编制速度奇快, 一般在10分钟内即可编制完成。
3、本工作表各表间数据存在链接关系,不能分割单独存为文件使用,否则将出错。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及其计算公式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及其计算公式一、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2、收到的税费返还=(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6.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二、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自动生成现金流量表的EXCEL文件
1、 在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及表外数据输入完毕之后,你可以发现,现 金流量表已全部自动完成并自动平衡,但还未大功告成,由于现金流量表正表不可能出 现负数,因此还须对自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表正表进行检查并略作调整修改,如现金流入 栏出现负数则将该数据以正数填入对应项目的现金流出栏,反之亦然,例: a、“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如为负数,则调整到“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内; b、“借款所收到的现金”如为负数,则调整到“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内; c、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如为负数,则调整 到“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等。 2、手工检查修改后,修改栏的计算公式将会被覆盖,以后引用该格式时将会出错, 为便于长期引用,建议将本工作表设置为模板,打开本文件后,点击“文件”“另存为” 改名存盘后再行录入报表数据。
现金流量表自动生成编制说明
提要:本现金流量表是自动生成的,你只要做两件事:录入数据和修正,即:录入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几个表外数据,修正现金流量表出负数的金额栏(具体修正办法见 下面说明)。录入速度和生成速度是同步的,数据录入完成的同时,现金流量表即已生成, 报表的平衡问题在公式设置已考虑好,无须担心。使用时只需将白色空格内的数据删除 即可。
一、编制原理 本现金流量编制办法主要是根据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各帐户的变动情况 进行分析,并补充若干表外数据(见“表外数据录入”工作表),然后将这些科目的分析 结果分别归入现金流量表的各项目,以此自动生成现金流量表。
二、填制计算平衡 1.概述
各表中粉红色阴影部分不能填入任何数据!该部分为公式设置部分,一经变动表格 数据就会出现差错,只允许在白色空格内填入数据!浅蓝色部分是根本不需录入数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cel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步骤和公式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可以采用工作底稿法或T型账户法,也可以直接根据有关会计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而工作底稿法和T型账户法比较复杂,采用分析填列法较为简便。
用这种方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关键是如何进行分析计算。
会计期间内发生的会计业务比较复杂,而现金流入和流出又分布于多个科目,分析计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现金流量表的信息质量。
笔者在运用分析填列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工作实践中,反复进行理论推导,使之成为易懂且便于操作的现金流量表公式,并将其与Excel电子表格的强大功能相结合,从而为企业提供一种准确、经济、简便、灵活、适用的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
一、基本思路
根据会计理论和现金流量表的原理,反复进行理论推导,使现金流量表的各项转换成为易懂且便于操作的现金流量表公式;转换后的每项现金流量表公式由资产负债表项目、利润表项目及少量特殊业务项目组成;然后利用Excel表格将现金流量表公式链接起来:涉及到资产负债表项目和利润表的项目,已在现金流量表公式中由Excel自
动生成,涉及到少量特殊业务的项目,则需要建立一个附件,最后只需完成少量特殊业务项目的填列,就能直接完成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了。
二、Excel现金流量表编制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建立“现金流量表.XLS”工作簿,在工作簿内建立“资产负债表工作表”、“利润表工作表”、“附件工作表”和“现金流量表工作表”4张工作表。
第二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完成“资产负债表工作表”和“利润表工作表”。
第三步,通过分析将现金流量表的各项转换成为易懂且便于操作的现金流量表公式。
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计算公式的分析为例。
在分析法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账款期初数-应收账款期末数+应收票
据期初数-应收票据期末数-预收账款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未收
到现金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减少+当期收到前期核销的坏账损失”。
由于当期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并不一定全部收到现金,故应减去当期净增加的应收账款后,才是当期实际收到的现金。
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加上应收账款期初数减去应收账
款期末数的理论依据如下:从会计恒等式“应收账款期初数+当期借方发生额-当期贷方发生额=应收账款期末数”可知,当期实现的业务收入,只有减去应收账款净增加数,才是当期实际收到的现金,因此
必须计算出当期应收账款净增加数。
将上述会计恒等式进行移项得“应收账款借方发生额-应收账款贷方发生额=应收账款期末数-应收账款期初数”,而应收账款借方发生额减贷方发生额之差额既是当期应收账款净增加数,也是应收账款期末数减应收账款期初数之差额,“业务收入-(应收账款期末数-应收账款期初数)”才是实际收到的现金,也即“业务收入-应收账款期末数+应收账款期初数”,所以在计算公式中加上应收账款期初数,减去应收账款期末数。
应收账款当期净增加数在会计记录难以直接取数,而在资产负债表上则可以直接查找应收账款期初数和期末数。
当应收账款符合核销条件时,可以进行核销处理,这时核销会计分录为借记“坏账准备”,贷记“应收账款”。
从该会计分录中可以看出,核销应收账款使当期的贷方发生额增加,而贷方发生额即是应收账款的收回;但核销坏账并未收到现金,故应减去当期核销的坏账。
因而,当期未收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减少,均应从业务收入中减去。
对于“加上当期收回前期核销的坏账”的理解如下,前期已核销的坏账当期收回的,会计分录为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坏账准备”;同时,借记“现金”,贷记“应收账款”。
从上述会计分录可知,应收账款期末数额并无变化,所以调整应收账款毫无意义,但确实收到了现金,故应加上当期核销的坏账。
应收票据的调整与应收账款类似。
预收账款属于负债类会计科目,其贷方记载预收账款的增加数,
借方记载预收账款的减少数。
当期实际收到的预收账款净增加数,即是预收账款贷方发生额减去借方发生额之差额。
预收账款会计恒等式为“预收账款期初数+贷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预收账款期末数”,因而公式中应减去预收账款期初数,加上预收账款期末数。
以上从理论上分析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计算公式。
其他现金流量表各项目计算公式的分析在此从略。
第四步,将少量特殊业务项目用“附件工作表”列示出来,并用Excel将现金流量表相关公式链接起来。
由第三步分析推导的公式,即可根据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中的相关项目对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进行设置。
其中,通过分析推导的少量特殊业务项目如下:其他业务收入根据“其他业务收入”账户明细账贷方余额直接得到,增值税销项税额根据“应交税金”账户明细账销项税额项贷方余额直接得到,未收到现金的应收账款的减少根据“应收账款”账户明细账的贷方及摘要查找未收到现金的应收账款的数额,未收到现金的应收票据的减少根据“应收票据”账户明细账的贷方及摘要查找未收到现金的应收账款的数额,当期收到前期核销的坏账损失根据“坏账准备”账户明细账的贷方及摘要查找收到前期核销的坏账损失额。
在公式中,各项目已同资产负债表工作表、利润表工作表相应项链接自动生成数据,只需将少量特殊业务项目的数据分别分析填列即可,这样就能直接自动生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的数据了。
其他现金流量表各项目的计算公式可按上述方法分析填列。
第五步,在“现金流量表工作表”各项中设置相关公式,就能自动生成现金流量表。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企业有外币业务,就需要填列附件工作表中的“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项目。
该项目实际中一般可采用倒轧的方法,即首先直接从期初、期末的资产负债表处计算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然后分别减去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的净额,最后计算出的差额就是要填列的数。
企业只需按上面的过程简单地修改附件工作表中最后两行的公式即可。
这种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理论性强、适用广泛,主要适合于大、中型企业的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其使用基础是手工做账,如果把这种小软件作为模板镶嵌在已有的财务软件中,更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利用上述方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优点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经济实用,目前企业绝大多数都有电脑,而且绝大多数都使用微软的Excel 电子表格,这样就无需增加新的投资;二是操作简便,财务人员只需处理好“附件工作表”中的少量特殊业务项目,就能自动生成现金流量表。
但利用该方法编制现金流量表也有其缺点:其一,推导现金流量表公式,需要有牢固的会计理论、现金流量表方面的知识及较强的工作实践能力,并非所有层次的会计人员所能掌握。
其二,此方法并非适合所有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实际应用此方法时,要根据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作适当的调整,因此,在“附件工作表”每项后都留有几行空行,以备调整时用。
总之,利用Excel链接相关公式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是建立
在分析填列法基础上,对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的一个新的探索,相信这种方法能够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也一定会对企业今后编制现金流量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