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药方大全

合集下载

中医调理关节炎的特色方药

中医调理关节炎的特色方药

中医调理关节炎的特色方药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往往会给患者带来疼痛、肿胀和运动障碍等不适。

对于关节炎的治疗,中医有着独特的调理方法,其中特色方药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医调理关节炎的特色方药。

一、陈李济骨丹陈李济骨丹是一种经典的中医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关节炎症状。

它由多种草药组成,包括桑寄生、首乌藤、狗脊、羌活等。

这些草药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消肿的作用,能够缓解关节疼痛、减轻肿胀,并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

二、乌蛇脊舒筋丸乌蛇脊舒筋丸是一种中医特色方药,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相关的关节炎。

它的主要成分是乌蛇脊、地龙、干姜等草药,具有活血化瘀、祛风舒筋的作用。

乌蛇脊舒筋丸能够缓解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运动障碍,并促进关节的康复。

三、四物汤四物汤是一种经典的中医方剂,主要用于调理关节炎患者的气血不足症状。

它由当归、熟地、川芎、白芍等草药组成,具有补血滋阴、活血化瘀的功效。

四物汤能够改善关节炎引起的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并促进关节的康复。

四、桂附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是一种中医特色方药,主要用于治疗因湿热引起的关节炎。

它的主要成分是桂枝、附子、黄连、地黄等草药,具有祛湿清热、活血化瘀的作用。

桂附地黄丸能够缓解关节炎引起的红肿痛症状,同时改善患者的体质。

中医调理关节炎的特色方药是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具有独特的疗效。

这些方药能够通过改善体内的气血环境、调和阴阳平衡来缓解关节炎的症状,并促进关节的康复。

在使用特色方药的过程中,患者应当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提高疗效。

除了特色方药,中医还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根据每个患者的体质和病情来制定治疗方案。

因此,在接受中医治疗时,患者应当找到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医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辨证论治,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中医调理关节炎的特色方药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缓解关节炎的症状和促进康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时,应当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照医嘱合理使用特色方药,以期早日康复。

『妙方集』治风湿性关节炎妙方(方11首)

『妙方集』治风湿性关节炎妙方(方11首)

『妙方集』治风湿性关节炎妙方(方11首)治风湿性关节炎妙方1附子汤【来源】汉·张仲景《伤寒论》【歌诀】附子汤里用人参,茯苓白术芍药增,三令杂至各有因,寒湿内侵乘阳虚。

【组成】附子9克,茯苓9克,人参6克,白术12克,芍药9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方中附子先煎30分钟。

【功效】温阳散寒,化湿利痹。

【方解】方用附子温阳散寒,化痰止痛;配以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化湿利痹;芍药缓急止痛。

药仅5味,合用则标本并治,补泻兼施,力专而效宏。

【主治】寒湿内侵、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苔白滑、脉沉微无力。

可用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舌血管神经性水肿、羊水过多等病症。

2桂枝附子汤【来源】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歌诀】桂枝附子是经方,生姜大枣甘草相,桂枝汤中附易药,温经散寒此方宗。

【组成】桂枝12克,附子6~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3枚。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散寒。

【方解】方用桂枝、附子祛除寒湿,温经通络,且桂枝还能祛在表之风寒;佐以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炙甘草温中和药。

药简力宏,效果甚佳。

【主治】风寒湿外袭肌表、身体烦疼、不得转侧或自汗出以及虚寒性胸腹痛、喘咳、泄泻、苔薄白、脉虚浮而数。

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感冒、自汗、哮喘、肠炎、鼻衄、胸痹、心源性水肿、尿路结石、荨麻疹以及虚寒性疾病等病症。

3蠲痹汤【来源】清·程国彭《医学心悟》【歌诀】蠲痹汤里用二活,桂心秦艽海风藤,当归川芎甘草配,桑枝乳香与木香。

【组成】羌活6克,独活6克,桂心15克,秦艽9克,当归9克,川芎6克,甘草3克,桑枝9克,海风藤9克,乳香6克,木香6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祛风除湿,散寒通络。

【方解】方用羌活、独活、秦艽、海风藤、桑枝祛风除湿,且桑枝又有通经活络之功;桂心温经散寒;当归、川芎、乳香养血活血止痛,行血以助祛除风寒湿;木香行气止痛;甘草温中和药。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单验方集锦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单验方集锦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单验方集锦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复杂。

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已有数千年历史,中药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探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单验方,供大家参考。

1. 桂枝汤桂枝汤是最常用的中医方剂之一。

其组成成分包括桂枝、甘草、生姜和炙甘草。

桂枝是汤中的主要成分,具有温热化湿、宣通经络的作用。

甘草能够缓解药物的性质,补充体液,协调药效,以达到调和、平衡的目的。

生姜有发散寒邪的作用。

炙甘草能止咳平喘、清热解毒。

2. 苏合香附汤苏合香附汤是一种含有多种中草药的方剂,主要包括苏叶、合欢花、附子、桂枝、甘草、生姜等。

苏叶是一种常用的清热利湿药材,可以清热除湿,解毒止痛。

合欢花具有舒肝散郁、镇静安神的作用。

附子可以暖脾温中,消痰止咳。

桂枝能够温通经络、活血化瘀。

甘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生姜具有发散表里寒邪、温通经脉的功效。

3. 通络四逆汤通络四逆汤是一种用于治疗寒湿阻滞和瘀血堵塞的方剂,主要包括生姜、紫花地丁、辛夷、川芎、赤芍、桃仁等。

生姜具有发汗、散寒的作用。

紫花地丁能够疏通经络、清热解毒。

辛夷能够宣肺降浊、解表通窍。

川芎能够活血止痛、行经调经。

赤芍具有收敛、活血、化瘀的作用。

桃仁能够活血通络、止痛杀虫。

4. 乌蛟腹泻散乌蛟腹泻散是一种治疗关节炎的中药方剂,主要包括乌蛟、牡蛎、苍术、白芍、车前草等。

乌蛟和牡蛎能够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止痛解毒。

苍术能够化湿、健脾胃、祛痰、上升清阳。

白芍能够收敛活血、止痛、调和药性。

车前草能够利水消肿、消炎止痛。

5. 丹参益母草消肿汤丹参益母草消肿汤是一种积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方剂。

主要成分包括丹参、益母草、桑白皮、红花、地龙、茯苓、川芎等。

丹参具有祛瘀止痛、促进血液循环、排毒解毒等作用。

益母草的作用是积极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桑白皮能够活血祛风、调和气血。

红花具有疏经活络、通经行血、清热解毒的功效。

地龙具有清心除烦、扶正固本的作用。

治疗风湿的中药方

治疗风湿的中药方

治疗风湿的中药方1、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石膏。

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之恶寒发热,关节疼痛,肌肉酸楚,中医辨证为风热在表者。

2、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羌活、独活、藁本、防风、川芎、炙甘草、蔓荆子。

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之头痛头重,腰背重痛,恶寒微热,中医辨证为风湿在表者。

3、三痹汤《妇人良方》:独活、秦艽、防风、细辛、当归、芍药、川芎、干地黄、杜仲、牛膝、党参、茯苓、甘草、肉桂心、黄芪、续断、生姜。

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日久不愈,腰膝冷痛,手足拘挛,中医辨证为风寒湿痹,属于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者。

4、蠲痹汤《百一选方》:羌活、姜黄、当归酒浸、黄芪蜜炙、赤芍、防风、炙甘草、生姜。

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游走疼痛,尤以项背、肩肘疼痛为甚,中医辨证为风痹者。

5、宣痹汤《温病条辨》:防己、杏仁、连翘、滑石、苡仁、半夏、蚕沙、赤小豆皮、栀子。

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骨节烦疼,活动不利,寒战热盛,中医辨证为湿热痹者。

6、加减木防己汤《温病条辨》:木防己、石膏、桂枝、苡仁、滑石、通草、杏仁。

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者。

7、乌头汤《金匮要略》:乌头、麻黄、黄芪、芍药、甘草、蜂蜜。

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剧痛,喜暖恶寒者。

1、免疫反应:机体对外源性或内源性抗原物质直接或通过巨噬细胞呈递的刺激,使相应T-细胞活化,部分T-细胞产生大量多种致炎性细胞因子造成各类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的损伤或破坏;部分T-细胞再激活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直接或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使组织或器官受到损伤或破坏。

此外由单核细胞产生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如MCP-1等,也可参与炎症反应。

大部分风湿性疾病,或由于感染产生的外源性抗原物质,或由于体内产生的内源性抗原物质,可以启动或加剧这种自身免疫反应,血清内可出现多种抗体。

2、遗传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一些风湿性疾病,特别是结缔组织病,遗传及患者的易感性和疾病的表达密切相关,对疾病的早期或不典型病例及预后都有一定的意义;其中HLA人类组织白细胞抗原最为重要。

治疗风湿病的中药配方

治疗风湿病的中药配方

治疗风湿病的中药配方介绍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风湿性疾病,常表现为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传统中药在治疗风湿病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疗效。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治疗风湿病的中药配方,希望能对患者有所帮助。

中药配方方剂一:桂枝加附子汤组成•桂枝12克•附子9克(先煎)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桂枝加附子汤具有温通经络、理气活血、除湿止痛的功效。

适用于风湿病引起的寒湿痹痛、肢体冷痛等症状。

方剂二:红花破瘀汤组成•红花12克•三七15克•羌活12克•川芎10克•樟脑5克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红花破瘀汤具有祛瘀活血、缓解疼痛的作用。

适用于风湿病引起的瘀血堵塞、关节疼痛等症状。

方剂三:五加皮除湿汤组成•五加皮10克•羌活10克•防己10克•熟地10克•白芍10克•独活10克•天麻10克•何首乌10克•川芎10克•鸡血藤10克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五加皮除湿汤具有祛湿化痰、活血止痛的作用。

适用于风湿病引起的湿热痛、酸痛肿胀等症状。

注意事项•患者在使用中药配方治疗风湿病时,应根据自身症状选择合适的配方,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使用中药治疗时,应注意药物的质量和来源,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饮食调理,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中药配方虽然在治疗风湿病方面有一定疗效,但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治疗效果因人而异。

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希望本文对广大风湿病患者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如果有需要,请及时就医。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酒方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酒方
粳米50g,生姜5片,连须葱数根、米醋适量。用砂锅煮米做粥,生姜捣烂与米同煮,粥将熟加葱、醋。食后覆被出汗,能解表散寒
(9)xx粥:
生川乌头3~5g,粳米30g,姜汁10滴,蜂蜜适量。将乌头捣碎研为极细末,粳米煮粥,沸后加入川乌头末改文火慢煎,熟后加入生姜汁及蜂蜜搅匀,稍煮一二沸即可。
宜温服。患者有热性疼痛,在发热期间及孕妇忌服。本方不可与半夏、瓜蒌、贝母、白及、白蔹等中药同服。此粥能祛寒止痛。
(1)三蛇酒
药物组成:
乌梢蛇1500g,大白花蛇200g,蝮蛇100g,生地500g,冰糖5000g,白酒100kg。
将三种蛇剁去头,用酒洗润切成短节干燥,冰糖加热熔化待用。将白酒装入酒坛。
三蛇、生地直接倒入酒中,加盖密闭,每天搅拌1次,10~15天开坛过滤,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
除风祛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关节筋骨疼痛,腰膝无力,活动不便等症。
[用法]每次饮1小盅,日3。
说明:
制备上述狗脊酒时,应去除其毛须。其作方法一般用砂烫去毛,或燎,或刮。为了易切片,先用清水洗净,浸泡半日后,用蒸笼蒸透,再行切制。
松节酿酒
(《外台秘要》)
[配方]松节
2.5公斤,曲、米适量。
[制法]将松节煮汁,同曲、米如常法酿酒。
忍冬藤酒
(《xxxx中草药选》)
[配方]忍冬藤、乌梅、川乌、甘草、大青盐各2钱,白酒1斤。
[制法]浸泡21天,取酒饮服。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每次取5毫升,日服3次。
狗脊酒
(验方)
[配方]金毛狗脊150克,黄酒1500克。
[制法]将药浸于酒中,封固容器,置锅中,隔水加热煮
1.5小时,取出埋土中7日退火毒,即可服用。

风湿关节炎的中药方

风湿关节炎的中药方

风湿关节炎的中药方春季是风湿关节炎多发季节,要如何治疗调理呢?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风湿关节炎的中药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风湿关节炎的中药方1.木瓜治疗风湿痛[配方] 木瓜1个。

[制用法] 水酒各半,煮令极烂,研成粥浆样,用布摊敷于患处,凉即更换,连用3至5次。

[功效] 舒筋活络,祛风湿。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痛。

2.四树枝治疗风湿痛[配方] 椿树枝、柳树枝、桑树枝、榆树枝各60克。

[制用法] 煎汤洗澡。

[功效]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痛。

3.小茴香治疗寒湿疼痛[配方] 食盐1斤,小茴香120克。

[制用法] 共人锅内炒热,用布包熨痛处,凉了再换,往复数次。

[功效] 祛风理气,散寒止痛。

治疗风湿性关节痛。

4.五枝熏汤治风湿性腰腿痛[配方] 鲜桃树枝、鲜柳枝、鲜槐树枝、鲜桑枝各50克,透骨草30克。

[制用法] 水煎20分钟,人透骨草,再煎10分钟,即可熏洗患部,每日2—3次,每次约1小时。

[功效] 用治风湿性腰腿痛。

5.炒盐敷治关节炎[配方] 食用细盐500克。

[制用法] 每晚将盐放锅内炒热用布包好,睡前敷患处,每日1次,连用3~4日有效。

[功效] 祛风湿。

用治关节炎。

6。

当归玫瑰花治疗关节炎[配方] 玫瑰花20克,当归15克,红花10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2次,每次用水300毫升,煎半小时,2 次混合,分2次乘热用黄酒送服。

[功效] 活血化淤、止痛。

适用于急、慢性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7.葵花盘治关节炎[配方] 向日葵盘适量(开花时摘下)。

[制用法] 将葵盘放人砂锅内,加水煎成膏状。

外敷关节处,包扎固定,每日1次。

[功效] 清热解毒,驱邪外出。

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均有一定效果。

8.海燕汤补肾祛风湿[配方] 海燕2只。

[制用法] 将海燕洗净,水煎取汁。

每日3次,温服。

[功效] 补肾壮阳,祛风湿。

治疗肾虚夹有风湿所致的腰腿痛。

9.五桑四藤防己汤治风湿性关节炎[配方] 桑枝12克,桑椹子12克,桑寄生12克,桑白皮9克,桑叶9克,钩藤9克,鸡血藤9克,忍冬藤12克,天仙藤6克,防己6 克。

风湿性关节炎偏方及常见中草药

风湿性关节炎偏方及常见中草药

风湿性关节炎偏方及常见中草药<风湿关节炎> 1:处方海风藤、宽筋藤、忍冬藤、丁公藤、石楠藤、鸡血藤各30克。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2克,一日3次,28天为1疗程。

疗效:用药1疗程,治愈率91%以上2:药酒疗法内服药方:白术、杜仲、仙灵脾各12克,全蝎、秦艽、防风川乌草、乌木瓜、牛膝、当归、川芎、金银花、麻黄、乌梅各9克;蜈蚣3条;白酒250毫升;红糖250克。

制作方法:药酒共熬,陶罐内布封口,泥糊紧文,火煎2小时后埋地下或放进井水中去火毒,昼夜后滤渣取液,备用。

用法:每饭后服35毫升,一日3次,10天为1疗程。

外用处方:大血藤、络石藤、青风藤各30克;木瓜、没药各15克;牛膝木、防己丹皮、乳香、田七各12克;桃仁桑支各6克;白酒500毫升。

用法:药浸酒内1周后,用棉花沾药酒,涂擦患处,一日3-5次。

疗效:内服外擦1疗程起效,坚持3个疗程可愈!成功率达90%。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本病辨证分为三型: (1)温热型:多见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和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的活动期,表现为起病急骤,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灼热,拒按,关节活动不便,遇冷痛减,并伴发热、口渴、烦闷不安,舌质红、苔黄腻,脉多弦数或滑数,治法上应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药物可用:防己、木瓜、苡木,海桐皮、姜黄、桂枝、石膏、黄柏、忍冬藤、通草、连翘、滑石等药物。

(2)风寒湿型:见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的非风湿活动期,表现为肢体关节酸痛,关节不利,痛无定处或固定不移,疼痛剧烈,遇寒加重,得热痛减,关节肿胀或麻木不仁,舌质淡,苔白滑或白腻,脉弦紧或弦缓,治法上应祛风散寒、利湿通络。

药物可用:寄生、秦艽、桂枝、白芍、川芎、茯苓、细辛、防风、炮附子、牛膝等。

(3)痰湿瘀血型:见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见于病程较长,关节抽掣刺痛,肢麻,行动不便;甚则疼痛难忍,手足筋脉拘急,舌淡、苔白滑而腻,脉沉弦或沉缓无力治法:益气活血,利湿通络药物选用:牛膝、地龙、秦艽、香附、当归、黄芪、川芎、桃仁、桑枝、没药、海风藤、全蝎【方名】熄风通络汤【出处】李宝顺.名医名方录.第一版.【组成】桑枝12g,忍冬藤12g,白芍12g,萆薢12g,秦艽10g,当归尾12g,蚕砂10g,豨莶草15g,薏苡仁15g,甘草1.5g。

民间治疗关节炎中药配方

民间治疗关节炎中药配方

民间治疗关节炎中药配方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民间传统中药配方也被广泛应用于关节炎的治疗中。

以下是几个民间治疗关节炎的中药配方:1. 白芍活血汤材料:- 白芍10克- 当归10克- 巴戟天10克- 络石藤10克- 桑寄生10克- 红花10克- 川芎10克- 地黄10克- 川断10克- 阿胶10克- 黄芩10克- 青黛10克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一同加入适量水中煎煮30分钟,滤去渣渣,分2次空腹服用。

2. 红花消炎汤材料:- 红花10克- 黄芩10克- 阿胶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乌梅10克- 百部10克- 桑寄生10克- 石菖蒲10克- 川断10克- 川芎10克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一同加入适量水中煎煮30分钟,滤去渣渣,分3次温服。

3. 瓜蒌杏仁汤材料:- 瓜蒌15克- 杏仁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红花10克- 狗脊10克- 川断10克- 川芎10克制作方法:将以上材料一同加入适量水中煎煮30分钟,滤去渣渣,分2次空腹服用。

请注意,以上配方仅供参考。

在使用中药治疗关节炎之前,请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并遵循其指导下正确使用。

此外,个体差异存在,不同人对中药可能有不同的反应,如有不适请及时停用并就医。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作为法律建议或医疗建议。

请在使用前咨询相关专业人士的意见。

*。

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方全)

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方全)

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方全)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细菌、病毒、遗传及性激素有一定关系。

临床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肿痛伴晨僵、晚期关节强直畸形和功能严重受损为特征。

其病机为风寒湿热之邪留滞于筋骨关节,久之损伤肝肾阴血所致。

风湿(一)风湿疾病1、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偏方:用1斤醋煮1斤鲜葱(1天的量),煮沸以后,再煮一会儿,直到把葱煮蔫了。

煮好后,用此水一天洗6次,一次洗10分钟。

每天坚持这样洗,直到洗好为止。

据石化总厂的许力讲,在三伏天用此办法洗了24天,她的风湿性关节炎基本好了,去年冬天,她的腿没有冒凉风。

药理:风湿性关节炎,因寒而生。

此方中的葱,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凝的功能。

醋,也有杀菌、软化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提示:冬病夏治,如果是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想用此方,在夏季伏天时就开始用。

2、治风湿性关节炎偏方:当归尾50克,生白芥子50克,蚕豆50克(浸泡去皮),红砂糖80克。

诸药共岛城糊状,洗净患处,皮肤消毒后,用此药膏敷患处。

每日1次,连敷3天,间隔3天可继续敷贴。

如患处起泡,用针刺破,碘伏消毒即可。

3、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偏方:在二伏天的早晨,采1斤老苍籽叶或籽,将其捣碎,用布或塑料布包上。

然后,患者将其敷在关节疼痛部位。

男性患者,敷此药不超过2小时;女性患者不超过1.5小时。

每隔一天,按此方法使用一次。

一般3次就能治好风湿性关节炎。

4、治风湿性关节炎偏方:买一整捆黄香,用一些整根的干艾蒿将香的外面包严、缠紧。

然后,将香点燃,烤关节疼痛部位。

烤时,要尽量贴近疼痛部位,以不考坏皮肤为度。

每天烤一次,轻者,一周见效;重者,一个月见效。

药理:艾蒿,本身就有去寒功效。

很多做完月子的女性,在孩子满月当天,泡一个热乎乎、舒舒服服的艾蒿澡,就能防止得产后风。

而产后风湿症,与风湿性关节炎,得病原理是一样的。

所以,这个方子对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科学依据。

老中医治疗风湿关节炎经验方

老中医治疗风湿关节炎经验方

老中医治疗风湿关节炎经验方防风薏苡仁汤组成:防风10克,薏苡仁15-3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细辛3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0剂为1疗程。

功效:驱风散寒,化湿通络,兼健脾益气养血。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症见肢体关节痛剧,游走不定,屈伸不利,舌质淡,苔白,脉涩。

初期兼恶寒或恶风,发热,咽痛等表症。

按语:本方以肢体关节痛剧,游走不定,屈伸不利,舌质淡,苔白为用方要点。

若风寒较盛者,以防风易防已,加细辛6克,桂枝9克;风盛肢体关节游走性疼痛者,加威灵仙10克;寒盛肢节痛剧,痛有定处者,加熟附子10克,川草乌9克;湿盛重者,肌肤麻仁者,重用薏苡仁30克,加秦艽10克,木瓜10克。

疗效:本方治疗40例患者。

时间最长20年,最短3个月,治疗结果,痊愈5例占12.5%,有效35例,占87.5%。

(《广西中医药》)八味柔肝散组成:白芍30克,生地黄30克,枸杞子15克,制首乌15克,当归15克,木瓜15克,川芎10克,怀牛膝2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补益肝肾,养血柔肝,活血通络。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症见筋脉挛急疼痛,下肢麻木,屈伸不利,苔薄白,脉沉。

按语:本方以下肢麻木不仁,屈伸不利,疼痛拘急为用方要点。

若风盛者,加防风10克,秦艽12克;寒盛者,加制川乌9克,制草乌9克;湿盛者,加薏苡仁30克,苍术10克;偏热者,加忍冬藤30克,络石藤12克;兼气虚者,加黄芪30克;疼痛日久不愈者,加蜈蚣3条,蕲蛇15克。

疗效:本方治疗45例。

男性25例,女性20例。

治疗结果,痊愈20例(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能恢复工作),占44.4%;显效12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部分体征消失,基本能坚持工作),占26.6%;好转10例(疼痛及体征部分消失,能行走),占22.2%;无效3例(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变),占6.7%。

总有效率为93.2%。

(《浙江中医杂志》)豕希莶四物汤组成:豕希莶草30克,当归身10克,川芎9克,赤芍12克,生地黄15克,秦艽9克,防已9克。

风湿性关节炎关(痹症)的治疗

风湿性关节炎关(痹症)的治疗

风湿性关节炎关(痹症)的治疗处方(一)1、物组成:五步蛇20(单位以克计,下同),川,草乌各10,青风藤,络石藤,当归,牛膝,千年健各18,羌活,独活各16,青木香,地风皮,甘草,干姜各12。

药物加减:肩周炎加丹参30,麻黄10,陈皮10;劲椎增生加:根30~40 ;腰椎椎加:香咐子,杜仲,元胡,川断各10;坐骨神经痛加:威灵仙,鸡血各20,海风藤15,红花10,牛膝,独活加至25。

症见麻木不仁者加:木瓜15,苡仁10;湿重于风者加苍术,木通,路路通各15;风重于湿者加:防风,白芷各15,秦艽10;寒冷痛甚者加:咐子,细辛,桂枝,海风藤各10;红肿发热者加:丹皮,丹参,秦艽,银柴胡各15,去五步蛇,川,草乌;关节畸形者加:僵蚕15,蜈蚣15条;类风湿加:乌梢蛇,全蝎,蜈蚣,赤芍,丹参各10。

制用方法:取高粱酒2500ml,侵泡以上药物24小时以上,置陶罐中,以文火煎至药液1000ml 时取出药液,药渣再煎,共煎3次,将3次药液(药渣弃取不要)合并再煎至药液约剩2000ml 时,密封保存。

每日服3次,每次50~75ml,轻者2周,重者1月痊愈。

临床适宜治疗:风湿,类风湿,劲肩腰腿痛等一切由风寒湿诸邪引发的各种痹症。

2.2 迁延不愈,多为正虚 RA迁延不愈,使气血伤耗,因而呈现不同程度的气血亏虚的证候;由于正虚邪去复感者亦不少见。

故此阶段需以扶正固本为主,兼以驱邪。

扶正是为调理阴阳,使气血流通,增强抗病能力。

方药可选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2.3 知常达变,用药切记灵通对于辨证治疗,也应辨证地予以灵通之法,临床上除对证用药外,可针对性地配以某些专用药物。

(1)功效:①鹿角胶、龟版胶属骨胶类药物,为有情之品,功能温强任督,壮骨充髓,对类风湿关节炎晚期有骨节肿大,骨质疏松,软骨缺损,运用龟鹿二胶起重要作用。

②水蛭属有情之品,祛邪不伤正,多用于寒热交错,虚实相兼之血瘀所致的关节肿痛诸症。

③双花、连翘两者既能清气分之热,又可解血中之毒,对类风湿关节炎,热胜型之顽固疾患,大量服用甚为有益。

风湿病常用方剂

风湿病常用方剂

风湿病常用方剂中医治疗风湿病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创造了数以千计的方剂,有的效方受到历代医家推崇,有的一直沿用至今,临床疗效满意。

现将一部分常用于内服的方剂及其功能、主治予以介绍,以供读者在风湿临床辨证、立法、处方时参考(凡古方中药物剂量均尊原方)。

1.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组成】羌活、独活各三钱(各一钱),藁本、防风各二钱(各五分),川芎钱半(五分),炙甘草钱半(五分),蔓荆子二钱(二分)。

【用法】水煎服(原方水煎,作1次服)。

【功效】发汗祛风胜湿。

【主治】风湿在表,头痛头重,腰背重痛,或一身尽痛,难以转侧,恶寒侧热,苔白脉浮。

2.独活寄生汤(《千金方》)【组成】独活三钱(三两),桑寄生六钱,秦艽三钱,防风三钱,细辛一钱,当归四钱,芍药三钱,川芎二钱,干地黄五钱,杜仲三钱,党参四钱,茯苓四钱,甘草二钱,肉桂心(泡)五分。

【用法】水煎服(原方水煎,日分3次服)。

【功效】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风寒湿痹证,属于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者。

症见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痹不仁,畏寒喜温,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3.三痹汤(《妇人良方》)【组成】独活寄生汤去桑寄生,加黄芪、续断、生姜。

【用法】水煎服。

【功效】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

【主治】肝肾气血不足,手足拘挛等风寒湿痹痛。

4.蠲痹汤(《百一选方》)【组成】羌活、姜黄、当归(酒浸)、黄芪(蜜炙)、赤芍、防风各一两半,炙甘草五钱。

【用法】水煎服。

【功效】益气活血,祛风除湿,宣畅营卫。

【主治】营卫两亏之风痹,项背拘急,肩肘痹痛,举动艰难等症。

5.大秦艽汤(《河间六书》)【组成】秦艽三两,石膏、甘草、川芎、当归、独活、白芍各二两,羌活、防风、黄芩、白芷、白术、生地黄、白茯苓各一两,细辛五钱。

【用法】为粗末,每服一两,水煎温服。

近代用法: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祛风湿热,调理气血。

【主治】风邪初中经络,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语,风邪散见,不拘一经者。

【史鸿涛: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验方16个】

【史鸿涛: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验方16个】

【史鸿涛: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验方16个】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名老中医史鸿涛的验方黄芪200克,秦艽20克,防己、红花、桃仁各15克,青风藤、海风藤各20克,地龙、桂枝、甲珠、白芷、白藓皮、甘草各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温服。

若热盛为主,可加漏芦30克;以寒邪为主,可加制附子10克;顽痹正虚、关节变形者,可加当归20克,制附子10克,伸筋草15克,并改甲珠为30克,以加强温补穿透之力。

1.乌蛇祛风通络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配方] 乌梢蛇15克,黄芪、伸筋草、鹳草等、稀莶草各20 克,当归、羌活、独活各30克,防风、细辛各6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2.苏枝黄芪汤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配方] 苏枝节、竹枝节、桂枝节、松枝节、杉枝节各15克,桑枝节20克,黄芪20克,甘草3克,当归18克,白芍16克,川芎 6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3.生苡仁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配方] 生苡仁15克,苍术、羌活、独活、威灵仙、云茯苓12 克,防风光煎10克,川乌先煎,炙甘草炙,各6克,麻黄炙3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治关节疼痛,肿胀,沉重或肌肤麻木,舌苔白腻,脉濡缓为主要症状的湿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4.两乌散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配方] 制草乌、制川乌、薏苡仁各100克,生地黄20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150克,马钱子50克。

[制用法] 研末水冲服。

[功效]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寒型。

5.熟地治寒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配方] 熟地20克,骨碎补、威灵仙各15克,淫羊藿、补骨脂、山甲炙、牛膝、桂枝、赤白芍、苍术、知母各10克,川断12克,制附片、麻黄炙、松节各6克,防风9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治病程较久,关节变形,强直挛缩,屈伸少利,舌质淡或瘀暗,尺脉弱为主要症状的寒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6.蛇虫丸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配方] 白花蛇10条,蜈蚣炙20条,全蝎炙30克,马钱子制 20克,蜂房炙、广地龙、白僵蚕各100克。

风湿、关节炎医用处方

风湿、关节炎医用处方

(报出联)NO:姓名:金在村性别:女年龄:单位:R:
秦艽:10克元胡:10克桃红:10克甘草:3克羌活:8克独活:8克乳香:6克没药:6克当归:10克五灵脂:6克香附:4克牛夕:10克地龙:6克威灵仙:10克蒲黄:6克天花粉:6克黄芪:10克茯苓:6克制川乌:
2克
肿节风:
10克白术:8克
外用:
医师:
张健病员:
金在村
划价:
记账:
(报出联)NO:姓名:金在村性别:女年龄:单位:R:
秦艽:8克独活:15克桑寄生:10克杜仲:8克细辛:2克防风:6克川芎:6克党参:10克当归:6克熟地:6克肉松:2克牛夕:10克五加皮:10克威灵仙:6克石斛:6克黄精:6克地龙:8克茯苓:6克制川乌:
2克
松节:8克
肿节风:10克
内服:医师:
张健病员:
金在村
划价:
记账:
贵阳市市级公费医疗住院病人专用处方
000004501024
日2-3次,每次一钱以下000004501025
贵阳市市级公费医疗住院病人专用处方
2012年4月15日2012年4月15日揉热涂檫,日2-3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药方大全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药方大全
民间实用偏方 1周前
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
(1)柳枝30~60g,水煎服。

(2)老桑枝30~60g,黄柏10g,水煎服。

(3)苍术、黄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

(4)嫩桑枝30g、怀牛膝10g、汉防己10g、丝瓜络30g,水煎服。

(5)青风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6)郗莶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

(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剂。

(8)鲜忍冬藤、根、叶90g,水煎分3次服。

(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红糖30g,调服。

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
(1)鸡血藤、海风藤、桂枝各9g,水煎服。

(2)虎杖根、桑树根各30g,大枣10枚,水煎服。

(3)郗莶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4)络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5)青风藤、秦艽、寻骨风、何首乌各12g,水煎服。

(6)郗莶草90g,生白术、薏苡仁各60g,水煎服。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熏洗疗法?
熏洗疗法是将中药煎煮后,乘热对患部熏蒸或浸泡,使药性从毛孔直入病所。

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的作用。

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

现介绍几种常用的配方。

①海桐皮、桂枝、海风藤、路路通、宽筋藤、两面针各30g,水煎,每日1次,每次20分钟,连续使用1个月(《实用中医内科学》方)。

②川、草乌各20g,白芷50g,羌活、独活各50g,细辛10g,川芎、桂枝各30g,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各60g,水煎,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5~10天为一疗程(贵州医学院附院方)。

③艾叶、红花各9g,透骨草30g,花椒6g,水煎。

每日1~2次。

④土鳖虫12g,苏木30g,大戟6g,寻骨风20g,水煎。

每日1~2次。

⑤桑枝、柳枝、榆枝、桃枝各70cm,熬水熏洗患处,每日2~3次。

⑥透骨草、追地风、千年健各30g,熬水熏洗患处,每日2次。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常用外用膏药?
风湿性关节炎病在肌肉、关节、经脉,膏药外贴可使药性从皮毛而入腠理,通经活络,较服药更有有利的一面。

现将常用膏药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1)伤湿止痛膏(橡皮贴膏):功能驱风散寒,除湿通络,活血止痛。

使用时先将皮肤用温水清洗擦干,贴于患处,用手掌将膏药按摩,使其粘在皮肤上。

凡对橡皮膏过敏,皮肤糜烂有渗液者及外伤合并化脓者,不宜贴用。

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麝香虎骨膏、青海麝香膏、关节止痛膏等。

临床可任选一种使用。

(2)狗皮膏(膏药):功能祛风散寒除湿,舒筋活络止痛。

使用时将膏药加温软化后,贴于患处。

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万灵筋骨膏、追风膏、老鹳草膏等,亦可选用。

(3)武力拔寒散(散剂):功能祛风除湿,通阳活血,止痛消肿。

用时取药适量,以鸡蛋清略加温开水或人乳与药调成糊状,分摊在蜡纸上,贴于穴位或患处。

使用时注意忌生冷,不可内服。

皮肤贴药处10天内不可用水洗。

脐轮、脚心等处不可贴用。

儿童、体弱及浮肿者忌用。

(4)五虎散(散剂):功能与武力拔寒散相同,使用时以白酒调匀,敷于患处。

除外敷外,本散也可内服。

每次6g,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
服。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药敷疗法?
外敷疗法:本法是将药物局部或穴位外敷。

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散寒祛湿,消肿止痛的作用。

(1)菖蒲、小茴香各60g,食盐500g,同炒热,布包,烫患处。

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者。

(2)石蒜、生姜、葱适量捣烂,外敷患处。

适用于关节疼痛,怕风畏寒者。

(3)新鲜骨碎补3~5根捣烂敷患处。

适用于关节冷痛者。

每次5~10分钟即可见效。

(4)桃仁、白芥子各6g研细末,用适量蛋清调成糊状,外敷关节痛处,3~4小时可止痛。

注意不可久敷。

(5)如意金黄膏涂患处,用纱布盖好,每日换1次。

适用于关节红肿者。

(6)仙人掌适量捣成泥状,涂敷患处。

(7)鲜紫花地丁适量,捣烂敷患处。

(8)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药液,用毛巾浸透,湿敷患处。

(9)山栀末、飞罗面各等份,用开水或醋、黄酒、蛋清调成糊状,敷痛处。

敷处现青色,无碍,数日可退。

(10)绿豆粉和鸡蛋清调敷患处。

以上6~10疗法,均适用于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剧烈、得冷则舒、屈伸不利者。

有较好的清热、消肿、止痛作用。

(11)坎离砂(熨剂):用铁屑和醋混合后,产生温热效应,直接熨敷局部。

已被制成外用熨剂成药。

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重着,或痛处有肿胀者。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常用哪些药酒?
(1)三蛇酒
药物组成:乌梢蛇1500g,大白花蛇200g,蝮蛇100g,生地500g,冰糖5000g,白酒100kg。

将三种蛇剁去头,用酒洗润切成短节干燥,冰糖加热熔化待用。

将白酒装入酒坛。

三蛇、生地直接倒入酒中,加盖密闭,每天搅拌1次,10~15天开坛过滤,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除风祛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

用法:每次5ml,每日3次。

(2)冯了性药酒
药物组成:羌活、威灵仙、五加皮、丁公藤、桂枝、独活、青蒿子、麻黄、白芷、小茴香、当归、川芎、栀子、防己、白酒。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主治:适用于痹病风湿痹阻证。

用法:每次10ml,每日1次。

(3)除湿酒
药物组成:虎骨(豹骨代)、防己、云苓、杜仲、松节、秦艽、狗脊、茄根各12g,续断、伸筋草各9g,独活、蚕矢各6g,木瓜、枸杞、苍耳子、莶草各12g,桑枝15g,牛膝12g。

将上药浸于粮酒2500g中,过5日即成。

功效:除风散寒,祛湿通络。

主治:风寒湿痹证。

用法:口服,每次10ml,每日1次。

(4)虎骨木瓜酒
药物组成:制虎骨(豹骨代)、当归、川芎、续断、五加皮、川牛膝、天麻、红花、白茄根各50g,桑枝200g,秦艽、防风各25g,木瓜150g。

上药共研粗末,以绢盛,浸入好高粱酒10kg中,浸至7日,滤去渣,澄清后加冰糖1kg。

功效:散寒除风,祛湿通络,活瘀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证。

用法:随量饮用。

(5)木瓜牛膝酒
药物组成:木瓜120g,牛膝60g,桑寄生60g。

将上药浸入大曲
酒500ml中7天。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属瘀血痹阻者。

用法:每服10ml,每日2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