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教材编写的原则

合集下载

课程标准与新教材整体介绍(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

课程标准与新教材整体介绍(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
课程标准与新教材整体介绍 (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
提纲
一、课标修订与新教材编写启动 二、教材编写原则、总体设计及框架 三、教材呈现方式及其意图 四、教材使用的几点建议
一、课标修订与新教材编写启动
• 2006年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组成立。我们 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2007年底形成了初 步的修订稿。
• 2011年4月基本定稿。期间,做了大量文献 研究、一线深度调研和国际比较研究。
• 此后,经过对“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及其 整体构建”这一教育部领导亲抓的项目研究 结果的参考、吸收,又做了进一步调整并定 稿。
• 2011年11月,新课标由国务院批准正式颁布。
修订工作遵循两个原则:
• 一是完善标准原则,即保持大结构不变, 注重局部调整,精益求精;
4.遵循育人规律。
• 它指的是特定学习主体进行道德学习与法治学 习的规律。
• 包括:既要和其他学科一样遵循初中学生身心 发展的规律,同时又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 与发展的规律。
• 价值学习是在一个人原有价值系统基础上增殖 地获取、创建和生长过程。
• 特别需要联系个体经验,具体地、以问题为中 心的学习。
• 通过特殊性的知识学习和具体价值的运用,联 结核心的价值原则。这是一个反复循环上升的 过程。
5.努力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
• 九上年级设置专门一课。 •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髓融入在教材
中,以丰富和提升教材的思想性与人文性。 • 注意选择适切的、在现代生活中仍富有生命活
力的材料; • 多处行文使用思想深邃、语言凝练的古文句来
法律 在我们身边
青春的心弦
品出 情感的滋味
共奏 和谐乐章
法律 伴我们成长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介绍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介绍
课程中的特殊 价值。 • 更加重视对教学理念与方法的革新,强调优化 教学过程。 • 提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对话学 习,推动学习方式的改变。 • 重视代际间的双向互动和共同成长。 • 做好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衔接。
新教材编写启动
• 2012年3月18日,受教育部委托,编写工作 正式启动。 • 自始至终由教育部相关部门直接领导。 • 中央领导直接关怀指导。 • 中央有关部委办及相关专家多次严格审查。 • 教育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心理学、 哲学等领域重要学者鼎力相助和支持。 • 学科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大力配合。
变化一 变化二
强调“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 明确 “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 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
一些重要修改:
• 彰显生命教育主题(内容和条目,由过 去的一条增至三条)。 • 突出法治教育(课标内容点增加,进而 采取专册的安排)。 • 强化公民意识教育(透过法治教育、公 共生活、公共精神教育进行)。 • 加强媒体素养教育。
新课标解读 与 新教材介绍
提纲
一、课标修订与新教材编写启动
二、教材编写原则及总体设计
三、教材呈现方式及其意图
一、课标修订与新教材编写启动
2006年 • 思想品德 课标修订 组成立 2011年4月 • 课标修订 稿基本定 稿
2007年底 • 形成课标 初步修订 稿
2011年11月 • 新课标由国 务院批准正 式颁布

自己
国家和 社会

他人和 集体
世界
(三)教材框架
七年级上册
成长的节拍
友谊的天空
友谊与 成长同行 交友的智慧
师长情谊
生命的思考
中学时代
师生之间
探问生命

新课标实验教材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新课标实验教材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新课标实验教材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一、教材分析对教材的透彻分析是搞好教学设计的第一部,如果教师吃不透教材,对教材内容、教材的编写思路,每章节内容在整个教材系统中所占的位置似懂非懂,含糊不清,就很难把握教学设计,因此,教师必须搞好教材分析,事实上教师对教材分析的过程,也是教师吃透课标和教材的过程,更是教师合理设计教学过程的前提。

对教材的分析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本节课的课题。

2、教材编者的编写思路(知识结构)。

3、本节(本章或本单元)知识在本单元(本书或整个年级段)所占的位置(或重要性)。

4、本节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是什么。

5、本节内容所涉及到的教具、学具、电教器材、电教课件。

二、学生分析对学生的透彻分析,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有利于教师找出教学的切入点,有利于教师驾驭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分析应把握以下几点:1、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基础知识、知识结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讨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现有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知识的提出、探求、归纳、掌握等各个环节中,对常见问题、易发问题、偶发问题、要有充分的预见。

对学生的分析要从好、中、差三个层面进行。

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的确立既要站在本节的教学内容上,更要站在本章、本单元、本册,甚至整个年级段上。

要侧重确立以下两个方面的目标。

1、知识目标。

即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必须了解、理解、知道或掌握哪些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学生通过本节学习应形成哪些能力,如发现问题的能力、探讨问题的能力、归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在情感方面,学生应形成哪些情感,如品德、礼仪方面、学术方面等。

四、设计理念任何教学设计都应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支承。

一是教师教的理念,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回答怎样体现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地位,怎样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怎样照准教学切入点,怎样突出三为主原则等问题。

解读新课标和新教材

解读新课标和新教材

课程内容 吸收新的历史研究成果,体现新的观念
如将“第一次世界大战”(19世纪末20世纪初) 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以代表党史研究的最 新成果《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和第二卷为依据 加以叙述。 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的提法,改为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再如将原“实验稿”中“七七事变”后“全面 抗战”开始的说法,改为“全国性抗战开始”。
中国近代史: 删减:左宗棠收复新疆、魏源、严复、 詹天佑、侯德榜。 增加:义和团、袁世凯复辟帝制、 北洋军阀混战、解放区土改、齐白石。 变化:降低要求——邓世昌;黄埔军校; 增加要求——第二次国共合作。
中国现代史: 删减:西藏和平解放、1954年宪法、国企改革 、《民法通则》、《刑法》、“亚太经合组织” 、计算机网络技术、“863计划”、教育、文艺 、体育、就业制度、医疗保险。 增加:雷锋、北京奥运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变化:降低对英雄人物的要求;对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民主政治的要求,从具体事件变为要求掌握宏 观进程;突出文化大革命的教训;认识改革对中 国发展的重大意义,突出对改革的宏观掌握。
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这些内容从“线”的角度来说,突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全民族”性。
教科书具体的呈现方式,是在单元框架 下设课,在课中设子目。
每一单元的前面设有单元导语,概述本单 元的内容。
如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 “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 程,然而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 运动的破产。《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剧了中国 的民族危机。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 想,积极推行变法,但最终遭到失败。19世纪末,义和 团运动兴起,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八国列强组成 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课标解读与新教材修订说明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课标解读与新教材修订说明

(3)对课程内容中的具体条目进行修订,使其进一步 完善。修订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①修正具体行为动词,便于教师准确把握课程目标达成要求。。
如,“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改为“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常 识”;“懂得自尊和自耻”改为“自尊、自爱”;“能够自觉维护集 体的荣誉和利益”改为“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社会生 活的发展变化”改为“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 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改为“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代价,知道 不承担责任的后果”;等等。
(二)能力 ●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 ●掌握爱护环境的基本方法,形成爱护环境的能力。 ●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 ●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 应信息化社会。 ●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样的价值观念,以正确的价值观为 标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学习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
• ②矫正个别认识局限,使课程内容规定更加科学。
如“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改为“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理解情绪的多样性”改为“理解情 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 晰的自我整体形象”改为“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 观、完整的自我概念”;“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改为“知道法律是由 国家制定或认可”;“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改为“积极与同学、朋友 和成人交往”;“克服‘逆反’心理”改为“调适‘逆反’心理”;等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分目标,改变了过去四 字形式的表力”这一分目标,调整了具体内容的前后顺序, 以与“内容标准”相符合。具体还增加了对提高媒介素 养的要求,这与时俱进地体现了教育环境的新变化和新 要求。

教材编写相关规章制度内容

教材编写相关规章制度内容

教材编写相关规章制度内容一、教材编写的任务教材编写是为教学活动服务的,其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教育教学要求,编写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的教材;2.根据学科发展和教学需求,编写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前瞻性的教材;3.符合学科特点,体现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发展性;4.照顾学生的个性特点,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材编写的流程教材编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

一般而言,教材编写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确定编写教材的目标和定位:明确编写教材的目标和受众对象,确定编写教材的定位和特点,为后续的编写工作提供基本指导。

2.编写教材的大纲和提纲: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拟定教材的大纲和提纲,明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框架。

3.组织教材编写工作:确定编写教材的责任人和编写组成员,明确各自的任务分工和工作计划,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

4.撰写教材内容:按照教材的大纲和提纲要求,撰写教材的内容,注意注重知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5.编制教材的配套教学资源: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教学需求,编制相应的配套教学资源,如教学设计、习题集、实验指导等。

6.审定教材的初稿:完成教材的初稿后,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教材进行审核和评定,提出修改意见。

7.修改和完善教材:根据评审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对教材进行修改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教学实际。

8.印刷和发行教材:经过修改和完善后的教材进行印刷和装订,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发行和推广。

三、教材编写的要求为了确保教材编写的质量和水平,有必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和要求:1.科学性和实用性:教材内容应当符合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教学要求,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2.系统性和连贯性:教材结构清晰,内容连贯,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生动活泼:教材语言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符合学生的阅读和学习习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多样化和差异化:教材内容多样化,涵盖各种学习方式和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物理课程标准测》测试题及答案【共2套】

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物理课程标准测》测试题及答案【共2套】

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物理课程标准测》测试题及答案【共2套】姓名:分数:-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和三类.以为主体,奠定共同基础.2.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培养目标是、、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各科目安排及占九年总课时比例,国家课程占比中课时比重最高的是(20%—22%),其次是 (13%—15%),再次是 (10%—11%).4.物理学是自然学科领域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的一门学科.5.物理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的养成和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6.物理学通过、、推理计算等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7.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和・8.物理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态度与责任.9.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构建、、、质疑创新等要素.10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会责任等要素.11.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学习活动、等具有指导作用.1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课程内容包括物质、运动 和相互作用、能量、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B. 实验 D.核心素养5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传承与社会发展,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1.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A. 教学方法B.教育内容C.教学方向D.教育本质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促进学生( )的养成和发展.A.探究能力B. 核心素养C. 道德品质D.知识储备3.新课标指导思想以( )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A. 学生B.教师C.人民D. 国家4.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以()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A.科学 C.实践A.髙素质人才B.全体学生核心素养C.德智体美劳D.全体学生科学素养6.学业要求反映学生完成()的学习后,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应达到的学业成就.A. —级主题B.二级主题C.三级主题D.所有主题7.()部分内容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从物理学的视角认识物质世界,了解身边物质的形态和变化,了解物质的属性、结构与物质世界的尺度,初步形成物质观念.A.运动和相互作用B.能量C.物质D.课程目标8.一级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包含“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和力"()“电和磁”四个二级主题.A.声和光B.惯性定律C.物质的属性D.能量守恒9.不属于在“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教学中的策略建议的是()A.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B.渗透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C.注重问题导向,合理设计探究活动D.减少利用科学史料,多开展实践活动10.一级主题“能量"包含“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机械能" “内能"“电磁能"“能量守恒"“()"六个二级主题.A.能源与可持续发展B.声能C.光能D.动能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义务教育课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2.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有哪些?3.新课标教材编写的原则有哪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部分(2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奠定共同基础.2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培养目标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各科目安排及占九年总课时比例,国家课程占比中课时比重最高的是(语之)(20%~22%),其次是(数学)(13%~15%), 再次是(体育与健康)(10%〜11%).4.物理学是自然学科领域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5.物理课程旨在促进学生接心駐的养成和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6.物理学通过科学观察、实验援宠推理计算等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7.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杜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发和关键能力.8.物理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9.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构建、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10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观、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等要素.11.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教学活动、教材编写等具有指导作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实验探究、跨学科实践.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 B )和教学基本要求.A.教学方法B.教育内容C.教学方向D. 教育本质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促进学生( B )的养成和发展.A.探究能力B.核心素养C.道德品质D. 知识储备3.新课标指导思想以(C )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A.学生B.教师C.人民 D.国家4.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以(B)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A.科学B.实验C.实1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课程内容包括物质、5.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传承与社会发展,为培养(C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践 D.核心素养A.髙素质人才B.全体学生核心素养C.德智体美劳D.全体学生科学素养6.学业要求反映学生完成(A )的学习后,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应达到的学业成就.A. —级主题B.二级主题C.三级主题D. 所有主题7.( C )部分内容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从物理学的视角认识物质世界,了解身边物质的形态和变化,了解物质的属性、结构与物质世界的尺度,初步形成物质观念.A.运动和相互作用B.能量C.物质 D.课程目标8.—级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包含“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和力"( A )“电和磁”四个二级主题.A.声和光B.惯性定律C.物质的属性D.能量守恒9.不属于在“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教学中的策略建议的是A.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B.渗透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C.注重问题导向,合理设计探究活动D.减少利用科学史料,多开展实践活动10.一级主题“能量”包含“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守恒""(A)"六个二级主题.A.能源与可持续发展B.声能C.光能D. 动能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简述义务教育课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答:(1)坚扌寺全面发展,育人为本;(2 )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3 )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4 )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5 )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2.新课标教材编写的原则有哪些?答:(1)注重教材的方向性.(2 )注重教材的科学性.(3 )注重教材的适应性.(4 )注重教材的人文性.(5 )注重教材的特色与创新.物理新课标版课程标准测试题及详细答案2022完整版一、填空题(共30分)1.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的一门基础科学。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和教材整体介绍PPT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和教材整体介绍PPT

4.遵循育人规律
• 它指的是特定学习主体进行道德学习与法 治学习的规律。 • 包括:既要和其他学科一样遵循初中学生 身心发展的规律,又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 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满足多样化 的需求
采用开放式 提问、开放 式讨论、开 放式留白
5.努力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
• 九上年级设置专门一课。 •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融入在教材中,以丰富 和提升教材的思想性与人文性。 • 注意选择适切的、在现代生活中仍富有生命活力的材 料; • 多处行文使用思想深邃、语言凝练的古文句来表达; • 在相关链接、活动设计等栏目中采取多种形式有机渗 透。
新课标解读 与 新教材介绍
提纲
一、课标修订与新教材编写启动
二、教材编写原则及总体设计
三、教材呈现方式及其意图
一、课标修订与新教材编写启动
2006年 • 思想品德课 标修订组成 立
2011年4月
• 课标修订稿 基本定稿
2007年底 • 形成课标初 步修订稿
2011年11月 • 新课标由国 务院批准正 式颁布
• 新增“要求学生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 和能力 ”。 • 增加“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 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 正义感”。
一些重要修改:
• 补充“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 这一内容要求 。 • 增加“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 达权、监督权”。 • 增加“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维护社会公 正”、“参与公共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责任意识”。
二、教材编写原则及总体设计
(一)编写原则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 • 在国家意志、社会良序生活的需要与青少年生命 成长之间、青少年自身的学习与生活需要之间找 到一种既科学又艺术的联结与契合,让核心价值 观的思想之光照亮生命、进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 有专题、有渗透,显隐结合、多维展开,循环往 复、螺旋上升。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析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析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析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提出以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旧课标”)反映时代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更新了学习情境素材,提出了超越具体性知识建构核心观念的教学理念[2]。

当前,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亟待革新,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结构与内容上皆有诸多变化[3]。

因此,比较分析新旧课标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实施建议”等方面的差异,解读课标的新变化,揭示其编写特点,明确新课标对一线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期望与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旧课标内容比较与评析新课标坚持素养导向的原则,重新厘清了课程目标,优化了课程内容,对化学课程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

1.1 “课程理念”差异点比较与评析新课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调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依次阐述在课程目标制订、课程内容体系构建、教学实践和评价实施等环节应遵循的基本理念。

首先,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确定课程目标,以大概念为基本框架建构课程内容体系。

其次,聚焦学科育人方式的转变,开展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

最后,重视评价的改进与优化,努力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具体表现在新课标整体规划素养立意的课程目标、构建大概念统领的化学课程内容体系、重视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其课程理念的设置紧密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强调化学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更加注重小初高课程的衔接和各学科之间的关联,强化义务教育课程目标的系统性,并且内容选择上重视知识的结构化和素养化。

1.2 “课程目标”差异点比较与评析新课标不再沿用三维目标体系,而是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从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这四个核心素养的视角来阐述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目标。

2024新课标下的新教材先睹为快:有哪些变化如何用好

2024新课标下的新教材先睹为快:有哪些变化如何用好

加强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1
注重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培养
注重教材内容的时代性 2
融入当代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文化变革等元素
注重教材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
运用图片、视频、游戏等形式增强学习兴趣
注重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4
提供多元的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
新教材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将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融入教学内容。教材的设计更加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并提供多元的学习资源 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 解决能力、创新意识、沟通能力等。
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新教材内容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体现新时 代发展理念,帮助学生理解时代精神。
新教材编写的4大设计原则
1 1. 突出核心素养
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 将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 等要素有机融合,构建完整的 学习体系。
数学新教材的变化趋势
注重数学本质 1
强调数学思想方法
加强与生活联系 2
突出数学应用价值
关注学生核心素养 3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重视信息技术应用 4
推动数学教学改革 新教材更注重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并引入信息技术手段,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
英语新教材的变化趋势
1
教材内容更新
历史新教材的变化趋势
1
更加注重史料分析
新教材鼓励学生运用史料分析历史事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历史 解释能力。
2
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新教材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树立辩证唯物 主义历史观。
3
注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史料解读、历史解释、历史探究、历史评价 等核心素养为目标。

教学设计和课程标准.doc

教学设计和课程标准.doc

教学设计和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三维目标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篇一:新课标下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新课标下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依据教育教学原理,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材分析、学生学情分析、设计教学流程、实施教学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

要顺利实施教学活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明确所教学科目标,还要确定一个单元、一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和教学程序,组织实施并测评。

要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就要分析、选择、确保能实现这些教学目标的技能和策略。

教学设计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主导者的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周密思考和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依据:1、教育理念即课标精神它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先导,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依据其开展,要进行教学设计首先就要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标对教学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的要求。

因此教师必须对课程标准进行研究。

2、教材分析第一,教材体系的分析;教师首先要明确教材体系的构成;对使用的教材进行整体结构分析和单元结构分析,把握课程的知识体系。

第二,单元内容设计。

第三,教学内容的确定,要根据课文特点和学段特点,为单元服务,为本课价值服务。

3、学情分析第一,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认知规律的分析;第二,学生需求与学习动机的分析。

4、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包括单元教学目标、课时目标及三维目(转载于: 范文网:教学设计和课程标准)标的统一5、教学过程的设计第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板块式结构:对设计意图的分析)。

第二,问题的设计(解决教学内容的设计);第三,学生的设计(预设对学生学习活动、内容的设计);第四,板书、课件设计(总结全文线索及背景知识的运用等)6、教学评价的设计第一,针对单元或课文教学目标的评价设计;第二,试卷编制与分析;第三,教学活动的评价量表设计。

二、教学设计的原则: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依据教育教学基础理论和课程标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周密思考和设计:一、系统性原则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新课标·新教材·新评价

新课标·新教材·新评价

新课标·新教材·新评价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改革的领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化,教学内容、教材编写和评价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调整。

近年来,教育部发布了新的课标、新的教材以及新的评价标准,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需要和时代要求的教育资源。

首先,新课标的发布突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新课标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与之前的课标相比,新课标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课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具竞争力。

其次,新教材的编写更加注重知识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新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广泛吸纳了各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确保了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同时,新教材更加关注实践应用和能力培养,注重激发学生学科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教材的更新使得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新评价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新评价标准强调综合评价和个性化评价,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而非仅仅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

新评价标准鼓励学生的多样化表现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评价能力。

这样的评价标准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总之,新课标、新教材和新评价标准为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积极的变革。

这些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学生,使他们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拥抱这些改革,认真研究和运用新课标、新教材和新评价标准,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积极支持和参与教育改革,共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新课标、新教材和新评价标准的推动,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品德和创新精神。

新的教育理念呼唤着更加全面、灵活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2024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必考题库及答案

2024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必考题库及答案
2024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必考题库及答案
— 、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力和相互作用”主题学业要求的是( D )
A.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杠杆、光线等物理模型; B. 能运用运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的一些规律分析简单问题 ,并获得结论; C.能在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引用证据,具有使用科 学证据的意识; D.能根据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知识,回避交流中的不当之处,保 留自己的见解。
5.一级主题“实验探究”包含测量类和探究类学生必做实验。
6.一级主题“跨学科实践”包含“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物理 学与工程实践”“物理学与社会发展”三个二级主题。
7.能量主题的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与生产 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8.教师应根据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等,结合教学的 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物理教学,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贯 穿物理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7.教材内容的选择应以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为准,注重( A ) A.基础性 B.实践性
C.基础知识 D.探究性 8.下列内容要求中属于物质属性的是( D ) A.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 B.能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冰熔化、水沸腾等现象 C.了解我国古代的铸造技术,并尝试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进行解 释D.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 9.下列内容要求属于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的是( C ) A. 会利用自身的尺度(如)步长估测教室的长度 B.了解我国古代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体会古人解决问题的 智慧 C. 观察扩散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加以说明 D.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并能进行简单运算,会测量 物体运动的速度
5.做好教师培训,可促进教师深入理解课改理念,提升教学水 平,下列不属于教师培训要点的是 ( D ) A.注重增强教师以课程标准指导教学的意识。 B.注重体现课程育人的思想 C.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D.注重培训内容的科学性

新课标下教学设计的编写

新课标下教学设计的编写

新课标下教学设计的编写(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新课标下教学设计的编写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所以中小学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感受、体验、表演等实践活动,继而体现教材中所体现的人文性和审美性。

初中老师教案编写规范要求

初中老师教案编写规范要求

教案编写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进行系统安排的书面计划。

初中老师教案编写规范要求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要求,确保教案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案编写的原则1. 科学性原则:教案内容要符合学科知识体系,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内容要准确,教学方法要科学,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知识和技能。

2. 目标性原则:教案编写要注重教学目标的设计,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保教学过程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3. 学生为本原则:教案编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实践性原则:教案内容要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灵活性原则:教案编写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1. 教案格式规范:教案要有固定的格式,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部分。

2. 教学目标明确:教案中的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便于学生了解学习要求,教师检查教学效果。

3. 教学内容完整:教案内容要涵盖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4. 教学方法合理:教案编写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5. 教学步骤详细:教案中的教学步骤要详细,包括导入、新课、练习、总结等环节,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6. 作业布置合理:教案中要布置适量的作业,难易适度,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教学反思深刻:教案编写要包括教学反思,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三、教案编写的注意事项1. 教案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不过度追求难度,确保学生能够实际操作和应用。

2. 教案编写要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避免跳跃性和重复性,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解读人教版新课标初三化学新教材

解读人教版新课标初三化学新教材

解读人教版新课标初三化学新教材安徽马鞍山市桃冲中学陈义传统的化学教材编写是以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知顺序、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三序结合原则编写的。

而人教版初三化学新教材吸收了学科中心和社会中心体系的各自优点,综合考虑了知识的逻辑顺序,社会需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科书理论性知识和逻辑性相对弱化,联系实际的知识和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强化。

全册书共12单元,单元内与单元间都彼此融合,相互关联。

科学探究精神贯穿其中,新教材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全书图文并茂,创设了多种学习情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科情结,增强动手能力,在整个初中阶段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是大有裨益的。

总的看来,新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材的编写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新教材在整体设计上,内容的编排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每一章内容充实,思路清晰,内容呈现顺序由浅入深阶梯式上升,重难点相对弱化且合理分散。

启迪学生思考或由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不仅出现在习题中,也出现在课堂练习上,如上册有课堂练习2个,下册有2个;讨论上册有20个,下册有14个。

这些问题的安排有利于学生达到学以致用、学思结合的效果。

初中生以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理解抽象的概念往往需要借助生动直观的形象和已有生活经验的支持。

教材编写认真研究了学生的心理,利用一些可视性强的材料、插图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解难点。

如上册“过氧化氢分解”示意图、“品红在水中的扩散”、“水体污染示意图”、“钠与氯气反应形成氯化钠”、“干冰升华”等等。

新教材语言通俗易懂,既富有感召力,又不失科学性。

二、从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取素材化学是应用学科,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在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提取素材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教材的编写体现了这一点。

在实际问题中引出化学内容,使得学生在实际生活情景中展开学习,还可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如教材中“水的净化”、“爱护水资源”、“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金属材料”、“生活中常见的盐”、“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等。

新课标历史教材的编写原则及特色

新课标历史教材的编写原则及特色

新课标历史教材的编写原则及特色作者:王守栋来源:《广西教育·C版》2009年第03期[摘要]新课标历史教材的编写应坚持时代性、科学性、可读性、互动性、探索性、开放性等原则,并凸显相应的特色。

[关键词]新课标历史教材编写原则特色新课标历史教材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指针,全面贯彻《标准》所包含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准确体现《标准》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并力求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内容标准”之外的知识,并使之与“内容标准”所要求的部分在呈现方式上有所区别,促使学生更好地达到课程目标,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达此目的,新课标历史教材的编写应坚持时代性、科学性、可读性、互动性、探索性、开放性六大原则,并体现相应的特色。

一、编写原则(一)时代性原则新课标历史教材应体现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以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参与型转化;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有利于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有利于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科学性原则新课标历史教材应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并作出客观评价;同时,吸收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考古文物的新发现,准确反映历史。

(三)可读性原则新课标历史教材应克服专业化和成人化倾向,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避免晦涩艰深的叙述和过于抽象复杂的概念;体例新颖,内容深入浅出;叙述生动、有趣,图文并茂。

精心配置能够有效地辅助文字叙述的历史图片、图表、地图等;语言文字力求简洁、浅显、生动,使学生爱看喜读,从而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对历史的浓厚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教材编写的原则
新课标教材编写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性原则: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必须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科
本身的发展规律,充分体现科学性原则。

要求教材内容准确、完整、系统,科学性强,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和示范性。

2.实用性原则:教材的编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理论与
实践的结合,强调教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考虑教材的地区、学校、教师的实际需要,使教材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3.综合性原则:教材编写应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综合,克服教
材内容过窄、过偏、过专的弊端,注重教材的广度和深度,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使教材具有综合性和跨学科性。

4.阶段性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教材的编
写应分阶段进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同时在不同阶段,教材的内容和形式应有所区别,以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要。

5.多样性原则:教材的编写要注重多样性,包括内容、形式、方
法等方面。

要注重图、文、声、像等多种形式的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同时,要注重教材与现实生活的结
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6.创新性原则:教材编写应注重创新,不断更新内容和方法,体
现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

同时,要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标教材编写的原则是科学性、实用性、综合性、阶段性、多样性和创新性。

这些原则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旨在为学生提供科学、实用、综合、阶段合适、多样创新的新课标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