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审计风险及防控分析「最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数据环境下审计风险及防控分析「最新」

什么是大数据?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

公司麦肯锡。麦肯锡提出:“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

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

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赢余浪潮的到来”,并对

大数据做出了以下定义:“大数据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

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

值密度低四大特征。”大数据带给我们的三个颠覆性观念转变: (1) 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2)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3)不是

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

采集数据是审计分析的第一步,也是关系到审计质量的关键一步。特殊是大数据环境下审计人员需要采集被审计单位的海量业务数据,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审计人员主要面临两个风险:一是保证所采集数

据的真实性、完整性,满足审计分析的需要;二是保证数据采集过程中被审计单位的系统安全性。

海量的大数据从被审计单位采集回来,在存储和管理方面审计机关和人员面临两方面的风险:一是数据存储风险,海量的大数据如

何进行存储,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同时可以供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分

析操作;二是数据管理的风险,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数据包含大量的个人基本信息、敏感信息,审计人员面对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

从技术上和制度上保证这些数据不泄露到社会上的风险。

审计人员从被审计单位获取了审计需要的大量数据,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数据整理、分析,发展审计疑点,对审计疑点进行核实,并生成审计证据。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审计人员会面对以下审计风险:

1、面对海量数据和有限的审计时间,审计人员无法在审计要求的时间内对数据进行充分的研究、整理、分析和发现审计疑点,审计质量不高。

2、只对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进行分析,忽略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的关注,如果被审计单位系统浮现重大漏洞,会对审计产生一定风险。

3、审计人员技术水平滞后,面对采集回来的'数据无法进行处理和分析。比如,现在社保、公积金、医院等大量的数据使用 OEACLE 数据库进行管理,而我们的审计人员在进行计算机中级培训的时候学习的是 SQLSERVER 数据库,有些单位惟独极少数审计人员或者没有审计人员熟悉掌握 OEACEL 数据库。审计人员采集回来数据如果要进行分析,只能依靠外部人员,或者转换成熟悉的数据库格式。但是依靠外部人员存在数据如何保密的风险,转换成其他数据库格式又存在数据丢失的风险。

4、电子数据不同于纸质资料,具有无形性和脆弱性的特点。其中,无形性是指电子证据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其内容与载体相互分离,复制不改变其完整性和真实性,相较纸质证据而言,不易区分原件及复印件。脆弱性是指人为篡改或者伪造易导致数据的灭失或者失实,由此产生易被修改、损坏且不留痕迹的特征。审计人员

面临着如何保证从原始数据到最终的审计证据的证据链的完整性,保证电子数据生成的证据的证明力的风险。

1、做好采集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明确本次审计的目的,充分调研、了解满足审计需求需采集的数据范围;二是通过与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接触,熟悉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流程和数据结构;三是根据审计目的和了解情况,提出明确的数据需求。

2、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时间。通过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选

择合适的时间,在不影响被审计单位正常业务的前提下进行数据采集。

3、制定科学的数据采集流程,并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审计

人员应不接触被审计单位的系统和后台数据库,应只提出操作需求

和数据要求,由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操作,审计人员全场

监督。

4、数据采集前、采集后对相关数据进行检查,通过记录计数和

控制总数检查、连续性检查、业务数据对照检查、重要数据检查、

各处理阶段数据完整性检查、在周期性发生事项的完整性检查等必

要的技术手段审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5、采集结束被审计单位应提供“数据真实完整性承诺书”、

“数据采集语句”、“日志文件”、“数据采集现场记录(审计人员、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签字)”、“数据字典”等相关技术资料。

6、审计机关对挪移存储设备进行杀毒,保证无病毒后存储被审

计单位提供的资料。

7、由于电子数据无形性和脆弱性的特点,在使用挪移存储设备

存储同时,应将数据在存入挪移存储设备的同时刻制成光盘,光盘

上由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签字,然后将光盘封存、加盖

被审计单位公章,作为备份原始数据由审计机关保存。

1、建立数据中心,集中管理审计大数据。审计数据惟独严格规

范的存储才干保证数据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使用,防止浮现失密和泄

密的问题。地市级审计机关应该严格按照审计署和省厅的要求,建

设审计数据中心,将各个行业采集来的大数据进行科学安全的管理。

在建设审计数据中心中应该注意以下方面:一是按照国家规范建设机房、确保数据中心硬件的安全性;二是按照上级要求建设数据中心相关平台;三是确保数据中心的网络安全,数据中心应与互联网物理隔离;四是加强用户管理,只开放必要的用户,同时对密码的长度

和规则进行控制,使用 CA 认证登录;五是加强日志管理,所有对数

据中心的操作有完整的日志进行记录;六是加强数据下载管理,严格控制下载权限,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2、完善数据管理、使用制度。一是制定严格的数据管理制度,

对数据的管理人员提出严格规范要求,规范审计人员使用数据的审

批流程;二是建立完善的机房管理制度,非相关人员不得进入机房,

进入机房人员应进行详细登记;三是建立大数据的使用制度,审计人员应该在指定的终端登录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分析;四是建立数据下载制度,数据中心的数据审计人员在经过分析后需要下载的中间表和

最终表应该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后由技术人员进行下载;五是审计人员应每年签订数据保密协议,保证不对外泄露相关资料。

1、充分使用数据中心,通过建立标准数据库和多行业数据关联

提高审计人员的分析效率和质量。

面对大量的原始数据和表格和有限的审计时间,审计人员必须尽快熟悉被审计单位的数据结构、形成审计思路、查找出审计疑点,

惟独通过标准数据建设,才干将晦涩难懂的原始数据变成审计人员

可以快速掌握和使用的数据,从而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被审计单位的数据库有 ORACLE、SQLSERVER、SYBASE 等多种形式,而审计人员往往只熟悉一两种数据库,只用通过数据中心将所有格

式的数据库都转化成为审计人员熟悉的数据库格式,审计人员才干

尽快进行数据分析,查找问题。

大数据时代下,所有的数据都是相互关联的,对于审计也是同样。通过不同行业之间的数据对照可以更快的查找出审计疑点,例如,

通过将公安部门的户籍信息、车辆信息、死亡人员信息,工商部门

的企业工商登记信息,住房公积金的住房公积金信息,建设部门的

房产信息,财政局的财政供养人员信息,民政局的低保人员信息进

行关联分析就可以找出不符合低保保准领取低保人员的疑点信息,

这如果仅仅通过民政部门的信息是无法查出来的,惟独多部门的信

息进行管理才干查出以往审计不容易发现的审计疑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