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进取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谐进取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一)研究背景

1.形势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当今时代是竞争的时代,这种竞争不仅仅是教学质量和办学条件的单一竞争,还是学校内在要素整体形象的多层面的整体竞争,也包括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氛围的竞争,这种竞争把文化渗入学校。另外,现时代的多元文化和社会上的各种消极因素侵蚀着校园,使学校这块净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给学校的形象,尤其是对学生的素质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

2.学校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校始终把强化学校德育管理作为“苦练内功,外树形象”的突破口,本着“让每一个学生合格,让更多的学生优秀”的教育理念,全面、深入、扎实地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文明习惯逐步养成,师生的精神面貌有较大改善,学校“人气”大升,在周边社区赢得良好的声誉。

但是我校的生源差异与学校发展不很和谐,“问题学生”和“学生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问题学生”最大的共性就是患有“文化缺乏症”,表现出来的不懂规矩、我行我素、无视学校管理等行为,具有较强的劣根性,与学校的要求不协调。因此,通过加强和谐进取的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守纪律、懂规矩,勇争先”的校园氛围,培养学生儒雅温良、团结友爱、顽强意志等精神气质显得十分迫切。

3.人格塑造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世界教育主题的直接反映。作为培养学生人格的一块阵地——班级文化,它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可能持续一生,因此合理运用班级文化这一无形的教育资源,能在实际的班级生活中有效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班级文化的每一个组成要素都与学生人格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民主型的班风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关系和谐,班级成员情绪高昂,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就欲较强,呈现出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团结协作的欢乐气氛,在这种气氛里,优秀的学生感到自豪,落后的学生奋起直追,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赞扬和保护,主体性得到充分弘扬。

(二)理论依据

1.心理学家班图拉认为:人的行为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过程,环境影响决定了那些潜在行为倾向可成为实际的行为。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提供了更为有效的途径。因此,建设一块文化阵地,营造浓厚向上的思想文化氛围,是发展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手段。

2.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原则,他认为人的自然本性的发展必然受到民族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影响,因而教育要适应社会文化的要求,要善于选用生活中的真、善、美,引导人的各种天赋能力的发展。我们要加强校园、班级文化建设,构建、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校内及班级人文环境与自然物质环境,挖掘蕴涵在其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德育影响,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促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在促进素质教育中有重要地位。班级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存在和发展的动力与成功的关键,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长和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4.美学理论依据:创造一个优美的班级环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培养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的能力,并以此自觉的维护美、创造美。从而在美的环境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树立崇高的道德美。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及目标假设

1.核心概念:

和谐进取:“和谐”是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价值观、方法论。课题中的“和谐”含“三和谐”,即生生间的和谐、师生间的和谐、生与校园的和谐。“进取”则是是人内在的心理倾向,是一个人对待事物的努力向前的态度。和谐进取是人对学习、工作、生活或处理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健康、积极、向上的态度。进取是意志行动的强大力量源泉,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具有和谐进取的人有一种感染力,召唤力,他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能正视和面对现在,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行动面对挑战和竞争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比如文艺学、天文、地理、教育、服饰等等。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包括教师和学生)用智慧和实践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用和行为准则。它与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一样有着自己的外延和内涵。首先,它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其次,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第三,班级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工程,它的主体是学生。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班级文化可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显性文化”是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而“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种班级规约,观念文化则是关于班级、学生、社会、人生、世界、价值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由制度和观念等引发出来,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则是行为文化。

2.课题界定

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开发和利用各种班级教育环境资源,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3.目标设定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的实际和在这种变革中青少年在思想上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动向,有的放矢地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工作。

①通过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校内自然物质环境和人文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②探索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和规律。

③探索班级文化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并构建班级文化的教育模式。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

班级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微观环境。新课程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为直接和深刻。学生只有在优秀的集体里,才能较快地养成社会期望的品德和能力。

1.理论价值:教育有“文化适应性”,教育要整合各种资源,建构育人平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班级文化建设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本课题的研究,将促成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巧,通过语言的艺术,情感的沟通,促进班级学生的全面发展。

2.实践价值:通过进一步挖掘我校的传统文化;新建、改建具有育人寓意的新设施、新项目;加强校风、学风、师风、班风的建设;创建、营造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班级环境以及高品位的人文环境,形成“育人”合力,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培养主体精神,塑造高尚的人格,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各项素质不断提高和完善。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创设充满激励的班级环境

1.创建品牌班级。确立班级的总目标,制定目标的过程就是品牌班级的创建。围绕学校的“一校一品”,以“创”为中心,围绕“创新”、“创造”、的办学特色,由各班班主任和班级全体成员商量制定班级的奋斗目标。提出“创品”总目标之后,制订本班的各阶段奋斗目标、班级名言、班训等等。

2.借助名言警句。坚持用名言警句教育学生犹如春雨对学生有“润物细无声”之妙。可以从立志、学习、求实、奋斗、人生等几个方面抄些名言警句,制成条幅挂在教室四面墙壁,同时还在黑板一角开辟“每周名言园地”,由学生负责定期摘抄一条名言警句。实践充分证明,健康和谐,文明优雅的班级文化,对学生具有枯燥呆板的说教所无法奏效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