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8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1单项选择题(100题)
历史必修1基础选择100题
历史必修1基础选择100题1、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敌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2、下列不属于受封诸侯王义务的是()A.镇守疆土,以蕃屏周B.征派赋役,管理人民C.朝觐述职,效忠朝廷 D.开拓疆土,互相征战3、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 ( )A.父死子继制B.庶长子继承制C.嫡长子继承制D.兄死子继制4、西周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财产大量流失B.巩固父系家长的宗族地位C.保证王权平稳过渡D.避免政治上出现分裂局面5、宗法制度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6、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周天子失去军事力量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C.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7、以下关于嬴政定“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B、立志建立“三皇五帝”那样的功业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8、西周实行分封制,商鞅变法推行县制,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的直接目的是A.发展封建经济B.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制C.强化中央集权D.巩固封建统治9、秦朝郡县制开辟了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先河,下列关于郡守县令不正确...的表述是()A.是地方行政长官 B.由皇帝直接任免C.可以在辖区内铸造钱币 D.是皇帝加强对全国各地权利控制的工具10、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作用()A.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B.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D.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11、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是()A.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B、皇权至高无上C.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的建立D.郡县制的全面推行12、汉文帝时,大臣贾谊认为:“天下形势方病大疸(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
2017-2018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1.2
[课时作业](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
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巩固分封制 B.增强地方权力C.加强中央集权D.打破世袭特权解析: 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目的是加强对六国王子皇孙、富豪的控制,削弱他们的实力,体现的是秦朝统一后对中央集权的加强,故选C项。
A项表述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B项表述与材料的意思正好相反,排除。
D项表述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
答案: C2.封泥是将稠泥浆贴在书绳简策的封口处,在其尚存软性的似干非干之时,用刻好的印章在封泥上盖印(压印),从而留印迹于封泥之上。
从下图秦封泥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秦朝设立左右丞相制度 ②秦朝实行分封制③秦朝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④秦朝廷尉由丞相直接任免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
秦朝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②错误;廷尉由皇帝任免,④错误,故排除②④。
答案: C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一套御玺。
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
材料不能说明( )A.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B.秦朝有内外两种系统处理国事C.秦朝实行中央集权的体制D.三公九卿制大大提升行政效率解析: 御玺专属于皇帝,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皇帝之玺、天子之玺、信玺、行玺等区分表明有内外两套系统,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任命国家官员和任命四夷的官员的大权总揽于皇帝,是中央集权的体现,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三公九卿制提升效率,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D4.(2017·湖北黄石高一月考)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决裁。
这一做法使(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D.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解析: 本题材料“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决裁”反映了秦朝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程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中央官制的作用之一是在一定程度上使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因此选D项。
2018-2019高中历史 选择题综合选练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选择题综合选练题李仕才1.《礼记大传》载:“君有合族之道,族人不得以其戚戚君,位也。
”这旨在强调A. 嫡长子的特权地位B. 血缘与政治的结合C. 宗法尊卑等级关系D. 宗法制的社会作用【答案】C【解析】材料中引文大意为:国君有管领宗族、聚合族人的职责,在全族晏饮时,族人与国君在序昭穆和年后依序列入座,但是族人就座时不能太靠近国君,必须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以此来表示对国君的尊重,说明了宗法尊卑等级关系,故C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等级关系,没有对嫡长子特权进行阐释,故A项排除;材料中无法得出血缘与政治的关系,故B项排除;材料中反映的是宗法制的等级关系,没有对社会作用进行阐释,故D项排除。
2.随着秦王朝的统一,过去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一种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材料中的“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A.是秦朝实现统一的根本保障 B.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C.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D.强化了官僚阶层的政治特权【答案】C材料“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指的是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制取代贵族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故C项正确;郡县制是巩固统一的措施,不是实现统一的保障,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故B 项错误;官僚制取代贵族制,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废除了贵族特权,并未强化官僚阶层的政治特权,故D项错误。
3.汉朝时廷议是皇帝临时召集的,人员和时间不固定,决定的事情仅供皇帝参考。
唐朝宰相在政事堂议决政事。
宋朝宰相以外还有执政,就是副宰相,这个人数比唐朝要多。
宋朝是由宰相和执政议决大政。
这表明唐宋时期A. 中央官员职责分工更加明确B. 宰相权势和地位持续下降C. 决策群体扩大和决策制度化D. 政治决策的效率不断提高【答案】C【解析】AB材料无法体现;根据“汉朝时廷议是皇帝临时召集的,人员和时间不固定,决定的事情仅供皇帝参考”“唐朝宰相在政事堂议决政事”“宋朝是由宰相和执政议决大政”体现出决策制度化,根据“人员和时间不固定”“这个人数比唐朝要多”表明决策群体扩大,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政治决策的效率不断提高”,排除D。
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一选择题汇总带答案
中学人教版历史必修一选择题汇总带答案1. 公元前 21 世纪, 禹之子启夺得王位, 政治权力从传贤变成传子。
这反映了( ) A.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C. 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D. 专制制度取代民主制度 2. 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 在姓氏中占有很大比重。
这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亲密相关(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C. 郡县制 D. 行省制 3. 老子, 姓李名耳。
近年来, 许多李姓人氏纷纷前往河南省鹿邑县老子故里寻根问祖。
这一现象受下列中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的影响( ) A. 世袭制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4. 下列有关周王朝政治制度及其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B. 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C. 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D. 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 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 5.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 , 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
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B. 皇权至高无上 C. 官员干脆由皇帝任免 D. 书同文, 人同伦 6. 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秦朝中心的三个官职。
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①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 兼理国家监察事务③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常设官职④三个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牵制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7. 从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到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废侯卫而为之守宰 , 反映了中国古代( ) A. 分封制的废除 B. 宗法制的消亡 C. 刺史制的建立 D. 内阁制的形成 8. 《汉书地理志》言: 秦并兼四海, 以为周制微弱, 终为诸侯所丧, 故不立尺土之封, 分天下为郡县。
材料表明秦朝实行的措施是( ) A.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 实行郡国并行制 C. 推行三公九卿制 D. 推广行省制度 9. 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东海郡《集簿》 (西汉永始四年前后) 记载:县、邑、侯国卅八: 县十八, 侯国十八, 邑二。
2018秋人教历史必修一选择题综合练习题含解析
2018秋人教历史必修一:选择题综合练习题含解析1.传说和一些历史记载均认为黄帝是男性,但有学者依据《左传》里“帝,后也”,《吕氏春秋》里“后土”即皇帝的神灵,《汉书》将“后土”解释为老年妇女,《史记》也说黄帝主生育、有女主象等记载,推定黄帝是女性。
由此表明A. 黄帝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 B. 历史资料的运用应注重考辨C. 历史传说无法反映史实,极不可靠D. 文献记载比传说更真实可靠【答案】B【解析】“传说和一些历史记载均认为黄帝是男性”“《史记》也说黄帝主生育、有女主象等记载,推定黄帝是女性”表明黄帝是男性还是女性需要考辨,历史资料的运用应注重考辨,故B正确;A材料无法得出;C表述不正确,也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材料不能得出“文献记载比传说更真实可靠”,D错误。
2.秦以前有宗法,秦废封建,宗法与之俱废,萧何定九章,乃变为户法。
宗法以宗为单位,户法以户为单位。
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是()A.人口增长迅速 B.商品经济发展 C.专制权力加强 D.儒学成为正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不符合历史事实;商品经济发展突出在宋代,排除B;儒学成为正统出现在西汉,排除D。
根据题干可知秦朝废除了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设立户法制度,可知是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C正确。
3.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
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A.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 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D. 后世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典范【答案】C【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是“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 ,这体现的是帝王与地方的优秀官员共同管理国家,故答案为 C 项。
材料无法体现分权问题,故 B 项错误;A、D 两项本身不符合史实。
4.古罗马时期,万民法的渊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裁判官的告示、法学家解答和皇帝敕令。
其中,裁判官根据法的精神而不是法的条文做出的裁决,是裁判官告示的重要部分。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7课_随堂含解析
第三单元 第七课一、选择题1.(2018·洛阳高一检测)右图为“光荣革命”纪念画,“光荣革命”出现的背景是( B )A.查理一世推行暴政B.詹姆士二世危害资产阶级利益C.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D.英国内阁制度开始出现[解析] 查理一世在1649年英国内战中被处死;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开始建立;英国内阁制度开始出现于18世纪20年代,故排除A、C、D三项。
2.(2018·贵阳高一联考) “光荣革命”后,内阁大臣由国王任命并对其负责。
后来,国王意识到政务方针必须得到议会的认可,于是逐渐过渡到在议会多数派别中遴选大臣。
到安妮女王时期(1702~1714年),大臣们有事先在自己中间协商,协商好了再向女王报告,取得女王认可。
这表明英国 ( B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国王仍旧拥有行政权力C.责任内阁制已基本形成D.议会未能阻止国王专权[解析] 从材料看,内阁大臣的遴选权还在国王手中,同时大臣的意见还是必须向女王报告,说明国王仍然拥有行政权,B项正确;光荣革命的成果主要是确立了议会主权,从材料看,国王的政务方针必须得到议会的认可,说明议会的权力没有动摇,光荣革命成果没有受到侵蚀,A项错误;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基本形成于18世纪中叶,时间与题干时间不符,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国王专权,D项错误。
3.(2018·临沂高一期末)1832年议会改革使英国的选民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
这些新获得选举权的人大多数应该是( B )A.贵族阶层 B.工业资产阶级C.城市工人D.农业工人[解析]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兴起,他们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1832年议会改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
通过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B项正确。
4.(2018·合肥高一联考)宪政理论家高全喜指出,英国十七世纪实现了君主、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平衡;十八世纪完成了向“虚君制”的转变,权重逐渐向资产阶级倾斜。
人教版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人教版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仪礼·觐礼》曰:“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大国,则曰伯舅。
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日叔舅。
”材料本质上反映了A.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联系紧密B.被分封的既有同姓也有异姓贵族C.区分伯舅关系以便扩大周的疆域D.同姓贵族和异姓贵族之间可联姻2.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邰氏“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鲁国的季氏“富于周公”。
时人预感“夫皆富,政将在家”。
据此分析,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经济地位的变化引发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B.经济地位的变化引发政治权力格局的变化C.经济地位的变化推动封建社会的迅速转型D.生产力的发展引起诸侯国经济地位的变化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
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
”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是A.封建制度无法有效运行B.天下之道,君臣关系最重要C.分封世袭制下统治者的素质得不到保障D.圣贤在分封世袭制下很难出现4.《左传·定公四年》载:“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
分鲁公以大路、大旂(旗),夏后氏之璜,殷民六族。
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
是使之职事于鲁,以昭周父之明德。
”材料表明A.宗族关系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B.周公成为天下的绝对大宗C.智慧和品德是分封的重要依据D.周王以部族为单位进行分封5.“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
这种习俗源自()A.宗法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6.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1课 随堂 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第一课一、选择题1.《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其主要依据应是(A)A.禹死后启继位B.建立武装C.设置官职D.制定刑法[解析]材料中提到的“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说明最高权力转移方式发生变化,禹死后启继承王位,政治权力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是对“天下为公”的破坏。
2.(2018·临沂高一联考)传统的君主统治形式实质上是“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为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
形成这种传统的家国观念的政治因素是(B)A.君主制B.宗法制C.分封制D.世官制[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这个信息可知,材料强调了中国古代政治“家国同构”的特点,所以,形成这种传统的家国观念的政治因素是宗法制,故选B项;君主制、分封制和世官制都不能体现出“家国同构”的特点,故可直接排除A、C、D三项。
3.(2018·广州高一联考)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一书中指出:“严格说,封建的社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
”材料中的“地主”和后世相比,其特殊性主要在于(A)A.拥有世袭统治权B.所属土地可以买卖C.尊重上级的权威D.属下人民归其管理[解析]材料中的“地主”指的是西周分封制下的统治阶级,而“后世”指的是从战国到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据题目中“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结合所学知识,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注重血缘性,是一种贵族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一种官僚政治,用区域代替血缘,故A项正确;西周的土地制度是土地国有制,土地不能随意买卖,从战国开始为土地私有制,允许买卖,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封臣尊重上级的权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之下对君主是绝对服从,故C项错误;分封制下主张“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也是人民归统治阶级管理,为两者共同点,非“地主”特殊性,故D项错误。
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1单项选择题(100题)
《历史》必修11、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主要政治制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周王拥有一定的土地和人民是分封制实行的前提B、分封对象仅限于同姓王C、被封诸侯唯天子之命是从,完全没有独立性D、楚王问鼎标志着分封制彻底崩溃2、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错误的是A、源于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B、最大特点是长子继承制C、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D、层层分封,等级森严3、中央集权制度开始确立于秦朝,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B、全面推行郡县制C、采用三公九卿制,推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D、中央到地方官员均为考核产生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利于国家统一B、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C、奠定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D、利于秦朝的强大及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5、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就是不断削弱相权,强化皇权的过程,下列历史现象不能说明此过程的是A、汉朝的中外朝制B、隋唐的三省六部制C、宋朝的二府三司制D、元朝的行省制度6、中国古代多有专门的机构或官员掌管军事,下列并非仅专职军事的是A、秦朝的太蔚B、唐朝的兵部C、宋元的枢密院D、清朝的军机处7、下列关于地方行政区划的表述,正确的是A、汉初实行郡国并用制B、汉武帝时增加州作为地方行政区C、宋时将唐朝的“路”改为“道”,在州县之上D、宋朝以后,所有地方官皆为文臣8、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措施不包括A、废丞相,设内阁B、南书房的设立C、军机处的设立D、设行中书省9、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的影响不包括A、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道路B、个人独断易出现失误C、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D、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0、下列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11、下列不平等条约,表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2、近代史上,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开放通商口岸最多和赔款对多的条约分别是A、英国、《南京条约》《辛丑条约》B、俄国、《天津条约》《辛丑条约》C、俄国、《天津条约》《马关条约》D、英国、《北京条约》《辛丑条约》13、下列事件体现中国人的反侵略意识,与广东无关的是A、虎门销烟B、三元里人民抗英C、义和团运动D、抗日战争14、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不包括A、日本侵华蓄谋已久B、清政府的腐败C、洋务运动的失败D、李鸿章的避战求和15、下列关于列强侵华的表述,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都打到北京B、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罪恶深重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东巡抚叶名琛,充当殖民政权的傀儡D、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16、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表述,错误的是A、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B、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中共即组建八路军、新四军抗日C、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胜利D、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企图17、近代史上,日本侵华罪行累累,下列罪行不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是A、南京大屠杀B、旅顺大屠杀C、潘家峪大屠杀D、]“七三一部队”的细菌战18、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不包括A、全民族的抗战B、持久战略正确C、中国武器装备的先进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配合19、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表述错误的是A、是近代史上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B、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C、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D、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20、关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表述错误的是A、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B、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C、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21、下列关于历史事件性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B、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D、国民大革命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和农民四个阶级联合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2、各个阶级在领导革命时都有自己的革命纲领,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的革命纲领B、《资政新篇》是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C、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D、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又称最低纲领23、下列关于历史事件的结果表述正确的是A、天京变乱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民大革命的失败C、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民大革命的失败D、袁世凯逼清帝退位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24、下列关于历史事件的发生高潮的表述,错误的是A、东征、西征的胜利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进入全盛时期B、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高潮C、北伐是国民大革命的高潮D、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进入全盛时期25、下列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表述,错误的是A、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是亚洲觉醒的组成部分26、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的口号的是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打倒列强除军阀27、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总有其主要的、根本的原因,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西方国家的侵略激化阶级矛盾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B、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辛亥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D、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根本原因28、一个历史事件失败的原因是复杂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镇压B、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C、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D、义和团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29、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五四运动是民主革命的开端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大革命的开始D、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0、近代史上,中国政权多次更替,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一度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B、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C、国民政府的北伐彻底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的统治D、1949年4月23日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政府的垮台31、关于国共关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是新三民主义B、国共第一次合作是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C、国共第二次合作目的没有达到就彻底破裂了D、十年对峙期间,国共两党打内战32、近代史上,资本主义是先进的生产方式,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资政新篇》B、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中国国民党C、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临时约法》D、资产阶级领导的第一次革命运动是辛亥革命33、无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
高一年级历史必修1必及修2共100道选择题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练习测试(历史必修1与必修2全部)100道单项选择题1、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A、1989年B、1993年C、1994年D、1995年2、世界贸易组织人成立,推动了一个_____和_____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
两处“____”分别且对应地填写,应该是A、规范化、法制化B、市场化、开放化C、自由化、便利化D、合作化、企业化3、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强大推动因素是A、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B、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C、两极格局的瓦解,大多数国家采用市场经济体制D、新航路开辟以来,列强的全球殖民扩张4、IMF的主要宗旨是A、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B、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国际贸易的外汇管制C、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互惠与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D、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贸易壁垒5、符合欧洲联盟建立顺序的是A、欧洲联盟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共同体B、欧洲联盟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C、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条约D、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欧洲联盟条约6、二战后,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是A、欧洲联盟、北美自由区、亚太经合组织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邦储备银行、世界银行C、联合国、世贸组织、全球化趋势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组织(世界贸易组织)7、“①用指导性计划代替指令性计划;②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③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符合上述措施的是A、罗斯福新政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D、戈尔巴乔夫改革8、“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②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用经济方法刺激企业改善经营;③1975年以后,经济增长逐年下降,甚至走入停滞时期。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单元试题: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有学者指出:国君时常通过不断纳妾来显示自己的实力与财富,于是就有了同父异母的许多个儿子。
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再考虑由庶子来继承。
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
这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
这观点实质上( )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C.反映了宗法制下对王权的争夺 D.抨击了一夫多妻制产生的弊端解析:选C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反映的是在嫡长子继承制下王位继承仍存在变数,并不是否定嫡长子继承制,A错;材料并没有明确“商周时期”,排除B;嫡长子继承制反应的是王位继承问题,出现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局面,反映了王位的争夺,故C正确;一夫多妻制的弊端属于现象,不属于材料的实质问题,排除D。
2.史书上载“益(当时一部落首领)干启位,启杀之”。
启这一做法,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开创了王位世袭制B.建立了奴隶制国家C.实行了禅让制 D.确立了皇权至上原则解析:选 A 启这一做法不再是禅让制,而是继承了王位,中国开始确立了一个新的制度——王位世袭制,答案是A项。
3.山西曲沃晋侯苏的墓葬中曾出土过一套编钟。
编钟上的一段铭文记载:“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夙夷。
”这反映了诸侯要对周王尽的义务是( ) A.朝觐述职 B.镇守疆土C.出征作战 D.交纳贡赋解析:C 从材料中“率乃师……伐夙夷”,可知周王命令诸侯出征作战,A、B、D三项虽然是诸侯应尽的义务,但与材料不符,C项符合题意。
4.春秋时期出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莫敢不听”的局面,这说明( ) A.周王室权威至高无上 B.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巩固C.大国已取代周天子的地位 D.大国开展争夺霸权的斗争解析:选D 材料反映出诸侯国实力上升,对周天子的权威地位提出了挑战,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册选择题专项练习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册选择题专项练习1.河南省南阳市黄山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堪称“一眼史前三千年”的考古奇观。
该遗址是中国最早的玉石手工业“生产基地”,其中发现了钻头、石磨棒等石质磨玉工具。
玉料稀有与加工难度大,使得拥有玉器成为当时权力与财富的象征。
由此可见,在当时()A.生产工具较为先进,生产力水平较高B.已经出现特权和一定程度的贫富分化C.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D.生产资料归权力与财富的占有者所有2.如果把原始社会比作人类的童年,那么这个童年期长达二三百万年。
下列描述原始社会末期状况的是()A.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B.生产和军事活动中广泛使用铁制器具C.商业和王宫城堡、城市等逐渐发展起来D.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贫富分化开始加剧3.人类社会历经数千年发展,跨越了从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多重政治制度。
其中,奴隶制与封建制生产关系最本质的区别是()A.统治阶级的统治模式不同B.剥削与被剥削的形式不同C.人们使用的生产工具不同D.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不同4.历经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有()①《共产党宣言》的正式发表②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诞生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这告诉我们()A.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B.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一个充满侵略和残杀的过程C.除了暴力,资产阶级不会采取任何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D.这种掠夺是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6.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概括来说就是“一化三改”。
“一化三改”中的“一化”是指实现()A.农业的社会主义集体化B.工业的社会主义合作化C.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7.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的仁人志士把目光从欧美转向苏俄,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同步练习题: 模块综合测评.pptx
A.三权分立 C.中央集权制
B.联邦制 D.两党制
【解析】 由材料看出作者强调的是地方的自治和分权,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学无 止 境 美国的联邦制度是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的有机结合,故选 B 项。三权分立是国 家的权力分配,不涉及地方制度,排除 A 项;中央集权不利于地方,排除 C 项; 两党制不涉及分权,排除 D 项。
学无 止 境 国 1875 年宪法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排除 B 项;该规定只是强化了总统
权力而没有剥夺议会的主要权力,排除 C 项;法国是典型的多党制国家,排除 D
项。
【答案】 A
11.1860 年,曾国藩在作战前线接到“新刻英吉利、法郎西(法国)、米利坚 (美国)三国和约条款”,“阅之不觉呜咽”。这些令他“呜咽”的和约条款,与 美国相关的部分出自( )
学无 止 境 【解析】 材料所给的时间信息是乾隆年间,内容是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
位赴台,反映了这一时期台湾与大陆关系密切。福建到台湾定居者很多,再联系
“清前期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的史实,可知 B 项符合题意。A 项是对材
料的误解,族谱编修是宗法血缘关系的体现,突出了血脉传承关系,故排除。C 项表述错误,排除。D 项与乾隆年间的史实不符,排除。
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为此他采取 的行动是( )
A. 成立中国同盟会 B.发动辛亥革命 C.建立中华民国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析】材料中的“起事”“以互相联络为要”意指革命必须有革命组织
领导,故选 A 项。 【答案】 A 15.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有辛亥革命还不曾
A.《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模块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模块检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说:这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
这种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世袭制解析:B 宗法制是一种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故B项正确。
2.“秦廷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犹与春秋列国贵族世卿之世略似……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
”材料认为秦朝集议制度( )A.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B.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C.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强化君主个人独裁解析:A 从“君臣集议……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可知秦朝集议制度不是君主独裁,而是有利于皇帝决策时吸取他人意见,故A项正确。
3.比较下列甲、乙两图,由甲图到乙图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央官吏日益增多B.以分权实现集权C.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权力分到兵部解析:B 甲图反映的是秦汉的三公九卿制,乙图反映的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三公九卿制下,丞相权力很大,威胁皇权;而三省六部制下三省长官均为丞相,三省之间相互制约,相权一分为三,从而保障了皇权的独尊,故B项正确。
4.《儒林外史》中有一则故事,讲到屡试不中的穷书生范进,得知中举后,竟高兴得发了疯。
这反映出作者认为科举制( )A.扼杀人才和压抑人性B.选拔人才注重德才兼备C.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D.考试程序繁杂试题艰涩解析:A 材料“得知中举后,竟高兴得发了疯”,表明科举制使士人的心理发生扭曲,人性得不到应有的伸张,故A项正确。
5.中英《南京条约》第十一款规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中国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
两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
”这说明( )A.英国开始干涉中国的内政B.中国的行政主权遭到破坏C.清政府失去了外交自主权D.清朝天朝上国观念被打破解析:D 材料规定突出的是中英来往时人员的平等,打破了清朝的朝贡体系和天朝上国观念,故D项正确。
2017-2018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1.2
[课时作业](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
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分封制B.增强地方权力C.加强中央集权D.打破世袭特权解析: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目的是加强对六国王子皇孙、富豪的控制,削弱他们的实力,体现的是秦朝统一后对中央集权的加强,故选C项。
A项表述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B项表述与材料的意思正好相反,排除。
D项表述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
答案: C2.封泥是将稠泥浆贴在书绳简策的封口处,在其尚存软性的似干非干之时,用刻好的印章在封泥上盖印(压印),从而留印迹于封泥之上。
从下图秦封泥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①秦朝设立左右丞相制度②秦朝实行分封制③秦朝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④秦朝廷尉由丞相直接任免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
秦朝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②错误;廷尉由皇帝任免,④错误,故排除②④。
答案: C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一套御玺。
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
材料不能说明()A.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B.秦朝有内外两种系统处理国事C.秦朝实行中央集权的体制D.三公九卿制大大提升行政效率解析:御玺专属于皇帝,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皇帝之玺、天子之玺、信玺、行玺等区分表明有内外两套系统,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任命国家官员和任命四夷的官员的大权总揽于皇帝,是中央集权的体现,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三公九卿制提升效率,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D4.(2017·湖北黄石高一月考)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决裁。
这一做法使()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D.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解析:本题材料“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决裁”反映了秦朝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程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中央官制的作用之一是在一定程度上使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因此选D项。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的试题第2课 随堂
第一单元第二课一、选择题1.(2018·重庆名校高一联考)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随着秦汉大一统的实现,以□□□□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此处省略的是(C)A.察访推荐B.血缘关系C.皇权独尊D.相权独大[解析]据题干材料“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秦汉大一统的实现”可知当时的政治制度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因此其核心为皇权独尊,C项正确。
2.(2018·银川育才中学高一期末)在秦朝,被称为“百官之首”的是(B)A.三公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解析]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秦朝的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事,所以在秦朝,丞相也就被称为“百官之首”。
3.(2018·太原高一联考)《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B)A.朝议裁决B.集权独断C.世袭传承D.政务繁忙[解析]“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反映了君主专制集权、独断专行的特点,故选B 项。
4.(2018·梅州高一期末)傅乐成在《中国通史》中说:秦朝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都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
促使此处“中国”概念变化的是(B)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王位世袭制[解析]材料中“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指秦朝时期。
秦朝推行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5.(2018·安徽师大附中高一期末)秦朝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虽然仅仅15个年头,但它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朝代。
这是因为秦朝(A)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③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④彻底废除了依据血缘关系世袭国家权力的承继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①②③与史实相符,④中“彻底”的表述错误,帝位仍然是世袭的。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训练卷及答案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训练卷及答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训练卷一、选择题1.周人很早就有建造宗庙的习惯,宗庙安置有代表祖先的木主,里面分建多少个“庙”则取决于宗主的等级地位。
宗庙除了祭祀,还可以举行重大典礼、决定重大事情,具有礼堂的性质。
与此相关的制度A.有助于稳定西周社会结构B.破坏了宗族内部的团结C.形成了族权高于政权的局面D.奠定了神权政治的基础2.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基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
类似的这种“族坟”,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B.经济发展维系礼乐体制C.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D.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危机3.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
材料中“分散性、松散性”的表现是A.宗法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B.宗法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较大独立性C.层层封授,血缘和政治隶属关系逐渐松散D.实现了国与家、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4.《逸周书·世俘解》说,自武王以后,周共灭九十九国,降服六百五十二国。
上述国数未必可信,但灭多数小国,建立较大的侯国,降服多数小国,使遵守周朝制度,向周王朝贡,则是事实。
与这密切相关的制度是A.别子为祖,继别为宗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封建亲戚,以藩屏周D.祖宗圣人,百世不迁5.商代时,“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周公提出“以德配天”,到春秋时期,周内史叔兴提出:“吉凶由人”。
郑国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这表明春秋时期A.民本思想强调民的作用B.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变化C.儒家天命观影响很广泛D.出现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6.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2018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1单项选择题(100题)《历史》必修
1、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主要政治制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周王拥有一定的土地和人民是分封制实行的前提
B、分封对象仅限于同姓王
C、被封诸侯唯天子之命是从,完全没有独立性
D、楚王问鼎标志着分封制彻底崩溃
1、A.
此题考学生对分封制概念的全面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改错中提高认识,B项分封对象包括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C项被分封诸侯在辖区内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D项应为公开挑战
2、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源于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
B、最大特点是长子继承制
C、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D、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2、B.
考核对宗法制概念的理解,B项应为嫡长子继承制。
3、中央集权制度开始确立于秦朝,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全面推行郡县制
C、采用三公九卿制,推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
D、中央到地方官员均为考核产生
3、D.
应改为皇帝任命产生。
帮助学生掌握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有关内容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利于国家统一
B、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
C、奠定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D、利于秦朝的强大及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4、C.
掌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影响,并理解其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
5、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就是不断削弱相权,强化皇权的过程,下列历史现象不能说明此过程的是
A、汉朝的中外朝制
B、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C、宋朝的二府三司制
D、元朝的行省制度
5、D.
帮助学生理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过程中的两对主要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
6、中国古代多有专门的机构或官员掌管军事,下列并非仅专职军事的是
A、秦朝的太蔚
B、唐朝的兵部
C、宋元的枢密院
D、清朝的军机处
6、D.
帮助学生归纳一些主要机构的职能,清朝的军机处设立之初确实与军事有关,但它后来负责上传下达军国大事,并非专职军事。
7、下列关于地方行政区划的表述,正确的是
A、汉初实行郡国并用制
B、汉武帝时增加州作为地方行政区
C、宋时将唐朝的“路”改为“道”,在州县之上
D、宋朝以后,所有地方官皆为文臣
7、C.
归纳总结不同朝代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宋时将唐朝的“道”改为“路”,在州县之上。
8、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措施不包括
A、废丞相,设内阁
B、南书房的设立
C、军机处的设立
D、设行中书省
8、D.
归纳总结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行中书省的设置是在元朝,且属于中央对地方的统治的加强。
9、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的影响不包括
A、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道路
B、个人独断易出现失误
C、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D、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9、A.
干扰项比较明显,难度不大,主要是要学生掌握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的影响。
10、下列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0、A.归纳掌握近代前期四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11、下列不平等条约,表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D.
归纳总结近代前期主要的不平等条约及危害。
12、近代史上,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开放通商口岸最多和赔款对多的条约分别是
A、英国、《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B、俄国、《天津条约》《辛丑条约》
C、俄国、《天津条约》《马关条约》
D、英国、《北京条约》《辛丑条约》
12、B.
引导学生归纳比对主要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
13、下列事件体现中国人的反侵略意识,与广东无关的是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人民抗英
C、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
13、C.
归纳总结有地方特色的抗争史,让学生了解广东在近代史中的地位。
14、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B、清政府的腐败
C、洋务运动的失败
D、李鸿章的避战求和
14、C.
归纳总结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洋务运动的失败不是战败的原因,而是战败的结果。
15、下列关于列强侵华的表述,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都打到北京
B、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罪恶深重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东巡抚叶名琛,充当殖民政权的傀儡
D、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
15、D.
引导学生认识近代大规模侵华战争的有关事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打到北京;火烧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殖民政权的傀儡是柏贵。
16、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中共即组建八路军、新四军抗日
C、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胜利
D、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企图
16、B.
加深学生对抗战的有关重大事件的了解和认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组建应该是在卢沟桥事变后。
17、近代史上,日本侵华罪行累累,下列罪行不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是
A、南京大屠杀
B、旅顺大屠杀
C、潘家峪大屠杀
D、]“七三一部队”的细菌战
17、B.
归纳总结日本侵华罪行,旅顺大屠杀发生于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18、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不包括
A、全民族的抗战
B、持久战略正确
C、中国武器装备的先进
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配合
18、C、
归纳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可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如中国抗战是正义之战;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海外华侨和国际友人的援助;日本是小国,无法支撑持久战争等
19、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表述错误的是
A、是近代史上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B、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C、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
D、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19、D.
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注意,抗日战争并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20、关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表述错误的是
A、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
B、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C、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20、B.
归纳总结近代史上各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只是结束了封建帝制,但中国封建统治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没变,所以不能说“结束了封建制度”。
21、下列关于历史事件性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B、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
D、国民大革命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和农民四个阶级联合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1、A、
归纳重大革命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当时还没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所以不能说“反帝”。
22、各个阶级在领导革命时都有自己的革命纲领,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的革命纲领
B、《资政新篇》是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
C、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
D、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又称最低纲领
2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