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报警系统工程验收

合集下载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验收工作程序与规则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验收工作程序与规则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验收工作程序与规则一、工作依据安全技术防范工程验收工作依据下列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实施:《河北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规定修正案》河北省人民政府(2010)第10号令第十四条: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使用前,应由县(市、区)以上公安机关组织验收。

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第八章<安全防范工程验收〉用了4节,17条,42款的篇幅,对安全防范工程的竣工验收,从施工质量、技术质量及图纸资料的准确、完整、规范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是安全防范工程验收的基本依据.其中,强制性条文有5条(款)。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1994第十条《工程验收》对对安全防范工程的竣工验收做出了程序层面的要求《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 308—2001对安全防范系统的质量验收,从设计、施工、效果及技术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对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进行验收的依据。

同时,根据国家标准委员会在《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宣贯材料中的解释“由于GA308的规定,不仅适用于固定目标的安防工程,也适用于移动目标的安防工程,因此GA308标准仍然继续有效.”二、验收组织与职责2。

1 验收组织2。

2 验收参加单位(人员)出席验收会的单位(人员)有建设单位的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含工程总包单位,使用单位,监理单位),设计,施工单位,公安技防管理部门,公安业务主管部门和一定数量的技术专家,必要时还应有检测机构代表参加.2.3 验收机构3.3.1系统验收时要协商组成验收小组或验收委员会.2.3.2 验收小组(验收委员会)由建设单位负责人,建设单位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公安技防管理部门,公安业务主管部门以及不低于验收机构人员总数40%的技术专家组成,并推选组长,副组长(主任,副主任).2.4 验收机构职责与要求2。

4。

1 验收机构对系统(工程)应作出正确,公正,客观的验收结论,不利验收公正性的人员不能参加验收小组.2。

安防验收规范

安防验收规范

② 摄象机周围有足够辅助光源。
参照省公安厅“白昼工程”要求(现场照度是彩色最低照度的10倍, 黑白最低照度的100倍,至少不低于3Lux),但也应避免强光直射。如 现场条件不允许或无法安装辅助光源,则应考虑改装红外摄象机。 杭州市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
7
安防验收前的准备工作
四(1)施工队自检----前端设备

杭州市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
17
安防验收前的准备工作
五(6)、项目经理自检-相关图纸
2. 图纸设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系统原理图; 平面布防图; 器材配置表; 线槽管道布线图; 监控中心布局图; 器材设备清单(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主要性能、技术指标以 及生产厂家 ); 系统操作说明书; 设备日常维护说明书;
2.
采取保护措施,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① ② ③ ④
3.
标志标识规范
① ②
杭州市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
9
安防验收前的准备工作
四(3)施工队自检----培训、试运行

技术培训
1. 2. 3. 对建设单位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能独立操作。 提供有关设备、系统操作和日常维护的说明、方法等技术资料。 协助建设单位制定有关值机、值守制度。 系统至少运行一个月,由建设单位做好试运行记录。 由建设单位依据试运行记录,提出系统试运行报告。 对自检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杭州市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
5
安防验收前的准备工作
三、准备工作步骤




施工队自检 —— 设备安装质量检查 项目经理自检 —— 资料审查 公司级自检 —— 技术验收 第三方检测
杭州市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
6

GD-C3-51917 入侵报警系统设备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D-C3-51917 入侵报警系统设备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
9
红外对射探测器应避开强光 照射,顺光方向安装
第14.2.3条 第7款
/
检查记录
检查 结果
施工单位 检查结果
施工员: 质量员:
年月日
监理单位 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入侵报警系统设备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单位(子单 位)
工程名称
分部(子分 部)
工程名称
智能建筑-安全技术 防范系统
GD-C3-51917 0 0 1
分项工程 名称
设备安装
总承包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检验批容量
专业承(分) 包单位
/
项目负责人
GD-C3-51917 入侵报警 检验批部位 系统设备安装检验批质
量验收记录
施工、验收 依据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2010
验收项目
设计要求及 最小/实际 规范规定 抽样数量
1
材料、器具、设备进场质量 检测
第3.5.1条
/
主 控
2
各系统主要设备安装应安装 牢固、接线正确,并应采取 有效的抗干扰措施
第14.3.1条 第ຫໍສະໝຸດ 款/项 目3
应检查系统的互联互通,子 系统之间的联动应符合设计 要求
第14.2.3条 第2款
/
般 项
5
踩空开关宜装在门或窗内, 安装牢固、整齐、美观
第14.2.3条 第3款
/

6
振动探测器安装位置应远离 电机、水泵和水箱等振动源
第14.2.3条 第4款
/
7
玻璃破碎探测器安装位置应 靠近保护目标
第14.2.3条 第5款
/
8
紧急按钮安装位置应隐蔽。 便于操作、安装牢固

安全防范工程施工验收

安全防范工程施工验收

安全防范工程施工验收一、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安全的需求也日益增强。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安全防范工程应运而生,并且在各种场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安全防范工程包括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等,这些系统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能。

因此,对安全防范工程的施工进行验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安全防范工程的验收标准、验收程序和验收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安全防范工程的验收标准1. 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安全防范工程的施工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如《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等。

2. 设计要求:安全防范工程的施工应满足设计要求,包括系统配置、设备选型、安装位置、布线要求等。

3. 质量要求:安全防范工程的施工质量应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如设备固定牢固、线路整齐、接口严密等。

4. 功能要求:安全防范工程的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功能测试,确保各个系统运行正常,如入侵报警系统能及时发出报警信号,视频监控系统能清晰显示图像等。

三、安全防范工程的验收程序1. 验收准备:施工完成后,施工方应向业主或监理单位提交验收申请,并提供相关施工资料,如设计文件、施工记录、检验报告等。

2. 现场查验:验收组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查验,检查施工质量、设备运行情况等。

3. 功能测试:验收组应对各个系统进行功能测试,确保系统运行正常。

4. 资料审查:验收组应对施工方提供的施工资料进行审查,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5. 验收结论:验收组根据现场查验、功能测试和资料审查的情况,出具验收结论。

四、安全防范工程的验收注意事项1. 验收组应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人员组成,确保验收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2. 验收过程中,施工方应积极配合,提供必要的施工资料和设备运行情况。

3. 验收组在查验过程中,应注意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隐患,并提出整改要求。

入侵警报系统现场查验记录

入侵警报系统现场查验记录

入侵警报系统现场查验记录2024年5月15日上午9时,我前往公司进行入侵警报系统现场查验。

以下是查验记录:1.查验目的:对公司的入侵警报系统进行现场检查,确保其有效性和运行正常。

2.查验人员:我(查验员),公司安全主管(陪同人员)。

3.查验地点:公司总部办公楼。

4.查验时间:2024年5月15日上午9时至10时。

5.查验内容:-检查系统设备:我们首先检查了入侵警报系统的各个设备,包括控制面板、传感器、摄像头等。

我们确保设备安装正确,没有损坏或松动的情况。

同时,我们检查了设备的供电是否正常,是否工作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

-检查传感器布置:我们仔细查看了传感器的布置位置,包括门窗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等。

我们确保传感器覆盖了所有潜在的入侵点,并且没有被遮挡或误置的情况。

我们建议公司定期进行传感器布置的检查,以确保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测试系统联动:我们进行了系统测试,包括触发入侵警报、检查警报是否正常触发、警报通知是否及时到达安全人员等。

我们确认系统的联动运行正常且有效,能够及时响应入侵事件。

-检查系统记录:我们查看了入侵警报系统的日志记录,包括警报激活记录、警报解除记录等。

我们确认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提醒公司定期检查系统记录,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入侵事件。

6.查验结果:-设备情况良好:所有入侵警报系统的设备都安装正确,并且没有损坏或松动的情况。

设备的供电、温湿度等工作条件也都在合适范围内。

-传感器布置合理:传感器覆盖了所有潜在的入侵点,并且没有被遮挡或误置的情况。

公司应定期进行传感器布置的检查,以确保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联动运行正常:系统的联动运行正常且有效,能够及时响应入侵事件。

警报激活和解除记录完整准确。

7.建议和改进:-建议公司定期对入侵警报系统进行维护:公司应定期对入侵警报系统进行维护,包括设备检查、传感器布置检查、系统记录检查等。

这样能够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减少潜在的问题和故障。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 T 368—2001)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 T  368—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 / T 368—200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于保护人、财产和环境的入侵报警系统(手动式和被动式)的通用技术要求,是设计、安装、验收入侵报警系统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内、外部的入侵报警系统。

本标准不涉及远程中心,也不包括入侵报警系统与远程中心之间通信数据的加载和卸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0408.1 入侵探测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idt IEC 60839-2-2)GB 10408.2 入侵探测器第2部分:室内用超声波多普勒探测器(idt IEC 60839-2-4)GB 10408.3 入侵探测器第3部分: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idt IEC 60839-2-5)GB 10408.4 入侵探测器第4部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mod IEC 60839-2-3)GB 10408.5 入侵探测器第5部分: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idt IEC 60839-2-6)GBl0408.6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GB 12663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5207 视频入侵报警器GB 15209 磁开关入侵探测器GB/T 15211 报警系统环境试验GB 15407 遮挡式微波入侵探测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5408 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idt IEC 60839-1-2)GB/T 16572 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GB 16796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浪涌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1—1999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及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GA/T 7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 75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IEC 60839—5 报警系统第5部分:报警信号传输系统技术要求1)IEC 60839—7 报警系统第7部分:报警传输系统中串行数据接口信息格式和协议1)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安防工程施工验收标准

安防工程施工验收标准

1.1 工程验收1.1.1 施工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施工验收由工程验收小组的施工验收组负责实施。

2 施工验收应依据设计任务书、深化设计文件、工程合同及竣工资料进行。

【条文说明】设计变更或工程洽商等需在实施过程中经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四方确认,施工验收只负责审核变更手续的规范性,不负责审核变更内容。

(变更手续的规范性建议由第3章描述,增加变更控制要求)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精彩图片隐蔽工程应由监理单位随工验收,施工验收时只负责查验隐蔽工程随工验收单的规范性,不对隐蔽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

3 施工验收应按照表8.3.1列出的相关项目与要求,现场检查设备安装、管线敷设及接线柜/箱/盒、线缆接头、线缆标识等的施工质量,并做好记录。

4 根据检查记录,按照表8.3.1规定的计算方法统计合格率,并给出施工质量验收结论(通过/不通过)。

1.1.2 技术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由工程验收小组的技术验收组负责实施。

2 技术验收应依据设计任务书、深化设计文件、工程合同、竣工资料及相关标准检查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技术性能指标。

3 对照竣工报告、初验报告、工程检验报告,检查系统配置,包括设备数量、型号及安装部位,应符合深化设计文件要求。

4 检查系统选用的安全防范产品,应符合本标准4.1.6条的规定。

5 对照工程检验报告,复核系统的主电源形式及供电模式。

当配置备用电源时,在主电源断电时应能自动快速切换,应能保证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正常工作,检查应急供电时间应满足设计要求。

6 实体防护系统的检查与验收1)对照深化设计文件、工程检验报告和建筑结构设计文件,复核周界实体防护、建(构)筑物和实体装置应能按照纵深防护的要求最大限度地防止未经授权的接近和/或接触到被保护对象的行为发生,检查结果应与被保护对象的实体防护要求相适应。

2)对于外露部分的实体防护设备,查验产品质量证明文件与现场实物的一致性;对于隐蔽部分的实体防护设备或建筑结构,查验隐蔽工程随工验收单。

侵报警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侵报警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防动物功能
2
探测器防破坏功能
防拆报警
信号线开路、短路报警
电源线被剪报警
3
探测器灵敏度
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
系统控制功能
系统撤防
系统布防
关机报警
后备电源自动切换
5
系统通信功能
报警信息传输
报警响应
6
现场设备
接入率
完好率
7
系统联动功能
8
报储
10
报警信号联网
检测意见:
监理工程师签字: 检测机构负责人签字:
侵报警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入侵报警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编号:表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子分部工程
安全防范系统
分项工程名称
入侵报警系统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检测项目(主控项目)
(执行本规范第条的规定)
检查评定记录
备注
1
探测器设置
探测器盲区
探测器抽检数量不低于20%,且不少于3台,抽检设备合格率100%时为合格;各项系统功能和联动功能全部检测,符合设计要求为合格,合格率为100%时系统检测合格。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日期: 日期:

入侵报警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入侵报警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日期:日期:
防动物功能
2
探测器防破坏功能
防拆报警
信号线开路、短路报警
电源线被剪报警
3
探测器灵敏度
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
系统控制功能
系统撤防
系统布防
关机报警
后备电源自
报警响应
6
现场设备
接入率
完好率
7
系统联动功能
8
报警系统管理软件
9
报警事件数据存储
10
报警信号联网
检测意见:
监理工程师签字:检测机构负责人签字:
入侵报警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子分部工程
安全防范系统
分项工程名称
入侵报警系统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检测项目(主控项目)
检查评定记录
备注
1
探测器设置
探测器盲区
探测器抽检数量不低于20%,且不少于3台,抽检设备合格率100%时为合格;各项系统功能和联动功能全部检测,符合设计要求为合格,合格率为100%时系统检测合格。

入侵报警系统施工工艺

入侵报警系统施工工艺

入侵报警系统施工工艺一、入侵报警系统施工要求:1.入侵报警系统的工程实施过程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施工质量检验的规定,确保工程质量。

2.系统的施工应按已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实施过程中如有修改,应经原设计单位同意,方可进行。

3.向建设单位提供所用设备的性能指标和技术说明书、或样品,并严格按建设单位批准的主要设备、器材采购。

4.施工过程中所用的设备、器材的采购、运输和保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对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5.设备、器材到达现场后,应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时验收:主要设备、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进场验收按《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内容执行。

各类探测器、控制器等设备的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查验装箱单,检查设备的规格、数量、附件是否相符;2)查验产品或设备的出厂合格证、产地证和产品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实行许可证和安全认证的产品,应有产品许可证和安全认证标志;3)外观检查:有铭牌,附件齐全,电气接线端子完好,表面无缺损,涂层完整。

6.设备和器材的进场验收结论应有记录,经确认符合本规范规定,才能在工程中使用。

7.施工现场应设立临时库房,作为设备和器材安装前的保管,库房应由专人管理。

临时库房应符合产品存放环境的技术要求。

8.系统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预埋管、预留件、桥架等的安装符合设计要求;机房的施工基本结束。

9.安装施工前,应周密进行施工组织,并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规范》JGJ 46中的有关规定。

10.预埋管线在隐蔽前,应由建设单位、监理和系统集成商进行隐蔽工程检验。

凡经过检验合格的应及时办理验收签证,在进行竣工验收时,可不再进行检验。

对电缆敷设与布线应检验管线的防水、防潮;电缆排列位置,布放、绑扎质量;桥架的架设质量;在桥架内的安装质量;焊接及插接头安装质量;接线盒接线质量等;对接地线应检验接地材料,接地线焊接质量,接地电阻等。

16.5 紧急求助、入侵报警系统安装分户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6.5 紧急求助、入侵报警系统安装分户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项 目
1
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和功能应符合 设计文件要求,安装应牢固,表
面应清洁,无污损。
检查结果
备注
质量验 收结论
建设单位注中说明存在问题的部位。
总包单位 验收人员
装饰单位 验收人员
年月日
相关单位 验收人员
紧急求助、入侵报警系统安装分户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总包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方案 质量要求
房(户)号 开竣工日期 监理单位

单元

年月日
年月日
检查结果
备注
1
紧急求助、入侵报警系统终端的 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主 控 项 目
2
防盗报警控制器应能显示报警时 间和报警部位。
质量要求


入侵探测器、可燃气体泄露报警

入侵报警系统施工流程

入侵报警系统施工流程

入侵报警系统施工流程施工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施工预备、施工阶段、调试开通和竣工验收阶段。

1、施工预备1)学习把握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严格遵守建筑弱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所在地区的安装工艺标准及当地有关部门的各项规定。

2)熟识和审查图纸熟识和审查图纸包括学习图纸,了解图纸设计意图,把握设计内容和技术条件,会审图纸后形成纪要,由设计、建设、施工三方共同签字,作为施工图的补充技术文件。

核对土建与安装图纸之间有无冲突和错误,明确各专业之间的协作关系。

3)施工工期的时间表详见施工进度方案表4)技术交底明确所担当施工任务的特点、技术质量要求、系统的划分、施工工艺、施工要点和留意事项等,做到心中有数,以利于有方案、有组织,多快好省的完成任务。

二是明确工程技术的详细要求、平安措施、施工程序、配置等。

5)施工预算安装工程预算,按不同的设计阶段编制的可以分为: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设计预算等。

6)施工组织设计7)工程前期的预备工作施工人员现场预备工作(包括人员宿舍、库房、生产用房);察看现场并确定桥架和预埋管的状况;购进工程前期所需材料(如:电料等)、设备、施工工具。

工具的规格、型号及数量,视工期状况组织购进。

8)材料及设备的进场现场具备进场条件时,材料进场,进场后准时填写报表送总包方与监理进行材料的验收。

假如现场不具备设备进场条件,要等现场具备进场条件后主要材料、设备才能进场;这一期间延误工程所造成的损失及工期由总包方及监理签字认可。

2、施工阶段施工阶段主要有排管配线和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

1)路由管路的核实根据甲方确定的图纸和工程规范,根据已确定的方案进行路由的核查工作,并且一边核实一边进行自检工作;按进度填写相应的工程报验单或隐藏工程报验单,报送监理验收;2)线管及线槽、桥架的架设3)进行配管穿线购进确定的线,报送总包和监理验收,验收完后进行线路敷设;在穿线过程中要按图纸统一编号,做好线标;如图纸无编号,要自行在图纸上做出预埋标记及线号,防止配线时发生混乱;穿线后报监理验收。

安防工程验收方案

安防工程验收方案

安防工程验收方案为确保安防工程的质量和功能满足要求,验收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提供一份详细的安防工程验收方案,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一、验收目的安防工程验收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所建设的安防系统满足设计要求和功能需求,以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通过本次验收,我们将评估工程的质量和性能,并检查相关文件和资料是否齐备完整。

二、验收范围本次验收涵盖了以下内容:1. 安防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情况,包括摄像头、监控器、报警器等;2. 安防系统的网络连接和集成情况,包括视频监控、入侵报警、门禁控制等;3. 安防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包括设备的响应速度、图像清晰度、报警触发和传递等;4. 安防工程的相关文件和资料,包括设计方案、图纸、设备清单、维护手册等。

三、验收准备工作1. 验收前,需提前通知施工方和相关人员,确保他们准备好相关的技术资料和设备工具;2. 确保验收现场的通信设备和电源供应正常;3. 准备验收记录表格,用于记录验收过程中的细节和问题。

四、验收步骤1. 首先,验证所有的设备和系统已经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并已调试完毕;2. 检查设备性能,包括图像清晰度、视野范围、灵敏度等,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3. 验证设备传输和联网功能,检查网络连接是否稳定、传输速度是否满足要求;4. 测试报警触发和传递功能,确保报警信号能够及时触发并准确传递到指定的人员或部门;5. 检查系统的使用界面和操作方式,确保易于使用和操作;6. 检查其他附件设备,如电源、线缆、存储设备等,确保其正常工作。

五、验收标准1. 设备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视野范围覆盖到位,没有死角;2. 设备调试完毕,图像清晰度符合相关标准,不存在花屏、抖动等问题;3. 设备联网正常、传输速度满足要求,网络连接稳定,无断流情况;4. 报警触发及传递准确无误,报警信息能够及时发送至指定人员;5. 操作界面友好,功能操作简便明了。

六、验收报告在完成验收后,需编写一份详细的验收报告,汇总工程所涉及的内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 解读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 解读
采用总线型架构,前端探测器与报警主机采用无线通讯,报 警主机与监控中心通过有线通讯,实现对小区周界、入口、 地下车库等重要区域的全方位防护。
系统特点
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可对报警事件进行实时监测、记 录和联动处理,提高住宅小区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
05
总结与展望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 的作用与影响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 规范》gb 50394 解读
汇报人: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规范概述 • 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原则 • 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规范 • 工程实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规范概述
规范的目的和意义
提高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制定规范,可以促进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提 高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政府对于入侵报警系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将为产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未来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改进方向
完善标准体系
针对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的不同环 节,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包括基础 标准、产品标准、检测标准等,以便 更好地指导各方工作。
加强与其他规范的协 调
报警信息传输
支持多种报警信息传输方式,如电 话、短信、网络等,确保及时传递 报警信息。
远程监控
可通过网络对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和 管理,支持远程配置、故障诊断等 功能。
系统设备选型与配置
探测器选型
根据防护区域特点选择不同类 型的探测器,如红外、微波等

控制器选型
选择具有稳定可靠、处理能力 强的控制器,支持多种接口和
规范的特点和要求
强调系统安全性

国家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国家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国家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 B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国家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7-20021总则本规范适用于智能办公楼、综合楼、住宅(小区)中的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其他工程项目可参照使用。

智能建筑工程实施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工程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本规范应与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套使用。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条文说明1总则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智能建筑工程通信网络系统通信系统、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平台及办公自动化应用软件、网络安全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空调与通风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热源和热交换系统、冷冻和冷却系统、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中央管理工作站与操作分站、子系统通讯接口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火灾和可燃气体探测系统、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巡更系统、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停车管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缆线敷设和终接、机柜、机架、配线架的安装、信息插座和光缆芯线终端的安装智能化集成系统集成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系统功能、数据库、信息安全、功能接口电源与接地电源、防雷及接地环境空间环境、室内空调环境、视觉照明环境、电磁环境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物业管理系统表智能建筑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规范性引用文件1.本规范以《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为依据。

2.在执行本规范时,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有关规定。

3.本规范所引用的国家现行标准应是该被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这些标准重编或修改后,应自动改用相应的新版标准。

监控工程验收相关内容及表格

监控工程验收相关内容及表格

验收内容按子系统、分阶段、多层次验收方式,每个阶段验收内容如下:1)线缆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安防报警系统工程的线缆验收是指对系统的线缆安装、敷设和测试完成后进行的阶段验收,线缆验收是线缆施工和设备安装调试的工作界面,由监理组织业主、施工单位、总包方等共同参加。

线缆验收报告应包括线缆施工图、施工的实际走向、长度与规格、安装质量、以及预埋及吊顶敷设、直埋电缆、接地极等隐蔽工程,线缆测试数据等。

2)单体设备验收系统单体设备验收是指安装前的检验测试及设备安装到位、通电试验后,如分支分配器和终端等,安保系统的摄像机、探测器的验收,通常以现场安装的设备为主,单体设备验收是进行系统调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可以对设备安装质量,性能指标、产地证明、实际数量等及时核对清点,单体设备验收可由监理组织业主、施工单位、总包方、设备供应商共同参加。

验收报告应包括:供货合同、随机资料、进口设备产地证明、设备安装施工平面图和工艺图,安装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测试数据等。

3)子系统功能验收子系统功能验收是指对调试合格的子系统及时实施功能验收,以便系统及早投入试运行,可由监理组织业主、安装单位等共同参加验收,验收报告应包括:系统功能说明(技术方案),工程承包合同、系统调试验收大纲,系统调试验收记录,系统操作手册等。

子系统功能验收是子系统可以进入试运行的必要条件,施工单位还应及时组织对人员做相应的技术培训。

4)系统联动验收系统联动验收是一种对系统的功能性验收,与子系统功能验收的区别在于,系统联动验收对象是各子系统正常运行条件下的系统间联动功能。

验收可由监理组织业主、总包方和甲方等共同参加。

以上四层验收若发现质量问题,应填写不符和项质量报告单,并立即整改,纠正不符和项,经复检合格后,参与验收者在验收报告上签章归档,以备资料整编交工。

5)系统交付验收安防报警系统交付验收应由国家有关部门和业主上级单位组成验收小组主持,业主、监理参加,验收内容如下:听取业主对项目建设的工作报告审核竣工项目移交的档案资料评审项目质量,对主要工程部位的施工质量进行复检,鉴定、对系统设计的先进性,合理性,经济性进行鉴定和评审审查系统运行操作规程,检查学习试运行情况核定收尾工程项目,对遗留问题提出处理意见检查前阶段竣工报告,签署验收鉴定书,对整个项目做出总的验收鉴定。

弱电安防工程一般验收规范

弱电安防工程一般验收规范

弱电安防工程一般验收规范一、总则1. 为统一弱电安防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本工作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制定本规范。

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弱电安防工程的验收。

3. 本规范为弱电安防工程能用验收规范,考虑到各弱电安防工程的系统配置不尽相同,验收项目可适当增减,以设计方案描述的功能为准。

4. 本规范尚在不断充实完善,本规范中未涉及系统的验收主要验收施工质量及系统功能,并以设计方案描述的功能为准。

二、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1. 一般规定1.1 系统的工程验收应由工程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代表组成验收小组,按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

验收时应做好记录,签署验收证书,并应立卷,归档。

1.2 各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当验收不合格时,施工单位返修直到合格后,再行验收。

1.3 系统的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1.3.2 系统质量的测试;1.3.3 图纸、资料的移交。

2. 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3. 系统质量测试近端串音是对电缆内,二条线对间信号的感应。

对近端串音的测试,必须对每对线在两端进行测量。

某和频率上,线对间近端串音应符合上表的要求。

4.光纤链路测试4.1测试前应对所有的光连接器进行清洗,并将测试接收器校准至零位。

4.2测试包括以下内容:1、对整个光纤链路(包括光纤和连接器)的衰减进行测试;2、光纤链路的反射测量以确定链路长度及故障点位置。

3、光缆布线链路在规定的传输窗口测量出的最大光衰减应不超过下表的规定。

5.竣工验收在系统的工程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按下列内容编制竣工验收文件一式三份交建设单位,其中一份由建设单位签收盖章后,退还给施工单位存档。

5.1 系统图;5.2 设备概要说明书;5.3 设备器材一览表;5.4 工程质量验收记录;5.4 工程验收记录;三、楼宇对讲系统验收规范1、一般规定1.1系统的工程验收应由工程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代表组成验收小组,按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

验收时应做好记录,签署验收证书,并应立卷,归档。

国家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国家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国家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7-20021总则本规范适用于智能办公楼、综合楼、住宅小区中的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其他工程项目可参照使用;智能建筑工程实施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工程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本规范应与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套使用;智能建筑工程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条文说明1总则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智能建筑工程通信网络系统通信系统、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平台及办公自动化应用软件、网络安全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空调与通风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热源和热交换系统、冷冻和冷却系统、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中央管理工作站与操作分站、子系统通讯接口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火灾和可燃气体探测系统、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巡更系统、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停车管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缆线敷设和终接、机柜、机架、配线架的安装、信息插座和光缆芯线终端的安装智能化集成系统集成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系统功能、数据库、信息安全、功能接口电源与接地电源、防雷及接地环境空间环境、室内空调环境、视觉照明环境、电磁环境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物业管理系统表智能建筑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规范性引用文件1.本规范以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为依据;2.在执行本规范时,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有关规定;3.本规范所引用的国家现行标准应是该被引用标准的最新版本,这些标准重编或修改后,应自动改用相应的新版标准;4.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要求采用国际标准时,应按要求采用适用的国际标准,但不应低于本规范的规定;5.下列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6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9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6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7401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T50311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JGJ4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YD2012微波接力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YD5017卫星通信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33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5038点对多点微波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YD5044同步数字系列SDH光缆传输设备安装工程验收暂行规定YD5045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工程验收规范YD5048城市住宅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验收规范YD5077程控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79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J44电信网光纤传输系统工程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GY/T106有线电视系统技术规范GY/T121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GY/T149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站测量方法——室外单元测量GY/T150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站测量方法——室内单元测量2术语智能建筑IBintelligentbuilding它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他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buildingautomationsystem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防灾、保安、停车管理等设备或系统,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构成的综合系统;本规范所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此条通用;通信网络系统CNScommunicationnetworksystem它是楼内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设施,同时与外部通信网络如公用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计算机互联网、数据通信网及卫星通信网等相联,确保信息畅通;办公自动化系统OASofficeautomationsystem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行为科学等先进技术,使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借助于各种办公设备,并由这些办公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办公目标的人机信息系统;综合布线系统GCSgenericcablingsystem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之间的传输网络;它能使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的语音、图像和数据通信设备、信息交换设备、建筑物物业管理及建筑物自动化管理设备等系统之间彼此相联,也能使建筑物内通信网络设备与外部的通信网络相联;集成系统ISintegratedsystem它是将智能建筑内不同功能的智能化子系统在物理上、逻辑上和功能上连接在一起,以实现信息综合、资源共享的系统;火灾自动化系统FASfireautomationsystem由火灾探测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及自动灭火系统等部套组成,实现建筑物的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本规范所用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与此条通用; 安全防范系统SASsecurityautomationsystem根据建筑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综合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视监控技术和各种现代安全防范技术构成的先进、可靠、经济、配套且具有纵深防卫功能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CIScommunityintelligentsystem它是以住宅小区为平台,兼备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和物业管理系统等以及这些系统的集成系统,具有集建筑系统、服务和管理于一体,向用户提供节能、高效、舒适、便利、安全的人居环境等特点的智能化系统;智能建筑物管理系统IBMSintelligentbuildingmanagementsystem建筑物各子系统集成在一起形成建筑物管理系统BMS,在BMS的基础上以OAS和BAS为主的集成系统则称为IBMS;家庭控制器housecontroller完成家庭内各种数据采集、控制、管理及通讯传输的设备,一般应具备家庭安全防范、家电监控及信息服务等功能;controlnetwork用控制总线将控制设备、传感器及执行机构等装置联结在一起进行实时的信息交互、并完成管理和控制的网络系统;符号术语和符号英文名中文名或解释ATMasynchronoustransfermode异步传输模式ADSLAsymmetricaldigitalsubscriber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B-ISDNN-ISDNbroadbandISDNnarrowbandISDN宽带ISDN窄带ISDN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ISDN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VAVvariableairvolume变风量UPSuninterruptedpowersystem不间断电源系统DDCdirectdigitalcontrol直接数字控制器HFChybridfibercoax混合光纤同轴网SDH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同步数字分组网FTTxfiberto-the-xx:curb,building,house光纤到xx表示路边、楼、户VSATvideosatelliteaccepttransmission电视卫星接收播放系统DMZdis-militaryzone非军事化区或停火区3基本规定一般规定1.安装施工单位和系统集成商应按有关规定具有相应的资质;2.安装调试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具有相应的资格或专项资格;3.安装调试使用的仪器仪表及计量器具应按有关规定具有检验合格证,并保证使用时在其有效期内;检测验收程序和组织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应符合GB50300第6章的规定;智能建筑工程各子系统检测应由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系统集成商和设计单位有关专业的技术、质量负责人共同组成检测小组,对各子系统实施系统检测,并由相关专业的监理工程师监督执行;检测小组负责人应有相关专业高级职称,并且有3年以上的实际工程经验;施工检测包括设备和材料进场检验、隐蔽工程检验,安装质量检验等内容,一般应随工程进度分阶段进行,并在工程自检报告中提交检测结果,并经监理工程师签收;系统检测应在系统试运行至少1个月后进行;竣工验收应在系统试运行至少3个月后进行;各系统竣工验收全部合格,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总体验收合格;1.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GB50300中附录D是对各分项工程中的主控项目、一般项目进行检测验收时的记录表,应由该分项工程检测验收负责人填写,监理工程师签收;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GB50300中附录E是对各子分部工程中的各分项工程进行检测验收时的记录表,应由该子分部工程检测验收负责人填写,监理工程师签收;3.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GB50300中附录F是对智能建筑所涉及到的各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结果的汇总,用于智能建筑工程总体验收,应由质量检测验收负责人填写,总监理工程师签收;4.根据检测验收的需要,质量检测验收小组还应参考GB50300中附录A制定“智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检查记录”,检测验收大纲中涉及的其他记录表格应由检测验收小组根据需要编制;工程总体验收一般应在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系统检测及竣工验收通过之后进行,并应提供相应的技术检测文件及验收批复文件;检测验收要求论及处理办法、验收结论等诸项;检测验收的质量指标应明确,并保证不低于本规范的规定,检测验收大纲应由合同签定机构负责审定,总监理工程师批准;检测验收的内容一般应包括材料、主要设备及软件的检测验收,随工检测验收,系统检测和竣工验收,检测验收的顺序应按“先产品,后系统;先子系统,后集成系统”的顺序进行;1.已审批的全部设计文件;2.工程合同;3.设计变更文件;4.检测验收大纲;5.检测记录及数据处理结果;6.检测验收报告;7.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技术检测文件及批复文件;1.对材料和设备的外观、包装及品种、数量等进行检查;2.材料、设备的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3.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4.对材料、设备及软件的主要性能进行检测时,一些特殊的检查应明确检查方法、检查数量和指标;5.控制柜屏、台等应有系统集成商的自检记录;1.商业化的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软件、组态软件和网管软件等应做好使用许可证及使用范围的验收,并进行必要的功能测试和系统测试;2.组态软件、信息安全软件和其它一些半商业化软件,除按商业化软件要求进行检测验收外,还需针对其在智能建筑工程中的需求进行二次开发,其二次开发部分应按自编应用软件的要求检测验收;3.由系统集成商编制的用户应用软件、用户组态软件及接口软件等应用软件,除进行功能测试和系统测试之外,还应根据需要进行容量、可用性、安全性、可恢复性、兼容性、自诊断等多项功能测试,并保证软件的可维护性,软件的检测验收应符合本规范节的有关规定;4.所有自编应用软件均应提供完备齐全的文档包括软件资料、程序结构说明、安装调试说明、使用和维护说明书等;5.系统集成商应提供必要的调试检测用软件和开发工具;按照智能建筑工程已批准的检测验收大纲中的系统功能逐项进行验收;收所有接口必须由接口集成商提交接口规范和接口测试大纲,接口规范和接口测试大纲应由合同签定机构负责审定,总监理工程师批准;检测验收时应按接口测试大纲逐项检测接口系统的软硬件,保证接口性能符合设计要求,能实现接口规范中规定的各项功能,不发生兼容性及通讯瓶颈问题,并保证接口系统的制造安装质量;智能建筑工程检测验收结果的评价应遵照GB50300中第5章“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中的有关条款进行;对不合格工程应在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尽快采取恰当的措施修改或返工,然后重新进行检测和验收;工序交接确认工序交接确认的目的是分清责任,并保证后续工程的顺利实施;只有在建筑装修、建筑给水与排水及采暖工程、建筑电气、通风与空调和电梯等分部工程交接验收合格后,并经检查确认,方可对智能建筑工程进行检测验收;智能建筑工程各子分部工程的线槽及缆线敷设路径一致时,线槽及缆线宜同时敷设,缆线应预留足够长度的接线,并对接线作好密封防潮等保护措施;管线及设备上的阀门、流量计等仪表装置的安装宜安排与管线及设备的安装同时进行; 当前期工程不能通过验收时,经建设部门批准,智能建筑工程中的相关项目也可进行检测验收,但应在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对这部分尚未通过验收的前期工程及相关的分项工程应在前期工程修改完成后组织专项验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验收
3.4.1任务目标
掌握入侵报警系统工程检查与测试的要点和方法,了解入侵报警系统工程验收的方法。

3.4.2任务内容
(1)入侵报警系统检测;
(2)入侵报警系统工程验收。

3.4.3知识点
1.入侵报警系统的验收流程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的验收,主要是根据《条例》和《实施办法》规定,依照《规则》实行。

《条例》和《实施办法》属行政法规,《规则》是强制性行业标准,属技术法规范畴,必须强制执行。

(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和GA / 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详细条款请查询相关文件资料)
《规则》为安全防范系统标准体系之一,是与公安部行业标准GA / 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的配套标准,执行时下列所有被引用标准中的相关条文也应强制执行。

国家标准GB 50198—19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国家标准GB 50057—1994《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国家标准GB / T16676—1996《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规范》
国家标准GB / T16571—1996《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规范》
行业标准GA / 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行业标准GA / T74—2000《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行业标准JGJ / T16—9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规则》对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的质量验收,提出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对一、二级工程的验收应严格执行《规则》的主要条款,三级工程的验收参照《规则》可适当简化。

三级工程的验收可适当简化,标准中有明确说明的,按规定执行,标准中没有明确说明的,由验收委员会(验收小组)决定并执行简化操作。

(1)工程验收内容
工程验收内容包括:合格性指标、检测方法、检测设备、检测报告、不合格项处理,其中检测报告应包括:检测依据、检测设备、检测结果列表,不合格项处理包括系统基本合格应明确整改内容和措施。

将整改结果作为系统检测报告附件,在系统验收时一并提交。

系统不合格,必须限期整改。

根据不合格的具体情况,确定整改期限,在整改后重新进行检测。

(2)检测机构
检测须由获得国家认可的相关检测机构承担,检测完成后由检测机构按规定格式出具检测报告。

(3)验收
建设方宜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也可交由建设方组织的有关专家、检测机构代表和有关人员参加的验收组进行。

a)验收大纲
验收前,应编制验收大纲,验收大纲由测评机构或验收组提出。

b)验收条件
系统检测报告。

系统运行报告。

(4)文档
在对系统验收时应出具以下技术文档:
a) 招标文件;
b) 投标文件;
c) 合同书;
d) 系统工程设计文件;
e) 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f) 材料设备接收单及合格证及关键产品质量检测报告;
g) 工程变更说明文件;
h) 隐蔽工程记录(需监理签字);
i) 竣工图纸(蓝图);
j) 阶段验收报告;
k) 测试报告;
l) 随机资料(文种不变);
m) 系统操作手册;
n) 用户使用报告;
o) 需有关主管部门审批的系统的许可证;
p) 需有关主管部门验收的验收合格证明。

上述文档可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增减,技术文件和相关资料应做到内容齐全,数量准确无误,文字表达条理清楚,外观整洁,图表清晰,不应有相互矛盾、彼此脱节和错误遗漏等现象。

(5)验收程序
由承建方向建设方提交验收申请;若具备验收条件,建设方组织验收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验收。

验收组或第三方机构进行验收测试。

验收组或第三方机构向建设方提交测试报告和验收报告。

(6)验收结论
由测评机构或验收组根据验收情况做出验收结论,在各项均合格的情况下验收合格,如有不合格项,则应限期做出整改,直至验收合格
2.入侵报警系统的工程验收
(1)检测内容
1)探测器的盲区检测,防动物功能检测;
2)探测器的防破坏功能检测应包括报警器的防拆报警功能,信号线开路、短路报警功能,电源线被剪的报警功能;
3)探测器灵敏度检测;
4)系统控制功能检测应包括系统的布防、撤防功能,关机报警功能,系统后备电源自动切换功能等;
5)系统通信功能检测应包括报警信息传输、报警响应等功能;
6)现场设备的接入率及完好率测试;
7)系统的联动功能检测应包括报警信号对相关报警现场照明系统的自动触发、对监控摄像机的自动启动、视频安防监视画面的自动调入,相关出入口的自动启闭,录像设备的自动启动等;
8)报警系统管理软件(含电子地图)功能检测;
9)报警信号联网上传功能的检测;
10)报警系统报警事件存储记录的保存时间应满足管理要求。

(2)入侵报警系统检验项目、检验要求及测试方法
入侵报警系统检验项目、检验要求及测试方法应符合表3.4.1的要求。

(3)入侵报警系统验收的一般要求
1)照正式设计文件和工程检验报告、系统试运行报告,复核系统的报警功能和误、漏报警情况,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368的规定;对入侵探测器的安装位置、角度、探测范围作步行测试和防拆保护的抽查;抽查室外周界报警探测装置形成的警戒范围,应无盲区。

2)统布防、撤防、旁路和报警显示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3)抽测紧急报警响应时间。

4)当有联动要求时,抽查其对应的灯光、摄像机、录像机等联动功能。

5)对于已建成区域性安全防范报警网络的地区,检查系统直接或间接联网的条件。

(4)检查项目
检查项目如表3.4.2所示。

(5)检查要求
1)检查前的准备
①要有设备平面布置图、接线图、安装图、系统图以及其他必要的技术文件;
②按设计要求,对照图纸检查设备、探测器等产品的型号、规格、数量、备品备件等;
③检查线路、施工测试记录(如绝缘电阻等)应符合要求。

2)检查探测器独立防拆保护功能;
3)检查探测器的安装角度、探测范围,并进行步行测试(步行指示灯测试后应关闭),检查室外周界报警探测装置形成的警戒范围有无盲区;
4)检查报警控制器的自检功能、编程功能、布撤防和旁路功能以及报警发生时的声光显示与记录功能;
5)当有报警联动要求时,检查报警后对应的灯光、摄像机、录像机等相关设备的联动功能;
6)对已建成区域性公共安全防范报警网的地区,检查系统是否具备直接或间接联网功能;
7)检查系统与计算机集成系统的联网接口,以及系统对防盗、防入侵报警的集中管理和控制功能;
8)系统应能按时间、按区域(部位)任意编程,设防或撤防;
9)系统应能显示报警时间、部位,并能记录及提供联动电视监控、灯光等控制接口信号;
10)测试紧急按钮到控制器的直接响应时间一般不大于1s,到系统微处理器的响应时间一般为3s以内;
11)紧急按钮通过市话网至报警中心的响应时间不大于20s(电话线路处于主叫状态),检查报警信号是否优先(即报警优先抢占话路),并有防破坏措施;检查当电话线破坏时系统有否辅助办法与报警中心联系;
12)检查系统的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其容量应分别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在备用电源连续充、放电3次后,主电源和备用电源能自动切换;
13)检查报警系统的可靠性应满足相关标准及设计技术要求;
14)探测器抽检的数量应不低于10%,探测器数据少于10台时至少检测3台,或全部检测;被抽检设备的合格率为90%时为合格;系统功能和联动功能全部检测,合格率为100%时为合格。

3.系统移交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验收工作完成后,接着是系统移交,单从系统验收角度来说,系统移交并不包含在验收范围内,为了体现安全防范系统(工程)重建设、重管理、重实效的根本宗旨,系统移交就显出其重要性。

(1)系统竣工图纸资料归档要求:
1) 提供符合规定的全套竣工图纸资料;
2) 提供的全套竣工图纸资料应附验收结论(含验收机构人员名单);
3) 以上所有资料要求一式三份,一份提供由公安技防办存档、一份移交由建设单位存档、一份由施工单位归档。

(2)系统竣工图纸资料修改、整理归档要求:
1) 对于系统竣工验收提出整改要求,经落实整改后,提供经整改、校对、整理并符合规定的全套竣工图纸资料;
2) 提供整改的全套竣工图纸资料应附验收结论(含验收机构人员名单);
3) 以上所有经整改完善的资料要求一式三份,一份提供由公安技防办存档、一份移交由建设单位存档、一份由施工单位归档。

(3)系统移交的同时,建设单位或使用单位应确定专人负责系统的操作和维护,并建立相应的系统操作、保养、管理等制度;设计、施工单位应建立、落实维修等售后服务制度。

(4)系统建设使用、设计、施工等各方及其人员应遵守国家保密规定并知密度控制在最小范围。

3.4.4课后习题
1.入侵报警系统主要检测的内容是什么?
2.入侵报警系统验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入侵报警系统的合格验收主要有哪些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