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概论
自然科学概论
自然科学概论
自然科学概论是高等教育领域里最基础的学科之一,以系统性的方法学习自然科学的历史及几大支系的超简单的内容。
自然科学概论不仅是专业人才的素质基础教育,更是高校学生浏览自然科学馆,开展科技活动的必备基础课程。
它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体会和感悟自然科学及其应用技术,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水平和创新能力,并营造浓厚的科技氛围。
学好自然科学概论,能够掌握就业前沿技术,根据当前就业市场的发展趋势,快速应用在实践操作中,掌握新科技的使用及处理技巧。
为此,高校的老师们十分重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概论的过程,每到一次考试,会有小鹿笼罩,考试甚至更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偏重实验证明,让学生拥有更好的实际操作能力。
然而,高校仍存个别学生完全凭着考试成绩来衡量学习成果,浮于表面,而缺乏更深层次的知识和思维拓展,甚至选择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知识点抛诸脑后,而沉湎于某个学科的复习的浅显的礼仪和习俗中。
因此,高校要想培养出系统化、想象力丰富的高技术人才,让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培养,就必须让该课程的教育追求历史的深度和现代的 common sense。
例如,引导学生从多维度了解自然科学,让他们具有前瞻性和突破性思维能力,同时鼓励他们进行实际操作。
另外,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动力开展一些有趣且有价值的科技活动,让学生们在知识的学习中有轻松愉悦的学习体验,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自然科学的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自然科学概论在高校和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探究自然科学和技术文明的平台,同时培养他们学习和创新能力。
唯有尊重学生的知识需求,鼓励他们发现和探索,。
自然科学概论
摘要:《自然科学概论》以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史实为基础,以历史进程为线索,力求以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自然科学成就和著名科学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发明及学说为主要内容,概括地分析和阐明自然科学及其学科地对象、特点、发展规律与历史作用,粗略地介绍自然科学地知识体系。
自然科学发展史是研究自然科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依据历史事实,通过对科学发展历史过程的分析来总结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并揭示其规律。
在漫长的自然科学发展史上,近代曾出现了三次严重的危机,并由此也带来了三次重大的突破,从而推动自然科学向前进一步发展。
关键字:近代自然科学成就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近代自然科学是以天文学领域的革命为开端的。
天文学是一门最古老的科学。
在西方,通过毕达哥拉斯、柏拉图、喜帕恰斯、托勒密等人的研究,已经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最具理论色彩,又是提出理论模型最多的一门学科。
同时,天文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种田靠天、畜牧靠天、航海靠天、观测时间也靠天,这就必然会有力推动天文学的发展。
然而,天文学在当时又是一门十分敏感的学科。
在天文学领域,两种宇宙观,新旧思想的斗争十分激烈。
特别是到了中世纪后期,天主教会还别有用心地为托勒密的地心说披上了一层神密的面纱。
然而,地心说基础上产生的儒略历在325年被确定为基督教的历法后,它的微小误差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同观测资料大相径庭。
托勒密体系的错误日益暴露,人们急需建立新的理论体系。
当时,文艺复兴正蓬勃开展,它不仅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时也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适应时代要求,他从1506年开始,在弗洛恩堡一所教堂的阁楼上对天象仔细观察了30年,从而创立了一种天文学的新理论--日心说。
1543年,哥白尼公开发表《天体运行论》,这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主要标志。
日心说的提出恢复了地球普通行星的本来面貌,猛烈地震撼了科学界和思想界,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理论基础,是天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自然科学概论 第 4 章
(3):法国的拉瓦锡和拉晋拉斯研究了生物的呼吸, 开创了动物生理研究。 (4):比利时化学家赫尔盖特作为著名“柳树实验”, 首创植物生理学的研究。 (5):荷兰学者英根豪茨则发现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6):1665年英国学者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植 物细胞,荷兰的列文虎克则用显微镜发现了细菌等 微生物。 (7):英国的哈尔斯在1727年出版了《植物静力学》, 在1733年出版了《动物静力学》,将力学实验法 引入了动、植物研究。 (8):瑞典生物学生物分类学基础。
和具体功能方面有着差别,但有共同的基本 构造,按照共同的规律发育,有共同的生命 过程;细胞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自己的 生长和发育过程。
B:生物进化论的创立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其巨著《物 种起源》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以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遗传和变异为内容的生物进化理 论。 C:遗传学定律的发现 1886年,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发表了《植 物杂交的试验》一文,阐述了生物遗传与变 异的3条基本定律:
• 显性定律: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质亲本杂交时,由于某个 性状对其它相对性状的显性作用,子一代所 有个体都表现为这一性状。例:红花豌豆与 白花豌豆杂交,子一代都是红花,红花对白 花是显性。 • 分离定律: 指杂交种子一代中成对因子(一显一隐)在 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相互不发生影响, 其子二代表现性状分离。根据分离定律,子 二代出现的红花和白花植株构成3:1比例。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1、生命的基本特征 A:具有生长、发育、繁殖、衰老、 死亡的特征。
B:具有新陈代谢的特征: 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不 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包 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同化作用:是指外来的非原生质的 化学物质在细胞里转化为原生质成 分的化学物质的过程。
自然科学概论论文5篇
自然科学概论论文5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自然科学概论论文的文章5篇 , 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自然科学概论论文1讨论方法的结构不同依据讨论方法适用范围的大小和概括的程度不同,自然科学的讨论方法一般可以化分成三类。
一类是最普遍的讨论方法即哲学方法和规律方法,它适用于一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
二类是适用于各门自然科学的一般讨论方法,例如观看、试验(试验)、模拟、数学等方法(广义的观看、试验和数学等方法,讨论社会科学也需要)。
三类是适用于某一门或几门自然科学的特别讨论方法,例如在生物学讨论中运用解剖法讨论生物的构造和功能的关系。
依据人类熟悉过程的进展挨次和深度不同,自然科学讨论方法又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是通过科学观看、试验、模拟、调查猎取感性阅历材料的基本方法阅历方法。
二类是通过对科学技术讨论资料的加工得出科学结论的基本方法理论方法。
例如科学抽象法、各种规律方法、想象和灵感、数学方法、科学假说等等。
由此可见,自然科学的讨论方法具有多层次性,且在每个层次里,阅历法和理论法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例如在很多基础科学理论讨论中,讨论者将讨论工具、仪器设备作用于讨论对象从而获得第一手事实材料,在这一阶段讨论者使用观看试验和模拟等方法。
然后讨论者运用阅历方法进一步将事实材料进行加工和整理。
再次讨论者把通过阅历方法加工获得的事实材料,通过科学抽象,使用数学、规律、模型、归纳、演绎、假说、等方法上升为科学理论,这个阶段所使用的方法即为理论方法。
因此可以看出自然科学讨论方法是呈立体网络状结构。
社会科学讨论方法包括三大领域社会科学讨论方法本身、与之相关的统计方法以及计算机统计软件的应用(如SPSS)。
社会科学的讨论目的有探究、描述、解释和评价四种。
科学家在进行探究性讨论时,往往采纳定性的方法。
问卷调查、实地讨论、内容分析等在描述性讨论中较为普遍使用。
解释性讨论经常需要运用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
自然科学概论教案
自然科学概论教案教案标题:自然科学概论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自然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导和建议。
自然科学概论是一门广泛涉及自然科学领域的综合性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解和认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科学的定义、特征和发展历程。
2. 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理解自然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4. 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包括观察、实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鼓励主动学习和探索。
教学重点:1. 自然科学的定义、特征和发展历程。
2. 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自然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1. 自然科学的定义、特征和发展历程(课堂讲授)a. 自然科学的定义和范围。
b. 自然科学的特征,如客观性、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
c. 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包括重要科学家和科学理论的发展。
d. 自然科学的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
2. 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课堂讲授和实验活动)a. 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如观察、提出问题、假设、实验、数据分析和结论。
b. 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
c. 实验活动:设计简单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科学研究的过程,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3. 自然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课堂讲授和小组讨论)a. 自然科学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b. 自然科学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c.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自然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和合作研究的案例。
教学评估方法:1. 课堂参与和讨论表现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质量,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2. 实验报告评估:评估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论总结能力。
自然科学概论教案
自然科学概论教案第一章: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1.1 自然科学的定义与特征1.2 自然科学的分类与方法1.3 自然科学的研究过程与方法1.4 自然科学的价值与意义第二章:物理学基本原理2.1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2.2 牛顿运动定律2.3 能量守恒定律2.4 相对论简介第三章:化学基本原理3.1 化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3.2 原子与分子理论3.3 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3.4 物质的变化与转化第四章:生物学基本原理4.1 生物学的定义与特征4.2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4.3 细胞学说与遗传学4.4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第五章:地球科学基本原理5.1 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5.2 地球的结构与地质作用5.3 气象学与气候学5.4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第六章:天文学基本原理6.1 天文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6.2 宇宙的起源与结构6.3 恒星与星系6.4 宇宙的演化与大爆炸理论第七章:生态学基本原理7.1 生态学的定义与特征7.2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7.3 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7.4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与环境保护第八章:地理学基本原理8.1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8.2 地球表面形态与地貌8.3 自然资源与人文地理8.4 人口、城市与区域发展第九章:环境科学基本原理9.1 环境科学的定义与特征9.2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9.3 环境监测与管理9.4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第十章:科学技术与创新10.1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10.2 科技创新的意义与影响10.3 科学伦理与科技政策10.4 未来科技发展趋势与挑战第十一章:数学与自然科学11.1 数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作用11.2 数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1.3 数学模型与科学计算11.4 数学与自然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十二章:信息科学及其应用12.1 信息科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2.2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影响12.3 信息科学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应用12.4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第十三章:医学与生命科学13.1 医学科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3.2 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13.3 疾病的发生机制与治疗13.4 医学与生命科学的未来发展第十四章:材料科学及其应用14.1 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4.2 材料的分类与性能14.3 材料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14.4 材料科学在工程与环境中的应用第十五章: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15.1 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的概念与特点15.2 纳米材料的性质与应用15.3 纳米技术的研发与挑战15.4 纳米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与方法。
自然科学概论
自然科学概论第三章物质世界的统一性第三节物质物质是任何有质量并占据空间的东西。
气体、液体、固体、生命体,是我们通常熟悉的物质。
更广义的物质是任何科学上可以观测的客体。
电磁场是一种广义的物质,因为它可观测,他有能量和动量。
我们把狭义的物质称为“物质”,以区别于“场”。
从成分看,可分为单质、化合物、聚合物、合金等。
从温度、压强、体积、院子排列等物理性质来看,物质以气、液、固、晶体、非晶体,以及超流、超导等状态存在。
这些不同的状态称为相。
物质都是由少数几种基本粒子组成。
每一种粒子都有它的反粒子,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称为反物质。
而场的属性与侠义的物质截然不同。
场不具有质量,不占据空间。
场与场之间可以叠加,称为场的叠加原理。
场与物质可以发生相互作用。
一、物质的相物质可以不同的相存在。
比如水,在0摄氏度以下是冰,为固相,在0摄氏度以上,100摄氏度以下是水,为液体,在100摄氏度以上是蒸汽,为气相。
相是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以不同的相存在的同一物质,其物理性质有显著的不同。
相往往又被称为态,比如说气态,液态等。
另外有一种热力学中的态,或状态,含义完全不同。
同样是水蒸气,如果其温度或压强发生变化,就说它的状态发生变化。
相,是物质的一类相对均匀的状态的集合,这里的均匀指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均匀。
气相密度小,容易压缩,分子可以自由活动,可以充满所能到达的空间。
液相密度大,不易压缩,可以自由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有明显的界面。
固相密度大,不易压缩,有固定的形状,对形变有抵抗力。
还有一些不常见的相,都各自有共同的物质。
处于气相的物质,通常就称之为气体,液相的物质称为液体,处于固相的物质,就称为固体。
物质的相发生变化,就称为相变。
常见的相变就有溶解和凝固,蒸发和凝结。
凝固是溶解的逆过程,凝结是蒸发的逆过程。
某种物质发生溶解的温度,称为熔点,发生沸腾的温度,称为沸点。
在不同的压强下,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不同。
也就是说熔点和沸点随压强而变。
自然科学概论教案
自然科学概论教案第一章: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1.1 科学和科学方法科学的概念与特征科学方法的基本步骤1.2 自然科学的分类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天文学1.3 科学革命与科学发展科学革命的历程现代科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第二章:物理学的基本原理2.1 物理学概述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物理学的发展历程2.2 经典力学牛顿运动定律动量与能量2.3 电磁学库仑定律电场和磁场麦克斯韦方程组2.4 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第三章:化学的基本原理3.1 化学概述化学的概念和特征化学的发展历程3.2 原子和分子原子的结构分子的概念和性质3.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平衡3.4 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第四章:生物学的基本概念4.1 生物学概述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生物学的发展历程4.2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理论4.3 生物的组成和结构细胞学说生物体的结构层次4.4 生物的分类和命名生物分类系统生物的命名原则第五章: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5.1 地球科学概述地球科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地球科学的发展历程5.2 地球的结构和地质作用地球的结构地质作用和地质变迁5.3 地形和地貌地形的分类和形成地貌的特征和形成机制5.4 地球资源与环境地球资源的类型和分布环境问题及其保护措施第六章:天文学的基本概念6.1 天文学概述天文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天文学的发展历程6.2 宇宙和星系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星系的结构和分类6.3 恒星和行星恒星的特性行星的特性6.4 天文观测和技术天文观测方法天文望远镜和探测技术第七章:生态学的基本概念7.1 生态学概述生态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生态学的发展历程7.2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7.3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对生物的影响7.4 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生态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第八章:地理学的基本概念8.1 地理学概述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地理学的发展历程8.2 地球上的空间分布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8.3 地形和气候地形的影响因素和分类气候的成因和分类8.4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功能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第九章: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9.1 生物化学概述生物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生物化学的发展历程9.2 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核酸的结构和功能9.3 生物体内的代谢能量代谢与生物合成物质代谢与营养9.4 生物化学技术色谱技术光谱技术与质谱技术第十章: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10.1 环境科学的概述环境科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环境科学的发展历程10.2 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10.3 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手段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和方法10.4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十一章:人类对自然科学的探索11.1 科学探险与发现探险的意义与方法历史上的重要科学发现11.2 科学实验与探索实验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实验方法和技巧的进步11.3 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思维的特点与方法创新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性第十二章: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12.1 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促进科技发展的历史轨迹科技对社会进步的影响12.2 科学与社会的互动科学研究的伦理与责任科学政策与社会决策12.3 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工业革命与现代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第十三章: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13.1 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科学素养的内涵与培养自然科学教育的目标与方法13.2 科学普及与公众理解科学普及的意义与途径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策略13.3 科学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科学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十四章:自然科学研究的伦理与法规14.1 科学研究伦理科研活动中的伦理问题科研伦理规范与实践14.2 科学数据与知识产权科学数据的管理与使用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14.3 科学研究的法律法规科学研究法的内涵与作用科学研究中的法律责任第十五章:面向未来的自然科学15.1 科学发展的趋势与挑战科学发展的全球视角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15.2 科学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趋势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15.3 自然科学教育的未来发展科学教育改革的趋势培养未来科学家和教育者的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自然科学概论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涵盖了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趋势,以及人类对自然科学的探索、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普及、研究的伦理与法规,以及面向未来的自然科学等方面。
自然科学概论
这个学期我选修了自然科学概论这门学科。
自然科学概论是研究自然科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和生物学六大基础学科。
自然科学中各个学科既不断分化,又相互交叉综合,甚至与社会科学交叉综合,导致崭新学科的不断出现,学科数量不断增长,交叉学科不断涌现,使自然科学总体框架图象成为多层次结构,纵横联系,动态发展的主题网络。
自然科学依据历史事实,通过对科学发展历史过程的分析来总结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并揭示其规律。
在漫长的自然科学发展史上,近代曾出现了三次严重的危机,并由此也带来了三次重大的突破,从而推动自然科学向前进一步发展。
第一次技术革命是在18世纪,以英国钟表匠约翰·凯伊发明织布机上用的飞梭为导火索,以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织机为标志的英国工业革命为先导,直到瓦特在塞维利和巴本以及纽可门等人研究的纽可门蒸汽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形成了现代普遍使用的蒸汽机;使技术由量的积累实现了质的飞跃。
它不仅大大提高了纺织业的生产效率,而且也促进了机器制造业、矿产业、钢铁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并为资本主义工厂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代替封建社会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第二次技术革命从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1791-1867)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开始。
19世纪70年代,具有实用价值的电动机和发电机先后问世,继而在1882年,法国人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实现了电力的远距离传输,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开始了第三次技术革命,也就是现代技术革命。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进入了新技术革命阶段,微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生物技术的突破以及材料、激光、遥感、海洋、人工智能、多媒体信息技术等领域的长足进展,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利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能力,同时面对着诸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促使人类开发了可持续发展技术。
自然科学概论总结
一、绪论宇宙物质时空——自然(处于不断发展)自然:客观存在,整体存在,是一与多的统一,过去,现在,未来的统一,存在于非存在的统一实在—自然的代名词对自然的整体把握,根本看法—自然观—反应人类对自然界整体把握情况自然观的分类:1神话及原始宗教的自然观:远古时期大约6或8世纪之前,从希腊文明(公元前,西方文明的起源)开始2哲学的自然观:8—16世纪之前,以1543 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为结点3科学的自然观古希腊,古罗马:思辨猜测(无实验)中世纪:神学自然观,天堂地狱(公元5世纪—公元15世纪)大约1000年科学自然观:近代科学诞生推翻神创论力学统治一切—机械自然观牛顿运动定律片面孤立形而静止缺乏系统普遍联系的观点5.19世纪末,自然科学发展,演化为辩证唯物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系统自然观(系统论的出现)—生态自然观(对出现问题反思)—可持续发展不断发展,演化(包含进化,退化)更为完善科学合理奴隶—认识—朴素自然观(平衡)主人—改造—机械自然观和谐—可持续—辩证自然观(对立,统一)【对立:人是自然长期进化的产物(生物学),劳动创造人与人类社会(社会学)】【统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存发展依赖自然的各种资源,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违背则将受到惩罚)】“科学”名称的由来:(1)古代“格致之学”。
《礼记.大学》中说:“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科是一种规范规则,大家遵守的条约)(2)“科学”(science),它源于拉丁文scientia,原义为“知识”或“学问”。
在古代西方,科学被称为自然哲学,寄居在哲学母体之内,并没有独立的地位。
(3)历史上,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
1896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一文中首次使用科学。
进入20世纪之后,特别是“五四”运动时期,陈独秀、李大钊等大力倡导科学与民主,从而使科学这一概念在我国广为传播。
自然科学概论讲义设计.绪论
●公元前30世纪,古埃及创造了世界上当时最辉煌的古代文明。
●公元前1世纪,古希腊创造了奴隶社会最辉煌的科学技术体系。
●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8世纪,中国的汉唐帝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对外开放的超级大国。
●公元5世纪到15世纪,欧洲进入黑暗的中世纪,文化科学技术全面倒退。
如何理解这些历史之谜?惟有认真研究东西方科学、文化乃至文明的发展史全过程,才能得出比较清醒的结论。
第一讲绪论课程的定位:《自然科学概论》是为提高学生科学技术素养而开设的公共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科技发展的历程、当代高科技领域的发展状况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经济和人类自身发展的相互影响,理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进程所蕴涵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进而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
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能够更多地关注科学和文化的关系,树立对科学的崇敬和对人的关怀。
●了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重大事件的大概内容,能够对科学技术重大事件产生的前因后果作出分析;形成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方面的基本素养;●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重要影响;能够对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科学文化对于现代人类文化的重要意义、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与科学技术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把握。
课程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的含义、结构和功能;●科学技术发展史;●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构成、基本内容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科学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等内容。
●基本的教学策略:●从问题出发,采取逻辑推导,进入基础理论解决问题。
●在讲解科学技术的过程中,渗入哲学方法论的精神。
●通过科学发展的历程,从动态的角度加深对科学技术的理解。
●采取形式:以讲授和小组研究学习相结合●学习方式:查询资料、阅读书籍、小组讨论、整理提炼、专题报告等。
自然科学概论专题作业参考题目1.结合自己成长历程谈谈对自然科学的认识2.古代朴素自然观的透析3.自然观演变的轨迹追踪与启示4.古希腊形成了什么科学传统?5、你是怎样看待“李约瑟之谜”?6.论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7.人与自然怎样走向新的和谐8.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和特点说明了什么?9.“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重要”(莱辛(德))10.谈小教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一、科学概念的认识1、“科学”名称的由来●历史上,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
自然科学概论
哥白尼
牛顿
序论
一、科学 1、概念 、 科学在这里指的自然科学,它是关于人对自然的认识, 科学在这里指的自然科学,它是关于人对自然的认识,它最终要表现 为关于自然的系统化、理论的知识。 为关于自然的系统化、理论的知识。科学的最初成果是用概念来描述 自然现象的发现,继而进行说明、解释,以至预见新的自然现象, 自然现象的发现,继而进行说明、解释,以至预见新的自然现象,最 后形成某种概念的体系,成为一门学科。 后形成某种概念的体系,成为一门学科。 2、发展 、 (1)科学的觉醒时期。 )科学的觉醒时期。 (2)科学的空前发展时期。 )科学的空前发展时期。 (3)科学的改造时期。 )科学的改造时期。 (4)科学的发展加大了人们对科学本身的反思。 )科学的发展加大了人们对科学本身的反思。
第1章
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
1.1科学革命的突破 科学革命的突破
一、天文学上的革命 二、医学生理学的革命
1.2经典力学的奠基 经典力学的奠基
一、开普勒在天空中“立法”,得出了行星运行的三大规律。 开普勒在天空中“立法” 得出了行星运行的三大规律。 二、伽利略的“斜面实验”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 (1)行星运行的轨道是椭圆的,太阳正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行星运行的轨道是椭圆的,太阳正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小球在光滑斜面上运动时, (1)小球在光滑斜面上运动时,加速度相等,距离与时间的平 )行星和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与时间正比 1.3近代科学的第一次大综合。 近代科学的第一次大综合。 近代科学的第一次大综合 加速度相等, 行星公转周期与轨道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 (3)方正比。 )方正比。 行星公转周期与轨道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 运动三定律。 一、运动三定律。 (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时作匀速直线运动。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时作匀速直线运动。 (3)对平抛运动作了初步的分析。 )对平抛运动作了初步的分析。 二、)任何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 (1) 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1.4其他科学的发展 其他科学的发展 (2)f=ma ) F=G(m1*m2)/R2 G=6.67*10(-11) =-f’ (3)F=- ) =-
自然科学概论教学PPT课件
能量守恒定律
物质与能量的关系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物质中蕴含着能量,能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如核能转化为质量。
03
02
01
物质与能量
生物化学物理地质材料科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生物化学物理地质材料科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生物技术、制药、环保、能源等领域。
近代自然科学
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通过科学实验和数学推理等方法,逐渐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规律和原理。
现代自然科学
现代自然科学在20世纪以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和发现。
02
CHAPTER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固、液、气三态及其转化,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分子和原子。
环境治理
利用生态工程和环境修复技术,人类可以更好地应对环境问题,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农业科技
通过转基因技术、智能农业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满足全球不断增长的食物需求。
自然科学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1
生物医学工程概述
介绍生物医学工程的定义、发展历程、主要研究领域和应用领域。
02
生物医学工程应用
列举生物医学工程在医疗、康复、医疗器械等方面的应用案例,如人工器官、假肢、医疗机器人等。
生物医学工程
环境治理技术
介绍各种环境治理技术,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大气治理等,以及其原理和应用。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化学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和演化的科学,包括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
自然科学概论教案
自然科学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
2. 使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其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科学的定义与分类a. 自然科学的概念b. 自然科学的分类: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等2. 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a.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b. 生物的基本特征与生态系统c. 地球的结构和变迁d.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3. 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a. 观察与实验b. 假设与推理c. 归纳与演绎d.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自然科学的定义、分类、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和过程。
2. 教学难点:自然科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辅资料2. 教学多媒体设备3. 实验器材和材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或实验,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分别讲解自然科学的定义、分类、基本原理,以及研究方法和过程。
在讲解过程中,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问答,检验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实验:安排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6. 拓展:介绍一些与自然科学相关的趣味性知识或前沿科技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生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对自然科学概论的认识
对自然科学概论的认识一、1.首先,科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知识体系。
其次,科学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社会的人发现并经过一个发展过程。
再次,科学由知识构成,但知识不等于科学。
知识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过程的反映。
2.根据人们对外界事物反映的程度,应该把知识分为生活知识、经验知识和科学知识。
(生活知识是对外界局部的、个别事件和过程的反映,或为了适应日常生活环境而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
经验知识是在变革自然中所获得的感觉、直觉、印象的总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变革自然。
科学知识是指人们在变革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实现了理论化和系统化的科学。
3.关系,既区别又联系。
一层比一层深入。
生活知识在知识领域属于最低层次,科学知识是高层次,经验知识属于中间层次。
经验知识最初则往往从生活知识中得出,而经验知识又是上升到科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也是联结实践和理论的桥梁。
科学知识很抽象,远离生活知识,又高于经验知识,可它毕竟是从大量的生活知识、经验知识提炼、概括出来的。
因此更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联系,具有稳定性和普遍的适用性。
其本身再次说明了科学技术与物质生产的关系。
二、所谓的科学技术是指人类的主观对自然界不同系统、不同层次的各种客体和事物的性质、属性、本质联系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并作用于客观世界过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
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最终都是由社会物质生产的需要所决定。
物质生产的实践是产生科学技术的基本源泉,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
这里要特别强调指出的一点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基于物质生产实践之需要,而且科学实验也是它的一个重要来源。
自然科学概论
自然科学概论自然科学是指以自然规律和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人类通过实验、观察、推理和逻辑思维探索自然世界的一种方法。
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围极其广泛,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学、天文学等众多方向。
本文将综述自然科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
一、自然科学的起源自然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当时的古希腊人开始关注自然现象,并通过理性思考和推理得出一些简单的规律。
包括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
然而,正式的科学方法是在17世纪后期由伽利略和牛顿等人提出的。
伽利略在实验中发现物体下落是与其质量无关的规律,并形成了被称为现代科学中最基础的实证方法。
牛顿发明了微积分,并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定律等被认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里程碑。
二、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贡献和重要发现。
1.启蒙运动时期:在18世纪,启蒙运动在欧洲和北美盛行。
在这个时期,自然科学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人类开始关注自然规律的发现和科学实验。
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如伏尔泰、罗塞尔等人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工业革命时期:在19世纪,工业革命在欧洲和北美开展。
这一时期的科学家,尤其是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对许多实用的发明做出重要贡献。
包括发明电灯、电话、电池和化学反应器等。
3.现代科学时期:在20世纪,科学技术迎来了一个爆炸式的增长。
物理学包括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发现了许多重要的化合物和生命过程,这为生物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地学和天文学家通过现代技术发现了许多新发现,包括太阳系的行星和行星和恒星的演化。
三、自然科学的未来展望尽管自然科学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对自然界深度理解和应用方面的挑战仍然存在。
目前,自然科学的未来主要取决于一些重要的问题和挑战。
1.环境问题:气候变化、污染等环境问题是当前的重要挑战之一。
自然科学家需要找到解决方案,以减缓气候变化、改善空气和水质等。
自然科学概论的读后感
自然科学概论的读后感篇一自然科学概论的读后感嘿,朋友!你能想象不,我读完这本《自然科学概论》,那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神秘世界大门!一开始,我可能觉得这书会是那种枯燥得能让人打瞌睡的家伙,谁知道,读着读着,我发现自己完全错了!书里讲的那些自然科学的玩意儿,就像一个个超级有趣的谜团等着我去解开。
比如说,讲到宇宙的那部分,我就在想,也许我们真的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说不定在某个遥远的星系,有一群长得奇奇怪怪的生物,也在好奇地探索着他们周围的世界呢!你说是不是很神奇?还有讲到生物进化的时候,我就忍不住感叹,咱们人类从猴子慢慢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这中间得经历多少风风雨雨啊!也许,这就是大自然的魔力,它好像在背后推着我们不断前进,又好像在故意给我们设置各种难题。
不过,读着读着,我也有点迷糊了。
自然科学这么复杂,我们真的能完全搞明白吗?可能今天我们觉得自己懂了很多,明天又会发现新的问题。
但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啊,不是吗?总之,这本书让我对自然科学又爱又恨,爱它的神奇和有趣,恨自己懂得还太少。
我觉得,以后我还得多读点这样的书,说不定哪天我也能成为一个自然科学的小专家呢!你觉得呢?篇二自然科学概论的读后感哎呀妈呀,读完这本《自然科学概论》,我这小心肝儿可是被震撼得不要不要的!刚开始翻开这本书,我心里还嘀咕着:“这能有多好玩儿?”可没一会儿,我就被它深深吸引住了。
你知道吗?当我看到书中讲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好像我们生活的这个大地是一个巨大的多层蛋糕,一层又一层,神秘得很!我就在想,也许地球自己也会偶尔“打个嗝”“伸个懒腰”,然后引发一场地震或者火山喷发。
还有那些关于基因的知识,简直让我觉得人类就像是被大自然精心编写的程序代码。
说不定未来,我们真能像编辑文档一样修改自己的基因,变得超级强大!不过,这也让人有点害怕,万一改出啥乱子咋办?说到自然科学,我就想起小时候我总好奇为啥月亮会跟着我走。
现在读完这本书,虽然明白了一些道理,但又会冒出更多的问号。
自然科学概论的读后感及收获
自然科学概论的读后感及收获篇一自然科学概论的读后感及收获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一本叫《自然科学概论》的书,这一路读下来,那感受可真是相当复杂!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嘀咕着:“这会不会很枯燥啊?”结果呢,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书里讲的那些自然科学知识,就像一道道神秘的大门,等着我去推开。
比如说,讲到宇宙的奥秘,什么恒星的诞生与死亡,那场景在我脑海里就像一场超级震撼的大片!我就在想,也许在遥远的星系里,真的存在着比我们聪明好多好多倍的外星生命呢?说不定他们正看着我们,就像我们看着蚂蚁一样!还有讲到生物进化的时候,我觉得太神奇啦!我们人类从小小的细胞一步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这中间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啊!也许就是因为一次小小的基因突变,才有了今天的我们。
不过,读的过程中也有让我头疼的时候。
那些复杂的公式和原理,看得我脑袋都大了!我就问自己:“我能搞懂这些吗?”但又不甘心放弃,咬咬牙继续读下去。
读完这本书,我收获满满。
不仅增长了知识,还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我觉得自然科学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等着我们不断去挖掘。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也能为这个宝藏增添一点属于自己的宝贝呢!你们说,有没有可能?篇二自然科学概论的读后感及收获哇塞,读完《自然科学概论》这本书,我真的是感慨万千啊!一开始,我是被这书名给“唬住”了,心想:“这得有多高深啊!”可真正读进去之后,我发现,原来自然科学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书里提到的那些自然现象,比如风雨雷电,以前我觉得就是理所当然的存在,可现在我知道了背后的科学原理。
这感觉就像突然揭开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我看到了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相。
比如说,闪电!以前我只觉得它很酷,一闪一闪的。
但现在我知道了,那是云层中的电荷在剧烈运动,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我就在想,这大自然的力量也太强大了吧,我们人类在它面前是不是显得特别渺小?还有关于生命的奥秘,细胞的分裂、遗传物质的传递,这一切都像是精心编排的一场大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科学概论考核试卷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地震波速的变化意味着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性质发生了变化。
2、2011年4月11日,日本大地震伴随着海啸和核爆炸的接踵而至,一般称这种现象为(复合)式地震和(??)式地震。
(学)万奶奶题目一点都不科
3、黑洞的形成是因为(恒星)衰老了。
(太口语化了)
4、为未来宇宙航行奠定伟大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爱因斯坦)和(霍金)。
5、当宇宙中的尘埃进入地球的大气层后,会与大气摩擦而燃烧,称为(流)星。
6、水体污染源自工业废水和(农业废水、生活污水)。
7、保护环境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A、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情感态度和科学方法等方面。
B、自然科学不仅研究自然物质也研究人造物质。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自然科学是客观反映事物的本质的,其研究的方法也只能是观察、实验等直观研究的方法。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科学与技术相互关联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B、科学的任务是认识客观事物,技术的任务是利用和改造自然世界。
C、科学研究专指由专门的科学者从事未知领域的奥秘的工作。
D、要给“科学”下一个固定的、不变的概念是不现实的。
3、电子的发现意义在于:B
A、提示了原子核的存在。
B、打破了原子是不可分割的观念。
C、打开了研究分子的窗口。
D、证明原子核是可分的。
4、被称为19世纪末物理学三大发现的是A
A、X射线、电子、放射性
B、阴极射线、X射线、放射性
C、光子、电子、放射性
D、X射线、阴极射线、放射性
5、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参与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
B、光子是无静止质量的
C、具有波粒二象性
D、均能稳定存在
6、被称为物质第四态的是:D
A、气态
B、液晶态
C、超导态
D、等离子态
7、超导态是物质处于(B)下的一种特殊状态。
A、超高温
B、超低温
C、超高压
D、常态
8、当超导材料的温度低于临界温度而进入超导态以后,该超导材料便呈现完全抗磁性,这种现象称为:B
A、超导效应
B、迈斯纳效应
C、光电效应
D、量子效应
9、关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性传播
B、母婴传播
C、空气传播
D、血液传播
10、被称为生命科学的三大基石的是:B
A、细胞学说、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B、细胞学说、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孟德尔遗传法则
C、细胞学说、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孟德尔遗传法则
D、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孟德尔遗传法则
11、下列何种细胞癌变是由物理致癌因子引起的:B
A、病毒感染致癌
B、核污染致癌变
C、化工污染致癌
D、吸烟引起癌症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的亲缘关系更近
B、具有同功器官的生物的亲缘关系更近
C、通过分析不同生物的同一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的差异,可看出生物亲缘关系更近
D、胚胎学研究发现,人和脊椎动物不同纲的动物的胚胎在发育早期阶段是很相似的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构成生命的化学物质是与非生命完全不同的
B、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C、生物系统又有严整有序的结构
D、生物具有个体发育的经历和系统进化的历史
14、关于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它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B、是由蛋白质衣壳和核酸组成的核心两部分组成的
C、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益
D、病毒性疾病是人类当前难控制的一类疾病
15、(A)的发明导致了电子技术的一次新的革命,标志着进入微电子技术的阶段。
A、集成电路
B、电子管
C、晶体管
D、半导体
16、有关玻璃钢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是一种特种金属材料
B、是一种复合材料
C是一种半导体材料
D、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17、所谓纳米其实是一个(B),它是英文“Nanometer”的简称,记做nm。
A、技术名称
B、长度计量单位
C、人物名称
D、上述皆错
18、下列关于激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A激光的方向性好且高度高,可用于激光测距。
B、激光的方向性好、单色性和相干性好,被用于激光通信。
C、激光的单色性好且高度高,可用于大面积照明。
D、激光可作为一种光化学手段来对金属、陶瓷、金刚钻石等材料进行打孔、切割等加工。
19、空间技术的形成以(A)为标志。
A、1957年10月4日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1962年第一枚火箭试飞成功
C、1969年7月21日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月球
D、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20、获得原子能有两个途径,它们分别是:D
A、燃烧煤和燃烧汽油
B、热核反应与炸药爆炸
C、炸药爆炸与燃烧氢气
D、重核裂变与轻核聚变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你是怎样理解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的。
答: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现实对象和潜在对象,实物对象和非实物对象,人造对象和自然对象。
2、生物多样性有那三个层面的含义?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答: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的破坏,前景不容乐观;(2)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3)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4)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价值。
3、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从这个历程中你对科学研究有怎样的认识。
答:经历了一个从认为原子不可分割到三大发现(X射线、放射性、电子),并且建立了几种原子结构模型,再深入探索原子结构并且发现了更细微的粒子这样一个过程。
我从中认识到科学发展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要对其继承的基础上实现突破甚至革命,实验是最重要的最可靠的探索科学的方法,科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4、什么是新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有哪些。
答:新材料指近年来发展出的或正在发展中的,其性能优于传统材料的一类材料。
有金属合金、非晶态金属材料以及超导金属材料。
四、绘图题(10分)
绘制太阳系结构图
要注意一定要标出各行星的运动方向和哈雷彗星运动方向。
各个行星是逆时针,哈雷彗星是顺时针
五、论述题(10分)
试述地震分布及所处的活动地带。
答:地震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大洋中脊地震带和大陆裂谷系地震带,另外板块内部的小板块运动也会导致地震的发生。
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和地幔上部,大多数发生于地壳之中。
六、分析题(10分)
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并结合实际,分析怀化上半年的天气现象、特征及危害。
答:大部分是低温阴雨天,主要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导致气温低,北下的冷锋和暖锋在此相遇,势力相当,因此在这里展开了“拉锯战”,形成了稳定的长时间的降水。
给人们的出行、生活还有交通等带来巨大不变,给农业带来巨大损失,由于长时间低温降水,给农作物返青造成困难,影响农业生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