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5物质的溶解同步测试(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5物质的溶解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5物质的溶解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1章第5节物质的溶解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我会填空:1.饱和溶液是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则是该种溶质的是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是饱和溶液(选填“一定”或“不一定”,下同。
),饱和溶液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稀溶液,稀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2.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该物质的溶解度。
溶解度数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___________。
3.据物质在室温(________℃)时的溶解度,将其在水中的溶解性分为:4.固体的溶解度大小,受__________影响。
大多数固体物质,它们的溶解度会随着______ 的升高而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等;也有些物质,其溶解度受_______的影响________,如_________等,而极少数物质,其溶解度反而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
5.选择下面相关词语填人下列短文的空格中(填序号)。
①饱和②不饱和③浓④稀⑤溶剂⑥溶质⑦溶液⑧温度溶液的浓与稀,是指一定量中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是否变化无关;与指是否达到了最大的溶解的限度,受和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状态,与溶液的与无关。
6.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它的大小跟和的性质有关;同一种物质在不同里的也不相同。
7.洗碗的时候我们发现:油很难在水中溶解,而易溶于洗洁精,这说明物质的溶解性和有关。
8.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观察分析后我知道:⑴70℃,乙物质的溶解度为g;⑵3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甲乙(填“>”、“<”或“=”)。
9.在一定温度下,向某溶质溶液中加入少量该溶质,振荡后加入的溶质并不减少,则原溶液是溶液;再将该混合物加热,未溶解的溶质全部溶解,这说明该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1.5物质的溶解综合练习(答案)
1.5 物质的溶解目录:一、知识点回顾二、基础题(一)溶解时的吸放热情况(二)饱和溶液的判断(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四)溶解度概念理解(五)溶解度影响因素(六)溶质质量分数基础计算(七)溶液配制操作练习三、培优题(一)概念辨析(二)图像分析(三)溶液配制误差分析四、拓展题一、知识点回顾1.物质的溶解性(1)定义:表示物质在一种特定溶剂中的溶解能力的大小。
(2)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实验: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一定量的溶剂及该物质不能再继续溶解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3)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溶质性质、溶剂性质、温度等。
(4)溶于水时的吸放热情况:①放热: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浓硫酸②吸热:硝酸铵③不吸热也不放热:蔗糖、食盐2.饱和溶液(1)定义: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3)注意:溶液浓稀指的是溶质含量的多少,饱和与否看的是是否还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
所以二者无必然联系。
3.物质的溶解度(1)定义:定量的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
即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的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溶解性等级:(3)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固体:温度(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下降)➢气体:温度、压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下降;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4.溶质质量分数(1)定义:表示一定量的溶液中有多少溶质,即表示溶液的浓度。
(2)计算方法: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3)配制溶液步骤:(如: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50g)①计算:需要氯化钠5g;水45g(通过密度公式计算得出体积为45ml)②称量和量取: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用量筒量取液体③溶解:溶解时将氯化钠放入烧杯中,再倒水,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④装瓶:装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浙教版科学八上1.5 物质的溶解(一)物质的溶解性 练习题(含答案)
物质的溶解——物质的溶解性1.通过对“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的探究实验的分析和讨论,下列关于物质溶解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定温度下,搅拌可增强物质的溶解性B.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C.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D.同一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2.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因素有多种。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比较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上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的性质有关B.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与溶剂的性质有关C.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与温度有关D.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的质量有关3.在进行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下列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
①温度②溶质颗粒大小③溶质质量④溶剂质量⑤溶剂种类A.①②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⑤4.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而且透明,许多溶液虽然透明却是有颜色的。
无水硫酸铜是一种色粉末状固体,而硫酸铜晶体和硫酸铜溶液则显色。
硫酸亚铁溶液是色的,而氯化铁溶液则显色。
5.请针对下列物质溶解性的结论,各举出一个合适的例子。
(1)不同的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例子:。
(2)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例子:。
(3)同一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例子:。
6.为了探究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是有限的,小明向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
下列图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 B. C. D.(第7题)7.如图所示,当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瓶中后,右侧玻璃管中的红色液体发生了明显的移动。
若使红色液体右移,则瓶中所装的物质可能是( )。
A.氢氧化钠B.蔗糖C.硝酸铵D.氯化钠8.在三只烧杯中盛有等量的水,然后依次加入30g、40g、50g蔗糖,用玻璃棒充分搅拌溶解,最后的情况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第8题)(1)三只烧杯中,一定不再溶解蔗糖的是烧杯。
(2)三只烧杯中,一定可以再溶解蔗糖的是烧杯。
1.5物质的溶解-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练习(解析版)
1.5物质的溶解-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
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A.砂糖水颜色很深B.砂糖水味道很甜C.砂糖溶解得很快 D.砂糖固体有剩余【答案】D【详解】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如果砂糖固体有剩余,说明此时的溶液再也不能溶解砂糖,即这时的砂糖水是饱和溶液,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2.如下表是物质A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现向100g 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 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2030405060溶解度37.241.445.850.455.2/gA.②中A 的质量分数最大B.③⑤中A 的质量分数相等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答案】D【详解】A、结合图表中数据可知25℃A物质的溶解度要大于37.2g小于41.4g,所以②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该溶液应该是该温度下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没有温度限制是错误的,③④⑤溶液溶进去的溶质都比②多,溶质质量分数都比②大,故A错;B、③中溶进去的溶质质量为41.4g,⑤中溶进去的溶质质量为50.4g,所以二者质量分数不同,故B错;C、④溶液中溶进去溶质质量为50.4g,④溶液的温度为60℃,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是55.2g,所以④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C错;D、①中加入溶质37.2g,25℃A物质的溶解度要大于37.2g小于41.4g,所以该温度下①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没有固体存在;③中溶进去的溶质质量为41.4g,③溶液的温度为60℃,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是55.2g,所以③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没有固体存在;④溶液的温度为60℃,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是55.2g,所以④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没有固体存在;⑤中溶进去的溶质为50.4g,⑤溶液的温度是50℃,50℃A物质的溶解度为50.4g,所以溶液刚好饱和,也没有固体存在.故D正确;故选D。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物质的溶解同步训练A卷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物质的溶解同步训练A卷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物质的溶解同步训练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某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蒸发溶剂也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B . 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C . 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30gD . 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2. (2分)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A . 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B . 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璧上有小气泡C . 启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溢出D . 夏季黄昏时,池糖里的鱼浮出水面3. (2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原子构成的,它们是同种物质B . 银的导电性很好,所以导线常用银丝制作C .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夏天鱼池需要增氧D . 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灭火需要破坏三个条件4. (2分)①、②、③、④四个烧杯分别盛有50克水,在20 ℃时,向四个烧杯中依次加入27克、9克、36克、18克的NaCl,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 ①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 ②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 . 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D . 20 ℃时,如果①②中的物质混合后刚好达到饱和,则④中溶液一定饱和5. (2分)治疗腹泻时,医生建议使用糖盐水辅助治疗.将适量蔗糖和食盐加入一定量温开水中,搅拌使之完全溶解既得糖盐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蔗糖和食盐在温开水中比在凉开水中溶解的快B . 糖盐水是蔗糖和氯化钠的水溶液C . 糖盐水可为人体补充水、糖类、无机盐D . 糖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液6. (2分)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B .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C . 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馏水D . 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7. (2分)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会引起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A .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 . 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C . 用天平称量氯化钠时,指针左偏,其他操作均正常D .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的溶液溅出8. (2分)某病人静脉注射了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500g,其中含葡萄糖(C6H12O6)的质量是()A . 125 gB . 100 gC . 50 gD . 25 g9. (2分)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温度/℃0102030405060溶解度/g 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10℃时,将40g NaCl固体加入l00g水中,可得到l40gNaCl 溶液B . 40℃KNO3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C . 将3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 . 2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10. (2分)关于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酒精跟水相互溶解时,酒精作为溶质,水作为溶剂B . 配制溶液时,只能用水作溶剂C . 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和,溶液的体积也等于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D . NaOH做溶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原因是溶解时只放出热量11.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若两个粒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 .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 .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 .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天然气燃烧吸收热量12. (2分)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图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A . 溶质质量相同B . 溶质质量分数相同C . 均为不饱和溶液D . 溶剂质量相同13. (2分)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专题1.5 物质的溶解-2019年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试卷和答案)解析版
第 1 页,共 7 页专题1.5 物质的溶解-2019年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试卷和答案)解析版一、选择题1. 用50℃的水泡了一杯蔗糖水,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子底部还有部分蔗糖不能溶解。
下列能使杯底的蔗糖继续溶解的方法是( )A .把蔗糖水放入冰箱B .给蔗糖水加热C .往蔗糖水里继续加蔗糖D .把蔗糖水放在通风处【答案】B2. 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有( )A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 .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C .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D .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答案】A【解析】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小于配制所需要的溶质质量,引起质量分数偏小。
3. 用氯化钠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现有下列操作:①配制溶液;②称取氯化钠固体;③过滤;④量取蒸馏水;⑤计算。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①②③④B .⑤②④①C .⑤①②④D .③②④①【答案】B4. 某温度下100克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含硝酸钾31.6克,现向其中加入4.4克硝酸钾晶体和5.6克水,保持溶液温度不变,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31.6克+4.4克100克-31.6克+5.6克×100% B .31.6% C .31.6克+4.4克100克+4.4克+5.6克 ×100% D .31.6克+4.4克100克+5.2克×100% 【答案】B5. 如右图所示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5 物质的溶解同步练习
1.5 物质的溶解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食盐水蒸发掉5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 8gB. 6.4gC. 3.2gD. 4g【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溶液的稀释问题,掌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设原溶液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x-50g)×16%=x×8% x=100g,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0g×8%=8g。
故选A。
2.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下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 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C. “筛掉”氯化钠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D. “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别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根据题意,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能除去海水的盐,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故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实现了氯化钠和水的分离,“筛掉”氯化钠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故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则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
八年级科学上册 1.5 物质的溶解(2)同步试题 (新版)浙教版
1.5 物质的溶解(2)1.将一定温度下的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一定能成功的是(C)A.降温B.升温C.加入溶质D.加入溶剂2.在一定温度下,向一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硝酸钾晶体并充分搅拌,则(C)A.晶体质量减小B.晶体质量增加C.溶液质量不变D.溶液质量增加3.氢氧化钙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D)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⑤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C.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D.某溶液中有不溶解的溶质存在,该溶液一定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5.小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防止木质文物变形的常用方法是:将明矾结晶在木质纤维间隙中。
受资料启发,他在家里尝试做明矾的结晶实验,具体做法及现象如图所示。
(第5题)以上实验可推断:在一定量的水中,明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填“增大”或“减小”);明矾晶体析出后剩余的溶液是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6.请根据题意,选择下列词语填空:“饱和”“不饱和”“浓”“稀”“多”“少”“一定”或“不一定”。
已知:20 ℃时,食盐和熟石灰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和0.17克,现有甲、乙两只烧杯各盛100克水,在20 ℃时,分别进行如下实验:(1)在甲烧杯中加入30克食盐,充分搅拌后,得到溶液甲,则甲为不饱和溶液。
由于此溶液中溶质含量较多,所以属于浓溶液。
(2)在乙烧杯中加入1克熟石灰,充分搅拌后得浑浊液体,过滤得到溶液乙,则乙为饱和溶液。
由于此溶液中溶质含量较少,所以属于稀溶液。
(3)由实验可知,对于不同溶质来说,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7.20 ℃时,将不同质量的食盐固体分别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食盐质量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物质的溶解同步测试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物质的溶解同步测试含答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物质的溶解性同步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下列关于结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结晶是指有规则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B.不同物质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后,其几何形状可能不相同C.结晶必须在蒸发溶液的时候才能进行D.把硝酸钾晶体从其溶液中结晶出来最好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2.(3分)降低温度使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前后,不改变的是()A.溶解度B.溶剂质量C.溶液质量D.溶质质量3.(3分)下列各组物质,不适宜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结晶的是()A.硝酸钾溶液B.食盐溶液C.硫酸铜溶液D.氯化铵溶液4.(3分)配制10g 10%的氯化钠溶液,所选用的量筒的规格最好为()A.10毫升B.50毫升C.100毫升D.无所谓5.(3分)粗盐所含杂质主要是氯化镁、氯化钙等(均可溶于水),在提纯过程中常把粗盐粉碎后再用饱和的食盐水浸洗,再滤出食盐.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浸洗前后,被浸洗的粗盐中氯化镁、氯化钙的含量基本不变B.浸洗前后,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基本不变C.浸洗后,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D.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数次的使用下去6.(3分)发现结晶现象的溶液()A.一定是浓溶液B.可能是浓溶液C.一定是饱和溶液D.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浓溶液7.(3分)把400g 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A.100g B.200g C.400g D.800g8.(3分)(2004?济南)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物质温度0℃20℃30℃50℃80℃甲13.3g 31.6g36.2g85.8g169g乙35.7g 36.0g36.2g36.5g37.1g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进行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使乙物质从它的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析出,一般采用冷却的方法D.升高温度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9.(3分)(2008?鹤岗)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因疏忽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分析以下原因,其中一定不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是()A.量取水时,仰视量筒的读数B.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食盐C.配制溶液时,烧杯中原来留有水D.配制后的液体倾倒到细口瓶时,有一些液体溅出10.(3分)现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以下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3.2克NaCl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并使用游码B.用量筒量取水时,面对刻度,俯视凹液面最低处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盛有NaCl的烧杯时,有水溅出D.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时,不慎洒落11.(3分)下列哪种方法能使10℃的饱和硝酸钠溶液浓度变小,但仍然饱和()A.降低温度,过滤出晶体后恢复到原温度B.保持温度不变,再加入一定量的水C.蒸发水,析出晶体后再恢复到原温度D.降低温度,析出晶体后过滤12.(3分)A、B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现将60℃时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30℃,结果析出的A固体的质量比析出的B固体的质量多,这说明()A.30℃时的固体A的溶解度大于固体B的溶解度B.60℃时的固体A的溶解度大于固体B的溶解度C.温度对固体A的溶解度的影响比较大D.温度对固体B的溶解度的影响比较大13.(3分)某同学在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的实验中,称量时将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硝酸钾放在右盘;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这样配制的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10%B.等于10%C.小于10%D.无法确定14.(3分)有白色晶体20g,溶解在150g热水中充分搅拌后恢复至原温度,还剩余10g,再把剩余的10g晶体溶解在150g热水中,充分搅拌后恢复至原温度,仍剩余2g,则原晶体是()A.纯净物B.化合物C.混合物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15.(3分)提纯下列物质主要采用了哪种操作.A.溶解、过滤 B.过滤 C.蒸发、结晶 D.结晶(1)从食盐水中分离出食盐;选_________(2)从碳酸钠和碳酸钙的混合物中提取碳酸钙;选_________(3)从KCl和MnO2混合物中分离出KCl;选_________(4)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硝酸钾;选_________ .16.(3分)要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分别得到纯净物,供选择的操作有:A:蒸发结晶B:降温结晶C:趁热过滤D:加水溶解E:加热浓缩;供选择的仪器有:①蒸发皿,②量筒,③烧杯,④表面皿,⑤试管,⑥漏斗,⑦酒精灯,⑧玻璃棒,⑨滴管,⑩烧瓶.试回答:(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 .(2)需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17.配制500毫升质量分数为20%硫酸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20%的硫酸密度为1.14g/mL.98%的密度为1.84g/mL)18.100g40%的氯化铵不饱和溶液,从50℃降温至10℃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5%.问:从50℃降至10℃的过程中有无氯化铵晶体析出若能析出晶体,则析出晶体质量为多少物质的溶解性同步练习(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下列关于结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结晶是指有规则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B.不同物质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后,其几何形状可能不相同C.结晶必须在蒸发溶液的时候才能进行D.把硝酸钾晶体从其溶液中结晶出来最好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晶体的概念并结合结晶的方法分析即可.解答:解:A、晶体是指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固体,所以结晶是指有规则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故A正确;B、不同的晶体有不同的形状,故B正确;C、结晶分为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故C错误;D、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所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它结晶,故D正确;故选C.点评: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时,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使其结晶;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时,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使其结晶.2.(3分)降低温度使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前后,不改变的是()A.溶解度B.溶剂质量C.溶液质量D.溶质质量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温度改变物质的溶解度发生了改变,析出溶质后溶液的质量也发生了改变,但溶剂的量没有增减.解答:解:由于温度的改变所以溶质的溶解度发生了改变,溶质析出后导致溶液的质量也发生了改变,只有溶剂的量没有改变.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溶液问题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溶液成分的认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3.(3分)下列各组物质,不适宜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结晶的是()A.硝酸钾溶液B.食盐溶液C.硫酸铜溶液D.氯化铵溶液考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冷却热饱和溶液法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故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使其析出.解答:解:A、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宜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结晶;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故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使其析出;C、硫酸铜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宜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结晶;D、氯化铵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宜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结晶;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结晶的方法,掌握结晶原理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4.(3分)配制10g 10%的氯化钠溶液,所选用的量筒的规格最好为()A.10毫升B.50毫升C.100毫升D.无所谓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可根据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溶质的质量;再根据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即可求得蒸馏水的质量,进而判断所选用的量筒的规格.解答:解: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g10%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g×10%=1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蒸馏水的质量=10g﹣1g=9g(合9mL);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用10mL量筒量取9mL水,量筒选择合理.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掌握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方法、量筒的使用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3分)粗盐所含杂质主要是氯化镁、氯化钙等(均可溶于水),在提纯过程中常把粗盐粉碎后再用饱和的食盐水浸洗,再滤出食盐.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浸洗前后,被浸洗的粗盐中氯化镁、氯化钙的含量基本不变B.浸洗前后,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基本不变C.浸洗后,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D.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数次的使用下去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氯化镁、氯化钙会溶解到饱和食盐水中;B、饱和食盐水中的氯化钠的溶解量达到了最大;C、浸洗后氯化钠质量没变,但用溶解了氯化钙、氯化镁溶液质量增加;D、氯化镁、氯化钙在水中的溶解量是有限的.解答:解:A、浸泡后,氯化镁、氯化镁会溶解在氯化钠溶液中,而使食盐中的氯化镁、氯化钙的量减少;B、饱和食盐水中的氯化钠的溶解量达到了最大,浸洗前后,食盐水中的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基本不变,故B正确;C、浸洗前后,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基本不变,但溶液中又溶解了一些氯化镁,使溶液质量增大,而溶质质量比上溶液质量就是溶液质量分数,所以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减小,故C错误;D、氯化镁和氯化钙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量是有限的,如果浸洗后氯化镁、氯化钙的量达到了饱和状态,就不会再溶解了,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用浸洗法对粗盐提纯的相关知识,要结合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进行判断.6.(3分)发现结晶现象的溶液()A.一定是浓溶液B.可能是浓溶液C.一定是饱和溶液D.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浓溶液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可以根据结晶的概念与原理方面进行分析、判断,当晶体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后,说明该温度该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当晶体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后,说明该温度该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发现结晶现象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饱和溶液的定义,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7.(3分)把400g 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A.100g B.200g C.400g D.800g考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400g×20%=(400g+x)×10% x=400g.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溶液的稀释问题,掌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8.(3分)(2004?济南)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物质温度0℃20℃30℃50℃80℃甲13.3g 31.6g36.2g85.8g169g乙35.7g 36.0g36.2g36.5g37.1g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进行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使乙物质从它的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析出,一般采用冷却的方法D.升高温度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种物质的溶解度;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晶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解答:解: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超过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故A错;在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有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一般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晶体.故C错;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可以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故D错.故选B.点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具备四要素:①、条件是温度一定;②、标准是100克溶剂;③、状态是饱和溶液;④、单位是克.9.(3分)(2008?鹤岗)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因疏忽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分析以下原因,其中一定不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是()A.量取水时,仰视量筒的读数B.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食盐C.配制溶液时,烧杯中原来留有水D.配制后的液体倾倒到细口瓶时,有一些液体溅出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即可,溶质质量分数==,可见溶质质量分数降低可能的原因有两个,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也可能是溶剂质量偏大.解答:解:A、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若仰视读数,会使所读取的数偏小,从而造成量取液体体积偏大,所以此操作可以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应该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即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读数,若放反,则会出现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读数,造成的结果是使所称量的物体质量偏小,所以此操作可以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C、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为:把量取好的溶剂水倒入放有一定质量氯化钠的烧杯中,所以若杯中原来留有水,就会使溶剂质量偏大,从而使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D、因为溶液有均一、稳定的性质,所以配置好的溶液因不小心而洒出细口瓶时并不会影响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故选D.点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此公式很容易理解只要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都可以造成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虽然原理简单,但同学们的答分并不高,主要是因为同学们不会分析各个错误操作对溶剂质量和溶质质量的影响,同学们以后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题目.10.(3分)现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以下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3.2克NaCl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并使用游码B.用量筒量取水时,面对刻度,俯视凹液面最低处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盛有NaCl的烧杯时,有水溅出D.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时,不慎洒落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引起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从两个方面考虑:①溶质少了(称量时左码右物并移动了游码、药品中含有杂质等)②水量多了(量水时仰视读数,烧杯中原来有水等).解答:解:A、左码右物称量3.2g食盐,食盐的实际质量为2.8g,所以溶质少了,溶质质量分数就小了,故A正确;B、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会导致量水量少了,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错误;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盛有NaCl的烧杯时,有水溅出,会导致水少了,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错误;D、由于溶液是均一的,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时,不慎洒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故选A.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引起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主要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两方面考虑.11.(3分)下列哪种方法能使10℃的饱和硝酸钠溶液浓度变小,但仍然饱和()A.降低温度,过滤出晶体后恢复到原温度B.保持温度不变,再加入一定量的水C.蒸发水,析出晶体后再恢复到原温度D.降低温度,析出晶体后过滤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分析:饱和溶液是指温度一定、溶剂的量一定,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解答:解:当降低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因此其饱和溶液会有溶质析出,恢复到原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保持温度不变,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液的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但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蒸发水,析出晶体后再恢复到原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当降低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故选D点评: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12.(3分)A、B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现将60℃时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30℃,结果析出的A固体的质量比析出的B固体的质量多,这说明()A.30℃时的固体A的溶解度大于固体B的溶解度B.60℃时的固体A的溶解度大于固体B的溶解度C.温度对固体A的溶解度的影响比较大D.温度对固体B的溶解度的影响比较大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B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现将60℃时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30℃,结果析出的A固体的质量比析出的B固体的质量多,说明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但无法比较30℃时AB两物质溶解度的大小.解答:解:A、30℃时,AB的溶解度可能相等,也可能大于或小于;B、无法比较60℃时的固体A、B的溶解度,也可能是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C、60℃时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30℃,结果析出的A固体的质量比析出的B固体的质量多,温度对固体A的溶解度的影响比较大,故正确;D、60℃时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30℃,结果析出的A固体的质量比析出的B固体的质量多,温度对固体A的溶解度的影响不大.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3.(3分)某同学在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的实验中,称量时将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硝酸钾放在右盘;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这样配制的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10%B.等于10%C.小于10%D.无法确定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称量时将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硝酸钾放在右盘,若放在右盘且使用游码则实际质量为砝码﹣游码;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解答:解: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需要硝酸钾200g×10%=20g,将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由于不需要使用游码,硝酸钾放在右盘,称量的硝酸钾的质量仍为20g.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小,那么实际量取的水偏大.由于实际量取的水偏大,则配制的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10%.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可从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入手,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有关,分析操作中的错误操作,判断错误操作对溶质、溶剂的影响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4.(3分)有白色晶体20g,溶解在150g热水中充分搅拌后恢复至原温度,还剩余10g,再把剩余的10g晶体溶解在150g热水中,充分搅拌后恢复至原温度,仍剩余2g,则原晶体是()A.纯净物B.化合物C.混合物D.无法判断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专题:阅读理解类简答题.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去做,饱和溶液:某一温度下,当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时称为饱和溶液.解答:解:根据题意,某温度下150g水中最多会溶解10g该晶体,若该晶体是纯净物,则再把剩余的10g晶体溶解在150g热水中,充分搅拌后恢复至原温度,应全部溶解,而不该有2g固体剩余,所以可分析出剩余的2g固体与溶解进水中的肯定不是一种物质.故答案为C.点评:在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时一定要指明温度,因为溶解度与温度有关.二、填空题15.(3分)提纯下列物质主要采用了哪种操作.A.溶解、过滤 B.过滤 C.蒸发、结晶 D.结晶(1)从食盐水中分离出食盐;选 C(2)从碳酸钠和碳酸钙的混合物中提取碳酸钙;选 A(3)从KCl和MnO混合物中分离出KCl;选AC2(4)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硝酸钾;选 D .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溶解性、沸点、不稳定及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可以选用过滤和结晶、蒸馏(或分馏)、加热分解、萃取和分液等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可参照下表采取分离方法.分离提纯方法适用范围过滤固体与液体不互溶的混合物蒸发结晶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包括蒸发溶剂结晶和降温结晶蒸馏(分馏)①难挥发的固体杂质在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②互溶液体沸点有明显差异解答:解:(1)从食盐水中分离出食盐;选蒸发、结晶,故选 C;(2)从碳酸钠和碳酸钙的混合物中提取碳酸钙;选溶解、过滤,故选 A;混合物中分离出KCl;选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故选 AC;(3)从KCl和MnO2(4)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硝酸钾;选结晶,故选 D.故答案为:(1)C;(2)A;(3)A C;(4)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题目难度不大,做题时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和分离的原理.16.(3分)要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分别得到纯净物,供选择的操作有:A:蒸发结晶B:降温结晶C:趁热过滤D:加水溶解E:加热浓缩;供选择的仪器有:①蒸发皿,②量筒,③烧杯,④表面皿,⑤试管,⑥漏斗,⑦酒精灯,⑧玻璃棒,⑨滴管,⑩烧瓶.试回答:(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下同)DEBCA .(2)需选用的仪器是①③⑥⑦⑧.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实验步骤的探究;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中的两种组分都能溶于水,采取一般地过滤操作是不能把二者分离开的.可以利用二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不同进行分离.先在高温下配制饱和溶液,然后降温结晶,析出晶体后趁热过滤出晶体硝酸钾,氯化钠仍溶解在母液中,对母液加热浓缩,氯化钠晶体析出,少量硝酸钾仍然溶解在高温浓缩的溶液中.解答:解:(1)首先利用高温下的水溶解两物质或溶解后进行加热浓缩,获得高温时的饱和溶液,然后降温结晶使硝酸钾大量析出,趁热过滤,获得纯净的硝酸钾,而母液中的氯化钠需要蒸发溶剂结晶.故选DEBCA;(2)溶解必需使用①蒸发皿烧杯③和玻璃棒⑧,加热浓缩需要酒精灯⑦和玻璃棒,降温结晶不需要特别的仪器,过滤时需要漏斗⑥、玻璃棒和烧杯.故答:①③⑥⑦⑧.点评:蒸发、过滤、结晶是分离混合物的几种常用方法.三、解答题17.配制500毫升质量分数为20%硫酸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20%的硫酸密度为1.14g/mL.98%的密度为1.84g/mL)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1)《1.5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科学试卷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1)《1.5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科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小明用热水配制了大半杯的饱和硝酸钾水溶液,溶液的温度是70℃,一个密度均匀的实心小球恰能悬浮在溶液中。
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假设溶液体积不会发生变化)小球将()A.上浮B.悬浮C.下沉D.无法确定2 . 图甲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乙烧杯中盛有t℃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100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B.升高温度,该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大C.在t℃时,恒温蒸发烧杯中的水分有晶体析出D.在t℃时,该溶液中A物质的质量是a克3 . 下列操作中,能让更多蔗糖溶解在水中的是()A.溶解时不断搅拌B.把大颗粒的蔗糖碾成粉末C.减少水的用量D.用热水溶解4 . 下表是某同学做溶液实验时形成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碘放入水中后形成悬浊液B.将碘放入酒精中,形成的液体久置会分层C.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D.衣服上不慎沾上碘,可用汽油擦洗二、填空题5 . t2℃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可溶性固体分别加入盛有相同质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的现象如图(1)所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填“a”或“b”)物质的溶解一定达到了饱和状态。
(2)图(2)中,(填“甲”或“乙”)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
(3)图1中a溶液温度从t2℃降低到t1℃,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较,通常没有发生变化的是(填序号)。
A.溶液的浓度B.溶剂的质量C.溶解度6 . 洗碗的时候我们发现:油很难在水中溶解,而易溶于洗洁精,这说明物质的溶解性和___________有关。
7 . (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下表是KNO3(硝酸钾)、NaCl(食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课时同步练习题卷:1.5 物质的溶解
1.5 物质的溶解1.哓明将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溶于两杯水中,要通过实验比较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大小,下列实验设计中正确的是( )A.烧杯中水的温度和质量相同B.烧杯中水的温度相同,质量不同C.烧杯中水的质量不相同D.两种物质质量相等且全部溶解于水中2.在进行食盐、蔗糖和淀粉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A.溶质颗粒大小B.溶剂的温度C.溶剂的种类D.溶剂的质量3.向盛有固体的广口瓶中滴加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观察到U形管中的红墨水液面左降右升,该固体和液体试剂不可能是( )A.大理石和稀盐酸B.生石灰和水C.硝酸钾和水D.双氧水和二氧化锰4.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固体C.硝酸铵固体D.食盐5.小琪同学往下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
该同学加人的物质可能是( )A.蔗糖B.硝酸铵C.氯化钠D.氢氧化钠6.衣服上沾有的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 )A.水B.洒精C.汽油D.苯7.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还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B.加水前可能为饱和溶液C.加水后一定为饱和溶液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8.下列方法中,可用来检验某种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的是()A.将溶液适当加热B.将溶液适当冷却C.加入少量溶剂D.添加少量溶质9.下列有关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升温可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10.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A.浓溶液B.稀溶液C.含100克水的溶液D.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11.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
1.5.1物质的溶解(练习)(原卷版+解析)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物质的溶解(一)【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为了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该实验无法探究的因素是()A.溶质种类B.溶剂种类C.溶液温度D.颗粒粗细2.许多科学知识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包含浓溶液B.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并列关系C.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属于交叉关系D.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交叉关系3.20℃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氯化钠,逐渐加入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氯化钠的质量。
记录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三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B.第四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第二组大C.20℃时,5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18g溶质D.实验中只有第一组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4.碳酸钠易溶于水,其溶解度如下表。
在20℃时,将30克碳酸钠粉未加入10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再逐渐升温到30℃,这一过程中()A.溶液从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一直是饱和溶液C.溶液从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溶渡一直是为不饱和溶液5.周末,感到有点饿的小邵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
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B.喝糖水时感到很甜C.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D.凉的糖水底部都有剩余的白糖6.图所示为一瓶喝剩的汽水,下列对剩余的汽水描述正确的是()A.瓶内上部没有二氧化碳气体存在B.打开瓶盖有二氧化碳气体冒出,剩余汽水一定是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C.如果置于冰箱中一段时间,汽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将更少D.打开瓶盖有二氧化碳气体冒出,剩余汽水不是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7.如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A.氢氧化钠固体B.硝酸铵固体C.氯化钠固体D.生石灰固体8.对“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解释正确的是()A.20℃时,100 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31.6 g硝酸钾B.在100 g水中溶解31.6 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C.20℃时,100 g水中溶解31.6 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D.20℃时,31.6 g硝酸钾被水溶解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B.相同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C.溶液中存在固体溶质时,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在一定温度下,将饱和溶液中的水蒸发一部分,剩余溶液一定还是饱和溶液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无论在什么温度下,一杯杯底有蔗糖固体不能再溶解的蔗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D.一杯杯底有食盐固体不能再溶解的食盐水在任何温度下都是饱和溶液11.某温度下,可以看到一杯硝酸钾溶液中容器底部有少许溶质,然后给该溶液加热,发现过了一会儿,容器底部的溶质消失了。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讲练课堂1.5物质的溶解(练习)(原卷版+解析)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物质的溶解【同步练习-解析】一、选择题1.(2023·浙江杭州中考真题)已知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向盛有40克氯化钾的烧杯中加入100克水,充分搅拌溶解后现象如图所示。
此时溶液温度为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克B.烧杯中氯化钾溶液的质量为140克C.若加热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加热前大D.若加水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加水前大2.(2023·浙江丽水中考真题)20℃时,在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20克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如图甲;加入20克水,充分搅拌后如图乙;再加入10克水如图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在20℃时,要溶解36克氯化钠至少需要100克水C.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提纯硝酸钾D.将80℃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和8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各100克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分别是2.4克和137.4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氢氧化钙是难溶物质B.20℃时可以配制出20%的硝酸钾溶液C.20℃时氯酸钾是易溶物质D.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5.(2021·浙江丽水中考真题)20℃时,取一定质量的固体硝酸钾于烧杯中,把100克水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烧杯,不断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烧杯中,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丁烧杯中,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乙→丙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丙→丁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6.(2023·浙江一模)下图是对某固体物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恒温蒸发操作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C.给丙溶液升高温度,固体一定会溶解 D.甲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7.(2023·浙江一模)小柯泡好一杯红糖水并搅拌均匀,喝了一口感觉太甜,想要喝淡一点的红糖水,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加入红糖 B.加水 C.倒掉一部分D.用吸管喝下层的红糖水8.(2023·浙江一模)小明向烧杯中依次加入20克食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初中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5 物质的溶解(1) 同步试题
1.5 物质的溶解〔1〕1.气体的溶解度与气体性质、溶剂有关,还与外界条件有关。
“翻开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种现象与以下外界条件存在主要关系的是〔A〕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参加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明显升高。
这种物质可能是〔B〕3.以下既能影响食盐的溶解能力,又能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是〔D〕①温度②食盐颗粒的大小③是否搅拌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4.以下条件中,对物质的溶解性没有..影响的是〔D〕5.能比拟出室温下白糖和食盐溶解性大小的一组实验是〔B〕6.如下图,玻璃管中有色液体的左右移动可反映出瓶内气体温度的变化。
当向盛有水的试管中参加少量的固体氢氧化钠时,发现有色液体向右移动,这说明固体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热量。
〔第6题〕〔第7题〕7.小李同学做了如下图的实验,他在A、B两个一样的盛水的烧杯中逐渐参加硫酸铜晶体,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
实验次数 1 1 2 3 4 5参加硫酸铜晶体的质量/克20 20 30 40 50 60杯中剩余硫酸铜晶体的质量/克A杯0 0 5 15 x B杯0 0 0 5 y根据上述材料答复以下问题:〔1〕表中的x=25 ,y=15 。
〔2〕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到的结论有:①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物质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能够溶解的硫酸铜晶体的质量是有限的〕。
②在水的质量一样时,水的温度越高,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能够溶解的硫酸铜晶体越多〕。
8.茗茗发现很多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但溶解的速度有快有慢,她想:影响同种物质溶解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呢?茗茗根据生活经历以冰糖为例,提出了她的一些猜测:B.与水的温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测是否正确,她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方案〔实验中的烧杯完全一样〕并进展了探究,下表是她在探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颗粒大小水的温度实验现象①块状冰糖100毫升、10 ℃的水缓慢溶解②块状冰糖100毫升、80 ℃的水较快溶解③粉末状冰糖100毫升、80 ℃的水快速溶解〔第8题〕〔1〕通过比照实验①和实验②的实验现象,可验证猜测B〔填字母〕。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1.5.3 物质的溶解度 同步练习(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1.5.3 物质的溶解度同步练习一、基础题1.在20 ℃时,可用物质在100克水中溶解的质量,将物质分为易溶、微溶、可溶、难溶四个等级,易溶物质是指( )A. 小于0.01克B. 小于1克C. 大于1克D. 大于10克2.现有一杯20 ℃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能改变硝酸钾溶解度的操作是( )A. 加硝酸钾B. 充分搅拌C. 升高温度D. 恒温蒸发水3.下列物质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的是( )A. 氢氧化钠B. 食盐C. 硝酸钾D. 氮气4.下列有关氯化钠(NaCl)的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A. 20 ℃时,18.0克NaCl溶解在5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18.0克B. 36.0克NaCl溶解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NaCl的溶解度为36.0克C. 20 ℃时,36.0克NaCl溶解在100克水中,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克D. 20 ℃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0克NaCl,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克5.20 ℃时,下列4种物质分别溶解在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
其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 1克物质溶解在10克水里B. 150克物质溶解在1 000克水里C. 24克物质溶解在300克水里D. 0.3克物质溶解在1.5克水里6.下表列出了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请回答:(1)氯化铵的溶解性属于( )A. 易溶B. 可溶C. 微溶D. 难溶(2)由上表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3)在20 ℃时,向100克水中加入50克氯化铵,形成的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60 ℃时,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
7.已知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
(1)指出其表示的含义:________。
初中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5 物质的溶解(3) 同步试题
1.5 物质的溶解〔3〕1.以下与固体物质溶解度有关的是〔B〕①溶质的多少②溶质的性质③溶剂的多少④溶剂的性质⑤溶液是否饱和⑥是否搅拌⑦温度A.全部B.②④⑦C.②④⑤⑦D.②③④⑤⑥2.20℃时,50克水中溶解18克氯化钠恰好到达饱和。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D〕18克36克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D.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3.氯化钾的局部溶解度数值如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C〕温度溶解度/克20 ℃3430 ℃37A.常温下,氯化钾微溶于水B.20 ℃时,100克饱和氯化钾溶液中含有34克氯化钾30 ℃的饱和氯化钾溶液降温至20 ℃,会有氯化钾晶体析出D.一样质量的水中参加不同质量的氯化钾,所得溶液的浓度一定不同4.氯化钾与硝酸钾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表,那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C〕温度/℃20 30 40 50氯化钾的溶解度/40.0克硝酸钾的溶解度/克A.20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 ℃之间C.40 ℃时,5克氯化钾加10克水可得到15克的溶液D.50 ℃时,10克硝酸钾中加20克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 ℃,有硝酸钾固体析出5.有A、B、C三种物质,在20 ℃时溶解在水中制成饱和溶液。
20克水最多能溶解2克A物质;B物质制成115克饱和溶液用了15克B;C物质375克饱和溶液用去350克水。
这三种物质在20 ℃时溶解度大小的顺序为〔D〕A.B<C<AB.C>B>AC.A>B>CD.B>A>C6.20 ℃室温下在1000克蒸馏水中溶解熟石灰,溶液到达饱和,那么熟石灰的溶解性是〔C〕7.甲物质的溶液可用作化肥、电镀液等。
甲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D〕〔第7题〕A.甲的溶解度是102.5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20 ℃时,100克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70 ℃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都有晶体析出8.2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参加到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①所示,加热到50 ℃时现象如图②所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③所示。
八年级科学上册 1.5 物质的溶解(4)同步试题 (新版)浙教版
1.5 物质的溶解(4)1.实验室用硝酸钾固体配制10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第1题)A.用量程为50毫升的量筒量水B.将固体放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称取C.将固体直接投入量筒中溶解D.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贴有标签(如图)的试剂瓶中,塞好瓶塞2.实验室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C.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毫升的量筒量取42.5毫升蒸馏水3.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D)4.要配制100克5%的氯化钠溶液,除了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B)A.烧杯、试管、玻璃棒B.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C.烧杯、胶头滴管、漏斗D.烧杯、酒精灯、玻璃棒5.要配制100克5%的蔗糖溶液,以下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A)A.称取5克含杂质的蔗糖B.用量筒量取90毫升水C.搅拌后玻璃棒上有液体残留D.量筒中的水未完全倒入烧杯中6.将80克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C)A.80克B.100克C.200克D.280克7.探究学习小组在制作“叶脉书签”时,需要将树叶放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如图甲所示为该小组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第7题)(1)图甲中仪器a的名称是烧杯。
(2)称量氢氧化钠时,必须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玻璃器皿里,并置于托盘天平左(填“左”或“右”)盘进行称量。
(3)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蒸馏水时还用到胶头滴管(填写仪器名称),某同学在读取量筒读数时的视线如图乙所示,若其他操作正确,则会造成所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8.已知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如果要配制该物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溶液200克,需要加水160 克,此时溶液的温度应为6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溶解性同步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下列关于结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结晶是指有规则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B.不同物质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后,其几何形状可能不相同C.结晶必须在蒸发溶液的时候才能进行D.把硝酸钾晶体从其溶液中结晶出来最好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2.(3分)降低温度使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前后,不改变的是()A.溶解度B.溶剂质量C.溶液质量D.溶质质量3.(3分)下列各组物质,不适宜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结晶的是()A.硝酸钾溶液B.食盐溶液C.硫酸铜溶液D.氯化铵溶液4.(3分)配制10g 10%的氯化钠溶液,所选用的量筒的规格最好为()A.10毫升B.50毫升C.100毫升D.无所谓5.(3分)粗盐所含杂质主要是氯化镁、氯化钙等(均可溶于水),在提纯过程中常把粗盐粉碎后再用饱和的食盐水浸洗,再滤出食盐.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浸洗前后,被浸洗的粗盐中氯化镁、氯化钙的含量基本不变B.浸洗前后,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基本不变C.浸洗后,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D.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数次的使用下去6.(3分)发现结晶现象的溶液()A.一定是浓溶液B.可能是浓溶液C.一定是饱和溶液D.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浓溶液7.(3分)把400g 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A.100g B.200g C.400g D.800g8.(3分)(2004•济南)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0℃20℃30℃50℃80℃物质温度甲13.3g31.6g36.2g85.8g169g乙35.7g36.0g36.2g36.5g37.1g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进行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使乙物质从它的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析出,一般采用冷却的方法D.升高温度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9.(3分)(2008•鹤岗)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因疏忽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分析以下原因,其中一定不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是()A.量取水时,仰视量筒的读数B.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食盐C.配制溶液时,烧杯中原来留有水D.配制后的液体倾倒到细口瓶时,有一些液体溅出10.(3分)现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以下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3.2克NaCl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并使用游码B.用量筒量取水时,面对刻度,俯视凹液面最低处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盛有NaCl的烧杯时,有水溅出D.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时,不慎洒落11.(3分)下列哪种方法能使10℃的饱和硝酸钠溶液浓度变小,但仍然饱和()A.降低温度,过滤出晶体后恢复到原温度B.保持温度不变,再加入一定量的水C.蒸发水,析出晶体后再恢复到原温度D.降低温度,析出晶体后过滤12.(3分)A、B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现将60℃时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30℃,结果析出的A固体的质量比析出的B固体的质量多,这说明()A.30℃时的固体A的溶解度大于固体B的溶解度B.60℃时的固体A的溶解度大于固体B的溶解度C.温度对固体A的溶解度的影响比较大D.温度对固体B的溶解度的影响比较大13.(3分)某同学在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的实验中,称量时将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硝酸钾放在右盘;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这样配制的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10%B.等于10%C.小于10%D.无法确定14.(3分)有白色晶体20g,溶解在150g热水中充分搅拌后恢复至原温度,还剩余10g,再把剩余的10g晶体溶解在150g热水中,充分搅拌后恢复至原温度,仍剩余2g,则原晶体是()A.纯净物B.化合物C.混合物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15.(3分)提纯下列物质主要采用了哪种操作.A.溶解、过滤B.过滤C.蒸发、结晶D.结晶(1)从食盐水中分离出食盐;选_________(2)从碳酸钠和碳酸钙的混合物中提取碳酸钙;选_________(3)从KCl和MnO2混合物中分离出KCl;选_________(4)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硝酸钾;选_________.16.(3分)要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分别得到纯净物,供选择的操作有:A:蒸发结晶B:降温结晶C:趁热过滤D:加水溶解E:加热浓缩;供选择的仪器有:①蒸发皿,②量筒,③烧杯,④表面皿,⑤试管,⑥漏斗,⑦酒精灯,⑧玻璃棒,⑨滴管,⑩烧瓶.试回答:(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2)需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三、解答题17.配制500毫升质量分数为20%硫酸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20%的硫酸密度为1.14g/mL.98%的密度为1.84g/mL)18.100g40%的氯化铵不饱和溶液,从50℃降温至10℃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5%.问:从50℃降至10℃的过程中有无氯化铵晶体析出?若能析出晶体,则析出晶体质量为多少?物质的溶解性同步练习(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下列关于结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结晶是指有规则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B.不同物质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后,其几何形状可能不相同C.结晶必须在蒸发溶液的时候才能进行D.把硝酸钾晶体从其溶液中结晶出来最好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晶体的概念并结合结晶的方法分析即可.解答:解:A、晶体是指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固体,所以结晶是指有规则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故A 正确;B、不同的晶体有不同的形状,故B正确;C、结晶分为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故C错误;D、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所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它结晶,故D正确;故选C.点评: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时,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使其结晶;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时,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使其结晶.2.(3分)降低温度使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前后,不改变的是()A.溶解度B.溶剂质量C.溶液质量D.溶质质量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温度改变物质的溶解度发生了改变,析出溶质后溶液的质量也发生了改变,但溶剂的量没有增减.解答:解:由于温度的改变所以溶质的溶解度发生了改变,溶质析出后导致溶液的质量也发生了改变,只有溶剂的量没有改变.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溶液问题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溶液成分的认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3.(3分)下列各组物质,不适宜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结晶的是()A.硝酸钾溶液B.食盐溶液C.硫酸铜溶液D.氯化铵溶液考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冷却热饱和溶液法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故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使其析出.解答:解:A、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宜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结晶;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故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使其析出;C、硫酸铜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宜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结晶;D、氯化铵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宜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结晶;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结晶的方法,掌握结晶原理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4.(3分)配制10g 10%的氯化钠溶液,所选用的量筒的规格最好为()A.10毫升B.50毫升C.100毫升D.无所谓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可根据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溶质的质量;再根据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即可求得蒸馏水的质量,进而判断所选用的量筒的规格.解答:解: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g10%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g×10%=1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蒸馏水的质量=10g﹣1g=9g(合9mL);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用10mL量筒量取9mL水,量筒选择合理.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掌握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方法、量筒的使用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3分)粗盐所含杂质主要是氯化镁、氯化钙等(均可溶于水),在提纯过程中常把粗盐粉碎后再用饱和的食盐水浸洗,再滤出食盐.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浸洗前后,被浸洗的粗盐中氯化镁、氯化钙的含量基本不变B.浸洗前后,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基本不变C.浸洗后,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D.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数次的使用下去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氯化镁、氯化钙会溶解到饱和食盐水中;B、饱和食盐水中的氯化钠的溶解量达到了最大;C、浸洗后氯化钠质量没变,但用溶解了氯化钙、氯化镁溶液质量增加;D、氯化镁、氯化钙在水中的溶解量是有限的.解答:解:A、浸泡后,氯化镁、氯化镁会溶解在氯化钠溶液中,而使食盐中的氯化镁、氯化钙的量减少;B、饱和食盐水中的氯化钠的溶解量达到了最大,浸洗前后,食盐水中的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基本不变,故B正确;C、浸洗前后,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基本不变,但溶液中又溶解了一些氯化镁,使溶液质量增大,而溶质质量比上溶液质量就是溶液质量分数,所以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减小,故C错误;D、氯化镁和氯化钙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量是有限的,如果浸洗后氯化镁、氯化钙的量达到了饱和状态,就不会再溶解了,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用浸洗法对粗盐提纯的相关知识,要结合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进行判断.6.(3分)发现结晶现象的溶液()A.一定是浓溶液B.可能是浓溶液C.一定是饱和溶液D.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浓溶液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可以根据结晶的概念与原理方面进行分析、判断,当晶体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后,说明该温度该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当晶体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后,说明该温度该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发现结晶现象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饱和溶液的定义,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7.(3分)把400g 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A.100g B.200g C.400g D.800g考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400g×20%=(400g+x)×10% x=400g.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溶液的稀释问题,掌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8.(3分)(2004•济南)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0℃20℃30℃50℃80℃物质温度甲13.3g31.6g36.2g85.8g169g乙35.7g36.0g36.2g36.5g37.1g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进行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使乙物质从它的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析出,一般采用冷却的方法D.升高温度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种物质的溶解度;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晶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解答:解: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超过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故A错;在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有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一般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晶体.故C错;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可以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故D错.故选B.点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具备四要素:①、条件是温度一定;②、标准是100克溶剂;③、状态是饱和溶液;④、单位是克.9.(3分)(2008•鹤岗)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因疏忽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分析以下原因,其中一定不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是()A.量取水时,仰视量筒的读数B.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食盐C.配制溶液时,烧杯中原来留有水D.配制后的液体倾倒到细口瓶时,有一些液体溅出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即可,溶质质量分数==,可见溶质质量分数降低可能的原因有两个,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也可能是溶剂质量偏大.解答:解:A、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若仰视读数,会使所读取的数偏小,从而造成量取液体体积偏大,所以此操作可以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应该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即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读数,若放反,则会出现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读数,造成的结果是使所称量的物体质量偏小,所以此操作可以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C、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为:把量取好的溶剂水倒入放有一定质量氯化钠的烧杯中,所以若杯中原来留有水,就会使溶剂质量偏大,从而使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D、因为溶液有均一、稳定的性质,所以配置好的溶液因不小心而洒出细口瓶时并不会影响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故选D.点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此公式很容易理解只要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都可以造成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虽然原理简单,但同学们的答分并不高,主要是因为同学们不会分析各个错误操作对溶剂质量和溶质质量的影响,同学们以后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题目.10.(3分)现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以下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3.2克NaCl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并使用游码B.用量筒量取水时,面对刻度,俯视凹液面最低处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盛有NaCl的烧杯时,有水溅出D.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时,不慎洒落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引起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从两个方面考虑:①溶质少了(称量时左码右物并移动了游码、药品中含有杂质等)②水量多了(量水时仰视读数,烧杯中原来有水等).解答:解:A、左码右物称量3.2g食盐,食盐的实际质量为2.8g,所以溶质少了,溶质质量分数就小了,故A正确;B、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会导致量水量少了,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错误;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盛有NaCl的烧杯时,有水溅出,会导致水少了,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错误;D、由于溶液是均一的,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时,不慎洒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故选A.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引起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主要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两方面考虑.11.(3分)下列哪种方法能使10℃的饱和硝酸钠溶液浓度变小,但仍然饱和()A.降低温度,过滤出晶体后恢复到原温度B.保持温度不变,再加入一定量的水C.蒸发水,析出晶体后再恢复到原温度D.降低温度,析出晶体后过滤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分析:饱和溶液是指温度一定、溶剂的量一定,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解答:解:当降低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因此其饱和溶液会有溶质析出,恢复到原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保持温度不变,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液的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但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蒸发水,析出晶体后再恢复到原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当降低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故选D点评: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12.(3分)A、B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现将60℃时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30℃,结果析出的A固体的质量比析出的B固体的质量多,这说明()A.30℃时的固体A的溶解度大于固体B的溶解度B.60℃时的固体A的溶解度大于固体B的溶解度C.温度对固体A的溶解度的影响比较大D.温度对固体B的溶解度的影响比较大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B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现将60℃时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30℃,结果析出的A固体的质量比析出的B固体的质量多,说明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但无法比较30℃时AB两物质溶解度的大小.解答:解:A、30℃时,AB的溶解度可能相等,也可能大于或小于;B、无法比较60℃时的固体A、B的溶解度,也可能是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C、60℃时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30℃,结果析出的A固体的质量比析出的B固体的质量多,温度对固体A的溶解度的影响比较大,故正确;D、60℃时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30℃,结果析出的A固体的质量比析出的B固体的质量多,温度对固体A的溶解度的影响不大.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3.(3分)某同学在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的实验中,称量时将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硝酸钾放在右盘;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这样配制的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10%B.等于10%C.小于10%D.无法确定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称量时将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硝酸钾放在右盘,若放在右盘且使用游码则实际质量为砝码﹣游码;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解答:解: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需要硝酸钾200g×10%=20g,将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由于不需要使用游码,硝酸钾放在右盘,称量的硝酸钾的质量仍为20g.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小,那么实际量取的水偏大.由于实际量取的水偏大,则配制的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10%.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可从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入手,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有关,分析操作中的错误操作,判断错误操作对溶质、溶剂的影响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4.(3分)有白色晶体20g,溶解在150g热水中充分搅拌后恢复至原温度,还剩余10g,再把剩余的10g晶体溶解在150g热水中,充分搅拌后恢复至原温度,仍剩余2g,则原晶体是()A.纯净物B.化合物C.混合物D.无法判断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专题:阅读理解类简答题.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去做,饱和溶液:某一温度下,当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时称为饱和溶液.解答:解:根据题意,某温度下150g水中最多会溶解10g该晶体,若该晶体是纯净物,则再把剩余的10g晶体溶解在150g热水中,充分搅拌后恢复至原温度,应全部溶解,而不该有2g固体剩余,所以可分析出剩余的2g固体与溶解进水中的肯定不是一种物质.故答案为C.点评:在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时一定要指明温度,因为溶解度与温度有关.二、填空题15.(3分)提纯下列物质主要采用了哪种操作.A.溶解、过滤B.过滤C.蒸发、结晶D.结晶(1)从食盐水中分离出食盐;选C(2)从碳酸钠和碳酸钙的混合物中提取碳酸钙;选A(3)从KCl和MnO2混合物中分离出KCl;选AC(4)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硝酸钾;选D.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溶解性、沸点、不稳定及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可以选用过滤和结晶、蒸馏(或分馏)、加热分解、萃取和分液等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可参照下表采取分离方法.分离提纯方法适用范围过滤固体与液体不互溶的混合物蒸发结晶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包括蒸发溶剂结晶和降温结晶蒸馏(分馏)①难挥发的固体杂质在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②互溶液体沸点有明显差异解答:解:(1)从食盐水中分离出食盐;选蒸发、结晶,故选C;(2)从碳酸钠和碳酸钙的混合物中提取碳酸钙;选溶解、过滤,故选A;(3)从KCl和MnO2混合物中分离出KCl;选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故选AC;(4)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硝酸钾;选结晶,故选D.故答案为:(1)C;(2)A;(3)A C;(4)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题目难度不大,做题时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和分离的原理.16.(3分)要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分别得到纯净物,供选择的操作有:A:蒸发结晶B:降温结晶C:趁热过滤D:加水溶解E:加热浓缩;供选择的仪器有:①蒸发皿,②量筒,③烧杯,④表面皿,⑤试管,⑥漏斗,⑦酒精灯,⑧玻璃棒,⑨滴管,⑩烧瓶.试回答:(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下同)DEBCA.(2)需选用的仪器是①③⑥⑦⑧.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实验步骤的探究;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中的两种组分都能溶于水,采取一般地过滤操作是不能把二者分离开的.可以利用二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不同进行分离.先在高温下配制饱和溶液,然后降温结晶,析出晶体后趁热过滤出晶体硝酸钾,氯化钠仍溶解在母液中,对母液加热浓缩,氯化钠晶体析出,少量硝酸钾仍然溶解在高温浓缩的溶液中.解答:解:(1)首先利用高温下的水溶解两物质或溶解后进行加热浓缩,获得高温时的饱和溶液,然后降温结晶使硝酸钾大量析出,趁热过滤,获得纯净的硝酸钾,而母液中的氯化钠需要蒸发溶剂结晶.故选DEBCA;(2)溶解必需使用①蒸发皿烧杯③和玻璃棒⑧,加热浓缩需要酒精灯⑦和玻璃棒,降温结晶不需要特别的仪器,过滤时需要漏斗⑥、玻璃棒和烧杯.故答:①③⑥⑦⑧.点评:蒸发、过滤、结晶是分离混合物的几种常用方法.三、解答题17.配制500毫升质量分数为20%硫酸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20%的硫酸密度为1.14g/mL.98%的密度为1.84g/mL)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x,500mL=500cm31.84g∕cm3×x×98%=1.14g/cm3×500cm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