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中的简答题
2021初中物理丨物态变化考点详解和常见简答题汇总
2021初中物理丨物态变化考点详解和常见简答题汇总熔化和凝固熔化1. 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3. 熔化⑴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⑴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
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
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
⑴晶体的熔化: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
②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③晶体熔化的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⑴非晶体的熔化①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温度,温度会一直升高。
②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先变软,然后逐渐变稀成液态,温度不断长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⑴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否有确定的熔点。
4. 凝固⑴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⑴凝固点: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
⑴液态晶体的凝固: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就是它的凝固点。
⑴非晶体的凝固: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温度会一直降低。
5. 物体在熔过程中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
6. 温度为熔点的物质既可能是固态、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
7. 探究实验: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盛水的烧杯、试管(装有蜡或海波)、温度计、搅拌器、秒表、(火柴)。
【设计实验】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⑴左右时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实验表格】【图象】物质熔化的温度变化曲线”,甲图为海波,乙图为石蜡。
图象需要标明温度。
物质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对曲线(1)的分析:AB段——吸热、温度升高,物质为固态;BC段(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物质状态为固液共存。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解答简答题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解答简答题
[答案] 冬天,户外的温度低(①介绍题中的情况),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液滴而形成"白气";夏天的温度高,水蒸气不能液化成小液滴(②应用物理原理进行解释),所以,在冬天可以看到呼出的"白气",而在夏天却看不到(③回归到本题上来)。
例2、观察新买的白炽灯和日光灯与用久了的白炽灯和日光灯在颜色上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这颜色上的不同? [分析] 白炽灯和日光灯丝是金属钨,它在发光时温度会达到2500℃左右,在这么高的温度下,钨丝会升华,遇冷后,这些钨蒸汽又会在玻璃壁上凝华,而呈现黑色。
[答案] 白炽灯和日光灯用久后会发黑。
因为使用较长时间的白炽灯和日光灯(①介绍题中的情况),其中部分钨丝升华后又会凝华为固体钨而附着在玻璃壁上(②应用物理原理进行解释),所以玻璃壁会发黑(③回归到本题上来)。
下面我们练习一下
1、为什么说"下雪不冷,化雪冷"?
2、使用体温计前为什么要用力甩几下?
参考解答:
1、答:下雪后(①),雪要熔化,熔化是吸热过程(②),所以会感到冷(③)。
2、答:使用体温计前(①),水银柱中的水银如果没有回到玻璃泡内,再次测量时,有可能使测量结果不准确(②),所
以测量前要将体温计的示数甩到35℃以下(③)。
物态变化简答题技巧
2.夏天,南方夏天,南方一些偏远地区为了保鲜食物,通常在盆里装一些常 温的水,盆底放一个略高于水面的支架,支架上放一只装有食物的篮子,再 把用多层纱布制成的口袋套在篮子上,使袋口浸入水中,则多层纱布中就会 有水,如图所示。请分析说明该装置保鲜食物的原因。
纱布口袋中的水与封闭的空气温度相同,这些水 由于蒸发,温度降低(1分),口袋中水的温度低 于封闭空气的温度,封闭空气放出热量,温度降 低(1分),封闭空气的温度低于食物的温度,食 物放出热量,温度降低(1分)。
物态变化简答题
专题训练
回答技巧
• 1.用一句话简要介绍题目描述的大致情况 • 2.运用相关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 3.最后通过一句话回归到本题上来
1.冬天,在户外说话时,常看见人们口中呼出的 “白气”,而在夏天却看不见,这是为什么?
答:冬天,户外的温度低(介绍题中的情况),口中呼出 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液滴而形成“白气”;夏天的温 度高,水蒸气不能液化能小液滴(应用物理原理进行解 释),所以冬天可以看到呼出的“白气”,而夏天却看不 到(回归到本题上来)
3. “炖”菜是鸡西人喜欢的一道美食,最好的“炖”菜是应用煮食法. 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 和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是否能沸腾? 为什么?(设汤水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
答:不会(1分)。液体沸腾需要两个条件:达到沸点,继续 吸热。(1分)当煲中的汤水达到沸点后,盅内的汤水也达到 沸点。汤水如果沸腾需要继续吸热,但由于煲中的水与盅内 的汤水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所以盅内的汤水不会沸 腾。(1分)
4. 夏天,持续数日的高温天气,下了一场急雨,雨后,山 中生气了飘渺的白雾,请分析说明白雾形成的原因。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简答题
名科教育物理学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简答题1.冰箱里拿出的饮料为什么会“出汗”?答:外界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饮料瓶外壁,遇冷液化,变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外壁。
2.冰糕拿出来后上面为什么冒白汽?答:冰糕熔化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周围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汽。
3.水烧开后为什么会冒白雾?答:水壶中的水受热后汽化形成热的水蒸气,到空气中后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雾。
4.夏天从空调屋走到室外或者冬天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片上都会出现一层水雾,原因是什么?答: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后,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眼镜片上。
5.冬天室外说话会出现白色雾气,原因?答:嘴中呼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雾。
6.冬天向窗上哈气,窗上会出现水雾,原因?答:嘴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上。
7.霜形成的原因?答: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粒,附着在物体表面,形成霜。
8.冬天窗上冰花是怎么形成的?答: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户,凝华形成小冰粒,附着在窗上,形成冰花。
9.灯泡用久后会变黑,原因是?答:开灯后,钨丝(即灯丝)受热,升华为气体,关灯后,热的气体遇冷凝华,附着在灯泡内壁,所以看到灯泡变黑。
10.用干冰来制造具有舞台效果的白雾,原因是?答:干冰在空气中汽化,吸收大量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产生白色雾气。
11.游泳后上岸风一吹会感觉冷,原因是?答:身上的小水珠在风吹时汽化加快,在身上吸收大量热,使人感觉冷。
12.被100℃的水或者100℃的水蒸气烫伤,哪个更严重?原因是?答:100℃的水蒸气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碰到皮肤后会液化放出大量热,然后变成100℃的水继续烫伤人体。
- 1 -。
物态变化简答题及答案word版本
物态变化简答题及答案1、炎热的夏天,要将汽水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 ℃的水或者0 ℃的冰,哪一种效果好,为什么?答:0 ℃冰好一些;因为0 ℃的水和0 ℃的冰的温度相同,冷却的效果相同,但0 ℃的冰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冰的冷却效果好一些。
2、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答:冰不能继续熔化;因为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把正在熔化0 ℃的冰放在0 ℃的房间里,冰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够继续熔化4、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扇扇子也感到凉快,试分析这两种凉快的原因。
答:吃冰棒是熔化吸热,而扇扇子是通过加快空气流动来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来吸收人体的热量。
5、取一根较粗的铁丝,把它的一端放在炉火上烧一段时间(烧红),然后把烧红的部位插入水盆中,你会看到铁丝周围出现大量的气泡,并有白气产生,这是什么现象?答:由于铁丝温度较高,插入水中后发生局部的沸腾现象,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
6、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答:舞台上喷撒干冰升华需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
7、灯泡用久了以后为什么会发黑?答:因为灯发光时温度很高,钨丝因受热升华变成气态钨,当气态钨遇到冷的灯泡壁又凝华成固态的小钨粒,附在灯内壁上,长时间灯泡变黑。
8、为什么北方的冷气流南下,南方的暖湿气流北上,交汇处会下雨?答:南方的暖湿气流中的水蒸气与北方的冷气流相遇,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冰晶熔化变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9、我国南方的夏天,每当烈日当空,导致地表温急剧上升,人们普遍感到酷热难当:有时会下一场不小的阵雨,下雨时以及雨停后的一段时间,人们感觉空气湿热;但过一阵子,特别是一阵风刮过之后,大地和空气便清凉了,人们也感到凉爽了。
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指出其中包含的物理现象和原理。
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简答题物态变化全国通用
1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人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
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10所示。
请解释这个现象。
2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的“白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也有“白气”,如图9所示。
⑴请说明这两种“白气”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⑵请仿照示例说明这两种“白气”的成因。
示例:冬天房间玻璃窗上的冰花是由室内玻璃窗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3 设计一个简易实验,验证“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写出你的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
方法是:。
现象是:4 “炖”菜是鹤岗人喜欢的一道美食,最好的“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是否能沸腾?为什么?(设汤水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5 我们经常用电风扇吹潮湿的地板使其尽快干燥,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6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
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
请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及消除过程。
7湄洲湾畔,福建液化天然气(LNG)站线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当中.如图所示,储油罐浑身银白,直径较大,高度较矮(相对于直径而言),像个“矮胖子”.请回答:(1)储油罐浑身银白是为了尽可能地太阳光.(2)储油罐旁安装有自动喷头,夏天的中午,喷头向储油罐喷水使其降温,因为水的较大,蒸发时热较多.(3)罐体做成圆形,好处之一是.8 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小明要自制一支能测水沸点的温度计,现有表中所列的两种物质,他应选用表中的做测温物质,原因是.9 ①解释现象一:(1)现象解释一:蒸发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游完泳上岸时,皮肤上的水分蒸发,吸收身体的热量。
因此上岸后感到冷。
八上物态变化简答题
八上物态变化简答题
【最新版】
目录
1.八上物态变化的概念
2.八上物态变化的简答题类型
3.八上物态变化的解题技巧
正文
一、八上物态变化的概念
八上物态变化是指在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本中,涉及到的关于物态变化的知识点。
物态变化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由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相互转化的现象。
常见的物态变化有六种,分别是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
二、八上物态变化的简答题类型
在八上物态变化的学习过程中,简答题是常见的题型之一。
这类题目通常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物态变化知识,分析并解答实际问题。
简答题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判断物态变化类型:根据题目描述,判断物质所发生的是哪种物态变化。
2.解释物态变化的原因:分析题目中给出的现象,解释其背后的物态变化原因。
3.计算相关物理量:利用已知的物理量,根据物态变化的公式计算其他相关物理量。
三、八上物态变化的解题技巧
解答八上物态变化的简答题,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1.熟悉物态变化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了解其特点,以便在解题时迅速判断出所发生的物态变化类型。
2.分析题目中的现象: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描述的现象,找出现象背后的物态变化原因。
3.运用相关公式:在计算相关物理量时,要熟练运用物态变化的公式,注意单位的转换。
4.结合实际生活:在解答简答题时,要善于将所学的物态变化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物态变化简答题及答案
1、炎热的夏天,要将汽水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 ℃的水或者0 ℃的冰,哪一种效果好,为什么?答:0 ℃冰好一些;因为0 ℃的水和0 ℃的冰的温度相同,冷却的效果相同,但0 ℃的冰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冰的冷却效果好一些。
2、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答:冰不能继续熔化;因为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把正在熔化0 ℃的冰放在0 ℃的房间里,冰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够继续熔化4、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扇扇子也感到凉快,试分析这两种凉快的原因。
答:吃冰棒是熔化吸热,而扇扇子是通过加快空气流动来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来吸收人体的热量。
5、取一根较粗的铁丝,把它的一端放在炉火上烧一段时间(烧红),然后把烧红的部位插入水盆中,你会看到铁丝周围出现大量的气泡,并有白气产生,这是什么现象?答:由于铁丝温度较高,插入水中后发生局部的沸腾现象,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
6、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答:舞台上喷撒干冰升华需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
7、灯泡用久了以后为什么会发黑?答:因为灯发光时温度很高,钨丝因受热升华变成气态钨,当气态钨遇到冷的灯泡壁又凝华成固态的小钨粒,附在灯内壁上,长时间灯泡变黑。
8、为什么北方的冷气流南下,南方的暖湿气流北上,交汇处会下雨?答:南方的暖湿气流中的水蒸气与北方的冷气流相遇,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冰晶熔化变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9、我国南方的夏天,每当烈日当空,导致地表温急剧上升,人们普遍感到酷热难当:有时会下一场不小的阵雨,下雨时以及雨停后的一段时间,人们感觉空气湿热;但过一阵子,特别是一阵风刮过之后,大地和空气便清凉了,人们也感到凉爽了。
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指出其中包含的物理现象和原理。
简答题简答题题库
简答题简答题题库物态变化 1、当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你会发现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请你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答:水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子上壁液化成的小水滴。
所以模糊不清。
2、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想一想,为什么?答:因为壶嘴附近温度过高,水蒸气无法液化,所以不会出现白气。
3、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呈针状有什么作用?答:针状叶子与空气接触面积小,使水蒸发减慢,起到保水的作用4、煨炖食物时,有经验的人总是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然后改用小火,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因为水沸腾特点是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因此沸腾后,用小火就可以使其保持沸腾状态,并且小火还可节省燃料。
5、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常把一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为什么?答:烧完之后,镜子温度升高,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到镜子不会液化,使得镜子不会模糊不清方便观察。
6、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答: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即为“白雾”。
7、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认为这一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答:霜是水蒸气遇到极冷的温度放热凝华才能形成的,所以霜前冷。
雪熔化和升华要吸热,所以雪后寒。
8、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的三四月份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傍晚常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再把秧田里的水放掉,为什么?答:这是利用水凝固时要放热,使温度下降的缓慢些,不至于把秧苗冻死。
9、夏天游泳后从游泳池中走出,风一吹感到很凉,为什么?答:因为身上有水,风吹过加速了水的蒸发,水蒸发吸热,所以会很冷。
10、病人发高烧时,有时医生会用湿毛巾盖在病人的头上,这样就会使得病人的体温降低一些,这是为什么?答:因为水蒸发要从人体吸热,所以会使人体体温降低。
11.“炖“菜是东北人喜欢的一道美食,最好的”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是否能沸腾?为什么?(设汤水的沸点和水的沸点相同)答:不会,因为当水沸腾过程中,通过热传递使汤水温度升高也达到水的沸点,当二者温度相同后,不能发生热传递了,汤水无法吸收到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物态变化简答题
一、简答题1、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2、现在给你一杯很烫的开水和一只空杯子,你能尽快将水冷却下来吗?为什么要这样做?3、小明暑假在家休息时觉得十分炎热,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想出二种消暑降温的好办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4、请你解释一下俗语“下雪不冷,化雪冷”。
5、请你仔细观察,从生活中找出4个生成“白气”的例子,分析它们的成因。
6、你知道云、雨、雾、露、霜、雪都是怎样形成的吗?7、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感到暖和,而用劲向手上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而会更冷.这是什么原因? 8、去年冬天以来,广东出现历史上少见的大旱,一些地区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缓解旱情.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撒播到云中使其降雨.请你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上述人工降雨过程.小资料: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容易升华.9、开启啤酒瓶盖瞬间伴有“嘭”的一声,瓶口有股“白烟”,对此有两种说法:(1)“白烟”是瓶内CO2液化形成的;(2)“白烟”是瓶口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你赞成哪种说法?10、电冰箱是利用氟利昂作为工作物质把冰箱的“热”“搬运”到外部。
电动压缩机把冰箱内的氟利昂压缩到冰箱外部(有些藏在外壳内)的冷凝器中放热,冷凝器由金属管制成,如图所示。
请问高温氟利昂应该从冷凝器的A、B哪个口流入,哪个口流出,才能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分析为什么?11、平时我们经常听人们说“开水不响,响水不开”,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12、热管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常大的装置。
如图所示,热管是由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壁衬了一层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它易汽化的液体,当管的一端受热时,热量很快会传到另一端,这是什么道理?13、煮熟后滚烫的鸡蛋为了容易剥皮,需要把它放在冷水中浸一会儿。
这是为什么?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舞台上喷洒的干冰升华需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我们看到的”白雾”.2、正确答案:只要将水在两个杯子中来回倒就可以了。
物态变化简答题专题(打印版)
物态变化简答题专题班级姓名1、北方建筑工人在秋冬季节和泥时,常用食盐水代替自来水,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时候这样做?2、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3、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扇扇子也感到凉快,试分析这两种凉快的原因。
4、取一根较粗的铁丝,把它的一端放在炉火上烧一段时间(烧红),然后把烧红的部位插入水盆中,你会看到铁丝周围出现大量的气泡,并有白气产生,这是什么现象?5、冬天在室外,气温很低,手冻得难受,这时往手上呵气,会使手感到暖和些,从锅里取刚出笼的馒头,手烫得难受,这时在手上吹气,又觉得不太烫了。
为什么呵气时感到暖和,而吹气又会减轻烫的感觉呢?6、霜前冷,雪后寒?”7、(1)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
(2)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来。
为什么?8火箭点火发射时,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发射架就不被高温烧坏?底部喷出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是怎样形成的?9.人们常将新鲜蔬菜装在塑料袋内并密封,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保存为什么?在夏天,当把装有蔬菜的塑料袋从冰箱中取出后,看到塑料袋内、外都有水珠。
请解释这个现象。
10.不同季节的清晨,有时会看到卧室窗玻璃内侧表面有时是小水珠,有时是小冰花请解释这两种现象?11、寒冬时节的早晨,汽车司机上车后常发现在前风挡车窗上出现白色的“哈气”,于是他打风,很快就能除掉“哈气”夏天,在下大雨后,风挡车窗上也出现“哈气”影响安全驶,于是司机打开空调制冷,很快“哈气”也被除掉。
为什么同样的现象,司机采取不同的方法却收到了相同的效果?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12.一天下午,天气突然变得阴沉,九年一班的同学们正在教室上课,窗户的玻璃上出现了许多雾水,但是隔壁无人上课的物理实验室玻璃上的雾水却不明显,这是为什么?13、电冰箱制冷系统简化示意图,请说明电冰箱制冷的工作过程。
14常见的打火机,可以看见里面装有液体,阿强同学一天玩打火机时,把阀门松动了,一会儿工夫,虽然没有把液体倒出来,却发现液体不见了,但阀门周围却结了一层白色的东西,用手摸一摸打火机,发现打火机非常冰冷试用学过的“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解释上述发生的现象。
物态变化知识总结及简答题
物态变化知识总结第一节温度和温度计一、物质的三态1.水的三态:固态(冰);液态(通常指的水);气态(水蒸气:水蒸气看不见)。
其他物质一般也有三态。
物质的三态的形成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
2.酒精灯的使用:(1)用外焰加热;(2)禁止用一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3)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4)出现意外时不要惊慌,用湿抹布铺盖。
3.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和物体的温度有关。
二、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度:(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C”表示;(2)摄氏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C;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C;然后把0°C和100°C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C。
三、常用温度计1.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
(注意根据不同的测温需要选择液体;2.种类:常见的有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家庭用的寒暑表温度计。
它们的量程(即测量范围)不同,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也不同;3.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4.使用: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部;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四、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2.测量范围:35°C~42°C;分度值为0.1°C;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第二节汽化和液化一、汽化和液化的概念1.汽化定义: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简答题
1.相机、摄像机都是比较精密的设备,把它们从寒冷的室外带到温暖的室内时,从物理学中的热学角度考虑一下,应该注意什么事项?为什么?答:把相机、摄像机从寒冷的室外带到温暖的室内时,应将它们放入密闭的塑料袋中以避免产生液化现象。
等它们和室内温度相同后再将它们从塑料袋中取出。
原因是相机、摄像机在寒冷的室外使用时,温度很低,带到温暖的室内时,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滴,会影响它们的正常使用。
2.舞台上喷洒的干冰升华需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我们看到的“白雾”。
答:舞台上喷洒的干冰升华需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我们看到的“白雾”。
3.夏天游泳后从游泳池中走出,风一吹感到很凉,为什么?答:从游泳池出来时身体上有残留水分,夏天温度高,加上身体表面空气流动,加速了水分的蒸发,而水的蒸发需要吸热,便从人体表面吸收热量,于是人的体表温度降低,人就会觉得凉.4.多年来,南宁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种植花草树木,提高绿地覆盖率,修建人工湖,扩大水域面积,大大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环境,让全市民享受到了“绿城”带来的实惠。
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说明绿化城市、修建人工湖对改善居住环境所带来的好处(至少说两点)。
答:(1)植树造林可以减弱噪声的影响;(2)绿化、扩大水域面积,可以利用水的蒸发吸热来降低气温;(3)绿化、扩大水域面积,还可以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在吸收相同的太阳辐射热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升高较少,来降低气温.5.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想一想,为什么?答:那是因为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高,从壶嘴出来的是水蒸气,而水蒸气是肉眼看不到的。
而那些看得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而液化了,成了液态的小水珠,所以看得见。
6.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呈针状有什么作用?答:沙漠中的仙人掌的针状叶子减小了表面积,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过快,有利于仙人掌在沙漠中的生存.7.煨炖食物时,有经验的人总是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然后改用小火,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简答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简答题1对着你的手背吹气,呵气,说出你的感觉,并解释其中的道理。
答:吹气时感觉凉爽。
因为吹气加快了手背表面空气流动,使手背上水分蒸发加快,蒸发吸热,所以感到凉爽。
呵气时感觉湿热,因为呵出的热气高于手背的温度,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液化放热,所以感到湿热。
2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水的年蒸发量远大于年降水量,有些湖泊正在迅速干涸和缩小.从影响蒸发快慢的有关因素考虑,解释一下当地水的年蒸发量大的原因.答:(水的表面)空气流动快或西部风大,加快蒸发;(天气炎热)温度高,加快蒸发;水域面积大,加快蒸发。
3医生这病人检查牙齿时,拿着一把带把的金属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平面镜的温度高于口腔内的温度,防止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子表面上,影响医生诊疗。
4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因为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是300-400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而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仅5-6Hz,低于人的听觉所能觉察的最小频率. 所以,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5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想一想,为什么?因为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较高,壶内水汽化后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不会液化,所以在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6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呈针状有什么作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针状叶子减小了表面积,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过快,有利于仙人掌在沙漠中的生存.7.煨炖食物时,有经验的人总是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然后改用小火,试说明其中的道理.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只是加快了水的汽化,使锅内的水干的快而已,白白浪费了燃料.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大火把水烧开后,就改用小伙,保持锅内的水一直沸腾.8.酒精灯的火焰能点燃纸,但是却能用纸做的小锅在酒精灯上烧开水,讲出其中的道理.(纸的着火点是183°C,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是800°C).在纸做的小锅内,用酒精灯加热只能将水加热到沸腾的温度,即100°C.水沸腾时需吸收大量的热量,同时也吸收了纸的多余热量,使纸的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183°C,所以用纸锅烧水,纸并不会燃烧.9.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舞台上喷洒的干冰升华需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我们看到的”白雾”.10.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认为这一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这说法有道理. 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若气温偏高则无霜生成,所以会有”霜前冷”;而”雪后寒”是因为雪熔化时需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气温降低,使人觉得寒冷.11.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装液体的饮料瓶,这是为什么?因为透明的装液体的饮料瓶相当于凸透镜,而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容易引发森林火灾.所以在森林里不能随便丢弃这种饮料瓶.12.小华观察到水缸里的水总是从水面开始凝固,且听说冬天最冷的时候放在室外的水缸会破裂,为什么呢?因为水面温度较低,所以水总是从水面开始凝固.水面凝固后,缸内的水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凝固后体积变大,造成水缸破裂13、夏天使用电风扇时,空气的温度并没有降低,但人会感到凉爽,这是为什么?感觉凉爽是因为电风扇加速空气流动,让人体表的水分蒸发,水蒸发吸热,所以会感到凉爽14、用高压锅煮饭比用普通锅煮饭熟得快,为什么?①高压锅使食物易熟的原因:因蒸发的水蒸气留在锅内,增大了液面上方的气压,水的沸点高于100℃,食物的温度在100℃以上易熟;。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简答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简答题1.对着你的手背吹气,呵气,说出你的感觉,并解释其中的道理。
答:吹气时感觉凉爽。
因为吹气加快了手背表面空气流动,使手背上水分蒸发加快,蒸发吸热,所以感到凉爽。
呵气时感觉湿热,因为呵出的热气高于手背的温度,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液化放热,所以感到湿热。
2.医生这病人检查牙齿时,拿着一把带把的金属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平面镜的温度高于口腔内的温度,防止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子表面上,影响医生诊疗。
3.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想一想,为什么?因为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较高,壶内水汽化后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不会液化,所以在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4.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呈针状有什么作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针状叶子减小了表面积,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过快,有利于仙人掌在沙漠中的生存.5.煨炖食物时,有经验的人总是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然后改用小火,试说明其中的道理.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只是加快了水的汽化,使锅内的水干的快而已,白白浪费了燃料.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大火把水烧开后,就改用小伙,保持锅内的水一直沸腾.6.酒精灯的火焰能点燃纸,但是却能用纸做的小锅在酒精灯上烧开水,讲出其中的道理.(纸的着火点是183°C,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是800°C).在纸做的小锅内,用酒精灯加热只能将水加热到沸腾的温度,即100°C.水沸腾时需吸收大量的热量,同时也吸收了纸的多余热量,使纸的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183°C,所以用纸锅烧水,纸并不会燃烧.7.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舞台上喷洒的干冰升华需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我们看到的”白雾”.8.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认为这一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这说法有道理. 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若气温偏高则无霜生成,所以会有”霜前冷”;而”雪后寒”是因为雪熔化时需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气温降低,使人觉得寒冷.9、夏天使用电风扇时,空气的温度并没有降低,但人会感到凉爽,这是为什么?感觉凉爽是因为电风扇加速空气流动,让人体表的水分蒸发,水蒸发吸热,所以会感到凉爽10、用高压锅煮饭比用普通锅煮饭熟得快,为什么?①高压锅使食物易熟的原因:因蒸发的水蒸气留在锅内,增大了液面上方的气压,水的沸点高于100℃,食物的温度在100℃以上易熟;11、炎热的夏天,要将汽水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 ℃的水或者0 ℃的冰,哪一种效果好,为什么?答:0 ℃冰好一些;因为0 ℃的水和0 ℃的冰的温度相同,冷却的效果相同,但0 ℃的冰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冰的冷却效果好一些。
初中物理丨物态变化考点详解和常见简答题汇总
2022初中物理丨物态变化考点详解和常见简答题汇总熔化和凝固熔化1. 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3. 熔化⑴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⑴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
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
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
⑴晶体的熔化: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保持在肯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
②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到达熔点,继续吸热。
③晶体熔化的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⑴非晶体的熔化①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没有肯定的温度,温度会一直升高。
②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先变软,然后逐渐变稀成液态,温度不断长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⑴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否有确定的熔点。
4. 凝固⑴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⑴凝固点: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保持肯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
⑴液态晶体的凝固: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就是它的凝固点。
⑴非晶体的凝固: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没有肯定的凝固点,温度会一直降低。
5. 物体在熔过程中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
6. 温度为熔点的物质既可能是固态、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
7. 探究实验: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盛水的烧杯、试管〔装有蜡或海波〕、温度计、搅拌器、秒表、〔火柴〕。
(设计实验)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⑴左右时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实验表格)(图象)物质熔化的温度变化曲线〞,甲图为海波,乙图为石蜡。
图象需要标明温度。
物质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对曲线(1)的分析:AB段——吸热、温度升高,物质为固态;BC段〔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物质状态为固液共存。
物理物态变化试题及答案
物理物态变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冰化成水是熔化过程B. 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过程C. 铁块受热后体积膨胀是熔化过程D. 霜的形成是凝华过程2.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
A. 熔化B. 汽化C. 升华D. 液化3.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称为()。
A. 凝华B. 液化C. 熔化D. 升华4.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称为()。
A. 熔化B. 液化C. 凝固D. 汽化5.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
A. 熔化B. 液化C. 凝固D. 汽化二、填空题6. 当温度高于0℃时,冰会直接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称为______。
7. 冬天窗户上出现的冰花是室内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后______形成的。
8.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会直接变成气态,这个过程称为______。
三、简答题9. 请简述物态变化的六种基本类型及其吸热或放热情况。
四、计算题10. 一块冰的质量为2kg,它完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多少?(已知冰的密度为0.9g/cm³,水的密度为1g/cm³)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A4. C5. A二、填空题6. 升华7. 凝华8. 升华三、简答题9. 物态变化的六种基本类型包括:熔化(固态变为液态,吸热)、凝固(液态变为固态,放热)、汽化(液态变为气态,吸热)、液化(气态变为液态,放热)、升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吸热)和凝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放热)。
四、计算题10. 由于质量与状态无关,所以冰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仍然是2kg。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解答简答题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解答简答题怎样解答简答题简答题,也叫说理题,是物理学中一种常见的题型。
由于日常现象中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对这些现象的解释、叙述都离不开简答题,近几年的中考对简答题的考察越来越多,为了答好这种习题,我们有必要将简答题的叙述方式简单介绍一下。
回答这样的问题时一般有三个环节:①用一句简要的话,先介绍一下题中的大致情况;②根据相应的物理原理对问题进行解释,这是回答问答题最主要的地方;③最后通过一句话还要回归到本题上来。
这就像向别人说明一个道理一样,你只要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让别人看懂才行。
自我修正问答题的好办法就是写完后多读几遍,看是否通顺,是否能让别人明白。
例1 冬天,在户外说话时,常看见人们口中呼出的"白气",而在夏天却看不见,这是为什么?[分析] 冬天与夏天,人呼出的气体是一样的,但冬天户外的温度低,温度低时可以见到"白气",而在温度高却看不见,说明"白气"是口中呼出的气体液化而成的,是口中呼出的什么气体液化而成的呢?是二氧化碳、水蒸气还是其它气体,由于使二氧化碳及其它气体液化的温度非常低,所以只能是由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
[答案] 冬天,户外的温度低(①介绍题中的情况),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液滴而形成"白气";夏天的温度高,水蒸气不能液化成小液滴(②应用物理原理进行解释),所以,在冬天可以看到呼出的"白气",而在夏天却看不到(③回归到本题上来)。
例2、观察新买的白炽灯和日光灯与用久了的白炽灯和日光灯在颜色上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这颜色上的不同?[分析] 白炽灯和日光灯丝是金属钨,它在发光时温度会达到2500℃左右,在这么高的温度下,钨丝会升华,遇冷后,这些钨蒸汽又会在玻璃壁上凝华,而呈现黑色。
[答案] 白炽灯和日光灯用久后会发黑。
因为使用较长时间的白炽灯和日光灯(①介绍题中的情况),其中部分钨丝升华后又会凝华为固体钨而附着在玻璃壁上(②应用物理原理进行解释),所以玻璃壁会发黑(③回归到本题上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态变化简答题》专题
1、把正在熔化的0 ℃冰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
2、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扇扇子也感到凉快,试分析这两种凉快的原因。
3、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常先把一面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
是为什么?
4、在玻璃杯里倒上半杯开水,会发现玻璃杯的上半部模糊不清,这是为什么?
5、为什么北方的冷气流南下,南方的暖湿气流北上,交汇处会下雨?
6、从冰箱里拿出冷藏的鸡蛋,一会儿发现它变湿了,马上用干布擦拭却擦不干,但是在桌面上放置一
段时间后鸡蛋自己也会干,请你解释上述现象。
7、火箭点火发射时,若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上,发射台就会被烧毁。
为了保
护发射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
火
箭发射时,发射架为什么不会被高温烧坏? 底部喷出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如图)是由
什么组成的?它是怎样形成的?
8.小明的妈妈用食用油炸油条时,油的温度约为200℃。
她不小心把几滴水溅到了油锅里,出现了“油花四溅”的现象。
请解释这个现象。
9、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10、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
过一会儿,他
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
请解释这个现象。
11、灯泡用久了以后为什么会发黑?
12、为什么说“霜前冷,雪后寒”?
13、小陆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一天,她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支冰棍,发现冰棍上附着白花花
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棍在冒“白气”;她把这支冰棍放进茶杯里,过一会儿,茶杯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
请你帮小陆解释“粉”、“白气”和“冒汗”是怎么形成的。
14、如图,大烧杯内的冰熔化时小烧杯内的冰是否会熔化?为什么?
15、“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
底隔离,如图所示,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是否能沸腾?为什么?(设汤水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
16、夏季的清晨,湖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它是怎样形成的?
17.不同季节的清晨,有时会看到卧室窗玻璃内侧表面有一层小水珠,有时是小冰花。
请分别解释这两个现象,并说明发生这两种物态变化的条件有什么不同。
18、取一张光滑的厚纸,照图那样做成一个小纸锅。
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火上加热。
注意不要让火苗烧
到水面以上的纸。
过一会儿水就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
实际做一做,并且说明纸锅为什么不会燃烧。
《物态变化简答题》专题
1、把正在熔化的0 ℃冰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
答:冰不能继续熔化;因为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把正在熔化0 ℃的冰放在0 ℃的房间里,冰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够继续熔化。
2、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扇扇子也感到凉快,试分析这两种凉快的原因。
答:吃冰棒是熔化吸热;
扇扇子是通过加快空气流动,来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吸收人体的热量。
3、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常先把一面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
是为什么?
答:在酒精灯上烧一烧是为了提高镜面的温度,避免由于镜面的温度低,使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使镜面模糊不清。
4、在玻璃杯里倒上半杯开水,会发现玻璃杯的上半部模糊不清,这是为什么?
答:开水蒸发产生高温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壁,降温液化形成水雾附着在杯壁上,因而模糊不清。
5、为什么北方的冷气流南下,南方的暖湿气流北上,交汇处会下雨?
答:南方的暖湿气流中的水蒸气与北方的冷气流相遇,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熔化变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6、从冰箱里拿出冷藏的鸡蛋,一会儿发现它变湿了,马上用干布擦拭却擦不干,但是在桌面上放置一
段时间后鸡蛋自己也会干,请你解释上述现象。
答:从冰箱里拿出冷藏的鸡蛋温度很低,鸡蛋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在鸡蛋上,所以鸡蛋变湿了;擦拭以后由于鸡蛋温度仍很低,水蒸气还不断液化,所以擦不干;放置一段时间后,鸡蛋温度升高,鸡蛋表面的小水滴汽化为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所以变干了。
7、火箭点火发射时,若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上,发射台就会被烧毁。
为了保
护发射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
火
箭发射时,发射架为什么不会被高温烧坏? 底部喷出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如图)是由
什么组成的?它是怎样形成的?
答:大水池里的水受到高温汽化吸收热量,保护发射架不被烧坏。
火箭发射时,底部喷出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由小水珠组成的。
它是由水池里的水汽化后又降温液化成小水珠浮在空气中成的。
8.小明的妈妈用食用油炸油条时,油的温度约为200℃。
她不小心把几滴水溅到了油锅里,出现了“油花四溅”的现象。
请解释这个现象。
答:溅入油里的水滴,到达油面时有一定的速度,要继续向下运动。
由于油的温度远高于水的沸点,水滴向下运动过程中快速汽化,产生高压气泡,气泡迅速膨胀破裂把油溅起来。
9、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答:舞台上喷撒干冰,当干冰升华时需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
10、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
过一会儿,他用
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
请解释这个现象。
答: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冰块温度低于0℃,放到水中后水放热降温,冰吸热升温;当冰块附近的水的温度降到0℃时,冰的温度还低于0℃;冰块继续吸热,冰块附近0℃的水继续放热凝固成冰。
所以冰块会“粘”到一起。
11、灯泡用久了以后为什么会发黑?
答:因为灯发光时温度很高,钨丝因受热升华变成气态钨,当气态钨遇到冷的灯泡壁又凝华成固态的小钨粒,附在灯泡内壁上,长时间灯泡会变黑
12、为什么说“霜前冷,雪后寒”?
答: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
化雪是熔化过程,而熔化时需吸热,所以“雪后寒”。
13、小陆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一天,她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支冰棍,发现冰棍上附着白花花
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棍在冒“白气”;她把这支冰棍放进茶杯里,过一会儿,茶杯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
请你帮小陆解释“粉”、“白气”和“冒汗”是怎么形成的。
答:“粉”是冰箱里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产生的;
“白气”是冰棍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
“冒汗”是茶杯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
14、如图,大烧杯内的冰熔化时小烧杯内的冰是否会熔化?为什么?
答:不会熔化,因为大烧杯内的冰熔化时,虽然吸收热量,但是温度却保持熔点温度不变;小烧杯内的冰由于热传递,温度也会达到熔点温度,由于温度和大烧杯内混合
物的温度相同,不能从大烧杯内的混合物中继续吸热,所以不会熔化。
15、“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
底隔离,如图所示,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是否能沸腾?为什么?(设汤水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
答:不会沸腾,因为大烧杯内的水沸腾时,虽然吸收热量,但是温度却保持
沸点温度不变;小烧杯内的水由于热传递,温度也会达到沸点温度,由
于温度和大烧杯内水的温度相同,不能从大烧杯内的水中继续吸热,所
以不会沸腾。
16、夏季的清晨,湖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它是怎样形成的?
答:夏季的白天温度高,湖水蒸发,形成大量的水蒸气,夜间至次日清晨,气温降低,湖面上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白雾飘在湖面上。
17.不同季节的清晨,有时会看到卧室窗玻璃内侧表面有一层小水珠,有时是小冰花。
请分别解释这两个现象,并说明发生这两种物态变化的条件有什么不同。
答:小水珠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而成的;
小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华而成的;
两种物态变化中,水蒸气遇冷温度不同,凝华时遇冷温度低且低于零度。
18、取一张光滑的厚纸,照图那样做成一个小纸锅。
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火上加热。
注意不要让火苗烧
到水面以上的纸。
过一会儿水就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
实际做一做,并且说明纸锅为什么不会燃烧。
答: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在沸腾时,虽然吸收热量,但是
温度却保持沸点温度不变,用纸锅烧水,纸锅始终要向水传热,所以温度
不能达到纸锅的着火点,所以纸锅能烧开水,而纸锅不会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