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封城市规划与文脉的延续

合集下载

开封“文化+城建”战略的提出与思考

开封“文化+城建”战略的提出与思考

开封“文化+城建”战略的提出与思考摘要:城市风格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彰显了城市的特色。

通过实施“文化+城建”,宋代建筑的文化精髓,传统建筑形式、符号,现代建筑语言,文化特色,地域特色,时代特征等“新宋风”城市风格的六个元素在开封日益彰显。

关键词:文化+城建思考战略一、“文化+城建”的提出、内涵和意义1.“文化+城建”的提出。

当今时代,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一种核心力量。

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

在城市建设中,合理汲取和利用历史传统文化,是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魅力不在于它有多少高楼大厦,而在于它的历史底蕴。

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城市,不可能生存发展和持久的。

城市的传统文化是通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获得持久的宝贵财富。

城市记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它是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因而从这一角度来看,历史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一种独特的资源,把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规划中,在城市发展战略的层面通盘考虑,将有利于城市整体健康而持续地发展。

目前我国三分之一的城市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城市的数量已由1949年的136个,发展到目前的657个。

中国用20年的时间实现了欧洲2个世纪才完成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

但在城市建设中,也出现了“建设性的破坏”问题,千城一面,西风盛行,一些著名的历史遗迹,由于缺乏精心的整体设计而遭破坏。

2.“文化+城建”的内涵。

究竟什么是“文化+”呢?结合多年来开封文化产业发展的丰富实践,市委书记吉炳伟给出了明确答案:“文化+”就是文化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就是把文化已有及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传承、效益提升、产业转型和组织变革,不断提升开封文化产业及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文化为基础条件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

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

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目录一、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 ...................................... 3 二、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 .............................................. 3 三、中心城区道路系统规划 ..................................................................... ...................................... 4 五、中心城区绿地水系规划 ..................................................................... ...................................... 5 六、中心城区公共设施规划 ..................................................................... ...................................... 6 七、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 ...................................... 6 八、中心城区总体空间结构规划 ..................................................................... (6)一、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全市城镇形成“一轴一心、多点引领、区域联通”的布局结构。

开封城市历史演变、布局特点、规划思想

开封城市历史演变、布局特点、规划思想

中国城市规划史论文班级:城市规划0802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开封城市历史演变———布局特点和规划思想关键词:北宋都城、汴京、城市规划、开封、发展演变摘要:开封位于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中游豫东平原的南岸,又名汴梁,自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七个王朝曾先后建国都于开封,“七朝故都”由此而来。

她在历史上有过启封、大梁、浚仪、东京、汴京、祥符等名称。

北宋东京城是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一种特殊类型,在城市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有着非凡创造力和顽强生命力的开封,在经历了一段历史的繁华梦后,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走向落寞。

现如今,在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浪潮下,开始苏醒。

正文:开封附近是我国古代文化最先发展的地区之一。

开封由魏朝发展以来,在北宋时期达到历史顶峰,成为名盛一时的城市。

然而经历了近两个世纪如诗如梦的繁华岁月,古都开封终于走完了自己城市发展史中最令人神往的路程。

由开封在历史上的演变历程,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对开封进行分析。

萌芽时期(北宋以前)据正史记载,开封城出现在春秋郑庄公时代(前743——701年)。

战国时代,七雄逐鹿中原。

地处关中的秦国逐渐强大,六国莫不懔然。

为避强秦压迫,原在山西安邑建都的魏国,于公元前364年迁都大梁,并筑大梁城。

从此给了开封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开封也从此成为一国之都。

这在开封的城市发展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

公元前225年,秦大将王贲攻魏,决河水以淹大梁。

三月城破,魏亡,大梁毁坏殆尽,一代名城付之流水。

公元前168年,汉文帝封子刘武为梁孝王,先都开封,后迁商丘。

南北朝时,开封先后改称梁州、汴州,由县治改为州治,沉寂了数百年的开封重又发展起来,成为北魏对南朝作战的水运交通线上的八大仓库之一。

隋炀帝时期开凿的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成为沟通南北的大动脉。

大运河的中段就是沟通黄河与淮河的汴河。

【勃起的头发】原创--历史文化名城开封的保护与发展

【勃起的头发】原创--历史文化名城开封的保护与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课程论文学年学期: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题目:历史文化名城开封的保护和发展指导教师:班级:学号:姓名:联系电话:成绩历史文化名城开封的保护和发展摘要:历史文化名城是祖先馈予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华夏古老城市文明的生动见证。

在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化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化,是一个十分紧迫而又现实的问题。

本文以名城开封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建筑历史与城市规划的专业角度,讨论了名城开封的保护与发展问题。

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历史学、社会学、生态学等知识对名城开封的保护与发展进行了研究性探讨。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开封古城、保护、发展1.名城开封的历史文化特征及现状分析1.1历史沿革开封历史久远,早在 7000~8000 年以前,我们的先祖就劳动生息在这块沃土上,1956 年考古工作者在尉氏洧川镇兴隆岗发现的裴李岗文化遗址唤醒了人们对古代开封的憧憬。

公元前 21 世纪,夏朝第七世帝杼迁都于今开封东南 30 里的老丘(今陈留镇古城),至十三世甲即位迁都,历经六世,建都凡 217 年。

春秋时,开封为卫国仪邑。

公元 8 世纪前期,郑庄公在郑国东南修筑城堡,取“启拓封疆”之意而名为“启封”(今开封城南约 25 公里的朱仙镇附近的古城村)。

启封城在汉景帝时(前 157 年~前 141 年),因避景帝刘启之名讳,改“启”为“开”,之后启封城改为开封城,这便是今日开封城名称之由来。

1.2开封城池的布局及历史变迁开封,是一座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古城。

根据一九五六年开封城郊东南万隆岗出土的文物考证,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开封就出现了原始的居民住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封这座古城也在改变,但是基本格局却没有变化。

一百多年以来,开封城墙保持了原有的建筑规模,但由于战乱和后期建设各城门至今都已无存,为适应近代交通发展的需要,1929 年曾开辟了小南门,之后又在西、南两面各开一门,东边辟有两门,城外之护城河东面北部、北面已堵塞,西面和南面尚存。

基于文脉主义的历史古城城市中轴线活化研究——以开封城市中轴线为例

基于文脉主义的历史古城城市中轴线活化研究——以开封城市中轴线为例

文 化 再 生 ,使 城 市 的 现 代 化 建 设 首 先 强 性场景的塑造过程中,城市轴线空间及其 得 城 市 丧 失 了 文 化 之 根 、 文 化 之 魂 ,造
Study on the Axis Activation of the Ancient City Based on Contextualism: A Case Study of the Central Axis杨永春刘静玉王梅梅
CAO Wanpeng YANG Yongchun LIU Jingyu WANG Meimei
基于文脉主义的历史古城城市中轴线活化研究一 以开封城市中轴线为例丨曹宛鹏杨永春刘静玉王梅梅
文章编号:1009- 6000(2020)01 - 0009—08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B
doi:10.3969/j .issn.1009-6000.2020.01.0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198. 41571155):兰州大学带一路■•专项项目 (2018ldbryb025):中央高校科研基金(No.lzujbky- 2019-31).
9
K 现 代 城 市 研 究 I 本期聚焦:历史遗产保护与活化再利用研究
2020.01
FO CU S:STUDY ON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HISTORICAL HERITAGE
本 质 的 联 系 ,当 今 城 市 规 划 的 任 务 就 是 成为我国历史古城的普遍印记。〈中国建 治功能向文 化功 能倾斜 [17]。
摘要: 城市中轴线承载着历史古城城市文脉的传承和变迁,活化城市中轴线对于解决城市文脉丧失、 活力袞退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文脉主义理论,结含历史古城城市中轴线失活的实际情况, 从擷取文脉基因、移植文脉单元、塑造文脉空间、营造场所精神、传承文化风貌等方面提出了 历史古城城市中轴线活化策略,并将其应用于开封城市中轴线活化实践,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 参考。 关键词: 文脉主义;城市中轴线;历史古城;开封市

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

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

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目录一、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中心城区道路系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中心城区绿地水系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中心城区公共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中心城区总体空间结构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全市城镇形成“一轴一心、多点引领、区域联通”的布局结构。

(1)“一轴”即沿陇海-兰新铁路城镇发展轴。

由中心城区、开封县城、兰考县城组成,是实施东接西联的主体区域,对市域城乡发展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2)“一心”即由中心城区和开封县城关镇构成的都市区,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和对外交往门户。

要积极接轨中原城市群,率先实现与郑州一体化发展,提升发展能力和对区域的服务能力、对全市和豫东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提高居住和就业水平,在市域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起到龙头作用。

(3)“多点”即由其它县城、重点镇组成多元发展格局,配合中心城区,壮大经济实力,共同支撑全市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辐射带动广大乡村地区生产生活发展。

(4)“区域联通”:以中心城区为枢纽,依托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和信息网络,构筑对外开放、对内加强城镇经济联系的网络体系,促进经济要素流动,支撑城市区域化发展。

融入“一带一路”,促进开封文化产业发展

融入“一带一路”,促进开封文化产业发展

融入“一带一路”,促进开封文化产业发展“一带一路”战略,为开封全面提高经济外向度、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一带一路”既是经济带,也是文化带。

文化产业是现代社会的高端产业形态,文化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绿色特征。

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文化产业不仅是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导方向,也是增强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推手。

开封借力“一带一路”,有助于进一步叫响旅游和文化品牌,做好文化产业。

当前开封正在实施“文化+一带一路”,在迎接“一带一路”建设中与沿线城市文化碰撞、交融和创新。

开封将围绕华夏历史文明传承,扩大以“宋文化”为代表的开封传统文化影响力,促进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共振、共鸣和共享。

积极推动与沿线国内外重要节点城市资源共享、品牌共建、客源互动,策划开发“一带一路”文化旅游演艺等一批特色旅游产品,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带”。

2015年开封作为著名的国际文化旅游城市,抢抓机遇发起建立了“一带一路”城市旅游联盟,这不是单单的旅游联盟,而是以旅游为纽带加强开封与“一带一路”城市各个产业的融合。

这将有利于推动沿线国内外重要节点城市旅游资源的共享、品牌的共建和客源的互动,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带。

目前,“一带一路”城市旅游联盟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已有3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城市达成加入协议。

二、发挥优势,借力发展,开辟开封发展新路径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和其他周边城市相比,开封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经济文化优势。

开封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东起点城市,现在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在“一带一路”沿线近60个国家300个城市中,目前与开封市缔结友好关系的城市已达13个。

作为国家确定的全国公路枢纽城市,郑州、开封之间,正在形成“三条铁路”、“两条高速”、“三条快速通道”的便捷交通体系。

在长江经济带战略中,河南省和开封市是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

开封是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重要的核心城市。

开封文化大街进展情况汇报

开封文化大街进展情况汇报

开封文化大街进展情况汇报开封文化大街是开封市的一个重要文化景观,也是我市的文化名片之一。

自从开封市政府提出了文化大街的建设规划以来,我们就积极参与其中,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文化、旅游、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街区。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现在我来向大家汇报一下开封文化大街的进展情况。

首先,我们在文化大街的规划和设计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我们邀请了国内知名的建筑设计团队,对文化大街的整体规划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设计,确保文化大街的建设能够体现出开封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现代气息。

在设计上,我们充分考虑了文化大街的整体风貌和街区的功能布局,力求打造一个宜游、宜居、宜商的文化街区。

其次,我们在文化大街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

目前,文化大街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包括道路、绿化、景观等方面。

同时,我们还在文化大街的建筑改造和装饰上进行了一些工作,力求使每一栋建筑都能够体现出开封的历史文化底蕴。

此外,我们还在文化大街的商业配套设施上进行了规划和建设,为文化大街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再次,我们在文化大街的文化活动和项目上取得了一些进展。

我们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包括传统文化展示、艺术表演、文化讲座等,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与。

同时,我们还引进了一些具有特色的文化项目,如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小吃、手工艺品等,丰富了文化大街的内涵,提升了文化大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最后,我们还在文化大街的管理和运营上取得了一些成果。

我们成立了文化大街的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和规定,保障了文化大街的正常运行和秩序。

同时,我们还引进了一些专业的运营团队,对文化大街的商业、文化、旅游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运营,提升了文化大街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总的来说,开封文化大街的建设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大投入,加强合作,推动文化大街的建设和发展,努力打造成为开封市的一张靓丽名片,为开封市的文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开封城市历史演变、布局特点、规划思想

开封城市历史演变、布局特点、规划思想

中国城市规划史论文班级:城市规划0802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开封城市历史演变———布局特点和规划思想关键词:北宋都城、汴京、城市规划、开封、发展演变摘要:开封位于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中游豫东平原的南岸,又名汴梁,自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七个王朝曾先后建国都于开封,“七朝故都”由此而来。

她在历史上有过启封、大梁、浚仪、东京、汴京、祥符等名称。

北宋东京城是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一种特殊类型,在城市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有着非凡创造力和顽强生命力的开封,在经历了一段历史的繁华梦后,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走向落寞。

现如今,在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浪潮下,开始苏醒。

正文:开封附近是我国古代文化最先发展的地区之一。

开封由魏朝发展以来,在北宋时期达到历史顶峰,成为名盛一时的城市。

然而经历了近两个世纪如诗如梦的繁华岁月,古都开封终于走完了自己城市发展史中最令人神往的路程。

由开封在历史上的演变历程,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对开封进行分析。

萌芽时期(北宋以前)据正史记载,开封城出现在春秋郑庄公时代(前743——701年)。

战国时代,七雄逐鹿中原。

地处关中的秦国逐渐强大,六国莫不懔然。

为避强秦压迫,原在山西安邑建都的魏国,于公元前364年迁都大梁,并筑大梁城。

从此给了开封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开封也从此成为一国之都。

这在开封的城市发展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

公元前225年,秦大将王贲攻魏,决河水以淹大梁。

三月城破,魏亡,大梁毁坏殆尽,一代名城付之流水。

公元前168年,汉文帝封子刘武为梁孝王,先都开封,后迁商丘。

南北朝时,开封先后改称梁州、汴州,由县治改为州治,沉寂了数百年的开封重又发展起来,成为北魏对南朝作战的水运交通线上的八大仓库之一。

隋炀帝时期开凿的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成为沟通南北的大动脉。

大运河的中段就是沟通黄河与淮河的汴河。

开封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案例分析

开封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案例分析——之开封古都******学号:*********指导老师:***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案例分析之开封古都摘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协调保护与建设发展,以确定保护原则、内容和重点,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规划的专项规划设计。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标志人类所处时代和所处地域的社会缩影,它反映了某个时代和地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最高成就,是一批长期积累起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它们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所带给人的震撼和思索亘古长存。

历史文化对与一个国家而言意义重大,要重点保护与历史文化相关的一切事物。

然而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冲击较大。

本文结合开封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古城现状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开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进行探析。

关键词:开封遗产保护发展历史文化规划一、开封概况介绍开封古称东京(亦有汴梁、汴京之称),简称汴,地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摇篮的黄河之滨,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

开封是河南省省辖市,八朝古都。

坐落于广袤的豫东平原之上,郑州东约80公里,沿欧亚大陆桥内陆双向对外开放中心城市之一。

境内无山,河流、湖泊较多,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地上地下水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较好,是著名的“北方水城”。

一年一度的菊展,使开封又获名“菊城”美称。

开封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的开封,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春秋时期,郑庄公在此修筑储粮仓城,定名为“启封”,后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名为开封。

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均定都于此,素有“七朝都会”之称。

尤其是北宋时期,更是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

开封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和沿黄“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开封城市形象定位之构想

开封城市形象定位之构想

开封城市形象定位之构想作者:陈志娟来源:《职业时空》2007年第18期开封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开封的建城史可追溯到夏、周,距今已有三四千年的沧苍历史,共历七朝。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开封厚重灿烂的历史积淀和文化遗产,这些历史积淀和文化遗产随着时代发展,愈加显示出她耀人的光彩。

因此,对于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加以倾心关爱和保护、开发与弘扬。

一、开封在形象定位应把握的几点建议1.城市的静态定位——就是利用城市优势定位。

一千年前北宋王朝在此建树了发达的封建经济和文化,曾是人口过百万,为当时世界最大、最富有的国际大都会。

把开封形象定位成“宋城”是顺理成章的举措。

2.城市的自身定位——就是结合自身实际扬长避短显示自身特色。

开封历经数代,屡遭战乱与水患,虽文化丰厚文物众多,但与北京、西安等文化名城相比,地下文物多,地上文物少,无形文化多,有形文化少。

针对北京看砖头(长城)、西安看坟头(秦王陵)的心理,把开封定位成开封看风情(宋都)以北宋文化为主题,用地方风情的熏陶和侵染来强化对开封城市形象的认同,从而在众多古都中树立开封宋代风情城的独特风姿。

3.城市的组合定位——就是城市以集群形态出现,利用城市间的相同和地理上的相近,相互组合、借助合力向外辐射。

开封可利用地上悬河,展开以“黄河文明”为主题的形象策划,以“黄河风情游”为纽带,把开封、洛阳、三门峡、西安、安阳等城市连接起来,向外推出一个组合统一的形象“华夏寻根梦”,将古都景观形象、自然景观形象、传统街区形象有机结合,以“古、人、文、河、湖、花”不同物质载体表现开封地域特色,使开封成为宋文化浓郁、北方水城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

二、开封形象定位方案构想1.古都景观形象⑴古都传统空间格局的继承。

开封城市空间格局规划要注重古都传统格局的保护和继承:开封要突出“宋”特色,有计划地开发北宋遗址,采用“宋代营造法式”和现代建筑手段相结合的方法,遵循“貌和、神和、势和”的建筑原则,营造出与宋文化景观统一的仿宋建筑群,再现北宋都城风貌。

开封现代化城市进程中宋式建筑元素的表现及作用

开封现代化城市进程中宋式建筑元素的表现及作用

开封现代化城市进程中宋式建筑元素的表现及作用【摘要】开封作为古都,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宋式建筑元素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与保护。

这些元素不仅仅是一种传承历史文化的手段,更是在城市景观塑造、城市形象提升、文化交流与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融入宋式建筑元素,开封的城市面貌更加具有历史沉淀与文化底蕴,为城市注入了独特的韵味。

未来,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深入,宋式建筑元素将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开封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与魅力。

【关键词】宋式建筑元素, 开封, 现代化城市, 表现, 作用, 传承历史文化, 城市景观塑造, 提升城市形象, 文化交流, 教育, 发展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开封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的宋代遗产和建筑资源。

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开封市开始注重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建设相结合,保护和传承宋代建筑元素已成为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宋式建筑元素开始在开封现代化城市中得到体现和重视。

宋式建筑元素包括华丽的檐口、精美的雕刻、复杂的结构和工艺等,这些元素不仅体现了古代建筑的高度艺术性,更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通过在现代建筑中加入宋式建筑元素,开封市不仅在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城市景观的塑造、城市形象的提升以及文化交流与教育等方面带来了积极效果。

未来,随着对宋式建筑元素的更多研究和应用,开封现代化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特色将得到更好的展现和传承。

2. 正文2.1 宋式建筑元素在开封现代化城市中的表现开封市政府在城市规划中将宋式建筑元素纳入考虑范围,大量的仿古建筑、琉璃瓦屋顶、雕梁画栋等元素被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之中。

在市区的商业街、景区、公园等地方,可以看到许多具有宋代风格的建筑,这些建筑不仅展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一种与宋代时期相似的视觉体验。

许多商家和餐厅也将宋式建筑元素融入到室内装饰设计之中。

开封规划设计方案设计方案

开封规划设计方案设计方案

开封规划设计方案简介开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原地区的商贾聚集地,拥有众多的文化、历史、自然景观资源。

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遗迹、提升城市品质、促进经济发展,开封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规划设计方案,该文档将概述其中的重点内容。

城市规划城市功能定位开封市的总体功能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旅游城市和中原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城市。

城市规模及界面根据城市人口总量、经济总量等因素,开封市的城市界限确立为核心城区86.65平方公里,城乡结合部392.95平方公里,控制性扩张区460.75平方公里。

城市空间结构根据城市人口分布、交通道路规划、自然环境等因素,开封市的城市空间结构分为市中心、生态保护区、城区、新城区和周边区域等五部分。

城市交通体系开封市的城市交通体系主要由路网、轨道交通、公共交通、自行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组成,旨在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城市环境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开封市计划在城市中心、生态保护区、城区、新城区和周边区域等五部分分别建立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达到城市全域绿化率超过40%的目标。

空气质量改善开封市将进行大气污染治理,实行VOCs、PM2.5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限值体系,目标是到2025年大气质量达到Ⅳ类标准。

水体环境保护开封市将对市中心、生态保护区、城区、新城区和周边区域等五部分的河流、湖泊进行治理,达到城区内河湖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以上的目标。

垃圾处理和资源回收开封市将加强垃圾处理和资源回收,实现“减量、分类、资源化”的目标,推广“垃圾减量,资源回收”等生活方式,建设垃圾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

城市建设规划历史文化保护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封市将加强市中心、生态保护区、城区、新城区和周边区域等五部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成立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委员会,定期进行文物保护工作。

建设项目为促进经济发展,开封市还制定了一些建设项目,包括:市中心商业区、制造业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科技创新园、全域旅游区等。

开封老街巷:文脉传承贯古今

开封老街巷:文脉传承贯古今

开封老街巷:文脉传承贯古今从启封故城到名城开封,从黄沙掩埋到杨柳葱葱,从古国文明到文治武功……多年来,笔者一直认为,开封厚重文化的代表不仅仅是龙亭、铁塔,开封真正的文化在市井之中,在纵横交错、棋盘般的老街巷之中。

无论是《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市井生活,还是北宋以来起起落落的中原文明和黄河文明滋养的开封人个性。

从《东京梦华录》到《如梦录》,那些千年以来的街巷名字一如开封的名字一样,穿越千年。

一条街道,贯穿帝都南北,一千年过去了,依然还在中轴线上;一个胡同,经历风雨和岁月嬗变后,依然不曾离去。

余秋雨说,开封“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眉眼间仍然器宇非凡”。

笔者认为,这些老街巷就像这位贵族身上的环佩抑或珠宝,尘土掩饰不住熠熠生辉的灵光,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唯有开封的这些老街巷,是重新唤醒古都气质和重新召来街市繁荣的现实载体。

开封作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街巷以北宋时代最为著名。

《东京梦华录》中把街与巷并称,书中目录《卷第二》中有“御街”、“朱雀门外街巷”、“东角楼街巷”、“潘楼东街巷”,《卷第三》中有“大内前州桥东街巷”、“寺东门街巷”。

北宋由于坊市分离,所以街巷间充满着浓厚的商业气氛,热闹非凡。

开封最繁华的宋都御街、马道街、鼓楼街以及书店街,无论古今,都是最具有地方特色的街巷。

开封人喜欢把街道小巷叫做“胡同”,开封素有“七角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说。

“七角”分别是指吴胜角、行宫角、丁角、都宅角、崔角、府东角、府西角。

“七角”的名称虽沿用至今,但其中有两个名称已经有所改变。

丁角,明代称丁家角,清初改称丁家桥,光绪年间改称丁角街。

吴胜角,明代因街北端路西有五圣祠,称五圣角,清康熙年间更名吴胜角,后来复称吴胜角街。

“八巷”包含有双龙巷、贤人巷、南京巷、保定巷、金奎巷、聚奎巷、慈悲巷、第四巷。

其中第四巷有所更改。

第四巷宋代称第四甜水巷,明代称第四巷,清代称前第四巷,民国时曾称和平巷、中第四巷。

1951年,其被改名生产中街。

宋代城市建设开封临安等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宋代城市建设开封临安等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宋代城市建设开封临安等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宋代城市建设:开封、临安等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宋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它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同时,在城市规划与建设方面,宋代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亮点。

本文将以开封和临安两座城市为例,探讨宋代城市建设的规划与建设情况。

一、开封城开封,是北宋时期的都城,也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

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我们可以了解到开封城的规划与建设是经过精心策划和布局的。

首先,开封城的布局非常讲究,根据汴河的水系,在城市中设置了一条主要的南北交通干道,连接了城市的北门和南门。

这条干道被称为“大街”,是开封城的主要街道,两旁建有商铺和居民房屋。

在大街东西两侧分别修建了“东大街”和“西大街”,构成了城市的主干道。

这种布局使得城市交通便利,商业繁荣。

其次,开封城内的城墙也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建造的。

城墙高大厚实,周长达到几十公里,具备了很好的防御能力。

城墙上设有城门和城楼,方便出入城市,同时也起到了警戒和防守的作用。

此外,开封城内还建有宫殿、庙宇、园林等建筑,如大相国寺、开封府、汴京宫等,这些建筑不仅体现了当时的宗教和文化风貌,也为城市增添了更多的景观和文化内涵。

二、临安城临安,是南宋时期的都城,也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临安城的规划与建设也充满了智慧和创新。

首先,临安城的布局以山和水为依托。

市区位于山脚下,北依西湖,南依钱塘江,形成了一个清新宜人的自然环境。

城市规划中,以“东、西、南、北、中”五大街道为主干道,连接了城市内外的交通要道。

市区内还修建了许多桥梁,方便市民通行。

其次,临安城内的建筑风格也非常独特。

城内建有宫殿、庙宇、园林,如岳王庙、华清宫、灵隐寺等,这些建筑大多倚山而建,融入了自然山水之中。

同时,临安城内还修建了官衙、市场、民居等建筑,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街区和居民区,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充分的考虑和满足。

最后,临安城还注重了城市的治安和防御。

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封市古城保护更新改造指导意见的通知

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封市古城保护更新改造指导意见的通知

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封市古城保护更新改造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字号】汴政办[2017]45号•【施行日期】20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封市古城保护更新改造指导意见的通知汴政办[2017]45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开封市古城保护更新改造指导意见》已经市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开封市古城保护更新改造指导意见根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河南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加强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保护古城历史文脉,提升古城空间品质,完善古城城市功能,彰显古都个性特色,实现古城有机更新,根据《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宋都古城风貌保护工程规划》等规划要求,针对古城区保护与更新改造的规划实施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总则(一)目标开封古城保护与更新改造,应按照整合古城文化资源、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改善古城环境质量、促进古城功能调整的规划目标,严格保护古城的历史风貌、整体格局和自然环境;严格控制古城开发总量、建筑体量和空间尺度。

构建"古今文明交相辉映、新老城区各展风采、宋都古城个性鲜明、文化经济全面复兴"的新开封。

(二)控制范围北起东京大道,南至滨河路,西起西环城路,东至东环路和公园路,总面积约17.39平方公里。

二、基本原则(一)全面控制与重点保护相结合(二)城市双修与文化传承相结合(三)城市保护与城市更新相结合(四)城市风貌与城市功能相结合三、重点保护措施(一)按照《开封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完成各级文保单位的保护专项规划,落实到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并作为项目审批依据。

(二)进一步普查开封市不可移动文物。

重点划定和统计古城区内历史建筑、近现代优秀建筑及古树名木,确定具体保护措施。

(三)尽快探明地下文物遗址准确位置,编制相应保护规划,加大地下文物遗存的保护力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开封城市规划与文脉的延续摘要记录一个城市的沉浮,需要一个参考关系,更容易使人发生感喟。

余秋雨也说“开封是没落的贵族”。

开封这个城市的名字永远与悠远而漫长的七朝古都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在当代城市快节奏的发展当中,开封应该更加注重城市的面貌,不能单纯追求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而使人丧失历史记忆,忘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因此在当代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中,必须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让这种文化符号的延续融入普通百姓的生活,让开封这座古老的城市在当代的城市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

关键字问题规划文脉延续开封市,是位于河南省豫东大平原的地级市,历史上曾用名有“大梁”、“汴州”、“东京”、“汴京”,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城市南北宽约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95平方公里。

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原创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市区分布着包公湖、龙亭湖、西北湖、铁塔湖、阳光湖等诸多湖泊,水域面积达145公顷,占老城区面积的四分之一,是著名的“北方水城”,享有“一城宋韵半城水”的盛誉。

开封城市规划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问题一市民遗憾:“杨柳岸晓风残月”景象不再,“北方水城”难现往昔风采。

由于观念不同,不同时期人们对水的认识是不一样的。

除了护城河的消失,开封的另外一些水面也被建筑取代,逐渐淡出了人们视野。

开封是一座钟灵毓秀的古城,千年以来,“一城宋韵半城水”的美名广为传扬。

开封市城墙内市区面积为12.9平方公里。

据《开封市志》记载,开封城区湖泊星罗棋布、水域广阔。

共和国成立初期水域面积为4.8平方公里,占城墙范围内城区面积的1/3。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城市建设和人工填湖,水域面积日趋减少,1985年全城总水域面积减至1.56平方公里,约占城区(城墙范围内)面积的8%。

开封有多少水面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5月30日,对比1987年和2005年印制的开封市城区地图,从地图上显示的湖泊面积可以明显看出,包公湖、阳光湖、杨家西湖等湖面面积明显减少。

一些“老开封”回忆,开封是有名的水城。

几十年前,惠济河、北支河、护城河穿城而过;龙亭湖、包公湖、铁塔湖、阳光湖分布市区,水域面积宽阔,风景旖旎,“北方水城”的称号由此而来。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惠济河流经城墙内的河面,渐渐被人们用水泥板覆盖,铺成了柏油路,逐渐修成了弯弯曲曲的内环路。

人在路上走,水在地下流,这段历史上颇有名气的惠济河成了开封最大的排污沟。

我市源于龙亭西湖、流经市区西部的西支河,以及源于龙亭东湖、流经市区东部的东支河等河流早就成了暗河。

地图上显示,作为开封水域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封市即将实施的水系三期工程的重要连接点,如今的阳光湖和曾经的包公湖一样,水面正在变小。

开封有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但是一些单位或个人恣意打井取用地热水,造成地下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问题二街道的尺度和风格1.街道的空间尺度是街道最为明显的特征和重要的要素之一。

临街建筑高度与街道宽度之比是街道的空间尺度最明显的关系。

其直接影响人的生理或心理感受——应既不感到闭塞,又不觉得过于开敞。

当人在其中活动时需要有一种围合感,不会感到无所适从;但空间太封闭了又会产生一种压迫感,令人不自在。

就当代城市设计规划研究:一般来说,在市区两旁建筑的高度与街道宽度之比以控制在1:1至1:2之间为宜,这样的空间具有相互包容的匀称性。

当高宽比超过1:0.5的时候会出现一种压迫感,而小于1:2的时候会感到空间过于开敞。

开封1990年后的街道“扩建”。

破坏了开封城市街道的空间尺度。

首先,道路扩建的目的是为改善城市交通环境,而交通环境的改善与否主要在于这个城市的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

90年代开封经济发展缓慢,城市汽车和个人私车的拥有量很低,街道没有任何交通拥堵的现象。

其次,即使扩建了道路,但应该按照人们的心理生理因素设计街道的高宽比。

如,商业干道东大街,扩宽前的高宽比约为1:1,街道宽度约为13米;扩宽后为25米,而街道临街建筑平均高约8米,高宽比为1:3.1。

这些街道原本有较好的绿化与行道树,扩宽后的道路光秃秃的,毫无绿化性与美感。

2.街道的过渡重建“按照意大利式构思,街道两旁必须排满建筑,形成封闭空间,这就像一口牙齿一样,由于连续性和韵律而形成美丽的街道,如果拔掉一颗牙齿,镶上一颗不同寻常的金牙,就会面目全非。

同样,如果一幢建筑毁坏而另建一幢新的不协调的建筑,也就立即会打乱街道的均衡。

”过渡重建产生的最重要不良问题便是“打乱街道的均衡”。

开封这种“无设计、无依据”的街道设计很是普遍。

许多建筑使用还远远不到使用年限便随意拆除,从上世纪90年开始,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

作为历史名城的开封,沿街有许多历史建筑,并且,许多是在民国——上世纪60年代之间建的石质、砖构或砖混结构的坚实的“老”建筑。

其历史其历史价值、利用价值和使用年限不可低估。

是这些建筑,彰显出开封人文历史的厚重与延续。

问题三对旧城区文物的保护不周因为战乱、动乱,古代遗存原本丰富的中国,开封,现在的古城、古建筑日渐稀少了;更可怕的是,随着古城重建、再造的热情高涨,建设性破坏愈演愈烈,一处处古建筑、街区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颓然倒下,业内人士坦言最近二十多年来破坏的规模和彻底性是任何一次动荡时期都无法比拟的。

在大拆大建、推倒重来基础上的古城缮修和改造,为何就像流感一样盛行不衰?主要是政绩内驱力以及对古建筑艺术的水之深浅一无所知或仅知皮毛造成的,这些人(主要是决策者)是活脱脱“有知识的文盲”,胆大妄为,什么“瓷器活”都敢去干。

殊不知,任何一座古城,哪怕一座亭子、一面残墙,其由来可能都会灰线千里,有很多外婆的外婆娓娓道来的故事、传说;这些亭子、墙的结构、材质,甚至它的朝向,可能都是待解的谜。

不问青红皂白、不探究其中蕴藏的信息、艺术价值,推倒重来,待解的谜于是都灰飞烟灭,永远沉入历史大幕的后面了。

古城保护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认为,目前中国古建筑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矛盾和冲突,若仅着眼旅游业的发展,古建筑不但不会被合理利用,且其保护也会变得功利古城搞旅游、商业开发,话也没说错,但是搞旅游开发,首先要满足人民需要,然后才是旅游开发,旅游开发是有序的。

很重要的原则是,古城不可能重建,历史上从来没有重建过、模仿过古城建设。

旅游业发展起来后,建筑保护也功利了。

如果只为发展旅游,必然会不合理利用,为了赚钱乱修,商业太多会使环境遭到破坏。

要尊重历史建筑,遵循合理科学的修缮方法,要采取措施控制商业泛滥,并要保留老的居民,这就是生活的延续性。

开封市的城市规划与发展近年来,开封市委、市政府本着“修缮、保护、适度开发”的原则,按照有利于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改善、有利于城市综合功能提高、有利于第三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有利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目标,全面启动了宋都古城风貌保护与重现工程规划,结合不同区域的特点及实际情况,重点对御街—中山路紫色文化链、四河联通五湖的蓝色文化链、环城墙古城景观绿色文化链进行改造整治,完成了解放大道、鼓楼街、寺后街、中山路、省府前街等20多条道路和供水、排水、电力、电讯、燃气等基础设施以及田字块商业区、危旧房、破产企业等项目的改造和建设,实施了龙亭湖、包公湖、铁塔湖三大风景区改造和水系工程建设以及部分城墙修复工程,大大优化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位。

规划方向一宋都水系工程规划开封北临黄河,地势低平,自古河湖水运十分发达。

北宋时期,贯穿全城的水道有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等,通过水运向北可通辽国的南京(今北京),向西可抵京兆府(西安),向南直达湖南和两广,往东可达山东沿海各地,故有“四水贯都”之说。

至今,开封地域内坑塘湖泊星罗棋布,仅城墙以内就分布着包公湖、龙亭湖、西北湖、铁塔湖、阳光湖等诸多湖泊,水域面积达145公顷,占老城区面积的11%,享有“北方水城”的盛誉。

为保护开封古城风貌,突出北方水城的城市特色,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封市就编制了宋都水系工程规划。

规划分三期实施,利用河道将古城内的五湖贯通,形成“四河连通五湖”,工程全长约8400米。

水系一期工程连通铁塔湖和龙亭湖,利汴河连通西北湖、龙亭湖并与城外黄汴河沟通。

水系一期工程1600米和利汴河600米,已经完成河道整修。

目前,由古城投资公司负责,将与1号、2号地块一并改造。

水系二期工程南起包公湖,经西司广场、陆福街,穿过西门大街、法院街,北至龙亭湖,全长1900米,景观带东西平均宽约100米。

其中,河道宽度约18米~50米,平均宽度30米,深度2.5米,由北至南按河道流动空间分为集锦园、春花园、夏荫园、秋韵园、冬凝园等5个景观段。

全线以反映宋代民俗文化为主题,通过水景、植物等自然景观和亭榭楼阁、雕塑小品、商业街道等人文景观与人的活动有机融合,形成一道流动的、立体的景观带。

河道两侧的园林景观设计以沿河乔、灌、花、草为主,形成多样化的立体美,并结合现代生态理念,采用陆地植物、水生植物不同的绿化手段,形成富有野趣而静谧的水系自然生态景观。

由外至内依次是20米宽绿化带的“望水区”、10米宽由乔木和灌木形成的“远水区”、沿河蜿蜒曲折的游人步行小道形成的“见水区”。

同时,还建有亲水平台、亭、廊、榭的“亲水区”,以及将主河道水源引入周围景观建筑群中而形成的溪流、叠水、水街、水院等“戏水区”。

该项目占地150亩,拆迁居民总户数1400户,单位户17个,总投资3.5亿元。

该工程自2007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历经近3年,于2010年12月基本竣工。

向游人开放后,蜿蜒流畅的河道,绚丽多姿的两岸景观,不同特色的植物配置,结合富有宋代特色的古建筑群,配以各具特色的桥梁,形成了一道流动的、靓丽的风景线,受到中外游客的广泛赞誉。

水系三期工程利用古汴河遗址连通包公湖、阳光湖和铁塔湖,长约4300米。

目前,已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正待实施。

宋都水系工程是推动宋都古城保护和重现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促进开封市旅游业发展、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拓展群众休闲娱乐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是提升开封城市形象、彰显宋都古城独特魅力的重要工程、突破口工程和纽带工程,是体现“夜游开封”的关键工程。

整个水系工程完成后,游人将可以乘坐游船畅游整个“东京城”,去体验“梦回大宋”的感觉。

该工程进一步促进了开封城市景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的提高,使开封这座千年古都重现辉煌。

规划发展方向二古城墙保护规划开封城墙是古都开封辉煌历史的重要见证,是开封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

现存的开封城墙为明清城墙,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全长14.4公里,连绵不断环城一周,是国内现存最大的古代城垣建筑。

其重要价值还体现在城下叠压着五座城池,叠压层次之多、规模之大,在中国5000年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城摞城”奇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