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语流水句的语义表达问题

关于汉语流水句的语义表达问题
关于汉语流水句的语义表达问题

浅谈双关语的妙用

浅谈英语双关语的妙用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商务外语系吴巧格 摘要:双关语是英语中的一种很重要的修辞手段,它使语言幽默诙谐、生动形象,所以广泛用于各种文体之中,本文主要探讨英语双关语的应用及其语言效果。 关键词:双关语;笑话;广告;文学作品 英语双关语pun,又叫paronomasia或play-on words,是一个词或词组,以文字游戏的形式出其不意地把互不关联的双重含义同时结合起来。双关语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谐音双关(paronomasia)和一词二义双关(antalaclasis)。谐音双关会用到两个发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不同的词来造成双关。而一词二义的双关是指一个词被使用两次或以上,每次都是不同的含义。[2]双关语的恰当运用可以使语言幽默诙谐,简洁精辟。英语双关语广泛应用于许多文体中,尤其是幽默故事、脑筋急转弯、广告和文学作品等。 一、在笑话中的应用 双关语可以有同音异义或同形异义,经常会产生歧义,由此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我们熟悉的赵本山小品中有大量的双关语引起的笑话,比如“昨天、今天、明天”,“话疗”、“我和你”等,同样地,英语中也有很多由双关语引起的笑话。 例如: Teacher:In this box,I have a 10-feet snake. Sammy:You can’t fool me,teacher...snakes don’t have feet.学生将教师话语中的feet“英寸”理解为foot“脚”的复数形式feet,从而产生幽默效果。又如:—Where is Washington? —He’s dead. —I mean, the capital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y loaned it all to Europe. —Now do you promise to support the constitution? —Me? How can I? I have got a wife and six children to support. 该幽默中的被采访者有意无意间用到了Washington(华盛顿,美国州名,美国第一任总统)、capital(首都、资金)、support(支持、供养)三个词的双关意义,不停打岔,让人捧腹。再如: Father: Tom, remember to be good while I’m away. Tom: Sure I will, Dad—for a dollar. Father: Why, when I was your age,I was good for nothing. 有些英语双关语是巧妙地把英语习语拆开理解,比如此例,父亲叫儿子乖些,儿子趁机要些钱,父亲说他小时候表现好从不要奖励,但因为good for nothing又有“饭桶”“草包”“二流子”之意,因而就产生了喜剧效果。 二、在脑筋急转弯中的应用 和我们熟悉的脑筋急转弯比如“树上骑个猴,地上一个猴,总共几个猴?”一样,英语中也有许多双关语引起的脑筋急转弯,它们打破常规思维,正因为双关语的出其不意,所以

流水句(讲稿)

流水句 吕叔湘:汉语口语里特多流水句,一个小句接一个小句,很多地方可断可连。胡明扬:对流水句做了研究,指出流水句不仅出现在汉语口语中,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流水句;将流水句界定为“一种在非句中句段出现句中语调,语义练习比较松散,似断还连的无关联词语复句”。 徐思益:虽然流水句充分体现了汉语意合的特点,而其“语义表达仍有深层次的严谨的语法关系,要受逻辑语义结构、语词组合和语境三大原则的制约”。 由此可见,汉语流水句主要靠意合法构句,是各句段之间很少或没有关联词的一种复句,各复句、各句段间的关系主要通过逻辑或事理顺序来表明。 句子翻译 1.我买了五本书,这五本书共花了我70元,我拿回家一看,都是半新不旧的. 2.我到了好几个旅馆,都说没有。一猜你准在这儿。 3.都说这本书好,可我怎么一点也不觉得咋样,都把我给看腻味了。 4.今天是星期天,闲着也是闲着,就去逛逛街吧。 5.他还说我表扬不得,一表扬就翘尾巴,净给我吃辣的。 6.微风起来,吹动她的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多了。 7.她的话不多,见人总是笑嘻嘻的。 8.去吧,爸爸知道了肯定要生气,不去吧,心里又不安。 Answers: 1. I bought five books which cost me seventy yuan. But when I took them back home, I found they were just in half new. 2. I’ve been searching several inns for you, but I couldn’t find you. I suppose you must be staying here. 3. It is said that the book is worth reading, but I don’t appreciate it at all, and I have been fed up with it. 4. It is Sunday. Since we are free, we might as well go shopping. 5. He said that I would be complacent once I was praised. Therefore he would find faults with me. 6. when a breeze blows, she reveals much more gray hairs than last year. 7. She was a person of few words, but she would wear a bright smile whenever she greeted others. 8. If I go there, Dad will be angry when he knows about it. But if I don’t, I’ll upset. 1. 紫鹃答应着,忙出来换了一个痰盆儿,将手里的这个盆儿放在桌子上,开了套间门出来,仍旧带上门,放下散花软帘,出来叫醒雪雁。 译文1:Zijuan was answering and hurried out to change spittoon and put the spittoon in her hand on the table and opened the door of inner room to go out, still closed it, let down the flowered portiere and went to wake Xueyan. 译文2:Zijuan, assenting, hurried out to fetch a clean spittoon, placing the used one on the table in the outer room. Having closed the door behind her, she let down the soft flower portiere before going to wake Xueyan. 2. 在中国要是没有汽车,生活是难以想象的,可是没有多少年以前,人们还把汽车堪称奢侈品,很多人都买不起。然而现在,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It is hard to imagine what life would be like in China without cars. Yet it was not many years ago that a car was considered a luxury, beyond the reach of many people.

上下文语境在对外汉语教学词语义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第31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5月 Vol. 31 No. 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9 ────────── 收稿日期:2008-10-14 作者简介:刘淑芬(1981-),女,河北唐山人,硕士,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 -24- 上下文语境在对外汉语教学词语义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刘淑芬 (湛江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摘 要: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词语义分析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留学生汉语词语学习效果。词汇教学过程中,要求留学生掌握词语义并会灵活运用,留学生往往能够记住大量词义,但却不能灵活运用之。利用上下文语境进行对外汉语词语义分析对留学生掌握并正确运用词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上下文语境;词汇教学;词语义分析 中图分类号: H 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9)03-0024-03 Importance of Context in the Vocabulary Analysis of TCSL LIU Shu-Fen (College of Humanity, Zhanjiang Teachers College, Zhanjiang Guangdong 063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vocabulary teaching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CSL), the vocabulary analysis has impacts on the effect of foreign students’ learn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 vocabulary teaching, it requires foreign students to master and apply flexibly. Foreign students are able to remember a lot of meaning, but they can not use them freely. It has vital importance for foreign students to master and rightly use the vocabulary meaning of TCSL by context. Key words: context; vocabulary teaching; vocabulary analysis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具有重要地位,对外汉语教学应以词汇教学为中心[1]。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进行词义分析对留学生学习词汇的效果有重要影响。语词的意义是在和其他意义组合在一起而存在的。语词的意义只有通过语境才能学到。要想记住意义就必须在各种使用场合去接触它,就好比要记住一个人的面孔应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一样[2]。汉语的词汇越是常用,词义就越多。孤立地讲解词义一方面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另一方面,即使学生懂了,也不会用。因此,我们认为,应当尽量把词置于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讲解,词在一定的语境中的意义是唯一的。利用上下文释义,结合上下文,就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解释词的特定含义。学生掌握了该词在这个语境中的语义,即便于记忆,又能掌握用法[3]。上下文语境在对外汉语教学词语义分析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常常把汉语言教学简单地看 成是词汇加语法,过分重视词语解释、句子分析、语段大意和篇章的串讲,忽视了语境因素教学。其实,在教学中不仅仅要对课文中词语的所谓“词典意义”、“词汇意义”进行解释,还需要根据篇章中特定的语言环境能够决定词语的具体语用意义或言语意义,即教学中常说的“在这里指的是什么意思”。教学中如果太过于依赖词典,忽视结合语境对词语和课文意义的讲解,将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尤其在讲解课文中,单纯地解释词语的词典意义、抽象地分析句子是远远不够的。留学生大多为成年人,都已具有了一定的查阅词典的能力,最希望教师来讲解特定语境中具体的用意。 在大部分对外汉语教材中,课文的前或后一般列有生词表,教师通常是先教生词,对生词进行音、形、义的教学,然后再进行课文内容的讲解教学。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种教法其实并不科学。特别是对欧、美学生来说,他们最怕的就是让他们一下子学习那么多的孤零零的词语。学生比较喜欢在句子中或者在文章中学习,因为生词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学习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汉语双关传统述评.

收稿日期:2006-02-16 作者简介:王志伟(1969-,男,河南中牟人,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英语修辞 学、英语文体学与语篇分析研究。 第22卷第4期2006年8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SHAN GQ IU TEACHERS COLL EGE Vol.22 No.4August ,2006 汉语双关传统述评 王志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上海200083 摘要:汉语双关名称来源不详,但其使用源远流长。汉语丰富的文字游戏、独特的谐音文化以 及含蓄的民族心理等构成了汉语双关语的文化基础。汉语双关传统主要通过语言游戏和修辞手段 两种形式得以延续,运用领域主要涉及古体诗歌、文字游戏、谜语、歇后语、相声小品、网络文学、手机短信等。中国传统的修辞哲学思想使得汉语双关地位不如西方显赫,双关研究也因此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关键词:汉语双关;文化基础;人文传统中图分类号:H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0604-0133-04 双关语作为世界多种语言中共有的语言现象,其使用至少可以追溯到世界各地早期的口头语言游戏之中。根据现有文献,双关语的书面使用在西方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

纪的荷马时代。[1] 在中国至少也可以追溯到包括从西周时期 (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创作的诗集《诗 经》。然而,和英语一样,汉语“双关”名称的由来也不能完全确定,《词源》、 《汉语大词典》、《修辞学发微》等修辞学专著和词典多首标范仲淹《〈赋林衡鉴〉序》:“兼明二物者,谓之双关。”但马国强在检读了汉魏至唐宋历代诗歌后发现,范仲淹之前就已经有诗言及“双关”,佐证是《全唐诗》650卷方千的有诗歌《袁明府以家 寄余,余以山梅答赠,非惟四韵,兼亦双 关》。[2] “双关”称名是否还可以再往前溯源,至今不得而知。不过,双关语作为世界文明中一种最为喜闻乐见的创作手段,作为资格老、牌子硬、经久不衰的修辞手段,其传统极为悠久,本文拟从汉语双关的文化基础和人文传统等角度入手,对汉语双关传统进行简要探讨。 一、汉语双关语的文化基础 中国文化中历史悠久的文字游戏、谐音文化、含蓄的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等构成了汉语双关语的文化基础。 第一,文字游戏。人类是游戏的动物,游戏是创造的准备,也是人类文化的基础。在人类的游戏中,语言文字游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雅各布逊(Roman Jacobson ,1896-1982强调“语言文字游戏的重要性不应低估”。[3]王佐良先生

流水句

流水句——连谓句 汉语中的连谓句是谓词或谓词结构连用的句子,每个谓语都与谊句主语有陈述关系。该句型在英语中并无对等的句型,英语学习者在遇到多个谓语的汉语句子翻译时,往往无从下手或者根据字面直译,最终导致词不达意或犯诸多语法错误。从汉语连谓句句型结构的角度去分析该类句型翻译的方法和技巧,以期学习者能更好地把握该类句型的翻译。提高他们的汉译英水平。 所谓连谓词组是这样一种词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谓词性词语连用,在意义上每个都能与同一主语发生主谓关系,谓词性词语之间没有语音停顿,也没有关联词语。下面几个句子都是连谓句:1.我‖去打点酒来。2.王大伯‖进城看儿子。3.她‖眯着眼睛想心事。4.他妻子‖得理不饶人。5.李明‖有条件做这工作。6.那小姑娘‖看到这个场面很害怕。7.他‖这辈子受苦受(够)了。英语与汉语不同,在一个句子中,除了并列谓语外,一般只有一个谓语动词,其它都以动词的非谓语形式出现。形容词也不能单独作谓语。所以在翻译这类连谓句时,一定要根据英语句法结构和表达习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译出。根据汉语连谓句中谓谓词性词语之间的各种不同关系,连谓句大致可分为七种类型。(上文中提到的七个例句,分别属于这七种类型)。笔者试图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连谓句的基本特点和主要译法进行初步探讨。类型一基本特点:趋向动词和行为动词连用,或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行为动词连用,后一动作常常表示前一动作的目的。...... 1、什么是连谓句 连谓句是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例如: 老王天天骑自行车上班。 他挣扎着下地去劳动。 耳朵听都快听腻歪了。 他卖废品卖了两块钱。 连谓短语中的谓词性成分都与同一个主语发生主谓关系。 第一个谓词是“来、去”及由“来、去”组成的短语,可以独立充当谓语。除此之外,一般不能用光杆动词,而要带上宾语或补语等成分。 对于第二个谓词没有什么限制。 古唐诗: 横吹曲辞·陇头吟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相和歌辞·从军行王维 笳鸣马嘶乱,争渡金河水。 李适 玉殿笙歌宜此夜,更看明月照高楼。(《秋夜》)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上之回】李白 三十六离宫,楼台与天通。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 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淫乐意何极,金舆向回中。 万乘出黄道,千旗扬彩虹。前军细柳北,后骑甘泉东。 岂问渭川老,宁邀襄野童。秋暮瑶池宴,归来乐未穷。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战城南】李白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 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双关语

Pun: an amusing use of a word or phrase that has two meanings, or of words that have the same sound but different meanings. https://www.360docs.net/doc/223092956.html, He often broke into song because he couldn't find the key. ? Time flies like an arrow, fruit flies like a banana. ? 时光像箭一样飞逝,水果像香蕉一样飞逝??? ? Does it make sense? ? 这句话乍一看,好象是说:时光像箭一样飞逝,水果像香蕉一样飞逝。其实这句话后半部分的真正意思是:果蝇喜欢吃香蕉,也就是fruit flies/like/a banana。---- Who is closer to you, your mom or your dad ? (爸爸和妈妈谁和你更亲近?)——Mom is closer, because dad is father. “father”(父亲)与“farther”(更远)同音? ---- What fruit is never found singly ? (什么水果永远不会是单个的?)? ——A pear. ? “pear”(梨)音同“pair”(一对)? ---- Which runs faster, heat or cold? ? —Heat,because you can catch a cold. ? ---- What eight-letter word has only one letter in it? ? —Envelope. ? ---- What kind of table has no legs? ? ——A timetable. ? ---- What kind of witch(女巫) has no power? ? ---- Sandwich.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Today is a Gift: That's why we call it——the Present. —— Joan Rivers, American humorist 双关语及其翻译 2010-11-20 10:19:05 作者:sunny来源:浏览次数:85 网友评论 0 条双关语(pun)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是指有意识地将同音异义词或一词多义的现象运用到句子中,利用这些词或句子间相互的逻辑关系来表达两层不同的含义,以使语言诙谐幽默、生动有趣。外国学者Joel Sherzer~E双关语定义为:A pun is a form of speech play in which a word or phrase unexpectedly and si multaneously combines two unrelated meanings(-个词或词组,以文字游戏的形式,出其不意地把互不关联的两层含义同时结合起来)。从修辞学上来说,它属于借代范畴的辞格。双关语有着悠久的历史,无论是从西方政治家的演讲到东方的古老民谣,还是从大文豪的不朽作品到传世千古的唐宋诗词,双关语充满诙谐和智慧的身影无处不在。据有关研究表明,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就使用了3000多个双关语。而在我们汉语中,早在六朝的乐府民歌中就有“衔碑(谐悲)不得语”,“夜夜得连(谐怜)子”,“昼夜长悬丝(谐思)”,“藕(谐偶)异心无异”等句。宋朝有民谣日:“打破筒(谐童贯姓),泼了菜(谐蔡京姓),便是人间好世界。”((红楼梦中的“护官符”有“假”与“贾”谐,“雪”与“薛”,也是妙趣横生。

浅谈诗词中的“一语双关”现象

浅谈诗词中的“一语双关”现象 中国诗词在很多时候要表达双重含义时而字面上却只表达了一种含义,更重要的含义需要推导才能获得,从而获得委婉,含蓄的效果。这种现象就是一语双关。它一般分为谐音双关与语义双关。 (一)谐音双关 古典诗词中制造“双关”的手法很多,谐音双关是比较常见的。汉字是单音字,每一字一音,有些字还是多音字,而汉语的一个音又海纳了数以千计的字,这就是谐音双关的基础。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与“情”同音,表现了在朦胧恋爱中的男女有趣而微妙达到的心理。诗句借景言情,妙手偶得,风格轻快流丽,妙语天成,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双关妙用。 又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由于“莲”与“怜”音同,“莲子”也即“怜子”,“青”即“清”,“青”即“莲子”的颜色。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再如:温庭筠的《杨柳枝》“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中“烛-嘱,围棋-违期”,诗人使用谐音双关手法,造成字面上的隐语,使读者通过联想便知言在此而意在彼。即字面上是说点灯相照,与郎共作双陆之戏,实际上是说诗中女主人公与郎长别时,曾深嘱勿过时而不归。“莫违期”是“深嘱”的具体内容。 总之谐音双关就是一种音,两个字,双重意。 (二)语义双关 相对于谐音双关,语义双关是更高层次的用法。对语言要有更深的认识,表达上更为含蓄。语义双关并不是在诗词中产生歧义,而是透过表面文字传达出另一层意思或是根据诗韵挖掘更深入的语意。比如说:有位农夫见财起意,伙同他人去偷牛,事败被抓进官府。县官派人找来农夫的妻子,想问问他有什么说法,只见该妇女沉稳地走上大堂,低声吟道:“滔滔河水向东流,难洗今朝满面羞。贱妾无心比织女,丈夫何事夜牵牛。”结尾两句尤为精妙,语意双关,亦嗔亦怨又饱含怜爱,让县官也为之动容,念在农夫是初犯且有如此贤妇规劝,就网开一面,放他走了。 又如:有一次,唐伯虎被一个探花出身的县令带到县衙,那县令素闻唐伯虎的大名,很想试试他的才学。因而不在大堂审问,让人把唐伯虎带到后花园。他见几朵花旁有一只蝴蝶被蛛网粘住,那蝴蝶奋力挣扎;但终不能逃脱,不由心中一喜。便招唐伯虎近前来以“网中蝶”为题吟诗一首。唐伯虎得到诗题,便慢步沉思,才行三步,便吟出《网中蝶》: 从来生性好风狂, 走遍天涯游遍乡。 不幸难遇罗网内, 脱身还得探花郎。

汉语流水句的英译方法

汉语流水句的英译方法 汉语流水句这一生动说法是吕叔湘先生提出来的,他曾指出,“汉语口语里特多流水句,一个小句接一个小句,很多地方可断可连”?(吕叔湘,1979:27)。 汉语流水句的英译方法 汉语流水句这一生动说法是吕叔湘先生提出来的,他曾指出,“汉语口语里特多流水句,一个小句接一个小句,很多地方可断可连” (吕叔湘,1979:27)。这一典型的汉语造句特征与英语有较大差异,在汉英翻译中对译者造成了很大困难,能否泽好汉语的流水句成为考察翻泽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拟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就流水句的翻译做一简要总结。 1 将英汉甸子的结构进行简要对比 主谓结构是英语最基本的结构,通常是由名词性短语和动词性短语构成。主语不可或缺,谓语是句子的中心,两者协调一致,提纲挈领,聚集各种关系网络,句式呈现“聚集型”。英语主谓结构共有五种基本句型,即SV,SVP,SVO, SVoO,SVOC。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可以进行扩展,主要包括两个手段: ①分句的并列,例如: He was a handicapped child, but he persevered in his studies, and later he becam e a well-known scholar. 他身残志坚,坚持学习,后来成为有名得学者。 ②增加修饰成分和使用从属分句,例如: W hen Chou En-lai’S door opened they saw a slender mall of morethan average height with gleaming eyes and a face SO striking that itbordered on the beautifu1.(Agnes Smedley:The Great Road) 周恩来的房门打开了。他们看到一位身材修长的人,比普通人略高,目光炯炯,面貌引人注目,称得上清秀。 除以上基本结构的因素外,英语句子复杂而不致流散的原因还有英语有许多聚集句子的手段,如连接词的大量使用等;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句子成分之问或词语之问必须在人称、数、性和意义等方面保持 协调一致的关系。 相比之下,汉语主谓结构复杂得多,主语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可有可无;可以表示施事、受事,也可表示时问、地点;可用名词、动 词,也可用形容词、数量词;句子可以没有主语,也可以省略主语,还可以变换主语并予以隐含。例如:文章翻泽完了f受事主语)。 The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现在正下着毛毛雨(时问主语)。 It's drizzling at the moment. 累得我站不起来了(无主语)。 rm so exhausted that l can’t stand up. 渭语同样如此:可以是动词、名词或形容词;可以是一个动词, 也可以是多个动词,还可以没有动词;可以是—个单词,也可以是多 个词组。例如: 天高云淡(形容词作谓语)。 Th e sky is high and the clouds ale pale. 这项合同经理要签字(主谓词组作滑语)。 This contract should be signed by the man ager.

浅谈英汉双关语的互译

浅谈英汉双关语的互译 李泽娟 (江汉石油学院外语系,湖北荆州434023) [摘要]讨论了英汉双关语的互译。通过实例介绍了汉语双关语中的谐音双关、语义双关的英译,并讨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歇后语的翻译,且对英语双关语中的谐音双关、语义双关的汉译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英语;汉语;双关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H032;H315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010(2003)增刊014102 双关即俗语所说的“一语双关”,是指用一个词、一个语言片段或一个句子同时指代两种事物,具有双重意义(一个是表面的,一个是隐含的,其中往往以隐含为主)的修辞方法;即一个词、一个语言片段或一个句子在句子或文章中有双重或多重含义,可作不同解释,又可达到一种滑稽、幽默的效果[1]。双关语可以加深语言的余味,充分表达人物的性格,启发读者思考,从中悟出深刻的道理;同时,也正是由于它有不同的意义,一语双关,因而翻译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笔者试图对双关语的汉译英和英译汉的翻译方法进行讨论。 一、双关语汉译英 双关语主要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类型,其翻译方法也不同。 11谐音双关 谐音双关是指利用同音异义词,紧扣双重情境,增添感情色彩,取得特殊效果。这种类型的双关语既可采用直译的方法(也可采用英语谐音或声音相近的方法)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也可采用意译加注的方法,有时还可用汉语与英语在发音上相近的几个词来翻译。 例1 “我这话也说错了。我们看着是‘外人’,你却看着‘内人’一样呢。” I shouldnπt have called t hem missesπ,t hough you treat t he misses as your missus and give me t he miss! 译文中用misses,missus,miss这些声音相近的词来翻译谐音双关语。原文中的“内人”,一来可指“自己人”,二可指“妻子”。 例2 “我说你们没见过世面,只识得这果子是香芋,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香 玉’呢!” “It is you who are mistaken1Y ou have seen too little of t he world to understand1The vegetable tuber is not t he only kind of sweet potato1The daughter of our respected Salt C ommissioner Lin is also a sweet potato1She is t he sweetest sweet potato of t hem all1” 我们重点译出了这个双关语中隐含的意思,强调了“sweet”,用了画龙点睛的方法。如果把“玉”也翻译出来,效果恐怕就差些了。 例3 所谓“接收”实际上是“劫搜”。 “Taking2over”is in reality loot2taking1 21语义双关 语义双关是指利用同形异义词,紧扣双重情境,造成诙谐的效果。语义双关语的英译通常采用直译的方法,但如果外国读者难以理解中文双关语中隐含的意思,译者也可以在译文以外加以注释。 例4 可叹侍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里“雪”指薛宝钗,“林”指林黛玉) Alas for her wifely virtue,her wit to sing of wil2 low2down,poor maid!Buried in snow t he broken golden hairpin and hanging in t he wood t he belt of jade1 31双关式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比喻和会意。歇后语中很大一部分都具有双关效果。在双关式歇后语的说明部分一语双关,即有照应比喻部分的意义,又有其他引申意义[2]。字面意义是对前半部分作解释说明,但其实际意思表达的却是 ? 1 4 1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6月 第5卷 增刊 Journal of Jianghan Petroleum I nstitute(Social Science Ed1)J un12003 Vol15 Suppl1  [收稿日期]20030315  [作者简介]李泽娟(1973),女,1994年大学毕业,讲师,在读硕士生,现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

现代汉语流水句研究

现代汉语流水句研究 本文以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为框架,借鉴认知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篇章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等当今语言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讨论了现代汉语流水句的句法、语义、语篇等问题,揭示了流水句在“意合”特点下所隐含的各种内在规律,并从语义认知、语篇功能、语言类型等几方面做出了解释。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理论依据。第二章研究综述。首先概述了复句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取得的成果,梳理了复句研究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分别从流水句的特点、分类、小句间语义关系及英汉对译四个方面,归纳了流水句研究中已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存在的不足。第三章流水句的界定及特点。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流水句”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重点阐述了流水句的特点,比较了流水句与有标复句、流水句与意合句的异同。第四章流水句的句法分析。通过大量语料,归纳了流水句小句间的句型联结类型,总结了流水句小句间联结的结构特点,重点分析了流水 小句主语的构成方式,阐释了“主语”这一句法成分在流水句句法结构方面的作用。第五章流水句语义分析。首先归纳了流水句的语义分类,根据流水句各小句之间的语义关系,把流水句分为并列关系、解说关系、承接关系、因果关系等几种次范畴;其次从语义关联的角度, 探讨了流水句各小句之间的语义关联成分。第六章流水句小句的认知分析。首先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分别从流水句小句语序排列方式、排列原则两方面,归纳了流水句小句组合的常见语序,总结出流

水句小句语序排列所遵循的认知原则。其次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图形与背景”理论、“ICM”等理论,阐释了隐藏在显性流水句内部的小句语序认知机制,证明流水句的潜在规律。第七章流水句的篇章分析。运用“话题”、“话题链”、“信息结构”、“话题推进模式”等篇章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讨论了流水句小句的篇章衔接手段、话题类型、话题作用及话题选择的原则;分析了流水句小句话题链的各种链接方式;重点阐释了流水句小句的话题推进模式。第八章是流水句的语言类型分析,从孤立语的特点和汉民族思维方式两个角度,解释了流水句在汉语众多句式中具有鲜明特点的原因。第九章结论,回顾论文的研究成果,指出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充分考察了流水句的句法、语义、语用等三方面特点,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对流水句进行了深入地描写,初步构建了流水句的总体框架,总结出了流水句在“意合”之外的“形合”特点。通过对流水句小句句型联结类型的考察,证明了大量不完全主谓句、非主谓句的使用使流水句在句法形式上呈现出“意合”特点;通过语义关联成分和语篇衔接手段及话题链的分析,阐释了流水句深层所隐含的“形合”特点”,总结了流水句小句语序排列的八种认知原则;运用ICM理论、象似性理论及“图形——背景”理论分析了隐藏在流水句小句中的认知机制。总之,本文既有宏观的探讨,也有微观的分析,既有对语言事实的描写,也有对语料的分析和解释,既有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也有进一步深层次的思考,力求在对语言事实充分描写的基础上,挖掘其内部规律,阐释其语义认知机制,提示其语篇价值。

浅析汉语汉字的特点和文化功能

浅析汉语汉字的特点和文化功能 内容提要: 汉字除了具有各种文字的共同功能之外,还有不同于其他文字的特珠功能。文化功能就是特殊功能中的一种。特殊功能来源于汉字的特殊结构。人们在利用汉字进行交际的实践中,发现汉字在文学艺术、民俗游艺等众多领域的特殊价值,通过拆字引发出种种具体文化现象。其体裁丰富,形式多样,构思奇巧,具有突出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 汉字形体结构文化功能传统思维 一 汉字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使用而延续至今的表意文字系统。作为一种书面语言交际符号,汉字从诞生之日起,始终伴随着汉民族的文化进程,在履行语言交际职能的同时,又以其独特的表意特征和内部构成形式,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汉字的结构是点画成文,合文为字,组装灵活,变化多样,这种结构模式,使汉字增添了许多非语言性的独特功能。因此,古人常常在文章中借分析汉字的形体来传道、领会或说明积淀在字形中的生活经验、人生哲理和文化心态等。《世说新语·捷悟》中记载了曹操与杨修(杨德祖)的三则故事: 4

1.杨德祖任魏武帝曹操的主簿,当时正在建造相国府的大门,刚架好门椽,曹操亲自出来观看,叫人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便走了。杨德祖看见了,立刻叫人把门拆毁。拆完以后,说道:“‘门’中加了一个‘活’字,就是‘阔’字,魏王正是嫌门大了。” 2.有人馈送曹操一杯酪,曹操稍稍吃了一点,就在盖上写了一个“合”字拿给众人看,众人不解其意。依次轮到杨修,杨修拿过来便吃,说道:“曹公教每人吃一口,还犹豫什么?” 3.魏武帝曹操曾经从孝女曹娥碑旁路过,杨修跟随在他旁边。看见碑的背面写道:“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对杨修说道:“理解吗?”杨修回答说:“理解。”曹操说:“你不要说出来,等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路,曹操才说道,“我已经想出来了。”叫杨修把自己理解的另外写出来。杨修写道:“黄绢,是有色之丝,在字当中,是个‘绝’字;幼妇,是年少女子,在字当中,是个‘妙’字;外孙,是女儿之子,在字当中,是个‘好’字;齑臼,是受辛之器,在字当中,是个‘辞(古作辤)’字:这就是‘绝纱好辞’啦。”曹操也把自己理解的写下来,与杨修的理解完全相同。以上故事中,汉字以其独特的表意特征和内部结构形式表情达意,产生了特殊的效果,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和感染力。以形表义,是汉字造字表词的基本原则,有其内部特点和规律,传统有“六书”之说。然而使用汉字的人们不完全依据“六书”和文字学理论,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意愿,对汉字形体进行离析拼合,借以隐匿或附会其用意,施展了各自的智慧和幽默。 5

现代汉语“使”字句的语义分析

现代汉语“使”字句的语义分析 本文结合认知理论对“使”字句的语义结构进行分析,指出“使”字句表层句法结构是致使义深层语义结构的“直接映射”;并对“使”字句的语义特征进行考察,发现绝大部分“使”字句具有[-动态性]、[-自主性]和[+已然性]的特征。 标签:“使”字句“致使” [-动态性] [-自动型] [+已然性] 本文所说的“使”字句是指带有“使”字且表示致使意义的句式,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使”字句是现代汉语中表达“致使”意义的典型句式,语法学界对此看法基本上一致。下面我们将尝试着结合认知理论进一步探讨“使”字句是如何表达“致使”意义的。 程琪龙认为,致使语义结构可以分解为:致使者、致使方式、致使对象及其变化的倾向。致使过程始于致使者,致使者影响致使对象使其变,变化倾向可以有结果,也可以没有结果。那么,“使”字句是如何体现“致使”语义的呢? “她的话使三位老者的心立刻都缩紧。”(老舍《四世同堂》)此例中,主语“她的话”对应于致使语义结构中的“致使者”;宾语“三位老者的心”对应于“致使对象”,在“致使者”的影响下出现某种变化或状态;“老者的心立刻都缩紧”对应于“致使倾向”,表明一种变化。在“使”字句中,我们看不到具体的“致使方式”。谓语动词“使”是一个虚化的动词,它只表示致使者对致使对象施加了某种抽象的影响,并不指出具体的致使方式。这句话中的原因事件可以描述为“她的话对三位老者的心施加影响”,结果事件为“三位老者的心立刻都缩紧”。 从认知语法的观点看,人们在经验结构中所形成的语义范畴,要在语法结构中得到反映。也就是说,句法结构不是任意的,而是具有一定程度的“象似性”。所谓“象似性”就是指“某一语言表达式在外形、长度、复杂性以及构成成分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上平行于这一表达式所编码的概念、经验或交际策略”。①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使”字句的句法结构成分对应于致使情景的构成要素,“使”字句句法成分的序列对应于致使情景要素的序列,原因事件和结果事件的先后顺序对应于人们经验结构中的先后顺序。因此我们可以说,“使”字句表层句法结构是致使义深层语义结构的“直接映射”。 从以上的分析还可以看出,“使”字句因为虚化了致使方式,只是表示致使者对致使对象施加了某种抽象的影响,把焦点放在受影响后的人或事物所表现出的结果或状态,整个句式语义呈现出相对静止的状态。所以如果我们把“使”字句的句法结构概括成“A使B+C”,那么“使”字句的句式语义可以概括为:因为A的影响,B出现了C所描述的变化、结果或状态。它表达的是一种因果致使关系。 对“使”字句所表现出的语义特征进行考察,我们发现绝大部分“使”字句具有[-动态性]、[-自主性]和[+已然性]的特征。

浅谈《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双关语的翻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23092956.html, 浅谈《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双关语的翻译 作者:张蓓蓓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09期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6A-1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广泛使用了双关语这一修辞手法,不仅表达了语言幽默风趣的效果,更在文章中埋下了伏笔。本文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例,分析了双关语的翻译,指出运用直接翻译法和增译方法在双关语翻译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双关语;翻译;《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简介:张蓓蓓(1977.10-),女,山东平邑人,讲师,本科,兰州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9--01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经典著作,不仅采用多国语言翻译,而且仅中国的译本也有十多种。不同的人翻译的双关语也有不同,双关语是一种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很多作者喜欢在作品中运用双关语。使用双关语可以使文章诙谐、幽默、令读者的印象非常深刻。 一、双关语与翻译 双关语是一种有很多使用形式以及在使用中具有一定的情趣与相关的技巧的修辞手法,与此同时在语言的相关表达方面有时也会达到一语双关的作用,另外也会有言此意彼的作用,而这也是许多人在写作时追求的目标。谐音双关语的翻译就是作者依据词语的谐音之间的相似性进行翻译,中国古代的诗人常常使用谐音来写诗词和一些文章,我们会发现在诗词里面一般都会有一个谐音词,然而这个词经常能起到点睛的作用,使用双关语可以使写出来的诗更加有韵味和耐人寻味。当翻译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根据作者给出的谐音词,判断出这个词对应的同音词,推断出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词语是什么,就可以准确翻译出作者想要表达意思。 二、《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双关语的翻译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人生中一部最重要的著作,作为经典文学,学术界对好多种不同的译本都有其不同的研究,此文中以巫宁坤和姚乃强的两个不同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双关语的本意和巫宁坤与姚乃强翻译出的双关语,可深一

现代汉语流水句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中国文学史上最扣人心弦的意合范例:(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第260-262页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英译文(by Wayne Schlepp) Tune to “Sand and Sky”: Autumn Thoughts Dry vine, old tree, crows at dusk, 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 Ancient road, west wind, lean nag, The sun wester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 关于现代汉语流水句: 现代汉语流水句与古汉语一脉相承,是古汉语语段流水铺排的新生代(刘宓庆)。请看清代郑板桥的行文: “……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

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彼千金万金造园亭,或游宦四方,终其身不能归享。而辈欲游名山大川,又一时不得即往,何如一室小景,有情有味,历久弥新乎!……”(清代郑板桥:《竹石》) 流水句的特征: 1.短语的句法运用 2.形合、意合并举,更常用意合 3.汉语的意念主轴:词、短语、句段、句子、句群上升到语段后,语境在范围和结构上更加具有制约能力,使语句的意念可以更加明确,同时也更具有自由度。 我爱海,我愿意将来有一天,筑两间茅屋在海滨,整天听柔风和海涛蜜语,看海水吻着海滩;如果我还有痛苦,我可以悄悄投进海的怀抱,让雄壮的海涛,为我奏挽歌,温柔的海风,轻轻抚摸我浮在碧波上的躯体;月儿和星星放出慈祥的光辉为我追悼。就这样,悄悄地没有人知道,除了月亮,星光,风和海,我离开了苦恼的人间,多么美,多么快乐……(谢冰莹:《海恋》) 流水句是做翻译的很有帮助的表现手段: 原文: The snow falls on every wood and field, and no crevice is forgotten; by the river and the pond, on the hill and in the valley. (D. Thoma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