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秦始皇及其遗产
秦始皇的历史形象和文化遗产

秦始皇的历史形象和文化遗产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不仅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而且在其统治期间推行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历史形象和文化遗产也备受世人推崇。
一、秦始皇的历史形象秦始皇的历史形象是一个争议性很大的话题。
在中国传统历史学中,秦始皇被认为是一个极其暴虐和残忍的暴君。
这种看法的主要依据是《史记》中关于秦始皇暴虐行径的描述,例如大肆焚书坑儒、强制劳役和建造所有历史名山名川的模型等。
但是,对于秦始皇历史形象的解读也有很多新的观点。
在中国现代研究秦始皇的学者中,一些人认为秦始皇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管理者。
他建立了完整的法律制度,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推进了一项未曾有过的国家立法。
另外,他颁布了统一的货币制度,修建了一些巨型公共工程,如万里长城、阿房宫等等,这些对于国家的统一和未来的长远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所以说,秦始皇的历史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环境下的产物。
但是,无论如何,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长期以来一直是书写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的篇章,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秦始皇的文化遗产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远不止于政治和统一,他在文化方面也有着深刻的贡献。
他颁布的一些法律制度和规定,如《焚书坑儒法》和《律令》等,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制度和规定一定程度上的确有利于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另外,秦始皇时期的文化艺术呈现出了很高的水平,他大力发展了陶瓷、青铜器、丝织品等文化产业。
墓葬文化也在秦始皇时期开花结果,在秦始皇陵以及其他墓葬中出现了大量精美的陶俑和青铜器,这些文化遗产也成为了全球流传的宝贵资料。
最后,秦始皇所建立的国家管理制度以及其他种种制度规定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道路。
这些制度规定所代表的官方文化和价值观念在后期文化发展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过秦论》(含逐字逐句翻译)

《过秦论》(含逐字逐句翻译)《过秦论》第一章:言秦者事始秦如何在战国时期崛起为霸主,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呢?本章将详细探讨秦国的起源、国力发展和司马迁对秦国的评价。
第一节:秦国的起源秦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末年间,由秦穆公建立。
他奠定了秦国的基础,并通过与诸侯国的战争逐渐扩大了国土。
第二节:秦国的发展在第一节中,我们已经了解了秦国的起源。
本节将进一步探讨秦国在历史上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胜利,如与韩国、魏国和楚国的战争。
这些战争使得秦国逐渐壮大,扩展了其国土并增强了国力。
第三节:司马迁对秦国的评价司马迁是《史记》的作者,他在《过秦论》一文中对秦国的兴衰作了详细的评价。
本节将对司马迁对秦国所做的评价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和解读,以深入理解其中的含义。
第二章:王权的巅峰在第一章中,我们了解了秦国的起源和发展。
本章将探讨秦始皇的统治时期,秦国如何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巩固了王权,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
第一节:秦始皇的改革秦始皇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使得整个国家的力量都集中于国家中央。
本节将详细介绍秦始皇的改革措施,如统一文字、修建长城等。
第二节:秦国的统治措施在对秦始皇的改革措施进行介绍后,本节将讨论秦国在统治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分封制度的废除、郡县制的实行等,这些措施都有助于巩固王权。
第三节:秦始皇的遗产秦始皇的统治虽然短暂,但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节将探讨秦始皇的遗产,如统一度量衡、修建陵墓等,这些都是他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
第三章:王权的衰落在第二章中,我们了解了秦始皇的改革和统治措施。
本章将探讨秦国王权的衰落,以及导致秦国灭亡的原因。
第一节:秦国的内外因素秦国王权的衰落不仅仅是因为内部的问题,也与外部的因素有关。
本节将探讨秦国内外因素交织导致王权衰落的情况,如宦官干政、匈奴入侵等。
第二节:秦国的社会问题除了内外因素的影响,秦国本身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
本节将探讨这些社会问题,如苛政、民不聊生等,这些问题也加剧了秦国的衰落。
秦始皇兵马俑与世界文化遗产

秦始皇兵马俑与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许多文物古迹在世界范围内也倍受关注。
而秦始皇兵马俑则是其中一个备受瞩目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也是全球文化遗产的瑰宝。
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秦始皇兵马俑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的东部,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杰出代表,它们是秦始皇帝统一中国后所创立的,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
兵马俑于1974年被发现,随后引起了整个世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与关注。
在秦代时期,兵马俑是一项非常宏大的工程。
秦始皇帝为了确保自己在死后的安全,下令建造大型陵墓,兵马俑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秦始皇兵马俑的规模之大,工程投资之巨,表明了中国秦代的工程工艺和技能的非凡。
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被投入,这也意味着秦代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都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先进的阶段。
秦始皇兵马俑的特点秦始皇兵马俑共有三个坑,分别代表着中国古代军队、士兵、马和武器的形象,其中包括数千个士兵和马的雕刻,雕刻技术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标准。
这些雕刻被认为是非常有历史价值的艺术品,表现出了秦代时期的独特风格和文化特点。
在图案上,兵马俑具有很高的造型艺术和战争史学价值。
这些兵马俑都是实物大小,每个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马身上的鞍具和造型、士兵的面部表情和穿着,以及武器的制作都非常精细,这些充满细节和创意的图案使它们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秦始皇兵马俑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位2006年,秦始皇兵马俑作为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这是一个表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事件,同时也证明了世界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可和尊重。
将兵马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可,也是对整个世界文化多元性的一种尊重和保护。
总的来说,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代表,也是全球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雕塑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珍品,不仅对于中国的文化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代表着中国作为世界战争文化的贡献和创造力。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200字左右秦始皇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200字左右秦始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中国文化遗产作文200字左右秦始皇篇1秦始皇——中华文明伟大缔造者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讲我最喜欢的中国文化遗产——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个统一了整个中国的皇帝,他用铁腕手段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战国时代长期内战的局面,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不过,秦始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他为自己营造的那座巨大的地下帝陵。
秦始皇陵坐落在西安市临潼区,占地将近57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地下帝陵。
1974年,在村民们挖井时无意中发现了这座璀璨的地下军团——著名的兵马俑。
经过考古学家们几十年的绵绵努力,目前已经发掘出超过8000座各种俑塑,包括步兵、骑兵、战车马匹等等。
这些俑塑个个栩栩如生,身着战争时期的盔甲,佩戴利剑长矛,就连马儿的肌肉和鬃毛都刻画入微。
考古学家们推测,这支精兵是为了在秦始皇入陵后,永远守护他的安全而存在的。
可见秦始皇为自己的陵墓安排是何等的用心和奢华!不过,最令我惊叹的,还是制作这些俑塑的人工艺水平。
每一座俑塑都是手工雕刻而成,却能做到如此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技术壮举。
这些俑塑不仅反映了秦代时期军事编制的真实情况,也展现了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堪称杰作。
每当我参观兵马俑博物馆的时候,都会被这支威武雄壮的"地下军团"所震撼。
虽然秦始皇的独裁统治给人民带来了一定苦难,但他为中国统一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座地下帝陵也成为了中华文明的瑰宝。
我希望亲眼看到兵马俑的每一个人,都能从中体会到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力量。
这就是我想分享的关于秦始皇兵马俑的感想,希望大家喜欢!如果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欢迎随时提问哦。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200字左右秦始皇篇2标题:惊世骇俗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作文,我决定谈谈震撼了全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兵马俑

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它们以其独特的纪念形式和丰富的历史价值而闻名于世。
兵马俑的发现和保护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并向世人展示了古代中国的伟大。
兵马俑位于中国陕西省兵马俑考古遗址,距离西安市约40公里。
这一发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震惊了整个考古界,并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兵马俑秦始皇陵出土的大规模兵马俑阵列个个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栩栩如生,精确地反映了秦代的军队编组和服装特征。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这些陶俑是始皇帝秦朝时期为他的陵墓而建的。
秦始皇兵马俑的规模庞大,数量众多。
根据现有的考古发现,目前共有三个坑已被发掘,并且被合理地编号为坑1、坑2和坑3。
其中,坑1最大,包含有数千个兵马俑以及很多战车和士兵的残骸。
这些兵马俑各具特点,形态各异。
它们被精细地绘制和制作出来,代表了当时的各种部队。
这些兵马俑不仅形象逼真,细节到位,而且规模宏大,栩栩如生地展示出了秦朝军事力量的强大。
另外,兵马俑的发掘和保护工作也备受关注。
由于兵马俑的巨大数量和庞杂性,文物保护工作变得非常复杂而严苛。
考古学家们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对遗址的科学挖掘和细致的保护,使得兵马俑得以完好地保存至今。
然而,兵马俑的保护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兵马俑的陶制品,特别是细小的陶俑,容易受到湿度、灰尘和渣滓的侵蚀。
此外,游客的踩踏和触摸也可能对兵马俑造成损害。
因此,加强对兵马俑的保护和管理是当务之急。
为了实现兵马俑的长期保护,陕西省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他们修建了专门的兵马俑博物馆,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和科技,为游客提供一流的参观体验。
此外,他们还加强了对兵马俑遗址周边环境的保护和管理,限制了游客的流量,并制定了严格的保护规定。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和保护工作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学习兵马俑的形成和保护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变。
总的来说,秦始皇兵马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而受到广泛的关注。
国家政治的大一统时代

章帝 19岁 33岁 和帝 10岁 27岁 章帝皇后窦氏临朝,窦宪执政 郑众
殇帝 百日 2岁
少帝 幼
和帝皇后邓氏临朝,邓骘 李闰、江京 安帝 13岁 32岁 执政
即位8 月卒
安帝皇后阎氏临朝,阎显执政 孙程 等
顺帝 11岁 30岁 冲帝 2岁 3岁
质帝 8岁
9岁
顺帝皇后梁氏临朝,梁冀 单超、唐衡 执政 等五人
《史记· 高祖本纪》: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 何?”
大臣们的看法:
刘邦“与天下同利。”
项羽“妒贤忌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刘邦:“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 良。经国济世,安扶百姓,我不如萧何,百战百 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我不如韩信,此三人 为我所用,何筹天下不为我所得。”
——顾颉刚(1893—1980)
西汉全图
匈
奴
西
汉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
(三)王莽改制与光武中兴
莽既拔出同列,继四父而辅政,欲 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己不倦。聘诸贤良 以为掾史,赏赐邑钱悉以享士,愈为俭 约。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 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见之者以为 僮使,问知其夫人,皆惊。 莽色厉而言方。欲有所为,微见风 采,党与承其意而显奏之。莽稽首涕泣, 固推让焉,上以惑太后,下用示信于众 庶。
黄宗羲
(1610—1695年)
“奄官之如毒药猛兽,数千年以来, 人尽知之矣;乃卒遭其裂肝碎首者, 易故哉?岂无法以制之欤?则由于 人主之多欲也”。
梁启超 (1873—1929)
宦官专权的“所发生之源,莫不 在专制政体。专制政体者,实数 千年来破家亡国之总根源也”。
皇帝
即位 年
卒年 外戚执政情况
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历史回顾

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历史回顾中国历史悠久而庞大,凝聚了无数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这片古老的土地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影响着国家和人民的发展。
本文将回顾中国历史中的几个重要里程碑,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
第一章: 夏朝的兴起和繁荣中国历史的起点可追溯到约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它标志着世袭制度的确立和国家政权的正规化。
夏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有重要贡献。
例如,夏朝创建了许多重要的城市和水利工程,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第二章: 周朝的分封制度和春秋战国时期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王朝,持续了约800年。
周朝的分封制度使得王权得以分散,各个封地的诸侯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独立性。
这一时期的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阶段,诸侯之间的争斗和变革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 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王朝。
秦始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通过各种手段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
秦始皇帝的最著名之举就是修建万里长城和兵马俑,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宏伟工程和重要的文化遗产。
第四章: 汉朝的繁荣和丝绸之路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王朝,持续了近四个世纪。
汉朝的最重要贡献之一是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西方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汉朝也是科技、艺术和文学的繁荣时期,众多文化名人如司马迁、贾谊等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
第五章: 隋唐的疆土扩张和繁荣隋唐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辉煌的时期,它标志着中国疆域的进一步扩张和国家的富庶繁荣。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一个王朝,对外开放程度领先世界。
唐太宗贞观之治、盛唐文化的繁荣成就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宝贵珍品。
第六章: 明清的封建社会和闭关锁国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段时期中国的封建礼制更加成熟。
明朝的贡献在于推动了对外贸易和科技进步,而清朝的特点则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第三章秦汉史史料

第三章秦汉史史料第一节概况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 年),结束了战国以来诸侯称雄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秦二世时,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导致秦政权瓦解。
经过数年的楚汉相争,刘邦战胜了项羽,于汉五年(前202 年)即皇帝位,此后一直到东汉覆灭,其间虽然有过激烈的政治动荡,但长时期保持了统一局面,政治上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得到巩固。
汉朝初年,统治者采取比较宽缓的“休养生息”政策,经过农民的辛勤劳动,文、景时期,社会经济由凋敝走向复苏,武帝时呈现繁荣景象。
“都鄙宜庚尽满,而府库余财。
京师之钱累百拒万,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1西汉昭、宣帝时期和东汉前期、经济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与战国时期相比,两汉的经济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牛耕、铁制农具普遍推广,兴办了一系列水利工程,农业耕作技术不断进步,出现了赵过的代田法。
亩产量有所提高,垦地面积日益扩大。
据西汉末年统计,当时全国耕地面积达到八百二十七万多顷2,东汉和帝时有七百三十二万多顷3。
商业和手工业伴随农业的发达而兴起。
与此同时,统治者逐渐意识到文化学术的重要性,比较重视史书的编写。
这在客观上有利于秦汉史著作的产生。
秦始皇为了巩固刚刚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曾颁令焚书,禁绝私学,又加上立国时间短暂,因此,秦代没有留下可令人称道的秦史专著。
楚汉相争,项羽入据咸阳,秦宫室被付之一炬,博士官典藏的图籍化为灰烬。
汉高祖仍不大看重文化学术。
陆贾常向他讲说《诗》、《书》,他斥骂说:“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贾讲述了一番古今成败的教训,他才改变了态度,告诉陆贾:“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
”4从此,最高统治者改变了对待文化学术的冷漠态度,越来越注意文化学术的作用。
汉武帝是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在他统治时期,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此后西汉诸帝固守其法,时有修补。
秦始皇介绍演讲稿

秦始皇介绍演讲稿引言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秦始皇。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君主,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本次演讲中,我将向大家介绍秦始皇的生平事迹、政绩和影响,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加了解这位伟大的国君。
一、生平事迹秦始皇,名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君主。
他出生于公元前259年,是秦孝公的儿子,也是秦国的第三任君主。
秦始皇在位期间,经过多次战争和政治斗争,最终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中统一的帝国。
秦始皇在年轻时就表现出了出色的才能和领导能力。
他勇猛善战,多次征战,一直致力于统一全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终于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
二、政绩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行政制度改革秦始皇废除了封建割据的制度,建立了郡县制,统一了全国的行政管理。
他还制定了统一的法律和度量衡标准,统一了货币制度,大大提高了国家的统治效率和管理水平。
2. 建设工程秦始皇下令修建了许多宏伟的建筑工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万里长城和兵马俑。
万里长城的修建加强了国家的防御能力,而兵马俑则展示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决心和实力。
3. 文化统一秦始皇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统一措施,包括文字的统一和书同文。
他下令将不同地区的文字进行统一,形成了统一的汉字,为后来的文化交流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影响秦始皇的统一政策和改革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统一国家秦始皇的统一政策使得中国从一个分裂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帝国。
这为后来的中国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后来的王朝统治提供了范例。
2. 文化传承秦始皇的文化统一措施使得中国的文字得到了统一,为后来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便利。
秦始皇还下令焚书坑儒,但这并没有阻止中国文化的发展,反而推动了儒家学说的兴起和发展。
3. 建筑遗产秦始皇下令修建的万里长城和兵马俑成为了中国的宝贵文化遗产,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也成为了中国的象征之一。
秦始皇和他的帝国遗产

transmission of power are attested. Absolute monarchy differs
from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in which the monarch's authority
• 在这幅员和组织都是空前的大帝国里,怎样永久维持皇室的统治权力,
第二课 秦始皇和他的帝国遗产
谭嗣同:“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
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 愿也;” 毛泽东: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 劝君莫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虽死魂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皆行秦政治,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一、“虎狼之秦” :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语书》
• 秦之“法律令”与关东文化存在距离,特别是 与楚“俗”之间存在较大距离,……由文化差
异与冲突引起的楚人对秦政的反感,及齐、赵
等地人民对楚人反秦战争的同情,是导致秦朝 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陈苏镇《汉代政治与〈春秋〉学》
• 陈胜吴广起义,“张楚” 政权。 • 项梁起义,项梁、项羽
• 后期
• 韩国人 ,韩非,“法、术、势”并重。
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
(約前281年-前233年)
• 韩非为韩国的宗室公子。韩非有口吃之毛病。约前 255 年至前 247 年间,与同学李斯一同拜儒家大师荀子门下学习「帝王之 术」,李斯自觉才学不如韩非。韩非到秦国后,受到秦王政的 欣赏,准备重用,李斯怕秦王重用韩非,私下诬陷韩非,说韩 非是韩国宗室公子,必定不会效忠秦国,劝秦王把韩非禁锢, 又在狱中把韩非毒死。
盼望战争。《商君书》里有“弱民”一节,说民弱国强,国弱民强,主
张弱民、愚民。韩非也是这样的思想。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及苏州古典园林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基本信息中文名称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年代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09年主要文物秦始皇的陵墓及陪葬坑发掘年代1974年至今地理位置中国陕西西安誉名世界第八奇迹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的陵墓,位于中国北部陕西省临潼县城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
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是世界上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实际上它是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
《史记》中,对陵的地宫及陈设也有记述。
地宫极其深邃而坚固,它不但砌筑上“纹石”,堵绝了地下的泉流,而且还涂有“丹漆”,起到了防潮的作用。
墓中建有宫殿及百官位次,放满珠玉珍宝,燃烧着用人鱼膏(据说是一种四脚鱼,似人形,生活在东海中)做的蜡烛,永久不灭。
设有防备盗墓而自动发射的弩机暗箭。
灌注水银,如同江河大海围绕,机械转动,川流不息。
上面象形日月天体,下面象形山川地理等等。
实际上是一个被搬入地下的人间世界缩影,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而它的发现本身就是20世纪中国最壮观的考古成就。
它们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
苏州古典园林基本信息中文名称苏州古典园林起始春秋时期代表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网师园等特点移步换景、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理所当然被联合国列为人类与自然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善于把有限空间巧妙地组成变幻多端的景致,结构上以小巧玲珑取胜。
狮子林、沧浪亭、拙政园、留园统称“苏州四大名园”,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
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私家园林的风格和艺术水平,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圣地。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文化遗产作文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文化遗产作文《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穿越千年的震撼》我一直对历史古迹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那在我心中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宝藏之地。
记得第一次去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的时候,我满怀着激动与好奇。
那一路上就在想,我马上就能看到两千多年前老祖宗们留下的伟大奇迹了,这感觉就像要去跟历史老人家握手聊天似的。
一走进兵马俑坑的展览馆,那场面,真的是把我给镇住了。
成百上千的兵马俑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那里,就像一个隐藏了千年的超级军队被瞬间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每一个兵马俑都有着不一样的神态,有的看起来特别严肃,就像是马上要奔赴战场去冲锋陷阵的玩命之徒;有的又感觉一脸淡定,仿佛他已经看透了这世间的一切沧桑,就静静地站在那儿守护着什么。
我凑近了去看兵马俑的细节,乖乖老天爷啊,那脸上的纹路、那头发丝儿、那铠甲的纹理等等都特别细致。
就说那铠甲吧,一片一片的小甲片感觉就像是真的能起到保护作用一样,纹路清楚得就像哪个细心的工匠昨天刚打造好的。
而且这些兵马俑每个的姿势还不一样,有站着笔直得像根棍儿的,一看就是纪律严明的士兵;还有半蹲着的,像是在等待指令随时准备出击。
再说到秦始皇陵本身,那巨大的封土堆就像是一个巨人默默地矗立在这片土地上,虽然不能直接看到陵墓里面的样子,但是就光看这封土堆和周边建设的规模,就能想象到当年建造的时候花了多少人力物力。
我当时就在想啊,秦始皇那时候得多霸气啊,要给自己建这个超级华丽壮观的陵园,还弄出这么多栩栩如生的兵马俑陪着他。
当我从那儿走出来的时候,满脑子还是那些兵马俑的样子。
回想起他们那神气的模样,我感觉我好像真的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这可真不是一般的地方,它就像一本巨大的、活着的历史书,把两千多年前的大秦王朝最辉煌的部分展现在咱们这些后人的面前,让咱们能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热闹与威风。
《秦始皇陵与兵马俑:历史的超级派对》每次跟朋友聊到旅游去过的酷地方,我总是忍不住要讲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200字左右秦始皇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200字左右秦始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中国文化遗产作文200字左右秦始皇篇1兵马俑是我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陶土殉葬品,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虽然汉代被刘邦毁了不少,可经过考古人员的修复,现在的兵马俑依然相当于一个岿然不动的庞大军队。
那年夏天,我来到西安。
刚一进兵马俑地窖的洞门,一阵清凉袭来,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
在几千年前建造如此多的雕像所耗费的钱财和劳力可想而知,沉静的洞穴里传来一阵赞叹。
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兵马俑雕刻得极其传神。
兵佣的每一条手纹都了了可见,历历可数。
每个兵佣神情各异。
有些俑眼神愤怒,可能是被强行掳来当兵而敢怒不敢言;有些俑沧桑的脸颊上印满了忧愁,可能是害怕自己战死沙场再也照顾不了妻儿老小吧;有些俑却神情坚定,像是在大喊:“今天就让我马革裹尸吧!”所有的俑都形神兼备,每一张脸都折射出他们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
导游又把我们带到另一边。
那里全是战车和烈马,充满力量感。
所有战马都昂首长嘶,像是在锣鼓喧天和刀光剑影的战场上与主人冲锋陷阵,势如破竹。
马群中有一辆最精致、最豪华的马车,车上雕满花纹、飞龙。
导游介绍道:传说这是为秦始皇的灵魂准备的,可以让他仙逝后飞往天宫。
我突然感觉打扰了泱泱大国一代帝王的肃穆和庄严。
几千年前,人类就有如此成就让我叹为观止,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将平复。
至今,我还对那天的游览刻骨铭心。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200字左右秦始皇篇2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中国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长城。
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今天我们脚下的长城是明代重新修建的,它西起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中国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
它跨越了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十多个省区市。
国家文物局曾公布明长城调查数据,中国明长城总长度为.8千米。
它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
世界文化遗产作文秦始皇陵

世界文化遗产作文秦始皇陵《秦始皇陵》篇一秦始皇陵,那可真是一个神秘得不得了的地方啊。
我就像一个好奇的小探险家,一直对它充满了向往。
你想啊,秦始皇那可是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大人物。
他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他的陵墓肯定也是超级豪华、超级厉害的。
当我第一次在书本上看到秦始皇陵的介绍时,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那感觉就像是一只小蜜蜂发现了一大片花海,眼睛都放光了。
终于有机会去实地看一下了。
站在秦始皇陵的外面,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扑通扑通直跳。
那一片土地,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但是我知道,地底下可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世界呢。
也许,在那深深的地下,有无数的兵马俑正整齐地排列着,就像等待检阅的士兵。
他们的神态各异,有的看起来很严肃,像个老学究;有的又带着一丝微笑,仿佛在偷偷地乐什么事儿。
我就想啊,这些兵马俑是怎么被制造出来的呢?那时候又没有现代的高科技,工匠们得花费多少心血啊。
说不定啊,那些工匠一边雕刻着兵马俑,一边还在嘴里嘟囔着:“这秦始皇要求可真高,非得把这些人像弄得多像真人似的。
”我还听说秦始皇陵里面有很多机关呢。
什么暗箭啦,流沙啦,一想到这些,我就觉得头皮发麻。
这秦始皇也太小心眼儿了吧,死了还怕别人打扰他。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没有这些机关,也许他的陵墓早就被破坏得不成样子了。
我就好奇地问旁边的导游:“导游姐姐,这地底下真的有那些机关吗?”导游姐姐笑着说:“也许有呢,毕竟现在也没有完全发掘。
”这就更让我觉得秦始皇陵充满了神秘色彩。
这里面的兵马俑可不仅仅是一些泥娃娃,他们就像是历史的见证者。
看着他们,我仿佛能看到秦朝时候的景象。
那时候的人们穿着什么样的衣服,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可是呢,这么伟大的文化遗产,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比如说有些兵马俑被破坏了,也许是因为时间太久了,也许是被一些不懂事的人给弄坏了。
我就特别生气,心里想:“这些人怎么能这样呢?这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啊。
”秦始皇陵就像一本巨大的历史书,虽然我只看到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已经让我深深着迷了。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作文 、 秦始皇兵马俑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作文、秦始皇兵马俑
嘿呀,咱今天就来说说那超厉害的秦始皇兵马俑。
你们知道吗,我之前有幸去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
那场面,真的是太震撼啦!一走进那个场馆,哇塞,那一个个兵马俑就那样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那里,感觉就像一支随时准备出征的庞大军队。
我当时就瞪大了眼睛,心里想着:这也太牛了吧!
我走近一个兵马俑仔细观察,那表情,那姿态,简直绝了!就好像这个兵马俑真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士兵。
我甚至觉得他下一秒就会动起来,跟我打招呼呢,哈哈。
我还看到有的兵马俑脸上好像带着一点点笑容,不知道是不是他在想着打完仗后回家吃啥好吃的呢。
还有啊,那兵马俑的衣服褶皱都刻画得那么细致,真不知道古代的工匠们是怎么做到的。
在那里参观的时候,我都感觉自己穿越到了秦朝,跟这些兵马俑一起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呢。
哎呀呀,真的是太神奇啦!
总之啊,这秦始皇兵马俑真的是咱中国的宝贝,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呀。
我以后有机会一定还要再去好好欣赏欣赏,感受感受那震撼的历史气息。
这就是我和秦始皇兵马俑的故事啦,你们是不是也想去看看呢?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我的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兵马俑作文

我的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兵马俑作文
哇!你们知道吗?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可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古代
军事遗址哦!那些英姿飒爽的兵马俑,每一个都栩栩如生,让人看了
都感叹古人的工艺真是厉害啊!
想象一下,当年秦始皇要建造这个陵墓的时候,可是要花费不少
心思呢!兵马俑是用来保护他下边的陵墓的,所以制作的时候真的很
认真,因为一旦出了问题可就糟糕了。
所以每一个兵马俑都是独一无
二的,都有着自己的造型和神态。
想要去参观这个世界文化遗产,真的是要有一点勇气的,因为兵
马俑们身材高大,气势汹汹的,给人一种很震慑的感觉。
但是别担心,他们可是石头做的,不会动的啦!虽然有点凶狠,但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秦始皇兵马俑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作文

秦始皇兵马俑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作文
《秦始皇兵马俑》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咱们中国有一个特别神奇、特别厉害的地方,叫秦始皇兵马俑。
那里有成千上万的陶俑和陶马,就好像一支真正的军队被埋在了地下。
这些陶俑呀,每个都长得不一样,有的表情严肃,好像在思考怎么打胜仗;有的面带微笑,好像刚刚打了一场大胜仗,特别开心。
我听说有一个小故事,说有个考古学家第一次看到这些兵马俑的时候,都被惊呆了,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这么逼真的陶俑。
这些陶俑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直守护着秦始皇的秘密。
小朋友们,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秦始皇兵马俑,感受一下古代人的伟大智慧!
《神奇的秦始皇兵马俑》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秦始皇兵马俑的故事。
秦始皇兵马俑在陕西西安,那里有好多好多的士兵和战马。
这些士兵不是真的人哦,是用泥土做出来的。
你看他们的衣服、发型都不一样。
有的拿着长长的矛,有的拿着大大的盾,可威风啦!好像随时都能上战场打仗。
听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秦始皇想要在死后也有强大的军队保护他,就叫人做了这些兵马俑。
虽然过了好多年,但它们还是那么壮观。
我真想有一天能亲自去看看,和这些神奇的兵马俑拍张照!你们想不想去呀?。
五年级的文化遗产秦始皇兵马俑详细介绍作文

五年级的文化遗产秦始皇兵马俑详细介绍作文嘿,伙计们!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超级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叫做中国。
你们知道中国吗?那可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中国的一大奇观——秦始皇兵马俑。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秦始皇。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六国的皇帝,他的名字叫嬴政。
他在位的时候,实行了很多改革措施,比如说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等等。
他还修建了一个很大的宫殿,叫做阿房宫。
不过,秦始皇最出名的还是他的兵马俑。
兵马俑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秦始皇为了陪自己死后上天,派了很多士兵和战马一起下到地下去。
这些士兵和战马都被制作成了精美的陶俑,每一个都有着不同的面部表情和发型。
这些陶俑被安放在地下宫殿的各个角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军队。
那么,为什么秦始皇要这么做呢?原来,秦始皇相信死后还有来生,他希望自己在来生的时候能够继续统治天下。
所以,他命令制作了这么多的兵马俑,作为自己的随从。
这可真是一个大工程啊!据说,光是制作兵马俑就耗费了720,000人的生命和大量的财富。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兵马俑吧。
它们都是用陶土制作的,非常厚实。
每一个兵马俑都有着不同的面部表情和发型,有的严肃、有的慈祥、有的凶狠......就像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样。
而且,这些兵马俑的装备也非常齐全,有的衣服上有花纹,有的手里拿着兵器......简直就像是一支真正的军队。
不过,这些兵马俑也有一些“小毛病”。
比如说,有的兵马俑的腿断了,有的手里的东西掉了......这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有些陶俑没有完全烧制好,留下了一些瑕疵。
但是,这些瑕疵并没有影响到它们的美丽和神秘感。
相反,正是因为这些瑕疵,让人们更加好奇和敬畏这些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
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来生的向往。
如果你有机会去中国旅游的话,一定要去看看这些兵马俑哦!。
历史文化遗产秦始皇兵马俑作文

历史文化遗产秦始皇兵马俑作文你知道吗?在中国有个超级厉害的地方,那就是秦始皇兵马俑。
这可不是一般的景点,那简直就是一个震撼到让你下巴掉地上的历史宝藏啊!当我第一次走进那个巨大的展厅,就感觉像是穿越回了古代,来到了秦始皇的超级军团面前。
那些兵马俑一排排、一列列的,整整齐齐,就像正在等待秦始皇一声令下,就要奔赴战场似的。
先说说这些兵马俑的模样吧。
哇哦,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特点,就像真人一样。
你看那个将军俑,站在那儿特别有范儿,表情严肃,好像在思考着什么了不起的战略。
他的盔甲雕刻得超级细致,那些纹路就像是真的能抵御敌人的刀枪剑戟一样。
还有那些士兵俑,有的拿着长矛,有的拉着弓,一个个看起来都特别勇猛。
而且啊,他们的脸都长得不一样呢!有的脸圆圆的,看起来很憨厚;有的脸长长的,感觉很精明。
这可太神奇了,在那个时候就能做出这么多不同模样的陶俑,古代工匠的手艺简直绝了。
我还听说,这些兵马俑刚被发现的时候,很多都是碎片。
考古学家们就像玩拼图一样,一点点地把它们重新拼凑起来。
这得花费多少耐心和精力啊,我光是想想就觉得头大。
不过也多亏了他们,我们今天才能看到这么壮观的景象。
在兵马俑坑旁边走着,我就忍不住在心里想象当年的场景。
秦始皇肯定特别威风,指挥着这支庞大的地下军团。
这兵马俑不仅仅是一堆陶俑,它们可是承载着秦朝的历史、文化和军事力量呢。
这些兵马俑的颜色也很有趣。
你可能以为它们一直就是那种土灰色的,其实啊,刚出土的时候,它们身上可是有颜色的,五颜六色的可好看了。
只是因为接触到空气后发生了氧化,颜色才慢慢消失了。
这也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吧,但就算是现在这种土灰色,也丝毫不影响它们的震撼力。
秦始皇兵马俑就像是一本活的历史书,用最直观的方式给我们讲述着秦朝的故事。
每一个俑都像是一个小密码,等待着我们去破解那个古老时代的秘密。
要是你还没去看过,那可一定要找个机会去看看,我保证你会被这个地下军团惊到,然后就像我一样,对我们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佩服得五体投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秦始皇及其遗产【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系统的讲授和讨论,令学生掌握秦始皇及其遗产的情况。
【内容提要】谭嗣同:“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
”毛泽东:“历代皆行秦政制。
”为什么秦能够完成统一?为什么变法在秦最为成功?秦统一之后为什么速亡?一、虎狼之秦:法家思想与秦军国主义发展特色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全部可以动用的物质力量的总和。
国家能力是指国家实现自己意志的能力。
国力强的国家不一定国家能力也强。
国家能力强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秦国社会具有浓厚的军事化色彩。
秦国专制君权较早就发展出了相当高的政治控制和社会动员能力。
“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
——《战国策·魏策三》“三军: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此之谓三军也”。
——《商君书·兵守篇》“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
——《吴子·料敌》“山东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
夫秦卒之与山东卒也,犹孟贲之与怯夫也”。
——《战国策·韩策一》法家之士多出于三晋,而其功显于秦,则法家固西北民族之精神,入中夏与三代文物相渐渍,遂独成一家之说。
——蒙文通《古学甄微·法家流变考》古今言者,胥以为商君变秦,为废仁义而即暴戾,若由文而退之野。
是岂知商君之为缘饰秦人戎狄之旧俗,而使渐进于华夏之文耶?凡商君之法,多袭秦旧,而非商君之自我作古。
——蒙文通《古史甄微·秦之社会》(一)秦孝公商鞅变法(BC356、BC350)与军功爵制《史记》卷六八《商君列传》:“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韩非子·定法》:“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
’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
”“军爵塑造新社会”封建制度的君子小人之分野取消了,万民站在一条起跑线上,凭借个人在战场上的表现缔造自己的身分地位。
……爵不仅是秦人的第二生命,甚至比生命还宝贵。
它是个人社会地位的权衡,田宅产业的凭依,职官权力之所出,名誉荣辱之所系,若欲出人头地,则非具备高爵不可。
……商鞅军爵制之树立正因此势而利导之,终于塑造成一个有别于封建阶级的新阶级社会。
——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二)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商君书·画策》:“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则民用矣。
凡战者,民之所恶也,能使民乐战者王。
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
”《商君书·赏刑》:“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
”《韩非子·五蠹》:“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动作者归之于功,为勇者尽之于军。
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
”二、“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的统一事业《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太平御览》卷八六《皇王部》:“秦始皇帝名政,虎口、日角、大目、隆鼻、长八尺六寸、大七围,手握兵执矢,名祖龙。
”赢政于BC246年即王位,年13岁。
BC221年,当秦王政在位的第二十六年,也就是他三十九岁那一年,六国尽灭,完成了统一大业。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
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
制曰:“死而以行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
自今以来,除谥法。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资治通鉴》卷七《秦纪二》军功的提倡促成了社会的军事化,而在一定条件下高度的军事化,又经常意味着集权官僚制度化。
发达的军事组织与官僚制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亲和性:在集权制、科层制、分工制、非人格性以及对于效能和纪律的积极追求上,二者所遵循的原则经常是内在贯通的。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三、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大一统帝制之创建在这幅员和组织都是空前的大帝国里,怎样永久维持皇室的统治权力,这是始皇灭六国后面对的空前大问题。
《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汉书·刑法志》:“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
”服虔曰:“县,称也。
石,百二十斤也。
始皇省读文书,日以百二十斤为程。
”(一)废分封、行郡县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
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二十八年峄山刻辞:“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
(二)确立中央、地方制度中央的三公和诸卿制度和地方的郡县二级制度奠定了秦以后中国古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三)严格的户籍制度和法律制度始皇三十一年(BC216)“使黔首自实田”。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
(四)军事制度秦代的兵役制度,男子爵在“不更”以下,年龄在傅籍以上,一生中随时皆有被征兵的可能性。
秦国的军队分直属中央的军队与地方武装两部分。
秦国的军队是步兵和车、骑兵的混合编队,其中步兵是主要兵种。
(五)权力合法性的论证——“终始五德”说初,齐威、宣之时,邹衍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始皇并天下,齐人奏之。
始皇采用其说,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为水德。
始改年,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旌旄、节旗皆尚黑,数以六为纪。
——《资治通鉴》卷七《秦纪二》《史记·秦始皇本纪》:“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皇权的加强和神化,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体现专制皇权的官僚机构和各种制度的建立,法律的完备和统一,皇帝对军队控制的加强等等,这些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要内容。
柳宗元《封建论》:“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
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
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
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四、“天下苦秦”:秦国的暴政和速亡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
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
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
奇器珍怪徙满冢中。
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之时,高为台榭,大为苑囿,远为驰道,铸金人,发适戍。
入刍稿,头会箕赋,输于少府。
丁壮丈夫,西至临洮、狄道,东至会稽、浮石,南至豫章、桂林,北至飞狐、阳原。
道路死人以沟量。
——《淮南子·汜论训》当时全国人口约为一千多万,而当兵服役的人超过二百万,占壮年男子三分之一以上。
秦朝又推行严刑峻法,把数十万人民变成国家的囚徒。
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
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其欲也。
海内愁怨,遂用溃畔。
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汉书》卷二四下《食货志》南郡守腾谓县、道啬夫:古者,民各有乡俗,其所利及好恶不同,或不便于民,害于邦。
是以圣王作为法度,以矫端民心,去其邪僻,除其恶俗。
法律未足,民多诈巧,故后有间令下者。
凡法律令者,以教导民,去其淫僻,除其恶俗,而使之之于为善也。
——《睡虎地秦墓竹简·语书》秦朝统一后,要彻底清除各地原有价值体系上存在的风俗习惯,全面施行秦的法律。
秦之“法律令”与关东文化存在距离,特别是与楚“俗”之间存在较大距离,……由文化差异与冲突引起的楚人对秦政的反感,及齐、赵等地人民对楚人反秦战争的同情,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陈苏镇《汉代政治与〈春秋〉学》五、“天下之势,方病大瘇”:汉初王国问题(一)楚汉战争(BC206-BC202)与西汉初年的分封武涉:“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
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蒯通:“当今两主之命县于足下。
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
——《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在韩信、彭越等人的要求、甚至是逼迫下,刘邦分封了七位异姓王。
秦以郡县治东方,用秦吏秦法“经纬天下”,移风“濯俗”,结果激起东方社会的反抗,其中楚人表现得最激烈,齐人、赵人次之,其间包含着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
而在刘邦重建帝业的过程中,这种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又一次显现出来,且仍以楚、齐、赵三地最为明显。
由此我们看到,在东西文化尚未充分融合、战国时代的文化布局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
这是历史对刘邦的苛刻要求,也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深层背景。
郡国并行的本质可能是东西异制,主要意义则是允许或默许东方王国不用汉法,从俗而治。
——陈苏镇《汉代政治与〈春秋〉学》在减除异姓王的同时,推行郡县制受阻,便分封同姓王。
(二)因功封王——因亲封王同姓王对皇权的分割地域:全国54个郡,诸侯国占据39个郡。
“籓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
人口:各诸侯国的人口总数,将近中央直辖地区人口数的一倍。
诸侯国内,诸侯王享有很大的自主权。
《汉书》卷一下《高帝》:“自置吏,得赋敛。
”“自为法令,拟于天子”(三)同姓王的防范所谓建武关、函谷关、临晋关,大抵为被山东诸侯也。
天子之制在陛下。
今大诸侯多其力,因建关而备之。
若秦时之备六国也。
……所谓禁游宦诸侯,及无得出马关者,岂不曰诸侯得众则权益重,其国众车骑则力益多,故明为之法,无资诸侯。
——贾谊《新书·益通篇》(四)七国之乱贾谊《治安策》:天下之势,方病大瘇。
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
汉文帝:众建诸侯而少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