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量
光通量数据
光通量数据
光通量(Luminous Flux)是指光源所发射的光的总功率,用于衡量光的总量。
光通量的单位是流明(lm)。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体和光源的光通量数据:
1.白炽灯泡(Incandescent Bulb):
o40瓦:约为450-500流明
o60瓦:约为800-900流明
o75瓦:约为1,000-1,100流明
o100瓦:约为1,500-1,700流明
2.荧光灯(Fluorescent Lamp):
o T12直径管:约为800-2,900流明,取决于管的长度和功率
o T8直径管:约为2,000-3,500流明,取决于管的长度和功率
o T5直径管:约为2,600-5,000流明,取决于管的长度和功率
3.LED灯(LED Bulb):
o40瓦等效:约为450-800流明
o60瓦等效:约为800-1,100流明
o75瓦等效:约为1,100-1,600流明
o100瓦等效:约为1,600-2,400流明
4.太阳光(Sunlight):约为约为100,000流明/平方米
5.手电筒(Flashlight):
o小型手电筒:约为10-500流明,取决于手电筒的功率和设置
o大型手电筒:约为500-10,000流明,取决于手电筒的功率和设置
上述数据供参考,实际的光通量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品牌、型号和技术有所变化。
光通量
式中:K:光敏度、感光度(类比:胶卷的感光度)、人眼对于彩色的感知能力 K = 683.002 lm/W。 K值 使光通量的单位与辐射功率的单位得到统一。
λ:波长,事实上人眼只对波长位于380nm~780nm的可见光有反应,习惯上我们把低于380nm的光波称为紫外 线(Ultraviolet,简称UV),把高于780nm的光波称为红外线(Infrared,简称IR),这一点也反映在了视见函数 V(λ)中。
亮度
亮度是指发光体(反光体)表面发光(反光)强弱的物理量。人眼从一个方向观察光源,在这个方向上的光 强与人眼所“见到”的光源面积之比,定义为该光源单位的亮度,即单位投影面积上的发光强度。亮度用符号L表 示,亮度的单位是坎德拉/平方米(cd/m2)。
光源的明亮程度与发光体表面积有关系,同样的光强的情况下,发光面积大,则暗,反之则亮。
基本释义
光通量是指按照国际规定的标准人眼视觉特性评价的辐射通量的导出量,以符号Φ(或Φr)表示。光通量与 辐射通量的关系为,式中Km为光谱光视效能的最大值,等于683lm/W;V (λ)为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的标准 光谱光视效率函数;Φeλ为辐射通量的光谱密集度。光通量的单位是lm(流明);λ为光谱光视效率。1lm等于由一 个具有1cd (坎德拉)均匀的发光强度的点光源在1sr(球面度)单位立体角内发射的光通量,即1 lm=1 cd·sr。 一只40W的普通白炽灯的标称光通量为360lm,40 W日光色荧光灯的标称光通量为2100 lm,而400 W标准型高压 钠灯的光通量可达48000 lm。
亮度与发光面的方向也有关系,同一发光面在不同的方向上其亮度值也是不同的,通常是按垂直于视线的方 向进行计量的。
如在常用照明中,如果要降低被摄物的亮度,尤其是人物脸部,正常的做法是把灯的距离拉远一些,或者在 灯前加上柔光纸,以减轻光线的强度。
光通量的定义
光通量的定义光通量是光源向四周发射的光能量的总量,是评价光源亮度的重要指标。
它用来描述光源发射的光线强度大小,通常以流明(lm)为单位来表示。
光通量的大小决定了光源的亮度,对于不同种类的光源来说,其光通量的大小也会有所差异。
光通量与光源的亮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亮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即单位面积上通过的光能量的总量。
亮度的大小取决于光源的光通量以及光线的分布情况。
一般来说,光通量越大,光源的亮度也就越高;反之,光通量越小,光源的亮度也就越低。
光通量的计算是基于整个光谱范围内的可见光能量的总和。
可见光是人眼能够感知的光线范围,波长范围约为380nm到780nm。
在计算光通量时,需要将不同波长的光线能量加权求和,以考虑到人眼对不同波长光线的感知程度不同。
这种加权计算方式称为光通量效率函数,也称为光谱响应函数。
光通量的计算公式为:光通量 = 光通量效率函数× 光谱辐射通量光通量效率函数是一个标准化的函数,代表了人眼对不同波长光线的感知程度。
人眼对绿光的感知最高,对红光和蓝光的感知较低,因此光通量效率函数在绿光的权重较高,而在红光和蓝光的权重较低。
光谱辐射通量是指光源在特定波长范围内辐射的能量总量。
它是根据光源的光谱分布曲线以及不同波长的光线能量计算得出的。
光谱辐射通量的计算需要对光源进行光谱分析,通过测量不同波长光线的能量大小来确定光谱辐射通量。
光通量的单位是流明(lm),流明是国际标准单位,代表了人眼对光线的感知亮度。
在实际应用中,流明常用来描述灯具、光源的亮度,比如灯泡的功率越大,产生的光通量也就越大。
光通量在照明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设计照明系统时,需要根据使用环境和需求确定所需的光通量。
不同的场景和用途需要不同的光通量,比如室内照明需要较高的光通量以保证亮度和舒适度,而夜间照明需要较低的光通量以避免对人眼造成刺激。
光通量是评价光源亮度的重要指标,它描述了光源向四周发射的光能量的总量。
光通量定义
光通量定义光通量是指光学系统中单位时间内透过介质的光量。
是以波长表示的通过垂直于通光面的单位截面积的介质的能力,它的数值为透射系数。
光通量是以光通量密度来衡量的。
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光束轴线,单位面积,单位厚度的平行光束的能量。
用它来反映物体单位时间内辐射能的强弱或物体表面的发光强弱。
定义1:一束光通过一个给定的介质的功率,等于这束光所带走的热量。
定义2:一束光通过一个给定的介质时,所消耗的功率。
定义3:透过一个给定的介质并有效的被吸收后重新返回空气中的光功率与透射光功率之比。
定义4:通过具有给定介电常数的各向异性介质,且垂直入射至某平面的单位面积上,被吸收的光功率。
定义5:光源在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能通量密度。
是一种非电物理量,相对光强度而言。
定义6:一种被测定的机械或电子装置的光学通量在垂直方向上分布的均匀性。
定义7:光源在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能通量密度。
电磁场、声波等都有光谱,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光谱,不同的物质发出的光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光谱成分是不同的。
光通量是描述单位时间内穿过光学介质的光量多少的物理量,它是以光的波长为单位的,定义为一个物理量的物理量的大小,取决于这个物理量本身的大小。
单位时间内通过介质的光通量称为光通量密度,用L表示,其单位与光的波长有关。
物理上常用的光通量密度单位还有流明、烛光、坎德拉和纳瓦特等。
电磁场、声波等都有光谱,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光谱,不同的物质发出的光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光谱成分是不同的。
光通量是描述单位时间内穿过光学介质的光量多少的物理量,它是以光的波长为单位的,定义为一个物理量的物理量的大小,取决于这个物理量本身的大小。
单位时间内通过介质的光通量称为光通量密度,用L表示,其单位与光的波长有关。
物理上常用的光通量密度单位还有流明、烛光、坎德拉和纳瓦特等。
光通量是波长的函数,它与频率成正比,即光通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但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
光通量主要受波长的影响,与传播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什么是光通量
什么是光通量光通量是描述光源辐射能力的物理量,用于衡量从光源中发出的总光功率。
它是评价光源亮度的基本指标,通常以流明(lm)为单位表示。
光通量的计算基于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感知能力。
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感知效果,这就引入了光通量的概念。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一个光源的亮度感觉并不只取决于它的光功率,而是取决于光功率加上不同波长光的感知能力。
光通量的计算公式是通过对不同波长的光辐射通量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的。
这个加权就是利用人眼对不同波长光的感知效果进行调整,从而更准确地反映人眼对光源亮度的感觉。
通过这种加权,光通量能够更好地描述光源的实际亮度。
在实际应用中,光通量是评价光源亮度的重要指标。
它不仅能够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还在照明行业、显示技术以及光学设备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照明行业中,光通量是评价灯具亮度的主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灯具的光通量进行测量和比较,人们可以选择合适的灯具,满足不同场合的照明需求。
光通量的概念还帮助人们理解不同类型的灯具在亮度方面的差异,例如白炽灯和荧光灯在光通量上的差别就非常明显。
在显示技术中,光通量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液晶显示器中,光通量决定了显示屏的亮度和清晰度。
人们希望得到高光通量的液晶显示器,以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和观看体验。
光通量的应用不仅限于照明和显示领域。
在光学设备中,光通量也是评价设备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例如,对于摄像机、望远镜等设备,人们希望获得高光通量的光学系统,以获得更明亮、更清晰的图像。
光通量还与能源效率密切相关。
在照明设备中,光通量越高,相同亮度的光源所消耗的能量越少,能源利用效率越高。
这对于能源紧缺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因此,提高光通量也是照明行业不断努力的方向之一。
总之,光通量是描述光源辐射能力的物理量,基于人眼对不同波长光的感知能力进行计算。
它是衡量光源亮度的基本指标,用于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各个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光通量的提高有助于满足不同场合的照明需求,改善显示技术和光学设备的性能,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光通量是什么意思
光通量是什么意思引言:光通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光的辐射功率。
它是衡量光能流量的量度,也是评估光源亮度和照明效果的重要参数。
在照明工程、光学设计以及光源选择等领域中,光通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光通量的基本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光通量的基本定义光通量,也被称为流明(Lumen,缩写为lm),是国际单位制(SI)中照明功率的量度,用于表示人眼可感知的光的总量。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光通量是在整个光谱范围内的辐射功率对人眼的感知进行加权的结果。
这种加权方法主要依据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感知程度,即光谱灵敏度曲线,进行了一定的修正。
光通量通常用字母ϕ(phi)表示。
二、光通量的计算方法光通量的计算主要依赖于光源的辐射功率和人眼对不同波长的感知程度。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ϕ= K × Φ其中,ϕ表示光通量(流明),K为光效(luminous efficacy),Φ为辐射功率(瓦特,W)。
光效是描述光源能够将输入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效率的量度,一般以流明/瓦特(lm/W)为单位。
光效与光通量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光效越高,光通量越大。
需要注意的是,光通量只关注感知的可见光范围内的光强,对于超过人眼感知范围的红外光或紫外光则不计入光通量的计算范围之内。
三、光通量在照明工程中的应用光通量在照明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照明设备的性能和照度的产生。
在建筑照明设计中,光通量可用作评估光源的亮度和照明效果的量度。
在室内照明设计时,对于不同用途的空间,如办公室、会议室或厨房等,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光通量,以确保提供足够的照明强度,使人们在工作和生活环境中具备适宜的视觉条件。
四、光通量在光学设计中的应用在光学设计中,光通量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光通量的计算是光学元件和光学系统设计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计算光通量,设计者可以确定适合特定应用需求的光源和光学组件。
例如,在汽车大灯设计中,根据不同车辆类型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光通量可以确保良好的夜间照明效果和行车安全。
光通量和辐射功率换算
光通量和辐射功率换算光通量和辐射功率是光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光通量是描述光源总射出光的总量的物理量,而辐射功率则是描述光源单位时间内辐射出的能量的物理量。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光通量和辐射功率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首先,我们来介绍光通量的概念。
光通量,符号Φ,是描述光源总射出光的总量的物理量。
光通量的单位是流明(lumen),通常用lm表示。
一个物体发射的光通量是通过在所有波长范围内的辐射功率与光学辐射效率相乘得到的。
光通量与人眼感知到的光的亮度密切相关,因此在照明工程和光学仪器设计中经常用到。
而辐射功率是描述光源单位时间内发射出的能量的物理量。
辐射功率,符号P,单位是瓦特(watt),通常用W表示。
光源单位时间内辐射出的能量越多,其辐射功率就越大。
辐射功率的计算需要考虑光源的辐射效率以及发射出的能量。
在进行光通量和辐射功率的换算时,首先要确定光源的辐射效率。
辐射效率是指光源实际发射出的光的能量与其理论最大发射光能量之比。
常见的光源辐射效率如下:1. 白炽灯:辐射效率大约为2%到5%。
2. 荧光灯:辐射效率大约为20%到30%。
3. 高压钠灯:辐射效率大约为30%到40%。
4. LED灯:辐射效率大约为30%到50%。
5. 太阳:辐射效率大约为15%到20%。
在已知光源的辐射功率时,可以利用辐射效率求解光通量。
光通量和辐射功率的换算公式为:光通量Φ = 辐射功率P / 辐射效率η其中,Φ表示光通量,P表示辐射功率,η表示辐射效率。
通过光通量和辐射功率的换算,可以对不同光源进行比较和评估。
例如,在照明工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灯泡的光通量和辐射功率来选择合适的光源,以提供足够的照明亮度并节约能源。
总之,光通量和辐射功率是光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
光通量描述了光源总射出光的总量,单位是流明;而辐射功率描述了光源单位时间内辐射出的能量,单位是瓦特。
两者之间的换算公式是光通量等于辐射功率除以辐射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光通量和辐射功率的换算可以对不同光源进行评估和比较,以选择合适的光源。
光通量 发光强度 照度 亮度
光通量、发光强度、照度和亮度是光学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分别用来描述光的总量、单个光源的强度、光在特定区域的分布以及人眼感知到的光的亮暗程度。
在日常生活和工程设计中,这些概念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计算方法对于正确使用和设计照明系统至关重要。
1. 光通量光通量是描述光源总量的物理量,通常用单位流明(lm)来表示。
在一个固定的立体角范围内,光源所辐射出的能量总量即为光通量。
光通量越大,表示光源辐射出的光越强。
在照明领域中,光通量常用于衡量灯具的发光效果和光源的亮度。
2. 发光强度发光强度是用来描述单个光源的光辐射强度的物理量,通常用单位坎德拉(cd)来表示。
发光强度和光通量的关系是,光通量是描述总量的,而发光强度则是描述单位立体角内的流量,反映了光源的方向性和光束的集中程度。
在手电筒和车灯等光源中,我们常常会关注其发光强度来判断其照明能力和照射范围。
3. 照度照度是用来描述光源辐射到特定表面上的光通量密度的物理量,通常使用单位勒克斯(lux)来表示。
照度的计算公式为E=Φ/A,其中Φ为光通量,A为照射表面的面积。
照度是描述照明场合下光照强度的重要参量,通过合理安排照明设备,可以实现不同场合下的照度标准,保证人们的视觉需求和健康要求。
4. 亮度亮度是用来描述人眼对光感知的亮暗程度的概念,通常使用坎德拉/平方米(cd/m²)来表示。
亮度和照度的关系是,照度描述了光在表面上的密度,而亮度则是描述了人眼感知到的光的亮暗程度。
在照明设计中,合理控制亮度可以有效减少眩光和提高视觉舒适度。
总结:光通量、发光强度、照度和亮度是描述光与人眼之间关系的重要物理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有着明确的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
在不同的照明场合下,合理使用这些概念,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的设计和调整,可以实现最佳的照明效果,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求。
对于照明工程师和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士来说,深入理解这些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光通量计算
光通量计算
光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在特定波长范围内通过一定面积的表面发出的光能量总量。
其单位为流明(lm),在计算光源发光强度时具有重要作用。
光通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光源的发光角度、光源的寿命以及感光元件的接受能力等因素。
一般而言,光通量可以通过测量光源的光谱进行计算。
对于LED等单色光源,可以直接根据光电视度进行换算;对于白光LED等复合光源,则需要先将光谱分解为三个基色(红、绿、蓝),再按照一定的配比计算。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光通量的计算会受到环境温度、湿度以及光源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定期校准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光通量与功率的关系
光通量与功率的关系
光通量与功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数学公式表示:
光通量(Lm)= 功率(W)× 光效(Lm/W)
这个公式说明,光通量是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周围空间辐射出去的并能使人眼产生光感的能量,它等于功率与光效的乘积。
其中,功率表示光源的发光能力,而光效则表示光源的光能利用率,即单位功率所产生的光通量。
因此,光通量与功率成正比关系,功率越大,光通量也越大。
同时,光效越高,光通量也越大,因为高光效意味着更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即更多的功率转化为光能。
光通量
光通量发光强度为1的光源在立体角元内发出的光。
光通量测试仪(积分求)光通量(luminous flux)指人眼所能感觉到的辐射功率,它等于单位时间内某一波段的辐射能量和该波段的相对视见率的乘积。
由于人眼对不同波长光的相对视见率不同,所以不同波长光的辐射功率相等时,其光通量并不相等。
例如,当波长为555×10-9米的绿光与波长为650×10-9米的红光辐射功率相等时,前者的光通量为后者的10倍。
光通量的单位为“流明”。
光通量通常用Φ来表示,在理论上其单位相当于电学单位瓦特,因视觉对此尚与光色有关。
所以依标准光源及正常视力度量单位采用“流明”,符号:lm 。
1.光通量是每单位时间到达、离开或通过曲面的光能量。
2.光通量是灯泡发出亮光的比率。
2.流明(lm) 是国际单位体系(SI) 和美国单位体系(AS) 的光通量单位。
如果将光作为穿越空间的粒子(即光子),那么到达曲面的光束的光通量与 1 秒钟时间间隔内撞击曲面的粒子数成一定比例。
3.光通量的物理表达式为:式中:K:光敏度、感光度(类比:胶卷的感光度)、人眼对于彩色的感知能力K = 683.002 lm/W。
K值使光通量的单位与辐射功率的单位得到统一。
λ:波长,事实上人眼只对波长位于380nm~780nm的可见光有反应,习惯上我们把低于380nm的光波称为紫外线(Ultraviolet,简称UV),把高于780nm的光波称为红外线(Infrared,简称IR),这一点也反映在了视见函数V(λ)中。
V(λ):称为人眼相对光谱敏感度曲线,亦作视见函数曲线,是总结了众多针对人眼的测试经验而得到的,它描述了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反应强弱。
人体应用光源的辐射能通量;对人眼所引起视觉的物理量。
即单位时间内某一波段内的辐射能量与该波段的相对视见率的乘积。
人眼对不同波段的光,视见率不同;故不同波段的光辐射功率相等,而光通量不等。
人眼对亮度的敏感程度与颜色有关,在整个可见光范围内并不是均匀的.可以用相对敏感函数曲线进行描述.在环境明亮时,人眼对于波长X=555nm(环境黑暗时为507nm)的光线最为敏感,我们定义这时的相对视敏度Vs(555)=1.当X为其它值时,Vs(X)均小于1.如果对于某一波长X的单色光,其辐射功率为P(X),相对视敏函数为Vs(X),则可以定义光通量为Y(X)=P(X)*Vs(X)。
光通量与照度的换算方法
光通量与照度的换算方法光通量(luminous flux)和照度(illuminance)是描述光的两个不同的性质,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数学关系。
光通量是描述光源总放射出来的光的总量,单位为流明(lm),而照度是描述光线在单位面积上的照射强度,单位为勒克斯(lux)。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光通量与照度之间的换算方法。
首先,光通量的定义是指光源在视觉光谱中的辐射能量在人眼中的感知总量。
一个标准的光源,如白炽灯、荧光灯等,通常会标明其光通量值,即这个光源放射出来的光的总量。
光通量的计算公式为:光通量=光源的辐射能×视觉光谱的相对功率效率其中,光源的辐射能可通过测量仪器进行测量,而视觉光谱的相对功率效率是已经被标准化的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将光通量转换为照度,即将光源发出的光线在特定区域上的照射强度进行量化。
照度是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可以用来描述光源照射到物体上的亮度或者光线强度。
它的计算公式为:照度=光通量/面积其中,面积是被光源照射的区域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例如,如果一个白炽灯的光通量为1000流明,而被灯照射的区域的面积为10平方米,那么它的照度就为:照度=1000流明/10平方米=100勒克斯这样我们就将光通量转换为了照度。
需要注意的是,光通量和照度是描述光的两个不同的性质,它们之间的换算并不是简单的比例关系。
同样的光通量,如果被照射的面积增大,照度就会减小;反之,如果被照射的面积减小,照度就会增大。
因此,在实际计算中,我们需要考虑到被照射物体的面积大小,以及光源与被照射物体之间的距离等因素。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光通量和照度之间可以进行换算,但它们并不是唯一决定人眼感知亮度的因素。
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感知效果,因此不同波长的光在光通量和照度的换算中还需要考虑颜色温度和相对光谱功率效率等因素。
总结起来,光通量和照度是描述光的两个不同的性质,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数学关系。
光通量是描述光源总放射出来的光的总量,而照度是描述光线在单位面积上的照射强度。
光通量光通量
视网膜上接受的光刺激(即物象)变为脉冲信号, 经视神经传给大脑,通过大脑的解释、分析、判断而 产生视觉。
二、亮度阈
亮度阈:指能够引起视觉感觉的亮度范围的上、 下限值。 物体具有一定亮度是在视网膜上成像以引起视觉 感觉的基本条件。
13-1 基本光度单位及应用
一、光通量 二、发光强度 三、照度 四、亮度
一、光通量:
光通量:是按照国际约定的人眼视觉特 性评价的辐射能通量(辐射功率)。用 F 表示,单位:光瓦,流明( lm)。
光谱光效应函数 V : 描 述人眼对不同波长单色光的视 亮度感受性的差异。如图131。
明视觉光谱光效应函数:将 黄绿光=555nm的感觉量定 为1,其余波长光的感觉量都 小于1,如图中的实线; 暗视觉光谱光效应函数:以 的蓝绿光=510nm的感觉量 定为1,如图中虚线。
一、定向反射和透射 aa
定向反射:光照射到表面很光滑的不透
明材料上,出现定向反射。人眼通过对
a
光的感受由大脑中产生的感觉。
特点:(如图)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入射光线,
反
射光线以及反射表面的法线处于
同一平
面。
利用这种特点将
光滑表面放在合适
位置,可将光线反射到
所需位置,
或避免光源在视线中出现。
定向透射:光照射到透明材 料上,出现定向透射。 若透明材料两表面彼此平行, 则透过光线的方向和入射方 向保持不变,只在材料内产 生微小的折射; 若两表面不平性,各处厚薄 不均,因折射角不同透过的 光线就不平行。
光通量的计算公式:
F V P
波长为 的辐射通量
光通量(流明)和照度(勒克司)定义及换算关系
光的相关单位及换算方法
光源在单位时间、向周围空间辐射并引起视觉的能量,称为光通量。
用Φ表示,单位为流明(Lm)。
单位面积上接受的光通量称为照度,用E表示,单位勒克司(Lx)
E=Φ/S
Φ-光通量(Lm)
S-受照面积(㎡)
换算关系
1勒克斯=1流明的光通量均匀分布在1平方米面积上的照度
1流明=发光强度为1坎德拉的点光源,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射的光通量
1勒克斯=发光强度为1坎德拉的点光源在半径为1米的球面上产生的光照度
什么是坎德拉(Candela,cd)?
在每平方米101325牛顿的标准大气压下,面积等于1/60平方厘米的绝对“黑
体”(即能够吸收全部外来光线而毫无反射的理想物体),在纯铂(Pt)凝固温度(约
2042K或1769℃)时,沿垂直方向的发光强度为1 坎德拉(Candela,简写cd)。
什么是流明(Lumen,lm)?
发光强度为1坎德拉的点光源在单位立体角(1球面度)内发出的光通量为1流明
(Lumen,简写lm)。
什么是照度勒克斯(Lux, lx)?
光照度可用照度计直接测量。
光照度的单位是勒克斯,是英文Lux的音译,也可写为lx。
被光均匀照射的物体,在1平方米面积上得到的光通量是1流明时,它的
照度是1勒克斯(Lux,简写lx)。
照明的数量指标
照明的数量指标照明是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照明的数量指标是衡量照明质量的重要参数。
本文将介绍照明的四个主要数量指标:光通量、发光强度、照度和亮度。
一、光通量光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光源发出的光能量,单位是流明(lm)。
它是衡量光源发光能力的重要指标,数值越高表示光源的发光能力越强。
光通量与光源的功率、波长、辐射效率和发光角度等因素有关。
在照明设计中,选择合适的光源和灯具,使光通量能够满足室内照明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二、发光强度发光强度是指光源在一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单位是坎德拉(cd)。
它是衡量光源在某个方向上发光强弱的指标。
发光强度与光源的光通量、发光角度和距离等因素有关。
在照明设计中,需要根据场景的需要选择适当发光强度的光源,以达到所需的照明效果。
三、照度照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光通量,单位是勒克斯(lx)。
它用来衡量被照物体表面上的光照强度。
照度与光源的光通量、距离、角度和反射等因素有关。
在照明设计中,需要根据场所的用途和人们的活动需求,选择适当的照度水平和分布,以保证视觉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四、亮度亮度是指被照物体表面在某个方向上的发光强度,单位是坎德拉每平方米(cd/m²)。
它用来衡量被照物体表面的明亮程度。
亮度与物体的反射系数、表面状况和照度等因素有关。
在照明设计中,通过调整光源的亮度、分布和颜色等参数,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氛围。
总结:照明的数量指标是衡量照明质量的重要参数,包括光通量、发光强度、照度和亮度。
在照明设计中,需要根据场所的用途和人们的活动需求,选择适当的光源和灯具,调整各项数量指标,以达到所需的照明效果和视觉舒适度。
光学设计 第6讲 光通量测量与计算
2
I 0 (cos21 cos22 ) I 0 sin 2
2 1
2 I 0 cos sin d
0
2
I 0 (1 cos 2 ) I 0 sin 2
整个朗伯光源(2π空间)
I 0
LA
3、等照度蝙蝠翼型配光
1 I ) I 0 tan2 max 0 R 2 E R 2 2 2 cos 0 h
tanmax R / h
max R
3、等照度蝙蝠翼型(轴对称)
200mm观察,35度配光
4、球带系数法
将球分成m个球带, 总的光通量:
i
i 1
m
每个球带光通量:
光学设计基础理论
第6讲 光通量测量与计算
1、光通量测量(积分球、分布式光度计) 2、朗伯光通量计算 3、蝙蝠翼型配光计算(轴对称) 4、球带系数法、环带分割法
1、光通量测量
一、积分球法
利用积分球测量光 通量的假设:
•内壁为理想漫反射层 •各点漫反射系数相等
出射窗
•内壁对各波长的漫反射系数一致
•各点半径一致,无其他杂物
1、光通量测量
出射窗的照度(内壁多次反射总照度,有挡光板)
2 E ( ) 2 2 4r 4r 1
Ec s Es
Ec、Es分别为被测LED光源和标准光源的在探测其上的照度, Φs为标准光源照度,标准光源一般选用2856K标准光源A
i
m
i ( j ) E(i,mid , j )ds
2 ds R R cos i ,mid n m
光通量变化曲线
光通量变化曲线1. 引言光通量是描述光源发出的总光功率的物理量,通常以流明(lm)为单位。
光通量的变化曲线可以反映出光源在不同时间段内发出的光强度的变化。
本文将介绍光通量变化曲线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和测量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探讨其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光通量变化曲线的基本概念2.1 光通量光通量是衡量一个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总光功率的物理量。
它描述了人眼对不同波长和强度的可见光感知能力。
根据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定义,流明是通过标准视觉观察条件下,人眼对特定波长辐射能力和视觉感知能力之间关系得到的。
2.2 光通量变化曲线光通量变化曲线是描述一个光源在不同时间段内发出的光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形。
它可以通过测量或模拟得到,用于研究和评估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的光源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性能。
3. 光通量变化曲线的应用领域3.1 照明设计光通量变化曲线可以帮助照明设计师选择合适的光源和灯具,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照明需求。
通过对比不同光源的变化曲线,可以评估其在亮度、色温、色彩还原指数等方面的性能差异,并选择最适合的方案。
3.2 能耗管理光通量变化曲线也可以用于能耗管理。
通过分析光源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功率消耗情况,可以制定合理的照明控制策略,如调整照明强度、开关灯时间等,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3.3 植物生长研究对于植物生长研究来说,光通量变化曲线对于确定最适宜的光照条件非常重要。
通过测量和分析不同波长和强度下植物对光源的响应情况,可以优化植物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质量。
4. 光通量变化曲线的测量方法4.1 光度计测量法光度计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光通量的仪器。
通过将光度计放置在特定位置,记录不同时间段内的光强度数据,可以绘制出光通量变化曲线。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单个或少量光源进行测量。
4.2 模拟计算法模拟计算法是一种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来预测光通量变化曲线的方法。
通过输入光源的特性参数和工作状态,模拟软件可以输出相应的变化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光通量
简述
直接光通量(direct flux)指表面上直接得到来自照明装置的光通量。
光通量是光源每秒种发出的可见光量之和,简单说就是发光量。
单位:流明(lm)灯具光通量
根据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的建议,按灯具光通量在上下空间分布的比例分为五类:直接型、半直接型、漫射型(包括水平方向光线很少的直接—间接型)、和间接型。
(1)直接型灯具(Direct lighting luminary)
此类灯具绝大部分光通量(90-100%)直接投射下方,所以灯具的光通量的利用率最高,但照明效果不理想。
(2)半直接型灯具(Semi-direct lighting luminaries)
这类灯具大部分光通量(60-90%)射向下半球空间,少部分射向上方,射向上方的分量将反射下来,从而减少照明环境所产生的阴影的硬度并改善其格表面的亮度比。
(3)漫射型或直接—间接型灯具(Diffused lighting luminary)
灯具向上和向下的光通量几乎相同(各占40-60%)
最常见的是乳白玻璃球形灯罩,其他各种形状漫射透光的封闭灯罩也有类似的配光。
这种灯具将光线均匀地投向四面八方,能产生很好的照明效果。
(4)半间接型灯具(Semi-indirect lighting luminaries)
灯具向下光通量占(10-40%),他的向下分量往往只用来产生与天棚相称的亮度,此分量过多或分配不适当也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眩光等一类缺陷。
上面敞口的半透明罩属于这一类。
他们主要作为建筑装饰照明,由于大部分光线投向顶棚和上部墙面,增加了室内的间接光,光线更为柔和宜人。
(5)间接灯具(Indirect lighting luminary)
灯具的小部分光通量占(10%以下)。
设计的好时,全部天棚成为一个照明光源,达到柔和无阴影的照明效果,由于灯具向下光通很少,只要布置合理,直接眩光与反射眩光都很小。
此类灯具的光通量利用率比前面四种都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