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与反思第【1】篇〗《蝙蝠和雷达》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组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篇科普文章介绍了仿生学的应用——蝙蝠夜间是凭什么探路飞行的,飞机靠雷达夜间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根据大纲的要求本组课文的教学应注意:要在理解词句,练习给课文分段的基础上学习归纳段落大意,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经过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弄清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2、学会生字新词,练习给课文分段,学习归纳段意,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

3、利用科学家几次进行科学实验的例子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1、学习归纳段意;理解科学家的实验过程。

(重点)2、弄清蝙蝠和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的联系。

(难点)根据以上的依据,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下面我就分五个方面来谈谈。

一、巧设悬念,激趣导入我采用展示图片、设疑激趣的方法导入新课。

一上课,先出示蝙蝠图片,问:“(1)这是什么?它在什么时候才出来活动?(2)在漆黑的晚上,你能安全地进行各种活动吗?那么蝙蝠在夜里是怎样活动的?”然后出示飞机图片问:“它能在夜里飞行吗?靠什么引路?”出示雷达图片问:“它是怎样引路的,它跟蝙蝠有联系吗?”通过层层设疑,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初步感知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为学习下文打下基础。

二、扫除障碍,理解文意这一节主要完成以下的教学任务:1、通过自学、点拨的方法使学生读准字音、理解生词。

学法指导:读准字音:拼查问:理解生词:查问联系上下文。

2、概括自然段的意思,用归并法给课文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

这样就使学生通读了课文,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结构,为精读课文打下基础。

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自学、理解、思维、概括能力。

三、突破重点,弄清联系三次科学实验,蝙蝠、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间的联系是这一节的教学要点,为达到要求,我采用“设置悬念、讨论探究、方法指导、观察演示、表演解说”等方法引导学生学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5个生字。

理解“启示、证明”等词语的意思。

正确区分近义词“敏锐、灵敏”。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说说蝙蝠和雷达之间的科学联系。

3.继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资料。

4.了解飞机靠雷达在夜间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的启示,知道事物之间有着普遍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科学家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使飞机能够安全夜航。

教学难点:蝙蝠飞行与飞机夜航之间的内在联系。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从百科全书、词典辞海、互联网络等各种途径查阅、收集有关蝙蝠、雷达的信息资料。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揭示课题。

1.出示“蝙蝠”图,板书:蝙蝠请学生介绍自己课前了解的有关蝙蝠资料。

2.出示“雷达”图,板书:雷达。

请学生介绍自己课前了解的有关雷达资料。

3.板书,齐读课题。

师:这两者毫不相干,课题却用“和”字连接。

这是为什么呢?学习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学要求:(1)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说一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3)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2.小组交流学习。

3.集体汇报学习成果。

(1)字词学习重点指导“辨析组词”:摹幕墓暮慕(2)开火车分节朗读课文,注意字字音准,句句通顺。

(3)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的回答是多方面的,师注意适当点评,引出重点;同时进行语言规范表达的训练。

(4)提出不懂的问题。

(可能有关于试验方面;关于研究方面;关于仿生学方面;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等等。

师对学生的问题归类,简单的问题当场予以解决,有的则留待深入学习课文时解决。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深入学习,突破难点。

1.了解三次不同的试验,理解“证明”一词并运用说话。

(1)指读有关句子,理解“证明”一词意思。

(用可靠的事实来表明结论的真实性。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及语文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理解蝙蝠是如何利用雷达的原理来捕食的。

•拓展学生对文章情节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蝙蝠和雷达》•教师准备PPT或教学板书•学生准备课本及笔记工具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通过引入有关蝙蝠的知识,引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二)学习过程1.阅读课文《蝙蝠和雷达》,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生词及语文知识。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蝙蝠利用雷达捕食的理解。

3.进行课文分析,引导学生挖掘作者写作的意图和特点。

4.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感受蝙蝠利用雷达的捕食方式。

(三)巩固提高1.完成课本上的相关习题,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总结蝙蝠和雷达的关系。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学生对蝙蝠利用雷达捕食的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雷达原理理解不深,导致对蝙蝠捕食方式的理解有局限性。

下次教学可以增加相关实例或小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雷达的作用。

七、延伸阅读•《蝙蝠的生活》•《雷达的应用》以上为《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及反思,希望能为教师们开展相关课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基本信息,理解蝙蝠是如何利用雷达识别事物的。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掌握蝙蝠和雷达的关系。

2.加深对雷达的认识,探究雷达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课文《蝙蝠和雷达》2.多媒体课件3.学生练习册四、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蝙蝠的图片,引出话题:蝙蝠是如何在黑暗中飞行的?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蝙蝠的认识,了解学生对蝙蝠的印象。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蝙蝠和雷达》,然后小组互动讨论。

2.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重点讲解蝙蝠利用声音波传播和接收的原理。

第三部分:探究1.引导学生思考:雷达和蝙蝠识别事物的原理是否相似?为什么?2.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四部分:拓展应用1.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雷达在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如气象预报、军事侦察等。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鼓励他们尝试想出更多雷达的应用场景。

五、活动设计1.学生分角色表演蝙蝠和雷达的对话,体会蝙蝠“侦察”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有创意的雷达模型,并进行展示。

六、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研究雷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撰写一篇小议论文。

七、板书设计•蝙蝠和雷达的关系•雷达的原理和应用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蝙蝠和雷达的理解更加深入,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对科技的好奇心。

同时,教师在课堂中也应不断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蝙蝠和雷达》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蝙蝠和雷达》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蝙蝠和雷达》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普说明文,通过讲述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引出人们受蝙蝠的启发,发明了雷达。

本文语言浅显易懂,贴近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本文共有7个自然段,层次清晰,逻辑性强。

第一至第三自然段介绍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的方法,第四至第六自然段介绍人们受蝙蝠的启发,发明了雷达,第七自然段总结全文。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科普文章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蝙蝠回声定位的原理以及雷达的工作原理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蝙蝠和雷达的特点和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蝙蝠回声定位的原理以及雷达的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蝙蝠和雷达的特点和关系。

2.难点:理解蝙蝠回声定位的原理以及雷达的工作原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图片:准备与蝙蝠和雷达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教学视频:准备与蝙蝠回声定位和雷达工作原理相关的教学视频,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课件,引导学生说出蝙蝠和雷达的特点,引出本文的主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基本原理。

2.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帮助。

3.能够运用“中心思想+关键词”的方法概括课文内容。

4.能够借助图表等形式,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做到快速地获取信息。

5.通过阅读本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 借助图表等形式, 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做到快速地获取信息。

2.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本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1.利用视频等形式,先介绍一个科幻故事,故事中的蝙蝠通过发声和听觉来寻找食物。

教师可以让学生猜猜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什么,为什么它能够通过发声来寻找食物。

2. 阅读课文1.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分配一段课文。

每个小组精读所分配的课文,并概括出关键信息,例如定义和原理等等。

2.班级齐读全文,让同学们分享自己总结的关键信息。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让学生学会从语文课本中获取信息。

3. 理顺文章的逻辑关系1.教师导入概念图的制作,可以通过ppt等工具给学生展示一些较为复杂的概念图。

教师示范如何制作概念图,并让每个小组制作一个概念图来反映课文中的内容。

2.每个小组汇报概念图,让全班同学进行点评,从而形成对全文的整体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尝试理解全文的脉络和逻辑。

4. 分析课文的语言形式1.教师可以放一些雷达测量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反射情况,并在观察的基础上,推测雷达测量的基本工作原理,让学生尝试观察和推理。

2.带领学生探讨课文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例如比喻、排比和比较等,通过分析这些语言形式的运用,能够对文章主旨有更深刻的理解。

5. 综合反思1.教师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同伴评价的方式反思本次阅读课的学习情况,同时检验学生能否运用本课程中所学的方法和技巧。

6. 作业1.完成预习笔记, 汇总各小组总结的关键信息,并写一篇150字左右的读书心得。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3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3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3篇【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蝙蝠和雷达》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讲述科学知识的老课文,本人想通过抓住蝙蝠探路和飞机夜航的秘密及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培养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同时,结合本人的研究课题,我认为如下几方面体会深刻。

一、激发认识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好的老师”。

它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

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执着地去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理解兴趣,培养强烈的创造欲望。

我重视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认知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比如学习了科学家的三个实验后,我让学生分组学习,然后创设情境引入总结。

了解了蝙蝠飞行的秘密后,在学习雷达的工作原理时,也要注意让同桌的学生自学。

并且总是要求学生说你读过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感受。

二、开拓知识领域。

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引入,并不是说有了兴趣,你就有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往往依赖于相关事物的启发引发联想,从而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在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在课前查找有关蝙蝠的资料,课后多阅读仿生学的知识,想象蝙蝠和雷达之间会是怎样的对话,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我想)三、鼓励学生求异思维。

广博的知识是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但知识不等于创造性思维能力。

知识转化为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求异思维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

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用这种思维方式来训练学生。

例:在学习第三段和第六段时,我要求学生通过自读和自悟,从不同角度、不同文字了解蝙蝠的飞行特点和秘密。

其次,在学习中,我也引导学生质疑、提问,从而摆脱习惯性认知程序的束缚,开拓思路,灵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当然,教学中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相信只有更好,没有好。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品味精炼准确的语言。

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感悟和体验三次科学试验的过程。

2、理解蝙蝠夜间探路和雷达工作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三次试验表、仿生学小资料。

四、课时设计:2课时。

本节为第二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课文主要讲述了科学家通过(),解开了蝙蝠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解决了飞机()的问题。

二、细读第三段,体会蝙蝠灵巧的飞行本领。

过渡语:同学们,连那么先进的飞机都是从蝙蝠的身上得到启示,才解决了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那蝙蝠的本领一定很厉害吧!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画出写蝙蝠飞行本领高超的句子。

2、蝙蝠在夜间是怎样飞行的?(指生汇报)3、边……边……说明什么?你能说个句子吗?4、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蝙蝠也能灵巧地避开。

这里用到即使……也……,你知道它强调了什么吗?你能试着说一句话吗?在说完之后同学们说一说它强调了什么。

(蝙蝠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5、指导朗读。

蝙蝠夜行的本领真厉害!我们读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敬佩、佩服)全班齐读6、读到这里,你心里产生什么疑问了吗?(生说)难道他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三、小组合作,解密科学家的试验过渡:是呀!蝙蝠真是太厉害了!蝙蝠究竟是靠什么来探路的呢?大家拿出上节课的预习作业,把你填好的实验报告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有问题的地方大家再研究。

1.小组讨论并填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讨论完成)试验次数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3.汇报交流。

(l)第一次试验是如何做的?结果怎样?证明了什么?(用一段连贯的话说一说)(2)第二次、第三次科学家是怎样做试验的?(3)根据表格说一段完整的话,说清楚科学家是如何进行三次试验的。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普知识课文,通过讲述科学家受到蝙蝠的启发,发明了雷达的故事,向学生揭示了人类获取信息的新途径。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科学性,趣味性,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蝙蝠和雷达的特点,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未来,探索未知世界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观察,积极思考,通过交流讨论,获取知识。

但同时,学生对于一些专业的科学术语,可能还难以理解,需要在教学中,给予耐心解释,引导他们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蝙蝠和雷达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未来,探索未知世界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蝙蝠和雷达的特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难点:对一些专业科学术语的理解,如“回声定位”,“超声波”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课文内容,体验科学魅力。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提问,学生思考回答,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互动性。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图片:准备一些与蝙蝠和雷达相关的图片,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3.教学视频:准备一段关于蝙蝠和雷达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会认“蝙、蝠”等11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系”,会写“达、蚊”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雷达、蚊子”等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飞机夜间能安全飞行是因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引导学生平时多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从中得到启示。

3、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操。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飞机夜间能安全飞行是因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平时多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从中得到启示。

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操。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的生字较多,因此在生字教学中,可采取集中学习的方式。

在教学中,先出示生字,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老师对生字的字形、写法等方面进行指导。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来检验学生学习生字的识记情况,要求基本上达到当堂识记。

2、阅读理解只有充分阅读,才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来发现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3、表达运用学习科普类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的写法。

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找重点词句来点明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并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学前准备:1、预习提纲(1)搜集蝙蝠和雷达的资料。

(2)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

运用各种方法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理清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4)认真读课文,整理出自己读完课文后提出的问题。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蝙、蝠”等11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系”,会写“达、蚊”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雷达、蚊子”等词语,掌握“系”这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深度体会蝙蝠超强的飞行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8个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启示、证明”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内容。

3、了解飞机靠雷达在夜间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的启示,知道事物之间有着普遍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的。

2、理解蝙蝠飞行与飞机夜航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学习1、2节1、(出示飞机夜航的画面)晴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

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架飞机在夜航。

引发质疑: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2、出示: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板书:蝙蝠(蝙蝠虽然是哺乳动物,但非常爱吃昆虫,所以“蝙”和“蝠”都是虫字旁)3、让我们一起来读读1、2节。

4、飞机是交通工具,蝙蝠是动物,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因为飞机上有——雷达。

板书:雷达(简介雷达)无线电检测和测距,是利用微波波段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

白天黑夜均能探测远距离的目标,且不受雾、云和雨的阻挡,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并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因此,它不仅成为军事上必不可少的电子装备,而且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发展(如气象预报、资源探测、环境监测等)和科学研究。

5、揭示课题:26 蝙蝠和雷达(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蝙蝠在夜里飞行,不仅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发现(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2、指名交流。

3、相机学习生字“蛾”、“摹”摹仿:照某种现成样子学着做。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与反思第【1】篇〗《蝙蝠和雷达》这一课的教学要点是让学生弄清蝙蝠的嘴和耳朵的作用,初步了解蝙蝠探路的方法,以及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关系。

这既是这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为了突破难点,使学生便于领会掌握文中所要说明的道理,我通盘考虑,精心设计如下:一、自主学习《蝙蝠和雷达》是一篇常识性的文章,课文用“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这个设问句开头,引出一百年前科学家所作的试验,从而揭示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根据文章的内容及写作特点,我通过如下“三步”进行教学。

课文的四、五小节介绍了科学家做的试验,是文章的重点部分,我在第一课时设计了下边的表格,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填写:试验次数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试验结论通过填表,学生们一下子理解了蝙蝠飞行靠的是嘴和耳朵,而且印象深刻。

学生自学后大多数学生得出结论:蝙蝠飞行探路不是靠眼睛。

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有一种成就感。

二、突破重点这一课的教学要点是让学生弄清蝙蝠的嘴和耳朵的作用,初步了解蝙蝠探路的方法,以及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关系。

这既是这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我紧紧围绕科学家的三次试验和由蝙蝠受到的启发,发明雷达入手,反复请同学们采用不同的读书方式读课文,再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收获。

并激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简笔画。

三、注重课外延伸本课第一次让学生接触到仿生学的知识,该科学领域是极其宽广的,因此在教学本文内容后,我让学生交流所收集的有关仿生学的资料。

例如,人们根据乌贼喷水的原理,发明了喷水船;根据海蜇的游动,发明了风暴预测仪;根据蝴蝶的外表特征,发明了迷彩伪装……使学生对人类模仿动物进行创造发明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一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了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蝙蝠和雷达》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蝙蝠和雷达》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蝙蝠和雷达》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蝙蝠的生活习性和雷达的基本原理。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对科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蝙蝠和雷达的相关知识。

•难点:理解雷达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准备1.课文《6蝙蝠和雷达》课本、教学课件。

2.班级幻灯片。

3.实验室用的小型雷达模型。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首先通过展示视频和图片引入蝙蝠和雷达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讲解(15分钟)1.讲解蝙蝠的生活习性和雷达的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蝙蝠是如何利用声波来捕食的,以及雷达是如何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探测物体的位置的。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蝙蝠和雷达都能通过声波或电磁波来判断飞行路径?让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实验展示(20分钟)1.展示小型雷达模型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雷达的工作原理。

2.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雷达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引导学生总结蝙蝠和雷达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2.鼓励学生就人类如何借鉴蝙蝠和雷达的原理进行讨论,拓展思维。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整理今天的学习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制作一份关于蝙蝠和雷达的小册子,以班级分享的形式展示。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活动形式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但在细节和实验部分的设计还需进一步完善,增加趣味性和互动。

以上为本节课《6蝙蝠和雷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引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重点词句,理解科学家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使飞机能够安全夜航。

教学难点:理解蝙蝠飞行与飞机夜航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了解关联词“即使、也,”的作用,能用这个词说说话。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重点段落的合作交流学习,知道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引入新课(出示蝙蝠和飞机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蝙蝠是一种动物,飞机上的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蝙蝠和雷达》。

(板书课题,指导书写:蝙蝠)二、提出要求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同桌正音)2、出示写有生字词的课件,指名读生字词,注意“蝙蝠、捕捉”等词语的读音。

(反思:先是点名读生字词,基本都读正确。

再是请一名学习困难的学生读所有的生字词,结果错音多,不会读的也有几个。

如:捕捉、避开、障碍物、荧光屏等。

看来让个别读,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读,才能真正掌握学生是否真的巩固。

字词训练要扎实,不能让部分学生滥竽充数。

)三、默读课文,归纳大意1、课文主要讲什么?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教师根据说的情况,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学是抓住课题联系课文归纳的,有的同学是把课文各部分意思连起来归纳的。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及课后作业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及课后作业

6 蝙蝠和雷达【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文章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在语言文字上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蝙蝠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

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雷达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

无线电波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能反射回来,雷达就根据这个原理,把无线电波发射出去再用接收装置接收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这样就可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大小等,接收的电波映在指示器上可以得到探测目标的影像。

雷达在使用上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广泛应用在军事、天文、气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超声波超过人能听到的最高频(20 000赫兹)的声波。

超声波沿直线传播,有方向性,并能反射回来,对物体有破坏性。

广泛应用在各技术部门。

仿生学仿生学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和性质,以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及工作原理的科学,属于生物学和技术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

只要生物有奇特的本领,就成为仿生学所涉猎的目标,现已发展出昆虫仿生学、海洋生物仿生学、设计仿生学、化学仿生学、分子仿生学等。

仿生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运用于军事、医学、制造、航空等方面,涉及到各种类型的科学领域,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未来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

课后作业zhèng míng héng shùlìjíkē xué()()()()二、精挑细选。

1.竖坚:()立()强2.锐悦:敏()喜()3.幅蝠:篇()蝙()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蝙蝠和雷达》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蝙蝠和雷达》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蝙蝠和雷达》是⼀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的问题。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第6课《蝙蝠和雷达》课⽂原⽂ 晴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红⼀绿的两盏灯。

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架飞机在夜航。

在漆⿊的夜⾥,飞机怎么能安全飞⾏呢?原来是⼈们从蝙蝠⾝上得到了启⽰。

蝙蝠是在夜⾥飞⾏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且⽆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的夜⾥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次试验。

在⼀间屋⼦⾥横七竖⼋地拉了许多绳⼦,绳⼦上系着许多铃铛。

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飞。

蝙蝠飞了⼏个钟头,铃铛⼀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它⼀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做了两次试验:⼀次把蝙蝠的⽿朵塞上,⼀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飞。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飞⾏,靠的不是眼睛,⽽是⽤嘴和⽿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飞⾏的秘密。

它⼀边飞,⼀边从嘴⾥发出⼀种声⾳。

这种声⾳叫做超声波,⼈的⽿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像波浪⼀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朵⾥,蝙蝠就⽴刻改变飞⾏的⽅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线电波,⽆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在荧光屏上。

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看到前⽅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就更安全了。

【篇⼆】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第6课《蝙蝠和雷达》教案 教学⽬标 1.认识本课“蝙、蝠、启”等13个⽣字(包括1个多⾳字),会写“达、蚊、即”等14个⽣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 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 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教学要求】:1. 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 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懂得课文中总起句的作用,学习先提出问题再逐步解决问题的写作方法。

3. 了解飞机夜间能够安全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事物,并从中也得到启示。

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

4.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1.弄清人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才能够让飞机也在夜里安全飞行的。

2.练习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弄清蝙蝠夜间飞行和飞机夜航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分两步出现)1.介绍蝙蝠(播放有关蝙蝠的多媒体资料)2.简介雷达(播放有关雷达的多媒体资料)3.引导学生思考课题:蝙蝠是一种夜间飞行的哺乳动物,雷达却是一种现代化的推测装置,它们是不是同一类事物呢?(不是)课题用一个“和”字把蝙蝠和雷达两种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块儿了,为什么会联系在一块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让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来弄清楚这个问题。

二、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1.多媒体播放生字词,检查学生读音情况,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联系课文上下文理解词义,有困难的可查字典。

2. 讨论记字方法。

例:钟、辟、超,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碍、塞、摹,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

3.用形近字组词的方法来做巩固练习。

(多媒体播放)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竖()即()得()起()坚()既()碍()超()塞()摹()辟()彰()赛()暮()避()障()(三)理解词语。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例: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

联系上下文,横七竖八本课指科学家在做试验的房间里拉的绳子很多。

3.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

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
《蝙蝠和雷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文章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在语言文字上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蝙蝠
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

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雷达
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

无线电波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能反射回来,雷达就根据这个原理,把无线电波发射出去再用接收装置接收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这样就可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大小等,接收的电波映在指示器上可以得到探测目标的影像。

雷达在使用上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广泛应用在军事、天文、气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超声波
超过人能听到的最高频(20 000赫兹)的声波。

超声波沿直线传播,有方向性,并能反射回来,对物体有破坏性。

广泛应用在各技术部门。

仿生学
仿生学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和性质,以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及工作原理的科学,属于生物学和技术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

只要生物有奇特的本领,就成为仿生学所涉猎的目标,现已发展出昆虫仿生学、海洋生物仿生学、设计仿生学、化学仿生学、分子仿生学等。

仿生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运用于军事、医学、制造、航空等方面,涉及到各种类型的科学领域,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未来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

课后作业
判断下列句子,意思对的画“√”,错的画“×”。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这是一个反问句。

()
2.“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是一个设问句。

()
3.“你知道蝙蝠在夜里飞行是怎样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吗?”这是一个疑问句。

()
读《蝙蝠与雷达》片段,回答问题。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

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碍”的音节是( ),“荧”的部首是( )。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仿照——()重复——()
阻碍——()打开——()
3.读了这个片断,我知道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4.蝙蝠在夜里是这样飞行的:
5.飞机在夜里能够安全飞行完全靠雷达。

雷达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七、人们根据蝙蝠发明了雷达,你能从生活找出相关的例子吗?
①人们根据________________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

②人们根据________________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证明横竖立即科学
二、1.竖立坚强
2.敏锐喜悦
3.篇幅蝙蝠
三、1. 漆黑
2. 横七竖八
四、 1. × 2. × 3. √
五、1.从来没见过跟什么东西相撞 2. 眼睛嘴和耳朵 3. 雷达
六、1.ai 艹
2.模仿反复障碍揭开
3.嘴巴发出的声音声音耳朵
4.蝙蝠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遇到障碍物就放射回来。

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5.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

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七、举例:根据蜻蜓发明了直升飞机,根据响尾蛇发明了响尾蛇导弹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