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
45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X线诊断分析
用的方法,同时测定两种免疫球蛋白能提高这一方法的敏感性。
在进行EL I SA试验时,最重要的是抗原选择,该试验的敏感性虽高,但缺乏特异性,从而影响对试验结果的判断。
要提高EL IS A试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则需要对抗原进一步纯化,抗原则可获得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血清学方法简便,成本较低,患者对采血进行检测的方法比做胃镜检查更乐意接受。
由于抗Hp抗体可长时间维持在阳性水平,至少需要6个月~12个月才能降到足以预测治疗成功的程度,血清学方法便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但在流行病学调查中仍有它的应用空间。
5 多聚酶链反应多聚酶链反应(Poly m 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实际上是一种核酸片段体外扩增试验。
做试验的先决条件是首先必须清楚某一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然后人工合成其中两个特异性片段作为引物,在PCR仪上经过30个~50个循环扩增其核酸片段,使其成倍增长,然后取其片段作琼脂糖凝胶电泳,电泳后取出凝胶在紫外线灯下观察结果,即可判断所得产物是否为基因产物。
目前亦可用这一反应来检测标本中有无Hp 的存在,甚至还可进一步用核苷酸序列分析或特异性探针加以鉴定。
可是PCR高敏感性也有它致命的弱点,使用试剂浓度、操作温度、过度扩增、极少DNA污染等都可导致假阳性。
严格控制,合理选择DNA扩增循环次数,防止污染,设置对照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采用PCR技术在Hp诊断和评价治疗后根治效果有意义,但对实验室和试验条件要求高,如果在非标准条件下进行检测,有可能会出现悬殊的结果,特别是假阳性的大量出现。
目前PCR技术不适合用于临床检测Hp感染。
6 组织切片染色法6.1 胃黏膜活检标本 病理组织切片染色检测Hp是最常用的方法,活检标本经石蜡包埋切片染色后,Hp在显微镜下形态特征是菌体2μm~4μm长,0.5μm宽,Hp为弧形成螺旋状弯曲样细菌,定植于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胃小凹和胃内腺腔中,常规HE染色凭Hp形态及定植部位可以识别。
痛风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鉴别、影像检查表现、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案
痛风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鉴别、影像检查表现、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案痛风是一种尿酸钠沉积所致的慢性疾病,其特征是急慢性关节炎发作和导致残疾。
如果患者不进行治疗,症状可持续数天甚至数周。
痛风急性发作时患者痛苦,经常痛得满头大汗,身体虚弱,无法活动。
痛风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大约有15%的痛风患者疾病可进展为晚期痛风,特征是痛风石沉淀形成皮下结节,患者可能发生持续性关节炎症和关节畸形。
诊断:单钠尿酸盐结晶特异性100%痛风诊断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和特异性的辅助检查即可诊断。
(1)临床表现痛风特征性临床表现包括:单关节受累,尤其是第一跖趾关节;症状迅速发作和加重(常在≤24小时内达到最大强度);红肿覆盖关节;关节无法耐受压力或触诊;不能负重或活动;以往有过类似的关节炎症状,可自行缓解;男性;使用药物引起高尿酸血症;心脏代谢疾病或肾功能不全;皮下结节为痛风石。
(2)病理检查:偏光显微镜示钠尿酸盐结晶推行以识别关节滑液或痛风石抽吸物中的单钠尿酸盐结晶为中心的方法。
在偏光显微镜下,该阳性结果具有100%的特异性,并且在出现症状和体征的患者中具有诊断意义。
图3 尿酸盐结晶3D渲染特写(3)影像检查:X线片、肌肉骨骼超声、CT常规X线片可以用来诊断晚期痛风,显示出悬垂边缘和硬化边缘的骨侵蚀。
另外,先进的肌肉骨骼超声和双能量CT也可以作为非侵入性技术来识别单钠尿酸盐沉积(图4,图5),在早期痛风中缺乏敏感性,这两种方法都需要较高技术水平。
图4 肌肉骨骼超声示钠尿酸盐沉积图5 双能量CT示钠尿酸盐沉积从关节、滑囊或痛风石中获得的抽吸物中发现尿酸单钠盐晶体是诊断痛风的金标准,没有偏光显微镜检查条件可以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做出痛风临床诊断。
表1 痛风鉴别诊断痛风治疗的目标是快速缓解患者疼痛并且恢复患者关节功能。
痛风患者一线治疗方案根据患者合并疾病等因素进行个体化决策。
痛风管理和预防一线治疗药物和替代药物总结如下:从关节、滑囊或痛风石中获得的抽吸物中发现尿酸单钠盐晶体仍然是诊断痛风的金标准根据患者典型临床表现也可做出痛风临床诊断。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X线诊断分析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X线诊断分析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由于尿酸沉积在关节和软组织中引起的急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的一种类型,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和男性。
诊断痛风性关节炎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检测方法,其中X线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X线检查的意义X线检查可以显示关节中尿酸沉积、石头形成和周围组织的变化,可用于确定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和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通过X线检查,可以发现关节间隙的变化、骨质疏松、骨质破坏、关节囊增大等征象,进一步证实痛风性关节炎的存在。
X线表现关节间隙变窄关节炎的早期表现常表现为关节间隙的变窄。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常见于中足骨近端、指间关节和踝关节,如果发展到严重的水肿和红肿,X线检查中可能会出现关节间隙扩大的情况。
骨质疏松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骨质疏松可以是由于慢性高尿酸血症或长期使用利尿剂,较为明显的表现为骨质变薄、骨小梁变稀疏等现象。
软骨和骨的破坏长期尿酸沉积在关节中会导致软骨和骨质的破坏。
病变严重时,会出现关节面的不规则和明显的骨质破坏,向周围扩散形成尖端畸形。
关节囊增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囊常常会发生明显的增大。
这是由于慢性关节炎病变引起的肿胀和炎症反应引起的。
X线诊断的局限性X线检查虽然是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一种常规检查方法,但它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X线检查不能发现病变的早期改变,只有在病变比较严重的时候才能看出影响。
其次,X线检查无法直接显示软组织的变化,如关节周围肌肉和肌腱的炎症等。
结论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需要综合多种方法,而X线检查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X线检查可以显示关节的基本情况,包括关节间隙的变化、骨质疏松、骨质破坏和关节囊增大等征象。
然而,X线检查也有其局限性,仅能发现病变比较明显的情况,因此在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时,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病,主要由尿酸代谢紊乱引起。
临床上,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需要全面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信息。
下面将介绍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一、临床表现。
1. 急性关节炎发作,病变多见于大脚趾关节,也可波及踝、膝、腕等关节,疼痛剧烈,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伴有红、肿、热等炎症表现。
2. 间歇性关节炎发作,患者可能出现反复发作的关节炎症,每次发作持续数天至数周不等,之后症状可自行缓解。
3. 痛风石,长期尿酸代谢紊乱可导致尿酸结晶在关节周围组织沉积形成痛风石,患者可出现关节畸形、皮肤溃烂等表现。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清尿酸水平,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多有高尿酸血症,但也有部分患者尿酸水平正常,故单凭尿酸水平不能排除痛风性关节炎的可能性。
2. 关节滑液检查,在急性关节炎发作期,关节滑液中可见尿酸结晶,有助于确诊痛风性关节炎。
3. 尿酸排泄率,通过24小时尿液中尿酸排泄率的检查,可以帮助判断尿酸代谢异常的情况。
三、影像学检查。
1. X线检查,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关节X线片可见软组织肿胀、软骨破坏、关节面侵蚀等表现。
2.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发现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痛风石、关节滑囊积液等特征性改变。
综上所述,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
临床医生在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时,应当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辅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希望本文所述的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能够对临床医生有所帮助,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与诊断(附26例报告)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与诊断(附26例报告)摘要】本文报告了经临床、X线及实验室证实的26例通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多见于成年男性。
常侵犯手、足小关节,其中以第1跖趾关节最为多见,其次为第一掌指关节。
早期X线常无阳性表现。
中晚期可见典型X线表现:①位于关节边缘骨端的穿凿样骨质破坏,缺损;软组织肿胀(痛风结石)增大,其内可见斑点状或条状钙化影,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常伴有关节脱位及半脱位;②)继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病;③软组织偏心性肿胀和痛风结节的形成。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早期诊断须密切结合临床。
文中还就本病的病因、发病机理、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痛风结石骨关节疾病 X线诊断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076-02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全身性疾病。
其特点为血清及体液中尿酸增多,当尿酸纳结晶沉积于骨与关节或关节周围及皮下组织时,即可发生痛风性关节炎。
临床上分为原发与继发两种类型,以原发者多见。
随着医学检测手段的提高,加强了对本病的进一步的认识。
本文报告我院2011-2013年临床明确诊断且资料完整的痛风性关节炎26例,对其临床及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X线特征,旨在提高认识、减少误诊一、临床资料1,在26例病例中,男22例,女4例。
发病年龄42—80岁之间,平均61岁。
50岁以下8例,75岁以下2例,50—75岁16例。
发病至出现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者,时间长短不一,本组病例发病最短为3个月,最长34年。
2,临床症状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单一关节发病,特别是足的第一蹠趾关节。
发病突然,表现为红、肿、热和剧痛,关节活动障碍,体温升高,并以夜间发作为其特点。
随着病变的进展,可逐渐累及多个关节,常以手足(趾)关节开始,并向其他关节蔓延。
本组26例中发生在第一蹠骨18例,其他蹠骨12例,第一跖骨22例,跗骨12例,踝关节4例,膝关节2例,掌骨4例,指骨10例。
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诊断及进展
痛 风 是 嘌 呤代 谢 障 碍 所 致 的一 组 异 质性 慢 性 代谢 性 疾 病 ,是 由原 发 性 或继 发 性 血 液 内尿 酸 浓 度 持续 性 增 高所致 的症候 群 。其 临床 特 点为 高 尿酸 血 症及 由此 而 引起 的关 节 痛 风 结 晶沉 积 、痛 风 性 关 节 炎 反 复 急 性 发 作 ,常合 并 肾 脏慢 性 损 害 ,严 重 者 伴 关节 畸 形 或尿 酸 性 尿路 结 石 。 近年 来 ,随着 居 民饮 食 水 平 的不 断提 高及 对 该 病认 识 的不 断 深 入 ,发 现 本病 在 我 国有逐 年 增 多 的趋势 『l_ 。目前对 于 痛风 性 关 节 炎 的诊 断 ,影 像 学上 多采 用 X 线 、CT、MRI等 诊 断 方 法 ,但 各 种方 法 的特 异 性 及 敏感 性 均 有 限 。 本 文 就 不 同影 像 学 方 法 对 痛 风 性 关 节 炎 诊 断 的 价 值 作 如 下综述 。 1 痛 风 的发病 机 制与 临床
病 学会 (ARA)制订 的标 准 :fl11次 以上 的急 性关 节炎 发 作史 ;(2)炎症 的发作 在 1 d内迅速 达 到高 峰 ;(3)单 个 关 节 受 累 ;(4)受 累关 节 表 面 红肿 ;(5)第 一 跖趾 关 节 疼 痛 或 肿 胀 ;(6)单侧 第 一 跖趾 关 节 发作 ;(7)单 侧 跗 骨间关 节受 累 ;(8)痛 风石 被证 实或 可疑存 在 ;f9)高 尿 酸血 症 ;(1O)X线 片 显示 为 非 对称 性 单 关 节肿 胀 ; f11)X线 片 显示 为不 伴 有 浸润 性 骨 质破 坏 的囊状 骨 缺 损 ;f121发作 期 的关 节 积 液 内检 查 到尿 酸 一钠 晶 体 ;(13)发作期 关节 积液 的 细菌培 养 阴性 。具 备上述 13项 中的至 少 6项标 准 ,或关 节 积 液 内找 到尿 酸盐 晶体 ,或 镜下 检 出痛风 石 内含有 尿 酸盐结 晶 时 .即可 以明确诊 断痛 风 。 2 不 同 影 像 学 检 查 技 术 对 痛 风 性 关 节 炎 的 诊 断价值 早 期痛 风性 关节 炎 的影像 学 征象 明显 迟于 临床症 状 的 出现[51,单凭 X线平 片 的表现 较难 做 出正确 诊断 。本 病早 期 主要为 关节 的急 性炎 性反 应 ,可表 现为仅 有 软组 织 的增厚 而无 明显 痛风 结节 出现 ,有 时也 可 以 观察 到关 节邻 近 骨皮质 凹 陷性压 迹 。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全高荣罗剑云黄少英【摘要】目的总结38例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
方法对38例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及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痛风性关节炎多发生于四肢小关节,尤以第一跖趾关节为最好发。
x线表现主要是软组织偏侧性肿胀,可见散在钙化影;骨质侵蚀性破坏呈穿凿状、蜂窝状缺损,边缘锐利、硬化: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不规整,可发生纤维强直,甚至关节畸形,也可发生半脱位或脱位,可伴有骨质增生.邻近骨质疏松。
结论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呈多样化,易与其他单发或多发骨关节病混淆,必须认真分析其X线征象并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关键词】痛风;关节炎;x线诊断X-raydiagnosisofgoutyaMhritisQUANGao-rong,LUOJian-yun,HUANGShao—ying.DepartmentofRadiology,TheFirstPeopleHospital,Zhaoqmg526021,China【Abst阻ct】0bjectlveTheX—rayfindingsof38withgoutyarthritisweresummarized.TheX—raydiagnosisanddifferentialdiagnosiswendiscussedtoimprovetheunderstandinganddiagnosticaccuracyofthisdisease.MethodsCombinedwithli研丑tures,theX—rayfindings,pathologicalandclinicalmanifestations,laboratoryexaminationsof38casespathologicallyprovedwithgoutyarthritiswereanalyzed.ResultsThegoutyarthritisusuallyoccurredinthesmalljointsoflimbs,especiallyinthefirstmetatarsophalangealjoint.TheX—rayfindingswendissymmetricswellingsofsofttissue,scatteredcalcifiedshadow;bonyerosioninformofscuttlingandhoneycombdefectwithsharpandhardedge,narrowedjointspaceandirregulararticularsurface,eme唱enceoffiberstiffness,evenjointmalformationsandsubluxationdislocation.associatedwithhyperosteogenyandnearbyosteoporosis.ConclusionDiversificationwaspresentedinX-rayfindingsofgoutyarthritis.whichcanbeeasilyconfusedwithothersingleOfmultiplebonejointdiseases.Asresult.accuratediagnosisshouldbebasedOilcarefIllanalysisaboutX-rayfindingscombinedwithclinicalmanifestationsandlaboratoryexamination.【Keywords】Gout;Arthritis;)(-mydiagnosis本文收集了1996年9月至2007年3月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的38例,根据其x线表现并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
痛风性关节炎临床X线诊断(附20例分析)论文
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X线诊断(附20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x线对痛风的诊断价值。
方法:分析20例临床资料完整,确诊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
结果:20例痛风首次确诊14例,6例随访证实。
结论:x线对痛风的确诊是可靠的,并可估计预后。
【关键词】痛风;四肢骨关节;x线【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74-01痛风(以下简称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性疾病,以体液、血液中尿酸增加及尿酸盐沉着于各种间叶组织内引起炎症反应为特征[1]。
常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等,病程迁延则表现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的改变。
本院共收治数十例痛风性关节炎,现将有完整资料的20例收集、回阅并分析,探讨其临床x线征象的特点,并补充新的特征性表现。
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年龄及性别:20例gout中男性18例,女性2例,男女之比9:1,年龄最小41岁,最大年龄66岁,平均年龄51岁,病程最长者为25年,最短5年,平均14年。
1.2 部位:早期均发生于第一蹠趾关节或手指小关节且逐渐向心性蔓延侵犯腕、肘、踝、膝等关节。
1.3 病史:20例gout均有酒宴后、劳累或受凉夜间突发第一蹠趾关节红肿、疼痛史,但自述在数日内均自行缓解,其中较为肥胖者有10例,1例女性患糖尿病,高血压患者8例。
1.4 临床症状:20例gout中四肢炎症反应关节均红肿、疼痛且伴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此炎性反应均为非对称性的侵犯四肢骨关节,其发作可自行停止,其中手足皮下形成结节有12例,尺骨鹰嘴或耳廓下形成小米粒硬结节各4例,8例硬结节处破溃。
1.5 实验室检查:血尿酸增高有20例,最高者达1010μmmol/l,最低530..6μmmol/l,类风湿因子实验阳性2例,血常规有4例白细胞总数低于4000,esr增快有3例。
1.6 x线检查:分别摄取双足、双手正斜位及双踝、双膝、双腕、双肘关节正侧位片各1张,20例gout中首次确诊14例,经随访证实6例。
放射科业务学习培训记录3培训资料
放射科业务学习培训记录
地点:
主讲人:
时间:
培训主题:
培训内容: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目的: 探讨慢性通风性关节炎的病理基础,总结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经验。
二、方法: 对我院历年来被确诊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X线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慢性通风性关节炎的主要X线表现为手足小关节尤其是第一跖趾关节的骨质破坏缺损、关节间隙狭窄、软组织偏心性肿胀。
4.滑囊、肌腱等改变:少见的肘关节受累病例关节周围软组织密度增高,尺骨鹰嘴后缘肌腱附着处骨化,骨赘形成,滑车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硬化 。
五、鉴别诊断: 临床实践中可以发现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病、银屑病性关节病相混淆。尤其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全身各关节,但主要也是侵犯手足小关节,病理基础也是致病物质侵犯关节滑膜、关节软骨引起一系列骨关节改变。但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病因素不同,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认为是外来或自身被激活的抗原与抗体结合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关节滑膜、软骨表面,从而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因此,类风湿性关节炎侵犯多个手足小关节,首先表现为病变关节骨端骨质疏松,软组织有肿胀但是呈对称性梭形肿胀,无明确边界,关节间隙同样有狭窄、关节面下骨质破坏,但呈细小的虫蚀样毛糙不齐,关节面下也有小囊样骨质缺损,但细小,且因不断有免疫破坏故缺损区边缘一般无增白硬化现象,也不会出现骨端一侧性压迫性侵蚀造成的弧形凹陷骨缺损。同时结合临床,类风湿性关节炎多中年女性好发,常为双侧手足发病,侵犯多个小关节,因为又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除累及骨关节外,肺、心、神经系统或组织亦可广泛受累出现相应症状体征;而痛风多见于壮年男性 ,多侵犯第一跖趾关节,单侧或双侧发病,是鉴别要点。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进入晚期,X线表现类似于退行性关节病,也有关节骨端骨质增生、骨刺形成,关节间隙狭窄,甚至强直畸形。但退行性关节病通常好发于负重和经常活动的大关节,关节间隙狭窄首先出现于关节负重部位,手足小关节的退变仅常见于手工操作者,且无痛风所特有的偏心性软组织肿胀和急性发作史,相关血象也无血尿酸升高史。银屑病性关节病常不对称性累及远端指间关节,指 端骨质吸收,关节破损残废,最重要是临床伴有皮损,可作为鉴别的依据。
痛风的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
痛风的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说到痛风,大家都非常的害怕,都知道它被称为世界第一痛,所以人们都表示不想患上这种病。
专家指出,痛风有一个明显的标志,那就是尿酸增多,这种症状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之中,这是由于他们过度劳累引起的,所以患者在治疗痛风的时候,一定要得到充分的休息。
虽然人们都知道痛风,但是对于它的一些知识,并不了解,结果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所以患者一定要学会怎么诊断痛风。
痛风的早期诊断方法有哪些呢?如何诊断是否患有痛风疾病呢?我们来看看下面内容的详细介绍:诊断痛风的方法如下:1.临床诊断急性痛风的标准: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伴有血尿酸增高,秋水仙碱试验治疗有效,即在关节炎急性发作的数小时内,每1~2小时秋水仙碱0.5~1mg,如果是急性痛风,一般在服药2~3次后,关节立即不痛,从寸步难行到可以行走。
2.美国风湿病协会提出的标准:关节液中有特异的尿酸盐结晶体,或有痛风石,用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证实有尿酸盐结晶。
上述三项符合一项者即可确诊。
具备下列临床、实验室检查和X线征象等12条中的6条者,可确诊为痛风:⑴ 1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
⑵炎症表现在1天内达到高峰。
⑶单关节炎发作。
⑷观察到关节发红。
⑸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
⑹单侧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
⑺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
⑻可疑的痛风石。
⑼高尿酸血症。
⑽关节内非对称性肿大X线检查。
⑾骨皮质下囊肿不伴有骨质糜烂。
⒀典型的痛风足,即第一跖趾关节炎,伴关节周围软组织肿。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关于痛风早期诊断方法的全部内容介绍,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一定有所了解了,希望能帮到各位患者朋友。
急性痛风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反应不难诊断。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需要认真进行鉴别,并应尽可能取得尿酸盐结晶作为依据。
专家表示,治疗痛风一定要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不仅如此,患者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要养成细嚼慢咽的良好饮食习惯,在平常要多加锻炼,这次能够增强身体抵抗力,尽快将痛风治愈。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CT和MRI诊断价值比较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CT和MRI诊断价值比较发表时间:2018-08-23T13:35:46.88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1期作者:吴华兵[导读] 目的探析X线、CT和MRI三种诊断方法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检出率,为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湖南省交通医院湖南长沙 410000)摘要:目的探析X线、CT和MRI三种诊断方法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检出率,为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于本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所有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随机选取8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X线组27例、CT组27例和MRI组27例,分别予以其X线诊断、CT诊断和MRI诊断。
结果三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依据高低排序分别为MRI、CT和X线。
结论为了提升痛风性关节炎的检出率,应将MRI诊断方法作为首选。
同时,应采用X线诊断方法为痛风性关节炎中晚期患者复查,采用CT方法诊断痛风结节。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积液;检出率前言:有研究结果显示,痛风性关节炎在中年男性群体中较为常见。
部分患者关节滑囊中积累了大量的尿酸盐,加剧了炎性的产生速率。
痛风性关节炎具有发病急和复发性高的特点,受饮食因素和天气情况的影响较大,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构成了不利影响。
因此,探寻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大有裨益。
本研究将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了X线、CT和MRI三种诊断方法的优势和不足,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本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所有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随机选取8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X线组27例、CT组27例和MRI组27例。
X线组(男18例,女9例),年龄:26--74岁,平均年龄:45.98±1.56岁。
CT组(男20例,女7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46.13±1.77岁。
MRI组(男17例,女10例),年龄:29--71岁,平均年龄:46.22±1.09岁。
浅谈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浅谈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
导语:关节炎一直是人们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们最头疼的老毛病。
其中痛风性关节炎更是痛苦的要命,有时甚至让医生都很为难的病症。
那么什么是通风
关节炎一直是人们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们最头疼的老毛病。
其中痛风性关节炎更是痛苦的要命,有时甚至让医生都很为难的病症。
那么什么是通风性关节炎呢,下面我们就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来认识一下它吧。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其多有遗传因素,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多见于第一跖趾关节,也可发生于其他较大关节,尤其是踝部与足部关节。
临床表现
通常分为3期:
1.急性关节炎期
多在夜间突然发病,受累关节剧痛,首发关节常累及第一跖趾关节,其次为踝、膝等。
关节红、肿、热和压痛,全身无力、发热、头痛等。
可持续3~11天。
饮酒、暴食、过劳、着凉、手术刺激、精神紧张均可成为发作诱因。
2.间歇期
为数月或数年,随病情反复发作,间期变短、病期延长、病变关节增多,渐转成慢性关节炎。
3.慢性关节炎期
由急性发病转为慢性关节炎期平均11年左右,关节出现僵硬畸形、运动受限。
30%左右病人可见痛风石和发生肾脏合并症,以及输尿管结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发表时间:2015-10-26T17:07:18.82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4期作者:胡静昭[导读] 南岗区荣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哈尔滨 150001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早期诊断须密切结合临床。
南岗区荣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哈尔滨 150001摘要: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和x线资料。
结果:痛风性关节炎多见于成年男性。
常侵犯手、足小关节.其中以第l跖趾关节最为好发。
早期x线常无阳性表现-中晚期可见典型x线表现:①位于关节边缘骨端的穿凿样骨质破坏;②)继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病;③软组织偏心性肿胀和痛风结节的形成。
结论: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早期诊断须密切结合临床。
关键词:痛风;关节炎;x线诊断当高尿酸血症出现临床症状时,即称为痛风,二者均是因嘌呤代谢障碍、紊乱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本病可分为早期无症状期、急性关节炎期和慢性关节炎期,当病变累及关节和周围软组织时,即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
痛风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风有明显的家族史和遗传性,是由于先天性嘌岭代谢紊乱所致;继发性痛风是由于某些疾病和药物引起的血尿酸增多所致。
临床通常分为四期:无症状期,急性关节炎期,间歇期,慢性关节炎期。
病理基础为:血清及体液中尿酸增加,过多的尿酸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的软骨、滑囊以及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腱鞘,引起受累组织的炎症反应以及痛风结节的形成。
主要表现为:软骨受侵变薄,关节内纤维组织增生、关节面破坏,之后继发茭节退行性改变.晚期可导致关节半脱位或纤维性、骨性强直。
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临床明确诊断且资料完整的痛风性关节炎28例,对其临床及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X线特征,旨在提高认识、减少误诊结果:本组共28例患者,属于急性关节炎期者16例,属于慢性关节炎期(病变晚期)者12例;病情局限于跖趾关节者10例,累及跖趾关节、趾间关节及踝关节者9例,累及膝关节者5例,累及指关节者3例,累及肩关节者1例。
对31例痛风性关节炎由X线诊断的临床浅析
对31例痛风性关节炎由X线诊断的临床浅析摘要:为提高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及对本病的诊断准确性,回顾性就我院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共收治31例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影像资料浅析如下。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x线诊断浅析【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113-02为提高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及对本病的诊断准确性,回顾性就我院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共收治31例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影像资料浅析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患者,经检查,均符合美国holmes诊断标准。
其中男23例,女8例,年龄33-71岁,平均年龄55.6岁;病程9d-20年,平均4.6±1.5年,本组31例患者中,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的有24例,发生于第二至第五跖趾关节的4例,发生于肩关节、膝关节、肘关节的各1例。
痛风性关节炎一般由单个关节开始,多次发作后,逐渐累及多个关节,临床上表现为受累的关节局部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多为剧痛、甚至夜间痛醒,采取尿酸酶法测定,尿酸值为270-760vmol/l,平均值为455±55vmol/l。
其中270-360vmol/l有9例,361-450vmol/l有8例,大于451vmol/l 有14例,在急性发作期间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
1.2方法:所有患者取500ma高频摄片机及ge、gentricity型处理器,摄取病变部位正位片,侧位片或斜位片,分别由两名放射诊断医师进行分析,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有风湿免疫科高级职称医师分析,最后结合x线结果进行讨论分析。
2结果2.1发病部位。
本组31例患者中,第一跖趾关节共21例(67.7%),其中双侧14例,单侧7例;第二至第五跖趾关节7例(22.6%),肩关节1例,膝关节、肘关节各1例(各占3.2%)。
2.2x线分析结果。
2.2.1早期:早期患者9例,受累关节可无界限分明的梭形或椭圆形的软组织影,软组织密度稍微有增高;组织稍微有肿胀,局部的骨皮质出现小波浪的压迹,骨质没有明显的破坏。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特征
中位数 7 5 。所有患者均有急性发作史, .年 伴有明显
的关节 红 、 、 、 痛 和 活 动 障 碍 , 次 发作 后 逐 渐 肿 热 剧 多 累及多个 关节 , 啤酒 和食用 贝壳 类 海鲜 后 患部疼 痛 饮 加 重 。其 中关 节 周 围软 组 织 出 现痛 风结 节 者 3 5例 ,
炎患者 , 笔者对其 x线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以期
提高 临床工 作者 对本病 的认 识 。
5—8m s A 。手 、 足摄 正斜位 片 , 关节 、 关节 摄 正侧 膝 腕 位片 。 由 2名高 年 资放 射 诊 断 医师 共 同 进 行 阅 片分
析 , 用 19 采 9 0年美 国风 湿 病 学 会 的诊 断标 准 进 行
诊断 。
1 临床 资 料
本组 8 2例 , 7 男 4例 , 8例 ( 女 均为绝 经后妇 女 ) 。 年龄 3 9~9 0岁 , 中位数 6 l岁 。病 程 3个 月至 1 , 4年
3 结 果
3 1 发病 部位 . 双侧 3 8例 , 单侧 4 。共 累及 15 4例 4 个 关节 , 中第 1 趾关 节 4 其 跖 5个 , 2至第 5跖趾 关 第
痛风结 节 破 溃 后 窦 道 形 成 并 排 出尿 酸 盐 结 晶 者 l 8
个; 同时 累及 3个 以上关 节者 3 。 8例 32 病变分 期 根 据患 者 临 床 表 现 、 理 变 化过 程 . 病 及 x线 表 现 , 采用 唐 志学 _ 的分期 标 准 , 组 早期 3 3 本 9 例, 中期 1 3例 , 晚期 3 0例 。 3 3 软 组 织改 变 . 8 2例患 者均 有 软组 织 肿 胀 , 以受 累骨关 节为 中心一侧或 两侧局 限性肿 胀 。属 早期 病变 的 3 患者 , 胀软 组 织密 度 均匀 增 高 , 组 织 内未 9例 肿 软 见 钙化 阴影 , 骨质未见 异 常改变 。 中晚 期病变 的 4 3例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以提高本病的影像学诊断率。
方法对25例不同时期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一般资料和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8例痛风性关节炎早期患者x线表现为关节旁软组织肿胀,无骨质破坏,11例中期患者关节旁软组织肿胀加重,并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伴有轻度的关节退行性病变,6例晚期患者关节旁软组高度肿胀,骨质破坏严重,呈蜂窝状,伴有病理性骨折、关节脱位或强直。
结论痛风性关节炎是成年男性最常见的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尿酸盐沉积所致,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很大,x线检查可以为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提供确切依据,患者可以尽早的进行针对性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x线诊断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65-01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造成血尿酸水平增高,尿酸盐结晶沉淀于骨、关节囊、肌腱和滑膜等组织中所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
临床上分为无症状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和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近年来,痛风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发病率逐年增高,是成年男性最常见的炎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血中尿酸增高,白细胞增多等,本病起病急,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较大,尽早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为提高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诊断率,本文就我院2007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25例痛风性关节炎的一般资料和x线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5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3例。
发病年龄最小的17岁,最大的68岁。
1.2 病程本病起病急,呈慢性病程,本组患者中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32年,平均病程7.5年。
1.3 临床表现 25例患者均有急性关节炎典型症状发作史,最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表现为受累关节的红、肿、热、痛和暂时性的关节功能障碍,一般在1-2天内症状达高峰,持续1-2周后症状自行消失,进入无症状缓解期。
痛风的表现诊断及治疗
痛风的表现(一)原发性痛风原发性痛风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女性多于绝经期后发病,常有家族遗传史。
此外,痛风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较多患者伴有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代谢综合征)。
痛风的临床自然病程可分为4个阶段:无症状期、急性关节炎期、间歇期和慢性关节炎期。
临床上,一般仅在发生关节炎时才称为痛风。
1、无症状期:仅有血尿酸持续性或波动性增高。
从血尿酸增高至症状出现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
仅有血尿酸增高而不出现症状者,称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
2、急性关节炎期:常具有以下特点:①多在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关节剧痛,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数小时内出现受累关节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②单侧第一跖趾关节最常见,其余为趾、踝、膝、腕、指、肘关节;③发作常呈自限性,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受累关节局部皮肤脱屑和瘙痒;④可伴高尿酸血症,但部分患者发作时血尿酸水平正常;⑤关节液或皮下痛风石抽吸物中发现双折光的针形尿酸盐结晶是确诊本病的依据。
⑥秋水仙碱可迅速缓解关节症状。
⑦可有发热等。
常见的发病由于有受寒、劳累、饮酒、高蛋白嘌呤饮食、外伤、手术、感染等。
急性关节炎是原发性痛风的最常见首发症状。
初发时往往为单一关节受累,继累及多个关节。
以拇指的跖趾关节为好发部位,其次为足底、踝、足跟、膝、腕、指和肘。
第1次发作通常在夜间,数小时内出现红肿、热及明显压痛,关节迅速肿胀,伴发热、白细胞增多与血沉增快等全身症状。
疼痛较剧烈,压痛明显,患者常在夜问痛醒而难以忍受。
受寒、劳累、酗酒、食物过敏、进富含嘌呤食物、感染、创伤和手术等为常见诱因。
3、间歇期:多数数月发作1次,有些患者终生只发作1次或相隔多年后再发。
通常病程越长,发作越多,病情也越重。
4、慢性关节炎期:多见于未经治疗或治疗不规则的患者。
其病理基础是痛风石在骨关节周围组织引起的炎症性损伤(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此期发作较频,问歇期缩短,疼痛日渐加剧。
痛风的诊断与治疗
痛风的诊断与治疗痛风是一种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关节炎发作,并伴有尿酸盐结晶沉积导致的痛风石(瘤)形成。
痛风的诊断和治疗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来进行。
下面将详细介绍痛风的诊断与治疗。
一、病史采集与临床表现分析在诊断痛风时,医生首先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疼痛部位、起病时间、疼痛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等。
痛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急性关节炎发作:通常以一侧大足趾关节为首发,患者出现突然的剧烈疼痛、红肿、局部温度升高和功能受限等症状。
2. 痛风石(瘤):长期高尿酸血症可导致尿酸盐在关节周围软组织中沉积,形成痛风石(瘤),患者常在耳垂、指(趾)头等处出现结节样肿块。
3.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液检查可发现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提示炎症反应的存在。
二、实验室检查1. 尿酸检测:通过检测血液和尿液中的尿酸水平,可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高尿酸血症。
2. 关节积液检查:通过关节积液的检查,可以发现尿酸结晶的存在,进一步证实痛风的诊断。
3. 其他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肾功能评估、超声波检查等,有助于了解疾病的相关情况。
三、影像学检查1. X线检查:X线检查对于痛风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在关节炎发作后,X线上可能出现尿酸结晶性关节炎的特征性改变。
2. 超声波检查:超声波检查可以帮助评估关节内部的尿酸结晶沉积情况,对于鉴别痛风石与其他软组织瘤起到重要作用。
四、治疗方案痛风的治疗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期的缓解治疗和慢性期的预防治疗。
1.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吲哚美辛等,能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
(2)类固醇激素:适用于无法耐受NSAIDs的患者,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3)洗脱疗法:通过将关节内尿酸结晶洗脱出来,缓解疼痛和炎症。
2. 慢性期的预防治疗:(1)尿酸合成抑制剂:如丙戊酸、苯溴马隆等,能够有效降低尿酸水平。
(2)尿酸排泄增加剂:如苯酚氯芬酮、丁丙胺酮等,通过促进尿酸的排泄,达到治疗目的。
三种影像学方法(X线、CT和MRI)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结果分析
三种影像学方法(X线、CT和MRI)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结果分析张斌; 张晓丽; 宋春青; 郭彩虹; 任阿红【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9(017)001【总页数】4页(P137-140)【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 X线; CT; MRI; 诊断价值【作者】张斌; 张晓丽; 宋春青; 郭彩虹; 任阿红【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北京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骨科北京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北京102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3; R814.41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是指长期嘌呤代谢紊乱及血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1]。
尿酸盐易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及其他组织中导致结缔组织炎症反应及病理改变[1]。
痛风性关节炎发病有遗传倾向,但发病原因并不十分明确,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男性多发[2]。
根据临床表现,GA通常分为急性关节炎期、间歇期、慢性关节炎期[1]。
未接受及时合理治疗的患者平均11年左右会由急性关节炎期进展到慢性关节炎期,出现关节畸形、关节脱位、运动障碍等,晚期可继发高血压、大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且近年来研究发现GA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3],故提高GA的临床检出率对疾病的防治至关重要。
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中影像学检查广泛且价值较高,为研究X线(X-ra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三种影像学方法对GA的诊断效能,现对我院近一年收治的116例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GA影像学征象的认识,为临床该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近一年(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1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X线、CT和MRI),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最终确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通风性关节炎的病理基础,总结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经验。方法; 对我院历年来被确诊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X线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慢性通风性关节炎的主要X线表现为手足小关节尤其是第一跖趾关节的骨质破坏缺损、关节间隙狭窄、软组织偏心性肿胀。结论;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虽上、下肢关节均可累及发病,但以第一跖趾关节为最常见,其X线表现易与其他单发或多发骨关节病混淆,但因病理基础不同,认真分析X线征象并结合临床病史是可以做出准确诊断的。
所以,只要了解痛风及其他相似的单发或多发骨关节病的致病因素和病理基础,仔细研究分析X线特征,并详细结合临床病史,还是可以对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做出准确诊断的。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 赵华月.哈里逊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143-2150.
2.2; 骨质缺损; 手足受累小关节的邻近骨质边缘表现为浅弧形、深弧形凹陷缺损,或骨内不规则破坏缺损,缺损区边缘骨质增白硬化,可有骨膜增生骨化。骨质缺损为偏心性 。
2.3; 关节软骨破坏; 受累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骨质增白硬化,关节面下出现多发小囊样或杯口样骨质缺损并同样有硬化边,这些小的骨质缺损致关节面不规则 。其中有1例较为少见的腕关节受累病例,可以发现在尺骨茎突内出现小囊样穿凿样缺损改变,缺损边缘硬化 。
1.2; 方法; 5例患者均摄手足正、斜位片,其中1例加摄肘关节正侧位片,观察5例摄片均见双侧足部第一趾及第一跖趾关节受累,其中单侧手部第二掌指关节受累1例,单侧腕关节受累1例,单侧肘关节受累1例。
2; 结果
2.1; 软组织肿胀; 软组织肿胀发生在手、足受累的小关节周围,表现为受累关节周围软组织局限性、一侧性肿胀,肿胀软组织的密度均匀增高,边界清晰 。其中有1例第二掌指关节受累的病例中还可见到肿胀软组织中更高密度的边界清楚的钙化小结节影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我院近年被确诊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病例5例,均为男性成年患者,临床都有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史,其特征为首发夜间第一趾疼痛,软组织出现红肿热痛,数天或数周后自行缓解,此时骨关节摄片常为阴性,以后随着发作次数增多,手、腕、肘关节均有累及,且摄片时才有阳性发现。
3.1; 典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要点; 骨关节损伤上、下肢均可发生,最常见于足、手小关节,尤以第一趾、跖趾关节为最好发部位,其次累及踝、膝、腕、肘等关节; 受累关节局部软组织偏心性肿胀,出现密度增高的结节阴影,其中偶可见更高密度的钙化小结节; 与肿胀软组织结节相邻的骨质可见深浅不等的弧形骨质缺损或骨内透亮区,缺损边缘骨质增白硬化,骨质缺损可单个或几个重叠; 随着病程发展,受累关节面硬化不规则,关节面下出现小囊样骨质缺损改变,有硬化边,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甚至出现关节强直、畸形[3,4]。有文献报道临床伴有痛风石的患者对骨关节的损害比无痛风石者发病率高,这是因为痛风结节中有更多微结晶在骨关节周围引起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多形核细胞吞噬结晶后迅速脱颗粒和分解,释放溶酶体酶,引起关节软骨溶解、骨质侵蚀性缺损、周围组织纤维化及关节的继发性病变[5]。
3; 徐德永.痛风.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19 :320-321.
4; 荣独山.X线诊断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35-336.
5; 丁健,钟光辉.痛风结节在老年原发性痛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临床内科杂志,2004,21 :707-708.
作者单位:1 200010 上海,上海市黄浦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关节炎,痛风性;放射摄影术
痛风 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嘌呤代谢中有关酶活性的先天性或后天性缺陷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排出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使血浆尿酸盐浓度超过饱和限度。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高脂高蛋白饮食摄入量增加,致饮食结构发生变化,临床上代谢功能紊乱的发病率逐年增多,痛风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多。痛风的主要临床症状就源于关节的病变,分析病变关节的X线特征,有助于提高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准确性。
2 200002 上海,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放射科
2.4; 滑囊、肌腱等改变; 1例少见的肘关节受累病例关节周围软组织密度增高,尺骨鹰嘴后缘肌腱附着处骨化,骨赘形成,滑车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硬化 。
3; 讨论
痛风按病因大致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继发性者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急慢性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等以及慢性肾功能不全、多种癌症化疗后等。临床上痛风患者的自然病程及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为四期: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 痛风发作间歇期; 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期以及肾脏病变。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以首发痛风性关节炎或肾结石而终结,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秋季节多发,半夜起病者居多,临床往往有诱发因素,如关节局部损伤、穿紧鞋多走路、外科手术、过度疲劳、受冷受湿或感染等,有学者认为过度饱餐饮酒后也是直接诱发因素。从影像学角度看早期急性关节炎期除软组织肿胀外,关节骨质显示正常,反复发作后才有骨质的改变,而且原发性痛风患者较继发性痛风患者关节骨质改变更典型,这是因为虽然继发性痛风患者血浆尿酸盐浓度常较原发性者高,尿路结石的发生率也高,但由于其病程不可能很长,所以关节改变不如原发性者显著[1]。当影像学上出现关节骨质变化,患者往往已进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3.2; 鉴别诊断; 临床实践中可以发现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病、银屑病性关节病相混淆。尤其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全身各关节,但主要也是侵犯手足小关节,病理基础也是致病物质侵犯关节滑膜、关节软骨引起一系列骨关节改变。但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病因素不同,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认为是外来或自身被激活的抗原与抗体结合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关节滑膜、软骨表面,从而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因此,类风湿性关节炎侵犯多个手足小关节,首先表现为病变关节骨端骨质疏松,软组织有肿胀但是呈对称性梭形肿胀,无明确边界,关节间隙同样有狭窄、关节面下骨质破坏,但呈细小的虫蚀样毛糙不齐,关节面下也有小囊样骨质缺损,但细小,且因不断有免疫破坏故缺损区边缘一般无增白硬化现象,也不会出现骨端一侧性压迫性侵蚀造成的弧形凹陷骨缺损。同时结合临床,类风湿性关节炎多中年女性好发,常为双侧手足发病,侵犯多个小关节,因为又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除累及骨关节外,肺、心、神经系统或组织亦可广泛受累出现相应症状体征;而痛风多见于壮年男性,多侵犯第一跖趾关节,单侧或双侧发病,是鉴别要点。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进入晚期,X线表现类似于退行性关节病,也有关节骨端骨质增生、骨刺形成,关节间隙狭窄,甚至强直畸形。但退行性关节病通常好发于负重和经常活动的大关节,关节间隙狭窄首先出现于关节负重部位,手足小关节的退变仅常见于手工操作者,且无痛风所特有的偏心性软组织肿胀和急性发作史,相关血象也无血尿酸升高史。银屑病性关节病常不对称性累及远端指间关节,指 端骨质吸收,关节破损残废,最重要是临床伴有皮损,可作为鉴别的依据。
痛风因嘌呤代谢紊乱使血浆尿酸盐浓度超饱和,致使尿酸盐以结晶的形式沉积在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中引起一系列的关节损伤反应,这是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的主要病理基础。关节软骨是最常见,有时是唯一的尿酸盐沉积部位[1]。尿酸盐沉积于软骨引起异物反应和炎症反应,导致血管翳形成,滑囊增厚,形成肉芽组织,进而进一步侵蚀破坏软骨直至软骨下骨皮质,使关节面骨质出现多发的小囊样骨质缺损,关节面变得不整齐,并反应性骨质增生发白硬化,随着病程进展,软骨破坏,关节间隙狭窄,进而发展成关节强直、畸形。当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周围组织、皮下组织,就产生慢性异物反应,沉积物周围被上皮细胞、巨核细胞所包围,有时还有分叶核细胞的浸润,遂形成痛风石,随着纤维组织增生,质地越来越硬,在关节周围对邻近骨质产生压迫性侵蚀、破坏,并刺激骨膜增生骨化,故而出现关节周围软组织影偏心性密度增高,相邻骨质出现不规则一侧性深弧形或浅弧形的骨质缺损,且边缘硬化,缺口边缘骨膜可有增生骨化。当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肌腱、滑囊等处时,可有关节囊肿胀,肌腱因异物刺激、炎症反应而发生骨化增生,骨赘形成,通常尺骨鹰嘴、髌骨前滑囊为最常受累部位[2]。基于这样的病理基础,可以看到骨关节损伤可以发生在上、下肢各关节,但因为下肢关节尤其是第一趾承受压力大,容易损伤,且局部温度低,故为痛风性关节炎的最好发部位,其次为跖趾、踝、膝、掌指、腕、肘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