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优秀教案--3.1《磁现象和磁场》(2篇)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3.1《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3.1《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b2301cc941ea76e59fa040b.png)
《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本节内容重点是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概念的形成,可以结合演示实验,对知识复习概括并从科学与人文两个角度提升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利用文本材料例如“指南针与郑和下西洋”说明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通过“地球磁场与古地质学”,使学生了解“地磁异常”的现象。
电流磁效应的发现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
奥斯特的发现使人们进一步深入了解自然界的相互联系。
同时,这段科学史也是科学思维中传统与创新交锋和突破的生动事例,它同时还展示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和时代局限性对创新的羁绊。
二、教学目标1、了解电流的磁效应。
了解电流磁效应的发现过程,体会奥斯特发现的重要意义。
2、知道磁场的基本特性。
了解地球的磁场。
3、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关注磁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4、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概念的形成。
难点:磁场的物质性和基本性质。
突破:在复习初中知识的基础上,首先形成磁场的概念,以与电场类比的形式使学生形成磁场的概念并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极和电流有力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作用靠磁场发生的。
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演示实验,使学生首先在感官上感知磁场的存在,磁场对磁极作用的存在,以及磁场对电流作用的存在。
在复习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磁场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磁场的物质性。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掌握知识。
利用类比法、实验法、比较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类阅读、讨论。
并引导学生观察了解磁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前准备教学媒体: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铁架台、线圈、干电池、直导线、大磁针、小磁针若干、PPT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知识准备:磁极、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知识。
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学任务: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生活动:通过小魔术——干簧管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有关磁现象。
人教版物理【选修3-1】优秀教案:3.1《磁现象和磁场》
![人教版物理【选修3-1】优秀教案:3.1《磁现象和磁场》](https://img.taocdn.com/s3/m/dbbbf21cf111f18583d05a2b.png)
选修3-1第三章3.1磁现象和磁场一、教材分析磁现象和磁场是新教材中磁场章节的第一节课,从整个章节的知识安排来看,本节是此章的知识预备阶段,是本章后期学习的基础,是让学生建立学习磁知识兴趣的第一课,也是让学生建立电磁相互联系这一观点很重要的一节课,为以后学习电磁感应等知识提供铺垫。
整节课主要侧重要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磁现象的了解如我国古代在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生活中熟悉的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太阳、月亮等),故本节课首先应通过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
电流磁效应现象和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的教育是学生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观点的重要教学点,是学生在以后学习物理、研究物理问题中应有的一种思想和观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磁现象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通过实验了解磁与磁、磁与电的相互作用,掌握电流磁效应现象。
使学生具有普遍联系事物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熟悉了解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及与之有关的自然现象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工作,收集课外的各种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
(2)、在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本节课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还原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参与。
(3)、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采用老师与学生双向交流感知现象下的物理规律的普遍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要让学生知道奥斯特的伟大在于揭示电和磁的联系,打开了科学中一个黑暗领域的大门。
也让学生懂得看似简单的物理现象在它发现的最初过程中是如何的艰难。
(2)、通过趣味实验的演示与参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新欲。
(3)、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中体会科学知识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搜索日常生活中有关此现象的用品,及简单的应用原理2、通过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电流的磁效应及磁场概念教学难点:磁场的概念(磁场概念比较抽象)四、学情分析磁场的基本知识在初中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学生在生活中对磁现象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
高中物理磁场教案
![高中物理磁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00649ea45177232e60a227.png)
高中物理磁场教案高中物理磁场教案【篇一:高中物理新课标版人教版选修3-1优秀教案:__磁现象和磁场】第三章磁场全章教学设计全章教学内容分析我们生活在磁的世界里,但是磁对我们来说,依然相当神秘。
本章从磁现象和电流磁效应导入磁场,首先介绍了磁场的性质及描述,进而研究磁场对通电导线和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最后介绍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全章的知识结构始终遵循“从充满问题的现象入手,从实验中发现本质,从本质中体会应用”这一思路。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安培力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是磁场性质的重要体现,而且是学习电流表工作原理和推导洛伦兹力公式的基础,还是电磁感应动态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洛伦兹力公式的处理上,教材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和“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这两个事实出发,提出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的设想,然后用实验来验证,在此基础上引入洛伦兹力概念,并借助电流的微观模型推导洛伦兹力。
一般情况下,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比较复杂,它被广泛运用于探索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相互作用并且在现代科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材结合显像管、质谱仪、回旋加速器应用实例主要介绍了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旨在让学生掌握粒子运动与控制的研究方法。
课标要求1.内容标准(1)列举磁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关注与磁相关的现代技术发展。
例1:观察计算机磁盘驱动器的结构,大致了解其工作原理。
(2)了解磁场,知道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
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例2:了解地磁场的分布、变化,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会判断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4)通过实验认识安培力,会判断安培力的方向。
会计算匀强磁场中安培力的大小。
例3:利用电流天平或其他简易装置,测量或比较磁场力。
例4:了解磁电式电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通过实验认识洛伦兹力。
会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会计算洛伦兹力的大小。
高中物理选修3-1精品教案:3.1 磁现象和磁场 教学设计(2)
![高中物理选修3-1精品教案:3.1 磁现象和磁场 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6d6f545228ea81c759f57876.png)
3.1 磁现象和磁场教学目标1.了解磁现象。
了解电流磁效应的发现过程,体会奥斯特发现的重要意义。
2.知道磁场的基本特性。
了解地球的磁场。
3.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关注磁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4.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概念的形成。
难点:磁场的物质性和基本性质。
突破:在复习初中知识的基础上,首先形成磁场的概念,以与电场类比的形式使学生形成磁场的概念并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极和电流有力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作用靠磁场传递的性质。
教学过程一、磁现象师生活动:介绍人类对磁现象的认识过程和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研究、指南针的发明和作用来认识磁现象:郑和下西洋是靠的指南针来确定方向,其实关于磁性的问题,我国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关于磁石的记载和描述;到了东汉时代我国就有了“司南”的记载,这是公认的最早的磁性指南的工具。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问题1:天然磁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永磁体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叫磁性。
问题2:什么是永磁体、磁性和磁极?磁体有几个磁极,如何规定的?磁性最强的区域就是磁极。
阅读教材得到:磁性、磁体、磁极等概念:(板书)能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叫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包括天然磁石和人造磁铁。
(永磁体)磁体中磁性最强的区域叫磁极,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在很久远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利用磁性了,而现在磁现象也是广泛应用于我的生活中,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周围有哪些是关于磁的应用?日常生活中,磁的应用会给我们带来方便。
例如,在柜门上安装“门吸”能方便地把柜门关紧;把螺丝刀做成磁性刀头,可以像手一样抓住需要安装的铁螺钉,还能把掉在狭缝中的铁螺钉取出来。
请你关注自己的生活,看看哪些地方应用磁性可以带来方便。
【精品】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优秀教案--3.1《磁现象和磁场》
![【精品】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优秀教案--3.1《磁现象和磁场》](https://img.taocdn.com/s3/m/41d81081b84ae45c3a358cbb.png)
【精品】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优秀教案--3.1《磁现象和磁场》(2)通过实验了解磁与磁、磁与电的相互作用,掌握电流磁效应现象。
使学生具有普遍联系事物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熟悉了解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及与之有关的自然现象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工作,收集课外的各种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
(2)、在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本节课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还原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参与。
(3)、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采用老师与学生双向交流感知现象下的物理规律的普遍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要让学生知道奥斯特的伟大在于揭示电和磁的联系,打开了科学中一个黑暗领域的大门。
也让学生懂得看似简单的物理现象在它发现的最初过程中是如何的艰难。
(2)、通过趣味实验的演示与参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新欲。
(3)、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中体会科学知识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搜索日常生活中有关此现象的用品,及简单的应用原理2、通过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电流的磁效应及磁场概念教学难点:磁场的概念(磁场概念比较抽象)四、学情分析磁场的基本知识在初中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学生在生活中对磁现象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磁之间的相互作用毕竟是抽象的,并且大部分学生可能知道电与磁的联系,但没有用一种普遍联系的观点去看电与磁的关系,也没有一种自主的能力去用物理的思想推理实验现象和理论的联系。
学生对磁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比较感兴趣的,故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能了解地磁场、太阳的磁场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的联系(如黑子、极光等),满足学生渴望获取新知识的需求。
五、教学方法:1.趣味实验、图片展示、实物演示、分组讨论、实验演示2.学案导学六、课前准备:1.条形磁铁、直导线、小磁针若干、投影仪2.多媒体的准备:图片收集、生活拍摄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引入:介绍生活中的有关磁现象及本章所要研究的内容。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3章第1节磁现象和磁场教案 (2)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3章第1节磁现象和磁场教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9085901b31b765ce050814f3.png)
《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三章第一节。
主要介绍基本磁现象、电流的磁效应、磁场的基本性质和地磁场的基本知识。
既是对初中学习的磁场知识的延伸,也是今后学习本章知识的基础。
故本节课的教学具有深远意义。
学情分析磁场的基本知识在初中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学生在生活中对磁现象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磁之间的相互作用毕竟是抽象的,并且大部分学生可能知道电与磁的联系,但没有用一种普遍联系的观点去看电与磁的关系,也没有一种自主的能力去用物理的思想推理实验现象和理论的联系。
学生对磁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比较感兴趣的,故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能了解地磁场、太阳的磁场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的联系(如黑子、极光等),满足学生渴望获取新知识的需求。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磁现象,知道磁性、磁体、磁极的概念。
2.知道电流的磁效应、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4.知道地磁场的磁性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在利用类比法、实验法、比较法使学生对磁场的客观认识过程中去理解磁场的客观存在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类比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科学家探索问题的方法的掌握。
2.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观点,通过学习古代对磁的应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重点:磁场的物质性和基本特性。
难点:电流的磁效应。
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类比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线圈,干电池,导线,磁针,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电磁铁通电时吸引铁钉,断电时铁钉下落的现象,教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思考)教师说明学习磁场的知识后我们就能解释。
(二)进行新课1、磁现象。
先介绍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研究成果如司南磁场,再介绍近代对磁的应用,进而明确以下几个概念:A.磁性B.磁体C.磁极D磁场提问:大家猜想一下,磁场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呢?与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否相似?答案: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电流产生力的作用。
最新人教版选修3-1高中物理第3章 3-1 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选修3-1高中物理第3章 3-1 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c1953ffad6195f312ba65e.png)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书—物理选修3-1[人教版]第三章磁场全章概述本章的内容,特别是对磁场性质的定量描述,是以后习电磁的基础。
本章的内容按照这样的线索展开。
磁场的性质——磁场性质的定性和定量描述——磁场对电流和运动电荷的作用——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应用。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磁感应强度、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和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磁感应强度描述了磁场的性质,它比较抽象,同时也是习中的一个难点。
掌握左手定则,熟练掌握安培力和洛伦兹力方向的判断以及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计算,这是好后续课程的基础。
由于高中阶段有关磁场的知识大都是通过分析、逻辑推理和理论推导得出的结论,抽象思维上的难度比较大;而电流(运动电荷)方向,磁感应强度方向及磁场对电流(运动电荷)作用力的方向分布在三维空间,这就要求大家要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因此,除了掌握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还要在习的过程中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新课标要求1、列举磁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关注与磁相关的现代技术发展。
例1 观察计算机磁盘驱动器的结构,大致了解其工作原理。
2、了解磁场,知道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
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例2 了解地磁场的分布、变化,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会判断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4、通过实验,认识安培力。
会判断安培力的方向。
会计算匀强磁场中安培力的大小。
例3 利用电流天平或其他简易装置,测量或比较磁场力。
例4 了解磁电式电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通过实验,认识洛仑兹力。
会判断洛仑兹力的方向,会计算洛仑兹力的大小。
了解电子束的磁偏转原理以及在技术中的应用。
例5 观察阴极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
例6 了解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
6、认识电磁现象的研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新课程习31 磁现象和磁场★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列举磁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新课标版人教版选修3-1优秀教案:3.1磁现象和磁场(2)
![高中物理新课标版人教版选修3-1优秀教案:3.1磁现象和磁场(2)](https://img.taocdn.com/s3/m/3a505bf503d8ce2f016623d5.png)
教课方案 (二)整体设计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1)认识磁现象,知道磁性、磁极的观点。
列举磁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2)知道电流的磁效应、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知道磁场的基本特征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磁体或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3)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经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
知道地球拥有磁性。
2.过程与方法:利用类比法、实验法、比较法使学生经过对磁场的客观认识去理解磁场的客观实在性。
培育学生的比较推理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关注与磁有关的现代技术发展;在教课中浸透物质的客观性原理。
教课要点: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观点的形成。
教课难点:磁场的物质性和基天性质、地磁场。
教课方法:类比法、实验法、比较法。
教课器具: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小磁针、导线和开关、电源、铁架台、投电影、多媒体协助教课设施。
教课过程导入新课介绍生活中有关的磁现象及本章所要研究的内容。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磁现象的国家。
早在战国末年就有磁铁的记录。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就是此中之一,指南针的发明为世界的航海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现代生活中,利用磁场的仪器或工具随地可见,如我们将要学习的电流表、质谱仪、盘旋加快器等。
进入21 世纪后,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与日俱增,作为新世纪的主人,肩负着民族振兴的重担,希望同学们勤劳学习,为登攀科学顶峰打好扎实的基础。
在本章,我们要学习磁现象、磁场的描绘、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以及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知识主线十分清楚。
本章共两个单元。
第1、2、3 节为第一单元;第4~第 6 节为第二单元。
今日,我们第一认识磁场。
复习发问,引入新课[问题组 ] 初中学过磁体有几个磁极?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什么?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磁极之间是经过什么发生相互作用的?[过渡语 ] 磁场我们在初中就有所认识,从今日我们要更为深入地学习它。
推动新课1.磁现象(1)经过介绍人们对磁现象的认识过程和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研究、指南针的发明和作用来认识磁现象。
人教课标版高中物理选修3-1:《磁现象和磁场》教案-新版
![人教课标版高中物理选修3-1:《磁现象和磁场》教案-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15ba2966f7ec4afe04a1dfac.png)
1、磁现象
通过实物投影仪投影条形磁体吸引水槽中的铁粉,明确以下几个概念:
A.磁性B.磁体C.磁极
设计思路:实验形象、直观,学生接受迅速,效果好
提出问题:磁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请学生回答)
同名磁极相互吸引,异名磁极相互排斥
通过学生分组体验,条形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分钟)
设计思路:本知识是初中的旧知识,所以在此处安排体验性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到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不接触的,直观、生动,为本节课引出磁场的概念,做好铺垫。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磁场的物质性和基本特性。
教学难点:磁场的物质性和基本性质。
教学资源
磁性指环魔术道具,通电平行直导线相互作用演示仪,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铁粉、水槽、小磁针、导线、电源、铁架台、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地球磁场、极光教学影片
教学流程图
“磁性指环魔术”引课——介绍磁场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展示条形磁体吸引特粉实验——学生分组磁性规律体验实验——介绍物理学家奥斯特及其发现的重大意义——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实验:电流的磁效应——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实验:电流与磁体的相互作用——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实验:通电平行直导线相互作用——学生分组讨论以上相互作用均是通过磁场产生(类比电场),明确磁场的性质以及特点——介绍地磁场的基本性质,观看视频,了解地磁场的保护作用——教学反馈:学生分组讨论本堂课的总结,并展示总结内容(发言)——观看极光科教片(结束)
(2)磁体对电流相互作用实验(两次重复实验),得出实验结论:磁体对电流有力的作用。并将电流反向(两次重复实验),让学生观察,得出结论,与奥斯特实验中得出的力的作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系的结论呼应。
(3)电流对电流相互作用实验,两根平行的导体棒,通同向电流与反向电流分别观察到导体棒相互吸引与排斥。得出电流与电流之间有力的作用,并再次呼应相互作用力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系。
人教课标版高中物理选修3-1:《磁现象和磁场》教案-新版
![人教课标版高中物理选修3-1:《磁现象和磁场》教案-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c6e67dd3b52acfc789ebc9f0.png)
《磁现象和磁场》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通过动画演示这种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认识地磁场、地磁场两级、以及磁偏角等概念;通过播放地球磁场的教学片,让学生了解科技最前言的最新科技成果,激发学生热爱物理的兴趣。
5、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本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并且让学生代表本组说一说,分享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
设计思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分享能力
6、结束:播放关于地球磁场与极光的科教片段。
设计思路:让学生了解地球磁场对于生命的意义,了解地球极光的形成,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7、课堂训练
板书设计:
3、1磁现象与磁场
一、磁现象
小磁针静止时,指北的磁极是北极(N)
指南的磁极是南极(S)
二、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
三、磁场
磁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
四、地球的磁场。
高中物理3.1磁现象和磁场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_1
![高中物理3.1磁现象和磁场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_1](https://img.taocdn.com/s3/m/86ec435cf242336c1eb95ef6.png)
3.1磁现象和磁场一、教材分析磁现象和磁场是新教材中磁场章节的第一节课,从整个章节的知识安排来看,本节是此章的知识预备阶段,是本章后期学习的基础,是让学生建立学习磁知识兴趣的第一课,也是让学生建立电磁相互联系这一观点很重要的一节课,为以后学习电磁感应等知识提供铺垫。
整节课主要侧重要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磁现象的了解如我国古代在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生活中熟悉的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太阳、月亮等),故本节课首先应通过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
电流磁效应现象和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的教育是学生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观点的重要教学点,是学生在以后学习物理、研究物理问题中应有的一种思想和观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磁现象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通过实验了解磁与磁、磁与电的相互作用,掌握电流磁效应现象。
使学生具有普遍联系事物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熟悉了解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及与之有关的自然现象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工作,收集课外的各种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
(2)、在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本节课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还原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参与。
(3)、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采用老师与学生双向交流感知现象下的物理规律的普遍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要让学生知道奥斯特的伟大在于揭示电和磁的联系,打开了科学中一个黑暗领域的大门。
也让学生懂得看似简单的物理现象在它发现的最初过程中是如何的艰难。
(2)、通过趣味实验的演示与参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新欲。
(3)、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中体会科学知识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搜索日常生活中有关此现象的用品,及简单的应用原理2、通过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电流的磁效应及磁场概念教学难点:磁场的概念(磁场概念比较抽象)四、学情分析磁场的基本知识在初中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学生在生活中对磁现象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
高中物理《磁现象和磁场》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3-1
![高中物理《磁现象和磁场》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3-1](https://img.taocdn.com/s3/m/956a575ea8956bec0975e3b5.png)
3.1磁现象和磁场2一、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的磁现象;(2)了解电流的磁效应;(3)知道磁场及其特征;(4)了解地球的磁场及其应用。
(5)通过观察、类比理解和掌握磁场的基本知识概念与特征,为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奠定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电流的磁效应、磁场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三、教具1.演示软磁铁被磁化的实验:铁架台,条形磁铁,软铁棒,大头针。
2.演示磁性材料的实验:电源,通电螺线管,可被轻绳吊起的小磁针,塑料棒,铜棒,铅棒,软铁棒,硅钢棒,扬声器,磁电式仪表,继电器,变压器。
四、主要教学过程(一)磁现象:1.生活中的磁现象以及我国古代在磁方面的贡献2.天然磁体的成分:Fe3O4;现在使用的磁体的构成:铁、钴、镍等金属或用某些氧化物制成的3.磁性、磁极---N极、S极N极、S极的规定:(二)电流的磁效应1.磁体的相互作用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人们的猜想电荷的相互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人们的猜测:2.人们的发现:铁质物质可以被电流磁化(富兰克林的发现)奥斯特的贡献: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现在重复奥斯特实验的注意点:小磁针应该如何摆动,为什么)(三)磁场1.引入磁场的原因解释磁体没有接触就能产生力的作用(在物理学中认为物理不直接接触就不能产生里的作用,如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而发生力的作用的)2.磁体与磁体之间,磁体与电流之间;电流与电流之间作用示意图为3.存在的范围磁场存在于磁体周围以及电流周围4.磁场的特性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电流有力的作用(四)磁性的地球1.发现:小磁针发生偏转2.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的两极位置关系地球磁极在慢慢移动,磁偏角也在变化3.地球磁性对地球生物的影响4.人类认识地球的磁性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指南针与航海事业的发展5.宇宙中存在磁性的星球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五)指南针与郑和下西洋我国古代在磁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优先于世界(六)小结本节要点1.电流磁效应的发现2.磁场的由来与磁体之间相互作用以及电流之间相互作用的解释3.地磁的研究与作用(七)布置作业1.完成书后P86问题与练习(1)(2)(3)。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同步教案 第3章 3-1 磁现象和磁场(2篇)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同步教案 第3章 3-1 磁现象和磁场(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fc661001f69e3142329458.png)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人教版]第三章磁场全章概述本章的内容,特别是对磁场性质的定量描述,是以后学习电磁学的基础。
本章的内容按照这样的线索展开。
磁场的性质——磁场性质的定性和定量描述——磁场对电流和运动电荷的作用——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应用。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磁感应强度、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和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磁感应强度描述了磁场的性质,它比较抽象,同时也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掌握左手定则,熟练掌握安培力和洛伦兹力方向的判断以及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计算,这是学好后续课程的基础。
由于高中阶段有关磁场的知识大都是通过分析、逻辑推理和理论推导得出的结论,抽象思维上的难度比较大;而电流(运动电荷)方向,磁感应强度方向及磁场对电流(运动电荷)作用力的方向分布在三维空间,这就要求大家要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因此,除了掌握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新课标要求1、列举磁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关注与磁相关的现代技术发展。
例1 观察计算机磁盘驱动器的结构,大致了解其工作原理。
2、了解磁场,知道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
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例2 了解地磁场的分布、变化,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会判断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4、通过实验,认识安培力。
会判断安培力的方向。
会计算匀强磁场中安培力的大小。
例3 利用电流天平或其他简易装置,测量或比较磁场力。
例4 了解磁电式电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通过实验,认识洛仑兹力。
会判断洛仑兹力的方向,会计算洛仑兹力的大小。
了解电子束的磁偏转原理以及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例5 观察阴极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
例6 了解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
6、认识电磁现象的研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新课程学习3.1 磁现象和磁场★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列举磁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学案:3.1磁现象和磁场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学案:3.1磁现象和磁场](https://img.taocdn.com/s3/m/3f0b7b2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9.png)
1磁现象和磁场学习目标1.列举磁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认识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关注与磁有关的现代技术发展.2.知道磁场的基本特征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磁极或电流有力的作用.3.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经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4.查阅资料 ,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磁场.自主研究1.磁现象天然磁石和人造磁铁都叫做,它们能吸引磁性强弱不一样,磁性最的地区叫磁极.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叫做南极 (S 极 ),指的磁极叫做北极(N 极 ).的性质叫磁性,静止时指.磁体的各部分的磁极2.电流的磁效应(1) 自然界中的磁体总存在着个磁极,同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2)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的贡献是发现了电流的,有名的奥斯特实验是把导线沿南北方向搁置在指南针上方,通电时.3.磁场磁体与磁体之间、磁体与通电导体之间,以及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经过发生的 .4.磁性的地球地磁南极在地理极邻近 ,地磁北极在地理极邻近 .合作研究1.磁体四周存在磁场【例 1】如下图.放在条形磁铁磁场中的软铁棒被磁化后的极性是()A. C棒未被磁化B. A棒左端为S 极C.B 棒左端为N 极D.C棒左端为S 极2.电流四周存在磁场——电流的磁效应【例2】某同学做奥斯特实验时,把小磁针放在水平通电直导线的下方,当通电后发现小磁针不动,略微用手拨动一下小磁针,小磁针转动180°后静止不动,由此可知,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方向是()A. 自东向西B. 自南向北C.自西向东D. 自北向南3.地磁场 :地球自己在地面邻近空间产生的磁场(1)地球的四周存在着磁场.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其实不重合,极性和地理极性相反 ,如下图 ,此间有一个交角 .这就是磁偏角 ,磁偏角的数值在地球上不一样地址是不一样的 .(2)宇宙中很多天体都有磁场.【例3】地球是个大磁场.在地球上,指南针能指南北是由于遇到的作用.人类若计划登上火星,但火星上的磁场状况不明,假如此刻登上火星,则在火星上的宇航员(选.填“能”或“不可以”)只依赖指南针来导向4.磁场的基天性质:磁场对处于此中的磁体或电流有力的作用.讲堂检测1.奥斯特实验说了然()A. 磁场的存在B. 磁场拥有方向性C.通电导线四周存在磁场D.磁体间有相互作用2.磁体与磁体间、磁体和电流间、电流和电流间相互作用的表示图,以下正确的选项是 ()A. 磁体磁场磁体B.磁体磁场电流C.电流电场电流D.电流磁场电流3.以下所述的状况,能够判断钢棒没有磁性的是()A. 将钢棒的一端靠近磁针的北极,二者相互吸引,再将钢棒的这端靠近磁针的南极,二者互相排挤B.将钢棒的一端靠近磁针的北极,二者相互吸引,再将钢棒的另一端靠近磁针的北极,二者仍相互吸引C.将钢棒的一端靠近磁针的北极,二者相互吸引,再将钢棒的另一端靠近磁针的南极,二者仍相互吸引D.将钢棒的一端靠近磁针的北极,二者相互排挤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地球磁场的北极与地理南极不完整重合B.将条形磁铁从中中断开,一段是N 极 ,另一段是S 极C.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可使其N 极与S 极对换D.磁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B.磁体与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经过磁场而发生的,而磁体与通电导体间以及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经过磁场发生的C.地球的四周存在着磁场,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其实不重合,此间有一个交角 ,这就是磁偏角 ,磁偏角的数值在地球上不一样地方是同样的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物理人教选修3-1教学设计:3-1 磁现象和磁场 含解析 精品
![物理人教选修3-1教学设计:3-1 磁现象和磁场 含解析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57be89f449649b6648d7475a.png)
教学设计1磁现象和磁场本节分析本节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磁现象、电流的磁效应、磁场的基本性质和地磁场的知识,既是对初中学习的磁场知识的延伸,也是今后学习磁感应强度的基础.所以,无论是从知识本身,还是从知识外延来看,本节知识都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情分析磁场的基本知识在初中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学生在生活中对磁现象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但其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抽象的,大部分学生可能知道电与磁的联系,但没有用一种普遍联系的观点去看待,也没有自主去用物理思想推理实验现象和理论的联系.同时,学生对磁场在生活中的现象是比较感兴趣的,故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了解磁场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和联系(如黑子、极光等),满足学生渴望获取新知识的需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磁现象,知道磁性、磁极的概念.(2)知道电流的磁效应、磁极间的相互作用.(3)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知道地球具有磁性.●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工作,收集课外的各种与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事例.(2)在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学中,本节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还原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参与.(3)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采用老师与学生双向交流,感知现象下的物理规律的普遍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观点.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对磁的应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2)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教学重难点1.电流的磁效应和磁场概念的形成.2.磁场的物质性和基本性质.教学方法演示实验与小组实验相结合、类比法、讲授法.教学准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铁架台、线圈、干电池、直导线、大磁针、小磁针若干、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教学设计(设计者:潘文月)教学过程设计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不重合【演示实验】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提出问题】请大家思考,悬吊着的小磁针为什么会指示南北呢?地球的周围存在磁场,地球实际上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也有两个磁极,地磁南极和地磁北极.地磁场板书设计 1 磁现象和磁场一、磁现象磁性:能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 磁极:磁体中磁性最强的区域 二、电流的磁效应 电流的磁效应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三、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客观存在四、地球的磁场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磁偏角教学反思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接触或观察过磁体,对磁现象并不陌生,但这些现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是有印象,缺乏理论系统地归纳和整理.磁场虽然存在但是看不到,也摸不着.要引导学生展开空间想象就显得很重要,所以必须做好演示实验,同时利用投影,巧设提问,使学生的观察方向化,通过改变小磁针位置观察其指向的变化,通过铁屑磁化后在磁场中的分布感受磁场的存在和磁场的分布.让学生通过现象去认识磁场.通过演示实验学到探究科学规律的途径.通过小磁针的不同转向,说明磁场的存在.备课资料磁场磁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磁场不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但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以磁场作为媒介的.电流、运动电荷、磁体或变化电场周围空间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磁现象是最早被人类认识的物理现象之一,指南针是中国古代一大发明.磁场是广泛存在的,地球、恒星(如太阳)、星系(如银河系)以及星际空间和星系际空间,都存在着磁场.为了认识和解释其中的许多物理现象和过程,必须考虑磁场这一重要因素.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生活中,处处可遇到磁场,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电报、电话、收音机以至加速器、热核聚变装置、电磁测量仪表等无不与磁现象有关.甚至在人体内,伴随着生命活动,一些组织和器官内也会产生微弱的磁场.。
精选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3.1.磁现象和磁场学案
![精选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3.1.磁现象和磁场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30c60ef7ec4afe05a1df32.png)
第三章磁场第一节磁现象和磁场课前篇(学会自主学习——不看不清)【学习目标】1.知道磁场的概念,认识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2.了解磁现象及电流的磁效应,体会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重要意义;3.知道地磁场的特点,了解地磁场的变化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自主预习】1.基本磁学概念:①磁性:的性质.②磁极:.③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________,它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在其中的磁体或电流有_____的作用,一切磁相互作用都是一种非直接接触的相互作用,必须通过______来实现.2.地球磁场地球本身是一个磁体,N极位于附近,S极位于附近.地磁场很弱,自由转动的小磁针能显示出地磁场的作用,这是指南针的原理.【我的困惑】课上篇(学会合作交流——不议不明)【课上笔记】【典例剖析】【例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磁极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产生的B.电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产生的C.磁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与磁场而共同产生的D.磁场和电场是同一种物质【例2】关于地磁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的地磁两极和地理两极重合B.我们用指南针确定方向,指南的一极是指南针的北极C.地磁的北极与地理的南极重合D.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达标检测】1.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A.安培 B.库仑C.奥斯特 D.牛顿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B.磁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C.磁体与通电导体之间以及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通过磁场发生的D.地球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地球是一个大磁体3.地球是一个大磁体,①在地面上放置一个小磁针,小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磁场的南极;②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③赤道附近地磁场的方向和地面平行;④北半球地磁场方向相对地面是斜向上的;⑤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地磁场方向都是和地面平行的.以上关于地磁场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⑤ D.②③4.关于宇宙中的天体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宇宙中的许多天体都有与地球相似的磁场B.宇宙中的所有天体都有与地球相似的磁场C.指南针在任何天体上都能像在地球上一样正常工作D.指南针只有在磁场类似于地球的天体上能正常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3-1第三章3.1磁现象和磁场一、教材分析磁现象和磁场是新教材中磁场章节的第一节课,从整个章节的知识安排来看,本节是此章的知识预备阶段,是本章后期学习的基础,是让学生建立学习磁知识兴趣的第一课,也是让学生建立电磁相互联系这一观点很重要的一节课,为以后学习电磁感应等知识提供铺垫。
整节课主要侧重要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磁现象的了解如我国古代在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生活中熟悉的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太阳、月亮等),故本节课首先应通过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
电流磁效应现象和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的教育是学生树立起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观点的重要教学点,是学生在以后学习物理、研究物理问题中应有的一种思想和观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与磁有关的现象,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磁现象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通过实验了解磁与磁、磁与电的相互作用,掌握电流磁效应现象。
使学生具有普遍联系事物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通过直观的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熟悉了解地磁场和其他天体的磁场及与之有关的自然现象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工作,收集课外的各种磁有关的现象和应用。
(2)、在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本节课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还原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参与。
(3)、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采用老师与学生双向交流感知现象下的物理规律的普遍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现象的教育中,要让学生知道奥斯特的伟大在于揭示电和磁的联系,打开了科学中一个黑暗领域的大门。
也让学生懂得看似简单的物理现象在它发现的最初过程中是如何的艰难。
(2)、通过趣味实验的演示与参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新欲。
(3)、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中体会科学知识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搜索日常生活中有关此现象的用品,及简单的应用原理2、通过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电流的磁效应及磁场概念教学难点:磁场的概念(磁场概念比较抽象)四、学情分析磁场的基本知识在初中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学生在生活中对磁现象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磁之间的相互作用毕竟是抽象的,并且大部分学生可能知道电与磁的联系,但没有用一种普遍联系的观点去看电与磁的关系,也没有一种自主的能力去用物理的思想推理实验现象和理论的联系。
学生对磁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比较感兴趣的,故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能了解地磁场、太阳的磁场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的联系(如黑子、极光等),满足学生渴望获取新知识的需求。
五、教学方法:1.趣味实验、图片展示、实物演示、分组讨论、实验演示2.学案导学六、课前准备:1.条形磁铁、直导线、小磁针若干、投影仪2.多媒体的准备:图片收集、生活拍摄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引入:介绍生活中的有关磁现象及本章所要研究的内容。
在本章,我们要学习磁现象、磁场的描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以及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知识主线十分清晰。
本章共二个单元。
第一、二、三节为第一单元;第四~第六节为第二单元。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问题]初中学过磁体有几个磁极?[学生答]磁体有两个磁极:南极、北极.[问题]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什么?[学生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问题]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磁极之间是通过什么发生相互作用的?[学生答]磁场.[过渡语]磁场我们在初中就有所了解,从今天我们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它。
(二)新课讲解-----第一节、磁现象和磁场1.磁现象(1)通过介绍人们对磁现象的认识过程和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研究、指南针的发明和作用来认识磁现象(2)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和生活生产中涉及的磁体(喇叭、磁盘、磁带、磁卡、门吸、电动机、电流表)来形象生动地认识磁现象。
【板书】磁性、磁体、磁极:能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叫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磁体中磁性最强的区域叫磁极。
2.电流的磁效应(1)介绍人类电现象和磁现象的过程。
(2)演示奥斯特实验:让学生直观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做实验时可以分为四种情形观察并记录现象:水平电流在小磁针的正上方时,让电流分别由南向北流和由北向南流;水平电流在小磁针的正下方时,让电流分别由南向北和由北向南流。
在认识电流的磁效应的同时,也为地磁场和通电直导线的磁场的教学埋下伏笔,也可以留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了解电流的磁效应的发现过程,体现物理思想(电与磁有联系)和研究方法(奥斯特实验),认识到奥斯特实验在电磁学中的重要意义(打开了电磁学的大门),为后来法拉第的研究工作(电能生磁、磁也可以生电)奠定了基础。
【板书1】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与电荷类比)【板书2】电流的磁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现象(奥斯特实验)。
3.磁场演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流与电流的作用,类比于库仑力和电场,形成磁场的概念,应说明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和电场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我们可以通过磁场对磁体或电流的作用而认识磁场。
【板书1】磁场的概念: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
【板书2】.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处于其中的磁极和电流有力的作用.【板书3】磁场是媒介物:磁极间、电流间、磁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4.地球的磁场明白地理的南北极和地磁的南北极的区别,了解磁偏角,介绍沈括对磁偏角的研究。
用一个条形磁铁来模拟地磁场,说明小磁针静止时为什么会指向地理的南北极。
【板书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磁场---地磁场。
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不重合(地磁的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其间存在磁偏角。
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和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相似。
宇宙中的许多天体都有磁场。
月球也有磁场。
九、板书设计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
.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处于其中的磁极和电流有力的作用.磁场是媒介物:磁极间、电流间、磁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地球的磁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磁场---地磁场。
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不重合(地磁的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其间存在磁偏角。
十、教学反思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3. 1磁现象和磁场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列举磁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关注与磁相关的现代技术发展。
2、知道磁场的基本特性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磁极或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3、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
(二)过程与方法利用电场和磁场的类比,培养比较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渗透物质的客观性原理。
学习重点磁场的物质性和基本特性。
学习难点磁场的物质性和基本性质。
二、预习内容(一)、磁现象和磁场1、磁现象天然磁石的主要成分是,现使用的磁铁多是用、、等金属或用制成的。
天然磁石和人造磁铁都叫做,它们能吸引的性质叫磁性(。
磁体的各部分磁性强弱不同,磁性最的区域叫磁极。
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的磁极叫做南极(S极),指的磁极叫做北极(N极)。
2、电流的磁效应(1)自然界中的磁体总存在着个磁极,同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
(2)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的贡献是发现了电流的,著名的奥斯特实验是把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指南针上方,通电时 。
3、磁场磁体与磁体之间、磁体与通电导体之间,以及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 发生的。
4、磁性的地球地磁南极在地理 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 极附近。
课内探究学案例1.如图1所示.放在条形磁铁磁场中的软铁棒被磁化后的极性是 ( )A .C 棒未被磁化B .A 棒左端为S 极C .B 棒左端为N 极D .C 棒左端为S 极解答:软铁棒被磁化后的磁场方向与条形磁铁磁场方向一致,故B 正确。
2.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的磁效应。
例2.某同学做奥斯特实验时,把小磁针放在水平的通电直导线的下方,当通电后发现小磁针不动,稍微用手拨动一下小磁针,小磁针转动180°后静止不动,由此可知,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方向是 ( )A .自东向西B .自南向北C .自西向东D .自北向南解答:通电前小磁针指南北,通电后小磁针不动,说明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还在南北方向,稍微用手拨动一下小磁针,小磁针转动180°后静止不动,说明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与地磁场方向相反。
故D 正确。
⒊地磁场:地球本身在地面附近空间产生的磁场。
⑴地球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重合,极性和地理极性相反,如图3,其间有一个交角.这就是磁偏角,磁偏角的数值在地球上不同地点是不同的。
⑵宇宙中许多天体都有磁场。
地理北极与地磁南极 B A C 图1图3例3.地球是个大磁场.在地球上,指南针能指南北是因为受到的作用。
人类将在本世纪登上火星。
目前,火星上的磁场情况不明,如果现在登上火星.你认为在火星上的宇航员依靠指南针来导向吗?(填“能”、“不能”或“不知道”)解答:地球是个大磁场,地理南极在地磁场N极附近,所以磁场为南北方向,放在地球上的指南针引受地磁场作用指南北。
因为不知道火星上的磁场分布情况,所以不知道能否用指南针在火星上导航。
4.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处于其中的磁极或电流有力的作用──研究磁场的方法当堂达标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极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产生的B、电流与电流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产生的C、磁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与磁场而共同产生的D、磁场和电场是同一种物质2.判断一段导线中是否有直流电流通过,手边若有几组器材,其中最为可用的是A.被磁化的缝衣针及细棉线 ( ) B.带电的小纸球及细棉线C.小灯泡及导线D.蹄形磁铁及细棉线3.下列所述的情况,哪一种可以肯定钢棒没有磁性()A.将钢棒的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两者互相吸引,再将钢棒的这端接近磁针的南极,两者互相排斥B.将钢棒的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两者互相吸引;再将钢棒的另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两者仍互相吸引C.将钢棒的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两者互相吸引,再将钢棒的另一端接近磁针的南极两者仍互相吸引D.将钢棒的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两者互相排斥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磁场的北极与地理南极不完全重合B.将条形磁铁从中间断开,一段是N极,另一段是S极C.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可使其N极与S极对调D.磁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B.磁体与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而磁体与通电导体间以及通电导体与通电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通过磁场发生的C.地球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重合,其间有一个交角,这就是磁偏角,磁偏角的数值在地球上不同地方是相同的D.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6.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场跟电场一样,是一种物质B.磁极或电流在自己周围的空间会产生磁场C.指南针指南说明地球周围有磁场D.磁极对磁极的作用、电流对电流的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7.如图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